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例网瘾大学生的矫治辅导案例

一例网瘾大学生的矫治辅导案例

一例网瘾大学生的矫治辅导案例
一例网瘾大学生的矫治辅导案例

沉迷游戏不思进取师生关爱助其成长

——一例网瘾大学生的矫治辅导案例

案例简述:辅导对象P同学,男,21岁,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怀化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大一入校时学习认真,遵守纪律,但到大二上学期的时候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偶尔缺席到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有时还通宵达旦的玩。

班主任X老师找其谈话,将旷课、沉迷网络的严重性给P同学说明,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一同劝其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P同学家庭条件贫困,父母离异,父亲没有文化,家庭教育基本上来自其爷爷,父母对其关心较少。缺少关爱,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其在成长的道路上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上大学后爷爷希望他能自立,相互联系较少,没有家长的关爱,P同学将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网络游戏上。寝室同学一开始劝他少上网的时候,他还能听进几句,后来见多不怪,有的还和他一起玩起了网络游戏。班主任X老师将这些情况反馈到“心起点”成长辅导室,希望借助项目组的力量帮助P 同学戒除网瘾,助其成长。

辅导方案确立:根据寝室信息员反馈的信息和班主任了解到的情况,成长辅导室值班教师向项目负责人、院党总支副书记Z芳老师如实汇报。为帮助P同学尽快戒除网瘾,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项目组召集辅导员、部分任课教师、朋辈辅导员参与案例研讨会,分析具体情况,商议帮扶对策。制订了初步的辅导方案:首先由班主任X老师从生活和纪律方面引导、监督;心理和就业专干L老师对其进行心理帮扶,提出生涯规划建议;然后由总支副书记、项目负责人Z 芳老师对其进行巩固辅导,确保辅导方案有序施行。Z老师强调一定要从教育、挽救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寝室信息员和班干部的作用,并明确给予P同学关心、关爱为重点,由辅导教师深入谈心,朋辈辅导员轮流辅导其功课,寝室信息员给予生活关心,逐渐转移其课余生活兴趣,以确保此次帮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项目组商定应根据现实进展情况对辅导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辅导实施过程:

第一次辅导。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因玩游戏导致没有复习功课,P同学缺席了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班主任去找的时候,他正在寝室里睡觉。

L老师以P同学的缺考为契机找其谈心,从帮助P同学逐渐摆脱

网络成瘾的角度对其进行心理层面的第一次辅导。L老师以朋友的角度和他交流,逐渐了解到其内心的想法。P同学家庭结构复杂,受父母关心少,感觉不到家庭温暖。他说,在网络世界中,他可以相对自由地满足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所体会不到的人际交往的需要。他性格有些内向,在现实中不善交际,可是,在虚拟世界里,他却能塑造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形象,这个虚拟的形象,隐藏了自身的缺点,添加了更多的优点。他通过网聊结交了一群网友,加入了一些网络社团,还做了论坛版主等,带着这些虚拟的面具,在网络中不再有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感。这些虚拟的人际交往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不足,释放了自己的心理压力。由于网上身份的隐秘性强,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得到一种虚拟的快乐和成就感。而且网上人与人更容易打开心扉,获得现实世界难以达到的情感需要。因此P同学更愿意在网上表现自我真实的内心世界,寻找感情寄托,满足自己缺失的需要。通过沟通,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L老师发现P同学网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失父母关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导致其产生了一些消极避世的观念。L老师对P同学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心理慰藉的行为表达了理解的意思,但是对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可以继续上网,并适当的玩游戏,但要制定一个标准,至少不通宵玩,而且不能占用上课和学习时间;二是逐渐将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到现实生活中来,积极和同学们做朋友,多交往沟通。P同学答应尽量照办。

第二次辅导。经过对P同学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发现其一开始还比较有节制,主要在寝室上网。后来觉得在寝室玩游戏觉得网速不快不过瘾,就隔三差五的去网吧上网,又发展到整天呆在网吧里,寝室同学的劝解也起不到作用。

班主任X老师一次早晨下寝,到P同学的寝室,发现其他同早已起床准备去教室,但他还懒在床。X老师呵斥了几句,他却都没有应答,原来他刚通宵上网才回寝室,已经没有精力和心思去上课了。

