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业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业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业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业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其中,金融企业税收特别是银行业税收更是中央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金融税制是否科学不仅直接影响到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也成为影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金融税制曾经多次调整,但现行金融税制仍遗留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银行业已开始了与国外同行全方位的竞争,一年来的较量是惨烈的,国内业界已切身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及时改革金融税制,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要求,提高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效率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一、金融业税收制度

按照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共设28种税,划分为七大类,即: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农牧业税。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上述各种税收,就企业而言,盈利的企业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同的行业需分别缴纳不同的税。工商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服务等类企业应缴纳营业税等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业税制。它主要包括:第一,对金融保险企业的劳务收入课征营业税;第二,对金融保险企业的经营利润课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对金融保险企业征收房产税等。因此,根据我国税法,国有商业银行应缴纳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其他税(包括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预提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证券交易税等),其中主要纳税负担为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

现行的金融税制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实现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税制在税种结构、税率水平、税收负担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国有银行流转税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这一流转税种,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以前的银行营业税

1950年公布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对银行征收营业税,税基为营业总收益额,税率为4.

1958年公布的《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规定,对国家银行免征工商统一税。

1982年,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扩大对银行业务收入征税,税基为银行从事经营取得的各项营业收入。

第二阶段: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的银行营业税(1984—1994)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实施的《营业税条例(草案)》,将金融保险合列为一个税目征收营业税,分设金融和保险两个子目,这是我国现行银行营业税政策的前身。税基为银行经营金融业务取得的营业收入,税率为5.

第三阶段: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银行营业税1994年税制改革后,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金融保险业合列为一个税目,分设金融和保险两个子目。征税范围包括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和其他金融业务。税基为经营金融业务的计税营业额,税率为5.按照银行经营的不同金融业务,其计税营业额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计税营业额;二是以利息收入差额为计税营业额;三是金融服务性收入。

199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金融业征收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次单独就金融企业营业税问题作出规定,主要内容是对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暂不征收营业税;对一般贷款业务,一律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税率为5.

199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1997年1月1日起,对以前执行55所得税税率的金融保险企业,其所得税税率统一降为33,同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将金融企业营业税税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8.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自2001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分3年从8降低到5,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即从2001年月1月1日至12月31日,税率为7;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税率为6;2003年1月1日起,税率为5.同时,更改缴纳营业税计税时间,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末满180天的应收未收利息,应以取得利息收入权利的当天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原有的应收未收贷款利息逾期180天以上的,该笔贷款新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无论该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为实际收到利息的当天。这一规定意味着金融业缴纳营业税执行的会计核算原则由权责发生制改为在一定条件下的收付实现制,并允许5年内将2000年底前按权责发生制已缴纳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抵减以后年度实现的应税营业额。

三、金融税收与经济发展金融税收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于金融业的税收。

1.90年代以来,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1991年GDP为21617.8亿元,2000年为89403.6亿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15.2.而同期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分别为1288.1亿元和5217亿元,增长也为4.1倍,年均增长15.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地保持在5.95左右。

2.金融保险业税收增长平稳,国有商业银行是全部金融税收的主要贡献者。1997-2001年金融保险营业税合计2618.01亿元,其中银行业为2268.58亿元,占86.65,四大国有银行为1481.29亿元,占56.57.即使在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各类保险公司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近50的营业税缴纳份额。据统计,1984-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至税制改革前的十年间,四大银行共缴纳营业税576.56亿元,税率为5,年均57.7亿元;1994-1996年税制改革后的三年,共缴纳营业税612.03亿元,年均204.01亿元;1997-2000年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后的四年间,共缴纳营业税1337.08亿元,税率8,年均334.27亿元,为前13年总合的1.12倍。

3.由于税收政策的变动,自1994年以来,金融保险业以较高的纳税额为国家财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首先,银行营业税税率自2001年起从8逐步降低到5,实际上只是恢复到了1997年的税负水平;其次,在我国的税制改革中,金融业所得税改革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业。表现为:1994年税改时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但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继续按55的税率计缴所得税,一直延续到1997年1月1日才下调为33.换言之,金融企业所得税改革比其他企业整整滞后了三年。而这三年恰恰是我国通货膨胀程度较高的三年,是金融企业名义收入高于实际收入的三年。金融企业除了必须负担远高于其他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外,还必须承担高通货膨胀的额外负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几年金融保险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网络经济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

