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基础讲稿

中医学基础讲稿

中医学基础讲稿
中医学基础讲稿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

2、辩证论治

(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是在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了解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特点。

1《黄帝内经》是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典,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2《难经》对内经学术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发挥,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奠定基石

4《神农本草经》最早药学专著奠定了药物学发展的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

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

(2)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要明白辨证论治的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病、症、证三者的概念和区别。“病”是疾病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

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的经典著作,了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代表性医学成就著作和人物。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整体观、辩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概念的形成、

2、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3、阴阳的特性

4、阴阳的相互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病理变化

4、指导疾病诊断

5、指导疾病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阴阳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代表1。两个相互对立事物2。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个方面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医原“天地与人,不外阴阳二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特性:相关性指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普遍性。相对性体现在阴阳的可分性、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原来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规定性体现在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哲学中矛盾范畴适用于一切领域,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还有一些特殊规定,是一种有限具体的矛盾形式,主要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一旦超出涵盖的范围,就会失去效力。三.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方面的属性

2.阴阳互根互用: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蕴涵有对方。互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互用,在相互依存基础上阴阳双方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关系。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3.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彼此消长基本形式: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彼此消长基本形式:此长彼长,此消彼消。“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4.阴阳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人体结构

阳:上部体表背部六腑心肺气心阳肾阳

阴: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肝肾血心阴肾阴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机能属阳物质属阴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产生归根结底是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阴阳偏衰

阴阳两虚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全部疾病总体分为阴证、阳证、阴阳相间三类

四诊:“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八纲辨证:阴阳为总纲阴:里、寒、虚证

阳纲:表、热、实

5.用于疾病的治疗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6.用于归纳药物的性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

阴:寒凉酸苦咸沉降收敛

阳:温热辛甘淡升浮发散

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1、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

2、五行的特点

3、事物属性五行分类

4、五行的生克关系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2、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3、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生长、柔和、曲直

2.火的特性;温热、上升

3.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沉降、肃杀、收敛

5.水的特性: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1.归类的方法:

(1)取象比类法:找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然后进行比较,将相互类似的事物归成一类。如;东方与木:日出东方,东方乃太阳升起的地方,木有()特性。故东方归属木。

(2)推演络绎法:

根据已知某事物的特性(或五行归属),推测联系与已知事物有较为密切的事物,然后归纳在一起。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与目。因此胆、筋、爪、目皆属于木。

2.常见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相生、相克事物运动变化正常规律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和阴阳平衡

(1)五行的相生:

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②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

③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的相克

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②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③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①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②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2.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某些病理现象

(1)五行的相乘

①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克制太过。

②相乘顺序:

木[乘]→(土)→()→()→()[乘]→(木)

③导致相乘的原因:

1)克的一方太强2)被克的一方太弱

(2)五行相侮

①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②相侮顺序

木(侮)→金(侮)→火(侮)→水(侮)→土(侮)木

③相侮的原因

1)被克一方变强(所不胜一方变强)2)克的一方变弱(所胜一方变弱)

(3)五行母子相及:

①含义:“母”或“子”一方的太过或不足,而导致其“子”或“母”的损耗或不足。如:火太旺,耗伤木→()病累()而木不足导致生火无力→()病及()

综上所述: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克制太过所致,是相克的异常变化,而五行间的母子相及则是五行相生的异常变化。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3.用于疾病诊断

4.用于疾病治疗

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确定治疗原则

制定治疗方法

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脏腑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脏腑学说的特点,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功能和系统联系,掌握六腑的主要功能、奇恒之腑(脑、女子胞)功能特点。了解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概述:

1、脏腑分类(生理功能特点分)

(1)五脏——()()()()()

(2)六腑——胆、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1)化生和贮藏精气

(2)“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3、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1)受盛和传化水谷

(2)“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4、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藏而不泻

5、中医脏腑研究的特点

(1)对脏腑的微观结构研究甚少

(2)注重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3)对脏腑的定位也比较笼统

Ⅰ、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一)位置;胸腔之内,两肺之间,横膈膜之上,外有心包

(二)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病理上:心气不足或衰竭——血行不畅、甚或停止——危及生命

*** 血液运行的条件:1、脉管通畅2、血液充盈3、心气充沛

2、心主神志

心具有主宰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①主宰生理活动——心决定着脏腑活动正常或不正常,决定着生命的存和亡

*** 故有“心者,君主之官”、“心者,生之本”②主宰心理活动——“心者,神明出焉”“心者,神之变也”

3、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1)与形体的关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主身之血脉,心血能上濡头面。

(2)与官窍的关系——在窍为舌

心之气血能上濡于舌,而舌则知五味。

(3)与情志的关系——在志为喜

心能主血脉则喜乐有度;而喜乐有度则心脉畅达

***** 病理上:过度表示——心气涣散,注意力不集中。

4、与体液的关系——在液为汗(精神性出汗)

