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实验题目】

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1、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测定

2、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测定

3、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

1、临界值和最大值

2、传导速度

3、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实验原理】

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动作电位(AP)是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信号。多个神经元的轴突集结成束形成神经,APs沿感觉神经经外周传向中枢或沿运动神经由中枢传向外周。坐骨神经干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分别联系腿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骨骼肌)。如果电刺激一根离体的坐骨神经干,通过细胞外引导方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刺激强度越大,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就越多,CAP的幅度也就越大。与胞内引导得到的单细胞AP相比,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阈电位是指一个刚刚能观测到的CAP,所对应的刺激为阈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CAP幅度相应增大。最大CAP所对应的最小刺激电位即最大刺激。

动作电位可以沿神经以一定的速度不衰减地传导,传导速度的快慢基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物体对其坏境的适应性。它们包括神经的直径、有无髓鞘、温度等等。

神经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将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最终恢复正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等。绝对不应期内,无论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神经再一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内,神经兴奋性较低,较大的刺激能够引起兴奋。绝对不应期决定了神经发放冲动(动作电位)的最高频率,保证了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区别于

局部电位),以及单向传导(只能有受刺激部位向远端传导,不能返回)的特性。不应期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上特定离子通道的特点,如钠、钾离子通道。

【实验方法】

1、制作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5,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信号输入倒显得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A、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临界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从“实验”菜单中选取“神经干动作电位”,出现自动设置的界面,各项参数已设置好,界面中只有一个采集通道,对应仪器面板上的通道1(因此信号输入线应连接在通道1)。

(2)检查装置链接正确,确定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神经是否具有活性。采用刺激强度1V,刺激时程0.2ms,延时5ms,刺激模式为单刺激。选择“同步触发”,按下“开始刺激”后,正常情况下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双相电位即CAP。

(3)降低刺激强度,确定CAP的阈电位。记录刺激阈值及CAP幅度(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差值)。

(4)以0.05V或更小的间隔,逐渐增大刺激强度,观察CAP幅度的变化,同时,记录刺激电位及对应的CAP幅度,直到CAP达到稳定,即最大值(神经标本在正常生理活性时,1V 以内的刺激强度即可引起最大的CAP)。

B、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1)从“实验”菜单中选取“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界面出现两个采集通道,对应通道1和通道2,因此采用两对引导电极R1-R2和R3-R4(或R2-R3),同时输入两道信号。

(2)使用单刺激模式,调整刺激强度,使产生最大CAP。

(3)测量两个通道显示的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

(4)测量R1和R2之间神经的长度。

(5)重复步骤1-4至少三次。

(6)计算传导速度:传导速度=△D(mm)/△T(ms)

(7)计算几次重复测量得到的传导速度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差(SD)。

C、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确定

(1)采用双刺激模式,刺激条件相同,产生一对幅度相同的最大的CAP。

(2)逐渐减小两刺激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幅度刚刚开始减小,即进入相对不应期。此波间隔与绝对不应期之差即为相对不应期。

(3)继续减小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刚刚完全消失,此间隔即为绝对不应期。

(4)重复步骤1-3至少三次。

(5)计算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均值(Mean)及标准差(SD)。

【实验结果】

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表1.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的变化数据

实验次数刺激强度(V)CAP(mV)实验次数刺激强度(V)CAP(mV)

1 0.91 2.080 7 0.49 2.030

2 0.84 2.070 8 0.42 1.842

3 0.77 2.040 9 0.35 1.720

4 0.70 2.280 10 0.28 1.200

5 0.63 2.080 11 0.21 0.570

6 0.56 2.013 12 0.14 0.000

图1.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阈电位(当前刺激强度为0.16V)

图2.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最大幅度2.28mV(当前刺激强度为0.70V)

图3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的变化曲线图

由实验数据可得, 当刺激强度为0.16V时,刚好能观察到一个CAP; 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当刺激强度增加到0.70V时,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加,即最大刺激强度为0.70V,此时CAP 为2.280mV。

由图像可得出,存在一个CAP开始出现的刺激强度临界值即阈值,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逐渐增强,CAP也在逐渐增加,当刺激强度达到一个最大值时,在增加刺激强度,CAP的值保持不变。

B、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测定

图4. 某次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图

表2. 蟾蜍坐骨神经干传导时间记录数据

R1、R3电极间距离传导时间差△t(ms)传导速度(mm/ms)平均值(mm/ms)标准误

1 20mm 0.95 21.05

2 20mm 0.95 21.05

24.335 1.935

3 20mm 0.75 26.67

4 20mm 0.7 28.57

由上表数据可得传导速度的平均值为24.335mm/ms,标准差为3.87,标准误为1.935。由标准差和标准误的数据可以看出,四次实验测得的传导速度波动性不大,即实验数据较为准确。

