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基本课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基本课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基本课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基本课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基本课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广顺中学邹勇

摘要:基于新课程理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提出初中思想品德的基本课型:生活课堂、活动课堂、情景课堂、人文课堂。对四种课堂提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四种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生活;活动;情景;人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各种课堂建构模式不断涌现,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但很多都是基于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建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这对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纲要精神,我们的思品课堂必须改变单一的“知识中心”价值取向,把认知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的这种错误做法。因为新课程下的思品课堂追求的最终目标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构建生活课堂、活动课堂、情景课堂、人文课堂正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和落实纲要精神的教学践行和教育追求。

一、生活课堂——置身学生生活领域

(一)构建生活课堂的必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的课标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新课程的理念也要求“回归生活、感

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

可见,构建生活课堂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苦涩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构建生活课堂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生活课堂的内涵

生活课堂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来教学,把生活问题教学化,教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思想品德,体会到思想品德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品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品课的魅力。

生活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做到“源于学生生活”、“立足学生活动”和“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生活课堂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即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即教学方法生活化。

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的素材的主要来源。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感悟。

(三)生活课堂建构策略

生活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即把教学活动“生活化”:“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接下来是“到生活中去”,就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起点是生活,从贴近生活的实际出发,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领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作到读书明理;然后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驾驭生活,创造美好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教育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4]。

1.教学导入(学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从生活中来)

2.教学内容(用生活):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即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生活知识解决一些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问题。(到生活中去)3.教学目标(服务生活、创造生活):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

在构建生活课堂时,必须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切忌把课堂泛生活化。

二、活动课堂——突出学生活动探究

(一)构建活动课堂的必要性

自从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以来, 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加活动教学的时间, 要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活动教学, 目的是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 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纲要也要求“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5]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活动课堂教学, 以实现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课堂的内涵

活动课堂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 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5]

(三)活动课堂建构策略

活动课堂是把教学因素和活动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在增进兴趣的条件下,较自然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这种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来进行,否则这样的设计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活动课堂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活动的设计选择要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活动设计的一切初衷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三维目标。活动内容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杜绝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避免有活动而无体验、无反思。教师设计的活动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7]

2.活动形式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课堂的表现欲望越强。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身心特点,从活动形式和课堂情感激励方面加以有效设计,让学生打消不必要的顾虑,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角色扮演、动手实验、知识竞赛、比较和观察、小组协作、适当的才艺展示

等是普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

3.活动环节与活动频率必须适度有效

每一堂课的活动环节应当精当。过多过滥的活动往往会使学生活动不充分,也会丧失活动本身的意义。从教学实践来看,一节课的活动环节一般以不超过3—4个为宜,操作频率不能太快,应让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占有相应的课堂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比较充分地活动并发表意见,避免走过场,真正让学生获得体验。

4.活动时间要充分,要注意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

只有当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学生才能在活动过程中有所体验、感悟、思考、探究、审美、评价、表达,并从这样的过程中达成三维目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喜新厌旧”是人类共同的最突出的审美心理特征,因而,活动教学的形式、方法、过程、内容等最好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激活增强活动教学的效果。

三、情景课堂——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一)构建情景课堂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学生认为是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进行理论说教,是“背多分”。“灌输式”教学自然就成为主要教学方法,强调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教学的双边互动变为了老师的“语言独白”和“单向说教”,导致学生厌学,不想上思想品德课。

怎样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建构情景课堂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情景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纲要也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8]这对我们构建情景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情景课堂的内涵

情景课堂是指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知识、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以达到知、情、行统一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情景课堂的目的在于以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情景课堂通过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教材中的思想意图转化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景课堂是能较好达成有效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情景课堂建构策略

情景课堂一般实施过程为:一是教师的活动,即创设情境——暗示要求(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理性概括;二是学生的活动,即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激发情感——领悟道理——模拟践行。[9]

1.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情景

情景创设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情景的设置必须经过精心的构思,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景之中,立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其有深刻的内涵。

2. 情境设置要精,而不能滥

情景创设要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景的误区。要充分体现趣味性。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学生感到有趣,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才能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的转变。要注意引导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在情境的设置上,必须保持情境与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趋向保持一致性。

