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一章

第一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个在大学就读的人大概都会想到,学期之初第一节课的话题就是这个。哲学教授问道:“什么是哲学?”传播学的首次课的中心话题则是,什么是传播学?讲述地理、历史和微积分的教师也有相似的课程。所以出于传统和实际的原因,我们也从这个基本问题开始:什么是人格?

人格(Personality)这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意指面具、脸谱。据说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古罗马的一名戏剧演员为了遮掩他的斜眼而戴上面具,然后就出现了这个词。由于面具与戏剧、演员和角色等关系密切,面具这个词的含义很快扩充,被人们用来指其他一些东西。例如,在古罗马著名学者西赛罗的著作中,人格这一词就有许多不同的含义:

(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

(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

(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

(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自从人格这个词出现以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许多哲学家、宗教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与伦理学家等非心理学领域的学者,都通过自己的理解、改变与扩充来促进人格概念内涵的演化与发展。为了加深对人格概念内涵的理解,有必要弄清它的渊源和发展。

(1)、在中世纪,西方社会中基督教会居于统治地位。一些神职人员探讨了人格的内涵,他们用“人格”这一词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相信神存在于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之中,而每一位都享有相同的本质。神父们的这一扩充促进了人格这个词的统一性,强调了人格的内部和真实性,把人格概念与真实的本质联系起来,从而削弱了该概念原来的含义,即外表的不真实的假面具的意义。

(2)、哲学家(伊悉阿斯)在承认人格的真实性之外,还加上了有理性这一属性。指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

(3)、伦理学家(一些)把人们的崇高价值当作人格的核心。(4)、法学家认为:所谓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5)、社会学家:“人格是决定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一切特定的综合。所以人格可定义为社会的有效性。”

以上各个领域的学者对人格概念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人格的内涵,

展示了人格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启发心理学家深入思考,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从西赛罗时代开始,就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到人格。但是对人格概念广泛深入的心理学探讨还是近代西方学者进行的,他们提出了人格的许多不同的心理学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五种:

(1)、罗列式的定义。

如,最著名的是普林斯所下的定义,“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是,由于它只是把属于人格的东西罗列起来,从而分不清主与次,本质与非本质。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如,麦考迪把人格定义为:“(人格是)多种模式(兴趣)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特殊的个人倾向。”

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3)、层次性定义。

属于这类的最经典定义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来的,他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 1)、物质的自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财产所有、以及家庭和亲友。 2)、社会的自我,即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对他的承认。3)、精神的自我,即自我统一功能,它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既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不协调。4)、纯粹的自我,也即是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它具有自我认识的功能。在此之后,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

这种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4)、适应性定义。

如,肯朴夫把人格定义成:“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这种定义来自于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们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定义。

如,苏恩曾下过这样的定义:“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的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而那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一群人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其他成员的特征。”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

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以上各种类型的定义都指出或强调了人格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特征,但都不全面和完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归纳总结了前人对人格概念的探讨,提出了对人格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人格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具体说:“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奥氏的定义包括了上面所说的层次性、整合性、适应性和区别性等定义的基本论点,因此,这一定义代表了现代人格心理学中人格习惯用法的综合。在奥尔波特之后,人格心理学虽然有了很大进取,但人格概念的混乱状况始终没有改变。这预示着人格心理学要成为成熟的学科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为了本书的内容的选择与统一性,我们也为人格下一个定义:一、什么事人格:(Personality)

(一)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如下具体解释:

(二)理解:

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这是说人格是由内在的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方式构成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个单一的心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而是这些一个个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形成的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

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不仅仅表现在某些个别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上,而更主要是表现在整个模式上,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区别开来。当然我们并不否定人与人之间在某些心理或行为特征上有共同性,但从整体上来讲,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这是讲一个人的人格及其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前后一贯性,空间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某个人性比较急躁,他昨日是这样,今日是这样,明天很可能也是这样。同样这个人在学习上比较急躁,工作中也是这样,甚至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急躁。这就是所谓人格在时间上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这个人有时在某种场合偶尔也会表现得比较沉稳。这时我们会说:他的举止不像他本人。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也并不意味着它一成不变,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具有可塑造性和可变性。

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不是人格的唯一决定因素。离开了后天的环境教育,遗传素质不可能自发地演化为人格。同样,后天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离开了遗传素质的基础,它的作用也就无法表现出来。当然一个人从受精卵开始,遗传素质与环境作用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它们共同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发挥作用。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环境教育使遗传素质的作用得以发挥和表现,另一方面,以个人的遗传素质也制约着环境教育的作用。它们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发展。

二、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人格心理学是众多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一种,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人格。由此,我们可以对人格心理学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一)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所谓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现象,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方面的心理或行为特点,而且要研究这些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即人格心理结构。而且要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也就是要了解人格心理特征及其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发展了规律与阶段性等等。

(二)人格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由于人格心理学现象本身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使得人格心理学几乎与任何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重叠。如,普通心理学中关于气质、性格和个性倾向等个性的论述与人格心理学基本重叠;发展心理学必然要包含人格心理发展的问题;教育心理学要论述因材施教与学生人格的培养;变态心理学要探讨人格变态的心理现象及其原因等等。似乎门门心理学分支学科都会探讨人格,但是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对人格的探讨存在明显的区别。

区别:

(1)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只是涉及到人格现象,只是从某个角度探讨人格的某些方面,而人格心理学是对人格的全面系统与深入的探讨。(2)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和普遍性,而人格心理学更重视个性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3)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强调的是人格的部分或元素,而人格心理学力求从总体上探讨、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人的本性,因而更强调任的整体或全部。

(4)人格心理学更注重人心理的内部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注重的是人心理的情景性和暂时性,或一时一地的刺激反应。

联系:

(1)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因为它是研究人性和人整体心理行为的,它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其他分支心理学的基础

(2)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又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因为某些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为人格心理学提供特例和具体材料。因此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

(三)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任务:

(1)建立人格理论,寻找探索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2)在实践方面,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方法解决实践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

意义:

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等可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简史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说过一句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人格心理学的情况。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从这个时候算起,人格心理学的历史还不到70年。但是在人格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数千年中,中国与西方都有不少思想家思考过人格的问题,它们提出了不少有关人格的理论观点。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格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下面我们将对中国与西方历史上有关人格的重要思想作一个简要介绍,然后再探讨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国并不是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故乡,但中国的思想家历来重视人性与伦理问题的探讨,因而在其理论中闪烁着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光芒,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中国古代有关人格的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性论

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从古至今,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人性论不仅复杂,而且还非常重要,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人格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与学习理论等都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历史上各家各派的思想家都对人的本性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从而产生了多种人性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派别P11

表中的第二种人性论与告子的主张相近,都倾向于把人性看成是中性的。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善与恶是后天形成的。第三种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不相同的,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邪恶。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的所谓“四端”。这四种处于萌芽状态的四善端经后天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社会道德,但有的人也可能因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为不善”。荀子的观点与孟子针锋相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人的本性恶,之所以有人为善,是后天教化即“伪”的结果。扬雄主张善恶混论,认为人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人性是这两面混合而成的。

(二)性习论

性习论是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关于人性问题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性习论探讨人的生性(即自然本性或先天因素)与习性(即社会本性或后天因素)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探讨人格的起源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性习论源于1)、商代早期,相传当时的政治家伊尹告诫初继位的太甲说:“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大甲上》)其意指一种习惯形成的同时,一种性也就形成了。2)、后来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的著名论断,认为人的本性没有多大的区别,由于后天学习经验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含义深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深远。可以说我国两千多年来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都是对“习与性成”和孔子论断见仁见智的结果。在孔子之后,3)、儒家学者荀子提出著名的“性伪合”的观点,他主张人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混合而成。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由此看来,所谓性伪合,就是在人的先天的自然素质基础上,通过人的后天社会环境的教育,把人本性中的恶改为善,也就是人的先天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

汉代董仲舒指出:“如其生之自然之质谓之性。性者,质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他认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质。与荀子的看法不同,这种自然本质不是恶的,而是善的。董仲舒进一步提出性本善论,他说:“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春秋繁露·实性》)他认为人有善良的自然本性或自然本质,在此善的光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王教之化”去发展真正善的社会本性。

荀子与孟子及董仲舒的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后天道德教化对人性完善的重要意义。而老庄的性习论观点非但不重视后天的道德教化,反而视之为万恶之源。老子提出复归于朴的思想,人为人性是“朴”,是从“道”那里获得的自然本性。这种自然本性是天纯未散、元气充足的,是最完美的。为此,老子经常用婴儿、赤子作比喻。既然人先天本性朴,是最完美的,后天的教化就是多此一举,甚至会变得性亏德损。在老子思想影响下,庄子提出了反真去伪的性习心理思想。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庄子·庚桑楚》)人自然生就的本质就是性,人的本性的自动就是人的本能行为,对本能行为的改造是对本性的破坏,是

失。本性是求生存和温饱,是劳动、无私心和无私欲,没有仁义礼智等精神枷锁的束缚,庄子把人性等同于动物式的自然性是错误的,但他有力地批判了孔孟的仁义说、君主专制,反对“人为物役”或“异化”。

(三)人格的分类

中国最早的一本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关于气质分类的理论。这本古代医学书按阴阳说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即太阳、少阳、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黄帝内经》的气质分类

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尚书》中就有关人格类型的描述。该书提出了所谓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尚书·嗥陶漠》)。这里实际上把人格分成九种类型:第一类人是宽宏大量而又能严肃敬谨;二类是性格温柔而又能坚持主见;三类人是行为谦虚而又能庄重自尊;四类人是具有才干而又能谨慎认真;五类人是柔顺虚心而又能刚毅果断;六类人是正直不阿而又能态度温和;七类人是大处着眼而又能小处着手;八类人是性格刚正而又不鲁莽从事;九类人是坚强勇敢而又能诚实善良。这一分类对后世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有大的影响,

如三国时的刘劭关于人格的分类方法就受到“九德”的启示。P15《人格心理学》郑雪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格分类的方法。他不仅从人的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类,而且从性格上把人分为狂者、中行和狷者三种。狂者富于进取心,敢作敢当;狷者拘泥退缩。

(四)理想人格

从周易开始,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包括孔孟、老庄等儒家与道家的代表人物都在构想自己的理想人格,即人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或最高人生境界。

中国心理学史学家燕国才先生将《周易》中对理想人格的描述进行了概括,得到18项心理特征:

(1)天人合一的主观观念。

(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

(5)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

(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

(7)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

(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

(11)与人和乐的待人态度。

(12)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

(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4)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