C、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测定

图5.双刺激下刚刚进入相对不应期内的神经干CAP图

图6.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绝对不应期测量图

表3.蟾蜍坐骨神经干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的测量数据

相对不应期(ms)绝对不应期(ms)第一次实验8.1 1.1

第二次实验7.2 0.5

第三次实验 4.8 0.5

均值 6.7 0.7

标准误 1.59 0.20

对坐骨神经干进行双刺激,会出现两个CAP。减小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开始减小,表明第二个刺激进入了前一次兴奋的相对不应期;继续减小刺激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刚好完全消失,表明第二个刺激落入第一次兴奋后的绝对不应期;由上表数据可得,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绝对不应期为0.7ms,相对不应期为6.7ms。

由上表可得绝对不应期测量的标准误较小,为0.2,表明数据的波动性较小,结果较为准确;而相对不应期的测量中标准误相对较大,为1.59,表明数据的波动性较大;分析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过久,未及时将神经浸泡到任氏液中导致神经失活或者实验刺激强度过大,间隔过短,连续刺激使得神经灵敏性降低。

【分析讨论】

1、对比动作电位,分析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特点,并解释其随刺激幅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答: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神经干是混合纤维,包含着多种兴奋性不同的神经;坐骨神经是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的,电刺激离体的坐骨神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电位,且刺激的强度越大,兴奋的神经越多,CAP的值也就越大,即阈值强度的刺激刚刚可以引起神经干中一些兴奋性较高的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其余兴奋性较低的纤维陆续产生动作电位,故在一定范围内CAP的值会随刺激幅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刺激超过最大强度时,全部神经纤维都产生了动作电位,再增加刺激强,CAP的值保持不变。

2、分析解释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实验中通道2和1所记录的CAP的不同之处,分析蟾蜍坐骨神经干中所包含的神经纤维种类及其传导速度,判断所测定的纤维类型,分析实验中可能影响传导速度数值的因素。

答:(1)实验中采用两对引导电极同时输入两道信号,通道1记录的是第一对引导电极引导出的CAP图像;通道2记录的是第二对引导电极引导出的CAP图形。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道1所记录的CAP值较通道2所记录的CAP值大,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道1电极更靠近神经的中枢端,中枢端神经较粗和多,兴奋性比通道2电极记录的更强。

(2)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种类,神经纤维的粗细程度等有关,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不同,其传导速度主要受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及有无髓鞘的影响。由相关资料可得,蟾蜍坐骨神经干为混合型神经,其直径一般为3-29μ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α类纤维,它是蛙神经的主要组成部分,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m/s。蟾蜍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由实验测得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是24.335m/s,可知其神经纤维主要类型是A类神经纤维。

(3)实验温度、神经的完整程度、神经的活性、蟾蜍个体差异、仪器的测量误差等都会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值。

3、分析不应期之内CAP变化的原因。

答:由实验可得,在绝对不应期内,无论给予第二次刺激强度多大,都不会产生第二个动作电位,因为动作电位的产生依靠钠离子的内流,电压门控的Na+通道在激活后会处于失活状态,然后再恢复到关闭状态,等待重新开放,进一步引发新动作电位的产生;而绝对不应期内电压门控的Na+通道处于全部开放或失活的状态,无论再给予多强的刺激,这些门控

通道都不能产生钠离子的内流,即无法引发第二个动作电位。

在绝对不应期之后,膜的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原水平,部分Na+通道重新恢复到静息状态,这些Na+通道能够在新的刺激下重新开放引发动作电位,因此在相对不应期内给予一个大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能再次使其产生动作电位。但是由于通道活性未达到正常水平,所以第二个动作电位幅度小于正常值。

4、分析电生理实验中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在方法学、所获信号以及应用方面的不同之处。

答:细胞外记录是在不损伤相关记录的神经元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是放在细胞或组织表面即可进行记录,此时记录到的神经元的活动较细胞内记录更接近于生理状态;细胞外记录得到的信号是是双相波峰(正—负);细胞外微电极记录一般用来测量细胞放电的准确数目,而用来测量提供单个细胞放电大小。在整体动物实验时,可以通过细胞外记录确定被记录的神经元的属性或类别。