网络经济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 摘要]网络经济对传统的税收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网络经济对税收的影响,探讨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纳税人,转移定价,常设机构,货币计量 一、网络经济对税收的巨大影响 人类逐步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并且向经济不断渗透,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商业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网络经济对税收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纳税人带来的深刻变化。 纳税人是指具有纳税义务的特定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只有明确了纳税人,才能将特定纳税义务对应的人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保证税负公平,从而保证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在网络经济中,纳税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税收征管工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首先,纳税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刷卡消费、电子汇款、异地通存通兑、网上证券业务、网络代理越来越多,企业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相互依赖、难分你我的整合关系;企业内部任何一个部门再也难以封闭起来独立经营了,而是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越来越多的经济事项很难从明确判定究竟属于哪一个或哪几个企业的活动。代表国家宏观利益的税务机关,作为财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在税收工作中及时判定收益的归属显得日益困难。 其次,纳税人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税收稳定性一方面建立在税法的“固定性”上,另一方面建立在纳税人的“持续经营”会计假设基础上,即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增加或削减业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越来越多的临时性结盟企业(尤其虚拟公司)之间的兼并和分解日为常见;另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企业更多地执行顾客导向型战略,企业内部长期稳定的生产活动和存货储备大大减少,而更多地采用“零存货”和“适时生产”制度,根据定单即时进行生产,业务量波动较大,企业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呈现出即时性和短期性的特点。比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等性质的稳定性大大减小,这对于税收征管的标准和手段都提出了挑战。 第三,纳税人传统的依靠账表凭证的计税方式受到冲击。因为传统的税收征管是以纳税人真实的合同和会计资料等有形依据为基础的,而“网上交易”经常是通过“无纸化货币”的数字信息或匿名的电子信箱实现的,可以随时修改且不留痕迹,使得税收征管失去可信的计税依据,使得税务机关对于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甚至交易本身都难以把握,因而税收监管工作受到了严峻挑战。 (二)对时间性差异和纳税期限的深刻影响。 传统税收分期征管,是与会计分期紧密相关的,因为在手工做账和报税条件下,会计和纳税循环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及笔墨和纸张,信息提供的成本也较高,工作的效率低、周期长,不可能随时供人查阅会计和税务信息,必须划分出一定的会计期间,分期纳税和报告,进而出现了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以及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方法,而这些会计方法却不一定符合税法的原则,这是会计核算和税法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时间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记忆、处理和传送功能,消除了手工做账高成本、低效率和低质量的障碍,从而在信息成本和信息时效性上,都可能缩短会计期间、提高纳税的及时性,如果有需要,无需等到会计期末,只需点击鼠标即可随时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甚至是某个时点的会计报表。这就减少了传统会计分期的时间断点,弱化了会计期间的意义(当然不是完全消除会计期间),期末报告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而且对那些与会计期间相

财政学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df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 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 分解成这两种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 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如图) 4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 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 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如图) 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面临劳动取得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 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 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它表明的是纯粹的价格变化效应。 税收的综合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 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的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 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而言,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 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 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的边际倾向越大,储蓄率越高;储蓄利率水平越高,对人们 储蓄的吸引力越大,个人储蓄意愿越强。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 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 收入效应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目录 一、网络经济与现代企业 (2)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4) (一)对企业成长机制的影响 (4) (二)对企业行为方式的影响 (5) (三)对企业成长方式的影响 (5) 三、网络经济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的影响 (6) (一)网络经济对内部机制的影响 (6)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7) 四、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9) (一)企业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 (9) (二)企业“实时企业”结构 (9) (三)企业组织结构柔性化 (10) 五、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摘要] 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优势和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要,网络经济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并对现代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正确认识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是探讨网络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发展要怎样发展的前提。这篇论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网络经济对企业成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及企业的组织结构这四个方面来具体的阐述了网络经济给现代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网络经济;现代企业;内部机制;企业经营管理;[Abstract]: As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ransactions and because the advantages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global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network economy is rising rapidly worldwide, and the modern enterprise have a profound impact. Network economy based o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modern enterprise, is to explore the network economy ho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under the prerequisite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theory with practice, from the network economy on business growth methods and mode of operation, the enterprise's internal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four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network described the modern enterprise economy to bring tremendous impact.

