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版

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版

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版
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版

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二章采煤方法 3

第三章顶板控制 8

第四章通风与安全监控 10

第五章生产系统 13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5

第八章工作面安全管理制度 32

第九章避灾路线 37

第十章其它 38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一、工作面的位置:2103工作面处于矿578水平一采区,东南为2102工作面采空区,西北为实体煤,西南为一采区运输巷,东北至F27断层防水煤柱线,走向长度1565m,倾向长度170m,面积为266050m2,底版标高为610—684m。

二、地面相对位置:2103工作面对应地面标高875—937m,地表为丘陵区,黄土层较厚,植被覆盖较少,多为荒坡、梯田。

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回采可能引起地表塌陷、裂缝,造成建筑物倒塌。第二节煤层

一、煤层厚度:2103工作面煤层较稳定,平均厚度3.1m。

二、煤层产状:2103工作面布置在一不对称向斜之上,西南段倾角2—5°,东北段倾角2—10°,总体坡度较缓。

三、根据两顺槽揭露资料,煤层中有一层粉砂岩夹矸基本连续分布,一般厚度

0.15—0.35m,西南部有0.5—1m厚泥质伪顶,往东北逐渐消失。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一、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

老顶中细砂岩 1.7 深灰色,块状,含炭质,节理发育

直接顶粉砂岩、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 2—4 深灰、灰黑色,水平层理

伪顶碳质泥质 0—1.0 黑色,松软,随采动冒落

二、煤层底板(直接底、伪底):

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

直接底中细砂岩、粉砂岩,

局部泥岩 2—3 灰色,水平层理,层面含云母片

伪底泥岩约0.1 黑色,松软

第四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情况 2103工作面布置在一不对称向斜之上,西南段倾角2—5°,东北段倾角2—10°,总体坡度较缓。根据两顺槽掘进揭露情况,该面有断裂构造。

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工作面F1 2度 65度正 H=1.4 有一定影响

工作面F2 22度 60度正 H=1.0 有一定影响

进风顺槽F3 117度 50度正 H=0.4 有一定影响

进风顺槽FY1 33度 55度正 H=1.0 有一定影响

回风顺槽dg1 30度正 H=0-1.0 煤层变薄有一定影响

回风顺槽dg2 4度正 H=0-1.4 煤层变薄有一定影响

回风顺槽dg3 6度正 H=0-1.0 煤层变薄有一定影响

进风顺槽dg1 10度正 H=0-1.0 煤层变薄有一定影响

进风顺槽dg2 3度正 H=0-1.4 煤层变薄有一定影响

进风顺槽dg3 61度正 H=0-1.2 煤层变薄有一定影响

第五节水文地质

2103工作面有少量底板渗水和少量采空区顶板淋水,易汇聚在该巷道中部低洼处,正常涌水量0.2m3/h,最大涌水量0.3m3/h。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煤尘煤尘具有爆炸性

煤的自燃有自燃发火倾向

地温地温保持在正常值内,一般为16—17℃

地压无冲击地压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按95%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为1096924T。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计算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

=1565÷(5.6×26)=10.8个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

根据该工作面的自然条件与工作面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垂直一采区进、回风巷布置,开切眼与进回风顺槽巷垂直布置。进、回顺槽长度约1565m,工作面开切眼长度170m。

二、工作面两顺槽采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切眼采用锚网支护。回风顺槽用于运料、行人、回风,进风顺槽用于进风、运煤、行人,开切眼用于安装采煤设备进行回采。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简述采煤工艺:

采煤机破煤、装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辅以液压单体支柱配合π型梁支护工作面两端头和两巷超前段,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

煤层松软及片帮时:采用前护板支护方式,移架—割煤—推溜。

二、采高、循环进尺:

1、根据支架的支护高度1800—3800mm、煤层实际厚度的变化、工作面煤壁片帮程度和采煤机适应煤厚2000~3500mm以及采面尺寸配套关系,确定工作面的最大采高为3500mm,最小采高为2000mm。当工作面局部煤厚超过3500mm时,留底沿顶回采,严禁液压支架超高使用;当煤层厚度低于2000mm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破底,必要时采用放炮方法推进。正常情况下要沿顶沿底回采,不准留浮煤。

2、一个正规循环进尺为800mm。

3、选用MGTY300/700-1.1D双滚筒采煤机双向割煤。采煤机割煤时,后滚筒自动将割下的煤装入运输机,经顺槽转载机、皮带机运至煤仓,在经皮带运至地面。使用ZZ4800/18/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顶板支护,上、下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采用液压单体支柱配合π型梁架棚支护。

4、进刀方式为斜切进刀,进刀深度为800mm。牵引方式为机载交流变频调速,销轨式无链牵引,牵引速度:0—7.7—12.8m/min,牵引力:350—580KN。

三、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

W=LShγc

=170×0.8×3.1×1.4×95%

=560.73T

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循环进尺,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c—工作面采出率,%

第三节设备配置

一、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

1、采煤机型号及性能:

型号:MGTY300/700-1.1D

采高:2.8—3.5m

电机总功率:700KW

滚筒直径:1800mm

截深:800 mm

滚筒转速:32.7r/min

机面高度:1548mm

牵引方式:机载交流变频调速,销轨式无链牵引

牵引速度:0—7.7—12.8m/min

;牵引力:350——580KN

减尘方式:内外喷雾

单体最大重量:47T

2、工作面SGZ764/630刮板输送机主要技术特征:

设计长度:170m

输送量:1000t/h

中部槽形式:整体铸焊封底结构

刮板链规格:30×108—C

刮板链破折负荷:1130KN

供电电压:1140V

减速器型号:M3RH70E

牵引方式:齿形—销排

垂向弯曲:±3°

水平向弯曲:±1°

电机布置方式:平行布置

3、SZZ800/200型箱式刮板转载机主要技术特征:

设计长度:35m

运量:1000t/h

功率:200KW

电压:1140V

链速:1.33m/s

圆环链规格:Φ26×92—C

内槽宽:780mm

溜槽形式:整体焊接车厢结构

紧链方式:闸盘及伸缩机头辅助紧链

4、支护设备:使用ZZ4800/18/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面共安装 114架,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支架高度:1800mm—3800mm

支架中心距:1500mm

支架宽度:1410mm—1580mm

工作阻力:4800KN

初撑力:3944KN

额定供液压力:31.4MPa

移架步距:800mm

支架重量:16t

操作方式:手动快速,本架操作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支护形式

工作面顶板支护选用ZZ4800/18/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成直线排列,中心距为1.5米,伸出掩护梁的侧护板,保持支架间隙。上、下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采用液压单体支柱配合π型梁架棚支护,超前支护距离均不得小于20m。

二、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

按最大采高计算:

Pt=9.8hγk=9.8×3.5×2.4×8=658.56Pa

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a;

h—采高,m;

