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市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扬州市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扬州市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扬州市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扬州市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规划的背景、目的

为加强老城区传统风貌保护,科学指导老城区整治与更新,逐步适应城市发展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需求,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的指导下,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分街坊对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的细化和深化。

第2条编制规划的基本依据

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老城区的特点而制定,符合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3条规划的法律运用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凡与本规划有矛盾和冲突的,以本规划为准。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罚。

第4条文本与图则的法律效力,与其它有关的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关系

1、文本与图则配套使用,二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文本涉及的指标是结合扬州老城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所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苏省及扬州市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3、本规划解释权属于扬州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

第5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3、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

4、《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2002)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8、《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

9、《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0、《扬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2002)

第6条规划原则

1、遵循“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的原则,体现全面保护老城区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基本要求。

2、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尽量保持街坊原有格局和空间形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用地功能,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合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方便居民生活。

3、遵循延续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有效手段展示和“解读”文物古迹和街区风貌,提高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对老城区历史、各类古迹(含古井、古树名木等)和园林、建筑艺术的认知程度,增强名城保护知识,延续并弘扬传统文化,合理利用名城资源,促进旅游发展。

第7条本街坊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街坊位于老城区西北部,属明清旧城范围,是老城区最早开发的地区,现状除5 处文物保护单位外,传统风貌及格局已荡然无存。

2、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通的文昌中路、汶河北路和四望亭路两侧多为多层商业、办公建筑,是扬州以文昌阁为中心的城市商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部多为八

九十年代开发的多层住宅区,如四望亭路南的集贤三村小区、淮海路以东的市政府宿舍区等。这些新建建筑普遍存在着建筑风格、建筑尺度、建筑色彩与老城区传统风貌不相适应的地方。

3、街坊内土地利用不尽合理,行政办公用地占据了发展商业的黄金地段,对打造和完善以文昌阁为中心的城市商业中心十分不利。

4、街坊内道路系统不完善,特别是在商业中心地段缺少东西向城市支路,使文昌中路交通负担过重,造成交通不畅,经常阻塞的现象。

5、本街坊现状人口约10813人。

第8条规划重点与目标

1、根据《老城区控规大纲》的要求,合理确定保护与更新模式,进一步明确西寺(扬州八怪纪念馆)、憩园、古木兰院、四望亭、文昌阁等文控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协调控制范围。加强二道河和北护城河沿河景观的规划控制。

2、依据老城区的功能定位,及本街区所处位置,调整用地布局,缩减行政办公教育科研等用地规模,增加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增强城市商业中心的服务功能。增加绿地广场,改善街坊的整体环境。

3、确定合理的人口容量,控制建设强度,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4、完善道路系统,增加城市支路及街坊内部道路,缓解城市主要交通的压力,提高城市商业中心环境容量,设置相应的广场和停车场,解决商业中心停车难的现象。

5、依据合理利用和展示文物古迹、“解读古城”的原则,改善西方寺、憩园等文控保单位交通现状,充分展示扬州历史名城的丰富内涵。

6、通过老城区风貌的保护和城市设计的引导,提高老城区文化景观品质,突显老城区特色。

第三章街坊范围、街坊性质

第9条街坊区位

老城区1号街坊位于文昌阁西北角,二道河以东、北护城河以南,紧邻瘦西湖。

第10条街坊范围

东至汶河北路,西至二道河,北至丁溪、北外城河,南至文昌中路。

第11条街坊面积

规划街坊面积46.67公顷(按道路中心线计),规划净用地44.15公顷。

第12条街坊主要性质

本街坊是以文昌阁为中心的城市商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商业、服务、娱乐、旅游、休闲功能为主,保留一定的居住功能。

第四章土地使用

第13条用地结构调整的原则

1、坚持以体现文化内涵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原则,尽量保持街坊原有的空间格局,本着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的要求,适当调整用地性质,理顺路网,结合老城区的特点加强绿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取消街坊内工业用地,增强商业、旅游、文化娱乐等功能。

3、允许用地有一定弹性,原则上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用地、商务办公用地等公共设施用地之间可以适当兼容。

4、现有文控保单位功能根据其规模、所处区位、保存状况等确定,充分挖掘文控保单位的使用价值,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第14条用地布局调整的重点

缩减行政办公用地,增加文昌阁周边地段商业及文化娱乐用地;新增加街坊内部绿化,并在商业中心地段增设停车场用地;严格控制文保单位西方寺、憩园周边用地,对周边的建筑进行风格和高度的控制。

第15条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

考虑到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在特定的条件下,用地性质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适当调整,但应符合《扬州市老城区街坊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表》的规定。

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表

注:

允许设置不得设置符合有关规定,取得有关部门允许,可以设置

第16条主要用地调整

1、行政办公用地:逐步搬迁广陵区政府,市政协等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及文化娱乐用地:通过用地功能的置换,增加商业、文化娱乐用地、

主要沿汶河北路、四望亭西路、文昌中路布置。

3、中小学及幼儿园用地:保留西门街小学、汶河中心小学、扬师附中,增加出入口和疏散场地,减少学生上学生放学对城市主、次干道交通的影响。

4、居住用地:严格控制居住用地、土地利用强度,减少居住用地人口毛密度,规划将广陵区政府用地北侧调整为居住用地。

5、公共绿地:保留现状的绿化,临二道河应控制不小于10米宽的滨河绿化带,在滨水地带可设置一些为居住及旅游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形成较有活力的开放空间。

第17条土地使用强度规定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按地块图则列表中规定的数据进行控制,地块建设中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只能小于或等于地块图则中的规定值,绿地率只能等于或大于地块图则中的规定值。

