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

堕篓整!

盟Q!曼婴堡垦里旦塑坐曼丛塑口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

王丽君张悦

摘要:爱情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常常借助隐喻才得以表达。该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异同,并进一步阐述产生异同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关键词:概念隐喻爱情隐喻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8181(2010)01—0030—01

本文运用英汉语料,试分析比较中英文中关于爱情的概念隐喻系统,并揭示人类思维方式及其文化因素对“爱情”隐喻的影响。

1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沧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指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1980)。隐喻过程是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建市联系,而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连接则是基于一种相似性。概念隐喻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从这个意义卜讲,隐喻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知、思维以及行为方式。

2中英文中表达爱情的共同概念隐喻

爱情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性涵义。没有隐喻,爱情这一抽象概念就得不到充分阐释,人们也不可能充分理解它。中英文惯用的爱情隐喻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以下实例中可见一斑。2.1用具体事物隐喻爱情

爱情是复杂抽象的,因此人们往往借助具体的或有形的事物来描述它。

2.1.1爱情是植物

植物有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这和爱情的发展有着相同之处。所以人们用植物来隐喻爱情。比如:

(1)Ourloveflowered.

(2J爱情的花朵是用心田浇灌的。

2.1.2爱情是容器里的液体

(3)Sheisfilledwithlove.

(4)他们坠入爱河。

2.1.3爱情是物理力

男性或女性被异性吸引,就如同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一样。或者像磁铁的两极互相吸引。如若二人有情,就会迸发出爱的火花。如:

(5、Therew钟esparksintheireyes.

(6)她对他有磁石般的吸引。

2.2用另一抽象概念来隐喻爱情

2.2.1爱情是旅程

“爱情”与“旅程”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爱情的发展就像旅行一样,具有艰辛、漫长、充满波折等特征。英文中有:(7)h’sbeenalong.bumpyroad.

在中文中如:

(8)我们的爱情处在十字路口。

2.2.2爱情是战争

在此概念隐喻里,爱情被比作战争,异性被当作“堡垒”。“追”同一个异性的同性被称为“情敌”,例如:

(9)Heconstantlyravesabouther.

(10)他的情敌很多。

2.2.3用生理变化隐喻爱情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爱情的另一共同点是用处于这种情感或情绪时人体的特殊生理变化来隐喻爱情。例如:

2.2.3.1体温

(11)IfehhotalloverwhenIsawher.

(12)牵着情人的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2.2.3.2心率加快

(13)Hisheartwasthrobbingwithlove.

(14)一看到心中的她,他的心就狂跳不已。2.2.3.3脸红

(15)Therewasaglowofloveinherfke.

(16)你的一封情书,看得我脸红心跳。

经过卜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人类共同的生活特性和情感体验决定了人的思维及语奇方面的趋同性。

3英汉爱情隐喻的不同之处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各具民族特色的爱情隐喻。

3.1汉语中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3.1.1“和谐美”喻爱情

受传统哲学所讲求的对立统一前提下的和谐观的影响,中国人在描述爱情时常用成双配对的事物来隐喻。如:

(17)在大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1.2农产品喻爱情

“以农为本”的思想在中闺根深蒂固。因此,汉语中有“爱情是农产品”的隐喻概念。如:

(18)我坠人了情网。

(19)情丝剪不断.理还乱。

3.1.3与“阴阳说”有关的爱情隐喻

汉文化长期受道家“阴阳}兑”的影响,认为爱情属于阴柔之美,因此产生了“爱情是水”、“爱情是月”等隐喻概念。如:(20)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3.2英语中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3.2.1爱情是统一体,是两个互补的部分

亚当和夏娃的神话家喻户晓,英语中爱情隐喻概念深受其影响,沐浴在爱河中的男女被看作是一个整体或两个互相补充的部分。如:

(21)Wealeone.Sheismybetterhallo

3.2.2LOVEISFIRE.LOVEISSUN

讴方人情感外露.表达直率奔放,所以英语多用“火和日”等阳性事物来隐喻爱情,如:

(22)Youaremysunshine.

