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13课复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13课复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13课复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13课复习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历史朝代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类从何而来?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2.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3.我国境内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人?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4.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特征:已经知道制造工具,会使用火。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6.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发现时间、体质特征?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于1921年,体质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位于黄河流域。

7.北京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②生活:过着群体生活,

共同劳动,③会用火,会保存火种。

8.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

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9.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

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0.火对原始人类有什么用途和意义?

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

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1.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什么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就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处于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早期。

知识拓展: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距今约3万年

3.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4.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5.有了审美观念

6.已会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2.半坡人:距今时间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

生活在长江流域。

3.半坡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工具:使用磨制石

器,还制造骨器、角器,③食物:种植粟,饲养家畜,食物来源多样化,④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⑤乐器:陶埙,⑥会简单的纺织、制衣。4.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特征:①房屋:干栏式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②

水井,迄今最早的木结构水井,③工具,使用磨制石器,骨耜最为典型,④食物,种植水稻,饲养家畜,⑤制作陶器玉器,乐器骨哨,⑥掌握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有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5.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居住的房屋不同,半坡人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

种植的农作物和食物不同,半坡人是粟,河姆渡人是水稻

原因是生活的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半坡人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在长江流域。

6.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

7.原始农业兴起的地域: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

8.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和聚落(定居生

活),以及磨制工具的发展。

9.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

础。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1.华夏族是由什么形成的?

华夏族由炎黄联盟形成的

2.人文始祖是指:炎帝、黄帝

3.我们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因为炎帝和黄帝是我们的祖先。

4.阪泉之战:炎黄之间。涿鹿之战:炎黄与蚩尤之间

5.传说中炎帝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

6.传说中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缫丝纺织。

7.远古传说的意义: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并通过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8.从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传说有没有科学依据?反映了当时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9.禅让制的含义:通过民主推举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即原始的民主)

10.禅让的顺序:尧舜禹

11.说说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传说?

区别:远古传说是人们对远古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载,包含有神话成分。历史则是对事实的如实记载;联系:远古传说来源于历史事实,包含着一些可靠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从传说中找出合理的成分,来证明历史。

我们不能把传说当成历史,也不能用历史来衡量传说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

2.夏朝概况:在阳城修建城池,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建立军队,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制定历法,称为夏历。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3.

4.二里头遗址的意义: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

的文明进程。

5.夏朝建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③标志着原始

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6.

禅让制。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7.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家天下的“家”呢?

两者意思相同,即世袭制

8.

9.商朝发展概况:汤任用贤才,很快强大起来。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

奴隶和平民的控制;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2.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亡,西周

衰落。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西周被犬戎所灭。

13.分封制:⑴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⑵内容:①标准和对象: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②权力: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③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14.西周社会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5.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统治者的暴政。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后期,繁荣时期:商朝以后。具体表现:数量

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时期:商周时期,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

艺高超,已准确掌握了铜、铅、锡的比例。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代表作: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3.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发现者:1899

记载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造字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5.

的文字。

6.甲骨文的影响: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明确了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7.夏商西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夏商西周的奴隶制文明也被称为青铜文明。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

国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春秋》而得名。

3.春秋农业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表现在金属货币更多的被使用。

4.王室衰微:原因①春秋时期社会动荡,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③分封制瓦解。

具体表现:①周王室控制力大减,②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势力衰弱,③地方诸侯崛起。影响:王室地位衰弱,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操控政治局面,

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5.诸侯争霸:⑴原因:①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周王室控制力和实

力衰弱;⑵口号:尊王攘夷;⑶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⑷影响: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但也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和动荡。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战国策》得名。

2.田氏代齐:战国时期,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

大夫瓜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战国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大、持续时间长。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结果: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4.

国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统一。

5.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②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变法的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

影响: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6.商鞅变法:时间及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7.

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严禁私斗。

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

8.商鞅变法的地位:在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意义: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

国,军队战斗力增强,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9.都江堰:公元前256

面。意义: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地位:2200多年以来,都江堰一直都在发挥着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八课:百家争鸣

1.

2.老子的思想:哲学: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

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

4.

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5.孔子的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重视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6.百家争鸣:⑴背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

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⑵含义: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

不同,学派之间既展开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⑶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的背景:①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③秦王嬴政为灭六国做了充分准备。

2.秦朝:时间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朝建立的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朝建立后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②统一文字,③统一货币,④统一度

量衡,⑤统一车辆和道路,⑥巩固边疆,北修长城,南开灵渠。

作用: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5.中央集权制度:内容:①皇帝至高无上,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设立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③地方建立郡县制(这

是秦朝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6.巩固统一的措施: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⑵统一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⑶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⑷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⑸巩固边疆:开凿灵渠,便利南北水运;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7.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文字的发展历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残酷的法律,④焚书坑

儒。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⑴根本原因:秦的暴政,⑵直接原因:戍边误期,按

律要被处死。

3.建立张楚政权,

后失败。

4.起义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5.起义的意义:虽然起义失败,但在陈胜吴广等人的革命首创精神的鼓舞下,