第五章保护与更新模式

第18条保护与更新原则

1、根据现状风貌及历史文脉特点,确定不同的保护要求,并按用地范围划定为不同的保护与更新模式,便于整体控制和规划管理。

2、延续传统的街巷体系、空间形态及地方建筑特色,保持老城区的整体风貌。

3、鼓励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模式,逐步对老城区进行整治。

第19条保护与更新模式

根据地段内主要建筑物的整治与保护要求,按相对完整的用地范围界定如下三类保护与更新模式:

1、保护用地:指文(控)保单位或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段,用地范围一般包括一类风貌地段和部分二类风貌地段。

要求:原则上保护用地内建筑物以保护为主,其中文(控)保建筑和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按相应的保护要求进行保护,其他建筑一般以按传统风貌要求翻建为

主,极少数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可进行整饬或改造。

本规划范围内保护用地主要集中在宋大城遗址、西方寺、憩园、古木兰院(石塔)、和文昌阁、四望亭,面积为0.98公顷,占总用地的2.22%。

2、整治用地:指民居相对集中、整体上具备一定的传统风貌特征的地段,另外一些地段建筑虽不是传统建筑,但建筑体量、形式与老城区风貌较协调的地段也纳入整治用地范围。整治用地一般包括二类风貌地段及部分三类风貌地段。

要求:整治用地原则上应借鉴历史文化街区整治的一些做法进行整治,建筑物以按传统风貌要求修建及整饬为主,少数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可进行改造,零星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物按相应的保护要求进行保护。

本规划范围内整治用地主要集中在西方寺西侧沿淮海路建筑、槐古道院北侧、北护城河南的污水处理处,蓝天大厦停车场北侧新建建筑,面积为0.58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1.31%。

3、可改造用地:指那些不具备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简易房、危旧房相对集中或者整体风貌与老城区很不协调的地段,如近年来插建新建的多层建筑较集中的地段,纳入可改造用地范围,一般包括四类风貌地段和部分三类风貌地段。

要求:对于可改造用地内的建筑,主要进行改造以取得与老城区整体风貌的协调。局部建筑质量和环境很差的地段可先按照传统风貌和格局的要求进行整体改造,部分大体量建筑物可暂留,今后条件成熟时也须按风貌协调的要求进行相应整治;地段内零星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物应按相应的保护要求进行保护,周边的改造建筑应处理好与这些建筑的关系。

本规划范围内可改造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主次干路两侧和街坊用地内部,多层居住区,还包括范围内的中小学用地,可改造面积为31.53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71.42%。

第20条建筑的保护与整治规定

街区内的建筑采用“保护、保留、更新”三个层次加以整治。

1、保护

a、修缮:指列入市级及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和文物控制的建筑。法定保护建筑的修缮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坚持按原样修复。

本地段有文保单位5处,占地面积0.87公顷,为西方寺、四望亭、憩园、古木兰

院、文昌阁均已纳入保护用地范围。

b、改善:指风貌较好、结构完整并且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其外观修缮必须坚持原样修复的原则,内部可在保持原有结构体系的前提下,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加以改造。

此类建筑分布在槐古道院、市政协西北侧民居和盐阜路南一幢建筑。

2、保留

a、整饬:指结构和质量好,与传统风貌不够协调但尚未产生强烈冲突的建筑,对这类建筑外观不符合传统风貌的部分进行强制性改正(通俗说法即“穿衣带帽”)。

主要包括:文昌中路沿街建筑、四望亭、文昌阁周边建筑。

b、暂留:指建筑质量、结构较好,设施配套齐全,虽不具备传统风貌,但体量较大的建筑,今后待条件成熟时进行整治。

主要包括:汶河北路沿街建筑,文昌中路沿街建筑,文昌中路与汶河北路交叉口的行政办公建筑。

3、更新

a、翻建:指在具有一定传统城市肌理特征的地段,建筑体量符合传统风貌要求,但建筑质量较差,可按传统建筑的特征要求对建筑进行原地翻建。原则上翻建用地内不得增加任何新的建筑面积和建筑占地,新建建筑必须服从文本中规定的建筑高度和退让等要求,在延续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逐步改善居住环境。

主要包括:驼铃巷、北岳巷地段、中小街西侧建筑。

b、改造:对不具备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的简易房、危旧房以及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现代建筑,应严格控制任何新的建设活动,以保证下一步改造的顺利实施。

主要包括:扬师附中宿舍西边,中小街西边沿线建筑等。

第21条古井和大树等的保护范围及规定

1、古井周边5.0米范围为保护范围,街坊内有保护价值的大树,以树冠投影及周边5.0米为保护范围,在本街坊内,共有古井5处,古树22处,具体位置详见规划图则。

2、在上述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影响景观和古树生长的建构筑物。

3、对其他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构件、标志物等,参照上述规定执行,不得任意破

坏。

4、在整治或改造过程中,应将上述要素的保护与周边环境的营造有机结合。

第六章建筑控制

第22条建筑高度规定

1、建筑高度:指檐口至室外地坪的高度。

2、建筑高度应按地块图则列表中规定的数据进行控制,建筑高度的取值为最大值,实际建设时不应超出该值。

第23条建筑高度分区

1、一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的檐口高度控制在3.6米以内为主,绝对控制在6.5米以内(建筑用地不得超过20%)

控制对象:历史文化保护区及传统建筑群等具有较完整传统肌理的地段。

2、二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的檐口高度控制在6.5米以内为主,绝对控制在10.0米(建筑用地不得超过20%)