(15)胜不骄、败不馁的正确态度。

(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

(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

(18)特立独行的完善人格。

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能提出如此全面的理想人格特征,实在难能可贵。在西方社会,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才提出自我实现者的15种优良人格特征。孔孟等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周易》的观点,采用把古人理想化的方法,利用人们贵远贱近的心理,赋予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古人许多功绩、才能和人

品,诸如仁人、克己、公正、谦恭好学、治国平天下等等。指出他们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楷模,从而成为大家的理想人格,达到托古立言,传播自己思想的目的。

先秦老庄学派的理想人格与孔孟儒家的理想人格相去甚远。儒家讲积极进去,而到家主张清静无为。

老子不仅讲守柔,而且讲不积累,不争取。

庄子继承老子的柔弱无为的处世哲学和做人标准,并加以发展,提出理想人格的下列标准:

(1)无情。即不动感情,保持心境平和,不为喜怒哀乐等情绪困扰。

(2)无己。不考虑自己。

(3)无所待。就是说,至人并不凭借别的东西,而是凭借天地之正气,在宇宙中遨游而无穷尽,所以无所待,不求名利,也不追求德行与才智,完全从人世生活中解脱出来。

(4)无用。就是把自己当成一块废料,没有任何用处,才可以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5)不以人助天。即不要从事人为的努力,不从之任何人为的变革。顺从自然而变化,不加以任何改造,这就是真人。

从以上理想人格的标准可看出,庄子基本排除了人的主观努力,赞赏顺其自然,开辟了一条通向人生最高境界的消极无为、出尘遁世之路。这条道路与儒家提倡的积极有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截然相反。然而,道家与儒家的理想人格一阴一阳,相反相成,构成了数千年来中国文人的人格内在的矛盾统一。

(五)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不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差异,而且探讨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或条件,概括起来有四种:(1)先天因素。在孔子的著名命题“性相近,习相远”中,他已经认识到先天因素是影响人格形成的第一因素,同时也考虑到了后天环境教育的作用。

(2)环境因素。孔子十分重视熏陶对人格形成与完善的作用。因此,他提倡“择邻处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等培养良好人格的方法。对于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孔子说了一段形象与精辟的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

(3)学习与教育因素。作为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与教育对人格形成与完善的作用,他主张“学而知之”、“学而不厌”、“敏以求之”等,认为“不好学”,就不能真正形成仁、知、直、勇、刚、等各种优良品德,反而会养成愚、荡(放荡)、贼(祸害)、绞(说话尖刻)、乱(捣乱)、狂(狂妄)等等不良品德。

(4)主观努力因素。依据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影响人格发展的第四个因素是主观努力因素。他说过:“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论语·述而》)。这两段话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己,取决于他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塑造自己。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能如此全面地提出了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四种因素,这不能不说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孔子之后,孟子进一步阐发了孔子的观点。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这四种善端“扩而充之”,就会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品德。这种学说指出了人性与人格发展有先天遗传的基础。同时,他还提出了“悟善端”、“寡欲清心”、“养浩然之气”,以及“学圣人”等人格完善的方法。

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从恶论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方法,以改变和矫正人恶的本性,发展善性。

在先秦时期,除了儒家学派之外,墨家也论及人格发展的问题。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过“素丝说”,提出人性如素丝,后天环境可以使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墨家不仅重视环境的作用,同时肯定教育与学习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5)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

我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的国家,因而特别重视人才的鉴别与选用,在古代就逐渐形成了“知人善任”的传统。关于带有心理测验方法性质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该文献中讲到唐尧对舜经过数年的考察,认为舜无论在家或为官,均表现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质,于是才放心把帝位让给他。唐尧的考察方法有五条:一是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其关心的心理品质;二是让舜制订五种常法,结果人民都能顺从;三是让舜总理百官,百官都乐于听从指挥;四是让舜接待宾客,宾客都很敬穆;五是派舜巡查山林,虽遭受到风雷雨也未迷误。我国现代心理学家张耀翔在其著名论文《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1940)中对此评价很高,他说:“这分明是一个迷津验测——一个

以人做被试之大规模迷津测验。它是一切测验的嚆矢。”(帝响声之箭。比喻事物的开端或现行者。)

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刘劭不仅对人才的才智和性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而且专门探讨了才性鉴定的种种问题,包括才性鉴定的意义、可能性、困难与方法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人格的探讨是全面的,涉及到人性、人格类型、理想人格、人格发展与人格鉴定等等诸多论题,其人格心理学的思想是异常丰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大致的特征:第一,人格心理学思想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紧密联系。孟子的“性善论”与正统的儒家政治思想“克己服礼为仁”相联系;荀子的“性恶论”成为法家政治实践的理论基础;老庄的理想人格也是无处不追随其“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观念。中国古人很少把人格当作一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来进行研究(除了从医学的角度来进行的少量研究外)。

第二,厚古薄今,遗远贱近,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中国古代各家各派在探讨人格时,注意力集中于理想人格的设计,考虑如何向理想人格发展,讨论实现理想人格的种种途径与方法,而较少求知性地探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人格及其发展。这表明中国古代思想家受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制约,难以采用元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具体个体的人格。

第三,各派思想一旦形成,就在后来的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历史继承性。尽管后世学者对人格问题也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但是,各个问题的提法与思路基本上经历千年而不变,很少有全新论题和全新的观点。这种理论发展的停滞,当然是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长期停滞相联系,同时,也与中国古人传统的思想方式相联系。

