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寿光市小学2014-201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寿光市小学2014-201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寿光市小学2014-201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寿光市小学2014-201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寿光市2014-2015学年度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征求意见稿

信息技术课程一门实用性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态存在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包含“信息”和“技术”两方面的内容,教学中要两者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为学生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013年,山东省整体更换了信息技术教材,教材内容及形式有较大变化,经与潍坊市、济南市等地区教研员交流沟通后,提出如下教学指导意见:

具体的课型界定、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参照附件2。这里只概述新版教材的处理方法。

一、教材处理

1.灵活处理教材:

新版教材,不像“教材”,而是像“学材”,向自学式课本过度,课程内容适合学但不方便组织教学,特别是过于诗意的教材内容往往不容易一眼看出具体教什么、学什么。部分教学内容前后章节跨度较大,顺序不是很合理。各教师要

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教材”的理念,将教材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实际,合理替换教学内容。

2.教材中的几个重点标签:

“行动纲领”—相当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提示,整节课要围绕该“纲领”的实现组织教学。

“新发现”—是本节课行动纲领的具体呈现;

“一点通”—是“新发现”的补充;

“去探索”—是“新发现”及“一点通”的具体实践;

“加油站”—与“一点通”一样,是补充的知识点;

“知识卡”—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外拓展资源。

“操作步骤”—涉及到技术操作的内容分步讲解。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制作一周食谱表”。

★行动纲领:创建表格,调整表格。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掌握用“插入表格”的方法创建表格,掌握行列的增减。

☆新发现一:建立一周食谱表,是行动纲领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学重点

☆新发现二:增加一栏“我监督”。是行动纲领第二部分,表格调整的一部分内容。--教学重点

☆一点通:午餐丰富营养多—调整列宽。这里的一点通内容,也应当划入行动纲领,是表格设计的重要技巧。--内

容和操作相对简单,了解即可。

☆去探索:学生自主实践内容。本节课两个实践内容,一是搜索和整理信息,二是根据获得的信息,创建表格。--学习探究重点。

☆加油站:是表格操作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常用的内容,与行动纲领有联系,但不是其目标。--内容和操作相对简单,了解即可。

☆知识卡:慎重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个人理解本节课的该部分内容与本节课关系不大,相对而言如果将本节课的加油站部分设置为知识卡,或者介绍表格工具等更符合拓展知识的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调整

现行教材是泰山版2013年新版,是四—六年级的教材,我市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因此缺少一个年级的教材,另外,本次的教材内容章节间跨度较大、关联性小,为了便于教学,根据个人理解,对整个小学段课程进行了章节重构。

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详见附件1

附件1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调整后)

三年级上学期

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是什么,了解基本的信息工具以及重要的工具电脑,掌握基本的输入工具—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备注:1.1.1 是指原课本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共六册)

会使用各种软件观看不同类型的信息;掌握资源管理的使用方法,了解电脑的安全维护方法。

备注:2.2.3 是指原课本第一册下第二章第三节(共六册)

能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了解邮箱、qq、论坛、博客等工具的应用方法。

备注:4.3.3 是指原课本第二册下第三章第三节(共六册)

掌握word中字、词、句、段、篇的输入方法,格式修订方法,图文混排、艺术字、外部资源引入的应用方法,掌握表格的使用方法。

备注:1、5.1.2 是指原课本第三册下第一章第二节(共六册)

2、本学期内容主要是word操作,教师上课时,可根据内容灵活调整每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章重点是ppt的学习以及word、ppt的项目实践,教师在引导孩子项目实践时要注意与前期所学的网上搜索、资源管理器应用等结合起来,并以主题作品的形式保留下来。

备注:6.1.3 是指原课本第三测下第一章第三节(共六册)

新版教材中,从小学到初中,只有初中第一册有四节课的execl内容,考虑到内容偏少知识量不少,而且初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设计到office系列软件,所以在本学期添加了execl内容。

备注:execl的实践内容,可以以班级管理中实际的应用表格入手,如成绩统计表、工作量表等入手。也可以以旅游花费、生活消费等情境化的内容。

六年级上册,主要是考虑学生已经有了部分信息加工需求,所以基本保留了原课本的授课内容,只是将信息搜索部分的内容调整到了相关的章节。

本章中涉及的工具,可以适当补充:如图像处理可以学习美图秀秀、photoshop;声音处理软件可以学习cooledit、goldwave,视频处理软件如会声会影等。根据学生水平适当设置。

