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一)

一、在历史课教学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文本的图文资源,设计富有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课问题,让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并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化为自己的“新血液”“新骨肉”主动发展形成智能。成功的历史课教学设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努力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因此注重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尤为重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一、尊重历史真实,巧设趣味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去挖掘,才能发展它。”教师在的问题只有趣味性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情感。如果问题平谈无奇、索然寡味,学生便可能疏于回答或应付了事。在教学《中国历史》(秦汉部分)中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在一部历史剧中,刘邦的妻子(即后来的吕后)因躲避兵乱逃进一座尼姑庵中,编剧、导演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纳闷了:编剧好像没错呀!吕后是女的,当然是躲进尼姑庵呀!这符合情理,殊不知,却不符合历史真实。尼姑庵属于佛教寺院,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显然,他的妻子吕后只能生活在秦末汉初,而不可能活到西汉末年。

二、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人说:“历史知识是一成不变的,而教学方式则是多变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中心内容,注重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性,变换不同的视角来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可设问:①中英两国相距遥远,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

②鸦片战争是否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为什么?③爱国军民浴血奋战,但最终中国仍然战败,当时的中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呢……以此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其主体意识,锻炼思维能力。总之,问题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重难点上,要在平淡中起波澜。要根据课堂需要,不可盲目设问,也不能连珠炮式的发问,必须要注意灵活多样。

三、设问要注意逻辑性、层层深入,化繁为简,轻松释疑。

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历史知识,教师设问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特殊到普遍,还要讲究问题的前后逻辑,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如:在讲《中国历史》(第四册)第一课时,涉及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建立、北洋奉系旧军阀的灭亡、“济南惨案”、“皇姑屯惨案”等众多的知识点,如果平铺直叙,学生就会云里雾里,难于理解。可设计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北伐?”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即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北伐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半途而废,吴、孙两派军阀虽被消灭,但奉系仍存,而国民党反动派为统一全国,也不会容忍奉系军阀的继续存在,所以要北伐。在讲到“济南惨案”时,教师又可接着设问:“第二次北伐既然是讨伐奉系,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会出兵干涉?”这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支持军阀混战,奉系的支持者是日本,如果奉系倒台,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将受到极大损害,因此日本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惨案。在讲到“皇姑屯惨案”时又问:“既然日本支持张作霖,为什么又要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他?这不矛盾么?”由于有前面的问题铺垫,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史事分析就迎刃而解了:张作霖没有完全答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全部条件,日本人认为张已不易被它控制了,所以炸死了他。又可进一步启发:“那么,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有何目的?”“那当然是要扶持新的…工具?,以便控制东北。”这样层层深入,逐步释疑,让学生们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心理特点的限制,对历史课本中有些理论性的知识还不易接受,因此

课堂设问时不能太深奥,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世界古代史中《汉谟拉比法典》有一段引文:禁止理发师将奴隶的标志剃掉,否则,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该如何理解?可先谈由于奴隶主数量太多,奴隶主们为了区分便将自己的奴隶做了可供辨认的明显标记。再设问:“请问奴隶主给自己的奴隶做标记这种现象与我们农村家庭中的什么现象相似?”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了农民饲养家畜时为区分各自的牲畜,在其颈项、尾巴或翅膀上做了相应的明显标记来区分,以免混淆。通过这一例子,同学们很容易又联想到问:“奴隶的命运与牲畜有何本质区别呢?”又再进一步引申……奴隶实际是被奴隶主看作牲畜,甚至连牲畜也不如。也可联系中国古代史中“匹马束丝换五个奴隶”进一步说明奴隶的地位之悲惨。

总之,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设问时要掌握好度,让枯燥、烦闷的历史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运用。

二、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

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

1927:领导南昌起义;

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

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

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

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

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

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二)

一、历史材料分析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

(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这往往是我们后面解题的目标或参照物。(2)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两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同时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3)读题不仅要认真地阅读材料,更要认真地审读设问,有人可以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因为这样有目的阅读就如同“有的放矢”了。实在不行,先读材料有了一个大致梗概、轮廓后,也要认真读设问,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4)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

二、思:建立联系、找准中心。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等。这一环节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找准的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一环节阅读的升华,又是后一环节答题的铺垫。

三、答:按问作答、直奔主题。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再进入第三环节就好比稼穑的农夫有了播种和耕耘马上就要收获了。但笔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常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死抠课本。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课本,以为课本是万能的,希图从课本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有如胶柱鼓瑟!一种是信马由缰、漫天飞舞。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课本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却往往不得要领,有的所答非所问,还有的虽与所问有联系,但只是沾沾边而已,不能抓住实质,有如疯子打拳!这两种现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原因,既有读题环节不到位、思考环节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答题没有养成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的习惯。其实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掌握了这些步骤及答题技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几类常见的历史材料题型。通常我们把材料题按材料展示的不同形式分成文字类材料题、图表、图示类材料题,混合类材料题三种主要的类型。

一、文字类材料题

传统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主要是文字类型的材料题。其文字材料来源广泛(前面已有论述)。其中尤以文言文和外语翻译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相应的背景知识(如地理知识等)。

例:阅读下列材料。(荆州市2007年历史试题中考)

材料一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摘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回答:(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日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2分)

(3)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处交史实,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对于这一道材料题,第一步“读”,首先注意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二出自《中日联合声明》及时间“1972年9月29日”等说明,结合材料一主要内容:允许日本在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日本”对“战争”“表示反省”、“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等,这时再阅读设问,就进入第二步“思”,《马关条约》与《南京

