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_基于知情权的研究_张衠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_基于知情权的研究_张衠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_基于知情权的研究_张衠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_基于知情权的研究_张衠

总第131期2009年9

月No.131Sep.,200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机制:模式、条件与对策”(07CTQ012)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张衠,女,1980年生,法学硕士,实习研究员,联合国公共行政网亚太区域中心编辑部主编助理;丁波涛,男,1977

年生,副研究员,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已发表论文20余篇。

?知识、学习与管理?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

———基于知情权的研究张 衠 丁波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200235)

[摘要] 公众信息获取权被视为信息社会公民的重要权利,从宪法的维度上来说,公众信息获取权

来源于知情权这一宪法基本权利。从美、日、德等国的学说和判例来看,知情权虽然并未被普遍写入宪法,但可以从已有的基本权利中找到源头。信息社会时代下的公众信息获取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特征,不仅排除国家权力对信息获取的干涉,同时要求国家为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采取积极作为,保障公民的人格发展与民主权利。[关键词] 信息获取 知情权 信息自由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2797(2009)0520094205

[Abstract] The right of public access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important citizens ’right in informa 2tion society is derived from the right to know the fundamental right guaranteed by the Constitution.Af 2ter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and cases in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G ermany ,the basis of the right to know can be found in the existing fundamental rights enumerated in the Constitution.The right of public access with the characters of both liberty and social right not only eliminates the interference of state power to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 ,but requires the state to proactively protect the public access ,per 2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c rights as well.

[K ey w ords] Information access The right to know Information f reedo m

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们广泛认识到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和机构都提出“自由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

由。”[1]

2002年8月国际图联在《格拉斯哥宣言》中宣布:“不受限制的获取、传递信息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全体会员应当“遵循《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精神,支

持、捍卫并促进获取知识自由的权利。”

[2]

一种权利如果要得到切实地维护,它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信息获取权的立法大致分为这样几种[3]:①宪法中明确规定信息自由权,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泰国、南美国家)以及社会转型国家(如东欧国家),发达国家中的瑞典亦属此例。②通过法院对表达自由

的解释,将信息自由解释为宪法权利的一部分,日本、韩国等国家采取这种做法。③制定专门的信息自由法律,世界最早制定信息自由法的国家是瑞典,但真正引发世界信息自由法制定浪潮的是美国,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已出台或正在制定各国的信息自由法。

以上这些法律实践为推动信息获取权的实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法律中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它们所界定的信息获取权是一种狭义的信息获取权———信息获取的对象大多仅限于政府信息或者说公共部门信息(少数国家例外,如阿根廷、委内瑞拉和秘鲁等国的宪法中除规定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一般性权利之外,亦规定了公民具有获取某些私人机构信息的权利[4]),而学者所提出的“自由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的内涵显然

4

9

要宽泛得多。因此,信息获取权还需要寻找更具宽度的法律依据。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图从知情权的角度出发,探讨知情权的权利来源以及知情权的内涵,提出以知情权作为信息资源公众获取的法理依据,并由知情权的内涵推导出信息获取权的完整内容。

1 知情权在宪法上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项新兴基本权利,知情权虽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广为各国承认,但是其在宪法体系中存立的理论基础,仍是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该权利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我国等,都未在宪法文本中明文规定该项权利。因此,理论界大多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寻找出知情权。1.1 从表达自由中推导出知情权

在美国,初级阶段的知情权源于新闻媒体的积极运动,为满足公民知的权利,新闻媒体提出了“知情权”的理念。因此,知情权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表达自由有着天然的联系。学者们普遍认为,知情权是宪法中规定的表达自由的一种,而信息取得权则是表达自由存在的前提[5]。如美国学者托马斯?埃默生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表达自由应作广义理解,不局限于传统表达自由的行为,如言论、行动,还包括为实现表达自由而作的准备行为,也就是获取信息的行为,两者都是表达自由的内容,为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6]。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言论要表达,那么即使有说话的权利也没有什么用途,因此,重要的前提是其获得信息,作为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基础[7]。因此,每个人,而不是特定的人都可以不受阻碍,顺利地取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是表达自由保护领域内的行为[8]。

日本宪法也未明文规定知情权,但是有学者认为,《日本国宪法》第21条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其他一切表达的自由”,其所保障的表达自由,并非只有说和写的自由,也包括听和读的自由,也就是表达自由包括了信息收集、信息提供和信息受领整个过程[9]。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传达者和信息受领者的利益必须同时兼顾,即在宪法保障表达自由的前提之下,保障信息传达者的利益虽然是传统表达自由的内容,但是对信息受领者知悉或获取信息的保护,也是表达自由的内容。日本的色川幸太郎法官也指出:“表现自由不但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还包括知悉自由,寻求并获取信息、思想的自由与言论出版自由具有表里一体、相互补充的关系。”[10]尤其在被称为“信息社会”的今天,个人面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的能力,远远无法与具有独占和垄断地位的国家和大众传播媒体竞争,个人思想意见难以进入信息自由市场,只能成为国家或媒体信息的受领者[11]。因此,为了保障信息接受者(获取者)的自由(听的自由、读的自由、看的自由),有必要确立公民的知情权[12]。

1.2 从国民主权原理中推导出知情权

卢梭认为,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契约而组成的,大家必须服从公意。所以公意就是最高权力即主权,主权应当属于国民[13]。但国民必须拿出一部分权力组成国家权力来维护国民主权,以此为据,西方国家的宪法确定了国民主权原理。国民作为主权者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管理国家,就必须充分获知与国家管理有关的各种情况,否则国民便无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管理活动,无法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无法有效地参与民主政治。因此,不仅国民的言论自由,甚至接受、获取信息的自由,即知情权,也应受到完全的保障[14],只有这样,民主社会才能成立。正所谓:“国民拥有知道其代理人们正在做或者已经做的事情的权利,不可任由立法机关随意秘密进行议事程序。”[15]

此外,现代国家的特征在于“最好政府,最大服务。”[16]。为了达成国家目的,特别是为了达成保障人民自由权利,促进人民福祉的目的,国家有收集、运用大量信息的必要性,也因此政府成为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与拥有者。但是这些具有“公共物品”(Public good)性质的信息所有人应当是全体人民[17]。而人们为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施政,经营个人生活,满足知情权,有要求政府提供充足且正确信息的权利,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

