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磨盘沟煤矿采煤方法专项设计

磨盘沟煤矿采煤方法专项设计

磨盘沟煤矿采煤方法专项设计
磨盘沟煤矿采煤方法专项设计

新疆阜康市磨盘沟煤矿

放顶煤采煤方法专项设计

新疆阜康市磨盘沟煤矿

放顶煤采煤方法专项设计

说明书

工程规模:9万吨/年

编制人:张光钱

矿长:高建江

总工:李传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第二节地质特征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开拓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第三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采煤方法

第二节采区布置

第三节回采工艺及设备配备

第四节顶板管理及支护、初次放顶第四章工作面通风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矿井通风

第三节矿井通风计算及风量分配

第四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第五章工作面供电

第一节井下供电负荷

第二节工作面供电系统第三节接地及通讯

第五章主要设备与煤炭加工第一节提升设备

第二节通风设备

第三节排水设备

第四节煤的加工利用

前言

阜康市磨盘沟煤矿位于阜康市正南10km,从阜康市区有可通行汽车的简易公路直达井田。井田西侧有阜康市至水磨河旅游区沥青公路,从公路9km处正东侧有可通行汽车的3km简易公路直达井田。井田距乌鲁木齐市76km,交通较便利,隶属阜康市管辖。

根据自治区批准的阜康市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将该矿改扩建为年生产能力为9万t/a的阜康市磨盘沟煤矿。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定》、《煤矿安全规程》(2007版)。

2、昌吉州煤子【2008】190号:关于“加强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文件。

3、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2004年10月提供的《新疆阜康市磨盘沟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4、2005年1月5日由新疆国土资源厅下发《新疆阜康市磨盘沟煤矿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新国土资储认[2004]132号文件);

5、新疆国土资源厅新国土资采划[2005]第069号批准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6、新煤规发[2005]477号文批准的《关于阜康市磨盘沟煤矿技改立项的审查意见》;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新经贸投资函[2005]413号文,《关于阜康市磨盘沟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立项的批复》;

8、矿井主要实测图纸及现有采选设备清单。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阜康市磨盘沟煤矿位于阜康市正南10km,从阜康市区有可通行汽车的简易公路直达井田。井田西侧有阜康市至水磨河旅游区沥青公路,从公路9km处正东侧有可通行汽车的3km简易公路直达井田。井田距乌鲁木齐市76km,交通较便利,该矿行政区划隶属阜康市管辖。(详见交通位置图)。

井田西起65线西0.4km,向东1000km为井田东界,北起F1阜康逆掩断裂北0.12km,向南1km为南界。井田东西长1.404km,南北宽0.712km。该区属山区,无常年流水河流。根据新国土资采划[2005]第069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批准该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897m至420m标高,矿区面积约1.0km2。

矿区范围坐标表

表1-1-1

拐点X Y

S1 4884312.00 29579850.00

S2 4884312.00 29581254.00

S3 4883600.00 29581254.00

S4 4883600.00 29579850.00

二、地形地势

井田属博格达多山北麓低山地带,地势具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之趋势。一般海拔在830~1000m左右,“V”字形沟谷在井田内较发育。

三、气象及地震

井田所处地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据阜康市气象站资料,最大年降水量337.2mm,年蒸发量约为年降水量的5倍,为

1659.4mm。井田所处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最高气温41.5℃;最低气温-37℃,昼夜温差10℃左右。春、秋两季为风季,春季多为南风和西南风,秋季多为西北风,风力一般为3~5级,最大为8级。通常初霜在9月底,10月下旬结冻,翌年3月中旬解冻,结冰期150天左右。积雪最大厚度38cm。最大冻土深度202cm,一般为120~130cm。

据自治地震局资料,井田抗震设防烈度7度,井田内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四、矿区经济概况

阜康市历史上就是经济、文化、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居民有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等,主要从事农业、牧业、采矿业及商业,有煤矿、耐火材料厂、火电厂等。该矿区是阜康市主要经济区。近年来大规模的准东油田勘探开发又给本区注入了新活力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区内一切生产及生活物质主要靠区外供应。

五、矿区水、电来源及通讯情况

水源:在矿区西侧2km处有水磨河有常年溪水径流。水源是天山融化的雪水,春夏两季流量较大,冬秋季水量减少,年平均流量为0.67 m3/s。水质清洁纯净,可供生产、生活用水。该矿目前采用汽车拉水,建议采用建加压站和铺设管路,直接向矿区供水(业主同意取水样化验后,作专项设计,另立专项资金)。

电源:该矿为双回电源线路。

第一电源引自110KV阜康变电所,供电线路距离为7.4km,导线线径为LGJ-3370mm2,电压等级为10kV。

第二电源引自35KV三宫变电所,导线线径为LGJ-3395mm2,电压等级为10kV。

通讯:该矿地面目前对外通讯系统,设计选用移动电话实现该

矿对外联系。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质

(一)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由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详见区域地层表。

区域地层简表

表1-2-1

地层单位地层厚度

(m)及接触

关系岩性特征、古生物组合

界系统地方性地

层名称

新生界第

Q 0-317

冰积、洪积、风积及化学沉积、亚砂土、砂砾石、砾石等。

中生界白

上统东沟给K2d 75.7

上部为河流相,灰棕色、红褐色砂质泥岩,含有石膏脉。

下部为红色、灰色砾石。

下统吐谷鲁群K2tg 1100-1210

浅湖相褐红、灰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与粉砂岩,底部有

暗红色状砾岩,砾石成份复杂,由变质岩块、灰岩、砂岩

组成。角砾。。

上统

喀拉扎组J1K 123-224

河流相灰褐色砂砾岩,灰黄色或紫红色粉砂岩,交错层理

发育,含铁质结核,风化面呈孔洞及蜂窝状结构。

齐古组J1q 535-724

河湖相紫红色、砖红色砂质泥岩,夹灰绿色薄层砂岩及少

量的凝灰岩,含脊椎化石。

中统

头屯河组J2t 380-5743

河湖相,杂色,条带状泥岩、砂质泥岩,灰绿色砂岩和砾

岩组成,含有植物化石。

西山窑组J2x 379-598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上段岩性为浅湖相灰绿色—灰色、

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中部夹薄层状菱铁矿,

含有煤层或煤线。厚约239-458m,下段以沼泽相灰、深灰

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为主,夹有菱铁矿透镜体,厚约

140m。本区主要煤层或赋存于本段上部,煤层附近富含植

物化石。

下统

三工河组J1s 516-715

上部为黄绿砂石、灰黄色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炭质

泥岩及煤线,含有植物化石,为滨湖相沉积,下部有2-3

层灰、灰白色砂砾岩夹粉砂岩和泥岩及煤线。

八道湾组J1b 340-410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湖沼相灰绿色、黄绿色砂岩、

粉砂岩、泥岩组成,含煤层8-18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化石:Ferganoconcha elongata,coniopteris。

晚古生界二

上统

上芨芨槽

P2jj 1536-1800

为本区出露最老的地层,为海陆交互灰绿色砂岩、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及褐黑色油页岩,并夹

有灰色-灰黑色白云质灰岩、薄层泥灰岩、滨海相的灰绿色

砂岩,凝灰质砂岩较发育,可见有前积收敛交错层理,板

状、斜状交错层理,粉砂岩中可见一些对称波浪痕和干涉

波痕,泥岩中水平层理发育。

(二)区域构造

大地构造位于天山~兴蒙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下的二级构造单

元天山褶皱带北部中央部位。

该褶皱带北以准噶尔凹陷接壤,南以博罗科努~阿其库都克超岩石圈断裂为界,呈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宽约200km,这是自早古生代开始,历经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北东东向的断裂、褶皱及山间盆地。其断裂主要为压性,褶皱均以复式背斜形式展现,东部构造形迹呈波浪起伏。