条约》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什么特点?这要结合必要的地理知识;第二问中有“材料二中”字样,明确答案应在材料中归纳;第三问要联系中日关系的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三步作答:

①《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日本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反省;中日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③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中日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等。

二、图表图示类材料题

这一类的材料题的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图示、地图、漫画等内容,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且跳跃性大,因此这也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清楚准确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解读这一类材料时注意要将“标题”与材料结合起来。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亿斤

(1)与1949年比较,1957-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1960、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分)(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这一道材料题的材料看似平常,实际上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它以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折射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懂得该柱状图反映的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再结合时间及设问(1)和(2)了解到1957年、1960年、1985年的粮食产量既要依次比较又要参照1949年的产量来对比。这时再结合1957年、1960年、1985年这三个时间之前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历史事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回答启示时,必须围绕“粮食产量”(即生产的发展)这一中心来谈。思考到这里就开始答题了。答:①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②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合农业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三、混合类材料题

这一类材料题指材料由图片、图示、地图一类材料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其读题与思考的方法步骤出用前两类材料题的方法步骤结合起来,大同小异。在此也就不再举例了。

二、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欣)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四、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例1.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

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例2.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为“32、3 傀儡建”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34、10(念壹零) 36、10(念壹零),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统战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37、9 林彪吼,38、3 拉锯战,40春汪伪成,40下半百团大战,41九千(人)皖南事变”。

例6、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例7、文革爆发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

例8、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五、排比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例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例4.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例5.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例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三)

一、

写一篇好历史论文,要尽量做到论题新、论点新、角度新,文笔清新流畅,既有较强的可读性,又有较深的启发性,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拟定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标题要准确、简洁又富文采,不妨拟几个标题,反复推敲,择优选用。在重视科学性的前提下,论文命题要新,要有创意,切忌平淡无奇,要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论文命题还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自己的论文命题,以达到文章能引人入胜的效果。再者论文标题,宜小不宜大,特别是刚刚学习写作的中学生更是不要选大题目,选大题目的结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乱,想把文章写得面面俱到,却往往因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会一面都不到。

2、组织材料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应当慎重:①要围绕主题选材。②材料要真实准确。③精心选择富有创意的材料。一份新颖材料,能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④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给出的资料,对材料也要进行整理、辨析,分析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组织起来,才能写出文章。

3、正文写作

历史论文的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小标题;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历史事实或作者自己的立论来说明论点;论证是用理论来阐述论题,可以引经据典或自我阐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一篇好论文,必须做到:

①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

②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

③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

④结论正确。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⑤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简洁、准确,使人读之心中波澜起伏。

⑥正文写作前应拟写提纲,搞好谋篇布局。以材料为基础、观点为轴心,科学地安排文章的层次和布局,内容详尽、构思严密。

4、修改与润饰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文章的技巧,真实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文章需要多次反复修改,才能定稿。修改初稿;一是对内容和布局的修改,二是对文字的加工和润饰。

一篇好的历史小论文除了在写作、观点上符合题目的要求以外,还要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这些要求决定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必须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扎实历史基本功以外,还要培养自己的材料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做到运筹帷幄。学生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篇幅中进行写作的,这就限定了学生的思考、构思的时间,要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好的论文,必须掌握好写作技巧,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做到落笔有神。

二、

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一、解题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

读懂材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弄清材料的含义和观点。

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说了几层含义,或材料对什么历史事件发表了见解,并归纳出有几种见解。这是解题的基础。

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关键,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

(1)还原历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如:材料的含义、出处(包括材料出自文献的名称、作者及文献创作或发表的时间等);

(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作出系统的归纳。比如:材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发表的观点,就要弄清观点发表者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观点的正误及其历史进步性和落后性,等等。

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如:

(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

(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关键性词语。

总之,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二、实战练习

【例题】(2007·湖北恩施州)据史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二:“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 ”

──尼克松

材料三:2006年4月18日,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胡锦涛访美期间指出,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材料看出,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于哪一年?从尼克松访华到两国正式建交期间,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

(2)尼克松称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时候?美国强大后实施称霸全球的战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立国只有二百余年。有人说“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4)材料三“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二战期间中、美等26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现在,中美两国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

(5)中美两国都善于根据本国的实际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自我调整。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遭遇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制度时,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解题思路】本题图文并茂,又有时政材料,问题设计的面很广,综合性很强。本题是一道考查中美关系以及相关两国历史发展综合性的材料题,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中美的历史。解答本题的步骤是首先阅读材料,然后根据问题,还原历史,联系所学有关中美历史的知识进行一一回答。

【参考答案】(1)1979年。《中美联合公报》。(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或1945年以后)。杜鲁门主义。(3)本题答案不唯一,答出以下观点的任意一种即可。同意:华盛顿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制定了联邦宪法;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被誉为美国“国父”等。不同意:因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当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标志着独立战争开始的枪声由来克星顿的民兵打响的;在独立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大陆军由千千万万的北美人民组成;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等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政治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等。(4)《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或亚太经合组织(APEC),或世界贸易组织(WTO)(答出任意一个即可)(5)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或国家调整工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或实行改革开放)。

上述仅是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后盾。所以,要真正做到正确答题,提高得分率,还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历史观。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面对不同类型材料题时,做到游刃有余,全面作答。

