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校WORD版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精校WORD版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精校WORD版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精校WORD版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j):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7]宿昔:早晚。秉:执、持。

[8]楛(h)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的:箭靶。

[10]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11]接:接射。飞猱(n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12]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13]狡捷:灵活敏捷。

[14]勇剽(pio):勇敢剽悍。螭(ch):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15]虏骑(j):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16]羽檄(x):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17]厉马:扬鞭策马。

[18]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19]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20]弃身:舍身。

[21]怀:爱惜。

[22]籍:名册。

[23]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24]捐躯:献身。赴:奔赴。

【阅读提示】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胞弟曹彰,另一说是指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借以抒发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赏析一】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赏析二】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周英)

【赏析三】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木苦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木苦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

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赏析四】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曹植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字子建。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世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在政治上,曹植是一位悲剧人物,然而政治上的悲剧客观上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赞赏幽并游侠儿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寄托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赠白马王彪》在抒情中穿插以叙事写景,将诗人备受迫害的感情凝聚起来,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对任城王的暴卒表示深切的悼念。《七哀》则以思妇自喻,切切哀虑兄弟异路之情,命意曲折,感情凄婉,含蓄蕴藉。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其中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曹植是建安

文学之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成语才高八斗便是由此得来。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白马篇曹植

白马篇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长驱蹈匈奴[10],左顾凌鲜卑[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顾:念。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植。其古 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前言】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

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注释】 [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ī):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8]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的:箭靶。 [10]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 原文: 白马篇①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给白马戴上金属的马络头,结伴一起向西北方向飞驰。 请问这是哪户人家的少年,难道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在年少的时候便远离家乡,希望扬名立万于沙漠边陲。 一直以来时刻准备好弓箭,用楛木做杆的箭屡屡出手。 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开弓则再次穿破箭靶。 扬手便能射中飞驰的猴子,俯身就能射碎远方的箭靶。 动作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比林里的豹螭更彪悍勇猛。 西北的边防战线屡屡告急,外族部落曾多次骚扰我们。 征召檄文迅速从北方传到,年青人策马登上防御工事; 带兵长驱直入能击败匈奴,向东进攻则能够击溃鲜卑。 既然已经投身流血的事业,又怎能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对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又怎么能提及妻子和儿女? 名字被记录在壮士名册中,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怨小事! 血洒疆场,为国英勇献身,我们视死如归!永不退缩。② 【前言】: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正好这年曹操击败 黄巾,收编为青州兵。所以,曹植年轻时所经历的已是汉末大乱 的后期。他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 北战,也有过一些军旅生活。曹植八、九岁以后,曹操降吕布, 战官渡,败袁绍,征乌桓,下荆州,破汉中等等,虽一直征战不 息,但无论是当时中原的时代空气,还是曹植的家庭生活,都在 逐步走向统一的胜利旗帜下,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充满着信 心和慷慨激昂的气息。可以说,从汉末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 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白马篇》就 是这样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①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7月, 412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二)》,高等教育出版社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作者】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主旨】 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 《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

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 二、选择题: 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曹植《白马篇》诗词赏析

曹植《白马篇》诗词赏析 导读:本文曹植《白马篇》诗词赏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一作:名在)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

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

对曹植《白马篇》的赏析

对曹植《白马篇》的赏析 曹植 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白马篇》意思-赏析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白马篇》意思| 赏析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作者:佚名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

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曹植《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 三国·曹植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第一部分描绘了游侠儿英武的雄姿)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二部分表现了游侠儿抵御外侮中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注释】 饰:装饰。金羁:金色的马笼头。连翩:也作“联翩”,本指鸟飞,这里是飞跑不停的意思。 借问:请问。幽并:幽州和并州,其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游侠儿:勇侠的儿郎。 去:离开。乡邑:家乡。扬声:名声传扬。垂:即“陲”,边疆。幽并两州外接沙漠地区,故说沙漠垂。 宿昔:昔时,从前,经常。楛矢:用楛木做的箭。参差: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多。 破左的:射中左边的目标。的:箭靶。月支:又名“素支”,箭靶名。 仰手:扬起手。接:迎前高射。飞猱:猿类,攀缘树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这里应指箭靶之类的东西。散:射碎。马蹄:一种黑色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巧轻捷。剽:轻捷。螭:传说中的猛兽名,似龙,黄色而无角。 胡虏:一作“虏骑”,古代对北方侵略者的称呼。迁移:移动,指入侵。 羽檄:檄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加插羽毛,表示要像飞鸟一样紧急快递,所以叫羽檄。 厉马:策马,催马。 蹈:践踏,这里指冲击。 怀:思念,顾惜。 忽:轻忽。归:回家。 【赏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拟乐府之作,属《杂曲歌辞·齐瑟行》。