1.3 从信息自由权推导出知情权

信息自由是德国基本法上的概念,德国基本法第5条第1项规定:人人享有以语言、文字和图画自由发表、传播其言论的权利并无阻碍地以通常途径了解信息的权利[18]。德国宪法法院将“无阻碍地以通常途径了解信息的权利”解释为“信息自由权”。所谓“通常途径”,依据台湾学者李震山的解释,是指某种信息来源在技术上适当且确定可以使一般人获得一些信息。因此,信息自由权,不仅仅保障积极获取信息的行为,同时也保障单纯接受信息的行为[19]。也就是说,不仅是从信息来源中获得信息,也需要同时获知信息的来源。

在德国法中,信息自由不同于美、日两国将其纳入表达自由的范畴,而是作为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存

59

张 衠等: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基于知情权的研究

Zhang Zhun etc.:Legal Foundation of the Right of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ight to K now

在。这是因为,传统的表达自由注重于保护意见表达者,而意见接受者则处于消极保护的地位;信息自由权则与之相反,着重保护的是自身取得信息的权利。德国基本法上的信息自由权是从信息受领者的角度,强调信息自由所具有的个人与社会效用。通过信息自由权的保障,个人可以尽可能地接受丰富的信息以增长知识、发展人格,更可以使国民通过信息公开,认识并参与行政、监督行政。从这个角度来说,德国基本法上的“信息自由权”与前述美、日两国关于源自于“表达自由”和“国民主权”原理的“知情权”的权利理论基础的论述模式是相同的,都是以信息接受者为中心,保障公民的人格发展和民主权利。

1.4 小结

综合前述学说所探讨的知情权寻求的宪法基础,包括了表达自由、国民主权、信息自由权。通过对美、日、德等国学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情权虽然并未被普遍写入宪法,但可以从已有的基本权利中找到源头,内在或默示地成为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

我们认为,知情权的宪法基础主要仍是从表达自由出发,

信息受领者受领或收集相关信息,与传播者传播信息应获得相同的保障,帮助信息获取者能充分获取信息,从而发展人格、实现自我。另一方面,表达自由理论具有促进政治、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言论、思想的自由流通的意义,并从理性思辩的国民参与政治的效用出发,与国民主权原则相结合,构筑成知情权的宪法基础。

2 知情权的内涵

经过长期的个案解析和学者的归纳总结,知情权的内涵得以逐步构建。

2.1 根据信息来源的范围划分

我国学者对知情权的内涵研究,一般将知情权分为广义说和狭义说。知情权,就广义而言,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信息的权利,就狭义而言则仅指知悉官方有关信息的权利[20]。

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划分法,是从知情权的权利客体———信息来源的范围不同而作的划分。广义的知情权,其信息来源于政府等公共部门和自愿提供或依据法律强制公开的私有部门信息;而狭义的知情权,其信息来源只包括政府等公共部门的信息。狭义说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并不能反映出知情权作为基本权利,其在信息社会中保障公民平等获取信息,实现表达自由和国民主权的功能。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无法满足公民充分、平等地获取信息。只有实现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属于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多渠道信息获取的充分保障,才能满足公民自身发展要求和承担作为国家主权者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知情权应以广义说为妥,而广义上的知情权正对应着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获取权。

2.2 根据基本权利的功能划分

基本权利的功能,依照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消极要求国家不作为、不干预的防御权功能;积极要求国家提供给付或服务的受益权功能;课以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以保护基本权利免于受第三人侵害的保护义务功能;积极课以国家提供适当程序以落实基本权保障的程序保障功能;以及课以国家提供适当制度保障,以帮助基本权实现的制度保障功能[21]。托马斯?埃默生将知情权分为“不受政府干涉的信息受领权”和“信息收集权”,并将知情权归纳具有三种功能:①对抗来自政府对表达自由的干涉;

②请求政府采取积极手段规制或扩张表达自由;

③有助于取得来自政府和私人的信息[22]。

根据埃默生的理论,信息的公众获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包括信息的“被动受领”和“主动收集”两种样态。前者或可称为“信息受领权”,后者则称“信息收集权”,均属于公民满足其知识与信息需求所必要的手段。日本学界一般也认为,知情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公众从政府、宣传媒体及其他信息来源不受妨害地获取各种信息的权利,即“信息的受领权”;二是公众对政府掌握的信息要求公开的“信息公开请求权”(在日本也称信息开示请求权)。一般将前者称为“知的自由”;将后者称为“知的权利”[23]。

知情权具有的“对抗来自政府对表达自由的干涉”功能,反映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防御权功能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最主要权能,它赋予人民一种法的地位,当国家侵犯到其基本权所保护的法益时,得直接根据基本权规定,请求国家停止侵害,从而达到防卫受基本权保护的法益,使免受国家恣意干预的目的[24]。基于知情权的防御权功能,当政府试图以直接制裁信息接受者的方式以干扰信息传递流程的顺畅时,信息接受者即可以主张知情权而排除政府的侵害。而对于自愿公开的私人信息来源,知情权的防御功能也赋予公民享有对抗政府强迫其公开信息来源的权利。

对于埃默生提出的知情权“请求政府采取积极手段规制或扩张表达自由”的功能,实际上是课以政

69

2009年第5期

府“通过适当的管制手段建立起能够落实知情权”的义务,具有保障基本权利的制度性保障功能。制度性保障,主要意义在于要求国家必须建立某种制度,并确保其存在,以保障基本权利的实现[25]。基于此种制度性保障功能,国家有义务建立起一个能实现与发展知情权的制度。

最后,知情权所扮演的“有助于取得来自政府和私人的信息”的角色,特别是知情权保障从政府获取信息的功能,主张公众基于主权者地位,原则上享有取得一切政府信息的权利,以作为有效支配政府的依据。因而知情权也有给付请求权,即受益权的功能。公众可向国家主张信息给付。此基本权利的给付功能是以国家的积极作为为诉求目标,相信公民的自由权利需有国家的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在此给付功能的要求之下,应提供人民一定的信息,并确保公民得以平等地获得国家信息的程序。

