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传播学 博客研究1

网络传播学 博客研究1

网络传播学 博客研究1
网络传播学 博客研究1

论博客“传受双方”的“使用与满足”

博客,作为一种“自媒体”,是一种用语言文字与非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如发图片、音频与视频),来传播分享信息,体现自己的诉求的网络介质。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没有任何门槛设置,因而造就了一个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各样,信息繁杂的全民化信息库。博客一般都是以发议论,写文章为主。因此,博主的地位凸显出来,成为主角,其他人的留言、评论则是以博主的帖子为中心的,是一种“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博客们都希望通过自我表达、交流分享等活动,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其目的性较强。

当然,博客传播绝不仅仅只有新闻传播的价值,它集中了网络平台的各种特性,突出了个体作为独立存在的地位。那博客究竟是如何满足博客传播者和博客受众需求的呢?

新浪博客博客等级博客访问关注人气全部博文

长沙理工大学

风华文学社

8 2630 14 48

该博客从建立到今天,共1岁200天,博文评论一共20条,博客留言12条,其48篇博文分类的话如下表:

全部博文时代

风华

蒲公英

二期文章

风华

活动

宣传部征文

大赛

风语

推荐

风华

之路

未分类

博文

博文

收藏

48 5 10 7 4 9 1 7 5 1

博文归档如下表:

博文数量

3月4月5月11月12月2011年13 18 1 2 12 2012年 1 1

博客使用诉求如下:

诉求方

风华文学社自我表

达诉求

历史记

录诉求

自我推

介诉求

个人信

息传播

诉求

知识管

理与分

享诉求

公共信

息整合

诉求

博客受众自我表

达诉求

自我推

介诉求

信息或

知识获

取诉求

自我投

射诉求

娱乐诉

风华文学社博客2011年才建立,其文章有46篇为2011年发表,只有2篇是2012年发表,最后一篇文章发表于2012年4月,距现在已经5个月有余,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该博客活动没有继续下去呢?

博客的传播者主要是个体,并没有制度化的传播体系或者博客活动要求,风华文学社的博客也是如此。因此可以理解,风华文学社的博客活动需求大致也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在的心理动因,二是对博客平台的使用诉求,三是对社会报偿的需求。

内在的心理动因是指个人意图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个体向社会展示自我,传递个人形象,达到自我形象塑造。风华文学社的博客使用需求首先就在于此,如果说博客是一个舞台,那风华文学社就依托于博客去进行社团展示,并通过社团活动在博客上进行交流分享,塑造一个理想的社团形象。

另外,风华文学社对博客的使用有其出于本身需要的诉求,风华文学社在其博文中写到:

“长理风华的博客旨在为广大的社员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同时也是我们风华对外展示自我风采的一个平台。

本博客将不定期刊出我社成员的一些优秀作品,便于大家浏览、评论与交流。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欢迎各位新老社员,文学爱好者,兄弟社团,长沙理工大学的校友以及新浪网网友们前来光临本博客。您的支持与肯定是我们的荣幸!”

这便表明了社团博客运作的需求,首先要满足风华文学社社团活动的自我表达诉求,要利用博客来表达“风华”的社团思想和情感。当然也可以用来表达个人的意见和心情。其次,由风华文学社博客的博文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外在的展示,也是内在的记录,博客本身就像是网络日志,社团用博客来记录其不同时期的活动,是一种社团发展历史的记录。其中更有自我推介的诉求,例如征文大赛的9篇博文,通过它可以用来展现征文参与者的个人写作能力、才华,赢得别人的赞许和认可,甚至可能借此改变命运。

风华文学社的博客本身不是从媒体新闻角度来传播,更多的是社团信息的传播以及文学性质的传播,通过对各阶段活动的总结发布,也能对他人有一种分享知识的作用,这也是博客的知识管理和分享诉求的具体体现。

