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黑龙江省依兰县第一中学 朱庆伟

11.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课前完成预习案,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 .组内探究、合作学习完成《课内探究》不超过20分钟。

3.小组长在课上合作探究环节要在组内起引领示范作用,控制讨论节奏。

4.人人参与,合作学习,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进步。

5.带﹡的题要多动脑筋,展示你的能力。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3.会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及他们的对应元素,培养大家的符号意识。

二、重点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及证明等问题。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自主预习课本2—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______________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两个全等图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2、一个图形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 。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全等”用“ ”表示,读作 。

4、如图所示,△OCA ≌△OBD ,

对应顶点有:点___和点___,点___和点___,点___和点___; 对应角有:____和____,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 对应边有: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

D

B

A

C

O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 (二)、练一练

1.如图,△AB C ≌△CDA ,AB 和CD ,BC 和DA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如图,△ABN ≌△ACM ,∠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课内探究》

1.如图△EFG ≌△NMH,∠F 和∠M 是对应角.在△EFG 中,FG 是最长边. 在△NMH 中,MH 是最长边.EF=

2.1㎝,EH=1.1㎝,HN=

3.3㎝. (1)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求线段MN 及线段HG 的长.

2.如图,△ABC ≌△DEC,CA 和CD,CB 和CE 是对应边.∠ACD 和∠BCE 相等吗?

N M C

B A

D

C B A

N

M

G H F E

为什么?

3.本节课小结(我的收获) (1)知识方面:

(2)学习方法方面:

《课后训练》

1. 如图所示,若△OAD ≌△OBC,∠O=65°,∠C=20°,则∠OAD= .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如图,若△ABC ≌△DEF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 的周长为17 cm ,BC=6 cm ,DE=5 cm ,则DF = cm (2)若∠A =50°,∠E=75°,则∠B=

3. 如图,△AOB ≌△COD ,那么∠ABD 与∠CDB 相等吗?为什么?

第3题图

﹡4. 如图:Rt △ABC 中,∠ A=90°,若△ADB ≌△EDB ≌△EDC ,则∠C=

B D

O A C D

C

B

E

A F E

D

C

B

A

E

D

C

B

A

E

C

A

D

B

O

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利用自习先预习课本第6、7页完成《课前预习案》(15分钟)。 2 .组内探究、合作学习完成《课内探究》(20分钟)

3.小组长在课上合作探究环节要在组内起引领示范作用,控制讨论节奏。

4. 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5.带﹡的题要多动脑筋,展示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自己试验探索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 判定定理。

2 、会应用判定定理SSS 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学习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习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

1、复习: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些什么性质? 如图,△A BC ≌△DCB 那么 相等的边是: 相等的角是:

2、讨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动手画一画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有____种情形。按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①一组对应边相等和一组对应角相等

②两组对应边相等

③两组对应角相等 (3)、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有____种情形。按下面给出三个条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①三组对应角相等

D C B A

②三组对应边相等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 、8cm 、10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 a .作图方法:

b .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 ,?这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 的.

c .归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简写为“ ”或“ ”.

d 、用数学语言表述:

在△ABC 和'''A B C ?中,

∵''AB A B AC BC =??

=??=?

∴△ABC ≌ ( )

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 . “SSS ”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

《课内探究》

二、合作探究

1、[例]

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AC ,AD 是连结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

求证:△ABD ≌△ACD .

证明:∵D 是BC

∴ =

∴在△ 和△ 中

AB=

BD= AD=

∴△ABD △ACD( ) 温馨提示: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需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A 、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B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C 、写出全等结论。

2、如图,OA =OB ,AC =BC. 求证:∠AOC =∠BOC.

3、尺规作图。

已知:∠AOB. 求作:∠DEF,使∠DEF=∠AOB

C '

B 'A '

C B

A

C O A

B

4.本节课小结(我的收获) (1)知识方面: (2)学习方法方面:

三、课堂巩固练习.

