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要求2015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要求2015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要求2015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要求2015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用于指导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制备。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系指供国家法定药品标准中药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测试用,具有确定的特性或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给供试药品赋值或鉴别用的物质。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应具备稳定性、均匀性和准确性。

根据其类别,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分为标准品、对照品、对照提取物、对照药材和参考品。对于不同类别的标准物质,其制备、标定和贮藏等均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药品标准物质的特性应具有稳定性、均匀性和准确性。稳定性是指标准物质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环境条件下,其特性量值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能力;均匀性是指标准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结构的状态;准确性是指标准物质具有准确计量的或严格定义的标准值(也称保证值或鉴定值),当用计量方法确定标准值时,标准值是被鉴定特性量之真值的最佳估计,标准值与真值的偏差不超过计量

不确定度。

除了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外,标准物质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可获得性:应有生产企业或研制机构能可持续提供原(材)料;(2)适用性: 应与相应国家药品标准的使用要求相一致。

二、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分级与分类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共分为两级:

一级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具有很好的质量特性,其特性量值采用定义法或其他精准、可靠的方法进行计量。

二级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质量特性,其特性量值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或直接与一级标准物质相比较的方法进行计量。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共分为五类:

标准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价、毒性或含量测定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其生物学活性以国际单位(IU)、单位(U)或以重量单位(g,mg,μg)表示。

对照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组合成分或混合组分,用于化学药品、抗生素、部分生化药品、药用辅料、中药材(含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生物制品(理化测定)等检验及仪器校准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对照提取物,系指经提取制备,含有多种主要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用于药材(含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等鉴别或含量测定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对照药材,系指中药材粉末,用于药材(含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等鉴别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参考品,系指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或指用于定量检测某些制品的生物效价的参考物质,如用于麻疹活疫苗滴度或类毒素絮状单位测定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其效价以特定活性单位表示。

三、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研制

(一) 标准品

1、品种的确定

根据国家药品标准修订和颁布提出的使用要求(品种、用途),确定需要制备的新品种,或一个批号分发完成后须更换批次制备的品种。

但对于新建立的生物标准品品种的确定应遵循WHO建立生物标准物质的三个条件:

1)具有明显的医学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品种,并已有生产单位生产,其效价和安全性的评价必须用生物测定方法或理化测定方法。

2)在生物试验或诊断试验中所用的对照品,必须通过标准物质校正。

3)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需用生物测定方法表示被测物的质或量,且这些数据需要相互比较。

2、候选标准品的制备工艺

候选生物标准品的来源各不相同,包括合格的疫苗、人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基因工程产品及实验室培养物等。生物标准品的制备一般要经过分装、冻干及熔封等工艺,经质量检定合格后,精确分装,精密度应在±1%以内。需要干燥保存的标准品应在分装后立即冻干和熔封。除另有规定外,冻干的标准品水分含量应不高于3.0%。标准品的分装、

冻干和熔封过程,应保证对各安瓿间效价和稳定性的一致性不产生影响。

1)分装

分装过程应保证每支标准物质的均一性。温度、湿度要相对恒定,要求洁净环境,避免外来污染,分装过程中,要以相同时间间隔抽取1-2%的安瓿作装量检查。

标准物质如为不能冻干的溶液、胶状物或悬浮液,则要特别注意各支间的均一性。

2)冷冻干燥

同一批标准物质应一次完成冷冻干燥制备。

3、候选标准品的标定及报告

生物标准品在配制、分装前应对其原材料的生物学特征、理化性质和纯度等质量进行检验,满足制备要求后方可进行配制分装。分装完成后,从制成品中随机选择一部分进行标定,包括效价测定、特异活性稳定性试验和无菌试验。冻干标准品还应进行水分测定和真空度检查。

1)生物学特征的确证。生物标准品原材料应遵循与供试品同质的原则,生产用菌毒种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菌毒种管理规定”,已有同类型的国际标准物质应向其溯源。采用相应的生物学、免疫学或化学技术进行确证检测,如生物学

方法鉴别、抗原性分析、免疫原性分析,生化分析、基因序列测定、肽图、活菌计数、效价(效力)试验等。以确定其符合制备预期用途的生物标准品的条件。

2)理化性质检查。根据生物标准品的特性和具体情况确定理化性质检验项目,如pH值、等电点、分子量、迁移率测定、细菌形态、细菌内毒素、无菌等。

3)纯度与有关物质含量的检查。根据生物标准品的使用要求确定纯度与有关物质的检查项目。如:含量测定、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外源DNA残留量、宿主蛋白残留量、残余抗生素活性等;不同试验方法的主成分的纯度检查等。

【用途】描述标准品的用途,如:供定性鉴别用、供含量测定用等。

【包装及贮藏】描述标准品的包装及贮藏条件。根据标准品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包装和贮藏条件。必要时,对包装材料的相容性和贮藏条件进行考察,提供相应的数据。

