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建筑文化

第三章建筑文化

第三章建筑文化
第三章建筑文化

第三章建筑文化

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清·梁章钜

第一节建筑概述

一、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是一项很细致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其关键在于确定分类标准。任何事物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都必然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建筑来说,不同专家学者曾从时间、功能及利用方式、用料及结构、艺术价值等角度进行分类研究。

(一)按时间分类

时间分类是按建筑物建造时间早晚进行分类。一般以古代、近代、现代的划分,可以把建筑物分为3种:

1.古代建筑,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各类建筑。它包括古代园林、宫廷、各类工程、民居、陵墓,等等。

2.近代建筑,是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各类建筑。

3.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初期以来的各类建筑,尤其是指近些年来的建筑。

(二)按功能及利用方式分类

按功能及利用方式可划分为:园林类、民居类、宫廷类、工程类、宗教建筑类、陵墓类,等等。

(三)按用料及结构分类

按用料及结构可以划分为:土结构、石结构、土木结构、木石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等等。

(四)按艺术价值分类

同类建筑因建造时间的早晚不一,以及工艺技巧的不同,其价值差别很大。因此,按艺术价值可划分为:艺术价值很高、艺术价值高、艺术价值较高、艺术价值一般等几类。所以,对一些古建筑来说有时又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保护单位。

二、建筑艺术的特性

(一)历史性

建筑艺术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和行为特征的发展产物。其内容、形式、结构、格调、布局无不反映出深刻的历史特点,如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抗御侵略的防守工程,而旷古漫长的丝绸之路上的寺庙、雕塑艺术则是

古老中国与西域各国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二)民族性

所有的建筑,都是某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其造型、风格、色调、布局都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如西藏拉萨的大昭寺、西北地区的清真寺、西南地区的傣族竹楼,就分别体现了藏族、回族和傣族的艺术风格。

(三)地域性

建筑的民族性带有很浓郁的地域性特点,但除了民族所限定的地域,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可导致同民族的建筑的地域差异。在古建筑中以民居最为典型,如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陕北的土窑洞。从大区域来看,北方建筑的开朗,便于摄取光照;南方建筑的幽深,利于避开炎热。

(四)人为性

各类建筑物都是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和文化艺术追求的成果。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反映,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理想追求的体现和人类对文化艺术追求的提高、深化的结晶。当然,依据人类意志所开展的创造活动,不可能超脱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空间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人的视野的开阔和审美角度的改变,思维方式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从而创造出更能反映人类意志的更为完善的艺术,并把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有机

地、巧妙地融为一体。如北京的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依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修建了佛香阁、长廊、十七孔桥、知春亭和谐趣园等,使其点线结合,高低错落,曲径通幽,相互映衬,最终达到人神共栖、出神入化的境地。

在古建筑中,我们的祖先以超越时代的惊人思维,建造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建筑物。如北京天坛内的三音石,巧妙地利用了声学回音原理,站在第一块石板中央,面向殿内拍一下手掌,可以听到一声宏亮的回响;站在第二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就会听到两声回响;站在第三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可听到三声回响。再如赵州桥的构思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属首创。

(六)艺术性

许多建筑不仅实用,而且结构、色彩、形态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形成一种艺术美。如中国古典建筑。中国古典建筑的平面布局原则是依性质用途而定,凡是宫殿、坛庙、官衙、寺观,其配置都以中轴线为主,维持左右均衡对称,形成规则平面;而民居生活住宅则多为不规则平面;池苑、楼阁、园林、亭榭,则力求打破对称规则,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创造新奇布局格式。

立体布局主要分台基、墙柱构架和屋顶三部分。台基层叠宽舒,与高大壮观的屋顶相对称,可避免头重脚轻之感。台基周围附有石楼、石阶、辇道。宫殿台阶中间一般有垂带,刻云龙图案。栏板望柱上也刻有精细的花纹。墙柱构架一般以木材为主,方法是四个立柱的上端用两个横梁和两个横枋,周围牵制形成一间。而在两条梁上加架层叠的梁架,以支撑横放的桁。檩条加在一间的左右两端,由最上的架梁逐级降落,到前后枋为止。屋顶的互坡曲

线由此而定。桁上钉橼子与望板,铺布屋瓦,这是一间房屋最基本的结构组织。至于门窗部分的大小,可随意变化,不受限制。所以,中国建筑往往是墙倒屋不塌。

墙柱构架与屋顶之间用斗拱联络,这是中国建筑构架中最显著的特征。斗拱由斗形的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作用是承受屋瞻的重量,使它集中到立柱。斗拱的变化可基本代表各历史时期建筑艺术的水平和趋向。最早斗拱仅用于檐下柱头,后来两柱之间和梁架之间都用,就类似附属的装饰品。

屋顶曲线由架梁逐次加高而形成一种坡度,叫做“举架法”。这种曲线叫做屋顶举折。屋脊上多装有瓦脊和吻兽。正脊两端的装饰在汉代呈凤凰形,南北朝到隋唐作成鸱鸟尾状,形状是张口吐脊,尾向屋脊中央卷曲。相传鸱能吐水,做成鸱尾形含有制止火灾拘象征意义。这种脊饰叫做鸱尾或鸱吻。明清时将尾做成向外卷曲的样子,似龙形,所以又称吻兽或龙吻。此外屋脊上的佩人走兽等,既是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装饰品,它可以起到大木钉的作用,

湃止脊瓦下滑。

屋顶的基本式样有悬山、歇山、硬山、卷棚、庑殿、攒尖等几种。悬山顶屋面分前后两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前后檐伸出较多,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硬山顶与悬山顶基本相同,只是屋顶两侧与山墙齐平,前后檐伸出较少。卷棚式屋面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也就是没有正脊,仅有四条垂

脊。庑殿式是屋顶有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与四条斜脊,一般用于宫殿寺庙。歇山顶则是硬山顶与庑殿顶的结合,即在硬山顶的四条垂脊下端向外折出四条戗脊,四条戗脊连成四面斜坡,形成半个庑殿顶,两侧屋面斜坡与上半部硬山顶的两侧山墙相接,形成三角形墙面。因共有一条正脊、四面垂脊和四条戗脊,故又称九脊式。攒尖顶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屋面,屋顶为锥形,一般用于亭阁或塔。

屋顶内部装饰也复杂多样,主要有“平基”、“砌上明造”、“藻井”等。平基即屋内梁架梁枋都用天花板遮蔽,一般用木条交叉成方格,上面铺板,大方格象棋盘,称“平基”。方格内多绘有花鸟图案。砌上明造即梁枋梁架加工完整,全部外露。梁枋上也往往多

施彩绘,花纹极其繁杂。藻井即屋顶内部造成平面向上皿进韵形状,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彩绘。一般用于表示高贵的地方。

古建筑用色也很讲究,一般宫殿、寺观多用红色或黑色漆柱和门窗,斗拱檐桁、额枋等色彩最丰富复杂,以青蓝碧绿为主,宫殿加金线、金点。屋顶琉璃瓦有黄、蓝、绿等各种颜色。宫殿、寺观以外,屋墙均用本色。至于屋内门窗隔扇等各种细部结构的装饰更

是千变万化,趣味无穷,几乎所有部件都可以雕饰成艺术品。

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的居所住要是天然的崖洞,这类居所不仅是在北京周口店,还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到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开始从事最早的建筑活动。继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时,在以汉民族为主的包括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木构架建筑体系。此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在个体建筑、建筑组群以及在城市规划上都创造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构成特点

木构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该结构方式又包括三种不同类型,即: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构成。在三者中,抬梁式使用范围居于首位。

(一)抬梁式(叠梁式)

是在屋基石上立柱,在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置梁,如此承叠而上,在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由此构成一组木构架。在串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短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在最顶层的脊瓜柱上亦构架,”脊檩。这种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便初步完备.其优点在于室内少柱或无柱,从而获得较大空间;而缺点则在于消耗木材较多。

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方式中,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有二三间乃至若干间,它们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除此之外.抬梁式结构还可用来建造一些特殊平面的建筑,如三角、正方、五角、六角√\角、圆形、扇面等等以及多层的楼阁与塔。

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方式下,还产生了斗拱结构。斗拱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拱层叠装而成。它最初是用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到后来又用于构架的节点上。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强调等级的差别,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

安装斗拱。在我国,至迟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以承载横梁的方法,而到汉朝时,成组的斗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了。斗拱的样

式到唐宋已趋统一,其基本定式沿袭至明清,但到明清之时,随着柱梁的增大,斗拱反而变得小而且排列较密,以致成为装饰化构件而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结构功能了。

抬梁式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在北方尤为如此。

(二)穿斗式(立贴式)

该种构架也是沿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由若干柱经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柱子间不架梁而是用若干穿枋连结,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该结构的优点在于用料较少,山面抗风性能较佳;不足之处则在于室内柱子较密致使空间不够开阔。这种构架形式至迟在汉朝已相当成熟并沿用至今,在我国南方普遍采用。有时亦将它与抬梁式构架混和使用。例如将抬梁式用于中跨,而将穿斗式用于山面。

(三)井干式

它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将这些木料的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该墙壁实际上也就是木承重结构墙。该方式虽构造简便易行,但耗材量大、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又受到木材长度的限制,且外观亦显得厚重,因此应用不广,仅见于产木丰盛的林区。这种构架形式大约于商朝便已出现,至汉代亦可见到。

除上述三种结构形式之外,在我国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采用了另一种结构形式——密梁平顶结构。

二、布局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平面布局遵循着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它首先以“问”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还可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

