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 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6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濮阳是中华龙乡、杂技之乡,龙文化与杂技艺术是濮阳的特色与品牌,是建设和谐濮阳的重要内容。该市自2000年开始举办龙文化活动周,每年举办一届。2003年改为中华龙文化节,并增设杂技艺术节,此后两年一届至今,共举办中华龙文化节6届、杂技艺术节3届。建市以来,我市每四年举办一届运动会,至今已举办7届。多年来,历届节会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化、杂技、体育、经贸、旅游等活动,提高了濮阳的知名度,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吸引了一大批资金、项目落户濮阳,在丰富文化生活,树立濮阳形象,增强人民体质,加强经贸交流,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了濮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濮阳中华龙文化节和杂技艺术节现已成为河南省具有较大影响的节会和濮阳市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2007年11月18日,首届(丁亥年)仓颉汉字文化节在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庄杂技
清丰柳子戏
南乐目连戏
范县四平调
范县罗卷戏
濮阳县大弦戏
濮阳县大平调重举行。来自河南省内外的各界嘉宾一万余人亲临盛典,同拜先祖。

东北庄传统绝活之一蹬技表演
有着“杂技之乡”誉称的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该村习演杂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中期进入全盛期,十三个专业杂技演出班子中,乔家班最有名。乔家清率领一个50多人的演出团,先后到俄罗斯、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等国演出。2008年,东北庄杂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丰柳子戏
丰柳子戏又称“北(百)调子”、“柳子腔”、“弦子戏”,是中国一个稀有的古老剧种,流行于河南、山东部分地区,由元、明时期的“弦索”系统演变而来,它的曲调是由中原一带流行的民间俗曲小令,如

黄莺儿、山坡羊、锁南枝、耍孩儿等曲牌和七字句的“柳子调”结合而成,由于“柳子调”更通俗易懂,因而被称为柳子戏。
“目连戏”是曾经流行于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以民间杂耍为主,集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特技表演,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唱腔初为民间小调,清朝时改为大平调。“目连戏”自宋朝由开封传到南乐县。南乐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偏僻封闭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使该戏曲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
源于河南、深藏于南乐民间的“目连戏”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剧种,堪称戏剧的老鼻祖,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都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有专家认为,“目连戏”的发现和研究可能会改写中国戏曲史。历史上的戏曲艺术,据记载是以元杂剧为始,而“目连戏”则早于元杂剧,其情节内容与唐朝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南宋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明朝有郑之珍创作的戏剧《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目连戏”在清康熙年间曾传人宫廷。
“目连戏”曾在南乐县广泛流传,多在春节上演,深受群众欢迎。“文革”期间被视为封建迷信禁演,1986年恢复演出,但受影视文化的冲击,已濒临灭绝。“目连戏”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有效地促进抢救保护工作。
目前,南乐县文化局已组建一支能演出“目连戏”的民间文艺队,将在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赴郑州参加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目展演活动

大平调
百科名片
大平调系梆子声腔剧种,流行地区以曹州(今菏泽市)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当地观众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称为大梆戏、大油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通称为大平调。 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
目录
艺术风格
发展历程
名称考据
传统剧目
传统演出
传统

班社
现今发展
面临问题

大弦戏
百科名片
大弦戏原称公兴班,又名弦子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它以河南开封、濮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一般认为大弦戏与唐代宫廷的梨园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又继承了宋元杂剧北曲的传统。大弦戏剧目原有五百余本,现存百本左右,内容以忠奸斗争、杀伐征战及除霸安良为主,代表性剧目有《反五关》、《黑石关》、《杨府选将》、《战洛阳》、《下南唐》、《孙武子兴兵》、《黄花寺》、《西厢记》、《两架山》等。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艺术特色
表演特色
剧目
现状
乐器
曲牌

四平调
百科名片
四平调由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接壤地区的一种民间花鼓演变而成,迄今只60余年的历史。因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有人便称它为"四拼调",后改称"四平调"。也有人认为,是根据其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而得名。
目录
基本介绍
历史沿革
流行区域
艺术特色
传统剧目
历史意义
渊源发展