区域构造包括北天山褶皱两个次一级构造,即三级构造单元乌鲁木齐山前凹陷及博格多背斜。

二、井田地质

(一)井田地层

井田内分布的地层有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第四系全新统(Q4)及烧变岩,细述如下:

1、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J1s)

分布于井田南部,由灰白色巨厚层状的砂砾岩及灰绿色的粉砂岩、灰色细砂岩组成,夹薄层的炭质泥岩,区内出露不全。距邻区资料,上部为黄绿色砂岩、灰黄色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炭质泥岩及煤线,含有植物化石,为滨湖相沉积。下部有2-3层灰黄、灰白色砂砾岩夹粉砂岩及煤线。夹薄层炭质泥岩,厚约436m,与下伏八道湾组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J1b)

岩性主要以湖泊相、河流相、泥岩沼泽相的灰色、灰黑色、灰绿

色、灰黄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煤层组成,含植物化石及瓣鳃类化石,区内出露不全,区内可见厚度249m,距邻区资料,地层平均厚920m,含煤33层,以区域上广泛发育的25号煤层顶部一套河流相灰白色中、粗粒砂岩作为旋回的起点把八道湾组分为两段即下段大浦沟段、上段碱泉子段。各段特征如下:大浦沟段含煤25-33号,9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3个煤层(组),地层平均厚411m。碱泉子段含煤1-24号,24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11个煤层(组),地层平均厚509m。井田内含煤段为碱泉子段,14-15、19-21煤层为主采煤层。

3、第四系全新统(Q4)

分布于沟底,北部大山顶及半山坡处。沟底及山顶为土灰色亚砂土。山坡处均为风化岩石碎块及砂土层混杂构成,一般厚为4m,最厚处达8m。

4、烧变岩

沿东西向呈带状分布于65线两侧,为砖红色、黄色及白色,裂隙发育,坚硬,常形成秃立的山脊,南北宽约300m,14-15、19-21号煤产生的烧变岩带向西延伸长,向东延伸短。

井田外北部、F1断层下盘有下第三系地层(E)出露,主要以河流相、湖泊相的褐红色、紫红色、浅红色的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夹中、粗砂岩。与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J1b)断层接触。距邻区资料,地层平均厚600m。

(二)构造

井田位于水磨河东侧,阜康向斜北翼,呈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在70°~90°之间,地层倾角由西向东略为变陡,在48°~54°之间。

北部有F1推覆断裂(阜康逆掩断裂)分布于井田北部。为一区域性控煤构造,控制煤系地层的北部边界,全长约70km,断面南倾,

具犁式构造特征。地表倾角较大,约45°~55°,深部渐缓,约18°~40°,走向近于东西,具波状起伏,地表为构造角砾岩、破碎带分布于断层两侧,宽约10~50m,《准南煤田白杨河—四工河普查报告》对F1推覆断裂已进行了区域性控制。井田内上盘出露地层有侏罗系、第三系、第四系;下盘出露地层有第三系、第四系,该断层对煤系地层有较大破坏作用。该断层由井田内的65-1、65-10、66-1号钻孔及井田外69-12、69-13号钻孔控制。

三、煤层

1、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井田内含煤3层(自上而下编为10-13、14-15、19-21号),平均煤层总厚度约24m,含煤系数9.6%。14-15、19-21号煤层2层煤层在井田内为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层位稳定。

3层煤层走向近东西向,在70°~90°之间,地层倾角由西向东略为变陡,在48°~54°之间。煤层厚度、间距均有较大变化。

2、可采煤层

井田内发育的14-15、19-21号煤层2层煤层在井田内为可采煤层。14-15、19-21号煤层其厚度、结构在走向上和倾向上虽有变化,但变化规律明显,属较稳定型。现分述如下:

14-15号煤:特厚煤层,在井田内其结构基本稳定,无大的变化,其厚度有较大的变化。煤层可采厚度从65线~66线~69线由23.43m~5.69m~0.37m,逐渐变小,煤层厚度不稳定,结构简单,夹矸0-1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底板岩性均为粉砂岩。

19-21号煤:特厚煤层,在井田内其结构基本稳定,无大的变化,其厚度有较大的变化。煤层可采厚度从65线~66线~69线由11.05m~4.95m~0.09m,逐渐变小,煤层厚度不稳定,结构简单,夹矸0-1层,顶、底板岩性均为粉砂岩。

14-15号煤层与19-21号煤层间距65线~66线~69线由4.11m~6.71m~20.28m,逐渐变大。

14-15、19-21号煤产生的烧变岩带,沿东西向呈带状分布于65线两侧,为砖红色、黄色及白色,裂隙发育,坚硬,常形成秃立的山脊,南北宽约300m。

各煤层基本情况见下表1-2-2。

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1-2-2

煤层编号煤层厚度(m) 层间距(m)

结构

夹矸层数

可采性

稳定性

倾角

(°)

视密度

(t/m3)

顶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顶板底板

14-15 2.75~23.43

13.00 4.11~20.28

9.46

基本稳定

0~1

可采

较稳定

39~52 1.3 粉砂岩粉砂岩

19-21 2.48~11.05

6.77

基本稳定

0~1

可采

较稳定

40~52 1.27 粉砂岩粉砂岩

四、煤质

1、煤的物理性质

井田内的煤为高等植物形成的腐植煤,其颜色为黑色,条痕为褐黑色,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参差状断口,煤的硬度较小,但比重较大,简易燃烧试验,煤易燃、烟浓、焰长,且熔融、膨胀。

2、煤岩特征

(1)宏观煤岩特征

宏观煤岩成分以亮煤为主,镜煤、丝炭、暗煤次之,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

(2)显微煤岩特征

根据镜下观察,区内的煤均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总含量占94.20%~95.39%,无机质总含量占4.61%~5.8%。

3、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

A、化学性质

(1)各煤层工业分析见表1-2-3。

各煤层原煤工业分析表表1-2-3

化验项目煤层编号钻孔编号

Mad

%

Ad

%

Vdaf

%

14-15 66-1 1.69 7.27 46.10 65-1 1.39 7.46 44.20

19-21 69-13 1.39 28.43 42.29 66-1 1.61 6.36 54.88 65-1 1.29 24.20 43.50

由表知区内各煤层原煤:

水分(Mad):含量一般为1.29%~1.69%;

灰分(Ad)产率:14-15号煤层为7.28%~7.46%,属低灰分煤。19-21号煤层为6.36%~28.43%,属低—中灰分煤;

挥发分(Vdaf)产率一般为42.29%~54.88%,属中高~高挥发分煤。

(2)煤的元素分析

区内各煤层均属低变质气煤,且为(0-I)变质阶段,故各煤层同一元素的含量都较接近,一般碳(Cdaf)含量为80.95%~83.06%,氢含量为 5.94%~6.70%,氮含量为 1.27%~1.58%,氧加硫含量为9.64%~11.53%。详见下表。

各煤层精煤元素分析表

表1-2-4

化验项目煤层编号钻孔编号

Cdaf

%

Hdaf

%

Ndaf

%

(O+S)daf

%

14-15 66-1 83.06 6.03 1.27 9.64

19-21 69-13 80.95 5.94 1.58 11.53 66-1 82.18 6.70 1.41 9.72

(3)有害组分硫、磷、氟、氯、砷见下表。

各煤层原煤有害组分硫、磷、氟、氯、砷分析表表1-2-5

化验项目煤层编号钻孔

编号

St.d

(%)