(一)间

“间”的概念可能始于商朝,它是我国木架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最基本单元。其优点是其极具灵活性,既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又能满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类型建筑。在古代,通常一座建筑所含间数多为奇数,各间面积的大小不同,各朝代也有差异。一般而言,自商代至战国,间阔约3米;唐朝的宫殿、庙宇间阔则在5米左右;至宋代以后则逐渐增大至7~8米或更多;而明代最大的间阔则达10·34米。

由“间”为单位便构成了单座建筑(单体建筑),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很大程度上由使用者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及爱好所决定。从外观上看单座建筑可大体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三部分中变化最多的是屋顶形式: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盎顶、单坡、平顶、圆顶等样式。一般而言,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以殿阁、殿堂最为整齐。

(二)庭院

庭院由若干单座建筑组成,其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照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从而构成了形口或H形的三合院,这时,如果再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建上一座次要建筑,从而构成口或口形的庭院,则该庭院便是四合院了。四合院通常是用走廊、围墙将四座建筑连结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性较强的整体。四合院的布局方式由于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及礼教制度,因

而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中都被广泛采用,如官殴、衙署、祠庙、寺观等。同时,还由于该布局方式便于按宗法制度安排家庭成员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间有明显的区别,以及对保证安全、防止风沙和求得安静、舒适环境的需要,四合院布局也被广泛地用于民宅建筑。此外,四合院布局的优点还在于它能恨据需要,将庭院的数量、形状、大小等作调整、变化。

另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及与其相对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子两侧用“[”形与“]”形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为一个整体。这种布局称为“廊院”。此种布局以回廊与建筑相组合,收到了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相对比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在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由此向外眺望,使空间得以延伸。廊院的使用自汉至朱,金均有,见于宫殿、祠庙、寺观及较大住宅。在唐、宋时期大型廊院的组合曾一度相当复杂,但随着唐后期带有廊庑的四合院的兴起,其优点和实用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欣赏,以致于到明清两代廊院布局方式几乎绝迹。

(三)“组群”的产生

组群是在庭院建筑不能满足需要时向纵或横向扩展,或纵横双向扩展的结果。其扩展方向所构成的布局如下:

其一,纵向扩展组群。其特点是沿纵轴线,在主要庭院的前后,布置若干不同平面的庭院,构成深度很大而又富于变化的空间。采胃这种布局时,为横向交通的方便,故常以道路或小广场将纵向庭完划为了两组或两组以上。纵向组群方式最早见于商朝宫室,且是南北朝以来宫殿及大型庙宇的常用手法。

其二,横向扩展组群。其特点是在中央主要庭院的左右,再建队向庭院一组或两组,各组间设有夹道。该方式自唐以来常为官暖、庙宇衙署和大型住宅所采用。

其三,为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它以北京的明清故宫为典型,从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至外朝三殿与内廷三殿,采取院落重叠的纵向扩展与内廷左右横向扩展相配合的方式,形成规模巨大的群组。

此外,还有一类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取对称方式的群组。它以体型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再外则以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的外廊。此种布局自汉以来多有采用。

三、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具体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功能、结构与审美的统一

从单座建筑看,它十分注重利用木构架的组合时.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该建筑无论从整体或是局部都体现出了功能、结构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在高档建筑中常用的斗拱、月梁等具有实际功用的结构,在经过艺术处理后又起着很好的外观装饰作用;而最初着意于保护版筑泥墙以避风雨浸蚀的出檐,到汉、晋以后则由向上微微反曲发展成为屋角反翘,由此出现的举折则使建筑物原有的形体庞大沉重的屋顶呈现出轻巧、飘逸的活泼形象,这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在实际上解决了过去由于出檐过大,妨碍室内采光和夏季暴雨顺檐下注冲毁台基附近地面的弊端。此外,经历代各族工匠的努力,对屋顶的处理也出现了美不胜收的各种形态(如前所述),在诸如故宫、颐和园等经典式建筑组群中,正由于它们的变化多端且又主次分明而增添了许多审美情趣。

(二)以各种附属建筑来衬托主体建筑

随组群性质与规模的大小,对之进行不同的艺术处理,以各种附属建筑来衬

托主体建筑,该方面主要体现在对“阙”的运用上。阙,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建于宫殿正门之前,至汉时则较广泛地施于宫殿、祠庙及大中型坟墓前。汉阙主要有二类:其一,为独立的双阙,其间无门。阙身之上围着单檐屋顶。阙的外侧有的附有子阙,有的子阙还与围墙相连,但该类阙至唐宋时仅用于陵前,以后则废止了。其二,为门阙合一,阙的形状与前者相同,唯在两阙之间被连以单层或双重的门。继后,当城垣向前转折而与双曲阙相衔接时。便出现了形如广场的平面,该形式从隋唐至宋代持续发展,到明清时则演变成为北京故宫的午门式样。

除了阙的建造之外,门、华表、牌坊、照壁乃至石狮等附属物的建造与安置也起到对主体建筑物很好的陪衬与装饰作用。其中,在桥的两端建华表是源于东晋时代的传统;而对宫殿正门的处理则强调其艺术形象的高大、威严,它通常建在高台或城垣上,远远便能看见。

(三)建筑样式随起居习惯和家具演变而改变

从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上看,不同时代人们的起居习惯和由此导致的家具演变等亦不断地促使建筑样式发生变化。例如,在三国时代及其以前,人们习惯于跪坐的起居方式,因而其几、案等都较低矮,席与床则成为主要的室内阵设,屏风多用于床上,这时的门、窗多用帘或帷幕遮掩。然而到南北朝时,人们已逐渐形成了垂足而坐的习惯,以后直到宋代,高形坐具、高形桌、椅亦渐次出现并基本定型,这时高屏风已被当作了布置厅堂的背景家具;随着家具的增高变大,房屋的空间也加大了,窗户可随意开启或闭合,这不仅增加了空内光线,也加强了内外的交流。至明代,家具的造型趋于优美、简洁,人们也有意识地把房屋结构、装修、家具及字画的陈设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处理。此外。在一些豪华的住宅内,人们还采用了可以移动的屏风及博古架等设施来随意组织室内的空间,以增加其层次与深度,起到了原有固定隔断所难以起到的作用。

(四)独具一格的建筑物色彩

中国古建筑的色彩是独具一格的。最早的木构建筑基本上是建材的原始本色,元多大人为加工,但自春秋起,色彩便被人为地引入了建筑中,并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左右,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到明代时则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例如,在周代,宫殿的柱、墙、台基和某些用具都要涂成红色。在当时,红色为天子专用色,赤、青、黄、白、黑五色被视为正色。至汉代,宫殿与官署亦大抵为红色,但除上述五正色外,人们还在建筑中用几种色彩相互对比或穿插,并对构成的图案予以明确定义: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五彩谓之绣。到南北朝、隋、唐时的宫殿、庙宇、府第则多用白墙、红柱,或在柱、枋、斗拱上绘有各种彩画,屋顶覆以灰瓦、黑瓦及少数琉璃瓦,并有意使背脊与瓦采用不同颜色。宋、金时期的宫殿建筑则逐步开始使用白石台基,红墙、红柱:红门窗,黄绿各色的琉璃屋顶,并在檐下绘上金、青、绿等色。的彩画。如此种种到明代已成制度化。此外。随民族与地区的不同。对建筑色彩的运用又呈现不同风格,在民间亦如此。例如,南方的民宅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多采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架与柱,从而形成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秀丽、淡雅格调,另具一番神采。

(五)屋脊及屋顶有专用装饰物

在我国古建筑特别是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常饰有邸吻仙人、走兽等雕塑。

鸱吻被装饰于屋顶正脊两端。相传鸱是龙的九子之一,住在南海,可喷浪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常起火灾,于是依据术±们的迷信说法,把正脊两端装饰成鸱吻的形状,并在它的背上插上一把宝剑,以防其逃离。取其喷水镇火之意。

实际上邸吻本是屋顶正脊与垂脊相结合的关节,其造型的向上反翘使屋顶显得轻盈。

仙人、走兽,原为固定瓦背用的大木钉,处于屋顶的垂脊上,以后逐渐演变而成。此法亦起源甚早,从汉墓及唐代敦煌壁画中均可见到类似情形。其所塑除“仙人”外。“走兽”最多为十个,自上而下依次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据传是闵王因暴虐而走投无路被日曝晒的形象。走兽也可少于10个,一般成单数。这些装饰除能起连接固榫作用和使建筑华丽外,也有防火、压邪的迷信用意。

瓦。中国历代皇宫用黄色琉璃瓦覆盖的习惯最晚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更有明确规定。黄色在我国被视为尊贵之色,按五行学说,黄色代表中央的方位,故有“中央属土,上为黄色”之说。因此,黄色琉璃瓦只能在皇宫、皇陵及皇帝下旨修建的坛、庙建筑等上面覆盖,违者处以极刑:王公贵族及皇子皇孙的住所则只能采用绿瓦或黑瓦,以使等级分明。

第三节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是我国人文旅游资源中的瑰宝。每一座园林,就是一首诗;每一座园林,都是一幅画。座座园林都充满着诗的感情,展现出画的意境。它不是一般的民居,更不是普通的庭院,而是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

世界上著名的园林有三大系统,即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和西亚园林。然而就其艺术风格与文化底蕴而论,中国的古典园林当独占鳌头。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说一般的园林是由土木建筑工程师们设计建造的话,那么,中国的古典园林则是由诗人、画家和建筑师们共同创作的。因此,人们常常把中国园林称作文人园林。文人的气质,文人的风格,文人的理想,都通过园林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而婉转含蓄地表现出来。