有一次玩游戏后回到宿舍,想洗澡但储值卡内没有余额了,刚好又手头拮据,P同学便打起了免费使用热水的歪主意,他把学校热水系统的计费装置去掉,重新接管使用热水。这一行为被监管人员查处,被认定为性质严重,应给予处分。L老师出面协调,并要求P同学尽快还原热水装置,主动向监管人员承认错误,才免于被处分。在这次处理窃用热水事件后, P同学的上网行为稍有收敛。他表示自己的生活费本来就少,花在网游上的费用占了一大半,以后会慢慢的节制

上网次数,也是为省钱。可是网络的吸引力对P同学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让他欲罢不能,一开始他还能坚持上课,克制上网,后来网瘾犯了,为省钱就选择只在晚上通宵上网。由于精力毕竟有限,虽然勉强去上课了,但多数时候却是趴在课桌上睡觉。被安排的同班朋辈辅导员想帮他复习功课,却无从下手,只能徒有助人之心,而无法实现具体的行动。

第三至五次辅导。为了督促P同学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班主任不得不三番五次下寝与他沟通,有时还找到网吧将其劝回。P同学旷课的次数较多,且有夜不归宿的行为,按照学校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规定,应给予违纪处分。班主任对其数次警告,若再违反纪律,就要处分他了。

L老师对P同学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他其实也想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好好学习,正常交友,只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挫折,内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才导致违反纪律,建议暂给予院内警告。L老师用亦师亦友的身份,以P同学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当他没去上课尽量抽空联系他,甚至为争取P同学的充分信任,还和他一起玩游戏。L老师争取通过持续的关心和沟通,用各种方法去激励、提醒P同学,在生活小事中无声的感化他。

由于数学本来就需要勤奋努力加上认真思考才能学好,P同学上网游戏成瘾导致功课落下较多。一学期很快过去,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他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但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成绩,考试结果很不理想。暑假将至,L老师给P同学提了一些建议,希望他趁假期和爷爷、父母好好沟通,同时和打工的同学一起找一份临时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挣学费和生活费,还能在社会中好好锻炼磨砺一下。

第六至九次辅导。大三开学初的时候,P同学没有回校报到,班主任与其取得联系,得知他在暑假期间找了一些兼职工作,基本上能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因为累积的不及格科目太多,他对学习有点畏难情绪,几度打算放弃学业。从教育和挽救学生的角度出发,也为了给P同学回归学校多一点时间准备,班主任提出了折中的建议,一是回校继续学习,二是休学一年,但尽量不要放弃学业,让他先回校商谈后再做决定。

第二周P同学仍没有回校报到,一开始大家以为他已经放弃学业了,第三周他回到学校,申请办理了休学手续。休学期间,他继续打工,同班的朋辈辅导员也没有放弃和他交流,尤其是他所在班级的班长李同学(女),一直通过网络交流与他保持联系。L老师也适时和

其沟通,鼓励他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增强自制力,少上网多学习,在休学期结束后按时回校。

一年后,P同学主动回校报到,但被安排到了下一个年级跟读,仍然住在原来的寝室。重新返校的P同学在外貌、心态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L老师从寝室成员那里了解到,只要寝室的网络通畅,P同学已经不再去网吧上网,而且也较少玩网络游戏,偶尔玩玩也只是消遣一下。在休学期间和他保持联系的朋辈辅导员兼班长等老同学仍然在学习上对其予以帮助,他的心态也越来越好,学习成绩慢慢提升,不及格科目通过补考慢慢减少。在和L老师的一次对话中,P同学主动表示,毕业后“想当一名中学教师。以前浪费的时间太多了,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一切。”L老师对他的想法给予了鼓励,并提了不少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辅导感悟与体验:新起点成长辅导室对P同学的成长辅导和心理干预计划,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中未能完全顺利实施,遇到了许多挫折和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辅导目的。在最令人沮丧的时候,项目组成员没有放弃对P同学的帮助和辅导,是本案例的亮点。永不放弃对后进学生的鼓励和教育,虽然任务艰巨,但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理应如此。对那些经历过挫折的学生,用理解和爱去感化他们,对其多关心帮助,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沟通,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是项目组对本案例的感悟。此外,为防止大学生网络成瘾,有必要加强校园网络监管,要用更多健康、优秀的校园文化熏陶感化学生,形成上进的集体氛围,让其网瘾、厌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一、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网络成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各界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互联网,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由于身体、心智尚不完全成熟,面对网络世界的新事物、新景象,很容易分辨不清,把持不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致容易沉迷其中。有些青少年甚至产生了“网瘾”、“网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业、生活和工作,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并给社会带来巨大伤害。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瘾个案的研究找出网瘾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网瘾个案描述 案例一:某初三男生 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不错,只是性格内向。从初一开始玩电脑。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十分在意孩子玩电脑这件事。等到有一天,孩子向父母宣布不去上学了,父母才感到问题的严重。孩子说自己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忍无可忍,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不管父母怎么劝说,从那一刻起,孩子表现出所有网瘾孩子的特点:第一,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而且大部分是晚上。第二,不管父母采取什么措施都阻挡不了孩子上网的决心,断网后情绪烦躁或者大发脾气,乱扔东西那是常有的事情。第三,除了在网络上用QQ和一些朋友联络外,简直成了“宅男”,整天足不出户。为了让孩子重返学校,爸爸妈妈已经想尽了办法,请老师上门劝说,找他的同学来引导他,所有这些招数都不怎么奏效。与此同时,和父母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差,由于父亲比较强硬,忍不住总要骂他几句,所以,父子之间的对话几乎为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在其中周旋。 案例二:某大二男生 大学里读的是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像很多大学生一样,进了大学后就有一种彻底解脱的感觉,整天把时间消磨在网吧里。大学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宽松的环境,没有父母和老师直接的监督,电脑一直玩