控制对象:历史文化保护区与传统建筑群周边的空间景观过渡地段。

3、三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10米以内。

控制对象:可改造用地内的居住用地。

注:可改造用地内居住建筑高度,不得超出三类,但在控制阶段须根据现状建筑高度及与周边风貌协调的原则作具体控制,分别确定为一类、二类、三类。

4、四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檐口高度以12米为主,控制在16米以内。

控制对象:城市次干道两侧的沿街公建用地。

5、五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檐口高度以16.0米以内为主,原则控制在20.0米以内,个别地段绝

对控制在24.0米以内。

控制对象:城市主干道(文昌中路、汶河路)两侧的沿街公建用地。

第24条建筑高度控制

1、保护用地及整治用地内的建筑物高度一般维持现状高度,翻建建筑在周边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建筑高度,但不应超出建筑高度规定要求,同时应满足民房建设的相关规定;整饬建筑基本维持现状高度,在条件许可时,可对视觉冲突较大的建筑局部进行降层处理。

2、可改造用地根据其所处位置确定合理的建筑高度,一般在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建筑群周边的空间过渡地段以一类、二类高度区为主,风貌协调区内居住建筑一般以二、三类为主,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根据道路宽度确定三类、四类或五类高度区。

各类高度衔接地段应充分考虑建筑高度、建筑风貌的协调与过渡。

3、为丰富老城区天际轮廓线,标志性建筑(亭、台、楼、阁等),高度可不受所在地段高度分区限制。

4、本街坊内保护用地规划为一类高度区,其周边控制地段规划为二类高度区;

三、四类高度主要沿四望亭路、淮海路和盐阜路布置;五类高度主要集中在文昌中路、汶河北路局部地段。

第25条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定

建筑退让老城区城市道路距离根据道路宽度确定,街坊内部道路两侧建筑不规定退让道路红线距离(街坊内部道路宽度即建筑红线宽度),在满足道路最小距离的前提下,可根据现状建筑和用地情况进行一定退让,要求街道空间曲折和进退有机变化。

第26条建筑间距控制规定

1、改造类建筑住宅日照间距不低于1:1.32,街坊内增建的托儿所、幼儿园的日照间距不低于1:1.57(日照间距的具体定义及计算详见《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住宅建筑和其它性质建筑其间距应符合消防、抗震、环境卫生、工程管线埋设和文物保护等的规定、要求。

2、翻建类建筑间距可参照执行现行民房管理规定。

第七章道路交通

第27条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1、维护老城区空间格局的完整性,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街坊级道路骨架的确定以保护传统风貌为前提。

2、在保护用地和整治用地范围内,街巷原则上维持现有走向及宽度,个别或局部不具备历史价值、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在翻建或改造时可适当后退加宽,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街坊级主、次干道建筑红线宽度分别按6—8米、4—6米进行控制,禁止随意改动传统街巷的原有路名。

3、在保护与整治用地外围的可改造用地范围内,通过局部理顺、沟通和改造时适当拓宽、个别增加等方式,形成街坊级主干道,增强街区与城市道路联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基本的消防及管线布置要求,涉及到个别和局部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时,维持原有尺度。

第28条道路宽度、断面形式、路面结构规定

1、道路宽度,依据道路系统规划原则确定。

2、规划范围内街坊级主干道为中小街、北小街、大梅家巷及西接线,另外还有文昌阁北边新辟的主干道,上述主干道基本形成环路,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旅游交通。

3、本街坊次干道主要包括石塔北街、驼岭巷、北岳巷、螃蟹巷、书院巷。

4、本街坊支路为沿二道河沿河的非机动车道。

5、街坊道路多为人车混行道路,道路断面不强求整齐划一,而应根据两侧建筑情况确定,但应考虑同一条街坊道路断面的过渡,尽可能利用道路两侧小空间进行绿化或设置街头小型活动场地,路面结构尽可能采用扬州传统地方材料。

6、中小街南端的道路改造为步行街。

第29条广场和街巷空间节点指标及分布

街坊内应根据各地块图则中广场和街巷空间节点的规定进行控制设置,主要包括大梅家巷西接线与石塔北街交叉口、四望亭路、螃蟹巷、中小街街口。

第30条停车场指标及分布

1、在街坊主次干道骨架外围,设社会公共停车场,限制机动车进入街坊内部(消防特种车辆除外)。

2、可改造用地应根据下表控制指标设置机动车停车场,鼓励设置地下停车库。

3、整治用地内在进行建筑整饬或翻建时,应参照下表适当增加停车场面积。

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规划指标

备注:(1)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机动车位按25m2/车位、非机动车按1.5m2/车位计算;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机动车按30m2/车位、自行车按2.0m2/车位计算。

(2)公共建筑摩托车位已折算为机动车位。

4、本街坊共设公共停车场9处(包括一处地下停车场),主要布置于中小街西侧和四望亭螃蟹巷入口,另外在文昌商圈中间布置两处停车场。大梅家巷西接线与石塔北街交叉口设一处。