(1)人体出汗的形式——散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

***散热性出汗——因气候炎热等原因导致体内温度上升(或生热),此时通过出汗而散热。

***精神性出汗——人在精神紧张时或受惊时出汗

二、肺

(一)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位置最高,故称为“华盖”。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1)肺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气的正常运动(宣降运动)保证肺的呼吸均匀和调,使浊气得以排出,清气得以吸入(3)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2、通调水道:

肺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肺的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皮毛

肺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送→肾、膀胱

*****病理上:

肺失宣发→水液不达皮毛而聚于腠理→无汗甚或水肿

肺失肃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小便不利、水肿

3、宣发和肃降

肺的宣发(1)将卫气宣散到全身、肌表温养脏腑皮毛,调节腠理的开合作用(2)排出体内的浊气(3)将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

肺的肃降(1)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2)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输布(3)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4、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2)治节:肺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血津液起治理调节作用——肺主气,肺朝百脉,肺通调水道。(三)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肺在志为悲忧

2、肺在液为涕

3、肺与形体的关系——肺合皮,其华在毛

(1)肺将水谷精微布散皮毛,使皮毛滋润,毫毛光泽

(2)肺宣发卫气到皮毛起温养抗邪和控制汗孔开合作用

4、肺在窍为鼻

三、脾

(一)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在胃的左方。

(二)生理功能

1、主运化——对饮食水谷的转运和消化吸收

(1)运化水谷:

1)帮助胃肠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

2)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3)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液

1》摄入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以布散到全身

2》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肺和肾

2、主升清:

1》将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

2》维持腹腔内脏的位置。

3、主统血

脾气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溢出脉外。

(四)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1.与形体关系——脾主四肢肌肉。脾气的升清和散

精作用。将水谷精微输送至人体的四肢并濡养肌肉。

2.与官窍关系——开窍于口。其体在唇脾主运代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则口唇红润,且口能纳食。3.与志的关系——脾在志为思。

脾气健旺,水谷精微与气血化生充足,则思维敏捷。

病理上:过度思虑则伤()。

4.与体液的关系——脾在液为涎生理上: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津液上注于口而为涎,以助消化饮食物

病理上:脾胃不和则导致涎液分泌增多,发生口涎自出(口角流涎)

四、肝

(一)位置: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藏血——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贮藏血液——肝内有一定量的血液

②调节血量——能调节人体各部的血量。当机体某一部位活动较剧烈而频繁时,该部位的血量就增加,反之就减少。而当人体处于休息安静时,大部分血液就归藏于肝

③防止出血——肝能协助脾脏使血液收摄于血脉之中。

2、肝主疏泄

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肝主疏泄对人体的影响

(1)对气机的影响——调畅气机

病理上: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或气不行血,前者又称为肝气

保证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

****病理上: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或气不行血,前者又称为肝气郁结,后者称为气滞血瘀。(2)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助脾运化

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气机通畅,也保证了脾升胃降二者之间的协调

*****病理上

肝失疏泄→脾气不升→腹痛腹泄

肝失疏泄→胃气不降→嗳气呃逆

(3)对情志的影响——调达情志

肝主疏泄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情志活动亦正常

****病理上: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郁寡欢,情志压抑

肝火亢盛→心烦易怒

情志异常如暴怒、郁怒→肝失疏泄

(4)对胆的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排泄通畅

****病理上: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郁滞或胆气上逆→胁痛、口苦

(5)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调节生殖能力

肝主疏泄则男子精液排泄通畅有度,女子经血排泄正常

(三)肝与形窍志液等的关系

(1)与形体的关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之精血能濡养筋脉,使筋脉柔和而不挛急。

(2)与官窍的关系——开窍于目

肝藏血,肝血能濡养双目。

(3)与情志关系——在志为怒

怒→肝气上逆

肝火上炎→急躁易怒

(4)与体液关系——在液为泪

五、肾

(一)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側,左右各一。

(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肾藏精——贮存、封藏精气

(1)精的含义

1》广义之精:一切精微和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又称精气。

2》狭义之精:生殖之精,禀受于父母,又称“先天之精”

(2)肾所藏之精的来源: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出生之前,肾中精气纯为先天之精

出生之后,是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融合

(3)肾藏精的生理效应:

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A.肾精化生肾气促进机体生长

B.肾中精气充盛产生“天癸”,促进了发育和生殖

*男子16岁产生天癸女子14岁产生天癸

*天癸:是人体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肾阳作用——对机体的温煦、运动、气化和兴奋起促进作用,是全身脏腑阳气之根又称“元阳”肾阴作用——对机体起滋润濡养作用是全身阴液之本,又称元阴。