细胞内记录是用尖端直径小于50μm的微细电极直接穿破细胞膜后的记录,可获得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与兴奋状态时的有关膜电位变化的数据,可以观察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膜电位变化及突触后反应;但在记录过程中,电极穿刺对细胞的损伤较大,记录的稳定性较差。该方法主要还是侧重对整体动物的研究,而对离子通道的功能和药理作用及离子通道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目前还不能通过载体细胞内技术实现,只能通过膜片钳技术来实现。

5、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剥离神经要小心仔细,神经干尽可能长并保证神经的完整性,但要去除多余的神经以免实验测量时干扰限号;

(2)用棉线结扎神经时,棉线不要留的太长,以免干扰信号;

(3)将神经干放在引导电极上时,不能与标本盒壁接触,尽量拉成水平线,不能折叠或倾斜防止;

(4)刺激强度在开始时不能过强,应逐渐增强或减弱,以免过强的刺激使神经标本损坏;(5)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实验时,要保证测量的神经尽可能长,即测量所用电极距离要尽可能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整个实验过程中要迅速并不断用任氏液亲润标本以保证神经的活性;标本盒中应避免有过多液体,以防止短路;

【参考文献】

MCB 404- Packet 1 of 2,Carl Malmgren,Spring 2006

生理学实验(第三版),解井田赵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版)王玢左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材料指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解剖教研室编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录 第一章绪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三、实验室守则…………………………………… 第二章实验指导及报告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 任务三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 任务四观察头颈肌(系解+局解)…………………… 任务五观察躯干肌(系解+局解)…………………… 任务六观察四肢肌(系解+局解)………………… 任务七观察消化系统………………………………… 任务八观察呼吸系统……………………………….. 任务九观察泌尿系统……………………………….. 任务十观察男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一观察女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二观察腹膜分泌系统……………………. 任务十三观察心脏模型…………………… 任务十四观察全身动脉…………………… 任务十五观察全身静脉…………………………..

任务十六观察淋巴系统……………………………. 任务十七观察眼模型……………………………… 任务十八观察耳模型…………………………………任务十九观察脊髓模型………………………………任务二十观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任务二十一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任务二十二观察脑的被膜、血管……………………任务二十三观察脑神经…………………………………任务二十四观察脊神经…………………………………任务二十五观察脏神经……………………………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目的和原理】 神经纤维的兴奋表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通常称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外表面,已兴奋部位带“负电”,未兴奋部位带“正电”,用引导电极引导出此电位差,输入到示波器,则可记录到动作电位的波形。本实验用细胞外记录法,可引导出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产生一个可以传导的动作电位,它依局部电流或跳跃传导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其传导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有无髓鞘等因素,可用电生理学方法来记录和测量。 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学习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及其基本波形的判断和测量。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其不应期的测定方法,通过调整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测定坐骨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电子刺激器、示波器(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 【实验步骤】 1.制备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操作方法详见3.8。 2.连接装置(见图8-1-1)。 3.准备仪器: (1)刺激器:调节刺激器各项参数:刺激方式连续刺激,频率16Hz,刺激强度0.5v,波宽0.1ms。调节延迟使动作电位的图像位于示波器荧光屏的中央。 (2)示波器:灵敏度:1~2mv/cm,扫描速度:1~2ms/cm,引导电极输入到示波器的“AC”端,双边输入,刺激器的“同步输出”接示波器“外触发输入”,触发选择设置为“同步触发”。 4.观察项目: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传导速度测定 实验目的:加强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原理:通过测出示波器上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和传导所需的时间,计算传导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的兴奋状态。 1.潜伏期法:测量第一个通道动作电位潜伏期的时间t,输入刺激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v=s/t。 2.潜峰法: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和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v=(s2-s1)/(t2-t1)。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 2.连接仪器,引导动作电位波形。 3.剪裁编辑图形,计算传导速度。 实验结果:1.(见图) 2.计算 S=10mm,t=0.33ms,v=10mm/0.33ms=33m/s 分析讨论: 1.我们通过对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结合神经干的特性进行分析:动作电位的起点本质是神经干中传导速度最快的一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达记录点引起的,潜伏期法测量的速度本质是此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而潜峰法的形成本质是各种神经纤维兴奋相互叠加后最强的部分。如果采用潜峰法

