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抽检作业指导书

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抽检作业指导书

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抽检作业指导书
10kV电力电缆及附件抽检作业指导书

1、额定电压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抽检

检验项目标准要求

检验器

检验方法检测结果

备注

(照片或相关文件)

绝缘厚度测量电缆绝缘最薄点厚度≥标称值

90%-0.1mm,偏心度≤8%

GB/T 12706.2—2008:17.5.2

或依据业主技术协议要求。

投影仪、

测量显

微镜

试样制备:

1.从样品切取一试验薄片试件用于测量平均厚度和最薄点厚度;

2.用锋利刀具从样段上沿着与试样导体线芯轴线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一个;

测试步骤:

1.每一试片都必须进行焦距调节,使其处于最佳清晰状态;

2.找出试片厚度的最薄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3.每个试片测量6点,沿试片芯痕凹槽处圆周尽可能等距离测量6点。

试验结果的计算:

在电缆离端头25cm取1个试件测得6个数值的平均值(用mm表示),应计

算到小数点后2位,取该值为厚度的平均值;

GB/T 2951.11-2008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2)绝缘最薄点厚度: mm

偏心度: %

结论:符合□不符合□

非金属护套厚度测量1、非铠装和护套不直接包覆铠

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

缆,护套最薄点测量值≥标称值

的85%-0.1mm;2、直接包覆在铠

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护

套,其最小测量值应≥标称值的

80%-0.2mm.隔离套最薄点厚度

应≥标称值的80%-0.2mm

GB/T 12706.2—2008:17.5.3

投影仪、

测量显

微镜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2)护套最薄点厚度: mm

隔离套最薄点厚度: mm

结论:符合□不符合□

电缆结构检查(导

体检查、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测量、外径测量)导体根数不少于规定值。铠装金

属带、圆金属丝、扁金属丝尺寸

低于标称尺寸的量值分别应不

超过10%、5%、8%。外径尺寸不

考核。铠装钢带包带间隙应不大

于钢带宽度的50%。铜带屏蔽搭

盖率最小5%,铜带最小厚度应不

小于标称值的90%。

GB/T 12706.2—2008:17.5,17.7

千分尺、

游标卡

1.导体检查应采用适当的检验及测量方法来检查导体结构是否符合 GB/T 3956

要求。

2.导体结构

2.1 截面积为800 mm2以下的导体采用符合 GB/T 3956 的第2种紧压绞合圆

形结构。

2.2 截面积为800 mm2以上的导体采用分割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以采

用紧压绞合圆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3 铜分割导体中的单线应不少于170根。

2.4 各种绞合导体不允许整芯或整股焊接。绞合导体中的单线允许焊接,但在

同一层内,相邻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0 mm。

3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

的单线。

4 铜丝屏蔽应由同心疏绕的软铜线组成,铜丝屏蔽层的表面上应有铜丝或铜带

反向扎紧,相邻屏蔽铜丝的平均间隙G应不大于4 mm。G由下式定义: G=[π

(D+d)-nd]/n 式中:D——铜丝屏蔽下的缆芯直径,mm; d——铜丝的直径,

mm; n——铜丝的根数。铜丝屏蔽的截面积应能满足短路容量的要求。适

用时,铜丝屏蔽的电阻测量值应符合GB/T 3956规定;或者不大于制造厂标称

值(当铜丝屏蔽的) 截面积与GB/T 3956推荐的系列截面积不同时)。

5 金属套屏蔽电缆采用铅套或铝套时,金属套可作为金属屏蔽。如铅套或铝套

的厚度不能满足用户对短路容量的要求时,应采取增加金属套厚度或增加铜丝

屏蔽的措施。GB/T 12706.2—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导体根数:根

铠装层:

——层数:层

——厚度: mm

——包带间隙/钢带宽度: %

铜带屏蔽:

——搭盖率: %

——厚度: mm

结论:符合□不符合□

局部放电在 1.73U

下无超过声明灵敏度

(5pC或更优)的可测放电

局部放

电检测

1 试样制备

1.1 应按产品标准规定取短电缆试样。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GB/T 12706.2—2008:18.1.4. 仪、串联

谐振试

验系统1.2 应仔细制作试验用电缆终端,以避免因终端产生的局部放电。

2 试验程序

2.1短电缆试验

2.1.1 条件

短电缆可认为与集中电容相似,对短电缆长度上的限制取决于所采用的试

验回路,其实际数值可从GB/T 3048.12中附录B的双脉冲曲线图确定,并定义

为l

k

。当电缆两端连接在一起时,长度直至2l

k

也属于短电缆。

2.1.2 灵敏度检验

校准器应并联于试样远离测试仪器的一端,由注入校准电量q

cal

和对应测出

的偏转值a

2

,可计算出刻度系数k

2

(pC/mm)(k

2

=q

cal

/a

2

)和灵敏度q

min

(pC)。

q

min

=2k

2

h

n

式中:

h

n

——背景干扰偏转值,单位为毫米(mm)

2.1.3 试验步骤

只需在试样的一端进行测量,用测得的偏转值A(mm)计算出放电量q(pC ),

即:

q=k

2

A

3 注意事项

3.1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影响电缆本体局部放电测量准确度时,可采用任何合适

方法加以消除。

3.2测量前试样应先经过工频交流耐受电压试验(在试样上施加试验时所需的最

高测试电压有效值,试样不应有任何异常现象),以免在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发生

击穿或闪络,损坏局部放点检测仪。

3.3为了获取理想的双脉冲图,应选用具有a响应宽频带的局部放点检测仪。

4 试验记录

4.1试验类型;

4.2 试样编号、试样型号、规格、长度;

4.3 试验日期、大气条件、试验时试样的温度;

4.4 试验回路、测试仪器信号、测试时的相关技术参数;

4.5 回路灵敏度校验和背景干扰值;

4.6 施加的试验电压的数值和局部放电量;

4.7 试验中的异常现象、处理和判断;

4.8 必要时的双脉冲图;

4.9 试验设备及其校准有效期;

GB/T 3048.12 -2007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电压: kV

背景噪声: pC

局部放电量:

A相 pC

B相 pC

C相 pC

结论:符合□不符合□

电压试验在3.5U

下,持续5min

不击穿

GB/T 12706.2—2008:18.1.8.

高压测

试系统

1试样制备

1.1试样的数量和长度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1.2试样终端部分的长度和终端头的制备方法应能保证在规定的实验电压下不

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

2 试验程序

2.1 试验方式,试样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和耐受电压时间按产品标准规定。

2.2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导体和金属屏蔽/金属套间逐渐地升到规定值。

2.3试验要求

2.3.1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试验应在(20±15)℃温度下进行。试验时,

试样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应不超过±3℃。

2.3.2对试样施加电压时,应当从足够低的数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规定试验

电压值的40%)开始,以防止操作瞬变过程而引起的过电压影响;然后应缓慢地

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但也不能升得太慢,以免造成在接近试

验电压时耐压时间过长。

2.3.3 保持试验电压至规定时间后,降低电压至试验电压值的40%,然后再切断

电源。”

3 试验结果及评定

3.1试样在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内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

样通过耐受工频电压试验。

3.2 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判断是否属于“假击穿”。假击穿现象应予排除,

并重新试验。只有当试样不可能再次耐受相同电压值的试验时,则应认为试样

已击穿。

3.3如果在试验过程,试样的试验终端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允许

另做试验终端,并重复进行试验。

GB/T 3048.8 -2007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电压: kV

试验时间: h

A相试验是否通过:

B相试验是否通过:

C相试验是否通过:

不通过时,记录异常情况

结论:符合□不符合□

弯曲试验

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弯曲直径:15(D+d)±5%]正反弯

曲三次,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放电量

(1.73U0下)不超过声明灵敏度

(5pC或更优)的可测放电

GB/T 12706.2—2008:18.1.4.

局部放

电检测

仪、串联

谐振试

验系统、

电缆弯

曲试验

1 弯曲试验

电缆试样应在环境温度下围绕试验用圆柱体(例如电缆盘的筒体)弯曲至少一整

圈,然后展直,再在反方向弯曲一整圈,如此作为一个循环。这样的弯曲循环

共应进行三次试验用圆柱体直径应不大于——36(+D)+5%,平铝套电缆;——

25(+D)+5%,铅、铅合金、皱纹金属套或金属塑料复合护层电缆;——20(+D)+5%,

其他电缆,这里——导体标称直径,mm; D——电缆标称直径,mm。

2、弯曲试验结束后,电缆应立即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并应符合GB/T

12706.2-2008:18.1.4要求,试验方法参考第3页局放试验方法。

GB/T 3048.8,12—2007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弯曲直径: mm,正反弯曲次数:次

(3)试验电压: kV,背景噪声: pC

局部放电量:A相 pC,B相 pC

C相 pC

结论:符合□不符合□

导体电阻测量值应按GB/T 3956给出的公

式和系数校正到温度为20℃,长

度为1km的数值,所得计算值应

不超过GB/T 3956规定的相应的

最大值

GB/T 12706.2—2008:16.2

双臂直

流电桥、

通用导

体电阻

夹具

测试要点:

1、试样在接入测量系统前,预先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污

垢,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应尽除尽;

2、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时间最好在密封性好的房间,选择一支精密温度计

和一支数字式温湿度计。两温度计离夹具和试样不超过0.5米,且两者基本在

同一高度;

3、对各测量关键配套标准电阻、直流稳流器和检流计等作好功能性检查;

4、施加电流应不大于1.0A/mm2,正反各测量一次。

试验环境要求:

1、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时间;

2、最好在密封性好的房间,温度:15-35℃,湿度不大于85%;

3、准备两支精密玻璃温度计和点温计(观察施加电流后导体的温升)。

GB/T 3048.4 -2007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导体直流电阻 (20℃):

A相Ω/km

B相Ω/km

C相Ω/km

结论:符合□不符合□

tgδ测量将导体加热达到95℃至100℃之

间的一个稳定温度,在2KV下,

tgδ测量值应不大于0.0080

GB/T 12706.2—2008:18.1.2

高压电

桥、串联

谐振试

验系统、

标准电

容器

1 试样制备

1.1 应按产品标准规定选取试样的长度,但不得小于4m。

1.2 试样终端部分的长度和终端的制备方法,应能保证在规定的最高测试电压

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

1.3被测试样的端部切开保护环,并将保护环接地。

1.4 试样测量极对地应具有一定电阻值。

1.5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可采用脱离子水终。这时终端制备(包括开保护

环)应按其技术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2 试验程序

2.1 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应按下列方式接线:

2.1.1 单芯电缆,应将导体接高压端,金属套、屏蔽或附加电极接测量极;

2.1.2 分相铅套电缆,应依次将每一线芯接高压端,其他线芯相互连接并与金

属套、屏蔽一起接至测量极;

2.1.3多芯电缆,应依次将每一线芯接高压端,其他线芯相互连接并接至测量极;

或每一线芯接高压极,其他线芯相互连接并与金属套、屏蔽一起接至测量极。

2.2 除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外,试验一般均应在(20±1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试样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应不超过±3℃。

2.3 按产品标准要求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测量tanδ值时,可采用各种方法测量

