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报批搞)

编制说明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7〕2323号《关于制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和建设部、国家计委〔90〕建标字第519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具体负责牵头,河南、山东、吉林、河北、江苏、四川六省卫生厅参加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乡(镇)卫生院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大量调查资料,遵循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注重提高投资效益,节约土地,贯彻国家有关卫生工作、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政策,经多次征求全国各省、市、区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最后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七章:总则、建设规模和建设项目、选址用地总平面布局、建筑标准、主要业务用房要求、装备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计财司基建处(北京后海北沿44号,邮政编码10072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2年1月2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投资效益,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住院床位数小于100张的乡(镇)卫生院新建、翻建、改扩建工程。

第四条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必须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工程建设的法规和政策,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第五条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建设项目

第六条乡(镇)卫生院规模,应根据服务的人口数量及密度、经济、地理、交通和服务半径等影响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及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基本任务确定。

第七条乡(镇)卫生院住院床位数宜按表1计算确定。

第八条乡(镇)卫生院人员数,20床以上卫生院按每床1.3~1.5人定员,19床以下及无床卫生院按表1计算定员,其中,预防保健人员数必须以保证预防保健任务的完成为原则确定。每院定员最少不应少于5人。

千人口床位、人员指标

2.指标的上下限取值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

3.床位计算不含门诊急救观察治疗床。

第九条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一般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计算。中心卫生院除计算所在乡(镇)常住人口外,另加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的半数人口。

第十条乡(镇)卫生院建设规模宜根据乡镇发展规划,按今后5~10年人口、经济收入预计达到的水平确定。远期发展规模可通过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实现。

第十一条本建设标准按预防保健、医疗任务,折成住院床位数量,将乡(镇)卫生院划分为无床、1~19床、20~49床、50~99床四种规模类型。

第十二条各类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及基本业务技术项目应符合附录一的要求。

第十三条各类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项目构成应满足附录二的要求。

第三章选址用地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选址

第十四条乡(镇)卫生院的选址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当地乡(镇)建设统一规划的要求。

第十五条卫生院院址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方便群众,靠近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置醒目、交通方便。

二、节约土地,能利用荒地、劣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三、选择地势较高、基地稳固、地形规则的地段,并有必要的防洪排涝设施。

四、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五、环境安静优雅、远离污染源,并处于靠近居住集中区的下风位置,与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应有一定距离。

六、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第二节用地

第十六条乡(镇)卫生院建设必须注重节约用地,合理地控制用地规模,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筑布局应适当集中,合理控制房屋间距。

二、用地紧张的地区宜建多层建筑。

三、应根据卫生院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分期征用土地。

第十七条乡(镇)卫生院业务区用地以核准的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核定,用地面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业务区用地指标

第十八条生活区用地,可根据当地规定在建设中统一安排。如当地无规定时,一般可按卫生院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的2~2.5倍计算。

第三节总平面布局

第十九条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总平面布局应根据不同规模的建设要求,对建筑平面、竖向、道路、管线、绿化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第二十条总平面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二、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三、保证预防保健用房的面积和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的环境安静;

四、病室、诊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应获得当地的最佳朝向;

五、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多风沙地区应有防风害侵袭措施;

六、满足改、扩建和分期建设的要求;

七、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

第二十一条卫生院的出入口,一般不少于二处,规模较小的也可设一处。

第二十二条太平间、焚毁炉应设于隐蔽处,与主要建筑物要有适宜的隔离,并单独设通向院外的出口。

第二十三条在门诊部、住院部出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所)。

第二十四条暂时不能供水、供电地区,在总平面布置时对简易设施应作出安排。

第二十五条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他空间,布置庭院、绿化,并有供病人康复

活动的绿地。

第二十六条职工住宅不应建在卫生院业务区内,如用地毗连时,应有分隔措施,另设出入口。

第四章建筑标准

第一节建筑标准控制原则

第二十七条乡(镇)卫生院的建筑标准应遵循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

第二十八条建筑材料和结构型式的选择,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建筑设计提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

第三十条卫生院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二节建筑面积指标

第三十一条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的规定。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2. 计算l~19床卫生院面积,应在无床的基本面积基础上加每床增加面积。

3. 20~49床、50~99床规模类型直接用床位指标计算,不再加无床的基本面积。

4. 上下限取值:规模偏小者取偏上限,反之取偏下限,中间值可内差获得。

5. 外墙厚度超过240mm时,可相应增加建筑面积。

第三十二条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分配应满足功能、业务技术及设备装备的需要。四种典型规模使用面积分配见附录三,建筑参数见附录四。

第三十三条乡(镇)卫生院建设应以翻建、改扩建为主,能使用的尽量使用,能翻建、改建的就不要新建,必须新建的应严格执行建设标准。

第三十四条职工生活福利设施建筑面积,应按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

第三节建筑标准

第三十五条主体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以1~3层为主。

第三十六条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宜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诊查室2.8~3.0m,病房3.0~3.2m。

二、医技科室根据需要确定。

第三十七条业务用房的底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小于300mm。

第三十八条建筑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室内装修应符合表面简洁光滑、色调舒适明快的要求。

二、医疗用房的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手术间、产房可采用瓷砖墙面。

主要医疗用房、公用厅廊、楼地面宜采用水磨石或其它相宜的地面材料。

三、化验台、操作台等台面均应采用洁净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亦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

四、放射科、功能检查等用房应有相应的防潮、防辐射、绝缘等措施。

五、供应、药房(库)、太平间等应有防虫、蝇、鸟、鼠及其他动物侵入的设施。

第三十九条预防保健、门诊、病房、行政办公等用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有遮阳措施。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4的规定。

主要用房采光表

第四十条乡(镇)卫生院给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排放达到无害化要求。

第四十一条宜采用集中采暖,室内采暖的温度应满足医疗和病人的需要。

第四十二条供电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宜采用两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可设自备电源。

二、电源装配容量应满足现有设备及近期的增容需求。

三、X线机电源,宜有单独的进线。

四、各病室、诊疗室、医技、预防保健用房等应设置必需的电源插座。

第四十三条乡(镇)卫生院应设置通讯设备。

第五章主要业务用房要求

第一节预防保健用房

第四十四条预防保键用房宜与行政用房邻近,妇幼保健用房与妇产科门诊联系便捷。

第四十五条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用房应合理设置,一般设预防办公室、妇幼保健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

第二节门诊用房

第四十六条乡(镇)卫生院门诊用房应根据不同建设规模合理设置诊疗室,可按业务性质、业务量设置适当的综合性诊室。

第四十七条门诊用房的布局应从病人的诊治流程和各部分功能需要出发,力求紧凑、合理、便捷、有利于室内外人流的聚散。

第四十八条诊室的设置一般以二名医生为宜,其使用面积控制在12平方米左右。

第四十九条合理布置出入口及候诊、取样等场所,规模较小时应以合科集中候诊为宜。利用走道候诊时其尺寸可参见附录四。

第五十条妇产科等需要自成一区的科室,应视规模大小进行合理布局,并解决好出入口、厕所、隔离等问题,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第五十一条注射室宜与观察治疗用房贴邻布置。

