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第一章

广播电视写作概说

广播和电视是20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开创了人类传播事业的新纪元,也造就了人类文化生活的新时代。广播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章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新闻节目还是文艺节目、节目生产还是媒体的管理与经营,都离不开写文章。人们发现,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当然要懂广播电视,但光有这个远远不够,还必须会写文章。如今,媒体大竞争、大融合,论思想、讲深度、重策划,广播电视传播更加倚重书面写作,并且更加专业化、多样化,种种广播电视写作文体因此得以产生并逐步成型,取得了文章学分支的地位。

第一节文章写作和广播电视写作

文章写作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广播电视写作是广播电视实务与文章写作的结合,产生于20世纪以来,一直在推陈出新。两者的关系,不但是源与流的关系,而且是属种关系。文章写作是类属,广播电视写作是种类。

一、文章写作与广播电视

(一)写作与广播电视媒体

写作俗称“写文章”,使用文字语言,因字成句,因旬成段,因段成篇,一篇一篇地写。它是一种精神劳动、一种行为过程,又是一门很实用的工具、一种重要的能力,同时具有个体性、社会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作为一个概念,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写作囊括一切写作活动和写作行为,包含文学创作;狭义的写作指文学创作以外的文章写作。此取其广义。

文章的本质在于给出思想,宗旨是用于社会交往。中国古代有把文章“藏之名山”的说法——《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这样讲过,但那是怕自己的著作遭到焚毁,到底还是为了“:传之后世”。古今中外,文章都是用来传播的,用以传播思想、传播知识、传播资讯,等等。这种认识在现代传播学里边得到了强化。传播学认定,即便如日记一类作者写给自己看的文章,那也是为了传播,付诸传播了,叫做内向传播。文章写作及文章的这些基本道理,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体与之结缘,特别是与文学创作紧密相连的必然性。

广播和电视是两种电子媒体,称电台、电视台,其所制作与载传的内容叫做“节目”。广播电视作为媒体,或为综合频道(频率),或为专业频道(频率);或以新闻立台,或以文艺和娱乐立台,定位不同,各司其职。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是栏目化的,有主有次,新闻台也办文艺节目,娱乐台也办新闻节目,彼此共生共存。一个个广播电视节目,既有传统内容,又有新式题材;既有纯而又纯的,也有杂交品种,彼此其异如面。

广播电视作为媒体,有种种业务活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广播电视写作。不难看到,在广播电视媒体,写文章虽然处在“后台”,远不如“前台”那样显山露水,但它确实把广播电视媒体实务几乎所有方面、所有人员都囊括了进来。论人,做节目的和管节目的,动手的和动嘴的,都需要写;论事,节目的选题、采编、编导、管理、营销等等,都得写文章;论文章,从节目的策划文案、制作底本到节目营销文书、媒体管理文件以及学术研究论文,应有尽有。至于电视散文之类,更是由广播电视与文学创作相嫁接的产物。

深入考察可以发现,广播电视与文章写作存在诸多深度联系。文章写作的原理与艺术,

特别是其内含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到顶点”的艺术辩证法和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人的文章能力等观念,对广播电视人和广播电视传播,发生了良好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广播电视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包括名记者、名编辑、名编导、名编剧和优秀的管理工作者、研究人员等,多是写文章的能手,有许多“笔杆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可以说,离开了出色的文章写作,广播电视媒体的任何一件事,也很难真正做好。

(二)广播电视传播与书面文章

广播电视写作产生的书面文章,充分对象化和个性化,各有其特定的内容、体式与用途,不能掉换。这种文章对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具体操作和运行,十分重要。这一点,节目文稿体现得最为充分。

首先,广播电视节目与节目文稿相伴相随、相辅相成。广播电视传媒必须天天生产并放送节目,一天也不能间断。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有特定的手段与流程,并使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书面文章却成为其间不可或缺的构件,于节目或前或后,忽左忽右。如电视纪录片和主持人节目的台本,专门为节目量身定做,构成节目前期制作最重要的项目,在节目生产制作中充当“底本”,如同一台戏的剧本那样,起着“一剧之根本”的作用。又如电视新闻的播出稿,匹配节目的画面,使之声像合一,充当播音员播出这条新闻的底稿,并成为节目的文字稿留存下来。总之,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广播电视节目与书面文章缺一不可,并互相生发,彼此促成。即便是“脱口秀”节目,也是事先准备好了文本,并非真的是临场“脱口而出”。反过来说,很多广播电视节目,如果没有书面的文章,节目就无法制作,或无法播出,最终也就没有这个节目。

其次,相伴相随广播电视节目的节目文稿能够独立存在,往往付诸再度传播。节目文稿多为可以独立的文章,在该节目播出之后,常常以文字作品的形态,通过纸质媒体进入书肆或报摊,或通过其他途径,成为人们的读物,从而构成本身的二度传播与多元传播。广播电视文艺的许多作品是这样,一些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也是这样。坊间的广播电视作品选本,都属于这种性质的书籍。虽然变成了书刊上的文字,但它永远属于广播电视,属于原来的广播电视节目。这种二度传播和多元传播既扩大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延展了它的生命,还能获取新的利润。并且,满足了受众的需求,特别是为研究者、习学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没有这样的读物,研究者难以进行相关的研究,习学者找不到描红的本本。善于策划的媒体,对自己的品牌节目,一开始就是这样去操作的。

二、广播电视写作的特点

广播电视写作作为专门概念,限指文章写作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包括其间所有使用文字语言的书面写作及其成果。其主体工程,是广播电视节目文稿写作。

同样是“写文章”,广播电视写作除了文章写作共有的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之外,就其主体工程看,还具有依附性、专业性、实用性、时效性、组合性、多样性等特点。

一是依附性。广播电视写作是依附性的,动态的写作和静态的文章多是如此。作为媒体,广播电视靠生产和传播节目来生存,什么时候都以屏幕为前台,后台一律服务于前台,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也是技术规则。因此,广播电视写作是为广播电视节目而写,以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为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对接性的供需关系。但所写文章并不直接付诸传播,而是有待节目编导和主持人的“二度创作”。虽然,具体的写作活动对节目有很大的发言权,可以决定把节目实际弄成什么样子。但在广播电视媒体,节目从属于它的栏目,栏目从属于它的频道(台),这里有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定位。文章要按照节目的定位来写,不能另起炉灶。写出来的文章必须适合广播电视的传媒特性,确乎“这一个”节目的范式与味道。因为依附性,广播电视写作常常只能在节目的现场进行,边采集边构思边拟稿边播出,如新闻节目、体育节目韵一些直播稿。

二是专业性。广播电视写作必须充分适应广播电视传播的技术手段与艺术要求,包括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广播电视同为电子媒体,传送节目,异于报刊的以版面给人“阅读”。不同点是广播与电视系两种媒体,技术手段和艺术要求不相同。文章素来“以体制为先”,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图式”与写法,广播电视写作必须遵循写文章的基本规范。就是说,从事广播电视写作,既要懂广播电视,又要懂文章写作,珠联璧合,方可得心应手。比如电视文艺写作,倘若完全不懂电视,即便是曾经创作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也可能“用不得”。

三是实用性。文章写作期于实用,广播电视写作特别明显。说是为节目而写,实际上就是为节目的受众而写,为节目的编导和主持人而写,写的是世界上最要处处讨好的文章。所以,节目无定文,文章无定体,文体无定则,规则无定法,唯实用而适用,你有你的写法,我有我的尺度,成为广播电视写作的不二法则。同样的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文章;有时候模仿胜过创造,有时候字正腔圆不及方言俚语。凡此等等,都是以实用为标准的。常常见到的一种情形是,本来是应某节目之用而写的文章,结果用不上,改为他用,还恰到好处,盖缘于此。

四是时效性。广播电视写作的时效性,以新闻写作为最。报道新闻要抢时间,过去是抢一天、一小时,当下是争分夺秒。这种时效性决定广播新闻往往边写边播,边播边写,甚至先口头播出,然后再录为文字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就经常边打腹稿边播报,而后笔录下来,如有不妥帖的地方,也只好让它成为“遗憾的艺术”。新闻之外,其他广播电视写作也都讲求时效性。大型电视台有时候,要在四五天内拿出一台大型晚会。一台大型晚会要写多少字的文章?这些文章要使用多少文种?最后都写出来了,用的是“新闻速度”。因为时效性,广播电视写作贵神速不贵巧迟,要求倚马可待,不能慢慢悠悠,为此需要如声应响的反应、通宵达旦的勤奋和一挥而就的文墨功夫。当然,也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

五是组合性。广播电视写作有的是单独作业,独立完成,大块文章也可以这样做。但就文章成品看,包括那些“一句话的经典”,更多的情形是一篇文章先后经过了许多人的手,成于众人之心力。新闻作品是这样,一篇稿至少要经过该文的记者、编辑和主管领导。至于大型文艺节目的台本,往往是群策群力完成的。事实表明,广播电视写作的实际操作,凡重要的、大规模的、成系列的文章,往往成立写作组,有多位主创人员,大家分工负责,通力合作,最后的文章成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是多样性。广播电视写作有规定动作,有自选动作;有的写于节目的前期,有的成于节目的后期;有的属于本职任务,有的属于有偿合作;有的用于公开传播,有的用于内部事务。凡此等等,内容、形式、作者、用途各不相同。鸿篇巨制洋洋洒洒,如多集纪录片的台本,有数万言之多;短小之作如栏目的定位语、广告节目的广告词,就一句话。文章的写法更是不拘一格,五花八门,有中规中矩的,也有“四不像”的。总之,广播电视文苑,可谓千姿百态。

第二节广播电视写作的节目文稿和媒体文稿

广播电视写作产生的文章,统称广播电视文稿。全部广播电视文稿,划分为节目文稿和媒体文稿两大部分。两部分文稿的性质、功能和体裁、写法等完全不相同,但都服务于广播电视传播,殊途同归。

一、节目文稿

直接用于生产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文章,总称为节目文稿。节目文稿写作属于电台电视台的“第一生产力”,直接体现该台的传播能力及其业务水平,因而什么时候都是广播电视

写作的重头戏。它的庞杂和快速要求决定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通吃”。

(一)节目类型与节目文稿

在广播电视写作中,节目类型与节目文稿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同时也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节目类型直接制约节目文稿的写作;另一方面,节目文稿写作往往能够创新原来的节目类型。

1.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每有淘汰与更新。节目类型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有待深入和系统化,以建立科学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形态学。以电视节目为例,据央视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果介绍,世界当下的电视节目,有如下十二个大类。

第一类,新闻节目,包括:消息式新闻;综合报道;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直播。

第二类,纪录片,包括:特别纪录片;调查性纪录片;大型文献纪录片;科教纪录片。

第三类,娱乐节目,包括:综艺节目;娱乐资讯;公共舞台节目。

第四类,电视剧,包括:连续剧;系列剧;情景喜剧;微型电视连续剧。

第五类,电视电影,即“专为电视制作的影片”。如《希特勒:魔鬼的崛起》、《集结风暴》、《决斗》等。

第六类,生活服务类节目,包括:生活资讯类节目;专题服务类节目;生活时尚类节目;科学与教育类节目。

第七类,体育节目,包括:赛事直播;赛事新闻综述;体育资讯;体育评论;体育娱乐节目。

第八类,儿童节目,包括:技能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故事、木偶和动画片。

第九类,成人动画片节目,如《白雪公主》、《辛普森的一家》。

第十类,游戏竞技类节目,包括:益智类游戏节目;技巧类游戏节目;娱乐类游戏节目;大奖类游戏节目。

第十一类,谈话类节目,包括:信息交流类谈话节目;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娱情类谈话节目。