中国古代有如此丰富的、源远流长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但中国没能成为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故乡,这是令我们非常遗憾的。对此,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同时,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一方面要继承我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精华,另一方面向西方学习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发展中国自己的人格心理学。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与中国先秦大致同一时期,古希腊文明成为整个西方现代科学包括心理学的源头。从古希腊开始,历经古罗马时期,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与近代,西方历代哲人都曾论及人

格心理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格心理的闪光的思想与理论观点,从而奠定了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格心理的观点集中蕴含在他们的人性论的思想中,为此,我们着重分析西方思想史上主要的人性论思想,阐述其中所包含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一)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古希腊时期

(1)、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太哥拉提出了一条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命题,这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命题开创了西方最早的人本主义运动,在当时具有反对“神意说”,提高人的地位的进步和积极意义。普罗太哥拉还通过神话指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和创造性。神以土和水创造生物,令普罗米修斯和艾比米修斯给动物分配性质。最后好的属性(钢爪、利牙、快跑、飞行、皮毛等等)都分完了,忘了给人分配,普罗米修斯只好偷了神的机械技术和火送给人。于是人有了维持生活的智慧和技术。人用智慧创造文明和社会的一切,因此,人的本质是智慧。在普罗太哥拉之后,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理论上深入地探讨了人性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性论观点。

(2)、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不同,苏格拉底不关心自然的知识,而重视人类本身及社会道德的研究。他教人要“认识自己”,也就是说要人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我”是指我的灵魂,也就是心灵或“理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一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作至高无尚的人,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能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义语。知识是可教的,但并不是来自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人心灵先天就有的。因此,从本性上讲,人是善的。当然这种本性上的善不是自发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启发,也就是“教育”,才能将先天有的善变成现实的善。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理性,开创了西方人本善的传统。

(3)、师从于苏格拉底的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老师的人性论,并提出了“理想国”的设想。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即灵魂,灵魂由神创造,先于万物和人的肉体,它不是死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意志、欲望,它们分处于身体的不同部位;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最优秀的部分,具有认识真理的智慧功能,居于人的脑部;意志具有产生激情与勇敢,发动行为的作用,位于人的心脏;欲望是灵魂

中最低级的部分,追求物质与肉体满足,居于人的腹部。但是,如果仅仅是各个部分各自活动,灵魂就不能达到作为整体的善,只有让理性统帅各个部分,协调各个部分的活动,才能达到整体的善。相反,若灵魂各部分不服从理性的支配,相互矛盾冲突,破坏了灵魂的和谐秩序,就会产生不正义、无知、懦怯与放荡。可见恶来自于灵魂内部冲突与理性作用的丧失。

柏拉图以这种人性理论论述其国家学说,他认为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相应于人的灵魂中的三个部分,国家也应有三个等级,它们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作用也应该与灵魂中三个部分的情况一致。在国家中,相应于理性部分是“执政者”即统治者等级,它的职能就是以其智慧来管理国家;相应于意志部分的是“守卫者”即武士等级,它的职能是以其勇敢与武力来保卫国家;相应于欲望部分的是农民、手工业者与商人等,即劳动者等级,他们的职能就是生产劳动产品以满足国家里面的各种物质需要。柏拉图没有提到奴隶,在他看来,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根本不算是人。柏拉图认为,在国家中,只有以上三个等级各司其职而互不干涉,有了智慧、勇敢与节制的品质,这个国家就会和谐一致,成为正义的国家。如果相反,劳动者等级失去了“节制”,不安分守己,不埋头于生产,而是起来过问政事,参与国家大事,这就是“以下犯上”违背了“正义”的原则,将为国家带来最大的祸害。

虽然柏拉图的人性论与国家的学说是为其贵族奴隶主的专制统治服务的,他把人的精神说成是神造的、不朽的灵魂,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人的灵魂,归结为理性,过分夸大理性的作用,贬低人精神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但是,在其理论中也包含着某些合理的、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例如,柏拉图首次提出了心理功能与结构的三分法观点,强调理性对激情与欲望的控制和调节,主张根据人的心理特点进行社会分工。

(4)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批判地继承了其老师柏拉图的人性论观点。在他看来,一个人由灵魂与肉体所构成,灵魂是“形式”,而肉体是“质料”,形式决定质料,“灵魂乃是有生命躯体的原因与本原”。人的本质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构成上,与柏拉图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中有理性与非理性两个部分。理性即智慧、理智,非理性包括情感、欲望。亚氏强调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应当控制与领导非理性,只有这样,人才能有德性。

亚氏反对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的观点,认为灵魂不能离

开肉体而存在。他形象地将灵魂比喻为“蜡板”,认为灵魂进行思维活动时,思维的对象即外部事物在心灵上留下了痕迹,好比文字刻在蜡板上那样。这种观点包含了反映论的思想。以此可以推论,既然人的灵魂像一块蜡板灵魂是人的本性,那么人本性上应该是无所谓善与恶,即是中性的,由于后天在灵魂的“蜡板”上所印刻的不同,才有了善与恶的分别。

