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大城市规划管理

特大城市规划管理

特大城市规划管理
特大城市规划管理

特大城市地区规划管理的垂直与分级特征解析

——国外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及启示1

张晓军,潘芳,王伊倜

摘要: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用地和经济规模快速增加,给规划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城市积极探索规划管理的新模式,概括起来包括垂直管理和分级管理两种,从实践的效果来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垂直管理加强了规划的贯彻实施,但降低了效率;分级管理提高了效率,但破坏了规划的整体性。国外的特大城市规划管理历时较长,积累了较多经验,通过对英、美、德、法、日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指出我国的特大城市规划管理未来应该建立以分级为主、垂直为辅的规划管理框架,加强内部协调、完善规划司法和公共参与程序,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关键词: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特征,解析

近年来,我国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规模急剧膨胀。据统计,目前我国的56个特大城市人口占我国城市人口总量近1/3,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在2001—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20个城市排行中,中国的特大城市占了15席2。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特大城市始终是城镇化的核心,并且在城镇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特大城市仍将不断扩张。现今,由于建成区增长迅速,问题较多,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组织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特大城市规划管理存在“分级管理”和“垂直管理”两种类型,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实践经验看,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分级管理”有利于发挥各级机构的积极性,但存在重复建设、低效开发的问题;“垂直管理”有利于规划成果的落实,但存在管理力度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这里,对英、美、日、法、德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城市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

1 国外特大城市的规划管理概况

1.1 英国

英国的国家行政体制属于二元行政体制, 其地方行政机构为分权制,行政区划分为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两种体系。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管理权限均交给地方政权机构(如英国的郡、区等)。各地方政府的行政实体均由中央政府授权,区不向郡上缴财政收入, 也不对其负责。郡的主要职能是发展经济、制定规划、建设道路、维持治安、保护环境、发展文化教

1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06BAJ14B01-03);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城乡规划的区域性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8-R2-5),资源型城市转型时期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9-R2-15)。

2《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这20个城市依次是:包头、呼和浩特、烟台、东莞、巴库(阿塞拜疆)、中山、惠州、潍坊、芜湖、玛瑙斯(巴西)、威海、合肥、多哈(卡塔尔)、日照、南昌、维拉克斯(墨西哥)、鄂木斯克(俄罗斯)、淄博、深圳和苏州。

育事业等。区的财政来源中的4/5由国家拨给, 剩余部分来自地方税收。

图1 英国1974 年至1997年的行政区划的变化

数据来源:林涛,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城市问题,1997(5):54-57 大伦敦议会(GLC) 设立于1965 年,1974年设立了6 个大都市区域并设立了大都市郡议会(MCC)。1986 年, 撒切尔政府撤销了包括GLC在内的所有MCC, 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划体系。后来,英国政府为填补1986年撤销的MCC而遗留下来的该区域尺度上的“行政空白区”,建立了一些特别行政组织——“特别地区”(ad-hocery3)。由于这种组织和地方政府(MD)的关系不明, 而且多以功能为导向, 结果造成城市区域行政结构更加复杂。原来的MCC的职能部分转交给了联合工作委员会(Jiont Board),还有一些职能交给了都市区(MD)。有些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覆盖面较大, 要求几个都市区协调行动,因此,先前是MCC地区的各个都市区按国家要求, 组成了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以负责协调覆盖几个都市区的政策地区(police areas)。英国政府也正因此才肯定了这种合作制(partnership)。

英国的城市规划控制管理与行政体系结构紧密相连,分为中央及地方两级,中央为环境3 ad hocery [俚](为某事物的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决策, 政策, 规则等。

事务部,地方为郡、区规划当局,相应的规划体系也有两个层次,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地方性规划(Local Plan),前者由郡政府编制,后者由区政府编制。其中,伦敦在英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拥有一个大伦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负责大伦敦地区的交通等规划,但与一般完全职能的地方政府又有所不同。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图2 英格兰地区规划管理体系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1.2 美国

美国城市规划系统的最显著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政府体制架构上, 城市规划基本上是由州和自治市负责, 不构成国家城市规划的概念; 二是国家不具有统一的城市规划法规, 因此,城市规划的行政体系和运动体系在各个州均有所不同, 甚至在一个州之内的各个自治市也各不相同。因为每个城市都是以民主自治建立管理系统的,所以,通常是由多个城市组合形成类似特大城市的大都市区政府来管理区域事务,组合的方式包括兼并(Annexation)或合并(Combination)。由于“兼并”和“合并”都是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而非着眼于城市整体,不仅造就了美国大都市区的政治分治,而且各单个城市政府一般均难以提供公共交通、金融等公共服务。各城市之间出自不同的利益要求,难以实行有效的统一计划4。

美国在民主自治基础上,大都市区在地方政府和大都市区管理政府之间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地方政府负责本市的管理服务,大都市区政府负责跨界事务和设施的协调、共建、共享,并广泛形成了都市区域内的各城市之间水平方式的合作。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几种大都市区管理类型。