第十二类,真人秀节目,包括:反映普通人生活的节目;具有偷窥特征的节目;带有游戏与竞技特征的节目。

可以说蔚为大观。有关中国(大陆)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和主要类型,有多种说法。下面是比较权威的说法。

广播节目有五个类型。:(1)口播节目;(2)广播谈话节目;(3)听众参与节目(以娱乐为主);

(4)广播剧;(5)音乐节目。

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型有:(1)新闻节目,包括:消息类新闻节目;新闻评论性节目;杂志类新闻节目。(2)对象性节目,诸如:老年节目、青年节目、少年节目、儿童节目,工人节目、农民节目、军人节目、学生节目,妇女节目、残疾人节目,等等,如央视的《半边天》、《今日说法》、《电视你我他》等节目。(3)文艺类节目,如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正大综艺》。(4)娱乐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央视的《幸运52》、《开心词典》。(5)谈话类节目,如央视的《实话实说》。(6)纪录片,如央视《东方时空·生活空间》。(7)体育节目。

以上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及其内涵性规定,是广播电视节目文稿写作的范式依据,写作中各肖其声口。

2.节目文稿的种类

广播电视节目文稿的写作,根据节目类型,因事制宜,因文制宜,数量众多,形形色色。

因为广播电视被称为新闻媒体,又是重要的公共资讯和大众娱乐工具,所以,如对全部节目文稿进行归纳,大抵可以分为新闻稿和非新闻节目台本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新闻稿。广播电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在广播电视媒体的报道,真实,新鲜,迅速及时,为各电台电视台的常规性节目,系新闻立台的电台电视台的龙头节目。新闻稿是供新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包括一部分出镜记者)口头播出的文字稿,分为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其中,新闻报道文稿有快讯、短讯、短消息、长消息、通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调查性报道、新闻花絮、新闻信息组合、新闻访谈和杂志性新闻节目等样式。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及其文字稿,通常包括“本台消息”和新闻转载。其中,“本台消息”是本台的安身立命之本,应为独家新闻或独家报道。

第二大类是非新闻节目台本。即为生产制作广播电视节目而创作的底本,包括综艺娱乐类节目台本、资讯类节目台本、知识类节目台本、纪录片台本、广告节目的文字稿和电视剧剧本等等。节目台本是节目在文字上的设计与表述,包括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全部元素。节目台本有大小、详略、一与多之分。大型节目的台本篇幅长,有总有分,可以分头撰写;小型节目的台本篇幅小,可由一人独立完成。简略的节目台本主要是就节目的各个板块写写串联词,不涉及节目的具体元素;详尽的节目台本事无巨细,一一写出。单独的节目台本是独立的一篇,多集的节目台本一集接一集地写。节目台本写作什么时候都重创意,追求别出心裁,推崇创造出新。

(二)节目文稿的撰写

节目文稿的撰写不能千篇一律,它因媒体的不同而不同,因节目生产的流程和文稿的作用而有别。

1.广播撰稿与电视撰稿

广播与电视是不同的媒体,所以,统称叫广播电视写作,操作起来是分开的,分为广播撰稿和电视撰稿。

广播利用电波进行传播,分有线与无线两种。作为一种媒体,广播称广播电台,使用声音语言,每天顺时连续播出成套节目,受众称“听众”。广播有三个优点:一是迅速及时。电波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广播节目的制作比较简单,随时可以进行内容调整。所以,广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时效性非常强。二是声情并茂。广播特宜于音乐,使用口语化语言,节目如同平常的谈话,容易感染人。三是适应性和渗透力强。广播无孔不入,无远不至,听众只要置备收音机,可走到哪里听到哪里。广播的最大弱点是没有选择性和保留性,听众是被动的。因追求人人能听懂,广播节目一般比较简单,难以深刻。

广播撰稿既有新闻稿,也有非新闻节目文本,突出的特征是为“听”而写,完全口语化,高度通俗化。为此,文稿科学地使用同音字,奉行“三短”:句子短、段落短、篇幅短。其中的新闻稿、言论稿和文艺作品文稿,对字词句的要求与书报刊作品一样严格,是可以另外阅读的文章。广播文稿中,有许多节目串联词一类稿子。这种稿子因事制宜,有一定之规但无成法,或独立或组合,长长短短,断断续续,有时候几十分钟的节目,就那么几句仪式性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准文章”。

电视是无线电通讯、广播、电子传真与照相、电影相结合的产物。电视作为媒体,使用声像合一手段制作和放送节目,受众称“观众”。其最大的优势是直观性和形象性,画面和声音组合一起,同时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连续不断的图像逼真如画,使观众有如身在其境,感同身受。此外,电视的时效性也很强。选择性和保留性差是电视的弱点。电视传播讲究设备和技术,成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接受。

电视撰稿为一个个电视节目而写,也要像广播撰稿那样通俗易懂,也有“准文章”。相比广播撰稿,其最大的特点是为“看”而写,或为节目的拍摄提供瞻言见貌的图景,或惟妙惟肖地摄取节目画格的神韵。电视撰稿的数量大、品种多。2008年6月,由中国广播电视

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三家机构历时一年推出的首部《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中,央视上榜的十大栏目是:《百家讲坛》、《同一首歌》、《艺术人生》、《动物世界》、《对话》、《新闻调查》、《探索·发现》、《走进科学》、《非常6+1》、《大家看法》。这些节目都是有书面文稿支撑的,电视撰稿的庞杂性和多样性,由此可见一斑。电视撰稿中,论使用频率和作品数量,以综艺和娱乐类节目台本为最;论文稿的总体量,以电视剧剧本居首。

2.“先写后拍”与“先拍后写”

撰写节目文稿特别是电视撰稿,根据节目生产制作的流程和文稿对节目的作用,主要有“先写后拍”和“先拍后写”两种情形。

“先写后拍”是先写出节目文稿,然后根据节目文稿生产节目,写作文稿构成节目生产之始,成为第一道工序。文稿表述的内容经过节目制作的技术和过程,化为了节目中的种种图像(音乐音响)与声音,最终在节目中同时以图像(音乐音响)方式“现影”、以声音方式“现身”。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的非新闻节目台本写作基本上属于这一种情形。一部分新闻稿,如新闻转载和杂志性新闻节目也是这样,所不同的是不需要根据台本进行实地拍摄(采录),而只要组织和编辑相关的内容。“先写后拍”:的“写”,对节目生产起“蓝图”的作用,“拍”如果不符合“写”的要求,就要重拍、补拍,直至完全吻合文稿给出的意义。

“先拍后写”是经过现场拍摄(电视)、采录(广播)或相关渠道收集,先获得足量素材,然后写作文稿,在节目制作后期进行。所写为节目中匹配图像或音响之“声音”部分的文字稿,统称“解说词”,最终以播音员的声音方式在节目中“现身”。新闻稿中的“本台消息”,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全是这样产生的,无一例外;非新闻稿中的资讯类节目台本等,也属于这一种情形。“先拍后写”的“写”完全根据节目的素材进行,讲求高保真性,在于画龙点睛,行文跳跃,时断时续而意思清楚。

节目文稿的“先写后拍”或“先拍后写”,是相对而言的。在实际操作中,无论“写”还是“拍”,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反反复复,集思广益。许多时候是写写拍拍,拍拍写写,边写边拍,边拍边写,“写”经过“拍”而更加臻于完善,“拍”经过“写”而更加到位。韩剧的生产就有边写边拍的。“写”直至最后的时刻,才能真正大功告成。

(三)广播电视节目文稿的文体

最早、最简单的文章分类法,是把所有文章分为记叙、议论两大类。广播电视节目文稿涵盖了这两大类文体,各自遵循其特定的文章规范,其间往往有结合与交融。

1.记叙文体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方式为主要表达手段,具备一定故事情节和形象性的文章,统称为记叙文,记叙文体是记叙文的类别称谓。

因为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是叙事的,所以,大多数节目文稿是记叙文或记叙文性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真人真事的记叙文,主要是作为新闻文体的消息、通讯,和区别于新闻文体的日记、传记、游记、调查报告、散文等文体。另一类是表现虚构内容的记叙文,主要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戏剧(包括电视剧、栏目剧等)、短篇小说、故事等。两类记叙文性质完全不相同,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各尽其用。

记叙文体的广播电视节目文稿有两个特点。一是宏微并举。在微观上,强调各自找故事、“讲故事”,一期节目讲述一个完整的、生动的故事。在宏观上,追求叙事纪实的融会贯通和一以贯之,造就整个媒体、频道、栏目的纪实性,实现媒体的纪实功能,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采。如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在视角贴近百姓的基础上引入并强调口述,注重并强化冲突,生成了节目原生态呈现、戏剧化叙事的特点。二是融情。记叙文原本要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讲究寓情于事、情景交融。广播电视节目的记叙文体保持了记叙文的这一特性,并充分发挥。其中的艺术类作品,往往调动一切手段来营造人情人性

的至境,掀起一个个情感的高潮与浪潮。

2.议论文体

以说事论理为主要内容,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主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手段,具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形态,表达了某种理论、见解、主张、意见、想法的文章,统称为议论文(或称说理文),议论文体是议论文的类别称谓。

广播电视节目文稿中的新闻评论、谈话类节目文本、政论片文本等,使用议论文体。这些节目在节目总量中所占数量份额不算多,但属于媒体“举旗、开路、定调”的,作用不同凡响。

广播电视写作中使用议论文体的一种状态是,常式的文章并不多,很多文章成为了议论文的“变体”、“别体”、“另类”。如新闻评论,央视的《焦点访谈》归在新闻评论部,一期期节目称为新闻评论,就与报刊新闻评论大异其貌,更与标准的议论文相去甚远。

从总体上看,议论文体的节目文稿灌注议论文体的精神气质,推崇“出思想”,弘扬正义与真理,著诚去伪。其表现,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稿坚持探求真相,文艺类节目文稿追求“寓教于乐”。

3.节目文稿的“准文章”和类文体

把广播电视写作文稿分为记叙文体与议论文体,其实是很勉强的。节目文稿中有的文章,很难进行分类和归类。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不像文章的文章”。因为是为广播电视节目而写,省去了由图像和音乐音响等手段表达的内容,更省略了文脉上的过渡照应,所以,文章的体貌有些怪异,如前面提到的主持人串联词,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另一种情形是虽然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一应俱全,但非驴非马,既不是纯粹的记叙文,也不是纯粹的议论文。然而,它们不仅成文了,派上了用场,有的还备受称赞,获了奖。并且,又“创一格,备一体”,虽然没有先例,却成为来者模仿的对象,成为一种范本。如前面提到的《焦点访谈》,说是新闻评论,大半以上篇幅是在陈述事实。这两种情形的文稿及其创制,称之为广播电视写作中的“准文章”和类文体。无疑,这是允许的。“大体须有,定体则无”,把“适用”作为文章是否得体的根本标准,应是广播电视节目文稿写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二、媒体文稿