从上述中英文中爱情概念隐喻的特色表达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隐喻方式及其表达。

4结语

通过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我们对概念隐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英文中关于爱情的独特表达取决于概念隐喻的民族性以及文化个性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对爱情隐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除了要借助于语言外,还必须借助于语言所依存的文化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Kovecses,Z.2002.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

【2]Lakoff,G&Johnson,M.1980.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f41束定芳.隐喻学研giMl.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张辉.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U】.外国语,2001,(5).

作者简介:王丽君,张悦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北京101601

婚纱影楼风格大致可以分为3种,如果想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参考,这样才能量身打造出自己最满意的婚纱照。那么婚纱影楼风格都有哪三种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第一种:婚纱影楼纯内景婚纱拍摄

这种婚纱摄影是最传统的方式,即在专业的婚纱影楼里,由专业的化妆师摄影师在室内的人工背景前拍婚纱照,价格大概在2500~5000元。

这种婚纱照当天就可以全部搞定,而且婚纱影楼内景的最大优势就是化妆,灯光可以做到非常到位,能把你漂亮的优点全部突现出来,同时你的漂亮又能把单调的室内背景压过去,性价比是最高的。

选择这种风格的姐妹们要注意:内景主要看的就是人和衣服,相对比较单调。所以再挑婚纱影楼的时候只要挑最漂亮服装和配饰就可以,如果有造型师的话,也可以反复和造型师探讨最时尚的造型方案,这样能让婚纱照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第二种:婚纱影楼内景外景相结合

这种夜是时下最主流的婚纱摄影方式,随着婚纱摄影工作室的兴起,外景婚纱照逐渐成了主流趋势。如今无论是专业的婚纱影楼还是摄影工作室,基本上都是采用内景外景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业的化妆师摄影师在室内的人工背景前拍摄,以及部分城市或城郊外景的拍摄,价格比单纯的室内婚纱照稍贵一些。

在外景的最大好处是你的神态会变得很自然可爱,有优美的风景作为衬托。外景空间大,也给摄影师一个极大的空间去帮你避开缺陷,另外镜头中长景的运用,会把你溶入最美丽的风景中,有意境的婚纱照就自然耐看又与众不同,这就是以景衬人的道理。

选择这种风格的姐妹们要注意:想要为自己的婚纱照增添与众不同的个性,可以搭配一些个人艺术写真,变化一些情侣装,少一些大特写,这样可以增添不少效果呢。https://www.doczj.com/doc/db3218468.html,/

第三种:蜜月旅游全外景婚纱照

对于要求较高的新人,则会选择远一点的美景来拍婚纱照。在享受蜜月旅行的过程中,挺实在在风景绝佳的自然外景地留下最美好的瞬间,着实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不过这种婚纱摄影方式对资金投入相对较高,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蜜月外景地有海南、云南,西藏,四川等等。

蜜月旅行式的全外景婚纱照是花费最高的,怎么也要万元以上。带着摄影师和化妆师一行,一边旅行一边拍,人吃马喂,再加上来回的路费,花的不可能少。不过如果是计划要去蜜月旅行,婚纱照和蜜月一起搞定,这样算下来的费用也并不吃亏。

选择这种风格的姐妹们要注意:这种纯外景婚纱照的用光多为自然光,对摄影师和化妆师的实际操作比较高,而且很容易受气候影响,最好提前做好各项预备工作。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丽君, 张悦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北京,101601

刊名: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

年,卷(期):2010,(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

1.Kovecses Z 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2002

https://www.doczj.com/doc/db3218468.html,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2005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5.张辉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 2001(5)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房爱英中英爱情隐喻差异及其理据的认知研究2007