六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可以理解为程序设计初步,除了logo内容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入奥赛应用软件pascal。

备注:1、6.2.4 是指原课本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共六册)

2、课本中“感受动漫、机器人、神秘的实验室”作为课外阅读即可。

附件2

现行课本内容导航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微视频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微视频应用 [摘要]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经使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信、微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学习应运而生。“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目前,在全国大中院校、中小学校正热火朝天的开展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利用微视频,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出现的难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微视频应用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同样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利用微视频可以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部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学生运用新颖的学习手段,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注重应用微视频,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一、微视频的特点 微视频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短、节奏慢。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思维逻辑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视频播放的时间不宜过长,节奏不能过快,这就对教师在设计视频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通过微视频进行相关内容和观点的陈述时,要循序渐进,适当缓慢,避免跳跃式,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另一个特点是微视频的内容要做到严谨、科学、精炼。因为微视频不能替代整个教学过程,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不能依赖微视频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所以在制作微视频时,要专注“重、难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不加选择将内容都录制成视频,首先对传输造成影响,其次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浪费课堂时间,所以要有取舍、要有选择的进行录制。动用微视频制作软件的标注、缩放、光标效果、字幕等特效功能,将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突出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提示,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不能太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微视频时背景音乐要恰当,音量适中,教师讲解清晰明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第21课《建立个人博客》 一、教学内容(即教材)分析 《建立个人博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下册第21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上的新授课,是重新认识、使用网络的新窗口,同时也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后的又一同类型的网络新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了解博客的概念,会在网上浏览博客的相关信息,并且运用博客、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学会注册博客、发表日志,对于学生进行网路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以小学六年级(3)班为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字录入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而且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次数也较多;在课堂上,他们踊跃积极,团体合作能力较好。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该班9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 号和电子邮箱,并且部分同学还经常上网装扮自己的QQ空间和进行网上偷菜,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3)建立个人博客,学会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浏览信息,发表日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关于“博客”的信息,查看中国青少年雏鹰网上的一些博客,从而初步了解“博客”的概念。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结合分组教学法和演示法,让学生完成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并且掌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建立个人博客(网上个人家园)的欲望。 (2)倡导学生健康文明地上网。 4.行为与创新 (1)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博客进行交流的道德观。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8-07-18T17:06:09.79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作者:蒋经书 [导读]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效果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是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 蒋经书(龙山县第一小学湖南龙山 416800) 摘要: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效果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是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它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的背景、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意义等方面谈谈分层次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8-0199-01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概述 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需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主要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兴趣等因素进行划分,促使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符合学生现状发展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学习的环境,对其进行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将学生按照计算机掌握水平,实行层次划分。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际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同时避免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程,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因此,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促使学生兴趣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体会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据 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事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在个性、能力、兴趣、学习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在对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都能掌握良好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2.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学习计划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与之相符合的学习计划,可以使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准确、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有计划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以后,能够积极地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培养自己更高的能力,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流程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分层教学应用具备实践性意义,可保障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对其应用流程进行以下分析: 1.分层教学中的层次划分 教师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通过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三类,在正式接触信息技术之前,基本对信息技术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由此教师首先进行最先阶段的层次划分,对三类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备课,暂时按照A、B、C三类进有针对性教学,例如,A类学生可学习基本电脑操作,熟悉简单软件的使用;B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识别与简单操作;C类学生先进行理论学习,之后进行指法练习。教师可以月为单位,适当调整A、B、C三类学生的构成,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及能力提升较慢的学生实行层次调整,实现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2.实行层次性任务布置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行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布置任务,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课程组合的任务下达,以贺卡制作、WORD操作为例,实行任务的层次性布置。例如,C类学生需掌握贺卡制作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步骤,大致掌握每个图标对应的功能,同时对PPT软件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可完成简单图案的插入和操作;B类学生以C类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基础,根据个人兴趣,制作完整的贺卡图片,掌握各类静态图平的使用,同时将祝福语在WORD中编排,插入到PPT贺卡中;A类学生不仅要具备B、C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必须掌握动态贺卡制作技术、PPT与WORD相互转换技术,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须进行贺卡的发送,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教师邮箱。最终教师根据A、B、C类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特殊任务的安排,即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便于分层学生的调动。 3.实现多层次的任务管理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时,必须充分做好任务跟踪管理的工作,时刻注意分层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心理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信息技术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下一个任务的布置,而且必须做好学生调动的工作,不仅要保障分层学生的到位指导,而且要保障调动学生可较好的适应新环境,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针对每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课堂汇总,避免班级内出现不透明教学。教师通过对分层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层次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又可保障学生在兴趣中学会更多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术。 四、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影响 小学信息技术对分层教学的应用,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可促使学生在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提升。因此,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具备较高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顾虑,促使其可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课堂,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总体授课目标下,兼顾个体的差异和特点,进行有梯度、有层次的因材实施教,使每个学习都能在自己“就近的区域内”有所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相应条件。这既符合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又是实现人文教育的常用手段。在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随笔 思茅三小刀荣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练习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操作,例如玩游戏。Windows中自带的小游戏足以吸引他们。当然这个教师不应提倡,但是否应该严厉批评或采取惩罚性措施,我觉得也没必要,事实上,他们能把游戏从Windows的备份文件中安装出来,已经经过了一番探索而且具备了添加Windows组件的能力。为了避开教师的眼睛,学生经常在教师不注意时玩游戏,当教师靠近时,他们会最小化或关掉程序,切换到其他界面,而在许多时候,手忙脚乱,不是鼠标点不中按钮就是窗口标题栏缩进屏幕顶部无法关闭被发现。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外,还可以将计就计,教会他们用“Alt+F4”组合键或在任务栏上右击窗口按钮关闭,还可以介绍用“Alt+Tab”键进行界面切换。我想这几项操作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