税收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经济学家谈税收

税收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经济学家谈税收 所有的政府都用税收为公共支出筹资,由于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而且由于税收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税收研究是我们经常要做的。比如税收的合理运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富人们从社会稳定中得到的利益比穷人们要多得多,因此,富人应该交更多的税。 虽然我们经常谈缴税,可我们对税收的经济学原理并不清楚,而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税收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作为一个纳税人,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以便决定支持何种政策,同时我们也可以开清楚我们在交税时的心理障碍是从哪里来的,以便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养成依法纳税的好习惯。关于经济学原理,我看了一些书,觉得哈佛大学曼昆教授的讲尤为清晰透彻,且深入浅出,现在我把其中的例子摘录下来(为了阅读方便,语言是经过重新组织的),希望诸位看了这些例子,能和我一样有新鲜感。 谁来承担税收负担 在税收中我们常常要面临一个简单而敏感的问题:谁来承担税收负担?是买者,还是卖者?或者是双方分摊,那么,什么因素决定如何分配税收负担? 举个例子不说:政府决定通过一项法律,要求从每一个冰激凌蛋筒的销售中征收元的税。 我们首先考虑对买冰激凌蛋筒的人收税。很明显,这项税收最初会影响冰激凌的需求。因为买者不得不交税,假如原本是元一个,现在买者不得不花元才能买到一个冰激凌。于是,买的人变少了。假设冰激凌销售的均衡数量大致持平,卖者不得不降低市场价格,比如降了元,买者支付元。那么是谁支付了税收?我们看到,在一个新的均衡条件下,一般性结论是:、冰激凌的销量减少了。、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由于是向买者收税,因此在新的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冰激凌)支付得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那么,换个角度,如果向卖者收税,又将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影响到冰激凌的供给。由于并不向买者征税,那么卖者原先得到的有效价格由元降至元,下降了元。卖者因为增加了成本,供给的越多,亏损的也越多。同样假设冰激凌销售的均衡数量大致持平,卖者必然会抬高市场价格,比如原价元,现价元,价格高了,当然又会降低一定的数量。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谁支付了税收?于是,我们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相同的。在这两种情况下,税收在买者支付的价格与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无论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买者价格与卖者价格之间的楔子是相同的。在新均衡时,买者和卖者分摊税收负担。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的惟一差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谁支付奢侈品税 以下几个例子或实例,显示了国外经济学家对合理制度税收进行的研究。在年,美国国会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皮衣、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这种税的目的是增加那些承担税收负担最轻松的人的税收。由于只有富人能买得起这类奢华东西,所以,对奢侈品征税看来是向富人征税的一种合理方式。 但是,事实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例如,考虑一下游艇市场,百万富翁不买游艇是很容易的,他可以去买更大的房子,可以去世界的某些地方度假,或者可以留给继承人大笔遗产。与此相比,征税给游艇工厂带来的影响却不是能够轻松解决的。游艇工厂不能轻而易举地转向其他用途,而且,建造游艇的工人,大部分也不愿意由于市场状况的变化而改换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作出一个明确的预测。税收负担将主要落实在供给者身上,因为最后是他们的产品价格下降了,工人收入随之下降。但是工人并不富裕。因此,奢侈品税的负担落在中产阶级身上的比落在富人身上的多。

网络经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浅析网络经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摘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逐渐普及到了平常百姓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给打击带来很多的便利。而且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内容,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看电影、聊天、也可以听音乐、学习等等,除此之外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应用网络设备我们可以从网上买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网络经济随之应运而生。现在我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多个大型的网络公司有:京东、淘宝、腾讯、阿里巴巴等。现如今有一些人开始在网上进行一些虚拟物品的交易比如一些网络游戏其中的道具和装备等,还有一些人在直播网站开了直播间做起了网络主播,通过与别人交流聊天和发送视频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这一建立在网络技术上的经济发展形式,如今发展的如火如荼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大有超过实体经济的可能,现在的各公司企业需要怎样做来应对这场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呢?是抵触还是顺应?以及具体需要怎么做呢?本片论文就专门针对时下最流行的网络企业经济和现实企业经济之间的展开讨论和探索研究。 关键词:网络经济;中小企业;因特网; Abstract: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wadays, the Internet gradually spread to the ordinary common people, an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brings to the blow a lot of convenience. And greatly enriched their life content, you can watch movies, chat, through the network can also listen to music, learning, etc., in addition to a lot of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opportunity,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equipment, we can buy and sell on the Internet need your product, network economy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Now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several large web companies are: jingdong, taobao, tencent, alibaba, etc. Nowadays some people began to online trading of some virtual items such as some network game one of the props and equipment, and some people starting out on live site opened studio network host, through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and send video to obtain income. This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on the form, now in full according to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the possibility of more than the real economy, now the company enterprises need to do to cope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meltdown? Resistance or suit? As well as the

