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02378复习资料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02378复习资料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02378复习资料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02378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1导言:

(1).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人们习惯上把他们称为“技术革命”。

(2).把因为科学技术革命导致人类社会的全面突变或革命性变化称作“化”,如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应的社会形态被称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

(3).人类文明发展是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

(4).“刀耕火种”使人类摆脱狩猎和游牧的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进入“机械化时代”。19世纪中叶,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社会经济的信息投入产出比迅速增长,社会交往合作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加速发展,这一趋势就是“信息化”,它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

(5).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1.1.1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

(1).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2).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3).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领域的革命。

(4).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5).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6).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1.2信息化

(1).信息化发展源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两次浪潮:其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PC)的发明和迅速普及;其二,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网络技术。

(2).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3).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4).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5).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6).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7).国家信息化建设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8).国家信息化体系6大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路、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9).国家信息化建设思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开展国家信息化建设。

(10). 领域信息化 就是部门、行业所开展的信息化活动。区域信息化 指地方政府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而开展的信息化活动。企业信息化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11). 信息化揭示了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信息技术制造、信息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题的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化使得一些新的行业产生并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和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信息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新型产业革命。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形态所改变。总之,信息化使我们正面对着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得信息社会,他有着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明显不同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

1.2信息

(1). 烽烟报警——Hartley 信息量测度。美国人Hartley 开创了信息论的先河,最早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以及“信息量”的概念,指出“信息是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信息量可以用选择自由度来计算:

H=N*Log(S)

其中,H 为信息量,N 代表1条信息包含字符的个数,S 代表符号的个数。对数Log2可看做信息单位,Log 22称为比特(bit ),Ln2称为奈特(nat ),Log 102称为迪特(dit )

(2). Shannon 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熵)程度的减少。其基本观点是:通信的发生是以通信者具有不确定(不知)性为前提的,通信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正是它所传递的信息,即“信息是减少不确定的东西”。Shannon 熵公式:

H(p 1,p 2,…,p n )= —∑=n

i i Log i 1P *P

其中,H(p 1,p 2,…,p n )就是信息源发出消息的信息量,实际上为各状态信息的平均信息量。当状态出现的概率相等,即Pi=1/n 时,Shannon 熵公式就是Hartley 公式,即,Hartley 公式是Shannon 公式的特例。

1.2.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1). 钟义信首先把信息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无约束的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引入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层次: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2).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三者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认识论层次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

(3). 认识论意义下的三类信息:

? 实在信息 是事物实际具有的信息,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个特征量,与认识主体因素无关;

? 先验信息 是主体感知事物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它既与事物本身有关,也与主体的主观因素相关;

? 实得信息 是主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净信息,它与事物、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观察环境条件相关。

(4). 语法信息可细分为:

?随机信息有些状态及其变化时不确定事件,但它具有一定统计规律,这类不确定性是随机的,消除这类不确定性的信息被称为随机信息;

?模糊信息因为事物有若干运动状态,但运动状态之间的界限是不明确或模糊的,从而信息呈现模糊性;

?偶发信息是由于偶然发生而没有稳定统计规律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

1.2.2信息的性质与分类

(1).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信息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信息来引导。但是,信息与能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是物质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提供的是动力。

?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何以转换为物质、能量、时间或其他,如“只是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表达的就是这种转换关系。

(2).信息的性质:信息是普遍的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物质、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转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

(3).分类:按存储信息介质、表现形式、记录方式、源顺序和效用层次、生成的范围、应用领域划分。

(4).简述数据、消息、情报、知识与信息之不同:

?数据仅仅是信息的某种编码表达形式,不能等同于信息。数据通常指未被加工的原始资料,只有加工以后才能起到“消除不确定性”作用,所以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而数据不见得是信息。

?消息只在定性描述,而信息有定量计量。

?情报是对主体有特殊信息的信息,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情报价值。

?经验、知识、智能都是信息,反之不然。信息只是它们的原材料,即经验、知识和智能需要通过不同程序的信息加工而得到。

(5).信息的测度:

?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常用的信息测度方法是按反映信息内容数量的数据所占计算机存储装置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得大小。对于非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如书籍报刊等),直接用发行种类、发行量或文本字数来进行测度,也属于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主要用于随机型语法信息量计算。

1.2.4信息功能与过程

(1).信息功能(8个方面):信息是存在的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知识的源泉、决策的依据、控制的灵魂、思维的材料、实际的准绳、管理的基础、组织的保证。

(2).信息过程:教材P31

(3).信息“生命周期”:从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到利用7个环节。

(4).需要把握的两点本质问题:1)信息的本质是“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但它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的信息是知识和智能(或策略);2)高层次的信息(如智能)需要通过一定的信息过程完成。众多环节、多层次的信息需要人们的管理,这便是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1.3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3.1信息资源

(1).所谓资源即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简单地理解,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2).资源的三个内在属性:

?需求性:资源有用体现在它可以满足人类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又叫有效性和效用性。

?稀缺性:指资源是有限的,使用资源是受到限制的,它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特征。?可选择性: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之分,不用资源的组合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故资源是可选择的。

(3).资源分类:

?从人类生存角度看,可分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

?从社会属性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从循环使用角度看,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1.3.2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信息资源

?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

?广义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

?IRM定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2).信息资源属性:信息的一般属性(非物质性、共享性、易流动性、时效性),不可分性、积累性或非消耗性、认知相对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3).信息资源分类:

?按社会组织属性分: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

?按增值状况分:基础性信息资源、增值性信息资源;

?按可利用范围分:公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个人信息资源。

(4).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内涵:

?从管理对象看:IRM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

?从管理过程内容看:IRM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

?从管理手段看:IRM手段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类。

?从管理层次看:IRM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从管理应用领域看:IRM被分为政府IRM、企业IRM和公共IRM等。

1.3.3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IRM产生的三个主要因素: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

(2).概述IRM的发展阶段(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的“四阶段说”):

?物的控制——(1900~1960)纸张、打字机

?自动化技术——(1960~1970)二、三代计算机

?信息资源管理——(1970~1990)分布式数据处理、PC机

?知识管理——(1990~至今)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2.1组织战略与信息化

(1).组织战略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具体来讲,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

长远的、全局性的谋划和方案。审时度势、科学规划的战略对于组织发展具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2).组织战略的结构(三类)

?总战略描述组织的总方向;

?经营战略描述某个产品或者事业部得竞争合作战略,以提升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力;?职能战略是营销、制造、研发、信息技术等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战略,他们通过整体能力的优化,帮助组织及下属事业部实现战略目标。

(3).组织战略制定的过程

?环境分析从组织内部、外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入手,通过评估机会和风险,形成组织对所处环境的判断;

?战略决策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信息,达成战略方案;

?战略规划的形成和完善细化调整战略决策,以便执行。

(4).组织战略的规划方法

?SWOT矩阵法又称“波士顿矩阵”:O,即机会(Opportunity)、W,即威胁(Threat)、S,即优势(Strengths)、W,即劣势(Weaknesses)。包括组合分析和综合分析两步。?波特五力模型又称“五力竞争模型”,五种竞争力分别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供应商的竞价能力,客户的竞价能力(购买者),替代商品(替代品生产者)。适用于企业开辟新业务的战略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企业价值生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整体解决的方略即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较适合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分析。