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

汤虎 随着电脑行业的日益发达和网络系统的日趋完善,互联网络席卷全球,“上网”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并作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而衍生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正在悄然发生。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购物,交友,收集信息等,从而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减少了各种麻烦,也缩短了人际间的距离感。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使人类越来越青睐这个新生物。青少年是天然的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群体,是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的忠实实践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1月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3年底,中国大陆的网民数已达7950万人,在各年龄阶段中,18岁以下占18.8%,18-24岁占34.1%,25-30岁占17.2%。由此可见,青少年在上网的人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网络传播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有哪些?怎样从心理上来引导和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心理治疗措施。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危害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由美国精神医生Goldberg于1994年提出。在2007年1月16日的“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布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8条标准,12个月中只要符合其中4个标准,即为“网络成瘾”,并需要进行矫治。这8条标准分别是:1、沉溺于互联网(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回忆上一次上网或期待下一次上网);2、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满足;3、曾经努力过多次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

《网瘾的危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网瘾的危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石城县横江中心小学徐雪梅适用年级:六年级 一、研究背景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青少年中相当严重。 近期有家长反映,有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同学家住,实际上是和同学在网吧上网夜不归宿,由此主题确定──网瘾的危害。 二、研究活动的具体目标 1.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2.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究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 3.创造一种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让学生运用统计、比较和分析的初步知识处理资料。 三、研究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建研究小组。多分几个小组,把每个人的优点发挥出来,同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礼仪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安全教育。 2.小组成员根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书。 (1)活动安排 一、活动内容:讨论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计划,人员分工;预期目标:确定研究方向,完成研究计划,人员分工;活动分工:全体讨论。 二、活动内容:查找研究的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实验的方法;预期目标:根据图书馆借阅的相关刊物,网上查询的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方法;活动分工:全体查找资料,组长整理。 三、活动内容:完成调查上网学生;预期目标:通过实验证明上网有瘾;活动分工:第1组、第2组、第3组。 四、活动内容:拟定调查问卷;预期目标:较全面反映在校生现况;活动分工:全体讨论研究。 五、活动内容:分发与回收调查表;预期目标:进行数据统计,算出每一个问题的百分比,并得出结论;活动分工:整理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六、活动内容:体会感受;预期目标:分享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得失,积累经验;活动分工:整理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最新情景案例分析