3. 情景创设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具有可操作性

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力求做到内

容与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样的情景才是有效的。情景创设要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4,情景创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

既可运用多媒体播放的电影、音乐、课件,也可用教材的资料、图片;既可让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也可让学生模拟各种角色的表演等。

四、人文课堂——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一)构建人文课堂的必要性

教育的极度功利化成为一种趋势,一种现象,我们不得不为孩子们的未来担忧。“小悦悦”事件、绿领巾、红校服、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的最年轻博士研究生张炘炀……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10]可现实“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仍然是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应试的重压下,人文教育与我们学校教育渐行渐远,这对我们国家、民族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知识固然是文化的基础,但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因为知识的灌输永远逊色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在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当下建构人文课堂更显得急迫和重要。

(二)人文课堂的内涵

人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关怀,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关怀,是人们对文明的尊重。人文核心,是人自身的德性,以及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关怀。人文课堂是以人(学生)为主体,尊重人(学生)的价值,关心人(学生)的利益的课堂。它关注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学生)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三)人文课堂的建构策略

1.做有人文情怀的教师,倡导有个性的教学文化。

新纲要指出“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9]教师是课堂文化的积极创建者,课堂文化的创建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做有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情怀的教育者;重视教学目标的预设及生成。

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形象、气质、情智、学科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在乎学生的情商、非智力因素发展,顾及学生的情绪变化,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

2.重视人文课程资源开发

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介绍;学生个体经验和教师经验挖掘利用;积极提炼教材的人文精神。将尊严教育、尊重教育、生命价值教育、人性教育、信仰教育等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课堂各环节,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

3.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

4.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

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人文课堂的建构需要与学生发展的层次性同步,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否则会让学生感觉看起来很高,实际离他们很远。

生活课堂、活动课堂、情景课堂、人文课堂,这四种课堂是当前初中思想品德的基本课型。它们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相辅相成,既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相互作用,共同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服务。四课堂都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落脚点。但它们又各有重点,生活课堂强调生活亲近课堂,活动课堂强调“让活动贯穿课堂”,情景课堂强调情景感染课堂,人文课堂则强调用人文孕育课堂,它是思想品德课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 [2][5] [6] [8]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洪永山邱建华.《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7]商战军.走进思品活动教学——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反思.科学大众, 2007年11期.

[9]陈伶伶.创设情景教学法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9).

谈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谈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 松柏中心学校:邓江陵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气和灵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适时地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提升整体教学素质,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认真学、主动学。教师就应该要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象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

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可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创设情境很有必要。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问题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的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发展了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了。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我曾经组织学生针对“我们如何与父母,老师相处”的问题展开自由式辩论。学生热情高涨,在课前作了认真的准备。课堂上,他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足足用了三十分钟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案例 教材简析 本框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框题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共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的意志品质”。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调节情绪,把握学习节奏,还是拒绝身边的诱惑、自尊自立等,都要求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保持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第二个问题是“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教材从学生成长经历中的意志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有无坚强意志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和发展自己意志品质的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意志品质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材料讲应如何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表现在意志方面也是如此。他们缺乏耐力,行动盲目,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都是他们意志薄弱的表现。这些表现会使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受到极大的干扰,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甚至会违反校规校纪或国家的法律。因此,对初中生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是健全其心理、完善其人格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磨砺意志,学会坚强”的学习,理解一个人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他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从而努力磨砺自己的意志。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通过制定明确的培养意志力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的意志品质”的现状,懂得坚强的意志是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 教学资源 教学工具:制作的多媒体课景音乐。 教学建议 选用适当的事例是搞好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备课的首要任务。事例的选择标准要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事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收集事例不只是教师的事,还可以动员学生围绕着教材去收集,选择。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多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 对于课后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适当开展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测验和调查。 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搞好四个调整,即调整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是教学重点。要磨砺自己的意志,就要提供磨砺坚强意志的具体方法,以指导学生的行动。如果不把知识化为行动,再多的理论也毫无意义。 2. 教学难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动准确思想观点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展开思想品德的活动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方式的转变 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第二、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想品德活动课从课的内容到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课中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那么,怎样实行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呢?本文仅从活动课的备课和教学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实行论述。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 备课既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又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备好课,教学设计就能够顺利实行,就有针对性性,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活动课备课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实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实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注重、支持、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思想品德课“旨在促进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足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摘自《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给人的印象是: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这里既有教材知识体系的因素,也是人们对思想品德课的偏见。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而言,如若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课堂必然如死水一潭,教学效果也必然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使用恰当的课题教学语言来激发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语言要亲切。师生关系要和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上的课。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由于其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缺乏