通过对世界各民族园林特色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古典园林属于自然山水式园林,即以山水为骨架,辅之以花木、建筑,从而构建出一个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使人可以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这种“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艺术,为世界各民族称绝。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北方与南方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风格的区别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北方皇家园林以雄见长、南方私家园林以秀著称的园林风格,从而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风采和文化意蕴。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园林是中一国传统文化的再现,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因此,园林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化史的缩影。而文化的发展,又离不开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潮的支撑,所以,园林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的反映。尤其作为独具特色的文人园林,它的演进过程又必然地与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人格追求以及艺术情趣的变化联系。中国园林的雏形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囿”。那时的人们信奉的是自然崇拜,他们认为天地、山河都是神的意志的产物,它既养肓了人类,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因而对自然界的一切既感激崇敬又恐慌畏惧。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最终驱使他们不得不祈求天地神明的护桔。

于是,他们常常选择那些自然山水风光优美、植物茂盛、动物繁多的地方,举行集会、歌舞、祭祀、表达人们对神的感激和敬畏之情。后来,人们又选择合

适的地方,掘地为池,称为“灵沼”;垒土堆山,修成“灵台”。然后在水中养鱼,岸边种花,林中喂养禽兽,周边设墙护卫,这样就形成了“囿”。囿出现之后,人们不仅在此进行祭祀活动,而且常在囿中行猎和游乐。史书记载周文王游灵囿时还曾在灵台上观天象。虽然说远古时代的囿与后世的园林之间已经存在很大差别,然而先民们所创造的在囿中挖池堆山的做法,却一直成为中国园林最具本质特色的造园传统。

秦汉时代,国家一统,经济繁荣,于是大兴土木,营建宫室花囿。秦始皇率先在咸阳修建著名的上林苑,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为了期求长生不老,秦始皇笃信方士,曾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去东海仙岛寻找仙药。与此同时,又在上林苑中挖池筑岛,取名蓬莱仙岛,象征人间仙境。

汉王朝在秦上林苑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建、改建,并开凿了昆明、太液两池。太液池中修建了三座仙山,分别命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这种在秦王朝创造的“一池三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池一岛”的造园布局,以及它所体现的神仙思想,一直是历代王朝营建皇家园林的指导原则。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不得安宁,生活极其痛苦,所以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天国和来世。这种思想正好与从印度传进来的佛教教义产生了共鸣。于是,大批的文人、士大夫在佛教信仰的驱使下,逃避现世,遁隐山林,寄情于林泉之中,山水诗与山水画也在此时蓬勃发展起来。山水诗画的发展,又反过来更令知识分子陶醉于乡间山野的自然风光。尤其是陶渊明所塑造的那个超脱尘世的“世外桃源”,简直成了文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可是,人们总不能一天到晚到外面去游山玩水,抒情寄志。于是,“移天缩地”,将自然山水“搬”进自家庭院的私家园林,就率先在江南出现了。其目的和作用很明显:“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由于空间和条件的限制,所以,私家园林一出现,就必然使它朝着精巧玲珑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营造私园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逃避现实,所以,在诗人、画家参与之下设计建造的私家园林,必然表现出文人的风格。

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个繁荣兴旺的高潮,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但是,当时的皇家园林仍然没有脱离秦汉遗风,只是宫殿楼字更显雄伟气魄,苑中山水的布设更加灵活;私家园林进一步与文学和绘画结合起来,更加注重诗情画意,追求淡雅、朴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白居易在洛阳城里修建的宅园和王维在秦岭北麓营建的郊野式的辋川别业。

两宋时期,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达到成熟阶段,古典园林的风格基本定型。皇家园林以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寿山艮岳”为代表,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布局合理,叠石堆山技巧发挥到很高水平,太湖石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青睐。宋代的私家园林已分为南北两支,北以洛阳为主,南以苏州为盛。洛阳私园常以花卉取胜,而且在园林布局上已经有了严格的规划,开始按景分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苏州私园的造园艺术更为精湛,叠石假山常常以假乱真,园内的装饰更加考究。著名的沧浪亭园林就是宋代私园的杰作。

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达到了顶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园林,基本上都是明清时代遗存下来的。皇家园林集中在北京和承德两地,著名的颐和园和避暑山庄是中国皇家园林的骄傲,气势磅礴,富丽堂皇。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水平,冠领全国,尤其是苏州和扬州的私园,未能有与之媲美者。苏卅著名的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等,小巧玲珑,精致典雅,堪称世界古典园林的楷模。

二、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

作为艺术作品的中国园林,其营造的目的和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既满足人

们生活、起居和饮宴的需要,又作为游览观赏、读书作画的场所。显而易见,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功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作为自然山水式的中国园林,它追求的是在小小的天地中,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再现大自然的山水美景,这就要求造园艺术家必须具有“移天缩地”的造园技术,将自然界的真山真水移进园中,以假乱真。而且必须让人感到明知是假,还信以为真,甚至比真山真水还神奇。此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自然美的生活空间。

作为具有浓重文人风格的中国园林,它塑造的是一个抒情寄志的生活空间。因此,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建筑必须得体相宜、幽雅和谐,富有诗情画意,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创造出一个展现艺术美的精神生活的空间。非唯如此,更高境界的中国园林,尤其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它所追求和表现的,常常是园林主人的个性、气质、人格和追求,通过一山一石、一花一草来寄托人的理想美。

(一)自然美

中国园林的自然美是通过园林中的山水、建筑、花木自然而和谐地构合在一起来实现的。

1.园林中的山水

山水是园林的骨架和血液。园林中如果没有山水,也就变成了城市中的建筑群,或者变成一座有房有舍的苗圃。而山水在园林中又是相互依托、相互映衬的,所谓“山得水而媚,水得山而活”就是这个道理。

山在园林中的骨架作用,表现在它往往将园林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例如颐和园中的万寿山,屹立在昆明湖畔。山南碧波万顷,湖水荡漾,长廊蜿蜒,游人如织,一片欢声笑语;山北丛林茂密,溪水绕流,寂静幽雅。山南山北,两种境界,使动者更闹,静者愈幽。若没有万寿山,则整个颐和园就会变成一座繁闹的庙会。山的第二个客观作用就是形成园林中的制高点,游人登上山顶,可以鸟瞰全园景色;举目四望,园外美景,亦可尽收眼底。

园林中的山,还有它特殊的审美功能。雄伟高大的山,使人感到崇高、敬仰;险峻奇特的山,使人惊叹、赞美;秀丽幽雅的山,给人以甜美、安逸的慰籍。园林中的山,还寄托着人们的信仰和崇拜。例如,自古以来,我国的皇家园林总是维持着“一池三山”的格局,三山即三仙岛,表示对神仙的崇敬。

园林中的山有真有假。一般说来,皇家园林规模宏大,以真山居多。私家园林空间有限,以假山为主。假山又有土山与石山之分。土山是挖池就土堆积而成的,体量大,显得浑厚,利于花木生长,容易形成葱茏茂密的自然景观。石山则为叠石假山,其中以江南园林中的叠石假山最具有艺术魅力。著名者有扬州个园、苏州环秀山庄和拙政园、常州燕园、上海豫园中的假山。叠山用的石料,有湖石和黄石两种。因其质地、形态不同,叠出的假山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湖石中以太湖石最为著称。由于这种属于石灰岩性质的石头长年累月经湖水溶解腐蚀、波浪反复冲激,因而其外表凸凹不平,内部多孔洞罅穴,这就形成了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叠山名家鉴赏湖石的标准是,石要瘦、透、漏、皱、丑。瘦,指石头的形态消瘦,峻峭;透,指石的纹理纵横、孔道通透;漏,指石上有穴,四面玲珑;皱,指石的表面凸凹多皱。山石有皱,方显出山的苍劲,才有真山的气韵。凡是既瘦又透、既漏又皱者,其形必丑。古人叠山选石时,最注重的就是这个“丑”字。因为石之美,美在丑中;石之秀,秀在丑中;石之雄,以丑为本;石之奇,以丑最佳。清人刘熙载曾言,怪石之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

到极处。

假山以江南园林最优,江南以苏州园林为佳,苏州则当首推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它是由清代常州叠石名家戈裕良精心设计建造的。假山形态逼真,结构精致,分为主山和次山两部分。主山雄伟峻峭,由主峰和卫立在周围的三座次峰构成,一湾池水萦绕主山脚下,山水相映,分外动人。山经曲折,蜿蜒盘回,悬崖壁立,沟壑深幽,石室僻静,有山重水复、步移景换之妙。次山在园中西北隅,山石嶙峋,与主山相隔一泓池水,互为对景。整座假山山峰石壁由东北向西南微微倾斜,形成奔涌之势。山到池水岸边,突然断为悬崖,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湖石假山相比,黄石假山则显得雄浑、质朴,这是因为黄石本身比较厚重、笨拙,不像湖石那样玲珑剔透。江南园林中以上海豫园的黄石假山最有气势。它是用浙江武康的黄石堆叠而成的,虽然只有13米高,但经过造园艺术家鬼斧神工般的加工之后,使得它的悬崖石壁、深涧幽壑、蹬道岩洞都显得苍劲浑朴,恰似地壳运动以其雷霆万钧之力掀起的自然界真山一般,气势磅礴,令人震憾。

造园家叠石堆山时,最讲究的是“做假为真,以假乱真”。假,是因为园林空间有限,不假不行。然而明明是假,偏要真做,更要以假乱真。要达到此种境界,首先必须研究真山之美、美在何处。真山何以美?美在它形象真实、自然;美在它形姿多变,或雄伟,或险峻,或奇特,或秀媚。叠造假山时,造园家总是尽量质朴、自然地模仿真山的各种形姿,从不画蛇添足。当然,叠山时亦常常以某座真山为蓝本,但从不机械模拟、原样照搬,而是经过取舍、夸张,以渲染真山最有魅力的形象或特征,创造出最具感染力的自然意境,甚至比真山更动人心弦。