第五十二条急诊室位置要醒目,要尽量利用门诊及医技科室的房屋及设施。

第三节住院用房

第五十三条住院护理单元一般以30床左右为宜,19床以下为简易病房,不宜建独立的住院部。传染病床与普通病房统一管理时,相互应有明确分隔并单独设出入口。

第五十四条病房的床位设置,一般以3床(单排排列)/间为主,不超过6床(双排排列)/间。重危症病房为单床间,位置宜靠近护士办公室。

第五十五条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门净宽不得小于l.10m,门扇设观察窗。

第五十六条护士办公室宜用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联通,到最远病房门口不应超过30米,并与治疗室相通,与医生办公室相邻。

第五十七条护理单元中的厕所、盥洗、污洗宜设于一区,应满足方便适用、清洁卫生、减少污染等要求。

第四节放射科

第五十八条放射科位置应设在门诊部首层,并与住院有方便联系的部位。

第五十九条放射科应具备透视(摄片)室、暗室等用房,暗室与透视(摄片)室贴邻。

第六十条透视(摄片)室净空,墙体、地面、门窗等应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和防护规定。

第五节检验用房

第六十一条检验用房视规模大小,一般设临床、生化、细菌检验,可采用合室、分室或套间方式,应符合检验工作流程。

第六十二条检验用房位置,应兼顾预防保健、门诊、住院共用和方便病人。

第六十三条有细菌检验时应有隔离措施。

第六十四条检验用房宜设于朝北方位,应有良好通风措施。

第六节手术、产房用房

第六十五条手术、产房用房应邻近外科、妇产科病房,并自成一区。19床以下卫生院的手术用房及产房宜设在门诊部适当位置,与妇产科诊室联系便捷。

第六十六条手术、产房用房的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第六十七条产房宜自成一区,也可与手术室合区,与其相应的用房、设施与设备在建设中应统一安排。

第六十八条手术室的朝向以北向为宜,其他朝向时应有遮光措施。

第六十九条手术室应以人工照明为主。

第七十条手术室门宽、开启方式应满足通行、运送病人、洁净、防污染的要求。

第七十一条手术室的管线应暗设,洗手间的洗手嘴按不少于两个非手动洗手水嘴设置。

第七节理疗室

第七十二条理疗室一般可与针灸、按摩共设一室。

第七十三条理疗室应设在门诊,并与住院有方便联系。

第七十四条理疗室的床间应设帷帘相隔。

第八节供应(消毒)室

第七十五条供应室应设在业务区的适中部位,并相对独立。

第七十六条平面布置应符合工艺流程和洁污分区的要求,消毒应贴邻贮存、分发,并宜有传递窗相通。

第七十七条洗涤池宜设通用和专用两种。

第七十八条直接用燃料消毒时,应符合便捷卫生的要求。

第九节药房

第七十九条规模较大的卫生院中、西药房应分设,规模较小者可合并设置。

第八十条药房位置应与挂号、收费、划价邻近。

第八十一条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

第八十二条药库或贮药室的门宽应适应药品的搬运。

第八十三条中药煎药处可视需要单独设置。

第八十四条中、西药房(库)均应满足防潮、防腐、防尘等要求。

第八十五条取药窗的宽度不小于1.50m,窗台高度为1.10m。

第十节辅助用房

第八十六条洗衣房

一、洗衣房宜建平房,并在较清洁的位置设有晒衣场地。

二、平面布置应符合收受、浸泡消毒、洗衣、晒(烘)干、贮存、发放等工艺流程,洗衣量小的卫生院一般只设洗衣和折迭存放室。

第八十七条锅炉房

一、锅炉房视卫生院规模安排用房和设备,规模较小时可装设茶浴炉(供水兼供暖)。

二、位置宜选择在各主要建筑物比较适中的地点,并位于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

三、锅炉房宜设专门出入口。

第八十八条配电房

一、位置应邻近外电源的输入处。规模较小的卫生院也可在适宜位置设配电盘。

二、配电间门窗应向外开,窗户应设有保护网。

第八十九条营养厨房应与住院部有便捷的联系,规模较小的卫生院可设自炊厨房。

第六章装备标准

第九十条乡(镇)卫生院专业设备器械装备,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根据不同规模卫生院的功能及业务技术项目,合理确定设备器械装备标准。

二、专业设备器械装备水平要与人员技术水平、工作量相适应。

三、首先装备常规需要的基本设备器械。

第九十一条主要专业设备器械基本装备标准见附录五。

第九十二条家俱装备根据实际需要由卫生主管部门确定。

第九十三条本装备标准未包括锅炉、通风、变压器、通讯等装备,需要时按国家或当地有关标准规定,在建设时统一安排。

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九十四条乡(镇)卫生院建设投资控制原则:

一、既要满足卫生服务需求,又要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二、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合理控制建筑标准和装备标准。

第九十五条投资估算及分项投资比例

一、业务用房造价,以当地一般住宅标准的150~200%为宜。

二、室外工程,占业务用房造价的10~15%。

三、专业设备器械占业务用房造价的25~35%。

四、家俱装备占业务用房造价的4~8%。

第九十六条人员构成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九十七条建设工期按国家关于建筑安装工程工期有关定额执行。

第九十八条单方材料消耗,可根据结构型式、当地材料定额合理控制。混合结构三材用量可按以下指标控制:

一、钢材 15~18kg/M2

二、木材 0.03~0.05M3/M2

三、水泥 100~13Okg/M2

附录三使用面积分配

各部门用房使用面积表

附表3

附录四建筑参数

建筑参数表

附表4

注:门诊过道2.7米时,一般不另设候诊室。

附录五主要专业设备器械基本装备标准

主要专业设备器械基本装备表

主要专业设备器械基本装备表

附表5-2

主要专业设备器械基本装备表

附表5-3

主要专业设备器械基本装备表

注: 1.☆表示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规格未加注明的,根据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自定规格。

附件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本建设标准的目的。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关系到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卫生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解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乡(镇)卫生院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七十年代,贯彻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国家和地方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全国相当一部分卫生院在这个时期得到新建、改建、扩建,设备得到了补充和更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过去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和统一的建设标准控制,规模与需求、功能与使用、装备与技术等不相适宜的情况,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为此,总结过去的建设经验教训,制定《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加强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要求,是编制本建设标准的目的。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的作用。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在技术、经济、管理上起宏观控制作用,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实用性,是编制、评估、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住院床位数小于100张的乡(镇)卫生院新建、翻建、改扩建工程。100张以上床位的乡(镇)卫生院参照执行目前正在修订并将批准发布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全国乡(镇)卫生院建设,绝大多数属于翻建、改扩建项目,新建少,均要求按本建设标准的规定建设。受既有条件的限制,暂时达不到标准的,今后可逐步达到。

第四条本建设标准遵循的指导思想、方针及原则。本建设标准从我国国情出发;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及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协调发展,为人民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力求使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在规模、功能、装备、建设水平等方面达到比较合理和理想的程度。

第五条本建设标准与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关系。本建设标准按建设部、国家计委〔90〕建标字第519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写,同时根据1990年卫生部、建设部在北京召开的“卫生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工作会议”上明确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达到一定深度,不再另行制定建筑设计规范”的精神,增加了“主要业务用房要求”的章节,针对乡(镇)卫生院的特点,制定了一些设计规范性要求。乡(镇)卫生院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已发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建设项目