虽然在广播电视写作范围内,但并不直接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又为广播电视媒体所常用的文章,总称为媒体文稿。媒体文稿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发挥本职作用,从综合效益的角度说,其佳作不可多得,往往备受青睐。

1.媒体文稿的主要种类

广播电视媒体文稿主要有营销宣传文稿、管理文件和文书、学术研究与业务交流文章三大类。

第一类是营销宣传文稿。广播电视行业需要营销,天天在做营销。节目和文稿交易是营销,与广告客户打交道是营销,制作和传播台标台徽、办活动性节目以打造影响力,也是营销。在某种意义上说,播出节目亦即营销节目、营销媒介,广播电视媒介天天在营销自己。进入媒介产业化时代,更讲究经营之道,节目既要做得好,又要卖得好,追求营销成就的最大化,营销效益直接影响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营销实务有产品营销和媒介营销。产品营销主要是营销节目,还有节目的上游与下游产品,营销手段包括本台播出与外卖。媒介营销包括营销成就、资源、优势、前景等等,合起来是营销媒介的形象,亦即媒介的形象宣传。为营销宣传而写作的文章,称营销宣传文稿,一般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因为这种营销宣传非常靠近节目的生产与传播,攸关节目在市场上的成败,往往要事事做、天天做,常态化,所以,这一类文章使用频率甚高。营销宣传的主要文种有:营销策划书、营销活动方案、活动类节目台本、节目介绍、节目海报、节目广告等。

第二类是管理文件和文书。媒介素来有管理,也是管理出效益。媒介管理直接关联社会

制度,又构成自成体系的媒介制度,媒介制度折射社会文明。媒介管理面广点多,包括管人、管事、管物,分为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常态管理和随机管理等方面。在操作层面上,常见的是人员管理、频道管理、制片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管理、舆论导向管理等事项。究其实质,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国家法规、政策、政令执行情况的管理,是媒体都有的;另一个是本媒体自身出台的管理措施,是个性化的。媒介管理靠制度,日常运行,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开会和发文。发文有文件和文书。文件是用行政公文的形式发布媒体议决和决定事项的文告,如决定、通知、公告、通告、通报、会议纪要等等,具有郑重性和强制性。文书即公用事务文书,有计划、总结、统计报表、简报、讲话稿、告启、大事记、规章制度等种类。媒体不论大小,都要使用管理文件和文书,设专职或兼职承担。

第三类是学术研究与业务交流文章。办媒体是一门科学,需要学问。广播电视媒体实务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发展性和媒介竞争的白热化程度,总是需要开展有效的研究与交流。无论是节目的质量、媒体的经营、行业的管理,无论是取得的成就,还是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深入的研究,拿出真知灼见,切不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特别是媒体的创新,乃是永恒的任务、永远的课题。所以,学术研究与业务交流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实务工作的重要方面,任何时候不得忽视。有眼光有实力的媒体都是这样做的,自己办学术性刊物。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与业务交流,既对内,又对外。对内是用研究和交流之所得,为自家提供理论的指导与支持,提供研发成果;对外是通过研究与交流显示学术力量,构建另一种平台,构成对自家的学术包装。这一类文章也不拘一格,理论研究、节目点评、收视率分析、经验推广、问题探讨、研究综述、前沿话题、域外动态等等,均可。

2.媒体文稿的文体性质

媒体文稿有正宗的记叙文、议论文,如学术研究文章,就是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但总的来看,这样的文章并不多。其间的大多数文章,归人通常所说的应用文体。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所使用的文章,一般具有固定或惯用的格式。按内容、特征、用途和格式要求,分为公文、通用应用文、专用应用文三大类。公文是行政机关用于处理重要公务的文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文种。通用应用文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公私事务中使用的文书,品种繁多,可长可短,如书信、便条、单据、启事等等。专用应用文指外交、军事、司法、财经等领域的事务文书。

媒体文稿作为广播电视写作的另一块,包罗万象,极其繁杂,似乎也没有人能够“通吃”。其中,涉及财经和广播电视技术等内容的文章,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第三节广播电视写作的“本文”撰稿

广播电视写作在操作层面上,是一项项具体任务,文章一篇篇地写,即“本文”撰稿。这种撰稿特别是节目文稿撰稿,按照文章写作的通则办,而另有其特定的条件和方法。

一、撰稿的条件

写文章需要必备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因为文章最终是由作者写出来的,所以,写文章的所有条件都可以归为写作主体的资质条件。广播电视文稿的写作主体条件有两个“硬件”:专业素养和写作能力。

(一)专业素养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无论是写作节目文稿还是媒体文稿,必须懂广播电视,内行看门道,讲行话,绝对不可以因为“无知”而“无畏”。《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因此,广播电视写作的专业素养“术业有专攻”,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所有广播电视写作都需要具备“门槛”性素养: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的“ABC”。比如:广播电视传媒、广播电视传播、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产业和广播电视技术、广播电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等等,要知会其概念及其内涵,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并尽可能涉猎与其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假如完全不了解和理解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写作就无从说起。

二是不同的写作需要不同的素养。广播电视写作及其节目文稿、媒体文稿,既无人能够“通吃”,一般也不要求通吃。通常说来,写作广播电视文稿是岗位任务,干哪个行当就写哪个行当的文章,比较专门,相对固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广播电视写作的素养要求也是这样。写哪个方面的文章,就要比较精通那个方面,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方面的理论观点、操作要领及其发展变化,并掌握一大批经典案例,成为这个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行家、最能动手的专家。

三是节目文稿写作的专业素养,特指亦理论亦实践的“经验”。节目文稿写作有共性的规范,即理论上的条条框框;同时又打上了实践的烙印,具有很明显的个性特点。因此,节目文稿写作的专业素养,是知与行的统一、知行合一的结晶。其间,“行”的成分特别重要。所谓素养,是指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做过”、“写过”、“能写”,写起来得心应手的能力,而不是指仅仅记忆多少条文、背诵多少名作、知道多少原理。唯其如此,这种素养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写作能力

文章写作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物一意一文”的转化过程。写作能力指的是胜任文章写作的主观条件,写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包括心力、智力、才力等许多方面。心力指动机和意志,写文章的人,需要有创作的欲望,有强烈的写作冲动。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判断力等智能,智力的综合体是智慧。才力是知识和由丰富的知识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写作能力的终极落点是写作技能,包括文章的构思和表达。构思解决文章的选材、立意、定体、谋篇、用技诸问题;表达通过遣词造句,把写作构思变成活生生的文章,包括文章的起草和修改。

不言而喻,广播电视写作必须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要谙熟文章之道,充分理解写文章的意义,了解文章产生的一般途径与程序,态度正确,思维对路。而且,必须实际掌握文章构思与表达的科学方法,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文从字顺。

二、撰稿的方法

凡写文章都有一个过程,包括写前准备阶段、执笔行文阶段、完善定稿阶段;有几个方面,包括收集材料、提炼主旨、确定文体、安排结构、选择技法、打磨语言;有基本的要求,包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等等。广播电视写作撰稿,不能抛弃这些常规的法式。其特别要领,是识性知类、通变求新。

(一)识性知类

如前所述,广播电视写作虽然只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分支,却几乎涵盖了天下文章的全部种类,其间又颇多非式之式、无法之法。唯其如此,实际操作广播电视写作,必须识性知类。

识性知类从大处说,必须严格区分艺术品和作品的艺术性。广播电视文稿是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混合。电视剧剧本之类自不必说,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台本是艺术作品,纪录片台本、广告文案和营销宣传中的一些文稿等,也归人艺术作品之列。这些艺术作品,有纯粹虚构的,有不虚构的,有根据真人真事进行艺术加工的。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文稿划归非艺术作品,媒体文稿的大多数属于这一类,新闻稿也不称艺术作品。非艺术作品不等于没

有艺术性。真正的文章皆论美感和审美,皆有其特定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只有强弱之别。广播电视写作文稿犹然。广播电视是艺术的重要载体,是创作和传播艺术的媒体,所以,即便是处理媒体日常事务的文章,也可以弄得很艺术。就作品的艺术性而言,一件件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各美其美,其间千差万别,非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完全有可能超越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操作广播电视写作,这是应当认真对待的。艺术作品是艺术作品,作品的艺术性是作品的艺术性,这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淆,不容混淆。为此,要严格区别艺术创作与非艺术写作,把握好具体作品的艺术性和它的“度”。

识性知类从小处说,要牢牢锚定在“本文”撰稿上,以“题”为抓手,切实妥置文章的定向、定点、定性、定体、定调诸事。写作广播电视文稿是“现在进行”式的,“这一篇”究竟写什么、怎样写?最终是由实践说了算,由作者启己说了算,其他的说法都不算。先“报选题”,把选题报上去(报上来),这是操作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常规套路。所以,在这里,“题”的问题,具体的题材与素材,是最佳最妙的下手之处。选题人人报、天天报,经验丰富的编导和记者知道,好的选题是真命题、“金点子”,是故事的硅谷、思想的高地。拿到了好选题,适性适材地写,文章写作的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二)通变求新

广播电视媒体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弃旧图新,新业务和新业态、新内容和新形式层出不穷,总是今非昔比。这决定了,广播电视写作唯有通变求新,着实创新,否则,断无今天,更没有明天。写文章从来追求“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高度推崇“独至”的境界,反对抄袭与模仿,最忌“天下文章一通抄”,这也构成对广播电视写作的限定。

广播电视写作通变求新,说到底是“以产品为王”,给出“创意”,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成就。这里有内容的和形式的,有全体的和局部的。因为广播电视文稿也是这样:内容是由具体形式装载的内容,形式是装载着具体内容的形式,全体是制约各个局部的,局部是影响整个全体的,所以,凡创意总是能够点亮全文,一处新即全篇新。这显示,通变求新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在其中,要非常重视出思想,出观念,出理论,出文化,极力避免思想的贫困和文化的失落。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通变求新,可以尝试在体式方面寻求突破。文章“大体须有,定体则无”,广播电视写作也是这样。“非驴非马”之作的成立,意味着广播电视写作创一体、备一格的任务及其空间。这是写作文章的经验使之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够怎么写就怎么写,从来就是写出好文章的一大诀窍,屡试不爽。这也是广播电视写作的性质使之然。古老的文体与新兴的广播电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即已确定其间变化无穷、无穷变化,不必墨守成规,不可依样画葫芦。这又是发展中的广播电视传播新的业态、实务使然。如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几乎天天都在产生新东西,广播电视写作因此而推陈出新的数量和速度,令人惊讶。以上几层,指示了广播电视写作怎样知变图新、达变出新的路径。

思考题:

1.什么是广播电视写作?它有哪些特点?

2.广播电视文稿有哪些种类?

3.什么是广播电视节目文稿写作的“先写后拍”、“先拍后写”?

