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

法理学

法理学教案
导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记法学的定义、法学的研究对象、法理学的含义
2.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理解法学体系、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法理学的学科价值和地位
4.了解法学在西方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的发展、法理学的体系
教学重点:
1.法学的定义、法学的研究对象
2.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法理学的学科价值
3.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法学在西方的发展
2.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式
教学时数:
5课时
课堂讲授内容(含板书设计)

第一节 法学概述
一、法学的定义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社会科学的一种。乌尔比安:法学是关于人事与神事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
二、法学的研究对象
㈠法学以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对象,既对法进行历时性研究--考察研究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又对法进行共时性研究--比较研究各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它们的性质、特点及关系;既研究其内在方面,即法的本体、价值、基本范畴等,又研究其外在方面,即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社会规范的关系。
㈡其他观点: 自然法学派从抽象的理性、正义或某种精神出发,认为法学在于研究理想法,并使之成为现行法的依据;分析法学派从法律形式出发,认为应着重研究法律规范本身,而摒弃对法作政治或道德评价的作法。社会法学派从法的实际效用出发,主张考察法与社会事实的相互关系。
三、法学体系
㈠依法律部门,包括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部门法学。
㈡依认识论,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前者如法理学、法史学、比较法学等;后者即各种部门法学。
四、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㈠与哲学:哲学为法学的理论基础,哲学的发展往往带来法学理论的更新和法律实践的变革;法学问题和现象启发哲学研究与思考。从“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黑格尔)到奥斯丁使法学尤其法理学独立,到法学流派层出不穷。
㈡与政治学:民主政治必然是法律之治,法的运行不能不受政治体制、政治状况的影响。历史上政治学和法学也曾长期不分。
㈢与经济学:法由社会经济生活决定,对经济运行是重要而不可少的调控工具,许多经济理论模型引入法学使法学研究得以丰富和深化,某些问题是法学与经济学的共同研究对象。
㈣与社会学:法是社会现象的一种。法学和社会学有广泛的共同论题,社会法学派是当今的主要法学流派。
㈤与历史学:法典是凝

结的历史,法的生命是经验,历史分析法是法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㈥与逻辑学:二者都关注法律推理。判决的三段论及形式推理与辩证推理。
五、法学在西方的发展
㈠古代:西方法学奠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诡辩派、斯多葛派;西赛罗和五大法学家。问题如法是神授还是人定,法的基础是权力还是自然正义、理性,要法治还是人治,法与民主、平等、自由等的关系,法与国家的关系,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等等。
㈡中世纪:继续发展。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法学思想,人定法受制于神法。注释法学派的巨大贡献,人文法学派的意义。
㈢近代:古典自然法学与资本主义革命及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法治原则如法律平等、契约自由、罪刑法定等的树立;法国民法典;众多的法学人物。十九世纪三大法学派。
㈣现代:现代社会问题如劳资对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垄断、战争等对近代法的挑战与法的社会化思潮。三大法学派鼎立。
六、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的发展
㈠鸦片战争后的清朝:洋务派的维护纲常名教、中体西用等;康梁的仿英日君宪与孙章的仿美法共和、孙的主权在民和五权分立;沈家本的重法理-“欲法之审、法之明,不可不察其理”,“大抵中说多出于经验,西学多本于学理”,法须统一,法是政之辅;修律原则-“参考古今,博稽中外”;轻刑慎刑、各族平等;与守旧派论战-诸法合体与分立;1906年《刑事民事诉讼法》规定罪刑法定、审判公开、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
㈡民国:六法全书及其由来。
七、马克思主义法学
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与法的关系;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国家与法的关系;法的历史性。
㈡列宁:社会主义法制及实践。
㈢新中国:
1.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2.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
3.特色制度如劳改、社会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制度。
4.董必武“依法办事”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八、法科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
㈠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基础知识、扩展知识;社会现实问题的了解。
㈡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及与之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
㈢精神:理性、科学。

第二节 法理学概述
一、法理学释义
法理学是关于法的一般理论的学科。《不列颠百科全书》:“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的性质、目的、为实现那些目的所必要的组织上和概念上的手段、法律实效的限度,法律对正义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在历史上改变和成长的方

式。”
二、法理学的学科独立
法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自1832年英国约翰奥斯丁的《法理学范围》。奥斯丁认为法学不同于立法学,它只研究实然法而不研究应然法;一般法学不同于一国的法学或特别的法学,一般法学的任务是从逻辑上比较各种成熟的实在法制度的共同原则、概念和特征,如权利、义务、损害、制裁、惩罚、赔偿等概念。
三、法理学的体系
㈠导论: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发展简史、研究范围,法学教育概况等;
㈡本体论:法的概念、法的本原和本质,法的特征,法的要素,法的渊源,法的分类等。
㈢发展论: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法的继承和移植,法制现代化等。
㈣价值论:法的作用和价值概述,法与利益、人权、秩序、自由、正义、效率等。
㈤范畴论: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人治和法治等。
㈥运行论:概述-包括法律体系、法的效力和实效,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职业,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等。
㈦关联论:法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科技、生态等的关联。
四、法理学的学科价值、地位
㈠价值:指导其他法学学科,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高法理修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理论和思维。
㈡地位:法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科。
五、法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法学方法论
㈠学习方法:从一般到特殊与从特殊到一般相结合;了解法和法学的历史;了解现代西方法学尤其是法理学;了解中国法治建设实情。
㈡法学方法论:
1.价值分析方法,即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
2.实证分析方法,包括社会调查方法、历史考察方法、比较方法、逻辑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等。
成功比较的六步骤:(1)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可比对象,要求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要求,性质上应选取不同发展水平和程度的标本;(2)全面、准确地把握比较内容,特别是要选准比较点;(3)相同或相似环境下的对象比较,环境如自然、制度、人文、传统、现实;(4)不同背景、环境下的比较;(5)对对象所依存的背景本身的比较;(6)规律揭示或启示。

思考题目:
1.法学及法理学是怎样的学科?有何特点?有何价值?如何学好法理学?
2.价值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如何运用?