测量,由于“迁延效应”代表的时间不够准确,不能代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故应该采用潜伏期测量才更准确。 2,.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干表面传导,兴奋传播过程中造成引导电极下电位改变,故可记录到双相动作电位.通过两对引导电极可观察到兴奋由一对引导电极下传至另一对引导电极下所需时间,根据兴奋传播的距离和所需时间即可计算出传导速度. 实验结论:本实验中测出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33m/s。由实验可知,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受到有效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同一条神经干中不同的神经纤维兴奋性不完全相同,且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改变,兴奋以一定的速度在神经干表面传导,神经兴奋的传导依赖于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测定不应期的方法和原理,并加深对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的理解。 实验原理: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即动作电位。一次兴奋产生后,必须经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等变化后,兴奋性才能恢复。本实验中先给一个条件刺激,再用另一个检验刺激在兴奋的不同时期给予刺 激,检查神经对检验性刺激反应的兴奋阈值及所引起动作电位的幅度。即可观察到神经组织兴奋性的变化过程。 实验步骤: 1.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并浸在任氏液中,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实验。 2.连接仪器,设置实验参数,观察并测量神经干的不应期。 实验结果:(见图) 分析讨论: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案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四年本科 课程编号: 制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制定人员:朱道立 制定日期:2011.7 审定人: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案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案 师:朱道立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本科生 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要求 严格遵守上课纪律,不迟到。 实验前要做好预习,并填好预习报告。 实验观察要求认真仔细,鼓励探索与讨论。 认真准备“课堂问答”,积极回答课堂提问。 实验报告:认真完成,按时上交,绘图用铅笔要有标注。 组长做好卫生安排,值日生自觉留下做好卫生工作。 标本、模型、装片要轻拿轻放,损坏要登记并按规定赔偿。 注意保持清洁,不乱扔垃圾和废品。

绘组织结构图: 单层柱状上皮多极神经元 课堂问答: 什么是上皮、内皮、间皮? 人血有哪些有形成分?光镜下怎样区分五种白细胞?

二运动系统实验 目的: 察骨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察人类骨骼的组成及其构造特点 过几个主要关节的观察,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 察骨骼肌形态及组成,了解各骨骼肌的名称和作用 用具: 镜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散骨。 :髋关节标本、肩关节标本、膝关节标本、肘关节标本、脊椎骨及关节标本、胸骨及关节标本、手关节标本、足关节标标本。 :肌肉模型 :骨、骨骼肌(猪) 步骤: 骼 骨形态、构造和成分: :长、短、扁、不规则骨 :骨膜、骨质、骨髓 :有机物,无机物 脊柱: :椎体、椎弓、椎孔、棘突、横突、上下关节突、椎间孔。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1、尾椎1。 :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韧带。 特征观察 胸廓: 椎、12对肋骨、1胸骨。 颅骨: 8块,面颅15块。 上肢骨及连接 带骨:锁骨、肩胛骨 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指骨。 :肩关节、肘关节。 下肢骨及连接 下肢带骨:髋骨 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髋关节、膝关节、骨盆、足弓。 骼肌 肌的形狀和结构 结构可分为肌腹和肌腱(由胶原纤维构成)。 长、短、扁、轮匝肌;有二腹肌、二头肌。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浅筋膜(皮下筋膜)、深筋膜(固有筋膜)

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妇人实验报告_0986文档

2020 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妇人实验报告_0986文档 EDUCATION WORD

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妇人实验报告_0986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1.捣毁脑脊髓 2.分离坐骨神经 3.安放引导电极 4.安放刺激电极 5.启动试验系统 6.观察记录 7.保存 8.编辑输出 1.观察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引导(单通道,单刺激) 如图,观察到一个双相动作电位波形。 2.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双通道,单刺激) (1)选择“神经骨骼肌实验”―“传导速度测定”