2010年中考前历史的冲刺复习

首先,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把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作鲜明的比较,这就会从中国史的复习牵联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

其次,中考前学生必须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之上构建知识的体系,明晰知识的线索。一个聪明的大脑,必须能够将纷乱的知识依据一定的规律,根据自身认识事物的特点,将书本由厚变薄,运用时再由薄变厚。历史学科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前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考生必须而且应该把握这种关系,捋清知识的脉络。如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就可以按两条清晰的知识线索贯穿起来,一为外来列强侵华,二为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及探索,其中的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可以用这两条线将其自然地贯穿起来。这样知识的掌握将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点和块,而是一张知识的网络体系。

第三,考生一定要在原有复习的基础上再度夯实基础,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点。中考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肯定会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考生必须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知识能够做到随手拈来,运用时得心应手。中考前有着坚实的基础知识的考生定会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处理中做到滴水不漏。

2010年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一、具体要求

1、学生不仅要记忆,而且重要的知识点还要记准确,会灵活运用。

2、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拓展

3、注重对同类知识的归类、对比与分析

4、注重时代性与正确的政治方向

5、注重同一事件的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及理解与掌握

二、历史课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练习和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填空不会或不准、直选不对、简答写不出或不完整)

2、读图能力差(重要的人物、事件、器具分辩不清)

3、不认真读(答非所问或多答或少答)阅读材料能力差不会读(读与分析脱节,不会找中心意思、关键字词、数据等)

4、语言表述能力差

语句罗嗦书写内容太多、不精炼,不看分值,即浪费了时间又得不到高分

准确性差所写内容与材料不太吻合,范围或大或小(问的是经济方面答的是政治、经济、文化)

5、答题技巧差不了解和掌握各类题的要领,表现书写零乱、冗长。

6、错别字现象较多

要求:关键的人名、地名、文献名、会议名等不能出错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关注课标及考试方向和要求。

表现:只抓课本,埋头苦干,盲目性和随意性强。

2、不关注教材的处理

不明确各种体例的地位,一把抓或忽视辅助文。

表现:不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不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

3、不关注同类知识的归纳与对比分析

表现:就一个知识讲一个知识,不能把同类知识及时总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物、改革、文件、战争、科技成就、文学作品等)

4、不关注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

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背会就行,结果学生把启示写成影响,作用写成任务,不条理的现象更不用说。

5、不关注重点知识

表现:所有的知识抓起来方法一样,没有重点一般难点之分,结果基础知识记不牢,重点知识记不准。

三、注意事项

1、重视正文,加强基础知识

2、重视辅助文,提高学习兴趣

3、重视活动课,扩大学习范围

4、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5、认真钻研课标及考纲,了解学习方向

6、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复习与巩固时的具体要求:

要求1:学生不仅要记忆,而且重要的知识点还要记准确,会灵活运用。

要求2: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拓展

要求3:注重对同类知识的归类、对比与分析

要求4:注重时代性与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求5:注重同一事件的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及理解与掌握

五、时间安排(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月底——四月中旬内容:八、九年级上下册总复习

第二阶段:

四月下旬——五月上旬内容:七年级上下册总复习

第三阶段:

五月中旬———六月上旬内容:各类知识归类总复习

第四阶段:

六月上旬——中旬内容:查漏补缺、综合训练

2010年中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

1.规范准确

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2.细心审题

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憎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第二,确定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如1995年“建国后生产关系题”,题目涉及回答的内容有:生产关系变革的步骤、每次变革的原因和内容及结果、理论依据等三方面。考生必须综合建国以来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来回答,但有不少考生仅答出一、二次变革。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针对一题多间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时间的分配。第四,审明材料的观点。目前来说,不少问答题是通过材料来创设答题情景的。这就需要搞清所引历史材料的观点,特别是有关材料类的论证题,其观点。结论,多是需要考生论证的论点。否则就会文不及意,离题万里了。

3.筛选要点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确定住观点。但是,问答题的特性,并不要求全部罗列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

4.简列提纲

中考命题的发展,是绝难碰上成题的。因此,编列好提纲,尤显重要。在明确解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列解答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不必详列,自己明了即可。

5.解决难点

考生对问答题的回答,深感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高度概括的方法、评论方法、理论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难点和重点。

第一,关于高度概括的题目。这类题目跨度大、涉及史实多,突出“归纳、比较、概括”能力的考查。对此应按照题目指向和要求,可用把散见于教材的史实加以筛选。提炼、运用将史实浓缩的提炼式概括法,或采用以时间顺序为纲括法,还可以用逻辑关系为主的概括法,进行概括时,力求概括精炼、全面、准确

第二,关于评论性的题目。通过提出观点和提供材料,要求给予评论,如“杨贵妃题”。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按照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从抽象原则出发进行空洞评价。一般情况下,根据题目要求和历史要素,运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对材料式问答题,首先据题目的有效信息,从隐含的观点进行评论。

第三,理论认识方面的题目。这方面的要求主要包含在问答题的最高层次“说明了什么”中。目前来说,多数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隐含在题目之中。可紧扣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史论结合,去论证、示题目的结论。

6.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问答题是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四部分构成。提示项是对考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是对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中心项则规定了解答所依据的对象和内容,求答项是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和要求。中心项是问答题的核心部分,提示项、限定项从属、服务于中心项,中心项决定求答项。