博客活动的运转当然有其主要的目的,即社会报偿,这是博客活动的推介力量。风华文学社建立自己的博客,不仅仅是为了记录社团活动和发展阶段,更是为了获得学校各个社团乃至社会的认同,通过发布自己的社团动态,来引起别人的关注,从博客留言和评论能看出风华文学社的交流圈也不仅仅是局限在学校内,与一些社会人士也有接触。风华文学社博客直观的社会报偿首先是博客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博客的访问量,博客文章的广泛阅读和转载以及留言评论带来的成就感。比如网友**曾留言表示打算与风华文学社合作,由该学社提供文章,他们提供平台,就好比一个网站的写手团,付以一定的稿费,这就是博客带来的功利报偿。

从风华文学社博客的浏览和被关注状态也能看出博客受众的使用需求。首先也是一种心理需求,文学社发表在博客上的博文大都是文学作品,其评论大都是

对文学有感情,对文字有情感的网友所评,这是文学爱好者社会归属感的体现,也是一种群体倾向性的选择。当然,博客受众寻找阅读对象,参与评论留言也是与博客传播者的相互伺服、相互呼应。博主有自身的使用诉求,受众也有,正是有了舞台,有了表演者,有了观众,博客活动才能进行下去。文学的作品发布,受众浏览阅读后,能够获得他人的观点,也能获得与自己观点态度一致的作品,并以此为载体,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其中。正如各博文的评论,都是受众与博文中的感情的共鸣,通过对文学博客的浏览,也能给受众带来文学知识或者信息的帮助。

一个博客能否吸引人,留住人,也要从它给博客阅读者带来的社会报偿角度进行评价。风华文学社博客访问量达到2630,但是留言评论总和仅30余条,这种不对称性表明博客阅读者大都处于“隐身状态”,自己并未站出来发言,这部分人即只是在寻找群体意见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共同度而已,若是归属感不高,则很少发言或者离开这个博客。此外,他人博客对自身影响力的提升度以及带来的社会资源也影响着博客受众的去与留。这种社会报偿成为博客受众流向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受众是否维持或转移阅读目标。

正是由心理原因,使用诉求和外在的社会报偿三个主要因素,博客活动持续进行。但也正是这三个方面的需求没有协调一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所以风华文学社的博客距今的几个月博客活动停滞下去了。另外从风华文学社的博客数据上来看,博文分类共有12个不同的板块,如上表,只有9个板块有作品发表,有3个板块已被搁置无用。

从风华文学社博文归档来看,2011年明显博客活动从事较多,而2012年博客使用基本停滞。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建立博客,但在校内受关注度不高,获得的社会认可不能为其社会交往和校内交往提供更好的基础,也没有稳定的社会报偿,导致博客活动不能持续进行。客观上讲,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即支持系统的制约。通过博客活动达到使用诉求等三个方面的满足,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它需要博客传播者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代价。正如风华文学社的博客活动,由于社团成员学习与事务的影响,纵然有良好的愿望,也无法将博客活动持续下去。

风华文学社的博客访问量达2630,但关注度只有14,这一方面说明了风华博客的博文或者信息没有长期持续发布,导致关注度不高,博客受众也不能从风华博客里得到较大满足;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不对称性导致风华文学社博客使用的诉求也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因此,博客作为一种社会节点,对博客的使用与满足,不能仅仅从个体出发,要用一种生态系统的构成去认识。

