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2

一、考注会前的思想调整
二、考试科目报考顺序
1、关于每次报考的科目数
2、关于每次报考科目顺序
三、网校和选择老师问题
1、是否要报网校
2、对老师的选择
四、学习方法
1、理论上的综述
2、具体学习方法的总结:开始阶段、复习阶段、冲刺阶段、总结阶段、具体说明
3、分科目单科总结: 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五、冲刺阶段的综合调整和学习方法
六、解读新制度
七、如何一年过六门
八、考前看的一些话
九、附赠:注会名师的一些有意思的语录

一、考注会前的思想调整
所谓思想调整,今年你花费50元一科的价格报名参加考试需要明确:
1、自己有明确的考试目的么?
2、自己的考试目的是正确的么?有无修订的可能?
3、能够达到这目的么?
4、比较自己的付出,为实现目的是必要的么?
请参考一下摘要认真回答以上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你以后的几年的生活和命运。
摘要:
1、 CPA考试已经成为整个会计群体关注的考试,不单纯是一个CPA行业入门考试。
2、 绝大部分人考试有明确的目的,且不止一个目的。
3、 不同地区、职务层次、性别的人在考试目的方面有较多的区别;
4、 通过CPA考试,平均需要近4年的时间投入,每年投入811元直接费用。
5、 达到考试目的的人是多数,但只有少数人认为考试的收获大
6、 约50%的人因为考试难度等原因放弃或准备放弃考试。
很多人为了找工作或者为以后的提升而选择考注会,很多人考完了注会的人说这个考试付出的多收获的少,不要因为别人在做什么而做什么,更不能因为别人说了些什么而左右自己,要自己判断该不该考,自己可能的收获与付出比是否值得。(我的理由简单,工作要求,被逼的…)
如果你仔细思考过上述问题后觉得还应该考注会的话,那恭喜你上了这条贼船,剩下只有义无反顾,剩下的只有呕心沥血,其实注会并不难,只要你努力到了一定程度,就过了。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以前并没有学习习惯为了考试临时改变自己的人,给自己先坚定一个一定要过注会的理由吧,要用一个坚定的信念来支撑你走过这段路程,每次要放松的时候要用这个信念来鼓励自己。一个理由可以很简单,但应触及你的灵魂深处,一个朋友说他第二年再考注会一定要过,为什么?雪耻!我的逻辑也很简单,一开始是为了找工作,

后来工作有了注会又要求必须过,那推论注会最后是要考过的,那今年把剩下的都考过就是相当于把一碗中药一口气喝掉,分几年来过的话,就是每年都要来饮着苦口的药,依我的性格选择第一种,那么就要努力完成它。
考注会之前你要坚定的是这种觉悟,这分觉悟要能够持续几年,因为注会不算太难但是内容很多的,如果不改革成一年考两次的话,就新制度来说三年能过注会的就是牛人了(第一阶段2年第二阶段1年)。不要考了几次,累了倦了就放弃了,要么就努力去考,要么就别考了去享受生活去,对这件事一定要有强硬的态度,人生短短几十年,别在这上和自己的愉快的生活过不去…..
每个人在某段时间有个信念,在别人看来是笑话,他却拼命坚持,终于有一天他会发现这是有价值的。中国股市真正赚到钱的最后只有那一小部分人, 不要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人都在做的事很可能就是错误的,无论是准备考试还是做人,最悲哀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漫漫的路途中、在集体的盲目中迷失自己。
从雁渡寒潭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努力,很早明白的人,考进了一所好高中,较早明白的人,考进了一所好大学,后来才明白的人,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再晚,是不是还来得及……可以愉快的享受生活的快乐和悠闲但是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不要在未来的某一天留下一个遗憾的烙印。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成功在等着你,考完后你会知道这句话是正确的。
做事情要有计划,所指定的计划要努力坚持下来,坚持下来了那么学习就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当学习成为你的一种习惯的时候,任何考试,其实我们都是可以通过的,那些成绩优秀的努力学习的人不会把学习当成一中痛苦或一项任务。