2、肾主水——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

(1)对参与水液代谢各脏腑的调节作用

(2)本身也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

***肾阳的蒸腾气化,将大部分津液输送到全身,而将部分废液向下注入膀胱。

3、肾主纳气——帮助肺脏的吸气功能

(三)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1、与形体的关系——肾生髓主骨,其华在发

1)肾藏精化生骨髓以养骨。

2)肾藏精化血以养发

2、与官窍的关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1)肾精上濡耳窍,使耳聪慧,反应敏捷

2)肾精充盛——前阴之排尿,生殖能力,后阴之排泄正常

3、与“志”关系:

肾在志,为()

*****肾中精气充盛则不易惊恐

4、与“液”的关系——在液为唾

唾液分泌与肾中精气及肾中阴阳盛衰有关。

肾中精气充盛,阴阳平衡则唾液分泌正常。

Ⅱ六腑

概述:1、六腑的内容:

即:胆、()、()、()、()、三焦

2、六腑共同生理功能

传化饮食与水液

3、六腑传化饮食与水液的过程

(清者)↓(胆汁)

饮食物(胃受纳)→胃(腐熟消化)→小肠(分清泌浊)→全身↓

体外←尿液←(浊中之清)膀胱←大肠(浊)→粪便→体外(燥化传化)* * * * * 三焦是整个循行的通道

4、六腑的生理特点

(1)“泻而不藏”(2)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一、胆

(一)位置;位于肝之短叶之间,与肝相连

(二)胆的生理功能

1、贮存胆汁

(1)胆汁的生成——肝之余气所生

(2)胆汁的作用——参于饮食物的消化

2、排泄胆汁

在肝的正常疏泄下,胆汁能不断地排泄

3、主决断

二、胃

(一)位置:位于横膈下,当心下位置

(二)胃脘的划分:

上脘——胃脘的上部(包括贲门)

中脘——胃脘的中部(胃体)

下脘——胃脘的下部(包括幽门)

(三)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能接受容纳饮食物并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胃为水谷之海”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气主降,能将腐熟后的饮食物下降于小肠、大肠

三、小肠

(一)位置:位于腹中,其上口与胃之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阑门相接

(二)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能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

2、泌别清浊

小肠有分别水谷精微和糟粕的功能,即吸收水谷精微和输送食物残渣到大肠。

四、大肠

(一)位置:位于腹中,其上口与()相接,其下端即肛门。

(二)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来自小肠的食物残渣与水液,再吸收其中残余水液,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传化糟粕与脾气的运化和肾的封藏、气化有关。

五、膀胱

(一)位置:位于小腹中央

(二)主要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

膀胱在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发挥贮藏尿液和排泄尿液的功能。

六、三焦

(一)三焦的概念

1、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的通道

2、指部位;即上焦(膈以上)、中焦(膈至脐)、下焦(脐以下)

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下焦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

(二)三焦的功能(六腑之一)

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

Ⅲ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的概念:即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一、脑

功能:

1、主宰生命与精神活动——脑为元神之府。

2、主感觉运动——听觉、视觉、嗅觉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都归于脑

汪昂:《本草备要》“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王清任《医林改错》“灵机之性在脑者”

二、女子胞

(一)位置:位于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阴道

(二)主要功能: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月经来潮和孕育胎儿的基本条件——肾中精气的充盛和“天癸”的到来。

*****月经来潮与心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1、脏腑学说概述

2、五脏的主要功能和系统联系

3、六腑的主要功能

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主要功能,气的运动和分类及各自生成、分布与功能特点。了解血的运行、津液的代谢过程,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精

1、精的含义:

(1)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包括气、血、津液,水谷精微(又称后天之精)。

(2)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又称先天之精)。

2、精的来源

(1)脾胃—水谷精微(后天之精)—气、血、津液

(2)肾—先天之精

二、气(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气的生气

1、气的生成来源:

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藏于肾

后天之精气——包括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

(1)自然界清气——由肺吸入

(2)水谷精气——乃脾胃对饮食物运化而成

2、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与肺的关系:肺的宣降功能,保证了肺的正常呼吸,吸入清气,呼出浊气——自然界清气不断进入体内。

(2)与脾胃的关系: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转输,产生水谷精微。

(3)与肾的关系:肾藏先天之精气,并不断接受由脾胃所化生的后天之精气。

3、气的生成的基本条件

(1)物质来源充足:即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充足

(2)脏腑功能正常:即肺、脾胃、肾等脏腑功能正常。

(三)气的运动;

1、气机的含义:气机即是指气的运动

2、气的运动形式:

(1)气的运动规律: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2)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脾的运动:脾气主升

2.肺的运动:肺气主宣发与肃降,具备升降出入四种运动

3.肾的运动:

(1)肾水的上升和肾气的蒸腾气化。

(2)肾气的降浊使过多的水液下输膀胱。

4.肝的运动

肝气主升发疏泄

5.心的运动

心火下降

6.胃的运动:胃气的下降,使腑气通畅

7.胆、大肠、小肠、膀胱的运动:以下降为顺

(四)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1)激发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生理功能