试样温度,但测量值与标准规定之差不超过±3℃。

2.4 测量时应从较低值(不应超过产品所规定的测试电压值的40%)开始将电压

缓慢平稳地升至规定的试验电压(电压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3%),然后进行

电桥平衡(检流计灵敏度应从最低值开始)。测量结束后,将检流计灵敏度调至

最低值,并应迅速降压至低于所规定的试验电压的40%,然后在切断电源。

3 试验结果及计算

3.1 按试验所采用测量电桥的型式,直接读数或计算试样的tanδ值。

3.2按试验所采用测量电桥的型式,直接读数或计算试样的电容值。

GB/T 3048.11 -2007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导体温度:℃

试验电压: kV

tanδ:

A相

B相

C相

结论:符合□不符合□

热循环试

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加热循环20次后,随后的局部

放电试验:1.73U

下,无超过声

明试验灵敏度(5pC或更优)的

可检测到的放电。

GB/T 12706.2—2008:18.1.4

局部放

电检测

仪、串联

谐振试

验系统、

热循环

试验系

1、热循环试验

应按11.3.4规定的弯曲直径将试样变成U形。试样应加热至导体达到95℃至

100℃之间的一个稳定温度。加热应至少8h。在每个加热期内,导体温度应保

持在限定的温度范围内至少2h。随后应自然冷却至少3h,使导体温度不超过

环境温度10K。加热和冷却循环应进行20 次。

2、热循环试验结束后,电缆应立即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方法参考第3页局

放试验方法。

GB/T 3048.12 -2007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热循环试验:导体温度:℃

循环次数:次

(3)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电压: kV

背景噪声: pC

局部放电量:A相 pC,B相 pC

C相 pC

结论:符合□不符合□

冲击

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冲击电压试验(95~100℃,

依据电缆电压等级确定施加电

压,正负极性各10次)不击穿、

随后工频电压试验(依据电缆电

压等级确定施加电压,15min,室

温)不击穿。

GB/T 12706.2—2008:18.1.7

冲击电

压发生

器成套

设备

1试样制备

2试验程序

2.1接线方式,对电力电缆绝缘型护套和电缆附件试样进行试验时,试样的所有

线芯都应与金属套(屏蔽)和铠装(若有)相连接并与冲击电压发生器输出端,

而附加特殊电极(如水槽或石墨涂层)接地。

2.2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校准。通常对每个试样都要校核冲击波形。但是具有相同

设计和相同尺寸的电缆试样,在同一条件下作试验,只需校核一次。

2.3耐受水平冲击电压试验。

2.3.1 在试样处于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连续施加10次

正极性相应规定的耐受冲击电压值。

2.3.2在施加10次正极性相应规定值的耐受冲击电压后,立即按2.2规定进行

负极性冲击电压值和波形的校准,然后在试样上连续施加10次负极性相同规定

值的耐受冲击电压值。

2.3.3 在连续施加正和负极性相应规定的耐受冲击电压值时,至少应分别摄录

第1次和第10次冲击电压示波图。

3 试验结果及评定

最后一次冲击电压波形图无畸变或未呈现截波,通过试验。

GB/T 3048.13 -2007;GB/T 3048.8 -2007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冲击电压试验:导体温度:℃

试验电压: kV,试验波形:

A相试验是否通过:

B相试验是否通过:

B相试验是否通过:

(3)工频电压试验:导体温度:℃

试验电压: kV,试验时间: h

A相试验是否通过:

B相试验是否通过:

B相试验是否通过:

结论:符合□不符合□

半导电屏蔽电阻率(90±2)℃下,老化前和老化

后的电阻率应不超过:导体屏

蔽,1000Ω2m,绝缘屏蔽,500

Ω2m

GB/T 12706.2—2008:18.1.9

电缆半

导电屏

蔽层电

阻测试

仪、电热

1 试样制备

每个试样应从一段150 mm长的成品电缆试样上制备。应将电缆绝缘芯样品沿

纵向对半切开,将导体以及隔离层(如果有)除去即制成导体屏蔽试样。应将电

缆绝缘芯外所有包覆层除去即制成绝缘屏蔽试样。

2 试验步骤应将四只涂银电极A,B,C和D置于半导电层表面。两个电位电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鼓风干燥箱极B和C应间距50 mm,而两个电流电极A,D应分别放在电位电极外侧间隔

至少25 mm。应采用合适的夹子连接电极。在连接导体屏蔽电极时,应确保夹

子与试样表面的绝缘屏蔽层相互绝缘。连接好的试样应放入已预热到规定温度

的烘箱中,在至少 30min 后测量电极间电阻,测试线路的功率应不超过100 m

W。测量电阻后,应在环境温度下,测量图 B1b 所示试样导体屏蔽和绝缘的外

径及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的厚度。每项测量6个数值,然后取其平均值。

B3 试验结构的计算

B3.1 导体屏蔽电阻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ρc——体积电阻率,Ω2m; Rc ——电阻测量值,Ω;Lc——电位电

极间距离,m; Dc ——导体屏蔽的外径,m; Tc ——导体屏蔽层平均厚度,

m。

B3.2 绝缘屏蔽电阻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ρi——体积电阻率,Ω2m; Ri ——电阻测量值,Ω; Li——电位

电极间距离,m; Di ——导体屏蔽的外径,m; Ti ——导体屏蔽层平均厚

度,m

GB/T 11017.1—2002附录B

(2)

老化前:

——导体屏蔽电阻率:Ω2m

——绝缘屏蔽电阻率:Ω2m

老化后:

——导体屏蔽电阻率:Ω2m

——绝缘屏蔽电阻率:Ω2m

结论:符合□不符合□

绝缘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试验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12.5

N/mm2,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200%,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及断裂

伸长率的变化率均不超过±25%

GB/T 12706.2—2008:19.3.4

拉力试

验机、指

针式测

厚仪、自

然通风

热老化

试验箱

老化前,按要求进行各种老化用的试样各至少5个,试样应在一段样品连续取,

先取前再取后,并标上记号,试样不能有机械损伤。(尽可能使用哑铃试件,试

件厚度为不小于0.8mm,不大于2.0mm,如不能获得0.8mm的厚度,允许最小

厚度为0.6mm,宽度为4mm。只有当绝缘线芯尺寸不能制备哑铃试件时才使用

管状试件,所有试件要除去隔离层)在测量截面积前,所有的试样应避免阳光

的直射,并在23±5℃温度下存放至少3h,但热塑性绝缘材料试样的存放温度

为23±2℃)。

拉力试验应在23±5℃温度下进行。对热塑性绝缘材料有疑问时试验应23±2℃

温度进行。试验期间测量并记录最大拉力。是时在同一试件上测量断裂时,两

个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分别计算出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GB/T 2951.11,12-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 N/mm2

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

绝缘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非金属护套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试验非金属护套有ST

1

、ST

2

、ST

3

、ST

7

SE

1

五种混合料,以最常见的ST

2

举例:老化前和老化后的抗张强

度均不小于12.5 N/mm2,老化前

和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均不小

于150%,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及断

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均不超过±

25%

GB/T 12706.2—2008:19.4.4

拉力试

验机、指

针式测

厚仪、自

然通风

热老化

试验箱

取3个试样(尽可能使用哑铃试件,试件厚度为1.0±0.2mm,宽度为4mm。只

有当绝缘线芯尺寸不能制备哑铃试件时才使用管状试件,所有试件要除去隔离

层)。在环境温度下的干燥器中存放至少20h后取出立即称重,然后放入温度为

100±2℃的老化试验箱中保存168h,热处理完毕后试件再重新放入环境温度下

的干燥器中存放至少20h后取出再次称重。

检验结果为其质(重)量之差除以表面积。

GB/T 2951.32-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 N/mm2

护套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

护套老化后抗张强度: N/mm2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护套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护套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成品电缆段相容性老化试验100℃、7324h相容性老化后

的性能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及断

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均不超过±

25%

GB/T 12706.2—2008:19.5.4

拉力试

验机、指

针式测

厚仪、自

然通风

热老化

试验箱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绝缘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护套老化后抗张强度: N/mm2

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护套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护套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ST

2

型PVC 护套失重试验(100℃、168h)老化后,最大允

许失重量为1.5mg/cm2

GB/T 12706.2—2008:19.6.2

分析天

平、指针

式测厚

仪、自然

通风热

老化试

验箱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处理温度:℃

处理时间: h

失重量: mg/cm2

结论:符合□不符合□

护套高温压力试验对ST

1

、ST

2

、和ST

7

护套,压痕

深度不超过试样平均厚度的50%

GB/T 12706.2—2008:19.7.2

高温压

力测试

仪、电热

干燥箱、

投影仪

试样制备:对每个被试样品,从每个长度为250至500mm的样段上截取3个相

邻的试样,试样长度为50至100mm。

检验方法:试样应平放在试验装置上,刀片应与试样的轴线相垂直(刀片作用

于试样上的压力)。试验温度应按有关电缆产品的规定进行。规定的加热时间结

束后,试样在烘箱中在压力作用下迅速冷却,可用冷水喷射压在刀口下的试样

来冷却。试样在冷却至室温并不再继续变形后,从试验装置中取出,然后浸入

冷水中进一步冷却。试样冷却后立即测量压痕的深度。

检验结果:从每个试样上切取的三个试片上测得的中间值,应不大于试样厚度

平均值的50%。

GB/T 2951.3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加热温度:℃

持续时间: h

压痕深度: %

结论:符合□不符合□

PVC 护套(ST

1和ST

2

)低温试验对ST1和ST2护套,低温拉伸:

-15℃下,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20%,低温冲击:-15℃下,试样

受重锤冲击后,3个试样均不应

有裂纹

GB/T 12706.2—2008:19.8.2

低温试

验箱、拉

伸机、冲

击试验

低温拉伸:每个被试线芯取两根适当长度的试样,试条应磨平或削平,试条厚

度应不小于0.8mm,不大于2.0mm;沿试条轴向冲切各两个哑铃试片,在试片

上标出标记线(如需要)。试验设备和试样冷却时间应至少4h,如果试验设备已

预冷,时间可缩短至2h,如果试验设备和试样均预冷,时间不小于30min;拉

力机夹头的分离速度应为(25±5)mm/min;测量试样断裂时标记线间的距离或

夹头间的距离。用标记线间距离的增值与原始距离20mm(若是小哑铃试件应为

10mm)之比计算伸长率,以百分比表示。

低温冲击:取3个成品电缆试样,长度不少于150mm。按要求选好重锤后,固

定在低温冲击设备上。此试验设备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应放置在低温箱内进

行。装好试样的试验设备和被试电缆试样应并排放在低温箱中保持在规定温度

下至少16h,如果试验设备和试样均预冷,则允许缩短冷却时间,但不得少于

1h。规定冷却时间结束后,将落锤从100mm高处落下进行冲击。用正常视力或

校正视力检查,3个试样均不应有裂纹。如果3个试样有1个裂纹,则应取3个

试样重复进行试验。如果这3个试样均无裂纹,则符合要求。如仍有任何1个

试样有裂纹,则电缆或护套不符合试验要求。

GB/T 2951.14-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低温拉伸

试验温度:℃

断裂伸长率: %

(3)低温冲击

试验温度:℃

试后结果:

结论:符合□不符合□

PVC 护套

(ST

1和ST

2

)热冲击试验对ST

1

和ST

2

护套,150℃/1h,护

套无裂纹

GB/T 12706.2—2008:19.9.0

抗开裂

卷绕机、

电热鼓

风干燥

取两根(间隔至少1m)适当长度的试样,按标准规定选取相对的试棒,将试样

在环境境温度下紧密地在试棒上绕成螺旋形(规定的圈数)并将其两端固定,

然后放入已预热到150±3℃的干燥箱中保持1h,加热结束后从干燥箱取试样并

在试样达到近似环境温度后检查仍在试棒上的试样。

检验结果应无裂纹

GB/T 2951.3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处理温度:℃

持续时间: h

试后结果:

结论:符合□不符合□

XLPE

绝缘热延伸试验负载下延伸率不大于175%;冷却

后永久变形率不大于15%

GB/T 12706.2—2008:19.11

热延伸

试验仪、

自然通

风热老

化试验

1.试样制备:

从每一被试试样上切取两个绝缘样段或护套样段。去除绝缘线芯的所有外护层

及护套的内部元件,按规定制成哑铃片或管状试片,并做好标记。

2.测试步骤:

2.1 将处理好的试件悬挂在烘箱中,下夹头加重物,所产生的作用力按有关电缆

产品的规定;用夹头固定管状试样时,可在试件一端插入一小段金属针管,

其尺寸略小于试件内径。

2.2烘箱温度在5分钟之内回升到规定温度并保持10分钟后,测量标记间距离

并计算伸长率;如果烘箱内没有观察窗而必须把门打开,则应在打开门后30

秒内测量完毕。

2.3从试件上解除拉力(在下夹头处把试样剪断),并使试样在规定温度下恢复5

分钟,或等到烘箱温度回升到规定的温度,取较长时间,然后从烘箱中取出试

件,慢慢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标记线间距。

检验结果:在规定温度下负重10分钟后,伸长率的中间值应不大于有关规定;

试件从烘箱中取出冷却后,标记线间距的增加量的中间值对试件放入烘箱前该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处理条件:

——空气温度:℃

——负荷时间: min

——机械应力: N/cm2

载荷下最大伸长率: %

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距离的百分比应不大于有关规定。

GB/T 2951.21-2008

黑色

PE 护套碳黑含量测量仅对ST

3

和ST

7

黑色护套,碳黑含

量应为(2.5±0.5)%

GB/T 12706.2—2008:19.15

碳黑含

量试验

装置、分

析天平

试样制备:1、从电缆的一端取一段足够重量的绝缘和护套试样。将试样切成小

块,任一方向上的尺寸应不大于5mm。然后在干燥皿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

测试步骤:1.将长约75mm的燃烧舟加热到灼热,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少30min,

称重精确到0.0001g,将(1.0±0.1)g重的聚乙烯试样放到燃烧舟中,再一起

称重,精确到0.0001g,减去燃烧舟的重量即得到聚乙烯试样的重量(重量A),

精确到0.0001g。

2. 将装有试样的燃烧舟放到硬质玻璃、石英或陶瓷燃烧管的中部。管子内径约

为30mm,管子长度为(400±50)mm。然后将一个带温度计(测温范围300~550℃)

的塞子和一根可供氮气的管子插在燃烧管的一端,使温度计的端头与燃烧舟接

触。含氧量小于0.5%的氮气以(1.7±0.3)L/min的流速通过燃烧管,并在以

后的加热过程中保持这个流速。

3. 将燃烧管放入炉里,管子的出口串联到两个含有三氯乙烯的冷凝器上,第一

个冷凝器用固体二氧化碳冷却,第二个冷凝器的出口管应通到通风橱或户外大

气中,或者也可将燃烧管的出口直接接到户外大气中。

4. 将炉子在10min内加热到300~350℃,再加热10min到约450℃,第三个10min

后加热到(600±5)℃。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0min。再将出口管从冷凝器(如

有的话)脱开,将装有燃烧舟的燃烧管从炉子中取出,冷却5min,氮气流速与

前相同。

5. 然后将燃烧舟通过氮气进口端从燃烧管中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20~30min

并重新称重,测定残留物的重量精确到0.0001g(残留物重量B)。

6. 然后,再将此燃烧舟放入燃烧管,在(600±20)℃的温度下将空气或氧气

取代氮气以适当的流速通到燃烧管内,使残留碳黑燃烧。在试验装置冷却之后,

再取出燃烧舟并称重,测定残留物的重量精确到0.0001g(残留物重量C)。

GB/T 2951.4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碳黑含量: %

结论:符合□不符合□

XLPE

绝缘收缩试验最大允许收缩率为4%

GB/T 12706.2—2008:19.16

自然通

风热老

化试验

1.试样制备:

在每个被试绝缘线芯上距离电缆端头至少0.5m处,截取一根约1.5Lmm长的试

样。L应是有关电缆产品标准规定的长度。除粘附的挤包半导电屏蔽层(如有的

话)之外,应及时从绝缘线芯试样上除去所有护层。截取试样后5min之内,在

每一绝缘线芯试样的中部标上L±5mm的试验长度。测量标记之间的距离,精确

至0.5mm,然后在每个试样两端距离标记2至5mm处去除绝缘。

2.测试步骤:

将试样导体的裸露端头水平支架在空气烘箱中或平放在滑石粉槽的表面,使得

绝缘能自由伸缩。按有关电缆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加热试样。从烘箱中

取出试样后,在空气中冷却试样至室温,重新测量每个试样的标记之间的距离,

精确至0.5mm。

3.检验结果:

加热前标记之间的距离和加热并冷却后标记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与加热前标记之

间的距离的百分比作为试验结果,以收缩率表示。

GB/T 2951.13-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 h

收缩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XLPE 绝缘吸水试验重量变化(85℃、14d)最常用

的材料XLPE:最大1 mg/cm2

GB/T 12706.2—2008:19.13

吸水测

试装置、

分析天

平、真空

干燥箱

试样制备:绝缘应磨成或削成0.6 mm到0.9 mm厚的薄片,表面光滑并基本上

平行。从薄片上冲切(80~100)mm长,(4~5)mm宽的试样。从每个被试绝缘

线芯上制备两个试样。

测试步骤:表面完全擦干净的试样在温度为(70℃±2)℃的真空(残压近1mbar)

状态下加热72h。组份本质上不同的材料不能同时在一个容器或烘箱中加热。经

上述处理后,试样应放在干燥器中冷却1h,然后称重。然后将试样浸在去离子

水(或蒸馏水)中,时间和温度按有关电缆产品标准的规定,按有关电缆产品

标准规定的时间浸水14天后,试样应转移到室温下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

并在此冷却。然后从水中取出每一试样,甩去任何附着的水滴,称重。最后干

燥试样,条件同浸水之前的干燥条件,称重。

检验结果:如果最后重量M3小于M1:(M2-M3)/A;如果最后重量M3大于M1:

(M2-M1)/A。试样结果取2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绝缘线芯的吸水量。

GB/T 2951.13-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 h

重量增量: mg/cm2

结论:符合□不符合□

燃烧试验上支架下缘与炭化部分起点之

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燃烧向下

延伸至上支架下缘之间的距离

不超过540mm

GB/T 12706.2—2008:19.14

电线电

缆耐燃

烧试验

装置、游

标卡尺

1.试样的制备:从成品电线或电缆上截取(600±25)mm长试样一根,若电线

电缆表面上有涂料或清漆涂层时,试验前应将试样在60±2℃的温度下保持4小

时,并冷却至室温。

2.检验方法:测量试样外径,然后垂直夹在金属罩中,试样下端距底板约50mm;

用调整好的喷灯火焰接触试样,应使蓝色内锥的尖端触及试样表面,接触点距

水平的上支架下缘为475±5 mm,并使灯管轴线与试样轴线保持呈45°的夹角。

试验时,喷灯火焰应不间断地燃烧试样,供火时间按试样外径计算。

3.检验结果:停止供火后,并且在试样的燃烧完全停止后,把试样表面擦干净,

其炭化部分在距上支架下缘50mm以下,则判定试验结果为合格。如果燃烧向

下延伸至距离上支架下缘大于540mm时,应判为不合格并作记录。如果试验不

合格,则应再进行两次试验。如果两次试验结果均通过,则应认为该电线或电

缆通过本试验。

GB/T 18380.11,12-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上支架下缘与炭化部分起点间距离:

mm

燃烧向下延伸至上支架下缘距离:

mm

结论:符合□不符合□

纵向透水试验试验期间,电缆试样两端应无水

分渗出

GB/T 12706.2—2008:19.22

透水试

验装置

1.应将一段未经过 11.3 中所述任何试验的至少 6 m长的成品电缆试样,按

11.3.4 规定进行弯曲试验。应从经过弯曲试验后的电缆上截取一段3m长的电

缆并水平放置。在电缆中间部位切除一段宽约50 mm的圆环。切除的圆环应包

括绝缘屏蔽以外的所有各层材料。如果声明导体有阻水结构,则切除的圆环应

包括导体以外包覆的所有各层材料。如电缆采用间隔的纵向阻水结构,试样至

少应含有2个这样的阻隔,并在阻隔间切除圆环。对这种情形,应说明电缆阻

隔间的平均距离,并据此确定电缆试样的长度。切出的表面应使间隙容易被水

浸湿。若设计中只有导体阻水结构,则相关的切割面可采用适当的材料密封,

或者可将其外包覆层除去。用一个合适的装置使一根内径至少为10 mm的管

子,垂直地放置在切开的圆环上方。该装置与电缆外护层表面密封。电缆伸出部

分的密封应不使电缆受到机械应力。注:某些阻隔对纵向透水的反应可能和水

的组分(例如 pH 和离子浓度)有关。除非另有规定,应采用普通的自来水。

2.试验在5 min内向管子内注入温度为(20±10)℃的水,使管中水柱高于电

缆中心1 m(见图C1)。注水后的度样装置应放置24 h。然后应在试样上施加

10次加热循环。应采用适当方式加热导体,直到其温度达到 95℃至 100℃之间

的一个稳定温度,但不应达到100℃。应至少加热8 h。在每一个加热期内,导

体温度应保持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至少2 h,随后应自然冷却至少16 h。水头应

保持在1 m。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加电压,建议使用一根与被试电缆相同的模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结果描述:

结论:符合□不符合□

拟电缆与被试电缆串联,在模拟电缆上直接测量导体温度。

3.要求试验期间,电缆试样两端应无水分渗出。

GB/T 12706.2—2008附录F

成品电缆标志的检查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

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

楚、容易辨认、耐擦;标志间距

离不超过500mm

GB/T 12706.2—2008附录B.