4.广播电视写作如何创新?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广播电视作为传媒,统称为新闻媒体。新闻媒介原先的“四大台柱”,指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如今,互联网又加入进来,报纸和新闻期刊合称“报刊”,互联网叫做“第四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有的以新闻立台,报道新闻是它首当其冲的传播职责;其他不以新闻立台的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也都办有新闻节目,或涉足新闻性节目。受众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当今时代,电视已成为第一新闻媒体,电视新闻拥有其他新闻难以匹敌的影响力。广播新闻则以其高度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依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无可替代的影响。惟其如此,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写作构成广播电视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面。在媒体新闻实务中,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撰稿是区别开来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乃是新闻报道的高级形式,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予以阐述。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概述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质是信息。信息所依赖的传播媒介各不相同,其写作范式也不尽相同。与报刊相比较,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不同,物质载体不同,传输手段不同,受众的接受方式也不同。报刊新闻提供的是版面,广播电视新闻提供的是节目,它的叙述方式、整体结构都另有特点与要求。但是,从宏观的层面上说,不同媒介新闻文体在写作上又有着某些共性,存在某些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

一、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依据新闻报道特性而确定的。我们知道,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客观、迅速及时。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即是如何体现这些原则,努力使新闻达到上乘水平。

(一)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无论是以报道为主的新闻文体(消息、通讯),还是以评论为主的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选择的对象都必须具有某种价值,应该值得报道或者值得评论,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或明理欲望。因此,新闻写作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是特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1.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

新闻报道的对象要有价值,主要是说要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一般认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与它所体现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密切相关。事实(事件)越是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就越是具有新闻价值。在写作中,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关键就是要在显著的位置让受众意识到所报道的事实何以是新闻,它的价值在哪里。具体的做法包括:一是以较大篇幅详细叙述。这样做通常是与某些局部采用简略的叙述相结合的,有利于形成叙述上的强势和文字的凝聚重心。

二是以相应背景烘托。在一部分新闻作品中,背景是因突出事实的新闻价值而设的。背景的交代有时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文字,但却对突出事实的新闻价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恰当的对比可以造成强烈的反差,有利于突出事实的新闻价值和增强报道的效果。

2.体现评论对象的议论价值

新闻评论的对象,也有一个是否具备价值的问题。这主要是指是否值得议论。新闻评论的对象应当蕴含某种意义,具有议论价值。这种价值,往往是某种事理,经过评论者发觉、点化、揭示而呈现于受众面前,就能起到引导受众辨别是非、消除疑惑、激浊扬清、弘扬正气的作用。

具有议论价值的新闻评论对象,既可以是正面的事实,也可以是反面的事实。在写作中,评论的作者既要善于从正面的事实中树立具有认识价值之见,也要善于从反面的事实中树立具有正面启迪意义之论。既可以直接地提示事实(事件)的议论价值,也可以间接地暗示。

(二)严格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新闻真实性所衡量的,是新闻作品报道事实所达到的与事实原貌的吻合程度以及逼真程度。它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对事实所作的报道与事实的原貌相一致。

在写作实践中,确保新闻真实性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

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报道中所涉及的新闻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真实可靠,完全准确,不允许无中生有,不允许张冠李戴,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2.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需要对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描写。这种描写也应当是真实的。这就要求:记者确实到过现场,对现场有过精细的观察,对现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描写,而不是未到现场,只凭想当然进行描写,或者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不符合原貌的描写。

3.追求细节的真实

细节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恰当的、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在纪实性文学作品中,安插、添加一些与事实、人物原貌并不违背的细节描写,是无可厚非的。在新闻作品中,细节应当是确有其事,细节描写应当是确凿无疑的,是经得起检验和推敲的,而不是由合理想象而来的。

4.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

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数据,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由有关部门或机构提供,二是由有关个人提供,三是由记者亲自调查统计得出。在写作中,对于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数据,应当设法加以核实。记者所引用的数据不应当是道听途说的,也不应当是随意估算的。

5.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

新闻报道所引用的人物语言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这主要是说:(1)人物确有此言(并非报道者根据写作需要杜撰而成);(2)间接引语符合人物语言的原意;(3)直接引语与人物的原话高度一致(关键性的词语一致,表达的意思一致,语气、语调一致)。严禁记者按己之需杜撰或改变人物语言。

(三)注重发挥事实的作用

新闻要做到客观、公正,才能使公众比较信服地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在写作上,如何体现客观公正呢?这就要学会用事实说话。

1.新闻报道:用有价值的事实说话

受众是通过了解事实来接受新闻信息的,也是通过了解事实来进一步了解周围世界的。如果想要让受众接受某一个道理,比较好的办法是将道理蕴含在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一是要选择好事实,二是要概括好事实。

选择好事实,是用事实说话的基础。怎样选?(1)选择新鲜的事实,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和兴趣。(2)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3)选择背景事实,用以对比或衬托。

概括好事实,也就是说,具体材料纷繁复杂,不能事无巨细,从头到尾统统写进去,拖泥带水,致使主体不鲜明。概括好事实应该要掌握大量材料,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较好的文字水平;要能生动形象地阐明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防止表面性、片面性、主观性。

2.新闻评论: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

在新闻评论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论点,要证明论点就必须依靠两种论据材料,其中之一就是事实性论据(另一种是理论性论据)。新闻评论的作者,常常要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摆出一定数量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性论据。如果事实性论据的数量太少,就会显得比较单薄;如果论据只有一个,那么就有可能被认为孤证不足以服人。当然,使用过多的事实性论据也无必要,有可能被认为堆砌材料。

对于新闻评论的作者来说,并不是按证明论点的需要罗列事实性材料就可大功告成。事实性论据和理论论据一起,应当被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并且要将这样一个逻辑过程用一定方式加以展示,从而使论点的正确性毋庸置疑。这样才能实现摆事实与讲道理的结合。

(四)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

新闻是“易碎品”,时过境迁,就会成为旧闻,变成“马后炮”,失去作用。对于记者写作来说,迅速及时应该是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求快,绝不能为了抢新闻而忽视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讲,新闻迅速及时这一报道特点增加了记者写作的难度。记者写作力求提笔成章,讲求时效,同时还要讲求准确,此外还要讲求文法。写得又快、又好、又准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新闻时效性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记者的能力和素养。要想做到所写作品达到较高水准,必须在平时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二、广播新闻写作的特点及分类

广播新闻即由广播电台制作,并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所发布出去的新闻信息。与平面媒体不同的是,广播是一种完全诉诸人们听觉的大众传媒。因此,广播新闻写作具有独特的魅力。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稿应当能够通过各种声音系统的巧妙组合,激发听众的想象。也正因为如此,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稿应当通过各种手段避免因声音的易逝性为广播新闻带来的短暂性。

(一)广播新闻写作的特点

1.短小精悍

广播新闻依靠声音向广大听众传播。据科学测定,人的视听敏感点一般在15秒至30秒之间。显然,广播稿篇幅太长,容易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这一生理特点规定了广播新闻短小精悍的特性,力求在人们未产生疲劳感之前就完整地发布一条新闻的内容。很多新闻报道在广播中仅占30到45秒,3分钟的单条新闻广播已经属于长报道了。除现场直播外,广播新闻中一般消息不超过1分钟(1分钟中文200字左右),通讯不超过5分钟(1000字左右)。世界各国的广播新闻都是如此。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30分钟的时间里平均要播出新闻稿30条左右。除少数情况以外,广播新闻一般要比报纸新闻简略、短小,因此取材必须精粹。这就迫使记者在写广播新闻稿时,必须尽可能地高度浓缩,某些事件的详细过程、某些经验的具体介绍、某些详尽的分析论证、过多过细的数字等等,都应精而简之,而把最主要的信息、听众最需要了解的内容写出来,以便于听众听、记。

2.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是新闻写作的普遍要求,广播新闻尤其如此。广播一听而过,听众没有时间思考。听众收听广播和读者看报纸也有区别,看报纸一般都是坐下来认真阅读,听广播则往往精神不是很专注,因此,广播新闻中的抽象论证、概括性叙述等不宜过多、过长,而常用具

体形象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正如鲁迅所说:“诉于耳的方法,和诉于目的时候全然两样的。所谓听众者,凡事都没有读者似的留心。……听众者,是从赘辩之中,拾取兴趣和理解的。”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供更多的具体形象,尽量让听众在听而不见的情况下产生形象感,似乎摸得着、看得见;二是放缓广播的节奏,尽量让听众在一瞬即逝的情况下有一个思索、回味的余地。

具体形象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多用生动活泼的细节。细节是事实中的事实,事物的特征往往通过细节才能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细节才算是抓住了事实,用具有细节的事实反映主题,才能准确地体现出新闻的个性。

3.行文流畅

基于线性传播的特性,广播新闻的行文常需开门见山、环环紧扣,自始至终如流水一样顺畅,最忌兜圈子、绕弯子,使人听了半天不知所云。根据这一要求,一些常用的提问式、引语式等导语和不便于听的插叙、倒叙等手法一般都不适合于广播新闻。广播新闻较多采用时间顺序结构或并列关系结构,起承转合要自然,不要给听众造成思路以至感情上的不连贯甚至断路的感觉,有时要使用恰当的转折语,做到上下文在内容和语气上自然衔接;多用单一因素的句子,少用或不用复合旬,也就是一句话里不要堆砌很多概念,包括不要堆砌很多的形容词。用语简洁是新闻的特征之一,尤其是广播新闻的特征之一。

4.通俗明快

广播语言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因此广播新闻的语言除遵循新闻语言的共同规律——准确、朴实、简洁、通俗以外,还特别强调三个方面:(1)通俗、口语化。广播新闻语言要求通俗,而且一定要口语化,目的是使新闻通俗易懂。(2)简洁明快。如前所述,广播一瞬即逝,听众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更不能停下来反复研究,因此它的语言一定要干净利索、简短明确,不能在一句话里堆砌很多概念和词语。(3)音韵优美。为了便于听,广播语言还要求音律的协调和音韵的优美。汉语的一大优点是具有音乐感很强的四声。写广播稿时应自觉地运用这一条件,使广播稿像音乐一样动听。广播要跟上时代步伐,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记者、编辑就要注意提高广播新闻的写作水平与能力,讲究广播的“听觉”艺术,让听众通过广播获取信息时处于收听与理解同步的状态。

5.适当重复

广播不留痕迹、不便查找,因此要有适当的重复,这大体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整个广播节目的重复。比如重要的节目每天可适当重复播出,以便适应各方面听众不同时段的收听需要。二是部分内容的重复。比如,为了报道某个事物、某个事件所使用的背景材料,如果时间不是相隔比较久,可以用新闻链接的形式给予播出。三是部分词语的重复。比如报道某个工厂,报纸上出现一次厂名就行了,广播则应多出现几次,以便让人们听得清、记得住,或即便前面没听清,后面也能听明白。与此相联系,广播新闻还应注意文章的节奏。总的原则是:节奏要舒缓一些,尽量不要让人们感到紧张,喘不过气来。

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在关键字眼之前要有“铺垫”,让听众在思想上有个准备。比如,说到一个人名,应在人名前交代职务或所在单位等,而不要先说人名,后交代人物背景。又如报纸新闻常使用引语式导语,一开头先引出一段话,然后再说明出处,广播新闻一般不适于使用这种倒装句。二是在行文中适当加一点过渡性的重复字眼,以放缓文章的节奏。比如“××最近研制成功,投产后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经费的支出”,广播稿最好在“投产后”前面重复一次该产品名称,这样就在这两句话中间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间隔,文章的节奏也因此舒缓了一些。三是在谈到某个问题的主题前,先谈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小细节,像拉家常一样步步引申。这样做,可先让听众思想上有一个准备,便于收听。

