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基础。

环境毒理学的基础包括医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

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简述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研究意义。

答: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臵的相对移动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Ⅰ机械性迁移,包括气的机械性迁移、水的机械性迁移和重力机械性迁移。

Ⅱ物理-化学性迁移:①风化淋溶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游离态的元素离子。②溶解挥发作用;③酸碱作用;④络合作用;⑤吸附作用;⑥氧化-还原作用。

Ⅲ生物性迁移①生物浓缩:指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叫生物富集。②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浓度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③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研究意义:对于阐明人类在环境中接触的是什么污染物,以及接触的浓度、时间、途径、方式和条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毒理学意义。对于阐明人类或其他生物在环境中接触的污染物的真实世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与全球生态平衡都是十分重要的。

4、简述污染物的转化规律。

答:①物理转化作用:污染物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实现的转化。

②化学转化作用: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发生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

③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的作用: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污染物生物降解或转化的结果,一方面可使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毒性降低,或形成更容易降解的分子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部分污染物的毒性增强,或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5、简述毒物在生物膜中的转运方式。

答:被动扩散:膜两侧的毒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化学物并不与膜起反应,不消耗能量。

滤过:化学物通过细胞膜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特殊转运(被转运的毒物必须与生物膜组成成分发生可逆性结合,并形成复合物)包括主动转运: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处转运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其特点是需要通过蛋白载体作用,载体可逆浓度梯度,使化学物通过细胞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膜上蛋白质载体特异性地与某种化学毒物结合后,其分子内部发生构型变化而形成适合该物质透过的通道而进入细胞。易化扩散只能按顺浓度梯度方向转运,因为不需要消耗能量。

膜动转运(颗粒物和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常伴有膜的运动)包括吞噬作用:由于生物膜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因此,对颗粒状物质(如大气中的烟尘)和液粒,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把它们包围起来最后摄入细胞内。

胞吐:某些大分子物质也可通过胞吐方式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

6、简述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并举例说明。

答: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物质的毒理及潜在的危害,对该物质能否投入市场作出取舍的决定,或提出人类安全的接触条件,即对人类使用这种物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的研究过程称为毒理学安全评价。

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①《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中的毒理学评价项目:

第一阶段:动物急性毒理试验和皮肤及眼睛粘膜试验

第二阶段: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②《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中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短期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 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7、简述多环芳烃类物质的致癌机理。

答:多环芳烃类物质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过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下面以苯并α芘来说明其致癌机理:苯并α芘进入人体,在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达到代谢产物-环氧化物,→7,8-环氧化物+

环氧化物水化酶→7,8-二羟基化合物,经环氧化成为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近似致癌物),其9,10 位的氧环被打开,苯并α芘分子的10位碳原子上形成亲电子的阳离子(终致癌物)。终致癌物可与DNA 等生物大分子发生

共价结合,造成DNA 不能修复或修而不复,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

8、为什么说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

答:①这种物质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量虽然不大,但却广泛存在。

②易于在环境中形成,不仅可在环境中外源性合成,还可在生物体内进行内源性合成。

③对从水生动物到人类的大多数动物都有致癌性,亦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

④能诱发多种器官的肿瘤,有些N-亚硝基化合物能通过胎盘影响子代或二代发生肿瘤,并能产生遗传致畸的作用。

9、简述芳香胺的致癌机理。

答:芳香胺是间接致癌物,先需经过代谢活化,其活化过程如下:

①氨基中的氮发生羟化,然后经过重排形成邻位羟基化衍生物;

②羟化后的活化产物发生酯化,主要是硫酯化。酯化后的产物是水溶性的,此时排到尿液中,潴存于膀胱内,因而膀胱就成了靶器官;

③酯化后的活化产物与核酸中的碱基作用,使细胞的DNA 发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这样就导致了最初的癌细胞。

10、金属污染为什么容易导致公害事件?