2.2信息化规划

2.2.1信息化规划概述

(1).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组织的信息化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信息孤岛、IT黑洞、IT项目泥潭等许多的问题。为了规避风险,保证信息化建设成功和健康发展,需要事先对组织信息化进行周密的计划,即信息化规划。

(2).信息化规划的战略目标体现在四个方面:

?业务匹配信息技术投资于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匹配;

?竞争优势通过开发创新的战略业务系统提供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优势;

?管理资源优化组织信息资源配置,有效管理组织各类信息资源;

?技术架构清晰勾画出于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架构。

(3).信息规划的作用:

?有效管理组织信息资产,统筹安排组织信息资源,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和成本;

?是信息技术和组织战略保持一致,增强组织竞争力;

?改善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组织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先进实用、讲究实效”的原则。

(5).现代的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项目规划等三个层面工作。

2.2.2信息化战略规划

(1).组织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信息化战略描述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策略,它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组织战略与

信息化战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信息化战略是组织职能战略的一部分,是为组织总体发展目标服务的,是以组织战略为依据而制订的,信息化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保证。

(2).信息化战略规划步骤:基础信息调研、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3).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价值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4).信息化战略规划书包括:环境分析、信息化战略、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信息技术标准、项目分派和管理。

2.2.3信息资源规划

(1).信息资源规划的产生原因:信息资源规划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它是依据信息化战略规划规定的组织信息化体系架构,从全局角度厘清现有业务和未来业务所需信息资源的各类和数量,对数据架构进行细化,并建立数据标准,为后续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假如抛开信息资源规划,直接设计开发信息系统,会使信息系统由于缺乏规范的数据表达而不断推翻重来,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

(2).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

(3).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2项):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

(4).主题数据库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主题数据库根据业务主题建库,而不是按业务报表原样建库;主题数据库要求信息源的唯一性,即所有源信息一次一处地进入系统;主题数据库结构的稳定性是以基本表作技术保证的,这些基本表具有三个特征:原子性<基本表中的数据项是数据元素>、规范性<基本表中的数据结构达到三范式>、演绎性<基本表中数据能生成全部输出数据>。主题数据库建立以后,要进行数据标准化,它决定着信息资源处理、检索和传输的质量与效率。数据标准化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2.2.4信息化项目规划

内涵和主要内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精心地安排和科学地计划,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按时、优质地完成,这就是信息化项目规划。科学的信息化项目规划指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所做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的全面计划。

2.3信息化组织

(1).必要性:信息化组织十分必要。应为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资金、技术、各种利益主体,只用通过协调,才能有序地推进信息化进程。而且,信息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修正调整策略,解决各种新的矛盾冲突。一次,信息化组织既是信息化实施的必要前提,也是信息化湿湿的动态保障。

2.3.1信息化组织机构

(1).广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狭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

(2).信息化组织机构的职能:

?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及管理工作的组织;

?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2.3.2CIO机制

(1).CIO(即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也称为信息主管,主要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实施和运作的管理者,通常是组织决策层成员。

(2).CIO机制的构成:CIO机制是以CIO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由四大部分组成:CIO、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信息部门、业务部门的信息人员。

(3).CIO的职能:战略的参谋者、战略的执行者、信息的传播中介。

(4).CIO的能力: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概述

3.1.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设计、指挥、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2).信息系统由五要素:人、硬件、软件、数据、处理规程组成。

(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4).组织信息系统的分类:

组织

层次

系统类型

战略

经理支持系统(ESS)

管理层决策支持系统(DSS) 管理信息系统(MIS)

知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知识工作系统(KWS)

操作

事务处理系统(TPS)

3.1.2信息系统的资源观

(1).信息系统的资源观包括:

?资源系统观(最核心) ——包含三点含义:信息系统是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的神经系统;信息系统资源是由各种组成要素或者子系统资源组成;信息系统资源是动态发展的,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生命周期。

?资源辩证观——指如何处理好信息系统资源的几个矛盾:信息系统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信息系统资源的有益性与有害性问题、信息系统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资源层次观——资源反映了人类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水平,根据认识水平来区分资源层次。信息资源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在任何组织中都处于最高层次的地位。

?资源开放观——指从地区到全球,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在不同层次上都要形成一种统一资源观:打破地域和层次封锁,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结构动态优化。对信息系统资源也要站在这个角度去认识,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开放和信息的全面共享。

3.1.3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1).定义充分利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的五大管理职能,对信息系统的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

(2).目的和意义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3).(从生命周期角度划分)两个阶段: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4).主要内容:开发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对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的所有管理构成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

3.2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3.2.1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1).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化的活动。

(2).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五职能)。

(3).重要性:

?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

?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

?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

?能够提供准确、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3.2.2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内容

(1).人员组织——项目负责人可以为多人,由职能部门和信息部门管理人员组成;项目评审小组一般由企业技术专家组成;项目开发组由开发技术人员组成;

(2).过程管理——保证信息项目开发的有序,包括三个阶段:项目授权<主要明确开发项目管理的责任者,由其完成负责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评估、总体规划和管理与质量控制等>、需求分析<主要完成三个过程:可行性分析、需求评估和项目总体安排>、项目实施管理<目的是通过计划、检查、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使系统开发人员能够按照项目的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工作,以便成功完成项目> ;

(3).质量控制——首要工作就是建立质量衡量标准,最后步骤是采取纠正措施<对开发流程进行合理化调整;协调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建立系统、全面、准确的技术文档资料;>。

3.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1).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是指信息系统上线后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人员、硬件、软件、数据和规程等进行管理的活动。

(2).对人员管理重点在于人员组织机构建设、培训制度的建设;

(3).对硬软件管理主要是指对硬软件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记录、维护、评价和审计的过程;

(4).对数据的管理主要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5).处理规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和修订规程,完成规程的载体(文档)的管理。

3.3.1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组织机构建设,各类人员的培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3.3.2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

(1).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能长期有效地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活动;

(2).内容有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审计踪迹<是指系统中设置了自动记录功能,能通过自动记录的信息发现来判明系统的问题和原因。特点:一是每日都进行,二是主要对

技术方面进行审查。审计内容设定在三个层次上:语句审计、特权审计、对象审计>、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系统硬件及耗材等资源的管理、系统升级与退化等。

3.3.3信息系统数据管理

(1).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

(2).由DBA完成数据库管理,主要内容有: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果;

?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3).DBA的主要操作:略(P83)。

3.3.4信息系统维护管理

(1).信息系统维护是为了使信息系统处于合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目的是纠正错误和改进功能,保证信息系统正常工作。

(3).有以下四种类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4).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有:程序的维护、数据的维护、代码的维护、设备的维护;

(5).系统维护的流程:确立维护目标;建立维护计划方案;维护的实施;系统维护档案建立;维护的验收、总结和评价。

3.3.5信息系统运行中的IT服务管理

?ITIL标准中归纳了两大类的核心流程(即,IT服务管理的十大流程):

(1).服务支持类: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

(2).服务提供类:包括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和能力管理。

3.3.6信息系统文档管理

?解释系统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的说法:信息系统的文档,记录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人们的思维活动及其工作结果的文字资料。主要包括系统手册、用户手册、管理员手册、操作堆积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它作为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文件,是系统维护人员的指南,同时也是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完整、规范的文档,能有力保障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如果系统文档欠缺,不规范,将给系统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特别是在系统的原班开发人员发生变化后,将会使系统维护与升级工作更难,甚至造成系统生命力提前丧失。有专家认为:系统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没有文档就没有信息系统。

