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提箱提手注塑模设计

手提箱提手注塑模设计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综合毕业实践说明书(论文) 标题:手提箱提手注塑模设计

系 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号:0911103205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 月20 日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手提箱提手塑料注塑模具设计,根据成型工艺要求,在原有 塑料件的基础上介绍了其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阐述了模具设计要点及工作过程。首先 要从塑料生产工艺上对所要设计的产品进行工艺计算,然后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并参看 相关的资料确定成型工艺方案,再在此基础上进入模具总装配图的结构设计。在此基础 上对注塑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进行设计与计算,期间要参考大量与塑料成型相关的 资料和翻阅各种模具设计手册,并通过计算以确定模具的具体结构及尺寸,通过不断的 计算与修改,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不间断的反复修改,最终独立 完成这次毕业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对手提箱提手的测绘。在模具设计时 对分型面的选择、浇口形式与位置的确定、侧抽芯机构的设计、冷却水道的设置。本课 题采用弹簧定距螺钉装置保证两次分型。由于是小批量的生产,该注射模采用了 1 模 2 腔的结构。

关键词: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滑块;侧型芯

目 录

摘 要....................................................................I 目 录...................................................................II 主要符号表. (1)

1 绪 论 (2)

1.1 题目背景意义 (2)

1.2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1.3 我国塑料模具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3)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3)

1.5 塑料模发展趋势 (5)

1.6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5)

2 塑件的工艺分析 (6)

2.1 制品(手提箱提手)的简介 (6)

2.2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6)

2.2.1 ABS主要技术指标: (7)

2.3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8)

2.4 工艺性分析 (8)

3 初步确定型腔数目 (9)

4 注射机的选择 (10)

4.1 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10)

4.2 塑件体积的计算 (10)

4.3 计算塑件的质量 (11)

4.4 按最大注射量初步确定注射机 (11)

4.5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2)

5 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5.1 主流道的设计 (14)

5.2 分流道的设计 (15)

5.3 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16)

5.4 浇口的设计 (16)

6 确定主要零件结构尺寸选模架、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7)

6.1 型腔、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8)

6.2 侧抽机构设计 (19)

6.2.1 抽芯距的确定与抽拔力的计算 (19)

6.2.2 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 (21)

6.3 模架的选择 (22)

7 导向机构的设计 (23)

7.1 导柱的设计 (23)

7.2 导套的结构设计 (23)

7.3 推出机构的设计 (24)

7.3.1 推件力的计算 (25)

7.3.2 推杆的设计 (25)

8 冷却系统的设计 (27)

9 模具排气槽的设计 (29)

10 塑料模材料的性能要求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主要符号表

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

M——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g/h或cm3/h)

T——成形周期

——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和体积(g或cm3)

M

2

——单个制品的质量和体积(g或cm3)

M

1

F——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A

——单个制品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1

——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

2

p——塑料熔体在模腔内的平均压力(MPa),通常模腔内压力 S

——注射机最大开模行程(mm)

max

——推出距离(脱模距离)(mm)

H

1

——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制品高度(mm)

H

2

Q——抽拔力(N)

A——侧型芯被包紧的截面周长(cm)

h——成型部分深度(cm)

q——单位面积积压力,一般取7.8~12MPa

μ——摩擦系数

a——脱模斜度

1 绪 论

1.1 题目背景意义

近几年,我国塑料模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注塑模具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在未来的 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在 电子、汽车、家电、玩具等产品中,60%-10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 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 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应使我们在下述基本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 炼:①塑料件制品的设计及成型工艺的选择;②一般塑料件制品成型模具的设计能力;

③塑料制品的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塑料模具结构改进设计的能力;④了解模具设计的 常用商业软件以及同实际设计的结合。使个人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今后的工作。

1.2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 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 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 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 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1989年 3月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 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 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 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 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 例。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 场一半左右。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 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 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 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 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2005年将达到170种。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 值上亿元。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汽车将断换型, 汽车换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

中国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中国摩托车共有14种排量80多个车型,1000 多个型号。单辆摩托车约有零件2000种,共计 500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需要模具生产。 一个型号的摩托车生产需1000副模具,总价值为1000多万元。其他行业,如电子及通 讯,家电,建筑等,也存在巨大的模具市场。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 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 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 生产周期中。

1.3 我国塑料模具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产品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个别企业的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 进水平,但总体来看,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的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 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包括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在内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 国家相比尚有10年以上的差距。

(2)工艺装备落后,组织协调能力差。虽然部分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工 艺装备水平已经比较先进,有些三资企业的装备水平也并不落后于国外,但大部分企业 的工艺装备仍比较落后。更主要的是,企业组织协调能力差,难以整合或调动社会资源 为我所用,从而就难以承接比较大的项目。