答:金属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如果不经过有针对性的处理,单纯依靠自然是很难使其转化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质的,长期污染,就会导致有毒金属物质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土地中不断迁移、转化和积累,当积累到人体承受极限浓度时,就会引发公害事件。金属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危害是由于人类盲目而毫无节制地开发金属资源所造成的。

11、简述靶位点学说。

答: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某一浓度并足以引发一系列有害生物效应的部位,称之为污染物毒作用的靶位点。许多污染物常能选择性的作用于某种细胞或某一位点,也有的能作用于多种细胞或多个位点,污染物的这种特异性的损伤作用,主要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同时也与生物体靶位点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密切相关。污染物作用的靶位点通常是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生物体接触的部位,或者是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所发生的部位。靶位点的生理学功能不同,对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也不同。

12、简述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答: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多数有机磷农药属于磷酸脂类或硫代磷酸脂类,其通式为R1R2PXY,其中R1、R2碱基集团,X 为氧或硫原子,Y 为各种不同的酸性基团。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和X、Y、R 基团有关。R 为乙基毒性最大,X 为氧原子时较硫原子毒性大,Y 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强。

有机磷农药急性毒性作用机理:抑制胆碱酰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

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刺激胆碱能神经系统,产生毒性。

13、简述镉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答:①镉与含巯基、氨基、羧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镉结合蛋白,可导致各种酶活性的抑制。特别是抑制产氨酰基氦肽酶,该酶还有的锌被镉臵换后失去活性,结果使蛋白质的分解和再吸收减少。

②镉还可干扰铜、钴等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而产生相应的毒作用。

③镉损伤人体肾小管,引起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酸、尿钙、尿磷和酸性粘多糖的排出量增加。

④镉与含巯基蛋白的结合,不仅是许多酶活性抑制或灭活的机理,也是镉在生物体内长期蓄积的主要原因。

14、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

答:①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大膜孔,通透性较大,不论是脂溶性还是水溶性物质,只要分子量小于69000 的物质都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而抵肾小管。

②肾小管的主动分泌:某些有机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毒物可通过两种不同机制进行分泌,使毒物由近曲肾小管细胞一侧中主动分泌到尿液中。

③肾小管的重吸收:未解离、非极性和脂/水分配系数大的毒物,可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回到血液中。

15、致畸物致畸作用具有什么毒理学特点?这些特点在致畸试验中有何意义?答:致畸物的致畸作用具有的毒理学特点:

①胚胎与致畸物发生接触时,可因胚胎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敏感性。一般在器官形成起,胚胎对致畸物最敏感,故此期称为敏感期或危险期。②种属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不同种系的动物显出不同的敏感性。

意义: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在致畸试验中充分了解致畸物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致畸作用。

16、飘尘粒径的大小及飘尘的载体作用对污染物的毒害作用有什么影响?

答:(1)d>5um:95%被鼻腔阻留、器官吸附、纤毛清扫出来。

(2)d<5um:进入支气管、肺的深部→纤毛上皮的摆动向外推送,咳出。

(3)d<1um:①到达肺泡,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沉积在终末支气管壁和肺泡,并且随肺泡和支气管表面液体流动,1h 后,90%向外移动排至咽部而被吞咽或咳出,被吞咽的飘尘将进入胃肠道;②到达肺泡壁,进入肺间质,随淋巴流动进入局部淋巴结;③易溶解的颗粒,进入血液,流到全身器官(80%d

17、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答: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大气、土壤、水体、农畜、水产品受到污染,并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一些高毒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杀伤害虫的天敌和其它益鸟,影响了生态平衡。同时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8、生物转化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生物转化的多样性;②生物转化的连续性;③代谢转化的两重性;④代谢饱和状态。

19、环境污染物的蓄积毒性实验一般可用哪些试验方法?

答:①蓄积系数法;②20 天蓄积试验法;③受试物生物半减期测定法。

20、进行毒理学试验,在选择试验动物时,一般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①所选的动物种类对受试物的代谢方式尽可能与人类相似;

②最好采用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动物的生理常数、营养要求和应激反应比较稳定的纯系动物或内部杂交动物和第一代杂种动物;

③价格低廉、容易饲养。

21、Ames 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一种突变型微生物菌株与被检化学物质接触,如果该化学物质具有致突变性,则可使用突变性微生物发生回复突变,重新成为野生型微生物。野生型具有合成组氨酸的能力,可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不含或少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而突变型不具有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故不能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上生长,据此来检定受试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

22、烷化剂是怎样引起基因突变的?