3.3.7信息系统评价和审计

(1).信息系统评价是指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质量进行各种衡量,以判断其是否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的活动

(2).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建议。

(3).信息系统评价内容:管理方面(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方面(系统的性能)、经济方面(系统的成本与效益)

(4).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使用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

(5).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一般方法<又称为手工法,主要用于对信息系统的了解和描

述>、计算机审计法<一般用于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测试>。

(6).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审计方法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的运用。但不能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的使用过程与信息审计等同起来,在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运用大量的手工审计技术。

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4.1信息需求

4.1.1什么是信息需求

(1).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

(2).信息需求和信息用户的关系:我们将既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称之为信息用户。

(3).信息用户包括: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

(4).信息用户具有三方面的特征:拥有信息需求、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

(5).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如果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行动,则为潜在信息用户。

4.1.2信息需求的类型

(1).个人信息需求

?生活信息需求(源于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个人安全、劳动和其他社会工作、社会交往与互助、适应社会、增长知识创造生活、实现某种生活目标、产生某种兴趣等的信息需求。

?职业信息需求(工作中产生),包括:为了完成工作而产生的信息需求、为应付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2).组织信息需求

由团体用户所产生的组织信息需求,主要是指组织为实现各自的目标和宗旨所形成的一系列信息需求。在完成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需求的总和构成了组织的信息需求。由于组织的各项工作是由不同的组织成员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组织中不同成员为完成各自工作而产生的信息需求的总和构成了组织的信息需求。即组织成员的职业信息需求构成了组织的信息需求。

4.1.3组织中不从层次的信息需求

(1).组织内员工根据管理层次不同,可分为:

?高层管理人员——高、中层管理人员是组织各项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核心;

?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或专业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监督操作层人员的工作;

?操作层工作人员——一类是负责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工人,另一类是普通职员,负责事务性工作。

(2).高、中、基三层管理人员统称为管理和专业层。

4.1.4决策与信息需求

(1).决策是决策者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判断、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设计和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选择最优解决方案。

(2).决策问题(3类):

?结构化问题——指组织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通常有固定处理方法的问题。程式化决策<面对结构化问题进行的决策>大多由基层管理人员完成,而高层管理人员较少涉及这类决策活动。

?半结构化问题——并无固定的、重复使用多次的解决方案可遵循。半程式化决策大多由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完成。

?非结构化问题——指独一无二、非重复性决策问题。非程式化决策主要由高层管理人员完成。

4.2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所谓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用户的需要,寻找、选择相关信息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

4.2.1信息源

(1).分析信息源的目的在于明确信息采集的方向,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度直接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在明确信息需求之后,到哪里能采集到符合需求的信息的问题就要靠对信息源的分析评价来回答。

(2).观察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过程,是人类获取原始信息的最佳途径;人类长期积累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各类文献)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信息传播领域,信息传播链路上发出信息的一端称为信息源。信息源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是自然界和人类一切活动和思维的反映,是人类知识和记忆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要素。(3).文献的分类:

根据载体形式: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根据出版形式及内容: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一次<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二次、三次文献。

(4).文献的特点:图书在内容上主题突出、成熟,论述完整,但出版周期长,不反映最新的知识信息。连续出版物中,报纸和期刊具有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出版周期短、出版速度快、反映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等特点。特种出版物是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的文献类型。学位论文也是一种重要的文献信息源,其特点是: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阐述详细,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会议文献传播信息及时、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专业性强、质量较高,往往代表某一领域内在一定时间内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会议文献是科技查新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标准文献能够提供许多其他文献不可能包含的特殊技术信息,具有严肃性、法律性、时效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专利文献的特点是:数量庞大、报道快、学科领域广阔、内容新颖、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4.2.2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七原则)

(1).目的性:信息数据量庞大、内容繁杂,信息采集要根据本单位的方向、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集利用价值较大并符合需求的信息。(2).系统性:所谓系统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尽可能全面地采集符合需求的信息。注意重点需求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所采集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最终会影响决策质量。

(3).及时性:及时性是指所采集的信息能够反映出当前社会活动的现状,也包括别人未发现和未使用过的独具特色的信息,以及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事物个性的信息。过时的信息不仅其价值会降低或丧失,而且会造成工作的损失,所以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供最新、最急需的信息。

(4).经济性:抽样理论告诉我们,当样本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继续增大样本数量的费用并不和精度提高的幅度成正比。因此,要根据设计的精度要求采集相应数量的信息,同时还应该选择较经济的载体形式。

(5).计划性:要根据任务、经费等情况制定比较周密详细的采集计划和规章制度,详细列明有关信息采集的目的、范围、方式以及人员配备、时间限定、经费数额以及来源等情况。

(6).可靠性:切忌将个别当做普遍,将局部视为全局,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深入细致地了解各种信息资源的信息含量、使用价值以及可靠程度。

(7).预见性:采集信息时既要着眼于现实需求,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善于发现新动向,随时了解未来趋势,采集那些对将来发展有指导作用的预测性信息。

4.2.3信息采集方法(九种方法):定向采集法、定题采集法、定点采集法、主动采集法、跟踪采集法、社交采集法、现场采集法、委托采集法、间谍采集法。

4.2.1信息采集途径

(1).内部途径:管理部门、咨询与政策研究部门、内部信息部门、研究开发部门

(2).外部途径:文献部门、大众传播媒介、学会与协会团体、各种会议、政府部门、个人交往与观察、用户与消费者。

4.3信息存储与检索

4.3.1信息存储

(1).作用:方便检索、延长寿命、利于共享、方便管理。

(2).原则:统一性、便利性、有序性、先进性

(3).主要技术:

?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主要是指纸张印刷存储技术;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微缩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它们具有存储容量大、密度高、成本低、存取迅速等优点,所以获得了广泛应用。

?信息存储技术不断向体积小、存储密度大、容量大、功能多的方向发展。

4.3.2信息检索

(1).检索是存储的逆过程。

(2).信息检索要遵循目的性、时间性、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等基本原则。

(3).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确定检索的范围和深度>>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途径>>选择检索方法>>实施信息查找>>调取信息资料。

4.4信息加工与分析

信息加工与分析是信息处理和再生的过程

4.4.1信息加工

(1).信息加工就是指将采集来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分类和排序、计算和研究、著录和标引、编目和组织,从而使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

(2).信息筛选和判别:是指对原始信息有无作用的筛检和挑选,或是对原始信息真伪的判断和鉴别。

?基本程序:信息整理、浏览审阅、再次审核。

?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虚构信息、添剥信息、拼凑信息、夸张信息、偏颇信息、残缺信息、模糊信息、走样信息。

?基本方法:感官判断法、分析比较法、集体讨论法、专家裁决法、数学核算法、现场核实法。

(3).信息的分类和排序:

?信息的分类:指根据选定的分类表,对杂乱无章的原始信息进行分门别类。

?信息的排序:指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规律前后排列程序。

?步骤:确定分类方法<包括:地区分类法、时间分类法、内容分类法、主题分类法、

综合分类法>、实施信息分拣、进行信息排序<方便检索>。

(4).信息著录和标引:

?信息的著录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格式,对原始信息的外表特征和物质特征进行描述并记载下来的活动。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的结果是条目,它是反映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将一批条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就形成了目录,目录是信息检索的一种工具。

?信息的标引是指对著录后的信息载体按照一定规律加注标识符号的活动过程。它通过分析信息的内容属性(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信息以检索标识。标引有两种主要类型,即采用分类语言的分类标引和采用主题语言的主题标引。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

?信息著录步骤: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定信息著录格式、加注表示符号。

?信息标引步骤:选择和熟悉分类表、进行主题分析、归入最恰当的类、审校。

4.4.2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种深层次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一项有研究性质的智能活动,能够形成有价值的新信息,使信息增值。

(1).信息分析是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一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信息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2).信息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综合法、对比法、相关法、因果法>;定量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插值法、回归分析法、决策分析法、预测分析法>。

(3).逻辑分析法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已知信息,运用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相关和比较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手段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因果关系。常用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比较法(也称对比法)、分析与综合、推理等。

(4).文献计量学这一术语最早是1969年由英国人A-普里查德提出的。它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其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作者数、词汇量。

?三大定律有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布拉德福定律、描述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关系的洛特卡定律和描述词汇在科技文献中的使用和出现频率的齐普夫定律。?普赖斯指数在某一知识领域内,把对年限不超过五年的文献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做指数,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

普赖斯指数=被引文献数量(小于或等于5年)/被引文献总量*100%

?引文分析法是指在某一篇论文中,援引已知事实时,标记出来构成其来源或出版的那些文献,说明了科学知识和情报内容的继承和利用,标志着科学的发展。

(5).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手段有:关联分析,决策树,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归纳学习。

(6).链接分析是网络计量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WEB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链接分析源于WEB上的超级链接分析,现在指利用信息技术借助文档间的相互关联,对文档自身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Web结构研究、链接增长规律研究、链接分类研究、链接分析算法和分析工具研究。

4.5知识管理

4.5.1知识管理的概念

(1).知识管理指一个组织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通常所说的知识管理就是一个组织的知识管理>

(2).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

(3).组织知识管理内容包括:

?建立知识库;

?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

?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

?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4).组织知识管理涉及的技术:文档管理、知识门户、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搜索引擎、智能检索技术、专家系统、电子会议、在线学习以及群件等。

(5).个人知识管理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6).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可以提高个人竞争力。知识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在利用知识的同时,个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总结和加工,能够创造新的知识。

4.5.2知识管理工具

常用的知识管理工具有:知识地图、搜索引擎、知识门户、文档管理系统、知识库、群件和工作流系统、在线学习系统

4.6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4.6.1信息传递

(1).信息传递是信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指以信息提供者为起点,通过传输媒介或者载体,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的过程。

(2).信息传递是将信息的潜在价值向使用价值转移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传递,信息才能实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3).信息传递的程序:

?完成信息采集检索;

?选择信息传递工具:常用工具有语言、报刊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报电话、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激光通信、电传等;

?接收使用信息。

(4).信息传递技术:

?发送方涉及信息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

?传输处理涉及调制解调和信息加密等方面技术;

?接收方涉及信息还原和解密等技术。

4.6.2信息共享

(1).信息共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发挥信息的潜在价值,避免在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

(2).信息共享的途径:

?按信息提供方式划分,信息共享的途径可以分为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文献和数据传递等。

?按信息传递的技术划分,信息共享的途径可以有Web服务方式、点对点方式、文件服务方式、电子邮件方式、光盘或印刷复制方式等。

?信息共享涉及的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标准化、信息定位和描述技术、信息转换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等。

?数据、系统和环境的异构是影响信息共享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始终是一对矛盾,因此,信息安全访问、信息加密以及版权保护等技术也是信息共享中的关键技术。

知识地图是一种图形方式的知识索引和向导,它描述组织内各种知识源的分布、联系及实践中的发展变化状态,使用者能够从中直观、清晰、快速地获取到需要的各种知识。知识门户是具有信息集成、知识分类、个性化展示和系统资源管理的集成环境,是组织员工日常工作所涉及相关主题内容的统一入口,员工可以通过它方便地了解当天的最新消息、当天的工作内容、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知识等。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

5.1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

5.1.1标准的基本概念

(1).标准的级别:

?国家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主体。国家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实施,与国家标准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即行作废。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发布年代号组成。GB XXXX—XX为国家强制标准代号,GB/T XXXX—XX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行业标准指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规定的标准。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都是全国使用的标准。由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

?地方标准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由地方标准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由DB加上地区代码前两位数字再加斜线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如:DBXX/ XXX—XX,推荐性地方标准,如:DBXX/T XXX—XX。

?企业标准指由企业的产品标准和为企业内部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如:Q/XXX XXX—XX。

5.1.2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书评的重要尺度。

(1).标准化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预订目标的适应性,消除贸易壁垒,便利技术协作。

(3).标准化是一个制定标准、贯彻标准、修订标准的过程。此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4).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就是研究标准化过程中的规律和方法;作为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促进这种循环过程的进行和发展。

(5).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

(6).标准化工作的特性。

?统一性:标准化是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大至世界、国家,小至企业、集团,标准程序、标准格式等都应趋于统一。

?政策性:标准化本身是国家技术政策的一种体现。确定一个重大标准涉及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要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产者与用户各方面的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横向综合性:标准化横向深入到各个专业的技术领域以及每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各个

环节。

5.1.3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1).意义: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基础和尺度,是企业和组织进行生产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并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最佳社会秩序为主要目标。为了发挥信息资源管理的巨大能量,使之充分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开展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涉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很多领域和方面。它不仅是信息技术监督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而且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对促进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加强信息产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信息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作用:

?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

?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

?合理发展产品品种;

?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

?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

5.1.4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标准化管理过程,其中标准化技术是最重要的部分。

5.1.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法

(1).指导原则((5原则):效益、系统、动态、优化、协商。

(2).一般方法:简化、同统一、组合、综合、程序化。

5.1.6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出台包括制定和修改两个过程。国家对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制定采用统一管理(国家标准局)和分工管理(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制定流程:组织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组>>调查研究/实验验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意见总汇>>标准草案(审查稿)>>初审和全审>>意见总汇>>标准草案(报批稿)>>审批、发布>>正式批准。

5.2 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原则上由5个标准构成:外部质量保证,设计--售后服务(ISO9001),生产、安装(ISO9002),最终检验、试验(ISO9003),内部质量管理(ISO9004、ISO8402)

5.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范

5.3.1概述

(1).信息法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信息活动包括各种法律主体从事的、与信息的生产、采集、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利用、保存等事务相关的一切活动。

(3).信息法的特点:

?信息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明确性、稳定性和执行的强制性。信息法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它具有严肃性和约束力,更能够有效地调整信息活动中的权力义务关系。

?法律的规定性;

?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稳定性。

(4).信息法的作用:

?规定信息法律关系主体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协调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为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支持。

?创设新的专门的法律规范,废止、修改传统法规中不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生存环境,不利于信息化发展的内容,为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排除障碍。

?信息法规与信息政策相互配合与协调,新的信息法律与已有的传统法律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建立有利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秩序。

(5).信息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

?法律不是万能的、无所不包的,它只是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手段之一,任何时候都无力去规范一切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中涉及的信息也并非一切信息,只能是特定意义和范围的信息,甚至不能包括一切社会信息,更不用说自然信息了。