挖湖堆山是中国园林造园的传统,园林中只有有了水,才会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富有生气。水以它的形姿、动态、声响与光影为园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园林中辽阔的水面令人心胸坦荡,并且产生一系列的美景。颐和园、圆明园、杭州西湖等,都是因为有了水才建成园林的。如果没有西湖那么浩瀚的水域,就不会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花港观鱼”那样的美景。园林中的溪、沟、泉、瀑等线状水体则将山峦、花圃、亭阁等联结成一个网络,使整座园林成为一个血脉贯通的有机体,充满生命的活力。据记载,隋炀帝当年在洛阳建的西苑,规模宏阔,苑中有16座独立的庭院。为了使其展现水城风貌,令人引洛水人苑。先是汇成一片大湖,湖中筑三仙岛;再向四面八方引水入渠,分别萦绕那16座院落;每座院落则出门架桥,彼此相联,堪称古代东方的威尼斯。

水的不同姿态会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流动的水,给人以活泼的感觉;停潴的水,给人以平静、温柔的感受;飞溅的水,显得潇洒;隐匿在林间的泉水,则令人觉得神秘、幽静。当水与建筑、山石结合在一起时,就会相互映衬,形成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的对比。例如南京瞻园前庭的水景,就以多姿的风采,产生很多对比的美感。那座临水的台榭象美女一般亭亭玉立在湖畔,水中映出美丽的倒影,这一虚一实,飘渺如仙景。与台榭相对的假山上,飞瀑泻玉,洒落水面,溅起阵阵涟漪,与周围的山石、亭榭形成动静对比的美感。清盈盈的一池碧水,微风中泛起细浪,与假山的悬崖绝壁之间刚柔相济。

园林中对于水态、水声综合而又巧妙地运用,当数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最为奇妙,寄畅园中有水池名日锦漪汇,池西北辟有涧道曲流,引来园外惠山的二泉伏流。伏流入园之后,时而流过山涧浅滩,浪花飞溅,哗哗作响;时而汇人深潭,无声无息,漩涡暗转;时而漫流为泉,于山石间叮咚脆鸣;时而又聚为飞瀑,轰然直下。各种水声相互应和,兼与深壑共鸣,犹如八音奏鸣,形成一支美

妙动听的交响乐,故名八音涧。

2.园林中的建筑

园林中的建筑主要指亭、台、楼、阁、厅、榭、桥、廊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饮宴、游乐、赏景、读书作画。其中最具风采的是园林中的亭、廊、桥。园林中如果没有亭子,就会显得平淡单调。北京的景山上如果没有山顶、山腰的万春亭等依次排开的五座亭子,景山也充其量不过只是一座长满树木的小山包。

亭在园林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建在全园制高点上的亭子,容易吸引游人登高望远,鸟瞰全园景色,眺望园外美景。隐蔽在绿树丛中的亭子,远远望去,时隐时现,给园林增添神秘的色彩。建在湖心的亭子,虚无飘缈,恰似人间仙境。亭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圆亭、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还有建在悬崖上的半亭,建在桥上的桥亭。杨州瘦西湖有著名的五亭桥,桥上有五座亭子。在我国园林中,苏州园林建亭最多,这里几乎是“有园必有亭”。

廊是我国园林中独特的建筑物。它不仅是一条明显的导游线,而且是游人赏景、歇息之处。廊分长廊、复廓、爬山廊、水廊等形式。颐和园中的长廊全长728m,是我国最长的廊。廊中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涛遥四亭,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长廊以建筑精美、曲折多姿和丰富多彩的绘画装饰而闻名于世界。

我国江南园林中的复廊则别具一格,它是在长廊中间修一条同样长、同样曲折的花墙,将廊分隔成内外两部分,故名复廊。复廊中问的隔墙上设有很多漏窗,使内外景色隔而不断。爬山廊则随着园内地形地势的起伏而爬上爬下,蜿蜓曲折。最著名的是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北坡的爬山廊。苏州拙政园的廊飘浮在水面上,故名水廊。

园林中的桥分平桥、曲桥和拱桥几种形式。平桥简洁明快,一块木板,几块石头,搭在溪流之上,既无护栏,亦无装饰,反倒有几分山野情趣。曲桥造型精美,飘浮水面,蜿蜒曲折,石栏低矮,游人依栏观鱼,鱼乐人笑。最著名者为上海豫园和杭州西湖的九曲桥。拱桥有单拱、多拱两种类型。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拱桥是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恰似长虹,横跨湖上;拱洞又形成一连串美丽的倒影,呈现为珠链似的圆环,更增添了昆明湖的容姿。颐和园中的玉带桥则以汉白玉砌成,远远望去,水上的拱形桥身与水中的倒影扣合一起,恰似一轮出水的明月,富丽堂皇,优雅别致。

3.园林中的花木

花木是园林生命力的表现。园林之所以称为一园林,就是因为它有园、有林,可见花木在园林中的地位多么重要。显而易见,园林中如果没有春柳、夏荷、秋桂、冬梅等多姿多彩的花木,那么,整座园林很可能就变成了一座荒漠中的城堡。花的姿色、花的清香令人赏心悦目,神魂陶醉。在我国的园林中,有的以山水取胜,有的以建筑称佳,有的则以花木著名。宋代洛阳的园林,就以花卉名甲天下。著名的有牡丹园、芍药园、玉兰园等。园林中有了花木,就会使整个环境优美协调。几丛翠竹,几枝梅花,点缀在山石、楼阁之间,不仅使人感受到绿色的魅力,而且形成刚柔相衬的气氛。水中的荷花,亭亭玉立,随风摇曳,不仅改变了水面的单调,而且与天光云影、亭阁的倒影交织在一起,常常形成一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绚丽多姿的水粉画。

在我国江南的私家园林中,文人们还常常借松、竹、梅、荷等具有特定寓意的花木来抒怀言志,以表现他们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人格与胸怀。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的论述中所说的那样,他们还常常采用框景的方式,在园林中

构造出一幅幅以松、竹、梅、荷等为主题的“无心画”。

4.园林中的题额与楹联

中国的园林是由山水、建筑、花木组成的艺术品,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了使游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园林风景的美,造园艺术家们常常以最精湛、动人的词语,将风景的美妙之处,以

题额和楹联的形式点写出来,令人回味无穷。题额的字数二字、三字、四字居多,也有字数更多的。其中以四字题额最有特色,不仅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富有诗情画意,容易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国的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园林,常常以四字题名凑成“燕京八景”、“潇湘八景”之类。其中最著名的是杭州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和断桥残雪。这种题额的艺术妙在它婉转、含蓄,耐人寻味。例如在杭州西湖的金沙堤上有座小石桥。其实,它也只不过是一座砖砌的拱形桥,其貌不扬。然而,古人却将石桥一带的风景题名为“玉带晴虹”。这样一题,游人便以“玉带”观桥,以“晴虹”望桥,越看越象,好象它真的成了飘洒的玉带、美丽的彩虹,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园林中的亭轩楼阁上还经常出现左右对称的楹联。楹联因其字数较多,而且工整对偶,因而更能揭示和表达景点的诗情画意。例如,写济南大明湖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写贵阳甲秀楼的楹联:“烟雨楼台山寺外;画图城廓水中天。”都是极好的写景楹联。有的楹联字数更多,表意更为自由驰骋。例如扬州平山堂的楹联:“含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岭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更有的楹联则以叠字组成,例如苏州网师园中的一幅楹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二)艺术美

中国的园林是一件艺术品。换言之,园林并非山水、建筑、花木等要素的简单堆积或拼凑,而是通过造园艺术家的巧妙构思、谋篇布局,将各个要素完美而又和谐地组合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空间,以体现园林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古人认为,造园好比作诗文,必须情节曲折,切忌直、露;必须前后呼应,不能乱堆杂错。作为一个造园艺术家,首先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其次,还应当采取引景、借景、藏景等具体的艺术手法。

1.总体布局的艺术

园林总体布局的关键是山水的具体安排和艺术设计。如前所述,山水是园林的骨架,骨架安排妥贴,可以控制全局。山水安排的原则是:“山要回抱,水要萦回”;“山立宾主,水布往来”。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山环水绕;二是山要有宾有主,不能喧宾夺主。水要曲曲折折,往来穿梭。

苏州拙政园的山水布局为典型。远香堂是全园赏景的中心,其北面湖中的假山为土山带石,体量很大,而且山上建有雪香云蔚亭,故为全园主山。远香堂南面的黄石假山、东侧的牡丹亭黄石假山和西边的湖石假山拱卫主山,体量较小,屈蹲为宾山。水景布局则曲萦回绕:湖水自东南进入海棠春坞,然后通过暗渠伏流到玲珑馆东面的水池。再转入地下伏流到远香堂南面的水池,最后注入小飞虹人湖,共有三个往来萦环。

在我国的皇家园林中,同样是以山水为骨架进行总体布局的,但是,由于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因而又常常在作为骨架的主山之上安排一些气势壮观的高大建筑,进一步强化和突出“山立宾主”的艺术效果。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堪作典范。

颐和园是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骨架进行总体设计的。万寿山东西长1000m,高60m;前山区中轴线上建有40m高的佛香阁。这样,佛香阁顶即高出附近地面lOOm,气势上压倒周围的所有景观,明显地居于驾御一切的主导地位。佛香阁本身为八面三层四重飞檐,攒尖式阁顶直插云天,气势更为磅礴。以佛香阁为中心,在从昆明湖到万寿山顶的南北中轴线上,又依次布设了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众香界和智慧海(即无梁殿)。所有殿阁都以黄色琉璃瓦盖顶,远远望去,金碧辉煌,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魄。然而无论在体量、色彩、造型各方面,佛香阁都占绝对优势,达到了“主景突出”的艺术效果。为了进一步突出佛香阁的中心地位,又在佛香阁东西两侧设置了一些配景。西侧有宝云阁(即铜亭),东侧为万寿山昆明湖碑。它们与佛香阁的距离大致相等,以显示对称性;然而在体量、色彩和造型上,依然屈居佛香阁之下,以强化佛香阁的主导地位。