答:烷化剂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极易使DNA 分子中的碱基发生烷化作用而形成共价结合的加合物。DNA 等生物大分子发生烷基化可产生两种作用:一是碱基配对性质发生改变;二是产生去嘌呤作用,即使嘌呤烷化后与糖的结合键断裂,使它从DNA 长链上脱落下来,造成一个空档。等到复制时,与空档相对的地方就可以配上任一个碱基。上述两种作用的结合均能引起基因突变。

23、简述汞中毒的作用机理。

答:①汞离子(Hg+)与蛋白质上的巯基(-SH)或二巯基(-S-S)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

②汞与生物大分子的氨基、羧基、羰基、咪唑基、异吡唑基、嘌呤基、嘧啶基和磷酸基等重要基团结合,改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细胞的损伤而影响整个机体。

24、试述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

答: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放射不同类型的射线。射线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损伤,即辐射直接将机体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DNA、RNA、蛋白质分子及一些重要的酶等。结果使这些分子的共价键断裂,生成离子或自由基,也可能将它们打成碎片。第二种是间接损伤,即射线首先将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电离,生成活性很强的自由基和分子产物,继而通过它们与机体的有机成分作用,产生与直接作用相同的后果。

25、简述CO 的毒作用机理。

答:CO 易与Hb 结合,抑制其携带O2的功能,从而导致机体各组织细胞缺氧,造成低氧血症。同时,高浓度的CO 还可与含二价铁的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如与肌红蛋白结合,影响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内的线粒体,从而损伤线粒体的功能;CO 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

26、环境污染物吸收有哪几条途径?各条途径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物吸收主要有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

经消化道吸收,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①毒物的浓度;②毒物的性质、物理性状;

③肠道蠕动情况;④胃肠道内是否有食物。

经呼吸道吸收,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①毒物的形态;②毒物的浓度;③气溶胶和颗粒状物质颗粒的大小。

经皮肤吸收,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①皮肤完整与否;②皮肤的部位;③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质;④毒物与皮肤接触的条件;⑤毒物的浓度。

27、影响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①毒物因素;②机体因素;③环境因素。其中毒物因素包括毒物的化学结构、毒物的物理性状、毒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三方面的内容;机体因素包括机体的种属、品系,机体的个体感受性,机体的年龄、性别、饮食营养状况、健康状况、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环境因素包括环境中是否有其它污染物会发生联合作用,环境的物理因素两方面的内容。

28、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经口急性毒性:LD50,联合急性毒性;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传统致畸、短期喂养试验:①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②骨髓微核试验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③精子畸形试验;④其他备选遗传毒性试验;⑤传统致畸试验;⑥短期喂养试验(30d 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d 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29、简述芳香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污染来源。

答:芳香胺类化合物由于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使得工业生产尤其是有关化学工业如芳香胺类染料工业、橡胶工业、电缆电线制造业等成为了环境中芳香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此外,含有氨基酸的化学物质在700℃以上的温度燃烧也有可能产生芳香胺,因此,在焦化、煤气、沥青等作业中均有接触芳香胺的机会;许多食用色素、香精、糖精等都是以芳香胺为原料的产物。

30、多种化学物间对机体产生的联合作用主要有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独立作用四种类型,请分别论述。

答:①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M=M1+M2

多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等于每一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②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M>M1+M2

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大于各种化学物单独作用之和。

③增强作用(potentiation effect):

如果一种化学物本身无毒性,但与另一种有毒物质同时存在时可使该危害物的毒性增加。

④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effect):M

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小于每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⑤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M=M1+M2(1-M1)或M=1-(1-M1)(1-M2)