(2)改变单刺激强度 (3)传导速度=传导距离(R1--R2-)/传导时间(t2-t1) 如图所示,两个波峰之间的传导时间△t=(t2-t1)=0.66ms 实验中,我们设定在引导电极1和3之间的距离△R=(R1--R2-)=1cm 故传导速度v=△R/△t=1cm/0.66ms=15.2m/s 3.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不应期观察 由上图可知,当刺激间隔时间为 4.61ms时,两双相动作电位开始融合,此时为总不应期;当刺激间隔时间为1.05ms时,双相动作电位完全融合,此时为绝对不应期。 故相对不应期=总不应期?C绝对不应期=4.61ms?C1.05ms=3.56ms 4.普鲁卡因对神经冲动传导的阻滞作用 如图所示,在两通道之间滴加普鲁卡因后,两双相电位间的波峰间隔时间为 1.03ms,由引导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1cm,得此时传导速度: V1=1cm/1.03ms=9.71m/s 5.机械损伤对坐骨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影响 由图可知,当剪断两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干时,第二通道的双相动作电位消失。故机械损伤对神经动作电位传导的阻滞作用比局麻药强。 6.实验注意事项 a)牛蛙腓肠肌后的神经干分支较难找,可以适当剪开周围软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实验题目】 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1、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测定 2、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测定 3、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 1、临界值和最大值 2、传导速度 3、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实验原理】 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动作电位(AP)是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信号。多个神经元的轴突集结成束形成神经,APs沿感觉神经经外周传向中枢或沿运动神经由中枢传向外周。坐骨神经干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分别联系腿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骨骼肌)。如果电刺激一根离体的坐骨神经干,通过细胞外引导方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刺激强度越大,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就越多,CAP的幅度也就越大。与胞内引导得到的单细胞AP相比,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阈电位是指一个刚刚能观测到的CAP,所对应的刺激为阈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CAP幅度相应增大。最大CAP所对应的最小刺激电位即最大刺激。 动作电位可以沿神经以一定的速度不衰减地传导,传导速度的快慢基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物体对其坏境的适应性。它们包括神经的直径、有无髓鞘、温度等等。

神经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将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最终恢复正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等。绝对不应期内,无论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神经再一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内,神经兴奋性较低,较大的刺激能够引起兴奋。绝对不应期决定了神经发放冲动(动作电位)的最高频率,保证了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区别于局部电位),以及单向传导(只能有受刺激部位向远端传导,不能返回)的特性。不应期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上特定离子通道的特点,如钠、钾离子通道。 【实验方法】 1、制作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5,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信号输入倒显得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A、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临界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从“实验”菜单中选取“神经干动作电位”,出现自动设置的界面,各项参数已设置好,界面中只有一个采集通道,对应仪器面板上的通道1(因此信号输入线应连接在通道1)。 (2)检查装置链接正确,确定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神经是否具有活性。采用刺激强度1V,刺激时程0.2ms,延时5ms,刺激模式为单刺激。选择“同步触发”,按下“开始刺激”后,正常情况下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双相电位即CAP。 (3)降低刺激强度,确定CAP的阈电位。记录刺激阈值及CAP幅度(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差值)。 (4)以0.05V或更小的间隔,逐渐增大刺激强度,观察CAP幅度的变化,同时,记录刺激电位及对应的CAP幅度,直到CAP达到稳定,即最大值(神经标本在正常生理活性时,1V 以内的刺激强度即可引起最大的CAP)。

解剖牛实验报告-

解剖牛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牛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生理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姓名 学号 系别 组别 同组姓名

实验室温度20℃ 实验日期2015年4月24日 一、实验题目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 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B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C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不应期的确定 二、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 (1)临界值和最大值 (2)传导速度 (3)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三、实验原理 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动作电位(AP)是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信号,多个神经元的轴突集结成束形成神经,APs沿感觉神经有外周传向中枢或沿运动神经由中枢传向外周。坐骨神经干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分别联系腿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骨骼肌)。如果电刺激一根离体的坐骨神经干,通过细胞外引导方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

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刺激强度越爱,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就越多,CAP 的幅度也就越大。与胞内引导得到的单细胞AP相比,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阈电位是指一个刚刚能观测到的CAP,所对应的刺激为阈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CAP幅度相应增大。最大CAP所对应的最小刺激电位即最大刺激。 动作电位可以沿神经以一定的速度不衰减地传导,传导速度的快慢基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物体对其坏境的适应性。它们包括神经的直径、有无髓鞘、温度等等。 神经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将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最终恢复正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等。绝对不应期内,无论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神经再一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内,神经兴奋性较低,较大的刺激能够引起兴奋。绝对不应期决定了神经发放冲动(动作电位)的最高频率,保证了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区别于局部电位),以及单向传导(只能有受刺激部位向远端传导,不能返回)的特性。不应期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上特定离子通道的特点,如钠、钾离子通道。 四、实验方法 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 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 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 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2,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 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 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信号输入倒显得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1.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实验报告 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如:(1)椎骨的形态特征? (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 (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 组别: 日期: 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验内容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 分离躯干骨标本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标本 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观察躯干骨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观察躯干骨连接时,重点认识椎间盘的结构,椎骨间的韧带,脊柱侧面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及形态。认识胸骨角。 (五)实验结果

生理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姓名 学号 系别 组别 同组姓名 实验室温度20℃ 实验日期2015年4月24日一、实验题目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 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B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C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不应期的确定 二、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 (1)临界值和最大值

