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要求必背(3)

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要求必背(3)

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要求必背(3)
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要求必背(3)

第二部分高考考纲要求必背考点

(三)

考点36: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战争

1、原因:

(1)日本方面:既定国策的要求;转嫁危机经济危机。

(2)中国方面:中国国民政府极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3)西方方面:欧美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过程:局部侵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

(1)局部侵略战争:

①1931年,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三省,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殖民地。

②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③1933年,国民党提出“攘外必先安”政策,对中共发动第四次围剿,日本乘机占领热河省,觊觎华北。

④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战争

①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②1937年8月,“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③1937年12月,占领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党迁都重庆)

④1938年10月,占领徐州、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⑤1939-1940年,对华中、华南正面正面战场局部进攻,枣宜会战后,占领宜昌。

⑥1944年,豫湘桂战役,占领豫、湘、桂、闽、粤、贵部分地区。

3、日本侵华政策:

(1)政治上:“以华治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

(2)经济上: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毁灭性打击)。

(3)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

4、日本侵华罪行:

(1)发动事变: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华北事变。

(2)制造大屠杀事件: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

(3)违反国际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局部抗战

(1)中共:九一八事变后,发表宣言,驱逐日寇;1935年“八一宣言”;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东北人民: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

(3)国民党爱国将领:1932年,十九路军凇沪抗战;1933年,山海关、长城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1936年12月,西安事变。

(4)爱国民众:罢工、募捐、抵制日货、要求经济绝交

(5)学生: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

2、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抗战)

(1)准备: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原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过程:1935年瓦窑堡会议,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937年,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自卫抵抗;1937年8月,红军改编军队;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标志正式建立。

③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阶级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等);实行党外合作方式(两个战场、两种政权、两条路线的合作)。

(2)抗战史实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1937年11月淞沪会战,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年11月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的典范;1938年5月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1938年10月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1939年—1944年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1944年豫湘桂战役,丧失大片领土。

②共产党敌后抗战斗争:193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成立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1940年8月,在华北进行以铁路破袭的百团大战,打击日军侵略气焰;巩固根据地的措施(政治上在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③国外战场:1942年初,为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缅甸失手,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

(3)胜利的意义:

①国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胜利的原因:

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战的结果(根本)。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考点37: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背景:抗日战争的胜利。

(2)时间: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

(3)成果:签订《双十协定》内容为: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4)意义: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共影响。2、政协会议

(1)时间:1946年1月10日—31日。

(2)地点:重庆

(3)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核心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4)意义: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体现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后世影响深远。

(5)结果:国民党很快撕毁政协协议,实现民主的统一、和平建国的尝试成为泡影,内战开始。

二、全面内战

1、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4、最后胜利阶段(1949年1月-1949年10月):渡江战役,国民党统治彻底被推翻。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共产党方面: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有一支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2.历史意义

?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考点38: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传统经济的脆弱性。

2、表现:

(1)鸦片战争后,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织”与“纺”分离; 洋布输入中国,取代土布,“织”与“耕”分离。

(2)丝茶等大量农产品出口,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

3、过程:

(1)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开放,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洋货畅销,中国传统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外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产品,使中国农副产品的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加紧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难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争夺商品输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4)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1950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4、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动摇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2)消极: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企业的产生(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时期:19世纪60—90年代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5、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属于封建性质的企业。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种经营方式,采用官办和衙门式管理,产品投放市场,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筹划海防,创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6、积极影响:顺应了中国经济从传统向近代化迈进的历史趋势,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1)引进了西方机器和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员。

(2)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3)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7、评价:

(1)进步性:

①促进工业近代化: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培养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开近代化先河。

②促进军事(国防)近代化:筹划海防,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为军事近代化创造条件。

③促进教育近代化: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旧式教育很大区别,奠定新式教育基础;选派留学生,开留学风气先河。