纽约大都市区是施行这种管理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纽约大都市区由纽约州、新泽西州北部及康乃狄克州南部地跨3州的24个县组成,总人口1800多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密集区之一。曼哈顿是纽约大都市区的核心。早在1898年纽约就和它周围的4个县联合组成了大纽约政府,但直至目前,仍没有形成统一、具有权威的大都市区政府。虽然如此,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有限度的区域合作。例如1921年纽约和新泽西州联合成立的港务局,至今仍操纵着区域内多数交通运输设施,其12名委员由2州的州长任命,财政上则是独立的。1929年成立的区域规划协会只是一个私人的非盈利团体,因而无任何行政职能。1971年由3方政府成

4 刘君德.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经济学的分析. 城市规划汇刊1995(3):47-52

立的3州区域规划委员会由于没有得到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认可而最终在里根政府时瓦解。成立于1960年代的纽约大都市运输局历经千辛,终于在1980年代成为州政府直接控制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建立了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针对一些具体的区域性问题,如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各种专门的协调组织也在不断产生、变化以及消亡。在纽约大都市区展现的是一种松散而无统一的行政主体,以专门问题性的协调组织运行为主的管理模式,他们只愿意通过各种共同建立的专门机构去处理区域问题,管理大城市,但不去建立一个管辖全部事务的大都市政府,即只建立管理体制,不愿意建立政府机构。

华盛顿大都市区则成立了统一的都市区政府,包括哥伦比亚特区(核心区) 及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的15 个市县,由于其作为联邦首府所在地而受到相对强烈的政府调控影响和成员政府间较强的合作意愿,1957 年成立了统一正规的组织———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MWCOG) ,现已成为包括20个地方那个成员政府以及哥伦比亚特区、120 名雇员、年预算1千万美元的统一正规组织。其主要职能为实施从交通到环境保护的众多规划,并具有联邦和州政府拨款的资金分配权,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公众关注的区域问题。

图3 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华盛顿大都市区委员会财政来源于联邦和州的拨款(60%)、契约费(30%)、成员政府的分摊(10%)。该组织职能众多,从交通规划到环境保护,解决了许多公众关注的区域问题。虽然它是由县、市政府组成的自愿组织,没有执法权力,但由于其较好地解决了区域问题并为成员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因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联合形式。

杰克森维尔大都市区包括杜维尔、克雷、南索和圣约翰4县,而杰克森维尔市与其所在的杜维尔县则完全合并形成了单层的大都市政府。合并不只是地域上的统一,而且也产生了长期的规模经济,降低了政府运行的成本。

迈阿密城市地区则实行双层管理模式。迈阿密大都市区包括了佛罗里达南部的3个县。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剧向农村扩展,市县分治给迈阿密市和戴德县双方政府带来的沉重负担与设施建设、使用不经济状况日益加剧,对两县市紧密合作的要求日趋强烈。在这种背景下,1957年戴德县与迈阿密市形成了双层制的大都市政府,即县(区域)内非城市地区的所有服务均由大都市政府(上层)提供,而27个自治市的公民接受他们所在市(下层)和大都市(上层)的双层服务,双层结构下政府的职能分工如下表所示。

表3 美国双层大都市区管理模式中上层和下层政府的职能分工

上层政府承担了少量的区域范围服务,资金来自整个大都市区范围的相关税收及那些非自治市地区的特别税,而下层政府承担了更具体的公共服务工作。这个双层制政府管辖与服务的面积是5200平方公里,总人口192.8万(1990年)。政府领导机构由全体居民选出的9名理事组成,并且是双层制大都市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在理事会下设有8名常任委员会,协调解决财政、政府间关系、交通、环境和土地利用、社区事务等各项工作。联合的双层制政府体制并不是严格的区域、城镇政府等级隶属制,在两个层次之间有明晰的分权。采取双层制结构体制使人们认识到了统一全地区所共有职能的必要性,而同时又希望能在地方事务方面保存地方的和私人的经营和管理。

1.3 德国

统一后的德国保持了联邦制的政治体制。分为联邦(Bund)、州级(Land)和市镇(Gemeinde)三级。联邦政府主要通过《联邦基本法》(Grundgesetz)来确定各级政府之间在公共事务方面的权责,因而它的空间规划体系的内部结构关系是由《基本法》确定下来的。

联邦政府有其“空间组织法”。联邦空间组织(Bunesranmordnung)所给定的总的原则,成为州的发展计划(lands planung)和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ung)的重要依据。在最低一级——市镇,规划分为土地使用规划(F-Plan)和建造规划(B-Plan)两个层次。

1.4 法国

法国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分国家、大区、省、市镇四个层次设置,保持了来自中央政府较强的影响力。法国的城市规划院是隶属于中央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的,它在各个主要大城市地区都有分支机构,为地方提供免费的规划技术服务,落实中央的规划政策。

在国家一级还设有较多的城市规划协调机构,如:城市发展国家顾问委员会;城市发展部委协调委员会;商业事务城市规划国家委员会;保护区国家委员会;郊区更新工作组等。此外,国家在大区和省设有分支机构,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法规和政策,组织有关市镇实施国家重点建设计划。