亚里士多德主张“中庸之道”。在他看来,美德的核心与实质就是追求与选择介于“过渡”与“不及”之间的一种适度或中庸状态。例如,对于“恐惧”这一情感,选择中庸适度是“勇敢”,恐惧过度则怯懦,不及则鲁莽;对于“财物使用”选择中庸适度就是“慷慨”,过度是“挥霍”,不及是“吝啬”;自尊在傲慢与自卑之间;谦恭在无耻与怕羞之间,等等。过度与不及都是与道德本性格格不入的,惟有适度才能保证道德的本性与善。一切罪恶则是由于不顺从理性,在情感和行动方面走上了与中庸适度相反的两个极端而产生的。如何才能把握中庸适度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适度不能通过机械的算术运算来获得,因为中庸适度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要因人、因事、因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要掌握中庸之道就需要依靠个人智慧与见识,这种智慧被亚氏称之为“实践智慧”。他认为,实践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训练出来的。一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就可以找出中庸之道的分寸来,并由习惯而成自然。

亚氏对柏拉图灵魂不朽说的批判,主张灵魂的“蜡板”说,以及实践智慧的观点对西方人性与人格心理问题的探索都有积极的意义。

(5)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哲学走向衰落。在人性问题上值得一提的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他从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宇宙观出发,批判柏拉图的灵魂不死说,认为灵魂也是由物质性的原子构成。由于构成灵魂的原子会作自动偏离运动,因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他进一步主张人应该自由地去寻求和享受人间的快乐和幸福生活,一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它本身就是至善,就是生活所追求的目的。伊氏主张快乐论,但不提倡享乐主义,他所讲的快乐并非专门追求物质和感官的享乐,而首先是心灵上、精神上的愉快。当然,精神上的快乐还是要以一定的物质享受为基础,所以他并不主张禁欲主义。他主张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过朴素的物质生活,而注重丰富精神生活。这样做既能使人增进身体健康,又使人不至于贪得无厌,从而达到身心宁静、怡然自得的人生理想境界。

2、欧洲中世纪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神学具有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地位,关于人性的观点总是与基督教神学联系在一起。在基督教早期,罗马帝国教父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就提出了“原罪说”。由于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里受了蛇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犯了罪,被上帝赶出了天堂。由此,人类一开始就犯了罪,这种罪是“原罪”。它不仅仅是人类的第一次罪行,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人的本性的堕落,使得人类子孙后代天生就有罪。人的生活感情与欲望都是邪恶的,追求快乐与幸福是罪孽。因此,人应当鄙视自己,否定自己,取消一切欲望与要求。由于这种原罪,任何人都不能靠自己救自己,只有通过教会祈祷上帝的“恩赐”,才能得救。

这种理论把人的欲望等同于人性,根据《圣经》中荒诞不经的故事,又根据人的欲望可能把人引向罪恶,人性则等同于罪恶。这种人本性恶的理论实际上是宣扬取消人的欲望的禁欲主义,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封建教会的专制统治。

3、欧洲封建社会末期

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针对基督教神学以神为中心,否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宣扬禁欲主义的做法,提出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道,反对神道;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枷锁。由此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人性问题上,人文主义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性。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要求人格的独立与尊严、意志自由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人是活生生的肉体之躯,人自然会有各种欲望和情感,而追求幸福的欲望完全是正当的、合理的,因此,人没有必要禁止自己的欲望。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认为人追求幸福是听从自然的指引,服从自然的召唤。他说一个真正享受自己生存之乐的人几乎就是一个神圣完美的人。由此,人文主义否定基督教的原罪说,主张人的自然本性不是邪恶的而是善良的。

人文主义对宗教神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并不没有完全消除人本性恶的“原罪说”。在宗教改革时期,路德和加尔文虽然主张人有权利直接面对上帝而不以教会为中介,打击了教会的权威,但是,他们却坚持人的本性邪恶和人的软弱无能。认为人得救的最大障碍是人的骄傲,只有通过忏悔,对上帝无条件地服从于信仰,才能战胜这种骄傲,获得上帝的宽恕。可见,人性的“原罪说”在新教里又死灰复燃。

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著名思想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人性论》和《利维坦》中,以无神论和唯物论的机械运动观点来解释人性和心理现象,并论证国家的起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服务。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自私自利和自我保存。人与人生而平等,都为自我保存而相互竞争和攻击,导致了普遍的战争状态即所谓的自然状态。为了避免这种状态,人们提出了为谋求和平生活必需遵循的原则,即自然律。自然律有9条,归根结底为一条,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使人们都遵循自然法则,过上和平的生活,人们必须订立契约,把自己的自然权力交给统治者,从而创造文明和国家。霍布斯虽然认为人人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批判了宗教神学的“原罪说”保卫了人的自然权利,但他把这种自然权利看成是自我保存,它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侵犯,从而得出人本性恶的结论。

5、18世纪法国

(1)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的人性学说和主权在民的社会契约论,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卢梭认为,未被私有制和文明污染过的自然人是听从自己本性和良心的指导和支配,这种处于自然状态的人才是合乎人的本性的。自然的人不仅有自我保存的要求和自爱的本性,而且对同类具有同情心和怜悯心。这是人性的两个方面。人要自我保存就必须自主地选择如何自我保存,因而人是自由的,自由是自然赋予人的天然权利。由于人有同情心与怜悯心,人生来是平等的,平等是人的天赋人权,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安宁幸福的。卢梭反对霍布斯把人类的自然状态描绘为“人对人是狼”的恐怖状态,认为霍布斯实际上是把文明社会的状况搬到了自然状态,是私有制破坏了人的本性,从而导致了人类的不平等与战争状态。卢梭主张人本性善,否定了人的本性是自私与邪恶的错误观点,认为自私自利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性的堕落,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