④促进思想近代化:“中体西用”思想冲击“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思想的权威地位,是鸦片战争后思想界的一大进步;西洋观念的变化从鄙夷到师夷长技。

⑤促进外交近代化:外交机构的正式确立、外交观念的转变、外交体制的更新及外交人材的培养,标志着外交由传统“理藩”到近代外交转变。

⑥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近代化:促使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2)局限性:

①洋务运动以“求强”、“求富”为旗号,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只能失败。

②洋务派采用封建官僚衙门管理企业,生产效率普遍低下,成本高昂,管理混乱。在封建官僚的制约之下,企业很难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企业经营二十余年,收效不大。

考点39: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1)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市场、原料、技术、劳动力。

(2)刺激: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的刺激。诱导:洋务企业的诱导。

(3)基础:中国明清以来工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集中地区

4、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买办。

5、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6、主要特征:

(1)生产方式:使用近代机器化大生产。

(2)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

(3)行业结构: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和小规模制造业。

(4)区位结构: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通商口岸分布地区。

(5)外部阻力: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

7、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瓦解了自然经济,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1、原因:

(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表现:投资总额增加;商办企业的数量及规模在增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民主革命运动,近代化上升到制度层面。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黄金时代)(1912~1919)

1、发展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实业发展的政策。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增加;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3、特点: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未形成独立工业体系);发展短暂;力量小和地位低(外国资本占优,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5、短暂发展的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四、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时期(1927-1936年)

1、原因:

(1)国民政府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政局较稳定。

(2)国民政府实施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币制改革等。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2、表现:

(1)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3)1936年民族资本亦超过外国资本(出现了质的飞跃)。

3、影响:

(1)抵制日本经济侵略,开展抗日御侮活动。

(2)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发展艰难原因: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敛财、封建主义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五、民族工业萎缩/沉重打击(1937—1945年)

1、原因:

(1)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及野蛮的经济掠夺。

(2)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对经济全面控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民族企业或被毁或被吞并;大量企业倒闭,日益萎缩。

3、影响: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内迁至西北西南地区,推动了内地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改变了工业布局。

六、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1945—1949年)

1、原因:

(1)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2)官僚资本的压迫。

(3)繁重的捐税负担。

(4)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战争的巨大消耗

2、影响: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七、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生及消亡(1949—1956年)

1、新生(1949—1953年)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

(2)影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基础。

2、消亡(1953—1956年)

(1)原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影响: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份。

七、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形态

1、封建经济: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继续衰退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一战期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除美日)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封建经济略有回升。

(3)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改运动,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改,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外国资本:

(1)1840年鸦片战争后,依靠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开始大量涌入中国;

(2)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对华输出大量资本,比重急剧上升;

(3)一战期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除美日)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因而迅速下降,但一战后卷土重来,迅速回升;其后依靠扶植新旧军阀获得大量经济利益,经济迅速发展;

(4)抗战期间受到日本打击;解放战争期间继续发展;

(5)新中国成立后,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2年底完成。

3、洋务经济:

(1)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出现而兴起;

(2)1895年因甲午战争失败而遭受沉重打击;1912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消亡。

4、民族资本:

(1)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

(2)甲午战争以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20世纪初由于清末新政进一步发展;

(4)一战期间,由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除美日)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因而出现较快发展,即“短暂春天”,但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迅速衰退;

(5)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时期和袁世凯北洋政府时期有所发展;

(6)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由于实行法币政策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显著发展;其后由于四大家族掠夺和帝国主义经济压迫,发展艰难;

(7)抗战期间遭到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四大家族的掠夺和帝国主义经济的压迫,民族资本濒临崩溃;

(8)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9)在1953—1956的三大改造运动中,新中国采取赎买政策和公私合营的形式完成了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民族资本消失。

5、官僚资本:

(1)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开始形成,依靠国家政权和帝国主义支持迅速发展;

(2)抗战期间迅速发展;

(3)解放战争期间急剧膨胀;