Pd

(%)

Fad

(ug/g)

Cl.d

(%)

As.ad

(ug/g)

14-15 66-1 0.36 0.025 80.136 0.050 1

65-1 0.26 0.02 59.19 0.04 0.75

19-21 66-1 0.35 0.018 70.339 0.048 1.3 65-1 0.31 0.051 53 0.035 1 69-13 0.30

由表知各煤层原煤:

全硫(St.d):区内各煤层全硫含量为0.26%~0.36%,故属特低硫分煤,经测试各种硫,以硫化铁硫为主,有机硫次之,硫酸盐硫含量甚微。

煤中磷(Pd):14-15号煤层为0.02%~0.025%,属低磷煤。19-21煤层为0.018%~0.051%,属低—中磷煤。

煤中氟(Fad)含量一般为53%~80.136ug/g。

氯(CL.d):含量一般为0.035%~0.050%。

砷(As.ad):含量一般为0.75%~1.3ug/g,含量均较低。

故区内的煤也是酿造和食品工业的较好燃料。

B、工艺性能

(1)发热量见下表。

各煤层原煤发热量分析表

表1-2-6

发热量煤层号钻孔编号

Qb.d

(MJ/kg)

Qb.daf

(MJ/kg)

14-15 66-1 31.82 34.31 65-1 31.17 33.69

19-21 66-1 32.48 34.70 65-1 25.47 29.66 69-13 22.56 31.48

由表知各煤层原煤发热量(Qb.d)一般为22.56~32.48MJ/kg;(Qb.daf)一般为29.66~34.70MJ/kg,依据国家煤炭发热量分级(GB/T1522.3-94),一般属高—特高热值煤。

(2)煤的灰成分、灰融熔性见下表。

各煤层灰成分、灰熔融性分析表

表1-2-7

项目煤灰熔融性℃

煤层号DT ST HT FT SiO

2

Fe2O3Al2O3CaO MgO SO2TiO2 14-15 1272.5 1307.9 1313.4 1321.6 29.14 11.51 12.66 25.14 11.00 5.92 0.98 19-21 >1358 >1328 >1333 >1351 21.44 18.47 6.21 33.87 10.40 7.40 1.39 灰成分:区内各煤层的煤灰中一般含二氧化硅(SiO2)为21.44%~

29.14%,三氧化二铁(Fe2O3)为11.51%~18.47%,三氧化二铝(AL2O3)

为6.21%~12.66%,氧化钙(CaO)为25.14%~33.87%,氧化镁(MgO)

为10.40%~11.00%,三氧化硫(SO3)为5.92%~7.400%,二氧化钛

(TiO2)为0.98%~1.39%。

灰熔融性:由于各煤层灰成分中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

(AL2O3)、氧化钙(CaO)等各种成份的含量相对较高,故煤层灰熔

融性较高,煤层一般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为1307.9~1328℃,

属高熔灰分煤。

(3)低温干馏

各煤层低温干馏分析表(平均值)

表1-2-8

项目煤层号

低温干馏

Tar.ad Water.ad CRad Cas.ad

14-15 6.85 52.91 5.03 22.89 区内14-15号煤层做低温干馏测试,其焦油(Tar.ad)产率为6.85%,总水分(Water.ad)含量为52.91%,半焦油(CRad)产率为5.03%,煤气与损失(Gas.ad)为22.89%,故属含油煤。

C、煤类

区内各煤层粘结指数均较高,一般为36~92.68,精煤挥发分一般为41.93%~54.97%,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14-15、19-21号煤层为气煤(43-45QM),详见下表:

各煤层精煤挥发分、粘结指数分析表

表1-2-9

化验项目煤层号钻孔编号

Vdaf

%

粘结指数

(G)

煤类

14-15 66-1 45.98 92.68 45QM 65-1 43.06 67.37 45QM

19-21 69-13 43.27 83 45QM 66-1 54.67 90.37 45QM 65-1 41.93 36 43QM

4、可选性

井田内的煤未进行筛分浮沉试验,现根据理论精煤回收率分析:14-15、19-21号煤层精煤回收率一般为54.7%~85.06%,均属良—优等。

5、煤的风化

井田内煤层的浅部,无采空区,且为古火区,斜井中未见煤,未采集风化煤样。根据临近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井田内煤层风化深度为垂深20m比较适宜。

6、煤的工业分析

区内的煤为低变质烟煤,其变质阶段为(0-I)阶,煤类为气煤(43-45QM),煤质为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磷—中磷,中高—高挥发分,高—特高热值煤,含油煤,煤层灰熔融性为高熔灰分的煤,是较好的火力发电用煤,良好的工业锅炉民用之燃料,由于有害组分含量较低,也是酿造和食品工业的较好燃料。

五、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概况

区域位于博格多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带,区域地势西北低,东南高,海拔532~1258m。属博格多山水系的数条河流切割山脉横穿煤系地层,大都垂直山脉与地层走向,呈近南北向发育。自西向东主要有水磨河、三工河、四工河,均发育于博格多山北坡,源为融雪水、雨洪水、裂隙泉水。水磨河年平均流量0.76m3/s,年总迳流量269.61万m3,流量较稳定;三工河年平均流量1.346m3/s,年总迳流量654.61万m3,最大流量50m3/s,(1978.7);四工河年平均流量0.88mm3/s,年迳流

量320.47万m3,最大流量130 m3/s(1998.7)。

上述地表水流经区域,含煤岩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系,依据各自渗透性能而承受补给。构成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补给相对充分期为融雪、雨洪期,补给部位为地表迳流切割部分。因区内地形坡度较大,基岩含水空间不甚发育,雨洪水多急速流过,补给有限。第四系松散岩类砂砾石层渗透性能较好,山区冰雪融水及降水汇集沟谷,以河流形式注入谷地,补给松散层而富含孔隙水,因其多分布于河谷、沟谷,受范围所限,补给面积有限。

区域具明显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蒸发强列而降水稀少,年蒸发量远大于同期降水量。因此,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微弱,其直接渗入补给仅限于采空塌陷区及烧变岩含水带。

区域内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的烧变岩含水带,系煤层自然岩石烘烤烧变而形成,具大空隙、裂隙、节理,形成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良好空间,不仅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且与地表水有着直接联系而富含孔隙、裂隙水。

2、区域主要含水层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现代河浴及沟谷中,尤以常年流水的水磨河、三工河、四工河发育,且源于山麓,岩性以分选性较差的河流相砾石为主,据区域水文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43-0.14L/s,富含孔隙水。其水化学特征近似于地表水,属淡水、弱碱性,HCO32SO4-Na2Ca型水。

(2)侏罗系含煤岩系裂隙类弱含水层

主要由中粗砂岩,裂隙发育的粉、细砂岩及煤层构成,岩石渗透性能较差,富水性弱。据区域水文资料,渗透系数为0.00208-0.0036m/d,单位涌水量为0.0035L/s.m,区域小煤窑调查,一般日正常排水量小于100m3/d,为含水性较弱的承压水。水化学特征一般为高矿化,弱碱性,SO42HCO32C1-K2Na型水。

(二)井田水文地质

1、井田位于天山北麓低山丘陵区,准南煤田东部,属准南煤田白杨沟~四工河普查区的一部分,东高西低,海拔标高在+830~+1000m之间,绝对高差约170m,相对高差约30-50m。井田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最大降水量337mm,蒸发量达1659.4mm。

