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吴必虎 余 青

本文通过对1985年以来有关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概念界定、民族文化旅游供给研究、民族文化旅游需求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影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四个方面,对中

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进行了综述。文章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进展、学术动

态,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 民族地区

作者吴必虎,1962年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871。余青,女,1965年生,贵州民族学院旅游系副教授。地址:贵阳市,邮编550025。

引 言

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历来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来吸引旅游者,成为近年来许多地区旅游开发商的积极行动。这些旅游产品的开发地点有些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例如贵州黄果树瀑布旁的苗寨旅游村;有些布局在民族文化大省省会的城市郊区,如昆明的民族文化村;还有一些干脆远离民族文化的本土,而被开发商布置在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在一些以餐饮服务为主的企业,还将民族歌舞搬进宴会厅和就餐场所,将民族文化艺术融进了餐饮文化和餐饮服务产品之中。

伴随着民族文化(主要是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产品开发,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尽管研究者的出发点也许各不相同,有的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角度进行分析,有的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角度进行探索,还有的则从纯粹的民族学或人类学视角加以透视。但是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显然有助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对这类研究的综述,不仅可以观察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而且从中可以把握到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一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偏向,亦可起到供读者借鉴的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等思潮影响之下,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学术研究,都会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类研究也许可以对此有所裨益。

本文的数据基础主要来自对1985年以来的民族学、民俗学与博物馆学、地理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刊物及普通大学学报等六大类、30余种学术报刊、76篇论文的检索、统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滇东黔西旅游地域结构与资源持续利用途径研究》(项目批准号:49771037)成果之一。

从论文的学科分布看,民俗学与博物馆学最为集中,占论文总数的33%;其次是经济学与管理学、民族学,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17%和16%。

一、概念界定

笔者发现,学者们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及相关问题时,经常使用“民族文化旅游”、“民族地区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少数民族旅游”、“少数民族专项旅游”、“民族民俗旅游”,以及“民俗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村”、“民俗旅游村寨”、“民俗特色旅游”、“区域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学”、“民俗风情旅游”、“生态博物馆”等概念。这些概念互有重复,有些则含义略有不同,反映了研究者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尚未达成一致。但总体上看,它们都以某一地区的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某种方式或从某种角度对民族文化形式及内涵加以产品化体现,构成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经历的一种吸引物。因此本文统一使用“民族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来统称上述各种术语。

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学者们使用的术语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术语群,即“民族文化旅游”术语群和“民俗旅游”术语群。但我们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兼容的。由于民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核心内容之一,是民族文化较直接的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是较易观察到的文化现象,是了解民族文化最好的窗口,因此民俗旅游研究也就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目前国内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文献较多集中在民俗旅游方面,反映了民俗文化的直观、外在特征更加便于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的现象,使其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一个热点。

民俗旅游研究必然涉及对“民俗”一词含义的理解和界定,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从各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虽然研究者对民俗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表达,但大部分论者都认同“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

生活中,集体创造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事象”这样一种说法。①对民俗应包括的内容也存在

着四大类、六大类等不同看法。李慧芳认为民俗包括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文化民俗、心意

民俗(思维方式、心理习惯)、游艺民俗等四大类。②西敬亭等把民俗的内容分为岁时节日民

俗、人生礼仪民俗、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祭祀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等六大类。③张捷则认

为民俗可以综合为信仰民俗、社会民俗、生活民俗、经济民俗、民间故事歌谣、游艺体育及消闲

民俗。④对于民俗特征的认识也因对民俗定义及包含内容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看法。

⑤根据对上述概念的理解,人们发展了民族文化旅游(包括民俗旅游)的概念,而且集中探讨《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①②

参见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之二),《人文地理》1997年第3期、1998年第1期。

参见西敬亭、叶淘:《民俗旅游:一个尚待开拓的领域》,《民间文艺季刊》1990年第3期。参见李慧芳:《论“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参见李慕寒:《试论民俗旅游的类型及区域特征》,《民俗研究》1991年第2期;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人文地理》1997年第3期。