大区一级设大区公共设施局,负责大区内城市规划政策的协调工作,下设一定数量的处和若干科研机构。省级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是省公共设施局(DDE),一般有两个部门是负责城市规划问题的:研究与规划处、规划实施与建设处。同样,在省一级也有一些规划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辖区内的有关工作。市镇一级一般都设有城市规划主管机构。在权力下放前,规划的编制权、审批权和管理权都控制在国家手中。1983年实行分权后,市镇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决定权比以前明显扩大了,有权决定城市规划地方法规的内容;有权开展大部分的城市整治活动,并有权决定城市规划实施的内容和模式;根据法律规定,在地方性的土地使用规划(POS)完成并批准6个月之后,市长就有权颁发土地使用许可,特别是建筑许可证。但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建筑许可权仍在中央政府。

表4 巴黎规划分权演变及规划权力体系特点

清华大学. 2005.12.

1.5 日本

从东京规划管理的演变来看,其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分权的过程。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央政府全面干预东京地区的规划建设,由东京都负责具体的重建规划,其后一段时期,中央政府保持了强大的干预能力,综合国土规划、首都区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均由

中央政府负责,东京只负责部分东京地区的规划和管理。自1970年代后,地方政府的权力逐渐增大。

表5 东京规划分权演变及规划权力体系特点

清华大学. 2005.12.

1.6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中主管城市规划工作的是国家发展部,下设市区重建局,全权负责全国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市区重建局共有工作人员1200多人,下设城市规划署、发展管制署、保留与城市设计署、土地行政署、项目发展署与企业发展署。作为跨部门综合协调机构,新加坡政府设有总体规划委员会和发展管制委员会,代表国家分别协调有关公共发展和私人发展的重大事项。总体规划委员会下设经济发展局、建屋发展局、公共工程局、律政土地局等9个部门。发展管制委员会下设公共工程局建筑管制署、道路交通署、环境部防污局、规划师学会、建筑师学会。两个机构的主席都是市区重建局局长(总规划师),体现了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和综合职能。

2 国外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特点

2.1 权力重心不断下移

从纵向的规划管理特点来看,二战以后,伦敦、巴黎、东京等特大城市的规划管理均经历了中央政府强力干预到地方政府权力逐渐扩大的一个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区域管治理

念的出现和区域政府、组织的管理权限加强。

从时间上看,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是各国中央政府广泛干预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时期,地方政府往往只负责贯彻中央的规划政策,这一高度集权的做法保障了战后城市的有序重建和发展。80年代以后,单一发展的城市模式开始转向大都市区、都市圈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大××市、大××区政府应运而生,负责协调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特别是跨地方政府管理权限的项目建设。

2.2 集权体制确保了区域整体规划的实施,但加剧了城市内部的分化5

集权体制是指在特大城市地区具有唯一的决策中心,有“一个统一的大城市机构”。它可以是内部有若干小单位相互包容或相互平行的一个政府体系;或者更可能是一个双层结构体系,即一个大都市地区范围的正式组织和大量的地方单位并存,它们之间有多种服务职能的分工。

在单一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高效和经济的优点;可以提出或减少有害于城市发展的竞争和冲突,可以使资源流动更为畅通,可以在解决主要问题时适应城市整体的战略;不同管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比如交通规划同土地利用规划的结合。

但作为综合的城市政府,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市区内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从而影响了原有城市体系结构的稳定。单中心模式还容易陷入等级化的官僚结构危机,突出的表现在对居民日常需求反映的迟钝,不能代表当地的公共利益。

2.3 分散体制突出了内部的均衡,但增加了管理成本

分散体制是指在特大城市地区内部存在相互独立的多个决策中心,包括正式的综合政府单位(州、城市、镇等)和大量重叠的特殊区域(例如,学区和非学区)。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多中心体制是特大城市地区常见的规划管理组织形式。多中心体制政府较小,公众容易参与监督,因而政府对当地居民的要求及其变化更具有弹性,反应更加灵敏。但是,当面对市区内超越各种功能小区的更大地区范围内的公共利益问题时,这种体制就面临协调上的困难,因为许多情况下特大城市内部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消费和利益分布并不平均,从而难以组织大都市区公共设施与服务的统一行动。

3 对我国特大城市地区规划管理的启示

从国外特大城市的规划管理变化来看,规划权力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演变,规划权力作为行政权力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发展的,它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特点。这里,值得国内特大城市借鉴的国际经验可以概括为:

5 刘君德等. 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经济学的分析[J].城市规划汇

刊,1995,(3):46-52.