四大项共处于一道问答题中,但先后位置和出现的次序不定,四者相互依存、合理统一,共同服务于问答题的考查功效。

2010年中考历史备考复习建议

一、以平和的心理对待考试

考生考前紧张是正常的,考前不紧张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要相信,大家都紧张,别人可能比我更紧张。这样想有利于我们消除紧张情绪,做到张驰有度,以平和的心理应对考试。每天的学习要和以前一样,开“夜车”疲劳作战和提前放松都是不利于考试的。

另外,我们要坚信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大部分答案还是能够从课本上推敲和提取出来的,只要平时努力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二、建立和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毕业学业考试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还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根据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使知识间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

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组成体系,了解学科知识的层次、脉络,知道各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最好能画出系统联系图,其次,要掌握各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即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也要内能画出结构体系。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能打破教材中的单元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三、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毕业学业考试历史命题的趋势是贴近生活,贴近热点,让中学生感知沸腾的社会生活。在剩下的短暂时间里,我们要特别关注今年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例如安倍晋三的中国破冰之旅,温家宝总理对日访问的融冰之旅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关系的焦点与中日关系的前景;欧盟50年与经济全球化;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南昌起义80周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等等。

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在梳理、确定热点焦点问题时,既要关注与历史知识直接有关的,更要重视能与当前政治联系起来的问题。

四、形成“大历史”观

中国历史本来就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中要尽量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学“活”历史,提高能力。例如复习中国史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看到当时世界的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这就会从中国历史的复习联系到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只有这样,我们在面对文化比较和中外史结合的题目时,才能从容应对。

五、重视对图像图表的判读

历史试题的命题形式多为“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察能力”,这样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其中的材料就常有图像、图表、新闻图片、数据等。因此,复习时要重视对历史地图、历史插图(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珍贵的历史照片)、表格等的复习训练。

六、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考生在中考中失分的一个普遍原因是忽视审题。考生在最后一段时间一定要养成细心审题、紧扣题意做题的良好习惯。不要只求速度,忽视了准确度。只有学会审题,才能规范做答,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每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都要总结审题能力与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在做试卷时,先要看清题目涉及内容的关键词,其次要把握题目涉及内容的时空范围,再次要弄清问题所问的着眼点,即应该回答什么。在审完题后,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内容组织答案,答案的组织必须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整洁化。

七、回顾和揣摩上两年试题的特点

今年是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三次毕业学业考试,也是全省范围内第一次课改统考(大纲区结束)。经过前两年的尝试,命题形式已经成熟。因此前两年的毕业学业考试试卷是最好的试卷范本,我们要结合今年考试纲要上的样题,认真揣摩前两年的试卷,找出试题的大致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不要再做形式过于老套的试题,以免劳而无功。对于平时我们疏于练习的题型,更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从中研究出解答技巧和方法,积累答题的技能。

八、精做样卷,提高效率

毕业学业考试前学生已经过了无数次的大大小小考试,久之形成不良习惯,往往不重视平时的模拟测试,做题总是马虎对付,寄希望中考时能认真做好题。实践证明,平时马虎,中考也必然马虎。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模拟测试时,应从战术上形成高度重视的态度,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当作去认真对待。

九、做好历史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

今年的毕业学业考试延续了以往历史与政治同场开卷的方式。一提到开卷,绝大部分同学认为

,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反正中考时可以带课本和复习资料,到时翻书找答案不就行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中考政治、历史两张试卷同时分发,历史试卷满分是70分,政治80分,时间是2个小时,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为56分钟。命题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安徽历史,共有七本课本。试卷知识点多,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并且还遵循“以能力立意命题”为趋向。尽管毕业学业考试相对于过去的中考,难度系数有所降低,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

的掌握和了解,想在短暂的56分钟内靠查找书本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不够。

从以往考生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都难以做完,更没有时间思考能力题目和全面检查试卷。由此可见,我们要系统化和整合基础知识,须做到以下几点:①依据考试纲要,结合教材等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有的放矢地进行梳理、整合。②实行单元内的小专题式复习方法,提高应对考试的针对性。对每一单元的内容,根据内容特点,归纳概括出若干个小专题,即主干知识专题,在梳理专题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一专题一训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③实行模块式专题复习。在单元内小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实行仿考命题形式的模块式大专题主干知识的系统归类复习法。根据前两年的学业考试题、考试纲要、学情、时事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若干个主干知识专题,据此归纳系统相关知识,再辅之以专题练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更有利于考场上的发挥。④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性特征。

2010年中考历史组合选择题的四种解题技巧

一、两种思路结合法

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运用这一方法会取得好效果。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与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是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19世纪的西欧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行之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影响即题干的叙述来分析比较备选项的叙述,可知①②④项叙述正确,而③项“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是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就有的历史现象,不属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A

[解题指导]本题属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类型,导致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因素有:①是没有读懂材料,不能获取有效信息或总结出其基本内容及特点;②是缺乏比较辨别能力;③是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不清,不能形成正确认识。排除障碍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认真研读题干材料,充分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出基本内容。

②将所得信息与备选项进行核对比较,从而判断出两者是否一致。③平时学习中要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和理解。

二、背景切入法

对于原因类多选题,我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解题思路:把历史事件放在发生前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去,从中找到根本原因、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

如: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以及准确再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本题迷惑性大的是选项①,这是所学的“美国内战”一目中