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31、简述铅的毒作用机理。

答:①铅能抑制红细胞内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和亚铁螯合酶等含有巯基的酶,使其相应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铅对机体内仆啉代谢的影响,使血红素的合成受阻;

②铅还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膜,降低膜上Na+/K+-ATP 酶的活性,使红细胞内钾离子渗出,细胞稳定性降低,从而引起溶血;

③铅能引起近端肾曲小管上皮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同时还有线粒体的损伤、细胞核的肿胀、萎缩、纤维化和再吸收障碍等;

④铅对心肌线粒体的破坏常是急性和慢性铅中毒患者出现心脏功能障碍的原因;

⑤铅对脑组织乙酰胆碱代谢的影响,抑制了神经突触的传导,导致在周围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精细运动的协调功能减退;

⑥铅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细胞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受阻,可能与铅性瘫痪有关。

3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包括几个试验阶段?各阶段有哪些试验?答: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亚慢性毒性和代谢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四个阶段。

(1)急性毒性试验:①用霍恩氏、几率单位法或寇氏法测定经口LD50,如剂量达10g/kgb.w.,仍不引起动物死亡,则不必测定LD50;②7 天喂养试验。(2)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①分别用蓄积系数法和20 天试验法进行蓄积毒性试验;②致突变试验包括细菌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中任一项,显性致死试验、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中任一项,以及DNA 修复合成试验。

(3)亚慢性毒性和代谢试验:①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90 天喂养试验、喂养繁殖试验、喂养致畸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②代谢试验包括胃肠道吸收,测定血液浓度并计算生物半减期和其他动力学指标,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排泄(尿、粪、胆汁)。有条件时可进一步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4)慢性毒性试验:将两年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结合在一个动物试验中进行。

33、多环芳烃在体内致癌的关键步骤是DNA 互补碱基对间的横向交联。为什么?答:总结一个公式: 30.0512 2 3lg 4.751 1 2 K = ΔE ΔE ?nΔE ?他应用这一关系式对将近50 个多环芳烃的母体进行的计算表明:除个别有一级偏差

外,绝代部分的计算结果都与生物实验结果相一致。戴氏通过分析表明,多环芳烃的两个亲电碳原子(亲电活性中心)的最优致癌距离接近2.80A,这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间负性中心的距离接近。

34、环境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答:(1)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疲劳,听力损失呈永久性;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衰弱症;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血压波动大,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传导阻滞等;

(4)对内分泌的影响:内分泌腺功能紊乱;

(5)影响人的睡眠、学习和工作。

35、为什么近年来开始停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

答:有机氯农药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少数为粘稠液体,挥发性一般不高,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脂类或其他有机溶媒中,化学性质稳定,在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体内降解缓慢,在人体内也有一定的累积,有较长的残留致毒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36、城市环境噪声有哪些来源?有什么特点?

答: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交通噪声声源面广而不固定,有发自地面的,也有来自空中的,后者对环境影响面最广)、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特点:①环境噪声是能量污染,即发声源停止发声污染即自行消除,不留后作用;②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③环境噪声具有局限性和分散性。

37、土壤生态毒理诊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高等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陆生无脊椎动物试验、土壤原生动物毒性试验、土壤微生物试验(包括转基因工程微生物试验、土壤细菌致突变物质阳性传媒试验、发光菌试验等)、土壤滞留功能评价试验、特殊毒性试验(紫露草微核试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生物标记物试验等。

38、简述研究污染物代谢动力学的意义。

答:研究污染物代谢动力学的意义:了解毒物在体内消长的规律,从而对毒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9、简述安全性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

答:安全性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①实验设计的科学性;②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③熟悉毒理学试验方法的特点;④评价结论的高度综合性

40、烷化剂是怎样引起基因突变的?

答:烷化剂是一类化学性质活泼,能提供烷基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细胞大分子化合物烷基化的化学物质。烷化剂具有一个或两个烷基,分别称单功能或双功能烷化剂,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 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

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 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 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41、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答: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并已有文献记载。18 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毒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

42、毒物在体内的重要贮存库包括哪几种?