 二,注会科目报考顺序:
1、关于每次报考的科目数
如果你不是特别的超越常人的努力者,也不是智商和情商同时超高者,或者你的基础不是非常好者,那么请不要同时报5科,否则很可能就是当一个250(对旧制度来说每科报名费50,一共5科)。每年一次过的5科的也就几人十几人而以,而且每科的通过率虽然不等,但是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每年报名不考试的人占20%以上)通过率单科平均不过10%左右(会计和审计一般稳定的排难度榜的前面,审计基本排第一位,经济法和税法轮流坐后两位想对容易一点,财管一般居中),可见难度之高,这里面可是有不少老鸟和高手同新人们一起竞争,除去这些人,对一般新人而言通过率可能5%都不到。很多人一次报了好几门,但在复

习时没有全力以赴,考试时仓促上阵,一门不过十分正常。因此,绝大多数的同仁,都不幸成为分母的垫脚石,与分子无缘。作为含金量十足的考试,难度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想一次性都通过(对新制度来说第一阶段是6门)你需要:高智商、超毅力、大把的学习时间、良好的专业基础、超好的人品,如果原来没上述品质,想一下子拼几个月,我劝你最好别来赌,赌的结果是你也努力了,但努力不够,本来如果报一两门都能过的结果一门没过。一般来说每次报2~3门为宜,不要报一门,第一阶段的考试有5年的考试期,很可能以后的五年中某年因为有别的事或者懒惰了酿造重考的悲剧。如果你还是想拼一下的话,这样的人我也赞赏,在最后我专门写了一个一年过六门的攻略。
2、关于每次报考科目顺序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对学习的天赋不同,报考的顺序还是需要自己考虑来确定的,但大体还是有些规则需要遵守。
经济法是独立于其他科目的,这个科目可以灵活报考。
税法需要一些会计的基础,但是不多,大部分都在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企业的利润的构成,别直接说收入减费用,去看看利润表,里面还很多内容,对于成本、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分别指的是什么要理解,如果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了,损失进营业外支出,因损失而转出的相应进项也要计入营业外支出,能理解到这层次就够了,其他的像哪些税要进入成本,哪些计入费用,哪些不进入利润表,哪些既不是费用也不是成本的,就在学税法的时候总结体会就可以,会做题就达到了目的。所以此科目如果具有以上基础就可以报考,没有的话,学习下就OK。
财务管理,要求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因为财务成本管理的预测、决策、分析、判断与评价的依据是会计报表的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内容,只有会计知识扎实,才能更好地把握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扎实在做题的时候就是表现为熟练,更好的理解你才能做到熟练,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报表的基础可以把这个科目单独提出来随便什么时候考,如果是一点基础没有不如先学会计。怎样的基础可以呢,据本人不权威的如下说: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每项指的是什么,知道什么该进成本什么该进费用。其实本人在学财管的时候上述也没达到很清晰,如果你是会计专业的那么在学财务管理的时候多努力下就可以,那些学过的会计原理能帮助理解。所以总结起来会计专业的这个科目随便,非会计专业的推荐学完会计后报。
不得不提的是

新制度下新增加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个科目可以说是从财务成本管理分离出来的,我没有考过,没有过多发言权,看了下09年教材内容和考试题,这一课与与财管和审计有些联系,但是联系不大,从报考顺序角度来讲,想报考就报考吧,是属于看完云里雾里的那种,报这课的时候要考虑你报的另外一课时经济法那种需要背的还是财管那种需要计算多的,计算和记忆的结合下报比较好。
审计,以会计为基础,综合题里面一般会有一道题是需要做调整分录的,一些会计知识还可以直接以客观题的知识来考,所以要和会计一起报考,或者在考完会计之后报考。
会计,是基础课程,也是第二难度的课程,把这门课攻克下来,你基本具备考过的素质,差的是时间和精力。建议先报考。
很多人报考顺序是先税法、经济法,后会计、审计,财管。也有种流行的顺序是先会计、审计、再考剩下的。原理在上面写了,具体还要看自己,如果同一阶层的想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好,比如税法和财管不知道哪个好,我告诉你一个我的秘诀吧————抽签。不要为了选哪课来考犯愁,尤其是你具有会计基础的情况下,哪科无所谓,学的时候努力就好了