1、如图,AB=AE ,AC=AD ,BD=CE ,求证:△ABC ≌ ADE 。

2、已知:如图,AD=BC,AC=BD. 求证:∠OCD=∠ODC

《课后训练》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 (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1 B 、2 C 、3 D 、4

2.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 ,AC=DF ,BE=CF ,请将下面说明ΔABC ≌ΔDEF 的过程和理由补充完整。

解:∵BE=CF (_____________) ∴BE+EC=CF+EC 即BC=EF

在ΔABC 和ΔDEF 中

AB=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DF (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

∴ΔABC ≌ΔDEF (__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AB=DE ,BC=EF ,AF=DC ,则∠EFD=∠BCA ,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找出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它们为什么是全等的.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E

D

C

B A

C '

B 'A '

C B A C B A

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第9页完成(自主学习1、4) 2 .组内探究、合作学习完成(探究一、探究二)

3.小组长在课上合作探究环节要在组内起引领示范作用,控制讨论节奏。

4. 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5.带﹡的题要多动脑筋,展示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 AS ”条件,能运用“S AS ”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SAS 的探究和运用.

教学难点:领会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的内容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知道满足三个条件画两个三角形有4种情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相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前两种情况已经研究了,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三种两边和一角的情况,这种情况又要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两种情况。

2、探究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动手试一试 已知:△ABC

求作:'''A B C ?,使''A B AB =,''B C BC =,'A A ∠=∠

(2) 把△'''A B C 剪下来放到△ABC 上,观察△'''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在△ABC 和'''A B C ?中,

∵''AB A B B BC =??

∠=??=?

∴△ABC ≌

3、探究二: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通过画图或实验可以得出:

4.例题学习

(再次温馨提示: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需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A 、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B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C 、写出全等结论。)

三、当堂检测

1、 如图,AD ⊥BC ,D 为BC 的中点,那么结论正确的有

A 、△

ABD ≌△ACD B 、∠B=∠C C 、AD 平分∠BAC D 、△ABC 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已知OA=OB,应填什么条件就得到△AOC ≌△BOD

(允许添加一个条件)

3、

﹡四、能力提升:(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如图,已知CA=CB,AD=BD,M 、N 分别是CA 、CB 的中点,求证:DM=DN

五、课堂小结

1、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

2、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探索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2种方法,它们分别是: 和

六、作业:第15页习题11.2 3-4 第16页第10题

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AAS)导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利用自习先预习课本第11页-12页10分钟,然后35分钟独立做完学案。正

课由小组讨论交流10分钟,25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整理落实,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学习目标】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学习过程】

D

B C O A

D C A B F

E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又分成哪两种呢? 2、探究一: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动手试一试。 已知:△ABC

求作:△'''A B C ,使'B ∠=∠B, 'C ∠=∠C ,''B C =B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 把△'''A B C 剪下来放到△ABC 上,观察△'''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在△ABC 和'''A B C ?中, ∵'B B BC C ∠=∠??

=??∠=?

∴△ABC ≌ 3、探究二。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

(1)如图,在△ABC 和△DEF 中,∠A=∠D ,∠B=∠E ,BC=EF ,△ABC 与△DEF 全等吗?能利用前面学过的判定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吗?

(2)归纳;由上面的证明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3)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在△ABC 和'''A B C ?中,

∵'A A B BC ∠=∠??

∠=??=?

∴△ABC ≌

C '

B 'A '

C B A

C '

B 'A '

C B A C B A

二、合作探究

1、例1、如下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AB=AC ,∠B=∠C . 求证:AD=AE .

2.已知: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 BE ⊥AC, CD ⊥AB,AB=AC ,求证:BD=CE

三、学以致用

3、如图,在△ABC 中,∠B=2∠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1=∠C,求证AC=AB+CE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两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

D

C

A

B

E D

E

C

B A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共有

五、课后检测 1、 2、

3、

4.满足下列哪种条件时,就能判定△ABC ≌△DEF ( )

A. AB=DE,BC=EF, ∠A =∠E;

B. AB=DE,BC=EF, ∠C =∠F

C. ∠A =∠E,AB=EF, ∠B =∠D;

D. ∠A =∠D,AB=DE, ∠B =∠E 5.如图所示,已知∠A =∠D,∠1=∠2,那么要 得到△ABC ≌△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 ∠B =∠E

B.ED=BC

C. AB=EF

D.AF=CD

6.如6题图, 在△ABC 和△DEF 中,AF=DC, ∠A =∠D,

当_____________时,可根据“ASA ”证明△ABC ≌△DEF

A F C D

1 2 E B

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导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利用自习先预习课本第13、14页10分钟,然后35分钟独立做完学案。正课由小组讨论交流10分钟,25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整理落实,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学习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并能灵活选择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 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 (2)、如图,Rt △ABC 中,直角边是 、 ,斜边是 (3)、如图,AB ⊥BE 于B ,DE ⊥BE 于E ,

①若∠A=∠D ,AB=DE ,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②若∠A=∠D ,BC=EF ,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③若AB=DE ,BC=EF ,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④若AB=DE ,BC=EF ,AC=DF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1)动手试一试。 已知:Rt △ABC

求作:Rt △'''A B C , 使'C ∠=90°,''A B =AB, ''B C =BC 作法:

(2) 把△'''A B C 剪下来放到△ABC 上,观察△'''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上面的判定方法

在Rt △ABC 和Rt '''A B C ?中, ∵''

BC B C AB =??