提到的知识。事实上美国领土扩张历时近一个世纪,如1898年吞并夏威夷。西进运动也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过程,且西部开发本身也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晚期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题目要排除的是选项②,因为这时美国还是一个积极引进欧洲剩余资本的国家。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要求在多个选项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解此类题的思维障碍:①粗枝大叶,不能对每一选项仔细分析;②出现知识空洞,对史实的分析和掌握不系统全面;

③缺乏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排除障碍方法可采用:①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②学习历史一定要注重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③做此类题一定要更为小心,对所有选项都要审查,再逐步缩小包围圈。

三、参照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形成了正向思维的习惯,因此解答某些题目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些题目往往是完整的问句或叙述句,选项是答语。因此,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题干要求,先想一下正确的答案以及与之有关的史学界权威观点,把它标注一旁,但不盲从于权威,再以之为参照,对比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如: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分析]答题本应依靠材料即论从史出。这段材料前面一层意思表明了拿破仑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即反映了①和③,后一层意思表明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故②成立,④虽然正确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的积极意义,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与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的思维障碍有:①对材料的理解不够,不明白这位爱国者为什么要“感谢”拿破仑,“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是什么?②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排除障碍的办法:①认真阅读材料,提高理解能力,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②坚持论从史出。依托课本,但不照搬课本知识。结合所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

四、限定语突破法

做组合题,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这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我要求学生解答组合题时,要像语文划分句子成分那样,抓住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尤其要抓准限定答题要求的字词,从而明确题目的时空限定以及特殊的解题要求,并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排除错误选项得正确的选项。如: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典型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二者相似之处有:①新殖民主义国家向老殖民主义国家挑战②战争在交战双方的国土之外进行③战争对亚太地区局势影响重大④战争加剧了美日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比较历史事件和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解答此题的着眼点是再现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基本史实,然后再从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目的、性质、地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此题难度不大,用排除法可排除④,因为美西战争时,日本刚从甲午中日战争中获利,并跻身于欧洲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之列,那时日本尚无同美国争夺太平洋和美洲的实力。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属于类比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的思维障碍是不善于发现可比项即寻找可比点。排除障碍的方法有:①纵向回顾不同历史事件的前因、经过和结果,以便认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横向对照,尤其要从类似的方面寻找可比点。

初中生理科各科的有效学习方法

初中生理科各科的有效学习方法 一、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 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 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 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 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 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 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二、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 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 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 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 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 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 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 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 证讨论,以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 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 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三、复习总结提高

大学生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版)

大学生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 新版) Work summary is to summarize,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work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ffirm the achievements,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大学生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版) 说明:本文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载后可直接打印使用。 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晃大学四年的生活已接近了尾声,回想这几年来,有过欢乐,有过痛苦,自己在生活的磨练中也逐渐走向成熟。刚上大学时的欢乐心情和莫名兴奋还历历在目,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吸引力;大二大三的时候,心情平淡了一点,将的精力放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进入大四,思想上日趋成熟了。我为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了一个总结,以此作为自我鉴定的基础。在政治思想上,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徐汇校区第二届党校,深入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关注时事,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看法,及时与党员和其他入党积+极分子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努力向一名合格的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复习技巧:历史学习技巧 不少人都认为历史这东东就是死记硬背,可是这死记硬背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其实这背书也是一门学问。如何“背好历史”呢?我觉得应该有知识框架的头脑观念。这一点相信在校的老师们都会讲到的,当时感觉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考试就考“血与肉”的内容。对“骨头”并没有什么考的。可出了高中校门,进入高校学习,你会发现真的很重要。我与一些学 __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尽如人意,只能模糊的记忆住人物、地点。时间也是记得零零碎碎。这样学习历史,不能把历史学活。只能对历史产生很大恐惧与排斥心理。 这个知识框架,就是辅导书上常有那些条条框框,很多人对这并不太重视,可是这就是记忆的窍门,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做题目累了或者看累了以后,可以把这拿出来翻翻看看,也可以回忆、自己动手做做这些条条框框,并且不断的提问自己,诸如两次鸭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列强行使路线、签订哪些卖国条约、具体内容等等。等你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相信你自己会突然发现变得好强,而且是一下子能说出一大串,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点带动了许多,而能做这点的话,相信历史中最让人头疼的时间年代关也会很快的通过的。这一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果能把这关过了,相信会在今后文科学习中,可以说是

所向无敌的。你会发现自己看书的时候,那些知识不是独立的,仿佛成了一张网。自己只是在编网,或者说填空而已。年代会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座标。指导你如何放东东。个人认为学文科基础就是文学与历史了,一个注重幻想、一个注重现实。学好这两门,其他文科就会很轻松的。当然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了。也有不少人提出记年代用什么巧记的方法,诸如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9年,可以理解成商鞅在变法前喝了三壶酒,金的灭亡是公元1234年,可以理解成1234金灭亡??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偶尔一用,但不能作为记年代的最好办法,必须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因为年代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都能编成顺口溜,不可能都能联想一些事物来吧。如果为了一个年代,而生搬硬套许多口诀出来,那就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记不得在哪看到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万精油,到哪都能到一点。”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们学历史,不能只局限与历史课,历史书上。其实很多地方都能学到的。比如语文课上的人物,地理课上的地图、思想政治课、英语阅读理解,都能有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只要大家用心去记,用心留意,相信会给你的知识框架带来许多许多。你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学会许多别人也看到,却没有掌握的知识。这也许就是武侠片中常说的“悟”字吧。说了这些,只不过是方法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平时的积累。相信大家能做到这点,高考能考115分以上吧,我就是这么做,就做到了。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大学军训小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总结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 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三、如何记笔记 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信息、强化记忆。 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4.课堂笔记来不及写怎么办? 这是如何记课堂笔记的问题,有人常常因记不全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放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笔记不必记下上课的全部内容,如果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记课堂笔记,课堂中主要记下一些新信息,有时内容比较多,全记下来确实有困难,那么就要学会抓重点,先记下关键词,如果还是不行,课后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