游标卡

尺、脱脂

通过目视观察; 以浸过水的棉布或脱脂棉在标志的表面轻轻擦试,共10次,观

察标志是否清晰可辨。对于采用凹印或凸印的标志,不进行本试验。标志表识

齐全、正确且通过上述试验后,标志或符号仍清晰明了,则判为合格。

GB/T 6995-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结果描述:

结论:符合□不符合□

签名厂家代表签字业主代表

签字

检测人员签字日期

2、额定电压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抽检

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器具检验方法检测结果

备注

(照片或相关文件)

绝缘厚度测量绝缘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规定的

标称厚度,绝缘最薄点的厚度

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

90%-0.1mm

GB/T 12706.1—2008:16.5.2

投影仪、测量

显微镜

试样制备:

1.从样品切取一绝缘薄片试件用于测量绝缘平均厚度和绝缘最薄点厚

度;

2.用锋利刀具从样段上沿着与试样导体线芯轴线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一

个;

3.如绝缘上有压印标志时,试片上应包含有绝缘厚度减薄的标志印痕。

测试步骤: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绝缘最薄点厚度: mm

偏心度: %

结论:符合□不符合□

非金属护套厚度测量无铠装的和不直接包覆在铠

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

电缆外护套,其厚度的最小测

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的

85%-0.1mm;直接包覆在铠装、

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

外护套和隔离套,其厚度的最

小测量值应不低于规定标称值

的80%-0.2mm;

GB/T 12706.1—2008:16.5.3

投影仪、测量

显微镜

1.每一试片都必须进行焦距调节,使其处于最佳清晰状态;

2.找出试片厚度的最薄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3.每个试片测量6点,沿试片芯痕凹槽处圆周尽可能等距离测量6点。

试验结果的计算:

1.在电线绝缘离端头25cm取1个绝缘试件测得6个数值的平均值(用

mm表示),应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取该值为绝缘厚度的平均值;

2. 绝缘最薄处厚度应取所测三个试件的全部数值的最小值。

GB/T 2951.1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护套最薄点厚度: mm

隔离套最薄点厚度: mm

结论:符合□不符合□

电缆结构检查(导体检查、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测量、外径测量)铠装金属丝≥95%标称值;铠

装金属带≥90%标称值。GB/T

12706.1—2008:16.7,16.8

千分尺、游标

卡尺

1.导体检查应采用适当的检验及测量方法来检查导体结构是否符合

GB/T 3956 要求。

2.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

或断裂的单线。

3 铜丝屏蔽应由同心疏绕的软铜线组成,铜丝屏蔽层的表面上应有铜丝

或铜带反向扎紧,相邻屏蔽铜丝的平均间隙G应不大于4 mm。G由下

式定义: G=[π(D+d)-nd]/n 式中:D——铜丝屏蔽下的缆芯直径,m

m; d——铜丝的直径,mm; n——铜丝的根数。铜丝屏蔽的截面积

应能满足短路容量的要求。适用时,铜丝屏蔽的电阻测量值应符合GB/T

3956规定;或者不大于制造厂标称值(当铜丝屏蔽的) 截面积与GB/T

3956推荐的系列截面积不同时)。

4 金属套屏蔽电缆采用铅套或铝套时,金属套可作为金属屏蔽。如铅套

或铝套的厚度不能满足用户对短路容量的要求时,应采取增加金属套厚

度或增加铜丝屏蔽的措施。

GB/T 12706.1—2008:16.7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导体根数:根

铠装层:

——层数:层

——厚度: mm

——包带间隙/钢带宽度: %

结论:符合□不符合□

4h电压试验4U

,4h不击穿

GB/T 12706.1—2008:17.3.2.

交流耐压试验

1试样制备

1.1试样的数量和长度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1.2试样终端部分的长度和终端头的制备方法应能保证在规定的实验电

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

2 试验程序

2.1试样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和耐受电压时间按产品标准规定。

2.2试样接线

2.2.1 应按下列规定接线方式接线,也可采用其他接线方式,但必须保

证试样每一线芯与其相邻线芯之间,至少经受一次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

频电压试验。

2.2.2 五芯及以上躲芯电缆,通常需进行二次试验:第一次在每层芯中

的奇数芯(并联)对偶数芯(并联)之间施加电压;第二次在所有奇数

层的线芯(并联)对偶数层的线芯(并联)之间施加电压。如果电缆中

同一层中含有的线芯数为奇数,则应补充对未经受电压试验的相邻线芯

间再进行一次规定的电压试验。

2.2.3金属套(屏蔽)和铠装之间的内衬层试验时,所有线芯都应与金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电压: kV

持续时间: kV

是否通过:

不通过时,记录异常情况

结论:符合□不符合□

属套(屏蔽)相连接,接至试验电源的高压端,铠装接至接地端。

2.3试验要求

2.3.1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试验应在(20±15)℃温度下进行。试

验时,试样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应不超过±3℃。

2.3.2对试样施加电压时,应当从足够低的数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

规定试验电压值的40%)开始,以防止操作瞬变过程而引起的过电压影

响;然后应缓慢地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但也布能升得

太慢,以免造成在接近试验电压时耐压时间过长。

3 试验结果及评定

3.1试样在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内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

认为该试样通过耐受工频电压试验。

3.2 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判断是否属于“假击穿”。假击穿现象应

予排除,并重新试验。只有当试样不可能再次耐受相同电压值的试验时,

则应认为试样已击穿。

3.3如果在试验过程,试样的试验终端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

穿,允许另做试验终端,并重复进行试验。

GB/T 3048.8 -2007

环境温

度下的绝缘电阻测量及导体最高温度下绝缘电阻测量测量值计算出的数值不小于标

准中GB/T 12706.1-2008表13

的规定值。

GB/T 12706.1—2008:17.1,

17.2.

绝缘电阻测试

仪、恒温水槽

GB/T 3048.5 -2007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环境温度下的绝缘电阻:

导体最高温度下得绝缘电阻:

结论:符合□不符合□

导体电阻测量值应按GB/T 3956给出的

公式和系数校正到温度为

20℃,长度为1km的数值,所

得计算值应不超过GB/T 3956

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GB/T 12706.1—2008:16.2

双臂直流电

桥、通用导体

电阻夹具

测试要点:

1、试样在接入测量系统前,预先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

物、污垢,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应尽除尽;

2、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时间最好在密封性好的房间,选择一支精密

温度计和一支数字式温湿度计。两温度计离夹具和试样不超过0.5米,

且两者基本在同一高度;

3、对各测量关键配套标准电阻、直流稳流器和检流计等作好功能性检查;

4、正反各测量一次。

试验环境要求:

1、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时间;

2、最好在密封性好的房间,温度:15-35℃,湿度不大于85%;

3、准备两支精密玻璃温度计和点温计(用来观察施加电流后导体的温

升)。

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1、测量环境温度对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

2、从测量误差分析,电流越大越好,能减少测量误差。试验时,应尽可

能满足标准要求的条件下采用较大的电流;

3、取样的质量非常重要,去除绝缘时要固定好原样品的导体绞合状态,

不能松散也不能人为地扭紧。

GB/T 3048.4 -2007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导体直流电阻 (20℃):

结论:符合□不符合□

绝缘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试验绝缘有PVC/A、EPR、HEPR、XLPE

四种混合料,以最常见的PVC/A

举例:老化前和老化后的抗张

强度均不小于12.5 N/mm2,老

化前和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均

不小于150%,老化前后抗张强

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均不

超过±25%

GB/T 12706.1—2008:18.3.4

拉力试验机、

指针式测厚

仪、自然通风

热老化试验箱

老化前和供要求进行各种老化用的试样各至少5个,试样应在一段样品

连续取,先取前再取后,并标上记号,试样不能有机械损伤。(尽可能使

用哑铃试件,试件厚度为不小于0.8mm,不大于 2.0mm,如不能获得

0.8mm的厚度,允许最小厚度为0.6mm,宽度为4mm。只有当绝缘线芯

尺寸不能制备哑铃试件时才使用管状试件,所有试件要除去隔离层)在

测量截面积前,所有的试样应避免阳光的直射,并在23±5℃温度下存

放至少3h,但热塑性绝缘材料试样的存放温度为23±2℃)。

拉力试验应在23±5℃温度下进行。对热塑性绝缘材料有疑问时试验应

23±2℃温度进行。试验期间测量并记录最大拉力。是时在同一试件上测

量断裂时,两个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分别计算出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GB/T 2951.11,12-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 N/mm2

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

绝缘老化后抗张强度: N/mm2

绝缘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绝缘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非金属护套老化前后机械性能试验非金属护套有ST

1

、ST

2

、ST

3

ST

7

、 ST

8

、SE

1

六种混合料,以

最常见的ST1举例:老化前和

老化后的抗张强度均不小于

12.5 N/mm2,老化前和老化后的

断裂伸长率均不小于150%,老

化前后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的变化率均不超过±25%

GB/T 12706.1—2008:18.4.4

拉力试验机、

指针式测厚

仪、自然通风

热老化试验箱

1.试样制备:

从每一被试试样上切取两个绝缘样段或护套样段。去除绝缘线芯的所有

外护层及护套的内部元件,按规定制成哑铃片或管状试片,并做好标记。

2.测试步骤:

2.1 将处理好的试件悬挂在烘箱中,下夹头加重物,所产生的作用力按

有关电缆产品的规定;用夹头固定管状试样时,可在试件一端插入一

小段金属针管,其尺寸略小于试件内径。

2.2烘箱温度在5分钟之内回升到规定温度并保持10分钟后,测量标记

间距离并计算伸长率;如果烘箱内没有观察窗而必须把门打开,则应在

打开门后30秒内测量完毕。

2.3从试件上解除拉力(在下夹头处把试样剪断),并使试样在规定温度

下恢复5分钟,或等到烘箱温度回升到规定的温度,取较长时间,然后

从烘箱中取出试件,慢慢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标记线间距。

检验结果:在规定温度下负重10分钟后,伸长率的中间值应不大于有关

规定;试件从烘箱中取出冷却后,标记线间距的增加量的中间值对试件

放入烘箱前该距离的百分比应不大于有关规定。

GB/T 2951.2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 N/mm2

护套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

护套老化后抗张强度: N/mm2

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护套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护套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成品电缆段相容性老化试验老化温度高于电缆正常运行时

导体最高温度的10±2℃,时间

为168h,老化后绝缘性能符合

标准中GB/T 12706.1表15的

规定值,护套性能符合GB/T

12706.1表18的规定值。

GB/T 12706.1—2008:18.5.4

拉力试验机、

指针式测厚

仪、自然通风

热老化试验箱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绝缘老化后抗张强度: N/mm2

绝缘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绝缘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护套老化后抗张强度: N/mm2

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护套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 %

护套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ST

2

型PVC 护套失重试验(100℃、168h)老化后,最大允

许失重量为1.5mg/cm2

GB/T 12706.1—2008:18.6.2

分析天平、指

针式测厚仪、

自然通风热老

化试验箱

取3个试样(尽可能使用哑铃试件,试件厚度为1.0±0.2mm,宽度为4mm。

只有当绝缘线芯尺寸不能制备哑铃试件时才使用管状试件,所有试件要

除去隔离层)。在环境温度下的干燥器中存放至少20h后取出立即称重,

然后放入温度为100±2℃的老化试验箱中保存168h,热处理完毕后试件

再重新放入环境温度下的干燥器中存放至少20h后取出再次称重。

检验结果为其质(重)量之差除以表面积。

GB/T 2951.32-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处理温度:℃

处理时间: h

失重量: mg/cm2

结论:符合□不符合□

绝缘和护套高温压力试验对PVC/A绝缘和ST

1

、ST

2

、ST

8

护套,最大变形率50%

GB/T 12706.1—2008:18.7.2

高温压力测试

仪、电热干燥

箱、投影仪

试样制备:对每个被试样品,从每个长度为250至500mm的样段上截取

3个相邻的试样,试样长度为50至100mm。无护套的扁平线不应分开。

检验方法:试样应平放在试验装置上,刀片应与试样的轴线相垂直(刀

片作用于试样上的压力)。试验温度应按有关电缆产品的规定进行。规定

的加热时间结束后,试样在烘箱中在压力作用下迅速冷却,可用冷水喷

射压在刀口下的试样来冷却。试样在冷却至室温并不再继续变形后,从

试验装置中取出,然后浸入冷水中进一步冷却。试样冷却后立即测量压

痕的深度。

检验结果:从每个试样上切取的三个试片上测得的中间值,应不大于试

样厚度平均值的50%。

GB/T 2951.3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绝缘

加热温度:℃

持续时间: h

压痕深度: %

(3)护套

加热温度:℃

持续时间: h

压痕深度: %

结论:符合□不符合□

低温下

PVC绝缘和护套以及无卤护套的性能试验低温拉伸:-15℃下,断裂伸长

率不小于20%,低温冲击:

-15℃下,试样受重锤冲击后,

3个试样均不应有裂纹

GB/T 12706.1—2008:18.8.2

低温试验箱、

拉伸机、冲击

试验机

低温弯曲:取两根适当长度的试样并装好在设备上,在规定温度的低温

箱内放置不少于16h后旋转试棒使试样卷绕成紧密的螺旋,将试样保持

在试棒上,使其恢复到接近环境温度。检查仍在试棒上的试样,用正常

视力或校正过的视力检查时,两个试样均应无任何裂纹。

低温拉伸:每个被试线芯取两根适当长度的试样,试条应磨平或削平,

试条厚度应不小于0.8mm,不大于2.0mm;沿试条轴向冲切各两个哑铃

试片,在试片上标出标记线(如需要)。试验设备和试样冷却时间应至少

4h,如果试验设备已预冷,时间可缩短至2h,如果试验设备和试样均预

冷,时间不小于30min;拉力机夹头的分离速度应为(25±5)mm/min;

测量试样断裂时标记线间的距离或夹头间的距离。用标记线间距离的增

值与原始距离20mm(若是小哑铃试件应为10mm)之比计算伸长率,以

百分比表示。

低温冲击:取3个成品电缆试样,长度不少于150mm。按要求选好重锤

后,固定在低温冲击设备上。此试验设备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应放置

在低温箱内进行。装好试样的试验设备和被试电缆试样应并排放在低温

箱中保持在规定温度下至少16h,如果试验设备和试样均预冷,则允许

缩短冷却时间,但不得少于1h。规定冷却时间结束后,将落锤从100mm

高处落下进行冲击。用正常视力或校正视力检查,3个试样均不应有裂

纹。如果3个试样有1个裂纹,则应取3个试样重复进行试验。如果这

3个试样均无裂纹,则符合要求。如仍有任何1个试样有裂纹,则电缆

或护套不符合试验要求。

GB/T 2951.14-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绝缘低温拉伸

试验温度:℃

断裂伸长率: %

(2)护套低温拉伸

试验温度:℃

断裂伸长率: %

(3)护套低温冲击

试验温度:℃

试后结果:

结论:符合□不符合□

PVC绝

缘和护套热冲击试验150℃/1h,绝缘和护套均无裂

GB/T 12706.1—2008:18.9.2

抗开裂卷绕

机、电热鼓风

干燥箱

取两根(间隔至少1m)适当长度的试样,按标准规定选取相对的试棒,

将试样在环境境温度下紧密地在试棒上绕成螺旋形(规定的圈数)并将

其两端固定,然后放入已预热到150±3℃的干燥箱中保持1h,加热结束

后从干燥箱取试样并在试样达到近似环境温度后检查仍在试棒上的试

样。

检验结果应无裂纹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绝缘:处理温度:℃

持续时间: h,试后结果:

GB/T 2951.31-2008 (3)护套:处理温度:℃

持续时间: h,试后结果:

结论:符合□不符合□

EPR和HEPR 绝缘耐臭氧试

验在臭氧浓度(0.025~0.030)%

下,试验24小时无开裂

GB/T 12706.1—2008:18.10.2

耐臭氧试验装

置、臭氧试验

试样制备:在距离端头不小于1.5mm处取足够长的绝缘线芯,以制备2

个试样,如线芯外面挤包半导电层,则应切取足够制备4个试样的绝缘

线芯。去除绝缘线芯所有外护层,对于护层是硫化前直接包在绝缘上或

者粘附在绝缘上的除外。若绝缘线芯外面有挤包的半导电屏蔽,则应除

去两个试样的半导电屏蔽,而保留另外两个试样的半导电屏蔽。将试样

在其原来的弯曲平面分别沿其原来的弯曲方向的正向和反向无扭绞地绕

在规定直径的试棒上一整圈,若试样太硬以致两端头不能交叉,则试样

应在规定直径的试样上弯曲至少180°并扎牢。试验前,在试棒上弯曲

的试样在环境温度的空气中放置(30~45)min。

测试步骤:将试样放入试验箱内,试样暴露在干燥的循环空气中,温度

保持在(25±2)℃,其臭氧浓度及持续时间按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空

气流量应控制在280l/h和560l/h之间,箱内空气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

检验结果:从试验箱中取出试样,用正常视力或校正视力而不用放大镜

检验,试样上距离结扎处最远的180°弯曲部分应不开裂。

GB/T 2951.2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臭氧浓度: %

持续时间: h

试后结果:

结论:符合□不符合□

EPR,HEPR

和XLPE 绝缘热延伸试验负载下延伸率不大于175%;冷

却后永久变形率不大于15%

GB/T 12706.1—2008:18.11

热延伸试验

仪、自然通风

热老化试验箱

1.试样制备:

从每一被试试样上切取两个绝缘样段或护套样段。去除绝缘线芯的所有

外护层及护套的内部元件,按规定制成哑铃片或管状试片,并做好标记。

2.测试步骤:

2.1 将处理好的试件悬挂在烘箱中,下夹头加重物,所产生的作用力按

有关电缆产品的规定;用夹头固定管状试样时,可在试件一端插入一

小段金属针管,其尺寸略小于试件内径。

2.2烘箱温度在5分钟之内回升到规定温度并保持10分钟后,测量标记

间距离并计算伸长率;如果烘箱内没有观察窗而必须把门打开,则应在

打开门后30秒内测量完毕。

2.3从试件上解除拉力(在下夹头处把试样剪断),并使试样在规定温度

下恢复5分钟,或等到烘箱温度回升到规定的温度,取较长时间,然后

从烘箱中取出试件,慢慢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标记线间距。

检验结果:在规定温度下负重10分钟后,伸长率的中间值应不大于有关

规定;试件从烘箱中取出冷却后,标记线间距的增加量的中间值对试件

放入烘箱前该距离的百分比应不大于有关规定。

GB/T 2951.2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处理条件:

——空气温度:℃

——负荷时间: min

——机械应力: N/cm2

载荷下最大伸长率: %

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弹性体的浸油试验100℃/24h ,抗张强度和断裂

伸长率最大允许变化率均为±

40%

GB/T 12706.1—2008:18.12

自然通风热老

化试验箱、拉

力试验机

GB/T 2951.21-2008

(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处理条件:——油温:℃

——持续时间: h

抗张强度变化率: %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黑色聚

乙烯护套碳黑含量测定对ST

3

和ST

7

黑色护套,碳黑含

量应为(2.5±0.5)%

GB/T 12706.1—2008:18.15

碳黑含量试验

装置、分析天

试样制备:从电缆的一端取一段足够重量的绝缘和护套试样。将试样切

成小块,任一方向上的尺寸应不大于5mm。然后在干燥皿中放置足够长

的时间。

测试步骤:1.将长约75mm的燃烧舟加热到灼热,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

少30min,称重精确到0.0001g,将(1.0±0.1)g重的聚乙烯试样放到

燃烧舟中,再一起称重,精确到0.0001g,减去燃烧舟的重量即得到聚

乙烯试样的重量(重量A),精确到0.0001g。

2. 将装有试样的燃烧舟放到硬质玻璃、石英或陶瓷燃烧管的中部。管子

内径约为30mm,管子长度为(400±50)mm。然后将一个带温度计(测

温范围300~550℃)的塞子和一根可供氮气的管子插在燃烧管的一端,

使温度计的端头与燃烧舟接触。含氧量小于0.5%的氮气以(1.7±0.3)

L/min的流速通过燃烧管,并在以后的加热过程中保持这个流速。

3. 将燃烧管放入炉里,管子的出口串联到两个含有三氯乙烯的冷凝器

上,第一个冷凝器用固体二氧化碳冷却,第二个冷凝器的出口管应通到

通风橱或户外大气中,或者也可将燃烧管的出口直接接到户外大气中。

4. 将炉子在10min内加热到300~350℃,再加热10min到约450℃,第

三个10min后加热到(600±5)℃。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0min。再将

出口管从冷凝器(如有的话)脱开,将装有燃烧舟的燃烧管从炉子中取

出,冷却5min,氮气流速与前相同。

5. 然后将燃烧舟通过氮气进口端从燃烧管中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20~

30min并重新称重,测定残留物的重量精确到0.0001g(残留物重量B)。

6. 然后,再将此燃烧舟放入燃烧管,在(600±20)℃的温度下将空气

或氧气取代氮气以适当的流速通到燃烧管内,使残留碳黑燃烧。在试验

装置冷却之后,再取出燃烧舟并称重,测定残留物的重量精确到0.0001g

(残留物重量C)。

检验结果:碳黑含量= A C

B

3100%

矿物质填料含量= A C3100%

填料含量= A

B

3100%

GB/T 2951.41-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碳黑含量: %

结论:符合□不符合□

XLPE 绝缘收缩试验最大允许收缩率为4%

GB/T 12706.1—2008:18.16

自然通风热老

化试验箱

1.试样制备:

在每个被试绝缘线芯上距离电缆端头至少0.5m处,截取一根约1.5Lmm

长的试样。L应是有关电缆产品标准规定的长度。除粘附的挤包半导电

屏蔽层(如有的话)之外,应及时从绝缘线芯试样上除去所有护层。截

取试样后5min之内,在每一绝缘线芯试样的中部标上L±5mm的试验长

度。测量标记之间的距离,精确至0.5mm,然后在每个试样两端距离标

记2至5mm处去除绝缘。

2.测试步骤: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温度:℃

将试样导体的裸露端头水平支架在空气烘箱中或平放在滑石粉槽的表面,使得绝缘能自由伸缩。按有关电缆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加热试样。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后,在空气中冷却试样至室温,重新测量每个试样的标记之间的距离,精确至0.5mm。

3.检验结果:

加热前标记之间的距离和加热并冷却后标记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与加热前标记之间的距离的百分比作为试验结果,以收缩率表示。

GB/T 2951.13-2008 试验时间: h 收缩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绝缘吸水试验PVC/A试验电压法,绝缘应不击