3.1 未来规划权力逐渐下放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特大城市快速发展初期,由于都市政府尚未形成或者功能尚未有效发挥,地方又普遍遭受破坏,规划权力主要由中央政府行使,地方主要承担资料收集、规划实施等工作,这也是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决定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和改革推行,规划权力开始向地方转移,但此时的“地方”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并且由于中央和地方的主政党派常常不一致,规划权力的下方比较缓慢并且不太稳定,中央政府仍然掌管着最重的规划决策权,伦敦主要将部分规划权力向基层的自治市一级转移,巴黎则主要向“省”一级转移了部分规划权力,东京则是将少部分权力向东京都转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趋于完善,规划权力的均衡分配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央层面主要负责规划立法、大的项目安排、和规划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跨区域的规划协调等事务:“地方”一般包括了两级政府,区域性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在基本一体化的地区内实现有效的空间管治,功能重点是在区域产业发展、区域基础设施、社会空间结构、区域性的生态设施等方面;基层地方政府,主要在上层次规划控制和市民参与的基础上,决定本地方的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3.2 建立以规划管治为主的规划管理程序

在经历了规划决定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基础设施的标准、布置等并通过许可证制度加以保证的阶段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政府功能的调整,规划管治权从规划管理权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规划权力,主要由中央和区域政府行使,其目的在于弥补“地方”在地域上和功能上的限制和不足,维持整体长远发展的能力,管治权的作用对象主要是政府和大的企业、它一般不直接涉及到土地利用管理问题,重点在于战略性、协调性、和必须严格禁止开发建设的内容等,它在技术上更多以来专家和上层政府组织,而不是社区居民,它主要依靠立法、财政、行政等调控权力进行。

3.3 强调以区域为基础的整体发展

一是国外特大城市往往通过制定区域战略规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它强调规划必须打破行政界线的限制, 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 考虑各地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发保护及交通规划。寻求整体利益的关键在于协调区内各地的发展, 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保证区域战略规划实施的基础。因此,要有特大城市全域建立更大的规划委员会或政府机构来统一管理城市和区域内的各种规划与开发事宜,综合处理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诸多的复杂问题。

3.4 多种途径开展特大城市内部的协调工作

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进行横向合作,建立跨地区的专门委员会以协调和处理区域内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控制等规划和建设问题。国外一些大都市区的做法是重点协调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其规划中不但圈定了各种用地的范围, 而且结合土地开发策

略, 提出了“建立设施完善的社区”和“创建布局紧凑的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策略6。同时强调, 土地利用与交通是紧密联系的, 土地开发策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交通发展策略。

3.5 建立二级以上的分级管理体制

西方大都市区二级政府的管理模式, 即地方性的需求和服务由地方政府解决, 只有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的职能才能由区域政府承担。区域政府不是一个超级政府, 它不涉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其职能仅限于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 如区域公共交通、供水、废物处理、区域性公园等和编制实施区域规划。它是根据经济、有效和平等的原则合起来提供上述服务, 但在这个体制下, 区域政府对各市、区的事务没有直接的干预权, 各市、区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3.6 注重公众参与和规划司法程序的建设

国外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表明,规划管理不再完全是精英活动,而和地方的基层民主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和二战以后民主管理层次的逐步健全联系在一起的,规划管理权作为基层行政权力的一部分被逐渐服务化,居民在规划管理中的作用逐渐增加,司法救济和行政诉讼成为民主决策过程的有效补充。

注释

1.《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这20个城市依次是:包头、呼和浩特、烟台、东莞、巴库(阿塞拜疆)、中山、惠州、潍坊、芜湖、玛瑙斯(巴西)、威海、合肥、多哈(卡塔尔)、日照、南昌、维拉克斯(墨西哥)、鄂木斯克(俄罗斯)、淄博、深圳和苏州。

2. ad hocery [俚](为某事物的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决策, 政策, 规则等。

参考文献

1. 林涛,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城市问题,1997(5):54-57

2.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3. 刘君德等.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经济学的分析. 城市规划汇刊1995(3):47-52

4. 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5. 向俊波. 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巨型城市规划发展:北京与国际经验比较(博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 2005.12.

6. 欧阳南江. 大温哥华的规划、管理及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1997,(1):24-28

6 欧阳南江. 大温哥华的规划、管理及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1997,(1):24-28

作者简介

张晓军(1976- ),男,博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高级规划师潘芳(1976- ),女,硕士,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王伊倜(1982- ),女,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 计方案 第一章系统预期目标 建立吴中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把城市规划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与管理,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及时修改更新、空间分析与资源共享等,完成规划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最终达到把大量单一、零散、缺乏内在联系的信息资料变成有机、综合的信息资源,以辅助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分析决策,为此不仅要具备合理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建立规范化的信息分类标准,最重要的是要为系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系统的总目标为:规划领域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超前性、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样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也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内外城市GIS 应 用的成功经验,是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必不可少的主要管理手段。因此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建立以吴中区建设局规划处的业务和管理内容为基础,以 GIS 技术为支撑,实现图、文、表管理一体化的综合型、空间型现代化网络管理体系。 第二章系统建设原则 为保证系统具备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要求,尽可能提高各项指标,拟建系统的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以及尽可能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保持系统 的先进性。 2.一致性原则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系统建成后的自身运行以及与其它系统的连