学生偷着打游戏,不必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只须在学生练习时增加巡视频率,就可大大减少其概率。只是通过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的情况,在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书本知识,对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效果。在宽容中的情境中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指法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学反思 这一周学习Word就要学生自己写自我介绍、写课程表、打印贺年片等。比如在学习“把表格修饰得更漂亮”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修饰表格的方法,学会了设置表格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底纹及对齐方式。对整个课程表进行修饰,通过全体参评,评出了全班修饰得最漂亮的课程表。完成了我们预定的任务。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2

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15-02-11T09:59:35.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月总第143期供稿作者:齐婕[导读] 这项工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当中是第一步,课堂内容的生动、有趣对于学生探索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齐婕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和平街学校016000 摘要:信息技术既是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作为指尖上的科技,小学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课堂 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是新课改的主要方向,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操作要求及实践要求都比较高的学科,课程内容的更新是非常快的,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积极地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教学更具创新性。 一、信息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 1.教学情境的引入。这项工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当中是第一步,课堂内容的生动、有趣对于学生探索知识是非常关键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将学习任务与教学情境融合在一起,在课堂上做到及时给予学生任务提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任务确定之后,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践操作对学习巩固的重要性。这一环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也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学生在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在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4.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使学生不断进步。学生作品展示对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和经验的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应该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客观性的评价,对好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对相对较差的作品要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既要给予学生鼓励也要注重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既有成功后的肯定,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5.知识的总结及内容的延伸。完成以上四个环节之后,教师还应该对课程当中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主要是对主题内容做出概括和有关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刺激学生更加深入学习的愿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发散性思维。 二、教学模式创新性研究 1.不断丰富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的配合。传统信息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进行打字的速度和能力,这一注重点就造成了学生只会打字。而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就会将学习范围进行扩大化,不仅仅包含打字的学习,同时还包括简单的画图,不断地教会学生处理复杂图片。同时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还需要举办有关比赛活动。 2.增加学生动手时间,更好地帮助学生的理解。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倾向于操作方面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尽量少用专业性的名词和术语,注重进行边讲授边操作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规避掉枯燥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操作当中发现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不断丰富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既要能够延续传统模式的优势,同时还需要有创新之处。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有关的知识竞答比赛等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想。 三、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探索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注重信息技术和学习对象二者的有效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例如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的实验,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PPT的制作,在PPT当中插入图片和声音,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工具二者的有效整合。现在学生家庭当中基本上都有计算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知识的交流。比如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教师在布置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在网上进行作业的提交。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会在互联网上如何去查找资料,而互联网在整个过程当中所充当的是教学工具的作用,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习工具二者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当成学习工具,具体的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社会性质的调查,然后让学生课下去进行网络资料的查找,最后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使得信息技术充分地发挥学习工具的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小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对于学生资料查找、知识总结等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J].读写算,2013,(9)。 [2]曾旭蓉小学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中),2011,(3)。 [3]李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2014,(7)。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社会日益信息化,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以来,连比较偏僻的山村小学也开设了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呢?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课虽然每周才一节,作为任课教师也应该非常重视,将这门课程上好。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这方面的素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认真教学,将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思想上重视了信息技术这门课,还应引导学生把这门课重视起来。让学生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的错误认识,不再以为这是一节玩课,不再以为这是一节比较自由的课等等。 