【稳定性试验】研制过程应进行加速破坏试验,根据制品性质放置不同温度(一般放置4℃、25℃、37℃、- 20℃)、不同时间,做生物学活性测定,以评估其稳定情况。标准品

建立以后应定期与国际标准物质比对,观察生物学活性是否下降。

(二) 对照品

1、品种的确定

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制定、修订提出的使用要求(品种、用途),确定需要制备的标准物质品种。

2、候选对照品的制备工艺

候选对照品的制备应对原料的选择、制备工艺等参数进行详细的研究。

以植、动物为原料提取、纯化的候选对照品,应对原料的基原(包括植、动物的科名、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投料量、粉碎、提取的条件(包括溶剂、用量、温度、次数等)、纯化的条件(包括萃取的溶剂及其用量、色谱的方法、填料、洗脱剂及其用量)、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和条件、干燥的条件、候选对照品的得率等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的研究。

化学合成的候选对照品,应对合成的原料、合成条件(包括原料的比例、加入步骤、反应条件等)、纯化的方法和条

件(包括萃取的溶剂及其用量、色谱的方法、填料、洗脱剂及其用量、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和条件等)、干燥的条件、各步反应的得率等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的研究。

以生物技术制备的候选对照品,应对菌种或细胞系、培养的条件、提取条件(包括溶剂、用量、温度、次数等)、纯化的条件(包括萃取的溶剂及其用量、色谱的方法、填料、洗脱剂及其用量)、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和条件、干燥的条件、对照品的得率等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的研究。

3、候选对照品的标定

【性状】观察对照品的颜色、形态、形状等特征。

【理化常数】研究对照品的理化常数,包括溶解性、熔点或沸点、比旋度等内容。

包括易溶的溶剂及其溶解度、不溶的溶剂、熔点或沸点、比旋度等数据。应对三批以上的候选对照品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结构确证】研究对照品结构鉴定的方法及有关数据。对于已知化合物,应测定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

谱(MS)和核磁共振(NMR)的数据,光学活性物质应提供比旋光度[α],必要时测定圆二色谱(CD)、X-衍射(X-ray)等数据,并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对于未知化合物,应对结构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推断。

【纯度】纯度检查的方法及其判断标准。

纯度检查通常采用色谱法进行试验。

采用TLC方法进行纯度检查时,应对薄层板、展开剂、点样量、检测方法和试验条件等进行考察,选择载量大、分离度好及检测灵敏的分析方法。TLC点样量一般应为所适用的检验方法点样量的10 ~ 20倍(20 ~ 100μg),选择2 ~ 3个以上溶剂系统展开,同时选择2 ~ 3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其中包括普适性显色剂如硫酸、磷钼酸等显色剂或其它专属性显色剂进行显色,色谱中应不显明显的杂质斑点。

采用HPLC方法进行纯度检查,应对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流动相、进样量、流速、柱温等进行考察,并选择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进行检测,通过色谱峰面积的比较来确保其纯度。

采用GC方法进行纯度检查,应对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进样口温度、柱温、载气流速、检测方法、检测温度等进行考察,选择分离度好的色谱条件,通过色谱峰面积的比较来确保纯度。

【赋值】化学对照品的含量,是在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协作标定结果的基础上,按照质量平衡法原则进行赋值。

根据化学对照品的用途,按照下列方式进行赋值:

1、鉴别用化学对照品

仅供鉴别或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的化学对照品,不涉及量值的使用,因此,这类标准物质不进行赋值。

2、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

2.1 供色谱法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

根据对照品的使用方法,按照质量平衡法进行赋值:

1)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的化学对照品:

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赋值:

对照品含量=色谱纯度×(100%-水分%-残留溶剂%-炽灼残渣%)

2)干燥后使用的化学对照品:

对照品含量=色谱纯度×(100%-炽灼残渣%)

2.2 供UV或荧光法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

当杂质的紫外响应因子与主成分相当时,或杂质含量不超过1%时,按照质量平衡法进行赋值:

1)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的化学对照品:

对照品含量=100%-水分%-残留溶剂%-炽灼残渣%

或:100% -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

2)干燥后使用的化学对照品:

对照品含量=100% -炽灼残渣%

定量检测用杂质对照品的量值,按照质量平衡法计算后,大于98.0%时,按100%计,否则需要按照质量平衡法进行赋值使用。

【包装及贮藏】根据对照品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包装和贮藏条件。必要时,对包装材料的相容性和贮藏条件进行考察。

【稳定性试验】

1、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为标准物质的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等提供科学依据。

1)高温度试验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若供试品含量低于规定限度则在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60℃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2)高湿度试验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分别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若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吸湿增重5%以下,其他考察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恒湿条件下可在密闭容器如干燥

器下部放置NaCl饱和溶液(相对湿度75%±1%,15.5~60℃),或KNO3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2.5%,25℃)。