井田内无常年流水的地表水系。地表多为砂土覆盖,植被稀少,基本呈现黄土及秃山景观。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由于冲积层,基岩含水层间,均有较好的隔水层赋存,地下水在正常情况下垂直补给微弱,以层间流动为主。

井田内地表水体缺乏,冲沟多为季节性的间歇流,因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偶有降雨也未等渗过地下水位之上的干涸层便迅速流失。发育于区外的地表河流距井田较远,加之渗透能力差的粘土岩类阻隔,补给有限,因此,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对煤系含水层的补给较弱。

煤层系各含水层间,因有较厚的煤层,粘土岩和粉砂岩的阻隔,各相邻含水层间的联系亦弱,煤系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在本层间流动。

由于矿井的开拓,人为局部地改变了地下水的循环特征,矿井即形成了一个个局部排泄区,而井田内发育的冲沟,则构成了矿井水的排泄通道。

3、含水层叙述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间歇含水层,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含煤岩系裂隙类含水层,三工河组砂砾岩裂隙类弱含水层,烧变岩含水带。分述如下: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间歇含水层(H1)

分布于沟底,北部大山顶及半山坡处。沟底及山顶为土灰色亚砂土。山坡处均为风化的岩石碎块及砂土层混杂构成,一般厚为4m,

最厚处达8m。含水主体为砂砾石,薄层关卵石,含水期为冲沟流水期,为间歇含水层,其水化学特征与冲沟地表水质近似,矿化度数344.4mg/L,弱碱性PH=8.1,C1·S042HC03-Na·Mg型水。

(2)侏罗系基岩裂隙类弱含水层

①下统八道湾给含煤岩系裂隙类弱含水层(H2-1)

含煤地层中的中粗砂岩及砂砾岩,煤层,局部裂隙、节理发育的粉、细砂岩组成含水层。总体岩层渗透能力较差。井田内据65-1号孔抽水试验,渗透系数K为0.0030-0.0036m/d,单位涌水量q为00.0035L/s.m。水化学特征为C12SO42HCO3-(K=Na)2Mg·Ca型水。

可见此含水层为含水性弱的承压水。

②下统三工河组砂砾岩裂隙类弱含水层(H2-2)

由灰绿色砂砾岩、中粗粒砂岩组成,厚度较大。区内出露不全,为承压水。以往区外77-3孔钻孔涌水量2.55L/s。本含水层透水性较差,若无发育裂隙与煤层沟通,一般不会对矿床充水。

(3)烧变岩含水带(H3)

沿东西向呈条带状分布于65线两侧,含水柱体为14-15、19-21号煤层自然形成的裂隙、孔隙发育的烧变岩带,原岩为粉砂岩,中粗砂岩。地面常形成较高的山脊。南北宽约300m,成带状向西延伸长,向东延伸短。据井田内阜康市磨盘沟煤矿调查,煤矿以28-45°斜井沿八道湾组19-21号煤层底板建井筒,斜长250m,进入火区,未见煤,斜井中涌水量较小,每天涌水量小于20m3。

4、水化学特征

井田内地表水体缺乏,仅有区内沟谷季节性溪水,源于雨洪水,融雪水及矿井排水。施工期间65-1号钻孔取样化验结果:总硬度为89.29mg/L,硫酸盐344.84mg/L,氯化物527.47mg/L,为C12SO42HCO3-K+Na2Ca2Mg型水。

5、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及复杂程度

井田内沟谷均为季节性溪水,流量有限,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构成煤层开采的主要充水水源,,因含水主体分布仅限于沟底,范围有限,对煤层开采影响亦有限。

侏罗系含煤岩系直接充水含水层以裂隙充水为主,单位涌水量<0.1L/s.m,补给条件不好,岩层渗透性能差,富水性差。

井田为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构造较简单。

烧变岩含水带,形态极不规则,含水窨较为发育,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深部易集聚地下水,但只要采取有效的疏排水措施,不会对煤层开采造成危害。

综合所述,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应为裂隙~孔隙类简单型。

(三)充水因素分析

未来矿床开采充水水源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间歇含水层,侏罗系八道湾组含煤岩系裂隙含水层。正常情形应系渗入性充水通道。

烧变岩含水带孔隙、裂隙发育,含水空间较发育。井田内已凿斜井已揭露火区。烧变岩含水带涌水量较小,但不排除深部集聚地下水的可能,因此,未来矿井开采中,应对此含水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探防水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矿井涌水量

据阜康市磨盘沟煤矿井开采实际状况,结合矿井排水量实际,现生产井已揭露火区,现矿井井下正常情况下排水量<20m3/d。

经计算矿井初期正常涌水量为874m3/d,最大涌水量为1311 m3/d。

(五)供水水源

目前矿井生活饮用水主要从阜康市车载送水,一般生产用水主要取自沟谷季节性溪水及矿井抽排水,基本能够满足再生产生活之需要。井田内地表水为季节性溪流,地下水贫乏,未来供水水源应着眼

煤矿井下密闭管理制度

. 煤矿井下密闭管理制度 编制单位:通安队 编制时间:二〇一七年一月一日

煤矿井下密闭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井下盲巷和栅栏、密闭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密闭防灭火管理标准》和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闭墙构筑标准。 1、矿井所有建造的永久、临时密闭,必须按照建造的质量标准,做到一工程一措施。措施中应明确规定砌筑过程中的顶板管理。密闭墙的施工设计和注意事项,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查批准执行。 2、永久密闭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永久密闭墙体厚度不得小于0.5m且密闭周边须掏槽四周掏槽深度不少于0.5m并见实底、帮,且与煤岩结实,抹有不少于0.2m的裙边。 4、防火永久密闭墙必须留设观测孔、措施孔和放水孔,三孔位置必须合理,孔径必须符合《密闭防灭火管理标准》相关规定。 5、密闭墙上吊挂密闭说明牌板和检查牌板,说明牌应注明:地点、砌筑日期、材料、砌筑厚度等;检查箱内应有每周检查记录,记录纸上数据应填写齐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气浓度,日期、检查人等。 6、墙体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无裂缝、重缝和空缝。 7、密闭距巷道口不得超过5米,密闭位置应选择在顶帮坚硬、未遭破坏的煤岩巷道内,尽量避免设在动压区。 8、密闭墙前的风水管路、电缆等必须拆除或断开,墙前不得有电气设备、不得设临时车场。