情景案例分析试题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王同学的父母都是菜市场销售人员,原来王同学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后来父母让他在放学和放假的时候到菜市场帮忙卖东西,为了激励他,在每次销售结束以后都会给他一定的经济补偿,久而久之,王同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谈谈你的处理策略。 案例2:自从周老师新接了班后,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她实行了值日班长轮换制。刚开始时,大家感到很新奇,积极性很高,轮到的值日班长认真负责,其余的同学积极配合值日班长的工作。可是时间一长,新鲜感过后,问题出来了:轮到的值日班长积极性还是很高,可轮不到的同学开始放松了,排队时你推我、我追你,做眼保健操时眼睛又偷偷睁开了,吃饭时边吃边说话,对值日班长的教育不屑一顾。你觉得周老师的值日班长轮换制的问题在哪里,你有什么建议? 案例3:班上有“四大金刚”,其中,一个是班干部,三个是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你该怎么做?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案例4:小明今天早晨又迟到了,并且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他这学期已多次迟到了,成绩也不好,班主任也多次和他交谈过,也与家长联系过,小明也在家长和班主任面前也作过保证,但一段时间后,老毛病会复发。最近具同学和家长反映,小明迷恋网络游戏,也经常有厌学情绪,家长也对他没有办法。作为班主任,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小明这件事?对待上网成瘾的学生,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 附:案例——心理健康 周洁同学,某中学高一新生,来自农村,首次住校,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该同学性格较为古怪,不能适应学校的群体生活,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属于典型的“双困生”(心理和生活困难)。 问题:请问,作为她的班主任,您该如何处理“双困生”?

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调查 调查地点:某地 调查方法:走访及电话调查 调查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调查目的: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极大的危害,对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张学东所言:“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毁掉的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本人决定利用寒假时间来对此做一下调查。 调查内容: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呢? 经过对有网瘾的中小学生调查之后,有如下原因: 原因一:精神空虚 孩子沉迷于网络,最伤心的是父母。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原因二:环境影响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小至刚入学的娃娃,大到已退休的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

世界中迷失自己。 原因三: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经调查可发现以上几点是中小学生网瘾成因的主要原因,网瘾对中小学生的危害十分大,有以下几条影响: 影响一:一方面,网络交友主要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而交际口才得不到锻炼,羞怯心理得不到纠正,交际行为得不到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往双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结果心灵更加封闭,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现实世界。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更为不利。 影响二: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及网络成瘾: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网络游戏成瘾)。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影响三:网络在带给人们享受和满足同时,却也将其另一面不容选择地抛在人们的面前,特别是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更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一、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潜在威胁。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却很复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 调查结果(总结):当前,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 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国家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疏导,并通过建设一批健康、文明、科学,尤其是对中学生能起正确导向作用并富有吸引力的网站,将广大中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网瘾危害案例

网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主宰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潮流。网络既提供给人们各种便捷,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13岁-18岁的中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严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带来的危害性必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一、网瘾的概念及其属性 网瘾就是网络成瘾的简称。青少年网络成瘾就是青少年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稀奇古怪的网络游戏等网络信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由此形成对网络的过度迷恋,造成心理和行为的过度依赖。 网瘾与药瘾、毒瘾等有明显的不同,药、毒瘾有明显的生物学基础,即有明显的躯体依赖。而网瘾者虽没有明显的躯体依赖,但却有着强烈的心理与行为依赖。因此,它应该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类。 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网络成瘾归属为精神病的范畴。因为,网瘾者除了精神不集中,影响社会交往和正常的学校教育外,迷恋网络者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的界限,常常陷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格迷惘中。如沉迷《魔兽世界》的网游者,就以为现实世界也充满了魔幻属性,以一种唐吉珂德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挑战和颠覆现有的社会价值,仿佛魔兽入脑入心,缠绕病态心魔。 将网瘾者纳入精神病范畴,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应急举措,也具标杆意义。毕竟,信息时代深度触网已经成为现代主流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缺乏系统有效的社会管理防火墙,游弋于虚拟世界的人容易患上网络病。病态的意识和行为蔓延至现实世界,就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所以,将网瘾者看成精神病是人们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积极举措。 青少年网瘾者以上网玩游戏为主,基于对精神病讳莫如深的文化

小学生网络成瘾成因的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小学生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小学生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危及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小学生自制力差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缺乏正确引导。据此,对小学生网络成瘾的戒除策略加以研究,以期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合理使用网络和有效戒除网络成瘾。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对策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upils Internet Addiction Abstract PupilsInternet addic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pupils’ own normal life and study, but also endange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ven to families and society to bring about serious bad effects. There are four reasons of pupils internet addiction: poor self-control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family、school、society’s lack of proper guidance, pursuanting to which to study the strategies of quitting pupilsinternet addiction,hoping to guide and help pupils establish a healthy concept of the Internet,use the Internet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get rid of Internet addiction. Keywords Pupils; Internet Addic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网瘾成因分析