3)强光照射试验供试品开口放在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装置内,于照度为4500lx±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要注意供试品的外观变化。

关于光照装置,建议采用定型设备“可调光照箱”,也可用光橱,在箱中安装日关灯数支使达到规定照度。箱中供试品台高度可以调节,箱上方安装抽风机以排除可能产生的能量,箱上配有照度计,可随时监测箱内照度,光照箱应不受自然光的干扰,并保持照度恒定,同时防止尘埃进入光照箱内。

此外,根据药物的性质必要时可设计试验,探讨pH值与氧及其他条件对标准物质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分解产物的分析方法。

2、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按“原料药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原料药项下要求执行。

(三) 对照提取物

1、品种的确定

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制定、修订提出的使用要求(品种、用途),确定需要制备的标准物质品种。

2、候选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候选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应对照提取物所需的原料、制备工艺、工艺参数及得率等进行详细研究。

以植、动物为原料提取、纯化的对照提取物,应对原料的基原(包括植、动物的科名、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投料量、粉碎、提取的条件(包括溶剂、用量、温度、次数等)、纯化的条件(包括萃取的溶剂及其用量、色谱的方法、填料、洗脱剂及其用量)、干燥的条件、对照提取物的得率等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研究。

3、候选对照提取物的标定

【性状】观察对照提取物的颜色、形态等特征。

【溶解性】研究对照提取物易溶的溶剂和不溶的溶剂。

【鉴别】

一般采用色谱方法进行鉴别,首选TLC鉴别。对于TLC 分离效果差的对照提取物,可考虑采用HPLC鉴别。对于挥发油或主要含挥发性成分的提取物,可采用GC进行鉴别。采用TLC进行鉴别,应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薄层板、展开系统、检测方法、点样量等进行比较、考察,建立分离度好、检测灵敏度高的TLC方法。采用HPLC进行鉴别,应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柱、流动相、柱温、流速、进样量、检测方法等进行考察。采用GC进行鉴别,应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柱、进样口温度、柱温、载气流速、检测器温度、进样量等进行考察。

【检查】包括水分、灰分检查。根据样品测定的结果,规定相应的限度。

【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供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检测用对照提取物应建立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检测标准。采用HPLC或GC方法建立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并对化合物结构明确的色谱峰进行指认。对照提取物指纹图谱与首批对照提取物指纹图谱比较,其相似度应大于0.95。

为了确保指纹图谱的重现性,一般选择化学对照品或内标物作为参照物。采用HPLC方法建立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应对参照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柱、流动相、柱温、流速、进样量、检测方法等进行考察,并对结构明确的色谱峰进行指认。采用GC方法建立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应对参照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柱、进样口温度、柱温、载气流速、检测器温度、进样量等进行考察,并对结构明确的色谱峰进行指认,建立对照指纹图谱。对照提取物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或首次对照提取物指纹图谱比较,其相似度应大于0.95。

【含量测定】用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用的对照提取物应进行含量测定。

采用色谱方法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用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作对照,测定提取物中相应组分的含量。采用协作标定结果的统计值作为标准物质的含量值。应对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

试验、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准确度等进行考察。总可控成分含量不得低于80%。

【包装及贮藏】根据对照提取物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包装和贮藏条件。必要时,对包装材料的相容性和贮藏条件进行考察。

【稳定性试验】照对照品的研制项下稳定性试验操作,考察指标包括性状、溶解性、鉴别、检查、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项。

以上所有项目均需对三批以上的样品进行研究。指纹图谱需要对十批以上的样品进行研究。

(四) 对照药材

1、品种的确定

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制定、修订提出的使用要求(品种、用途),确定需要制备的标准物质品种。

2、候选对照药材的制备工艺

应对制备对照药材所需的原料、制备方法及工艺参数等进行详细研究。

以植、动物为原料制备的对照药材,应对原料的基原(包括植、动物的科名、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投料量、粉碎方法、粒度等进行详细研究。

以矿物为原料制备的对照药材,应对原料的来源(包括矿石类别、名称、产地等)、投料量、粉碎方法、粒度等进行详细研究。

3、候选对照药材的标定

【性状】观察候选对照药材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鉴别】

(1) 粉末显微鉴别:对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收载粉末显微鉴别的品种,应对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

(2) TLC鉴别:对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收载TLC 鉴别的品种,必须建立TLC鉴别,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TLC条件应与该药材项下TLC鉴别一致。对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未收载TLC鉴别的植、动物来源的药材,也应进行TLC鉴别研究,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薄层板、展开系统和检测方法等进行考察。

(3) 其它色谱鉴别:对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收载其它色谱鉴别的品种,应建立相应的色谱鉴别,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色谱条件应与该药材项下的色谱鉴别一致。对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尚未收载色谱鉴别方法,同时,TLC 鉴别分离度差或缺乏专属性的植、动物来源对照药材,可考虑采用其它色谱方法进行鉴别,如HPLC、GC等,应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色谱条件及检测方法等进行考察。