这首诗运用铺叙描写的方法,以刚健明快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娴熟、豪爽英武的壮士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表达了热爱国家的感情。 全诗结构谨严。前写游侠儿的成长,为后面铺垫;后写游侠儿的杀敌为国业绩,是前面的发展和归宿。前后一气,浑然一体。诗中人物形象鲜明。游侠儿的英姿、武艺、勇武、爱国热情、内心活动,均写得恰到好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另外,前一部分明暗结合,以明衬暗以及细节的描写,后一部分详略手法的运用,均起到了描绘形象的作用。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二句以白马奔腾如飞的形象,既写出游侠儿骑术的高超,同时也振起全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四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八句热情描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他的不同凡响的骑、射、狡、勇,正是来日杀敌立功的先决条件。“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六句写游侠儿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气概。“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句描写游侠儿报效国家、不怕牺牲的心理活动。

白马篇诗词赏析

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páo)。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náo)。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áo)。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táo)。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chì)咤(zhà)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hāo)。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

曹植白马篇赏析

曹植白马篇赏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白马篇 三国·曹植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第一部分描绘了游侠儿英武的雄姿)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二部分表现了游侠儿抵御外侮中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 【注释】 饰:装饰。金羁:金色的马笼头。连翩:也作“联翩”,本指鸟飞,这里是飞跑不停的意思。 借问:请问。幽并:幽州和并州,其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游侠儿:勇侠的儿郎。 去:离开。乡邑:家乡。扬声:名声传扬。垂:即“陲”,边疆。幽并两州外接沙漠地区,故说沙漠垂。 宿昔:昔时,从前,经常。楛矢:用楛木做的箭。参差: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多。 破左的:射中左边的目标。的:箭靶。月支:又名“素支”,箭靶名。 仰手:扬起手。接:迎前高射。飞猱:猿类,攀缘树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这里应指箭靶之类的东西。散:射碎。马蹄:一种黑色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巧轻捷。剽:轻捷。螭:传说中的猛兽名,似龙,黄色而无角。 胡虏:一作“虏骑”,古代对北方侵略者的称呼。迁移:移动,指入侵。 羽檄:檄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加插羽毛,表示要像飞鸟一样紧急快递,所以叫羽檄。厉马:策马,催马。 蹈:践踏,这里指冲击。 怀:思念,顾惜。 忽:轻忽。归:回家。 【赏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拟乐府之作,属《杂曲歌辞·齐瑟行》。 这首诗运用铺叙描写的方法,以刚健明快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娴熟、豪爽英武的壮士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表达了热爱国家的感情。

