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专业网络试题卷及答案

网络专业网络试题卷及答案

网络专业网络试题卷及答案
网络专业网络试题卷及答案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A卷)

物理层的功能是(1) 。

的信息单位称为(2) ,它包括(3) 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4) 。下层给上层提供的服务有(5) 。

(1) A. 建立和释放连接 B. 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 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2) 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协议数据单元 D. 交互数据单元

(3) A. 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 B. 接口信息和用户数据

C. 接口信息和控制信息

D. 控制信息和校验信息

(4) A. 用户地址 B. 网络地址 C. 端口地址 D. 网卡地址

(5) A. 报文序列服务和字节流服务 B.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

C. 有证实服务和无证实服务

D.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2. 路由器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它工作在TCP/IP的(1) 上,在网络中它能够根据网络通信的情况(2) ,并识别(3) 。相互分离的网络经路由器互连后(4) 。而网桥工作在(5) 。

(1)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2) A. 动态选择路由 B. 控制数据流量 C. 调节数据传输率 D. 改变路由结构

(3) A. MAC地址 B. 网络地址

C. 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D. MAC地址和网络地址的共同逻辑地址

(4) A. 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物理网络B.仍然还是原来的网络

C. 形成了一个逻辑上单一的网络D.成为若干个互连的网络

(5)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3. 在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1) 。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 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2) 。上述结果表明,(3)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为了保证传输质量,为达到3Kbps的数据传输率需要的带宽为(4) 。在一个无限带宽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二进制信号,当信号的带宽为3KHz 时,能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5) Kbps 。

(1) A.3Kbps B.6Kbps C.56Kbps D.10Mbps

(2) A.12Kbps B.30Kbps C.56Kbps D.10Mbps

(3) 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有更大的带宽

B.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

C.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可比性

D.上述值都为极限值,条件不同,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

(4) A.3KHz B.6KHz C.2KHz D.56KHz

(5) A.B.3 C.6 D.3 log23

(1) (2) ,若该路由器是该单位的与Internet接入路由器,则该单位分得的IP地址是(3) 。在一个网络中子网数目划分增多时,可供分配给主机的正常IP地

(1) D. R4

(2)A .E1 B. R2 C. R3 D. R4

C. 12

(4)A.加1 B.减1 C.增加 D.减少

(5)A.直接访问 B.不能访问 C.需要经过网关进行地址转换 D.需要路由器允许

(1) ,主机号是(2) ,直接的广播地址是(3) (4) (5)

(1) A. 0.0.0.112

C.

(2) A. 0.0.0.112

6. 在自治系统内部各个路由器之间运行的是内部网关协议IGP。早期的IGP叫做(1) ,它执行(2) 。当网络规模扩大时,该算法传输的路由信息太多,增加了网络负载,后来又出现了执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IGP。按照这种协议,每个路由器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发布(3) ,路由信息改变后,路由器按照(4) 算法更新路由表。在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运行外部网关协议EGP,典型的EGP是(5) 。

(1) A. RIP B. GGP C. BGP D. OSPF

(2) A. 路由选择算法 B. 距离矢量算法 C. 链路状态算法 D. 内部网关算法

(3) A. 它连接的所有链路的状态信息 B. 它的路由表

C. 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地址

D. 所有目标节点的URL

(4) A. Diikstra B. Ford Fulkerson C. Floyd D. WarshaH

(5) A. RIP B. GGP C. BGP D. OSPF

7.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其一般形式是(1) ,各种万维网文档都能在因特网上的各种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同时使用户清楚地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超链,是由于在因特网上使用了(2) ,应用层许多协议都是基于(3) 方式工作的,(4) 是服务请求方,(5) 是服务提供方。

(1) A. : C. D. A. http协议 B. URL C. HTML语言 D. www

(3) A. 工作站/服务器 B. 客户/服务器 C. 浏览器/服务器 D. 一次握手

(4) A. 客户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浏览器

(5) A. 客户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浏览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2. 简述DHCP、NAT、VPN的含义。

3. Internet和internet有何区别

4. 无线局域网中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CSMA/CD协议有何改进

5. 试给出以下IPv6地址的原始形式:(1) 0:AA::0 (2)0:12EF::3 (3)12A3::1:2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以用户主机访问为例,说明WWW 的工作过程。

2. 一个3800bit 长的TCP 报文传到IP 层,加上160bit 的首部后成为IP 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500bit ,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3. 图中LAN1中有8个用户,LAN2中有20个用户,LAN3中有18个用户,设有一个C 类网络可用,如何划分子网