γ—顶板岩石容重,t/m3;

k—工作面支架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

ZZ4800/18/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为:P0=0.75MPa,故P0>Pt,所以支架能满足要求。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液压支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成直线排列,中心距为1.5m,伸出掩护梁的侧护板,保持支架间隙。

二、机道顶板管理

1、泵站压力不底于30MPa,支撑初撑力不低于泵站压力的80%,乳化液浓度为3—5%。

2、加强支架的检修和保养,对

各类阀组要定期检查,对安全阀要定期校验,消灭系统的跑、冒、滴、漏、串等现象,确保支架完好率达95%以上。

3、工作面由于各种原因需停产6小时以上时,工作面要缩小到最小控顶距,如果由于片帮造成端面距大于最小控顶距415mm时,且机道顶板破碎时,应在机道支设单体支柱,带1.2m长π型钢梁,每架支架下一根,如有自降现象的支架时,应在主顶梁与前探梁下支设木柱,确保支架接顶可靠。

4、在顶板破碎情况下,采用降低采煤机速度,距采煤机后滚筒4—6架进行带压擦顶移架,采煤机司机必须同支架工协调一致,防止采煤机滚筒切割前探梁。第三节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两端头顶板控制

一、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超前支护

两顺槽超前工作面煤壁不少于20m加强支护,高度不小于1.8m,其中靠近工作面不少于10m采用直径为160mm以上优质圆木梁、π型梁、单体液压支柱替换原工字钢棚。架设方法:圆木梁垂直巷道轴线布置,两端各打一根单体柱,中间在圆木梁下顺巷道轴向架两行π型梁,在与圆木梁交叉处打上单体柱;后不少于10m(靠近工作面10m外)采用每根工字钢梁下打两根单体液压支柱加强支护,单体柱要与前10m的单体柱成直线。单体柱型号:DZ—3.0、DZ—3.5,π

二、端头支护

工作面两断头支护采用中部支架,支架外侧余出顶板采用圆木梁、π型梁、单体液压支架联合支护。π型梁要成对顺巷道方向布置,两根梁迈步交替前移。在回风巷侧,如果液压支架外宽度大于2m时,可增加一架液压支架。

三、备用材料的存放地点及管理方法

1、工作面必须有备用坑木(直径160mm以上)。3.5m坑木30根, 3.5m工字钢20根,在距工作面100—150m的地方码放整齐,但不得影响行车、行人。

2、距工作面50—100m左右的地方须备有单体液压支柱20根。

3、随工作面的推移,备用材料应及时前移,保证在上述范围内,备用材料仅作为工作面异常情况时使用,不得另做它用。

第四章通风与安全监控

一、通风安全监控系统

本矿为低瓦斯矿井,本采区和本工作面亦为低瓦斯区域,工作面采用的是独立U形通风系统,故按照规定在工作面回风侧上偶角、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小于等于10m处、工作面回风巷距回风口10—15m之间分别安装甲烷传感器,各传感器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相连,实现对本工作面的瓦斯实时监控,确保安全生产。甲烷传感器悬挂要求:距巷道顶板不大于200mm,距煤帮不得小于300mm。

二、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采=4N m3/min

=4×45

=180m3/min

式中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2、按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按比瓦斯涌出量大的CO2涌出量计算): Q采= 100×q采×K采

=100×5.04×1.6

=806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瓦斯(CO2)绝对涌出量,m3/min

K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通常机采1.2—1.6,取1.6。

3、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长壁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下式计算:

Q=60V采S采

=60×1.3×11.4

=889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采--采煤工作面有效断面积,m2

风速与空气温度关系

空气温度/(℃)适宜风速(m/s)

<15 0.3—0.5

15--20 0.5—1.0

20--22 1.0—1.2

22--24 1.2—1.5

24--26 1.5—2.0

4.按风速验算:

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量Q采=15 S采

=15×11.4

=171 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量,m3/min

S采—采煤工作面有效断面积,m2

15—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0.25×60=15 m3/min

b. 按最高风速验算:

采煤工作面最大风量Q采=240S采

=240×11.4

=2736 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最大风量,m3/min

S采—采煤工作面有效断面积,11.4m2

240—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速4×60=240 m3/min

通过以上计算,按温度计算的风量为最大,故取按温度计算的风量889m3/min 做为本工作面的配风量。

第五章生产系统

一、运输系统

1、运煤:

2103工作面→2103运输顺槽→一采区运输巷→北翼运输大巷→北翼转载斜巷→北翼四部皮带运输巷→上仓皮带斜巷→主斜井→皮带栈桥→地面煤场。

2、运料:

地面料场→副斜井→井底车场→578大巷→北翼轨道联络斜巷→北翼回风大巷→一采区回风巷→2103回风顺槽→2103工作面

1、进风流:

副斜井、主斜井、行人斜井→578大巷→北翼皮带巷、辅助进风巷→一采区运输巷→2103运输顺槽→2103工作面

2、回风流:

2103工作面→2103回风顺槽→一采区回风巷→北翼总回风巷→回风井→地面三、供电系统(见供电系统图)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形式:综合工种与专业工种相结合,分段追机作业。

劳动组织表

序号工种班次合计

一班二班三班

1 跟班队长 1 1 1 3

2 班长 2 2 2 6

3 验收员 1 1 1 3

4 支架工 10 10 10 30

5 采煤机司机 2 2 2 6

6 出口工 8 8 8 24

7 运输司机 2 2 2 6

8 转载司机 1 1 1 3

9 皮带司机 1 1 1 3

11 电工 5 1 1 7

12 经管员 1 1

13 材料工 1 1

14 队领导 4 4

15 合计 45 31 31 107

第二节作业循环

一、循环方式:每进行一次割煤、移架、推溜即割一刀煤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为800mm,生产班每班完成3个循环;检修班完成一循环,每日7个循环,日进度5.6m。

二、作业形式:两班生产,一班检修(要求检修班割一刀煤试车)。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 工作面走向 m 1565

2 工作面长度 m 170

3 采高 m 3.1

4 回采率 % 95

5 循环进度 m 0.8

6 产量 t 560.73

7 日循环个 7

8 正规循环率 % 80

9 日进度 m 5.6

11 月产量万t 10.21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一、生产安全技术措施

1、生产前,工作面的各个生产系统必须完全形成,并能正常使用。

2、生产前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完好标准”对工作面及两顺槽机运设备逐个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一通三防”、“综合防尘”设施齐全,并符合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要求。

4、回收工字钢、木料等材料,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单体支柱采用远距离卸载,机械回料人员应撤至没有断绳、甩钩头、掉顶伤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

5、必须进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二、初采、初放及初次来压期间安全措施

1、及时调整工作面,使支架跟顶,并将工作面顺平、顺直。

2、工作面采用最小控顶距控制顶板,将采高控制在3m。

3、采空区顶板冒落不及时,推溜时,支架将“向后坐”,此时,应增加推移千斤顶数量,或打单体柱帮助前移,同时,将推溜支架升紧,增加支架摩擦阻力。

4、随工作面推进,将两巷中的

超前支护及原支护及时撤至与支架切顶线平齐。

5、将工作面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并调整支架顶梁,使其平整接顶,空顶处用半圆木接实。