5、规划中的停车场,不作为单纯停车之用,可以补充作为以停车为主的绿化活动空间,也可与绿化广场共同设置。

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

第31条给水规划

1、给水水源引自文昌中路、汶河北路、四望亭路现状给水干管。

2、街巷内部结合道路拓宽,疏理和调整现状管网,更换部分管材,优化管网布置和水力状况,提高供水压力。

3、按规范要求增设消火栓,对历史街区、重点保护地段不大于80米,提高老城区消防能力。

第32条排水规划

1、根据污水截流总体布置,结合街巷改造,按照雨污合流制增设截流支干管,排入街坊周边现状污水截流主干管,条件许可时可采用雨污分流制。

2、对没有卫生设施的旧房,改造房屋内部结构,使用现代卫生设备,杜绝污水直接入河。

第33条燃气规划

1、规划条件许可时则实施集中管道供气,其余为罐装气瓶供气,减少并逐步杜绝人工煤的使用。

2、管网采用中低压两级管网,按规范要求设置调压站。

第34条供电规划

1、供电电源由文昌中路、汶河北路和四望亭路引入。

2、线路原则上按埋地考虑,局部保护和整治地段如因条件所限,可考虑架空敷设,但应注意防护要求及视觉要求。

3、区内供电线路按道路走向统一布置,原则上按路东、路南一侧敷设。

第35条电信规划

1、广电、电信以及宽带网等弱电线路由文昌中路、汶河北路和四望亭路路引入。

2、线路考虑架空敷设,但应注意视觉美观要求。

3、区内通信线路按道路走向统一布置,原则上沿路西、路北一侧敷设。

第36条环卫设施

1、生活垃圾收集服务半径20米左右,实施垃圾袋装化。

2、公厕设置因地制宜,服务半径一般为100-150米,公厕建筑面积一般为25 m2左右。

第九章地块划分与控制指标

第37条地块划分

1、规划的用地性质尽量单纯(允许小面积相容性质用地存在,但不允许不相容性质用地存在)。

2、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形式、色彩的控制要求相同。

3、地块以街巷或其它道路及河道为界。

4、现状机关团体、部队院校及各企业事业单位,规划予以保留的,单独划块。

5、公园、绿地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按专项规划要求单独划块。

6、近期内已落实重点改造的成片地段,可规划为一块。

7、由于翻新用地在管理和实施上的特殊性,其区块及地块划分宜小不宜大(其总体控制指标应以区块单位统计,以达到整体上的合理性)。

8、地块划分:本街坊共分为个区块,个地块。

第38条控制指标

1、根据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本街坊居住人口控制在5380左右。

3、保护类用地和整治类用地内建筑一般原地保护或翻新,仅规定其建筑限高,除个别注明外,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应低于现状指标,绿地率应高于现状指标。

注:1、人均公共绿地不小于0.5平方米;

2、实际控制指标以图则为准。

第十章城市设计导则

第39条建筑设计引导

1、建筑形式与风格

(1)文(控)保建筑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在整饰时应按照和参照文保单位的保护要求进行。

(2)翻新民居应基本依据原有的布局及形式,尽可能采用原有或相近的建筑材料。

(3)新建建筑应借鉴扬州传统民居天井式院落布局形式,杜绝条式住宅建筑行列式布置的单调布局;

(4)住宅建筑连续长度不得超过25.0米,超过25.0米必须在平面上错开;

(5)老城区新建建筑必须采用坡屋顶。

2、单体建筑体量

住宅建筑面积≤1200m2

沿城市主干道公建建筑面积≤5000m2

沿城市次干道公建建筑面积≤3500m2

其余地段公共建筑面积≤2000m2

3、建筑材料

应选用与传统材料相似的建筑材料,不宜采用与老城区传统风貌相冲突的建筑材料。

4、建筑色调

新建建筑色调以(浅)青灰色为主,辅以白色和暖色加以点缀,并根据建筑所处地段的保护等级加以引导,创造出协调统一和丰富的城市建筑色彩。

第40条传统街巷景观设计引导

1、街巷应按不同等级加以保护与整治;

2、街巷空间景观应保证再现进退自如、曲折多变的传统空间,市政管线敷设和交通等应与传统格局相协调,杜绝拉直拓宽的简单处理;

3、街巷两侧建筑直面连续长度在超过16 0米的情况下,应通过进退或微曲等手段,以丰富街巷空间景观效果。

4、街巷两侧应尽可能做到用地功能、建筑风貌的统一,以保证街坊传统风貌的协调。

附表一

老城区1号街坊用地汇总表

附表二

老城区1号街坊现状风貌评价相应用地汇总表

附表三

老城区1号街坊保护与更新模式相应用地汇总表

备注:上述用地不包含街坊道路用地。

附表四

老城区1号街坊建筑高度控制相应用地汇总表

附表五

文物保护(控制)单位一览表

附表六

古树名木情况一览表

附录:文控保单位简介

1、西方寺

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市区驼岭巷18号。唐永贞元年(80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后屡有修葺。咸丰三年(1853年)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相继复建。现存大殿,歇山重檐,楠木结构。通面阔三间,梁枋有彩绘。柱下有木木质,基本完好。另有两厢廊房、方丈室等清代建筑。清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居此度过晚年。1992年起进行全面大修,重建了山门殿等建筑,辟为“扬州八怪纪念馆”,对外开放。

2、四望亭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美食街东端。始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明代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葺,1952、1973、1999年再修。太平军守扬州时,曾用此亭了望。亭三层八面,八角攒尖式,通高20.34米,底层有四个拱门,占地面积蓄20平方米,保护完好。为街心景点。

3、淮海路44号西式楼(憩园)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进出),六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南面有廊,二层厅外为大阳台,上下两侧均为房间,厅后有走道;北面有楼梯和配套房。楼前为花园,西贴壁构假山和水池,西南角筑有半亭,院偏东有小青瓦屋面长廊,自大门连院中有草坪和古黄杨、广玉兰等花木。现用作安全局招待所。

4、木兰院石塔

现为市级文物单位,位于市区文昌中路绿岛内。始建于唐开成三年(838年)。原在西门外古木兰院内,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建于此,清乾隆再修时增建石栏。1964年大修。塔为仿楼阁式,五层六面,通高10.09米,须弥座各面雕有鹿、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要求