【检查】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检查。应根据样品测定的结果,结合《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规定的限度,制定相应的限度。

【浸出物】浸出物的测定方法和限度。对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已收载浸出物测定,其测定方法应与《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收载的方法一致,根据样品测定的结果,结合《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限度。

【含量测定】如果《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收载含量测定,应对候选对照药材进行含量测定,其含量测定指标和含

量限(幅)度参照《中国药典》该药材项下的限(幅)度制定。

【包装及贮藏】根据对照药材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包装和贮藏条件。必要时,对包装材料的相容性和贮藏条件进行考察。

【稳定性试验】对照药材在市售包装和贮藏条件下,分别在0、1、2、3、6、12、18、24月进行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性状、鉴别、水分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项,分析测定数据,考察该品种的稳定性情况。

以上所有项目均需对三批以上的样品进行研究。

(五) 参考品

参考品研制的技术要求同标准品。

四、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均匀性

均匀性的检验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在制备标准物质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其均匀性,并且对制备好的样品要作均匀性检验。

2015版中国药典试题

2015版《中国药典》考卷 一、填空题(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67号公告(2015年07月15日)发布,自起实施。 2、2015版药典将分为四部出版,每部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一部;二部;三部;四部、。 3、山药等10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 4、“”项下明确列出的有机溶剂或未在正文中列有此项检查的品种,如生产过程中引入或产品中残留有机溶剂,均应按附录“”检查并应符合相应溶剂的限度要求。 5、微生物计数方法:1:;2:;3:最可能数法。 6、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和。 7、含量测定中常用的方法有和。 8、药品的灰分测定主要是指和。 9、重金属测定主要的测试方法有和。 10、SO2的测定方法有、和离子色谱法。 二、选择题(20分) 1、在《中国药典》检定通则中规定,以下哪种中药材的SO2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 A、山药 B、山药片 C、天冬 D、白芍 2、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31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中规定三种方法,以下哪种不属于规定的方法。() A、酸碱滴定法 B、离子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3、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重金属元素。() A、铅 B、钙 C、砷 D、磷 4、《中国药典》中通则0832水分测定法中明确了5种方法,除烘干法、减压干燥法外,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分测定的方法。() A、费休氏法 B、甲苯法 C、气相色谱法 D、液相色谱法 5、在《中国药典》中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铜的限值是。() A、10 mg/kg B、5 mg/kg C、1 mg/kg D、20 mg/kg 6、以下哪种测定方法不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 A、水溶浸出物测定法 B、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C、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D、酯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7、下面哪种化学物质不是农药。() A、六六六 B、艾氏剂 C、氯丹 D、DNT 8、下面哪种农药不是有机氯类农药。() A、艾氏剂 B、狄氏剂 C、七氯 D、乐果 9、茯苓的SO2限值要求是。() A、150 mg/kg B、400 mg/kg C、10 mg/kg D、100 mg/kg 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气相色谱仪中的组件。() A、色谱柱 B、流动相 C、氦气 D、进样器 三、判断题(20分) 1、人参对农药残留量只有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有限定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及答案

药品质量标准及答案 一、A1 1、“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以下的重量 A、0.2mg B、0.3mg C、0.4mg D、0.5mg E、0.6mg 2、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是 A、1995年版中国药典 B、2000年版中国药典 C、2005年版中国药典 D、2010年版中国药典 E、2015年版中国药典 3、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如未规定上限时,指其上限不超过 A、99.9% B、100.0% C、100.5% D、101.0% E、102.0% 4、药物制剂的含量限度表示方法为 A、标示量 B、实际量 C、杂质量 D、实际量占标示量的百分比 E、杂质量占标示量的百分比 5、某药物注射用(标示量20ml,2.24g)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含量为每毫升实际含药物0.1100g。本品含量占标示量的百分比为 A、100.0% B、99.2% C、98.2% D、96.4% E、95.5% 6、药典中规定称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称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0.1% B、±1% C、±5% D、±10%

E、±20% 7、关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B、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C、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埋、不断完善”的原则 D、对药品质量控制及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E、因生产情况不同,不必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 8、药典规定某药原料药的含量上限为102%,指的是 A、该原料药的实际含量 B、该原料药中含有干扰成分 C、用药典规定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 D、方法不够准确 E、应用更准确的方法替代药典方法 9、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规定,称取2.00g系指 A、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B、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C、称取重量可为1.9995-2.0005g D、称取重量可为1.5-2.5g E、称取重量可为1-3g 10、取谷氨酸钠1.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依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所呈颜色相比较,不得更深。重金属限量为百万分之十,则标准铅溶液应取 A、1.0mL B、2.0mL C、3.0mL D、4.0mL E、5.0mL 11、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 A、精密度 B、重复性 C、准确度 D、线性 E、回收率 12、回收率可用于表示 A、准确度 B、精密度 C、专属性 D、检测限 E、线性 13、在药物检测中,表示准确度的指标是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中药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五、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七、《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正文 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 (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通则 十、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名称及编排 十一、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通常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本版药典收载的原料药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的命名系统一致。 十二、药品化学结构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十三、正文按药品中文名称笔画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一丨丿丶乛的顺序排列;通则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索引分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的中文索引以及英文名和中文名