因此,从基本权利的功能上考察知情权可以得出,知情权赋予公民自由权,以对抗国家对信息接受的干预的权利(防御功能),公民对国家请求一定的信息给付,(给付功能);同时,知情权对国家课以采取一定管制手段的义务,通过设计适当的组织与程序,建立并维持一个实现知情权的表达自由的系统(制度性保障、程序保障功能),并使公民知情权免于因信息资源分配不均而受第三人损害(保护义务)。

2.3 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究

权利发展的研究,要求对社会变迁和其中所包含的与权利相关的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有一种深邃而明晰的把握,要求有一种社会发展的视角。权利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26]。特别是“知情权”这一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方才引起热烈讨论的新兴权利,其内涵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因此,我们也试图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知情权的内涵进行探究。

(1)自由权性质的知情权。自由权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是一个私人自主权的领域,并将公共权力限于有限功能之上。”[27]知情权的目的在于个人人格的自我实现,是个人保有自由地接受、获取各种意见、知识、信息的机会,以形成、发展个人的思想与人格并将之反映于社会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自由。自由权为了达到排斥国家权力渗透,对政府的否定性要求和权力分层机制必不可少。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受自由主义和自由权的影响,新闻媒体的自由报道、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熟人社会的存在、社会分工的初级化、公民信息获取通过自由的市民社会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国家还不是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国家所要承担的主要义务就是在公民的请求下,排除国家通过立法限制公民的知情权的有关措施[28]。

(2)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性质的知情权。社会权以1919年的魏玛宪法为开端,是基于社会法治国家的理想,为了特别保护社会性、经济性的弱者,实现实质的平等,而受到保障的人权。其内容在于保障国民营构值得作为人的生活。国家要提供个人需要的社会安全,要为公民提供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条件的各种给付和设施[29]。从法的意义上来看,它是对国家要求一定的给付(作为请求权),在这一点上,其性质有别于以排除国家干预为目的的自由权(不作为请求权)。当然,社会权中也存在自由权的侧面[30]。在社会权发展的背景下,知情权从其本来意义的自由权,成为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性质的基本权利;从个人排除国家干预的权利,发展为请求国家积极作为,保障个人信息的获取。日本学者芦部信喜认为:知情权虽然是“不受国家干涉的自由”的那种传统的自由权,但却不限于此,也扮演参政权(参与国家统治的自由)的角色。因为个人必须通过知道各种各样的事实与意见,才能有效地参与政治。进言之,知情权是可积极地要求政府信息等公开的权利,在此意义上,具有要求国家实施一定措施的国务请求权和社会权(由国家给予的自由)的性质[31]。

除了要求政府积极公开信息之外,社会权理论下的知情权,甚至要求国家给付包括提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非政府信息,如由国家建立大型公共图书馆,政府购买私有部门信息免费或低价提供给公众等,都是国家承担积极提供信息的义务的表现形式。积极请求权的表现形式,赋予了知情权新的时代意义。

3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权利特征和内容

3.1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权利特征

通过对知情权的法理基础和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作为知情权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众信息获取权的特征:

(1)公众信息获取权是基本权利的默示内容。信息获取是知情权权利实现的前提,无论是基于表达自由还是国民主权的理论,信息获取都内在或默示的成为基本权利的组成部分。保障公众信息获取权,有助于公民在信息社会中实现其人格、思想的发展和作为国家主权者的民主权利。

(2)公众信息获取权具有一般性,它除了可以作为广大民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法律基础,也同样适用于

79

张 衠等: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基于知情权的研究

Zhang Zhun etc.:Legal Foundation of the Right of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ight to K now

其它类型的信息资源公共获取领域。尤其是在信息资源被认为是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32]的情况下,公众信息获取权的适用对于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具有重要价值。3.2 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权利内容

在信息社会中,完整意义上的公众信息获取权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自由权层面的公众信息获取权,即公众具有不受阻碍地获取信息的权利,并且排除国家对于权利的限制措施。一般认为,只要这种获取信息的行为没有超出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等权利边界,国家不应当对公民获取信息施加任何限制。当然,由于权利之间边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常常会引起权利的冲突和矛盾,这需要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进行法意衡量,以维护社会的和谐。

其二是社会权层面的公众信息获取权,即公民具有请求国家积极作为,保障权利的实现。国家对公民信息获取具有给付义务、保障义务和保护义务,除了消极意义上的不限制、不作为之外,还应当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帮助公众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并排除第三人对公民信息获取权的侵害。

其三是狭义理解上的信息获取权是实现该项权利的重点内容。狭义的信息获取权,也就是公众具有请求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这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依据。政府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生产者和所有者,其在推动信息自由流动,保障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活动中承担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董云虎.世界人权约法总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9602964.

2 转引自:赵云亭.捍卫公民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权利是图书馆的职责.图书馆建设,2005(4)

3 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223.

4 周汉华.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5.

5 陈慈阳.宪法学.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524.

6 Thomas I.Emerson.Legal foundations of the right to know.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Quarterly,1976(1): 1224.

7 Thomas I.Emerson.Legal foundations of the right to know.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Quarterly,1976(1): 1224.

8 陈慈阳.宪法学.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524.

9 [日]奥平康弘.知情权.日本:岩波书店,1979:30.

10张庆福,吕艳滨.论知情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1[日]奥平康弘.知情权.日本:岩波书店,1979:30.12[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4.

1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35245.

14张庆福,吕艳滨.论知情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5[日]芦部信喜.现代人权论———违宪判断的基准.日本:有斐阁,1984:397.

16李惠宗.宪法要义.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660.

17李震山.多元、宽容与人权保障———以宪法未列举权之保障为中心.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193.

18德国基本法.http://www.bmj.bund.de/media/archive/ 715.pdf(2009201228)

19李震山.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2001:294.

20杜钢建.知情权制度比较研究———当代国外权利立法的新动向.中国法学,1993(2);叶必丰.论公民的了解权.