4. 在网络通信方式上Internet 采用何种设计思想,有何好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

1. 比较在一个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上将x(bit)报

文沿k 个跳段传输的时延。假定电路建立时间为s(s),每跨段传播时延为d(s),分组大小为p(bit),数据传输速率是b (b/s),在什么情况下分组交换网的时延更短(忽略分组头的开销)

2. 计算在下列情况下的延迟(从发出第1位开始到收到最后1位为止): (1)在通路上有1个存储转发交换机的10Mbps 以太网,分组大小是8000位。假定每条链路引入10微秒的传播延迟,并且交换机在接收完分组之后立即重发。

(2)与(1)的情况类似,但有3个交换机。

(3)与(1)的情况相同,但假定交换机实施“直通”交换:可以在收到分组的开

头200位后就重发分组。

LAN

LAN2

LAN3 R1

R2

R3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答案要点:

⑴IP:网际协议,使主机能把IP数据报发往任何网络并使数据报独立传向目标,采用无连接数据报传送,进行数据报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2分)

⑵ARP: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网络地址。(2分)

⑶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将物理地址地址转换成IP地址。(1分)

⑷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它是IP协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常用于由路由问题而引起的差错报告和控制。(1分)

2. 答案要点:

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提供了即插即用连网的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2分)

NAT是网络地址转换,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 软件,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IPG 才能和因特网连接。(2分)

VPN是虚拟专用网,将使用本地地址的网络通过公网(一般是Internet)连接起来,对用户而言,访问专用地址的网络就象访问本地网络一样。(2分)

3. 答案要点:

Internet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3分)

internet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3分)4. 答案要点:

无线局域网不能简单地搬用CSMA/CD 协议,有两个原因:(1)CSMA/CD 协议要求一个站点在发送本站数据的同时,还必须不间断地检测信道,但在无线局域网的设备中要实现这种功能就花费过大。(2)即使能够实现碰撞检测的功能,并且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接收端仍然有可能发生碰撞。(4分)

改进的办法是把CSMA 增加一个碰撞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功能。就使用CSMA/CA 协议。而在使用CSMA/CA 的同时,还增加使用停止等待协议。(2分) 5. (1) 0000:00A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分)

(2) 0000:12EF:0000:0000:0000:0000:0000:0003(2分)

(3) 01A3: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2(2分)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1)浏览器分析超链指向页面的URL;(2)浏览器向DNS请求解析的IP 地址;(3)域名系统DNS 解析出服务器的IP地址;(4)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TCP 连接;(5)浏览器发出取文件命令:GET /chn/yxsz/;(6)服务器给出响应,把文件发给浏览器;(7)TCP 连接释放;(8)浏览器显示/ 中的所有文本。(5分)

2. 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5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1500-16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以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8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800+4×160),共4440bit。(5分)

3. 依据路由器一个端口对应一个子网的原则,该互联网络需要6个子网。(1分)

4分)

4. 因特网的设计思想是: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因此因特网采用了无连接的通信方式。因特网做法的好处是: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路由器)可以做得比较简单,造价低;运行方式灵活,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因特网的成功和发展,也证明了这种设计思路的正确性。(5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

1. 电路交换延时t1 = s + x / b + kd (2分)

分组交换延时t2 = x / b + ( k-1) p / b + kd (2分)

假设x>>p

由t2 < t1 得到

s > ( k-1 )p / b(3分)

2.⑴1位发送延迟是μs,一个分组由8000位组成,每条链路上引入的发送延迟是500μs,分组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延迟都是10μs,总的延迟等于:

800×2+10×2=1620μs, 即。(3分)

⑵3个交换机,共有4条链路,总的延迟等于:800×4+10×4=3240μs=。(2分)

⑶使用穿通交换,交换器延迟分组200位,即20μs。这种情况下仍然有1个800μs 的发送延迟,2个10μs的传播延迟,再加上20μs的交换机转发延迟,总的延迟等于:800×1+10×2+20=840μs(3分)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运输层

D. 会话层

2.在以太网中,冲突是()

A. 由于媒体访问控制方法错误使用造成的

B. 一种正常现象

C. 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 一种不正常现象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A. 必须使用直通UTP 电缆

B. 必须使用交叉UTP 电缆

C. 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 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以太网交换器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是()

A. 由交换器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 交换器在数据转发/过滤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C. 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 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IP 层可以代替各个物理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工作

B. IP 层可以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差异

C. IP 层可以隐藏各个物理网络的实现细节

D. IP 层可以为用户提供通用的服务

6.()

A. B. .5.121 C. D.

7.下列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的是()

A. 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 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 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 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8.路由器中的路由表需要包含到达()

A. 所有主机的完整路径信息

B. 所有主机的下一步路径信息

C. 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信息

D. 目的网络的下一步路径信息

9.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A. 网卡上

B. 内存中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

10.