浅谈博客分享设计的研究意义及开发技术

浅谈博客分享设计的研究意义及开发技术 发表时间:2018-07-30T11:31:26.9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汤雅钦 [导读] 近十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999宽带网络刚刚进入世界。在短短的十年里,网络、计算机和数字媒体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也影响各行各业。 (黑龙江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十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999宽带网络刚刚进入世界。在短短的十年里,网络、计算机和数字媒体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也影响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不仅影响着商业企业,对个人的改变来说也尤为突出。“博客”一词最早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他的本来意思就是网络个人日志,它的出现是在电子邮件、论坛、网络聊天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网络交流方式,用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博客交流平台信息共享 1.研究背景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网络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迅速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如何通过利用这个新科技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所服务。 现代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使办公和管理更加高效,对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博客主要是用于分享个人感受。在没有博客之前可能不会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分享出自己随心所写的东西。但通过应用博客,用户分享了个人心情之后,可以和读者分享交流,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精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也可以通过静心思考分享写下来的想法和感触,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陶冶情操真正得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生活更加积极向上。博文也成为大家休闲娱乐分享心情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备受广大人民喜爱。特别是当一个人孤单无聊时,和一个陌生的人交流一下顿时可以开朗了很多。 2.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发布和传播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的。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主要通过网站来实现。可直接在互联网上搜索以及下载来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在互联网应用中,建设网站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博客系统以个人的喜好开发得来,给博客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信息的共享更为广泛,类似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信息共享。博客的操作简易,群众基础也比较牢固。现下国内许多信息产业公司都拥有独立的博客共享平台,比如sina、腾讯等。因而博客共享系统的重要性对于个人来说也变得尤为重要。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交流方式正在被大众所接受,它正改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和社交圈子。其通过网络为载体,操作快捷、简便,让人们轻松自然的发布自己的情感,及时有效、方便的与他人交谈,在网络上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个性化的综合平台。 分享博客作为一个典型的系统平台,该平台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可视化的界面,即前端Web开发设计与应用;第二部分是系统管理平台,即对两大方面的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与管理的背景。 3.系统概述 分享博客系统其实就是要通过网站的形式及时有效的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心情服务。按照人员用户权限的不同可分为用户、管理员和游客。其中游客也就是未在系统平台上注册过的用户可以浏览站内新闻,图片新闻,系统公告,系统简介,博文赏析等。相对于用户来说权限就比普通游客多了很多,可以对个人信息资料的修改,个人博文的新增和管理以及相互之前的博文交流互动等。管理员是整个系统平台的最大权限所有者,他可以管理用户、站内新闻的管理、博文管理、友情链接管理、系统公告管理、系统简介管理等。通过不同权限的管理将系统功能有层次的分配给各种用户,使他们在功能上清晰明了更加突出系统平台的功能模块。 4.开发工具及技术 (1)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的开发,使用了当前比较主流的软件,包括:Dreamwerver进行页面设计,和appache进行服务器的运行。该系统采用了phpStorm为前台开发工具,以Navicat for MySQL为后台数据库,运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完成轻博客平台的主要设计。 (2)Mysql数据库简介 MySQL数据库是典型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十分方便,也比较常用。因此本系统开发采用的是MySQL数据库。 (3)PHP简介 它是开放源代码并且因为它集成了Java语言的特点,所以在跨平台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可以运行在UNIX、LINUX、WINDOWS、Mac OS、Android等平台。有了PHP,不仅开发的程序很快,而且对开发人员来说,技术本身也学得很快。因为它可以嵌入到HTML中,所以它比其他语言更实用,更容易学习。在PHP4和PHP5面向对象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它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php语法特别,不仅混合了C、Java、Perl语言,而且它本身也有自己所创新的语法。 ②因为php可以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所以在执行动态网页方面比其它编程语言更具有优势。 ③对于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要求,php几乎适应所有的。 ④程序的可扩展性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关注的,php良好的扩展性可以用C语言或者C++进行扩展。 (4)JavaScript简介 作为网络脚本语言,其因简单明了而在WEB的开发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可以在实现页面炫酷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页面的响应时间。JavaScript通常和html以及CSS搭配使用来完成重要的页面效果任务的。有了它网站的页面从此不再单一,有了它网站页面的响应速度提升的层次很多。 (5)Html5简介 HTML就是我们常说的“超文本标记语言”。在“超文本标记语言”中能够包含各种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数据信息甚至能够包含地图三维场景等更大更丰富的资源。包含在HTML文件中的各种文本信息,包括对一般浏览器的一些指示,如放置单词的位置和显示的