法学评论,1987(6);黄德林,唐承敏.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法学论,2001(5);宋小卫.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法律科学,1994(5)

21许宗力.宪法与法治国行政.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6: 184;李震山.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302;张翔.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中国法学,2006(1)

22Thomas I.Emerson.Legal foundations of the right to know.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Quarterly,1976(1): 1224.

23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2.

24许宗力.宪法与法治国行政.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6: 184.

25许宗力.宪法与法治国行政.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6: 2012204.

26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30.

2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辉,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

北京:三联书店,1998:129.

28刘宇飞.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

29[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7.

30[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2.

31[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4.

3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s://www.doczj.com/doc/df4933574.html,/hyii/ zhengcefagui/xingzhengfagui/0d4982e82c6e824abb29d992 81aa667463ad.shtml(2009206216)

(收稿日期:2009206220)

89

2009年第5期

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 总结执政经验得出的重大结论,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小板桥街道统一认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 通过规范公开 内容,创新公开形式,改进公开程序,健全公开机制等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进一步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有效促进了基层科学民主、和谐发展。 正确把握党务公开的科学内涵。党务公开是指党组织在不违背党的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将党的事务向党员和人民群众公布并接受监督的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务公开,小板桥街道党工委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单位的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真正使广大党员和群众

满意。深刻理解党务公开的这一概念内涵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切实把握好以下五个要点:一是科学界定党务公开的内容。要提高党务公开的水平, 就应当依据一定标准对党务公开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 党务公开的内容也必须力求全面、真实、及时。小板桥街道党工委不断规范公开内容,提升党务公开针对性。以只要不涉及党内机密就进行最大限度公开的原则,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部署、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群众询问的、涉及群众利益的内容都要进行全方位公开。二是正确认知党务公开的对象范围。由于我们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 党务公开不仅要包括将党内事务向党员公开, 还应该包括将重要的事务向社会公开。三是大力营造有利于发扬民主的氛围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在推进党务公开中,既要不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 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又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增强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提高党员干部参与党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 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党员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应用使国家秘密的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国家保密权亟待加强;而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公民的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建立阳光和透明政府的呼声不断高涨,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明显加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会发生冲突。而新保密法为平衡这种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较好地实现了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的平衡。 平衡国家保密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理论基础。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外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重大领域。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又是国家存在的基本前提,故而国家秘密的保护实质上构成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存在的前提。 国家保密权是一种公权,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国家作为国家秘密的权利主体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一旦依照法定程序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即应当归国家所有,只有国家才能决定该国家秘密的使用和处置。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要求政府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而不受公权力干涉的权利和积极要求政府保障其获取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核心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悉、获得和使用,没有政府机关对其拥有信息的全面公开,知情权的实现就无从谈起。知情权也是公民更好地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参政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护国家秘密必然会限制公民的知情权,因此,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在民主法治国家,政府所持有的公共信息应提供给人民。但国家安全活动不同于或不完全等同于通常的政府活动,它所产生的国家安全信息也并非是一般的公共信息,这部分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大多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像其他公共信息一样完全向公众开放。因此,公众的知情权如果遇到保 密法等法律规定的特殊事项,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世界各国无论采取何种政体,都对国家秘密严加保护,即使在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亦将国家秘密列人不得公开的事项,借以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可 见,对危及国家安全或利益的信息,限制知悉是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的。 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二者面临冲突时,应当比较两者所代表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社会法学者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而在我国,习惯于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国家保密权属于公权力,显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而公民个

辩论赛: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该让位于大众知情权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 很荣幸成为本场最后一位发言的辩手,纵观全场,可谓是唇枪舌战,激烈交锋。 但我不得不在最后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今天始终在强调公众人物作为公民的这一基本特征,而忽略其作为公众人物的特殊性,妄图以普遍性而掩盖特殊性存在的事实。我方从不否认公众人物也作为公民,享有公民权利,但更重要的是,公众人物从聚光灯下获取了名利财富,掌握了很多普通公民无法掌握到的资源,甚至拥有呼风唤雨的影响力。这时候,我们如何还能只把公众人物当作普通公民来对待? 其次对方辩友今天说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尤其是私生活部分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我方不敢苟同,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可以在社会掀起波澜。公众人物的个人生活一旦触犯了法律,这时候道德的标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社会的秩序将会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时候,就和公共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面对张艺谋生七个孩子的事实,如果再用隐私权做借口来阻挡社会的监督,来搪塞公众的知情权,这必定会无形中给了公众人物一个可趁之机,加深了民众对公众人物甚至对法律的不信任。 再者,我们来看大众知情权。大众知情权必不等于社会的猎奇心理,知情权的行使也并非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公众人物隐私的窥探欲。知情权既然作为公众的宪法性权利,不仅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是在对社会的公平正义,道德的发展进行监督,让原本阴暗化复杂化的事件得以在阳光下运行。李天一涉嫌强奸的案件,作为父亲的李双江难道可以以隐私权需要受到保护为借口拒绝向公众交代吗。张默吸毒的案件,作为父亲的张国立也不能以隐私权为借口来躲避公众行使知情权。 当然,任何权利的行使不会是无边无际的。公众人物的知情权让位于大众知情权,并不就等于知情权的滥用。因为知情权的行使也会恪守界限,遵循原则,为社会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九讲:第九章-新闻传播与司法+知情权和表达权

新闻法规与伦理 第九章:新闻传播与司法+知情权与表达权 一. 新闻传播与司法 新闻官司,即所谓的新闻纠纷。新闻纠纷是新闻记者或媒体与新闻报道对象之间 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与义务为指向的矛盾。在本章节中,我们会涉及到新闻工作者的 权利、表达权、知情权等概念,希望通过法例案件来解析它们的内涵。 :“媒体抉择:在新闻价值和伦理道德之间”(视频+图片) 【事件回顾】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美 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有关当局至今还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使得赵承熙爆发并制造了16日的校园枪击惨剧。 【媒体反映】韩裔学生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制造的枪击悲剧命案成为全球关注的最大焦点。在人们谴责凶手、慰问死难,并集中火力诘问美国的枪支管理政策的时候,人们忽略了将新闻自由奉为圭臬的美国媒体的作为。就在赵承熙4月16日上午 持枪大开杀戒之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收到并播放了赵承熙精心谋划制作的 杀人音像资料。 【社会影响】这些独家猛料在该公司的晚间节目播出之后,立刻成为美国各媒体的新闻来源而克隆复制,连绵不断地冲击着美国民众的耳目。可以想象,在布什总统“整 个美国为之悲痛”的民意氛围中,美国媒体看客式的“凶手纪录片”给予美国人心灵 的再度伤害多么严重。难怪很多死难者家庭杜绝了NBC的访谈作为抗议。 【专家评析】向来笃信新闻自由的美国民众对媒体行为产生反感,足见在公共伦理道德和人类普世情感面前,新闻价值的选撷也要慎重。何况,在美国民众看来,美国媒 体对赵承熙炮制的新闻素材的过分追捧,不仅出于提高收视率的功利目的,还被凶手 利用,完成了帮其实现嗜血“英雄”的作用。事实上,美国媒体长期形成的“第四权”