关于高中历史学科学习方法

关于高中历史学科学习方法 怎样学才能学好高中历史课程呢?别着急,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高中历史学科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中历史学科一 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 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斯大林有一句:“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 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 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 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 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 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 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 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牢记历史教学的目标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 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进行历史复习时的指导方针, 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应试性的历史复习,应注意把握模式与事例的结合,即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即使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此种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各种形式逻

初中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主动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主动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总的来说,一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更新知识适应时代的要求 ?如何让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室上主体地位作用 ? 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总结 范文一: 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

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 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

大学生年终自我总结

大学生年终自我总结 大学生年终自我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总是那么快,转眼我们一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下面是关于大学生年终自我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大学生年终自我总结1在兴奋期盼中,走进七彩大学;在不知不觉中,脑中还清晰的记着刚进入大学的情景,却已走完了大一一学期,感觉经历的还不够多。此刻,回头看看走过这一学期所留下的脚印,学到些什么,自己都不懂,莫名其妙的,懵懂地过了这样一学期,问自己,在忙碌中我学到的是该学的吗将近两个多月的暑假结束,意味着新的一轮紧张的学期学习就要到来了。你是否会内疚后悔自己的计划不够周详,责备自己的懒惰,付出的总是那么的少,在意自己的成绩总是较别人差那么一点。也许你对上学期有太多的不满意和悲哀。也许你也会因上学期的某些失败而担心害怕不能很好的把握好新的学期。不管此刻您以何种心态,不变的是开学即将来临,日子还是会过。你改变不了时间的流逝,改变不了消去的光阴里已经变成历史现实的事。你再多的叹息也无济于事,聪明人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年有日月更替,天有四季变化。唯独能够不变的是我们一颗打不死的心。或许新的学期的计划目标你已了然在胸,或许你会信誓旦旦的说我必须能把我的目标实现。有理想的人就有了灵魂,但也需要行动去塑造一个躯体。抛开行动谈理

想是不现实的,人只有灵魂而缺少了外在的肉体也是废人一个。有里有外才能算完整的人。 新学期自己也升高一年级了,潜意识中你也就应明白自己又"大了一岁"这暗示着自己要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未来的人生负责。 开始,我认为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是我的课堂,大学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还是锻炼自己素质的地方。无论我的大学怎样,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但一学期走过,发现自己好像早忘了当初对自己所说的。 大学不是学习的地方,而是逍遥的地方。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潜意识中成长。但是一年过去了自己经历过后。 我想说的是这句话不完整的大学里其实忙的时候很忙,闲的时候也很闲;也许学业的压力没有高三的那么大,但是我们依然要学习要进步;而且我们还要应对半个社会,会有其它的更多事情等待着我去应对。 1)思想上在思想方面,我用心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系里面的党课学习,不断地进行思想总结,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 2)学习上在学习上我想我遇到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只有简单的课表,几乎没有什么点名,去不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我在这一学期里没有缺过课,我想这一点值得自己的肯定。在学习

学习历史的心得

学习历史的心得 原创:丑大鸭 我的公众号好久没有更新了 对不起支持我公众号的亲友们~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学习历史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然并不是分享学习经验教训,而是自己学习历史一年半以来的感受。 我现在学习到的有关历史的知识都只是冰山一角,我能掌握到的知识更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了。 xx年,我自己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很多,这里也就不细说了。我并不擅长历史,也曾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现在我越发庆幸自己选择了历史,我对历史也没有以前那么惶恐和不安。我现在更多地是想要去了解它。 (来自《我的77、78》)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远离世界喧嚣的人,相反我往往置身于万千世界中。我没有必要跟别人解释太多或者争个面红耳赤的,告诉他:学习历史有这样那样的用处。这样跟别人解释不就承认学习历史没有什么用了。关于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想没有了解这门学科或者只通过它能不能给你创造经济价值来判定一门学科的用处,会不会有点太过于武断了? 记得上课时衷老师说过,一个人连自己本专业都学习不好,那怎么期待他能够学好其他呢?如果你学好本专业,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是