第一章 本体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法的概念和本质
2.法的渊源和形式
3.法的分类
4.法的要素
教学重点:
1.法的概念和本质
2.法的渊源和形式
3.法的分类
4.法的要素
教学难点:
1.法的本质
2.法的渊源
3.法的要素

学方法:
讲述式
教学时数:
15课时
课堂讲授内容(含板书设计)

第一节 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法的词源词义
中国古代的法与律、刑在含义上的细微区别。西语中的法有的还有权利、公平、正义等内涵。
二、法的概念
西方法学中有神意说、命令说、判决之预测说、社会控制说、事业说等。我国将法定义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三、法的本质
法本质上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意志内容的一般性、客观性和统一性。
四、法的特征
㈠调整人的行为;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㈢规定权利义务;㈣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二节 法的渊源和形式
一、法的渊源概述
㈠法的渊源可以指法的实质渊源,即法是出于权力、理性、神意、君意还是民意;法的效力渊源、即法产生于何种主体;法的材料渊源,即是来源于其他法典还是相关政策、宗教、学说等;法的形式渊源,即法源于制定法、判例法还是习惯法、法学著作;还可以指法的历史渊源,即可引起法变化的历史现象或事件。
我国法理学一般指法的效力和形式渊源。
㈡法的渊源理论对立法、司法及学法、用法均有重要价值。
㈢法的渊源的分类: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1.我国未加入或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不是我国法的渊源。
2.习惯的含义,指多数人对同一事项,长时间、反复为同一行为。习惯上升为习惯法的要件是:须有习惯存在;须人人确认其有法的效力;须系法所未规定的事项;须不悖法律、公序良俗;须经国家主要指法院明示或默示承认。
3.法理指依法的基本原则所应有的原理。将法理定义为物或事的本性、“依理性判断事物的道理”,或将法理定义为作为实定法基础的基本价值体系,与对法的渊源的一般理解有差距:被有权解释或司法裁判引为根据者,才称得上是法的渊源。
4.学说指研究法律的人对成文法的阐释、对习惯法的认知及对法理探索所表示的意见。学说被采用为判决依据而发生拘束力,因而是间接的法源。
二、我国法的渊源
㈠正式渊源,包括:立法;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国际法。
㈡非正式渊源,包括习惯;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外国法;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三、法的形式
 

 ㈠概念: 指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何种表现形式或效力等级。
㈡我国法的主要形式,主要有:
1.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制度和事项;
2.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4.行政规章,由国务院所属部委和直属职能部门制定;
5.地方性法规,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
6.地方性规章,地方政府制定;
7.自治法规,主要是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制定;
8.国际条约,以我国缔结和加入且未作保留为适用前提;
9.其他法的形式,主要有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有权机关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四、规范性法律文件
㈠概念: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发布的具有概括性、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它具有普遍拘束力、可反复适用、适用对象非特定性等特点。
相应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有关针对特定的、具体的人或事制定的法律文件,如法院的判决书。它只对具体、特定的人适用,只适用一次而不可反复适用。
㈡其规范化及要求
1.其规范化是指立法主体以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使一国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成为效力等级分明、结构严谨、协调统一的整体。
2.其规范化的要求是:由法定主体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其效力、地位及相互关系应明确规定;有专有名称;有统一的表达方式,文字简练明确,术语严谨、规范、统一。
㈢其系统化及方法
1.其系统化指对已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和归纳加工,使其完善化、科学化的活动。
2.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

第三节 法的分类
一、一般分类
㈠国内法与国际法:以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分类。
㈡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分类。区分关键是看是否有规范化的成文形式。
㈢根本法与普通法:以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修改程序为标准分类。
㈣一般法与特别法: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分类。划分的相对性较明显。
㈤实体法与程序法:以法的内容为标准。前者规定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后者是以保证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保证主体的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续为主要内容的法,如民事、刑事诉讼法。
二、特殊分类
㈠公法和私法:凡规律国家或公共团体为其双方或一方主体者之法律关系,而以权力服从关系为基础者为公法,如宪法、刑法及所得税法;仅规律私人间或

私团体间之相互关系,而以平等关系为其基础者为私法,例如民法、公司法等。
公私法划分标准,主要有三种学说。其一,利益说,为罗马法学者乌尔比安所倡,认为规定国家之事者为公法,规定私人利益者为私法。其二,意思说,德国学者拉邦德所倡,认为规律权力者之意思的为公法,规律对等者之意思的为私法。其三,主体说,为德国学者耶律内克所倡,此说认为,公法主体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国家授予公权者,私法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梁彗星:《民法总论》,法律2001版,第29、30页)
㈡普通法与衡平法:普通法是英国12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的一种以判例形式出现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与制定法相对,它指判例法;与衡平法相对,指普通法院的判例;与大陆法系相对,指英美法;与教会法相对,指世俗政权或法庭发布的法律。
衡平法是英国14世纪末开始与普通法平行发展的、适用于民事案件的一种法律,至今仍是英美法系中法的渊源之一。(普通法的弊端:须申请令状且令状的种类、范围有较多限制,刻板、救济方式有限)