(3)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比例低、水 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是科研开发投入少;更重要的是观念落后,对创新和开发不够重视。 模具企业不但要重视模具的开发,同时也要重视产品的创新。

(4) 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 近几年, 国产塑料模具国内市场满足率一直不足74%, 其中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满足率更低,估计不足60%。同时,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 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国际采购越来越多,国际市场前景看好。市场需求旺盛,生产发 展一时还难以跟上,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5)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性行业,特 别是像模具这样依赖于特殊用户、需单件生产的行业,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原来的体制和 经营机制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人才的数量和素质也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 轻量化及美观和手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塑料制

品要发展,必然要求塑料模具随之发展。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工业电器、建筑材料、 电子通信等塑料制品主要用户行业近年来都高位运行,发展迅速,因此,塑料模具也快 速发展。

在生产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塑料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1)模具产品将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向发展;模具生产将 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将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 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2)模具CAD/CAE/CAM/PD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 发展。快捷高速的信息化时代将带领模具行业进入新时代。

(3)模具的质量、周期、价格、服务四要素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周期放在首 位,要求模具尽快交货,因此模具生产周期将继续不断缩短。

(4) 大力提高开发能力,将开发工作尽量往前推,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户的产品开 发中去,甚至在尚无明确的用户对象之前进行开发(这需要在有较大把握和敢冒一定风 险的情况下进行),变被动为主动。以及“你给我一个概念,我还你一个产品”的一站 式服务模式都已成为发展趋势。

(5)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过去以钳工为核心,大量依靠技艺的 现象已有了很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 “模具是一种工艺品”的概念正在被“模 具是一种高新技术工业产品”所替代,模具“上下模单配成套”的概念正在被 “只 装不配"的概念所替代。模具正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技艺而变为今后主要依靠技术。这 不但是一种生产手段的改变,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这一趋 向使得模具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模具精度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 来越低,最终促使整个模具工业水平不断提高。

(6)高速加工、复合加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将不断 得到发展。

专家指出,面对国外先进技术与高质量制品的挑战,中国塑模企业不仅要加快产业 集群化,发挥规模效应,还要注重模具产业链的前端研发、人才建设和产业链后端的检 测以及信息服务,尽快缩短技术、管理、工装水平与国际水准的差距。这是塑料模具企 业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塑料模发展趋势

由于计算技术和数控加工迅速发展,使得CAD/CAM逐渐取代了过去塑料模的设计与 制造技术,使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及组织生产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塑料模CAD/CAM 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塑料模质量, 减少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工时, 缩短塑料模生产周期, 加快塑件生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且更主要的是能满足当前用户对塑料模行业提出的 “质量高塑料作为现代四大工业基础材料之一,越来越广泛地在各行各业应用。其中注 塑成型在塑料的各种成型工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经济技术不段向前 发展,对注塑成型的制品质量和精度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塑料制品的造型和精度 直接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关系,对注塑制品的要求就是对模具的要求。

塑料模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射模CAD实用化;

2)挤塑模CAD的开发;

3)压模CAD的开发;

4)塑料专用钢材系列化。

1.6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通过塑料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了解塑料成型模具的基本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掌 握材料的选择,热处理要求及其制造工艺知识,掌握塑料件的材料、形状、结构对注塑 成型的影响,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与绘图。

设计的基本要求

(1)对塑件进行实体测绘,并完成基本参数的计算及注射机的选用;

(2)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完成模具的结构草图的绘制;

绘图要求 (用AutoCAD和Pro/E软件)

A 测绘塑料零件图(二维、三维)

B 动模、定模、镶块等主要零件图(等效3张 0号图)

编写说明书,12000字

2 塑件的工艺分析

2.1 制品(手提箱提手)的简介

制品的分析是对所要成型的产品有个初步的了解,在接受设计任务书以后就要对塑 料的品种、批量的大小、尺寸精度与技术条件,产品的功用及工作条件有个整体概念, 以便在设计模具时优选各种方式来成型塑件。

2.2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该塑件材料选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 3 。用途:汽车配件(仪表 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收音机壳,电话手柄、大强度工具(吸尘器, 头发烘干机,搅拌器,割草机等),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 气式雪橇车等。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燃烧鉴别方法:连续燃烧、蓝底黄火焰、黑 烟、浅金盏草味。溶剂实验:环已酮可软化,芳香溶剂无作用

特点: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5)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6)同PVC(聚氯乙烯)一样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成型特性: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 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 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 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 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 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 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ABS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 烯的三元共聚物,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