可以的。别人看重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他学什么东西或者学习做什么事情都是很快。我想这也可能是我想要学好历史的原因之一。接下来我来聊聊我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 学习 那天有机会和王老师聊天,我很幸运能从那次聊天中有所收获。老师提出学习历史的十二个字“立志、立德、勤奋、坚韧、自信“我想不光是学习历史需要这样的精神品质,任何一门学科或者做什么事情都必需的。老师还提到不要假大空。我们很多时候做事都止于想法,常常因为很多理由没法付出实践。我们通过从小事做起,培养兴趣,积累经验,提高信心。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做。说来惭愧,我有很多想法总是从脑海里蹦出来,我来不及整理,这些想法往往就抓不住了。我就算抓住了,也往往因为没有将其付出实践而导致想法夭折了。我常常有些安于现状,不敢迈出自己的舒适圈: “那样子就可以了”“我已经做很多了。”安于现状,其实是一种不自信。老师鼓励我们去“做”。只有迈开步子去踏实地干了,我们才能有所进步,才能获得信心。 交流 身边有一个能够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人,是一件很幸运很幸福的事。由于我懂得实在有些少,我总是是一个聆听者。但我会在他面前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因为你们可以互相纠正,可以一起思考,不会因为说错话而感到尴尬窘迫。学习不是单枪匹马的,而是并肩作战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又一学期过去了。在本学期里,本人担任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本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四个单元,每单元4—6课不等,共22课。每一课课前有课文提示,它虽然很短,但内容却是这一课学习中最重要的。关于课文的正文,你会发现有宋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黑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的阅读内容,是帮助理解宋体字内容的。在课文中还安插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地图,以及那些小框框里的想一想、说一说等,令我们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我的感触是很深的。?首先谈一下自己认为做的好的方面。 一、注重研究教材。对每一篇课文在上课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读,并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二、认真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是注重备学生。新课标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就要体现在备课上,根据不同的

个体设计相应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点拨引导。 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新课标精神讲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光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具体的、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上四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做到了。只不过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可能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下面来谈谈本学期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几方面: ?一、上课时有时候会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超出了中学生思维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没听懂本课内容,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不良影响。?二、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有时候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学生爱听,但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完成,重点也体现出来。 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上课时生怕会遗漏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捞,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也印象不深。?四、探究与实践课没有积极开展起来,新课标精神中是很重视探究与实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初中学生学习态度总结

初中学生学习态度总结 初中学生学习态度总结范文 光阴似箭,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对我来说真是飞跃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无论是学习方法、态度还是纪律都比小学 更上了一层楼。下面,我就这几简单的总结一下。 学习 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在这学期 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 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 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学习方法及态度 中学的学习与小学有许多不同。小学时代我们被老师催着赶着向前走。而初中更注重自主学习,老师讲的不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 能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会了自我反省,检查,提 前预习的学习方法,获益匪浅。 纪律 在纪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 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 扔废弃物。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纪律,何谈学习,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在纪律方面做得更好。

但我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下个学期中要努力改正,不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扬长避短,深刻地认识,检讨自己,力争做到让老师,家长和自己都感到 十分满意。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成绩都不如意。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只能说我付出的不够。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加倍努力学习,不 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以上就是我对初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伴随着这句开场白,我们结束了初一上 学期的第一次考试。在同学们的脸上显出或悲伤或喜悦的心情,而 时间也正在我们的手中悄悄溜走。 这次考试,对我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虽然考试成绩还没发下来,可凭我的感觉,一向自认为是考试高手、小学门门 考试接近满分的我,这次却来了一次“滑铁卢”。数学考试不认真,自认为不太难,做起题来走马观花、风卷残云,做完后陶醉在自我 满足之中,也没有认真检查。英语的音标方面掌握不牢固,元音、 辅音、字母组合发音方面似是而非的现象比较多,考试中做选择题 时左右为难,只能凭感觉猜。语文,首先作文有些跑题,以写事为主,而我重点写人,古诗背诵方面,总以为自己背的差不多,不求 背默精准,结果几个字出错,在组词、填空方面,明显有错别字, 还有两道4分的题空着没有做。 分析原因: 一是,对中学的认识。我觉得,初中的生活本该如此:春日晴柳下的高歌;楼台亭宇里的琴瑟;深秋山林里的独步;隆冬炉火旁的 倾谈……绝非“雕弓如满月”那般紧张,绝非“如何过得今宵去”

大学生2020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大学生2020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在今年八月份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从家里来到了XX省XX市的一所学校---XX书院。在这里我将学到和体制学校不一样的知识。这里不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而是以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我们可以独立生活,一旦有一天,我们脱离了父母,也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我和赵淳臻,作了演讲,这对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很认真的做了准备。 当我站在书院的阳台左看是整个信阳市,而向右看就是一大片树林,两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9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天一班的所有成员加上黄河远一起去了院长的老家,体验农村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一起拨毛豆,剥了一天,回去的时候我们大拇指指甲盖很疼。还挖了红薯,这挖红薯也是有讲究的,就是挖的时候,不能太用劲,要去感觉红薯的具体位置在哪,否则,如果不掌握好的话,红薯就断了。 从九月份到现在,我已经基本认识到了自己的所有不足: 1、个人卫生不能够及时处理好。例如生活垃圾这一方面。 2、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遇到自己做错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找理由。 3、不愿意打开心扉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说出

来,这让耿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我到底怎么想的。 4、做事情总是会不经过大脑就说出口。例如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经过大脑。 5、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这四个月里,我学到的也有很多,例如:国学珠心算音乐英语棋艺体育书法中医等等。 1、国学课:再来这里之前,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一眼国学经典,但来这里之后,我们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和《孝经》。三字经主要是讲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家人,礼貌方面的知识和一些历史故事。弟子规是教我们做人。作为一个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孝,孝就是对父母要尊敬,弟子规中讲到“冬则温夏则凊。还有好多学习的例子,例如:头悬梁锥刺股这一类的文字。其次是讲信用,然后是对待朋友要有好,家人也一样,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就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都是家庭或者是兄弟或者是朋友之间为了利益权力财产等等闹的家破人亡,兄弟反目为仇,朋友背叛之类的例子有很多,最后才是学习。看来作为一个人,我们首先要学德志体美劳,最后才是学习。百家姓就是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从古往今的一些常用姓氏,当然还有很多姓都不在这部书里。千字文主要讲的是天文地理,。孝经还正在学习中。院长在书院的时候,就给我们讲关于这些经典的相关知识,不在书院的时候,我们就自己看百家讲坛。一开始我认为这些都很没用,后来院长讲过之后,我开始认为这些有用。因为这些东西在长大以