(2)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

(1)维持人体的体温

(2)温煦各脏腑组织器官

(3)温运血脉

(4)温化水液

3、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

(2)驱邪外出

(3)促进机体康复

4、固摄作用——对体内液态物质的统摄和控制

(1)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

(2)固摄汗液、尿液等一切正常水液

(3)固摄精液

5、气化作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1)精、气、血、津液各身自的生成,输布

(2)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五)气的分类

1、元气

(1)含义: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藏于肾中的气,包括元阴、元阳之气

(2)生成:由肾中精气所化生,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

(3)分布:分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

(4)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元气能推动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2、宗气

(1)含义;由肺吸入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清气结合而成并聚于胸中的气。

(2)生成:水谷之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

(3)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

(4)功能

***走息道而呼吸(推动呼吸运动)

***贯心脉而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

***主管人体的视、听、言、动

3、营气

(1)含义: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2)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化生

(3)分布:分布全身脏腑经络之中

(4)功能:化生血液——血液的主要成分

营养全身

4、卫气

(1)含义:行于脉外具有护卫作用之气

(2)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化生

(3)分布:布散脉外之全身各部,外达皮肤之中,筋骨分肉之间,内至胸腹脏腑育膜等处。(3)功能:

***温养作用:温煦人体,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调节作用:

1》司汗孔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2》调和气血

***防御作用:抵抗外邪的入侵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胃气、胆气、膀胱之气

经络之气——经气和脉气

三、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

血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肢节

*****“血府”——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

*****“离经之血”——血液不能在脉内循环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

(二)血的生成

1、物质基础——水谷精微(营气津液)

2、与脏腑的关系

1.与脾胃的关系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

2.与心肺的关系:

(1)心主血脉,心推动血行而输送营养物质

(2)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心脉化赤变成血

3.与肝的关系:

肝的疏泄条达有助于心脾的功能活动

4.与肾的关系:

(1)肾中之精也可化生血液。

(2)肾中精气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

(三)血的运行

1、血液运行的方式在脉中循环无端

2、血液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1)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心为血行的动力,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脉管中。

(2)与肺的关系——“肺朝百脉”

肺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3)与脾的关系——“脾主统血”脾气能统摄全身血液使血液行于脉中

(4)与肝的关系——肝藏血

肝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3、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1)血液要充盈

(2)脉管系统的完整而通畅

(3)心、肺、肝、脾功能的正常活动

(五)血的生理功能

1、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1)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

(2)保证脏腑组织器官发挥正常的功能

“肝(目)受血能视,足受血而能步”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血能养神。

四、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了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

******津与液的区别

(1)性状上:津——清稀,流动性大

液——稠厚,流动性小

(2)功能上

津——滋润作用

液——濡养作用

(3)分布上

津——体表皮肤、肌肉、孔窍(部分入血脉)——分布较浅

液——骨节、脏腑、脑髓——分布较深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1、来源:饮食水谷

2、参与的脏腑:脾胃、小肠、大肠

3、生成过程:饮食物→(受纳)胃→(游溢)精气→脾(运化)→津液(脾的散津)→肺(宣发布散)→全身→小肠(泌别清浊)→大肠(燥化、重新吸收)→粪便

(二)津液的分布:

1、参与的脏腑:脾、肺、肝、肾和三焦

2、输布过程:

津液(脾气散精)→肺(宣发)→人体的上部和体表

膀胱?↓(肃降)

(浊者)膀胱←肾(蒸腾气化)→全身(清者)

*****在津液输布过程中,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了津液的输布,三焦则起通道作用

(三)津液的排泄:

1、参与的脏腑组织:肺、肾、大肠、膀胱、体表皮毛

2、排泄途径:

(1)汗、呼气

津液→(宣发)体表皮毛→汗液

↘呼气

(2)尿液

蒸腾气化

津液→肾→膀胱(气化)尿液→(气化)体外

浊者

(3)粪便

津液→大肠→(燥化)粪便(含少许津液)→体外、糟粕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滋养毛发肌肤、五官九窍、五脏六腑、骨髓关节。

2、化生血液津液渗入脉中化生血液

3、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体温)

4、排泄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随汗尿粪便排出体外。

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精与气血的关系

1、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2、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

(二)气和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营气是血液的原料

(2)气能行血

***气是血行的动力,能直接推动血液循行

***气能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

(3)气能摄血

脾气能统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

2、血为气之母

(1)血能生气:血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2)血能载气:气存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对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

(2)气能行津

(3)气能摄津

2、津液对气的关系——津能载气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1、血对津液的关系——夺血者无汗

2、津液对血的关系——夺汗者无血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1、精的概念、生成、功能,