园林布局虽然以山水为骨架进行总体安排,但山水的设置仍然需要依山就水,顺其自然,不能过份干涉亭台楼阁的安置。树木花草亦应就山而植,依水而栽,形成所谓“树无行次,石无位置”的自然状态,使整座园林呈现出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亭榭立于池畔,楼阁隐于花间的美丽和谐的景观。

2.景观的分隔与互借

除了皇家园林的规模较大之外,我国私家园林的空间都很有限。为了使游人置身有限的空间而产生无限的美感,造园艺术家们采取了隔景、框景和借景等诸多手法,以增加风景的层次感,从视觉上扩大其空间感。隔景就是将景与景之间相互隔离开来。它又可以分为实隔与虚隔两种方式。

实隔就是为了突出园林中最主要的景观,有时故意在其前方用假山或建筑物竖起一道屏障,挡住游人的视线。当其绕过屏障之后,原先藏于背后的主要景观则立即展露风姿,令游人豁然开朗,大开眼界,兴奋喜悦。此则实为欲露先藏之法。苏州拙政园原来的正门入园处即按此法设有一座假山,山后为池,池对面为主景远香堂。“园中园”实际上属于一种大范围的隔景方式,即大园之中布设的小园。小园一般安排在大园的僻静之处,与大园主景之间距离较远。例如,颐和园的东北角,即藏有精巧玲珑的谐趣园。当你游览过雄伟的万寿山和辽阔的昆明湖而突然来到这偏僻的谐趣园时,一定会感到此处愈发幽雅静谧。

园林中景与景之间的虚隔,就是通过设有花窗、漏窗的花墙,通过稀疏的林木、竹篱、竹帘等将景观之间相互隔开。这种虚隔实际上是似隔非隔,又隔又不隔,从而使被隔的景色显得更加朦胧、遥远、虚幻而富有诗意。框景,就是将园林中一些精妙巧雅的景观通过一定的方式框起来,造成一幅立体的图画。据说框景最初是由清代戏剧家李渔首先试做的。他曾设计了一种专供游览的小船,船舱全部封闭,只在左右两边开设两个扇形小窗,让游人通过扇面窗观赏两岸风光。游人见此情景,大惑不解。李渔却笑而不答,让人一试。果然,人坐舱中,透过小窗往外看,只见那两岸的水光山色、寺庙宝塔、丛林竹园,还有那樵夫、渔翁、醉汉、仕女,连人带马一齐进入这小小的扇面窗内,苑然一幅幅天然图画,人们无不为之赞叹。此后,李渔将此法移用到他自家的园林中,在“浮白轩”厅堂中央开了一扇窗户,用彩纸装裱窗框四周,做成一个画框;然后在窗外不远处栽竹置石。透过窗框望去,俨然一幅堂画。他兴奋地自语道,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他将此种窗画称为尺幅窗、无心画。

苏州园林中几乎随处可见这类用以框景的尺幅窗。例如苏州留园揖峰轩的厅中正墙上开有三个尺幅窗,俨然三幅竹石无心画;石林小屋两旁的六角形小窗,收入窗外的芭蕉竹石,恰似两幅宫扇画面。通过园林中的月洞门同样可以形成美

妙的框景。例如,通过苏州拙政园的“晚翠”月洞门北望雪香云蔚亭,可见在月门中由池水和假山托起的一座美丽的亭子。扬州瘦西湖的四面亭,四面都有月门。其中的一座月门收入的是五亭桥画面,另一门则映人白塔的美景。人们游览江苏园林,穿过座座月门,欣赏面面画窗,真是如游月宫,似对画镜,恍人仙景,飘然不知其所在,令你分不清何为真景,何为真画,因为景中有画,画中有景。

借景,就是巧借园外景色,将其组合到园内,以丰富园内景观,使园内外美景融为一体。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和俯借等多种形式。

远借就是借眺远方的景色。例如,颐和园远借1km之外的玉泉山上的玉泉塔,就借得顺理成章,致使很多游人几乎认为玉泉塔就是颐和园的一部分。再如承德避暑山庄,借周围的青山,借外围的外八庙,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山庄气魄更大。

邻借借的是与本园为邻的景色,常常形成互借。例如,拙政园的中园和西园原为两家私园。当年,西园主人欲借中园美景,于是便在自家园子的东墙脚下叠造一座假山,山上建亭,登亭便可“偷”(借)看中园景色。中园主人见此情景,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乐不可支,心想自己不费金银,未动土木,西园主人却白白送我一座亭子供我观赏,何乐而不为?于是,后来就给西园那座亭子取了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叫“两宜亭”,两相合宜。

仰借和俯借决定于观赏点位置的高低。从低处往高处看叫仰借;自高处往下俯看则为俯借。显而易见,站在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抬头仰观景山上的知春亭属于仰借;位于知春亭往下看御花园就是俯借。

3.景观安排的藏露与开合

诗人陆游的著名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际上揭示了景观安排的重要原则:藏露与开合。

每座园林都是由很多假山、水池、亭台楼阁、花圃、林丛等一个个景点组成的;若干景点围绕着一个最有特色的主要景点,构成一个景区;若干个景区再围绕着一个具有典型风格的核心景区,便形成一座独具风采的园林。游人人园之后,总要按照一定的路线,先后游览一个个景点币廿景区。怎样在空问上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安排所有的景点和景区,使游人的兴趣逐步达到高潮,最后留下无穷的回味乃至流连忘返,这同样是一种动态布局的艺术。

苏州留园景点的动态布局至为典型,游览线路上的景点有藏有露,空间有开有合,步移景易,高潮迭起,变换无穷,引人人胜。留园共分两大景区:中部为山水园林景区,东部为建筑庭园景区,各有特色。让我们先游中部山水园区。从留园大门到古木交柯这一段,原为从住宅区到花园的一条便道,两面高墙夹峙,令人感到闭塞、单调,山穷水尽。实际上,连留园的主人最初也没有意识到这段沉闷的夹道在客观上对全园的风景竟然起到了“欲露先藏”的作用。穿过夹道到达古木交柯之后,本来是可以一眼就能看到那宽敞的山水空间所有美景的,但是,造园家偏偏又安了一排花眼漏窗,让人仍然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湖光山色。从古木交柯继续前行,当你穿行走廊时,廊左仍然还是一排漏窗,窗外的美景朦朦胧胧。只有来到曲溪楼下的六角形园门时,才使人顿觉豁然开朗。再登上濠濮亭,眼前景色全“露”无遗,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在濠濮亭,开始“露”出第一景“涵碧山房”,山环水绕;到达“闻木樨香轩”,俯视对岸,“露”出第二景即刚刚路过的曲溪楼;再次下山到涵碧山房,便“露”出第三景。这第三景即为整个山水园的主景,亦为游园的高潮景,但见楼宇宏阔,碧波荡漾,有岛屿,有亭阁,有泉水,有飞瀑,有花木,有禽鸟,令人

目不暇接。最后来到绿荫小憩,幽僻静雅,为游园尾声。继而游览东部建筑庭园,这里是又一个天地,另一个世界。从五峰仙馆开始,四面皆为假山竹石小景,呈现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座天井式小庭院。自五峰仙馆到鹤所,再经“还我读书处”、揖峰轩到达石林小屋,一路上映人眼帘的是一幅又一幅的无心画;一路上穿过的是一座接一座的月洞门。时而呈现在眼前的是翠绿的芭蕉;时而看到的是潇洒的竹影。如果推开窗户,假山上梅花的香气会扑面袭来;倘若走进山洞,则时而觉得走投无路,时而顿觉柳暗花明。从天井庭院到鸳鸯厅,空间又豁然畅开。院中间是浣云沼一汪池水,水畔矗立着冠云、瑞云和岫云三座叠石山峰,此处是东部景区的结束景,仿佛令人又回到了中部的山水园中。

(三)理想美

我国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之所以称为文人园林,就是因为它充满了诗情画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或寄托着园林主人的感情、抱负、人格和情操,显示出对理想美的执著追求。

1.美的感情

真诚、执著、和谐的感情美是人类追求、向往和力争实现的理想美的目标之一。我国的很多园林都在着力表现这种美的感情。其中,以苏州耦园对感情美的表现最为淋漓尽致。耦园的主人沈秉成于清末辞官之后,夫妻双双一起隐居于苏州,筹建了退隐的耦园。何以取名耦园呢?“耦”者,古代两人一起耕地为耦,通“偶”字。耦园者,夫妻二人一起耕作之园之谓。围绕着这一感情的主题,耦园中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充分展示和寓意着沈氏夫妻之间的真情厚谊。

耦园分为东、西二园,中间为沈家住宅。西园有藏书楼和织帘老屋,老屋四周为叠石假山。此组景观意在说明,他们二人在群峰环抱的山林深处,继承织帘老父的职业,一边读书,一边劳作,过着与世无争的耕读生活。东园北部建有城曲草堂,意为他们夫妻二人不慕都市华厅丽室,甘愿栖于城曲草堂之中,过着清贫自愉的平民生活。草堂东南有双照楼,象征着朝日、夕阳、明月每天总是先照在他们夫妻二人身上。在东园的西部,有轩建于溪上,名“枕波双映”,象征夫妻双双同枕共椟于川流不息的清波之上。在东园东南角临护城河之处建有“听橹楼”,其楼意谓他们夫妻常常在楼上聆听远处那船夫划桨摇橹的声音。东园中部有环形溪流蜿蜒,溪上架有曲桥;四周有叠石假山耸峙;溪南有水榭,名“山水间”;东边假山上有“吾爱亭”。此组景观的含义是,夫妻二人在此登山涉水,寄情于山水之间;又双双来到吾爱亭,同咏共吟陶渊明的诗句:“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①吾爱亭的命名,也许策源于此。