《中国药典》2015年版 第一部 14

该版药典中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除在凡例和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对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的技术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除在附录中新增和修订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指导原则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检查项目;为适应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制剂通则中新增了药用辅料总体要求;积极引人了国际协调组织在药品杂质控制、无菌检查法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度。此外,该版药典也体现了对野生资源保护与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再收载濒危野生药材。 第九届药典委员会还完成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药品红外光谱集》(第四卷)、《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材和饮片第一版、中成药第二版、化学药第五版)、《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及《中药材薄 层色谱彩色图集》(第一册、第二册)的编制工作。 2015年版(第十版)2010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3年3月22日更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本届药典委员遴选工作按照新修订的《新增委员遴选办法》和《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遴选工作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增委员候选人,并采取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新增委员。本届委员会共有委员351名,其中续聘委员248名,新增委员103名。时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任名誉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任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任常务副主任委员。本届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和23个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共计67名,其中院士委员28名、资深专家3名、各专业委员会主任20名、相关部委专家4名、总局相关技术单位负责人7名。根据药典标准工作需要,本届委员会以第九届药典委员会专业委员会设置为基础,对专业委员会的设立进行了适当调整;为加强化学药标准的制定工作,增设了化学药品第三专业委员会,扩大化学药委员的人数;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取消政策与发展委员会、标准信息工作委员会和注射剂工作委员会。 2010年12月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暨全体委员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编制大纲明确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药典委员会以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为基础,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和相关机构开展药典编制工作。药典委员会常设机构首次将I S 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药典编制的全过程管理,按照规范的“中国药典编制工作程序”开展品种遴选、课题立项、试验研究、标准起草、复核和审定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本版药典编制工作。2015年2月4日《中国药典》2015年版经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6月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修订品种517种、不收载品种7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修订品种415种、不收载品种28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新增生物制品通则1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不收载品种6种。本版药典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中国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新增27个)、指导原则30个(新增15个)、标准品、标准物质及试液试药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不收载2种。 本版药典完善了药典标准体系的建设,整体提升质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先进、成熟检测技术的应用,药用辅料的收载品种大幅增加,质量要求和安全性控制更加严格,使《中国药典》的引领作用和技术导向作用进一步体现。 在编制本版药典的过程中,还完成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二、三增补本,《红外光谱集》(第五卷),《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第四版),《中国药典注释》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英文版、《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的编制工作。

第一章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和药典概况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和药典概况 一、最佳选择题 1. ICH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 E B. M C. P D. Q E. S 2. 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A.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3. 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盐酸1.0ml加水使成1000m1的溶液 B.盐酸1.0ml加甲醇使成1000m1的溶液 C.盐酸1. 0g加水使成1000m1的溶液 D.盐酸1.0g加水1000m1制成的溶液 E.盐酸1.0ml加水1000m1制成的溶液 4.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g”,系指取重量可为 A.1.5~2.5g B.1.6~2.4g C.1.45~2.45g D.1.95~2.05g E.1.96~2.04g 5.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A. 0.01lmg B. 0.03mg C. 0.lmg D. 0.3mg E. 0.5mg 6.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疏松原料药在开口容器中摊成薄层的厚度应 A.>20cm B.≤20cm C. ≤10cm D. ≤5cm E. ≤10mm 7. 下列内容中,收载于中国药典附录的是 A.术语与符号 B.计量单位 D.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E通用检测方法 8. 下列关于欧洲药典(E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P在欧盟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B. EP不收载制剂标准 C. EP的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包含:定义(Definition )、生产(Production)和检查 (Test ) D.EP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为指导性原则 E. EP由WHO起草和出版 二、配伍选择题 [9-10] A. SFDA B. ChP C. GCP D. GLP E. GMP 下列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9.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1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1--13] A.溶质1g(ml)在溶剂不到 ml中溶解 B.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C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1中溶解 D.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E.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1中溶解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十五章药品质量标准制订 [基本要求] 一、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分类与制订原则。 二、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三、熟悉确定杂质检查项目及其限度的基本原则、选择含量测定法的基本原则。 四、熟悉溶解度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吸收系数的测定法。 五、了解药品稳定性试验。 [本章分配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1,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标准:中国药典、药品标准 2,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新药研制过程中、临床试验前必须报批的药品标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可靠。此标准仅适用于研制单位、临床试验单位和药检单位。 3,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1-3类新药经临床试验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试生产阶段的药品标准称“试行标准”,试行期2-3年。期满后报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药典委员会审批转正。