(4)解放后,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2年底左右官僚资本消失。6、社会主义经济:

(1)解放后,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1949—1952,由于追歼残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以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生产,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3)由于1953—1956的三大改造和1953—1957的一五计划顺利实施,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4)十年探索期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确决策和整风运动,经济上升;

(5)由于反右派扩大化、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自然灾害、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

难,经济下滑,但党中央1960年在农村纠左,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为大多数“右倾”分子平反,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6)文革期间,1967—1969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下滑;1973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济出现转机,“四人帮”发动矛头指向周恩来的“批林批孔”运动,经济下滑;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由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经济再度下滑;

(7)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徘徊前进;

(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迅速而持续上升。

八、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

(2)政府的政策鼓励(清末新政、临时政府、国民政府)。

(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爱国精神。

(5)外来技术的引进。

2、不利因素:

(1)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发展畸形。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失衡,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政局动荡。革命和战争不断,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九、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启示

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4、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考点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后)

1、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3、代表: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编译《四洲志》和《华事夷言》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意义:

(1)启迪着人们摆脱闭关锁国的束缚,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新的救国之路。

(2)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5、局限:没有付诸实践。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1、含义:主张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国家的根本,采用西方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但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3、目的:学习西方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

4、实践:开展洋务运动。

5、评价: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三、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70年代)

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代表:王滔、郑观应等。

3、主张:政治上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同外国人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评价:

(1)积极: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2)局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

四、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

(3)西学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4)洋务运动的失败。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孔子权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2)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3)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4)严复:编译《天演论》。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的道理。

3、影响:

(1)进步性: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②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④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

(2)局限性: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梁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考点41: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政治: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4)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指导思想: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活动中心:北京大学。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方针。

(4)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民主是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认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鲁迅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鲁迅把反封建和白话文结合,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

3、历史影响

(1)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推动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4)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局限性:

(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仅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5、启示:

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吸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历史条件:

(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3)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2、传播情况:

(1)开始传入(介绍):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朱执信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

(2)正式传播:1918年11月,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向俄国人学习,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3)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问题与主义之争(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撰写文章;成立社团;组织宣传;创办刊物等。

3、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考点42: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原因

1、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基础: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并激化,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性较强。

4、组织基础: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5、群众基础: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四月提纲》(1917年7月)

(1)背景: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内容:提出革命任务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方式:和平的方式夺政权。

(4)意义: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事件: 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告新政权成立,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选举产生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2、经济:通过《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外交:颁布《和平法令》,缔结停战协定,退出了一战。

四、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革命道路:城市中心道路。

3、革命过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4、革命方式: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五、十月革命的意义

1、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和资本主义,为俄国社会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2、国际共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世界:

(1)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2)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考点4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2)国内:反革命叛乱;粮食严重匮乏。

2、目的:保证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

3、内容

(1)农业:余粮征集制。

(2)工业:工业国有化。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4、特点: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军事行政手段;直接过渡。

5、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局限: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引发经济政治危机;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目的:解决经济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允许资本家和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3)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4、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主义存在(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

5、意义: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国际背景: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经济落后(根本原因)。

(2)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2、内容:

(1)工业化(1925年):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原因: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②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③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④成就:一五计划完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⑤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发展、内部积累资金(节约、消灭本国资本家、农产品义务交售和农业税)、重视技术人才、劳动竞赛;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⑥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内部积累资金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牺牲农业,导致农业长期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提高得不快;僵硬的计划经济,导致企业没有活力。

(2)农业:农业集体化。

①时间:1927年提出逐步集体化、1929年大规模、群众性集体化、1932年全盘集体化。

②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③内容:强迫要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对农庄中的农产品实行义务交售制(是国家从农业取得资金和粮食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斯大林曾公开称之为农业“贡税”,即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向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

④作用:为解决工业化所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创造了条件,配合了国家的工业化。

⑤局限:加重了农民负担,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工农业比例失调等不良后果,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农业发展长期的滞后。