浅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浅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学员姓名入学时 间指导老师试点 学校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绪论 一、宏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础 1宏观税负理论 2、税收弹性理论 3、平衡预算原理 二、税收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1税收收入与GDP总量回归 2、税收收入与GDP双对数回归 三、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1?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2?税制变动的影响。 3?税收政策的影响。 四、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的若干结论 五、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学号讲师

【摘要】税收收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从税收对经济的 影响来看,既可以妨碍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大要素决定了税收的宏观特征,但在三大要素的关系中,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展开 了激烈讨论。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税收与经济增长(主要指GDP 的增长)关系进行研 究,试图找出一定的规律,建立适当的模型,以供参考。 【关键词】税收GDP 税收收入协调发展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对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首先要选择能代表“经济”的具体指标。虽然在影响 宏观经济指标中有很多对税收具有明显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但要找到一个最能代表经济的 规范指标当属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文通过借鉴宏观税负理论和税收弹性理论,通过计量经 济学模型试图对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一、宏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谋求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 济政策的共同目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颇为丰富,而且不同的学派还建 立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 在这些模型中,很多学者都考虑到了政府的作用,其中政府政策运行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 估量的影响,这些政策就包括税收政策。所以在衡量经济增长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税收对经济 增长不可或缺的影响。 1、宏观税负理论宏观税负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用T 表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即T/GDP, 也称宏观税率。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学者阿瑟? 拉弗通过拉弗曲线解释了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税率为0 时,税收收入为0;税率为100%时,将无人选择工作,生产停止,也没有税收收入。如果税率由100% 开始下降,则生产开始恢复,政府有少量税收;当税率继续下降时,生产扩大,政府税收增加。同样道理,如果税率从0 开始上升,政府收入也会增加,但不会影响生产。 C 点右方区域被视为“禁区”因,为在取得等量税收收入的情况下,该区域的税率要比左方区域税率高 得多。可产生最大生产量和税收收入的点是 A 点,超过 A 点,生产和税收都会下降。拉弗曲线 表明,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讲, 税率设计有一个最佳点C,在这个最佳点上,使得宏观税负水平处于最优状态,即能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如果技术水平出现了进步,C 点会发生向左或向右的移动。从长期来看,C 点最终的运动方向只能是向左,即越来越接近于0。不过在短期内,C 点的运动态势应当结合技术进步对社会公众收入的具体影响来谈,如果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使得低收入人群显著增多社会公众自然会希望采用政府提供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C 点必然会向右移动,此时得到一个新的拉弗曲线,C'取代C点成为新的税率最佳点,A取代A点成为新的最大税收收入点。如果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使得高收入人群显著增多,社会公众则会希望采用市 场交换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C 点必然向左移动,此时也会得到一个新的拉弗曲线,C"取代C点成为新的最佳税率点,A"取代A点成为新的最大税收收入点。 2、税收弹性理论 研究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离不开对税收弹性的分析。税收弹性反映的是税收收 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其基本表达式为:E=( △ T/T)/( △ GDP/GDP)E为税收弹性,T为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全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据报道,目前信息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2%,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当前发展较快的领域。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投身于网络经济,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实务,会计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时代发展的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化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再是对会计技术手段的简要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核算的挑战。它的影响表现在: 一、会计基本假设将得以创新

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起来。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而使会计丰体对应于“虚”和“实”两个之间。虚拟企业以高度发达的通信、信息技术为必要的物质基础支持,通过合作进行竞争,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灵活性,在网络空间中迅速重构和解散,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此,网络经济下,对于“会计主体”,用“经济相关的联合体”定义可能要更加确切些。 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同时,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资金在企业,银行间高速运转,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严重地影响了控制货币量的运作模式,加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瞬间完成,这一切都加大了会计面临的货币风险,对币值不变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网络经济,有专家建议将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改为电子货币计量假设。 二、会计核算的重点有新的变化