 三、网校和选择老师问题
1、是否要报网校
提到这个,不得不说两大网校,中华会计网校和东奥会计在线,报名的话就在这两大网校选择其一吧,我现在书的对老师的选择也是指这两个网校的老师。对于网校我以全力推荐的态度,我承认对于一些科目是完全可以自学成才的,但对于某些科目没有一个老师的话,你将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考的是什么,你很努力的结果是第一年没过,然后终于知道了这考试是这么回事。而有个老师的效果就是你能走更少的路,达到最好的效果。
听网校课不等于一定要花每科200多的钱来报名,我在08年的时候所有的课件讲义都是网上免费下载的,用MP3边听边看书的一样很HIGH,但是09年我听的网校的课,发现有个不报名不能享有的东西,就是答疑,可能学注会的你很孤独也可能几个同学都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很郁闷,其实有时候就是老师几句话的问题,而且比如一些会计的问题本身就是有争议的,不要认为都能自己想通,如果你纠缠其中就完了(当然这类问题考试会回避),做题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网校习题班的题,这时候题目的答疑版会让你知道别人针对这道题有什么问题,能让你开拓思路……说到这,感觉我像一个网校的托, 在这篇文章里我也会重复很多次要听网校课,我不是网校的托,这篇文章是打算同时发到校内和天涯,攒RP的,而且写给

我妹妹未来看的,请相信我的真诚。
2、对老师的选择
首先提一点,不要把你能否通过归责于老师的好坏,东奥和中华两个网校的很多老师的课我都听过,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会有些差别,但是没有大到能左右你能否通过注会的程度,该国的人最后还是要过,没努力过的人最后还是过不了,努力过后你会发现,注会难么?不难,难的是你要把这些知识放在自己的长期记忆里(不是突击能搞定的),难的是你要把这些知识运用的相当熟练,而不是当时老师怎么讲的。
老师间的教的好坏的差别不如说是风格上的差别,有人就喜欢那种画书的老师,这老师说:把这几行画下来,今年考试必考…..有人就喜欢那种激情四溢的老师,听了她讲课幽默而且斗志昂扬(下个标题会附一些老师讲过的名言,考注会的时候可以看看解闷),还有人问,报中华好还是报东奥好,这么难的问题我解决不了,我都听过觉得都不错,继续抽签决定吧。
下面介绍下我认为优秀的老师,一些我觉得实在是不怎么样的就不说了:
会计:东奥,张志凤,传说中的中神通,我的开篇会计老师,不愧为中神通,精辟、太精辟了,讲问题讲到其中的本质的神,跟他学会觉得会计很简单,很有道理。但今年公司给报的中华,所以我听了中华,郭建华的习题班,这个男人对于会计界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不回避,看的出来时认证来备课的,我当时觉得自己都把会计书都看烂了,觉得该理解的都理解了,但做他的习题班后备受打击,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漏洞,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的课里面的题是覆盖考点的,而且是那种需要绕些弯来做的,有的题是做实务里百年难得一见的情况,想查漏的可以来听他的,他的题如果你都会做,OK,会计你过了。
税法,中华,叶青。对于税法我没听过别的老师的课,因为传说中叶美女是税法的一姐。其实我听了她两年的课,两年的串讲。我这里很想说的是,不要把老师当成神一样,学习真的是靠自己,对于这样一个大家都认为讲的很好的人来说,我在09年听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了,因为我用的书上有她两年的笔记,09年的划知识点的时候发现划不划的感觉一样,因为书上就那些知识点,我都划过了,有人可能说最后是押题的那种,当你考了几遍税法的时候你就该把心踏下来,不要再把今年的命运压在她押题上,全面复习,所有知识点都会,在所有重大方面取得能够通过的合理保证,对税法如此对其他科也如此。
经济法,东奥,郭守杰,幽默风趣,对考点了解透彻,不过我觉得现在好像中注协像是对他发飙了,他的预测变得