1\技术文件 1.1基础资料汇编(对编制区现状情况的资料汇总和分析评价) 1.1.1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1.1.2 自然环境(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特征等自然条件) 1.1.3 人口状况(人口空间分布、居住结构、居住密度) 1.1.4 土地利用现状(详细汇总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征地权属情况,列出“现状用地汇总表”) 1.1.4.1 用地结构及各类用地布局现状 1.1.4.2 已拨划或出让用地的征地权属情况 1.1.4.3 已批准的设计要点情况 1.1.5 建筑物状况(编制区建筑物用途、面积、建设年代、建筑质量与合法性等) 1.1.6 道路交通现状(等级系统、功能划分、红线及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交通设施的分布与规模、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1.1.7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对现状进行分析)1.1.8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分布、规模、用地面积及管网等级和分布,并对现状进行分析)1.1.9 历史文化及建筑风貌(编制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色及环境特征等资料) 1.1.10环境保护现状(编制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类型及污染指标,并对环境保护状况分析)1.1.11其它 1.2说明书 1.2.1 前言(说明控规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规划的委托和编制过程等) 1.2.2 规划依据与原则(说明依据与原则,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划和其它依据,控规所遵循的主要原则等) 1.2.3 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简述编制区自然、历史和现状特点,分析评价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 1.2.4 规划目标(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编制区发展条件,确定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并预测编制区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1.2.5 用地布局(分析影响编制区用地布局结构与功能组织的重大因素,阐述用地布局与功能组织的基本思路及规划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规模及规划要求,列出“规划用地汇总表”) 1.2.6 地块划分(分析评价影响编制区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按照4.2.3、5.2.3规定)的要素,明确地块划分(包括细分)的依据和原则,确定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的方法和结果 1.2.7 地块控制(按照规划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编制区的各地块建设用地性质和建设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有关要求详见4.2.4、4.2.5、5.2.4、5.2.5),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论证)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政府令[2007] 第208号 (2007年4月3日)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7月1日施行。 省长:蒋巨峰 二○○七年四月三日 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城市规划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经过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道路、工程管线、 公共配套设施及空间环境等作出控制要求的规划。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组织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市(州)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 本行政区域内县(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市、县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 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六条城市规划督察员应当对派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调整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督察。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八条设市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组织编制。 第九条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 第十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通过公开征集、邀请征集等方式,择优选定具备相应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编制工作。 承担我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的省外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向任务 所在地的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覆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近期建设区和储备土地、拟出让的土地以及其他城 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公众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提高城市 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景观艺术水平的总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7号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 第7号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64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 第二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九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等“四线”及控制要求。 第十一条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

桑植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含朱家台组团和老城区组团)

桑植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含朱家台组团和老城区组团) 居民意见征求问卷 各位居民,您好! 为了更好的规划桑植县老城区,为居民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征求广大桑植县居民的意见。请注意,每道题目只能选一个答案,请按实际情况和您的真实想法答题,在相应选项下面画勾√。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9-36岁 C、37-65岁 D、65岁以上 3、您的学历是: A、中学 B、大专 C、本科 D、硕士及以上 E、其他 4、您的职业是: A、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B、企业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C、离退休人员 D、在校学生 E、其他 二、问卷调查 1、在桑植老城区生活,您觉得最不方便的是什么? A、商业购物 B、交通出行 C、休闲健身 D、其他 2、您认为老城区现在的交通状况,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A、路网不完整,道路不通畅 B、道路数量太少 C、道路宽度不够 D、其他 3、您认为老城区目前最缺少的公共设施是什么? A、中小学、幼儿园 B、公园、广场 C、体育设施(如居民健身场地、篮球场) D、其他 4、根据规划图纸,您认为此次规划的用地布局是否合理? A、合理 B、基本合理,局部待斟酌 C、不合理,理由

5、根据规划用地布局,您认为此次规划的公共绿地的布置是否合理? A、合理 B、面积过少 C、分布过于集中 D、其他 6、根据规划图纸,您认为此次规划的道路网的布置是否合理? A、合理 B、基本合理,局部待斟酌 C、不合理,理由 7、您认为近期(5年内)桑植县老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建设或完善的重点应该是哪些地区? A、缓解和平路、汪家坪和文昌街社区交通压力 B、增加郁水北岸、高家坪社区的道路网建设 C、发展澧水西岸、朱家台社区的道路网建设 D、其他 8、您认为改善桑植县老城区的交通状况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A、完善道路系统 B、修建公共停车场 C、科学管理和严格管理 D、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E、其他 9、根据规划图纸,您认为此次规划的公共设施布置是否合理? A、合理 B、基本合理,局部待斟酌 C、不合理,理由 10、我们对老城区不同功能板块进行了城市设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A、很好,符合老城区建设发展需要 B、还可以,局部地段需要完善 C、不合理,理由 11、您认为本次规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2、对本次桑植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您有何意见和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1 -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 - 2 -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 - 2 - 第四章建设开发控制 .................................. - 5 -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 - 8 - 第六章园林绿地系统及空间景观系统规划 ................ - 8 -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 - 9 - 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 - 10 - 第九章防灾减灾工程规划 ............................. - 12 - 第十章地块编码与规划分图则 ......................... - 12 -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与规划管理规定 ..................... - 13 - 第十二章附则 ....................................... - 13 - .................................... - 13 - 附录一、名词解释 ................................ - 14 - 附录二、主要相关附表1 宜昌市紫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宜昌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年)》 9、《宜昌市城市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06-2020年)》本文10、《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 11、《宜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6) 12、本区现状调查资料和国家、省、市其它相关法规和规范 第七条规划指导思想第一章总则1、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年)》为指导,科学分析紫阳片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职能,合理确定其功能性质、发展规模、用地布局等,完善城市结构。第一条为了引导紫阳片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完善路网骨架,落实 2特编制《宜昌市紫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指导片区的城市建设和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管理。)(下称“本规划”。 3、高标准、高起点地规划符合需求的公共设施、居住区配套公建、市政公用设建设和规划管理等工作,第二条本规划适用于规划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施等,完善片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片区的服务功能。并为下层次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设计等提供依据,但不作为工程项目施 4、优化路网结构、强化片区的交通功能,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建立方便、工的依据。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试题A及标准答案

