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579道题,史上最全,通关必备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579道题,史上最全,通关必备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579道题,史上最全,通关必备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579道题,史上最全,通关必备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579道题,史上最全,通关必备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德国古典哲学思想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

D.法国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参考答案:A

2、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是

A.艺术

B.哲学

C.宗教

D.语言科学

参考答案:D

3、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B

4、下列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是

A.法律和艺术

B.法院和监狱

C.军队和警察

D.政府机关

参考答案:A

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B

6、下列关于社会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改革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B.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

C.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D.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参考答案:B

7、()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A.农民革命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C

8、商品经济是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

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D.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参考答案:C

9、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交换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参考答案:D

10、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

参考答案:C

11、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定量分配

参考答案:B

12、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运动的是

A.资本周转

B.单个资本

C.生产资本

D.流动资本

参考答案:B

13、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而且将长期存在

A.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

B.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

C.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

D.以上说法均正确

参考答案:D

14、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经济效益高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

B.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绝对平均分配

C.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D.本部门的剩余价值在本部门的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参考答案:C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采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

A.对利润的调节

B.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C.对货币流通的调节

D.国民经济计划化

参考答案:B

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

C.思想观点

D.文化水平

参考答案:C

17、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

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

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

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

参考答案:B

1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

B.感觉经验

C.理性思维

D.客观事物

参考答案:A

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B

2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C

21、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参考答案:A

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C

2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

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参考答案:B

24、在真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

参考答案:A

25、无产阶级要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只有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公有制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解放全人类

参考答案:D

2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答案:B

2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中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民主专政制

D.民主共和制

参考答案:B

2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参考答案:C

29、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

D.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C

30、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

参考答案:A

31、“过剩资本”的出现是

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

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C

32、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是

A.辛迪加

B.托拉斯

C.卡特尔

D.康采恩

参考答案:B

33、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A.检察机构

B.法院

C.警察机构

D.议院或国会

参考答案:D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根源是

A.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B.资本主义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

C.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国家的掠夺

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自发调整参考答案:A

35、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财团得到更大增强,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

B.垄断财团实力的迅速增长

C.垄断财团的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D.财团股权日益集中

参考答案:D

3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矛盾分析法

C.阶级斗争分析法

D.主客观相结合分析法

参考答案:A

37、以厂房、设备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参考答案:A

38、劳动对象是指

A.人类活动所遇到的一切客观事物

B.整个自然界

C.劳动半成品

D.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参考答案:D

39、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参考答案:B

40、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划分为的三大社会形态不包括

A.人的依赖性社会

B.物的依赖性社会

C.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社会整体进步的社会

参考答案:D

4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绝对观念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

参考答案:C

42、在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D.上帝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参考答案:A

43、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参考答案:C

44、下述关于使用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

C.同一物品可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参考答案:D

4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于

A.新社会制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B.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C.新社会制度能够鼓舞人们的信心和斗志

D.新社会制度能够更好地调节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B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参考答案:C

47、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参考答案:A

48、社会资本是

A.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总和

C.生产部门的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参考答案:A

4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商业资本

D.金融资本

参考答案:D

50、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可变资本

参考答案:C

二、单选题

1、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

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

参考答案:C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参考答案:C

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方面新变化的是

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

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D.信息产业的兴起

参考答案:B

4、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参考答案:A

5、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6、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参考答案:D

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参考答案:A

8、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参考答案:C

9、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无产阶级

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盟

D.工农商学兵联盟

参考答案:A

10、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参考答案:C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

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

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12、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答案:D

13、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参考答案:A

14、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C

15、马克思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A.以社会精英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B.以统治阶级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C.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D.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参考答案:C

16、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取高额利润

参考答案:D

17、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参考答案:D

1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商业资本

D.金融资本

参考答案:D

19、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人民当家作主

C.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D.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

参考答案:C

20、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A.剩余价值率

B.平均利润率

C.银行的贷款利率

D.银行的存款利率

参考答案:B

2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德国古典哲学思想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

D.法国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参考答案:A

2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无限性和绝对性

B.有限性和特殊性

C.广延性和伸张性

D.持续性和顺序性

参考答案:C

23、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

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C.价值规律决定的

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参考答案:B

24、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C

25、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参考答案:C

2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A

27、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参考答案:D

28、从起源上看,阶级是

A.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分配关系极端不平等的产物

D.政治暴力和军事征服的产物

参考答案:A

29、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参考答案:A

30、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是

A.阶级观点

B.群众观点

C.民主观点

D.法治观点

参考答案:B

31、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建立完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严格管控的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A