趣味性。极少数调皮捣蛋,生性好动的学生往往坐不住,这势必影响教师的心情。如果采用粗暴的态度,对其用挖苦讽刺恶毒的语言“你就是笨猪一个,少娘老子教的,你们这种人今后就是社会的渣滓、败类??????”结果不仅不能制止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对抗老师,顶撞老师就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教师的责备批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但如果老师“硬话软说”说得亲切些,把说教话说成激励话,将不满话说成提醒话,将警告话说成劝慰话,学生反而会觉得愧疚,增加了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也就提高了教师的威信。 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主要通过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有效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效的教学语言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教育学生靠的不是坚如磐石的武力,而是亲和似水的智慧。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和谐师生关系,请从亲切的“和风细雨”似的语言开始吧! 二、语言要幽默,调动课堂气氛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教师的信心、智慧与才华的集中体现。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演绎,古板的灌输变成灵活的推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 农村初中生视力影响因素及改善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蓝慧珍 一、活动背景 近视眼已经成为困扰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但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妨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近几年来,保护学生视力,积极预防近视,防止视力低下(视力不良)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此呼声很高,并给予了密切关注。通过对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视力状况,为其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农村中学生近视现状及近视的影响因素,掌握在日常生活改善视力的一些方法。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的思维方法,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具体方式,并按照教学要求,遵循教学程序开展实践活动。 (2)学会收集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以及研究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验调查过程,激发学生走进社会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关爱生命,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三、活动形式网络搜索、视力测试、问卷调查、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 四、活动准备 1、技能准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能撰写调查小报告。 2、器材准备笔记本、视力测试表等。 3、组织准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以7-8人组成小组开展活动;进行调查访问、谈话记录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五、活动过程 1、拟定计划,分工合作 围绕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的子课题,拟定活动计划。(即确定本小组调查研究的对象,拟定从哪几个方面收集信息,如何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f5203947.html,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变化 作者:黄毅 来源:《当代教育》2010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不仅在教育观念、教材编排、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做了重大调整,而且也猛烈地冲击着当前的课堂教学及教学方式,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品德课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只有抓住思 想政治课的这些变化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顺应时代发展与要求。因此,如何理解、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变化特点,成为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 学中,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新教材发生的变化,就谈谈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吧。 (1)教材名称的变化。新教材的名称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说明新教材在知识框架上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有机整合,通过生活模块的方式,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有两点变化:①新教材力改老教材概念多、理论深的弊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体会;②新教材淡化了学科倾向,成为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的载体,这也成为新教材打破旧教材的一个突破口。 从教学目标上看,新教材有总目标,有七个分类目标。但这些目标不是具体规定在某一课,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新课标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教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选择每一课的落脚点,这就使教材的弹性很大,教师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3)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变化。现代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更是引领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创造者。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其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应在友好、亲切、平等的交流中,共同探讨知识,这样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是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只有在地位平等的交流中才能显现出来。例如,我上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在处理“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知识点时,没有采用开门见山直接提出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 的人?”结果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各执己见顿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一位同学说:“双胞胎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但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有一模一样的人。”话刚说完,另一位同学已大声地反驳到:“不对,人的外表可以克隆,但人的思想、人的个性是无法克隆的,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我所没有料想到的,备课时,我完全忽略 了克隆这一现象,而我的学生想的比我更宽更广,这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活跃,老师未必就强过学生。因此,老师要彻底改变高高在上的旧式教育观念,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案例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施案例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习者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过程。同时它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案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 一、巧用事例创设情境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规武器"就是运用事例。在教学实践中最忌照本宣科。多运用一些事例,把书本上的知识同学生关心的身边的关注点、热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消化理解学习的内容。比如我在讲维护国家主权问题时,列举了1999 年5 月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与2001 年 4 月1 日,美国军事侦察机在我南海上空撞毁我战机的事例,及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非正义的战争。就此引导学生讨论美国近些年来对周边国家(包括中国) 的行为就是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同学们这时都情绪特别激动,痛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激昂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学以致用的精神。 二、巧用音像创设情境 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这对长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的初中学生来说,既难产生兴趣,又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恰是创设形象教学情境一个有效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假如巧妙地穿插音乐就如锦上添花,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课堂实效。例如:我在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时",让学生再一次品味陈红的《常回家看看》,同学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体会到赡养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新颖的图片和教学片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小品故事创设情境 小品与故事是我们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准备或让学生自编、自演一些小品,我让他们搜集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教师因势利导,质疑引思。我在讲"交友的智慧一,友谊与哥们义气的区别时"这一内容时,我塑造一个品学兼优陈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李文,李文出手很大方,经常请陈凡吃喝玩乐,慢慢他灌输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得观点,陈凡问李是如何搞钱的,李文让陈凡星期天到菜市场去找他,陈到菜市场时,只见有一堆人围着在争吵,这时,李文伸手敏捷,很快就把一个农民的钱包变为自己的,当时陈凡心跳得非常厉害,后来两个胆子越来越大,多次偷盗抢劫,被双双带进了公安局。 四、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教学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假如合理利用那些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的生动的教学手段,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讲授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我搞了一次模拟"选举"活动。先教给学生选举的程序和有关知识,再给学生分发"选民证",举行选民活动,落实选民结果。通过活动,同学们兴致高涨,探讨不停,教师在此基础上乘胜点拨,在活动中达到了教学目的。各种教学情境是为学生学习而创设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修养、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旧的教学模式一味地注重知识讲解,让学生机械地背诵一些理论知识,忽略了其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新气象:学生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乐于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在观察、思考、活动中学会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在科学的评价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政治,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优点,知识面广,责任心强,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政治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如:九年级第四课《伸出你的手》一课的教学,笔者就先带着学生到当地宣恩县荧屏特殊学校去实践,组织学生与残疾人交流、帮助残疾人做事等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关爱他人收获的是幸福,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他人还得讲究艺术。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对“关爱别人,幸福自己”“关爱是金”“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等知识感到疑惑了。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