了民俗旅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者之间有不同观点。西敬亭等把民俗旅游定义为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李慕寒则把民俗旅游理解为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开阔知识视野、促进人类互相了解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陶思炎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和开发的

旅游产品。

①学者们对民俗旅游特征的概括,也未形成较一致的看法。李慕寒提出民俗旅游具有区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社会性等特征。陶思炎则强调民俗旅游至少应突出五个特征:质朴的民间性、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文化背景的可靠性、情趣的乐观性、时空的混融性。另外,对民俗旅游的类型更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存在着理解的不同。李慕寒根据民俗事象的性质把民俗旅游分为物质生活方式类的民俗旅游和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类的民俗旅游。陶思炎按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对民俗旅游的类型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他认为就涉及的民俗范畴而言,民俗旅游可作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俗游和语态民俗游的划分;就民俗生活的空间而言,可作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划分;就产品性质而言,民俗旅游可作观览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的类型划分;就旅游产品的服务功能而言,民俗旅游的类型又可分成认识型、教化型和满足型等支系。

综上所述,可见对民族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的一些基本概念,学者们还未达成较一致的概念界定,更未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为了帮助人们准确把握民族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内涵,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进展,有必要建立相对一致的术语系统,这对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民族文化旅游供给研究

纵观研究文献,可以发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主要分为供给方面的研究、需求方面的研究和旅游影响研究等三个方向。其中供给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可进一步划分为资源开发、产品(线路)设计、旅游商品等三方面内容。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首先集中分布在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尤其是在分区域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上更为集中。许多学者结合具体地区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业现状分析、评价,论述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措施,有的还进行了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设

计。②其中王若及管宁生对云南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③莫高对杭州民俗旅游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②③参见王若:《从丽江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第12期;管宁生:《云南丽江纳西民参见陈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3期;姜文华:《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民俗研究》1990年第2期;梁丽:《旅游资源的民族特色与旅游业的发展》,《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温军:《我国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问题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薛群慧、张晓萍:《浅析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参见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1997年第2期。

研究、①黄少辉对海南岛少数民族专项旅游的研究、②徐飞雄对湖南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的研究、③吕继祥对开发泰山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④李彬对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⑤吴承忠对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的研究、⑥张捷对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的研究、⑦陶伟等对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⑧罗明义对开发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⑨等具有一定典型性。综合他们的研究看,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及调控,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实现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多项有机统一。

2.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理论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借助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4.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6.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①②

⑥⑦

⑧参见陶伟、刘锋、刘家明:《宁夏回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3期。参见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人文地理》1997年第3期。

参见吴承忠:《浅析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旅游学刊》1997年第4期。参见李彬:《论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1年第2期。参见吕继祥:《试论泰山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参见徐飞雄:《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试以湖南省为例》,《经济地理》1990年第3期。参见黄少辉:《开展海南岛少数民族专项旅游》,《热带地理》1989年第3期。参见莫高:《杭州民俗研究与旅游》,《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线路)设计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旅游产品。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从资源条件、产品包装、线路设计和文化保护等角度开展相应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学者们逐渐摸清的一条道路。在有效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民俗文化是旅游地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旅游者较为直接而方便地接触旅游地本土文化、社区居民生活和心态的主要方式,因此民俗旅游这种特殊的产品形式成为旅游者广泛接受的一类活动,“民俗风情游”、“民俗旅游村”等民族文化旅游与民俗旅游产

品的开发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①民俗风情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山水有形、文物有迹,而民俗和风情则主要体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情趣上。因此,促进民俗风情的产品化,营造民俗氛围,比山水风光游和文物古迹游更需要创造性的表现形式,更应该重视产品的创新,利用特定的技术,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专项旅游。对此,不少学者发表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看