答:毒物在体内的重要贮存库包括四种,即血浆蛋白贮存库、肝和肾贮存库、脂肪组织贮存库和骨骼组织贮存库。

43、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

答:生物迁移(biotransport)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污染物的生物性迁移过程主要通过三个系数来定量描述,

生物浓缩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 =

生物累计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AF =

生物放大系数(biomagnification):BMF =

44、SO2、CO 和NO2在人体的毒作用方面有哪些主要异同?

45、水体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

◇有机污染物:

——氮、硫、磷产生的硫化氢,可杀死多种生物;

——有机物分解需要消耗氧气,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

◇重金属污染:工矿企业排入水体的重金属,如Hg、Cu、Cr、Zn 等有毒有害物质都能引起生物体的急、慢性中毒。

◇农药污染:残留在农作物、果树、森令、土壤表面的农药经雨水冲刷及其他途径进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赤潮: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盐类的有机污水的排放大大刺激了某些单细胞的鞭毛藻类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遍布海湾、河口,使这一带的水体颜色改变,水质恶化,引起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酸雨:由于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长程传输中形成的,又以湿和干的沉降形式返回地面。酸雨的最严重后果是降低湖泊、河流、水库的pH,使水体酸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直接杀灭众多水生生物种类,引起物种组成的变化和多样性的大幅度减少。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B+等(44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43个):华南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北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讲课稿

环境毒理学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 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 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整体内实验(in vivo test): 急性毒性实验(acute toxicity test 指一次染毒或24h 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亚急性毒性实验(subacute toxicity test 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sub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认为1~3 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慢性毒性实验(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指6 个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基础。 环境毒理学的基础包括医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 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 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简述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研究意义。 答: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 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Ⅰ机械性迁移,包括气的机械性迁移、水的机械性迁移和重力机械性迁移。 Ⅱ物理-化学性迁移:①风化淋溶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游离态的元素离子。②溶解挥发作用;③酸碱作用;④络合作用;⑤吸附作用;⑥氧化-还原作用。 Ⅲ生物性迁移①生物浓缩:指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叫生物富集。②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浓度系数不断增

2020考研环境工程专业复习计划(9-12月)

2020考研环境工程专业复习计划(9-12月) 2020考研环境工程专业复习计划(9-12月) 一、9月-10月复习计划 1、本阶段任务 (4)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1)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2)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研究领域包括: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大气与能源(Atmosphere/Energy)、施工项目(Construction Program)、环境工程与科学(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 Science)、环境流体力学与水文学(EnvironmentalFluid Mechanics and Hydrology)、结构工程学与地质力学(StructuralEngineering & Geomechanics)六大方向。 学校名称: 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所在位置:澳洲, 学校设置类型:综合性大学 创建时间:1949年

学历:语言预科专科本科研究生网络课程 学校性质:公立 学生人数:42360人 院校地址: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New South Wales, 2052 AUSTRALIA 重点:梳理考点并记忆。了解环境工程基础 2、两个任务 第一,梳理考点。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再来看书你就已经轻车熟路了,根据命题的规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都尽可能多的找出考点,并进行相应总结,可以做点笔记,根据 自己的熟悉掌握程度而定。 第二,对考点内容加以记忆。这两个任务实际上可以一并进行,梳理一个考点就背诵 一个。 3、指导思想 奥克兰理工大学创新设计教研实力很强,大学与科研领域的专家和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学校进行的科研工作与新西兰的实际市场需要紧密相关。 林肯大学在商业、管理、科学、环境管理和旅游等专业上实力强劲。该校“国家 高级生物保护中心”是新西兰政府特别资助的优秀科研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在生物安全、害虫防制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年修订) 专业代码:083002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学风正派、身心健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 2. 具有正确的学术思想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勇于探索、创新;具有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责任感,能够面向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具备环境工程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沿和学术动态;具备从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环保企业单位的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能力。 4. 具有从事本学科科研领域研究方案设计、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原理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3.固体废物资源化 4.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硕士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需用一年时间完成,至少获得34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3学分);另约二年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如果研究生在三年中尚未完成学业,经批准最多可延长三年。 四、课程设置 见课程设置表。 五、课程学习