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

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 [摘要]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就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税收及税种结构、税负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述评,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经济增长;税收;税种结构;税负结构 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是主要的工具之一。以往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从财政理论层面上说明如何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是分析税收收入与GDP二者之间增长速度的差异及造成不同步的原因,但对税收这个经济变量到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税收及税收结构是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要求的最优税收结构是什么样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述评。作文/zuowen/ 一、税收的经济增长作用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的作用 政府的税收政策和经济增长很久以来就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联系在一起。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Adam Smith(1776)的《国富论》。Smith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生产工人与其他人口的比例,其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劳动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分工,而产生分工的必要条件则是资本积累,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基于以上分析,Smith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资本积累来实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由于资本积累依赖于投资,而投资的动机来源于预期利润的驱动,征税会降低预期利润,影响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税收减少了各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直接减少投资,影响资本积累。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税收都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所以,税收不应该设定得过高,设定税负水平的原则应该是能低则低;同时,国家的职能应尽量减少,政府的最佳角色是充当经济生活的“守夜人”,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 David Richado(1817)对于经济增长和税收的分析是围绕着收入分配展开的,他认为社会一切收入都应该征税,税收不是来自于资本,就是来自于收入,都是对积累的减少,因而从总体上看,税收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来自于资本的税收比来自于收入的税收对经济增长的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关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 一国的经济增长是以其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又离不开税收。本文采用我国自1990年至2009年的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然后,在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得出结论是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参数估计和检验思考 导论: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的一般原理。这几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超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②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影响。③物价水平。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④税收政策因素。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一次是1984-1985年的国有企业利改税,另一次是1994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新税

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拉动内需得税收政策研究 一、税收政策回顾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得不断深入以及经济体制得逐步完善,税收在引资中得影响权重随着其她各种因素影响得不断增强而减弱。2007年《中华人民共与国企业所得税法》得通过以及2008年1月1日得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涉外税制得方向性转变。因此,以十七大精神为统领,重新定位税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得使命与功能,充分发挥税收在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自主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得作用就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得课题。 1994年后,为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需要,我国涉外税制建设经过一段时期得发展、局部修改与完善后形成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税制,但从涉外税制建设得基本原则瞧,对外资由最初得全面优惠逐步向特定行业优惠过渡。虽然就是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税制,但由于1993年12月13日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三个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进行整合并制定《中华人民共与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将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规定为33%,与1991年制定得《中华人民共与国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得税率持平,说明当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得税负相对于改革初期已很接近了。除经营期在十年以上得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两免三减半”得优惠外,一般外资企业(不包括可享受特殊优惠得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得征税规定基本相同。另外,在新得个人所得税制度下,中外籍人员适用得税率已完全相同(为照顾外籍人员得生活水平,新个人所得税制度允许在我国工作得外籍人又在就其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再扣除3200元得附加减除费用)。所以,在涉外所得税得征收上,我国已不再坚持全面优惠得原则。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与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法得通过及实施标志着我国从此告别企业所得税得“双轨”时代,真正实现“两税合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从我国现阶段得国情出发,针对当前在税收领域存在得新情况与新问题,进一步明确所得税征收得原则,明确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得企业所得税税率,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得税前扣除办法及其标准,完善了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了税收征管。该法得贯彻实施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得税收环境,标志着未来我国涉外税制建设由对外资优惠转向统一税制、公平竞争。 二、问题得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实抓住了发展得机遇,经济方面不断以较高得速度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得主要就是“三驾马车”,其中得消费主要通过内需来表现。94年我国税制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内需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得格局。1998年以来我国扩大内需得税收政策简析 (一)鼓励投资得税收政策。一就是在2000年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每年减少税收100亿元,对启动房地产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就是从1999年7月1日起,各类企业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得技术改造项目得国产设备投资,按40%得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这就是一项含金量很高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得投资额;三就是对中小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规定:鼓励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得捐赠与各类依法设立得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得投资。对几类中小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征、免征所得税,实行税收优惠;四就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分流经济实体得企业所得税实行优惠;五就是四次调整证券交