第六条确定规模的依据。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决定于服务居民对卫生院的卫生服务需求。这种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指卫生服务的对象与卫生资源的实际接触频率。需求高低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人口数量及密度、经济收入、地理、交通及服务半径等是影响确定规模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农民经济收入是决定性因素。人口数量对需求量的决定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农民经济收入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决定性影响,在编制本建设标准的专题现状调查(后简称“现状调查”)和过去其它的调查中均被证实。本次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

不同经济收入的卫生资源与利用现状

注:门诊人次及住院日数均指在卫生院的门诊及住院。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资源利用有明显的差距。卫生部医政司1986年《全国农村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也证明,“经济水平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何鸿明、杜乐勋主编的《卫生经济学原理与方法》一书,深入的分析论述了病人的家庭收入水平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认为收入与需求呈正比例变化。为此,本建设标准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及基本任务,按人口、经济收入水平定床位、人员指标。经济收入用统计部门常规统计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指标,其水平的划分,按国家有关部门划分贫困、温饱、宽裕、小康的界线划分。

第七条千人口床位指标。本建设标准的千人口床位指标是根据现状调查分析(见表1),床位有效需求分析(见表2),参考专家咨询结果(见表3),并综合各方面意见确定的。

床位有效需求

注:床位有效需求是将现床位的使用率统一调整到60%的每千人口床位数,采用床位使用率≥中位数的样本作分析。

专家咨询调查结果

本建设标准确定的各经济收入水平的千人口床位指标均略高于现状,其理由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卫生院房屋设备条件较差,有些人员不足,技术、管理水平低,今后卫生院按本建设标准建设,并充实人才,加强管理,做到人员、房屋、设备、技术、管理五配套,居民对卫生院的卫生服务需求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千人口床位指标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按正常合理的运行状态确定。经济收入200元以下的指标未定下限值,主要是考虑保证基本住院需求,不宜再降低指标。

本条规定的千人口床位指标均指住院床位,根据卫生部统计制度规定不含门诊急救床、观察治疗床,如门诊临时输液治疗床。

乡(镇)卫生院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其次是常见病的门诊诊治,开设住院治疗需根据情况定。本条规定“乡(镇)卫生院住院床位数宜按表1计算确定。”其含义是:在

一般情况下,各方面条件具备,按表1计算确定住院床位规模,但在某种情况下,如:附近有医院的卫生院可不开设住院床位;按指标计算,床位太少,不便于管理,可暂不开设住院床位;因受资金、人员、技术等因素所限,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可暂不开设或少开设住院床位等。不开设、暂不开设或暂时少开设就是指不计算、暂时不计算或暂时少计算床位规模和建筑规模。

指标上下限取值根据当地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交通以及目前卫生院的卫生资源利用等情况选定。

第八条人员指标。乡(镇)卫生院是多功能卫生机构,规模越小,医疗功能所占比重越小,预防保健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人员与床位没有规律性比例关系,而与服务人口有直接的关系。规模越大,医疗功能所占比重越大,人员与床位具有规律性比例关系。为此,本条规定20床以上按人/床定人员指标,19床以下及无床按人/千人口定人员指标。人员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医疗、管理、工勤全部固定工作人员,其中预防保健人员数的确定,必须以保证预防保健任务的完成为原则。

人员指标根据现状调查分析(见表4),参考专家咨询结果(见表5),并综合各方面意见确定。为保证人口少于五千人的贫困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工作和一般常见病的门诊诊治,本条同时规定每院最少不得少于5人。

指标的上下限取值同床位说明。

不同规模卫生院床人比现状

表4

专家咨询调查结果

第九条服务人口计算。床位、人员指标确定之后,服务人口的计算是确定规模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不适当地计算辐射服务人口将会导致卫生院规模的过大,造成投资浪费。为此,在本条明确了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计算服务人口的口径。

第十条建设规模的确定。建设规模要适当考虑发展,本条明确了依据服务人口、经济收入增长预计达到的水平确定建设规模,预计时限为5~10年,同时也指出了满足远期发展的处理原则。

第十一条规模划分。为了便于按不同规模确定各项标准,将乡(镇)卫生院按住院床位多少划分为四种规模类型。划分主要从护理单元规模的角度出发,50~99床基本按设两个护理单元考虑,20~49床按设一个护理单元考虑,19床以下不足一个护理单元,可按简易病房建设。

第十二条功能及基本业务技术项目。明确不同规模卫生院的功能及基本业务技术项目,目的在于为确定不同规模类型的项目构成、建筑面积指标及面积分配、设备器械装备提供遵循的依据,在本建设标准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根据现状调查.参考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卫生防疫工作条例》、《妇幼卫生工作条例》,并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出乡(镇)卫生院的“三大”功能及“七项”基本业务技术项目。预防保健是所有乡(镇)卫生院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所以,不同规模卫生院的三项预防保健业务技术项目基本相同,只是对无床卫生院,考虑人力有限未要求开展四项计划生育手术及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三

项医疗业务技术项目,是按规模与技术一致的原则,对不同规模提出不同的基本业务项目,而且梯度较大;卫生管理及培训,各规模类型基本一致,50床以上提出接收县卫校学生实习的要求。

基本业务技术项目不限制有条件的卫生院,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业务技术、扩大业务项目。

第十三条项目构成。项目构成依据功能及基本业务技术项目提出。内容分预防保健、医疗、行政、辅助用房四大部分。预防保健部分各规模类型的构成内容基本相同;医疗部分的构成内容有较大差别,无床卫生院基本是一个小门诊部的构成内容,但为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设有产房;1~19床规模是一个较完整的门诊部的构成内容,并附设有简易病房、产房;20~49床规模是一个有门诊、有住院(一个护理单元)的特小型医院的构成内容;50~99床规模是具有两个住院护理单元的小型医院的构成内容,其他两项的构成内容,各不同规模根据情况定。

第三章选址用地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选址

第十四条选址原则。本条要求“因地制宜”是指要综合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因素,以满足当地的切实需要为原则,布点要利于有机地形成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既要符合当地乡(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卫生院自身的发展需要。

第十五条选址要求。本条从方便群众就医及乡(镇)卫生院本身的业务性质提出了六点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要予以满足。对“三通”(道路、水、电)尚未完备的地区,应尽量利用当地原有水源(水库、河流、井泉、过境供水线路等)和原有道路(包括土路)、排水沟、绿化等,以节省基建投资。

卫生院靠近居住集中区下风位置,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为主,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是指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停尸房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建筑及设施不得置于有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一侧。

第二节用地

第十六条控制用地的原则及要求。乡(镇)卫生院的用地,各地差异很大,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建设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控制用地规模。本条提出的三条要求是提高土地综合使用效益的措施,应努力做到。

第十七条业务区用地指标。本建设标准以核准的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核定业务区用地面积。用地指标是依据现状调查、设计方案、建设实践以及听取各方面意见确定的。

1.现状调查资料表明,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无床为1∶4.32;1~19床为1∶4.24;20~49床为1∶