?尽管如此,信息法调整的范围仍然是十分广泛的,这点在信息法的法律渊源的广泛性以及信息法律规范广泛分布于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还可以从法律事实的角度对信息活动的范围加以界定,即法律事实。

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6.1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内涵

(1).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是指针对普遍存在的信息资源安全问题,人们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组织手段,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2).本质上,信息资源安全与信息的利用和权属相关,信息资源安全问题是指信息可用性和权属受到威胁。

(3).信息安全技术指使信息资源免受威胁的方法和措施。

(4).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如下方面的问题:可用性,保密性(机密性),认证性(真实性),一致性(完整性)。

(5).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信息资源可用,即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在任何时候可被合理用户使用;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使信息在其处理过程中,内容不被非法者获得;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

?建立可审查的机制,实现责任追究性。

6.2信息资源安全的系统管理

6.2.1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技术安全(核心) 7层:数据信息安全6层:软件系统安全5层:通信网络安全

实体安全4层:硬件系统安全3层:物理实体安全

行为规范2层:管理制度措施1层:法规道德纪律

6.2.2行为规范管理

(1).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规范管理包括国家和社会组织两个层面。

(2).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特别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对信息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加以规范,即从法律和行政管理的角度,

约束和指导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以保证国家、组织和公民的信息权益,进而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不受侵犯。

(3).社会组织在国家政策和法规指导下,制定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策略,从整体上,把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管理的平衡点,设置保护对象的安全优先级,提出信息系统的安全目标,以及实现这些安全目标所运用的手段和采取的途经。

(4).制定安全策略的步骤:

?理解组织业务特征;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制;

?确定信息资源安全的整体目标;

?确定安全策略的范围;

?安全策略评估;

?安全策略实施;

6.2.3实体安全管理

(1).实体安全主要涉及信息系统的硬件及其运行环境,其安全与否对网络、软件、数据等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2).主要考虑:场地环境安全(场地、空调系统、防火管理)、硬件安全(硬件档案、防电磁干扰、防电磁泄漏、电源安全)、介质安全(分类存储管理、注意七防、定期检查清理)等各类实体的安全。

6.2.4网络安全管理

(1).网络资源包括:主机系统、终端系统、网络互联设备。

(2).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分段与VLAN、防火墙技术、VPN(虚拟专用网)、入侵检测、病毒防治等。

6.2.5软件安全管理

(1).一个信息系统由人员、硬件、软件、数据、操作规则等五要素组成。

(2).软件安全问题:信息资产受到威胁、软件应用安全问题。

(3).系统软件安全管理:系统软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应用支撑软件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和恶意程序及防治。

(4).恶意程序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恶意程序是指未经授权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进入用户计算机系统中,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甚至危害或破坏系统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破坏性、非法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6.2.6数据安全管理

(1).安全的数据库的基本要求:

?可用性即易用性——用户界面友好、合法用户可以便捷地访问数据库;

?保密性——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保密、访问控制;

?完整性——物理数据库完整性、逻辑数据库完整性、数据库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可维护性——可审计、备份策略。

6.2.7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用户及其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日志与审计、数据备份等

6.3数据加密技术及其应用

6.3.1阐述数据加密的基本模型及其不同密码体制。

加密C=E(M,Ke)

明文M<---------------------------------------->密文C

解密M=D(C,Kd)

当Ke=Kd,称加解密算法为对称密码体制,当Ke≠Kd,称加解密算法为非对称密码体

制或公钥体制。

6.3.2机密技术及其应用

(1).RSA算法:略(P176);

(2).利用公钥加密技术进行身份认证的原理:略(P178);

(3).基于PKI的认证服务系统的组成: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是一个基于公钥加密技术的安全技术体系,它是硬件产品、软件产品、策略和过程的综合体,其核心任务是创建、管理、存储、分配和吊销用户的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一个证明用户身份的电子文书,即一个由用户公钥、身份信息等数据字段构成的记录。一个基于PKI的第三方认证服务系统至少包括:用户、证书、注册机构(RA)、证书机构(CA)、证书库、作废证书库等实体。

(4).互不信任的互联网用户A和B都信任第三方机构CA,三者都有各自的公钥和私钥。A和B将各自的公钥(Pa、Pb)和身份信息等交给CA保管,CA通过它的私钥加密签名(保证其真实性),并公布于众。A、B通信可用对方公钥(CA公布的证书)加密,A、B可用保存在各自手中的自己私钥解读,或A、B利用自己私钥给通信签名,A、B 通过CA认证的对方证书,确认其身份和内容。同时如果在通信过程中内容有变化,则数字签名自动消除,从而保证信息一致性。

第七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7.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化进程:

管理对

管理手段管理人员

电子数据处理(EDP)

1950~60年代原始数

计算机计算机主管

管理信息系统(MIS)

1960~70年代信息管理信息系

信息系统主

信息资源管理(IRM)

1970~90年代信息资

企业组织战

信息主管

知识管理(KM)

1990至今

知识知识管理知识主管

7.1.1企业及其经营管理

(1).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满足社会效益而获得利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制度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2).企业分类:

?按承担经济责任划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服从有限公司等。

?按所有制划分: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

?按产出性质划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运输业、服务业等。

?按产业性质划分:第一产业企业(农业、矿业等)、第二产业企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企业(服务业等)

?按生产、产品及销售形态划分:水泥加砖块的传统企业、鼠标加砖块的传统E化企业、虚拟企业等。

?按生产规模划分: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

?按业务范围划分:国际化(也称全球化)或跨国企业、外贸企业、国内企业等。

(3).持续经营和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4).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取决于消费者需求情况、同质性企业竞争情况、供给情况、政府法规、政策和服务和企业自身条件等内外部环境因素。

(5).掌握信息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速度快慢,进而能否制定出好的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生产计划,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这正是企业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7.1.2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1).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2).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战略、客户、资源和运作等方面的能力组成,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

(4).阐述企业信息资源内涵。

(5).从技术层面,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完成构建信息网络、开发信息系统、利用信息资源等三个层面的工作。所以,网络、信息系统和信息是企业信息化进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企业信息资源。

(6).常用的信息系统:

?OA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EC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CRM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SCM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IP 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

?DSS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7).企业信息:指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所需的一切有用信息。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五个实体:企业内部信息、消费市场信息、供给市场信息、政府监管与服务、同行业竞争信息。

(8).企业信息可分为:沉淀信息、积累信息、即时信息。

(9).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企业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

?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提高企业各种业务和管理活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和最大化的目标。

?它是一项典型的组织系统工程,需要完成工作: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项目实施,信息系统应用。

7.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7.2.1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

?按内容划分:政治信息(情报)、军事信息(情报)、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

?按信源划分:内生信息、外生信息。

?按信息流通方式和传递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保密信息;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 摘要 信息资源是一种资源,过去,对资源的理解限于自然资源,随着认识的进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资源就是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高素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鉴别力、果敢的创造力、协调的控制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 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本文从四部分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第一部分,分三章节阐述网络信息资源流。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从人文、技术、经济学、角度说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第四部分,从管理人员角度、信息资源角度、构建系统角度指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已走过十余年历程。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发布、传播、开发和利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根据本课题提出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论,从网络信息资源概念辨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和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探讨,并结合国内外现实,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提出了系列观点和对策建议,对促进和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流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理论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基础标准化法规体系建设现状