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

《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交 流的大门。大至各大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因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小至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师生冲突事例。据有关调查报告称:“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日益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是我一直以来的思考。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2015年九年级的学生 研究内容:问卷调查,翻阅大量文章,与学生进行交流、交往实践。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研究目标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完成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当今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与学生沟通的技能技巧,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我确立此课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其要达到的目的如下: (一)在学习和探索中,从思想上、理念上认识师生沟通的重要意义。 (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发现师生交往沟通最理想的方法与时机。 (三)在交往过程中,找出或发现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学生最希望接受老师何种方法,何种语言,何种环境下的沟通。 (四)师生间的沟通对老师的要求,教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的教师语言艺术。 研究方法:在此课题研究中我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法,其次采用经验总结法、谈话法、走方法等。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15日---2016年2月20日)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南京大学王晓亮、王婷婷、杨宣华 摘要: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交流及传播的平台,是一种互联网社交服务。本文围绕微博传播过程,通过抽样,内容分析,甚至问卷调查方法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量描述,非参数检验,相关性检验,聚类分析等),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较活跃传播主体样本进行分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别进行定量的传播效果评估。研究发现:(1)对微博用户对自发话题和转发议题的文本内容使用较多;(2)对于社会的一些热点,公益,公共新闻,粉丝们会更多地去参与转发,而对于博主原创的内容,粉丝们会更多的去交流即回复;(3)用户(主要指人)发微博内容属性是随机的,而对于那些有针对性机构,所发内容呈现一定聚集性。(4)微博中名人效应依然明显,传播效果和诸多因素有关,按聚类分析分出类中,按照本文定量评估方法D(小s,蔡永康,何炅)传播效果最好。最后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些微博发展和建1 设展望。 关键字:微博;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效果评估 一、引言 1.微博概况 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媒介工具,微博以其片碎化内容,及时性,跨平台特征风靡全球。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围脖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后来Twitter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成为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站。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令国内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校内,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纷纷起来。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2009年诞生的新浪微博,由于具有大量公众人物用户这一优势,自推出之日起借助名人效应,轻松突破百万用户量。据东方早报3月25日的消息称,新浪微博已成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所以本文就选取国内新浪微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2.文献综述

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课题名称:《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申请的《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的实验课题,是全国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的子课题,经总课题组、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审批通过,已正式立项。该课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的。我们通过一次问卷调查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学生与老师沟通思想时希望松弛一点儿的占68.5%;与老师交流思想时拘束紧张的占65.7%;有了思想问题主动找老师交谈的只占7.4%;在班会上交流思想时,所谈的思想不真实的占50%;不愿意老师家访的占55.6%;不愿意到老师办公室去的占40.7%,有心里话或烦恼要对老师讲的时候,希望得到老师特别关注并保密66.7%,个人隐私或同学之间的秘密不愿意告诉老师和决不告诉老师的占40.7%。这些数据和学生的心里话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还不被学生所信任,说明我们还没有良好沟通技巧,说明我们还不了解学生。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也还仅仅在理论上,或停留在笼统的教育方法上,或只有散言片语。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确定了“师生之间沟通技巧的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交流的大门。大至各大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因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小至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师生冲突事例。据有关调查报告称:“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日益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是必须值得关注的。 三、课题的界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艺术,才能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使教育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沟通过程。师生沟通既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教师要正确认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并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既能增强教育效果,又能避免师生隔阂和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完成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当

传播效果研究

第11章传播效果研究 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 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具有双重含义: (1)在狭义和微观方面看,它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动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指的是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2)从广义和和宏观方面看,传播效果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不管这些应先更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传播效果概念的上述双重含义,构成了这项研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前者主要研究具体传播过程的具体效果,后者主要研究综合的传播过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媒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考察对象。 2.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1)传播效果的层面 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外部讯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的知识量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外部讯息作用于观念、意识而引起的情绪或感情的变化。 ③行动层面上的效果。认知、态度层面上的这些变化外化为人们的言行而产生的行动上的变化。 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2)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①环境认知效果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是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提示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为己任的,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印象。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大众传媒在报道的新闻和传达的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大众传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们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仿效的对象。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答:(1)传播逆反效果的内涵 逆反效果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 ①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010122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 1.网络传播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新闻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新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院文学与新闻系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每学期2学分。 3.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4.课程教材:《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开设系(部):文学与新闻系。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 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 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 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网络传播学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介 绍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理解)。 第二节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介绍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理解),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难点,重点讲述),网络传播的界限,面临的新问题和其对新闻价值实现的影响(理解)。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微博客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其所具有的简洁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交互性、跟随性等传播特征,与此前的博客、论坛等互联网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别有魅力,正在改变着传播环境,发挥其深层的传播效果。本文是基于微博客发展的现状,对微博客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重点研究了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因此,本研究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博客传播特征传播效果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微博客的诞生,成为一种媒介现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微博客的发展呈爆炸式状态。更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革命性创新,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改变了大众的个人表达方式。微博客秉承着自由、开放和共享的网络精神,与以往的传统媒介形式相比,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每一个拥有微博客的主体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其所有权最大限度地被赋予了个体,因此微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平台,具有了代言不同利益主体话语言说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这种基于个人私利的的公共利益有获得表达的可能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可能性,微博客成为新型公共话语传播平台已成为现实。微博客作为传播平台在社会系统内构建公共话语的实践中,开始发挥其深层的传播效果。 本文是基于微博客使用的现状来考察微博客的发展规模,对微博客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重点研究了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并指出微博客参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因此本研究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微博客的发展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传播学概论》第四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上)