ABS工程塑料一般是不透明的,外观呈浅象牙色、无毒、无味,兼有韧、硬、刚的 特性,燃烧缓慢,火焰呈黄色,有黑烟,燃烧后塑料软化、烧焦,发出特殊的肉桂气味, 但无熔融滴落现象。

ABS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 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散热性(现在ABS工程塑料的工艺已经很成熟了,笔 记本电脑只要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同样可以有出色的散热效果。)

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ABS树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 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

ABS工程塑料的缺点: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ABS有良好的耐化学 腐蚀及表面硬度 ,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 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为1.02~1.05g/cm3。ABS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 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水、无机盐、碱和酸类对ABS几乎无 影响。ABS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ABS有一定的 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ABS的缺点是耐热性不 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oC左右,热变形温度为93oC左右,且耐气候性差,在紫外线作 用下易发脆。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高,故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 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ABS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 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

2.2.1 ABS主要技术指标:

表 2-1 热物理性能

密度(g/ cm3) 1.02—1.05 比热容(J·kg -1 K -1 ) 1255—1674

导热系数

(W·m -1 ·K -1 ×10 -2 ) 13.8—31.2

线膨胀系数

(10 -5 K -1 )

5.8—8.6

滞流温度(°C) 130

表 2-2 电气性能

表面电阻率(Ω) 1.2×10 13 体积电阻率(Ω·m) 6.9×10 14

击穿电压(KV/mm) \ 介电常数(10 6 Hz) 3.04

介电损耗角正切(10 6 Hz) 0.007 耐电弧性(s) 50-85

2.3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该塑件尺寸中等,整体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为曲面特征。除了配合尺寸要求精度较 高外,其他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但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再结合其材料性能,故选 一般精度等级: 5级。

2.4 工艺性分析

为了满足制品表面光滑的要求与提高成型效率采用侧浇口。该浇口的分流道位于模 具的分型面处,浇口横向开设在模具的型腔处,从塑料件侧面进料,因而塑件外表面不 受损伤,不致因浇口痕迹而影响塑件的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

塑件的工艺参数:

干燥条件:80-90℃ 2小时

成型收缩率:0.4-0.7%

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融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

成型温度:200-240℃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注射压力:500-1000ba

3 初步确定型腔数目

当塑料制件的设计已经完成,并选定所用塑料后,就需要考虑是采用单型腔模还是 多型腔模。

根据产品结构特点,此塑料产品在模具中的扣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塑料制品的 回转轴线与模具中主流道衬套的轴线垂直;另一种是将此塑料制品的中心线与模具中主 流道衬套的轴线平行。这里拟采用第一种方式,由于是小批量的生产,该注射模采用了 1模2腔的结构。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4 注射机的选择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大小及型腔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在确定模具结 构型式及初步估算外形尺寸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对模具所需的注射量、锁模力、注射 压力、拉杆间距、最大、最小模具厚度、推出行程、开模距离等进行计算。根据这些参 数选择一台和模具相匹配的注塑机,倘若用户已提供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设计人员 必须对其进行校核,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必须自己调整或与用户取得商量调整。

4.1 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1、计算塑件及浇道凝料的总容量(体积或重量)应小于注射机额定容量(体积或 容量)的0.8倍;

2、模具成型时需用的注射压力应小于所选用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压力;

3、模具型腔注射时所产生的压力必须要小于注射机的锁模力;

4、模具的闭模高度应在注射机最大,最小闭合高度之间;

5、模具脱模取出朔件所需的距离应小于所选注射机的开模行程;

4.2 塑件体积的计算

塑件:

由三维软件的零件塑件的体积 V=21.54cm 3

4.3 计算塑件的质量

查手册取密度:ρ=1.05g/cm

3

塑件体积:V=21.54cm 3 塑件质量:根据有关手册查得:ρ=1.05g/cm 3 所以,

塑件的重量为:M=V×ρ=21.54cm 3

×1.05=22.617g

浇注系统的 [ ] 12 体积计算:主浇道的近视体积为 1 V =3.14′5.57′5.57′60/4=1.46 cm 3

分浇道的近视体积为: 2

V =3.14′6.39′6.39′35/4=1.12 cm 3 浇注系统的体积近视为:V= 1 V + 2 V =1.46 cm 3 +1.12 cm 3 <3 cm 3

4.4 按最大注射量初步确定注射机

根据 k

m km n p 1

- £ (4.1) 得 k m nm m p 1

+ 3 (4.2)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

p m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cmз或g ;

1 m -浇注系统质量,cmз或g ;

m - 单个塑件体积或质量, 3 cm 或g ;

