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谈马丁_伊登的形象

试谈马丁_伊登的形象

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试谈马丁·伊登的形象
王国明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1909)是一部描写美国资本主义文明的悲剧。小说
主人公马丁·伊登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作品以深刻有力的笔触,
描绘了这个来自社会底层的诚挚作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命运,揭示了他的精神发展直
到破灭的苦难历程。人们对他最后的自杀给以充分的认识和深深的同情,然而他的自杀
究竟说明了什么?这恐怕是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一个关键。
(一)
马丁·伊登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走着一条个人奋斗的道路。但个人奋斗不一定必然
导致一个人自杀而死。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马丁的确有着独特的鲜明的性格特
征。他的个人主义的强烈表现是他对于个人生命意义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顽强追求,是他
对个人理想的忠诚,以致于在这种追求无法实现时产生了悲观绝望情绪,造成整个精神
世界的崩溃。而一旦他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他也就看到了这种成功和荣誉是纯粹的伪
善和空虚,这与他个人真正的追求是相悖的。
起初,马丁极共羡慕律师斯摩这个“高度的物质文明”中产阶级家庭,为漂亮的拥
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具有典雅的语言和风度的罗丝姑娘所吸引,并一见钟情。此时,在
马丁心目中,凡是工人阶级以上的那些衣冠楚楚的男女们全是些智力过人,有着很高文
化、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过着富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比之下,生活在贫困污
秽的社会底层的人,却只能滋生粗野和愚昧。他渴望自己能踏人这个文明生活的社会圈
子。他拼命读书学习,不断用人类创造的文化充实自己。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想以自己
的创作贡献于人类社会。他雄心勃勃,要像莎士比亚那样,创造出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成为全世界的人用来观看的一只眼睛,用来倾听的一只耳朵,用来感受的一颗心脏。他
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认为这才是他的事业,也是赢得罗丝的道路。爱情与艺术成了他生
活的两大支柱。
马丁。伊登自幼父母双亡,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因此也就造就了他倔强的性格,
同时也储备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以坚韧的毅力和惊人的速度进行创作,很快走过了从
习作到一个成熟作家所经过的历程。他完成了几十部小说和诗歌。他的作品忠于现实,
直面人生,勇于揭露社会的疮疤,充满着生气和力量。可惜,他呕尽心血的创作却没有
人刊用、无处出版。尽管他的作品可以与当代最有名望的作家的创作相媲美,但却不能
为资产阶级的文坛所容纳。因为他们只看重名望,追求金钱,只刊登那些

一味粉饰太苹,极其下流的小玩意儿。他从切身的感受中看到当代文坛的黑暗、腐朽和堕落。
他对现实了解愈深,不满和愤慨也就愈加强烈。他相信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优胜劣
败的社会进化论,欣赏尼采的学说,公开说自己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相信“捷足先登,
强者必胜”,只指望那个骑在马背上约强者前来把国家从腐败状态中拯救出来。这些无
不体现着他在探索社会的问题上已误入歧途。然而,由于他猛烈抨击美国这个生意人寡
头统治的国家,有两百万童工在受苦,有千百万奴隶没有东西吃,统治者因此把他看作
危险分子,成了社会舆论攻击的目标。他的女友罗丝出于阶级本能的恐惧而终止了与他
的爱情关系。事业的受挫,爱情的失败,使马丁遭受极为沉重的打击。
命运似乎在捉弄他,当马丁极度失望时,他的一篇批评神秘主义的论文被一家出版
社采用,并轰动了文坛。各出版社相继慕名而来,报刊杂志纷纷向他约稿。几年来积压
成堆的稿件,很快“销售”一空。他成了当代美国杰出的天才,名誉、地位和金钱也在一
股股“马丁热”中成为现实。
照常理,马丁应该满足了。然而,创作i为成功,崇高的荣誉并没有给他带来喜悦和
欢乐。相反,在从生活底层一下子被捧到社会顶端的这一巨大反差中,他却感到迷惑、
茫然和痛苦。他陷入了精神危机,他再一次陷人深刻的思想探索中。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些
人所尊重的根本不是什么艺术,也不是马丁·伊登本身的价值。他们尊重的是金钱、名
誉和地位。现在,他一下子看透了这个所谓上流社会的人们的空虚、伪善、卑鄙和腐
败。他孜孜以求的最崇高的艺术,他热烈追逐的最纯洁的爱情,他珍视的人间最真诚的
友谊在这里遭到了践踏和裘读。他向往的高度物质文明生活,他的一切最美好的理想,
都化为乌有。他自信是个“强者”,但面对社会现实这个庞然大物却无能为力。他的精
神世界随之崩溃。为了不违背一个诚挚的艺术家的良心,他回绝了一切出版社的高价约
稿,决定不再写一个字。
马丁虽然对上流社会绝望了,却也不能再回到社会下层的伙伴中去。因为他离开他们
太久啦,在辽阔的思想王国里走得太远。“他那帮朋友不了解他,他自己家里人不了解
他,资产阶级也同样不了解他”。他既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和理想与上流社会同流合
污,又不愿再回到原来的贫困粗野的生活中去,他割断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走进了死
胡同。他是一个精神领域的孤独探索者,又是精神探索的失败者。他那独孤傲慢的灵魂
像浮云一样在空中飘荡而无从归宿。他的