接,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主要是数据编码、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等。 规范标准的选用顺序为:国家标准、规范,各行业、部颁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自行制订经过论证的标准。 3.安全稳定性原则 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错误干扰下系统重新恢复和启动能力 维护数据安全性能力 4.完备性原则 数据完备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准确性和精度 系统功能完备性,子系统的设计必须有比现有业务流程更完善的数据输入、 管理、处理、输出和更新的功能 5.适应性原则 能根据机构功能调整的需要,不断满足以后系统目标的变化的要求 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考虑日后的功能扩充 能适应技术更新(如软、硬件升级更新等)的要求 6.实用性和方便性原则 进行深入的用户调研分析,针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设计系统,使用户使用起来 方便实用 系统建成后能够投入实用,以实现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 经系统的深层次的应用开发,提供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实现"傻瓜式"的操作系统的安装、运行简单方便,用户经短期培训即能掌握系统维护、管理和使 用 7.经济性原则系统结构设计认真考虑系统建设的经济性,统筹全局,按轻重缓急精心组 织系统结构,使系统运作高效而经济节约。 第三章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根据系统建设原则,为

淮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淮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淮南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和管理。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除应符合本规定的内容外,同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他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市临时建设及城市规划建成区以外的农村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应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都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 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分类如下: R—居住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W—仓储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U—市政公用 设施用地G—绿地 D—特殊用地E—水域及其他用地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可根据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规定,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适建性划分,按法定程序批准后使用。 第六条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变更及建筑改建、扩建和新建后使用性质与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不符时,必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并符合“淮南市城市建设土地使用性质相容表”。 表2-1 淮南市城市建设土地使用性质相容表

注:▲为允许设置○为经批准后方可设置;其余为不允许设置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 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成片开发的地区内各类建设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表3-1的规定执行。

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孙立军

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孙立军 发表时间:2018-12-25T11:02:12.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孙立军 [导读] 摘要: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开展,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开展,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期间,需要结合城市中各类建筑物建设的情况、城市发展的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科学分配资源能源,发挥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整合运作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当前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概念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发展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是保证一个城市整体发展合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与城市居民工作及生活的正常进行紧密相连。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是针对很多因素开展的,比如:建筑、空间、公共设施、功能等等一系列问题,以此将城市良好的精神面貌与经济实力体现出来。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为居民营造一个优质且良好的居住环境,以此得到广泛城市居民的认可。与其他工作相比较,城市规划更加的复杂且繁琐,该项工作实施的前提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城市空间布局情况,从而保证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城市树立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让城市的居民能够更切实的感受到城市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与生活动力。城市规划中有一些不能忽视的公共建筑,即医院、学校、宾馆、图使馆等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不管是在位置还是其他方面都要保证符合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城市设计工作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建筑外形、景观及各项目所实施的,其概念具体体现在:城市设计能够对城市自身的机能与形态规则进行约束,保证城市建筑造型与结构的统一规范性;城市设计关系到城市外在形象的创建,关系到一个城市在其他城市与国家中的形象是否良好;城市设计也是一种行为艺术的体现,是想要通过设计将城市的魅力展现给外界,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城市中各项设施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不管是对美观、经济还是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2我国城市规划现状 城市规划法规是整个城市规划体系当中的重要核心,是保障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早已制定相应的规划法规,但是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全国人大所颁发的城市规划律法。因此其与发达国家的规划法规体系相比较,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法律体系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法规并未形成完整性的体系,因此其尽管有了母法,但是仍然严重缺乏全面深化、细化的辅助法;法规内容方面,难以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城市规划特点及要求。其主要缺乏从国家、地方、部门及个人等多方面利用的综合考量;所制定的城市规划难以和经济发展充分结合,主要要求城市规划至少应当积极的为经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做好对环境的投资,这样才能缓解社会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城市方面的公众参与性明显和不足,严重对城市规划工作召开及城市规划和公正执法的公共利益造成一定影响;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方面,主要结合当前先后愿意在当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当中,主要是结合相应结构与方法,具体针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分阶段的安排,确认好内容及目标设定的规划工作。 3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建设期间,可以通过明确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建立系统化思维模式;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彰显城市建设的功能及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有效的利用城市资源等方式,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1明确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建立系统化思维模式 城市设计以空间景观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特色化城市的构建,提升城市中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其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期间,需要重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以及个性彰显性原则,结合城乡规划与管理的要求展开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可以在明确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国外案例等,收集相关资料,借助图书、电子网络等丰富设计经验,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市场发展现状、居民的实际城市生活需求等。结合调查的结果进行问题总结、经验分析等,为现代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科学构建奠定良好基础。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期间,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模式,结合城市发展期间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城市构建的要素、结构以及功能等进行综合探究,明确城市发展中的阻碍性因素。城市设计中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明确建设与管理的内容、文化特色彰显的方式等,规划编制需要与居民的实际需求相互融合,可以邀请建设方、规划单位以及市民群众等参与到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活动中。积极听取市民的建议,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时代元素、当地文化特色等融入到城市设计与规划中,积极倡导绿色元素、环保性材料的应用,彰显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地域风貌。 3.2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彰显城市建设的功能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建设期间,需要将“精细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彰显城市建设的功能。城市规划与设计期间需要转变简单、粗放的管理理念,更加关注空间品质、居民生活方式的引导,凸显历史文化的魅力,城市的特色风貌等,增加社会居民的城市设计参与度,且将“低影响”、“微治理”等理念融入到城市设计与规划中,实现城市的创新与发展,为城市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当前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要求,可以将城市设计划分为三个层级,即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重大项目实施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规划设计期间,重点根据城市的分区以及整体进行规划,明确总体性的空间格局、风格特征等,对城市形象进行清晰定位,制定明确的空间景观系统结构。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期间,则需要结合城市中的重点地区进行设计,比如可以将新城区、河道口或者是旧城区等纳入到重点规划设计工作范围中,对其空间景观特征、景观特色等进行设计。重大项目设计期间,则需要结合已经建设的项目进行整体性分析,制定建设的规划,且需要分析空间的利用情况。城市规划与设计期间可以将各类色彩多样、形式丰富的内容融入其中,更好地呈现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特点,强化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针对于重大公共建筑设计活动,可以通过专家决策、公众参与的方式保证其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效果。 3.3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有效的利用城市资源 城市设计与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时代发展的因素等,为城市未来发展制定针对性的目标,做好协调规划与设计的工作,使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的价值更加突出。城市设计与规划期间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比如建筑项目的分配、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在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展开城市设计服务工作,为城市规划体系的清晰性、合理性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使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座谈会讲话稿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座谈会讲话稿 同志们: 刚才同志传达了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和书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明确提出给市“松绑、让利、开绿灯、出政策”,下发相关文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在历史上、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我们建设系统的每位同志都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所以,请同志们一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和书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用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下面我就如何学习领会大会和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将大会精神和领导指示落到实处,与大家共同研讨、交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一)面临的形势 目前,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机遇。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支持市加快发展,特别是省政府《关于支持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从8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给松绑、让利、开绿灯、出政策,为市的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这让我们看到了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加快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魄力,这是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重大机遇。如果抓不住或放掉这次机遇,不仅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待,而且也对不起400万各族群众热切盼望,就是历史的罪人。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借机成事,在加速发展、加快转