2、气的概念、生成、功能、运动及其分类

3、血的概念、生成、功能、运行

4、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代谢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经络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特点和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1、经络概述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经络的循行分布

4、经络的生理功能。

概述

1、经络的产生

1)生活医疗实践(砭刺、导引、推拿)

2)病人的感传现象

3)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

一、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经络的意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共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86》

1、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络属的脏腑组成。

(1)经脉

十二正经(十二经脉)——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阴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十五别络

十二经脉之别络+督任之别络+脾之大络

浮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皮肤表现)而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3)经筋——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与筋肉的连属部分

(4)皮部——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与皮肤的连属部分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一)经络的的生理功能

1、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气血通过经络运行全身,发挥营养作用

2、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1)脏腑与肢节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3)脏腑之间关系——表里关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3、调节机能平衡

通过针刺经络上的穴位,来调整其所络属脏腑的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1、脏腑病变通过经络传到体表,体表有病变通过经络传到脏腑。

2、得气和行气现象。

3、根据经脉循行的部位的异常体征来判断病变部位。

(二)阐释病理变化(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三、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1、分布:

1)人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躯干中线为中界)

2)上下肢的内、外侧:

内侧——阴经外侧——()经

3)络属于五脏、心包与六腑

五脏心包——()经

六腑——()经

2、命名依据

1)以手足分——手经和足经

2)以阴阳分——阴经和阳经

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

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3)以脏腑分

脏——肺经、脾经、肝经、肾经、心经、心包经

腑——大肠经、胃经、胆经、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

3、具体命名

手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二)十二经脉走向与交接规律

1、走向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2、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

***表里手经——手指端;***表里足经——足趾端

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鼻旁

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内眦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足太阴与手少阴→心中

足少阴与手厥阴→胸中

足厥阳与手太阴→肺中

(三)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规律

1、在四肢部的分布:

上肢下肢

前——太阴经(手、足)

1)阴经——内侧{中——厥阴经(手、足)

后——少阴经(手、足)

前——阳明经(手、足)

2)阳经——外侧{中——太阳经(手、足)

后——少阳经(手、足)

在内踝上八寸处以下足太阴经在中、足厥阴经在前,在内踝上八寸处以上,足太阴经在前、足厥阴经在中。

2、在头面部

1)阳明经——面部、前额部

2)太阳经——面颊、头顶、头后部

3)少阳经——头侧部

****对头痛定位具有临床意义

3、躯干部

1)手三阳经——肩胛部

2)手三阴经——从腋下走出

阳明经——胸、腹

3)足三阳经{太阳经——背面

少阳经——侧面

4)足三阴——腹面——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自内向外)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共计二十四条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阳明经与太阴经相为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2、太阳经与少阴经相为表里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3、少阳经与厥阴经相为表里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

****互为表里两经所络属的脏腑在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如:心与()相为表里,

心火亢盛则下移()

(五)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四、奇经八脉(一)概念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二)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3、与某些脏腑密切相关

督脉——肾、肝冲、任、——肝

(三)各条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与功能

1、督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脊柱后面→头顶→额部、鼻部→上唇→上唇系带(处)

(2)基本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2、任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会阴→腹部和胸部正中线→咽喉→下颌部→口唇→双侧目眶下

(2)基本功能

1》调节阴经气血——阴脉之血

2》任主胞胎

A、调节月经

B、促进女子生殖机能

C、与女子妊娠有关

3、冲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会阴→腹部挟脐上行→胸中→喉、环绕口唇→目眶下

(2)基本功能

A、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之海

B、“冲为血海”a、促进生殖的功能

b、与妇女的月经有关

4、带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肋→斜向下到带脉穴绕身一

起于季肋→斜向下到带脉穴绕身一周

(2)基本功能主妇女带下(约束带下)

5、阴跷脉

(1)循行部位

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走于)→下肢内侧(到)→前阴→腹、胸→鼻旁→目内眦

(2)基本功能

1>>主肢节运动2>>司眼睑开合

6、阳跷脉

(1 ).循行部位

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走于)→下肢外侧(到)→腹部→胸部后外侧→肩部、颈外侧→口角→目内眦→耳后

(2)基本功能

1>>主肢节运动

2>>司眼睑开合

7、阴维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小腿内侧→下肢内侧上行→腹部→胁部→咽喉

(2)基本功能

1>>维系、联络全身阳经或阴经

2>>调节气血

8、阳维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外踝下→下肢外侧→躯干部后外侧→肩→颈部、耳后→前额→头侧

(2)基本功能

1>>维系联络全身阳经或阴经

2>>调节气血

五、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循行特点——离、合、出、入

2、别络:经脉的分支,共十五条,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一条,再加上脾之大络。

3、经筋:十二经脉在筋肉关节的连属体系。

4、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

第三节体质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质的基本概念、影响的因素,了解体质的构成、标志、生理学基础及分类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1、体质的基本概念