(2)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卢梭相近而又有区别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一方面是具有感性的肉体的人,因而趋乐避苦、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之一;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能离开别人,别人是自己存在和幸福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爱他人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既自爱,又爱人,所以人的本性不是邪恶的。人生下来的时候,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他所处的环境影响的结果。爱尔维修与霍尔巴赫都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认

为邪恶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人变坏,要通过革命消灭这种专制制度,用民主制度取而代之。

(二)从西方思想家的人性理论中,包含人格心理学的观点

(1)人格结构方面

柏拉图在其灵魂说中倾向于理性、意志与情欲三因素合成的观点,而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倾向于理性认知与情感意志二因素论。亚里士多德还从进化的角度探讨人的灵魂的构成,他认为灵魂有高低等级之分,这与生物的身体相对应。最低级的生物是植物,它们相应具有最低级的灵魂,即营养的灵魂,只具有吸收营养以及生殖的功能;其次是动物,动物不仅具有营养的灵魂,还具有感觉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使动物能感觉快乐和痛苦,产生欲望。位于动物之上的是人类,人类除了营养、感觉的灵魂外,还具有理性的灵魂。理性是人所特有的功能,它使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灵魂进化观与整体观对于我们理解人格心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人格发展与改造的观点

柏拉图的人性论把人的本性等同于人的灵魂,认为人的灵魂是由神所创造的。灵魂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完美的理念世界中,了解并掌握了丰富的理念知识,因此它天生就具有各种理念知识。但是,由于人出生时,人高贵的灵魂与低贱的肉体的结合,导致灵魂被玷污,人暂时遗忘了各种理念。为了重新获得那些知识,就必须学习。学习不是向外部世界探索,而是反省内心深处,将原有的理念知识,美德等等逐渐“回忆”起来,他人的教育不过是一种诱发而已。由此看来,柏拉图把内心活动与回忆看成人格完善的主要途径。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格完善主要靠后天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才能训练出所谓的“实践智慧”,从而掌握“中庸之道”。在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本性恶,要改造人,使其人格完善,只有通过人的理性,遵循自然规律,建立专制国家,制定严厉的法律,排除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制止侵害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的犯罪行为。卢梭认为人本性善,自私不是人的天性,而是私有制的产物。因此,只有废除私有制,建立主权在民的国家,才能防止罪恶产生,充分发挥人善良的本性。

(3)在理想人格方面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认为美德就是知识,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一个人有理性,才会具有知识;有了知识,这个人才能完善自我。柏拉图的人性论则认为理想的人格应该包含四种美德,即智慧、勇敢、

节制与正义。每个人的灵魂都有理性、意志与欲望三个部分,相应于这三个部分有智慧、勇敢与节制三种美德。当一个人的灵魂等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结合则产生第四种美德,即“正义”。一个人格完美的人应具有这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得认为,人既是理性动物,也是政治动物。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知德。一个知德与行德完美结合的人就是人格高尚的人。一切美德都处于过分与不足之间,即中庸状态,因此,美德的核心是适中或中庸,这也就是一个人格完美者的根本特征。

(4)在人格分类上:

在柏拉图那里,实际上是根据人灵魂中的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关系的不同,把人分为不同的人格类型:理性占优势的统治者类型,意志占优势的武士类型,以及欲望占优势的平民类型三种。柏拉图还认为这三种人格类型的人是神用不同的金属创造出来的,统治者是神用金子造出来的,武士是用银子造出来的,而平民是用铜与铁造出来的。这三种人分属不同的等级,而这种等级划分是天生的,不可更改的。柏拉图的这种人格分类的方法虽然不科学,也反动,但它是古希腊一个较系统的人格分类,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人格分类问题上,古希腊最著名的理论是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这种学说源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恩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火、水、土、气四根(元素)组成的。这四种元素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东西。这四种元素之外,还存在“爱”与“憎”两种力量,使这些元素不断结合,又不断分离,这就产生了万物的运动变化。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的影响下,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液说”,认为人体内有来自不同器官的四种体液。血液出自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黑胆汁生于胃部,而粘液生于脑部。机体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这四种体液混合比例。罗马盖伦医生把这种混合“比例”称之为“气质”,这便是现代气质概念的来源。

气质类型的体液说主要是从医学的角度探讨的结果,而西方思想史上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气质分类问题的理论最为著名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康德认为,从心理学上看,气质首先可以划分为感情气质和行动气质,每一种气质又可与生命力的兴奋和松弛相连结而进一步分为四种单纯的气质:p29

(5)在人格的观察评估问题上:

在西方思想史上,曾有许多人提出过许多不同的方法。如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写出了《相形学》这篇专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