2.91;50~99床为1∶2.30。规模越小,用地面积越大。

2.对不同地区部分卫生院的实地现状调查可以看出,凡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在1∶2.5以上的,一般都能进行较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总平面布局,室外空间、采光等均能满足要求。而在一些用地紧张地区,有些卫生院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只有1∶1.30~1∶1.85,其房屋间距、采光、室外活动空间等均无法保证,常有布局拥挤不堪之感。

3.近几年来部分省区的卫生院方案设计及建设,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一般为1∶2.4~1∶3.4。

本建设标准一方面遵循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另一方面从目前卫生院的用地现状出发确定用地指标。

第十八条生活区用地。根据卫生院职工实际状况及当地的有关政策规定,在建设中统

筹作出安排。可以考虑适当的单身宿舍、托幼、住宅、食堂、厕浴等生活设施的用地。如当地无具体规定时,可按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的2.0~2.5倍来计算,这是参考一般民用建筑用地实际状况及比较合理的房屋间距、采光、室外活动空间等提出的参考性指标,各地在选用中可以根据当地用地情况调整。

第三节总平面布局

第十九条总平面布局的原则。应对建筑、用地、环境等内容综合设计,力求建设、使用、管理、卫生等方面的合理性,并注意创造出适于防病、治病、疗养的优雅的建筑环境。

第二十条总平面布局的要求。

一、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区与行政管理、后勤供应等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或分隔,在室外分区上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道路、小花墙、绿化带等设施进行划分和连接,使其分区与相互的联系达到有机的结合。规模小的卫生院,根据实际情况做妥善处理。

二、卫生院无论规模大小,建筑布局都要求紧凑合理及使用和管理上的方便,要有利于提高用地的综合使用效益。

三、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要有安静的环境,尽可能避免设在靠出入口、门厅、公共候诊厅等人流经常集散的部位,规模较大有条件独立分区的应自成一区或与其业务性质要求相近的用房共设一区。

四、凡病室、诊疗室等有日照或采光要求的用房,除充分满足当地的日照、采光间距外,还应保证符合功能使用的最佳朝向(因各地、各用房需要而异)。

五、在一些多风沙地区应有防风沙侵害的措施,比如在迎风面(主风向)设挡墙、外廊、双层密闭窗等。

六、应留有发展余地,对扩建和分期建设的部分应有预留。

七、废弃物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妥善安排。

第二十一条规模较大的卫生院,一般应设医疗出入口(或总出入口)和总务出入口(或职工生活出入口)兼探访出入口。而尸体出口,可在院内偏僻角落设置便门。规模较小的卫生院,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只设一个主出入口。

第二十二条太平间及废弃物处理设施应置于边缘隐蔽处,不应在病人的直接视线内,与院内其他建筑物之间应有适当的分隔措施。如利用围墙、植树、建筑物山墙等,并应符合本建设标准第十五条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应考虑急重症病人运送车辆(包括汽车、拖拉机、毛驴车、人力车等)的停放场地(所)。

第二十四条卫生环境管理在一些暂无供水、供电条件的地区更显重要。可以因地制宜,土法上“马”或土“洋”结合,如土法净化水库、河流、山泉水;火墙供暖;大缸作化粪池等,进行有效的卫生管理。

第二十五条可以利用建筑空间布置庭院、花坛、小品、绿化等,应该把室内的治疗空间同室外环境结合起来,为病人提供康复活动的绿地和活动场地。

第二十六条职工住宅等生活设施不应与医疗用房混用。对规模小的卫生院,人员较少时,职工住宿可以与卫生院共用基地,但相互间必须分隔。

第四章建筑标准

第一节建筑标准控制原则

第二十七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的基本建设方针,也是本建筑标准中的总控制原则。乡(镇)卫生院的建筑标准应力求与财力、物力、功能要求的统一,

同时也应符合当地乡(镇)规划对建筑标准的要求。但要避免片面追求宽敞、气派、对称。

第二十八条强调建筑材料、结构型式与耐久、防火、抗震、防洪、施工及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等方面的统一。在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合理确定。

第二十九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有利于建筑的合理、经济、美观,是在进行乡(镇)卫生院设计和建设中应该提倡的。“标准化”是指设计中应采用国家的统一模数制和对当地建筑物构配件定型产品的充分利用,以利于节约,减少浪费。

第三十条乡(镇)卫生院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以强调对乡(镇)卫生院建筑质量的重视。

第二节建筑面积指标

第三十一条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标。建筑面积指标主要是依据本建设标准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附录五的内容及要求;结合近年来部分省(区)乡(镇)卫生院建筑设计方案资料、建设试点实践;参考现状调查,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后确定的。

现状调查资料表明:无床卫生院的建筑面积平均每院为305平方米。1~19床、20~49床、50~99床卫生院,平均每床建筑面积分别为71.44平方米/床、49.78平方米/床、46.46平方米/床。

无床卫生院根据典型面积分配,确定基本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通过一些省(区)的建设实践和方案设计证明是可行的,也是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服务人口少于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基本面积应相应减少。但为保证预防保健及常见病的门诊诊治,规定最少不少于200平方米,与人员不少于5人相对应。

1~19床是介于无床与20床以上卫生院的过渡类型。其门诊部分,既类同于无床卫生院,又要比无床卫生院完善。其住院部分,床位很少时与无床卫生院区别不大,而床位较多时又与20~49床规模类型相近,但又不足一个护理单元,不宜按正规住院部建设与管理。对此,无论单一采取以院或以床核定面积指标都不可行。所以,采取在无床的基本面积基础上加每床增加面积的双重核定方式。每床增加面积指标,根据1~19床规模类型的功能及业务技术项目、典型面积分配确定。按本建设标准规定的建筑面积指标计算确定卫生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9床与20床卫生院相差二百多平方米,这是由于各属于两种不同规模类型所决定的,客观上存在着台阶,不可能完全衔接。在实际应用中,上下限取值必须按规定执行。

20~99床卫生院单一以床位核定建筑面积,也便于与100床以上医院衔接。

第三十二条业务用房面积分配见附录三。

四种典型规模使用面积分配是指导意义上的分配,在实际设计分配中,允许合理调整,但预防保健用房必须予以保证。各部门用房包含的项目内容与附录二的项目构成一致,其它:含供应、供养、行政及辅助用房三部分。

平面利用系数在本建设标准中分别提出60%和65%两个指标,各地应尽可能在设计上挖潜,提高面积的使用率。若外墙体厚度超过24Omm厚时,相应增加墙体变厚而扩大的建筑面积,但不应采取降低平面利用系数来扩大建筑面积。

对开间和进深、走道宽等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卫生院规模情况合理选用,尽可能选择偏低值。

第三十三条为节省投资,乡(镇)卫生院建设以翻建、改扩建为主,在编制、审批翻建、改扩建项目时,对现有可用房屋要计入总建筑面积。要严格控制新建,尤其是征用土地异地新建要严加控制。

第三十四条职工生活福利设施。包括职工住宅、单身宿舍、食堂、托幼、理发等,应根据职工情况按国家现行的规定标准核算用房建筑面积。要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性服务网,以减轻自身的负担。