(3)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②影响: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评价:

(1)积极:首次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消极: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

5、失败的原因: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时间:1964—1982年。

2、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

3、改革措施:

(1)工业(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重点发展重工业。

(2)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4、评价:

(1)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成为以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2)消极: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社会矛盾突出,陷入困境。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1991年

2.背景:国内:经济停滞、民族矛盾尖锐;国际:美苏争霸。

3、内容:

(1)经济:制定“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重视科技对经济的作用。

(2)政治:提出人道上、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

(3)政党: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

4、影响:经济的改革,使经济连年滑坡,思想方面导致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考点45:苏联解体

一、解体原因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2、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弊端,已无法适应苏联社会的发展。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二、解体过程

1、八一九事件——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局势的混乱;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并即将签署)。

2、《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25日,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签署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

三、解体影响: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标志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四、教训(启示)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根据本国国情适时进行改革;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6、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考点4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具体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

二、表现

1、金融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工厂倒闭、企业破产,生产锐减。

3、农业:农产品价格爆跌,农民面临破产。

4、就业:失业人数激增。

5、社会:秩序混乱。

三、特点:波及范围广,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生产缩减36%;影响深远。

四、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萧条;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政治: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本主义制度备受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3、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失败。

4、世界: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各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贸易保护、货币贬值、争夺市场。

五、启示和教训

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与时俱进。

2、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要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

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考点47: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沉重打击。

2、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面对经济危机,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非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动荡。

3、全国上下要求改革,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摆脱危机。

4、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击败胡佛,并于是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二、措施

1、金融(开始):采取休业整顿,复银行信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措施为稳定人心,恢复信用,提供前提。

2、工业(中心):采取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措施防止盲目竞争,扩大消费,提高了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

3、农业:采取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给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4、社会保障: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给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5、社会立法:措施《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三、特点

1、新的理论: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建立起社会救济和保障体系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四、评价

1、作用:

(1)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考点48: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原因(必要性)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3)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4)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支撑。

(5)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2、方式: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法国典型);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典型);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典型)。调整企业经营方式(人民资本主义:股票的分散化,起到缓解社会矛盾和吸收资金的作用,使资本社会化;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管理社会化,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新中间阶层”迅速壮大)。

3、过程:

(1)按阶段划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经济出现“滞涨”,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评价:

(1)积极作用: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2)消极作用:国营企业普遍出现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含义:兴起于19世纪中叶,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3、实质:

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4、内容:涉及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5、发展变化:二战后,英国率先推行,随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80年代,不同程度的缩小规模。

6、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7、弊端:财政开支过大,政府负担过重,造成国家财政赤字;带来社会道德危机;不利于积极性的提高。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1、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地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作用:

(1)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2)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3)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四、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全球化形势之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心得经济增长模式。

2、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科技革命的推动;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3、实质:信息化和全球化。

4、意义: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和实行可持续发展。

考点49: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两极对峙(冷战)的原因

1、历史基础: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两极格局框架(雅尔塔体制实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

2、力量对比:战后大国力量对比变化(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能与美国抗衡)。

3、利益冲突: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基础。

4、美国确立称霸世界全球战略

5、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二、表现

1、政治:美国:1946年3月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苏联方面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2、经济: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苏联方面1949年1月,成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有利于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3、军事: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两极对峙(冷战)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两极对峙,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3)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4)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5)客观上推动了科技发展。

2、消极影响:

(1)导致美苏军备竞赛, 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2)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冷战”表现为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热战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

(3)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考点50: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概念:“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到现在为止,多极化还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2、出现原因:世界经济力量机构的多极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

3、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①原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

位;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法德的和解,奠定欧洲联合的基础。

②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③目标:实现成员国内部资金、劳务、技术的自由交流,推动了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影响:促进欧共体国家经济发展,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欧洲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2)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①原因:推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重视科技;美国的扶植(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