网瘾成因分析 ?热点概述 王刚是湖北天门一名网瘾青年。他十年沉迷网游梦,拥有20多个网络游戏账号,其中5个都是高级账号,2011年5月,因为上网过度消耗体力,王刚最后付出的竟是生命的代价。无独有偶,在数年前,湖南省也曾出现一少年为了索要上网费用砍死砍伤亲人的悲剧。 舆论一片喟叹,甚至曾经一度出现“网络毒品”的评价。 暂且不要草木皆兵,所谓“网络毒品”事件的接踵出现,毕竟只是个案,将打击面过分扩大,显然失真。事实上,网络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网瘾青少年们的悲剧并不仅仅是网络自身的问题,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原因。 ?模拟题 王刚因为沉迷网游梦整整十年,结果因为上网过度消耗体力导致过劳死。网瘾少年因索要上网费用未果砍死亲人。青少年网瘾现象至今依然存在,可谓“长盛不衰”,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要点 对于网瘾现象,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的不仅仅是网络的负面效应。网络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网络的普及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一面。网络本身无罪,网瘾产生的原因更多的在于人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毒品”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网瘾人群大多为是青少年,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于网络的理解和接纳要远胜于成年人,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很大,如果他们受到了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很容易就变成网瘾人群,浪费青春,酝酿悲剧。为此,需要反思一下,到底什么会导致网瘾的形成。 第一,家庭问题。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从小就很孤独,父母忙于工作,沟通不足,而且不乏少数父母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社交能力几乎为零,只能一头扎进网络世界逃避孤独,在网络上进行倾诉,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也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的精神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孩子选择网络进行排解而非亲人朋友,日益沉迷。 第二,教育问题。学校现在大多是应试教育,分数高于一切,课余活动几乎没有,学生们压力过大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选择途径进行倾诉、发泄,而网络就是一条现成的途径,玩游戏发泄,找网友倾诉,一发不可收拾。 第三,社会问题。网瘾事件层出不穷,国家也日益关注,学校附近不设网吧,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网络游戏限制游戏时间,都是为了尽量减少网瘾现象出现。然而网络自由度太高,信息量很大,很多不良商家为了圈钱有针对性的设置陷阱诱骗,而且网络文化本身没有规范管理,很多限制级信息都可以自由浏览,对于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很大影响;另外,我国目前在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网瘾现象无法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对网瘾人员畏惧如虎,进一步的排斥非常容易将其彻底推入深渊。 网瘾原因有很多很多,但都会放弃了现实世界进入网络世界。所以针对网瘾问题,解决办法也有很多: 第一,加强沟通,让青少年不再孤独,现实世界中可以交流与倾诉的朋友远比网络上更加踏实,家庭的沟通更加重要,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朋友,父母给予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个案分析

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个案分析 蔡翠芳 个案基本情况 易XX八年级男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电脑,网龄4年之 久,平时上网爱打网络游戏,以去网吧为主。 学生自述:进入初中,开始多次接触电脑,玩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 泥足深陷。但作为班上的优生,学校的规定是决不允许在校期间上网的,但那时对已经上瘾了的我而言,己经顾不得这些清规戒律了,终于有一天被班主任知道了,他耐心的教导我,我也深感不对,于是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去过网吧。但好景不长,老师的教诲和父母的叮嘱,也逐渐淡忘了,便又开始上网,电脑这令我着迷的东西,伤害了我又有多深!从小在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形象被打破了,我沦落为“坏孩子”。但这是我的木意吗?从父母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失望,我也不止一次的痛恨自己的堕落,也曾不止一次地深深自责,但一碰电脑,这些全抛到了脑后,沉浸在电脑中。的确,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差别太大了,在网络中我找到了快乐,但却是虚拟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那只是暂时满足心理空虚的快乐,一旦离开了网络,会变得焦虑不安,时刻想着去上网,这就是网瘾。甚至在被班主任告之要回家家教时,我才如梦初醒,懊悔不己,痛定思痛,从此,我下定决心要戒网! 案例分析 一、原因剖析 客观说来,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网络游戏本身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以及教