第三节建筑标准

第三十五条结构。为保证乡(镇)卫生院主要业务用房的安全等级及耐久年限,主体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对于框架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抗震、地基、建筑材料等方面因素确定,一般不用。

层数。乡(镇)卫生院建筑的层数,应根据其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功能要求、布置方式、结构型式、地基条件、乡(镇)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以合理、适用、经济为原则,一般以1~3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区也可允许超过3层。但医疗用房一般可设在1~2层,不宜超过3层。

第三十六条层高。本条对乡(镇)卫生院建筑层高做了相适宜的限制,划定了上、下限。

第三十七条业务用房的底层室内外地面高差只提出不小于30Omm的下限。

第三十八条装修和防护。本条从原则和具体两方面提出一些必要的建筑装修和防护要求,提倡集中财力、物力用于提高室内装修标准上。

第三十九条采光与通风。本建设标准对乡(镇)卫生院采光的要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在满足采光通风的情况下,窗户的面积不宜过大,以减少能耗。阳光充足的地区在建筑中应同时考虑把太阳能的转化措施同保温防热结合起来,以节约能源。

第四十条给排水。因各地的地理、经济条件差异很大,所以给排水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适宜的措施,达到本条的基本要求为原则。

第四十一条采暖。应根据当地的需要与可能,合理选用。本条提出宜采用集中采暖,是指需要而且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需要而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在建设中统一做好适当予留(或予设予埋)。

第四十二条供电要求。

第四十三条为保证乡(镇)卫生院的急救,应创造条件设置通讯设备。

第五章主要业务用房要求

第一节预防保健用房

第四十四条预防保健用房,从用房性质,从加强预防保健工作的领导,从多功能会议室共用多方面考虑,宜与行政用房邻近。规模较小的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兼做妇产科诊疗,在布局上应考虑联系便捷的问题。

第四十五条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用房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规模大小合理设置,一般设预防办公室、妇幼保健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设会议室主要是为预防保健布置考评工作,召开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会议提供条件,同时也为卫生宣传、培训以及卫生院召开会议、娱乐等服务。

第二节门诊用房

第四十六条门诊用房设置原则。应改变“小而全”、“大而全”模式,合理设置科室。规模较小、工作量不大的卫生院,业务性质相近的科室可合并。

第四十七条门诊用房布局原则。

第四十八条诊室。以适用、紧凑、合理为原则,候诊不应设计在诊室内。两名医生的诊室使用面积一般控制在12平方米/间左右,是按两名医生、两名病人、两套诊断桌椅(凳)、一张检查床和一个洗手盆来设置的。

第四十九条候诊。利用走道候诊时,其走道宽度应视门诊量多少综合确定,一般取2.7~2.4左右为宜。合科集中候诊时可根据诊室的业务性质、数量、门诊量大小等合理确定候诊厅的大小。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自查整改汇报_1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自查整改汇 报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自查整改汇报 县卫生局: 根据发[]号关于继续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 评审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方案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自查和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自查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等情况。 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按照《门诊病例卫生评定标准》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病例书写不切合病人病情实际,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各种记录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根据《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等级评

审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2.护理部存在的问题 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我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

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标准化建设组)测评标准

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暨能力提升评价标准(标准化建设组) 被评价单位:日期:单位负责人签字: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扣分原因得分 建设规模(10分)⑴规模适当,有床位的卫生院业务用房和床位合理配置,无床位卫生院的业 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预防保健房屋使用面积不少于200 平方米 ⑵建筑外形美观,紧急呼叫装置配备齐全 ⑶院内有无障碍通道,主要出入口建有坡道,门诊和住院区域设有扶手,厕 所设有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的设施 ⑷地面平整光洁,儿童保健室、免疫门诊、康复室等采用PVC板材或非刚性 材料铺垫;手术室、产房墙面采用易清洁、消毒材料 ⑴达到得2分,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分 ⑵达到得3分,达不到要求的,每项扣1 分 ⑶达到得3分,达不到要求的,每项扣1 分 ⑷达到得2分,达不到要求的,每项扣1 分 规划布局(10分)⑴功能分区合理,合理划分医疗工作区、生活区、附属设施区及道路、绿地 和停车场等 ⑵洁污流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建有规范的废弃物处置场所;对医 疗污水、污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卫生学标准 ⑶分别设置防保站、门诊部、住院部,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⑷医疗环境整洁、优美、安静、舒适,绿地面积不应低于占地面积的35% ⑴达到得2分,达不到要求不得分 ⑵达到得4分,每项达不到要求扣1分 ⑶达到得2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⑷达到得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科室设 置(10分)门诊设置 ⑴门诊设有预检问询台,挂号、收费、取药、检验等窗口实行开放式服务, 装备电子显示屏幕,动态公示服务信息 ⑵内、外、妇(计生)、儿、中医等诊室齐全,可根据需要设置综合诊室, 各诊室使用面积≥15平方米;创造条件开设慢病门诊、康复等诊室服务 ⑶诊室装有洗手池,检查床配有围帘,候诊条件舒适 ⑷观察、治疗、输液、换药等室齐全,门诊输液室使用面积≥50平方米 ⑸观察室、输液室有电视及空调,输液室有躺椅,提供开水、轮椅 ⑹设立X光室(相对处于盲端,房屋设施符合防护规定)、检验室(生化与 常规分开)、B超室、心电图室等 ⑺按照合格药房规范设立西药房、中药房,药品存放整齐、有序 ⑻急诊科房屋及布局流程符合标准 ⑴实地查看,未装备电子屏幕的扣0.3 分,其他一项未做到扣0.2分 ⑵实地查看,一项未做到扣0.2分 ⑶实地查看,一项未做到扣0.1分 ⑷实地查看,一项未做到扣0.1分 ⑸实地查看,一项未做到扣0.1分 ⑹实地查看,一项未做到扣0.3分 ⑺未按规定分设中西药房扣0.2分,其他 一项未做到扣0.1分 ⑻实地查看,一项未做到扣0.2分 以上分数扣完3分为止 1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1,房屋要求:每个卫生室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建筑面积在60㎡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设,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四室内墙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2,设备要求: 诊断室:诊断床1张,诊断桌椅2套,资料柜1个,有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数量满足需要,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物品柜(药品)各1个,有消毒盛器、有盖方盘、氧气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紫外线灯、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另有一套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 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有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电视、VCD)1套。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值班室。 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配有高压消毒容器、电话,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及取暖设施。 3,人员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 4,药品要求:严格执行《麻城市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目录》内药品西药160种以上,中药或中成药60种以上。5,卫生环境要求: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