公民的知情权

分类号编号 公民知情权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年论文) 院系:文法系 专业:法学 班级:文法081-1 学生姓名:田蕾 学号: 200890505111 指导老师:吴淑霞(讲师) 2010年月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摘要:宪法意义上的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公民获取信息的自由负有责任,即国家以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来保障公民所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通过对我国“政府信总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基础是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知情权兼有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权利属性。知情权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公民自身利益的需要,是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在宪法中明确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并积极构建知情权的宪法救济制度。 关键词:知情权、宪法权利、权利属性、政府信息公开、社会公众

引言 “知情权”是由美国一位编辑肯特?库泊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到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兴起“知情权运动”以来,知情权被广泛沿用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权利概念。建立公民知情权制度具有理论依据和宪法依据。知情权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公民自身利益的需要,是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和完善知情权对于保障公民的自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限制政府权力、维护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前在知情权保护及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方面的宪法立法及相关制度构建方面相对显得薄弱滞后,社会发展要求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制定相关知情权制度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知情权的含义和由来 ·(一)知情权的含义 知情权,又称“知悉权”、“了解权”、“知的权利”、“信息自由权”等,是指“有关主体有获知与他有关的情报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的对象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信息,既适用于公法领域,也包括私法领域中平等主体之间的知情权,如消费者对商品情况的知情权等。狭义的知情权主要是指获取官方的信息,即社会公众从政府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利,仅适用于公法领域。 宪法意义上的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公民获取信息的自由负有责任,即国家以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来保障公民所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知情权兼有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权利属性。 “知情权”包括“知悉”和“获取”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中“知悉”主要是指权利人主观上知晓,而“获取”则是指权利人索取、查阅某种记录着信息的有形载体(文字、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子光盘等),其基本内容是公民对国家机关掌握的情报有知道的权利。 ·(二)公民知情权的由来 “知情权”一词源于英文“the right to know”,是有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在1945年1月率先使用的。面对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作风,库柏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提出“不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上便无政治自由可言”,并建议将知情权推升为一项宪法权利。但在此之前,有关知情权的发展更多的体现为理论上的先行。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

公众知情权行使要适度.

公众知情权行使要适度 2008-01-20 公众知情权是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它为新闻界、出版界等舆论单位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新闻界为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和公正评论的要求,大量报道和评估公众感兴趣的事件,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个人隐私问题。随着人格平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对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隐私权问题引发的新闻官司成为热门话题。 为正确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笔者认为,在对新闻自由予以必要法律保护的同时,需对其作出适当的限制,以防止新闻自由权的滥用。有关他人隐私的报道,应限于不使当事人感到不安的限度,即把握好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两种权利的“度”。 首先,要划清普通公民与社会知名人士的界限。名人、公众人物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一般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构成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一些隐私已成为公众社会知情权所指向的对象,因此对名人隐私权的保护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名人、明星效应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披露,名人获利于新闻媒体,也就应受制于新闻媒体,放弃一部分隐私权也是他们获得成功所付出的必然代价。 其次,要区分一般公民与政治人物的界限。政府官员从一方面讲是普通公民,应该享有普通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从另一方面讲,他们对公共事务负有特别的责任,自然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优秀的才能,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而且其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要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故其隐私权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最后,普通人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隐私范围,要区别对待。某些本来纯属普通人私人事务的事情,在特定情况下也会与社会公共生活发生联系而不能成为隐私。这主要指普通人违反了法律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因卷入引人注目的特殊事件等原因而成为“非自愿性公众人物”,其隐私权受保护的范围则较普通人正常情况下相对缩小。 公众知情权行使要适度

环境知情权的概念

浅析环境知情权的概念 摘要: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权利属性,结合其历史和发展进程,根据法定权利属性要义,紧扣“环境”和“知情”的含义,进行界定。认为环境知情权是公众知晓、了解和认识有关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的权利,而环境信息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环境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的信息。是一种获得环境信息和实现环境信息了解、知晓的实体性权利。 关键词:环境知情权;法定权利;环境 ①权利的三种形态: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这一过程中,法定权利是应有权利和实有权利的桥梁,而法的社会学的重心是从社会实现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法定权利的实现必须经得起社会实践层面的考验。载林孝文.自论法定权利的实现——以法社会学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2008,32(5)。 收稿日期:2011-12-20 作者简介:谢锐(1987-),男,江西赣州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环境法研究。 关于环境知情权的概念,学者的探索和争议一直没有间断。蔡守秋认为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的派生权利,认为环境权的内容包括了环境的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将环境知情权涵盖于环境权中[1]。吕忠梅认为环境知情权的实现并不受国域范围的局限,代表国民获取本国或者世界范围内有关环境状况、国家环境管理状