6、工作面应加强上、下端头支护。

7、三班必须有队长或副队长跟班,矿安检科必须安排有经验的安全员现场把

8、对两顺槽出口及超前支护区域,要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9、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出现片帮时要及时超前移架,并采用“带压擦顶”移架。

10、移完超前架,片帮处仍有空顶时,要及时架棚处理。

11、采高控制在3—3.5m之间,保证支架形成一条直线,间距均匀。否则要及时调整。

12、保证乳化泵站供液压力在30Mpa以上,支架及供液系统完好。

三、矿压观测

1、矿压观测目的:了解顶板活动规律,指导安全生产。

2、矿压观测内容:工作面顶板压力、巷道变形观测。

3、矿压观测方法及仪器

(1)巷道变形观测:在两巷距工作面100m处各设一观测站,在观测站断面内顶、底板对应打孔埋设钢筋基点,孔深1.5m,钢筋直径16mm,用水泥或树枝锚固剂锚固。基点埋设完毕后,记录初始数据,以后每天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当工作面推到基点观测结束。

(2)工作面顶板压力观测:根据情况及仪表数量,可在工作面布置3—5条测线。设3条测线时,分别在距两巷帮15m处及中间的支架上安装电子矿压观测仪。3条以上观测线时,分别在距两巷帮15m处及其间等距均布安装电子矿压观测仪。观测人员每日采集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根据观察数据进行来压预报。(3)使用YHY60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

4、矿压观测期限:从工作面初采开始,到经过两次以上周期来压并取得有效代表性数据,摸清本工作面矿压规律为止。

四、落煤措施

2、割煤前要认真检查煤机的各部件,确保齐全、完好,符合要求,并空载运行3-5分钟,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操作运行。

3、开机前,必须先发信号,确认煤机上、下5m范围内,除煤机司机外,无其他人方可开机。否则不得开机运行。

4、割煤时,司机应该站在安全地点,防止片帮和滚筒甩出的煤矸伤人。

5、必须做到割直煤壁,割平顶、底板,采高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严禁割顶板、顶梁和铲煤板。

6、煤机司机应该有工人协同作业,严禁单人操作,司机要随时注意顶板、煤壁及运输机运转情况,发现意外情况时,应及时停机进行处理,停机时要将采煤机、刮板运输机闭锁,防止误操作。

7、开机前首先打开喷雾冷却系统,禁止无水割煤,采煤机运转时,无论何种情况,需要返刀时,都要及时发出信号,严禁突然返刀。

8、割煤时采煤机上、下5m范围内不准行人和作业,斜切进刀要有足够长度,以前滚筒为准,不得小于25m。

9、采煤机行至上、下出口2m时,需要降低牵引速度至1.0m/min,采煤机正常的行走速度要与推溜、移架速度保持一致,防止空顶时间过长发生冒顶事故。

10、煤机割完煤后或检修时,要停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无淋水地点,并将各种手把打至零位或断电位置,加以闭锁,否则不得检修或离开岗位。

五、移架措施

1、移架前必须对支架各部位(特别是容易出故障的部位)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坚持按线移架,确保支架一条直线,升柱后持续供液3-5秒,使初撑力达到额定支护强度的80%。

必须使用单体辅助支撑“带压擦顶”移架。

4、采煤机割煤后,要立即采用分段追机移架,距采煤机后滚筒距离控制在3m 以上。

5、支架扎底时,可用∮180mm以上木料或单体柱吊架,严禁用伸缩梁、护帮板卡帮吊架,使用单体要采用远控,并将其用绳或8#铁丝与支架相连。

6、移端头支架时,先移第三架,再移第一架,最后移第二架。

7、移架时,移架工应站在架箱内,面向煤壁操作,禁止脚踩在底板座前,架前方、上、下方不得有任何人作业或停留。

8、冒顶处封顶时候,要先处理不安全隐患,打上临时支护或扶架棚,然后再进行封顶作业,封顶过程中,班长及跟班队长要现场指挥。

六、推移溜子及运输机措施

1、严格执行推溜顺序,不随意分段或两段向中间挤推。

2、推移溜子要滞后煤机滚筒10-15m,以防溜子脱节,严禁出现急转弯,要保持溜子“平直”一条线。

3、推溜时,若遇台阶、矿石推不动时,应进行返刀或人工清理。人工清理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进行临时支护。

4、移上、下机头时,必须将机头过度槽处清理干净,以防机头飘起,损坏过度槽。

5、推溜人员应站在支架底座上操作,防止误操作伤人。

6、工作人员不准在溜槽中行走,不准跨越运转中的运输机。

7、溜子运料时必须与集控司机联系,交待清楚并有专门的安全措施。

8、移运输机不准停车推移,但推机头、机尾时必须停溜作业。

七、移转载机、伸缩皮带安全措施

段上。同时注意观察转载机机尾,防止拉过。

2、移转载机时,因支架歪斜或其它原因阻碍机头移动时必须进行处理,禁止硬过。

3、推移转载机时应使两侧的千斤顶推力平衡,避免偏移。移动时,转载机两侧禁止行人、停留和做与移机无关的工作,防止挤伤人员。

4、转载机刮板及螺丝应齐全、紧固,架设要牢固。

5、推移装置连接用∮26mm圆环链,支杆角度不得超过75°,支杆里侧不得有人,监护人员在支杆外侧5m以外的安全地点。

6、当储带仓皮带达到100m时,要及时将多余的皮带抽出。

八、工作面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措施

1、割煤时严格按操作规程将顶、底板割平,不留伞檐、台阶。

2、出现片帮时及时超前移架,并采用“带压擦顶”移架,用伸缩梁、护帮板及时支护暴露出的帮、顶。

3、移架速度要快,升架时顶梁接触顶板后要持续供液3-5秒,保证支架初撑力达到额定工作阻力80%。

4、移完超前架,片帮处伸缩梁打开仍有空顶时,要及时架棚处理。

5、保证支架顶梁平整接顶,严禁出现“线接触”、“点接触”,以防支架受力不均造成损坏及采空区顶板压力向煤壁传递。

6、加快工作面推进度。

7、保证乳化液站压力在28--31.5MPa,支架及供液系统完好。

九、移供电专列措施

1、移专列前,先停电专人检查列车前方及两端有无影响推移的障碍物,将电缆、液压管及水管理顺,拔出接地极,解开锁固锚链,吊挂好电缆,并检查好

2、拉移时,设专人观察前移情况,发现问题停止前移,及时处理。

3、正常情况下列车要停在顶板完整、无淋水、支护状况较好的地点,否则要提前加强支护及搭雨篷。

4、列车到位后,要将其后部电缆挂好,前边电缆“8”字形盘好,并打好接地极,锁固好移变及开关车。

5、列车到位后,对各电气设备重新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逐台试机,然后联合试运转。