很不准了,就如郭老师所说,出不出是出题老师的事,对于学生来讲该会的就要会,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压在老师的押题上,经济法学一次不容易,别差那么几分明年再来背一遍。
财务成本管理,中华,陈华亭,陈老师09年病了没讲课,我听的是他08年的课件,当时听的时候别人说我这样不好,自己也感觉会不会出问题啊,但是现在考完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只要你喜欢这个老师的风格,课程内容没问题就可以,当然最后的考前串讲要听09年的针对性复习下,但是学习时候学的是知识,他把这些知识讲的很融汇很贯通。如果报东奥田明,阎华红,都很好,重要的还是他是不是符合你的风格,尤其对于一个这么理科的课来说,符合你的思维习惯的是最好的。在这里祝愿敬爱的陈老师身体健康。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东奥,田明。中华,杭建平,我都没听过,还是看适合不适合,我看了两个坛子上关于这两个老师的反应还都可以,其实听完了还适合不适合啥啊,报了中华就杭建平报了东奥就田明,不知道选哪个就继续抽签吧。
审计,中华,徐永涛,杨闻萍。东奥,刘胜妮,范永亮。我因为基础不牢,09年审计又听了一遍课,理论部分听的徐永涛的,实务部分听的杨闻萍的,徐永涛看起来年轻但是讲的是很可以的,给了我很多启迪,杨闻萍,有人不喜欢,我喜欢,她的基础班和别人的强化班那么短,精辟、而且已经讲到位了,我还记得杨老师有几个经典的总结我认真的抄在了书上..有人说审计很难,但你说书上的知识点真有那么多可讲的?尤其实务部分,大概了解下然后做题自己摸索理解最重要。我还听过范永亮的课,他有时是画书的,告诉你这段画下来必考,结果08年真必考了,如果我08年真的有时间按他的要求做了审计就过了,大师级人物啊。刘胜妮一个能把枯燥的审计讲活的女人,去看看刘胜妮写过的轻松过关的前言你就知道,这个老师很能说的,不过另一方面讲弊端就是时间会很长,据说一章她讲了八九节,推荐新学审计的人听她的课,本攻略后面有她所说的名言,跟她学部枯燥,还是选择风格的问题,选择不好就继续抽签吧。
四、学习方法
1、理论上的综述
面对应付注会的众多方法,仅仅全盘接受肯定或者否定是不行的,任何方法,只有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就是有用的,就有其可利用性,别人可以不认同,但无法否定。首先要明确的是之所以称之以“别人的方法”,是因为施法者应用了适合于自己的理念与信心外加一些必要的努力,但却并非适合于任何人。对于一个功利性质的东西来说,不要去

寻求他对或错、有没有用,而是通过寻求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方法并且也成功了来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在注会过程中,无论你水平如何,既然参加的是资格考试,就先树立一种绝对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作风,哪怕你所谓的学术真的很厉害,所有的一切方法都是要建立在努力这两个最平凡的字眼上的。
学习最、最、最重要的是你把多少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而其他的都是所谓的“方法”,你觉得某个“方法”可以让你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那就用这样的“方法”,要去看别人的方法,但一定要自己思考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理性的知道这样做是合理的,要坚信自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后会取得成功。
无论你现在记住了些什么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到考场上你能否记得呢。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很要命的,即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等他看完最后一遍才发现自己怎么好像才看了一遍似的,然后又看了一遍,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再看几遍也跟看一遍似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东西根本考试就不考的,而那些考的东西你看来看去还是这样,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消化,注会内容很多的,每本书500页左右,你可以测一下自己看书的速度然后计算下看一遍的时间,有很多人看一遍书是需要几天的,而且这还是认真学习的人,但很负责任的说这样无法通过注会(除了经济法这一科),我曾看过一个一次过五门的人的学习方法,没听过课件,书大概看了看,他的方法总结为两个字就是“做题”为什么他能过,必然有其原因,这是一个考试,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考试就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一本书可考的知识点就那些东西,你把考这些知识点的题都会做了,考试不就是考题么,所以光做题达到一定量之后就可以过,但是光看书肯定过不了。提这一点就是要强调,一定一定不要懒,会做题是王道。这一点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听课件都懂了,那么书上表面上的知识你就是明白了,那么就要按时做题来巩固,不要把书学了一遍后回过头来做第二章(因为一般第一章都是总论,没实质内容的题)的题发现,好像什么都忘了似地,声明一点,即使你刚听完课马上做题,你也很可能不会做的,注会就这样的考试,可能是考的角度变化了,可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可能会有其他很多理由,那怎么办,看着答案弄明白它就好了,下次遇到这样类型的题保证会就可以,这个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再认为自己对书本还没学好,再学一遍…看到这种人我都着急,再学一遍该不