=

? ∴Rt △ABC ≌Rt △

B

A 1

1

C 1

D C

B

A (5)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 “ ”、 “ ”、 “ ”、 “ ”、 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 ” 二、合作探究

1、如图,AC=AD ,∠C ,∠D 是直角,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你能说明BC 与BD 相等吗?

2、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 和∠DFE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三、学以致用

1、如图,△ABC 中,AB=AC ,AD 是高,

则△ADB 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2、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3、如图,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F ⊥BC 于F ,DE ⊥BC 于E , AB=DC ,BE=CF ,你认为AB 平行于CD 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AB 平行于CD

理由:∵ AF ⊥BC ,DE ⊥BC (已知)

∴ ∠AFB=∠DEC= °(垂直的定义) ∵BE=CF ,∴BF=CE

在Rt △ 和Rt △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 )

∴ = (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能力提升:(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如图1,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点,BF ⊥AC 于F 点,若AB=CD,AF=CE,BD 交AC 于M 点。(1)求证:MB=MD,ME=MF;(2)当E 、F 两点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给予证明。

五、当堂检测

如图,CE ⊥AB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

(1)若AC//DB ,且AC=DB ,则△ACE ≌△BDF ,根据 (2)若AC//DB ,且AE=BF ,则△ACE ≌△BDF ,根据 (3)若AE=BF ,且CE=DF ,则△ACE ≌△BDF ,根据

(4)若AC=BD ,AE=BF ,CE=DF 。则△ACE ≌△BDF ,根据 (5) 若AC=BD ,CE=DF (或AE=BF ),则△ACE ≌△BDF ,根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作业:第16页习题11.2 7-8 第17页第13题

课题:《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导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利用自习先预习课本第19页探究-第21页思考前10分钟,然后35分钟独立做完学案。正课由小组讨论交流10分钟,25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整理落实,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学习目标】

1、经历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初步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什么是角的平分线?怎样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2.如右图,AB =AD ,BC =DC , 沿着A 、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BAD 的角平分线,你知道为什么吗

3.根据角平分仪的制作原理,如何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自学课本19页后,思考为什么要用大于2

1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

O A

B E D

C P 4.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是射线OC 上的任意一点,

操作测量:取点P 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 作PD ⊥OA ,PE ⊥OB,点D 、E 为垂足,测量PD 、PE 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 与PE 的大小关系,写

题设: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

结论:这个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合第4题图形请你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证明命题的正确性

解后思考: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步骤有那些?

6、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如右上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是

二、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OC 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 上任意一点,问PE=PD?为什么?

2、如图:在△ABC 中,∠C=90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F 在AC 上,BD=DF

求证:CF=EB

三、学以致用

在Rt △ABC 中,BD 平分∠ABC , DE ⊥AB 于E ,则

⑴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呢? ⑵哪条线段与DE 相等?为什么?

⑶若AB =10,BC =8,AC =6,求BE ,AE 的长和△AED 的周长。

A

D

P

N

M

C

B

A

四、当堂检测

如图,在△ABC 中,AC ⊥BC ,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AB =7㎝,AC =3㎝,求BE 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六、作业:

第22页习题11.3 1-2 第23页第4-5题

课题:《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导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利用自习先预习课本第21页8分钟,然后30分钟独立做完学案。正课由小组讨论交流10分钟,25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整理落实,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学习目标】

1、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画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 (2)、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BM ,CN 相交于点P ,求证:点P 到三边AB ,BC ,CA 的距离相等。

2、求证: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D

C

B A

(提示:先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再加以证明)

3、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 距离相等且离公路,铁路的交叉处500米,应建在何处?(比例尺 1:20 000)

二、合作探究

1、比较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2、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相交于点O ,OB =

OC ,求证∠1=∠2

三、学以致用 22页练习题

四、能力提高(*)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BA ,AD=DC,BD 平分∠ABC,求证:∠A+∠C=18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六、作业

1、已知△ABC 中,∠A=60°,∠ABC,∠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BOC 的度数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B 、一条直线上有一点到已知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平分已知角

C 、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与角的顶点的连线平分已知角

D 、已知角内有两点各自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经过这两点的直线平分已知角 3、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线的交点

C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4、课本23页第6题

课题: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1、2)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结构图.

