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2017年10月阴山学干lj Oct. 2017第 30 卷第 5 期_______________YINSHAN ACADEMIC JOURNAL__________________V〇1.30 No. 5农村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白阿力玛,刘兴波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所 面临的一大难题。从发生的原因来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原因;

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要建立绿色GDP考核机制、推进多中心治理模式、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政务公开、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垂直管理改革等。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环境权;环境污染;农村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1869(2017)05 -0023 -05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但是农村的发展却 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 济而招商引资引进的多数重工业污染企业都安置在 当地的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越来越 严重,村民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和合法利益与污 染环境的主体进行环境抗争,这进一步引发了农村 地区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 体”的总体战略布局,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 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大报告中明确 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 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不断 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1]然而,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越来 越严重对党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造成了严重损 害。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农村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其“政治系统理 论”中提出,政治系统是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一种开 放系统。[2]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要求是“输入”,政府 的反应则为“输出”,公民的重新表达为“反馈”,从 输入到输出再到反馈的过程是问题从隐性到显性的 过程,这一环节一旦出现“输入性故障”,就会产生 “阻塞型政府”。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看,当公民 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出现阻塞情况就会爆发进一步 的群众行为,即群体性事件。莫顿的“相对剥夺感”认为,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 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 主观的受剥夺感,这种主观的受剥夺感会产生一系 列负面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怨或者不满,继而这种感 受会影响个体或群体组织的行为及态度,并可能造 成多种后果,其中包括压抑、自卑,引起集体的暴力 行动,甚至革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在其《集体行 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研究集体行为的“价值累 加理论”。价值累加理论认为集体行为要有六个充

收稿日期=2017 - 06 - 02

作者简介:白阿力玛(1993 -),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理 论与实践研究。

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