会的还是不会,每天无意义的努力意义何在?
2、具体学习方法的总结
如上所说,学习的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我这里总结了我的学习方法,可以供借鉴,其实我所用的方法也是看了N多别人的方法后结合自身情况设定的,为了清晰明了下面一段用最简单但很具体的语言概述(主要写给妹妹的,对外人没说过这么具体的),然后再解释下吧。
开始阶段:先制定学习计划1、按章节听基础班课件,作为第一遍扫书,划重点,做笔记。2、自己看书,把需要消化的需要记忆的先理解,尽量记忆。3、做题
复习阶段:看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当时的学习情况,可以先下书上重点,然后再做题,或者先做题,再看书,将题与知识点联系,明确要考什么,怎么准备这个考点.
冲刺阶段:找个中华或者东奥的最后六套题,玩命的做。
总结阶段:自己梳理做过的题的思路,根据书的章节划出考点所在,做这步的时候基本上考前串讲出来了(所谓的押题)结合下,根据考点按每个主观题的方向梳理思路,为了达到最佳状态,每类的题可以找以前做过的题再重新做一遍。
具体说明:开始阶段:对于初学者来说,注会书你如果先自己看,有种想摔书的冲动,当初我就走过这个误区,也没有个过来人写个攻略啥的,这样学效率很低,直接用基础班的课件边听边学就可以,而且因为我08年考的时候报了5门,仅仅听基础班课件每天不间断的听也要听一个半月,后来采用最高2X的速度来听,也能听懂的,稍微习惯几个小时就可以。然后记得一定要做题来巩固,这一步我没有做到,是到后来发现的,发现把几门课都听完后一开始学的什么没印象了....后来逼不得已,硬着头皮自己又自学了一遍,这是前车之鉴请不要重复我的悲剧,如果你报了几门,怎么安排学习时间,怎么安排每个科目的学习计划因人而异。
能尽早开始就尽早开始,可以使用前一年的课本来预习,上网大概看看有什么特别变化,比如08年税法所得税有重大调整,那你学习的时候所得税那章就先不用学习,但不要把教材的变化当做不学习的理由,每年的教材变化不大,那年税法的变化我是经历过的,也就改的那么些,看看更改的内容就能把以前学过的更新过来。有计划根据自己的课程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学习顺序按如上所述,具体到听完课件,过多久再自己消化,过多久再做题,自己感觉吧,我一开始都是想隔一天做一件事,把几门课全排出来个表像个阶梯型的表,后来执行的时候当然没完成,自由掌握吧,但是学完再做题的时间不要间隔四天以上。
下面给一个能