育和管理层而的因素。 (一)、网络本身的因素 通过易同学的谈话中,他跟我是这样说的“有了一次上网经历后, 很快便难以自拔。他觉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既能消磨时间,也能满足游戏时的支配欲与成功感。在他游戏积分快速增加的同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与网络游戏本身大有关联。网络游戏世界内容丰富,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及各种需要和欲望。同时,网络游戏更是因刺激而极具吸引力。这对于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进而沉迷其中。(二)、学生自身的因素 易同学经过和同学几次上网,并结识一群“志同道合”者,感觉找到了久违的自信,进而和他人合作其他大型游戏,由此成为网络玩家。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除与网络游戏木身因素有关外,其自身因素也是主要的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仅身体发育急速,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和性木能膨胀,而且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其各种需要难以满足。这样极容易使他们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而网络游戏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给人们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发泄和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 (三)、教育方面的因素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作者:于鹏飞摘自:心理教育网 一、案例陈述 小明,男,初中学生。他在上初一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学习好,还担任了班长。但他学会上网后逐渐成瘾,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文化不高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小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他用榔头杀死了生养他的爸爸。当刑警抓捕小明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小明的杀人行为和杀人后的表现是由网络成瘾导致的人格改变而引起的。 (一)网络成瘾的主要症状 1.强烈的依恋性: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有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本案例中的小明上网成瘾后将阻止自己上网的父亲用榔头锤死,而且杀人后还安然的坐在网吧上网,这些表现都说明小明的人格已经发生了改变。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1)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作者:**** 一、案例陈述 小明,男,初中学生。他在上初一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学习好,还担任了班长。但他学会上网后逐渐成瘾,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文化不高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小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他用榔头杀死了生养他的爸爸。当刑警抓捕小明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小明的杀人行为和杀人后的表现是由网络成瘾导致的人格改变而引起的。 (一)网络成瘾的主要症状 1.强烈的依恋性: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有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本案例中的小明上网成瘾后将阻止自己上网的父亲用榔头锤死,而且杀人后还安然的坐在网吧上网,这些表现都说明小明的人格已经发生了改变。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1

关于网瘾的案例分析

关于网瘾的案例分析 网瘾成因很多家长认为网络害了孩子,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学校还一度劝诫学生不要上网。但是研究者的结论恰恰相反:网瘾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孩子们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家庭是上网成瘾的主导因素。 游游6岁以后,父母出去打工,由年迈的奶奶照顾他,属于留守儿童并且隔代抚养,导致他安全感和稳定感的缺乏,养成了冷漠,粗暴以及行为放纵等不良品德。游游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些朋友,并且认为朋友比家长好,不会打驾他,就跟着他们;被他们带着去上网,喝酒,抽烟,后来慢慢的到打架,最后还偷东西和抢东西以及勒索,至始至终还以为朋友对他是真心好的。而且他越在外面玩,家里的人越骂他,越不喜欢他,他就越叛逆。游游还只有1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还比较重,认知也比较固执,也不具有良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导致他与社会朋友交往密切,却与家人产生隔膜。 在美国,有网瘾的人群主要是老人和家庭妇女。但是在中国,玩网游的几乎90%都是青少年。因为文化原因或者经济原因,中国的家庭成员多进行相对封闭式的家庭活动及休闲游戏,而国外的家庭多喜欢开展户外形式的家庭活动,如旅游、健身活动等。 中国的孩子在学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课外活动、素质教育本来就不多,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取消了。许多学校为了应对各个不同层面的考试,只强调应试教育,要求孩子在家听话、在校听讲,完全无视了孩子的主观感受,他们被动、压抑。而国外的孩子在学校享受的活动非常丰富,学校里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既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又让孩子有了许多机会来选择发展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多姿多彩的活动会让孩子发现,现实中的快乐要远远大于虚拟世界中的乐趣。 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可能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人了。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父母盼子成龙的愿望,使孩子压力过重,感到很累、很辛苦、感受不到快乐。在网游世界,他们主宰一切,自由放松。如此“天壤之别”的两个“世界”让孩子本能地躲避现实,因此他们一旦在网络世界寻找到了快乐,马上就会沉迷于网游当中。国外的孩子则没有这样大的压力。他们的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快乐,而不是一定要求成功。中国的文化教育孩子只有取得成功才会感到快乐,国外的文化告诉孩子快乐是成功的源泉。这样的文化差异,很容易使我们的孩子逃避到网络世界里去获得 网瘾是一种比较强烈的习惯,是一种认识问题。在了解了中国孩子的网瘾成因后,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家庭亲情+素质教育。走进孩子内心,做好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是真正的科学戒网瘾办法。亲情的温暖也是科学的方法,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听似简单,但实际上,这正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戒瘾方法。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并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其次,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根