实践证明,如果任课教师对信息技术课高度重视,学生也自然会认真学习、操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使用教材。 随着上级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重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信息技术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而不是把教材放在一边,任学生打打电脑就完事。 充分使用教材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把握好。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是一个学期学习使用一个常用的软件,如三年级下册学习使用画图软件,四年级上册学习使用Word软件。这样,我们上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就应该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好一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虽然每周才上一节课,也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 首先,布置了一定的课外作业,学生对这门课也相应地会更加重视,有利于教学。 再次,由于每周才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很有必要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以巩固学生课内所学。 布置作业时可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例如,我们有一次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填充工具,进一步感知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关系,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也很开心,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从而上信息技术课也更加认真了。 布置了作业就必须有作业的批改与评比,教师要通过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有效处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现在不少学生家里也买了电脑,有些作业就可以在网上批阅了。 四、重视信息技术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操作性非常强,可它同时也是具有文化内涵的。我们要避免学生产生“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的片面认识。教材中有些内容就应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如《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计算机的灵魂——软件》、《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 总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不断努力,就一定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邓小平指出:“信息技术要从娃娃抓起”,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虚心请教前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收获颇丰。现在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吧!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真知的源泉。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刚开始兴趣较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逐渐加深,知难而退的现象将会出现,再加上有些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1、巧用游戏,激发兴趣。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能够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比如,在教学指法练习时,学生既要保证指法准确,又要按规定的姿势使用手指,再加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如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等又要求学生熟记硬背,不但学生学起来提不起精神,老师教起来也感觉很费劲。这时,我找来了《趣味指法》、《金山打字通》、《青蛙过河》等几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软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看到屏幕上持续跳出的字母,就快速地在键盘上寻找,努力提升自己的输入准确率和速度。而电脑游戏就象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当他们完成得不理想时就会安慰他们“努力呀”、“加油哦”;当学生速度快,准确率高了,就会送上“好样的”、“太棒了”等等话语,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这时老师再来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些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他们甚至会向老师提出挑战,要和老师来场比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 2、搞好师生关系,巩固学习兴趣。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感到哪位任课教师更平易近人,教学指导更有耐心,更愿意倾听学生、和学生交流,更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和这位老师的关系就更好些,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更高些,自然效果也好些,反之亦然。在我看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展开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针对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沙后所小学 刘桂明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潜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构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取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简单的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理解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透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 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光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透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我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透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到达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光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潜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 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潜力的知识为主要资料。这样做,贴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理解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 摘要:从目前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以“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为主,这样的教学实效不高,也兼顾不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拟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例,分析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55-02 分层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其必然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总是以“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那么会造成部分学生因学习跟不上而丧失学习信心。为此,为了促进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分层,指明学生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重要。好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导航”,也能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目标分层,让不同层级的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促进自我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这一课时,