上世纪90年代,以Lakoff &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的出版为标志,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隐喻由传统修辞学中可有可无的角色陡然上升为一种普遍认知思维方式,。众多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认知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著述撰文,对隐喻的本质,分类,结构,工作机制以及特征等进行阐述。主要观点有: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概念隐喻在思维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隐喻表达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具有系统性,无意识性,不对称性等特征。根据概括程度不同可分为属层,种层:根据内容可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狭义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隐喻的构成具有体验性的基础,意象图式是体验的直接生成物,先于概念产生,也就是说,人类共同的身体结构,生理,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是概念隐喻产生的根源,正是人类身体结构,生理反应等的相似性决定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相对性一不同的文化模式引发概念隐喻的差异性。当然,与其它理论一样,以上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其中Quinn等从人类学的角度认为隐喻的作用主要限于我们理解世界,是用以表达预先存在的文化模式,从而否认基本概念的隐喻性构成,没看到文化模式本身就是基于具体之上的抽象概念,其表达属不同域之间的映射。总之,认知语言学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论证人类抽象思维是否全部或至少部分是隐喻性的,二是概念隐喻的普遍性与文化相对性。要探讨这些问题,途经是进行跨文化及语言的研究,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

第二代认知语言学认为,情感属于人类基本的概念范畴,本质上是抽象的,其语言表达和概念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这一普遍存在的认知工具来进行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认知语言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Fesmire 1994,Kovecses 1986,1988,1990,1991,Lakoff & Johnson 1980,Lakoff,1987,Lakoff & Kovecses 1987),主要包括愤怒,喜悦,悲伤,恐惧,爱情,欲望,惭愧,吃惊等基本情感的概念化隐喻研究。例如

,愤怒的源域有:容器里的高温液体(She is boiling with anger),火(Her anger issmoldering),疯狂(The man was insane with rage)等等,这些隐喻分别概括了愤怒意义的不同侧面,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并没也不可能穷尽这一概念的方方面面,随着新隐喻的不断出现及其词汇化和概念化,用来表达该情感的源域也处于增加或变换之中。问题是用来映射各种情感的源域是否是各个情感概念所特有?它们之间是各自孤立,还是彼此联系的?研究表明(Kovecses 2000):大多源域并非只限于某一基本情感域,而是跨基本情感域应用的,并且很多超越了情感范畴,应用范围扩展到其它的,更大的概念系统。譬如,HAPPY IS UP(We had to cheer him up.),SAD IS DOWN(Hebrought me down with his remarks.),既分别应用于高兴和悲伤基本情感域,又可进一步概括为GOOD IS UP 及 BAD IS DOWN等,而EMOTION ISFORCE(I was overwhelmed by happiness.) 隐喻又把各种情感隐喻串联为一个连贯统一的系统,并且与事件(Event)等概念系统相连。当然,也存在只适用于情感域的源域,不过为数较少。也就是说,隐喻概念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以各种方式与其它的或更大的概念体系相连,也即,隐喻概念系统只是人类一般认知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这一推论需要更多学科,更进一步的实证及理论支撑。本文通过爱情这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类情感的概念化的中英对比研究,试图对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和问题进一步提供佐证和探讨。通过大量语料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英爱情隐喻同大于异,这一点,在属层,表现得尤为明显,理据主要从概念的体验性进行了分析;不同主要体现在种层,譬如,隐喻爱情是两者的结合(LOVE IS UNITY OFTWO...),在这一属层上,中英两种语言是没有异议的,但在种层上,英语使用的是一个整体的两部分的结合,而汉语则是两个总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不同事物的结合来隐喻爱情;。也就是说,在概念化爱情时,中英处于上位的概念系统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化为某种事物时产生了差异。这一结论也支持了认知语言学的有关主张。

另一不同点是,中英爱情容器都涉及内脏,但英语只局限于“心”,而汉语则使用了“心,肝,肠,腔,隔膜等很多脏器,也即,汉语使用的内脏种类明显较多,而且,“心”作为爱情的容器在汉语中比在英语中重要性更大。综合来讲,汉语爱情表达突出阴柔之美,多借助于借喻(风,花,雪,月,丝,网等等),从而更加委婉含蓄,英语表达则更大胆直接,更富阳刚之气,例如,在表达爱情的强度方面,古汉语更多地使用爱情是水的隐喻英语则更多地沿用爱情是火。我还注意到,现代汉语中不乏爱情是火的例子,这一事实提示我们:现代汉语中爱情是火的隐喻是外来的,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爱情是战争的隐喻。另外,与英语一样,汉语也有其独特的爱情习语形成的隐喻表达(月老,缘分,吃醋,等等)。