一例中学生网瘾地心理辅导案例

一例中学生网瘾的心理辅导案例 摘要:本文讲述了对一例中学生网瘾矫正心理辅导,经过详细地了解其家庭情况和科学的诊断,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涛涛的上网行为终于得到了较好的自我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克服了网络成瘾。呼吁家长也要学习心理学知识。 关键词:网瘾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述 涛涛, 男,初中二年级学生。他在上小学时还是一个、健康、上进的好学生。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但上了初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从此就不思学习,课上不听讲,课下不交作业,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不让他上网,家长把家里的电脑锁起来,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不给他上网的机会,有时他趁放学时学生多,躲着家长就溜走去网吧,家长非常气愤,逮到他非打即骂,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涛涛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有时逃学旷课去网吧,最近偷了家里的500元钱,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到处寻找,最后在一个网吧找到他, 他爸爸打过他以后,给他两条路让他选:如果想上网,就不要上学了,关在家里,不准出门;如果上学,就好好学习,不准再上网。看到他们父子俩僵持不下,他妈妈很着急,苦心婆口的劝说,打骂,锁

电脑,断网,能使用的方法都用过了,一点作用也没有,咋办呢? 二、案例分析 涛涛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网络成瘾的现象。涛涛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变成一个网瘾少年的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瘾对人都有害,烟瘾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网瘾则可妨碍学习进步,养成说谎恶习,疏远家庭,损伤网瘾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降低个体免疫力。网瘾本身即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有了网瘾如何消除呢?既然网瘾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强化,即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所以消除网瘾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网瘾便很易根除。 三、评估与诊断 我多次找到涛涛同学与其谈论网络,谈论他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并到他家里多次进行家访,了解他的家庭情况。近来由于他家经营的生意不是很畅,家人忙于处理生意上的事,无暇顾及他;加上因为生意不好,家庭矛盾加剧,家庭氛围不融洽,对其情感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迷上了网络游戏,且一发不可收拾。而他的父亲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打骂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使处在青春期的涛涛叛逆心理和行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毛井中学郭文东 一、案例陈述 小明,男,初中三年级学生。他在上小学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但上了初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文化不高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小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他用匕首刺伤了生养他的爸爸,后果非常严重。当民警抓捕、询问小明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小明的伤人行为和伤人后的表现是由网络成瘾导致的人格改变而引起的。 (一)网络成瘾的主要症状 1、强烈的依恋性: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有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本案例中的小明上网成瘾后将阻止自己上网的父亲用匕首刺伤,而且伤人后还安然的坐在网吧上网,这些表现都说明小明的人格已经发生了改变。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一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和吸毒、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只有及早发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然。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中学生网瘾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网瘾成因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张,网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从而引发的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狂、色情癖等网瘾,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研究学生网瘾状况,对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和预防、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二、学生网瘾的成因分析对于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从游戏中开始。因此如何评价学生爱玩游戏,不能单以简单的肯定和否定。美国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把这种新的心理障碍命名为“网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经调查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网络游戏的角度来分析。 1、游戏对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网络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游戏则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 2、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对孩子来讲,学习在成长过程中占大部分时间,所以,最为常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和学习的环境上出现了“问题”。这些孩子的学习一般是不好的,甚至是很差的,很难从学习中获得些许的成功和快乐。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成绩本来不错,因为某些原因,成绩突然出现滑坡,孩子一时难以改变这种状态,变得惊慌失措,也会逃避现实,陷入虚拟世界以求忘却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平衡。 其次,就是孩子的生活出现“问题”。有些孩子缺少同伴朋友,总是独来独往,看似学习认真一切正常,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却感到孤独寂寞,无聊焦虑,甚至有深深的无助感。如果老师和家长只盯着他们的学习来观察,一般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这类孩子会因为长时间地与同龄人缺少交流沟通,不知不觉地就走入了虚拟世界来排遣现实的孤独感。 (三)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分析。 教师和家长总是用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孩子。除了学习,孩子的其他方面的需求是次要的,可以视而不见的。对学习好的,他们就会大加赞赏,特别看重和亲近孩子;对学习差的,就会时常挑剔斥责。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有“问题”的孩子除了时时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外,很难能从中得到收获,这就使孩子在学习