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6,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kao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卫生室基本职责 ①负责本村村民的合作医疗、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与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应对方案。 ②开展妇幼保健,实行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③负责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病人的初级救护与及时转诊。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⑤开展以村民户为主的健康状况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⑥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管理。 ⑦开展以除害灭病和改水改厕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⑧完成村级各类卫生信息(四报)收集、记录、统计和上报工作。⑨重大突发事件涉及伤亡的报告。 ⑩听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管理。完成市乡两级卫生部门交办的指令性医疗卫生工作。 村卫生室基本业务资料目录 1,村卫生室门诊工作日志2,危重病人登记3,交接班登记4,法定传染病登记5,疾病控制相关资料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自2012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众等方式,对挂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谭镇卫生院近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要求,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向,落实国家防病为主的政策。卫生院由国家、省市财拨款重建,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的办公楼,配备X光机、B超、心电、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妇科、产科、中医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等科室,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基本药物507种。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由销售公司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使当地居民得到实惠。由于药品比药房、诊所便宜很多,居民更愿意到卫生院就诊。日门诊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达到日均100人次左右。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卫生院由以往的盈利性医疗机构转变为公益性非盈利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由既往诊疗转变为医疗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当地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免费体检、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对重点人群如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遍实施使当地居民诊疗花费大幅下降,新

农合门诊按40%,住院按80%报销医疗费,极大的减轻居民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满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 二、存在问题 1、医院人才短缺,医疗专业人员严重断层。大谭医院编制50人,实际在编48人,其中医生13人,实际上班只有7人,年龄大都40岁以上。一方面,没有年轻的医生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医院无法提供事业编制,相应的福利较低。相对城镇,乡镇卫生院低出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医院周边房价极高,交通不变等等因素,无法吸引年轻医生来院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业务能力较强的医生大多会选择到更大更好的市级或私营医院工作。留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大多住在当地,业务能力相对较差,各种条件制约无法离开的人员。人才的短缺限制了医院的发展,限制了医疗服务水平,亦造成了患者的流失。 2、医院经费不足、运行捉襟见肘。目前卫生院由财政拨付工资款项,占工资总额的60%。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虽然改变以往医药养医的情况,但目前就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和开展的诊疗项目来看,基本上没有创收能力。而财政拨款又不及时,医院随时可能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目前勉强维持是因为在编的48人中,仅有30人实际上班开支,有些卫生院因为上级拨款不及时甚至采取拖欠药款的方式来维持卫生院的运行。这样一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多干工作也不能增加收入,个别医务人员中出现向外院转患者来收取回扣,让患者到自己家治疗赚钱的情况,这在私营医院的不正当竞争中愈演愈烈。

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卫生院17所,卫生系统现有医疗机构总共27个,在职人员557人,其中卫技人员441人。固定资产3555万元,业务用房面积32424平方米,专用设备总值978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54万元。年诊疗人次34万人次,收治病人15673万人次,业务总收入4398万元,约占全市的21.7。 二、主要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基础设施差:主要体现在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和医疗设备陈旧简陋。由于历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部份卫生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乡镇卫生院平均专业设备总值不足6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专业设备不足10万元。河、石望、马水等卫生院至今仍未能配备如b超、心电图、血球计数仪、尿十项分析仪、洗胃机等最基本的医疗设备。陂面、河口、永宁卫生院的检验室只能开展三大常规检验,大部分医疗设备都已陈旧过期。全市17所卫生院中仍有5所未配备救护车。医疗用房严重不足,河卫生院、马水卫生院只有750平方米,石望卫生院只有800平方米,双滘卫生院1300平方米,永宁卫生院1342平方米,松柏卫生院1480平方米,已不能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求。更需指出的是全市卫生院至今仍有1万多平方米危房,约占业务用房30。 (二)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据统计,441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5人,占1.1;大专85人,占19.27;中专179人,占40.5;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员172人,占39。从职

称上看,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1人,初级职称361人,分别占卫技人员人数的1.1,15.8和79.5,边远山区及镇域经济较差的卫生院情况更令人堪忧,河口、马水、永宁、双滘、石望、河等卫生院卫技队伍中最高职称只有医师(初级职称),放射、检验科目大部分人员都是无学历的“半路出家人”。中高级卫医技人员缺乏,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 (三)业务发展不平衡,由于卫生院卫技队伍结构差别很大,卫生院之间业务发展极不平衡。目前,春湾、合水、潭水、八甲、三甲、双滘、圭岗、岗美、松柏等9所卫生院可靠本院技术力量独立开展普外、骨科、剖腹产手术及内科危重症病人诊治,永宁、河口卫生院只能开展简单的普外手术(如疝气、阑尾炎、胃穿孔修补手术),其余6所卫生院仅靠本院医疗技术力量不能独立开展普外手术。另外,由于近年来忽略了卫生院中医药队伍建设,目前本市只有春湾、合水、潭水三间卫生院能开展中医医疗业务。XX年全市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超过300万元的有春湾、合水、潭水、岗美、八甲等5所卫生院,200-299万元有圭岗、松柏、三甲等3所卫生院,100-199万元有附城、双滘、河口、永宁等4所卫生院。年收入低于100万元的有陂面、石望、河、马水、春城等5所卫生院。各卫生院年业务收入的不平衡加重了卫技人才队伍的结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不同卫生院之间的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待遇差异,造成“恶性循环”。 (四)部分卫生院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据调查,我市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选拔出来,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缺乏经营理念和办法,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导致部份卫生院管理紊乱,甚至有跨执业范围的现象,

标准化卫生院

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下,我院按照标准化卫生院要求,在硬、软件方面,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紧扣标准,逐条落实... 在上级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镇院委会带领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为纲领,以“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为准则,以“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员工,有利于医院”为目的,解放思想,稳定团结,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各级领导多次表扬和全社会的一致认可,概括为二坚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稳定团结)六变化(院容院貌变、基础设施变、工作环境变、就医条件变、精神面貌变、社会形象变)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收入提高、病员质量提高、个人待遇提高、社会地位提高)。 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组建一个团体协作、战斗力、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 在卫生局领导的统筹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老中青结合,选拔有一定管理经验,有一定业务素质,有一定群众基础,有一定社会威望,有一定奉献精神,有一定追求上进的人,院内推荐,卫生局任命,组建了院委会领导集体,并聘请颇有威望的名医名史天培同志为院委会顾问,充分发挥了院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过三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班子组合顺民心,得民意。 二、稳定思想,坚定信念。 三年多来,我们多次召开职工大会,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的优惠政策,讲上级部门对我们医院的重视、关心与支持,讲我们医院优越的地理环境,讲全体员工艰苦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规划文秘杂烩网发展蓝图,以此激励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出现了团体协作,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三、调整结构,健全制度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布局科室,规范医疗规程,制定考核、监督制度,使业务效益明显好转,另外,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医院综合管理实施细则,使广大职工有章可循。 四、着重环境整治,加强硬件建设,创建良好氛围。 三年多来,我们采取集资、筹资、融资等方式,投资40余万元,对危房、漏房、破房进行了维修、重建,室内外仿瓷、油漆、铺地板等装璜工程,建职工车库、车棚,修建了工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2008年报批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 第五章建筑标准 第六章主要业务用房技术要求 第一节预防保健用房 第二节门诊用房 第三节住院用房 第四节放射科用房 第五节检验用房 第六节手术室和产房用房 第七节供应(消毒)室用房 第八节药房

第九节辅助用房 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确定和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第五条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第六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第七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八条按床位规模分为无床、1—20床和21—99床卫生院三种类型。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宜控制在100床以内。 第九条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0.6—1.2张床位。 第十条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宜按以下规定确定: 1.一般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计算。 2.中心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再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计算。 第十一条乡镇卫生院项目构成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建筑主要包括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用房、医疗(门诊、放射、检验和住院)用房、行政后勤保障用房等。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包括供电、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设计