研究生的必修课(A、B、C)均为考试课程,选修课(D)可根据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学位课75分为合格;考查课程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并签名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登记在《研究生成绩登记表》中。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要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及研究提纲。 学位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注意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中、外文摘要、引言和评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的讨论,以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学位论文实行盲审制度,研究生必须在答辩前一个半月递交毕业论文。盲审论文送审两份,若送审评议结果有一份不合格,经院学位委员会确认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将延期一年再递交论文盲审通过后答辩;如果评议结果中有修改后再送审要求,修改后再送审,通过后方可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5-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专家担任,导师不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使研究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院系集体培养相结合,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善于利用院系集体培养的优势。 导师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深入了解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对研究生的困难应及时给予帮助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应严格要求,根据他们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培养措施,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会等有关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且不少于全部学术活动总数的60%),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每次学术报告的参加者要有记录。院系要为研究生定期安排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和报告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 第一章: A型题(1×30) 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 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 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 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 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 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 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 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 A.剂量 B.作用时间 C.毒性 D.蓄积作用

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 A. 尿中δ-ALA的含量 B. 中度铅中毒 C. 动物死亡 D. 持续性肌肉松弛 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 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 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

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 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 11、.LOAEL指的是__B_____。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大耐受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 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 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A、雌性生殖毒性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C、致突变试验D、致畸试验 14、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 B )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毒作用)及其机制。 A、内源化学物 B、外源化学物 C、内分泌物质 D、体内代谢物

2019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9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属于环境学院的,本科专业我也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由于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多好,一直想工作的我无奈考研,没想到考取清华大学,综合排名靠前,了却家里人的心愿了,谁让在我老家,大学只有清华与北大呢。 下面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关于专业课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想法,仅供参考。 考试科目:环境微生物学 参考书目:我用的是这几本参考教材吧,也是仅供你们大家了解一下,借鉴一下子而已。分值比较大或者说比较重要的是《环境微生物学》,王家玲编;《水处理生物学》,顾夏声编; 接着就是《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编。 参考经验:主要还是先说说专业课哈,我考环境微生物这个方向科目的话资料选择,可以去一些机构那里进行购买,注意不要去一些小地方,大机构资料也是比较齐全的,清华大学有个考研公众号这个大家是要去关注的,有一些信息还是比较有用的,其次,关于课本的复习,第一和第二本课本,这两本书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当然了,都是微生物学肯定知识点都有些交叉,这就当是再复习一遍了,也挺好的,这三本书,你需要做的没有什么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坚持看下去,没有所谓的考试重点,考的全是重点,专业基础课本要多多了解,阅读几遍才行的。如

果,家庭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报个辅导班的,辅导班可以找一对一给你辅导一下,考试经验什么的都有。我当时是报了新祥旭考研辅导,那里主要是做一对一辅导的,老师很好,大家可以自己区了解一下。如何看书呢?上面几句话也告诉大家全是需要看的,复习的,那么你看书的时候还要注意各种各样书上的各式细节,各种化学键,放大镜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性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大家睁大眼睛的,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找老师讨论,也许考试就考到了呢,对吧。 其实,关于考试方面,填空、判断正误、选择这几部分,需要你对课本的细小的知识点很熟很熟了,选择题尤其是,因为是不确定是单选还是多选,而你自己就更加不确定了,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显得尤为重要了;论述简答、推理,这部分题分值比较大,考察的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你的语言概括及你的专业能力,论述题,要回答全面,不要缺胳膊少腿这样被扣分就可惜了,推理,那你就要对课本上的各种原理很熟悉了,在上一段也说了就是要你们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一般这都和本章的重要的知识章节的原理概述有很大关系,一步一步进行解剖,你会找到答案的,相信我。 复试 复试,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有笔试和面试的。