法。②民俗节庆活动是少数民族文体娱乐活动的精华,为了向旅游者展示浓郁的民俗风情大观,应精选民俗节庆,将少数民族主要节日的主会场和节期固定下来,坚持长期办下去,形成定时定点的旅游产品。夏耕农提出要结合各地民族民俗特点,推出一批生活氛围强、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包括民俗风情旅游产品、民族历史旅游产品、民族宗教旅游产品、民族建筑旅游产

品、民族贸易旅游产品、民族仿古旅游产品等。③罗明义根据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提出要着

重发掘、提炼和开发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如依托各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村落或模拟村落,开发集民族建筑、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民族文化风情园(村)型的旅游产品;依托各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发以展现云南各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各异的民族风情为主的观光旅游、科考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特种旅游产品;开发以云南地方名特小吃、民族风味餐饮为主的,并与云南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等相结合的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宗教等活动为内容的

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④中国各少数民族向以能歌善舞而著名,民族舞蹈的强烈节奏感和欢快的氛围特别适合于开发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应该注意的是,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好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①②③

参见夏耕农:《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个问题》,《思想战线》1995第4期。参见和国忠:《发展云南民俗旅游业的思考》,《云南农村经济》1991年第3期;李海瑞、王兴斌:《深圳三景区成功的奥秘:“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村”和“世界之窗”的考察报告》,《旅游学刊》1995年第5期;刘其印:《让游客到民俗气氛中去感受异域风情》,《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罗汉田:《专项旅游必须重视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山曼:《论民俗旅游的技术和技术人才》,《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参见蔡宗德:《发展民俗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刘锡诚:《民俗旅游将成为旅游的主潮之一》,《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卢善庆:《简论旅游中民俗风情美》,《龙岩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沈受君:《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吴忠军:《民俗旅游村寨开发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张志寰:《民俗与旅游随谈:文化与生活复合体的共同性与互动发展的意义》,《民俗研究》1991第3期;钟明喜:《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大有作为》,《经济问题探索》1989年第12期。

蹈文化传统的关系,在发扬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舞蹈的特色和满足现代旅游者审美需求之间找到一个有机结合点,是需要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对此,李坚曾撰文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民族民间舞蹈自然、纯朴的本质,与现代人们的回归自然的意识不谋而合;它的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特点也符合现代生活节奏快速、风情变幻的审美要求;它所具有的个性化、狂放豪迈的民族气质与现代人追求情感宣泄和个性构筑的追求相呼应。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民族民间舞蹈在一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与现代游客审美心理需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作者指出,民族民间舞蹈不排斥现代生活意识的审美包装;相反,民族民间舞蹈只有现代精神的浸润,才能在现代生活中健康地向前发展。但在这样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内涵和艺

术表现手法与现代审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的原则。

①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向旅游客源市场推销的主要内容。许多研究者结合区域实践对旅游线路进行了设计,如李彬设计的“山西寻根祭祖节”旅游线路、陶伟等设计的“伊斯兰宗教节日”旅游线路等。一些地区也推出了民族民俗旅游线路,如云南推出的滇西北“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线、贵州推出的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风情旅游线、无锡推出的古运河游旅游线等。

(三)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一些学者在对旅游商品开发进行研究时,提出了旅游商品应该强调民族文化特性。如黄

鹂认为旅游纪念品要具有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②展舒言认为旅游纪念品多数植根

于民众,充满与民俗的交叉、融合,饱含、凝聚和浓缩着各类民俗事象,开发研制旅游纪念品须

注意借鉴、吸取、容纳一定的外部民俗事象,应注意避免与某些禁忌发生冲突。③丘韬英从旅

游市场的角度对湖南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④罗明义则提出应

开发以各类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为主的,集生产、加工、参观、展示、销售、购物为一体的民族旅游商品。

三、民族文化旅游需求研究

与旅游供给的研究文献较丰富的情况不同的是,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研究,或曰需求角