3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参考答案:B

33、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参考答案:B

34、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参考答案:D

35、无产阶级要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只有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公有制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解放全人类

参考答案:D

3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是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参考答案:A

37、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参考答案:A

38、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独裁制三种

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参考答案:A

3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指

A.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

B.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C.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

D.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参考答案:B

40、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经济效益高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

B.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绝对平均分配

C.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D.本部门的剩余价值在本部门的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参考答案:C

41、以下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观点的是

A.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

B.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C.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D.消灭城乡、体脑差别

参考答案:C

42、意识的本质是

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

参考答案:B

43、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参考答案:D

4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

B.感觉经验

C.理性思维

D.客观事物

参考答案:A

45、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资本主义

C.最终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46、“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参考答案:B

4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D

4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形象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抽象性

参考答案:A

4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参考答案:D

5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D

三、单选题

1、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理事会

D.股东大会

参考答案:D

2、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增加市场占有率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

D.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参考答案:B

3、热心于共产主义,首先要热心于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经济的发展

C.劳动者生活的改善

D.国际形势的改善

参考答案:A

4、垄断资本家在售卖商品时,一般都会采用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市场价格

D.计划价格

参考答案:A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参考答案:C

6、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实践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辩证的否定观

参考答案:A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和

A.资产阶级专政

B.工农民主联盟

C.社会主义民主

D.多党政治合作

参考答案:C

8、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参考答案:A

9、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黑格尔

B.圣西门

C.费尔巴哈

D.李嘉图

参考答案:B

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

A.思想斗争和说理斗争

B.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

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D

11、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茨基

参考答案:A

12、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层次不包括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生产资料

参考答案:D

1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人的道德品性

B.人的经济地位

C.人的价值追求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D

14、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必要形式

参考答案:B

15、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以便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的

A.社会化

B.市场化

C.现代化

D.以上说法均正确

参考答案:D

16、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保持党的群众性

D.保持党的先锋队性

参考答案:A

17、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是

A.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与时俱进

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D.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参考答案:C

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生产部门的

A.平均劳动生产率

B.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C.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D.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A

1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

参考答案:C

20、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参考答案:B

21、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B

22、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价值

B.生产成本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参考答案:D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A.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B.经济政策引导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参考答案:D

24、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参考答案:C

25、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

A.经济实力

B.政治实力

C.军事实力

D.外交实力

参考答案:A

26、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参考答案:D

27、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参考答案:D

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参考答案:D

29、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

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参考答案:D

30、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是

A.解放思想

B.尊重客观规律

C.联系群众密切

D.团结一致向前看

参考答案:A

31、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事业的政治保证是

A.无产阶级通过议会取得政权

B.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C

3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参考答案:C

33、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参考答案:A

34、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参考答案:C

35、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为前提的。

A.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B.社会化大生产

C.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D.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

参考答案:D

36、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参考答案:A

3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D

38、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参考答案:C

39、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参考答案:A

40、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

B.辛迪加

C.康采恩

D.托拉斯

参考答案:A

41、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D.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参考答案:D

4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参考答案:D

4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

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

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

参考答案:A

44、下列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答案:D

45、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参考答案:D

46、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民主政治与法治理念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A

47、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A

48、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中

A.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更加科学

B.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

C.两种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D.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参考答案:C

49、下列不属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的是

A.赶超世界强国

B.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C.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D.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A

50、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能够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创造和使用语言符号

C.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

D.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参考答案:A

四、单选题

1、实现共产上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参考答案:A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参考答案:C

3、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参考答案:B

4、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的是

A.阶级斗争

B.原始积累

C.产业革命

D.民主法治

参考答案:C

5、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不包括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

B.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C.工农差别

D.城乡差别

参考答案:B

6、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A.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参考答案:A

7、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参考答案:C

8、利息的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C.借贷资本所有权的产物

D.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

9、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

A.基础设施的建设

B.战略性科学研究

C.普通消费品生产

D.公共产品生产

参考答案:C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短缺

D.生产绝对短缺

参考答案:A

11、组成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多万个零部件是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100家大型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共同生产这一事实,表明了

A.商品的国际化

B.生产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资本的全球化

参考答案:B

12、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

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

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A

13、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

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

参考答案:B

14、“针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C

15、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

参考答案:C

1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参考答案:B

17、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参考答案:A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一种

A.客观的物质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9、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B.无产阶级斗争的产物

C.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

D.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参考答案:D

20、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参考答案:B

21、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

参考答案:A

22、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A.垄断价格

B.个人联合

C.参与制

D.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A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D

24、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

A.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

B.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

C.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参考答案:C

25、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A.成熟阶段和非成熟阶段

B.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C.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阶段