十、工作面设备防倒、防滑及死架处理措施

(一)采煤机防滑

1、根据该面生产技术条件,选取采机双向割煤方式,以实现对煤层顶板及时支护。

2、采煤机上行割煤时,应按回采工艺流程规定及时移架、推溜,使运输机的弯曲段尽量靠近采煤机。

3、上行割煤停机时,上、下滚筒全部落地,下行割煤时,滚筒应切入煤壁后再停机,并尽量停靠在坡度相对较小地段。

4、采煤机下行割煤时,工作面各组人员应使电缆夹余长从工作面中部馈头处向下折叠,以达到采煤机下行割煤时向上反向牵引电缆夹控制其下滑的目的。

5、加强采煤机牵引部、行走部及液压制动装置和运输机销排固定情况的检查维护,确保运行平稳,制动可靠。

6、采煤机上行割煤或停机时,如果有防滑装置必须将其放下。

(二)运输机防滑

1、根据工作面煤层倾角变化及设备状况及时调整伪斜推采角度。

2、利用工作面运输机配用的锚固装置或2-4根单体液压柱对运输机的机头、

煤矿某某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宣威市XXXX煤矿 回采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工作面名称:XXX回采工作面编制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大湾煤矿XXXX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实施审批表

参加学习职工签字名单

目录 第一章概况 (4)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三章劳动组织 (12) 第四章生产系统 (15) 第五章煤质管理 (20) 第六章工程质量标准 (21) 第七章安全管理制度 (22)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工作面名称:XXXX回采工作面 二、回采工作面位置:XXXX回采工作面位于1691水平k9二采区运输上山南侧,属一水平二采区,K9煤层,工作面编号为XXXX,采面走向长110米,倾斜长51米。工作面具体位置见巷道布置示意图。 三、开工时间:2011年8月15日 四、竣工时间:2011年10月底 第二节地面相对位置 一、XXXX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1767―1784,地面标高1990―2010,地面无建筑设施及坟地,属荒山,对开采无影响。工作面与地面平均垂高220米。该工作面停采线距工作面回风上山2米。 二、该工作面北翼为采区回风上山,原回风平巷作为该工作面的上安全出口;工作面运输巷以下为断层。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1、工作面产状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195度,倾角28°—32°,平均倾角30°。地质构造简单,单一倾斜煤层,属K9煤层,煤

厚1.2米。低磷低硫,主焦煤,亮煤为主,富灰,一般为26%。 2、赋存特征 从掘开的工作面溜子巷和人行上山分析,煤层顶底板较稳定,顶板无伪顶,直接顶为泥质粉沙岩,厚0.2-0.4米。老顶为粉沙岩,厚4米以上。直接底为泥质岩,厚0.2米,老底为粉砂岩,厚4米以上。 K9煤层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从掘开的回采巷道看,工作面无断层,但顶板结构较差,对开采有一定影响,注意加强顶板管理。 第五节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XXXX工作面周围无老窑水,地表水单一,无河道,水库及老塘。工作面涌水主要是地表大气降雨补给,但要注意工作面顶板淋水的排放,以免流

回采作业规程

第一章 地质说明书 概况 煤层名称8# 水平 名称 一水 平 采区名称8采区 工作面 名称 5189回风巷 地面 标高 (m) 1785 工作面标 高(m) 1425-1466地面位置高原山区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 情况 东为煤层实体,西北面为4187工作面,南为煤层实体。 走向长 (m) 660方位42.70 面积 (m2)煤层总厚(m) 1.5— 2.2煤 层 结 构煤层倾角 (度) 3-5° 1.8简单 煤层情况该掘进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煤层结构较简单,平均倾角4°,煤层走向近东西,顶板完整性好。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 厚度 (m) 岩 性 特 征老顶灰岩 3.5 直接顶 伪顶 直接底 粘土质粉砂岩、炭质粘土 岩及粘土岩 4.5 地质构造 情况该面地质构造简单,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资料,该面无断层。 构造倾落差

名称走向向倾角(m)长度(m)对掘进影响程度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根据物探结论,采空区及相邻巷道无积水,该工作面无水害。但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向上部和迎头方向探水。 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 掘进的其它地质情 况 瓦 斯8.65立方米/t 煤尘爆炸指数无爆炸性煤的自燃发火期不自燃地 温15 地 压较小 第二章 支护说明书

一、巷道断面形状及断面尺寸 1、巷道断面图:见附图1 2、巷道断面面积: a、前85m为: ⑴.毛断面:(3.044+3.879)×2.0÷2=9.1㎡ ⑵.净断面:(3.634+2.800)×2.0÷2=7.0㎡ b、85m后为: ⑴.毛断面:(2.1+2.9)×2.1÷2=5.25㎡ ⑵.净断面:(1.8+2.6)×2.0÷2=4.8㎡ 二、巷道支护 1、支护类型及参数的确定: ⑴.工作面采用铁棚梯形支护,棚距为0.8m。 ⑵.掘进迎头10米,放炮前必须进行整体加固,防止放炮倒棚发生冒顶事故。 ⑶.掘进放炮后、迎头出货前,如果顶板破碎要打临时支护。 ⑷.巷道掘进必须严格执行前探支护和压柱等措施。 2、支护材料: a、前85m为: ⑴.压柱:长度2400㎜,直径不得低于16公分的圆木。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一、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内容以图表为主,主要包括:“三书”(地质说明书、爆破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九个系统(运输、通风、排矸、排水、供电、防尘、避灾、监控、通信等系统、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各种图表清晰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1.概述 要求说明采煤工作面位置、范围、邻近采掘情况及其影响,附表说明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煤层厚度、倾角、容重、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 2.地质情况(即地质说明书 包括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结构、厚度、倾角、硬度、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层理、节理、断层、强度、顶板分类、煤层瓦斯、二氧化碳含量、自然倾向、煤尘爆炸性等。 3.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包括采煤方法、采高、落煤方式、装煤方式、运煤方式、支护形式的选择,巷道布置简述(附图,附每循环出煤量及材料消耗基础表。 4.顶板管理及支护形式(即顶板管理说明书 包括顶板的管理方法、工作面支护顶板管理图(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特殊支架的形式、结构、规格、支护间距、放顶步距、最小控顶距、最大控顶距、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支架的结构规格,并加以说明、初次放顶的措施、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措施、回柱方法及工艺要求、支护材料复用的规定、工作面上下顺槽支架回撤以及距工作面滞后距离的规定、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质量要求、过断层和过老空等巷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5.爆破说明书