河南省范县四平调剧团发展情况
范县四平调剧团的前身是山东省菏泽县二区曹楼高火神庙村四平调科班。1949年冬,河南省商丘四平调剧团在当地演唱,由于唱腔优美,通俗易懂,博得广大观众爱好,看完之后琢磨唱腔特点及发音要领,相互传唱,形成一股四平调热。1950年春便由王德明、高领袖二人为主创办此班。学员全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人称“小孩班”。1951年春开始演出,但效果不佳,同年秋,河南省曲剧来菏泽后,高领袖卖地八亩,恳求该团连请玉留“小孩班”任教。三月后陆续排出《四进士》《莲花盏》等五个剧目。在菏泽、郓城、东明、鄄城、巨野、定陶等地演出,此班获得声誉。1952年与菏泽五区刘楼豫剧班合并,改名“刘楼四平班”。
1953年7月范县人民政府接受,命名为“范县四平调剧团”;
1959年前后所演的剧目《枫落地》、《梅香》、《盘夫索夫》、《站柜台》均被山东省视为优秀剧目,并被省电台录音播放。
1965年在河南省现代戏调演中,自编剧目《扒瓜园》被评为优秀剧目,后参加中南局调演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剧目唱红了大黄河两岸,唱红了中原大地。
1974年,自编剧目《红小兵》被河南电台录象。
“文化大革命”末期,开放古装戏,排出了《小刀会》、《三打白骨精》、《杨门女将》等剧目。
1983年元月,在河南青年演员会演中,《杨八姐盗刀》选场获集体奖。
2001年,河南省农村题材戏曲大赛中

参加的小戏曲《生日泪》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
2003年,四平调小戏《母亲》参加河南省第八届戏曲、曲艺、小品大赛获金奖。该剧目又被评为2004年河南省“群星奖”。
近年来,由于戏曲及发展不景气,范县四平调剧团已名存实亡,大部分演员已调出剧团,仅存留的演员已年龄偏高,不能从事演出。范县县委、政府对目前状况非常重视,决定自2005年每年拨款10万元,用三年的时间重新培养一批四平调学员,以抢救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解决四平调剧种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
南乐目连戏
“目连戏”是曾经流行于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以民间杂耍为主,集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特技表演,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唱腔初为民间小调,清朝时改为大平调。“目连戏”自宋朝由开封传到南乐县。南乐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偏僻封闭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使该戏曲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
源于河南、深藏于南乐民间的“目连戏”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剧种,堪称戏剧的老鼻祖,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都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有专家认为,“目连戏”的发现和研究可能会改写中国戏曲史。历史上的戏曲艺术,据记载是以元杂剧为始,而“目连戏”则早于元杂剧,其情节内容与唐朝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南宋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明朝有郑之珍创作的戏剧《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目连戏”在清康熙年间曾传人宫廷。
“目连戏”曾在南乐县广泛流传,多在春节上演,深受群众欢迎。“文革”期间被视为封建迷信禁演,1986年恢复演出,但受影视文化的冲击,已濒临灭绝。“目连戏”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有效地促进抢救保护工作。
目前,南乐县文化局已组建一支能演出“目连戏”的民间文艺队,将在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赴郑州参加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目展演活动。
清丰柳子戏
百科名片

清丰柳子戏
丰柳子戏又称“北(百)调子”、“柳子腔”、“弦子戏”,是中国一个稀有的古老剧种,流行于河南、山东部分地区,由元、明时期的“弦索”系统演变而来,它的曲调是由中原一带流行的民间俗曲小令,如

黄莺儿、山坡羊、锁南枝、耍孩儿等曲牌和七字句的“柳子调”结合而成,由于“柳子调”更通俗易懂,因而被称为柳子戏。
目录
基本信息
艺术命名
历史记载
表现特征
学术价值
实用价值

罗戏
百科名片
罗戏,又名大罗戏、大笛子戏、罗罗头。流行于河北省南部肥乡、广平、曲周等县。豫东北范县、清平、南乐以及鲁西阳谷、莘县、冠县等地,也是流行罗戏的地方。 罗戏源于弦索俗曲,与弦子腔、乱弹腔系属同源,何时形成戏曲剧种不详。
目录
历史形成
艺术特点
传统剧目
与卷戏的区别
艺术保护
展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