1.1传播与政治 1、传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1)政治对传播的影响 A政治对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段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 B政治发展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A大众传媒通过信息沟通与交流,形成自身独特的影响与作用,并成为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延伸政治活动的影响范围,成为政治伸展的“触角” B大众传媒对政治发展发挥一定的制约作用 C在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的政治活动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并在一定时刻发挥关键性作用 D也可能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和作用,两者还可能互相“勾结”,或制造谣言,或封锁消息,从而导致公众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2、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内容 A首先要保证媒介与公民的知情权,这是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 B在强调新闻自由的基础上,舆论监督对政治权力有效制约 3、舆论监督对政治权力的制约 A提高政治行为和活动的透明度 B新闻媒体通过曝光、报道、改善社会民主环境 4、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 A通过公开报道,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内容,有效减少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B通过公开报道,使某些事件或现象在一定阶段成为热点,从而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C通过公开报道,强调公众观点,坚持舆论监督,重视大众传媒与人民之间的联系 D通过公开报道,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重视公民的舆论监督 5、新媒体:就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如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微博、博客等。 1.2传播与社会 1、社会对传播的影响 A社会的分层为传播的阶梯性提供了可能 B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 C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传播的发展水平 2、传播对社会的作用 A协调社会关系 B监视社会环境 C塑造社会形象 D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3、施拉姆等人的“报刊四种理论”包括: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报刊”四种理论的要点 【集权主义理论】集中体现集权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和利益

师生沟通的艺术

师生沟通的沟通方式技巧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师生沟通的沟通方式技巧欠佳,存在单向性和简单化的问题。教师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不管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注重向学生传递自身所要表达的信息、情感、思想,不收集学生的反应和态度,不听取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不愿积极地聆听学生的倾诉,敷衍应付学生;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给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谈话简单迅速;把注意力放在说服学生并让学生服从自己上面;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判断时,只是泛泛而谈,比如:“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让我真失望”“你对待同学太没有礼貌”“你需要改正缺点”,等等,这种泛泛的一般性的简单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是无益,起着隔靴搔痒的效果;而学生在师生沟通中普遍存在不主动、不积极的心态,对教师的沟通采取应付、迎合、文饰的态度。这些现象都说明,师生沟通方式具有单向性、简单化的问题。而教师简单的单向输送信息给学生的沟通方式,会破坏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与教师沟通的畏惧心理,害怕与教师沟通,导致师生沟通受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与教师沟通的习惯,造成师生沟通单向发展,形成师生沟通阻隔的恶性循环;而学生应付、迎合、文饰的沟通态度加剧了师生沟通的恶性发展。 (1)“你向信息”——师生沟通的杀手 所谓“你向信息”是教师在察觉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教师对学生发出的信息。”。“你向信息”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忽