包括钻眼设备、安全炸药种类、爆破器材、炮眼布置方式及炮眼布置图(必须表明工作面高度和打眼范围、炮眼位置、排数、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要用三视图表示、炮眼布置说明表(必须说明各种炮眼名称、编号、深度、角度、每个炮眼装药量及总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和起爆顺序等。 6.生产系统 包括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图、通风路线、通风设施、风量计算和要求;综合防尘及喷雾洒水系统;排水方式、设备选型及布置、排水系统图;煤、矸及材料装运方式、设备选型及其系统图(包括溜煤眼及煤仓;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选择及系统图;灌浆灭火系统;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通信系统;压风系统;电气设备布置图;安全监控装备布置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系统图根据生产条件简要叙述;附采煤工作面设备配置检修表。 7.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指标 包括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劳动人员、管理人员配备表,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8.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避灾路线图、爆破、顶板管理、支护(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断层、破碎带防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通风、瓦斯管理、综合防尘、防灭火、运输以及设备维修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回采率及提高煤质的措施。 技术措施。

1721采煤工作面煤柱回采作业规程

普安县补者煤矿 1721采煤工作面残留煤柱回收的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本着不浪费国家资源的原则,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经矿领导、矿安委会研究,决定对1721采煤工作面残留煤柱进行回收。为此,我矿召开了煤柱回收专题会议,成立了煤柱回收领导小组,制定了残留煤柱回收的方案和特殊安全技术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煤柱回收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1、组长:吴西云 全面负责残留煤柱回收工作。 2、副组长:刘以合刘军 负责煤柱回收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协助组长搞好煤柱回收工作,对煤柱回收工作直接负责。 3、成员:安全员、瓦检员和防突队成员 主要负责煤柱回收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及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工作,保证方案正确实施、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安全回收。 二、工程概况 所回收的煤柱为原1721采煤工作面残留煤柱,属17#煤层。在1721煤柱回采运输巷内指定地点开口,沿主平硐西侧保安煤柱的外边缘线掘巷至原1721运输顺槽,然后采用房柱式回采的方式对1721残留的煤柱进行全部回收。该工作面东部40 m处为主平硐,西部为1721工作面采空区。至地表垂直高度为90m~120m,对应地表主要为旱地和荒山,无农房和其它地物存在。(工作面平面布置图附后) 三、地质说明书 1、煤层情况 本巷所掘煤层为17-II煤层,17-II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上段地层中,煤层较稳定。煤质为中灰、中硫、特低磷、高发热量、高熔灰分无烟煤。 17-II煤层,一般厚2.0~4.0m,中部有1-2层夹矸,结构简单。 2、煤层顶底板情况 本巷所掘的煤层顶底板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无明显的泥化现象,其稳

定性为中等至稳定。 直接顶: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灰岩、钙质泥岩、深灰色、硬度大、易碎、含动物化石,f:8-9。 老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深灰色、坚硬、含炭化植物化石,贝壳断口,f:11-14。 直接底:细砂岩或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或粉砂岩,为灰色、较硬,含植物化石。 3、水文地质 在该巷所掘范围内无富含水层,水文地质简单,预计局部存在裂隙水,水源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对本巷掘进影响不大。 4、瓦斯地质、煤层自燃性和煤尘 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3.13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6.81m3/min;17#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煤尘无爆炸性。17#煤层按突出煤层管理。 四、工作面煤炭储量 本工作面走向平均长度20m,倾斜长度100m,采高2.2 m,煤层容重1.47t/m3,可采储量为0.65万t。 五、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采用房柱式采煤法进行回收。 2、巷道布置:首先在1721煤柱回采运输巷内指定地点开口,沿主平硐西侧保安煤柱的外边缘线掘巷至原1721运输顺槽,然后沿煤层走向向1721采空区掘刮板机运输平巷至1721采空区,接着沿1721采空区按煤层倾向向上送巷5m,最后沿煤层走向掘进与刮板机运输下贯通,形成房柱,该房柱即为回采房柱。之后,留设4m煤柱,在该房柱的上侧另掘一个大小相同的房柱做为准备房柱。 3、准备房柱掘好之后,对回采房柱进行回采,同时沿倾向再掘准备房柱,每房柱之间留4m宽的煤柱。 4、回采工艺: (1)、落煤方式:爆破落煤。

煤矿作业规程贯彻落实制度

作业规程贯彻落实制度 一)作业规程的会审 1、工作面作业规程由技术科负责编写,矿总工程师主持 会审,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参加,技术科、调度室、安检科、采煤队、通灭队、机电队的队长参加。 2、作业规程会审期间,各相关部门和连队对作业规程 内容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做好作业规程会审记录。 3、作业规程会审结束签字后方可生效,并由矿总工程师签发。 二)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实施: 1、贯彻规程: 1)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作业规程,应在工作面开工 前五天由队长组织技术人员向采煤队全体干部和工人进行贯彻。同时,安全监察部门、调度室及其它服务于生产一线的科室管理人员等也必须贯彻。 2)学习规程要建立签名登记簿,记录学习内容、时 间、地点,凡因请假、公休等原因未能参加的人员,由在籍部门向其贯彻。坚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定期贯彻规程的要求。 3)外单位参观学习,由技术部门组织贯彻学习作业 规程,由生产管理部门和采煤队管理人员陪同方可入 井。

2、作业规程考试: 1、各种作业规程及措施经会审后,由技术科打印、分装, 并给下发部门填写贯彻学习签字单,随同作业规程或措施同下发各部门。 2、各职能部门在接到《贯彻学习签字单》、《作业规程》后,立即组织职工在3 日内学习,在学习当中,广泛征求职工意见,认真记入学习记录,对合理部分及时交技术科进行及时修改。 3、学习结束后,要组织学习人员进行考试,不合格者再 组织学习补考,考试合格人员必在《贯彻学习签字单》上亲自签名。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学习结束后,要认真在《贯彻学习签字单》上填写贯彻学习情况。 5、《贯彻学习签字单》必须在自下发5 日内交接术科存档。 1)贯彻学习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后,要认真执行考试制度。 2)采煤队队长、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掌握规程 中的各项要求。贯彻规程后都要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指挥生产及下井作业,不合格者应限期补考,补考不及格着应调离。 3)作业规程的考试,由各队会同生产、技术部门组 织、出题、监考、判卷等,并建立规程考试登记册,由技术部门保存。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更多资料请访问.(.....)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施工单位: 负责人: 编制人: ××煤矿 年月日