穿,EPR、HEPR、XLPE绝缘重量

分析法(85℃、336h),重量最

大增量为5mg/cm2

GB/T 12706.1—2008:18.13

吸水测试装

置、分析天平、

真空干燥箱、

耐压试验仪、

恒温水槽

试样制备:a)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导体标称截面积,小于等于

25 mm2的电缆:每个试样应为约300mm的一段绝缘线芯;b)所有其他电

缆:绝缘应磨成或削成0.6 mm到0.9 mm厚的薄片,表面光滑并基本上

平行。从薄片上冲切(80~100)mm长,(4~5)mm宽的试样。从每个被

试绝缘线芯上制备两个试样。

测试步骤:对应a)项:先用浸湿的滤纸将试样表面擦干净。将试样在

(70±2)℃温度下干燥至恒重,称重。然后将试样在直径为6至8倍试

样直径的试棒上弯成U形,并将其两端穿过玻璃容器的盖子上的孔,玻

璃容器里只应放同一绝缘线芯的两个试样。往玻璃容器中注满水至盖子

边缘处后,调整试样位置使其约250㎜长的一段浸在水中。使用预先煮

沸过的蒸馏水。试样置于水中的温度和时间按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试

验完成后等水冷却到环境温度后取出试样,甩去附在试样上的水滴,用

滤纸轻轻楷干并在试样中取出2至3min内完成称重。最后干燥试样,条

件同浸水之前的干燥条件,称重。

对应b)项:表面完全擦干净的试样在温度为(70℃±2)℃的真空(残

压近1mbar)状态下加热72h。组份本质上不同的材料不能同时在一个容

器或烘箱中加热。经上述处理后,试样应放在干燥器中冷却1h,然后称

重。然后将试样浸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时间和温度按有关电缆

产品标准的规定,按有关电缆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浸水14天后,试样应

转移到室温下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并在此冷却。然后从水中取出

每一试样,甩去任何附着的水滴,称重。。最后干燥试样,条件同浸水之

前的干燥条件,称重。

检验结果:对应a)项:如果最后重量M3小于M1:(M2-M3)/A;对应b)

项:如果最后重量M3大于M1:(M2-M1)/A。试样结果取2个试样的平

均值作为绝缘线芯的吸水量。

GB/T 2951.13-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 h

重量增量: mg/cm2

结论:符合□不符合□

电缆成束阻燃试验适用于ST

8

无卤护套的电缆,供

火时间20min,燃烧停止后,在

试样上测得的炭化部分最长距

离应不超过喷灯底边以上

2.5m,停止供火后试样上的有焰

燃烧时间,不应超过1h

GB/T 12706.1—2008:18.14. 2

电缆成束燃烧

试验装置

试样制备:按标准规定计算电缆试样段的数量,每一试样段不能有机械

损伤。

测试步骤:按规定安装好试样,如果装在箱顶上的风速计测得外部风速

大于8m/s则不能进行试验。如果内侧墙的温度低于5℃或高于40℃也不

能进行试验。打开试验仪器,并用热电偶测量喷灯的火焰温度,超过815℃

后让火焰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试验;若试验时间结束后1h内试样仍然

燃烧不止,则应强行熄灭火焰,待试样冷却后测量炭化长度。

GB/T 18380.35-200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炭化长度: m

停止供火后燃烧时间: min

结论:符合□不符合□

烟发散试验烟密度(最小透光率)最小值

为60%

GB/T 12706.1—2008:18.14.3

烟密度试验装

试样制备:按标准规定计算电缆试样段的数量,试样段每根长度为1m±

0.05m。

测试步骤:按标准安装好试样段,制备试验用标准火源,开启系统预热

和调零。按照标准要求放置试验,并开始试验。火焰熄灭之后5min或者

试验持续时间达到40min时,透光率不再减小,可认为试验结束。

检验结果:记录最小透光率。

GB/T 17651.2-199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最小透光率: %

结论:符合□不符合□

酸气含量非金属ST

8

材料作为外护套的

无卤电缆,最大值0.5%

GB/T 12706.1—2008:18.14.4

卤酸测试装

置、高温炉、

离子色谱仪

试样制备:样品应在(23±2)℃和相对湿度为(50±5)%的条件下放

置至少16h。一个试样应包括500mg~1000mg的被试材料。每个试样应

从样品的代表性材料上切取,并切成碎片。

测试步骤:1. 将称重精确至0.1mg处理过的试样放在燃烧舟中,并使其均

匀地分布在燃烧舟的底部。

2. 然后把燃烧舟送入置于管形炉的燃烧管中。

3. 用针形阀把空气流量调节为(0.01553D2)L2h-1±10%,并在试验期

间维持恒定。

4. 然后在(40±5)min内均匀升温,并在(800±10)℃温度下保持20min。

升温速率和试样温度应用适当的方法作检验。

5. 拆开洗瓶,把内容物倒入1000mL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或软化水冲洗

洗瓶、连接管和燃烧管的终端(冷却后),把冲洗液也倒入量瓶中,然后

追加至1000mL。

6. 取出燃烧舟后,整个管子必须在950℃温度下煅烧以清净之。

7. 冷却至环境温度后,用吸管或滴定管量取200mL溶液到烧杯中,依次

加入4mL浓硝酸,20mL的0.1M硝酸银和3mL硝基苯。充分摇动内容物

使氯化银凝聚析出。

8. 然后加入1mL含几滴6M硝酸的浓度为40%的硫酸铁铵水溶液,混合

后在磁力搅拌下用0.1M硫氰酸铵滴定。

检验结果:在材料试样上应进行重复试验,并在没有试样时进行一次空

白测定,将两次测量值的平均作为试验结果。各个测量值应不超过平均

值的±10%。

GB/T 17650.1-1998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溴和氯含量: %

结论:符合□不符合□

pH值和电导率试验非金属ST

8

材料作为外护套的

无卤电缆,pH值≥4.3

电导率≤10μs/mm

GB/T 12706.1—2008:18.14.5

高温炉、pH计、

电导率仪

试样制备:样品应在(23±2)℃和相对湿度为(50±5)%的条件下放

置至少16h。取被试材料1000mg±5mg为一个试样,每个试样应取自样

品上的代表性材料,试样应切成小碎片。

测试步骤:1. 把称量精确至1mg的试样放入燃烧舟中,并使其均匀地分布

在燃烧舟的底部。

2.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空气流量应用针形阀调节在(0.0155D2)L2h-1

±10%,并保持恒定。

3.耐腐蚀的合适热电偶放置在炉子中间的管子内以测量温度值。

4. 把装有试样的小舟迅速地送入管子的有效区内并启动计时器。燃烧小

舟应放在距有效加热区出口端≥300mm处;小舟所在位置的温度应不低

于935℃。沿空气流方向离小舟300mm处的温度不低于900℃。

5. 在有气流条件下的燃烧过程应在炉内持续30min。

6. 在试验结束后测定pH值和电导率。试验之后和测量pH值及电导率之

(1)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选用仪器:

仪器编号:

(2)

pH值:

电导率:μs/mm

结论:符合□不符合□

机组启动试运行作业指导书

机组启动试运行作业指导书1、机组启动试运行作业流程图

2、作业方法及要求 2.1机组起动试运行前的检查 2.1.1作业方法 在起动验收委员会的领导下,有业主、监理、设计、生产单位、安装单位参加组成的验收检查组对以下项目进行验收检查。 2.1.1.1引水系统的验收检查; 2.1.1.2水轮机部分的验收检查; 2.1.1.3调速系统的验收检查; 2.1.1.4发电机部分的验收检查; 2.1.1.5励磁系统的验收检查; 2.1.1.6油、气、水系统的验收检查; 2.1.1.7电气一次设备的验收检查; 2.1.1.8电气二次设备的验收检查; 2.1.2质量检验 2.1.2.1检验依据 有关厂家技术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15468-1995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8564-88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8652.1-1997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8562.2-199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7409.3-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DL489-92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7894-2000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29-19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730-2000 2.1.2.2检验方法和器具:目测及检查记录 2.2尾水充水 2.2.1作业方法 2.2.1.1全关机组蜗壳进人门及尾水进人门。 2.2.1.2全关机组蜗壳放空阀,锁锭投入。 2.2.1.3投入空气围带 2.2.1.4关闭蜗壳取水阀 2.2.1.5关闭尾水盘形阀,且关闭严密,锁锭装置已投入。 2.2.1.6顶盖排水泵及其电源处于完好状态。 2.2.1.7水机室用于顶盖紧急备用排水的潜水泵已准备就绪。 2.2.1.8手动操作调速器将机组导叶打开3%-5%开度。 2.2.1.9打开尾水充水阀,向尾水充水。 2.2.1.10充水过程中,观察尾水管进口测压表、顶盖及蜗壳测压表。 2.2.1.11充水过程中,观察顶盖自流排水情况。 2.2.1.12待平压后,用尾水门机提起尾水门,并进行静水下的起落试验。试验完后,将尾水门全开并锁定在门槽上。 2.2.1.13进行顶盖排水泵排水调试。 2.2.1.14充水结束后关闭导叶,投入接力器锁锭。 2.2.1.15关闭尾水充水阀。 2.2.2质量检验 2.2.2.1检验依据 《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507-93第3.1条、第3.2条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8564-88 2.1.2.2检验方法和器具 1).充水过程中,用目测方法,监视检查尾水盘形阀、尾水锥管进人门及蜗壳进人门的密闭性及漏水情况。

6-10KV电力电缆作业指导书

6-10KV电力电缆 现场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BGJ/ZC-6.3-02-11-01 受控状态: 版号:A 分发号: 白银供电局

目录 1.编制说明 (2) 2.6-10KV电力电缆检修标准 (3)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职责 (3) 4相关支持性文件 (3) 5工作流程图 (4) 6检修前的准备 (5) 7管理人员安全质量监督标准 (5) 8现场标准执行卡 (6) 9应建立的质量记录 (6) 3.6-10KV电力电缆现场检修(检修)执行卡 (7) 1工作任务 (7) 2检修前的准备 (7) 3管理人员及安全质量监督员监督情况 (9) 4检修流程图及现场检修标准工艺卡 (10) 5检修小结 (10) 6相关记录填写 (10)

编制说明 本现场检修工作标准卡是针对6-10KV电力电缆现场检修工作,从ISO9000质量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对影响6-10KV电力电缆检修质量、安全、文明生产的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对人员、工器具、安全教育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工作负责人在开工时必须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工作任务等,在执行标准卡的过程中由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对规范化检修各项目按开展情况进行打“√”或签字。

6-10KV电力电缆现场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电力电缆检修工作标准化,规范工作人员的检修行为,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6-10KV电力电缆的现场检修。 3职责 3.1 主管主任负责检修工作的方案审批和现场的监督检查。 3.2 主管专责负责检修工作的任务下达、方案审批和现场的监督检查。 3.3 工作负责人负责检修工作的准备和现场实施,并对检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3.4 一日质量监督员协助工作负责人对检修工作的质量、安全和文明生产进行监督。 3.5 现场材料员负责对检修工器具、材料的现场管理。 3.6 各工作成员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按照检修工作标准认真开展检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 相关支持性文件 1、《白银供电局质量手册》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4、《安全生产监督规定》 5、《白银供电局危险点分析预控汇编》 6、《电力电缆施工》 7、《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高压开关柜检修作业指导书