A. B. wang%mail.

C. D. wang@mail.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⑴ 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关键成分中,⑵ 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⑶ 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时序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服务在形式上是由一组⑷来描述,在⑸提供给上层使用,下层能够为上层提供的服务有⑹的服务和⑺的服务,其中⑹提供了两种服务,即报文序列和字节流服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⑻。在ISO/OSI/RM中,完成比特流透明传输服务的是⑼层,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帧信息正确传输的是⑽层。

⑴ A. 相邻层实体 B. 同等层实体 C. 同一层实体 D. 不同层实体

⑵ A. 语义实体 B. 语法 C. 服务 D. 词法

⑶A. 语义 B. 差错控制 C. 协议 D. 协同控制

⑷A. 服务原语 B. 程序 C. 协议 D. 接口

⑸ A. SAP B. SDU C. PDU D. IDU

⑹ A. 无连接 B. 面向连接 C. 有证实 D. 无证实

⑺ A. 无连接 B. 面向连接 C. 有证实 D. 无证实

⑻A. 网络各层及服务的集合 B. 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

C. 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

D. 网络中层与协议的集合

⑼ A. 物理 B. 数据链路 C. 网络 D. 运输

⑽ A. 物理 B. 数据链路 C. 网络 D. 运输

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其一般形式是⑾,各种万维网文档都能在因特网上的各种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同时使用户清楚地知道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超链,是由于在因特网上使用了⑿,应用层许多协议都是基于⒀方式工作的,⒁是服务请求方,⒂是服务提供方。域名解析是由若干个⒃程序完成的,为⒄顶级域名,在因特网上域名的解析方式有⒅解析和迭代解析两种。路由协议主要包括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RIP协议属于⒆,其最大的跳段数为⒇。

⑾A. : C. D. A. http协议 B. URL C. HTML语言 D. www

⒀A. 工作站/服务器 B. 客户/服务器 C. 浏览器/服务器 D. 以上都对⒁A. 客户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浏览器

⒂A. 客户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浏览器

⒃A. 服务器 B. 域名服务器 C. Web服务器 D. 路由器

⒄A. 国际 B. 通用 C. 国家 D. 商业

⒅A. 名字 B. 递推 C. 递归 D. 双向

⒆A. 外部网关协议 B. 内部网关协议 C. BGP D. EGP

⒇A. 14 C. 16 D. 17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2. 与共享型Ethernet系统相比较,交换式以太网络有哪些特点

3. 试比较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的异同之处。

4. 试比较网桥与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和各自的优缺点。

5.简述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的工作过程。

五、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IP地址起始地址和广播地址分别是多少

2. 计算在下列情况下的延迟(从发出第1位开始到收到最后1位为止):

⑴在通路上有1个存储转发交换器的10Mbps以太网,分组大小是5000位。假定每条链路引入10微秒的传播延迟,并且交换器在接收完分组之后立即重发。

⑵与⑴情况相同,但交换器采用穿通交换方式,在收到分组开头200位后就重发分组。

3. 以太网的覆盖范围受限的一个原因是:如果站点之间的距离太大,那么由于信号传输时会衰减得很多因而无法对信号进行可靠的接收。试问:如果我们设法提高发送信号的功率,那么是否就可以提高以太网的通信距离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答案要点:

⑴IP:网际协议,它使主机能把IP数据报发往任何网络并使数据报文独立传向目标,采用无连接数据报传送,进行数据报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2分)

⑵ARP: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接口层协议,其功能是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网络地址。(2分)

⑶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接口层协议,其功能是将物理地址地址转换成IP地址。(2分)

⑷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它是IP协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常用于由路由问题而引起的差错报告和控制,它能从出错点向发送点发送出错报文或控制报文,发送点收到这种报文之后,由ICMP软件处理(报告错误原因或重发出错数据报等)。(2分)

2. 答案要点:

与共享型Ethernet系统相比较,交换型以太网的优点是端口可连接站点或网段;(1分)系统带宽为端口带宽的N倍;(2分)网段可独立运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2分)可支持全双工/半双工通信方式;(2分)碰撞域得到了扩展。(1分)3.⑴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2分)

⑵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TCP/IP参考模型最初没有明确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后来人们试图改进它,以便接近于OSI。②OSI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这是它所依赖的(因为传输服务对用户是可见的)。然而TCP/IP模型在网间网络层仅有一种通信模式(无连接),但在传输层支持两种模式,给了用户选择的机会。这种选择对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是十分重要的。

③OSI为七层体系,TCP/IP为四层体系。(6分)

4. 答案要点:

二者同为存储转发设备(1分)

路由器:网络层设备(检查网络层的首部),网桥为链路层的设备。(1分)

路由器维护路由表,实现路由算法,网桥维护过滤表,实现过滤、学习和生成树算法。(2分)

网桥操作较为简单,要求较少的处理带宽,即插即用。使用网桥时拓扑结构受到限制:必须建立生成树以避免循环,网桥对“广播风暴”不能提供保护(由一台主机发出的无穷广播信息/恶意攻击会通过网桥转发) (2分)

路由器可以支持任意的拓扑结构,而循环现象可以通过TTL 计数器得到遏制(还有设计优秀的路由选择协议),提供防火墙保护以防止广播风暴,需要IP 地址配置(not PnP),要求较高的处理带宽,网桥使用于小型(几百台主机)而路由器使用在大型网络中(数千台主机)。

5. 答案要点:

(1) 发信人调用用户代理来编辑要发送的邮件。用户代理用SMTP(MIME) 把邮件传送给发送端邮件服务器。(1分)

(2) 发送端邮件服务器将邮件放入。邮件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1分)

(3) 运行在发送端邮件服务器的SMTP (MIME)客户进程,发现在邮件缓存中有待发送的邮件,就向运行在接收端邮件服务器的SMTP(MIME) 服务器进程发起TCP 连接的建立。(1分)

(4) TCP 连接建立后,SMTP (MIME)客户进程开始向远程的SMTP(MIME) 服务器进程发送邮件。当所有的待发送邮件发完了,SMTP (MIME)就关闭所建立的TCP 连接。(1分)

(5) 运行在接收端邮件服务器中的SMTP(MIME) 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将邮件放入收信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信人在方便时进行读取。(2分)

(6) 收信人在打算收信时,调用用户代理,使用POP3(或IMAP)协议将自己的邮件从接收端邮件服务器的用户邮箱中的取回(如果邮箱中有来信的话)。(2分)

四、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2=6,即子网数为6个。用256-224=32,可以得出有效的地址与子网间隔为32,随后逐次累加,32+32=64,64+32=96,96+32=128,128+32=160,160+32=192,192+32=224此时已经加到了子网掩码的最后一位数。由此,能够得出有效的子网应为以下6个,它们是32,64,96,128,160,192。主机地址数目为25-2=30个。因此,第一个有效的子网主机地址从33开始直至62,其中63是该网段的广播地址。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如下表的结果。可以看出C类地址202.位于子网5,该子网的广播地址为。

子网1子网2子网3子网4子网5子网6备注××=32×=64×=96×=128×=160×=192有效子网地址

202. . ××=33×=65×=97×=129×=161×=193有效第1位主机地址202. . ××=62×=94×=126×=158×=190×=222有效最后1位主机地址202. . ××=63×=95×=127×=159×=191×=223该网段广播地址

评分标准:网络类型正确2分,子网数正确2分,主机数正确2分,结果正确10分

2. 答案要点:

⑴1位的发送延迟是μs,一个分组由5000位组成,在每条链路上引入的发送延迟是500μs,分组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延迟都是10μs,因此总的延迟等于:

500×2+10×2=1020μs, 即。(5分)

⑵使用穿通交换,交换器延迟分组200位,即20μs。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1个500μs的发送延迟,2个10μs的传播延迟,再加上20μs的交换机转发延迟,因此总的延迟等于:500×1+10×2+20=540μs(5分)

3.不行。决定能否正确接收信号并非取决于信号的绝对功率大小,而是取决于信噪比。以太网信道中的噪声主要是其他双绞线中的信号通过电磁感应所造成的。如果所

有的站都提高信号的发送功率,那么这种噪声功率也随之增大,结果信噪比并未提高,因而并没有降低误码率。所以依靠增大信号的发送功率不能增大以太网的通信距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