4,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备案。也是GMP认证的必备条件。通常企业标准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 中国药典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英文表示Chines Pharmacopoeia。通常写法:中国药典(××××年版)。 沿革:1949年建国以后,已出版了87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年版药典)。 自1963年版药典分为两部,一部和二部。 1988年正式出版了中国药典(1985年版)英文版,同年还出版了二部注释选编。 1990年版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另行出版了《药品红外光谱集》。编制出版了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一、第二增补本,二部注释和一部注释选编、《中药彩色图集》和《中药薄层彩色图集》。 1995年版二部药品外文名称改用英文名,取消拉丁名;中文名称只收载药品法定通用名称,不再列副名。 2000年版二部附录新增加了毛细管电泳法、热分析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这三种仪器分析方法。 2005年版分三部 三、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⑴,安全性:毒副反应物质 ⑵,有效性:生物利用度、晶型等

浅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变更年版中国药典的变更

浅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变更 1.基本情况: 1950年1月卫生部成立第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组成8个专家的小组团队,展开中国药典的编制,亦是我国最早的标准化机构。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至今已组建十屇药典委员会,并经已编制共九版中国药典(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 英文缩写为Ch.P.)。中国药典是为保证药品产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的技术法典,亦是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法定依据。 作为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及对外的竞争 力,药典收载范围遂步扩大,由1953年(第 一版)共531品种增加至现有的2010版(第九 版)共4567种(包括有中药: 2165种(一部),化 学药: 2271种(二部)及生物药制品: 131种(三 部)),当中涵盖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 饮片、中成药、生物制品、药用辅料、凡例、 通则及附录等等。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并且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由此可见,药典是国家对药品监控及为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手段。 药典的法律地位: 依照《药品管理法》规定: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药品监 国务院药品监督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2.基本结构: 凡例: 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控的基本原则,是对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正文: 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正文,是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运输、贮藏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2015年版中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中国药典出版社于2015年6月5日出版的,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撰。 中国药典分为四个部分:一个包含药材和煎剂,植物油和提取物,调配制剂和单一风味制剂;第二种是化学品,抗生素,生化药物和放射性药物;第三部分包含生物制品。一般原则有四个,包括制剂的一般原则,测试方法,指导原则,参考物质和测试溶液的相关一般原则,药物赋形剂等。 2020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局发布公告,正式颁布了202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版《中国药典》将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该药典包括一般示例,文本和一般原则(该版本的药典结合了各种药典的常用附录,并重命名了原始附录一般原则[3]),这是药物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监督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均应符合中国药典的有关要求。

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了药品品种的收集和修订范围,包括5608种药品。收集了2598个品种,并添加了440个新品种。第二部分有2603个品种,其中492个新品种。三部分共收集到137个品种,包括13个新品种和105个修订品种。首次将上一版《药典》的附录纳入一般原则,并与新药典的第四部分一起,将药物赋形剂分成册。四个部分共收集了317项通用原则,其中包括38项通用制备原则,240项检测方法,30项指导原则和9项相关的参考材料和参考材料通用规则。收集了270种药用辅料,其中新添加的137种和修订的97种。 本版《药典》是中国药品质量保证规范,以科学,先进,规范和权威为基础,着眼于解决制约药品质量和安全的突出问题,并努力提高药品标准的质量控制水平,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目前制药行业的水平,临床用药和检测技术。它在提高药品质量的过程中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中国药典在世界范围内的积极影响。

药典三部2015版凡例

《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相关内容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各部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各论)和通则。本版药典新增第四部,集中收载药典通则和药用辅料,为便于药典使用,对部分正文(各论)品种常用的通则亦列于各部之后。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三部。 二、国家生物制品标准由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总论与正文(各论)及其引用的检测方法通则(简称通则)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总论、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各论)、生物制品通则、总论、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生物制品通则是对各论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的原则性要求。 总论是对某一类别生物制品生产及质量控制的通用性技术要求。 四、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总论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正文(总论) 或通则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各论)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各论)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中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 GMP ) 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 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 P . 。 正文(各论) 七、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标准正文(各论)。正文(各论)系根据生物制品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生物制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八、正文(各论)内容根据品种和剂型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通用名称、汉语拼音与 英文名称(2)定义、组成及用途;(3)基本要求;(4)制造;(5)检定(原液、半成品、成品)(6)保存、运输及有效期;(7)使用说明(预防类制品)。 通则 九、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生物制品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论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及方法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生物制品质量、起草与复核生物制品标准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分类 药典本身就是药品标准,但级别高,只有非常成熟的药品才可以上升到药典。其他标准大部分都是厂家提出,省药检所复核,国家药监局发布。除了药典以外的标准还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20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1—6册 为保证药品质量而对各种检查项目、指标、限度、范围等所做的规定,称为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的纯度、成分含量、组分、生物有效性、疗效、毒副作用、热原度、无菌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杂质的综合表现。 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前,药品标准由卫生部负责制订。标准号为WS (卫生)开头,待标准转正后,在WS后加注下标,其中WS1、WS2、WS3分别表示化药、生物制品和中药,并在药品标准末尾加注年份和字母Z,表示该标准已转正及转正时间。标准转正后,原标准即停止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后,并未废止上述标准号,并在一段时间内沿用了卫生部标准的编号原则。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SFDA逐渐用新的标准命名原则来取代,但尚未检索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行文通报新的标准命名原则。从目前接触到的情况来看,新的标准号以YB(药品标准)开头,其中YBH、YBS、YBZ、YBB分别表示化学药品标准,生物制品标准,中药标准和包材标准,标准号没有表示转正的标记。目前,SFDA在药品再注册的过程中,逐步用YB标准取代原先的WS标准。 药品是没有行业标准的,药品所执行的标准分为:药典、局颁、注册、其他四个执行标准,你所说的GB(国家标准)在药品标准里是没有采用的,像一些原料、辅料中会用到,器械、保健品、化工产品等也是采用的GB、GBT等。 药品标准跟其它行业的标准是不同编号及命名的。