度的研究,为数不多,但仍然显示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⑤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中还是一个全新的、尚待开发的领域,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研究。薛群慧等人提出,旅游消费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普遍性,但民俗风情旅游消费行为除了具有旅游消费行为的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个性特征:(1)时间性。民俗旅游资源具有节律性特点,从而使民俗风情旅游消费行为具有节日性、季节性。(2)民间性。民俗风情旅游消费者往往可以直接从寻常百姓家购买旅游产品,旅游消费的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都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①②

参见丘韬英:《湖南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的需求分析》,《旅游学刊》1994年第1期。参见展舒言:《由纪念谈到旅游纪念商品》,《民俗研究》1991年第3、4期。参见黄鹂:《谈民间工艺美术与旅游事业》,《福建工艺美术》1987年第1期。参见李坚:《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学术探索》1999年第3期。

民家中得到满足。(3)大众性。民族风情旅游者与其他旅游者的区别在于,他们不是由于主观上经济拮据而选择大众性旅游消费方式,是为了体验而融入到旅游地的大众生活中,选择了大众型旅游消费方式。(4)可重复性。民俗风情旅游者在体验民俗文化时,与旅游地居民会有比较深入的人际交往,易产生比较深厚的感情,而往往会故地重游;(5)文化性。民俗风情旅游者

的受教育程度一般都比较高,他们比一般旅游者更为追求文化享受。

①张建新运用旅游心理学理论,从另一个侧面即民俗陈列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认为民俗陈列是把旧的东西展示给新的人看,这里面有时代差,有文化积淀与反弹,有审美价值取向等问题,应该认真研究。对于民俗陈列的研究,他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1)学术性与观赏性。学术性与观赏性是一个矛盾主体的两个方面,民俗陈列涉及到旅游者层次修养和审美观问题,对此要认真研究,力求使陈列从内容到形式做到雅俗共赏。(2)民俗陈列的分类。民俗陈列的分类既要选择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民俗事象陈列,也要重点突出、结构完整。针对传统的陈列方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他提出了一种新的陈列分类方式,即衣、食、住、行、娱、信分类法。(3)展示手段。传统的展示手法强调从内容到形式的高度统一,但从旅游者的审美心理看,单一的展示手段容易产生单调乏味感,降低审美情趣和效果。应采用更多的现代化展示手段使古老的习俗风情

予以生动鲜活的体现。

②四、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影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由于民族文化地区与主流文化之间较大的差异,这种社会影响更为显著。对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成为当代旅游研究中无法避开的焦点、难点。观察西方的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了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到了70年代旅游影响研究形成了经济的、社会文化的和生态环境的三个影响研究领域。其中对于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西方旅游界及社会学、人类学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为

旅游影响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③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经济中

的作用予以注意,④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已经起步,但旅游的民族文化影响研究则较欠缺。

纵观西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结合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现状,我们对今后数年的旅游影响研究、主要是民族文化影响研究的一些基本走势,提出尚不成熟的看法,供有关政府部门、研究人员和旅游产品开发商参考。

(一)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在讨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时,一些作者认识到了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加速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民族地区在全球信息时代的强力冲击下即使没有旅游者的进入,其现代化过程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④参见廖日裕、曾大伟:《略论把旅游业纳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郑洪芳、王宏晓:《论旅游业先导产业地位的确立和边疆城市的发展》,《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周崇先:《90年代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困顿与发展》,参见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6年第1、2、3、4期。参见张建新:《从旅游心理论民俗陈列》,《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参见薛群慧、邓永进:《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面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倍受人们关注。尽管目前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但在以下各点有着共识: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不存在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

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必然的存在形式;①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是变化着的,产生于特定

生存环境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随之产生变异,要想“原汁原味”、“原锅原灶”地加以“保护”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虽然出现了旅游业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风貌便会急剧改变、令旅游者大失所望的现象,但也应该认识到,当地居民趋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趋同现代化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非是人为能改变得了的。因此,不能因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就要求所有的社区居民一律保持传统面貌,希望其生活方式永远守旧。但是,通过旅游业合理、