D.资本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

参考答案:B

26、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

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

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

参考答案:A

27、美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独裁制

参考答案:B

2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流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参考答案:A

29、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

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

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参考答案:A

30、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参考答案:A

31、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

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

参考答案:A

32、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参考答案:D

3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参考答案:A

3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表明

A.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C.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D.生产关系可以脱离生产力

参考答案:C

35、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黑格尔

B.圣西门

C.费尔巴哈

D.李嘉图

参考答案:B

3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革命和改革

参考答案:C

37、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市场经济体制

D.马克思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D

38、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言行的最高准则为

A.努力帮助人民群众

B.向人民群众负责

C.不搞特权

D.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

参考答案:B

3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参考答案:A

40、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

A.生产条件

B.劳动强度

C.劳动熟练程度

D.生产规律

参考答案:A

41、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参考答案:B

42、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参考答案:C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参考答案:C

44、其他各种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基础是

A.生产价格

B.平均利润

C.生产成本

D.产业利润

参考答案:D

45、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

A.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无产阶级远大理想

D.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

参考答案:B

46、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农民阶级专政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联合专政

参考答案:A

47、“过剩资本”的出现是

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

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C

48、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价值

B.生产成本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参考答案:D

49、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A.不会有根本变化

B.会不断扩大

C.会不断缩小

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

参考答案:B

50、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参考答案:D

五、单选题

1、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

A.1917年

B.1918 年

C.1921年

D.1936 年

参考答案:D

2、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参考答案:D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参考答案:C

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参考答案:D

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于

A.新社会制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B.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C.新社会制度能够鼓舞人们的信心和斗志

D.新社会制度能够更好地调节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B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理论—实践—理论

D.实践—认识—实践

参考答案:D

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们思想观念的高度进步

C.上层建筑的高度完善

D.民主法治的高度发展

参考答案:A

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态不同

参考答案:B

9、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参考答案:A

10、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财团得到更大增强,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

B.垄断财团实力的迅速增长

C.垄断财团的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D.财团股权日益集中

参考答案: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重点内容归纳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内容归纳(参考):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含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 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列宁对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 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 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的含义。 答: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 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 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5、实践的范畴、特征、形式和作用。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

§1: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1-3 二、产生和发展p4-13: (一)时代产物: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阶级实践基础 (二)马克思继承和创新 (三)实践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际结合;把马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1.1: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8 1)哲学的产生&意义——通过劳动分离人&自然;两大现象(物质&精神);两大活动(认识&改造世界) 2)其他思潮&马恩诞生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意识;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 3)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 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5)世界怎样存在(联系发展or孤立静止) 6)马哲的解答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 1)科学物质观、物质范畴、物质唯一特性 存在意识之外,可被意识反映 2)意识&物质(作用&反作用);意识发展阶段;社会实践(劳动)决定性作用意识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p32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 1)运动&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绝对的运动,相对的静止 3)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马哲之前的物质观 5)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p35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具体形式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37 1)把握两大方面 实践分化&统一人&自然; 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科学说 明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 三、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及客观性p40 事物发展中的偶然&必然;自然&社会规律 1)规律的特点——本质、必然、稳定 2)规律客观性——根本特点

自考本科《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昂立·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里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体时间是1848年。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及思维能否认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它的物质性。 5、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主义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从时间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6、联系具有哪些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7、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9、结合实际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和意义。 答:内容: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形式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2 (一)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主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及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其他记忆点: 1、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0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革命性是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各个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美小抄精编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重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 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 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 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 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 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 第一章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 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p35 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 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 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 论 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 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 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 唯物主义有何不同?p36 ①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 个本原的哲学观点。--承认世 界统一 二元论: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 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 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 ②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 种: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 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 界统一于物质 5.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①机械 性: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② 不彻底性:不把唯物主义贯彻 到历史去③形而上学性:不 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④ 直观性:缺乏实践、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 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及其理论意义 p40 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 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 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 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 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 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 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 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 限性 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离不开运动。B,运 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 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 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 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 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 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 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 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 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 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 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动中有静。B,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 二者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相对静止:一、一 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 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二、事 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 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 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 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 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 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 性和伸张性 13.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 可逆性)如: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 系: 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B, 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 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 意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 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 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 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 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 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 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 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 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 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 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 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 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 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 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 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 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 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 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 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 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 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 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 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 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 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 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要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4.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口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怛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木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木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IH事物的灭亡 8、在牛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雹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彖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Z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來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岀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梢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木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伟人Z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从狭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继承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知论的基础。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唯一方向进行,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指事物的体积、规模、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是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的,这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全)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