甘州区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东泉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村卫生所建设是构建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础,在方便农民就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镇村卫生所在机构管理、医疗设施、人员素质、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给全镇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县政府决定要求,镇政府决定从二OO六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对全镇村级卫生所进行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结合我镇村卫生所建设实际,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投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两年(2006-2007年)

的建设,使全县村组卫生所达到村卫生所标准,其规模、管理、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明显增强,基本满足当地人民群众预防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乡村医生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能够承担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断和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及转送工作,村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三、村卫生所工作职责 (一)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按规定登记和上报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转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调遣。 (二)儿童计划免疫 按疾病控制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具体要求及时做好联络、配合以及相应的登记和预防接种工作,按要求建好村组接种点。 (三)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 1、掌握本村妇幼保健基本情况,落实育龄妇女节育措施,并做好情况登记工作; 2、掌握本村早孕妇女情况,督促孕妇在孕12周以前到所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一、目前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 1、卫生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卫生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有其自身行业的特点,从培养到使用其周期比较长。而我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的情况呈现出职称低、学历低、分布不平衡,一身多职,难于考核。由于人才方面的问题,导致一是部分卫生院难于排班;二是“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服务难以有骨干支撑;三是大量医疗设备闲置,无人操作;四是派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无法安排;五是专业技术人员后续难继,面临断层;六是形成医生留不住,患者不愿来的恶性循环局面。 2、药品种类少,难以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 自2010年实施“药品三统一”以来,各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常常出现短缺,原因是供货商配送不及时和供货商货源不足,一些很常用、很普通的药品、品牌药品不在“三统一”招标范围之内,更有一些中标产品出现弃标、废标的产品,所以经常导致卫生院无药,住院病人常常外出购药的现象,外出购药也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安全隐患,外购的药合疗又不能报销,由此住院病人常常要求转院或者自动出院而去大医院就医的局面,使卫生院的病员流失严重,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这无形中加大了患者的负担。药品配送企业只有一家,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儿童用药、妇科用药、感冒用药以及乡村医疗机构常用的药品如安乃近、去痛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均未进入中标目录,医疗机构又不敢贸然从其他渠道购进,对日常诊疗有极大影响。药物的短缺致使老百姓常常不满,怨声载道,骂话连篇,使医患关系更加

紧张。 3、卫生经费严重不足。 缺医少药、病员流失,使卫生院的收入严重下降,虽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但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却十分困难,很多卫生院由于人员少雇佣临时工偏多,临时工的工资又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偏高不下。再加上近两年来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各项费用开资都较大。这也是制约卫生院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原因。 4、乡医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乡医的收入待遇低下,满足不了一家人的需求。医改的不断深入,由于医疗收费标准降低、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乡村医生还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原来单独在家里相比工作量大,收入低。乡村医生一直工作在最基层,可以说是半农半医,有的已经为此奋斗了一生,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至今仍无养老保障,老无所依等等原因。更使得乡医无积极性,甚至有些乡医不想干村卫生室的想法。工作上也是消极对待,应付差事,给医院的管理也带来不便。另外,有些乡医年龄偏大,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村卫生室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1、逐步加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适当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倾斜。 医改的不断深入,确实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虽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紧靠医院的收入很难用于建设、培训、管理、奖励的等费用的支付,何况有些乡镇卫生院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尚存留一些债务问题。

乡镇卫生院2018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乡镇卫生院2018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镇卫生院2018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面向21世纪,卫生事业要快速发展,关键是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科技人才,事业的承前启后,重要是选拨一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管理,在人才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呈良好态势发展,现将2018年上半年人才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我院现有职工51人,在编33人,聘用18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0人。 二、卫生人才工作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人才环境 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我院人才工作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夯实了任务,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了人才引进、使用、管理的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了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聚集人才、用制度激励人才的工作机制,为各类人才营造了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 我们把教育培训作为加强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措

施,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全面促进各类人才素质的提高。 1.招聘人员,补充新鲜血液 2018年上半年共招聘工作人员2名,签订聘用合同2人,现全院共有职工51人。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介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2.重视知识培训,达到技术规范化。2018年上半年组织院内业务学习 12次,240余人;参加院外短期业务培训学习 14次,30余人。王春凤参加全科医师培训进行中。 3、鼓励参加各种学历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断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我院卫技人员全部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上半年有2名同志取得专科学历。 4、完善奖励机制,大力弘扬先进。对取得成绩的优秀人才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奖励标准详见峡窝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2018年王超峰、魏志英两名同志获得上街区“最美卫计人”荣誉称号,张丽娜、孙英民获得上街区“最美白衣天使”称号。 三、现阶段面临问题及建议

医疗急救站设置原则和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

医疗急救站设置原则和建设标准 为加强和规范医疗急救工作,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提高医疗急救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急救服务,提制定医疗急救站建设标准。 一、急救站设置原则 (一)急救网络体系设置原则 急救体系建设以医院为依托,通过人员培训、设配配置、房屋建设,建成以120应急救护站的急救网络体系。按照“就近、及时、考虑医院救护能力、尊重病人意愿“的原则,对急救站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二)急救站建立模式 急救站依托条件较好的综合医院,急救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院前急救由急救通讯设备、急救车辆、急救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和相应的急救人员组成,能够单独完成院前急救任务。院内急救依托医疗机构急诊等相应科室进行专业救治。 二、急救站 (一)急救站建设标准 1、业务用房:布局合理,各室独立,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应有停放救护车辆的专用场地和急救专用通道。 2、床位设置:设观察床位2张以上,观察床易用移动式观

察床,且每观察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3、科室设置:至少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抢救室、观察室(病房)、接警室等科室。化验室和药房可与医院共用,但必须保证急诊24小时畅通。 4、人员配置:医院内、外、妇、儿科医生配备齐全,相对稳定。其负责人应由1名在急诊室工作至少半年以上、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取得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担任。按医生、护士1:2的比例配备医护人员,并配备护师或在急诊室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担任护士长。医生必须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有护士执业资格。 5、急救车辆:至少有1辆车况良好、装备齐全、运行正常的值班救护车。车身两侧喷涂国际通用“蛇杖”和120急救标志,配有急救警灯、警报器。 6、医疗设备:配备有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洗胃机、吸痰器和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缝合包、胸穿包、腹穿包、导尿包、接生包。 7、急救药品:备用满足医疗急救工作需要的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 8、急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微机、打印机、UPS电源齐全,120急救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 9、急救站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医疗护理诊疗规范落实到位。 10、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XX市省级中心镇卫生院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方案

XX市省级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方 案 一、项目背景乡镇卫生院是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等。中心镇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流动集聚,以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推进,中心乡镇卫生院将更多地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住院等医疗任务,分流和缓解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压力。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主要是从特色科室建设、骨干人员培养、医疗设备配置、业务用房建设、住院病房建设等多方面着手,着力提升中心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周边乡镇,成为县域医疗技术分中心,在县域分级诊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 二、工作目标通过3年的全面建设,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能为本集镇及周边乡镇辐射人口提供较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开展急救、产科、儿科、常规