人与动物的类比,提出身体特征像某种动物的人具有类似此动物的气质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像猴子,那他就比较机灵、好动;如果一个人像猪,则比较好吃懒惰。17世纪瑞士学者拉瓦特著《形相学拾零》三大册,该书评述了各种形相特征与性格特征的关系。17世纪意大利学者鲍多著了一本最早的关于笔迹的著作(1622)后来法国学者米乔恩著《笔迹学体系》,更加细致地研究了人的书写笔迹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当今研究表明人的动作是了解一个人性格的重要线索。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解剖学家弗朗茨·加尔对人的心理能力与头颅形状的关系进行过观察研究,提出了“颅相学”。这种理论认为脑的各个区域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特殊器官,这些特殊器官发育程度的不同,就决定了这些心理能力的强弱程度。脑的不同区域发育不同会导致相应头颅区域凹凸的变化。如果头颅某区域凸起,说明该区域脑的发育状况比较好,则表明相应的心理能力比较强。例如:一个人的前额是理智的功能区域。如果一个人后脑勺凸起,则表明这个人爱欲强烈,因为脑的这个区域是主管爱情的。颅相学在西方风靡了一个世纪,但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反对。但是,这种以脑为心理活动的器官以及脑功能区分的思想,启发了后人作深入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人类对脑与心理活动关系的认识。

(三)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特点:

综上所述,西方思想史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涉及人性本质、人格结构、人格形成与发展、人格类型、理想人格、人格评估等等诸多方面,从中我们发现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有如下特点:

1、这些人格心理学思想一般都蕴含在哲学理论,特别是人性论之中,尚未完全分化出来。如柏拉图的人性论中就包含人格结构、人格分类与理想人格等方面的人格心理学观点,但未形成独立与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

2、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一般都有其社会阶级的根源,是为了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如亚里士多德强调“中庸”这一理想人格反映了古希腊奴隶主中等阶级的政治要求。

3、随着西方思想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趋势,这就是人格心理学思想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结合。这种发展趋势到了18、19世纪则更为明显,从而为人格心理学思想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建立独立的、证实性的人格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春树”上最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人格心理学提纲与的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 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 特质是指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人格特点的描述词 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关程度关联的程度的实验方法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安排、控制并实施的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要观察、测量和记录被试发生变化的变量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人格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正常人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且能认识到与他人的差异 ②独特性,中华名族在表达人际交往和个人感情方面比较含蓄;即使是双胞胎人格也会有很大差异 ③稳定性和可变性,成长中的儿童人格不稳定,容易受到客观的影响,但成年后人格就比较稳定 ④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印度“狼孩”虽具有人的生理组织,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人格。 2、请简述观察法和实验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认情境中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特点,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现象与规律的方法。 优点:获取的资料、信息比较真实客观,能够发现许多平时不大注意的现象 缺点: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也很难进行重复观察验证,而且会受到观察着主观经验、技能和观察仪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无关变量,系统的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便于控制无关变量,真实显示因果联系 缺点: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 3、人格心理学的目的包括哪几方面,进行简要描述。 ①描述:客观的呈现所要研究问题的事实 ②理解: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的前因后果之间的联系 ③预测: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 4、人格的心理学定义有哪五种。 ①罗列式定义②整合式定义③层次性定义④适应性定义⑤区别性的定义 5、Allport所概括的两种相对的定义 ①人格是一个人所引起的别人对他的反应,即把人格看成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②人格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这种内部机制的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三、问答题 1、Mead等人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的研究体现了人格的哪一重要特性? 独特性 2、在观察法中,为了确保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研究者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观察者效应②观察者偏差③拟人化错误 3、在实验法中,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过程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安慰剂效应②实验者效应 4、进化心理学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两个方面? ①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 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KP84) 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 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 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 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9、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它们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0、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前提/基础)。 22、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 标时所发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 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

人格心理学期末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1)发生在个体身上。 情境和人格共同决定行为 (2)稳定的行为方式 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个人特点。 (3)内部过程: 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行为、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内部整体性 2、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限定了发展的界限,环境只能在这个界限范围内发生作用,决定发展的结果。 不排除共同性,群体人格: (2)稳定性: 跨时间持续性;跨情境一致性;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改变不同于行为改变,是更为深层次的改变。(3)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个体身上他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综合成为一个有机体。 (4)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剥夺 人格的社会性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人格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5)功能性 3、个性:个别差异,相对于共性而言,万事万物都具有 人格: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既有独特性又有整体性。 4、气质: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先天性 (2)无好坏之分 (3)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 (4)是一种依赖于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 (5)气质是先天禀赋(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性格: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1)后天形成 (2)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3)可塑性

6、人格的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人的无意识心理对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很大作用 特质学派—人是处在各种各样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 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 行为流派—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认知流派—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解释行为的差异 人本主义流派—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因素 7、人格与文化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独立的、独特的人; 集体主义: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如家庭、宗族或国家,喜欢合作,从群体成就中获得更大的满足; *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经验影响着人格发展,而且人格是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中的。 9、研究方法 (1)假设-检验法 理论:关于建构或事件之间关系的一般陈述。(简约性;有用性:能提出可检验的假设。假设: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合理预测。 事前预测&事后检验:假设应先于检验 重复研究:“文件柜”现象:研究者只在发现了显著效应的情况下才愿意报告其文章 (2)个案研究法 局限:1个案推他人:而且个案研究的被试大多是来进行心理治疗的,不同于常人; 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3.研究者主观判断不客观性。 优点:很多人格概念不容易用其他方法来检验(潜意识;个体生活丰富性) 1.罕见的个例; 2.与正常人没有差异; 3.说明治疗方法 4.证明一些可能性 10、信度:在多次测量中具有的一致性程度 重测信度: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内部一致性:一项测验中的所有项目所测的是否是相同的心理结构 11、效度:测验所测量出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要测量的东西。 表面效度:看测验的项目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东西 相容(聚合)效度:一项测验测得的分数与另一项具有相同建构的测验之间的相关程度。区别效度:一项测验的分数与另一项理论上没有关系的测量之间不相关的程度 行为效度:测验分数能够预测人的行为 12、人格的评价:(1)自陈量表 (2)投射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现代人格心理学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总和式定义 始于古罗马时代,他们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比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方面,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有一定启发作用。这种定义是肤浅的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合。 2、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比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室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看做是又组织的,并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统一性。 比如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室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室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即对自己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比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比如思科恩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 上述定义虽指出了人格的某些特征,但是不全面。奥尔波特指出人格室人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二、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教科书中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 3、《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试题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人格心理学的资料