(A)卷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

……………………………装……………………………订…………………………线………….…………………………… 六、案例分析(11分) 某市(历史文化名城)决定编制滨湖核心区面积约40公顷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如下图示)。由于湖面及外围地段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区,有十分丰富的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因此,要求核心区开发项目的安排充分考虑旅游风景区的特点,开发强度不宜过高,沿湖设立保护绿地以保证湖面景观,并且交通组织上要求将旅游线路和主要车流分开。 试评析该方案的主要优缺点。 1 2 3 4 5 6 河 流 第五题图

……………………………装……………………………订…………………………线………….…………………………… 湖 面 第六题图

城市规划设计Ⅱ—控制性详细规划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B 3、C 4、B 5、C 6、B 7、B 8 ABD 9 AD 10 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宅旁绿地 2、、至、 3、土地性质兼容、建筑性质兼容 4、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城市设计引导 5、 6、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屋脊项 7、7、17 8、建筑竖向尺度、建筑横向尺度、建筑的体形处理 9、项目准备阶段、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编制阶段、上报审批阶段 10、修编、整合、局部调整 三、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题4分,共16分) 1 指令性指标:规定性指标是指为保障城市规划的法律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而由规划人员制定的,在进行规划管理时,必须遵守执行的不能被突破的指标,体现一定的“刚性”原则。(2分) 引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调整变化,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参照执行的指标,它可以根据规划用地的要求及其周围环境的具体条件灵活选用,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2分)2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性的要求。(2分) 环境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2分) 3绿地率: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2分)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为所有绿化植物覆盖的投影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其他绿地、宅旁绿地和树冠覆盖用地的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2分) 4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众多的城市成员能够参与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2分) 法定图则:法定图则是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2分) 四、简答题(24分) 1、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及特征,分析其成果深度的基本要求。(14分) 答题要点: 作用:(5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衔接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的重要环节,更是规划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文本

控规文本标准化文件 注意:若地方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则文本形式与内容深度按照地方规定来。 注意:不同规划项目会有相应表达重点及增减内容。如旧城改造、工业园区要突出其特殊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文本第一条一般应阐明规划编制目的。 范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如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国家规范,城乡规划法及道路交通规范等,二是地方规范,编制区所在省、市、县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三是与编制区相关的上层规划,如总规、分区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注意:1、下位规划、同级控规不能作为规划依据 2、规划依据应注明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时间,政府文件应注明文号,相关规划应注明规划期限 3、上层次规划须经法定程序批准 范例: 本规划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针对编制区的开发、建设、管理而制定的,对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省及××××××市有关的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2)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 7.《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至颍河,南至禹王大道,东至药城路,西至前进路,包括整个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以及部分外围地带,面积约5.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①功能定位:以居住、商业、旅游为主,兼顾绿化、休闲等功能。 ②品位定位:是具有较强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重要地区,并具有良好的居住形态、商业形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规划目标 以《禹州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建立新的控规指标体系,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老城区居民生活、生产的特点,逐步将老城区建设成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人口 老城区内居住用地可以容纳的人口共计83000人,并考虑到商业等服务设施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及环境的经济性,老城区内规划人口合计9万人左右。 城市总体布局 ⑴用地功能结构 本规划对老城区的功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绿地、文物古迹用地、教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商业等公建用地集中布局,形成特征明显的城市中心形态;工业用地、部分行政用地外迁;绿化用地顺应原有自然生态格局进行布局;居住用地尊重老城区原有居住格局,保护原有社会网络。从而形成老城区清晰的整体功能结构。 ⑵用地布局结构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整体功能与空间结构布局,形成保护与更新和谐相处、中心集聚与片区分散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三个中心、四个片区。 ①三个中心 在老城区原有繁华商业地段基础上,以南至公栈街、北至东西大街、东至钧州大街、西至颍河大街范围内为中心,形成老城区独具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 在护城河以南老城区扩展地带内,沿远航路在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地段为中心,以其北市场商业为基础,拓展商业规模,使之成为南部老城区扩展地带的商业中心。 老城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扩展地带商业中心由颍河大街和钧州大街贯穿联系,形成城市商业经济轴线。 以文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等文物古迹为中心,形成禹州老城的传统文化中心。 ②四个片区 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老城区范围内,东西大街以北至颍河范围内保留了老城区大部分的文物古迹,将其设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使之形成保护氛围,形成保护体系,以便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需要应对新形势下城市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配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实施,广东省建设厅出台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下文是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省人民政府指定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镇,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工程管线和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控制要求作出的规划。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 城市规划委员会是人民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全体成员的半数以上。主任

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人民政府从委员中指定。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产生、任期、议事规则等有关事项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为县城镇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为其他建制镇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五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条例执行情况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规划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法实施,对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

参江西省宜春市宜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西省宜春市宜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项目建议书 《技术标》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内容 一、单位业绩 二、单位荣誉 三、项目总负责人业绩 四、项目总负责人荣誉 五、项目组组成人员情况 六、项目组组成人员业绩情况 七、项目建议书 八、后续服务承诺

一、单位业绩 2000年(含2000年)以来我院承担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15平方公里以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地级市及以上的行政中心区的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1、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编制时间:2001.3~2002.4 规划规模:100万人口 规划特点:紧紧围绕“建设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展开规划研究,注重远景空间发展战略与近期可操作性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一个核心区,六大功能区”的布局结构。 2、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编制时间:2003 规划规模:60万人口