第四节 法的要素
一、概念
法的要素即构成法的基本元素。法的要素在不同学者看来可能包括:命令(霍布斯等),规则(哈特),规则、原则、政策(德沃金),道德原则和法律规则,律令、技术、理想(庞德,律令又包括规则、原则、概念、标准)。
二、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和法律现象进行概括,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认识(包括主观意象)。它对于认识和表达、适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及立法的科学化是必需的。可以分为涉人、涉事、涉物概念等,
三、法律规则
㈠概念:法律规则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㈡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假定指出了适用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行为模式是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为、应为、禁为的行为方式。法律后果是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后果、法律反应的部分。
㈢分类:以其内容为标准,分为授权性、义务性和权义复合性规则;以其形式特征(确定性程度)为标准,分为规范性和标准性规则;以其功能为标准,分为调整性与构成性规则;以其强制性程度为标准,分为强行性与指导性规则。
四、法律原则
㈠概念:其一,指非法律的一般规范,从中可以导出法律规范,如国民主权;其二,指作为法律规定的法规范的一般条款;其三,指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没有写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则,如无论何人也不能将自己所没有的权利移转给他人。
㈡功能:其一,作为对法律条文理

解和解释的基准;其二,与普通法律条文同样的作用,如无效行为不生效果。
㈢意义:一是作为立法的指导方针;二是作为主体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三是作为解释法律法规的依据;四是补充法律漏洞、发展法理学说及判例。
㈣与规则相比较,原则有以下特点:一是宏观上的指导性,能在较大范围和较长时间起作用;二是内容广泛,覆盖领域宽;三是稳定性强;四是抽象,适用时常须权衡考虑不同的原则,而相互冲突的原则可能均影响到案件的裁判。
㈤分类:依其产生的基础和性质,可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依覆盖面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依内容,可分为实体性和程序性原则。
五、关于技术性事项
它主要规定时效问题、法律的解释权问题等,此外如宪法中对我国国旗、国徽等的规定。其位置多处于法律的最后部分,有的则写在附则或附录中。

思考题目:
1.关于法的本质中外都有哪些认识?
2.法的渊源具体应认定为哪几种?关注和研究非正式渊源的意义何在?
3.法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什么是法的原则?它有何作用?

第二章 发展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法的起源和法的历史类型
2.法的继承和移植
3.法制的现代化
教学重点:
1.法的起源
2.法的继承和移植
3.法制的现代化
教学难点:
1.法的移植
2.法制现代化
教学方法:
讲述式
教学时数:
10课时
课堂讲授内容(含板书设计)

第一节 法的起源
一、有关法的起源的不同观点
有的认为是自然形成的,有的认为是由民族精神中生长出来的,有的认为来自神的意志,而社会契约论较为流行。社会契约论一般先假定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因种种矛盾自然状态被打破,互相订立的社会契约成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准则。
其中,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间的关系犹如狼与狼的关系,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无政府的“完美无缺的自由状态”,但因缺少裁判及执行裁判的权力,故人们协议交出部分权利给专门的人。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自由、相互独立的,因智力差异,导致不平等产生和扩大,而私有财产的出现和人类风俗的败坏是产生的真正原因,为避免争夺和残杀,要求订立契约,将自己的一切自然权利交给整个社会并使其置于“公意”指导下,自我因此获得了保障。
二、原始社会没有法
习惯依靠的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氏族长的威信和舆论力量等。
原始社会与法的区别有:产生方式;体现的意志;调整的内容;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实施方式,等。
三、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㈠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㈡法的起源经历了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㈢法的起源受到宗教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一、奴隶制法律制度的特征
㈠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公开确认对奴隶的人身占有;
㈡惩罚方式极其残酷,带有任意性;
㈢在自由民内部实行等级划分;
㈣明显带有原始习惯的某些残余。
二、封建制法律制度的的特征
㈠肯定人身依附关系;㈡封建等级森严;㈢维护专制王权;㈣刑罚严酷、野蛮擅断。
三、近现代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㈠其特征或说基本原则
1.近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或说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代: 所有权受到一定限制;私法自治;社会正义。
2.三大原则与资本的统治
㈡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1.法系(legal genealogy or legal family),是根据法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对现存和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2.两大法系的区别:法律渊源不同(以制定法还是判例法为主);法律结构不同(是否崇尚法典);法官权限不同(严格解释与法官造法);诉讼程序不同(纠问式与对抗式)。此外,在法律分类、法律术语、法学教育、司法人员录用和司法体制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同。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度
㈠本质:阶级属性上,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产生方式和存在形式上,是民主立法程序中形成并存在于各种法律渊源之中的国家意志的体现;生产方式上,其根本使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作用上,是引导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权威性行为准则。
㈡特征: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权利确认与权利保障的统一;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一国与两制的统一;国情与公理的统一。

第三节 法律发展
一、概述
㈠法律发展的进化论与建构论;
㈡法律发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㈢法律发展的内源型与外源型。
二、法的继承
㈠概念: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即新法对旧法的借鉴和吸收。
㈡继承的必要性: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法律本身是一种人类文明;历史经验的证明。
㈢继承的内容:一切能够与科学、理性、民主、自由、公平、人权、法治等为内容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的那些富有生命力或再生能力的积极因素。主要有:1.法律概念、技术;反映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法律规则、原则;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法的移植
㈠概念