2、构成和标志

3、生理学基础

4、分类以及影响的因素。

一、体质学说的概念:

(一)体质的含义:是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二)体质的形成

1、先天因素

2、后天因素

二、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法

1、阴阳分类法

2、脏腑分类法

3、五行分类法

4、体型肥瘦分类法

(二)常用的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1、阴阳平和质(常体)

2、偏阳体质(热体)

3、偏阴体质(寒体)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指导辨证论治

(三)指导养生

第四章病因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中医对致病因素的分类,掌握六淫概念和疫气之邪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七情内伤的概念、形成因素及其致病特点,了解饮食失宜、劳逸过度与疾病的关系。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因素和致病特点。了解其他病因对疾病的影响。

二、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概念、性质和致病特点,

(二)疫气

第二节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1、七情内伤的概念、形成因素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过度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一)痰饮

1、痰饮的形成因素

2、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1、瘀血的形成因素

2、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结石

第四节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药邪、医源性因素、先天因素)

三、本课的重点、难点

概述

(一)病因的概念: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

(二)病因学说: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

(三)病因学研究的内容: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四)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1、通过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

如:传染因素、情志因素、外伤因素

2、辨证求因——必须具备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的特点的知识

*“辨证求因”的“因”与实际感受的病因有时并不一致,因为“证”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是可变的,“寒邪”入里化“热”。“因”:则从寒→热

(五)病因的分类:

1、《内经》:分为阴阳两类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三种传变病因,即1)为内所因;2)外皮肤所中;3)房室金刃、虫兽

3、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1)为外所因——六淫

为内所因——七情

3)不内外因——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

4、现代病因分类

1)外感病因;2)内伤病因;3)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4)其他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概述:

1、外感病因的来源:自然界(外界)

2、感邪途径:肌表、口鼻

3、外感病因的致病共同点:均有肌表或浅在的临床表现

4、内容:六淫、疠气

(一)六淫

六气的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六淫的概念: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气转化六淫的条件

1、气候的异常转化:1)太过、不及、

2)非其时而有其气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

2、机体适应能力的下降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

1)途径:邪从肌表、口鼻而入

2)症状特点——浅在、肌表症状:恶寒发热,鼻塞,咽痛

2、季节性:邪气与季节有关:

春天——风邪;冬天——寒邪;夏天——()邪;长夏——湿邪;冬天——()邪

3、地域性: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

西北高原——寒邪致病东南沿海——湿热邪气致病久居潮湿——湿邪致病

(4)相兼性:常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各种六淫邪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一)风邪

1、与季节的关系:春季多见

2、性质与致病特点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A.开泄——使腠理开泄——多汗、恶风

B.阳位——易侵犯头部——头痛

易犯肺——鼻塞、咽痒、咳嗽

(2)善行而数变

A.善行—行无定处—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

B.数变——发病急、变化快

破伤风——发病急;皮疹——此起彼伏(变化快);

(3)风性主动

动——动摇不定——摇动的症状如:破伤风——抽搐

(4)风为百病之长

许多外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3、风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

(1)临床表现——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搔痒、风疹块此起彼伏,四肢抽搐,面肌痉挛、麻木或口角歪斜、头痛。

(2)常见的临床证型——外风证,荨麻疹(瘾疹),风痹,伤风感冒

(二)寒邪

1、与季节的关系:冬季多见

2、性质与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A.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恶寒

B.寒邪损伤人体阳气——伤脾阳(脘腹冷痛、吐泻);伤肾阳(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腰膝冷痛)(2)寒性凝滞

人体经脉气血凝滞——疼痛,得热痛减。如痛痹——关节冷痛

(3)寒性收引

A.腠理收缩闭塞——无汗B.经脉收缩,气血不畅——疼痛

C.筋脉收缩挛急——筋脉关节屈伸不利,拘挛作痛

(4)寒性清澈

分泌物与排泄物出现清稀状;如鼻流清涕,咯痰清稀

3.寒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

(1)临床表现——恶寒、无汗、手足厥冷、肢体疼痛、脘腹冷痛得温痛减、吐泻等。

(2)常见病证——外寒证、寒痹、寒邪犯胃

(三)湿邪

1、与季节的关系——夏季与长夏多见

2、性质与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A.阻滞气机——导致脏腑气机特别是脾胃气机不畅——胸闷、脘腹胀满。

B.损伤阳气——损伤人体阳气(多在久病后)和损伤脾阳使脾阳不振(泄泻,脘腹冷痛,水肿)***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2)湿性重浊

A.重——沉重的症状——周身困重、头重如:湿痹——关节重痛

B.浊——混浊的症状—面垢、眵多、尿浊、大便溏泄,带下病

(3)湿性粘滞

A.粘滞的症状——大便粘滞

B.病程的缠绵——疾病缠绵难愈。如:湿温病、湿痹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趋下,阴位——易伤人体的下部——下肢浮肿,淋浊,带下,泄痢,湿脚气