科学的开发,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旅游的需要;②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

民族文化为基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如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上,白祖成提出,民族优秀文化包括传统文化

和现代文化中优秀文化的总和。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一要分清精华与糟粕,二要正确对待古

与今的关系,三要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对矛盾,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给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

多消极影响和负效应,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等。④但合理、科学的旅游开发也能促使优秀

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如果经过细致分析、科学规划、适当管理,可以使现代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社会“嫁接”,使其越过工业化过程,而直接进入符合生态理念的后工业化社会。其中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于文化遗迹与“活文化”采取并重的方针,一方面要树立和采取保护地方文物资料的意识和手段,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

统的文化精神。

⑤(三)民族生态博物馆:一种持续旅游模式

毋庸置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我们无法在把民族文化冻结起来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开发,而旅游者一旦涌入,又会使民族文化受到威胁,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和萎缩。如何在保护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并保持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动态的向前发展,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经历数十年的探索并尝试了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民族(民俗)文化村等形式之后,人们发现了民族生态博物馆这种持续旅游模式。

民族(民俗)博物馆是为保护民族民俗文物、丰富收藏,并为参观者了解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而建立的博物馆,其主要功能为教育和传播文化遗产。对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非常《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①②③④

参见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旅游学刊》1996年第3期;全华:《从武陵源看自然风景开发区的区域社会效应》,《经济地理》1995年第4期;胡绍林、彭法开:《规范民族民俗旅游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参见白祖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参见张铭远:《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业》,《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参见杨中芳:《现代化、全球化是与本土化对立的吗?———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

期。

重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通过运用声、像、物等手段,及时抢救、收集起来,陈放在民族(民俗)博物馆,既起到保护作用,又满足了旅游者参观的需要。但因其是一种静态的开发和保护,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作用还是有限的。

是旅游产品开发商首先意识到,原先静态的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满足旅游者的参与体验方面存在不足,并积极加以改进。其中一种曾经风行一时的产品形式就是民族(民俗)文化村。现有的民族文化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民族聚集地的就地展示型(民族文化村寨),另一种是旅游目的地的异地模拟型(民族文化村)。

就地展示型的民族文化村寨因其直接利用原生的民族村落,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但是,由于民族文化村寨是以单个民族村落为开发保护对象的,未考虑民族村落所处的社区环境,因而成了社区中开发保护的“孤岛”。当整个社区的民族文化发生退化、消亡时,这些村寨的民族文化的退化、消亡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民族文化村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作用也是有限的。

异地模拟型的民族文化村是运用人工方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从多角度反映各民族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它克服了就地展示型民族文化村寨在节令性强、民俗活动分散、文化多样性不足等方面的缺陷,将各民族文化集中在一起向旅游者作集中展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需要。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萃精华、有所取舍”的指导原则,很好地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由于模拟型民族文化村是为迎合旅游目的而专门建设的,虽然能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但它与就地型民族文化村寨相比,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应,过多的虚拟和移植,降

低了旅游者的出游满意度。

①在全球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持续旅游模式———生态博物馆。也许最早提出这一模式的博物馆学者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旅游开发的产品形式,但它确实为民族文化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途径。

生态博物馆是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形式。它以各

种方式记载和保护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的向前发展。②民族生态博物馆则是把少数

民族自然、社会、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生态博物馆。③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

府已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创建了梭噶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中挪两国还拟定将增建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锦屏县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县肇兴乡安堂寨侗族生态博物馆,以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贵州民族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先河,同时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②③参见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中国博物馆》1995年第2期;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来源》,《中国环参见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文本)》,《中国博物馆》1996年第2期;博讯:《江泽民主席和挪威国王、王后出席贵州生态博物馆协议签字仪式》,《中国博物馆通讯》1997年第11期;博讯:《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合作开发总署签署关于“贵州省文化遗产活动的意向书”》,《中国博物馆通讯》1999年第4期。

