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摘要:通过对城市交通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等进行分析,从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及接受者三方面出发,提出了防治交通噪声污染的相关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方法

近年来,交通噪声污染已影响到了道路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息,交通噪声污染也逐渐变成道路沿线特别是交通主干道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据调查:噪声会对人的心理和机体同时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噪声能损害儿童的大脑,长期处在噪声环境里的儿童,其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里的儿童大约低20%;对妇女来说,噪声会对排卵机能有不良影响,还可能使胎儿产生畸形发育。因此,为了适应交通的快速发展,控制和减少交通噪声是当务之急。

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1.1 机动车辆的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组成。

1.2 非机动车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声,据监测,它能使声值提高至少5dB(A)以上。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噪音的恶性刺激,还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3.城市交通噪声源的控制

3.1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

产生汽车车辆噪声的主要因素是空气动力、机械传动、电磁方面。从结构上可分为发动机、底盘噪声、电器设备噪声、车身噪声。其中发动机噪声占汽车声的很大比例,因此发动机的减振、降噪成为汽车噪声控制关键。1)降低发动机本体噪声,即降低进气噪声。2)降低底盘噪声,即排气系噪声和传动系噪声3)降低电器设备噪声,即冷却风扇噪声和汽车电动机噪声4)降低车身噪声,车身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会越来越大。因此,改善车身噪声的措施主要是:对车身进行流线型设计,实现光滑过渡;在车身与车架之间采用弹性元件连接;进行室内软化,如在顶棚及车身内蒙皮间使用吸声材料等。

3.2修建降噪路面

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透水或沥青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常在15%~25%间,有的甚至高达30%。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dB~3dB。

3.3运用交通管制措施

大中城市要建设环城道路,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进而减少城市闹区的车流密度,对需要安静的区域应限制通行车辆的类型如大中型载货车,也可采用限制通行时间,允许在不影响学习或生活的时间通行。

为了减少交通密度,还可控制在用车的总数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型机动车的使用。

限速和限制超车也是很必要的。用控制交通流密度的方法来降低交通噪声的效果有时

是有限的,当车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车流量,交通噪声的峰值基本不变。因此,在需要安静的地区设置限速或者禁止超车标志,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噪声。

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隔离设施,通过减少混合交通来减少由于车辆频繁停车、加速、制动所产生的噪声。在平面交叉路口实行环行交叉或采用最佳的交通信号自动控制,保证车辆匀速行驶,减少机动车的停车、启动、加速的次数,对降低交通噪声能产生一定的作用。

4.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4.1种植降噪绿化林带,在道路两侧植树绿化防治交通噪声。该方法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4.2采用声屏障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造价较高,如使用透明材料,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5.结束语

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在公路初始建设时,就应该把噪声污染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去审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安静的生活环境,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政府对交通噪声的不断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重新找回“静谧”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汤文倩.浅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科教导刊.2011.11

【2】赵延保.汽车车辆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论文集粹.2012.1

【3】吕伟民.排水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现场观测[J].华东公路,2011(4):9—13.

【4】朱骏.交通噪声污染及防治.交通运输.201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