2.通过基本训练,巩固第十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

3.通过典型例题的学习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第十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发展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识结构图和基本训练.

2.难点: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 三、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1.总结本章知识点及相互联系.

2.三角形全等

探究 三角形

全等的 条件

四、基本训练,掌握双基

1.填空

(1)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

(3)全等三角形的 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 角相等.

两边一____ 两边一对角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边______________ ___边_____________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条件 两个条件

三个条件

(4)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

(5)两边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 (6)两角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 (7)两角和其中一角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

(8) 和一条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

(9)角的 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如图,图中有两对三角形全等,填空: (1)△CDO ≌ ,其中,CD 的对应边是 ,

DO 的对应边是 ,OC 的对应边是 ;

(2)△ABC ≌ ,∠A 的对应角是 , ∠B 的对应角是 ,∠ACB 的对应角是 .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一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

(2)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3)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4)两角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6)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 ) (7)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 (8)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 ) 4.如图,AB ⊥AC ,DC ⊥DB ,填空: (1)已知AB =DC ,利用 可以判定 △ABO ≌△DCO ; (2)已知AB =DC ,∠BAD =∠CDA ,利用 可以判△ABD ≌△DCA ;

(3)已知AC =DB ,利用 可以判定△ABC ≌△DCB ; (4)已知AO =DO ,利用 可以判定△ABO ≌△DCO ;

(5)已知AB =DC ,BD =CA ,利用 可以判定△ABD ≌△DCA. 5.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OA =OC ,OB =OD.

求证:AB ∥DC.

证明:在△ABO 和△CDO 中, OA OC ,

AOB __________,OB OD ,?=?

∠=??=?

∴△ABO ≌△CDO ( ).

∴∠A = .

∴AB ∥DC ( 相等,两直线平行).

6.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AB ∥DC ,AE ⊥BD ,CF ⊥BD ,BF =DE. 求证:△ABE ≌△CDF. 证明:∵AB ∥DC ,

∴∠1= . ∵AE ⊥BD ,CF ⊥BD , A B

C D E O A B

C D O A

B

C

D

O

12

A

B

C

D

E

F

新人教版第12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汇总

12.1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学习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获取概念: 阅读教材P3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则_______ 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边: 。 (3)“全等”符号: 读作“全等于”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5)如下图: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则△ABC △ A 1B 1C 1..点A 与 A 点是对应顶点; 点B 与 点 是对应顶点;点C 与 点 是对应顶点. 对应边: 对应角: 。 C 1 1A B A 1 二 观察与思考: 1.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将△ABC 旋转180°得△AED . 甲 D C A B F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即 ≌△DEF ,△ABC ≌ ,△ABC ≌ .(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2 . 说出乙、丙图中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三、自学检测 1、如图1,△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则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其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3 B.6 C.7 D.8 2.下列说法:①△ABC的顶点A就是∠A,②三角形一边的对角也是另外两边的夹角; ③三角形的中线就是一顶点与它对边中点连接的线段; 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就是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5,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5 C.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教案讲诉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对象:八年级(4)、(6)班 备课时间:2016/9/1 教学用具:PPT 课件、教案、课本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 教学难点: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交通标志,等等,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呢? 二、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可用a 表示. 三、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 探究: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 有两条路线:(1)从B→C ,(2)从B→A→C ;不一样, AB+A C >BC ①;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同样地有 AC+BC >AB ② AB+BC >AC ③ a b c (1) C B A

全等三角形全章教案集

C 1 B 1 C A B A 1 课题:§11.1 全等三角形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技能: 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 过程与方法 : 1、在图形变换以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 2、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 三角形的体验。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导入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三角板 预习导航: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 :1.问题:你能 发现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美妙 的关系吗? 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2.那同学们能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吗003F 生: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 3.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4.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 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记作:△ABC ≌ △ A ’B ’C ’ 符号“ ≌ ”读作“全等于” D A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新知探究 利用投影片演示 1.活动: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 得到△DBC ; 将△ABC 旋转180°得△AED . 2.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 一种策略. 3.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例题讲解 [例1]如图,△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1. 分析:△OCA ≌△OBD ,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 形重合? 将△OCA 翻折可以使△OCA 与△OBD 重合.因为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所以C 和B 重合,A 和D 重合. ∠C=∠B ;∠A=∠D ;∠AOC=∠DOB .AC=DB ;OA=OD ;OC=OB . 2.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1.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 和△ACD 从复杂的图形 中分离出来. 2小结: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常用方法有: D C A B O D C A B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