绪论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1)外在的行为模式; (2)内在的动力组织;(3)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4)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5)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三种研究途径:(1)Clinical approach临床途径或个案途径,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2)Correlation approach相关途径,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建立不同人格变量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3)Experimental approach实验途径,操纵自变量,测查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六大理论观点:(1)精神分析: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2)特质: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的;(3)生物学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4)人本主义: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5)行为主义:认为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6)认知派: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对攻击的看法:(1)精神分析:经典解释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本能—自我毁灭的愿望,但一个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毁灭的,所以这种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一共几别人或外部的方式表达出来;后来的解释说,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一个处于巨大的挫折体验中的人就可能出现比较持久的攻击行为;(2)特质:看重攻击行为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小时候攻击性强,长大后易表现出攻击行为;(3)生物学: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4)人本主义: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攻击性,认为人本性善良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成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现问题,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是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如果儿童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解决的办法是给儿童的成长提供充满温暖和尊重的环境;(5)行为主义:人们是像学习其他稳定的行为一样学会攻击行为的,解释行为的关键在于得到犒赏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如果攻击性得到的不是惩罚二十犒赏,儿童就会变成富于攻击性的成年人,也可能观察被犒赏的行为; (6)认知:认为人们怎样对这一环境或其他任何环境作出反应,取决于人们怎样对他们作出解释,有些人比别人更倾向于把这种模糊的情景解释成为收到了威胁,同时也可能以攻击方式作出反应 对抑郁的看法:(1)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在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别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愤怒就转向内心,想自己出气;(2)特质:重在查明那些人容易抑郁,预测一个人是否为严重抑郁的最好指标之一是看这个人过去是否曾为抑郁所困;(3)生物学派:抑郁不仅仅是人对环境的反应,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抑郁的敏感素质,比一般人更可能在面临压力生活事件时作出抑郁反应;(4)人本主义:用自尊来解释抑郁,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就会经常为抑郁所困;(5)行为主义:考察导致抑郁环境的类型,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6)认知派:采用社会学习模型,当人们觉得自己不能控制事件时会用一定的方式解释为什么不能控制,这种方式会保持稳定,经常抑郁的人倾向于以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不可控制的事件 特质理论 特质跨时间稳定性,跨情景的一致性 发展历程:(1)词汇学假设:任何一种特质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描述;描述某种特质的词语越多这种特质就越重要。奥尔波特,分共同特质和个人倾向(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2)因素分析法:斯皮尔曼,以相关为基础;(3)卡特尔及其理论:研究核心是为了发现有多少不同的人格特质,把相关的特质归类,分理出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4.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 6.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 C 移情 D情结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A、气质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B、性格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 者是(C)。C、弗洛依德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A、现实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A、压抑B、否认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C、阿德勒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C、奥尔波特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D、艾森克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D、因素分析 19.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C、罗杰斯 25.提出智力三元成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A、斯腾伯格1.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 A、Q分类法 B、语义分析 C、内容分析 D、因素分析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人格心理学课件资料

第一章 人格:个体在先天遗传地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人格构成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人格的主要特征: (一)人格具有整体性 人格是个体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体。通常这些成分或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也不是机械地绑合在一起的,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彼此交互作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种整体性包含三层含义。 1.内在统一性(在现实生活中,凡属于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一般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合理定位,及时调整自己内部心理世界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 2.全面性(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一般需要从整体角度,通过与不同人的人格特征的联系和比较,真正认识个体的差异。) 3.复杂性((人格就是由多个紧密相连的成分构成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水平的复杂体。) (二)人格具有独特性 人格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而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它们的统一性有以下两种含义。 1.某一群体共有的心理特点总是通过群体内的成员个体体现出来,它制约着个体的独特性。 2.人类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会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 (三)人格具有稳定性可变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表明个体是具有人格的个体,否则就很难说明个体的人格是什么样子的。也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我们才可能把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来。但人格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改变的,人格也具有可变性或可塑性,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的人格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四)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却构成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及人格形成的难易程度。人格是在先天为儿童所提供的生物实体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逐渐社会化的。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既不能排除社会因素,也不能排除生物因素,它们二者相互作用。 广义的人格结构:(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3)心理过程(4)心理状态 狭义的人格结构:(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学的哪一种研究方法是常用的:调查法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 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 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 A 现实性焦虑) B 神经性焦虑 C 道德性焦虑 D 防御性焦虑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 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A 情结B 自卑 D 自性 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A 幽默 C 移情D情结 9.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 阿德勒 B 奥尔波特 C 罗杰斯 D 艾森克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A 生活风格 B 保持自卑 C 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