:指在比较、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引进、吸收、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的一部分。
㈡移植的必要性:1.社会法律发展的不平衡;2.市场经济的规律特征及要求;3.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4、法制现代化的需要及成本考虑。
㈢移植的形式:不同法系间的借鉴;落后直接吸纳先进;区域性乃至全球性法律运动,等。
㈣我国移植外国法时须注意的问题:1.同构性和兼容性问题;2.本土化问题;3.优选问题;4、调整现有与适当的超前性问题;5.解放思想,打破狭隘的“国粹”意识等。

第四节 法制现代化
一、现代化、法制现代化及后现代
㈠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与科学技术的变革式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转型。
㈡法制现代化,从历史角度看,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从基本性质看,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从内涵特征来看,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法律思想、行为及其实践的各个领域的多方面进程,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㈢现代社会问题,如劳资对立、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等。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学的批判。
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㈠内发型:如英法,特点:1.是因社会自身内部条件的逐步成熟而渐进发展起来的;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发达是强大推动力量;3.民主代议制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4.法律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互动发展是其运作机理。
㈡外发型:如日俄,特点:1.外部冲击是其生成动力;2.政治变革往往是其先导;3.争取法律主权的斗争往往是其法制变革的重要目标;4.法律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悖离是其进程的重要表征。
三、法制改革
㈠指一国或社会在其社会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社会制度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其现行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也没有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整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在法律的时代精神、法律的运作体制与框架、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的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㈡我国进行法制改革的必要性:1.某些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人治及计划经济色彩过重;2.法律制度相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独立性及其所带来的滞后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深刻的法律变革;4.在当前中国是法制现代化、法律发展的同义词。
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
㈠其历史起点是中国传统法制。中国传统法制的形式特征有:1.其地位缺乏独立和自治性,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令的附庸;2.其结构形式表现为公法私法不分,诉讼法与实体法诸法合体;3.其司法机制实行司法行政合一,行政长官兼理司法。中国法制的实体特征为伦理法。表

现为礼治主义,泛道德主义,人治主义。
㈡其主要特征:1.是个渐进过程;2.内在动力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3.需要国家的正确引导。

思考题目:
1.关于法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2.我国法制建设的过程及趋向是怎样的?

第三章 价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法与利益、人权、秩序、自由、正义、效率
教学重点:
1.法的局限性
2.法与利益、人权、秩序、自由、正义、效率
教学难点:
1.法的局限性
2.法与利益、人权、自由、正义
教学方法:
讲述式
教学时数:
15课时
课堂讲授内容(含板书设计)

第一节 法的作用
一、概念
法的作用指法对人的行为及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问题:法是否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能否对自然发号施令?
二、分类
㈠预期作用和实际作用:根据人们对法的期待与法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区别或差别所作的分类。
㈡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按照法作用于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作的分类。
㈢一般作用与具体作用:一般作用是对具体作用的抽象、概括。指法的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作用。
㈣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依法的系统与子系统或要素各自的作用范围所作的分类。
㈤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根据法的社会意义所作的分类。
㈥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依法作用于社会的途径所作的分类。
三、法的规范作用
㈠告示作用,也可说是法的意识形态作用。 如《反分裂国家法》。
㈡指引作用,分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指引。法是规范指引,而计划命令是个别指引。
㈢评价作用,法本身是一种行为标准,可以判断价值、是非。
㈣预测作用,可以通过法的规定预测相互间可能的行为。
㈤教育作用,法的同化与守法、刑法的惩恶扬善、法制宣传。
㈥强制作用,主要指强行法规范。
四、法的社会作用
㈠阶级社会中法的作用:1.阶级统治功能 关于公法优位主义,关于法的移植。2.公共管理职能,主要是维护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生产交换秩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及劳动技术规范、教科文卫等法律。
㈡中国法的作用:主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对外开放。还有人权保障、社会正义等。
五、法的局限性
㈠教材所述
1.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有些领域法不干涉;
2.法的作用范围有限;
3.法不能完美无缺,且有滞后性;
4.法依赖于一定的人员、物质技术等条件。
㈡成文法的局限性:
1.为普遍正义牺牲个别正义;
2.不能完美无缺;
3.不确定性,主要源于语言的不确定性—流变,理解,词物对应;
4.滞后性。
㈢体系外的缺陷与体系内的缺陷。



第三节 法的价值概述
一、法的价值的含义
㈠价值,须有客观的效用,须能满足主体的需要。有人定义为客体以自身的功能属性给主体带来的一定效应。
㈡法的价值,有人认为可以指三层意思:法肯定和保护的目的价值;法包含的价值标准;法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形式价值。
二、法的价值的特性
㈠法的价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㈡多元性与统一性;
㈢层次性与间接性;位阶。不直接满足主体需要。
㈣绝对性与相对性。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
三、法的价值的分类
㈠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 依主体数量划分。
㈡正价值、负价值和无价值,正价值指法的效应与人们的追求一致。
㈢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
㈣实质价值与非实质价值
四、法的价值体系
㈠法的目的价值系统。具有多元性和有序性。
㈡法的评价标准系统。解决价值确认及价值平衡问题。
㈢形式价值系统。
富勒的法制八原则:法律的一般性;法律的公布;适用于将来而非溯及溯及既往;法律的明确性;避免法律中的矛盾;法律不应要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法律的稳定性;(詹姆斯。麦迪逊:“严肃的美国人民对指导议会的朝三暮四的政策感到担忧。他们遗憾而愤慨地看到,影响私人权利的突然变化和立法上的干涉,成了有势力而大胆妄为的投机家手中的专利事业和社会上比较勤奋而消息不灵通的那一部分人的圈套。”)官方行为和法律的一致性。违反形式如对法的歪曲解释、使人们难以接近法律、不注意维护法律制度的完整、贿赂等。解决:正当程序原则
五、法的价值冲突及整合
㈠冲突的表现:如秩序与正义(时效制度),自由与平等(个税),自由与秩序,等。
㈡冲突的原因:1.逻辑原因,各种价值间的内在矛盾,如效率与公平;2.主体原因;3.文化原因,如不同国家的人权。
㈢冲突的整合:1.功利;2位阶;3.平衡