合理保证通过的时间:会计、财管、审计各计划300个小时,税法270小时,经济法250小时,对于新的科目保守估计250小时,学习效率高或者有基础的可以缩短,但就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单报一门经济法,能用200小时以下时间通过,税法220小时其他科目250小时是极限了,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计算下能报几门和具体的每门的时间安排,因为注会内容很多,不像一般的考试突击,你想到时候熬夜努力几天甚至十几天能搞定的,举个例子;如果你用3个月全职的话来考6门,看起来像很多时间,其实你每天拼10个小时,最后你会发现时间也是不够的,所以一定要计算下学习时间,否则最后你会体会什么叫人世间的无奈。
上面所提的时间分别是合理保证时间,和有限保证时间,不排除会有人能用较少的时间通过,但请注意你愿意来用命运来赌小概率的事件发生么?你愿意今年考了50多分后明年再考么?你愿意今年学了200小时没过,明年继续学150小时么?为什么不用250的努力来保证一次性的成功。而且警告如下:经济法今年没过的话,明年你需要再背一遍,遗忘是可怕的,其他理科一点的你也许会想今年考了50多分明年就好过了吧,但是学起来也挺郁闷的,因为你水平基本上钩了,到时候看这题似乎会,但实际上可能还会有些小问题,你说这题你愿意花15分钟做一遍么,也挺郁闷的….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命运来赌博,如果决定努力就努力做好。
复习阶段:复习阶段需要强调的是做题,考试的王道就是要会做题,这时候的题不是开始阶段你选择的辅导书的题,最好选择网校的习题班的题,方便的话全部打印下来自己做,有不会的再去网上听课或者在答疑版上提问,基本中华东奥的习题班都做过,那上面的题是老师精选的,很经典,有代表性。做题的时候不能散漫,每道题如果想做就自己按步骤写,可以简写些文字,但计算什么的要算,买个好的计算器就用这个在平时就算,推荐使用CASIO FX-82ES 学生用计算器,后来在中华的贴吧上发现,原来版主用的计算器和我的一样都是这款,呵呵,不要想这科学计算器用着不习惯啊,会用了后你会发现,高科技的就是不一样,就是方便,书写方式输入的感觉就是爽,如果哪年出现了考方差,可决系数啥的,输入数字直接出答案,节约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是惊人的,只需要你看几分钟说明书然后按几下试试.再次提醒,平常就要用计算器算,否则考税法财管的时候按完一堆数据后你心里都没底是计算错了还是做错了.要用做题来梳理知识点,为以后自己归纳总结做准备。
冲刺阶段:其实叫冲刺阶段也是复习的一部分,下面

会有单独篇章详解冲刺阶段,这里的冲刺阶段只是狭义的做模拟题的阶段.这时候东奥中华的最后六套题都出来了,选一套一定要用这个逼迫自己达到考试状态,我的计划是用6天每天做四套题,可想而知没完成,最后用了似乎用了9天吧,因为觉得税法选择题做太多也没意义,剩下了3套的选择题没做其他题都完成了,一开始也是一套一套的自己做的,后来实在做题做的太恶心了,客观题还是一次性做完,不过大题一道一道的做了,做完了看答案,即使做完了前面的轻松过关和习题班,这时候遇到不会的题觉得困难很正常,因为这个时候的题很多事综合的,尽量做出答案来,做错了后要明白错在哪里,然后回到书本的知识点进行漏洞的总结和归纳,这段时间是自己觉得最恶心的时候,因为已经学了很长时间了,每天还在高强度的做新题,有时会觉得失望想放弃,不过如果你仔细想下那些基础的知识你是否已经都会了,如果都会了,那现在这些你做错的题不会的题就是角度不一样,深度不一样,遇到个新的就总结归纳目标就是以后遇到这样角度的也要会做,深度也要掌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注会今年不考了我也想知道把这些题都做完后,到底出题的人还能出题出到什么程度。总结:大剂量的做套题,做完了对答案总结错处,在题目旁做笔记留在最后的时候用。
总结阶段:这个时间最好根据你报的科目的多少,留下每科三天的时间总结归纳,把以前做的辅导题,习题班的题,冲刺阶段做的套题全都拿出来,如果串讲班出了根据串讲班把每科主观题的考点总结列个表,也可以根据自己做过的题自己预测下了,可以这么说最后考试的时候出了经济法的题(我没考),除了会计第二道综合题(很怪异的一道题,本来预想应当是财务报表的题),会计一道关于所得税的计算题(想过会有这类题型,但想这个会作为客观题,所以没作为计算题准备),其他的题型都在预测中而且准备了,如果把正本书都学了上面的题都做了后,纵观正本书重点难点就能出现,再辅以老师的预测就出现了范围,但是不要去赌题,比如08年说某老师很神,最后说了3句话,每句话都是一个计算题,当时我没听,觉得挺后悔。但今年发现了,老师是在中规中矩的预测,所以一定要听,但不要把老师的预测当神,还说最后的押题卷多神,这个阶段没时间就别做新题了,把自己已经做过的题归纳总结都会了就好,如果书上的知识点你都会了,那些题不就是变个方式角度来考么,我在猜题的时候就想,其实出题的人也不容易,比如财管书可作为重点知识点考计算题综合题的就那么十多个,结果