(二)广播新闻写作的类别

通常情况下,广播的新闻文体以消息类为主,但与平面媒体相比,广播新闻文体的丰富

程度并不逊色。常见的广播文体包括广播消息、广播专题、广播评论和广播谈话节目,它们同样是为听而写的问题,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1.广播消息

广播消息是最常见的广播新闻体裁,狭义的广播新闻就是广播消息。和报纸的消息一样,广播消息也分为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也分为简讯和一般消息。这是一个强调体现广播时效性优势的问题,因此这一文体最明显的写作特征就是围绕时效性展开叙事。

与其他的广播文体相比,广播消息的最大写作特点是篇幅短。广播消息之所以短,与广播的时效性是分不开的。对于广播消息来说,快比详细更重要。为了做到“快”,广播甚至可以在播出其他节目的途中,插入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同时,“短”也可以增加特定新闻栏日的信息量,在固定的时间中,新闻篇幅短意味着听众可以听到更多的新闻,从而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

广播消息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内容单一。在报纸写作中,一则消息的内容可能是比较丰富的,有主要事实也有次要事实,但一则广播消息原则上不允许存在多主题,也不主张内容头绪复杂。这是因为,按照听众的收听习惯,只有内容单一的报道才能产生较好的听觉效果。一则广播消息能够把一个主要的事实说清楚就可以,次要事实如果影响对主要事实的了解,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加以删除。如果内容头绪繁多,听众往往会陷入理解的无序状态。

2.广播专题

广播专题的种类比较多。从单一文体上说,比较常见的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和广播专访,从组合文体上看,还包括系列广播专题和连续广播专题。作为一种叙事的新闻题材,它与消息在写作特点上有所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不如广播消息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篇幅使它有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从而可以充分展现广播作为声音媒体的感染力。

与报纸的通讯、特写或者与广播消息的写作特点相比,广播专题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声音的形象性。写作者可以尽情地将音乐和音响两大要素运用到报道中去,充分挖掘细节,全面展示新闻事件跌宕起伏的全过程,塑造报道所要展现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形象,并引发人们充分的联想。广播专题常常较多地使用录音报道或者现场报道的手法,这样,广播专题往往显得比较生动形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声音的传真性,使广播专题的听众既能如临其境,又有想象力驰骋的空间。

产播专题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情感性,这一点与报纸通讯和特写是相似的。与广播消息写作相比,广播专题由于空间较大,多种表达方式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因此描写、抒情这样能够调动听众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大量运用。由于声音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因此广播专题利用借景抒情、大量的语言及心理描写等,常常能激发听众的情感。

(三)广播评论

与一般报刊评论不同的是,广播评论特别强调短。如果说广播消息必须短小,那么广播评论就应当更加短小。因为相对于叙事,说理更不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然而短小并不意味着缩减内容,使评论空洞元物,而是意味着用更精练的语言表达思想。因此,广播评论特别强调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清楚最主要的观点。

与一般的报刊评论不同的是,广播评论也特别强调具象化,要求用最生动最浅显的语言清晰地表达最主要的观点。要多用喻证、例证等具象化的方式而不是逻辑推论等抽象化的方式进行论证。一般说来,有述有评的广播评论更能抓住听众的耳朵。

广播评论也特别强调亲和力。在评论中不但要求主题与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要求在评论中带有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感,使听众感到贴近和亲切。也就是说,广播评论不但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

(四)广播谈话节目

与其他的广播新闻文体不同,广播的谈话节目兼报道、描述、评论于一体,既可以像广播消息那样传播事实,也可以像广播特写那样放大细节;既可以像人物专访那样说明情况,也可以像广播评论那样发表观点。因此,综合性是广播谈话节目最主要的特点。在广播谈话节目中,可以找到各种广播文体的特征。

因此,广播谈话在文体规范上的规定也是相当宽松的。无论是结构还是表达方式,都相当自由,完全根据现场的情况而定,甚至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谈话是脱口而出的。广播谈话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口头传播魅力的广播新闻文体,它更像是一个论坛,更能体现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火花。

三、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及分类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说明电视新闻与广播一样,同属电子媒介,以区分与印刷媒介的不同;所谓“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是区别它和广播的不同,电视是以视听双通道传播信息的。

(一)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从事电视新闻写作,必须考虑到画面、声音和文字系统的配合问题。这是电视新闻写作最重要的媒介特征。如果三种系统配合得当,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相反,如果这三种系统配合不当,就会相互干扰,形成噪音。因此,电视新闻写作不能仅仅考虑电视新闻的文本。而且,不能否认的是,电视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媒体,并不是因为它的文本系统,而是因为它的画面系统。因此,文本为画面服务,应当是电视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反过来,让画面为文字服务,就有可能出现主题先行的问题。

文本为画面服务就意味着电视新闻文本的篇幅、内容和结构要被画面所决定。在这一点上,电视文本的写作与一般新闻的写作有着较大的不同。电视新闻的写作者要充分考虑画面的叙事功能,尽可能让画面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上乘的电视新闻作品。

1.文本为画面服务

从内容角度来看,尽管电视新闻写作并没有要求声音和文字单纯用来解释画面——而且这么做显然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新闻报道来,但声音和文字必须与画面相关。在通常的情况下,声音、文字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解释画面,二是补充画面,三是点缀画面。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这三种情况通常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电视新闻报道的文体中。解释画面,通常指的是画面具有多义性或者难以理解,需要声音和文字加以说明;补充画面,指的是有一些画面无法拍出或者没有必要拍出的内容,需要声音和文字加以补充;而点缀画面通常是指用声音和文字渲染或者烘托气氛,增加镜头的冲击力。对于一篇电视新闻报道来说,解释画面的声音、文字一般运用于新闻的主体部分,而补充画面的声音、文字则往往更多充当新闻的背景。至于点缀画面的声音文字,通常是一种重要的修饰成分。

2.跳跃式的叙事结构

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的文本是对起承转合的一般叙事结构的消解。电视新闻的文本常常是一种跳跃式的结构,不但不强求导语、结尾、主体等新闻组成部分的完整性,而且其间存在着许多空白,而这些空白通常是由画面语言去填补的。这种文本结构与画面的蒙太奇结构有相似之处。几乎所有声画结合的电视新闻,都是由画面结构与声音文字结构相结合的产物,二者相互渗透。尽管从单个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些结构之间的空白,跳跃大得令人费解,但只有这样,电视新闻的几个符号系统才能做到珠联璧合。

由于要求电视新闻文本的写作者必须重视画面,因此与一般的新闻写作者不同的是,电视新闻的写作者必须更熟悉镜头语言。这包括写作者必须熟悉摄像机的运动方式、了解景别,这样才能写出准确的脚本。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广播和电视在媒介特性上有一定的类似性,因此,广播新闻

写作的一些媒介特征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的写作。比如报道的篇幅要短,内容要单一,语言要口语化和通俗化、要高度概括和准确等。这些要求几乎对一切诉诸听觉易逝性的媒体都适用,在此不再赘述。

(二)电视新闻写作的类别

从大的类别来看,电视新闻的文体与广播新闻有类似之处,可以被分为四大类,也就是消息类电视新闻、专题类电视新闻、评论类电视新闻和谈话类电视新闻。但由于电视表现手段的多样性,电视新闻的表现方式更为灵活,每一种文体都有许多种类。

1.消息类电视新闻

消息类电视新闻沿袭了报纸消息的特点,强调快速、简短、鲜活。它的种类很多,从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和影像新闻。严格地说,尽管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和字幕新闻各有所长,而且也都是不可或缺的电视消息类型,但只有影像新闻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因为,它充分发挥了电视声画结合的特点。

作为最具电视特点的消息类新闻,影像新闻与广播消息、报纸消息以及其他电视新闻节目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捕捉最具典型性的画面形象;其二是充分发挥解说词的叙事功能。

影像新闻篇幅较短,却必须准确地描绘出事件的整个轮廓,因此它势必要对画面进行严格的筛选。影像新闻所选择的画面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要能够较为清楚地反映事件的过程,这些画面本身要具有叙事功能。一篇优秀的影像新闻,其画面应当是引人人胜的,而不是仅仅被用来解释主播所播出的新闻稿件。

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影像新闻也不可能完全像专题类的电视新闻那样干脆以画面为主要的叙事手段并尽可能减少解说词的数量,因此在精选画面的同时,精彩的解说词也显得十分重要。应当说,消息类电视新闻更注重充分发挥解说词的叙事功能,这是消息类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特色。

2.专题类电视新闻

专题类电视新闻类似于广播和报纸中的通讯、特写等,也是电视新闻的重武器。它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人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心出现的社会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常见的专题类电视新闻主要有专题新闻、专题调查和电视专访等。

由于专题类电视新闻有足够的篇幅,它常常比消息类电视节目更加深入,更加精致。专题类电视新闻更加注重画面的叙事功能,更加注重解说词的抒情和议论功能而不仅仅是其叙事功能,并且更擅长挖掘非事件性新闻。专题类电视新闻的画面更多地采用长镜头这样的纪实性拍摄手法,而不像消息类电视新闻那样,更多地把典型画面用蒙太奇的方式组合起来。

3.评论类电视新闻

与广播的评论节目一样,评论类的电视新闻也脱胎于报纸的新闻评论。从电视新闻评论的种类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存在。如一些教科书上,将电视评论划分为评论员评论、本台评论、编后话、电视短评等类型,完全就是报纸评论的翻版,而且直到今天,还有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以报纸新闻评论的文体为母体,进行电视评论。报纸的评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评论类电视新闻的发展,但这种评论方式始终没有很好地发挥电视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电视述评的兴起,电视评论开始成为各电视台的新闻热点栏目。自央视《焦点访谈》取得成功以来,电视述评成为各电视台新闻评论的重要形式。这种在画面上讲究精练和典型,在解说词上讲究分析和理性的电视新闻文体,确实将评论的思想性和电视的媒介特征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主持人“说新闻”也是这些年来比较受欢迎的另一种电视评论方式。主持人的点评与叙事性的电视新闻结合在一起,显得既有感性色彩,

又有理性思考,充分体现出了电视媒介的特点。

4.谈话类电视新闻

这种节目的文本与广播的谈话类新闻有相似之处,比如说谈话的内容带有即兴发挥的性质,节目的互动性比较明显等等,因此在本节中不再重复。

不过与广播的新闻谈话节目相比,谈话类电视新闻更加强调视觉效果,强调视觉元素的使用,因此,对于受众来说,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更具有现场感。为了摆脱谈话可能带来的枯燥无味,谈话类电视新闻越来越多地穿插叙事的画面来介绍谈话的背景。这种声画兼备的谈话类新闻节目确实更有吸引力,所以,往往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广播电视消息写作

消息因其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信息密集,常以“快速反应部队”的面目出现,在新闻文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对某种信息的需求极其迫切时,消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因此,本节将重点讲述消息文体的写作技巧,由消息写作的一般规律出发,分类讲述广播消息和电视消息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消息写作的一般规律

了解消息写作的门径、掌握消息写作的规律应从学习和掌握消息文体的构成部分、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人手。