一、填空题 1._____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_____叫做对应顶点;叫做对应边;_____叫做对应角.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_____的字母写在_____ 上.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这是全等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4.如果ΔABC≌ΔDEF,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AC的对应边是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DEF的对应角是_____. 图1-1 图1-2 图1-3 5.如图1-1所示,ΔABC≌ΔDCB.(1)若∠D=74°∠DBC=38°,则∠A=_____,∠ABC =_____ (2)如果AC=DB,请指出其他的对应边_____; (3)如果ΔAOB≌ΔDOC,请指出所有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 6.如图1-2,已知△ABE≌△DCE,AE=2 cm,BE=1.5 cm,∠A=25°,∠B=48°;那么DE=_____cm,EC=_____cm,∠C=_____°;∠D=_____°. 7.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_____变化了,但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二、选择题 8.已知:如图1-3,ΔABD≌CDB,若AB∥CD,则AB的对应边是()A.DB B.BC C.CD D.AD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4 B.3 C.2 D.1 10.如图1-4,△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5,BD=6,AD=4,那么BC等于() A.6 B.5 C.4 D.无法确定 图1-4 图1-5 图1-6 11.如图1-5,△ABC≌△AEF,若∠ABC和∠AEF是对应角,则∠EAC等于()A.∠ACB B.∠CAF C.∠BAF D.∠BAC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数学提高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培优题 1、△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24㎝和30㎝两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2、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E交于点O,且∠ABC=36°,∠C=76°,求∠DAF和∠DOE的度数. 3.在边长为3的等边△ABC的AB边上任取一点D,作DF⊥AC交AC于F,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CE=AD,连接DE交AC于G,求FG的值。 4.(1)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试说明 ∠BOC=90°+ 2 1 ∠A。 (2)如图所示,在△ABC中,BD、CD分别是∠ABC、∠ACB的外角平分线,试 说明∠D=90°- 2 1 ∠A。 (3)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试说明∠A=2∠D。 F D E B A G

A B C D E 图2 F E C A D 5.已知,AC⊥CE,AC=CE,∠ABC=∠EDC=900,证明:BD=AB+ED. 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AE,BF交于点O,∠AOF= 90°.求证:BE=CF. 7.(1)把一大一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即EC=CD,AC=BC)如图1放置,点D 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求证:(1)ΔACD≌ΔBCE (2)AF⊥BE. A B C O A B C D A B C D (1) (2) (3)

E D C A H F C (2)把左边的小三角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放置,问AF 与BE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8. 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H , ①求证:△BCE ≌△ACD ;②求证:CF=CH ; 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④FH||BD. 9.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B 10.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证:∠ADB=∠FDC 。 11.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MA ⊥NA 。 12、在Rt △ABC 中,AB =AC ,∠BAC =90°,O 为BC (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 =BM ,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全等三角形全章教案(华东师大版)

19.1 命题与定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二.教学要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三.教学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四.教学难点及突破措施:命题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多说,多讲,多练习。 五.教学时间:第九周第3节 六.教法设计:讲练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5、直角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一)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5是正确的,句子3、4水错误的。像这样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5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二)实例讲解 1、教师提出问题1(例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对顶角相等;(2)如果a> b,b> c, 那么a=c;(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

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的大小等于() A.40°B.50°C.60°D.70°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 cm,3 cm,4 cm B.2 cm,3 cm,5 cm C.2 cm,5 cm,10 cm D.8 cm,4 cm,4 cm 3.在△ABC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1∶2∶2 B.∠A∶∠B∶∠C=3∶4∶5 C.∠A∶∠B∶∠C=1∶2∶3 D.∠A∶∠B∶∠C=2∶3∶4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5.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是() A.40°B.60°C.80°D.120°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7.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小于其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3 B.4 C.5 D.6