物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物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列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开发方式? 答:(略)①自行开发;②委托开发;③合作开发;④二次开发。 2、什么是物业信息,物业信息有何特点? 答:物业信息:就是关于物业的知识,是人们在物业的产生、交易、维护、处置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关系处理的各种记录、文件、合同、说明、图纸等资料的总称。 物业信息的特点:①普遍性;②传递性;③变换性;④共享性;⑤相对性;⑥时效性。 3、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将呈现如下特点: ①管理理念上更加注重关怀客户,以客为尊,强调管理即是服务,寓管理于服务的思想,一切物业管理工作均围绕客户展开,走以优质服务特色服务创品牌,规模经营特色经营创效益之路。 ②在管理手段上力求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以此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③在软件开发模式上不断更新。 ④在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上更趋于智能化。 ⑤在树立企业形象上更加注意承担社会责任。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是:系统整体性能更趋于智能化,在软件模式方面从传统的C/S模式向B/S模式转变。 4、请简述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典型开发方法? 答:常用的典型开发方法大致有四种: ①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②原型设计法; ③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④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开发方法。 5、物业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情况如何? 答:系统通常的基本要素:(略) ①系统主体;②系统客体;③系统过程;④系统基础; ⑤系统方法;⑥系统工具;⑦系统保证。 6、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功能模块? 答:(略)①房产管理模块;②住户/业户管理模块; ③设备管理模块;④行政管理模块; ⑤安全管理模块;⑥环境管理模块; ⑦社区文化管理模块;⑧财务管理模块; ⑨系统管理模块。 第二章 1、请说明数据和信息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信息与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而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使之成为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组数据。信息来源于数据,但又对数据给予解释,揭示了数据的内涵。信息作为数据的载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传播,但无论何种形式都不能改变其基本的内容。 2、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对物业信息资源实施哪些处理? 答:输入环节主要是获取和收集源数据的活动,处理环节主要是将数据转换或者变换为有用的输出;输出环节通常以文档、报告或者业务数据的形式呈现有用的信息;反馈环节主

信息资源管理02378最新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资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信息资源:人类社会活动中经开发等积累起来的信息及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管理者为达到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等活动中的利用规律,以此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 练习题 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答: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2、阐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答: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

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习题

第七章信息的管理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 信息资源有学科分类和主题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一般而言,学科分类由权威机构发布,成为全社会或行业所遵守的标准。主题分类方法则有一定的随意性。 【试题】 1.下列不属于信息管理的是( B ) A. 学籍管理 B. 需求分析 C. 整理电子通讯录 D. 网页制作素材管理 2.目前广泛使用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类方法有学科分类和主题分类两种。以下应用实例中所使用的分类 方法属于学科分类的是( A ) A.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 搜狐网站的分类搜索 C. 中国菜系的分类 D.机动车牌照号码分类 2、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义 管理伴随着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发布等信息活动的整个过程。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试题】 3.信息资源管理非常重要,是因为( A ) A. 信息资源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通常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较好的管理 B. 信息资源只有经过管理后,才能被人们利用 C. 不经过管理的信息资源是没有利用价值的 D. 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依赖,但程度不高 3、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价值,为正确决策提供大量准确的、全面的和及时的信息资源支持,是知识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试题】 4.下列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不管哪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 B.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管理将最终取代其它的管理方式。 C. 用手工管理方式来管理信息资源具有直观性强、存取方便等特点。 D. 信息资源管理是专业人员的事情,和一般人无关 4、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人工管理灵活、简便,无需依赖环境设备,但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管理比较困难。 文件管理以文件和文件夹为信息单位,方便了信息的整理、加工和检索,但需要人与计算机的高度交互。 数据库信息管理便于信息的分类、排序、检索、统计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但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适合于大数据量、专门化的信息资源管理。 【试题】 5.某学校有在校学生3600人,要管理所有学生的学籍数据,你认为可以有效管理并能实现高效检索的方 法是( D ) A. 把学生的学籍数据记录在纸上 B. 使用Word 中的表格 C. 为每位学生在计算机中建文件夹 D. 开发学生学籍应用系统 6.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要对它进行管理,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常见信息管理方法的是( D ) A. 数据库管理 B. 人工管理 C. 文件管理 D. 自然管理 7.某学校举办运动会采用了运动会管理软件,赛前能自动生成比赛秩序册,比赛时很方便就能查找出某 项目的实时成绩与团体总分等数据,这种做法采用的管理方式是( C ) A. 文件管理 B. 智能管理 C. 数据库管理 D. 人工管理 8.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库管理的是( C ) A. Word整理读书笔 B. Excel管理个人财务 C. Access管理个人资料 D. Flash制作电子相册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是( D ) A. 对信息资源按照一定方法进行分类组织 B. 提供信息的查询服务 C. 对信息资源进行更新 D. 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 二、信息资源的管理 1、用软件工具进行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利用软件工具进行个人日常事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一般方法是根据管理需要编制或下载软件工具,将其安装到计算机中,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等管理工作。【试题】 10.王东同学负责管理班费收支,你建议他使用的管理办法是( B ) A. 将班费收支情况记录在Windows"附件"中的"记事本"中 B. 用Excel表格记录班费收支情况 C. 记录在电子词典的"个人财务"中 D. 记录在自己的Blog中 11.对于中学生来说,利用电子表格可以做的事情是( A ) A. 管理个人财务,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B. 管理班级电子相册,留下美好记忆 C. 管理学科听课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D. 管理教材和教辅资料,方便学习 2、用PDA管理日常事务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俗称掌上电脑,是常用的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可以记录个人日程安排、待办事项,具备电话簿、计算器、电子词典等功能,还可以与计算机相连进行信息交换。【试题】 12."个人数字助理"的英文缩写是( C ) A. PC B. MP3 C. PDA D. FTP 13.PDA(个人数字助理)的功能日益丰富,已经成为人们的好助手。小明同学想用PDA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 划,可以使用其中的功能是( C ) A. 科学计算 B. 英语词典 C. 事务管理 D. 电子邮件 3、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文件有许多属性,最重要的属性是文件名、存储位置和内容。文件名由主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连接。文件的扩展名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型。文件可分为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可执行文件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通常以exe做为文件的扩展名;数据文件如文本、表格、图形、声音、视频等,常见的数据文件类型扩展名如下: 图像:jpg、gif、bmp、png、psd、wmf、tif等。动画:swf、fla等。表格:xls、幻灯片ppt 文档:txt、rtf、doc、wps、pdf等。音频:mid、wma、mp3、cda、ape、ra、wav等。 视频:flv、wmv、mp4、mpeg、mpg、rm、avi等。压缩文件:rar、zip、arj等。 【试题】 14.黄胜买了一台计算机,配备了一块160GB的硬盘, 其资源管理器的部分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当前可见的硬盘分区有三个 B. F盘是计算机硬盘的一个分区 C. F盘是光盘驱动器 D. 资源管理器能管理计算机资源 15.小赵今年新分配到学校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主任经常为在计算机中 找一个文件忙得焦头烂额。为便于今后的查找,小赵应帮助领导整 理文件的方法是( C ) A. 将所有文件打印出来,分类装订 B. 在Excel表中建立各个文件的具体路径 C. 新建不同的文件夹,将文件分类收集 D. 把所有文件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 4、用浏览器的收藏夹管理网站资源 收藏夹是浏览器提供的管理工具,可按主题分类,通过创建、重命名、删除等操作,分类管理常用网站【试题】 16.在上网浏览时,人们通常会将喜爱的网站或网页地址存放在( D ) A. 标题栏 B. 电子邮箱 C. 状态栏 D. 收藏夹 17.张凡在暑假期间到外地旅游时,拍摄了许多风 景照片,他准备把其中质量较高的挑出来冲 印。如图所示,要同时把DSCN2912、DSCN2915、 DSCN2925文件挑选出来,可用什么方法?( A ) A. 按下Ctrl键后,再依次单击各个文件 B. 按下Alt键后,再依次单击各个文件 C. 按下Shift键后,再依次单击各个文件 D. 直接用鼠标拖动选择 5、用Blog管理网上资源 Blog(Weblog,博客或网络日志)是网络上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存储信息资源的工具,可用来保存学习笔记,上传文档、图片、声音、视频文件等资源。 【试题】 18.我们利用因特网可以申请自己的个性博客空间。下列关于博客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它是继E-mail、BBS等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 B. 博客基于网页,采用类似于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目录 1、论文提纲 (1) 2、内容摘要 (2) 3、正文 (3) 4、参考文献 (8)