(一)消息的构成

1.标题

在报纸媒体上,消息的标题较之消息的其他部分更为显眼。在广播、电视媒体播出的消息中,标题和相当于标题的文字也是相当引人注意的。“题好文一半”,对于消息文体写作来说同样如此。

消息的标题有不同的形态。有的消息标题结构比较简单,仅有一个标题,如“广西南丹矿区发生重大灌水事故”。这类标题被称为单一结构标题,其特点是:在简短的文字之中触及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且多数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有的标题则是一个标题群,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如“(引题)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正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副题)安东举行盛大欢迎会和欢迎宴会”。引题的作用在于引出正题,既可以是交代背景进行铺垫,也可以是渲染气氛加以烘托,还可以是其他方式。正题的作用在于以简洁的语言交代新闻事实,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在哪里。因此,正题必须触及实实在在的内容,而不能很泛、很虚。副题的作用在于对正题的内容加以必要的补充、延伸,以进一步扩大引题和正题的效果。

一般来说,消息的一组标题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都必须有相应的标题担当起展示、点明新闻事实的任务。同时,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洁明快,有利于受众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抓住和理解新闻事实。这就是说,消息标题无论是叙述事实还是评价事实,都必须讲究用语简练,表意明晰。

2.导语

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头部分。它和一般问题的开头部分有所不同,并不用来介绍事由、缘起,也并不只是起一种导引作用。消息的导语,从形式上看,它是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如果整篇消息只有一个自然段,那么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从内容上看,它必须对新闻事实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概括;从功能上看,它必须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浓缩、提炼,展示其最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对受众形成看一眼就被吸引住的力量。因此,对于

消息来说,导语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开头,而是文本中新闻信息特别集中、价值含量特别高的部分。导语不一定要包含所有的新闻要素,但应当至少包含一个以上的w或H。如果强求在一条导语中囊括所有的新闻要素,可能会显得哕嗦。

除了对全篇消息的内容进行精当概括之外,消息的导语,也应当有自己的亮点。记者不仅要致力于发现新闻事实本身的亮点,将其融化在导语的写作之中,而且还要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来撰写导语,从而形成亮点。也就是说,导语的写作要能给人以新颖之感、新鲜之感。比如,采取描绘性的语言让受众在心中对所描写的人物和场景留下深刻印象,或将受众关注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在导语中提出,激起受众的兴趣,也可在导语中设置悬念,形成“卖关子”之势,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主体

在消息文体中,主体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加以具体展开的部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就通常的情况而言,标题和导语都只是撷取新闻事实的新鲜之点、精彩之点、重要之点展现给受众看,而主体则应让受众看到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在明白“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明白“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是这样”。具体说来,它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完成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具体展示,使受众了解新闻事实的具体过程、相关背景以及他们想要了解的方方面面。二是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有所补充和延伸的事实,与标题和导语中涉及的新闻事实是密切相关的,进行补充可以帮助受众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新闻事实,而不是画蛇添足。

总之,主体与标题、导语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既不应该与标题、导语有过多重复内容,也不应与它们相脱节、相游离。

4.背景

新闻背景是由薪闻的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背景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及其他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外部联系,也就是新闻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如果信息中对必要的背景缺乏交代,新闻事实的主要特点、价值、意义就难以为受众所充分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背景往往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对比性材料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新闻事实进行烘托,使新闻事实获得可供比较的参照系;说明性材料对新闻人物以往的经历、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概念术语等加以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受众得以排除阅读和接受的障碍;解释性材料用于披露新闻事实背后的有关情况包括鲜为人知的情况,为受众进行理性判断提供依据,加深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5.结尾

对于消息来说,结尾并不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一部分消息在叙述完新闻事实以后戛然而止,给人干脆利落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不加结尾是明智的选择。但在为数不少的消息中,结尾还是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

在一部分消息中,结尾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有:(1)对新闻事实加以概括;(2)对全篇报道进行升华;(3)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和蕴含意义进行点化;(4)就报道的事实加以引申,以此启发受众思考;(5)对前文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予以补充,等等。

(二)消息的结构特点

消息在结构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它的结构,不同于新闻以外的其他文体,也不同于同属于新闻文体的通讯。其结构特点,是与它作为新闻报道中的“快速反应部队”的角色身份相一致的。

1.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导语/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其他事实……

这种结构的长处在于:有利于记者快速报道新闻。有利于编辑、读者快速把握新闻的精华。而其局限性表现在:比较适用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对于某些非事件新闻、富有人情味或故事性的新闻就不太适宜。因为这类新闻往往依赖新闻情节,这恰非倒金字塔结构所长。

2.金字塔结构

又叫时序结构或编年体式结构。没有导语,只是自然而然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事件的开端,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结束,消息也就收尾。这类结构适合时间因素较为重要、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如现场目击记、法庭审判、警方报道以及某些暗访报道等。因为这类题材如果不采用时序结构而一味强调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点放在报道的开端,受众就不得不自行组合事件的前后经过,一部分受众可能因此而感到厌烦并放弃阅读。而使用时序结构则能够使事件的叙述流畅通达,便于理解,紧紧抓住受众的心。

3.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文本的几部分内容同时并行的一种结构。往往是一个概要导语后(吸收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保证读者能够首先有一个概括的NN),罗列相近的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主题。并行的内容可以是时间、地点、人物或者事件,适用于公报式新闻或经验性新闻等。在整版的倒金字塔结构报道中,并列结构可以使消息显得更加新颖。

4.悬念结构

悬念式结构是一些喜爱挑战传统的记者偏爱的样式。他们往往不愿在报道的开头直接展示事件的真相,而是先给出一个谜,然后引导受众在报道所披露的调查材料中寻找答案。对于部分同样乐于解谜的受众来说,这样的结构的确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达到其他文本结构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消息的语言特点

1.简洁与明晰的统一

语言简洁与语言明晰之间常常会存在一些矛盾:顾及了简洁难以顾及明晰,顾及了明晰又难以顾及简洁,似乎难以两全。而消息的语言则必须设法达到两者的统一。消息的语言与通讯的语言相比较,前者简洁、明晰、直白,后者当然也应当明晰,但可以相对舒展,可以采用比较形象的语言。

2.严谨与生动的统一

消息的语言必须言之凿凿,滴水不漏,在真实感和分寸感等方面都无可挑剔,经得起检验和推敲。这就是所谓严谨。但是,另一方面,消息的语言又必须生动。这是因为:生活中的新闻事实本身就是千姿百态的,有着生动的内容和形态,包括消息在内的新闻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所用的语言当然应与生活内容本身的生动形态相一致;再者,作品的语言生动又是造就新闻作品可读性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3.具体与概括的统一

消息的语言,应该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说具体是因为消息语言忌空洞、空泛,忌言之无物。“会谈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这种套话虽然也很概括,但“亲切友好”这类用词不免失之笼统,使人很难感知其具体内涵和表现。“某某某的精彩讲话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可说是概括之极,但如何精彩、热烈却是毫无具体内涵。作为消息语言,不如改作“某某某的讲话被听众们的十多次掌声打断”。虽然对精彩和热烈未置一词,但受众不难体会此人讲话的精彩程度和现场的热烈气氛。此外,消息在需要概括的时候而不加以概括,也会出现弊病,会失之冗长、拖沓。

二、广播电视消息写作的特殊技巧

(一)广播电视消息的结构特征

从结构上讲,广播电视消息文本很有自身的特点:其一,与报刊消息的结构不同,广播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

1:细节的类型 2:广播电视文稿写作不用倒装句,不用倒装结构。 3:为什么电视解说词要多用指示性代词,要引人看。 4:录音报道选择现场音响的标准。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 幻灯片2 第一章绪论 一,广播电视文稿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新闻文稿(消息,专稿) (二)访谈节目的文案(介绍词及访谈问题的拟写) (三)电视解说词写作 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一)广播电视文稿是广播电视传播质量的基础 (二)广播电视文稿写作有其特殊的规律 幻灯片3 三,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对记者素养的特殊要求 (一)对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场景或画面(尤其是当中的细节)的新闻价值或意义的敏感(二)口语感(能够通俗、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说) (三)能够简洁地说 (四)具有讲故事的能力(能够变化多端的说) 幻灯片4 ●第二章选材要注意的问题:细节 ●一,细节的含义 ●二,细节在文章写作中的意义 ●(一)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感染力(在于具体或“感性”) ●(二)使文章内容新起来(“选点不选面”) ●(三)典型的细节易于形成“历史记忆” ●(四)使大题材的写作落到了实处 ●(五)使文章在表情达意上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三,细节对于广播电视文稿的特殊意义 (一)适应或满足了电视的“可视性”(电视讲求“可视性”,而“可视性”在于具体可感,而细节正是如此) 幻灯片5 (二)可以使广播电视消息“短”起来,满足广播电视消息“短”的要求; 四,细节的类型 (一)直接反映、侧写或烘托主题的细节 (二)展示环节的细节 (三)刻画人物的细节 五,细节的获取 幻灯片6 ●第三章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的两个基本原则:“为眼睛而写”,“为耳朵而写” ●一,什么是“为眼睛而写”,“为耳朵而写” ●(一)“为眼睛而写”:表述要使人“听得清”,“感觉得到”,“把握得了”; ●(二)“为耳朵而写”:写作要“让人看”(使人能集中注意力看画面),“引人看”(引人 看画面) ●二,“为眼睛而写”与“为耳朵而写”作为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信息传播有“传通”原则, 幻灯片7 (二)要“传通”,根据广播电视的声像符号诉诸人的视听特点,其文稿的表述要奉行“视听至上”原则,这也就是要“为眼睛而写”,要“为耳朵而写” 三,广播电视“为耳朵而写”(“听得清”,“感觉得到”,“把握得了”)要注意的问题 (一)为了“听得清”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1,“如话”地说:通俗化,口语化;立意高而表述平易,道理深却言之如常,所谓写作的话化 2,顺着说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考试1