曹值白马篇拼音版

曹值白马篇拼音版 性命安可怀. biān chéng duō jǐng jí,视死忽如归。 jiǎo jié guò hóu yuán.cháng qū dǎo xiōng nú。 yǔ xí cóng běi lái, lián piān xī běi chí,厉马登高堤? fù mǔ qiě bù gù,俯身散马蹄, hé yán zǐ yǔ qī,扬声沙漠垂,shì sǐ hū rú guī, yáng shēng shā mò chuí。 仰手接飞猱bái mǎ pāin白马篇cáo zhī曹植bái mǎ shì jīn jī,lǔ jì shù qiān yí.控弦破左的,勇剽若豹螭!弃身锋刃端,jiè wèn shuí jiā zǐ,楛矢何参差。 白马篇shào xiǎo qù xiāng yì。 白马篇边城多警急?父母且不顾,连翩西北驰, yōu bìng yóu xiá ér, bù dé zhōng gù sī, yǒng piāo ruò bào chī.名编壮士籍,何言子与míng biān zhuàng shì jí,zuǒ gù líng xiān bēi,fǔ shēn sàn mǎ tí。 借问谁家子,右发摧月支,lì mǎ dēng gāo dī。 长驱蹈匈奴,kǔ shǐ hé cēn cī。 宿昔秉良弓.狡捷过猴猿. yáng shǒu jiē fēi náo。 qì shēn fēng rèn duān, juān qū fù guó nàn.少小去乡邑,幽并游侠儿.shù xī bǐng liáng gōng,虏骑数迁移。 捐躯赴国难, yòu fā cuī ròu zhī,左顾凌鲜卑。 kòng xián pò zhuǒ dì,不得中顾私.白马饰金羁, xìng mìng ān kě huái。 羽檄从北来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 曹植,生于乱世,长于军中,对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很有热情。由于其前期生活优裕舒适,因而他的前期创作基调开朗明快,风格慷慨激昂。 《白马篇》是最能代表他前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诗歌寄托着诗人的愿望和理想,正如朱乾所说的那样:“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全诗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陈,按幽并游侠少年、青年、壮年的战斗历程,由外形而内神,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忠勇双全的边塞游侠儿形象,表现了他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忠贞为国的崇高品质。起调最工,尾如撞钟诗评家沈德潜对曹植的艺术造诣推崇备至。他在《古诗源》中盛赞道,“陈思(曹植)最工起调”,确实如此。诗歌起笔奇瑰,一开头就出手不凡,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广阔瑰丽的艺术境界中。“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人采用特写镜头,把少年游侠儿跃马飞驰的英姿展现在读者面前。你看,一匹戴着金笼头的骏马,像雄鹰一样飞驰在西北茫茫的原野上,英姿飒爽。诗一开头就笼罩着一股浓烈的豪迈气氛。写马是为了写人,写骏马奔驰的神速,表现了游侠儿骑艺的高超。诗歌结尾两句,画龙点睛,戛然而止,启人深思,更深入地揭示了游侠儿的人格魅力。读后,那烽烟滚滚的边陲、那战马嘶鸣的战场如在眼前,那游侠儿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形象鲜明闪亮。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一首好诗“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白马篇》的结尾正是如此。 炼句炼字,笔力奇瑰 你看,他仰头举弓,一箭射中那攀缘树木,上下如飞的猿猴;俯下身子,飞箭射的,那名叫“马蹄”的箭靶倾刻间碎裂摧毁。“接”状写其敏捷,“散”极言其力猛,幽并游侠儿骑马射箭,迅猛如旋风,敏捷像猿猴,剽悍似豹龙。行动描写配以夸张、比喻,把一位骑射精湛、武艺高强的游侠儿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英勇顽强,锐不可当。“蹈”、“凌”二字形象地表现其威力。诗人在两个反问句后,连用两个肯定句,掷地有声,有力收束。“名编”两句是对上面四句的小结。“不得中顾私”,照应第一部分的五、六句,表现了他把祖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情怀。诗人苦心孤诣,不但善于炼句,而且善于炼字,十分传神。同写射箭,却分别用了“破”、“摧”、“接”、“散”等词,既表现了游侠儿精湛的骑射技艺,又表现了他身心敏捷、勇猛超群的迷人风采。 驰骋想像,层层铺叙 诗人思维活跃,神思飞扬。诗歌驰骋想像,层层铺叙,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感人的爱国壮士形象。全诗笼罩着一股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豪迈气氛。“诗言志,歌咏言”,这是诗人心声的坦露,这是作者壮志的表达。诗歌语言精炼,深得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的神韵,很有魅力。综观全诗,诗歌笔力奇瑰,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光彩照人。曹植被誉为“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真是当之无愧。- 白马篇① ■曹植 ①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7月, 412页

马佳演唱的曹植《白马篇》全文赏析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一作:名在) 【作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歌曲版】 作曲:张筱真 演唱:马佳 发行时间:2020年1月5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赏析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着美酒与歌舞慨叹,人生是多么短暂。 人生好比晨露,转瞬即逝,为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而苦恼。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饮酒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指贤才),你们令我思慕悠长。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沉思吟咏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明月喻贤才),什么时候才可以得到. 我心中的忧愁哟,没有停顿过。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很多圈没有停顿,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才能使天下人心都

归向我。 【点评】 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功业未就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全诗分为四节,首八句为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而苦恼,暗示要抓紧时间建立功业。次八句为第二节,诗人两次引用《诗经》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再次八句为第三节,前四句写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分别照应前两节。最后八句为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引用了一些典故,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语言质朴自然,立意深远,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诚如钟嵘《诗品》所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本诗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白马篇(1) 曹植 白马饰金羁(2),连翩(3)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4)。 少小去乡邑(5),扬声(6)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7),楛矢何参差(8)。 控弦破左的(9),右发摧月支(10)。 仰手接飞猱(11),俯身散马蹄(12)。 狡捷过猴猿(13),勇剽若豹螭(14)。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5)。 羽檄从北来(16),厉马登高堤(17)。 长驱蹈匈奴(18),左顾陵鲜卑(19)。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20)?