论文提纲: 1、网络信息资源含义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存储数字化;(2)表现形式多样化;(3)以网络为传播媒介;(4)数量巨大,增长迅速;(5)传播方式的动态性;(6)信息源复杂;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4.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内容摘要:本文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多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式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网络信息资源含义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的身。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

物业信息管理系统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

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业名称: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完成本模块作业的计算机硬、软件环境: 硬件 CPU:奔腾4 1.7 内存:512MB 硬盘:80GB 软件操作系统:W?ndowsXP(中文版) 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 6.0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作业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业的不断的完善,大型的房地产企业结构中,物业管理的部门结构成为其中的一个细化,目前国家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已将是否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列入了物业管理公司评定级别的项目之中。此举大大推动了“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而物业管理部门成为与业户零距离接触的终端部门,物业管理系统的作用不但使得繁重的手工工作变的简单化,并且能够使得业户对物业的了解更加透明化。 二.物业管理系统开发概述 在开发系统时,我们分析并比较了当前流行的几种系统开发方法。我们认为,“生命周期法”是MIS开发的基本方法。尽管这种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的基本思想、开发步骤、开发工具是可以遵循和使用的。 基于本系统规模较小、功能比较简单、信息量不大的特点,所以仅使用了生命周期法中的核心环节,即: 系统调查,进行业务分析 系统分析,运用结构分析法、数据流程、数据字典等工具,确定 系统功能 系统物理(或详细)设计,根据确定的系统功能,选择合适的软 硬件环境,确定模块结构与数据库的建立 程序设计,选用Visual FoxPro 6.0为开发工具,编制相应的应用 程序。 三.业务分析 1. 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主要考虑小区物业管理的普遍要求,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1 信息技术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 IT )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 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1.2 信息化 :由于信息、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 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 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1.3 信息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1.4 资源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 的客观存在形式。 1.5 信息资源 :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 广义包括 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 1.6 信息资源管理 :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运用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2.1 组织战略 :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 2.2 信息化规划 :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 步骤、 人 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 2.3 信息化战略规划 :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 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 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 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 织信 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 ---- 组织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架构等,为组织信 息化建设 的实施提供一幅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进 程。 2.4 信息化战略 :即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制定或调整组织信息化的指导纲领。 2.5 信息资源规划 :(简称 IRP , information resource panning )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 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 划。 2.6 职能域 :也称职能范围、业务范围,是指主要管理活动领域,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或组织,职 能域不同。 2.7 主题数据库 :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 2.8 数据标准化 :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2.9 信息化项目规划 :是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需要精心地安排和科学地计划, 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 按时、优质地完成。 2.10 信息化组织 : 是指为了达到信息化的目标,设立科学的组织机构, 对各类资源 (人员、 资金、 物资、技术等)和活动进行统筹协调,以发挥最大效用。 2.11 信息化组织机构 :广义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狭义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 IT 部门)。 2.12CIO 机制 :是以组织 CIO 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1 信息系统 :(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IS )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 维护 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3.2 信息系统资源 :是由各种组成要素或者子系统资源构成。

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小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规划 开发背景 物业管理在手工操作时代,工作程序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浪费了小区物业的资源,不能及时了解业主的各项需要、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使物业管理水平大打折扣。物业管理系统是现代小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可以提升小区的管理水平,使小区的管理更加方便,同时确保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与现代的思想相结合,建立现代化的小区是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小区现状 根据初步调查,目前小区拥有少量计算机,大多数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操作知识知之甚少。小区没有采用任何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计算机仅仅进行文字录入、处理,导致工作繁琐、重复性大,小区物业资源浪费严重。计算机在小区的主要功能停留在核算统计方面,无法应用到各个管理部门,即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小区的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几乎都是手工操作方式,数据量大,使得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现差错,效率低下。另外,小区是凭借单据实现部门间的作业顺序、业务关系,单据一般由业主传递,使得业主要在各个部门间奔波,业主满意度低。由于整个业务流程都采用了手工方式,一些供需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传给管理者,造成信息滞后,不利于小区的物业管理。 开发原因 基于上面的小区现状可知:小区的主要问题是手工操作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经 济效益不高。许多繁琐、经常性、重复性的工作本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却困 扰着工作人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小区业务繁琐,各个部门的工作 人员工作量就会加大。由于数据处理都由人手工操作,业务繁琐,需要一套管理 信息系统帮他解决目前的主要问题以及小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对该小区原系统的运行、实践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原系统计算机的应用只是收集、存储等信息,但都是以 WORD 文档的形式存储的,其功能仅停留在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一般功能,而没有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小区服务。为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开发一个对小区进行全面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已势在必行了。 系统目标 小区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小区综合管理的需求,改变小区现有的管理模式,加速小区管理的自动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而建立的一个整体性的小区物业管理操作系统。它可以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为提高物业各方面的效益服务。系统的总目标是:用信息来支持小区的管理和小区的业务操作,用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代替原有手工管理方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具体如下: (1)改变过去手工操作,建立计算机系统操作,采用人机对话方式,界面美观友好,操作方便,更加快捷,提高效率。

2008年04月份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

2008年04月份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A. 材料与资金 B. 资金与能源 C. 材料与人力 D. 材料与能源 答案:D 2. 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A. 第一资源 B. 物质资源 C. 第二资源 D. 人力资源 答案:A 3. 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称 为是基于() A. 数据量 B. 数据库 C. 信息量 D. 存储量 答案:A 4.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A. 资源管理过程 B. 信息活动过程 C. 信息管理过程 D. 信息流通过程 答案:B 5.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负责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 终用户之间、开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关系等任务的是() A. 项目经理 B. 过程管理小组 C. 项目支持小组 D. 系统工程小组