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认识启示题 1、“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回答“启示”,就答“经验与教训”。 2、谈“认识”,有如下几情况: (1)对问题的总体掌握,实际就是对教材知识、所给材料的高度概括; (2)对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 (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 (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 (5)经验教训、启示。 答题技巧: (1)对前面几问答案进行总结,分为“好”“坏”两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 (2)提炼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3)结论指向现实,优先考虑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不就事论事,要有理论指导意义。 (4)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5)思维开放:一个历史事件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造就,因此,启示可从多角度回答,如原因、条件、时间、人物、影响等,只要合情合理,均可得分。 注意事项: (1)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 (2)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只需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 (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 (4)通过问题对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图片材料题 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仔细阅读全部材料,不仅要读正文,还要读图片读注释、材料来源、标点符号、图片的背景等,不要放过题示材料中的任何细节。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五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一学期来效果很不好。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五个班,学生不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大部分学生都不能专心听讲,课后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 八、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积极进行学历进修学习,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事打材料,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ppt

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ppt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就给您介绍一些中学生学习方 法总结,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协助。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以下分别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实验课等七个 方面,谈一下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一、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 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 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 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过程中着重解 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 课也应是考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水平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 做到: 1.课前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 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不懂的问题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三、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但能够即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使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水平。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和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 4.作业要独立完成。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 5.作业要规范。切忌涂改过多。书写工整,步骤简明有条理。 6.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实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提升使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大学生2020年度个人总结

大学生2020年度个人总结 在今年八月份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从家里来到了xx省xx市的一所学校---xx书院。在这里我将学到和体制学校不一样的知识。这里不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而是以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我们可以独立生活,一旦有一天,我们脱离了父母,也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我和赵淳臻,作了演讲,这对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很认真的做了准备。 当我站在书院的阳台左看是整个信阳市,而向右看就是一大片树林,两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9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天一班的所有成员加上黄河远一起去了院长的老家,体验农村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一起拨毛豆,剥了一天,回去的时候我们大拇指指甲盖很疼。还挖了红薯,这挖红薯也是有讲究的,就是挖的时候,不能太用劲,要去感觉红薯的具体位置在哪,否则,如果不掌握好的话,红薯就断了。 从九月份到现在,我已经基本认识到了自己的所有不足: 1、个人卫生不能够及时处理好。例如生活垃圾这一方面。 2、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遇到自己做错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找理

由。 3、不愿意打开心扉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说出来,这让耿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我到底怎么想的。 4、做事情总是会不经过大脑就说出口。例如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经过大脑。 5、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这四个月里,我学到的也有很多,例如:国学’珠心算’音乐’英语’棋艺’体育’书法’中医,等等。。 1、国学课:再来这里之前,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一眼国学经典,但来这里之后,我们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和《孝经》。三字经主要是讲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家人,礼貌方面的知识和一些历史故事。弟子规是教我们做人。作为一个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孝,孝就是对父母要尊敬,弟子规中讲到“冬则温夏则凊。还有好多学习的例子,例如:头悬梁锥刺股这一类的文字。其次是讲信用,然后是对待朋友要有好,家人也一样,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就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都是家庭或者是兄弟或者是朋友之间为了利益权力财产等等闹的家破人亡,兄弟反目为仇,朋友背叛之类的例子有很多,最后才是学习。看来作为一个人,我们首先要学德志体美劳,最后才是学习。百家姓就是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从古往今的一些常用姓氏,当然还有很多姓都不在这部书里。千字文主要讲的是天文地理,。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历史高中学习方法如下 一、学习历史的作用 学习可以分成有用的学和无用的学。 前者是知识性的学习,未来会有用,比如学习厨师或者会计,这是我们自立于社会的一个凭据。还有一种学习,就是无用的学,这是一种成长性的学习。 知识性的学习是养身的,因为它给人以技能;成长性的学习是养心的,因为它让人发现生命的能量。 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性的学习,轻视甚而忽视那些“无用”的学习,历史学科恰恰就是属于"无用"的学习。学习历史是无用的吗?答案是:“不”。 中学历史有着丰富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思想品德方面: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历史纵横”小字中,教材讲到《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学生从这些事迹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精神。 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基本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在审美素质教育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陶冶学生情操。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中,在“资料回放”小字中,学生一起朗诵《诗

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其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尽在其中。 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它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等。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政策的调整”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总统富兰克林·罗斯 福的一生,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东西。他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 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他是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 最长的总统。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 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 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 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在康复期间,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 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罗 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他受人爱戴是因为,虽然他出 身贵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带 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捍卫了美国的民主 政体,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帮助世界实现了安全。 可以这样来看,历史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体现,人类的思想文化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历史的智慧,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历史才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历史价值 的凸显所在。我们只有改变对历史学习的“无用”思想观,才能走 好学习历史的第一步。 二、做学习的主人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 的主动参与者。” 陶行知先生讲授有关学习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