李白诗词《白马篇》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诗词《白马篇》原文译文赏析 导读:本文李白诗词《白马篇》原文译文赏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译文】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 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龙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古诗《白马篇》赏析

古诗《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 [两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

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凌: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译文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j):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7]宿昔:早晚。秉:执、持。 [8]楛(h)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的:箭靶。 [10]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11]接:接射。飞猱(n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12]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13]狡捷:灵活敏捷。

曹植《白马篇》中游侠儿的形象分析

曹植《白马篇》中游侠儿的形象分析 本文结合诗歌内容及其艺术手法,分析了游侠儿丰满的艺术形象以及诗人通过该形象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有助于读者理解这篇建安文学代表诗作的艺术价值。本文附有根据大学教材选文校正后的原文、注释以及诗人简介。 附原文及注释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1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2 。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3 。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4 !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5 。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 。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8 。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 。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10。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1?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2。 捐躯赴国难13 ,视死忽如归。 1

1. 羁:马笼头。金羁:金饰的马笼头。连翩:连续不断,飞奔 不停。 2.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3.乡邑:家乡,故里。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4. 宿昔:平日,向来。秉:执,持。楛(hù)矢:用楛木做成 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5.控弦:开弓。的(dì):箭靶。摧:毁坏。月支(ròu z hī)、飞 猱(náo)、马蹄均为箭靶名。 6.仰手:仰身而射。接:接射。散:射碎。 7. 狡捷:灵活敏捷。勇剽(p iāo):勇敢剽悍。螭(c hī):传说 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8.胡虏:一作“虏骑”,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 huò)迁 移:指经常进兵入侵。数,经常。 9.羽檄(xí):军事征召文书,插上羽毛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 递。厉马:策马。 10.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顾:看。陵:同“凌”, 欺压,践压。 11. 弃身:舍身。怀:爱惜。 12. 籍(jí):名册。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 心。 13. 捐躯:献身。赴:奔赴。 游侠儿的形象分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作者自创的乐府新题,也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诗歌层次分明,仅用14句、140 字完整地叙述了“幽并侠儿”连翩西北、身手敏捷、武艺高超和杀敌卫国的行为,塑造了一个武艺精湛、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边塞 2

《白马篇》解析

白马篇 曹植 目的要求:了解建安文学的时代背景,把握建安文学的主要特征,掌握作者曹植的生平概况和主要文学成就,掌握本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风格,识记作品。 教学内容:曹植生平概况,建安文学背景,诗作艺术分析。 教学重点:曹植生平与文学创作,课文艺术分析。 教学难点:建安文学述评,课文艺术分析。 教学时间:2课时 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1、曹植生平概况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早年即有“绣虎”雅号。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于失败。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试,终不为所用,于太和六年,抑郁而终。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 2、曹植文学创作概况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公元二二○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其前后期的作品,内容与风格均有明显不同。曹植早年处于连年动乱之中,目睹

了社会所遭到的巨大破坏,这必然给他的前期作品带来深刻影响。虽然他的直接描绘社会乱离的诗歌只保存了《送应氏》和《泰山梁甫行》二篇,仍然值得重视。其中《送应氏》尤为出色: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曾为东汉都城的洛阳,一度繁华无比,经董卓之乱,成为废墟。此诗由皇宫而民居,从城市到乡村,逐步开展,描绘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洛阳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作者对洛阳的凭吊,实际包含了对整个社会、整个汉末历史的哀伤,内涵非常深厚。 在曹植前期作品中,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志趣与抱负。如《白马篇》,虽是游侠题材,诗中那一位英勇少年,实际也是作者自我的化身。“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作者对壮丽人生的追求。《鰕鲌篇》则直抒胸臆:“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视上路人,势利唯是谋。”这些诗大多情调开朗,富于进取精神,同时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 在曹植后期的诗中,还出现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表示怀疑、否定的倾向。这是因为他既不能放弃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现实矛盾有任何解决的可能。《赠白马王彪》末章说: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天命可疑,神仙虚妄,人寿不永,现实世界只是一片黑暗。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开朗亢奋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追求人生价值的自信的基础上的,当严酷的权力斗争破坏了这种自信以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 曹植前后期的诗篇,在内容上虽有上述明显的不同,但都感情充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他一生的创作实践,他把文人的艺术修养、文人文学的传统与乐府民歌的特点结合了起来,既吸取了民歌的长处,又改变了民歌单纯朴素的面貌。《诗品》评他的诗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黄侃《诗品讲疏》又加上“不离闾里歌谣之质”,曹植的诗歌确实兼具这两个方面。具体地说,以下五点很值得注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