答案:A 6. 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A. 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 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C. 近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效益 D. 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答案:B 7. 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积累的资料包括() A. 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B. 系统故障情况、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信息 C. 有关工作数量、系统的维护修改、工作效率等信息 D. 系统故障、人员培训、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答案:C 8. 假定一系统建设需交付60千行源代码(60KDSI),模型参数为C1=3 .0,K1=1 .12,根据COCOMO基本模型计算得开发工作量MM=() A. 201 .6人月 B. 205 .4人月 C. 294. 2人月 D. 335. 7人月 答案:C 9.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现代() A. 计算机技术 B. 多媒体技术 C. 数据库技术 D. 信息技术 答案:D 10. 在国民经济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构造及其内在关系指的是标准体系的() A. 管理结构 B. 内部结构 C. 经济结构 D. 空间结构 答案:D 11. 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A. 国家标准 B. 企业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绪论 小题 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 (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 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 第六章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课前索引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解了网络信息资源这种重要而又独特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多个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进行了详细论述。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并对搜索引擎这一众所周知的最常用网络检索工具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在此基础上,本章从检索技术的角度,对网络检索技术做了较大篇幅的讨论,并结合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了案例分析。本章最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进行了研究。 【学习目标】 1、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法; 3、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 4、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 5、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作用; 6、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学习指南】 本章的重点是第1节、第3节、第4节。 【预习思考题】 1、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有哪些类型? 2、和传统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什么特点? 3、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主要有哪些方法? 4、请简述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具体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主要有哪些? 5、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有哪些? 6、搜索引擎主要有哪些类型?各类搜索引擎各有什么特点? 7、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本节内容 一、网络信息资源类型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网络信息资源从内容范围上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学术信息,教育信息,政府信息,文化信息,有害和违法信息等。 第二,按信息源提供信息的加工深度分,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等。 第三,依据信息源的信息内容则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以下类型:一是联机数据库,即各类数据 库是联机存储电子信息源的主体。二是联机馆藏目录。三是电子图书。四是电子期刊。五是电子报纸。六是软件与娱乐游戏类。七是教育培训类。八是动态性信息。 第四,如果认为网络中的信息存取方式所要达到的功能是在简单地模拟和再生人类信息传播方式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B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A、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国家信息化 D、区域信息化 2、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不包括( D ) A、政府信息资源 B、企业信息资源 C、公共信息资源 D、公有信息资源 3、下列不属于组织战略的是( C ) 。 A、总战略 B、经营战略 C、信息化战略 D、职能战略 4、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不包括( D ) A、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 B、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 C、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 D、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5、有关信息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B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绝大部分数据是不持久的 C、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D、信息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信

息检索、统计报表 6、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环节不包括( A )。 A、代码传输转移环节 B、内部控制环节 C、数据传输转移环节 D、数据环节 7、信息传递的程序不包括( D ) A、完成信息采集检索 B、选择信息传递工具 C、接收使用信息 D、实施信息查找 8、( A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的语言和工具。 A、元数据 B、标引 C、主题数据库 D、基本表 9、( A ) 是最重要的部分。 A、标准化技术 B、标准化设施 C、标准化术语 D、标准化管理过程 10、有关标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化可以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 B、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 C、标准化便利技术协作 D、标准化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11、恶意程序的特点不包括( B )。 A、破坏性 B、传染性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2.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2. 稀缺性 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1. 共享性 2. 时效性 3. 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 4. 不同一性 5. 驾驭性 6. 累积性与再生性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1.可以根据哪些标准来划分信息资源类型?一,二,三次信息资源之间有何联系? (1)按信息载体划分(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分) 印刷型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声像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 (2)按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联系:一次信息是指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者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的,制作和发布的信息,又称为原始文献或者第一手资料。二次信息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的信息,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编辑,出版或者积累起来的工具性信息资源,又称为二手资料。三次信息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的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信息。 2.文本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文本类信息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 1. 图书 2. 期刊 3. 会议文献 4. 学位论文 5. 专利文献 6. 研究报告 7. 政府出版物 8. 标准文献 9. 产品资料10. 文书档案 3.数据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各类资源的来源。 经济数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4.简述数据挖掘的过程,方法,应用领域。 过程:数据集成→数据简约化→实施挖掘→评价→表示 方法:采用较多的技术有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例如:生成区别性概念描述的方法有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常用的构造分类器方法是决策树,选择树。线性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技术也可用来挖掘分类规则。 应用领域:金融业,保险业,零售业,科学研究,医疗,电信,司法,故障诊断等行业。 5.试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原则,策略,模式和关键技术。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姓名:马超 学号:201102340242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2班 2014年6月

Theory of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IRM) Studment Number:201102340242 Studment Name: Ma Chao College: College of LiShan Speciality:Informatia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an System Class: LiShan Class Two 2014-6

【摘要】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特征进行了包括其定义在内的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并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起源于图书情报管理、政府文书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和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还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期时、成熟时期和变革时期等四个时期,并对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起源发展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IRM),and points out that the NIRM originates frOm the ibrary manage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the government Iiterature management,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civi infor mation service etc.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NIR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that is,the embryotic,the formation,the mature and the change period,also reviewed and summa rized the situation of NIRM online system based on the center of single computer,the local network,the wide network and Internet,an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IRM),make us better to manage the network informaatian resources. Key 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NIRM origin development

2008年-2016-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历年真题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A.材料与资金 B.资金与能源 C.材料与人力 D.材料与能源 2.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A.第一资源 B.物质资源 C.第二资源 D.人力资源 3.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称为是基于() A.数据量 B.数据库 C.信息量 D.存储量 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A.资源管理过程 B.信息活动过程 C.信息管理过程 D.信息流通过程 5.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负责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终用户之间、开 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关系等任务的是() A.项目经理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系统工程小组 6.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A.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C.近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效益 D.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7.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 积累的资料包括() A.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B.系统故障情况、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信息 C.有关工作数量、系统的维护修改、工作效率等信息 D.系统故障、人员培训、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8.假定一系统建设需交付60千行源代码(60KDSI),模型参数为C1=3.0,K1=1.12,根据COCOMO基本模型 计算得开发工作量MM=() A.201.6人月 B.205.4人月 C.294.2人月 D.335.7人月 9.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现代() A.计算机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信息技术 10.在国民经济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构造及其内在关系指的是标准体系的() A.管理结构 B.内部结构 C.经济结构 D.空间结构 11.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区标准 12.信息资源管理设施是信息资源活动的() A.管理基础 B.数据基础 C.物质基础 D.硬件基础 13.我国有关部门以波拉特的体系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把信息产业分为两大部分,即信息产品制 造业和() A.信息设备业 B.信息服务业 C.信息传播业 D.信息管理业 14.软件质量的主要特性中,整个软件或其中一部分能作为软件包而被再利用的程度是() A.功能性 B.重用性 C.易使用性 D.可扩充性 15.从用户的角度看,软件生存期的阶段是() A.软件开发、软件产品使用 B.软件开发、初期运用、软件产品使用 C.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 D.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移植链接 16.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指南》的14个文件,其中有一个文件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 发人员双方对软件的开发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这是指() A.用户手册 B.操作手册使用说明 C.软件需求说明书 D.项目开发计划 17.信息系统存在潜在的威胁和容易受到攻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系统的() A.不可靠和难于维护 B.内部复杂性和使用多样性 C.开放性和共享性 D.开发技术水平不高 18.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中,产品质量开展“三全”管理所要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指() A.全体人员、软件全部文档、全体部门 B.软件全部文档、全体人员、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C.全体部门、全体人员、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D.软件全部模块、全体部门、全体人员 19.在不同的应用和环境特性中,对于质量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实时系统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