个人意志愈是顽强,个人的追求愈是真挚,其
遭受的打击也愈加强烈愈加悲惨。哀莫大于心死,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对这
个世界已无可留恋。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自毁。
从马丁·伊登个人对社会理想和生活价值的追求中,他们看到了他所独有的人格和
生命的力量。他不能容忍资产阶级文明的虚伪,痛恨这个社会的腐败和堕落。他不媚
俗、不趋时,不与黑暗污浊的势力同流,这充分显示出他精神的高洁和对理想的诚挚。
然而,他在追求未来的理想时陷入了歧途,用个人主义世界观作为观察社会解决社会问
题的工具。他的脑子中只有一些空空洞洞的社会进化论,把广大的下层群众视为弱者和
群氓,孤芳自赏,曲高和寡,只把希望寄托于个别的所谓..j虽者”和“超人”身上。当
纯洁高尚的理想为严峻的现实所毁灭时,他整个的价值观念也随之粉碎。他终于被资本
主义的文明所扼杀。这个“坚强”的个人主义者也因此而显得脆弱和渺小。事实也是如此,只靠个人的力量,仅仅从精神领域里去探索美好的出路是无法改变残酷的资本主
义现实的。一个人不把自己的命运与广大的群众的命运,与整个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
而只追求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即便是一种崇高的纯洁的追求也必然是要碰壁的。倘
若他表现得极为顽强和诚挚,他的失败也就显得极为惨痛。马丁之死是美国找不到出路
的一代知识精英的悲剧,是一个个人主义探索者的悲剧,也是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文
明的悲剧。
(二)
《马了·伊登》出版之后,曾遭到评论界的指责,说这是一部为个人主义辩护的作
品。杰克·伦敦因此不得不声明,他写这部作品是为了“攻击个人主义”和“反对尼采哲
学”的。若从作品的写作实际来看,我们还是不难发现作者的声明是公允的。显然,马
丁·伊登是以个人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的,并企图以个人的力量来改造现实世界,他
因此走进死胡同,并以毁灭告终,这分明是表现个人主义失败的。
但是,也有另一种相当流行的评论认为,马丁的个人主义还没有发展到顶端就死掉
了,马丁倘若不死,必然发展成为一个极端自私自利,不惜践踏别人、毁坏别人来满足
个人私欲的恶人,就象伦敦小说《海狼》中的主人公拉森那样是一个“超人”的恶魔形
象。也就是说,马了的性格还没有最后完成。这种看法同样是没有根据的。自然,我们
可以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作出某种预测和判断,但是必须符合人物整个思想性格发展
的逻辑,符合作品的实际,否则便毫无意义。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马丁自