8.如图,在△ABC 中,∠C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A .360° B .180° C .255° D .145° 9.如图,∠A ,∠B ,∠C ,∠D ,∠E 五个角的和等于( ) A .90° B .180° C .360° D .540° 10.已知△ABC ,有下列说法: (1)如图①,若P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2∠A ; (2)如图②,若P 是∠ABC 和外角∠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A ; (3)如图③,若P 是外角∠CBF 和∠B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2∠A .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小明的父亲在院子的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从数学的角度看,这样 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正五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x ,5,则整数x =________. 14.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则∠1=________. 15.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以画9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________. 16.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E 是△ABC 的高,∠BAC =40°,且∠ABC 与∠ACB 的度数之比为3∶4,则∠ADC =________,∠CBE =________.

最新人教版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12.1全等三角形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重点难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预习案 【预习导学】 预习课本第31-32页的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 . 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____________,重合的顶点叫做 , 重合的边叫做___________,重合的角叫做_________,全等用符号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ABC ≌△DEF. 对应顶点有: ; 对应角有: ; 对应边有: .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探究案 探究一: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 如图甲: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 如图乙: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 如图丙:将△ABC 旋转180°得△AED . 甲 D C A B F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上述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得出: ≌△DEF ,△ABC ≌ ,△ABC ≌ .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二 : 找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如图,△ABC ≌△CDA ,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并思考在书写两 个三角形全等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探究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1.如图,△ABC ≌△CDA,求证:AB ∥CD. A B C D E F

A B C D E 2.如图,△ABC ≌△DEC,∠B=∠FCB.求证:ED ∥CF. 训练案 1.如图,已知△ABE ≌△ACD ,指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已知如图△ABC ≌△ADE ,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如图所示,若△OAD ≌△OBC,∠O=65°,∠C=20°,则∠OAD= . 4.如图,若△ABC ≌△DEF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ABC 的周长为17 cm ,BC=6 cm ,DE=5 cm ,则DF = cm ; ⑵若∠A =50°,∠E=75°,则∠B= . 5.如图,△ABN ≌△ACM. ⑴写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⑵求证:BM=CN. D C A B E O N M C B A F E D C B A E C A D B O

全等三角形全章学案

课题:12.1.1全等三角形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能说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学习难点: 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 一、课前研学(预习教材31页-32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约3-5分钟) (一)、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 全等图形的特征:全等图形的 和 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表示 阅读课本P31第一个思考及下面两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 平移 翻折 旋转 甲 D C A B F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 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全等的一种策略.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说一说) (1)对应顶点(三个)——重合的 (2)对应边(三条) ——重合的 (3)对应角(三个) ——重合的 3、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 ;

第(4)题图 E B A E 第(1 )题图E C B F C 第(2)题图D A C B (4)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最长边对应最长边,最短边对应最短边; 最大角对应最大角,最小角对应最小角. 简单记为:(1)大边对应大角,大角对应 ; (2) 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 ,对顶角也是 ; 4、“全等”用“ ”表示,读作“ ” 如图甲记作:△ABC ≌△DEF 读作:△ABC 全等于△DEF 如图乙记作: 读作: 如图丙记作: 读作: 注意: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课堂探究 (约15-20分钟) 知识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阅读课本P32第二个思考及下面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活动一:观察下列各组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并回答问题: (1) 如图(1)△ABC ≌△DEF ,BC 的对应边是 ,即可记为BC= 。 ∠A 对应角是 即可记为∠A = 。。 (2) 如图(2)△ABC ≌△DEF ,△ABC 的边AC 的对应边是 ,即可记为AC= 。 (3) 如图(3)△ABC ≌△ ,∠ABC 对应角是 即可记为∠ = ∠ 。 (4) 如图(4)△ABC ≌△ ,△ABC 的∠BAC 的对应角是 即可记为∠ = ∠ 。 (5) △ABC ≌与△DEF ,AB=DE,AC=DF,BC=EF,写出所有对应角相等的式子。 小结1:规律总结: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2、两个三角形全等,与它们所在的位置 关系。(填有或无) 知识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例解 例1:如图1,△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D C A B O D C A B E 图1 图2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 三角形 综合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综合 复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2,3,4 B. 5,7,7 C. 5,6,12 D. 6,8,10 2.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 A.五边形B.六边形 C.七边形D.八边形 3. 在△ABC中,∠A,∠C与∠B处的外角的度数如图所示,则x的值是() A.80 B.70 C.65 D.60 4. 如图,在△ABC中,∠C=90°,∠A=3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 5. 如图,点D在BC的延长线上,DE⊥AB于点E,交AC于点F.若∠A=35°,∠D=15°,则∠ACB的度数为() A.65°B.70°C.75°D.85° 6.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A.7 B.8 C.9 D.10 7. 在△ABC中,若∠B=3∠A,∠C=2∠B,则∠B的度数为() A.18°B.36°C.54°D.90° 8. 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处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了11个三角形,则经过这一点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A.8 B.9 C.10 D.11 9.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10. 如图,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小x°,∠B增加y°,∠C增加z°,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z-y D.x+y+z=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 11. 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BF=________°. 12. 如图,∠AOB=5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重合),当∠A的度数为________时,△AOP为直角三角形. 13. 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 cm,AB比AC长6 cm,则△ACD的周长为cm.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共16课时)