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中英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深受孔孟之道、阴阳理论、中医五行学说、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等的影响,汉语爱情隐喻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这些文化因素的烙印。另外,通过论证,文化差异的相对的性也得到进一步明确:文化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影响并限制其语言对隐喻的选择,由于不同文化处于动态交流碰撞之中,因此,这种选择也反映在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隐喻的选择上,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种现象:有些隐喻在文化同化过程中更容易被另一种语言接受,借鉴,和沿用。

2.期刊论文许洁爱情隐喻的认知分析对翻译的启示-考试周刊2009(45)

认知语言学家Lako仃认为隐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即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本文选取了<围城>中的爱情隐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兼对比分析英文译本中的爱情隐喻.揭示了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3.学位论文孙亚莉英汉情歌中爱情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2006

人们通常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是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同时,省略了比喻词的一种表达方式。恰当地使用隐喻,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华丽,只有诗人和文学家才具备出色地运用隐喻的能力。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其观点影响了两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以及《我们生存的隐喻》一书发表,才掀起了一场从认知角度认识语言和思维的隐喻革命。新的理论指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

爱情隐喻中共同的中心概念隐喻为“爱是合二为一”。然而,这也是有区别的。英语受圣经中亚当取骨造夏娃之典故的影响,习惯用一个整体中互补的两个部分来体现和谐的爱情,中国人则因为阴阳学说中的对立统一观念,偏爱用成双成对的事物隐喻爱情。意象图式中人体被看成了容器,爱情就是容器中的液体,随着情感在体内不断地蓄积,容器中的压强相应增加,最后甚至“漫溢”。“火”的隐喻概念不论中英文都不罕见,因为人们对强烈感情的体验是相似的。而且在爱情力量的驱使下,热恋中的人会有“飞蛾扑火”的勇气,这样的表达在两种语言中屡见不鲜。此外,我们也不应忽视生理反应在构建爱情概念中的作用。

文化在建构隐喻概念时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英汉文化孕育了人们各具特色的爱情隐喻。海洋性地理环境,发达的航海业形成了西方人直率奔放的性格和外向型思维,喜欢用阳刚的事物(如阳光)隐喻爱情。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具有女性阴柔偏向,人们用含蓄、委婉、柔情的事物(如月亮)隐喻爱情。中国思维的阴柔偏向也导致了情歌中使用“鸾风”的组合替代常见的“龙凤”隐喻爱情,因为“龙”的形象过于阳刚、威猛。现代体育运动大多起源于英国,且体育运动也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常常通过运动隐喻生活,其爱情歌曲中不乏“甜蜜的一击”等与运动相关的例子;中国人则倾向于把人生比成舞台,所以出现将失落的爱情隐喻成独角戏的歌词。《诗经》也对中国人诠释爱情的方式产生了影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谱写了亘古不变的爱情之歌。

因此,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背景知识是隐喻的语言环境,也是隐喻概念形成的源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在缺少语言文化环境的条件下,外语教学应该导入文化。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语的隐喻概念体系,培养目标语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隐喻能力,更好地掌握目标语。

4.学位论文尚博从认知角度看英语和汉语的爱情隐喻2006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作用开始获得重新地认识。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只是被当作一种修辞格来看待。而在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被当作一种重要的认识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它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

传统的观点把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一组特别的或者是比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它的意思可以被简化为某套字面命题。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亚历士多德,他是用普通语言的背离来定义隐喻的。“隐喻是给事物一个属于别的事物的名称”(利可,1975:13)。根据这个理论,隐喻在本质上主要被看作是装饰性的。由此,隐喻就被称为是一种辞格,其研究主要是限于文学和修辞方面(莱可夫,1986)。对于隐喻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理论:比较理论、替代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解释隐喻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视野。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莱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1980),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是无处不在的,并占据重要地位,可以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的概念系统不可避免的由隐喻构成,在人类的思维和认知的深层次起作用,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以系统的方式出现。