型、推动跨越上取得重大突破。 理清思路,查找差距。两位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市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路径,为我们思考、谋划、推动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要求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先行一步,走快一些,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更加有力的带动作用。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支持市加快发展,是一个非均衡推进战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将资源向最有效、发展最快、能够创造财富更多的地方进行配置,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鞭策和巨大鼓舞。一个省会城市一定是这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定是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一定是这个区域生产力聚集中心和财富创造中心。近年来,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城市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央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相比,市的发展仍然较慢,与兄弟省会城市相比,我们经济发展的差距还较大,而且有些方面的差距还在拉大。市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的步伐太慢。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两位主要领导给我们指出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结合城建系统的工作实际,认真思考,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城建工作就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来开展,城市建设投入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占很大的比重。目前我们存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了相关技术规定,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德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及《建德市域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建德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涉及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退让、设计标高和日照等建筑管理内容,应符合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条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根据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并遵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 90)进行分类。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按分区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附录五《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执行,并编制选址论证报告。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且超出附录五规定范围的建设项目,应先提供调整详细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五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根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且建设用地面积大于等于3ha(公顷)的建设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除外),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核定建筑容量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3ha(公顷)的建设项目,应编制选址论证报告,并参照表(3-1)《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确定建筑容量指标。但办公、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时,办公、商业建筑的容积率,应通过选址论证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原则上不大于3.5。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八条新建建筑间距,应当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管线埋设、土地合理利用等要求,还必须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九条低、多层建筑(不含高度5m以下的门卫、变配电房、电信交接间、小库房、车库等附属建、构筑物,下同)之间的间距 (一)居住建筑正面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 )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南侧(东、西)侧遮挡建筑高度1.2倍 3、两幢建筑非平行布置,当夹角小于等于30 时,按平行关系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宝鸡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前瞻性、高水平引领城市科学发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宝鸡市城市规划建设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凡在宝鸡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除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等规定外,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节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条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严格执行陕西省住建厅《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 第四条建筑基地面积未达到《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低限值要求的零散用地不得单独开发建设,小于500平方米的零散用地宜作为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和停车场、社区管理用房、公厕、垃圾收集和中转、配电所、雨水泵站等社会公共设施用地。 第五条依法批准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用地规划条件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暂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用地规划条件按照《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本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二节建筑间距管理 第六条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日照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标准,旧城