(2)传导速度 (3)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三、实验原理 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动作电位(AP)是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信号,多个神经元的轴突集结成束形成神经,APs沿感觉神经有外周传向中枢或沿运动神经由中枢传向外周。坐骨神经干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分别联系腿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骨骼肌)。如果电刺激一根离体的坐骨神经干,通过细胞外引导方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刺激强度越爱,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就越多,CAP的幅度也就越大。与胞内引导得到的单细胞AP相比,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阈电位是指一个刚刚能观测到的CAP,所对应的刺激为阈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CAP幅度相应增大。最大CAP所对应的最小刺激电位即最大刺激。 动作电位可以沿神经以一定的速度不衰减地传导,传导速度的快慢基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物体对其坏境的适应性。它们包括神经的直径、有无髓鞘、温度等等。 神经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将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最终恢复正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等。绝对不应期内,无论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神经再一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内,神经兴奋性较低,较大的刺激能够引起兴奋。绝对不应期决定了神经发放冲动(动作电位)的最高频率,保证了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区别于局部电位),以及单向传导(只能有受刺激部位向远端传导,不能返回)的特性。不应期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上特定离子通道的特点,如钠、钾离子通道。 四、实验方法 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 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 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 电极R1-R2,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人体实验报告

人体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尺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 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 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 A、人体侧高仪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 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 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 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内容可略) 1.1.2 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

机能学实验报告

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 2.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分析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和骨骼肌、心肌一样,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有些也具有自律性。相比之下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慢,伸展性大,具有紧张性收缩,对化学物质、温度变化

及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性。小肠离体后,置于适宜的溶液中,观察其收缩活动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观察分析上述生理特性。 三、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家兔 2、器械、药品:电热恒温水浴锅、浴槽、张力换能器(量程为25g以下)、BL-410生物记录系统、L型通气管、道氏袋、注射器、培养皿、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台氏液、0.01%去甲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1mol/L NaOH溶液、lmol/L HCl 溶液、2%CaCI2溶液。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标本制备流程: ①击昏家兔: 用木槌猛击兔头枕部,使其昏迷。 ②剖开腹腔快速取出肠管: 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快速取长20~30cm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置于供氧台氏液中轻轻漂洗,把肠内容物基本洗净。 ③制作离体肠标本: 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2-3cm,两端各系一条

线,保存于供氧的38C左右的台氏液中 2、仪器安装与调试实验安装(如图): 恒温水浴锅控制加热,恒温工作点定在38C。 将充满氧气的道氏袋与通气钩相连接,将肠段一端系在通气管钩上,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控制通气量,使氧气从通气管前端呈单个而不是成串逸出。 仪器调试:BL-410系统的使用,选择“实验项目”中的“消化实验”选中“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相关参数设置的参考值:时间常数t -DC 高频滤波 F —30Hz,显速—4.00s/div,增益—100g。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条上的“开始” 按钮,调节参数至波形幅度、密度适当,待收缩曲线稳定后,单击记录按钮。 观察项目现象及解释 1.待标本稳定后,记录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对照曲线。 2?乙酰胆碱的作用用滴管吸入0.01%乙酰胆碱向灌流浴槽内滴1~2滴。观察到明显效应后,立即从排水管放出浴槽内含乙酰胆碱的台氏液,加入新鲜温台氏液,由此反复3次,以洗涤或稀释残留的乙酰胆碱,使之达到无效浓度,待小肠运动恢复后进行