②表现:50年代,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③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④启示: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重视教育和科技;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①背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②标志:1961年,贝尔格莱德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③内容: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意义: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

(1)原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过程:1949—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1956—1966年,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十年“文革”蒙受重大损失;1978年以来,工作重心转移,坚持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3)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冲击两极格局。

考点5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时间:苏联解体后(90年代)。

2、根本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世界经济力量的集团化)。

3、表现(一超多强):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①1991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马约),希望由经济集团向建行经济、政治实体。

②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盟变成一个经济政治联盟

③1999年,欧元问世(英国、丹麦、瑞典没有加入欧元区)。

④2002年,欧元流通。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步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俄罗斯走出低谷,国际地位极大提高。叶利钦政府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

大国地位;普京时期,用务实的政策使俄罗斯走出低谷。

(5)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应对的措施: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总之,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考点52: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含义: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2、时间:1944年7月建立,70年代,因经济危机的发生,美元无力承担黄金兑换能力,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3、建立的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动摇;美国经济实力空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4、内容:“两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勾。

5、运行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相同点:资金都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都设在美国华盛顿;战后初期都由美国人控制;一定程度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2)不同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救急,防范金融危机;世界银行主要提供长期贷款,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后来转向促进全球性(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救穷;促进经济发展。

6、实质(结果):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金”的称谓由此而来。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7、评价:

(1)积极:结束了战后初期金融领域混乱的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二、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背景:

(1)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美国为保证自己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建立:1947年10月,23国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194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3、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4、宗旨:缔约国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实现自由贸易。

5、作用:

(1)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认识

1、构成:由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构成。即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大机构,也是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支柱。

2、影响:

(1)积极影响:

2016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2016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文范文版)解析

2016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没,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城建,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2016年历史全国卷2

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 162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62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62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162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162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162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62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162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62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162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62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62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162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 为1500万,为白人 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 4800万,1834~1941年亚 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 1974年为947.5万,1985年~ 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162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6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 最有力的证据是() 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 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 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 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5年上海语文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 ,你可以将一张街道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 .. 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存在完美的地图吗?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华厨在K (北?υ 有Hl 轻司 BtilIn Qi huαzl Oimlir ι? Co.JLtd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共12题,48分)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 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罡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罡孔子的弟 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星因为儔学 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 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五经秤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 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 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偉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沒 有背离,所以Ei 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 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臥D 项的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一一五经为切入点, 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 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 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 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 在此 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 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1)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史官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君主的言行,所以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可知巡抚的出现削弱了六部的权限。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B

2016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 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

201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要求填空。(5分) (1)子日:“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 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A. B. C. 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自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 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3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Ⅲ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B】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B】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016-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全国乙)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答题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标题:设问引出说明对象 ①不久之前的报纸披露,某些名流倡议部分恢复繁体汉字。人们可以从繁体的汉字之中读出古人造字的匠心,例如“愛”之中包含了“心”,“親人”必须相见,如此等等。繁体汉字的阅读和书写犹如拜谒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有机会再次向祖先表示由衷的敬意。(提出现象 ②当然,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反驳的声音迅速传来。繁体汉字笔划繁杂,孩童的识字必须耗费巨大的精力,甚至有可能畏难不前。一些人举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先生们,请默写“簫xiāo、齊jì、鸞luán、齡líng、靈líng、叢cóng、釁xìn”这么几个字,感觉如何?(引发思考 ③如果允许插嘴凑趣,我愿意追加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使用篆书书写。篆书不仅更为接近古代的象形文字,形象直观;而且,篆书的历史更为久远。繁体汉字来自祖先的创造,篆书来自祖先的祖先。不能抱怨这种要求的刁蛮无理,根据相同的逻辑,篆书与繁体汉字无非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罢了。(开玩笑地方式提出对恢复繁体字倡议的不同意见