规划特点:强化了城市合理结构的研究,通过城市用地的综合评价、城市现状条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确定了一个能适应不同发展时序和发展速度的城市结构。针对城市的特点,采取组团式布局,将自然山体、水系作为组团划分的要素和城市生态、游憩的重要功能,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空间格局。 3、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编制时间:2003 规划规模:98万人口 规划特点:湖州为环杭州湾城市群和环太湖城市群的节点中心城市,规划突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强化了城市生态绿楔、绿带、绿廊的预留与控制,形成一城两区、双心结构的带形城市结构。由13个城市分区组成。 4、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6、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7、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8、浙江省温台地区城市群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3)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3) 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4) 第五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5)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5)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7) 第八章城市设计 (10) 图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适用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惠城外环路以南,莞惠高速公路以北,惠大高速公路以西,惠大铁路以东的城市 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24.17平方公里。 第二条制订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 第三条本规划法定文件由文本和图则构成。文本是指规定规划强制性容的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条文,图则是指反映文本容的规 划图纸及相关表格。文本与图则具备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 应同时使用。 第四条本片区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省及市的有关法律、政策、规相关 条款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围,可能在详细设计时略有修改,但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六条本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调整,必须符合《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本规划自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即日起,该地区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动废止。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第八条本片区发展目标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的市体育文化中心、教育园区以及数码园,将本片区发展成为集商业/商务中心、 体育/文化中心、高等教育园区、城市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为一体的,服务于市的综合新城。 第九条本片区主要有五大发展功能,分别是:体育/文化、商务/商业、城市住区、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第十条主要根据道路界线进行本片区的街坊及地块划分,编号的顺序依次为从西至东、由北至南。地块编码采用两级编码 方法,由编制区代码(街坊代码)—地块代码组成。 第十一条本片区总共分为26个编制区(街坊),由448个地块组成。 第十二条本规划所确定的地块界线,并不一定代表确实的用地红线围,在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 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安顺市平坝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安顺市平坝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按程序将《安顺市平坝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进行公示。 一、规划范围 东至东环线外延200米,西至沪昆高速,南至贵昆铁路,北至平引路。涉及老城的大部分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1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约8.73平方公里。预测规划范围总人口容量约为16万人。 二、总体定位 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示范区; 2、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基地; 3、彰显山水田园特色、地域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山水城市”; 4、平坝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两片,四心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槎白河生态景观带,串联城区两大片区和四个公共服务中心。 两片:以南桥路为界分为鼓楼和安平南北两大片区。 四心:四个公共服务中心,分别为东门商业和旅游服务中心、平安广场商业和行政服务中心、黎阳公益服务中心、城南商贸物流中心。 四组团:四个居住组团,分别为老城居住组团、陶关居住组团、尧南居住组团、塔山居住组团。 四、道路系统 规划构建“五横五纵一撇”的路网骨架。 五横:平引路、环城北路、塔山路、黎阳A线、贵安路。 五纵:西外环、天马路、中山路—天台山大道、迎宾路北段—平黎路、东外环。 一撇:迎宾路西段。

其中,平引路、西外环、东外环、贵安路作为交通性干道疏解对外交通,避免过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天马路、塔山路作为综合型道路,承担生活型和交通型道路的双重职能。环城北路、黎阳A线、中山路—天台山大道、迎宾路作为生活型干道。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背景 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传统风貌、历史文脉尤存。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古城街坊改造的实践,迫切需要在宏观上有控制、在微观上有指导的规划,以促进古城的保护更新建设。为此,苏州市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 一、在总体原则指导下,依据各个街坊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不同的规划重点和方法。 古城控规按照道路、河道等自然地物划分为54个街坊,并分街坊进行了规划编制。 古城控规突出了保护的基本原则,对总体规划中已划定为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的街坊按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要求编制规划,其它街坊中则依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段。 古城控规贯彻了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古城的职能,发挥古城的活力。街坊中现有工业企业原则上根据“三个三分之一”和“退二进三”的方针进行调整,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 居住街坊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保持街坊原有的格局、空间形态。 二、注重保护、重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搞好古城控规,细致深入的调查是工作的基础。对每栋建筑的调查、评判,按以下四方面进行: 建筑质量: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风貌: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年代:分古代、近代、50-70年代、70年代后四类; 建筑高度:分1-2层、3层、4-5层、6层以上四类。 在编制古城控规中,编制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评析表”,以建筑风貌、质量、层数三个因子综合确定每栋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整饰和更新的类别。 三、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 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综合评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等因子综合确定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更新和整饰的类别。

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概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区位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土地使用现状 (2) 三、现状基本特点 (2) 四、现状建筑高度 (2)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2) 六、现状道路交通 (3) 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3) 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与重点 (3) 一、规划依据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重点 (4)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模与功能定位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规模 (4) 三、功能定位 (4) 第五章规划理念 (4) 一、基本单元理念 (4) 二、缓冲带理念 (5) 三、城市设计理念 (5)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一节规划结构 (5)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6) 一、规划原则 (6) 二、居住单元划分 (6) 三、居住人口预测 (6) 四、社区中心规划 (6) 五、中小学规划 (6) 六、表6-2-5 小学用地和建筑标准 (7) 七、幼儿园规划 (7)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便利中心的建设模式 (7)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7) 一、工业布局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就业岗位推估 (7) 第五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