神经干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比较

2.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给具有兴奋性的神经干以一定强度的刺激,会产生动作电位并传导。在神经细胞外面,已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部位。当神经冲动通过后,兴奋处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时的水平。所以兴奋部位和邻近部位之间可出现电位差,用引导电极引导出此电位差,输入到示波器,则可记录到动作电位的波形。本实验采用细胞外记录法,可引导出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 3.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产生一个可以传导的动作电位,它以局部电流或跳跃式传导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其传导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有无髓鞘等因素。坐骨神经-腓神经为一混合神经干,其动作电位是由一群不同兴奋阈值、传导速度和幅值的电位总和而成,为复合动作电位。蛙类坐骨神经干中以Aa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大约35~40m/s。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距离和通过这些距离所需的时间,即可计算出该神经干兴奋传导的速度。 4.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各不相同,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环境温度等因素。蛙类坐骨神经干中以Aα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大约35~40m/s。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距离(d)与通过这一距离所需的时间(t),即可根据V=d/t 求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5.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相对于未兴奋部位来说呈负电位,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通过单极或双极电极的引导在记录系统上进行显示和分析。由于采用的是胞外记录的方法,因而在单极记录时,测得的动作电位实际上是组成神经干中的每根神经纤维兴奋后的超射值在神经干表面的叠加。即此动作电位是一复合波,其上升相、下降相及峰值不是相应的单一动作电位波形的去极化相、复极化相及峰电位。在双极记录时,测得的波形实际上是两个记录电极的电位差,与单一动作电位波形相差更大,这使问题的分析更加复杂。动物实验制作的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中,神经干是由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不同种类神经纤维所组成,故复合动作电位记录的是复合波。然而,每种纤维兴奋后传导速度各不一样,波长也各不相等,加上引导方式不同,这也增加了我们分析复合双相动作电位的复杂性及带来传导速度测定的困难。 6.对于单根神经纤维,其兴奋后产生负波。对于某一点,负波的产生和终止不是突然的,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高点,故记录曲线的上升和下降都具有一定的斜率。神经干受刺激后,由于不同神经纤维兴奋产生了不同的负波,它们波长不等,传导速度也不相等,所以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Experimental report of neUhtstem action potential 告 Intern ship report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蛙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2. 观察坐骨神经干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并测定最大刺激强度 3. 测定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4. 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方法 5. 观察机械损伤或局麻药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对象:牛蛙 2. 实验药品和器材:任氏液,2%普鲁卡因,各种带USB接口或插头的连接导线,神经屏 蔽盒,蛙板,玻璃分针,粗剪刀,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滴管,蛙毁髓探针,BL-420N 系统 三、主要方法和步骤: 1. 捣毁脑脊髓 2. 分离坐骨神经 3. 安放引导电极 4. 安放刺激电极 5. 启动试验系统 6. 观察记录 7. 保存 8. 编辑输出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 1.观察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引导(单通道,单刺激) 如图,观察到一个双相动作电位波形。

Pm驴:i SQOQOKi 2.0 ms 7 射¥ 也00z 时间 一—j .................... : .................. 频率: 最大值- ...... ' ........ ' ......... [ ........ ;...... [协小值: -15 - -20 _ 1 OOY oo: oo. m兀卫EQ创 2.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双通道,单刺激) -ID kUUUChz L.U ns ZlT m¥ii J.ttmz j ................. ■:- I 2? 1. WV 1 I --------------- 14 I I 4 I I I ooTio mo oa nr iins on oo oru oom coe co nr n o日on m nn oo oo ni2 DO on rtu OO CIJ ri^ oo oc OIA (1) 选择“神经骨骼肌实验”一“…传导速度测定” (2) 改变单刺激强度 (3) 传导速度=传导距离(R1--R2-)/传导时间(t 2-t 1) 如图所示,两个波峰之间的传导时间△ t = (t 2-t 1) = 0.66ms 实验中,我们设定在引导电极1和3之间的距离△ R = (R 1--R2-) = 1cm 故传导速度v = △ R/ △ t = 1cm / 0.66ms = 15.2 m/s 释: 最 大ii; ■小 值: 平均值: 嶂赠但? 面租 BJ祠; 最知宜. 环值: 平均值: 而租

完整word版,人体机能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作者:2011222681宋利婷组员:2011222702曾惜2011222709张芮2011222698杨袁虹 一、实验对象:蟾蜍 二、实验目的: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掌握坐骨神经制备方法与引导动作电位的方法,理解与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概念测定潜伏期时程和波幅,学会通过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通过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理解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三、实验内容 图一: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测定 由上图可知,以0.100v为起始刺激强度,在0.100到0.300v的刺激时,不产生动作电位,

逐渐增大强度,一直到当刺激强度为0.4V时,刚好引产生动作电位,即阈刺激为0.4V,当刺激强度达到1.4V后,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也不再改变,即最大(适)刺激强度为1.4V. 图二:潜伏期波幅时程及速度的测定 由在最适刺激强度时动作电位原图上进行区间测量可知,潜伏期为0.60ms,时程t1为2.84ms ,波幅为2.72mV,输入刺激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距离s=1.3cm,以传导速度和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传导速度v1=s/t1,求得的速度v1=45m/s 图三:潜峰法测量速度