2.美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能力、气质、性格的综合表现。作为艺术作品的园林,必然表现出其主人不同的人格。例如,苏州怡园中有座“锄月轩”,“锄月”二字取自陶渊明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诗的原意是显而易见的:隐逸乡间,自耕为食,不与当时的官场社会同流合污。怡园主人与陶渊明的隐居思想不谋而合,产生共鸣,故从陶诗中摘取“锄月”二字,以名其轩。

在我国江南的文人园林中,很多景点常以“舫”、“船”、“舟”命名,而且重名者甚多。例如,扬州瘦西湖有个画舫,寄啸山庄有个船厅,南京煦园有个“不系舟”,苏州怡园和拙政园均有画舫斋。“舟”、“船”之词之所以受到文人们的青睐,其缘盖因其特定的含义所致。在封建社会腐败黑暗的官场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很多正直的人因其不愿同流合污而退隐江湖。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舟、

船才能抗拒风浪,将自己渡向安稳的彼岸,故在自己的园林中修建画舫斋、船厅之类的建筑,以寄托情怀,聊以自慰。苏州留园北边昔日曾有一处建筑,名日“少风波处便为家”,更是这种厌恶风波、祈求平静的遁世思想的体现。

唐代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后修建了一座私园,名为“愚溪”。他把园中的溪水命名为“愚溪”,把山谷称作“愚谷”,将水池叫作“愚池”,把岛屿唤为“愚岛”,水泉呼为“愚泉”,真是一“愚”到底。柳氏何故如此自嘲?实则非也,他是以自嘲来嘲喻皇上之愚,倾泄自己的怨怒。园林花卉中以松、柏、竹、梅、荷花和兰花最为人们钟爱,很明显,这是园林主人以它们所象征的刚直、桀骜、洒脱、清高、雅致等高尚的人格来隐喻自己的情操才广为栽植的。例如苏州网师园中有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狮子林中有指柏轩、问梅阁,拙政园中有玉兰堂与荷风四面亭等。

深而言之,正象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尊奉孔子“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教导,寄情自然山水,以仁者自期,以知者自勉那样,我国古典园林同样是以山水为主而设计营建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以山水比德的价值观念在起着支配作用,同时表现出文人们对“高山流水”一般的人格的崇尚。

3.美的理想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喜欢战争,不喜欢暴力,不喜欢社会动乱,不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倾轧。他们主张和平,崇尚仁爱,向往太平世界,追求宁静的田园生活,梦寐以求的更是陶渊明创造的那个子虚乌有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国封建社会中那一部分辞退官场的文人儒将,在心灰意冷之后,或遁逃山林,与世隔绝;或落户城郊,营造园林,以期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

每一座私家园林,几乎都是一个小小的“壶中天地”,都是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尤其是江南文人画家的园林,即使小到像一般人家的庭院那样的宅园,仍然能给人以“别有洞天”的感觉。例如,苏州壶园的面积虽然只有300m,但它仍然是一个“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广阔天地。苏州残粒园则更小,只有140m。的地盘,但仍然表现出“一粒砂中见乾坤”的意境。

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的珍品,每座园林都表现出古人对感情美的挚爱,对人格美的敬仰,对理想美的追求。

(四)雄美与秀美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北方与南方地理环境的差别、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背景不同,因而在园林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两种艺术风格不同的中国园林。简而言之,北方皇家园林以雄见长,南方私家园林以秀著称。

1.气势磅礴的北方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即帝王宫苑。历朝历代都在各自的国都大规模修建皇家苑林。秦汉时代长安的上林苑,隋炀帝的洛阳西苑以及北宋时期开封的寿山艮岳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宫苑,可惜均已毁弃。至今保存完好的只有北京的皇苑和承德的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依其功能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种。北京故宫内的御花园和西苑(北海、中海和南海)属于大内宫苑;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南苑为行宫御苑;颐和园、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则为离宫御苑。

在北方修建皇家园林,受到自然条件的诸多限制。由于气候比较寒冷干旱,因而河湖水源不足;冬季较冷,缺乏常绿阔叶植物,室外花卉难以过冬。这样,使得北方园林的自然景色不像江南园林那样绚丽多姿。此外,北方缺乏太湖石、

黄石等优质石料,因而假山以土山带石者居多。然而皇室大权在握,财力雄厚,因此仍可在北方大规模修建园林。皇家园林的突出特征是气势磅礴,富丽堂皇。它们一般都占地面积很大,常常是江南私园的几百倍到几千倍。在建园基础方面则各有不同,颐和园是利用原有的自然山水,局部加工修饰而成的;圆明园则依靠挖湖堆山,平地起园。

在园林规划方面亦有两种风格。一种以颐和园为代表,突出主景万寿山和佛香阁,强调它们在全园的主导地位;一种像圆明圆那样,采取“集锦式”的布局,全园并无突出的主景,而是由多组各具特色的景点和景区构成的。但是不论哪一种布局方式,皇家园林的各式建筑体量都很高大雄伟,而且以浅黄色的琉璃瓦饰顶;在布局上又采取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的格式,以中轴对称线来安排所有的建筑,这就突出了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的政治特色。

皇家园林的第二个特征是宣扬神权,维护君权。历代帝王不仅把自己神化为“天之骄子”,而且常在宫苑中挖池堆山,设置神山仙岛,以求长生不老,死后升人梵境。又因帝王们笃信佛教等宗教,故在宫苑中多建有寺庙道观,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君权。

当然,北方皇家园林虽以雄为主,但是也在很多方面仿效江南园林。例如江南园林中经常出现的叠石假山、游廊、水榭、漏窗等,都再现于皇园之中。圆明园中的“坐石临流”、“坦坦荡荡”等景点,都在仿效江南园林中的水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更是无锡寄畅园的全盘模拟。

2.精巧秀雅的江南私家园林

江南地区气候温润,自然风光秀丽,盛产叠山所用的湖石和黄石,造园条件明显优于北方地区。江浙一带为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化昌盛,自古以来多出文人才子。尤其是宋室南迁以来,大批官吏、富商涌进苏杭;明清之际,大批江南知识分子进京做官,他们辞去官职、告老还乡之后总要购置田产、营造园林,安度晚年。这批文人士大夫懂诗画、尚风雅,且与诗人、画家共谋园林营造,因而使得江南私园成为典型的文人园林。江南园林以苏州和扬州最著,南京、无锡、常熟、上海、杭州、嘉兴等地亦多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小巧玲珑,精致秀雅。园林的规模有限,苏州最大的拙政园亦只有62亩,不及避暑山庄的1%。但是,江南园林小得精巧,小得秀雅,不求气势磅礴,但愿宁静、平和;不求富丽堂皇,讲究朴素淡雅。在园林布局方面,并未采取中轴对称的格式,而是曲折多变,顺其自然。园林中的路是曲的,意在“曲径通幽”;廊也是曲的,不仅左右曲折,而且像爬山廊那样,上下起伏;溪流更是曲的,回环萦绕;就连水池的池岸也是曲的,显得朴素自然,极富野趣野味。

江南园林虽然空间有限,但无沉闷闭塞之感。如前所述,造园艺术家们采取了很多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例如在厅、廊、轩等建筑物内设漏窗、帘幕、尺幅窗、月洞门等,用以借景、隔景、框景,尽量扩大空间的视觉层次感。著名的叠石假山更是江南园林一绝。它那玲珑剔透又不失气韵的形态,令世人惊叹;它那以假乱真、比真山还真的风姿,是江南园林的骄傲。

与皇家园林不同,江南园林作为文人园林,其目的是为了逃避现实、安度晚年而营建的。人们在园中的活动除了游乐观赏之外,还经常待客会友,写诗作画,旨在修身养性,因而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氛。

第四节古陵墓建筑

目前,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五批共127处。

一、古陵墓概述

(一)古陵墓概念

墓指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的固定设施。葬指掩埋死者遗体,即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余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在考古学上两者合称为“墓葬”。民间常把埋葬死人之地称为坟墓,即筑土为坟,穴地为墓。

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此后,经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以,及以后各历史时代,墓葬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在阶级社会中,墓葬制度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二)古陵墓分类

古墓葬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可分为三种类型:

1.帝王陵墓。包括西安附近的秦始皇陵、汉高祖长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江苏江宁的南唐二陵、河南巩义市的宋陵、宁夏的西夏王陵、内蒙古的成吉思汗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和易县的清西陵等。帝王陵墓规模大,随葬品丰富。

2.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名人墓地。如:黄帝陵、孔林、司q迁墓、张衡墓、张仲景墓、岳飞墓、司马光墓、李白成墓、奢香墓、苏禄王墓等。除个别著名人物外,一般规模不大,墓中随葬物更是微薄稀少。

3.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墓葬。如辽宁辽阳的汉魏壁画墓、新疆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河北景县的封氏墓群、吉林集安的高句丽古墓群、四川的燹人悬棺葬和麻浩崖墓等。其中阿斯塔那古墓群由于所处地区气候十分干燥,墓内许多怕潮易腐的千年遗物以及古尸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包括丝、毛、棉、麻织物,绘画作品,泥塑木雕俑及数以百计的千年古尸。

(三)古墓葬的结构

古墓葬一般可以分为二部分,即地下部分和地面部分。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陪葬品:地面部分包括封土和陵园建筑。