根据塑件的结构及尺寸精度要求,该塑件在注射时采用1模 2腔 , 代入数值有大于等于 57.6 3 cm ,根据体积可初选 SZ100/630查表可得(P60)

一次注射量 75-105

螺杆直径

30-35 注射压力 224-164.5

注射方式 螺杆式

锁模力 630

最大注射面积 645 3

cm

最大开(合)模行程 270

模具最大厚度 300

模具最小厚度 100

拉杆空间a 或a′b 370 X320

4.5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注射压力的校核

查《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P47表3-1 常用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参数注射 压力 80MPa <164.5MPa(选择的注塑机实际注射压力),合乎要求。

2 锁模力的校核

由于高压塑料熔体充满型腔时,会产生一个沿注射机轴向的很大的推力,这个力应 小于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否则将会产生溢料现象,即

3 (4.3)

T Q

1000

\

F

K

式中:T--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

Q---注射机的型腔压力,它于塑料品种和塑件有关

F--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的垂直投影面积

K—安全系数 通常取1.1-1.2

ABS 型腔压力 300kg/cm 2

T31.1′300′38.8654/1000=15.15Kg

151KN£630KN

所以,锁模力合乎要求。

3模具与注塑机装模部位相关尺寸的校核

最大模厚与最小模厚的校核:从模具装配图中可以看出:

模具厚度为250mm<300 mm 合乎要求。

4开模行程和塑件推出距离的校核

注塑机开模时的行程是有限的,取出制件所需要的开模距离必须小于注塑机的最大 开模距离。开模距离可分为两类情况校核:一是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厚无关;另一 种是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厚有关

我的校核应该按照第一种情况来校核,其校核依据为

S 3 1 H + 2 H +a+(5~10)mm

(4.4)

其中,

S ——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mm ;

(SZ100/630型注塑机S=270mm )

1 H ——塑件脱模(推出距离)距离;mm

2 H ——塑件高度,包括浇注系统在内,mm

a ——第一次开模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m 参照注塑模具装配图可知: 1 H =45mm , 2 H =74mm ;

显然,S=270 > 45+74+10+15=144 mm , 合乎要求。

到此,注塑机的各项相关工艺参数均已校核通过。

5 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 浇口的清理;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为最短;浇口的 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敞、壁厚位置,以便于塑料的流入;避免塑 料在流入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的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 芯或嵌件变形;尽量避免使制件产生熔接痕,或使其熔接痕产生在之间不重要的位置;浇 口位置及其塑料流入方向,应使塑料在流入型腔时,能沿着型腔平行方向均匀的流入,并 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5.1 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处到分流道为止 塑料熔体 流动通道, 根据选用的SZ100/630型号注射机的相关尺寸得喷嘴前端孔径: 0 D =4.0mm ;喷嘴前端 球面半径: 10 R 0 = mm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

) ( 2 - 1 R R 0 + = mm

(5.1) D= 0 D +(0.5-1)mm (5.2)

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11mm ;取主流道小端直径:D=4.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 主流道中取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起斜度为2-60,此处选用2°,经换算得主流道 大端直径为7.62mm

图 5.1 直流道示意图

5.2 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起分流和转向作用,分 流道的长度取决于模具型腔的总体布置和浇口位置,分流道的设计应尽可能短,以减少 压力损失,热量损失和流道凝料。常用分流道断面尺寸推荐如表5-1所示。

表 5-1 流道断面尺寸推荐值

塑料名称 分流道断面直径

mm 塑料名称 分流道断面直径

mm

ABS,AS 4.8~9.5 聚苯乙烯 3.5~10

聚乙烯 1.6~9.5 软聚氯乙烯 3.5~10

尼龙类 1.6~9.5 硬聚氯乙烯 6.5~16

聚甲醛 3.5~10 聚氨酯 6.5~8.0

丙烯酸 8~10 热塑性聚酯 3.5~8.0

抗冲击丙烯酸 8~12.5 聚苯醚 6.5~10

醋酸纤维素 5~10 聚砜 6.5~10

聚丙烯 5~10 离子聚合物 2.4~10

异质同晶体 8~10 聚苯硫醚 6.5~13

分流道的断面形状有圆形,矩形,梯形,U形和六角形。要减少流道内的压力损失, 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表面积小,以减小传热损失,因此,可以用流道的截面积与周长 的比值来表示流道的效率,其中圆形和正方形的效率最高,但正方形的流道凝料脱模困 难,所以一般是制成梯形流道。在该模具上取圆形断面形状,直径为6mm。

分流道选用圆形截面:直径D=6mm

流道表面粗糙度:

1.6

a

R m

m

=

图 5.2 分流道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