况等环境信息的权利。同时也认为环境知情权具备知情权的性质,但是本质上属于环境权[2]。王明远从公共当局和公众的角度,认为环境知情权是指公众适当获取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的权利,属于环境权的内容,也是实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性权利。这些资料一般是由公共当局所掌握的,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报告以及一定区域内的污染物质排放信息等等资料[3]。朱谦则认为环境知情权是公众享有的获知各种环境信息的权利,属于知情权的范畴。从以上代表性学者关于环境知情权概念定义看,有两点共识:首先,肯定环境知情权有存在的必要,确立环境知情权是国际化趋势。其次,肯定了环境知情权的权利的内容一般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行使的行为,可以概括为对于环境有关的信息获取。而对于环境知情权的争议也很明显,首先,环境知情权的主体具体范围,各学者的定义还存在差异,有国民、公众当局和公众等等几种代表性用语。其次,是环境信息的差别,有表示是关本国或世界的环境状况,也有表示有关公共当局的、或者各种环境信息的等等,再者是环境知情权的属性之争,尤其是环境权与知情权属性之争最为激烈。因此,对于其概念尚没有统一的论断,大多是学者基于自身认识而表达的观点。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权利属性,结合其历史和发展进程,根据法定权利属性要义,紧扣“环境”和“知情”的含义,进行界定。 一、环境知情权属于法定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_张晓文

●张晓文(陕西省人民医院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8)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 3 摘 要: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保护制度,两者冲突的探讨,指出平衡两者利益,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政府信息;信息公开;隐私权;知情权 Abstract:Govern ment 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 can ensure that the citizen ’s right t o know is constantly satisfied .However,the possibility of infringing upon citizen ’s right t o p rivacy is si m ultaneously increased .The conflict be 2t w een the m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 .This paper,by exp l oring the connotati on and the p r otecti on syste m of and the conflict bet w een the right t o p rivacy and the right t o know in 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 discl osure,points out the app r oach and method of balancing their interests and har monizing their conflicts . Keywords: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right t o p rivacy;right t o know 3本文为陕西省社科信息学会科研培植项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hshx0703。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获取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本质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国家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由此,相对消极被动的隐私权常常受到积极主动的知情权的侵入,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寻求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是政府信息公开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的内涵及其制度保护 111 知情权的内涵及内容 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知情权的概念有广义、狭义。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一般情况下,知情权是指广义的知情权。知情权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及其他组织。知情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人身权的重要保障。 知情权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3类:①知政权。公民、 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及背景资料,了解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利,它是实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性权利。②社会知情权。公民依法有权知道其所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现象、商业信息的权利,有权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③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公民有权了解各种涉及本人的有关信息,或法人及其他组织有权了解其内部工作人员和即将成为其内部工作人员的有关信息的权利。 112 知情权的制度保护 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最先由瑞典在200多年前确立。1766年,瑞典颁布了《出版自由法》,成为世界上最早以法律规定知情权的国家。但真正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是 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专门制定了信息公开法, 以实现宪法所确立的信息自由权原则。1951年,芬兰制定了《公文书公开法》;丹麦与法国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行政公文书公开法》等信息公开制度;1966年,美国制定了《信息自由法》,从法律高度规范了信息公开制度,使知情权成为较为完整的法定权利,从此,知情权在美国被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来看待。此后,一些国家有关知情权的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美国的做法,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当成实现知情权的主要模式。1982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联邦信息自由法》;加拿大颁布了《信息公开法》;1996年,韩国制定了《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2000年,英国颁布了《信息公开法》;2001年,日本实施了《信息公开法》;2008年5月1日,我国《中

公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序言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全球性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明显。2015—2016学年冬季短学期期间,我们开展了全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采访,了解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观点;同时,在采访过程中普及、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这个理念深入人心。调查采访之后,我们将整理这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结果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也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借以监督企业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建设做好铺垫。 1.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1.1调查对象性别比例 在调查的人中,男女的人数几乎是相同的,男女的人数比例各占百分之五十。 1.2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在调查的人中,18岁以下的占9%,18—30岁的人占66%,30—50岁的人是占14%,50岁以上的人所占的比例是11%。总的来说,所调查的人的年龄分布在18—50岁之间。在接受采访的人群中,中青年人占的比重最高,而他们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社会影响较大,这一调查比例较好的反映了社会人群对社会的影响构成情况。 1.3调查对象地域分布 在调查的人中,城镇人数占51%,乡村人数占49%,二者几乎是相同的,城镇和

乡村的的比例基本各占一半。 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 2.1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包括我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 (1)在对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看法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大都表示了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存在污染现象。其中有87人表示“感觉不好”,占87%;有10人表示“没有感觉”,占总体的10%;有3人表示“没感觉”,占3%。 表2-1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看法 (2)在对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63人认为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非常严重”,占63%;有23人认为“不太严重”,占23%;有8人认为“没问题”,有6表示“不知道”,共占14%。 表2-2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