《中国药典》2015一部中药材部分Word版1-15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丁公藤 一枝黄花 Yizhihuanghua SOLIDAGINIS HERBA 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ZWago decMrrens Lour.的干燥全草。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I本品长30?100cm。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茎圆柱形,直径〇. 2?0. 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 1?9cm,宽0. 3?1. 5cm;先端稍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疏锯齿,基部下延成柄。头状花序直径约〇.7cm,排成总状,偶有黄色舌状花残留,多皱缩扭曲,苞片3层,卵状披针形。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1)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略下陷。非腺毛有两类:表皮非腺毛由3个细胞组成,壁薄,顶端 1个细胞常萎缩成鼠尾状,较小;叶缘非腺毛睫毛状由3?7个细胞组成,壁稍厚,长180?500M 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C)50ml,超声处理 30分钟,放冷,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70%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l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一枝黄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 含0. 5 m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 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M1、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fJ,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磷酸氢二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8 : 1 : 1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 (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 (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 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4%醋酸溶液(16 : 8 : 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 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 l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7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 〇p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 7H3。0, s )不得少于0. 1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苦,凉。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喉痹,乳蛾,咽喉肿痛,疮疖肿毒,风热感冒。 【用法与用置】9?15g。 【贮藏】置干燥处。 丁公藤 Dinggongteng ERYCIBES CAULIS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而〇6加Benth?或光叶丁公藤Craib的干燥藤莲。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l〇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导管呈点状。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40ml,浸渍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滤过,滤液加6mol/L盐酸溶液6ml,加热回流3小时,蒸干,残渣加乙醇l〇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东莨菪内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 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6 : 10 : 7 : 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漫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 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32 : 68 : 0? 16)为流动相;检测

2015版中国药典第一部 中药质量标准全面提升

2015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药质量标准全面提升 《中国药典》一部主要收载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药标准。日前正式发行的《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目录中共收载药材和饮片618个(不含收载在品种下的饮片标准)、植物油脂和提取物47个、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1493个。较2010年版药典,2015年版药典的中药标准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均有所提升。正如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所说的那样:“药典是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升级的‘导航仪’。” 由于中药多数来源于天然物质,不仅所含成分非常复杂,而且受气候、生态环境、栽培(生产)技术等因素影响很大。中药质量标准是随着中药所含成分的不断阐明、对中药安全性认识的不断提升,以及中药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和现代分析方法的不断出现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每版药典一部的标准水平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据介绍,每一版药典在开始工作前,都需要成立新一届药典委员会,规划新版药典工作,并形成编制大纲。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的“规定动作”。 安全性: 变单一指标为“组合拳” 近年来,随着药品监管理念的不断成熟,加强对中药中有害物质的控制成为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满足药品监管需求,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任务。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统一部署下,国家药典委员会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工作中,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通过科学研究,参照国际发达国家地区的限度标准,并结合我国中药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突