哪些问题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

哪些问题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 税收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总体上是同步增减的。但具体到每一年看来,不同年份情况差异较大,有时二者呈高度相关,有时则并不那么密切,有时甚至是弱相关或呈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影响经济的因素多种多样,它们对税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又各有不同,此外税收本身的因素,如税制变化、税收政策、税率、税种等的调整,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等都会使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差异。本文以四川税收增长情况为例,对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对经济发展与税收工作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一、投资消费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 就统计指标而言,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由当期的总投资额、总消费额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之和构成。长期以来,四川省经济对外发展水平不高,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占gdp 的比重一直较低(1986年至1995年其占gdp的比重最高年份1988年仅为3%),因此四川省的出口退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也较低,10年间最高为1994年的6%.所以,分析时暂不考虑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税收的影响。我们知道,投资、消费增长将首先引起经济增长,进而影响税收收入增长。从数量分析的结果看,我省投资每上升1%,gdp将增长2.67%,大于消费对gdp增长的推动(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1.61%),这说明我省经济属投资推动型经济,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大。在投资、消费增长快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税收相应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如1988年,投资、消费增长 24.7%,gdp税收收入分别增长22.4%、22.6%;1993年投资、消费分别增长27%, 25.4%.gdp税收收入分别增长26.2%,43.3%.投资、消费增长最快的1994年(均在32%以上),当年的税收收入增长仅为15%,主要是由于1993年收入基数过高,税制改革又取消了临时性、困难税收减免等,导致收入回落。投资、消费与税收之间这种同时增长,一方面是投资增长带动建材、运输、服务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因我国流转税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随着规模的扩大收入将持续增长。 投资、消费与税收的关系还可通过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取税收收入(y)、总投资(x[,1])、总消费(x[,2])作回归计算,得出下列方程: y=24.09+0.18x[,1]判定系数r[,2]=0.97相关系数r=0.99 y=14.5+0.11x[,2]判定系数r[,2]=0.98相关系数r=0.99 分析表明,投资对税收收入增长的效应最大,每百元投资可贡献18元的税收收入,大于每百元消费带来的1元税收收入增长。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在总投资中又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税收增长的作用最明显,最突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的年份,税收增长额也相对较大,如1988、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均在27%

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它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和个人从事数字化数据处理和传送的商业活动,包括通过公开的网络或非公开的网络传送文字、音像等。截至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约1.9亿,4000多万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交易额约为450亿美元,1999年猛增至2400多亿美元。预计2001年将增至3500亿美元,2002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2003年将增至13000亿美元。在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只有1000万,其中直接从事商务活动的只有15%。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潜力。据预测,我国的上网人数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加,至2004年,将增至4000万。这将大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对传统贸易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传统税收原则、税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下述特点:1、全球性。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没有国界,也就没有地域距离限制,电子商务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使企业发展空间跨越国界,不断增大。2、流动性。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不必在一地建立传统商务活动所需的固定基地。3、隐蔽性。越来越多的交易都被无纸化操作和匿名交易所代替,不涉及现金,无需开具收支凭证,作为征税依据的帐簿、发票等纸制凭证,已慢慢地不存在,这使审计失去了基础。4、电子化、数字化。电子商务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传统的实物交易和服务被转换成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和交易,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正是这些特点影响了传统税收原则的运用,并给税务管理带来困难。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概念和原则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及其特点,对税收概念和税收原则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常设机构标准难以适用 在现有国际税收制度下,收入来源国对营业利润征税一般以是否设置“常设机构”为标准。传统上以营业场所标准、代理人标准或活动标准来判断是否设立常设机构,电子商务对这三种标准提出了挑战。 在OECD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中,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只要缔约国一方居民在另一方进行营业活动,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如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等,便构成常设机构的存在。这条标准判断在电子商务中难以适用,如果一国管辖权范围内拥有一个服务器,但没有实际的营业场所,是否也构成常设机构呢?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技术出口国,为了维护其居民税收管辖权,认为服务器不构成常设机构;而澳大利亚等技术进口国则认为其构成常设机构。