有其独
特的十分鲜明的个性特色。唯其如此,他才是马丁·伊登,而不是另外一个人物。
作为一位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和作家的形象,马丁的个人主义突出地表现在他把个
人的生命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他用强者的哲学作为解决社会矛盾拯救人类社会的工具,
只相信强有力的个人能扭转乾坤。他自视为强者,卑视群众,但他并不靠投机钻营、践
踏别人来满足个人的私欲。他不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却是个精神力量的
崇拜者,或者说,他是一个自视清高的精神贵族。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也没有改变初衷
违背个人的崇高追求。他不像巴尔扎克《幻灭》中的天才诗人吕西安那样,一进入巴
黎,他的灵魂就被巴黎的资产阶级生活所腐蚀,很快堕落下去,并与丑恶的现实同流
了。他也不像罗曼·罗兰笔下的个人奋斗者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自己的奋斗失败之后
就阪依了宗教,用空洞神秘约信仰来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马丁.伊登看起来似乎是坚
强和勇敢的,但当他用尽全力与现实猛烈碰撞之后,却发现黑暗势力是如此强大和根深
蒂固,而个人的力量却是如此软弱和微不足道,于是,他绝望地死去。
_
马丁·伊登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物。他走着一条艰难曲折的个人奋斗的道路,他
靠着诚实的劳动在贫困和饥饿中进行艰苦创作,他痛恨资本主义的现实,痛恨资产阶级
文明的伪善和腐败,但他却有着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世界观,相信“捷足先登、强者必
胜”的“超人”哲学,迷信个人的力量。他认为群众粗野愚昧,把奴隶看成弱者,但他
又对社会底层的人们充满怜悯和人道主义的同情。每当他给自己的穷房东马丽亚经济上
一些帮助,看到她的孩子们吃饱肚子时,就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在他成名之后,就毫
6了不吝音地资助他的姐姐和妹妹。他还出巨资为过去的穷朋友乔埃买下了一间大的洗衣作
坊,使他一生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同时还谆谆告诫乔埃要对工人采取人道主义
措施。可见,马丁的思想感情一直都与贫穷的劳动者保持着天然的联系,他的同情始终
是在不幸的下层群众身上。而这种思想与他所相信的“强者”哲学恰恰又是相矛盾的。

杰克·伦敦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笔,成功地塑造了马丁·伊登的形象,显现了他性
格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刻矛盾。下面是马丁在与他姐姐
一次分别时的内心感受:“他目送着她,觉得尼采哲学的理论大厦仿佛在颤动,摇摇欲
坠了。抽象的奴隶阶级是无所谓的,等到一联系自己家里人,那可大不痛快啦。话说回
来,如果世上的确

有一个奴隶被强者践踏在脚下,那这个奴隶就是他姐姐葛特露。他发
觉自己的矛盾,不禁狞笑起来。他还自以为是个出色的尼采信徒呢,竟然一触感情,就
让自已理性概念动摇起来—是啊,竟然被奴隶的道德本身所动摇,因为他对他姐姐的
怜悯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啊。”这段内心独白就显示了尼采学说是违背人的良知和人的
常情的,它充分暴露了,’3虽者”哲学本身的矛盾和虚伪,说明这学说本身就是软弱无
力的。所以,尽管马丁在很多场合振振有词地与人辩论,宣扬“强者必胜”的理论,但
真要实行起来,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马丁从切身的体验中知道,只有在劳动群众中才
有着生命的活力,才存在着真诚的感情、有着纯朴的友爱关系。但又认为群众无知、愚
味,是缺乏智慧的弱者,只能成为人们怜悯同情的对象。当他置身于劳动群众之中时,
又觉得好像一个流亡归来的君主,精神上异常寂寞孤独。因为这些人喜欢的只是他这个
人,却根本不懂得他的作品,不了解他的价值,在精神上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这种个
人主义的顽症,这种精神上无力自拔的深刻矛盾,终于导致了他的悲观绝望。这就是造
成他走向毁灭的根源。
还有一种常见的评论认为,马丁,伊登在成名之后脱离了群众,从而导致了他的失
败和毁灭。事实上,这个问题对于马丁是不存在的。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同群众一起战斗
过,他自始至终走着一条个人主义的奋斗道路。再说,即是回到群众中去,他也未必找
到生活的真理。因为真理只能是科学的产物。马丁的悲剧在于他顽固的个人主
.
义世界
观,在于他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他希望爬到社会上层去,却又不
愿违背自己的良知去作一个贪图名利的庸人;他僧恨现实的腐败堕落,却又攻击社会主
义的工人运动;他相信“强者必胜”的尼采哲学,却又以人道主义同情广大的“奴隶”;
他蔑视下层群众的愚昧无知,却又与他们思想感情相通,承认只有在劳动群众中才有真
挚纯朴的友谊。正是由于世界观中深刻的矛盾,他的精神才没有堕落。也正是由于这种
深刻的矛盾,才造成他精神的崩溃。马丁的悲观绝望实际也是他新的觉醒。因为只有当
爬到上层社会之后,他才清楚地看到以往的追求和信念,以及全部身心为之奋斗的理想
原来竟是这般空洞无着,因此他发出了“我跟哲学一刀两断了。我永远不想再听半句关
于哲学的话了”的誓言。他以个人的真切经历证明了个人主义和尼采哲学的失败。马丁,
伊登尽管在他短暂的经历中表现了坚毅、倔强的力量和叛逆精神,最终却

因找不到出
路而绝望,在极端的脆弱和空虚中结束了生命的历程,他的性格发展到此也就全部完成
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