出风险控制重点,按照“成熟一个,修订一个,公示一个”的原则,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药典》制定和修订中。 《中国药典》2015年版在2010年版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和完善了安全性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涵盖八个方面:二氧化硫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色素、内源性有害物质、微生物、致病菌控制。“新版药典在凡例、通则以及品种的标准中分别增加了对中药安全性检查的总体要求、技术指导则、检测方法和具体品种限度规定,改变了过去单纯强调设置检测项目和指标的做法。”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材和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认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过“组合拳”的方式,从点、线、面多个层次构建中药安全性控制体系,提升了保障中药安全的能力。 《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增加4项与中药安全性相关的指导原则(部分在增补本有收载):《中药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色素检测指导原则》、《中药中铝、铬、铁、钡元素测定指导原则》、《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增修订7种检测(检查)方法: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农药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无菌检查法、热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具体有害残留物的检测规定方面,在前一版药典28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对30个药材和饮片标准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10个)、重金属及有害元素(4个)、农药残留(2个)、黄曲霉毒素(14个)的检测要求。 在二氧化硫残留方面,根据中药材产地传统加工的实际情况,参考对食品和农副产品规定的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分别制定了中药材二氧化硫限量标准:中药材及饮片(除矿物药外)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山药、葛根等10味产地加工传统采用硫磺熏蒸的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mg/kg;但山药片(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为10mg/kg。制定的目的是防止滥用或过度使用硫磺熏蒸。 在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方面,根据常用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研究的结果,对部分海洋来源的中药材增加了限量检查,包括牡蛎、珍珠、蛤壳、昆布/海带等4种药材,规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在农药残留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宗、栽培、病虫害易于发生的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控制。在人参、西洋参药材标准项下农药残留的检测种类增加到16种,并参照国际上对食品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相关规定,制定限度为“含总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 之和)不得过0.2mg/kg,总滴滴涕(pp′-DDE、pp′-DDD、op′-DDT、pp′-DDT之和)不得过0.2mg/kg,五氯硝基苯不得过0.1mg/kg,六氯苯不得过0.1mg/kg,七氯(七氯、环氧七氯之

2015版中国药典电子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电子版简介(《中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为一,二,三,四部分。根据含量,共有2158种药材和煎剂(618),植物油和提取物(47),处方制剂和单一制剂(1493)等,共有2158种。《药典》第二部分共记录了2271种。药典的第三部分包含137种生物产品,包括预防等级I(48),治疗等级II(78),体内诊断等级III (4)和体外诊断等级(7)。药典4包含药物赋形剂(270),一般原则和指导原则(33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特点(2015年版) -新版《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618种药材和汤剂,47种植物油和提取物,1493种处方药和单一风味制剂以及第2卷第2603个品种。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共有2165个品种记录在第一卷和第二卷的2271中。 -新版《中国药典》是1953年第一版以来的第十版。在保持科学,先进,规范药典的基础上,本版《药典》着重于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充分利用国际

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经验,提高药典标准水平,反映出中国目前医学发展和检验技术水平,促进中国药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我们将继续在产品升级,促进中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增强中国药典权威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说明: -本版《药典》是中国药品质量保证规范,以科学,先进,规范和权威为基础,着力解决限制药品质量和安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药品标准的质量控制水平,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目前制药行业的水平,临床用药和检测技术。它在提高药品质量的过程中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中国药典在世界范围内的积极影响。 -自中国药典实施之日起,自历史药典开始记录的同一品种的药品标准,卫生部发布的药品标准,国家食品局发布的新药品认证标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废止升级为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

中药分析——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汇总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 朱晓静 第一部分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6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作为从事药品领域的相关人员,有必要对2015版《中国药典》的修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实施药典相关规定。 一、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概况 《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而制定的药品法典。《中国药典》对于保证药品质量,维护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及用药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药典是药品行业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其修订一直备受瞩目。 2015版《中国药典》是继我国1953年第一版药典以来的第十版药典。2015版药典共分为四部出版,其中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药;四部为药典通则、药用辅料。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吴浈副局长指出,2015年版药典无论是在药典品种收载、标准增修订幅度、检验方法完善、检测限度设定,还是在标准体系的系统完善、质控水平的整体提升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2015版《中国药典》的主要变化 2015版《中国药典》的主要变化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2015版药典收载品种5924个,与2010版药典相比新增品种1125个,修订品种1201个。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版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药。 (二)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通过药典凡例、通则、总论的全面增修订,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了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药典标准的技术规定,使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健全了药品标准体系 药用辅料品种增加至270个,新增相关指导原则;标准物质新增相关通则和指导原则;药包材新增相关指导原则;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的协调统一。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四部 2015版《中国药典》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独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2010版以前,药典的每一部分

《中国药典》2015年版目录(三部四部)

附件 《中国药典》2015年版目录 三部 生物制品通则 1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 2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制备和标定规程 3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规程 4生物制品分批规程 5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 6生物制品包装规程 7生物制品贮藏和运输规程 8免疫血清生产用马匹检疫和免疫规程 9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 10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 总论 1人用疫苗总论 2人用重组DNA蛋白制品总论 3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总论 4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 Ⅰ预防类 1伤寒疫苗 2伤寒甲型副伤寒联合疫苗 3伤寒甲型乙型副伤寒联合疫苗 4伤寒Vi多糖疫苗 5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肠溶胶囊)6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7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8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9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0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11吸附白喉疫苗 12吸附白喉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 13吸附破伤风疫苗14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15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 16吸附百日咳白喉联合疫苗 17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 18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19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 20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 21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 22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23钩端螺旋体疫苗 24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25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 26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27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28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29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30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31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32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33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 34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35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 36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37麻疹减毒活疫苗 38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39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40水痘减毒活疫苗 41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 42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43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 44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 45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46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肾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