初中政治综合实践课

初中政治综合实践课 一、活动主题 1、主题名称 欢快的青春节拍 2、活动背景 初中阶段,学生陆续进入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青春期。这一时期,一方面,学生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望与向往。另一方面,随着学生身体发育的加速,学生也相应产生了一些心理矛盾与困惑。由于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困惑,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是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 因此在这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体会到青春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意味着一种精神状态,全面把握青春的内涵,引发他们对青春的意义进行深入地思考,无论是对学生的现在,还是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各阶段的目标的表述。 第一阶段:走进青春。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第二阶段:感悟青春。帮助学生纠正对于青春期的错误观念与行为方面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对成长、对青春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第三阶段:祝福青春。仔细体味自己在青春期拥有的幸福,珍惜美好青春。 三、活动适用年级 初中一年级

四、活动设计者与指导者 政治组全体成员 五、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从小至今的四张照片;教师准备好能显示青春活力的图片;教师准备一些优美诗歌以及有关的青春寄语 六、活动时长:一个月 七、活动实施过程 (一)走进青春 1、走进青春——照片展现交流活动 (1)课前让学生查找自己从小到现在的四幅照片,最好是年龄差距等距的、能反映出教明显的生理变化的照片,然后把他们按年龄顺序排列起来.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准备好的照片在小组中传阅. (3)交流时,通过照片的展现让其他同学也感受到不仅自己在慢慢长大,其他同龄人也像自己一样慢慢长大. (4)对照照片,寻找我们有了哪些变化? (5)小组讨论: 对于身体的这些变化,我有哪些感受? 2、走进青春——成长秘密交流活动 (1)让学生通过不记名的书面表达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困惑. 生1:我脸上突然冒出了许多痘痘,感觉自己都不敢看镜子了. 生2:我来月经了,可是我很害怕让其他同学知道,害怕他们会笑话我. 生3:我的喉结突出了,声音也开始有点粗哑了,妈妈说这是长大的标志,可是我怎么就觉得不自然呢?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新疆新源六中施洪龙 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为此浅谈教学反思点滴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真正落实好教学反思,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思品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