高压开关柜作业书 一、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电力安全作业规程 2、检修电源屏时,必须将各方面的电源断开,应特别注意与停电柜有关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必须从两侧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的柜反送电,被拉开的刀闸应加绝缘挡板,并挂好禁示牌 3、临时照明采用安全电压照明 4、远距离操作时,应与现场取得联系后方可进行 二、准备工作 a、接到任务通知单 b、相关资料、图纸、材料的准备 c、拿出高压开关柜检修标准工具单,迅速按标准工具单的要求将所需工具准备好 d、根据任务单上的要求,电话咨询用户材料准备情况 e、认真做好检修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风险 f、拿出相关表格 三、工具及材料 a、工具:组合套筒板手一套、万应表、吸尘器、2500V高压摇直流耐压试验设备、交流耐压试验设备、继电保护综合测试仪、电工常用工具一套 b、材料:抹布若干、酒精两瓶、棉纱手套五副

四、人员需求 电力类工程师一名,技术工人4名 五、工期 一天 六、工作步骤 1、开关柜的检查 a、严格按操作程序将高压配电房的有可能来电的开关断开 b、将接地线挂好 c、打开柜门将专用小车推至柜门前 d、将专用小车固定好 e、确认断路器在断开位置 f、拔出断路器的二次接线接头 g、将断路器从开关柜中抽出 h、检查开关的触头,对触头用酒精进行清洗 i、检查开关的机械锁或程序锁 j、将开关柜的后盖打开 k、检查开关柜连接母排,主要检查其连接处,看连接螺丝是否松动 l、检查母排的支撑绝缘子,对其进行清洁,若用损坏的进行更换 m、打开关柜的电缆室,检查电缆接头及其支撑绝缘子,用酒精擦洗电缆头及支撑绝缘子

n、清理开关柜电缆室、母线室,经两人检查后,将开关柜的电缆室门及母排门关好 o、将手车推入开关柜 p、试验开关柜在断开位置、试验位置、分闸位置的动作情况 q、检查断路器推入、拉出时是否有阻碍,要求出入灵活r、打开继电器门 s、对所有继电器进行清扫 t、检查二次接线头的牢固情况 2、避雷器的检查 a、用干净抹布和酒精对其表面进行清洁 b、使用2500V摇表对其进行绝缘测试,并将结果记录 c、用直流泄漏工具对其进行试验,记录好电流在1mA时的电压值,重新加入电压,将电压升至75%,记录好其泄漏电流值 3、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检查 a、使用抹布与酒精,对其表面进行清洁 b、使用2500V高摇表对其进行对地绝缘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好 c、检查其连接头是否完好 3、试验 a、将所有试验按规定摆放好

开关站10kV开关柜检修、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

编号:10kV变电所及10kV开关柜检修/试验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时间:年月日时分 至年月日时分

目录1.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2.范围 3.引用文件 4.准备阶段 5.检修/试验流程图 6.作业阶段及作业标准 7.验收 8.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1. 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10kV 开关柜检修/试验专业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0kV 开关柜的检修/试验工作。 3. 引用文件 1.《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发布GB50150-1991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公司2005发布 4.《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 确定检修/试调查设备检调查设备分析危险点 分析危险点准备工器具和 作业阶段 跟随工作负责人进入工作现 听取工作票内容 明确工作任务、范围、危险点,并在工 布置作业安全措检修/试 进行检修/对数据 填写有清理检修/试现场工作离开配电 结束阶段 打印试验报校核盖章 班后会总结 写出

4.1准备工作安排 10kV开关柜检修/试验准备工作安排 √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 1 接受检修任务接管辖责任区域分配到班组 2 确定作业设备项目、工 作负责人及工作班成员 人员充足、适当 3 组织学习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认真学习 4 对大型复杂试验和交接 试验,班组编制试验方 案 各级人员审核、批准 5 查阅有关试验报告,清 楚设备运行及缺陷情 况、周围设备带电情况 及环境安全情况了解被试设备周围的带电情况、接线特点;明确现场情况;填写好工作票 6 明确停电作业时间,合 理安排 在工作票许可时间内完成试验 7 出发前由工作负责人 (或班长)召开班前会, 向全班作业人员(包括 民工)说明作业内容, 带电部位和危险点及防 范措施,人员分工、试 验方法及试验标准等认真开展班前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民工做好安全交代工作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

新版输电线路工程作业指导书A001

第1部分:送电线路 普通基础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01

目次 1适用范围 (3) 2编写依据 (3) 3作业流程 (4)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 5作业准备 (5) 6作业方法 (6)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4)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阶梯式直柱基础、板式柔性基础、等截面斜柱基础、变截面斜柱基础、插入式基础等。 混凝土强度一般采用C15、C20及C25级,垫层采用C10级。 2编写依据 表2-1编写依据

3作业流程 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普通基础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普通基础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01-01/01 SDXL-ZW-GY-01~08/08),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表5-1人员配备表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表5-2(续) 6作业方法 6.1施工准备 6.1.1技术资料 (1)铁塔基础及塔腿编号以面向线路前进方向(即杆塔号递增方向)为准,顺时针方向转动分别为Ⅰ、Ⅱ、Ⅲ、Ⅳ(见图6-1),线路左右转角亦以面向前进方向为准。

开关设备试验作业指导书

6.3kv、35kv真空断路器的部分 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编: 批准: 审核: 黔中水力发电总厂自强水电站

二0—三年十二月

目录 一、6.3kv、35kV真空断路器试验细则 (2) 二、真空断路器试验记录 (7) 三、6.3kv、35kV真空断路器试验报告 (8) 四、试验仪器使用记录 (10) 五、兆欧表操作程序 (12) 六、直流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14) 七、回路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15) 八、高压试验变压器及操作箱操作程序 (17) 九、高压开关特性测试仪操作程序 (19)

6.3kv、35kV真空断路器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6.3kv、35kV真空断路器交接试验。 2范围 电压等级为6.3kv、35kV的真空断路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的人员应了解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认真做好试验记录,维护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3.2试验人员负责出具试验报告,参与该项试验的其他试验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核准,由试验室负责人批准签发试验报告。 4依据标准 GB50150 —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96—1996《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5试验项目 5.1测量绝缘电阻; 5.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5.3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 5.4交流耐压试验; 5.5测量断路器主触头的分、合闸时间; 5.6测量断路器主触头分、合闸的同期性; 5.7测量断路器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5.8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6试验程序 6.1试验用仪器设备:

电缆敷设、接线、校线作业指导书介绍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保证工程质量。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施工作业时进行电缆铺设、接线和校线安装工作。 2 引用标准 2.1国家标准(GB50168-2006) 2.2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2.3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绝缘电阻:所谓绝缘电阻就是指加于试品上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试品的泄漏电流之比。 4 工作内容 4.1施工条件 4.1.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已齐全; 4.1.2 施工图纸已经过会审; 4.1.3 施工现场已具备电仪安装的施工条件。 4.2施工准备 4.2.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4.2.2 每条电缆外皮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外皮应完好无损。 4.2.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4.2.4 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线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4.3电缆敷设 4.3.1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测试。 4.3.1.1 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600v电缆以下用500v摇表,250v电缆以下电缆用250v摇表(主要为仪表电缆)。

4.3.1.2 3~10kV电缆敷设前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4.3.1.3 电缆测试完毕,电缆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色包布包好或热缩密封套密封。 4.3.2 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 4.3.2.1 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弛支架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4.3.2.2 电缆长距离搬运,应用运输车,运送时不能伤坏电缆轴内电缆。 4.3.2.3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直。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4.3.3 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4.3.4 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4.3.5 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设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4.3.6 水平敷设 4.3.6.1 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 4.3.6.2 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4.3.7 垂直敷设 4.3.7.1 垂直敷设,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将电缆吊至顶层。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后敷设高层,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甲板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4.3.7.2 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4.3.7.3 电缆穿过甲板层时,应装套管,套管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0cm,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 4.3.8 挂标志牌 4.3.8.1 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4.3.8.2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 4.3.8.3 电缆进出设备,两端应挂标志牌。 4.3.8.4 沿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应挂标志牌。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1、总述 1.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作业。工程结束后 自动失效。 1.2. 编写主要依据 1、根据《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图册; 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3、《交流电器装置接地》(DL/T621—2007); 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 GB/T6463—2005); 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201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8、根据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2、工程概况: 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将冯地坑风电场共计24台风机接入风电场 110kV升压站,本期共架设2回线路,每回线路均起始于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外 新建电缆终端塔,终止于风电场内接风机的电缆终端塔。本期2回线路均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沿线海拔高度在1510m-1800m之间。 本工程架空线路全长约1*35.176km( 17.522+17.654km),全线新建铁塔共计133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79基,单回耐张塔51基,T接塔3基。 全线随35kV集电线路架设1根ADSS光缆。 2.1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 本工程采用JL/GIA-240/30-24/7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GJ-50 (1*7-9.0-1270-B)镀锌钢绞线,与接风机箱变段电缆相连接的引流线采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本工程线路沿线地貌较为复杂,从成因上多为黄土侵蚀而成,形成了黄土梁、峁,从形态上多表现为丘陵及冲沟,丘陵顶部较为平缓,冲沟较深而陡峭,沟坡稳定性差。风场内运输风机道路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2 线路方向及基础腿别 2.2.1 根据本工程风机现场分布,将24台风机接入升压站,具体线路走径如下:

开关组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开关组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开关组安全操作规程 1.防爆型电器设备各接触面不得损伤,为了保持接触的光滑和防止生锈,可涂以适量的凡士林油。 2.防爆型电器设备的外壳和防爆面,严格禁止使用锤打和偏铲乱铲,以免损坏防爆外壳和防爆面。 3.防爆型电器设备各部螺丝,必须上全上紧,螺丝长短适合,上螺丝要垫弹簧垫圈。为了防止螺丝生锈,可以涂些油。 4.拆装螺丝必须使用合适的套管。 5.防爆型电器设备的橡胶电缆进线咀,必须封闭严密,不同规格的电缆要使用适合电缆直径的橡胶圈,电缆压板要压紧。 6.防爆开关上的分线合,线咀不使用时、要用2mm以上的钢板封堵。 7.防爆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保持良好,在带电时大盖不能打开,必须将大盖上紧才送送电。开关手把在停电位置时,不得带过,打开大盖以后,绝对禁止合电、闭锁装置损坏,丢失或失掉性能时,禁止使用。 8.防爆开关手把严禁用锤或其它物件锤打。 9.防爆电气设备搬运时必须十分小心,不得乱扔、乱甩、不得剧烈振动或碰撞,以免损坏零部件或外壳变形。 10.不符合完好标准和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禁止使用。 11.电气设备不准埋在煤里或压在材料、物件下面,电气设备上面不得放置其它物件。 第 2 页共 7 页