去年还考了几个。按照归纳出来可能考题的表,把以前的题拿出来对照着分类,然后每类题做总结,你想啊,每类的题最后你又看了7~8个题的角度和考法,注会都考了这么多年的题了,他还能弄出什么考法,如果真出来个新考法,这个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题上面,这个是客观的规律。而且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你在看到考题的时候会想,呵呵这个类型的题我总结过7~8个呢,没问题,其实对于注会来讲,迈步进入考场的时候是可以带着自信的。只要你计划好了,做到了,就已经能用科学的理论推论出“过”就是大概率事件。而且,有一点不得不提,人的大脑总是对新知识接受的慢,但是如果看过做过的题再做一遍速度会很快,快到你用半个月看的书做的题,用三天就能再扫一遍,当然是总结思路,每类题可以挑很典型的做一道就好,绝不做新题。总后阶段的精髓就是跳出考试来,以考官的角度来梳理知识点,这步是需要前面的学习做题来作为基础的,否则自己连知识点都不懂题都不会做呢,谈不上梳理。

3、分科目单科总结:
下面就每科的重点具体提下每科该注意的地方:
会计
学习资料:1、最新的会计书,一本辅导书(轻松过关1 梦想成真其中之一) 2中华东奥的习题班 有时间能力最好能两个都要做 3、最后六套题(中华 东奥 选其一)
理解。一定要理解,不要去死背,用张志凤老师的话说,都理解了发现就那么回事,这是建在一种新建立的模式上的科目,它规定了借贷,规定了某个科目指什么,在报表上如何体现,以及这体现的过程的意义。。。这些是需要你在思维力构架然后理解然后继续运用的,都明白了后道理也简单,最新人开始学的时候可能遇到最大困难的是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和企业合并合并报表这些吧,这些也是重点,金融资产如果不理解的话那就是账务处理还很不熟练,报表还很不熟悉,多思考多去理解就好。所得税那章听课吧,其实这样做挺有道理的(我毕业的论文写的就是这个可以看下哦;>),按照老师的讲课来理解然后自己感悟,也不能楞记会乱套的一定弄明白道理,还有长投和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这个是最大重点、难点,总结起来一句话要以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也没啥好说的,就那么回事。看的出来废话这么多就是要理解,理解后记得还是要做题啊,上面所列的内容已经足够,不要再多找题了,我轻松过关1大题都没做,最后感觉选择题做完效果也一般就算是为初级选手打基础的那种,考试不会考,所以账志凤曾说,会计不用做太多题,但是轻松一的题打