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汲取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的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看书、浏览时事,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注重生活积累,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教与学进行深刻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自己的教学是否准确、规范、科学,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课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偶尔会拖堂,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论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论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 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 刀切。因此,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根据我校初三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 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 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 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 求学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 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 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到“民主是逐步发展的”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 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这个乡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如何?2、这个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3、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高不高?从何 看出?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事例加以解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深 入讨论:“为什么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高?要改善这种状况能否一蹴而就?为什么?”在讨 论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如指导学生思考“村民私下嘀咕选代表还不是上面说了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封建专制的思想影响在中国农民头脑中的反映,说明肃清这 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民主是逐步 发展的”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青 年学生的责任和应有的态度,从而教活了知识。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 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 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基本原理时,我首 先点出了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接着列举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这些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最 后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样是受这一客观规律支配的,从而 要求同学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理想,也达到了 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 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 梁清玉

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梁清玉 情绪、情感,是人对人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 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 育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做法是: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宇下功夫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 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 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对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虽然中学是常识课,但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条条、背条条上,而是着重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问的内 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考虑,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 问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辨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增加了知识的可 信度,使学生不仅口服,而且心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 感情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对待。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 统一。 二、增加趣味性,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在“活”字上下功夫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如一 的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 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 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 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 三、寓教于乐,在“乐”字上下功夫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 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 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 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自创作评比等活动,还成立了”求索”课外活动小组。专门 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 工作。 四、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功夫 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课知识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以为学来没有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 举例时应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 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 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搏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不仅是增强学生的政治 敏感性,而且他们还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深、更透、更远, 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在对改革开放的评价问题、党的领导在新时期的作用和 体现问题、中东问题、中日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学习、讨论,基本达到共识。同时,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很多同学都反映在学习了辩证法以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