网瘾心理咨询案例

来源:考试大 2011年2月20日【有了考试大,考遍全天下】 一、问题提出 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 韩前(化名),男,小学六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该生语数外几门功课都有过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个别科目只有30分,性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三、主要行为 该生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滑坡,五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新电脑,同学约他玩电脑游戏,他便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学校里,他上课听不懂,而且不遵守纪律,但无品行方面的问题,他想继续混下去,直到小学毕业。家长很着急,但对电脑痴迷也无较好的解决办法。以前老师认为他学习差主要是记不住,还感觉他心理健康方面有点问题。 他痴迷于电脑游戏,痴迷的程度为每天玩游戏近3小时。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对电脑游戏,他自认为是玩的最好的,另外他还喜欢踢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足球明显。 四、诊断分析 从该生的情况看,玩电脑游戏次数正不断增加,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为玩电脑他减少了社交、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并出现了不玩电脑“很难过”等反应。所以我初步判断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可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痴迷症,因为他喜欢踢球,说明他可以离开电脑游戏。也不是单纯学习无能,因为他愿意读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描述的很清楚,并且有自己的见解。 学业失败使韩前对学校学习失去信心,家长和孩子本人都认为记忆力不好,不能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韩前“不能学习”的概念,经过反复强化、以及考试的多次验证,使他选择放弃学习。通过玩电脑游戏,韩前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有了成功的感觉,从而痴迷于电脑游戏。韩前的自卑来自于学业失败,但他内心是渴望得到成功,渴望得到尊重,通过玩电脑游戏激活了他想要成功的愿望,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因为他在电脑游戏中已做到了最好,是电脑里的高手。而且他还想成为一名足球明显。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案例分析及对1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案例分析及对策 万明义张多 摘要: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网络管理、网络教育及加强网络立法等方面综合治理,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沉迷网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席卷全球,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一、原因剖析 客观说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网络本身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以及教育和管理层面的因素。 其一、网络本身的因素 相关案例:小东原是一名温顺朴实的乡村少年,后随经商的父母来到某市。父母的生意日见好转,但小东却怎么也不喜欢所在的新学校,大家模仿他的方言,也没有要好的朋友。有了一次上网经历后,很快便难以自拔。他觉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既能消磨时间,也

能满足游戏时的支配欲与成功感。在他游戏积分快速增加的同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家长无奈给他买了手机以加强联系,但仍无济于事。 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世界信息丰富,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及各种需要和欲望。同时,网络游戏更是因刺激而极具吸引力。这对于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进而沉迷其中。 其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相关案例:小青曾经是大家公认的“小天鹅”,很受舞蹈老师的青睐,多次在比赛中获奖。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材没有原来苗条,家人的劝慰也没能消除心中的烦恼。经和同学几次上网,并结识一群“志同道合”者,小青感觉找到了久违的自信,进而和他人合作其他大型游戏,由此成为网络玩家。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除与网络本身因素有关外,其自身因素也是主要的方面。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急速,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和性本能膨胀,而且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其各种需要难以满足。这样极容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

个案社会工作在矫治青少年网瘾中的应用与意义

个案社会工作在矫治青少年网瘾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摘要 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中国青少年网民数已经达到四千万。网络一方面给青少年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中的网瘾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弱的特殊群体,容易沉迷于游戏、聊天及色情内容等不能自拔,过分的沉迷网络世界,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诸如暴力犯罪、青少年性犯罪等等层出不穷。作为社会的未来,身处社会化的重要人生阶段,能否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关系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的未来乃至于民族的希望。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的上网理念以及有效的戒除网瘾,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和谐的工程师,理应对这一社会问题有所关注并作出自己的努力,本文及力图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探讨个案社会工作有效介入青少年网瘾的矫治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个案社会工作流程操作,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网络成瘾网瘾矫治 二对相关概念的考察 1、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或严重的心理损害的一种病理行为,根据匹兹保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的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不可抑制的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计划的时间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上网。 2、青少年网瘾的分类 按照成瘾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单纯性网络成瘾症、情感性网络成瘾症、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信息性网络成瘾症、程序性网络成瘾症和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症。 按成瘾程度来说,可以分为网迷、网络成瘾症患者和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 3、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考察 分为娱乐性目的和实用性目的两类,娱乐性目的主要包括(1)玩网络游戏(2)聊天或交友(3)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实用性目的包括(1)获取信息(2)学习或工作(3)通讯或联络。其中在这两大类中以娱乐性目的为主。 4网络成瘾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 一般认为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有(1)浪费时间金钱,妨碍学业的完成(2)危害身体健康(3)对心理状况和人格发展存在消极影响(4)易诱发中小学生犯罪(5)影响人际关系。 三理论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