如图是通过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t1-t2),测量并输入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为(s2-s1),s2=4.7cm,s1=3.8cm,t1-t2=0.28ms,由传导速度和用公式计算传导速度:v2=(s2-s1)/(t1-t2),v2=321m/s 图四: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对象:蟾蜍 一实验目的 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掌握引导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和测定其传导速度的基本原理。 二相关知识 (一)兴奋及兴奋性的概念 (二)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动作电位时程和幅值 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可以在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基础 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这种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局部电流的形式 1、细胞外记录 2、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神经干是由许多粗细不等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故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不同,它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合成的一种复合电位。 三实验原理 (一)、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 1、记录出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双相动作电位的原理 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与电极所接触的两点之间没有电位差,所以两电极之间也无电位差存在,扫描线为一水平基线。在神经干左端给予电刺激后,则产生一个向右传导的冲动(负电位),当冲动传到1电极(负电极)下方时,此处电位较2处为低,产生了电位差,扫描线向上偏转,记录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在电生理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习惯上规定负波向上)。随后,冲动继续向右侧传导,离开1电极传向2电极处。当它到达2电极(正电极)下方时,因1电极处神经差不多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于是2电极处又较1电极处为负,引起扫描线向下偏转,记录出一个向下的波形。这样,在神经冲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就记录出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双相动作电位。 负电极在前时,它首先记录到神经干表面由正变负的电位变化,经历了由正到负再到正的过程,因此记录出动作电位的上相。当在后的正电极记录到这种同样的电位变化过程时,显示相反的情况,记录出动作电位的下相。如果互换正、负电极的位置,则记录到先降后升的双相动作电位。 C.?? A点神经纤维多于B点(次要原因)。 (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 四实验步骤 (一)、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 通过观看录象让学生学习制作方法

实验一_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电生理学实验方法。 4.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基本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作电位即为单相向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的动作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坐骨神经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金冠剪、眼科剪、毁髓针和玻璃分针)、蛙板、固定针、不锈钢盘、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计算机生理信号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 四方法步骤: 1.蟾蜍的单毁髓与双毁髓 一手握住蛙或蟾蜍(可用纱布包裹蟾蜍躯干部),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蛙或蟾蜍的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使头端向下低垂; 另一手持毁髄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触划,当触及到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此处与两眼的联机成等边三角形)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髄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即可进入枕骨大孔(图t-1)。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捣毁脑组织。如毁髄针确在颅腔内,实验者可感到针尖触及颅骨。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冋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的后肢突然蹬直,而后瘫痪如棉(图t-2),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如动物仍表现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必须重新毁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使蟾蜍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如被射入,则需立即手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2.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 (1) 剥制后肢标本(图t-3) (2) 分离两后肢(图t-4)

【实验报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及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二: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及 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人: 同组人: 【实验目的】 ?了解肌肉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 ?观察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掌握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及其基本波形的判断和测量。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其不应期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 肌肉兴奋的外在表现是收缩。 当其受到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迅速发生一次收缩反应,叫单收缩。单收缩曲线分为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三个时期。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相继受到两个以上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时,因频率不同,下一次刺激可能落在前一刺激所引起的单收缩的不同时期内,造成: ?几个分离的单收缩:频率低于单收缩频率,间隔大于单收缩时间 ?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 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各收缩不能 分开,肌肉维持稳定的收缩状态。 ?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兴奋的标志是动作电位。在一定范围内神经 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各神经纤维兴奋性的不同, 虽然每条纤维动作电位产生都遵守“全或无”的方式,但神经干动作电位记录到的是 多个兴奋阈值、传导速度和振幅各不相同的动作电位的总和,为一个复合动作电位,所以不存在阈强度,也不表现为“全或无”的特征。根据引导方法的不同(双极引导 或单极引导),可分别得到双相、单相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各不 相同,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环境温度等因素。蛙类坐骨神经干 传导是速度约为35-40 m/S, 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 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为了测定神经一次兴奋之后兴奋性的变化,可先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 神经兴奋,然后再用一个检验性刺激在前一兴奋过程的不同时相给予刺激,检查神 经对检验性刺激反应的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来判断神经 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本次实验中所给条件性刺激和检验性刺激系两个参数完全相同的刺激,用在不同时

解剖学实验报告-总

《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实训)指导 专业: 班级: : 学号: 日期:

前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如:(1)椎骨的形态特?(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每次试验后要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整洁。主要项目要求如下: 1.注明、班级、组别、学号、日期、代教教师。 2.实验号数和题目(如:实验室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 3.实验目的。 4.实验器材。 5.实验容。 6.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容认真得用铅笔绘画于实验报告上。

7.讨论和结论:实验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概括性的理解与判断,即达到使实验结果能验证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实行各组器材自己使用的原则,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混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