反秦浪潮继续高涨。陈胜吴广起义为秦的灭亡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秦朝的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 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堂导入: 1、引导学生复习前课内容导入,如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 出现了什么局面? 2、激情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炒菜、炒饭,可你知道炒钢吗?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 一种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而欧洲的炒钢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在汉代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汉时期的经济。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农业的成就: 1、水利:西汉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治理黄河 2、农具: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手工业的成就 1、丝织业:①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 2、冶铁业:①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 ③_________我国最早发明炒钢技术 三、商业繁荣: 1、大一统的经济措施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东西二京:长安、洛阳 ①规模宏大:人口_________、________。 ②布局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商业区___________市 合作探究: 1.讨论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页动脑筋 2.P 72 页活动与探究 3.P 75 精讲点拨:1. 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一是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和耧车的发明;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对于这 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教师可借助于计算机、录像片、投影仪、 挂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增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与第7课内容相联 系。 2.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兴修水利、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三个方面。 3.提花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 4、解释五铢钱。并同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比较。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 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提示: 从背景方面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5.教师讲述: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问题探究: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问题思考:什么是外戚?什么是宦官? 提示: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2.图表展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东汉盛衰原因的分析、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联系现实生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 (2)通过对“外戚、宦官专权”现象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成长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东汉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的过渡阶段。尽管东汉前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很快就走向衰落。本课主要包括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内容。学好本课,为学习下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昔有光武大帝,今有航天英雄”, 已是当今湖北枣阳市的新广告词。 完成神舟六号飞天任务的航天英 雄聂海胜的家乡枣阳被誉为“龙飞白 水,松子神陂”宝地,汉光武帝刘秀在 枣阳白水村(今枣阳市吴店镇皇村)度 过了十三年,其间经历了从皇族宗亲官 家子弟沦落为布衣贫民的转变过程,并 最终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演绎 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 刘秀如何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 煌历史? 自由讨论和回答。 激发兴趣,引 起求知的欲望。 探究新知(授新课) 1.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简要介绍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王 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刘秀借助农 民起义的力量打败王莽,最后建立东汉 情况。 (2)光武中兴培养学生从史 料中获取有效历史 信息的能力。

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3课东汉的兴亡 课前反思: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文景→汉武→光武→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本课主要讲东汉的兴盛和衰亡,要求学生一定搞清“盛”的原因和表现,“衰”的原因和表现。课堂教学要体现“先学后教、精讲多练、有教必练”的原则,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中关于“干支”纪年法,估计学生较熟,可略讲。用一个问题检测模底,如果学生陌生可适当说明。 教学目标: 1、识记:要求学生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东汉衰败的史实等基础知识。 2、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以“柔术”治天下和文治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官僚地主兼并土地、豪门世族跋扈、私人武装不断出现,东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3、应用: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古代“盛世”同当今中国“盛世”比较,认识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认识中国共

产党的伟大。 重点、难点: 光武中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汉王朝出现了中兴景象。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深度,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历史的异同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东汉的盛衰(出示幻灯片)新授: 一、(发放“学案”)请同学们用6—8分钟时间完成学案问题。 二、老师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学案问题) 三、师生互动: 1、公元_____年______建立东汉政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精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最新编辑教材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

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5.教师讲述: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问题探究:你从光武中兴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问题思考:什么是外戚?什么是宦官? 提示: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2.图表展示: 提示:9.5岁.24岁 4.图片展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问题探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6.教师过渡: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目标导学三:黄巾起义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提示:(1)原因:政治腐败、租税严重、灾荒连年;(2)爆发的时间:184年;(3)领导人:张角;(4)创立的组织:太平道. 2.教师提问:黄巾起义的结果如何呢?有什么影响? 提示: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的影响: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课堂总结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灭亡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202年刘邦公元9年王莽 2、东汉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洛阳 3、光武帝时期出现的局面称为什么? “光武中兴” 4、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什么现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5、东汉后期爆发的农民起义是什么?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的教派?原因? 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 天灾人祸①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西域的范围是哪里?

汉代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及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哪位皇帝支持?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寻求军事联盟汉武帝 3、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①②) ①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②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4、路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来往的货物?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 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等传入中国 对汉代:①丝绸之路是东西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汉朝的兴盛,提高汉朝的地位 对今天:①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②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③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等都有重要意义④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事业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5、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6、西汉在西域设置什么机构?时间?意义?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 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教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什么是“光武中兴”;知道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史实;掌握黄巾起义的过 2. 通过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的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社会问题的技能;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黄巾军的口号,使学生认识到黄巾起义是一 3. “光武中兴”的出现说明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清明的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反映出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使我们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不仅有辉煌的一面,也有君主专制带来的腐朽、落后的一面。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生对西汉的历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学习,这是学习东汉的历史基础。我们可以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和设计。对于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比较抽象的“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新授课。 1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刘邦建立西汉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但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西汉政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无药可救,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的?东汉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东汉后期又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提问1 学生回答:25 教师点拨: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史书上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 提问2 学生回答: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中兴”。(关于“中兴”一词可稍作解释: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互动探究: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共同讨论完成上述问题,如有差别,可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 提示: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行之有效,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 学生回答: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根据《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请同学们说一说该示意图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