一、二级手术、康复等技术服务,有1—2个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科室,门急诊人次、住院床位使用率明显提高;开展规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县域内的医疗技术分中心,对邻近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和帮扶。 三、项目建设对象和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对象我市确定XX镇、XX镇、XX镇所在地的三家卫生院,即XX中心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为XX市省级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 (二)项目建设目标1.业务用房达到标准化,布局科学合理;医疗设备配置达到B类或A类标准。2.明显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急诊科、外科、产科、儿科、中医科、康复科的业务能力。3.住院床位达到X卫发〔2016〕45号下达的“十三五”各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标准;设1-3个规范化的病区(护理单元),实际病床年使用率达60%以上。4.基本建成1-2个XX市卫生计生委核准的特色科室(专科),并对周边地区形成服务辐射,形成一支卫生技术骨干队伍。5.建立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规范签约率高于县域平均水平,能够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康复指导等个性化的签约服务。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绩效明显高于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水平。7.卫生院信息化管理达到较高水平,建立

卫生院的建设标准

附件3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 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的管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满足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依照《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制定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第二条中心乡镇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乡村医生培训等;协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第三条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中心乡镇卫生院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条本指导意见所称建设项目,是指经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局审定列入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的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第五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除执行本指导意见外,还应符合国

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建设原则 第六条中央支持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必须为政府举办。要统筹规划中心乡镇卫生院布局,以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选择居民集中、覆盖人口多、距离县城较远的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建设。县城周边的乡镇不安排建设项目。 第七条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有关建筑技术规范,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努力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装备适宜、经济合理。 第八条本次建设要加强急诊、产科等功能,完善给排水、厕所、供电、采暖和通风、污水污物处理、垃圾处理、院区环境等辅助设施。 第九条建设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等应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要从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和方面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第十条应贯彻安全、环保的原则,充分考虑节地、节能、节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十一条应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安全。 三、床位标准 第十二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其承担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床位规模。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1.2张床位,不得盲目扩大,原则上不超

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总结

丰良镇中心卫生院 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自查情况及工作小结 按丰顺县卫生局《丰顺县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丰卫〔2009〕62号)文件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院及时召开会议,成立以院领导成员为主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与市标准对照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确定创建项目内容,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经过半年的创建实施,现将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向局领导汇报: 一、成绩及存在问题。 (一)、建设规模丰良镇中心卫生院地处丰良中心镇,本镇面积有250平方公里,设有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多人,担负着周边建桥镇、潘田镇、龙岗镇、大龙华镇等的疾病控制、医疗保健、妇幼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服务人口10多万人;卫生院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环境整洁、安静、绿化、美化、净化;业务用房、行政用房和生活用房分开;有对医疗污水、污物和废弃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卫生学标准;根据医院规模总建筑面积有9000m2,其中建筑面积800m2的老门诊楼已属危房并计划拆除,正在兴建的建筑面积有4600m2新门诊综合大楼将于近期投入使用;按要求设置病床60张;符合国家和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业务用房布局按业务需要进行功能分区,流程基本合理。有独立的预防接种规范门诊,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规划,使用

面积有105m2,设有登记咨询室、接种室、候诊观察室、办公室等;门诊诊室按功能要求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急诊室等功能科室;急诊室有醒目标识,靠近通道,方便病人就诊;治疗室与观察室相邻,便于观察病人;设有传染病门诊及隔离观察室,由于新门诊综合大楼未启用,业务用房不足,未能相对独立,但设在院区边缘;放射科设有透视(摄片)室、暗室、操作室,暗室与透视(摄片)室相邻,符合设备安装和放射防护的要求;检验室用房面积相对不足,布局基本合理,基本符合检验工作流程;手术室、产房分别设在住院大楼四、三楼,都自成一区,邻近二、三楼的外科及妇产科,设立专用通道,符合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供应(消毒)室现未能相对独立,洁污分区及流程难以符合要求;中、西药房分别独立设置,设有剧毒药、限量药及易燃易爆药物贮放处,设有安全设施,专人管理;住院部设有综合病区和妇产科,均独立设置;住院部二人房10间,四人房10间,设有独立的重危病房,位置靠近医护办公室。 (三)、设备配置 1、基本设备并正常使用的有X光机1台,超声波诊断仪(台式)1台,心电图机(十二导)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双目显微镜2台,洗胃机1台,呼吸机1台,尿液分析仪(十项)1台,手术床2台(手摇及电控各1台),无影灯2台,麻醉机1台,高压消毒柜1台,产床2张,多普勒胎心仪1台,电冰箱6台,急救箱2个,抢救车5台,电动吸引器4台,担架6副,观片灯1台,血球计数器1台,离心机1台,干燥箱1台,电热恒温培养箱1台,一次性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建标[2008]14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确定和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第五条? 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第六条?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第七条?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八条? 按床位规模分为无床、1—20床和21—99床卫生院三种类型。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宜控制在100床以内。 第九条? 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0.6—1.2张床位。 第十条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宜按以下规定确定: 1.一般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计算。 2.中心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再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计算。 第十一条? 乡镇卫生院项目构成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建筑主要包括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用房、医疗(门诊、放射、检验和住院)用房、行政后勤保障用房等。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包括供电、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 第三章? 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二条? 乡镇卫生院按实际设置的床位规模,其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医疗、行政后勤保障等用房建筑面积宜符合表1的规定。

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根据发[]号关于继续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方案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自查和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自查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等情况。 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按照《门诊病例卫生评定标准》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病例书写不切合病人病情实际,存在医疗安

全隐患。各种记录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 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根据《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2.护理部存在的问题 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我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不能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 实施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AA县建设黔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实施方案》(县办通〔2013〕20号)精神,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配备、规范内部设置和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县情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的,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加大投入,提升能力,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群策群力建设规范化乡镇卫生院,促进我县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部乡镇卫生院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基本实现规范化。具体分三批实现:AA、AA、AA等3个乡镇卫生院2013年底前实现;AA、AA、AA、AA、AA、AA、AA等7个乡镇2014年底前实现;其余AA、AA、AA等3个乡镇2015年底前实现。 (二)具体目标。

1、硬件设施:按《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要求,每个乡镇卫生院按辖区每千人口1.2张配置床位,业务用房面积按每张床位60 m2建设,总面积不低于 1500m2。设备配备基本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要求。即公共卫生服务设备较完善;急救抢救设备基本完善;诊断类设备具备开展B超、X光机、心电图等影像检查和常规、生化等检验需求;治疗类设备达到基本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需求。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向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发展,力争AA、AA两个乡镇卫生院率先达到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 2、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按每床1.5人配备人员。其中,从事公卫计生人员按每万人口4人配备;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0.5左右,中医药人员应占卫技人员20%以上;力争30%卫技人员达到中级职称以上(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职称的中医师)。 3、功能齐全:按《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设置行政部(包括院长室、副院长室、办公室、财务科、药具科、公卫计生科、医务科、护理科等)、门诊部(包括导诊台、挂号收费室、药房、妇产科诊室、妇科检查室、妇科治疗室、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外科处置室、中医诊室、理疗室、儿科(儿保)诊室、治疗室、留观室、X光室、B超室、检验室等)、住院部(包括手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