最新整理《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教学内容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 一.名词解析: 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3.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 4.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 5.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6.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7.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8.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9.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 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10、皮肤致敏试验2 阶段:诱导接触和激发接触。 1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12. chronic toxicity:慢性毒性。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13. 血/气分配系数:当化学物质在血液和肺泡空气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血液中浓度 和肺泡气中浓度的比值。 14.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15.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6.可接受的危险度:可接受的危险度系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17.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8.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环境工程考研复习资料

分享本人的环境工程考研复习资料!!!!! 水处理笔记整理: 1)水质: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 性 (2)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可降解有机物直接氧化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可被化学氧化或被经过驯化、筛选后的微生物 氧化 共同点:最终被降解成无机物 不同点:氧化方式的不同 生活污水BOD570~250mg/L;综合污水100~300mg/L;垃圾渗滤液2000~ 30000mg/L 7 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含碳有机物被氧化(或称碳化)为CO2,H2O,含氮有机物被氧化(或称氨化)为NH3,所消耗的氧以Oa表示。与此同时,合成新细胞(异养型) 9 合成的新细胞,在生活活动中,进行着新陈代谢,即自身氧化的过程,产生CO2,H2O与NH3,并放出能量和氧化残渣(残存物质),这种过程 叫做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用Ob表示

1 耗氧量Oa十Ob 称为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或称为总碳氧化需 氧量、总生化需氧量、完全生化需氧量) 用La或BODu表示 2 第二阶段是硝化阶段,即在自养菌(亚硝化菌)的作用下,NH3被氧化为N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用Oc表示,再在自养菌(硝化菌)的作用下,NO2-被氧化为NO3-,所消耗的氧量用Od表示。与此同时合成新细胞(自养型)。 1 耗氧量 Oc十Od 称为第二阶段生化需氧量(或称为氮氧化需氧 量、硝化需氧量)用硝化BOD或NODu或LN表示。 BOD的定义中规定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至无机物质,第一阶段生物氧化中,有机物中的C已经氧化至CO2,N氧化成NH3,都已经无机化了。所以氨的继续氧化不在考虑之内,即不考虑第二阶段生物氧化。 1.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改变,使水体固有 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2.环境容量:指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3.水体自净 --概念:污染物随河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 状。 指有机污染物在水中污染物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逐渐变成无机物,这一过程 称为水体自净 1 河流中氧的消耗: (1)天然和人工培养的细菌对排入河流的悬浮和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作用 (2)污泥和水底沉积物的分解需氧作用、水生植物夜间呼吸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毒理学基础_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绪论 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 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 3、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数量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一.毒理学基本概念 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 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 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 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 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 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 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

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环境毒理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 A.氟 B.铅 C.锶 D.Hg 2、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3、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 A.铅 B.铬 C.锰 D.铁 4、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DNA 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A.定性评定 B.定量评定 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 D.毒性评定 E.危害性评定 6、危险度是()。()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 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E.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7、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 A.无着丝粒断片 B.染色体缺失 C.环状染色体 D.微核 E.微小体 8、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 D.温湿度恒定 E.以上都是 9、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操作方便 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E.以上都是 10、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考试题