略别人的感受,不流余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这种表达方式,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产生抗拒、畏缩情绪。如: ①批评式:“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而教师的本意是提醒; ②命令式:“你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做功课!”,其本意是指导; ③恐吓式:“如果你不准时交作业,就叫你的家长来见我!”,其本意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 ④怀疑式:“我不相信你会做得好”,其本意是鼓励; ⑤质问式:“你究竟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做!”,其本意是想帮助反省; ⑥奚落式:“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其本意是交流。不愿意聆听和缺少时间也是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今天找你来是要与你讨论你这次考试失误的事情。你存在的问题是粗心,记住:下次考试要专心!” (2)“零距离”——师生关系的慢性毒药 在新课程改革中,改善师生关系是其中的焦点之一。很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加强对学生的关怀,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在教学过程中非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四章

1、何为媒介的四种理论? 1956年,施拉姆等三位学者撰写了《传媒的四种理论》,这一著作由四篇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论文组成,实际上是对有史以来先后出现的传播体制及相关观念的一个总结性研究。它试图研究“当今时间不同类型传媒背后的哲学和政治学原理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四种媒介理论,即集权(又名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Ⅰ、集权主义理论 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代表:马基尔维利《君主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严格制约自由讨论和信息的传播。” 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摈弃了。 Ⅱ、自由主义理论 这一报刊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自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 代表: 弥尔顿(Milton)《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观点的自由市场:不管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应该让他在报刊上出现,自由讨论,有可能在讨论中在一定时代中错误有可能压倒真理,但真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取力量,最终达到谬误而重现真理的光彩。 约翰·米尔《论自由》,反对多数人的暴力:多数人有可能压制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压制少数人不同观点也是一种暴力。 自由论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三点:①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为国家归根到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而个人权益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权利”。②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拥有判断正误的能力。③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自由主义媒介论的操作性原则: a. 独立性原则:大众媒介应刊播广告,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 b.多样化原则:必须让公众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让公众自行判断,应彻底实行媒介 私有制,让媒介市场公开竞争,而决定胜负的唯一原则,是他们满足受众需求的能 力如何; c.法制化原则:建立一个稳定个、完整的法律制度与环境,以调节竞争。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基础,媒介自由为核心和前提,对其他一切自由起保障作用。正因如此,媒介才能成为一种司法范围以外的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被称为三圈之外的“第四权”。 但自由媒介理论也有其局限性:经济不平等往往造成传播的不平等;所有制的私人性难免影响媒介的公共性;自由口号不能消除实际生活的阶级差异;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有效性、适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例如,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政府媒介不能放任自流,政府必须管制媒介来取得战争胜利;媒介的垄断化、巨大化日益严重,造成媒介的傲慢与媚俗。 Ⅲ、社会责任理论

浅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浅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与学生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师生双方达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感情共鸣,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现在介绍我在做班主任中的一点体会。 一、真诚对待学生。 我班便有一个这样的学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迟交甚至是不交作业、不尊重老师……第一次我找他了解情况,他没正眼看我一眼,高傲自大、爱理不理的样子确实令我生气。我严肃地批评他,可他根本一点都不在乎,简直是当我透明的,我说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我忍无可忍,于是打电话给他父母,知道他对我有解不开的心结,为了改变他对我的敌意,我先委屈自己,对他故意不尊重我的行为视若无睹;至于他不太过分的“违纪行为”,不再批评而采取了“提醒”的方式,并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希望能跟他做朋友”。他经过多次的试验,觉得我确实有诚意,现在不再故意捣蛋了,而且能跟我正面沟通。什么都跟我说,许多时我真是个旁听者。有效的是真诚并不是放纵宣泄,无节制地流露,这样会使学生误认为班主任懦弱、甚至虚伪。我们要准确、理性、恰如其分地表达,避免学生误会或受到伤害。 二、尊重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若班主任经常板起脸孔进课室,学生在紧张有压力的气氛下,表面上或许顺从老师的意思,但其内心必然是抗拒的;相反,班主任的快乐情绪,可以快速地感染到班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这也是班主任尊重学生的表现。班主任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以及积极的情感特征,都会起到调控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因此,我始终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与学生接触时要和蔼慈祥,处处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 三、平等交流、倾听心声 我十分重视并善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气氛,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例如:与学生交往采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他;在适当的时候问及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学生会觉得自己与老师间是平等的。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着情感交流。相反老师先拿出架势,显出“法官”威严,或者先入为主地定好调子,学生见势不妙,说起话来就会躲躲闪闪,这样的沟通一开始就有了障碍。接下来学生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是针锋相对。本杰明? 富兰克林曾说过:“在言谈中,用耳朵比用会得到的更多。”如果我们先听学生解释,让他谈出内心感受,并与他进行真诚的交流,学生会放下戒心,对老师敞开心扉。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年代、代表理论、观点、意义、局限) 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魔弹论): 1、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2、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eg.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马拉松”鼓动事件 3、魔弹论的缺陷 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 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 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限效果论: 1、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 2、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 (2、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也有将之归为适度效果论的) 3、传播流 所谓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4、《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5、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拉扎斯费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 6、舆论领袖的特征 人数不多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阶层,分布均匀有单一型和综合型 同大众媒体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多,社交范围广) 3、对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8、创新扩散理论 9、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定理 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他中介不起作用;或其他中介也在促进人们效果改变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自身条件及舆论的影响 4、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 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1942—1945,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