二、密闭墙验收制度: 1、密闭墙施工完毕后,通风队早调度会通知,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2、为了确保永久密闭的建造质量,施工中,必须坚持三验收(掏槽验收、施工中检查验收、竣工验收)制度。发现不按设计施工,必须及时推倒重建,对弄虚作假责任者,必须严肃追查处理。 3、密闭墙验收合格现场签字确认,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需重新构筑,该密闭墙不予验收,并罚责任人。 4、验收合格后,通风队技术员将密闭墙具体位置及时进行填图。 5、密闭墙必须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密闭墙具体位置、墙体内预留三孔位置、墙体结构、墙体厚度、充填黄土厚度。 三、永久、临时密闭的日常管理制度: 1、矿井建造的永久、临时密闭前5m内,巷道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淤泥;无瓦斯积聚。 2、密闭墙内抽放时要严格控制抽放负压,以墙外瓦斯不超限为宜,同时通风队每7天要检测密闭墙内空气成分,密切监控CO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特殊情况如:雨季汛期要每天检查密闭墙内气体和水位情况。 3、矿井建造的永久、临时密闭必须建立管理台帐,做到一墙一记录一台帐,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图纸要与现场实际相符。 4、瓦斯检查员每班负责检查1次所在区域的永久、临时密闭;通风队技术员每7天负责检查1次矿井永久、临时密闭,检查内容包括密闭内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气浓度和墙体、围岩情况,检查结果记入密闭检查记录簿。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晋煤行发(2014)1561号 第一章总则 第1-1 条为巩固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成果,进一步加强我省煤矿资源管理和利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6号)、《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7号)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1-2 条本办法所称的煤矿,是指在山西省境内证照齐全、合法有效并完成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公告的生产煤矿,建设煤矿涉及有关内容的按照批准的设计严格执行。 第1-3 条本办法所称的特殊条件开采,是指“三下开采、蹬空开采、边角煤开采、旧采空区复采”等。 第1-4 条鼓励煤矿企业在安全、合理、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特殊条件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鼓励煤矿企业开展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采用适宜特殊条件开采的技术、工艺。 第1-5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编制技术方案或设计并制定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有关部门对特殊条件开采的可行性应进行充分论证。 第1-6 条禁止使用炮采等落后采煤工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严重的矿井不得进行特殊条件开采。 第1-7 条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坚持集约生产,原则上在原批准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基础上,新增加的特殊开采工作面不超过一个,且矿井必须满足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避灾等安全生产需要,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煤矿必须按照登记公告能力组织生产,不得因增加特殊开采工作面超能力生产。 第1-8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储量管理及回采率符合有关规定,设计应按有关要求确定合理的回采率,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第二章“三下”开采 第2-1 条“三下”开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条款。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第2-2 条开采建(构)筑物、水体、铁路所压煤炭资源应遵循煤炭资源优化利用原则、

采矿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班级:

摘要 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0°,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 m3/t,二氧化碳涌出量很小,煤尘有爆炸危险,涌水量不大。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540m,走向长度5110m,双翼对开,每翼长1555m,倾向长度2000m。 3、矿井生产能力:设计年产量为120万/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9年。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开拓,全矿井共划分4个采区,共40个工作面,上山部分24个,下山部分16个。上山部分服务年限29年,下山部分服务年限20年,在底板开围岩平巷。拟采用采区式通风,在两采区中央上部开回风井。在采区巷道布置中,全矿井有一个采区生产,工作面机采,分上、下山开采,共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2条煤巷掘进,采用2台11Kw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有大型火药库一个,独立回风。 5、井下同时最多人数为200人,回采工作面的最多人数为30人,温度t=18℃;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为15人,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 m3/min,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8kg 。选择任何通风系统,都要符合投产较快、出煤较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等总原则。具体地说,要适应以下基本要求: 1)矿井至少要有两个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进风井口要有利于防洪,不受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 3)北方矿井,冬季井口需装供暖设备; 4)总回风巷不得作为主要行人道; 5)工业广场不得受扇风机的噪音干扰; 6)装有皮带机的井筒不得兼作回风井; 7)装有箕斗的井筒不得作为主要进风井; 8)可以独立通风的矿井,盘区尽可能独立通风; 9)通风系统要为防瓦斯、火、尘、水及高温创造条件; 10)通风系统要有利于深水平式或后期通风系统的发展变化。

某小型煤矿初步设计书

一、开拓方式及水平划分、采区划分 原前进煤矿采用斜井开采,主要对C1煤层进行开采,年生产能力3万吨,矿山采用地下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机械通风、排水、运输。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一个采区开采。 二、采区巷道布置、采掘设备配备、采煤方法 前进煤矿建于1994年,投资约80万元, 2002年由GZ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 2002年~2003年12月期间矿山进行技改扩能,并于2004年3月由GZ省国土资源厅另颁发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9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主采C1煤层,主斜井布置在原前进煤矿矿区东北部;回风斜井布置在原前进煤矿矿区东部。该矿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钻孔爆破落煤,木支柱支护,支柱排桩距1.0m,柱距为0.7m,“三四”排支护方式,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全面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倾斜长约70m,走向约200~530m,采煤工作面配备了电煤钻、调度绞车等设备,掘进工作面配备了电煤钻、探水钻等设备。 三、采空区情况 原前进煤矿主要开采C1煤层,采空区平面积约106350m2,详见图13 技改前采掘工程平面布置面)。 第三节主要设备配备 一、运输、提升设备 原前进煤矿主斜井提升采用JT0.8型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为22kw;一次提升煤车两车矸石或材料一车。 二、通风设备 原二矿主要通风机采用FBCDZ-4-№12A型轴流式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均为37kW。局扇采用YBT5.5型。 三、排水设备 原前进煤矿采用2台QY25-60/7.5型水泵排水,其流量为Q=25m3/h,扬程为

H=60m,配套电动机功率:N=7.5kw。 四、压风及瓦斯抽放设备 原前进煤矿采用柴油空压机-W2.8/5供风,无瓦斯抽放设备。 五、供电设备 原前进煤矿地面采用S9-100/10/0.4变压器,井下采用KS9-100/10/0.69变压器。 六、监测设备 原前进煤矿采用KJ90监控系统。

密闭管理制度

密闭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采空区密闭巡检及分析制度 一、密闭墙检查制度 1、对所有密闭墙进行编号,建立台账。 2、密闭墙前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密闭说明牌板瓦斯检查牌板、密闭检查牌板。 3、带班领导或安检员、瓦斯检查员每周必须对所负责区域内的密闭(墙前、墙体、墙内)的CH 4、CO2、C0、T进行检查测定,并对墙前的支护及密闭墙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填写好检查牌板及检查台帐,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通风科长及矿总工程师。 4、通风科长及安监科长、矿总工每定期对井下所有密闭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严格按要求填写相关检查记录。 二、分析制度 (一)内容 1、已封闭采空区内有害气体浓度是否有增大现象,是否经常处 于临界状态; 2、已封闭采空区内有害气体浓度有无异常变化; 3、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浓度会否逐渐增大; 4、密闭内的空气温度和水温是否有变化。

5、是否有漏风通道; 6、密闭墙完好情况; 7、人工检测数据的比对分析; (二)、分析方法及抽气标准 1、成立以总工为组长,通风科、通风队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分析领导小组,每周对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人工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信息分析采取即时分析。即时分析:对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人工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 排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整改。 3、抽气标准: (1)CH4、CO2采用CDG-10型光学瓦斯检定仪进行检查; (2)CO采用GZY-50正压采样器配合内径为4mm胶气管,采气完毕后连接在比长式检测管上检测; (3)O2采用采样器和比长式检测管进行检测; (4)密闭内气体采用FW-2高负压采样器配合10mm胶皮管,采完气后注入3500ml的球胆中,利用GC-950N型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煤矿井下密闭施工管理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井下密闭施工管理制度(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井下密闭施工管理制度(新版) 1、为进一步规范煤矿井下盲巷和栅栏、密闭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规定,制定本制度。 2、井下封闭是指对井下盲巷(独头超过6米不通风的巷道)、透老空巷道和废旧巷道按有关规定设置的栅栏、临时密闭和永久密闭。 3、井下盲巷、透老空巷道停用时间在1个月内应设栅栏,停用时间超过1个月但不足3个月应设临时密闭,停用时间超过3个月应设永久密闭。废旧巷道应设永久密闭。 井下盲巷、透老空巷道和废旧巷道停风后6小时内必须按规定设置封闭,封闭设置地点支护应完好,距巷道口不得超过3米。 4、栅栏应用叉木、板条架设(或钢筋焊接成品)。架设栅栏,