1.地下部分

(1)墓室结构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都小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加以包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具,在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天然木材铺盖。

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河南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商代亚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即棺外的套棺,将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永榫卯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如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棺椁形式即如上所述。

“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是指柏木黄心,即椁室外堆垒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木头皆指向内、

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黄肠题凑是木棺墓的一个重大发展。根据文献记载,这种葬制至迟在战国时已经出现,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木构题凑是在西汉初年的墓中。此外还发现西汉中期、晚期的黄肠题凑。其中西汉中期的北京大葆台汉墓1号墓,是用15000多根柏木椽叠垒成的宏大题凑,高达3米,直抵墓室顶部,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式。

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然后普及到各地。西汉中期,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

(2)随葬品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中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和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等。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如在汶口文化晚期10号墓中,有结构复杂的葬具,死者佩戴精致的玉石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王和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鲁等。商代海流行人殉制度;人殉是用活人来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人殉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从战国开始,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从西汉中期以后,随葬品中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模型。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随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镇墓兽。隋唐五代时期,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陶俑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宋至明代,随葬品以实用物品和珍宝为主,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等。

2.地面部分

(1)封土

大约从殷末周初,在墓上开始出现了封土坟头。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越来越大,形状好似山丘。特别是帝王陵墓的封土,工程大,发展变化明显。下面介绍几种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

第一种“方上”。其做法是在墓穴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其上部为一小的方形平顶,好像方锥体截去了顶部。故日“方上”。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的坟头,望上去好像一座土山,它的形式就是典型的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坟头也多采用方上形式。

第二种以山为陵。即利用山丘作为陵墓的坟头,唐代帝王陵采用了以山为陵的形式。唐昭陵就是以九墁山为陵,凿山建造的。

第三种“宝城宝顶”。即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添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种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形坟头,称之为“宝顶”。在宝城之前,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称之为“方城明

楼”,楼内树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后妃皆采用了这种以宝城宝顶的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

(2)陵园建筑

早在商代,在王陵和贵族墓的墓室之上就出现了供祭祀用的房屋建筑,只是由于时代久远,商至春秋时期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早已毁坏,不过,自秦汉以来,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有遗址可寻。帝王陵的地面陵园建筑除封土外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祭祀建筑区。为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供祭祀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曾称作“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等。秦始皇陵陵园的北部设有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唐乾陵曾有房屋378间。明代帝王陵园的祭祀建筑区由棱恩殿、配殿、廊庑、祭坛、朝房、值房等建筑组成。

第二部分为神道。又称作“御路”、“甬路”等,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唐以前,神道并不长,在道旁置少数石刻,墓道的人口设阙门。到了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如唐乾陵的神道,全长约4公里,神道人口处有华表1对,华表之后依次为翼兽1对,鸵鸟1对,石马5对及牵马人3对,石人10对,还有无字碑、述圣记功碑和61个蕃酋像,现存石刻共114件。到明清时期,帝王陵神道发展到了高峰。明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公里,清东陵的神道长达5公里。明十三陵神道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围有4个石华表。神路两侧除神道石柱外,又有石兽24个,都是两卧两立。石人12个,有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

第三部分为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防止被盗掘和破坏,每个皇帝的陵都有护陵监。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街、住宅等建筑。

二、秦始皇陵和明十三陵

(一)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临潼县,是秦始皇赢政的皇陵。于公元前246年开始营建,历时37年修成。陵区分陵园和从葬区两部分。今墓冢封土为四方锥形,顶部略平,高55米,是中国第一座皇帝陵。1974年春在陵园东侧发现秦兵马俑坑,先后发掘了三处。1号坑面积为14620平方米,在发掘的96平方米范围内,出土武士俑500余个,战车4辆,马24匹。2号坑面积达6000平方米,由骑兵、战车、步卒、射手混编而成,有兵马俑千余件,还配备各种实战武器。3号坑面积500平方米,内有战车1乘,卫士俑68个。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神态威严,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在陵园西侧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俑,每辆车配四匹马,并有驭手。

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76年以来已在第一、二、三号坑遗址上修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千军万马的威武阵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明十三陵

位于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南麓,陵区方圆40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长陵为朱棣之陵墓,位居陵区正中,东侧是景陵、永陵、德陵;西侧是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西南有定陵、昭陵、思陵。各陵共设一个神道与牌坊、石像生等,整体布局由神道和陵园两部分组成。石牌坊为神道的起点,向北依次是大宫门、碑楼、龙风门,这组建筑两侧是以巨石雕琢的24座石兽和12座石人。各陵园建筑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布局、规制基本

古代建筑文化的特点

古代建筑文化的特点 一、淳朴宽厚的建筑性格模式 中国建筑的表现形式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的思维,所有的建筑都是因 人而起,由人而造。在中国的建筑中,这种实用性也能够说是中国建 筑性格中的淳朴宽厚感。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中国建筑材料 是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用梁架承重,整体 就是淳朴宽厚的气韵美感。众所周知,外国建筑通常情况下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而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也就是房屋 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 (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其 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其中的过渡空间,既富有情趣,又富有生活气息。院 落周围建筑互不独立,又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却不是作为群体出现的,而仅仅“一座”独立建筑而已。民居村落中的多数建筑都是四合 院式,小型的二层阁楼式建筑是玉带房脊、白墙黑瓦的江浙风格,但 下层的窑洞式及瓦房建筑又是顺应了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且房屋的 古香朴色无不渗透着中国淳朴的自然风尚。它就如同建筑创作的源泉,孕育出了以木结构为主要材质的建筑形式,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有建筑 形式,也是渗透着中国文化内涵的建筑样式。木结构建筑已经不单纯 表征为木头本质上的材质性,而能突显出它的文化内涵。同时,因为 中国古代阴阳、五行之说的盛行,更是将这种内涵性发扬光大。而中 国建筑也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发展比较成熟的建筑体系。木 结构建筑体现了与自然高度协调统一的中国文化精神。在民居建筑中 它有抬梁式,还有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 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 托出檐的。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但它不用 钉子,采用榫卯结构,线条边线为弧线形,柔和而优美。曲折多变, 却又给人以平和、含蓄的美感。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注重尺度和节奏感,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__结合磁器口的单栋建筑与城市片段的关系 小结:建筑是组成社会空间以及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城市是社会空间及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是一个建筑的载体;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细胞。 建筑依附城市而建,城市源于建筑而成,没有建筑的规划就没有城市的布局。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最具象的表象就是城市中形形色色的建筑。 根据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的话,何为“城市”?从我国文字的定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即“日中为市”、“五十里有市”的市。所以说,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何为“建筑”?近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建筑(指建筑物)就是空间。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人为的环境,提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生活起居、交谈休息、用餐、购物、上课、科研、开会、就诊、看书阅览、观看演出、体育活动以及车间劳动等等,都在建筑空间中进行。建筑首先须满足人的活动需要。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 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中,造建筑也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那个时候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采集的经济生活,当时的居住方式主要是穴居,树居等。有了人类的相对固定的居住点,必然会产生居住的构筑物也就是房子。房子是人类最早创建的建筑。人类建造房子,就如同鸟筑巢,鼠挖洞一样,似乎完全是与生具有的本能。 建筑的生成形成片段,片段的连接进而成为城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的力量是相对弱小的,要想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集体生活是最好的选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地形成了原始群居的固定的居民点。人类的集聚就是建筑的集聚,这就为城市的产生提供的先决条件。通过半坡村原始村落示意图,我们认识到,居民点的位置,由于生产及生活的要求,有一定的选择。居民点遗址中的建筑布局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超向大房子。不同的建筑形式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有意无意的形成了有秩序的小建筑群。建筑通过人得意识逐渐的组合而形成有序的群体空间。实际上城市在某中意义上来说就是建筑的集聚。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也就是私有制。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就需要城廓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传说中夏代就已“筑成以为君,造郭以守民”。有剩余产品即私有财产就需要交换,起初的交换是不固定的,后来交易的数量及范围越来越大,就产生了固定的交换场所,这就是“市”,也是最初的城市型的居民点。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两次劳动大分工,出现了商业手工业。建筑也随着功能上的需要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就有来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区分,并发展了贮藏空间。不同形式的建筑聚集在一起并形成群体,城市真正的产生了。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元素,建筑先于城市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城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什么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不是把文物锁在库房里面,死看硬守,而是应该把这些文物藏品细心地进行修复保养,让它们保持健康的状态,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文物的魅力,才会精心地呵护这些文物,这些文物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物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当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有尊严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之后,文化遗产才能惠及更多民众,让更多民众感受到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人们才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一座好的博物馆不是盖高大的馆舍,而是要不断深挖馆内藏品的内涵,凝聚力量,不断举办人们喜欢的好的展览,不断举办人们喜欢的好的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让人们感受到博物馆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人们休闲的时候才愿意走进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人们流连忘返,不愿回去;回去之后,人们还能再来的博物馆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 中国对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的尊重和保护,良好地和城市发展融合的做法,感动了世界。 不断在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在文化领域,这是大事件。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真正在中国普及,始于 2004 年在中国召开的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我们和国际组织有了更密切的沟通,也把过去的“文物保护”推进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层面。比如这些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像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山西五台山、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等,开拓了我们保护的眼界。过去的文物保护,往往保护的是那些有文化要素的文物,比如泰山的摩崖石刻等,而文化遗产保护还要保护文化和自然共同生成的文化景观。过去的文物保护,我们注意保护那些宫殿建筑、考古遗址、纪念性建筑,但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强调还要保护人们正生活在其中的古村落、正在使用的工业遗产。过去的文物保护,保护的是点、面,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还要保护一些文化线路,保护大运河、丝绸之路。这些提高了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认识。 真正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核心理念有两条,第一条是世代传承性,第二条是公众参与性。世代传承性,表明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代人都有他的责任,任何一代人都不能用现实的优势来随意处置遗产,因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保护、享受文化遗产的权利。过去我们经常争论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今天看来保护不是最重要的,利用也不是最重要的,传承最重要,把今天的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给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再创造