第三节 法与利益
一、法的利益说
㈠边沁
1.人类有自身的规律,探讨和说明这个规律,人类社会就会得到改善。 人生的规律就是“趋乐避苦”,此规律支配着一节人生行为。
2.所谓功利,意即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 功利是区分善恶是非的标准,也是衡量人们行为好坏的唯一尺度。 政治法律制度也须以功利标准衡量,必须以是否能够“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幸福”为尺度。而政治制度也是实现功利的工具和手段。
3.社会利益是组成社会的人的特殊利益的总和。法律通过增进社会成员的特殊利益来达到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之目的。
㈡耶林
1.法不是可以自由创造的东西,而是受人类意识支配并为达到人类目的服务的,法律是人类

自觉活动的结果。
2.各阶级、阶层的利益、目的要由法律加以确认,法在阶级斗争中产生,为阶级和阶层的利益服务,人们要为法律而斗争。
3.功利主义法学过于注重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耶林认为法律的目的的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法的创造者,是法的唯一根源。“法律是国家通过外部强制手段加以保护的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 社会利益不仅包括社会成员的物质存在和自我保存,而且还包括所有那些被国民判断能够给予生活以真正价值的一切善美和令人愉快的东西,如名誉、爱情、活动、教育、宗教、艺术、科学。
4.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可以结合的。个人的合伙形成了社会。法律通过报酬的手段规定权利,通过制裁的手段强制履行义务,就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结合。
㈢马克思
1.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法可能成为获取私人利益的工具。
2.阶级利益只有在夺取政权并以法的形式赋予这些利益要求以普遍效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㈣利益法学
1.社会法学的一支,兴于德国。以强调法官应注意平衡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为理论基础。主要代表如赫克、施托尔。
2.反对传统的概念论和形式主义法学,认为法必有漏洞。认为“法是立法者为解决相互冲突的利益而制定的原则,因而法只表明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胜过另一集团的利益,或双方的利益都应服从第三个集团或整个社会的利益。”
3.法官对一定的法律,必须首先确定什么是立法者所要保护的利益。 法官应是独立思考的立法者的助手,他不仅应注意法律条文的字句,且要通过亲自考察有关利益去把握立法者的意图,对法律作出评价。
㈤庞德
1.利益是“人们,个别地或通过联合、集团或关系,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愿望或期待。” 利益是法所必须考虑的东西。
2.法不创造而只是确认、实现和保障利益。
3.“以最小限度的浪费来调整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是对文明有利的,因而也具有一种哲学的价值。”
4.利益的分类。(略)
二、法的利益调控机制
㈠表达利益诉求——立法。 利益多样,法只能有选择的表达。
㈡平衡利益冲突。㈢调整利益格局。
三、法对利益的平衡
㈠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1.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个人利益->社会兼个人利益。
2.社会利益不等于个人利益之和。如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在自主而平等的市场体制下,个人被满足,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利益也被满足了;社会的整个利益,是不能由自主平等的市场主体的行为自身自动满足的。因此,应当由一个超越于市场主体的‘裁决者’来识别和确定社会利益。”
3.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

区别:国家与社会的区分
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克制人的自私、短视等,使之认识到真实的利益而不致自我损害。
㈢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及精神损害赔偿。
㈣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私人利益的区别。

第四节 法与人权
一、人权的基本含义
㈠人权的概念 人权指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
㈡人权的三个层次: 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二、西方人权学说简述
㈠产生 古代的自然法学说 “人权”一词,前400年由古希腊索福克勒首先提出,意为自然正义下的公平、公正、权利。
㈡人文主义-人权理论的思想渊源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其主要内容有:
⑴高举人的旗帜,颂扬人生价值。用人反对神,以人性对抗神性。(自然->神->人)“我是一个人”,“人是最伟大的”是当时的口号。
⑵提倡个性解放,强调意志自由。 明确提出每个的都有思想自由,认为唯有个性自由才能创造奇迹、造福人类。
⑶反对专制,向往共和。布鲁诺的宇宙无限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的星空发现等破除了对神和神权的迷信。 恩格斯:文艺复兴“破天荒第一次以一般形式提出主张:资产阶级统治的正规形式是共和国。” 总之,个人主义,以平等自由为基点的人道主义,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抽象人性论,成为“天赋人权论”的思想渊源。
㈢天赋人权论-流传至今的资产阶级人权理论
1.理论的萌芽。
⑴1851年7月尼德兰北方七省三级会议决定:废黜国王,成立联省共和国。
⑵格劳秀斯的《论战争与和平》专章论述了“人的普遍权利”,其第五章以“人权”为题。
⑶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以“自然法的主张和天赋之权”为题专章论证了人的“天赋之权”,将人权理解为自然权利,主要指自由。
2.理论的系统化。
⑴英国1640年始的30年“光荣革命”。
⑵霍布斯的《利维坦》:“人之天生,其身其心…皆相等也。”“自然之权利者,人人皆有自由。” 不过,天赋自由须依契约行,须服从法律。
⑶洛克:自然状态下,一切人的权利平等且相互。理性与自然法教育人们,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由。后乱了,人们协议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利建立国家,留下的是生命、健康、自由、财产权利,而核心是财产权。 洛克认为即使是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财产的任何部分。
3.理论的法律化
⑴标志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91年《人权法案》;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其1791年宪法序言。
⑵美国《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