我国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我国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摘要:网络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其具有方便快捷、价格透明、信息开放等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使得这种交易方式在短时间内得以兴起并 快速得到发展。然而,由于网络环境虚拟性等特点,易发生诸如支付安全、质量保障、售后 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网络交易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保障网 络交易中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推动网络交易健康发展,已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消费者基本权益之一的知情权出发,旨在通过对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知情权的分析 与探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网络交易知情权信息披露制度完善 目录 摘要I 目录Ⅱ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时代,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商务手段,开拓了新的市场, 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但网络交易在日常商业活动中的应用仿佛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其成本低、效率高、速度快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消费者认可;另一 方面,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成为其发展的阻碍,亦对消 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网络环境中的消费者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或Electronic-Business),是一种交易方式的描述,它主要通 过电信和电脑网络进行商品交换。但是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至今尚无定论。国际经济合 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发生在因特网上包含企业之间(B to B)、企业与 消费者(B to C)之闻的商业交易。加拿大电子商务协会的定义3则较为具体:电子商务是通过 数字通讯进行商品、服务的买卖及资金的转移,还包括公司间和公司内利用电子邮件、电子 数据交换、文件传输、传真、电视会议、远程计算机联网所能实现的全部功能(如市场营销、 金融结算、销售和商务谈判等)。而网络交易与电子商务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电子商务初期,网络交易几乎就是电子商务的全部,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渐完善,网 络交易便成为只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概括地讲,电子商务就是商业和贸易伙伴之间运用现 代通信和信息共享技术以达到商贸活动的目的。而网络交易,是指通过相关网站,在网络上 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活动。 对于电子商务的分类,学界目前意见较为统一,将其分为三种模式:B TO B(单位对单位的 电子商务模式),B TO C(单位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如书籍和音像制品零售业的当当网、卓越网的经营模式),C TO C(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如淘宝网、E﹒BAY的经营模式)。其中,可以明确的是,在B TO C的模式中涉及到消费者的保护,而在B TO B的模式 及C TO C的模式中是否涉及到消费者的保护却存有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 目录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理论 (2) (一)人民主权 (2) (二)知情权 (2)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3) (一)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原则 (3)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意义 (4) 三、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机制 (5) (一)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保障 (5) (二)公民知情权的司法保障 (5) 四、当前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6) (一)政府方面...................................... . (6) (二)公民方面..................................... . (7) 五、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7) (一)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7) (二)制定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8) 六、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的知情权 [摘要]:我国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公正透明这一目标,必须走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路子,2008年5月1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由于其立法主体是政府,法律效力层级较低,而导致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知情权宪法权利保障机制 以瑞典《新闻报道自由法》(1776年)为先河,以美国《情报自由法》(1966年)为榜样,西方其它国家如丹麦、挪威、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以及日本等也纷纷效仿,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理论 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下,政府是否应当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不是由政府的权力决定的,而是由民众的权利决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就是通过法律确立的保障公众获得政府信息权利的制度。人民主权理论和知情权理论构成了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的合理性,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民主权 从行使权力的来源看,行政机关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均来自于人民的权力和宪法的授权;从行政权力内容看,行政权力涉及到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组织管理,行政权力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对它的监督的重要性;从行政权的行使方式看,行使行政权应当是公开的。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的契约建立的,大家必须服从公意。公意即为最高权力,即主权。主权应当属于人民。政府机关有义务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人民有权获得政府信息。 (二)知情权 知情权首先是作为一项政治上的权利提出的。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 Cooper)率先使用了“知情权”一词。【1】1945年1月23日,肯特·库柏在文

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9月2日

目录索引 内容摘要 (3)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5) 1.1被调查对象性别比例 (5) 1.2被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5) 1.3被调查对象文化程度 (5) 二、生态环境 (5) 2.1定义 (5) 2.2恶化原因 (6) 2.3生态问题 (7)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 3.1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7) 3.2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8) 3.3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经济 (9) 3.4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 (9) 四、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建议 (9) 五、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内容摘要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质量。而如今,生态环境却因为人类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不好的情况。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生态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意识

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籍贯:调查时间:2014.8.23 地点: 调查人签名: 2014年 8 月 23 日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1.1被调查对象性别比例 在调查的人中,男女的人数几乎是相同的,男女的人数比例各占百分之五十。 1.2被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在调查过程中,20岁以下的占27%,20—30岁的人占41%,30—40岁的人是占18%,40岁以上的人所占的比例是14%。总的来说,所调查的人的年龄分布在15—50岁之间。 1.3被调查对象文化程度 从被调查人的知识方面来看,大多数人的教育程度是中学,其中的大多数人是到初高中就没有再读了,剩下的人是正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其次多的是小学读完就没有读的;剩下的是大学毕业和处在大学阶段的人。 二、生态环境 2.1定义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应用使国家秘密的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国家保密权亟待加强;而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公民的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建立阳光和透明政府的呼声不断高涨,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明显加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会发生冲突。而新保密法为平衡这种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较好地实现了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的平衡。 平衡国家保密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理论基础。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外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重大领域。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又是国家存在的基本前提,故而国家秘密的保护实质上构成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存在的前提。 国家保密权是一种公权,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国家作为国家秘密的权利主体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一旦依照法定程序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即应当归国家所有,只有国家才能决定该国家秘密的使用和处置。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要求政府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而不受公权力干涉的权利和积极要求政府保障其获取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核心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悉、获得和使用,没有政府机关对其拥有信息的全面公开,知情权的实现就无从谈起。知情权也是公民更好地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参政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护国家秘密必然会限制公民的知情权,因此,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在民主法治国家,政府所持有的公共信息应提供给人民。但国家安全活动不同于或不完全等同于通常的政府活动,它所产生的国家安全信息也并非是一般的公共信息,这部分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大多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像其他公共信息一样完全向公众开放。因此,公众的知情权如果遇到保 密法等法律规定的特殊事项,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世界各国无论采取何种政体,都对国家秘密严加保护,即使在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亦将国家秘密列人不得公开的事项,借以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可 见,对危及国家安全或利益的信息,限制知悉是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的。 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二者面临冲突时,应当比较两者所代表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社会法学者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而在我国,习惯于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国家保密权属于公权力,显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而公民个人知情

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一辩稿

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公众知情权,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信息有知悉的权利。比如说政府政务公开来使公众更加了解政策,重大疫情信息也需公开以确保公众安全。个人隐私权,指的是公民对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等隐私享有按照自己意愿处理的权利。讨论这两个权利谁大谁小,应该看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依据利益大小如何取舍。 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区分一下公众的好奇心与知情权的区别。公众的好奇心,仅仅是社会公众出于感兴趣、凑热闹、窥视欲等因素而想要知道某些并不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信息,因此不包括在公众知情权的范围内。比如对明星绯闻、八卦花边等不涉及公众利益而仅属私人好奇心的事情,不享受公众知情权。媒体出于商业利益和策略而做出曝光明星私生活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事情,不属于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范围,不予讨论。据此,我方有以下观点。 公众知情权代表的是公众利益。第一,公共知情权是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知道一个社会事件的真实情况、发展过程,才能决定如何去维护公共利益。拿眼前的事情来说,范冰冰阴阳合同的事情被曝光,公众要在知道她是否逃税、逃了多少之后,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拿以前的事情来说,非典席卷中国之时,公众要了解非典的病因、预防、哪些地区哪些人已被感染等信息后,才能采取措施来确保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二,公众知情权起到的监督作用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在社会公众无数双雪亮眼睛的注视和监督下,侵犯和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会有所减小。前段时间“滴滴顺风车”接二连三地出事,滴滴公司一下子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在社会的监督和压力下,滴滴公司做出了“下线并整改顺风车业务”、“行车过程中谈话录音”及“一键报警”等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情况。很明显,社会公众的监督是有助于减小损害公众利益事情的发生。 公众知情权维护的是公共利益,而个人隐私权维护的是个人利益;当两者冲突时,公共利益显然高于个人利益;因此我方认为公众知情权应大于个人隐私权。