广播新闻标题:广播新闻提要,一句话新闻。电视新闻标题:提要题,屏幕提。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通常是它的第一自然段,以极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或是最能吸引受众的内容。导语形式; 叙述,描写,设问、对比、引用、评论 编剧的欲望力学(力作用力学,悬念磁力,高潮撞击力 频道呼号:就是频道的名字,与时俱进‘讨口彩’ 使命句:口号的影响力价值 题文相符:其一,标题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要与新闻报道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标题与新闻中的基本思想一致,不能游离于基本思想之外,不能以偏概全;标题表现新闻内容要清楚明白。其二,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任意拔高夸大。 断裂式行文法,原本是教文,特别是诗词写作的常用方法。它最早被国外的新闻界广泛应用于新闻写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一个事实到另一个事实,从全面概括的叙述跳到具体叙述,从背景资料跳到新闻主体,从表面现象跳到事物本质,从正面跳到反面或者相反。 媒体文稿:第一类是营销宣传文稿,第二类是管理文件和文书,第三类是学术研究与业务交流文章。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节目类型:新闻节目(消息类新闻节目),对象性节目(老年节目,青年节目),文艺类节目(春节联欢晚会),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纪录片(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体育节目。 节目文稿类型:第一大类是新闻稿,第二大类是非新闻节目台本。 广播剧:是一个戏剧化的,纯粹的声学性能,广播电台或音频媒体,如磁带或CD出版。 新闻导语的作用和意义: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作用导语处于消息倒金字塔结构的最高点,因此它的新闻价值最大。导语可以让读者迅速知晓事实,让不想看整篇新闻报道的读者,可以通过导语了解事实最核心重要的部分,节约时间。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令人不能释手,就能吸引受众。所以我们写导语时,可以充分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白描等,使导语更加好懂、好记,从而使受众在对导语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接受新闻信息。 电视综艺节目类型:按照播出样式分为常规性栏目,综艺晚会,赛季节目。按照节目要素分为娱乐资讯类,娱乐谈话类,综艺表演类,游戏娱乐类,益智闯关类,才艺竞秀类,‘真人秀’娱乐类,泛娱乐类节目。 新闻理念的客观性原则: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作为最重要的新闻专业概念之一和一种新闻理念,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事实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基本特性,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尊重事实,要如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客观性的目的是?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新闻写作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基本要求;1具体,弃大写小,弃多写少,多用母概 念少用子概念,抽象数字具体化,尽量避免数字和行话2清晰思路清晰,表述清晰,正确的组织表达语言,3简洁,不说与中心无关的话,另用短句不用长句,不用不必要的重复,尽量不用形容词副词,简洁同时也要富于文采 新闻标题的三重境界:初级阶段标签式。中级阶段描述式。高级阶段超越式(追

【精品】第3单元《抓住细节》作文习作教学设计

《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材中首先指出什么是细节描写;接着列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然后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简短记录记忆深刻的细节的方式,更好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提示学生细节描写要注意的问题:要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虽然有小学六年写作经验的积累,但是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记叙事件不具体,很笼统,描写人物和写景状物时,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细节,不能很好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因此,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四、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典型、生动的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准备 学案:人物描写分析材料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对比句子——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 导语:请同学们读两个句子,帮助老师判断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极了。 句子2: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的庄稼热得低下头,弯下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出示任务: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补了哪些内容? 3.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小结: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大家之所以认为第二个句子好,正是因为与第一个句子相比较,第二句对周边景物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更好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因此,要想更好表情达意,抓住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赏典型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2.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

复习题目——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一、名词解释(20分) 1、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 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2、宣传片:是用制作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对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有重点、有针对、 有秩序地进行策划、拍摄、录音、剪辑、配音、配乐、合成输出制作成片。 3、栏目策划:从广播策划的角度,重点强调集多条展现途径和多种表现形式为一 体的"广播专题式直播"方式,该方式以"广播直播"为核心,附以全面的专题围 绕。 4、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 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 形式。 5、策划:即事先谋划某事物的程序和过程,策划的要素包括特定事项、创意设计、实 施方案、预期目标等 6、编导阐述:是编导对所制作的电视节目,在创作意图、完整构思等方面的文字说明 和全面解释,也是编导对摄制组全体人员的指导性安排意见。 7、纪录片解说词(解说词):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 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 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 8、拍摄提纲:为拍摄一部影片或某些场面而制定的拍摄要点。 二、简答(30分) 1、广播电视消息语言的写作(特殊)要求P32 (1)多用双音词,少用或不用单音词,以免造成误听。 如:已——已经、曾——曾经、虽——虽然 (2)多用口语中的语气词,少用书面语的关联词 (3)应特别注意同音不同义的次,以避免误解。 (4)注意用词的规范问题。 (5)注意标点符号在有声语言中的体现 2、电视文本写作要建立哪些电视意识 (1)建立扬式思维方式。电视作品是由多种媒介元素组成的,其作用、发挥的程度要收多种因素制约(作品整体和谐美才是美;电视文体要服从节目主 题、形式、风格等的总体构思要求) 1)受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的制约 2)受编导的创作个性的制约(它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 3)受思维媒介本身的表现力的制约(字幕擅长于表现抽象、哲理性的信息; 画面擅长于形象直观展现事物的形象;音乐擅长于表现情感、情绪和连 接画面) 3、广播电视文本的写作主体(写作者)必须具备哪些撰稿条件?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是坚持独立思考,排除各方干扰,不跟风,不跟钱; 2)在报道内容方面坚持完整、平衡原则; 3)陈述事实的情节和系结石严禁想当然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1312108 【英文译名】Text Writing of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学分数】4 【总学时】64 【实践学时】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视各类体裁的写作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电视消息、专题、评论、文艺的写作特点,为今后从事电视采写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知识,根据不同的电视节目文稿的写作特点,准确、流畅地写出适合电视节目播出的文稿。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后继课程等) 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写作基础知识,具备独立的采访、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基础知识。此外,基本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修养,也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保证。 四、课程内容(内容体系、结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第一讲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的意义 第二讲广播文稿写作 第三讲广播文稿写作训练 第四讲电视新闻写作概论 第五讲电视解说词的撰写 第六讲电视消息写作 第七讲电视经济新闻写作 第八讲电视科技新闻写作 第九讲电视体育新闻写作 第十讲电视新闻评论写作 第十一讲电视纪录片写作 第十二讲晚会解说词写作 第十三讲电视散文写作 五、教学方法建议 1

文学与艺术学院 2 尽可能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写作联系。 六、考核方式 考试。 七、其它说明(如习题或作业,实践环节内容和要求) 相关章节讲述后,可进行文稿实务写作训练。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写明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1、教材 自编讲义 2、参考书 赵淑萍:《电视采访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8月版 许永:《电视策划与撰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九、学时分配

抓住细节描写的作文课教案

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能力目标】 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1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2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教学方法 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广播电视作品分析文本资料复习进程

广播电视作品分析 美国电视节目概述 电视节目的四分法 在美国电视行业中,栏目的分类完全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 Action/Adventure 动作与冒险类 Cartoon 卡通 Children 儿童节目 Comedy 喜剧 Drama 戏剧 Game Show 游戏(滑稽综艺节目) News 新闻 Reality 真实探险类 Science Fiction 科幻 Soap Operas 真人秀 Talk Shows 脱口秀 电视节目的简单四分法 1.普通新闻(以晚间新闻为核心的常规新闻播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特别报道等) 2.娱乐性新闻(由新闻部门制作并以制造收视率为主要目的的其他新闻类节目) 3.非虚构娱乐节目(包括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综艺节目等类型的各种电视剧以外的娱乐性 节目) 4.电视剧(所有戏剧性节目,包括电视电影) 体育节目、纪录片、科教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等 用新闻娱乐公众 美国电视中,早间节目与黄金时间新闻杂志最大的共性在于 1.它们都是由新闻部制作的娱乐节目 2.它们都是杂志型栏目,即在一次节目中分出若干板块,分别讲述一些互相没有关联的故 事 《今天》(Today)、《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60分钟》(60 Minutes)、《20/20》 等代表性节目 在电视中谈话 夜间谈话节目在形式上变化不大,但在内容和主题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早期的夜间谈话节目内容主要集中于娱乐界新闻和生活琐事,追求娱乐性和戏剧效果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夜间谈话节目越来越向严肃和敏感的时事话题靠拢,甚至逐步以这类话题作为主题内容 综艺还是游戏 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这类滑稽综艺节目成为电视中最热门的类型。 当前,目前唯一真正有影响的综艺节目,是NBC的《周六夜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 历史上第一种让大众着迷的单纯电视娱乐形态是所谓的“益智节目”(quiz show) 1955年,CBS推出了一档高额奖金的智力竞赛节目《64000美元问题》(The $64000 Question) 此后,CBS制作了派生节目《64000美元挑战》(The $64000 Challenge) NBC 仿效《64000美元挑战》制作了《21点》;类似的节目还有《大惊讶》(Big Surprise)、《高额经费》(High Finance)等 “真实”的游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4.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 1课时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 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说:“我看 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一、读一读上个单元你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二、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好细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细节描写必须典型。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抓住细节真情描绘 ——细节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结合视频素材,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2.学习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视频素材,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写作训练,观看伊朗电影《小鞋子》结尾,引导学生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伊朗电影《小鞋子》结尾视频独立小视频《黑洞》 教学方法: 观察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设想: 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没有细节描写的作文是空洞的,且读来生涩呆板,没有感染力。七年级的学生在作文里有能力把某件事写完整,但捕捉细节、描写细节的能力较为欠缺。针对这一现状,结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训练——抓住细节,我特别设计这节作文训练课——“用心观察、仔细捕捉、真情描绘”,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利用伊朗电影《小鞋子》结尾的视频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则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学生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布置作业环节,又选用一个极具表现力且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的视频《黑洞》,用以学生课后练习。

为了避免“注重了技能而孤独了灵魂”,每一个环节既凸显学生的自我,又体现合作学习的特点。课堂训练环节,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文中有“我”的机会,充分展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个性。 一、导入新课 从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导入。 二、抓住细节——用心观察仔细捕捉 1.简介伊朗电影《小鞋子》剧情 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故事的最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视频 2.播放《小鞋子》电影结尾,要求学生用心观察、仔细捕捉 3.分小组讨论讨论 (1)你都看到了哪些人和物哥哥、妹妹、阳光、池水、金鱼 (2)你捕捉到哪些细节 哥哥和妹妹的眼神、脱下的破鞋子、磨破的双脚、清澈的池水、围着双脚嬉戏的金鱼 (3)你会选择哪个点从什么角度进行描绘,为什么?神态、动作、心理、肖像 4.每个小组的同学交流各自捕捉到的细节,并进行归纳整理,写到小白板上,并由小组长进行讲解,和大家分享。 三、真情描绘——真实典型力求生动 1.学生当堂练习,从刚才看到的电影结尾及同学们的讨论中选取情节进行细节描写 2.成果交流:每组推选1篇进行全班交流,并说出推荐理由;师生共同评价 3.习作欣赏:展示其他班学生优秀细节描写片段 (1)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他用尽全身力气,向终点冲去。要拿第三,

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第八节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魏俊宝 电视新闻写作是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不仅仅是对画面语言起解说、补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画面有着串联、提示、丰富的意义,使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有机结合,并延伸和深化画面内容,从而拓展视觉的深度和广度,以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画面,加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度。 因此,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应当重视并提高文稿写作水平,克服电视新闻只要画面摄制好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的结构方式,决定了解说词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新闻文稿。它有自己的特性和写作规则。 它的特性具体在两个方面:⑴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伴而行的。解说词塑造形象的手段不能仅凭语言自身独立完成,而是要根据电视画面的特点,与画面及其表现手段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对形象的塑造,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不能离开画面而独立存在的,它缺乏独立性。所以,解说词的优劣,不能简单从文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好坏来评价,最重要的是在于其他表现元素的配合协调。(2)解说词是用来播讲的。它是有声语言的方式诉诸观众的听觉感官。因此,它应该同广播文稿一样具有有声语言的特点。 45