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 另提到了人们反抗政府的权利。
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将自己的宗旨定为“阐明自然的、不可转让的、神圣的人权”,并以17条作了列举。其中第1条、第2条将人权具体化为五种权利: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安全权和反抗压迫权。
法国1793年宪法扩大为35条,以“共同幸福”作为一切权利的大前提,并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㈣个人自由-二战后向个人权利的回归
1.垄断国家对社会利益的强调。法西斯对公民权利的践踏。
2.1944年罗斯福有针对性地提出“四大自由”:言论、宗教、免于匮乏、免于恐惧。
3.人权的国际化。 加拿大的约翰?汉弗莱:“人权是保持人的尊严必不可少的权利,人权一词仅指由于其人的属性而具有的个人权利和自由,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三、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和社会主义人权制度
㈠在人权的本原上,强调人权的历史性,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历史地产生的,基于一定的物质经济条件。
㈡在人权的本质上,既承认人权的共性,也坚持人权的阶级性,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的阶级性结合了起来。
㈢在人权的范围上,坚持人权主体的广泛性-既包括个体也包括集体,坚持人权内容的广泛性-主要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又包括人身、政经、文社等各种具体各种权利。
㈣在人权的实现上,要求建立完整的保障体系。除法律和制度保障外,还强调物质保障。
㈤在人权的目的上,着眼于人的全面解放。
四、人权的分类
㈠基本人权和非基本人权
1.前者由宪法规定,具有基本性、母体性、稳定性,不可分离、不可转让。 我国学者认为基本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其它说法有
⑴《世界人权宣言》:平等权、自由权、生命权、独立权、人格权、公诉权、获得公正审判权、国民权、婚姻权、庇护权、参政权、受益权、财产权、追求幸福权。
⑵人权两公约:公民、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
⑶分为:生存权、环境权、和平权、自决权、发展权。
⑷分为:人身人格权、政治权、经济社会权利。
⑸分为:自由权、平等权。
2.非基本人权,一般为部门法所具体规定,如住宅不受侵犯。
㈡消极、积极和社会连带人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律顾问瓦萨克认为三者分别是第一二三代人权。
1.消极人权,仅凭自身的存在和活动即可享有和实现,无须他人积极协助。
2.积极人权,须相对方履行义务和积极协助。
3.社

会连带人权,全体社会成员分工合作才能实现的人权。
㈢应然、法定和实有人权
1.应然人权在现代绝大多数可以进入法定领域,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实有人权。 应有人权离不开法定人权,正如人权离不开法律。
2.区别: ⑴范围不同;⑵实施机制不同;⑶实现程度不同。
㈣个体和集体人权
有的西方国家否认集体人权,理由是人权是人们对抗政府压迫的产物,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基础的。
㈤一般和特殊主体的人权
一是特殊个体的人权,如残、幼、妇、精神病等;二是特殊集体的人权,如少数民族等。
五、法对人权的保护
㈠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1.宪政保障,即设定人权的边界,确立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界限。如“联邦权力列举,各州权力保留”,公权力由法律明文规定,“法不禁止即自由”;
2.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司法保障。
㈡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1.全球性的,主要即世界人权宣言和人权两公约。
2.区域性的,一是地区性公约,如美洲人权宣言、欧洲人权公约、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二是区域性人权机构,如欧洲人权法院。

第五节 法与秩序
一、秩序释义
㈠秩序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现象,其基本特征是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秩序与无序、混乱是相对的,后者缺乏连续性、规律性,缺乏人们可理解的样式,不具有可预测性。如对无条理的话语觉得不可理解、费解。
㈡秩序的规定性 科恩:⑴秩序与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定限制、禁止、控制有关;⑵它表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相互性,每个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和杂乱的,而是相互回答或补充他人的行为的;⑶它在社会生活中捕捉预言的因素和重复的因素,人们唯有在他们知道彼此期待的情况下,才能在社会上进行活动;⑷它能够表示社会生活各组成部分的某种一致性和不矛盾性;⑸它表示社会生活的某种稳定性,即在某种程度上长期保持它的形式。
二、秩序观的历史发展
㈠等级结构秩序观
亚里士多德:人有分等,各守其分。韩非->董仲舒“三纲”。
关于礼,1.含义,“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有学者概括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2.礼起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主持者、参与者、致祭顺序等均有规矩。3.“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4.关于“礼不下庶人”和“刑不上大夫”。
㈡自由平等秩序观
1.自由、平等与秩序。自由是秩序之下的自由,否则便不再有自由;自由是