会审单位及人员

会审意见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煤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主要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采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采煤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采煤面生产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顶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支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矿压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况 (3)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 第二节煤层 (3)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4) 第四节地质构造 (5) 第五节水文地质 (6)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6)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6) 第二章采煤方法 (8) 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8) 第二节支护设计 (9) 第三节采煤工艺 (11) 第四节设备、材料配置 (14) 第三章顶板管理 (15) 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5) 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17) 第三节矿压观测 (18) 第四章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运输 (19)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9) 第三节供排水 (22) 第四节供电 (23) 第五节压风、通讯、照明 (24)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第一节劳动组织 (25)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 (30) 第三节防治水 (33) 第四节爆破 (33) 第五节一通三防 (35) 第六节运输管理 (37) 第七节机电 (37) 第八节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 (39) 第九节工作面作业安全准许确认制度 (40) 第十节其他 (42)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4) 第一节地质变化应急预案 (44) 第二节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44) 第三节水灾事故应急预案 (45) 第四节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46) 第五节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47) 第六节冲击地压发生前的宏观预兆及应急原则 (47) 第七节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47) 第八节避灾路线 (48) 附件、附图: 1、公司批复红头文件、矿井会审意见(原件由编制部门存档) 2、作业规程附图 3、作业规程贯彻、复学登记表 4、作业规程考试成绩登记表 5、作业规程(措施)发放登记表 6、复查登记表 7、采煤工作面投产前验收表 8、地质说明书 9、工作面初采初放、探放水措施、过断层或老巷、串联通风等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作业规程

矿块回采作业规程编制 审核

米矿块回采作业规程 一.矿块位置 该矿块下部位于米水平号穿脉与穿脉之间,上至 米水平。 二.地质概况 矿体倾向南东,平均倾向35°,平均厚度3.53米,比重2.93吨/ 立方米,硬度系数f=0.91—4.44,P2O5含量30.96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复杂类型。主要断层为F21正断层,位于洛嘎背斜核部,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倾向北西,倾向40°。上盘筇竹寺组一段底部与灯影组四段上部直接接触,垂直断距离约30m,对磷矿层有一定破坏作用。矿层节理裂隙发育交错,以走向北东及北西向两组节理特别发育,次为北西西向一组节理。节理裂隙倾角较陡,一般为60——85°,磷矿受三组裂隙切割,常显柱状结理。尤其工一2富磷矿层中节理裂隙最发育,且密度较顶,底围岩大,因此磷矿石易破碎成碎块状。 矿石无自燃性,结块性,无放射性元素危害。 三.矿块构成 矿块走向长50米,倾向斜长60米,底柱垂高7米,斜长14米,顶柱斜长6米,间柱宽6米,矿房点柱4—6米正方形。一条切割上山回采宽度10—12米,点柱斜长间隔10—12米。见附图 四.主要设备 落矿设备:YT—28风锤

分支电耙:15KW,0.15立方米 主电耙:30KW,0.3立方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六.采准切割工程 由底板中段大巷施工穿脉巷道,从穿脉巷施工人,溜矿井至电耙道水平,施工电耙道,施工分支电耙硐室,在电耙道内施工三条切割上山击穿上中段脉内平巷。至此完成了矿块所有采准切割工程,形成了完整的人行、通风、运输系统,矿块进入了备采阶段。 七.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在主风机作用下,由下中段大巷经穿脉人行通风天井至电耙,再经切割上山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上中段脉内巷道回出。八.人行系统 电耙作业人员由下部穿脉,人行通风天井进出电耙道水平,切割上山落矿人员由上部中段脉内巷道经切割上山下至回采工作面。九.运输系统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南桐矿业公司 (采煤) 作业规程 矿井名称: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岩煤矿 回采工作面:3601N1工作面 总工程师:王光全2014年7 月15 日安全矿长:段云平2014年7 月11 日生产矿长:易利荣2014年7 月10 日机电矿长:廖秀兵2014年7 月7 日生产副总:张召2014年7 月 4 日安全副总:陈勇2014年 6 月21 日通瓦副总:范林2014 年 6 月16 日机电副总:易晓钢2014年 6 月12 日调度室:董道平2014年 6 月11 日安监科:曹优能2014年 6 月11 日机运科:韩广斌2014年 6 月11 日通瓦科:钟传平2014年 6 月11 日技术科:柯军2014年 6 月8 日生产科:吴祥文2014年 6 月 6 日施工队:廖化兵2014年 6 月 6 日编制:杨科2014年 6 月 6 日 红岩煤矿生产技术科 二O一四年七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 第二节编写依据 (3) 第三节煤层 (3) 第四节地质构造 (4) 第五节煤质 (4) 第六节水文地质特征 (4)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6) 第二节回采工艺 (7) 第三节设备配置 (8) 第三章顶板控制 (10) 第一节支护设计 (10)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3)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5) 第四节矿压观测 (17) 第四章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运输系统 (18)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8) 第三节排水系统 (25) 第四节供电系统 (25) 第五节通讯照明 (25)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一节劳动组织 (26) 第二节作业循环 (26)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管理 (30) 第三节防治水 (39) 第四节爆破安全管理 (39)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 (43) 第六节运输 (48) 第七节机电 (51)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65) 第九章“六大系统” (66)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作者: ————————————————————————————————日期:

13102综采工作面预计在6月中旬采到停采线,为顺利回撤该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特制定13102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回撤前工具、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 1、13102措施巷(停采线前5米)作为13102工作面回撤通道。 2、在前刮板机机头煤帮侧打回柱绞车硐室、安装22KW回柱绞车。 3、01运输绕道下部安装1台22KW回柱绞车。 4、在回撤通道口安装1台25KW调度绞车。 5、拆转载机、工作面输送机前将浮煤清理干净。 6、工作面机头、机尾出口处的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配合11#工字钢梁支护,以保证拆设备时安全。 7、回柱绞车分别打好压柱、戗柱。 8、回撤前先将设备列车运走,并将用来回撤支架用的泵站放到运输顺槽中比较宽敞的地点。 9、为了保证通风,在工作面进风巷安装一台11KW局部扇风机,以备拆架时用。 10、准备φ24.5绳卡,40型溜子链100挂,φ20螺丝200条,U 形环15T的20个,10T的20个。 11、10T滑轮5个、20T滑轮5个、10T手动葫芦5个、5T手动葫芦10个。 二、回撤前工作面的准备

1、工作面从距离停采线20m处开始,控制好采高3.5m,不进行放顶煤操作,采煤机割煤时必须沿底板割煤。 2、当工作面推到距停采线15m时,沿工作面追机在支架顶梁上开始铺金属网,网下铺设钢丝绳,金属网与钢丝绳每隔0.5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绑一道。网与网的长、短边,联网均采用搭接,联网距200m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钢丝绳两端固定在工作面上、下两巷顶板锚杆或锚索上,用10T手拉葫芦拉紧,蹬直。铺网1.8m 时开始敷设第一根钢丝绳φ21.5mm。第二根绳距离第一根钢丝绳0.5m。 3、工作面在距离停采线5m处时,开始进行锚网锁支护,第一排锚杆要采用梯子梁顺峒布置支护,其余顶锚杆不采用梯子梁支护架设木托盘(50*400*200mm)。锚杆间排距900*900mm进行支护,锚索支护采用15.24*12000mm,间排距1600*1600mm(见附图)。顶锚杆锚固力85KN,帮锚杆锚固力50KN,锚索锚固力120KN。 4、在煤壁不好的地段打设贴帮柱。 5、待前部刮板机、采煤机回撤后开始在回撤通道中铺道。 6、13102运输顺槽与13103回风顺槽联络巷内按标准敷设24k g轨道120m,道岔两附。 三、回撤的工作面设备数目及数量 1、MG300/730型采煤机1台 2、ZF7600/24/38型支架96架 3、ZFG7600/24/36型支架5架