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第七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8) 一、物流用地 (8) 第八节绿地、特殊用地与其他用地规划 (9) 一、绿地用地规划 (9) 二、特殊用地规划 (9) 第七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9) 一、现状分析 (9)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10) 三、产业择定 (10) 四、产业布局规划 (11) 五、工业发展政策 (11) 六、都市工业发展理念 (12) 七、工业发展实施措施 (13)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3) 一、规划原则 (13) 二、对外交通规划 (14) 三、道路系统规划 (14) 四、道路衔接规划 (18) 五、城市交通瓶颈解决措施 (18) 第九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8) 一、绿地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措施 (18) 三、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二节水系规划 (19) 一、规划目标 (19) 二、规划布局 (19) 三、规划策略 (19)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19) 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9) 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0) 第三节景观规划 (20) 一、景观规划原则 (20) 二、景观带规划 (20) 三、景观节点规划 (20) 四、城市景观轴线 (20) 五、滨水景观建设 (20) 六、居住景观设计 (21) 七、工业区景观 (21) 八、标志系统 (21) 九、桥梁景观规划 (22) 第四节广告规划控制 (22)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2) 第一节给水工程 (22) 一、现状概况 (22) 二、规划依据 (22) 三、规划原则 (22) 四、规划用水量 (22) 五、水源选择 (23) 六、给水管网规划 (23) 七、消防用水 (23)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示 简介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至颍河,南至禹王大道,东至药城路,西至前进路,包括整个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以及部分外围地带,面积约 5.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①功能定位:以居住、商业、旅游为主,兼顾绿化、休闲等功能。 ②品位定位:是具有较强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重要地区,并具有良好的居住形态、商业形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规划目标 以《禹州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建立新的控规指标体系,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老城区居民生活、生产的特点,逐步将老城区建设成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人口 老城区内居住用地可以容纳的人口共计83000人,并考虑到商业等服务设施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及环境的经济性,老城区内规划人口合计9万人左右。 城市总体布局 ⑴用地功能结构 本规划对老城区的功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绿地、文物古迹用地、教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商业等公建用地集中布局,形成特征明显的城市中心形态;工业用地、部分行政用地外迁;绿化用地顺应原有自然生态格局进行布局;居住用地尊重老城区原有居住格局,保护原有社会网络。从而形成老城区清晰的整体功能结构。 ⑵用地布局结构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整体功能与空间结构布局,形成保护与更新和谐相处、中心集聚与片区分散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三个中心、四个片区。 ①三个中心 在老城区原有繁华商业地段基础上,以南至公栈街、北至东西大街、东至钧州大街、西至颍河大街范围内为中心,形成老城区独具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 在护城河以南老城区扩展地带内,沿远航路在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地段为中心,以其北市场商业为基础,拓展商业规模,使之成为南部老城区扩展地带的商业中心。 老城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扩展地带商业中心由颍河大街和钧州大街贯穿联系,形成城市商业经济轴线。 以文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等文物古迹为中心,形成禹州老城的传统文化中心。 ②四个片区 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老城区范围内,东西大街以北至颍河范围内保留了老城区大部分的文物古迹,将其设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使之形成保护氛围,形成保护体系,以便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 传统民居保护区:东西大街以南,颍河大街以西,西、南方向至护城河范围内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传统民居,许多传统街道仍保留有原有氛围,应给予合理保护。 老城风貌协调区:老城区范围内,颍河大街以东至钧官窑路范围内(商业中心范围除外)。文物古迹既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较少,应作为古城的协调发展区域。 老城外围发展区:老城以南以东为老城区外围地带,规划应按城市一般地段进行控制。 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控制 ⑴注重整体道路空间格局的保护,内部交通的改善以疏解为主,保护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地段的街巷形态。对于机能衰败的街坊路网要进行大力改造,满足当代居民的出行规律和特点。 ⑵规划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道路分为四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步行道路。 ①主干道:主干道包括药城路、禹王大道、滨河大道、颖川路、建设路、颍河大街、钧州大街、东西大街以及环城路。药城路红线宽58米(6+7+2+11+6+11+2+7+6);禹王大道红线宽56米(7+7+3+22+3+7+7);滨河大道与颖川路红线宽度50米(6+7+2+22+2+7+6);建设路红线宽度40米(5.5+5+2+15+2+5+5.5);其余主干道红线宽30米(5+20+5)。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 第7号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64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 第二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九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摘要:老城区处于“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阶段,现 状复杂,涉及到人口、用地、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城市景观、与遗址保护区环境协调等多个方面,规划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除了老城区所固有的、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性老化问题、城市中心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问题、山水环境的利用问题,还须考虑行政中心搬迁对本区功能结构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的重新利用问题。基于老城问题的复杂性,规划编制必须对现状进行全面详实的深入分析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与产生的根源,同时,还应从城市整体功能合理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科学的确定规划区开发强度和城市形态的控制。 关键词: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强度,城市形态 abstract: in the old “over-urbanization” or “lag urbanization” sta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complex, involve population, land use,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urban landscape, and site reserves in many way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planning faces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addition to the old, the past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ging problem, city center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sorder, the landscape of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is move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

控制性详细规划笔记上课讲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篇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理论 第一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特征与作用 第一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总体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管理。 分区规划district planning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城市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工程设计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上海市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各层次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建设的目标,对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具体控制性规定的规划。 第二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以下特征: 一、控制引导性和灵活操作性 1.控制引导性 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控制: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及其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主要公共设施与配套设施控制;道路及其设施与内外交通关系控制;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控制;工程管线控制。 2.灵活操作性 ⑴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简化规划管理 ⑵控制指标留有“弹性”,某些指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二、法律效应 1.城市总体规划法律效应的延伸和体现 2.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拓展 三、图则标定 1. 控规法律效应图解化的表现 2.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 施进行定位控制 第三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一、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1. 规划设计 具有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双重属性,既有整体控制,又有局部要求;既能继承、深化、落实总体规划意图,又可对城市分区及地块建设提出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准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