城乡规划管理系统与法规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第一章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1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容和特性 基本容(1)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2) 依法审批城乡规划(3) 城乡规划实施(4)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特性 ⑴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服务性和制约性。 ⑵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宏观性和微观性。 ⑶就管理的容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 ⑷就管理的过程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⑸就管理的方法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规律性和能动性。 2城乡管理的基本原则 ⑴依法行政的原则⑵系统管理原则⑶政务公开原则⑷公众参与原则 3城乡规划决策的类型和含义 含义:就是城乡政府和城乡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乡规划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城乡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类型(1)最优决策和满足决策指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决策。(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操作作规程进行决策。 4如何提高城乡规划决策技术 优化决策结构,提高决策技术水平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化和法制化建设 第二章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 1简述行政领导的含义 导行政领是行政组织或机构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指挥影响组织的个体成群体,从而实现一定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结合城乡管理工作容,谈谈如何提高行政效能。 提高行政效率应该采取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方法,应该把重点放在改革和完善行政部的体制、结构、程序和提高人员的素质上。把重点放在改善部环境上,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自我改革和完善。 (1) 改革组织体制。 (2)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完善行政过程。 (4) 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3行政法治原则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具体容包括4方面容:⑴行政行为主体合法、⑵行政行为容合法、⑶行政行为程序合法、⑷行政行为权限合法。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机关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某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的一级政府批准,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想抵触的措施,事后必须报法定国家机关予以确认。 4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所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城市规划管理论文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的有效规划管理是是一个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建设好一个城市,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统一适宜的布局管理,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诸多较严重的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 所谓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系列有效举措。由于我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大中小城市分布极不平衡,导致当前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做好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建设有特色、有品位,规划管理规范有效、尽然有序,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目前城市规划的大体概况。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城市规划建设的热潮,与之并存的是规划建设中的盲目、无序。具体表现在:城市规划时间大大缩短,部分城市2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即已完成,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调控作用;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城郊结合部建设管理混乱;部分城市打着改造旧城、消除危房等幌子,严重破坏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不善,导致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部分城市规划管理监督约束机构不健全,导致违法建筑现象严重;部分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存在先建房后修路等错误建设时序,导致建设绿地被大量占用,建筑垃圾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内涵及其关系!

遇到建筑工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554.html,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内涵及其关系 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现代城市的形式和发展除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不断建设和有效的管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关系。认真研究并处理好三者之见的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上述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依据。 (一)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一个城市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的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二)自觉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有一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趋于科学、合理、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对城市规划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自觉依据规划来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些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十年来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毁了具有历史风貌的区域,或是在风貌保护区新建了一些现代高层建筑。一个城市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地区(部门)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才适应和满足城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展速度的快慢,城市建设和管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于城市规划是否高起点,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建设是城市发展和基础,是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前提条件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通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来改善人居环境,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使城市规划管理能够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最终促进城市规划科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投资环境;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面对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城市的经济体制转轨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都使得传统的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探讨,以使得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1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是保证城市的土地实现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城市规划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实施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来实现。 1.1引导作用 城市的规划管理对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主要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制定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来实现对城市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的制定还能体现出自然环境的利用要求和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安排,在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上也做出详细的规定来引导投资方向。 1.2调控作用 政府实现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城市规划管理。通过进行城市的规划管理来协调政府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不同利益主

体的利益关系。还能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有效的控制投资开发的速度。实践中主要通过规划的编制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调控功能。 1.3 规范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行为准则就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所以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才能使投资者产生安全感,而城市的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是通过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和规划的审批管理来实现的。 1.4 保障作用 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实现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有效保障,而这一保障作用主要是通过规划的审批管理和规划的监察管理来实现。当投资者已获得土地的合法开发权利时,如果他人在该土地上进行违法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等方面出现的损失,这时就通过对违法建设的查处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1.5 服务作用 城市的规划管理是一种服务,它主要是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实现对投资者的服务。所以规划机构的设置及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就关系着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形象,这也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实践证明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能够增加投资的成功机会。 2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良好的城市管理规划能够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还能有效的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依据。 2.1缺乏法制保障导致城市规划管理的缺位 城市规划的缺位一方面有城市规划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的城市规划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支持有关。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使得城市规划的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过大,这就增加了开发商对项目开发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也会产生寻租空间导致规划行政管理领域产生腐败。 2.2传统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负面影响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 总体介绍 蓝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LTUPMIS)是广东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多个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开发的以城市规划空间信息管理和实时更新为基础,以“两证一书”为核心,按照建设用地选址──规划方案审批──建设工程方案审批──建设工程验收──发证为主线业务流程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LTUPMIS 基于蓝图工作流平台──LTFLOW 和SuperMap GIS 平台进行开发,提供可以灵活扩展的、基于工作群组的空间数据管理、编辑和共享功能,是数字城市规划系统的理想平台。系统参照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范和标准,将GIS 集成于办公系统之中,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达到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业务处理、内部管理的计算机化,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效率和质量,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简单易用、功能强大、可定制、可扩展、易维护,具有分布式处理能力的流程管理、图形编辑、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组件式设计思想、流程化业务处理、层次化开发方法,终端业务处理可以在IE 浏览器、专用客户端两种模式下运行。 2 高效安全的空间数据管理 (1)通过采用高效、全面、成熟的SDX 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现状数据(基础地形图、综合管线)、规划编制成果(总体规划、规划路网、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专项规划)、规划管理数据(历史用地、基底红线、道路红线)等规划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集成,实现良好的并发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全面支持Oracle、SQL Server 及Sybase 等大型数据库服务系统,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化管理。 (2)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直接访问其他格式数据,充分快捷地利用原有数据资源,如直接读取测绘界广泛采用的AUTOCAD 格式,可快速建立作为背景的基础地形图库。