开关舱工作安全须知 1目的 本须知对开关舱规范作业作了规定,旨在保障船舶开关舱工作的安全,防止发生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 2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公司进入SMS的所有船舶。 3开关舱作业的安全须知 3.1所有参加开关舱作业人员必须将劳防用品穿戴齐全,并对本船舱盖的结构、性能,各制动销的位置,钢丝的正确走向,开关舱的作业程序,危险部位作业的防护措施以及相互间联系信号了解清楚方能参加作业。作业中要集中精神,服从指挥,站在安全位置,互相照应。 3.2开关舱作业必须由专人(驾驶员和水手长)指挥。指挥者必须熟悉本船开关舱设备的性能、开关舱程序、掌握参加作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并具有处理一般故障的知识和能力。指挥时要根据作业环境充分照顾到作业人员的安全。 3.3作业前应对开关舱设备、索具、属具进行全面的检查,开启电源,保证作业顺利进行。如发现机械声音异常、制动不灵、滑轮不活络、索具、钢丝绳不合规格等有碍操作安全的情况时应及时修理,严禁凑合使用。 3.4开关舱作业的操作者应做到令行禁止,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开关舱前后务必打扫清除轨道上的垃圾杂物,避免运动不畅或卡死等故障出现。 3.5开启钢质机械链条式、折叠式、液压舱盖时应注意: 第 3 页共 7 页

电力电缆作业指导书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在本公司业务范围内适用。 2、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基本要求 1.1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安全围栏悬挂标示牌。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4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工作票制度; b、工作许可制度; c、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电气试验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通信线路作业指导书

**通信工程 编号:01通信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10月27日发布2015年10月28日执行

**通信工程 通信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新建调度所周围新建24孔通信管道,与既有通信管道联通,**通信站到新建调度所敷设1根96芯光缆,既有调度所敷设2根48芯光缆以及1根96芯光缆至调度所。 2、作业准备 2.1业内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除了熟悉本专业外,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施工配合状况,以便遇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建筑物强度、美观和系统性能,减少与其他工种发生位置冲突。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套生活、办公生活,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敷设技术要求 1)光缆敷设前管孔内穿放子孔,光缆选1孔同色子管始终穿放,空余所有子管管口应加塞子保护。 2)按人工敷设方式考虑,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应采用整盘敷设。 3)为了减少布放时的牵引力,整盘光缆应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4)光缆穿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子孔在人手孔中的余长应露出管孔15cm左右。

5)手孔内子管与塑料纺织网管接口用PVC胶带缠扎,以避免泥沙渗入。 6)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如果手孔内有托板,光缆在托板上固定,如果没有托板则将光缆固定在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要求钩口向下。 7)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8)每个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架上均采用塑料标志牌以示区别。 3.2成端技术要求 1)应根据规定或设计要求留足预留光缆。 2)在设备机房的光缆终端接头安装位置应稳定安全,远离热源。 3)成端光缆和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单芯软光纤应按照ODF的说明书进行4)走线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和绑扎。 5)单芯软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顺序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 6)末连接软光纤的光配线架(分配盘)的接口端部应盖上塑料防尘帽。 8)软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线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 9)光缆在光纤配线架(ODF)成端处,将金属构件用铜芯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出,并将其连接到保护地线。 4、施工程序流程图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核: 编写:

职业道德规 一、服从领导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 二、爱岗敬业,积极热忱,恪尽职守,始终如一。 三、提高技能,持证上岗,无上岗证及不能胜任者不得独立操作报出 数据。 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无私的作风对待检验工作。 五、不欺瞒客户,不得以不正确或无效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六、工作期间精力集中,不得漫不经心或擅自离岗。 七、不虚报、空报数据,以实测结果为准。 八、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检验工作。 九、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体现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 十、衣帽整齐干净,室环境清洁。

目录 第一章高压试验 第二章导体电阻试验 第三章绝缘电阻试验 第四章绝缘厚度试验 第五章外形尺寸试验 第六章附表

第一章电压试验 1.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1.2依据标准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501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1.3仪器设备 SBJ-Ⅰ型工频高压试验设备 1.4试验方法 1.4.1先将电缆在温度为20±5℃水槽浸水一小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1.4.2应按规定接线方式接线,也可采用其他接线方式,但必须保证试样每一线芯与其相邻线芯之间,至少经受一次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频电压试验。 1.4.3打开电源开关,按加压启动按钮,开始施加电压,对试样施加电压时,应当从足够低的数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规定试验电压值的40%)开始,以防止操作瞬变过程而引起的过电压影响;然后应缓慢地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但也不能升得太慢,以免造成在接近试验电压时耐压时间过长。当施加电压超过75%试验电压后,只要以每秒2%的速率升压,一般可满足上述要求。当达到要求电压时,开始设定加压时间,当达到规定时间后,不发生击穿现象,则说明电缆耐压符合要求。 1.4.4当检测耐压结束后,降低电压,直至低于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40%,然后再切断电源,以免可能出现瞬变过程而导致故障或造成不正确的试验结果。 1.5试验结果及评定 1.5.1试样在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样通过耐受工频电压试验。 1.5.2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判断是否属于“假击穿”。假击穿现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XXXXX110KV输电线路工程 (1) 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 批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基础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3) 1 适用围 (3) 2 相关引用标准 (3)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3) 4 作业人员 (3)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3) 6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4) 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5) 现浇基础作业指导书 (6) 1 适用围 (6) 2 相关引用标准 (6)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6) 4 作业人员 (6)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6) 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7) 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9) 杆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11) 1 适用围 (11) 2 相关引用标准 (11)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11) 4 作业人员 (11)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11) 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11) 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4) 机械放线作业指导书 (16) 1 适用围 (16)

2 相关引用标准 (16)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16) 4 作业人员 (16)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16) 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16) 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8) 紧线作业指导书 (20) 1 适用围 (20) 2 相关引用标准 (20)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20) 4 作业人员 (20)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20) 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20) 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22) 线路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25) 1 适用围 (25) 2 相关引用标准 (25)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25) 4 作业人员 (25)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25) 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25) 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28) 接地电阻作业指导书 (30) 1 适用围 (30) 2 相关引用标准: (30) 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30) 4 作业人员 (30)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30) 6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30)

高压开关柜作业指导书(实操分享)

高压开关柜安装作业指导书 二○一○年十月

作业指导书签名页 项目名称 作业内容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注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 编写依据 (1) 3. 作业流程 (2) 3.1作业(工序)流程图 (2)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2) 5. 作业准备 (3) 5.1 人员配备 (3)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3) 6.作业方法 (4) 6.1施工准备: (4) 6.2基础检查 (4) 6.3搬运及开箱检查 (5) 6.4盘柜就位安装 (5) 6.5开关柜内母线安装 (5) 6.6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调整 (5) 6.7安装后注意事项 (6)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6) 7.1质量控制措施 (6) 7.2质量控制表单 (6) 7.3检验标准 (7)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内10kV小车式、固定式高压开关柜的安装作业。2. 编写依据 序号标准及规范名称颁发机构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07-2004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3 《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Q/CSG 10017.2-2007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4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Q/CSG10001-2004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5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Q/CSG11105.2-2008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6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5009.3-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8-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9 施工图纸XX电力设计院 10 高压柜厂家安装说明书及技术资料各厂家

2021版10KV开关站安全操作规程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版10KV开关站安全操作规 程

2021版10KV开关站安全操作规程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规定。 2、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超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停电时的安全距离,10KV以下0.7米。 3、进出10KV开关室,必须随手关门。 4、进行停送电倒闸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核对无误,并做出有关记录。 5、各动力变停电操作顺序要严格按分断断路器、手柄旋至分断闭锁,分下隔离,分上隔离,合接地刀开关。 6、各动力变送电时要严格按:手柄旋到分断闭锁分接地开关,合上刀隔离,合上应视为有电,手柄旋到工作位置,合断器的顺序。 7、高压设备的倒闸操作必须由二人进行,并由对设备更为熟悉的

人担任监护。 8、有绝缘棒拉合高压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刀闸和油开关,都应戴绝缘手套。 9、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未拉开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应视有有电,不得触及,以防突然有电。 10、施工或检修停电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包括停电、验电器、装设临时接地线和挂“警示牌”的工作。 11、若发生事故,应立即向安全科、调度、车间汇报,并将伤者送往医院。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完整版)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试验目的: 绝缘电阻的测量是检查电缆绝缘最简单的方法。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受潮老化缺陷,还可以判别出电缆在耐压试验时所暴露出的绝缘缺陷。同时,绝缘电阻合格是开展电力电缆现场交接交流耐压试验以及线路参数测试的一个先决条件。当电缆主绝缘中存在部分受潮、全部受潮或留有击穿痕迹时,绝缘电阻的变化取决于这些缺陷是否贯穿于两级之间。如缺陷贯穿两级之间,绝缘电阻会有灵敏的反映。如只发生局部缺陷,电极间仍保持着部分良好绝缘,绝缘电阻将很少降低,甚至不发生变化。因此,绝缘电阻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的缺陷。 试验仪器: 0.6/1kV电缆用1000V兆欧表 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外护套、内衬层的测量用500V兆欧表。 试验接线: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2所示: 图1-2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试验步骤: (1)试验前兆欧表的检查: 试验前对兆欧表本身进行检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 1)手摇式兆欧表在低速旋转时或者电动兆欧表接通后,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示应为零。 2)开路时,接通电源或兆欧表达到额定转速时,其指示应指正无穷。 3)断开电源,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 4)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

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或驱动兆欧表,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2)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1)接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2)外护套外表面半导体(石墨)层接地,没有的可利用土壤或注水等措施接地。 3)金属外套、屏蔽层、铠装引出线端接地。 4)缆芯引线端子应接兆欧表的“L”端,接完后将放电棒取下。 5)检查接线正确,工作人员与施加电压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人员得到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开始测量。 6)打开电源开关,根据被试品电压等级选择表记电压量程,开始测量。 7)测试数据稳定,停止测量,读取并记录60S时测得的绝缘电阻。 8)放电完毕,首先断开仪器总电源。 9)用放电棒将高压端充分放电后,拆除高压测试线。 10)拆除仪器端高压线,最后拆除仪器接地线,结束试验。 (3)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1)接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2)外护套外表面半导体(石墨)层接地,没有的可利

电力线路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实用版

YF-ED-J615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力线路架线工程作业指 导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力线路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工程概况及说明 本工程为五常66kV五山线改造工程,线路 全长24.4千米。其中双回路部分长12.4千 米,采用双回路铁塔,导线采用LGJ-240/30型 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OPGW-24B1-50型复合地 线光缆;单回路部分长12千米,采用杆塔混 用,导线采用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 采用OPGW-12B1-35型复合地线光缆。 2.1 人员准备 对所有参加架线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公司的

质量方针, 能够按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并持证上岗,明确本岗位的工作职责,操作工艺、安全注意事项、工艺质量标准,并具备完成本岗位工作的能力。 2.2 技术交底及对施工人员岗位培训 2.2.1、工程开工前必须对参加施工的人员按质量体系文件、技术交底制度规定进行三级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和了解质量计划以及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指导性文件的内容; 2.2.2、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架线施工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与架线有关的内容,及业主对工程的有关要求,学习《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与架线有关的内容。学习与架线相关的各

光伏电站开关站土建工程作业指导书3介绍

(1) (1) (3) (3) ..................................................................................2......................................................................................................................2.................................................................................................................2......................................................................................................................4...................................................................................................................5.................................................................................................................7......................................................................................................................8....................................................................................................................10....................................................................................................................12...............................................................................................................13.. (18) 目录 一、适用范围二、主要引用标准三、工程概况四、土建工程施工程序五、主要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土方开挖、土石方回填、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变电站工程、砌筑工程、装饰工程、门窗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照明 123456789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