教师将教学目标分层,引导学生对应不同层次的目标,展开自学活动。目标包括以下几类。 (1)通过自学,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以及它的三大特征。 (2)通过自学,学生能够明确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了解物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通过自学,学生能够举出生活实例说明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目标1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弱的学生,只需要他们了解物联网概念及其特征;目标2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 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该层级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还需要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目标3是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需要学生能够举出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层,兼顾学生发展 分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目标分层,还要将任务分层。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容易因任务过难而遇挫,因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为了重塑学习信心,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分层,引导不同层级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分层任务,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学习的主要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正式版_2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 划正式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小学信息教学现在已经成为很重要的课程了,时代在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学生必须要学会信息的掌握,这样的学生才不会在将来的信息社会中感到不适应。信息技术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难,只是在很多方面,学生得到不到很充足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导致信息技术课很难学好,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讨论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于计算机中的

一些理论性问题可以适当融汇于课堂中,以便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因此他们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二、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

2017-2018以口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以口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 以口小学李平贵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三年级(上学期):简单认识计算机的结构,认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的名称和作用。学会开机关机、重新启动计算机。学习鼠标的使用和用画图工具画图。 (下学期):学习用画图工具画图,了解用计算机画图的一些基本常识。 四年级(上学期):认识键盘,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和击键方法,学会26个英文字母和英文标点的键位,回车、退格键、空格键等常用功能键的用法。 (下学期):继续进行键盘指法训练,学习输入上档字符,进行英文全篇的综合练习(区分大小写、格式)。 五年级(上学期):学习windows常识,桌面、窗口和对话框的简单使用,学习用微软拼音汉字输入法输入汉字,中文标点符号。(下学期):继续学习用画图工具画图,了解用计算机画图的一些较复杂的应用。 六年级(上学期):windows系统和文件的管理。(下学期):学习使用写字板进行中英文排版。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与策略文档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与策略 问题(一):在同一个班级里,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上机课的难于管理。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分组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与传统的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如陈至立部长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们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 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已被列为必修课。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接下来我就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日常教学实践,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粗浅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涉及内容的综合性。与其他课程比较,信息技术课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涉及知识与领域广。为了能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作为,需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2.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领域还是软件领域都在不断创新。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3.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可操作性。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机操作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 4.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小的群体和整个班级讨论,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任务;自学能力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和已有学习手段,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5.注重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为了达到各种目的,能够利用一系列信息资源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呈现信息,能够寻找和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不难看出,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决不只是会操作计算机那么简单。 我这里提到的分组强调的是“异质组合”,所谓异质组合是指将全班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小组4-8人)。由于小组学习介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所以较容易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1、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

新课标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究 摘要】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 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效果存在着差异,如何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 充分发展,是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分层次教学”符合因 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它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普 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的背景、具体 的教学实施过程、意义等方面谈谈分层次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07-01 前言 教师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同时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此相应 的课程改革也在进行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多的个体差异,其相互之间存在 的素质教育也出现了巨大差异,这不得不要求学校应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次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一种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根据各层次学生 的实际水平施教的策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较大提高。 一、合理分配学生座位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一般都在专用的计算机教室,为了便于管理,座位都是固 定的。针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时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动脑筋了。初次分配: 教师在初次分配座位时应考虑学生的初始能力(包括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安 排座位本着“一帮一”的原则,让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有最近的学习帮 带者,让每一列(组)都有几个分散的“小老师”[1],自制力和注意力不佳的学生 不宜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适度调配: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习风格做适度调配。奥苏贝尔指出,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有两种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前者习惯通过教师讲授来实现新知识的学习,后者则是依靠学生自主实践和 发现来学习。根据知识类型差异,教学采取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教师演示和学生 自主学习穿插渗透,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相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不宜集中在一 个区域内,这时教师及时调配座位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相互学习。 二、合理设置学习任务 开展分层教学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做好教学任务设计工作,按照不 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流程,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提高他们 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布置任务时,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来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使其既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 习需求,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然后教师再做好学习任务的分层, 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原有能力上进行拔高训练;对 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激发学生参与学 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学习word文档操作时[2],就对教学任务进行 了分层,并让学生按照不同任务的要求开展信息技术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操作 能力,熟悉操作步骤,参与到文档编辑学习之中,满足他们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 需求。对于比较熟悉word软件的学生,教师就为他们布置了比较系统的文档编 辑任务,如设置字体、字号、首行缩进字符、行距、页面边距、插入图片等。在 系统任务的指导下,这些学生可以将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对信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