1101回采作业规程12

110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邻水县福兴煤业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2014]01 号 一采区1101采煤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1

批准日期:二0 —四年一月一日

110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作业规程审批栏 会审意见: -3 -

目录 第一章概况.................................................................. -4 -第一节编制依据............................................................ -4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4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4 -第四节水文地质............................................................. -5 -第五节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 -5 -第六节煤层顶底板.......................................................... -6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7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7 -第二章采煤方法............................................................ -7 -第一节巷道布置............................................................ -7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8 -第三节设备配置. (12) 第三章顶板控制 (12) 第一节顶板支护设计 (12)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3)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支护 (14) 第四章生产系统 (15) 第一节运输 (15)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5) 第三节排水 (21) 第四节供电 (21) 第五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21) 第六节工程质量及文明生产 (22)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第一节劳动组织 (22) 第二节循环作业 (23)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 第六章煤质管理 (24)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5) 第一节一般规定 (25) 第二节采煤及顶板管理 (29) 第三节爆破 (34) 第四节防治水 (37)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 (38) 第六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44) 第七节其他 (47)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第二节煤层 一、煤层赋存 10#煤层结构简单,煤厚相对稳定,有不稳定的夹矸出现,平均煤厚为,硬度系数f约为~,上距4#煤层约61m;直接顶为L1灰岩,厚4m左右,中部常夹薄层砂质泥岩或泥岩,坚硬不易垮落;局部发育黑色泥岩伪顶,厚左右,结构疏松,极易破碎,多随煤层开采而冒落,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增大煤的灰分。 二、储量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附图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10101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揭露情况分析,该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走向为东北—西南,倾向西南,煤层倾角4°~16°,平均14°左右,经过掘进巷道揭露,本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共有2条断层,构造详细情况见下表: 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的回风顺槽掘进至260米,运输顺槽掘进至280m时,煤层出现较大起伏,褶曲发育,倾角局部在20°左右,煤层厚度变薄,长约220m,渡过后,煤层厚度恢复原样。该段影响将来回采的正常推进,需对工作面采取防滑、防窜矸措施。 三、其它地质因素对回采影响 1、煤层直接顶为L1灰岩,硬度系数在之间,在回采过程中顶板不易自然垮落,需采取强制性放顶措施。 2、10101回风顺槽掘进1670m时,揭露分氧化带,顶板发生变化无层理,均为黄土与碎块石,不定时的向下冒落。故在初采放顶的过程中,

工作面可能有黄土、碎石涌入,影响正常的回采推进,需编制初采、初放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2: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剖面图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为我矿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10101综采工作面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间夹碎屑岩中的3~4层石灰岩,赋存段距40m左右,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约为 L/s·m,渗透系数为d,水质一般为HCO3·SO3-Ca·Mg·Na型,硬度小于150mg/L,矿化度L,预计不会影响回采工作正常施工。 本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19—822m,工作面底板最低标高约为784m,位于奥灰水位之下,10#煤层底板与奥陶系灰岩之间的隔水层厚度为80m,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T=P/M P=(H0-H1+M)* =(820-784+80)*80 =m 其中T—突水系数 MPa/m; 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 MPa; H0—奥灰溶岩水位标高 m;

回采采煤作业规程

重庆市永川区富全煤业有限公司 +122m上二连北巷 采煤工作面 二0一二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2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 第二节煤层 2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2 第四节地质构造 4 第五节水文地质 4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5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5 第二章采煤方法6 第一节巷道布置 6 第二节采煤工艺7 第三节设备配置14 第三章顶板管理14 第一节顶板支护14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16 第三节矿压观测18 第四章生产系统18 第一节运输18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20 第三节排水26 第四节供电27 第五节通讯照明29 第六节压风自救系统29 第七节人员定位系统31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1 第一节劳动组织31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3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33 第一节现场管理制度33

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35 第三节煤质管理及提高煤炭回收率安全技术措施50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51

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采面有小型褶曲但对回采影响不大。 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煤层顶底板岩层节理发育,岩层松软、破碎,矿压较大,对巷道支护影响较大,顶板随放随落,周期来压不明显,但老塘帮压力大,圆木易折断;支柱下沉快,回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矸石伤人和埋压事故等不利因素。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0.1m?;/h 最大涌水量:0.2m?;/h 二、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遇地质变化时,底板有微量裂隙水进入。 三、其它水源的分析 工作面没有老塘积水和外孔裂隙水涌入的的可能,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小于0.1m?;/n。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表五) 瓦斯1.17m?;/t CO20.18% 煤尘爆炸性无 煤的自燃倾向性不易自燃 地温危害无 冲击地压危害无 二、地质部门的建议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在采煤过程中不得随意丢底煤、顶煤。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作面工业储量:103.3万吨 工作面可采储量:83.5万吨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内容要求

水安监通〔2015〕22号 附件2 水城县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内容要求 目录 第一章概 况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页 第二节煤层页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页 第四节地质构造页 第五节水文地质页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页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页 第二章采煤方法页 第一节巷道布置页 第二节采煤工艺页 第三章顶板控制页 第一节支护设计页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页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端头顶板控制页 第四章生产系统页 第一节运输页 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页 第三节排水页 第四节供电及通信照明页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页第一节劳动组织页 第二节作业循环页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页 第六章煤质管理页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页 第一节一般规定页 第二节顶板页 第三节防治水页 第四节爆破页 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页 第六节运输页 第七节机 电页

第八节其他页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页 第一章概 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 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2、 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 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3、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 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及引发地质灾害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4、 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同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及邻近煤 层)以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煤层 1、 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 变化情况。 2、 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 情况。 3、 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 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 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1、 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 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2、 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 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 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 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四节地质构造

2020年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样本参照模板可编辑

编号: ****煤业公司梁家煤矿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名称:*****工作面 编制人: 区队长: 施工单位: 批准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执行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矿审批意见 (3)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4)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5) 第一章概况 (6)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6) 第二节煤层 (7)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8) 第四节地质构造 (8) 第五节水文地质 (9)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0)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10) 第二章采煤方法 (11) 第一节巷道布置 (11) 第二节采煤工艺 (12) 第三节设备配置 (13) 第三章顶板管理 (13) 第一节支护设计 (13)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6) 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17) 第四节矿压观测 (18) 第四章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运输系统 (18) 第二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19) 第三节排水系统 (22) 第四节供电系统 (22) 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23)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3) 第一节劳动组织 (23)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4) 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5)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6) 第一节一般规定 (26) 第二节顶板管理 (26)