2020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会议讲话

2020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会议讲话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讲两个方面: 一、关于前八个月工作的基本估价 今年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高点定位抓规划,勤督实查抓项目,多措并举抓管理,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一是重点项目在抓早抓实、合力推进上取得了较好进展。 如期完成了新城西路建设、安定街改造工程,全力加快X等工程进度;XX幢多层主体;X套公租房全部开工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建设X户,棚户区改造完成勘丈登记X户、签订征收补偿协议X户,X片区X户安置楼建成主体,一些制约工程进度的难点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二是城乡规划在体系完善、执法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面完成了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X个修建性详细规划、X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启动了X新型城镇化试点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X个扶贫项目村村庄建设规划和部分贫困村基础设施修建性规划,前八个月共查处违法建设案件X起,拆除违章建筑X平方米,县城规划区内乱修乱建、未批先建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三是城市管理在设施完善、日常监管上呈现出新的变化。 多方筹措资金,对X路进行了更换和修补,对缺失的树

木进行了补栽;组织各单位全面落实“五包”责任制和周五卫生大扫除活动,结合市县上半年工作督查和XX等活动节点,对城区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有效解决了一些影响城区环境的突出问题。 前八个月,全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尽管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攻坚克难力度不大,个别项目进展不够理想。面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补偿兑现等问题,一些部门和乡镇等靠思想、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一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导致棚户区改造、安置楼建设等工程长期处于停顿状态;对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不提前进行研究,不主动衔接协调,致使公共租赁房建设等工程开工滞后,进展十分缓慢。 二是城镇建设理念陈旧,规划编制特色不够鲜明。特别是在小城镇、中心村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方面要求理解不深不透,对乡村发展实际缺乏深入调研,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规衔接不紧密,思路不统一,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三是工作落实不深不细,各类遗留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和安置楼建设方面,政策宣传、协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的规划逐渐偏离了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本文结合实践,阐述了城市规划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如何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解决思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speed up year by year, the city planning gradually turn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the organizati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rban planning,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urban planning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and raised the urban plann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summarized the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train of thought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城市房地产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在此过程中,规划管理方面的新问题随着市场制度的逐步建立而不断涌现,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城市规划应坚持的原则 城市规划是一项牵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诸多因素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只有把城市规划好,才能逐步建设好、管理好。我认为城市规划工作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是城市规划要坚持科学性 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前提,规划是保证,因此城市规划编制要坚持科学性。对城市要进行科学的定位、定性、定向。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要科学,要符合当地实际。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广域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编制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局部规划和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以免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重复建设,避免今年起楼,明年炸楼,今天铺路,明天挖坑的现象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2、是城市规划要坚持超前性

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八章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一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 (1)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根据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的解释,城乡规划管理核心包括三方面: 第一,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第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第三,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般特征: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 特殊特征:引导与控制的特性、宏观和微观管理特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属性、阶段性和连续属性

第二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一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特点:一是系统是由若干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二是系统整体具有层次性,每个层次的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三是系统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检查是一个实践过程。 (1)决策系统: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 (2)执行系统: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建 (3)反馈系统: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4)保障系统:城乡规划法律规范

二城乡规划管理系统要素 1.管理目标 最终目标P115 2.管理者 管理的水平与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及其能力。如基层规划管理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1)(2)(3)3.管理对象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4.被管理者 一是城乡规划项目(政府内部管理行为),二是建设用地或建设工程(政府外部管理行为)。 5.管理中介 (1)权力 审批权:审批城乡规划,审批“一书两证” 惩治权: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 执行权:执行城市政府方针、正常和重大决策 参议权:向城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表彰权:表彰实施城乡规划优秀建设项目 其他权:其他法律授权或因需制定管理规范的权力 (2)规则 批准的城乡规划文本、图纸,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对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规划能力的思考

对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规划能力的思考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 阶段,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城乡规划设 计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并要积极引进新理念、新技术,从而提高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合理规划农村特有的空间,突出乡村 建设的特色,对居民住房的合理规划能够使农村空间尽可能利用起来,完善基础 设施建设,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来建设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建立合 理的相关机制,整治乡村的生态环境,尽最大可能保证机制的有效落实,能使村 民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本。文就对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规划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规划 引言 在现代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乡村建设非常重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 走乡村振兴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城镇、乡村发展新格局,是新的历 史性任务。 1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城乡规划建设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城市化建设、新农 村建设不断加快,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实现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提供了良 好的支持。但现阶段,城乡规划设计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建筑领域中,一 些不法分子为谋求更高的利益,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是使用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 求的材料,不仅影响着建筑建设质量,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些危害,甚至引发住房 安全问题,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这样的情况,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引进绿色、环 保理念,积极推进生态建筑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安全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2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系统性:美丽乡村规划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规 划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针对农村地区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 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保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为农村地区更快更好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可持续性:美丽乡村规划需要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创造出效益更大化。在具体规划建设过 程中,宜针对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 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优先: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以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积极围绕农村的生态经济、人居、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来发展特色的生态农业,并整合资源,将村庄建设、村 居工程、农村旅游等发展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于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提升美 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规划能力的措施 3.1科学规划乡村布局及改善人居住房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