3、湿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

(1)临床表现——周身困重、头重、关节重痛、泄痢、水肿、面垢、尿浊、带下

(2)病证——湿痹、水肿病、带下病、风湿、湿困脾胃

(四)燥邪

1、与季节的关系——秋季多见

2、性质与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损伤人体的津液——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

(2)燥易伤肺

损伤肺阴或肺络,宣降失司—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

3、燥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病证类型

(1)临床表现——口干鼻干、咽干、唇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2)病证——温燥证(燥热相兼),凉燥证(燥与寒相兼),肺燥(燥热伤肺)

(五)热邪(火邪)

1、与季节的关系:夏季多见

2、性质与致病特点

(1)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A.出现阳热症状——恶热、高热

B、热邪易侵犯人体的上部——热邪上扰头部 头痛,耳鸣、咽痛、齿衄。

(2)热邪易伤津耗气

A.耗伤人体的津气——口渴喜冷饮,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体倦乏力。

B.热邪迫津外泄——多汗

* * * “壮火食气”热邪能耗伤人体的津气

(3)热易生风动血

A.生风——热邪引动肝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颈项强直

B.动血——热邪可加速血行或灼伤脉络——出血证(便血、尿血、吐血、衄血)

(4)热邪易扰心神

A.心神不宁——心烦失眠

B.心神被扰——狂躁不安、神昏谵妄

2、性质与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出现阳热症状——高热,面赤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A.升散——腠理开泄——多汗

B.伤津耗气——津气两伤的症状——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气短乏力

(3)暑气挟湿

暑邪常挟湿侵犯人体——发热、烦渴、四肢困重、胸闷,大便溏而不爽。

3、暑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

(1)临床表现——高热、面赤、口渴喜饮,汗多,四肢困重,胸闷,气短乏力、便溏不爽。

(2)病证——暑温病、伤暑、中暑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例如: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同中辨异"。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m2 L1 |4 G$ C! C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4 b2 N/ e! E' J) m# p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K& l4 C- G: b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k5 K& _& p7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 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 病 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 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逐中药的高额利润。$ 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实质上是重在“调理”而非“治病”,是把“养生”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理顺了,养好了,百病自然不生。 三、中医力求和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B 中医是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悬乎,但事实的确如此。 《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要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

第一篇绪论 1、秦汉时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有哪几部代表作?P3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文献中较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原则,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难经》补充《黄》的理论不足,“独取寸口”至今习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临床立法制方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 (通过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纲领,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辩证奠定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发展病因学说,“千般疢ch e‵n难,不越三条”给三因学说深刻影响。) 《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是最早的药物学典籍。 2、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名词解释,应用)P8 (一)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用阴阳概括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基本特性,说明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对立:既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二)互根互用:阴阳依存即用阴阳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已存在前提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下,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三)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对比变化。基本形式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还有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 (四)互相转化:阴阳转化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转化的条件∶内在根据阴阳依存和外部条件。 应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阐述人体病理变化,疾病诊断,疾病防治。 3、何谓五行相生相克P15、相乘相侮P16? 相生: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相互制约和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叫反侮。 4、如何根据阴阳学说p13、五行学说P18确定治疗原则?(选择题) 五行学说:以相生规律,“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克规律,“抑强扶弱”即泄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 阴阳学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9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

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

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 时间过的好快,一转眼,都已经跟老师学完了中医基础理论。已经好几年都没动过笔写过东西了。开始老师说让交作业,我都不知道如何写,如何下笔开始。考虑了许久决定写写中医相关的感想,主要是自己的感受。 学习中医,就要先学做人,医德很重要。这一点对我来说深有体会。刚开始讲课,老师就和我们讲解《大医》,主要就说学中医要精,深入探究医理,专心勤奋;还有就是医德。文中说到“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几句说的就是,有患者疾病痛苦来求治,不管是贫富贵贱,老幼美丑,是亲人还是普通朋友,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要一律同等对待。最后也说到不能依仗自己专长一心谋取财物,学医的目的是在于帮助救治别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忘记了最初学中医的那颗心。听着老师的教导,蓦然发现自己早已迷失在现实的生活中,忘却了原来自己学医的原因,在这次的课程中很庆幸自己能发现自己的过失,现在重新开始找回初心。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的三大学说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对宇宙不同层面的思考。精气学说着重于天地从哪里来的宏观思考,探求宇宙的本源为出发点:因为天地从精气来,而人从天地来,所以人的精气活动感应天地精气。精气足,身体抵抗力强。阴阳学说以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为重点,着重于考量事物的变化之规律。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体任何疾病状态都是阴邪和阳气相争的结果,只有阴阳平衡,也就是阴平阳密才是健康状态。五行学