第三节防治水 (26) 第四节爆破管理 (26) 第五节通防及安全监测 (27) 第六节运输管理 (27) 第七节机电管理 (27) 第八节其它 (27) 矿审批意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技术科:年月日地测组:年月日通风:年月日煤管中心: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

煤矿 综采拆除作业规程

综采工作设备拆除作业规程 为保证综采工作面设备拆除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结合局和矿多年来综采工作面的拆除经验,依据2001年新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及局、矿各项安全文件的有关规定,制订此作业规程,指导拆除工作,凡我矿今后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拆除都必须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此规程。 一、运输绞车的选择 1、绞车是根据F< P来选择的 P:绞车最大牵引力 F:提升重物所需的牵引力 2、配绳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01条专为升降物料安全系数最低值6.5校核。 即:M=Q破/F>=6.5来选择 注: Q破:配绳的最大破断拉力总和 F:提升重物所需的牵引力 1

二、设备拆除程序 1、机巷设备 皮带机-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 2、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工作面运输机—支架 三、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由于综采支架体大笨重,所以在拆除设备前要保证两巷出口棚子正规有劲,高度不低于2.2M,能达到支架通过的要求,巷道拐弯处要放宽,保证支架通过时不得刮着棚子,运输轨道铺设达到完好标准,弯曲段的曲率半径要满足运输支架的要求。 2、所有运输使用的绞车都要符合标准,要安装牢固可靠,声光信号齐全; 3、拆除前要加强对工作面大棚的管理,对断梁,拆柱的棚子重新加补,并且将整个工作面煤壁背实背严,工作面浮煤要清理干净,高度不低于2M。 4、工作面支架加强维护,保证无窜漏液,支架达到完好标准,有足够的初撑力。 5、强两巷及出口处的管理,加补走向棚,密集支护并且要迎山有力, 2

能够可靠支护顶板,保证来压时不至于压垮棚子,保证两巷出口畅通,满足通风要求。 6、工作面设备拆除前,两巷、大棚窝处用4M工字钢使双抬棚支护, 出口向外5M内用3.8M工字钢使棚支护,替掉原掘进棚,并且清理干净,高度不低于2.2M,要保证装车能够满足高度要求。 7、工作面铺网要符合要求。 四、绞车的安装及质量要求 1.安装 绞车采用打压车柱和拴留绳的方法,当绳卡好后,应将绞车勾头拴到绞车前霸王桩上点动开车,使绳拉紧后,在绞车前后打好四根压车柱,要求后两根压车柱子垂直顶底板,前两根压车柱向前倾斜10度左右,同时要求滚筒从上面出绳,以保证压车柱能充分发挥作用。 2.质量要求 (1)绞车的安装支护要安全牢固,电器设备性能良好,运转声音正常; (2)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要牢固可靠,无打结咬绳现象,勾头上应有 护绳环,必须有保险绳,勾头卡子不得少于4付,应和绳径相配,卡距不低于200MM,绳在滚筒上生根不少于5圈; (3)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使用时闸把位置不得超限; (4)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等无损伤变形,拉杆螺栓应有螺帽紧固, 调整好后锁死; (5)闸轮上无油迹,动作可靠,护绳板无变形; (6)安装整体平稳,声音正常,无甩油现象; (7)信号装置应声光兼备,且清晰灵敏可靠; (8)小绞车的安装位置符合要求; 五、设备的拆除 1.皮带机的拆除 (1)在合适位置抽掉皮带机上的通条,开动皮带机,把皮带脱掉,拉 3

煤矿采煤回采作业规程

XXXXXXXXXX煤矿 1101采煤工作面 作业规程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

编审人签字

参加学习人签名表

目录 第一章: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开采、范围及开采影响 二、地质情况 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的确定 二、主要回采工艺 三、主要生产系统

第三章:生产组织 一、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和劳动组织 二、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章:安全制度及审批意见书 附:一、会审意见及签字表 二、参加学习人员签名表 第一章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范围等情况及其开采影响 1、工作面位置与邻近关系 1101工作面位于采区东部K1煤层中,南到K1煤层总回风第一联络巷,西临符平硐,北至+1542开采水平。该工作面为K1煤层首采工作面。该煤层的第一个工作面11011局部已采,给1101工作面的瓦斯释放打开了一个通道,对1101采煤工作面的开采是极为有利的。该工作面及风巷均无水的影响。南部地表露头线一带的小窑均已关闭;所以,小窑对1101的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2、工作面才开采范围、储量和开采时间

工作面走向150m,1101机巷标高+1550m,风巷标高+1557m,工作面煤层倾角0~12°,煤层平均厚度3m,工作面倾斜长度约60m,开采面积约9000㎡,工作面开采储量切3、5万吨,按日产量500吨/d,正常生产时的开采时间约为70天。 3、工作面的地面的投影位置,以及开采对地表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1101工作面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其上方地表为高山地带,无民房建筑,无山塘、水库等水体。地表标高为+1700+1630m,其与工作面的最小垂高在76m以上,与工作面的最大垂高在143m以上。工作面开采对地表无影响。 为了保护付平硐与总回风联倍络巷,1101工作面只能开采到设计采止线,就进行工作面的撤退工作。其停采位置距1101第一联络巷保护煤柱为20m左右。 4、回采工作面的平面示意图 二、地质情况 1、煤层赋存情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

XX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4421

编审人员签字编制单位:回采四区 编制人: 施工负责人: 审查单位: 技术科: 地质科: 通防科: 机电科: 运输科: 煤质科: 安监处: 采煤副总:

会审意见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生产矿长意见:签字:矿总工程师意见:签字: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 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 本工作面属于四层煤,位于-1100水平前组四采区第一亚阶段。F12断层东侧,以上为4420工作面,已经开采结束,以北为F15断层,以东为F11断层。 工作面标高:-801.50--897.05。地面标高:+187米。三、工作面投影位置 位于南宫庄及其西北部的部分农田。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面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地面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 第二节工作面地质状况 一、煤层赋存条件

二、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特征(附综合柱状图) 1、煤层产状 此煤层属古生代二迭纪山西组,煤层走向157-171度,倾角25.5度。 2、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灰白色中砾砂岩,坚硬,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1-0.7,粉砂岩灰黑色,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细砂岩,灰色,层理发育,厚2.0米,该面直接顶为4类,老顶2级。 三、水文地质情况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顶板裂隙发育地带有少量淋水,最大涌水量0.05 m3/min,正常涌水量0.02 m3/min。 四、实测地质构造

五、主要地构造说明 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F1断层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较小。 六、冲击地压鉴定意见 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煤层有冲击倾向性,属冲击地压煤层,按冲击地压面管理,重点治理范围:上、下平巷60m,上、下端头20m,有悬顶、工作面来压及特殊情况下,重点加强煤粉检测,发现有冲击危险时,必须及时放炮卸压 第三节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 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切眼沿四层煤布置,均为单巷布置,顶板为砂岩,局部撇底煤; 支护形式为锚网带,掘进断面形状为梯形,掘进断面积5.72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