网络传播学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学》复习提纲 复习主线: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奠定的 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 重点章节: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功能和特征 第四章网络媒体 第七章网络广告 第八章网民:网络传播的参与者 第十章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 补充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报道写作 第一章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 1、信息的七种主要特征(客观性、可处理性、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传输性、时效性、共享性);了解五次信息革命的内容。见P3 2、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了解信息社会表现的特征,见p8 3、现代通信手段包括: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见p12,填空题) 4、1993年,我国政府启动了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 第二章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四代,各有什么特征?(见P21—23,简答题) 2、计算机网络由哪三部分组成?(见p25,填空题) 3、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分类,(见p26,填空题) OSL模型分为两组共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七层。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结构。 4、计算机网络在信息交流中的特征:开放性、数字化、交互性(填空题) 5、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6、WWW是World Wide Web (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有人译作“万维网”“环 球网”“web网”“3w网”。WWW把各种类型的信息(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音像)无义无缝的集成起来,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Hyper Markup Language)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7、1990年10月,中国政府正式向互联网信息中心登记注册了我国的最高域名cn 8、互联网的基本功能:通信功能、信息检索功能、信息提供功能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电子邮件、Usenet、网上论坛、网络聊天 9、与传统邮件相比较,电子邮件有哪些明显优势?见p40 ,简答题

与学生的沟通的艺术

与学生的沟通的艺术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个别的学生,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不同,同一班级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差异纷呈的独特性,形成不同的层面,这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需要。并且个别学生身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自理能力相当差;孤僻,没有知心朋友;承受挫折能力差;自私,处处以己为中心。面对必然存在差异的学生,如果不能做到与学生沟通,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特点,因而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改变。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贴标签”效应,就是一个人被贴上某种词语的标签后,会相应地作出自我管理印象,使自己的言行与所贴的标签一致。给一个学生贴上好的标签时,就会产生好的效应,相反,给一个学生贴上不良的标签,则会产生不良的效应。理解、赏识、激励则正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前提。 (一)注意观察,及时沟通 要了解学生,就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以便及时的发现学生情况。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力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做学生的有心人,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及时的转化学生。 近年来,农村“留守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这些家长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可以了,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我们班的张信龙同学一向是开朗活泼的小男孩,可新学期开学后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再也没有往日的笑颜,成绩明显下滑,甚至开始不完成作业,发现问题后我立刻了解了情况,原来他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的他,有些受不了,一下子没人关心、疼爱,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于是我便开始默默亲近他,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品,并偷偷的和全班同学讲了他的事,要同学多关心他、帮助他。从那以后,他的课桌里总会多些铅笔、练习本,还有一些小食品,同学们都主动与他亲近。从那以后,在我们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下,他又变得开朗活泼,学习也更加努力了。对于这些孩子,我经常想到这样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我对学生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也没有歧视过一个差生。每学期初,我都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并给予帮助和疏导。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领导的充分肯定。每个新学年分班时,总有家长对我说,“把孩子交给毕老师,我们放心。”这质朴的话语就是家长对我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我想,再苦再累也值得。 (二)以身作则,用行动沟通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我却不赞成对学生一味的严加管教,使学生没有自由。我所说的严是指:纪律严、制度严、目标严、赏罚严。要给学生一个健全的制度,全面为学生的健康着想,应站在学生的位置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去年我班新转来张晓宁同学,她的基础很差,课堂作业很少能完成,而且经常扰乱班级纪律,还经常无故旷课说教都不悔改,同事们说这孩子就这样了,我想也真是这样,还是别在她的身上浪费时间了,可转念一想如果这个孩子不改掉这个毛病,继续放任自流,以后会是什么样呢?为了她,为了整个班级的纪律,