说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构成归类于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侧重于研究一种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变化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也就是牵一发如何动全身的考量。三大哲学基础研究都有所侧重,病人本身精气足吗?——精气学说;疾病目前处于一个什么状态?阴盛还是阳盛——阴阳学说;一个脏器的疾病会对其他脏器是产生什么作用?相乘还是相侮——五行学说。我们对同一疾病的判断应该三种方法并用,不能割裂开来,并融会贯通来判断人整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的藏象理论以象识藏,就是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所以中医可以通过对象的认识,在西医学没有发现脏器有异常变化时,可提前介入,以防治疾病。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不同的医学体系。两种医学体系对于人类的健康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学是宏观整体医学,西医学是微观分析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上,西医学认为人体是各组织器官组合而成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组织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诊断上,西医学重视局部改变,强调实验室指标变化,突出机器的作用;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强调医患结合,突出四诊合参、无创诊断。在治疗上,西医学强调对抗;中医学重视“调和”,调整阴阳等等。虽然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服务的对象都是相同的病人,因此我们在诊疗行为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是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吗?现在有很多人片面强调西医的技术而忽视中医的优势,或者一味强调中医传统而抵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D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A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C)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中医学基础总结

绪论 一、中医学: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二、中医学“四大经典” 1、《黄帝经》: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2、《难经》:可作为《经》的辅翼,充实了《经》的容。 3、《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等。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1、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人体形体结构的整体性、生理上的整体性、病理上的整体性和诊治上的整体性。 3、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包括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理区域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三)、辨证论治 1 、概念:辨证—所谓“辨”,有审辨,甄别等意思。辩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及邪正关系等情况作出判断,并概括为某种证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即在辨证后,针对病情本质,给予恰当正确的治疗用药。 2、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脏腑官窍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变过程,反应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本质。(强调整个过程) 3、症:中医学中的症状和体征可统称症状,简称“症”(强调某个点) 4、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 6、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7、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用不同的治法进行治疗。 第一章 (一)、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 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 2、基本观念: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万物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和 变化。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 (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 C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 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 C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 ( )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 )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C. 肝 D. ( 肾 ) A.脾 B. 三隹 - 八、、 11. 藏神的是 () A.心 B. 肝 C. 脾 D. 肺 12. 主统血的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A.喜 B. 怒 C. 思 D. 忧 14. “在窍为目” 的是 () A.肝 B. 心 C. 脾 D. 肺 15. “受盛之官” 指 () A.胆 B. 冃 C. 小肠 D. 大肠 16. “血府”指 () A.脑 B. 髓 C. 骨 D. 脉 17. 朝百脉的是 () A.心 B. 肝 C. 脾 D. 肺 18. “精血同源”指的是 ()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 B ?火 C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 炎上 C. 7.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润下 B. 稼穡 &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 传化物而不臧,实而不能满 C.藏 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 动与静 D. 邪与正 ( ) .土 D .水 ( ) 润下 D. 从革 ( ) C.炎上 D. 曲直 ( )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A.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A.上午 B .中午 C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下午 D .前半夜 ( )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血液循环(11)-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血液循环。 1.简述淋巴回流的特点和生理作用。 淋巴回流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的一个重要辅助系统。毛细淋巴管以稍膨大的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彼此吻合成网,并逐渐汇合成较大的淋巴管。全身的淋巴液经淋巴管收集,最后由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导入静脉。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为淋巴液。正常人每小时约有120ml 淋巴液进入血循环,主要是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以及血细胞、细菌等。在毛细淋巴管的起始端,内皮细胞的边缘像瓦片般互相覆盖,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此外,淋巴管中有瓣膜,使淋巴液不能倒流。淋巴管周围组织对淋巴管的压迫,也能推动淋巴流动,凡能增加淋巴液生成的因素也都能增加淋巴回流量。淋巴回流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血液中,并且能清除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较大分子以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对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脂肪的吸收起重要作用。 例题: 在组织液回流中,淋巴回流的主要功能是重吸收 A水分 B氨基酸 C电解质 D葡萄糖 E蛋白质 正确答案:E 下列关于淋巴管及淋巴回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 B组织液中颗粒可进人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倒流 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时,淋巴回流将减少 D组织液中的红细胞、细菌可经淋巴回流重吸收 E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淋巴回流量约120mL/h 正确答案:C 2.心迷走神经兴奋如何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和收缩功能? 迷走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释放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M型胆碱能受体,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乙酰胆碱能普遍提高K+通道的开放概率,促进外向K+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机“医圣”《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第一部国家组织方书,处方规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辨证: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侯的识病方法。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 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属性相对、相互制约] 2)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 根、阴阳互用] 3)消长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4)相互转化[渐变、突变]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i.阴阳偏胜:阳盛则热,阴胜则寒 ii.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iii.阴阳互损 iiii.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 3)土爱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