对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知情权问题的若干思考

对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知情权问题的若干思考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受众对“知情权”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让受众获得充分的“知情权”,如何协调好“知情权”和“隐私权”、“知情权”和“采访权”、“知情权”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新闻界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介绍受众“知情权”入手,剖析受众“知情权”的现状,对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知情权”问题加以分析和思考,就教于新闻界同行和专家学者。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提出网络时代的受众“知情权”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不透明 长期以来,我国有些政府部门在发生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往往以“维护稳定”为由,采取封锁消息,或者瞒报、虚报问题,造成的后果常常是网上假信息满天飞,这种现象直接侵害了受众的权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有关研究表明,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80%的重大信息掌握在政府手中,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运行效率,甚至是涉及民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因此,信息公开成为维护受众“知情权”的首要条件。虽然近年来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打造“网上政府”等方法,群众缺少“知情权”的不利局面正在改善,但信息透明度同受众“知情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宣传不到位 从新闻媒体中了解信息,是受众享有“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政府部门的限制,一些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发生后,相关单位往往严禁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媒体的采访权不能顺利实现,新闻报道不能及时到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到侵犯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即使报道发表,也被以“侵犯隐私”、“诽谤”、“失实”等名义卷入诉讼官司,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并不鲜见。 3、侵犯隐私权 互联网作为交流和传送信息的工具,在强调“知情权”的同时,网上信息往往侵犯到个人“隐私权”,如网上的视频短片、图片报道有部分是靠偷拍得来的,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和名誉权,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上搜集个人数据、传播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避免片面强调“知情权”侵犯“隐私权”,但同时也要避免为了保护“隐私权”,而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这两者如何协调好,值得加以深入的探讨。 二、权利:受众“知情权”的内涵与外延 “知情权”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AP通讯社专务理事肯特·库柏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 “知情权”的内涵反映的是受众“知情权”的本质属性。“知情权”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知情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对于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者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要求公开信息的权利,以及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不受妨害地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狭义“知情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对国家机关要求公开某些信息的权利,和不受妨害地获得国家机关公开的信息的自由。本文的受众“知情权”概念主要是指广义的“知情权”。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这些规定被普遍解读为是赋予公民享有“知情权”和监督国家机关的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受众享有“知情权”是有宪法保障的,“知情权”作为一项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受众有权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获得和传播国内外信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夫妻间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夫妻间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摘要: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但随着第三者介入婚姻的情况日益增多,夫妻间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不断加剧,而这种权利冲突的本质是价值观与利益的冲突。解决这种冲突可以通过立法和司法的途径,在立法未能短时间实现的情况下,司法途径更具重大意义。法院在协调夫妻间权利冲突时,在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以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认可夫妻一方取证的合法性,但仅限用于诉讼目的,并根据夫妻一方隐私权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确定对其保护范围。 关键字:夫妻隐私权知情权冲突协调 婚姻虽为男女双方的结合,但绝非二者的简单结合,自婚姻的缔结至其后的维系,婚姻都免不了与社会其他各种因素碰撞,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婚姻中夫妻间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现代社会中由于第三者介入婚姻的情况日益增多及复杂化,有些夫妻出于猜忌或报复,千方百计打听对方隐私,偷看对方日记或信件,查询通话记录,跟踪拍录,甚至强迫对方公开其隐私等。由此导致夫妻间的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不断加剧,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并期待得到解决。 一、隐私、隐私权以及知情权 隐私权是相对晚近才发展起来的,其之源可以追溯到1890年发表的一篇法律评论文章,[1]而作为隐私权客体的隐私,却是源远流长。人类社会关于隐私的意识和观念,是在人脱离动物界而成为人的时候,从人类的羞耻心而萌发出来的。[①]从1890年第一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至今,隐私权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法律概念,各国都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予以法律保护。但对于隐私如何界定,目前尚无一个被公众所普遍承认的定义。在汉语中最完整、最权威的词典——《辞海》中也没有注解,其中只是将“隐私案件”注解为阴私案件,涉及男女私生活、奸情或其他淫秽内容的案件。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对隐私的注释则是“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2]在现代英语的文义中,隐私也有隐居、(不受干扰的)独处、秘密、私下等多种解释。[3] 在法学界,对隐私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公民隐私是指公民的生活和行为中一切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事情。[4]如不愿为他人知晓的住所、本人的出身来历等。从狭义上讲,隐私专指男女性方面的秘密,俗称“阴私”。现代意义上的隐私,我们一般是从广义上去理解,学界通说认为,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5]即隐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信息资料,如个人档案、个人合法财产等;二是个人的私事(私人活动),如情感秘密等;三是个人领域,如日记、身体、通信等。隐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权利。 何谓隐私权?在西方各国法律中,隐私权被视为“一种生来具有的自由权”(见《布莱克法律词典》),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隐私权是指“不受干扰的权利”。在西方学者中,关于隐私权的说法很多,以美国为例,就有所谓“控制说”、“分离说”、“信息说”、“接触说”、“决定说”、“综合说”等。[6]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对隐私权有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被各种文章和著作经常引用的观点有两种:一是张新宝在《隐私权研究》一文中指出的“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住居不受他人侵扰以及保有内心世界、财产状况、社会关系、性生活、过去和现在其他纯属个人的不愿为外界知悉的事务的秘密权利。”[7] 另一个是王利明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8]但笔者比较赞同梁慧星先生的观点,认为隐私权不一定是纯属于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权利,如向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捐款而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等实践证明,许多个人事务、信息或领域正是因为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有关系,才成为隐私。否则,当事人就没有必要想方设法去隐瞒自己的姓名。此外,隐私的内容与公共利益相联系,与隐私本身并不矛盾。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隐私必然与整个社会相联系,而且还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对该个人的物质利益产生损益的作用。[9]因此,笔者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得自主支配,排除他人非法侵扰的权利。它包括如下几种权能:一是隐私隐瞒权,公民对自己的个人隐私拥有隐瞒的权利,使其不为他人所知;二是隐私利用权,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