为了揭示爱情的概念系统,本文翔实地调查了大量的中英文爱情隐喻,经过分析比较发现,中英文爱情隐喻具有共同的概念系统,两者都通过“旅途”,“人”、“容器”、“植物”、“交易”、“火”、“战争”、“人体”等概念系统来理解爱情。然而,不同点也是存在的。在“爱情是人体

”这一概念隐喻中,汉语所涉及的人体部位比英语多,而英语中“爱情是有营养的”这一概念隐喻在中文中是不存在的。

本文的研究证实了莱可夫的观点: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它对人类理解抽象事物,理解客观世界及谈话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符合隐喻的形成是建立在自身的体验之上的理论。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基督教,个人主义及对物质生活和金钱的重视强烈的影响了英语语言中爱情的概念化;而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儒家学说,及集体主义则对汉语语言中爱情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5.期刊论文张立英.徐勇.ZHANG Li-ying.XU Yong从语料库看英汉隐喻模式的异同——以爱情隐喻和理智隐喻为

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3)

本研究利用语料库方法,以爱情隐喻和理智隐喻为例,采用隐喻模式分析方法,考察了英汉隐喻的异同,同时探讨了爱情隐喻和理智隐喻的源域是同一的还是独立的.结果表明:英汉语在爱情隐喻和理智隐喻上既有共性也存在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个性,且爱情隐喻和理智隐喻既共享部分源域又有各自特有的源域.

6.学位论文曹瑛中英爱情隐喻对比分析2006

长久以来,隐喻一直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本质上起着修饰作用。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发表,标志着隐喻研究全面进入认知阶段。认知隐喻学认为,隐喻不仅植根于语言中,也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隐喻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因此,隐喻被提到了人类认知和交流的中心地位,隐喻研究也不再是修辞学和文学评论的对象,而是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情感在人类的精神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虽然情感并不是语言现象,但是语言却是研究情感的最佳途径。人类的情感丰富多彩,喜、怒、哀、怕、爱、恨被归结为最基本的情感概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在情感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

当前隐喻研究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现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以情感隐喻为研究课题,通过对英汉语料的分析,着重探讨爱情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异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英汉语使用了许多相同的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爱”,这是因为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其次,英语和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这一结果说明

:情感概念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7.期刊论文李长慧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隐喻谈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异性-语文学刊2010(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能够帮助人类更好、更深入地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爱情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由于思维的共性导致人们在理解和体验爱情时,会使用共同的来源域.而由于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爱情的隐喻理解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异性.

8.学位论文孟静宜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2005

隐喻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英语语料的分析,本文试图在跨语言的层面上通过对大量英汉语料的分析对中英"爱情"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概念隐喻表达的异同。本文从文化起源,生产方式,及饮食文化三个方面对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本文从认知角度对爱情隐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特别是通过大量英汉对比,从汉语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当代隐喻理论,即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形成理解的,而概念隐喻,至少是爱情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普遍性以及文化相对性。同时,这项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的词汇教学,修辞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9.期刊论文李长慧.LI Chang-hui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隐喻谈概念隐喻的普遍性-科技信息2010(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能够帮助人类更好、更深入地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爱情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由于思维的共性导致人们在理解和体验爱情时,会使用共同的来源域.

10.学位论文董莹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徐志摩和叶芝诗作中的爱情隐喻的比较研究2007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语言艺术,而隐喻的现代理论则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

本论文不仅涉及了隐喻的概念、特点、本质和几大理论,而且把最近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爱情概念隐喻中,对徐志摩和叶芝诗作中的爱情隐喻进行对比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汉语言中爱情概念隐喻的产生原因、工作机制和功能等,以揭示人们如何运用隐喻这一工具进行思维,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

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位诗人作品中的爱情隐喻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英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角度支持概念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研究表明,隐喻是建立在人类体验基础上的认知工具,人们通过隐喻化抽象为具体,来感知抽象的情感“爱”。人们的身体结构,生活体验的相似性和不同的自然、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隐喻的概念系统有其一致性和文化特殊性。因此,对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的异同进行阐释也有助于发掘人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b3218468.html,/Periodical_sdjy-j201001023.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59c6869f-e4c5-4f6c-ad30-9e6d0100de43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6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