课题: 11.1 全等三角形 第1课时 累计1课时 编写人: 备课组长: 审查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检测) 二、课前预习 1、 阅读教材2——3页 2、填空 (1) 叫做全等形 (2) 叫做全等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 (4)“全等”用 表示, 读作 。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3.思考 (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 (3)如图,,ACD ABE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已知: οο30,43=∠=∠B A ,求ADC ∠的大小。 三.合作探究 D D B D B E B C

例1.已知如图(1),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 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 例2.如图(2),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图1) (图2) ( 图3) 例3.如图(3), 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ο105=∠=∠AED ACB ,οο25,10=∠=∠=∠D B CAD ,求DFB ∠、DGB ∠的度数. 三、疑难点拨 1、如图,已知△ABE ≌△ACD , ∠ADE=∠AED,∠B=∠C,指出其它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五、当堂训练 教材4页的1、2题 六、小结提升 1、你学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困惑? 2,、教师补充。 展示 点评 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 题号 七、课堂作业 1、 教材4页1、 2、3 课后反思: 课外练习p4 4 课辅p1 变式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1、12、13章知识要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而成的平面图形。记为△ABC 2、三角形的有关重要线段: ⑴三角形的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①组成三角形的条件:较小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若两边为a、b,则第三边取值范围是: a-b <c< a+b ⑵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3、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解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通常要对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进行分类讨论。 4、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三角形有关的角: 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⑵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6、多边形: ⑴对角线:多边形中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连线。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 n-3 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了n-2 三角形,n边形共有(3) 2 n n-条对角线; ⑵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180°, ⑶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 360°,正n边形外角360 n ? ,因此内角180°-内角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要点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 斜边、直角边(HL)。 方法与思路: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时,通常证这两条线段或这两个角分别所在 的三角形全等。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要点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重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重直平分线的推论: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 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6、点的对称 点(x ,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 , —y) 点(x ,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 , y) 点(x , 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9、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1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性质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测试题