简述形态分析在环境分析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1.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中的意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不完全取决于污染物的总浓度,而是取决于化学形态本性。只有借助于形态分析才有可能阐明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为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在环境毒理学、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及重要性。不同化学形态重金属的毒理特性不同,不同的化学形态对生物的可利用性不同。 痕量物质的富集和分离方法有哪些,原理? 1.沉淀法:使相当量的主要干扰组分沉淀完全,而后测定的痕量组分不会因为共沉淀而损失或损失量可忽略不计。 2.共沉淀法:常量物质沉淀时把痕量物质自溶液转移到固相。 3.液液萃取法:利用物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将亲水的无机离子转化为疏水性化合物进行萃取。 4.离子交换分离法:先除去干扰组分,使之与待测痕量组分分离,然后将大体积样品溶液中的痕量组分交换到树脂上,再用少量洗脱液将其淋洗下来,提高其浓度。 气相色谱检测器类型及其分析对象的特点?对未知物体系,怎么用气象色谱定性分析? 热导检测器(TCD):可测多种类型组分,特别是可测FID所不能直接测定的许多无机气体。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适用水和大气中痕量有机物,对烃类灵敏度高,不能检测CO2 、CO 、H2O 、H2S 、CS2、N2、NH3等无机物。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对卤素及O,Cl 等化合物响应大,对烃类无响应。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用于测含S,P化合物。 对未知体系,利用色谱图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 常用的方法:纯物质对照定性、利用保留值定性、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等 何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他们的适用对象有什么区别? 正相分配色谱用极性物质作固定相,非极性溶剂(如苯、正己烷等)作流动相。反相分配色谱用非极性物质作固定相,极性溶剂(如水、甲醇、己腈等)作流动相。区别:正相色谱是固定液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而反相色谱是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正相色谱适宜于分离极性化合物,反相色谱则适宜于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 何为梯度淋洗,作用是什么?是否适用示差折光检测器?为什么? 按一定的程序改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之间的比例。作用:使流动相的成分和极性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变复杂物质中不同极性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果,加快分析速度。否,梯度淋洗会导致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折光率一直变化,检测器显示的组分浓度也一直变化。 离子色谱中抑制器的原理是什么?其柱后衍生的含义是什么? 若为阴离子,淋洗液为NaOH。在抑制器中,淋洗液中的OH-与H+ 结合生成水。样品离子在低电导背景的水溶液中进入电导池,而不是高背景的NaOH溶液;被测离子的反离子(阳离子)与淋洗液中的Na+一同进入废液,因而消除了大的系统峰。溶液中与样品阴离子对应的阳离子转变成了H+ ,由于电导检测器是检测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电导总和,而在阳离子中,H+的摩尔电导最高,因此样品阴离子A-与H+之摩尔电导总和也被大大提高。含义:抑制器一般把本底的离子都需要中和,消耗较大,需要再生。 通常所说物质的红外活性和拉曼活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分子的极化和极化率? 红外活性:只有产生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是红外活性的,即红外光谱谱带强度正比于振动中原子通过它们平衡位置时偶极矩的变化。拉曼活性:拉曼活性取决于振动中极化度是否变化,只有极化度有变化的振动才是拉曼活性的。极化:分子在外电场影响下,正、负电荷重心发生相对位移,使分子发生变形,产生的这种偶极叫诱导偶极,此过程称之为分子极化。极化

2020年考研热门专业利与弊:环境工程

2020年考研热门专业利与弊:环境工程 ◆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工科学科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 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 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 (二)培养目标 1.熟悉环境科学发展前沿,掌握系统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实验 技能。 2.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环境规 划及管理水平,以便应对高层次科研和工程技术,成为专门性人才。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三)研究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领域: 01交通环境规划与管理 02交通环境系统分析与评价 (四)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44环境管理概论

◆推荐院校 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关专业 环境科学 ◆课程设置(以天津大学为例) 主要课程名称: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第一外国语、工程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现代企业管理引论、现代管理学、实验技能、环境工程基础、现代环境工程理论、传递过程原理、高级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现代环境监测理论与技术。 ◆就业前景 (一)国家的基本政策决定了该专业重要的社会地位 随着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影响范围的持续扩大,环保问题是21世纪世界的焦点,环保产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动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工程学科的内涵日益丰富,使得它已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之一,未来前景不言而喻。 (二)生态环境领域项目的丰富预示着就业面的无限广阔 我国环保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环保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力度持续增大。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环境毒理学简答题

环境毒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 1、试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2)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和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3)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进展。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 (1)体外试验: 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研究); 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2)体内试验: 急性毒性实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亚急性毒性实验(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一般认为1~3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慢性毒性实验(一般指六个月以上到终身染毒的毒性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章 3、简述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是将细胞、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的一层半渗透性薄膜 质膜是包围在细胞外的膜 生物膜主要由液晶态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能保持细胞核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可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透过以便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能传递信息,膜上的酶对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起催化作用,生物膜在物质转运、能量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