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否则也不再有自由。
2.只能说资产阶级要建立一种使自由而平等的竞争和人性化的生活成为可能的秩序。 由身份到契约。
㈢社会本位秩序观
1.社会连带关系。同求的与分工的。其它主张如:国家公务观念取代主权观念;权力及权利由连带义务代替;资本家和工人依分工负不同的连带义务,并组织在工团中。
2.社会本位,与权利或个人本位相对,目的是克服自由竞争带来的秩序危机,如劳资对立、贫富悬殊等。
㈣历史唯物秩序观
1.秩序的性质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历史个性,如从以农业到以工业为中心。
2.秩序的力量源于生产关系的历史合理性。
3.阶级社会必有阶级秩序。
三、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㈠秩序是人的基本需要
人类必然过群体生活,而群体生活必然要求和必然形成一定的秩序。
1.个体,在体力、技能、智力等方面的单薄无力及相关的个休存在的不安全感。 群体,当然也有不足,如⑴对创造性的压抑;⑵使产生从众和惰性;⑶有些犯罪由群体生活引发,且只是群体性的,如种族屠杀。⑷弗洛伊德:罪恶感和责任感是群居动物所特有的;⑸领导和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2.社会生活必然形成一定秩序,原因如⑴个体间的强弱差别和强者的控制操纵欲望,形成依附服从关系;⑵分工合作的秩序是人们主动建立的,也是社会必需的。⑶国家机器建立后便为人类所难摆脱并推动社会向前。
㈡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1.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而只有服务于何种何人怎样的秩序问题。
2.秩序是法的直接追求,没有秩序,便不会有法的其它价值存在。
3.秩序之也以是法的基本价值是由于:⑴由法的本质所决定;⑵由秩序本身的性质所决定-没有秩序就只有混战和弱肉强食,如国际法。
4.法追求秩序又不以之为满足,如此秩序才可能是可欲的。
㈢法律秩序保障社会改革
1.促进社会改革的发展。变法即是改革。如税法、计划法、金融法等之于经济,选举组织法之于政治等。
2.克服改革的震荡。震荡过大不仅会葬送改革本身,还可能使社会发展退步。
3.及时认可并有力保障社会改革的成果。
四、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㈠维护阶级统治秩序
1.法律涉及社会生活各主要领域,从而使阶级秩序可以带来最大利益。
2.阶级秩序允许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冲突。如流行示威罢工等。
3.阶级秩序允许一定的人员流动,形成统治集体的“吐故纳新”。
4.法特别适合保护阶级秩序,还因为:⑴法的普遍性,使人认为公平,易为人接受;⑵法的规范性,易于理解和遵行;⑶法的体系性、统一性,易于全体遵行。
㈡维护权力运

行秩序
1.权力的含义,强制推行意志的能力。任意的权力会导致专制。
专制秩序的缺陷:⑴剥夺人的尊严,使人类似动物;⑵损害人的独立性,使人成为奴隶;⑶压制人的创造力、生命力,使人成为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2.权力与法的关系:法保障权力的正当行使;权力在法定的范围、限度内依法定方式行使。
法对权力的规范,一是以政治权利和自由制约权力,二是以法规定权力体制及权力运行。
3.关于自由裁量。其性质是权力行使。其对待,一是保障适度裁量空间,二是防范裁量出轨。
㈢维护经济运行秩序
1.经济会自然形成一定秩序,无序的生产会受到经济规律的自动调节。法律不宜违背经济规律。
2.法对经济的保护。如民法,商法,经济法及各种法规范中的经济相关规定。
㈣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1.定分止争。有争议、争夺多是由于名、分未定。“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商君书?定分》也指出,如果“名分未定”,尧、舜、禹、汤等圣人都会象快马一样去追逐;如果“名分已定”,则“贫盗不取”。
2.以文明的手段解决纠纷。3.维护安全。如刑法等。
五、秩序与安全的关系
㈠联系
1.都反对任意性,都与连续性、确定性相关。
2.安全一般存在于秩序中。
㈡区别
1.秩序是非实质性的,它只对规则的存在、确定性、连续性等有要求;安全是实质性的价值,它对规则本身的内容有所要求,如免受侵犯、伤害。
2.秩序有给人安全的,也有让人恐惧不安的。
3.特殊情况下,无序和混乱可能反而安全。

第六节 法与自由
一、自由的含义
㈠词源词义 freedom与liberty,前者强调不受任何羁束。 罗马法:“凡得以实现其意志之权力而不为法律所禁止者是为自由。”
㈡哲学上的自由
1.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从因果决定论出发,认为人的自由在于人服从决定一切的命运力量或其代表。
2.斯宾诺莎提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认为人类合理的行为才是自由的;自由的程度决定于行为合理的程度;自由就是按人的本性行为。
3.黑格尔从自由是历史主体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一角度提出,自由是人们认识了的必然。
4.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主体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必然的驾驭;是对规律和必然的认同。
㈢政治与社会学上的自由
1.拉丁语,自由的本义是指“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放出来”,即,自由所要求的是自主、自立,它意味着人身依赖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2.内容上分两个方面,一是消极自由(be free from),指不受他人干涉和强制,是“免于