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再创造 无论是已称为今口的城市历史文化,还是将会成为明天的城市历史文化,都有个不断地因时、因地、因人、因需而更替创新的问题,这一城市文化的再创造,必须从战略层面和实施层而上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有力的政策和可行的措施。这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的新时期,尤显重要.本文就此提出若干见解,以祈能引起对城市历史文化再创造的重视. 一、缘起 通过先后几批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确定,向世人昭示了我华夏悠久、深厚而灿烂的城市文明的光彩。与此相应的名城保护的政策与法制的建一设,更是功垂于千秋,利及于当世。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与价值观的确立与提升,无疑地已为今日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注人了基因性的内涵。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在所处时代的民族或地域统领文化在城市的总合表达。城市文化基本上可以分解为:建设文化、习俗文化和学艺文化等三方面。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特定进程中,这三者乃是相互融合,进退互动的结构体.我们所关心的建设文化是习俗文化和学艺文化的载体、投影或容器,或是此两者的显性表达。 历史在前进,城市有兴衰。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新时期,城市正以空前规模在建设和发展。在当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城市建设在争相现代化,己定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少在经受房地产开发的冲击与压力,保护的防线常常轻易地被冲破;至于一般的城市则更是无所顾忌,不少对旧城大事开发,甚至要以最快速度抹去旧区,以示政绩;新城或新区的建设,往往以开发效益为重,而几乎漠视一切。总之一些名城在退化,城市建设雷同化和“通俗化”的顽向la见显露。 文化名城是一个历史范畴。今日我们既在赞赏往昔的光辉,也在创造着未来的城市文明。21世纪是文化世纪。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内涵正待不断地更新与充实。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趋向,使得城市建设文化也面临不断创新的新阶段。对此,在大声疾呼保护既有历史文化精粹遗存的同时,十分重要的是要重视从城市规划与建设层面,积极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再创造,以推进我国城市建设文化的持续发展,使之绽放出更为灿烂的异彩,这应当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 二、城市文化生态观 援用文化生态原理,为的是用以考察、评价城市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城市文化发展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并由此来解释城市文化的变异。 城市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些城市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就以建设文化方面而言,都反映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调谐与适应,以及与社会环境(制度、观念等人文方面)的深层交互作用与选择渐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断演进,所形成的文化形式与经历的积淀,就表现出该文化的特质。这就是江南水乡城镇的建设同黄土高原建设地景与文化景观迥异的原由. 诚如C.A.Doxiadis在所著的“建设的筑变”一书中提到的:“舆论往往需要传统,但当它要求创造某些事物之时,却又喜欢怀念古老的房屋,而忘记卡索纳(Casona)所说的老式房屋都不是建筑师所创造的,而是时代所创造的”.这里说的“时代”,即是当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用的总和. 研究城市文化生态,不能脱离城市生态的主体,即是人类的地位和创造城市文明的作用.是城市人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观念文化(如世界观,价值观及审美观等等),以及技术文化(如工艺、技艺、科学等等),为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用以创造出民族或地域所特有的建设文化,以致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正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活动,创造和推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反过来说,即是城市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在自然本底环境下,

对城市传统建筑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对城市传统建筑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艺术和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其协调发展正是其核心内容,本文将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及文化保护现状,探析城市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城市化;传统建筑文化;关系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also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emerging gradu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eally profound, modern art and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the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ulture protection status, and explor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ity development city of the relationship. Keywords: urbanization; The tradition building culture; relationship 中国具有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从古代起随着朝代的更迭城市建筑的规模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中国建筑的独有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城市建筑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文化的交融影响也更加激烈,西方建筑的风格和方式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建筑,比如上海就是一大典型,其部分建筑具有西欧国家建筑的特点。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建筑历史,有想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向西方国家学习,而没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筑。 一、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 城市建筑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符号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是当前必须去做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部分是现代建筑无法取代的,比如我国古代的排水设计是采用向下渗水的方式进行的,从地表大范围的向下渗透排水。现代的下水道技术是引进西方技术之后发展而来的,一旦有一个地方的下水道堵住了其他地方就会出现积水。许多类似这样花费较大精力设计的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考虑中国实际城市环境,最终制造出新的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 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与其时代特点和文 化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密切相关,从而 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包括功能、技 术与风格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孕育出各具 特色的建筑风格,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主 要源泉。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 展同样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 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国各族劳 动人民使用木材和砖、石等材料相结合的 结构方法,建造了大量房屋,并在建筑布 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和 建筑传统风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逐步形成为我国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导的 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 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 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 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 根据需要就选择了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 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 “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面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 四面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 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 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 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 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 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 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 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 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 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 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 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2)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

古建筑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古建筑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试论兰州府城隍庙古建筑的 保护利用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科干班徐家良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已是新时期各级政府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保护和发扬光大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对古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整体水平的好坏,反映了这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传统性,民族

性,体现时代性。 关于兰州府城隍庙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是这几年政府、政协委员、热心市民普遍关心的对象,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要求全力保护隍庙古建筑群,不主张开发利用和开展经营活动,保持原样,恢复祭祀活动场所。另一种意见是在充分保护好古建筑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适当开展经营活动,增加经济收入,反哺古建筑保护。这两种不同意见,说明政府的管理水平执政理念在不断上台阶,市民的文明程度在提高,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现就兰州府城隍庙古建筑群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做以下探讨。 一、兰州府城隍庙的历史简介 隍庙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202号商业步行街中段。创建于北宋,系奉祀汉大将军纪信为城隍而建。据《汉书》记载,楚汉战争时期,刘邦的一名武将名叫纪信,为甘肃成纪(今天水)人。当楚霸王兵围荥阳,眼看刘邦要成为俘虏时,纪信将军毅然扮作汉王刘邦,乘车直出东门,佯装投降项羽,从而巧妙地掩护刘邦由西门逃出。纪信被项羽识破后用火活活烧死。因此,纪信赢得了“汉代孤忠”的美誉。刘邦念其忠烈,便将纪信封为忠烈公兰州城隍。隍爷,唯独兰州府城隍爷有名有姓,具有很强的故事传承性。隍庙现存古建筑为明清建筑,主体建筑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为一座四进式宫殿式木结构古建筑群,并有

城市与文明作文800字

城市与文明作文800字 曾经看到过一句感染力极强的话:“城市,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那时,我脑海中,浮现的城市的影子不再是钢筋水泥而是一座温暖如春雨的小岛,我时常想是什么使城市与单纯的建筑群区别开来,后来我明白了,是文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城市充满了生机与魅力。 巴黎的文明是时尚浪漫,伦敦的文明是典雅与古朴,纽约的文明是繁华与开放,雅典的文明是华贵与神秘,北京的文明是传统气息浓郁的,上海的文明是现代节奏鲜明的。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明特征,犹如一张张迥异的面孔,带给人们愉悦的惊奇感。这时候的文明隐藏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蹁跹在城市美伦美奂的建筑物里,飘散在当地美食的香味中,流连在记载城市历程的史册间。它是非意识形态的,是自然而然的沉淀,是有意无意的积累,是游览者看到第一眼城市留下的印象,是所闻者不由自主的联篇浮想。譬如一提起凤凰,人们便会想起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想到神秘的傩戏,想起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打造精美的苗族银饰,当然更可能想起那本被誉为“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的《边城》。由此可见,有了文明,城市便有了一袭光彩夺目的长袍,得到世人的赞美,引发人无尽的向往。 文明的另一个层面是城市里人的行为举止和修养素质。

有一句话说得好“最伟大的风景是有人参与的风景。”我想人们在观光游览,倘徉于城市外围风景之中时,也一定不会忽略对城市精神内核的欣赏。试想想我们漫步于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城市公园中时,耳边传来的若是粗鄙的吵架声,目睹的若是成群成堆的垃圾,那将是多么大煞风景。相反如果文明在社会生活中深入渗透,发挥效应,处处是悦耳和谐的礼貌用语,处处是一尘不染的街道,那么再普通的景色也会无端地生发出魅力,让人流连忘返。说到底,一个具有浅层次文明的城市,顶多成为观光旅游城市,并且等待它的是人们审美疲劳后的不屑一顾,而一个具有深层文明的城市却足以成为人身心的归宿,接受人身心的皈依,不能忽略的是深层文明往往是白天形成的,它不像外层文明要承受历史的宠幸才能拥有,或者与经济投入紧密挂钩,它更多的是主观的超越物质的,它是一个城市应该始终不懈追求的至高目标。 此次长沙创建文明城市,深入地理解并把握住了文明的两个层面,在改善市容市貌加强文化底蕴与提高公民素质两个方面投入精力。我相信,文明会给予长沙精髓与灵魂,在不久的将来,又会崛起一座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的文明城市。

浅谈中国古建筑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1 ] ,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把对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态的分析,纳入“道”的思想体系,使美的形态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把美的形态纳入“道”的“二元对立”的感性形态之中,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方法,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乾与坤、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关系,《周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乾坤刚柔,比乐师忧”(杂卦),“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下),既从观念上,也从方法上确立了美的形态分类的哲学基础。 而直接运用“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则是从清代的姚鼐开始的。作为古文家,姚鼐运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美的形态的二元对立的特点:“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以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复鲁絜非书》)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 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 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的作用。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帝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年至年经年建成,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将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后宫除中轴线上的皇帝、皇后共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