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为看而写 “为看而写”是指要充分考虑到画面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 表现元素,也就是常说的“本”,要注意解说词与电视新闻其他表现元素尤其是与画面之间的配合关系。“为看而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说要紧密配合画面,以加强“看”的效果。 解说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 待画面无法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解说与画面形式一种呼应,一种默契,不仅解说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而且画面内容也依赖解说得以丰富和延伸,两者紧密交织,互相融通,最终完成对形象的塑造。千万不要造成“声画两张皮”的现象。 其一,解说词直接解说画面,补充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使画面更精确,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有价值信息。 其二,解说词根据主要的需要,提炼画面含义,发掘画面内涵,升华画面内容,既加强了画面的力度又深化了主题。 2、解说词要简洁凝练,为观众腾出理解和思考画面的 余地。 电视新闻以简约为审美标准之一,解说词写作更是如此。解说词是和电视画面互相配合使用的语言。画面强烈的现场感和色彩多变的特点,使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在对解说词注意力相对下降的情 46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标准 最终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程标准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2年03月30日 专业领域: 新闻采编与制作 课程代码 : 0531029 课程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所属系部: 新闻传播系

目录 一、课程基本信息 (3)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设计 (4) 1.教学设计 (4)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5) 3.考核方法 (5) 4.教学环境 (5) 5.师资队伍 (5) 6.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5) 表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6) 四、实施建议 (9)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论知识,熟悉新闻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新闻采访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新闻现象的能力,进行简单的新闻题材的写作。 1.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2.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如何发现新闻。 4.了解新闻媒采访的基本知识。 5.了解新闻写作的原则与要求。 6.了解各种新闻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有效手段进行采访前的资料准备、查询等工作。 2.能够对人物进行采访活动。 3.能够写出新闻稿件。 3.素质目标 1.具备灵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 2.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3.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项目教学法,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个人采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过程中关注学生解决实训项目等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其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应对能力。 1. 教学设计 本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训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涉及到基础写作等课程,而学生实际新闻方面的知识甚少。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必须有的放矢的编制教学计划。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在保持学科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重点放在采写方面。对理论性质的内容尽量进行删减、压缩,突出采写方面的实训。在实训方面则是放在课后学生对项目的采写上,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 实训项目设计以若干具体活动为线索进行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校外基地等多种途径,采用工学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重点在学生的采写能力方面。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 【教学内容】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文稿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熟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掌握广播新闻评论的要求和电视新闻评论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视新闻评论和广播新闻评论的兴趣,通过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自身的写作修养。 【教学重点】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试听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这次我们将要探讨新闻评论尤其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的写作技巧。 ●新授知识 一、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作新闻评论。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是新闻评论的四个基本要求。 (一)新闻性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新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必须趁热打铁,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的现实”,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阐明真理、指导舆论见长,以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取胜,致力在社会“热点”问题上趁热打铁。 另一方面,必须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要求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来发表意见和主张,评论对象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所揭示与促使解决的问题,都应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解释的问题。讲究“对号入座”、一针见血,切忌隔靴搔痒、无病呻吟。 (二)社会性 1.新闻是社会变动的产物,新闻评论自然也是社会变动的衍生物。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1 教科书分析: 教材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要学会抓细节,要注意到细节的真实、典型、生动,只是从有要求到达成目标,从有细节描写的意识到具备能力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细心的观察和长期的训练。 教学设想: 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特别是记叙文),只有记叙缺描写,就是有描写也不够细致,导致文章平淡无奇,质木无文,不能打动人心。本课通过寻找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并欣赏,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专项练习学习一些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全班参与,修改此前习作,能初步掌握一些细节描写的技巧。树立细节描写的意识,细心观察,在长期的坚持中让文章有一个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习作往往只叙述没描写,就是有描写,也往往会只见轮廓没有细节,所以我们的写作指导就要立足于让学生首先明白何谓细节描写,怎么做到会写细节,有细节描写的意识,让文章生动起来,立体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第三单元课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及其方法;作文升格,指导学生修改、增补细节,演练细节,进而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写出生动感人的佳作。 教学过程: 一、经典范例(引导学生识别细节描写,谈谈肖像、动作、景物、语言等细节描写的作用。) 找一找品一品: 第三单元课文中的经典细节描写,简析其作用。 动作描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阿长与〈山海经〉》 分析: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看出了阿长睡相粗俗,令少年鲁迅苦不堪言,心生厌恶,也可能是白日太过劳累,以至于睡得很死,也只有鲁迅中年以后才有可能这样去体察他的保姆吧。 肖像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 分析:这个“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我们害怕,也和杨绛一样对他心生同情,也有不祥的预感,生命将息的人还在惦记对他心怀善念的人,这是怎样的一份情,也就会理解杨绛给钱的愧怍,她觉得亵渎了这世间纯善的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能感到杨绛本身的善良,她对老王充满同情和顾念。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可见一斑。 语言描写:“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2、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3、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1.真实性2.深刻性3.丰富性 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公元2000年11月8日,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新闻记者论 一界定:广播电视新闻记者 二记者的类型 ·内勤记者、外勤记者; ·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 ·政治记者、经济记者、军事记者、体育记者等; ·本埠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特约记者等; 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1.专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农业记者、工业记者、文教记者等。 2.机动记者(“满天飞”记者):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出击。 地方记者(记者站记者):媒体长期建立的外埠记者站中的记者。 驻外记者: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1.特派记者: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如奥运会、伊拉克) 2.特约记者:编制不属于编辑部,是社、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三、记者的职责与社会使命 (一)记者的职责 采集新闻信息(有意采集和无意采集两种);筛选新闻事实;解释新闻事件; 制作新闻作品;积极反映情况;做好群众工作。 一.采写新闻报道 此为记者的首要职责。记者要发挥作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 A.要重视采写新闻(即纯新闻消息)。 B.要非常敏锐,不漏报重大新闻。 C.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困难的报道任务,记者要勇于承当,主动出击,学会打大仗、硬仗。 二、正确处理好记者与编辑部之间的关系 A.服从编辑部调遣; B.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动性; D.处理好和编辑的矛盾; E.定期向编辑部报告工作; F.建立记者与编辑轮换制度。 三.反映情况—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 内参的内容:1.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偏向、错误和缺点 2.各阶层人的要求和意见3.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工作中的障碍 4.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潮 5.社会上的不良倾向、不正之风 6.某个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详情7.不够成熟、带试验性的经验和做法 8.国际上的有参考价值的情况 四.做群众工作(建立信息网络) 即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的工作,如协助当地党委开展通讯工作,联系一批骨干通讯员、组稿、与通讯员合作写稿等。 (二)记者的社会使命 :坚持真实,坚持真理;引导舆论,讴歌光明;伸张正义;鞭挞丑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三)新闻记者的自律与他律 自律:主要指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守则他律:包括法律与纪律两方面 四、新闻记者的素养

写作抓住细节

课题写作—抓住细节 教学内容:写作—抓住细节 课后回忆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 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悟细节,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教法学法: 情境法、范例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 2课时 课时目标: 赏析例文并归纳,更深一步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的应用。 课时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对细节描写的讲解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赏析例文学以致用。 二、例文赏析和归纳: 1、出示习作片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片断一: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归纳: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可以去写作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 片断二: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 第一章广播电视写作中的常用文体类型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义 定义: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方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就一个台来说,至少包括三个层次: 1、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节目的顺时链; 2、一个节目,即在特定时间段、连续播出的具体内容整体;这个节目既是顺时链的一环, 自身又可由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多次节目组成自成一体的历时链,属于整个节目 系统的基本层,又称作栏目; 3、一次节目,即在当天某一特定时间播出的具体内容的整体,它是节目历时链的具体环 节,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1、按内容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2、按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节目 3、按播出方式:直播节目、录播节目 4、按播出时间: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5、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

三、广播电视的科技特性 1、传播的迅速及时1、即时性的时效性效果 2、同步性的连续性效果 2、播映的超越空间1、超空间的渗透性 2、同所性的现场感 3、信息的直观可信1、声画兼备,声情并茂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4、接受的家庭方式1、接受的随意性 2、接受的家庭方式 5、广播电视的弱点1、传播手段的易逝性2、传播内容的表面性 3、接受方式的被动性 四、广播电视写作的特点 1、相对来说,电视画面是始终伴随着声音或字幕等元素出现的,所以电视写作呈现出以画 面为中心、为视听服务的特点。 2、写作中有两种倾向应该引以为戒: 1、解说过多,描写的内容与画面重复,失去了真正的作用,甚至引起观众的反感, 干扰收看; 2、与画面严重脱节,造成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各行其道,声画两张皮,失去了视听 复合语言的优势。 3、为看而写的具体要求:1、少而精当2、实而具体3、主次分明 4、电视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目的组织和策划方案的写作。 2、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 3、主持人串词的写作。 5、电视写作的特征:1、非独立性特征2、相对不完整性特征 3、电视写作往往从节目的类型风格样式出发完成对自己的规范,而 较少带有作者个性表达的色彩。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1805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时 54 学分 3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2006年11月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时:54 学分: 3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新闻作品评析》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它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新闻评析的性质与作用、特点与目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与技巧、新闻评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并结合案例分析对各种新闻体裁及不同新闻媒体的新闻评析进行了阐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及对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基础。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能够适应广播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具备扎实的新闻写作基础以及对不同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 《新闻作品评析》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非师范专业),属专业课程,于第三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开设18周,共54课时,占3学分。(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是全面系统的原则:本大纲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统讲授新闻评析的相关理论以及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与技巧、新闻评析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使学生首先具备全面而系统的新闻评析的理论基础。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掌握新闻评析相关理论和新闻评析写作原理的同时,突出实践环节,并通过个案分析与写作练习,使学生具备对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评析能力。 三是互动与创新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内容,广泛开展讨论、实践练习等活动,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广播新闻稿件的写作

广播新闻稿件的写作 ○翟河贵 (县广播新闻写作培训班〃2013年6月14日) 目次 一、广播稿的概念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三、广播稿的特点 四、广播新闻的种类 五、广播稿的基本写法 六、写广播稿的基本要求

各位通讯员朋友: 应有关领导之约,现冒昧地在此谈谈“广播稿的写作”。其实,我对广播稿的写作法,仅仅略知皮毛。充其量,是二三十年前给县广播站和云贵两省的广播电台投过稿,后又当过县广播电视台的总编辑;在去年所著的《新闻写作谭》一书中,还漂皮地谈了谈不同媒体稿件的写作,当然也谈了广播稿的写作。 在此,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对,欢迎批评指正。 一、广播稿的概念 1、广播的含义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前者我们通常称为广播电台,后者则就叫广播。 2、广播稿的含义 广义地说,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或广播电台的播出需要,所专门采写的文稿及相关音频资料,它主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访谈和录音报道等。

狭义地说,就是专为广播而采写的各类新闻稿件,特别是针对“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的消息或小通讯。 现在我们所说的广播稿,就是狭义的广播稿,是特指为我市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与制作的稿件和录音材料。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广播同其他传媒形式一样,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如沟通作用、教化作用、动员作用、导向作用、感染作用、批评作用等等。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与发达,我们越是离不开信息传媒。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分别是我们在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时,获取信息的窗口和渠道之一,而且是尤为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广播作为重要的传媒形式,它的历史并不长,还不到一百年时间,但是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和重大的作用。在交通还不发达的上个世纪上半叶,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它以报纸不能望其项背的速度,将世界上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迅速传遍每个角落。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就是广播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歌剧《红岩》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渣滓洞里的江姐她们从广播里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那万千感慨汇成欣喜与骄傲,她们一针一线在铁窗里绣五星红旗。一九七六年,我们僻远的玉屏,也同全国同时惊闻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肝胆俱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