D E A F B C E F C B A D 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4分) 1.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 ) A .SAS B .AAS C .SSS D .ASA 2.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 已知△ABC ≌△A ′B ′C ′,且△ABC 的周长为20,AB =8,BC =5,则A ′C ′等于( ) A. 5 B. 6 C. 7 D. 8 4.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4题图 5题图 6题图 5.如图,在Rt △AEB 和Rt △AFC 中,BE 与AC 相交于点M ,与CF 相交于点D ,AB 与CF 相交于点N , ∠E =∠F =90°,∠EAC =∠FAB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①∠B =∠C ;②CD =DN ;③BE =CF ;④△CAN ≌△ABM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6.如图,△ABC 中,AB=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有下面四个结 论:①DA 平分∠EDF ;②AE=AF ;③AD 上的点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④到AE ,AF 的距离相等的点到DE ,DF 的距离也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 E ⊥AB 于E ,且DE=3cm ,则点D 到AC 的距 离是( ) A.2cm B.3cm C.4cm D.6cm 8.下列说法:①角的内部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角的两边 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③角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 的距离相等;④△ABC 中∠BAC 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 相等,其中正确的(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30分) 9.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 cm 2 ,AB=20cm , AC=8cm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 cm . 10. 已知△ABC ≌△DEF ,AB =DE ,BC =EF ,则AC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ACB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 11. 如图所示,把△ABC 沿直线BC 翻折180°到△DBC ,那么△ABC 和△DBC______全等图形(填“是”或“不是”);若△ABC 的面积为2,那么△BDC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ABE ≌△ACD ,∠B =70°,∠AEB =75°,则∠CAE =__________°. 9题图 11题图 12题图 13. 如图所示,△AOB ≌△COD ,∠AOB =∠COD ,∠A =∠C ,则∠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 13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4. 如图所示,已知△ABC ≌△DEF ,AB =4cm ,BC =6cm ,AC =5cm ,CF =2cm ,∠A =70°,∠B =65°,则∠D =__________,∠F =__________,DE =__________,BE =__________. 15.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O ,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只要求写一个条件). 16. 已知:△ABC 中,∠B =90°, ∠A 、∠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AOC 的度数为 . 17.如图,∠AOB =60°,CD ⊥OA 于D ,CE ⊥OB 于E ,且CD =CE ,则∠DOC =_________. 18.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角平分线,DE ⊥AB 于E ,且DE =3 cm ,BD =5 cm ,则 BC =_____cm . A B C E M F D N 17题图 18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分数:__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B ) A .2 cm ,4 cm ,6 cm B .1 cm ,6 cm ,6 cm C .2 cm ,6 cm ,9 cm D .5 cm ,3 cm ,10 cm 2.下列角度,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只有( A ) A .260° B .540° C .1 800° D .900° 3.如图,在△ABC 中,BD ⊥AC ,EF ∥AC ,交BD 于点G ,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 .BD 是△ABC 的高 B .CD 是△BCD 的高 C .EG 是△ABD 的高 D .BG 是△BEF 的高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直线l 1∥l 2,∠1=55°,∠2=65°,则∠3为( C ) A .50° B .55° C .60° D .65° 5.从一个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 C ) A .6 B .7 C .8 D .9 6.如图,已知BE =CE ,ED 为△EBC 的中线,BD =8,△AEC 的周长为24,则△ABC 的周长为( D ) A.16 B.24 C.32 D.40

7.如图,把一直尺放置在一个三角形纸片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1+∠6>180° B .∠2+∠5<180° C .∠3+∠4<180° D .∠3+∠7>180° 8.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度数之比为3∶4∶5,则对应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D ) A .3∶4∶5 B .5∶4∶3 C .1∶2∶3 D .3∶2∶1 9.已知a ,b ,c ,d ,e 五条线段,其长度均为整数,现由a ,b ,c 三条线段组成△ABC ,又由c ,d ,e 组成△CDE ,若a ,b 满足a -4+(b -1)2=0,d =2,则△CDE 的周长可以为( A ) A .11 B .12 C .13 D .14 10.★已知△ABC ,(1)如图①,若P 点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 2∠A ;(2)如图②,若P 点是∠ABC 和外角∠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A ;(3)如图③,若P 点是外角∠CBF 和∠B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 2∠A .上述说法正确 的有( C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1 个内角是钝角. 12.△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b -c|-|b -a -c|= 2b -2a . 13.已知△ABC 中,∠A ∶∠B ∶∠C =1∶3∶5,则△ABC 是 钝角 三角形. 1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3 . 15.如图所示,在△ABC 中,AC =6,BC =4,BD =2,BD ⊥AC 于D ,AE 是BC 边上的高,则AE = 3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的大小等于() A.40°B.50°C.60°D.70°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 cm,3 cm,4 cm B.2 cm,3 cm,5 cm C.2 cm,5 cm,10 cm D.8 cm,4 cm,4 cm 3.在△ABC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1∶2∶2 B.∠A∶∠B∶∠C=3∶4∶5 C.∠A∶∠B∶∠C=1∶2∶3 D.∠A∶∠B∶∠C=2∶3∶4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5.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是() A.40°B.60°C.80°D.120°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7.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小于其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3 B.4 C.5 D.6

8.如图,在△ABC 中,∠C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A .360° B .180° C .255° D .145° 9.如图,∠A ,∠B ,∠C ,∠D ,∠E 五个角的和等于( ) A .90° B .180° C .360° D .540° 10.已知△ABC ,有下列说法: (1)如图①,若P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2∠A ; (2)如图②,若P 是∠ABC 和外角∠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A ; (3)如图③,若P 是外角∠CBF 和∠B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2∠A .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小明的父亲在院子的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从数学的角度看,这样 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正五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x ,5,则整数x =________. 14.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则∠1=________. 15.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以画9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________. 16.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E 是△ABC 的高,∠BAC =40°,且∠ABC 与∠ACB 的度数之比为3∶4,则∠ADC =________,∠CBE =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