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或形式)和活动步骤四个部分组成,设计时可遵循以下思路或方法。 1、活动主题。有些活动方案的主题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其他部分即可。当然,也有的没有给定主题,要求考生自拟主题。 2、活动目的。活动目的要从落实行动,激发情感、提高认识等方面作答。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 3、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等。也可以借助广播、网络或直接到公共场所进行环保宣传,可以向青少年学生发出环保倡议书,可以组织义务植树、中华、种草活动,可以以学校或班级、小组、个人为单位,开展诸如城镇环境调查、公共场所卫生大扫除、争做环保小卫士等环保活动。 4、活动步骤。活动步骤是活动方案的主体,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活动的具体内容,使活动张弛有序 主题班会活动: 一、格式: 一般要懂得班会的主题 .., ..拟定,班会活动目的 ..,班会活动步骤 ..,班会活动准备 班会发言提纲 ....这五项。 (1)主题:结合所给材料而定,和宣传标语,宣传口号相类似,一句话来表达。 (2)目的:通过活动,让(使)(对象)了解(结合主题)情况,从而增强意识(培养习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等)达到(目的)。(3)准备:⑴搜集资料;⑵确定主持人;⑶选择主题班会的召开时间、地点; ⑷撰写发言稿;⑸布置班会现场。 1、步骤:第一步:展示资料或观看专题片(多媒体)。 第二步:请有关专家(或学生代表)发言。 第三步:学生就进行讨论。 第四步:请学生代表谈感想打算(宣读倡议书)。 第五步:教师总结,要求学生。 2、发言提纲:与发言稿不同 ......,只是发言稿的最基本的纲要。表达时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的方式层层递进去概括。注意一定要分点分行 ....来写。 调查活动: 一、格式: 一般要懂得调查题目(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方法,提出建议的方式渠道,如何提合理建设,中学生怎么做等几项。 1、调查题目:关于情况(状况)的调查。 2、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活动,让(使)(对象)了解(结合主题)情况,从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发表时间:2011-11-11T15:23:05.09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40期供稿作者:任立伟[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导入犹如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湖北省郧西县城镇寺沟中学任立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如果有一个巧妙的导入,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引导进入我们的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会收到事半公倍的效果。但一堂课怎样开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热点时政导入 热点时政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爱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就及时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让民族精神之树长青》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四川抗震救灾的视频和对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评论文章,然后提问:1、在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精神?2、在新的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热点问题一提出,即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并展开热烈讨论,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老师适时点拨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在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二、歌曲、小品导入 音乐歌曲运用到教学中能创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因音乐而飞扬,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导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这种方法新疑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呜,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如:我在讲讲七年级《我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可采用课本中“我的日记”材料,由学生自己表演。虽然这个材料是书中有的,但如果单纯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话,很大部分学生可能是“看过就算”,并不会引起共呜,也不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但如果由学生自己来表演的话,由于形式新颖,会吸引同学们的普遍兴趣与注意力,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而在看完表演后,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多媒体视频导入 视频具有形象性,生动、直观、真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所以采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录像资料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视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优势,创设集视听一体直观,逼真情景导入新课。如在讲七年级《美德之花》一课的教学中,从网上下载一些春节习俗(春节联欢会、团圆、拜年)的文字,图画,歌曲等,把这些情景展示给学生,由于利用多媒体创设的这些情境图文并茂,直观生动,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的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集中了,很快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四、寓言故事导入 也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有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如讲七年级《别迷失自我》这一课,让学生根据教材漫画和文字资料讲述或教师讲述一个“大傻差”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讲完后,提问:“大傻差”是不是很可笑?为什么?这则故事反映了“大傻差”的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别迷失自我。 五、漫画导入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巧妙的利用漫画,可以使抽象变具象,枯燥变有趣,深奥变浅显,便于学生的理解,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漫画来导入新课,例如讲《明辨是非,弃恶扬善》这一课时我用漫画《广告》来导入,让学生在欣赏漫画开心的同时明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要明辩是非,做正直的人,从而导入新课。用漫画导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反复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法思维,激发兴趣的作用,反而使学生感到厌烦。我们还可以温故而知心,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引用名人名言,格语导入新课;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导入犹如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要想使学生上好思想品德课,就必须搞好课堂导入设计,但是一节课的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实际的不同而灵活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7-07-27T10:32:26.0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作者:庞宇杰 [导读]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如此循环,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克服盲目性,实现有效性。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东岸中学524051 摘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就谈谈自己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有效教学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就谈谈自己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中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现时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可以说没有知识支撑的思想品德课是空洞的,没有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的知识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其次,初中阶段是人生中能否形成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这一时期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导向工作,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 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心理品质》、《交往品德》、《勇于承担责任,立志报效祖国》是很好的教材。因而,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立足教材,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思想品德课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的培养。 二、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性 思想品德课,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要以“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让他们从自己的精神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中指出:“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因而,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相联系,把学生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突出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从而解决教学资源落后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生活实例,使教学过程生活化;选取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 例如在讲《孝敬父母》时,单纯靠老师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长辈,这种“填鸭式”的机械接受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换一种做法,先让孩子回家调查:“父母在养育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艰辛困苦?在工作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挫折?他们对你有哪些要求?”然后在课堂上让孩子以“夸夸我的父母亲”和“我应如何报答父母亲”为主题进行汇报。在这探究过程中,单调、枯燥的内容显得亲切、有趣,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增进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而且有不少的成果。但是,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的选择及运用上依旧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流于形式、极端的思想、实效低等;从自我经验出发去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或独立学习;把小组讨论定义为合作学习,学生和教师分离了;神化探究性学习,不顾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随意运用等等。 要根据主题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到社会中去观察、学习、访问,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尽量让学生了解真实世界,而不是给学生一个虚拟的书本世界,让学生在活生生的世界中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艰辛。如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工厂、商场等,开发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求知、求真打下基础。 1.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交往技能及分享、合作态度,可采用小组活动形式。在内容各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任何方式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用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别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认识,达到相互提高。 2.游戏。 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改编一些游戏、小品、故事等,选学生置身于角色之中,让学生从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3.角色的扮演。 让学生充当主角,以亲自的体验,置身于活动中,真正从扮演的角度去考虑并付诸行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会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真正达到“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的境地。 四、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把握评价的多元化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敢说真话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扬学生之长,避学生之短,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的优点得到张扬、自尊心得到满足,让每位学生敢于真实地吐露心声、勇于表现自我。 在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他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要轻率地将井蛙之言断为全貌或整体。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