基础是很好的,习题班的题一定要都要弄懂,而且要打印下来自己先做再对答案,初级选手学账志凤吧,如果第一年没过,请看郭建华出的强大的题,做完后都让人觉得自信,考题也不过出至此。可能最后六套题的时候会遇到很莫名其妙的题,那时候别叫真了,看看思路就可以了,不用郁闷,很多很多题最后都不考的,重要的是你把知识点理解了然后会做题就OK。
税法
学习资料:1、最新的会计书,一本辅导书(轻松过关1 梦想成真其中之一) 2中华东奥的习题班 有时间能力最好能两个都要做 3、最后六套题(中华 叶青编写的)
做题,再做题。。。假如你说把书看了10几遍了,但是题没怎么做呢,那你别考试去了,没意义,肯定过不了,知识点都是在题目中体现的,现在税法的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很多题都有陷阱,很可能你就做了一步整个题的都全没了,不做题就根本不知到陷阱在哪里,别到考试的时候踩陷阱玩去,企业所得税上说业务招待费的限额的基数是营业收入的5%,挺简单的一句话吧,做题的时候你会满地找营业收入在哪,这个收入算不算营业收入,那个算不算营业收入,不管是主观题,客观题也是,只有多看题后才会发现对于这个考点他会考哪,比如一句话: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来源,按照企业所在地确定对么?不对,按照分配所得企业所在地确定,税法是我觉得很变态的一科,既不想财管也不像经济法,不能全考背也不能全靠做题,要两者结合来,本来税法似乎简单啊,大多数都是一个基数乘以税率就是税了,大不了再背背税收优惠,这样的话不可能只有那么低的通过率的,一定要做题的时候才能深刻理解我说的意思,我08年考了税法,感觉那时候把税法书都翻了多少遍了,但是时间紧没轻松一做了一遍但是考前半个月又学别的基本没看,最后50多分,今年感觉这科考的还可以吧,对税法已经急了不想再学一年,所以甚至开始做错题笔记,感觉有一点重要,多见题,会遇到各种考点,这些零碎的考点都要单独记忆,可以把错过题的考点对应记在书上的考点出,以后看书的时候也能联想当初做的题,还有考前复习的时候把历年考题做一遍,轻松过关1最后的跨章节综合题做完一遍之后觉得受益颇丰。我用的是所有辅导书都是轻松过关,税法可以用叶青的梦想成真,我用了她习题班和最后六套题,发现她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前卫的新潮的(不过太前卫的题只是为了猜测下一种新的考法,不用太在意,看看就好

经济法
学习资料:轻松过关1(东奥 郭守杰编) 郭守杰的习题班的打印资料 最后

六套题(东奥 郭守杰 有时间看几套,没时间就回归书本做题吧)
首先谈下学习时间吧,不要太早学习,最后两道三个月开始学吧,考前要背的,在08年这科我过,但是过的着实不容易,08年是全盘没安排好计划,我在学校的时候把经济法学完了,当时还美滋滋的觉得完成了个任务再去学别的科目,结果发现时间严重不足,最后回来学校的冲刺阶段考虑下了轻重,我是实在懒的背诵的那种人,所以决定经济法一定要所,最后不看别的科目了背了一周的经济法,从很早背到很晚那种天昏地暗的背,很感谢那时一起背经济法的同学LYD和ZGD,尤其是我们互相提问的环节,组后考试的时候看题都乐了,正好是前天晚上提问的题很偏的一个知识点,而且撞上的不只一个。有人说注会里面最简单的经济法,我可没这么觉的啊,需要背的东西很多,即使你记忆很好也是需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足够的的时间来背的,不要轻视,争取一年过之,不要来年再来遭罪。具体还是听郭守杰的基础班的课,有些是需要理解的知识,比如物权法,很多知识要理解起来记忆,对比起来记忆,否则会乱套的,客观题的多选题并非那么机械那么简单,理解的知识认真听课件做做题就可以。有人说经济法不用做题背书就能过,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做很危险,轻松过关1还是必要做一遍的,习题班的课件没时间就别听了,直接看习题班的题,自己用笔快速的划出考点答案,然后再和答案比较,看看自己问题出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答主观题的思路,看到一个题能迅速的反应出考点,然后运用专业的语言来答出来,注意一定要专业哦,哪年考试简单了要压分的时候倒霉的就是这些不够专业的,还有字要写的清晰,要快,所以考前要答些大题来练习写字速度,具体的三段式答题方法去听课吧,技巧上不难掌握,最后剩下的就是记忆的工作了,最后六套题,有时间看几套,没时间就回归书本背知识点吧,我当时背的一份材料似乎是郭守杰的串讲,有厚厚的一本,囊括所有大题知识点,just背it。
财务成本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