传播效果地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又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起,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或者在一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效果理论。 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无论是人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从人类传播的总体来分析,其传播活动,要么是为了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要么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句话,人类都是为实现其已确定的目标和目的而开展传播活动的。从这一人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并不是传播学形成以后才开始的,它是先于传播学形成的。可见,传播效果问题是人类传播活动过程中研究的一个永恒性的课题。这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人类传播活动,人类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传播效果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度不高,真正会使用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的人很少。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传播效果仅仅停留在关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初以来,人们交往的形式,特别是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效果研究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线和出发点。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曾创造了许多保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同样,仅人类活动中的传播活动,人们为了实现其传播目的,也创造了许多理论。仅从传播效果实现的角度来讲,人们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子弹论”(或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由于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特别是应用传播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保证传播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虽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直到现在,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检测传播者、传播容、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功能和状况的一种量化

微博传播分析

@互联网数据分析大师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微博传播本质: 在国内,微博客自诞生只有3年,但其应用已经发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个人自我表达、人际交流的工具,还日渐发展成为政府、企业、组织用于信息发布、公关营销的手段。 从这个层面看,无论是个人、政府,还是组织、企业,都可以通过微博客实现自己的某些传播意图,或营造理想的自我形象,或形成与民众畅达的沟通机制,或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形式,不同的传播主体依赖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手段,而不同传播路径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微博客,以及其传播效果,对于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博客进行有效、高效的传播显得尤为必要。 微博客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是相对于传播行为过程而言。本文是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应首先从传播学概念上规定与之对应的传播行为。本文将其称之为“微博传播”,下文我们说传播效果,实指“微博传播”的传播效果(或微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微博传播及其效果构成 所谓“微博传播”,简而言之,即在微博客中的传播活动,亦可看作微博客用户的信息交换和分享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本文也分别从这两个维度对“微博传播”进行简单分析。 (一)过程维度 从过程性上看,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由一定环节和要素构成的动态、序列过程。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略作分析。由于“微博传播”也是网络传播的一种,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传受一体性,因此,这里我们把“微博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收受者合称为传播主体。见表3: (二)系统维度 从系统性上看,我们“把传播看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 微博客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产物,从登录方式上,即

彭兰 《网络传播学》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传播概论》、《点击美国在线》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等著作。 目录上编网络传播实践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第四节互联网的接入 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 第六节E—mail软件的使用 第七节在网上查找信息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网站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HTML语言 第三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一——Frontpage的使用 第四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二——Dreamweaver的使用 ★第三章网络新闻传播 第一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特点 第三节网络新闻的采集 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写作 第五节网络新闻的标题 第六节网络新闻的编辑 第七节新闻网页的设计 第八节新闻网站(频道)的规划 第九节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节现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 第四章网站建设与经营 第一节网站的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网站的规划 第三节网站的建设与推广 第四节网站的品牌建设 第五节网站的资本运营 第五章网络营销 第一节网络营销简介 第二节网络广告 第三节电子邮件营销

第四节网络数据库营销 第五节电子商务 下编网络传播理论 ★第六章网络中的传播 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第一节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类型 第四节网络受众的心理 第五节受众参与网络传播 第六节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七节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 ★第八章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第一节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数字鸿沟” ★第九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网络与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亚文化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文化的同质化 第十章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第一节网上不良信息传播 第二节网上诽谤 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节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后记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到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 一、网络提供的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视频会议、新闻论坛、电子商务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