应沿巷宽每间隔1.0米,设1根牢固支柱,使用铅丝将板条或叉木与支柱捆绑牢固,以不使用专用工具拧不开、折不断为准。栅栏网孔尺寸不得大于200毫米×200毫米,并悬挂“禁止入内”的警示牌、瓦斯检测牌。 5、临时密闭可用矸石黄泥砌筑或钉木板抹灰封闭,木板封闭必须自上而下顺序压茬。 6、永久密闭应用砖石、水泥砌筑。砌筑永久密闭,煤巷四周应掏槽,槽深不小于0.2米,岩巷见硬邦硬底。石料墙顶部墙厚不得小于0.4米,底部墙厚不得小于0.7米。砖墙顶部墙厚不得小于0.25米,底部墙厚不得小于0.5米。设置永久密闭应按规定设导水管(槽)。 7、井下永久密闭必须留设温度观测孔、瓦斯观测孔和设置导水管(槽);每隔10天进行观测一次,由矿通风技术员配合瓦斯检查员进行观测,做好数据记录。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矿分管领导回报,采取措施处理。 8、煤矿企业负责井下封闭的设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永久密闭进行登记备案管理。

开采煤炭造成资源浪费的政策性原因及治理

开采煤炭造成资源浪费的政策性原因及治理 罗景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分析了开采煤炭造成资源浪费的政策性原因,提出了治理建议。 关键词:煤炭资源;浪费原因;采出率;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D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3-2336(2006)05-0071-04 Policy caus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coal resources wasted duri ng m i n i ng operation LUO Ji n g-y i (Ch i na University of G e osc i ences,B eijing100083,Ch i na)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但是由于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据统计,自建国以来至2003年,中国累计产煤约350亿,t而煤炭资源消耗量超过1000亿t。在/吃菜心0式的开采过程中,中国至少扔掉了650亿t的煤炭资源。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t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约1000亿;t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t以上。目前我国煤矿的采出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采出率仅为15%,有些只有10%。按5煤炭工业技术规范6要求,矿井采区的采出率最低不应小于75%,如陕西省的煤炭资源采出率平均还不到30%。这使得从储量上看能开采上百年的煤矿,实际服务年限也许是三四十年。 1开采煤炭资源造成浪费的政策性原因 111煤炭资源管理法规滞后 在我国在煤炭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方面,执法力度不到位,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煤炭资源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很完善和健全,例如,5煤炭法6第十八条对开办煤炭企业的6项条件作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条件低,不具体,使很多生产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小煤矿也能够通过审批而成立,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又如,尽管我国在5煤炭法6中已对煤炭资源的有偿使用作了规定,表明将煤炭资源纳入资产化管理的范围。可是在5矿产资源法6中,又没有对煤炭资源产权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和实施办法。再如,我国5煤炭法6第十八条(四)规定:/有符合煤炭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设计0。5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6第五条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的资料(五)规定的/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0。虽然5煤炭法6和5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6均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可是,矿山设计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应由哪个部门审批认定,是环境保护部门还是煤炭管理部门,他们都缺乏具体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112国家对煤炭资源税费的征收有待改进我国5矿产资源法6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0;5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6第九条也规定:/国家实行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0。可是,法律规定有偿取得采矿权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国家开征资源税,当然考虑到了煤炭企业的级差收益,为此设计了浮动税额,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向重点煤矿征收的资源税高于国有地方煤矿,地方煤矿高于乡镇煤矿,这与他们的资源采出率正好相反。这种征税的方法,在客观上助长了滥采滥挖的浪费资源的现象。 目前征收的一些税费对解决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问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我国虽然提出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0的 71

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煤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 加深对《采煤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 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 图纸打基础。 设计题目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版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长度1000m,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平均倾角12度,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较松软,k2和k3属于中硬煤层,是简单结构,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 m 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下方25 m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的不同中由同学自行决定.

附表1:设计采区综合柱状图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的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150万t/a 2、计算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采区工业储量 由公式Z g=H*S*(m1+m3)*r (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 H------ 采区倾斜长度,1000m S------- 采区走向长度,2100m r-------- 煤的容重,1.30t/m3 m i------ 第i层煤的厚度,6.9+3.0+2.2=12.1m Z g=1000*2100*12.1*1.3 =3303.3(万t) 2.设计可采储量 设计可采储量Z k=(Z g-p)*C (公式1-2) 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前言 绿水洞井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绿水洞煤矿矿部设在华蓥市天池镇。井田位于华蓥山背脊脊部地带,南北长9.7~6.6km,东西宽3.2~2.2km,面积23.5km2。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井田范围内还有剩余地质资源量57.086Mt,可采储量39.96Mt。 绿水洞矿井划分为+790m、+6 60m、+528m、+350m等水平,开采标高为+999~±0m,自1981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初期投产的+790m生产水平现已开采结束,+660m水平仅剩643、615两个采区。+528m水平打锣湾背斜区域的工作面亦只能采5年左右,目前已延深部分工作面到+528m水平以下开采,+528m西翼南已经采完,西翼北急倾斜采区受开采技术限制暂未布置采区,+528m东翼南北适合综采,已布置两个采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Mt/a,现有两个综采工作面,一个炮采工作面,两个综采工作面均采大倾角煤层,炮采工作面为残采,根据矿井生产安排,预计5~6年后,+528m水平适合进行综采的区域将全部采完,+528m水平只能作为辅助生产水平,矿井急需进行+350m水平延深工作。受业主委托,我院编制了矿井+350m水平延深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字[2002]6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3年7月4日第6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0号); 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14号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1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12、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矿井密闭标准

精心整理 关于加强矿井密闭管理的通知 公司各矿: 为进一步落实集团2014年度重大事故预防会精神,深刻吸取2013年吉林八宝煤业公司“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训,特对矿井密闭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一、适用范围: 其它矿井的密闭按普通密闭构筑: (三)火区永久封闭。 (如图11(1要1规定值。

有车场绕道无车场绕道 图1密闭位置示意图 表1防爆密闭规格要求 (2于1.5m 煤体掏槽、拉底、挑顶密闭墙体填充部分 密闭喷浆图2防爆密闭双墙 充填示意图

2、密闭构筑选用砖块或料石(料石符合建筑设计规范要求:长×宽×高:300mm×250mm×200mm,至少保证有三个面)、水泥、河沙。 3、构筑密闭前,要确认构筑密闭位置前后断电、断网、断管、断道,与外界金属物件隔绝(正常的瓦斯抽放管路必须采取绝缘措施进行处理)。 4、构筑密闭时,密闭前后5m的范围内支护要完好,无片帮、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构筑密闭位置处前后5m巷道必须加强支护。 5、构筑密闭时,四周必须掏槽,掏至硬帮、硬底、硬顶,并与煤岩接实。在岩巷构筑密闭时,嵌入周边岩石的深度不应小于0.2m;在煤巷构筑密闭时,帮槽深度见实体煤后进入实体煤不应小于0.5m,顶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3m,底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2m,掏槽宽度大于墙厚0.3m。