税收与GDP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3233310.html, 税收与GDP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 作者:马素香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第09期 摘要: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般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税收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税收增长的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经济决策可能存在着问题,研究GDP与税收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篇文章针对当前税收与GDP的增长速度的现状,深入地分析了税收与GDP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税收国内生产总值相互关系影响因素 在我国,税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的政策推行了三十多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经济实现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而且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稳步的攀升。与此同时,我国的税收政策发生了变化,不论是税制改革,还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税收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只有将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清楚,才能保证GDP增长与税收的和谐发展。 一、税收与GDP增长的相互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货币表现,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地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任何单位想要达到消费和投资的目的,都必须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进行分配。税收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与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一)经济决定税收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通过讨论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能够得到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税收收入的规模的大小受国内生产总值的制约:我国的税收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类,包括商品课税、资源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税,计算税额的依据包括增值额、财富存量、商品流转额和国民净收入,而这些计算税额的依据有都与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税收结构受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的影响:不可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同,直接影响着不一样的税种的收入的多少,进而决定着税收的规模的大小。就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而言,当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变化时,会直接导致税收结构和收入规模的随之性变化。 (二)税收反作用于GDP 税收是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我国的再生差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税收的结构决定着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不过的行业、不同的部门征税的税种是不一样的,这必然能

应用文-网络经济对税收制度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税收制度的影响 '网络经济的迅猛 及其全球性、快捷性、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对现行税收制度提出了挑战,交易中出现的某些税收新问题,往往在现有税收制度中找不到答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税主体不清晰。纳税主体,亦称为纳税人,是税法的首要构成要素,它规定了税款的法律承担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在传统贸易方式下,交易双方是谁、纳税人是谁都很清楚,交易者必须具备资金、场地、人员、章程等条件,经 部门登记注册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后,才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而网络经济超越了国家界限,交易迅速、便捷、直接,并免去了传统贸易中的中间环节,且交易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在网上只以服务器、网站、网上账号出现,网络对所有交易主体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交易主体。这不但影响对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身份的确认,而且使纳税主体国际化、边缘化、复杂化和模糊化。如果税务机关还按传统方式执法,不知该把纳税通知单发给谁了。 2.征税对象不明确。征税对象又称为课税对象,是征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客体,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不同的征税对象决定着不同的税种和不同的税率。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的流转税就是按照征税对象来划分的,对销售货物的征税对象是交易商品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对提供劳务的征税对象是取得的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网络经济可以将原先以有形财产形式表现的商品转变为以数字形式来提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品的性质,使商品、劳务和特许权难以区分。如图书在传统贸易中只能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生产、销售图书被看作是产品的生产、销售,而网上交易只需在互联网上购买数据权便可随时浏览或得到图书,那么政府对这种以数字形式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应视为提供劳务还是销售产品?怎样确定其所得适用的税种和税率? 3.纳税地点难确定。纳税地点是指与征纳活动有关的各种地理位置,如纳税人的户籍所在地、营业执照颁发地、税务登记地、生产经营所在地等,在传统贸易中这些地点接近或一致,比较容易确定。而网络经济贸易的虚拟化和无形化,使纳税地点的流动性、随意性增大,使得税务部门无法确定贸易的供应地和消费地,无法制定国际税收中的常设机构概念,从而无法正确实施税收管辖权。 4.纳税环节将改变。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纳税对象选定的应当征税的环节,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环节,有的只在一个环节征税,有的实行每个环节征税。网络经济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交易环节少、渠道多,这势必对原有的流转税制中的多环节纳税产生挑战,极大地影响流转税的缴纳。 5.法律责任难定性。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税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网络经济采用高科技的交易手段,结果比较隐蔽,在互联网上交易实体是无形的,存在电子货币交易和匿名支付系统,没有成形的 ,其过程和结果很难留下痕迹。加密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确定纳税人身份和交易的细节极为困难。没有明确的纳税人或交易数字,税务机关对可能存在的税收违法行为很难作出准确的定性。 1.税收管辖权难以界定。传统的税收管辖权,各国不是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为辅,就是以“属人原则”为主、以“属地原则”为辅,即地域税收管辖权多些或居民管辖权多些,但不管实施怎样的税收管辖权,都应坚持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必然会留下它活动的痕迹,如财产所在地、行为发生地等,因此可以判断收入来源地、居民身份,从而确定税收的管辖权。然而网络贸易中,无法找到住所、有形财产,也难以确定交易者的国籍,从事网络交易的双方都是以各自的网址为标志,但网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