参见敏慧:《中国民俗文化村》,《民族论坛》1991年第4期;姜木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刘圣佳:《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作为一种实现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生态博物馆强调如下理念:①(1)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讲,生态博物馆的面积等于社区的面积;(2)生态博物馆非常强调“尊重”,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信、自豪、自重的社区文化价值观,这是一个社区文化赖以长期保存的思想基础;(3)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为将来而保护某种文化整体的手段,因此强调一切有关的文化记忆要原始地保留着,作为这一种文化延续和继承的见证,以排除因实物的征集而破坏了社区记忆的完整性;(4)生态博物馆强调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的参与,社区的居民是文化的拥有者和主人,不能将他们从生态博物馆的社区里分离出去。

结 语

1.我们需要建立某种概念体系,来规范涉及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学术研究,使各自独立的研究能够交流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同时增加中国民族学、旅游学、资源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

2.在已有的资源研究、产品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对旅游者及其与旅游接待地社区关系的研究,深化对民族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的理解,提高旅游产品的服务水平。

3.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到底有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如何减少旅游者的进入对旅游地民族文化的剥蚀,民族社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示范效应和憎畏感的演化过程,以及其他旅游人类学问题,需要着手进行认真的、适度超前研究。因为社会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预先了解社会的动向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4.民族文化旅游除了生态博物馆之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发展模式?持续旅游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是民族文化旅游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性质的旅游地,其适宜的VERP模型(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一定会存在着某种不同,我们要作的,不仅要知道这种不同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需要指出不同的地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发现来指导今后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 刘世哲〕

①参见安来顺:《法国生态博物馆巡礼》,《中国环境报》1998年2月8日;张勇:《生态博物馆思维初探》,《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2期;王建章:《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民俗开发》,《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魏光:《生态博物馆探索》,

Ethno-National Studies No.4 2000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

Fang Hui(76 The cultural relic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ar 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with great collecting value and have to be protected according to law in establishing Yunnan as a major pr ovince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s.In order to put the work into effect,it is necesarr y to heighten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strengthen the strictness in enforcing the law and in the judicial work.

A summarized account of China's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ethnic cultures Wu Bihu and Yu Qing(85

…………………………………)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eth-nic cultures in China since1985,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ummarized account of China's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ethnic cultures in four aspects of defining relevant concepts,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supply of tourism of ethnic cultures,researches on the r equirement of tourism of eth-nic c ultur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of ethnic cultures.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pr ogress,academic trends,and puts for ward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atters to which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the days to come.

On the spu riou sness and value of new edition's“Album of Paintings

of Ethnic Miaos”published in Taiwan Du Wei(95

…………………………………) Paintings of Various Miaos is an important classical book reflecting the styles and features of vari-ous ethnic gr oups living in Guizhou in the Qing dynasty,which is excellent in both dra wing and writing,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hand-written copies that are spreading among people,yet it had never been officially collated and published.When Album of Paintings of Ethnic Miaos,a collected copy of “Paintings of V arious Miaos”kept in Taiwan was photolithographed and published,the“Album”has often been quoted by academic circles.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analysing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 ent editions of Paintings of Various Miaos,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Album of Paintings of Ethnic Miaos is a counterfeit,which was conc octed for seeking pr ofits by bookseller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the conclusion is dra wn by the author after the textual studies of Album of Paintings of Ethnic Miaos in the contextual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paintings are arranged,the c ontent and painting skill,the for m and style of writing,conventions in using seals,the wr ongly witten characters and missed characters,etc.

V iewin g the economic develop ment of the oversea ethnic Chinese at the angle of globalization:a book review of“Researches on Economy of Oversea

Ethnic Chinese”Li zhuqing(101

…………………………………………………………) Protect and carry forward urban ethnic cultures:a summarized account of the symposium on urban ethnic cultures Guo Aimin(103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