6、密闭墙面要平整,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每平方米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 石勾缝除外),密闭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密闭应进行勾缝或抹面,四周要有不小于0.1m的裙边。 7、防爆密闭构筑完毕后,为防止密闭周围煤体裂隙漏气,对密闭周围进行注浆处理。密闭完成后,通风部门应组织相关科室对密闭进行验收,并有记录可查,验收合格后对防爆密闭周围进 行喷浆,喷浆范围为密闭前5m以内的巷道(巷道要挂网),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如图4)。 图4 8 四、密闭附属设施: 1,出水口安设U 2、在密闭距底板高度为墙体2/3 0.3m位置 3100mm的措施孔,孔口处安装阀门并 4 口。 5500mm。 6、密闭外距口1-2m位置设置栅栏,悬挂说明牌和警示牌、检查牌。 五、密闭管理: 1、密闭建造必须编制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 2、密闭前5m范围内,要求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等现象,且严禁存放电气设备或其他材料。 3、井下密闭应每班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瓦斯、一氧化碳、温度及密闭周围支护情况;密闭内有水的还要检查水温,如有异常,及时对密闭内气体采样分析。

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用三年时间,持续整治“五假五超三瞒三不”(假整改、假密闭、假数据、假图纸、假报告;超层越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证件超期;隐瞒作业地点、隐瞒作业人数、瞒报谎报事故;不具备法定办矿条件、不经批准擅自复工复产、拒不执行指令仍然生产)、重大灾害治理措施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标准不执行、蓄意违规突破法律法规底线等煤矿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抓住推进煤矿安全法规标准建设、推进淘汰退出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构建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控体系、提升企业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效能等关键着力点,扎实推进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和管理体系,大力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实现煤矿安全风险可控,掌握事故预防主动权,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到2022年,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30万吨/年以下煤矿大幅减少,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达到80%以上;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控体系更加完善,煤矿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占比70%以上,力争采掘智能化工作面达到1000个以上,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矿井产能达到10-15亿吨;监管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高,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矿井基本实现远程监管监察;涵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各方面的煤矿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和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在2019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1.加快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煤矿安全条例》,加快修订《矿山安全法》《矿产资源法》。实现煤矿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生产的要求系统、整体、协同配套。 2.制定完善煤矿安全标准。界定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范围,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配套支撑,构建新型煤矿安全标准体系。制定《煤矿防灭火细则》《煤矿顶板管理规定》《煤炭标准化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坚持和巩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强化标准的监督执行,充分发挥标准对煤矿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的支撑作用。 3.及时修改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准确研判和把握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和规律,从技术和管理上深入剖析每一起煤矿事故原因,有针对性地修订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层面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堵塞漏洞、弥补缺陷。做好相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工作,确保“放管服”改革落实到位、安全准入门槛不降低、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不放松。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目录 第 1 章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 第 2 章采矿地质条件 (1) 第 3 章采矿方法选择 (1) 3.1 选择采矿方法的原则 (1) 3.2 采矿方法初选 (2) 3.3 采矿方法的比较与确定 (7) 3.4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 (9) 3.5 采矿方法图 (9) 3.6 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 (9) 第 4 章矿块的采准、切割及矿量计算 (10) 4.1 采准巷道的布置 (10) 4.2 采准巷道的断面形状和规格 (10) 4.3 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 (11) 4.4 采准切割工程量 (12) 4.5 矿块中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时间 (13) 第 5 章回采计算 (13) 5.1 凿岩爆破 (13) 5.2 矿石的运搬和放矿 (16) 5.3 采场地压管理 (17) 5.4 矿块通风 (17) 5.5 充填 (18) 5.6 回采工作组织 (19) 第 6 章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汇编 (23) 参考文献 (24)

设计任务书 一、矿体赋存条件 某铜镍矿矿床,走向长约1200m,矿体埋深200~450m,平均厚度为28m,倾角850,矿石体重2.98t/m3,矿岩松散系数均为1.6。平均品位Cu2.8%,Ni0.9%。矿石f=11,岩石f =12,均稳固。地表不允许崩落。 二、设计矿块生产能力 设计矿块生产能力为380 t/d。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内容 (1)采矿方法选择。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采矿方法,确定采矿方法的结构参数,并设计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方案。 (2)矿块采准切割设计。进行采切巷道的布置和断面形状、规格设计,计算采切工程量、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及成本,安排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进度。 (3)回采设计。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出矿、充填、回采等工作。回采工作计算,回采循环作业表等。 2)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进行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标准采矿方法图。 (2)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程序规范,设计内容系统完整。 (3)标准采矿方法图要求用电脑绘制,图纸规格A2;说明书要求简洁、扼要、通顺整洁,插图(示意图)12-15张。 指导教师: 日期: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编制大纲

前言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三、设计简况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河流 四、气象及地震 五、矿区经济概况 六、矿区煤炭生产建设概况 七、交通运输 八、电源、水源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层 二、构造 三、煤层及煤质 四、水文地质条件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环境地质条件 七、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八、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井田境界 二、矿井储量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矿井工作制度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三、矿井服务年限 第三节井田开拓 一、井田地质构造、老窑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二、矿井开拓 三、水平划分 四、大巷布置 五、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第四节井筒 一、主斜井 二、副斜井 三、回风平硐 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一、井底车场形式 二、井底车场硐室

三、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支护

第三章大巷运输 第一节运输方式选择 一、运输方式 二、主要运输巷道断面、支护方式、坡度及钢轨型号 第二节矿车 一、矿车选型 二、矿车数量计算 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选型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 二、工作面设备选型 三、工作面支架与顶板管理方式 四、工作面回采方式 五、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数、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六、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七、生产时主要材料消耗指标 第二节采区布置 一、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采区数目、位置和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 二、采区尺寸、开采顺序及回采方式 三、采区巷道布置 四、采区车场、装车点及硐室 五、采区煤、矸运输、辅助运输及设备选择,采区通风和排水 第三节巷道掘进 一、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 三、掘进工作面个数及掘进设备配备 四、采掘比例关系和掘进率、矸石率预计 五、井巷工程量和移交生产时的三个煤量

矿井密闭标准

关于加强矿井密闭管理的通知 公司各矿: 为进一步落实集团2014年度重大事故预防会精神,深刻吸取2013年吉林八宝煤业公司“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训,特对矿井密闭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一、适用范围: 各矿在井下构筑密闭时要结合实际分类设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防爆密闭标准构筑,其它矿井的密闭按普通密闭构筑: (一)具有自然发火倾向的高瓦斯矿井采面结采后封闭、采区封闭。 (二)发生过火灾事故或与外部联通的自燃煤层采面结采后封闭、采区封闭。 (三)火区永久封闭。 (四)采用普通密闭不能满足安全需求的区域封闭。 二、密闭位置: 有车场绕道的距交叉点不大于5m的位置建造,无车场绕道的距巷口不大于5m的位置建造(如图1),其他位置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三、密闭构筑要求; 1、密闭规格: (1)防爆密闭规格:防爆密闭可采用双墙充填结构或全混凝土浇筑结构,双墙充填时中间使用黄土和生石灰,也可

采用混凝土或无机不燃性材料充填,采用双墙黄土、生石灰充填构筑时,要随建随填,并且层层夯实。(如图2)。墙体厚度结合现场巷道断面确定,但不得低于表1规定值。 有车场绕道 无车场绕道 图1 密闭位置示意图 表1 防爆密闭规格要求 (2)普通密闭规格:普通密闭采用双墙充填结构,密 闭墙底部厚度不小于2m ,顶部厚度不小于1.5m ,墙中间加

黄土厚度不小于300mm (如图3)。 A A 掏槽、拉底、挑顶密闭墙体填充部分 图2 防爆密闭双墙充 填示意图 2、密闭构筑选用砖块或料石(料石符合建筑设计规范 要求:长×宽×高:300mm ×250mm ×200mm ,至少保证有三个面)、水泥、河沙。 3、构筑密闭前,要确认构筑密闭位置前后断电、断网、 断管、断道,与外界金属物件隔绝(正常的瓦斯抽放管路必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范。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范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内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云南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内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内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煤矿井下密闭管理制度流程