…的自由”;二是指积极自由(be free to do),指可以自主地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是“从事…的自由”。
㈢法学上的自由
1.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2.法律自由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受到法律保障或得到法律认可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 其含义是,一方面当主体的自由为法律确认为一种权利后,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其做法律所未要求其做的事;另一方面主体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为。
二、自由观的历史考察
㈠西方自由理论的发展
1.亚里士多德:⑴首次提出人本自由并作自觉探索。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⑵“自由的人最少自由”,强调人要受理性和道德责任的制约,否定了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的自由论。
伊壁鸠鲁:⑴人们服从自然之威,但仍保有自由意志,在某种限度内人仍是命运之主,行动仍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人们承受褒贬及责任的根据。⑵快乐主义的自由观。认为人们可以自由地寻求并享受快乐。不过这快乐不是放荡和肉欲,而是遵从理性的清醒的静观。
斯多葛派:主张禁欲主义,认为意志与整个自然的目的一致才是按照德行生活。唯有对肉体欲望和感情一概漠不关心,将个人从世俗欲望中解脱出来,才会有个体的完全自由。
西塞罗:“我们是法的奴隶,正是为了我们可以自由。” “假如自由不是一切公民平等地享受,自由便不存在。”
2.但丁:“自由的第一原则就是意志的自由”,人有加于禽兽处就在于人有天赋的理性和自由的意志。
某些人文主义者:人的本性及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的,只是由于暴力和欺骗才失去了这种自由平等。君主政体是与人的自由本性不相容的。
3.培根:⑴发现自然规律可以使人们在思想上得其理而在行动上得自由。⑵知识就是力量。
洛克:自由是一种自然权利;法是用来保护自由的。
孟德斯鸠:⑴“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⑵三权分立说。⑶自由分公共自由和公民自由,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民自由包括人身、信仰、思想、言论、出版、财产等。
康德:人属于两个世界,当他处于现象世界,其意志和行为服从于因果律,是不自由的;但作为“自在之物”,其意志和行为是自主的,在道德上是可以自由地选择的。 道德上的自由意味着人们能遵守铭刻在众人心中的道德律,而遵守这种道德律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受外部感觉世界的任何影响的。最高的道德律即“绝对命令”:任何人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一种意志和行动的准则,这种准则同时也永远能够成为所有的人都奉行的普遍的立法原则或普遍的道德规范。
黑格尔:将自由作为法的中心问题,认为涠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而自由与意志是同义语;他批评康德关于法的定义不是将法看作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合乎理性的意志,而是单个人在其独特任性中的意志。⑴自由是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所在;⑵“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⑶每个时代能达到的对必然性的认识,就是这个时代的自由的尺度。
㈡现代西方的自由理论
1.存在主义的自由理论。萨特:⑴自由是不受限制的,为必然性奴役的人不能称之为人;⑵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性”。自由和选择是一回事,二者都是无条件的;⑶意识到自由就能实现自由;⑷他人是个人自由的地狱。
2.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由观 弗洛姆:⑴自由是一种认识选择,选择受现实可能性的制约,但不承认选择受必然性的制约;选择要求有理性。⑵人类从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个性、独立->孤独、不安->逃避这种独立自由。
马尔库塞:人的自由从来不是一个历史现实。人的自由受着一种多余的压抑: 人的自由本性受双重压抑,其一是基本的压抑,这是为生存需要而进行组织管理所需要的;其二是多余的压抑,这是为了维持稳定的统治而加诸人的。
㈢中国古代的自由思想
1.老子:“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西方重自愿,中国重自觉。即把握“道”,培育理想人格,不断探索获得自由的途径。
三、法应以自由为目的
㈠洛克:“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
马克思 :“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只是当人的实际行为表明人不再服从自由的自然规律时,这种表现为国家法律的自由的自然规律才强制人成为自由的人。”
㈡具体表现: 1.权利为自由而设,义务则是为权利的正当行使而设;2.任意性规范与强行性规范,同上;3.法的制定及实施。
四、法对自由的保障
㈠自由需要法律保障
1.保护自由免受侵犯;2.保证自由不被滥用。
㈡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
1.洛克:人的自然自由,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为准绳;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只受人们同意

在国家内建立的立法权的支配。
马克思:⑴“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 ⑵“世界上不自由的时期要表现这一不自由的法,因为这种动物的法(它同体现自由的人类法不同)是不自由的体现。” 不自由同样可能是法造成的。
2.法确定自由范围的方式 ⑴确定基本自由;⑵确定自由的边际;⑶确定自由的量度。
㈢法律保障自由的实现
1.为解决自由与它种价值间的冲突提供准则;2.解决不同自由间的冲突;3.为主体实现自由提供方法途径;4.以责任制度防止自由被滥用。
五、法对自由的限制
㈠限制的正当性
1.应限制,应由法律来限制。 霍布斯:“国法乃限制人民之自由也”,“若云全国人民有某种自由,则其意只谓对此尚无法律之限制,或有限制而经取消也。” 自由“依法律之无规定而存在,盖律无明文,则人得以自酌而行之。”
洛克:法律不是对自由的限制,其目的在使人获自由。这正如儿童需要父母管教一样。
康德:法是以自由为依据的一般法则,是一个人的任意可以和其他人的任意相共存的条件的总和。 权利有天赋权利和取得权利之分。天赋权利首先是指自由(法律上的自由),即个人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控制,这种自由也就意味着平等。 任何人都无权将他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法是一种相互强制的义务,国家的目的就是在强制性的法律下实现人的权利;国家是许多人以法律为依据的联合。
㈡限制的原则
1.伤害原则 穆勒:“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伤害。” 缺点:对自我伤害的解释。
2.亲缘主义原则 当行为会严重伤害自身或会丧失重大利益时可予以限制。 理由是,其“自愿”实非自愿,并不是真得希望有某种伤害。例子是吸毒、危险驾车等。 其缺点是可能不适当地扩大国家对个人的干预。
3.立法伦理主义原则 主张应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予以限制。这种行为或者是有受害人的,或者是没有受害人或出于自愿的无受害人-如赌博、卖淫、同性恋。 其缺点是易混淆道德上的可责和法律上的社会危害性。
4.冒犯原则 主要是针对出版、传播色情淫秽物品而提出。有人主张这些对女性等构成了侮辱、冒犯。
㈢我国限制的原则
1.必要原则 ⑴限制是必需的;⑵限制程度是适宜的;⑶限制的后果更有效益;⑷限制手段是合适的。
2.以法律为准绳 要求限制是公开、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并有稳定性。
3.应考虑各种价值及其平衡。

第七节 法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