④相信我——提出篆书书写的意图并非制造某种夸张的调侃,而是再现文字史的概貌。篆书构成了文字史的第一个鼎盛期。众所周知,繁体汉字的流通大约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事实上,文字史内部另一个更大的转折是篆书退出日常的书写领域——时间大约是汉魏之际。我想指出的是,从篆书开始,或明或暗的汉字简化运动几乎始终活跃于文字史之中。总之,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第一层,从文字史的角度发现简化的趋势 ⑤我不想纠缠每一个字的简化方案,也不想谈论隶书之后诸种字体性质各异的简化特征,我真正兴趣的问题是:那些名流为什么未能察觉文字史内部如此明显的演变倾向——为什么未能察觉,恢复繁体汉字恰恰与古人的理念背道而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提出设问:祖先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⑥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从四大发明到长城或者大运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绚烂的唐诗宋词,历史曾经将一笔又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转交给后人。这些财富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许多人常常遗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笔——古人的创造精神。(文化遗产是古人的创造精神 ⑦偶尔能听到一种舆论:我们这个民族温柔敦厚,拘谨含蓄,很少显示出蓬勃的创新冲动。这种观点显然不对——一个没有创新冲动的民族怎么可能留下那么多文化遗产?但是,多数人愿意承认另一个特征:我们这个民族崇尚古人,尊重传统,敢于自我作古、独树一帜的人并不太多。对于某些人说来,古人的辉煌业绩时常悄悄地转化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牢笼。这时,一个问题愈来愈尖锐: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创新到固步自封,点题再设问 ⑧我想更多地提到“古人的创造精神”。相对于依循古制,创新远为艰巨。创新不是单纯地依靠灵感、聪明和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创新还包含了历史条件的深刻洞察。创新意味着在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新的举措。为什么篆书消亡于汉魏之际?历史条件的改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诱因。公务文字交流数量的急剧增加,书写工具的改变,这一切无不迫切地召唤另一种更为便捷的新型字体。这时,文字创新及时地赢得了一个空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汉字简化存在相近的理由:文字交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卷).pdf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 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 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 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从残片文字可判断),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说明当时文字的使用非常混乱,这打破了秦汉以来文字统一的局面;汉字发展史上历经多次文字规范化运动,如秦朝的“书同文”、汉代的汉字规范、唐代的正字运动等,中央政府在汉字规范活动中扮演组织者与调控者的角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参见王瑞英:《试论政府在历代汉字规范中的作用及其启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统一文字,唐朝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再次兴起大规模的正字运动,其中,《干禄字书》《九经文字》等字书,从音、形、义等方面来规范汉字,说明了当时正字内容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唐代正字运动不仅对当时的汉字规范和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对后世的意义和影响也是深远的(参见曾新:《唐代正字运动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所以,题干材料所提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正好说明了文字使用的混乱,加上当时战乱、割据的局面,割据政权也无力进行正字运动,A可排除。 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正好是先后出现的字体,符合汉字演变的历程,B正确。

先秦古文、小篆到汉代,人多不识,称为“古文”(即上古的、古代的文字),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到三国时期,流行的仍然是隶书,社会一般大众不认识的先秦古文、小篆不可能流行,认识、使用这些“古文”的只是少数专家、少数场合,C可排除。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一般认为是商朝的甲骨文。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经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通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D可排除。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汉代察举制是推荐、考试、试用三者相结合,唐代科举是自由投考、考试相结合。察举制推荐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官、民,唐代科举制报考资格也有限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是它们的共同环节和关键环节,察举和科举的科目都非常多,理论上都能够选拔优秀官吏,但官吏的优秀与否,决定因素不是考试能力的高低,只能说察举和科举都能选拔到一些优秀人才。科举制沿用至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官员事功能力多遭非议。总之,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相比,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官吏的优秀与否与考试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A可排除。 考试的局限就在于不能鉴别道德水平,B可排除。 世家子弟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可排除。 科举制是自由投考,政权的开放程度更高,更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示范效应、导向效应更强,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D正确。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