煤矿井下密闭管理制度 编制单位:通安队 编制时间:二〇一七年一月一日 煤矿井下密闭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井下盲巷和栅栏、密闭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密闭防灭火管理标准》和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闭墙构筑标准。 1、矿井所有建造的永久、临时密闭,必须按照建造的质量标准,做到一工程一措施。措施中应明确规定砌筑过程中的顶板管理。密闭墙的施工设计和注意事项,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查批准执行。 2、永久密闭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永久密闭墙体厚度不得小于0.5m且密闭周边须掏槽四周掏槽深度不少于0.5m并见实底、帮,且与煤岩结实,抹有不少于0.2m的裙边。 4、防火永久密闭墙必须留设观测孔、措施孔和放水孔,三孔位置必须合理,孔径必须符合《密闭防灭火管理标准》相关规定。 5、密闭墙上吊挂密闭说明牌板和检查牌板,说明牌应注明:地点、砌筑日期、材料、砌筑厚度等;检查箱内应有每周检查记录,记录纸上数据应填写齐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气浓度,日期、检查人等。 6、墙体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无裂缝、重缝和空缝。 7、密闭距巷道口不得超过5米,密闭位置应选择在顶帮坚硬、未遭破坏的煤岩巷道内,尽量避免设在动压区。

8、密闭墙前的风水管路、电缆等必须拆除或断开,墙前不得有电气设备、不得设临时车场。 二、密闭墙验收制度: 1、密闭墙施工完毕后,通风队早调度会通知,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2、为了确保永久密闭的建造质量,施工中,必须坚持三验收(掏槽验收、施工中检查验收、竣工验收)制度。发现不按设计施工,必须及时推倒重建,对弄虚作假责任者,必须严肃追查处理。 3、密闭墙验收合格现场签字确认,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需重新构筑,该密闭墙不予验收,并罚责任人。 4、验收合格后,通风队技术员将密闭墙具体位置及时进行填图。 5、密闭墙必须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密闭墙具体位置、墙体内预留三孔位置、墙体结构、墙体厚度、充填黄土厚度。 三、永久、临时密闭的日常管理制度: 1、矿井建造的永久、临时密闭前5m内,巷道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淤泥;无瓦斯积聚。 2、密闭墙内抽放时要严格控制抽放负压,以墙外瓦斯不超限为宜,同时通风队每7天要检测密闭墙内空气成分,密切监控CO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特殊情况如:雨季汛期要每天检查密闭墙内气体和水位情况。 3、矿井建造的永久、临时密闭必须建立管理台帐,做到一墙一记录一台帐,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图纸要与现场实际相符。 4、瓦斯检查员每班负责检查1次所在区域的永久、临时密闭;通风队技术员每7天负责检查1次矿井永久、临时密闭,检查内容包括密闭内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气浓度和墙体、围岩情况,检查结果记入密闭检查记录簿。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XX: 学号: 指导老师:

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使学生将本专业有关课程融会贯通,全面掌握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学会查阅设计手册、定额手册、设计规X 、安全规程和其他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本教学环节是将来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的预演。 学生应根据“课程设计命题书”所规定的条件和“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由说明书、大图、小图和表格等部分组成。 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采矿地质条件、采矿方法选择、矿块采准工作、回采计算、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等章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纸用钢笔腾写,腾写后装订成册。封面采用学校统一的设计(论文)封面,设计任务书装在第一页,其次为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文字应精简、扼要、通顺,抄写整洁。说明书应附有必要的插图(3-

4X)。采矿方法大图应用一号图纸按比例绘制,并应符合工程制图各项要求,图纸清晰、正确和美观。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全部内容,并参加答辩,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者所作设计内容、质量、态度和答辩情况,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 二、设计任务书 由指导教师签字的设计任务书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依据,每人一份,且不能雷同,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 1、矿石和矿床名称,矿床成因和类型; 2、设计生产能力; 3、矿体产状、厚度、倾角及其变化状况与规律,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 4、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稳固性、硬度、体重、松散系数、粘结性、自燃性、游离SiO2的含量等; 5、品位,主要有用成份,伴生有用成份,矿石和围岩中的品位含量; 6、水文地质条件; 6、地质构造和破坏、断层、节理和裂缝情况等; 7、地表的价值和是否允许破坏等; 8、其他与设计有关的资料; 9、参考书目。

矿井密闭管理规定

矿井密闭管理规定 第一条一般规定 1、矿井建筑的永久密闭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禁使用空心砖),对于巷道矿压大的地点应采用料石或混凝土建筑。 2、矿井永久密闭的建筑厚度应根据巷道实际断面、封闭资料等确定,但巷道断面小于10m2时,密闭厚度不小于0.6m;巷道断面大于10m2时,密闭厚度不小于0.8m。 3、开采自然发火煤层的采空区密闭、靠近矿井或采区总回风的密闭应至少构筑两道并在两道密闭间预留注浆管。 4、密闭位置应选择在动压影响小、围岩稳定、支护完好、巷道规整的巷段内,密闭外侧离巷口应留有4~5m的距离。 5、对于需进行加强支护、注浆堵漏等的密闭,应编制密闭墙进行加强支护、注浆的施工设计,由矿井总工程师审查批准执行。 第二条质量要求 1、煤巷密闭四周掏槽深度为见实煤后0. 5m,岩巷密闭为见实体岩石后0.2m,掏槽宽度大于墙厚0. 3m。 2、对于采空区密闭、巷道密闭建筑前必须对其前后5m范围内的支护不得回收,并加强支护,采用支架支护时应对该段巷道加密支护和进行连锁,支架间距应不超过0.5m;对于采用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加密锚杆数量,锚杆间距应不超过1.0m,锚杆长度必须锚固到稳定的岩层内。 3、密闭位置应选择在顶帮坚硬、未遭破坏的煤岩巷道内,应避免设

在动压区。若在留设的煤柱区、砌碹巷道、顶板破碎离层处等建筑密闭时,必须对密闭前后5m范围内采取注浆、注巴斯夫、注凝胶等措施进行加固和堵漏,并对密闭和附近10m的巷道进行喷浆,喷浆厚度不小于50mm。 4、砌体密闭应在打好基础后逐层砌筑,砌体错缝,灰浆饱满,墙面平整、无重缝、空缝、瞎缝。所有密闭表面应用灰、泥满抹,四周要抹不少于0.2m的裙边,密闭表面平整,墙体严密不漏风。 5、建筑密闭前,必须将延伸到密闭区的所有风水管路、电缆、轨道等物体全部拆除。 6、开采自燃煤层的采空区密闭、火区密闭应在离地板高度为墙高的 2/3处设直径上小于25mm的检测孔,用于观测压差、气温、取气样;封闭区内高外低处的密闭或有积水的应根据涌水量安装直径50mm以上放水管,并带有水封结构或安装阀门,离底板高度为0. 3m,用于观测水温、释放积水;另外在密闭的顶部还要安装直径上小于100mm的灌浆管,以备实施防灭火措施时使用。 7、所有完工的密闭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对于不符要求的密闭必须进行重建。 8、火区密闭、采空区密闭、煤层巷道密闭建筑完成48小时后,封闭区内的氧气含量降到12%。否则,应对密闭的漏气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条密闭的日常管理 1、建立健全井下密闭管理台账,实行编号管理,新建筑的密闭自完成之日起,必须记入密闭管理台帐。 2、永久密闭前应设置栅栏、警标、说明牌和检查记录牌,临时密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