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历届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历届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历届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历届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1.(2014·课标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解析:选A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C.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D.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2.(2014·课标Ⅱ)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

4.0%(即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

样品起始质量

×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或

m PbO2·n 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 族,可以推出Pb 的位置为第六周期第ⅣA 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PbO 2的酸性比CO 2的弱。(2)由题意,生成的黄绿色气体应为氯气,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铅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PbO 2+4HCl(浓)=====△PbCl 2+Cl 2↑+2H 2O 。(3)由题意,PbO 作还原剂,NaClO

作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 +ClO -===PbO 2+Cl -;根据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反应式为Pb 2++2H 2O -2e -===PbO 2↓+4H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 2+放电生成Cu ,现象为石墨上包上铜镀层,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 3)2,则溶液中的Pb 2+放电:Pb 2++2e -===Pb↓,这样Pb 2+就不能很好地转化为PbO 2,导致Pb 2+的利用率降低。

答案:(1)六 ⅣA 弱

(2)PbO 2+4HCl(浓)=====△PbCl 2+Cl 2↑+2H 2O

(3)PbO +ClO -===PbO 2+Cl -

Pb 2++2H 2O -2e -===PbO 2↓+4H +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Pb 2++2e -===Pb↓

不能有效利用Pb 2+

(4)根据PbO 2=====△PbO x +2-x 2O 2↑,有2-x 2×32=239×4.0%,x =2-239×4.0%16

=1.4 根据m PbO 2·n PbO ,2m +n m +n =1.4,m n =0.40.6=23

3.(2014·重庆理综)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明矾用作净水剂

B .液氨用作制冷剂

C .氢氟酸刻蚀玻璃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解析:选B 明矾中的Al 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吸附作用的Al(OH)3胶体而净水,涉及化

学变化,A 项错误;液氨用作制冷剂,只是NH 3的状态发生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B 项正确;HF 与玻璃中的SiO 2反应生成SiF 4和H 2O ,涉及化学变化,C 项错误;CaO 与H 2O 反应涉及化学变化,D 项错误。

4.(2014·福建理综)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X 反应又能与Z 反应的是( )

X Y Z ①

NaOH 溶液 Al(OH)3 稀硫酸 ② KOH 溶液 SiO 2 浓盐酸

③O2N2H2

④FeCl3溶液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选B Al(OH)3显两性,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①正确;SiO2与盐酸不反应,②错误;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N2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NH3,但在常温时N2与O2、H2均不反应,③错误;Cu与FeCl3溶液和浓硝酸分别发生如下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④正确。

5.(2014·重庆理综)月球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1)3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

(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MgCl2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由MgO制备。

①MgO的熔点比BaO的熔点 ________(填“高”或“低”)。

②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少量SiO2,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O2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MgO与碳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MgCl2。若尾气可用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________(写化学式)。

(4)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从月壤中提炼1 kg 3He,同时可得6 000 kg H2和700 kg N2,若以所得H2和N2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最多可生产碳酸氢铵________kg。

解析:(1)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2=1。(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Na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Na2O2,其电子式为。(3)①Mg2+半径比Ba2+半径小,MgO中的离子键强于BaO中的离子键,MgO的熔点高于BaO。②MgO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Si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2-3+H2O,SiO2具有立体网状结构,且熔沸点高,属于原子晶体。③未反应的Cl2及反应生成的CO2气体均与NaOH溶液反应,且NaOH足量,则生成的盐为Na2CO3、NaCl、NaClO。(4)根据N2~3H2可知,6 000 kg H2过量,应以700 kg N2为准进行计算,由N原子守

恒可得:N 2~2NH 4HCO 3,则最多可得NH 4HCO 3的质量为2×79×70028

kg =3 950 kg 。 答案:(1)1

(2)

(3)①高 ②SiO 2+2OH -===SiO 2-

3+H 2O 原子晶体

③NaCl 、NaClO 、Na 2CO 3

(4)3950

6.(2011·山东理综)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A .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 .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 .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 .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硅及其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该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为Si ,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 项正确;单质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 2,B 项错误;Si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 2,其可以与氢氟酸反应,C 项错误;由于非金属性Si <C ,因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SiH 4<CH 4,D 项错误.

答案:A

7.(2010·福建理综)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 3 B

Cu CuSO 4 Cu(OH)2 C

C CO CO 2

D Si SiO 2 H 2SiO 3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NaHCO 3不能一步转化为Na ,A 项错误;Cu(OH)2不能一步转化为Cu ,B

项错误;根据C ――→O 2CO ――→O 2CO 2――→Mg C 知,C 项正确;H 2SiO 3不能一步转化为Si ,D 项错误.

答案:C

8.(2010·天津理综)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知识,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A项正确.Si3N4、Al2O3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可以作为耐高温材料.铜比钢铁的活动性差,和钢铁闸门连接在一起与海水构成原电池,加速了闸门的腐蚀速度,C项不正确.铅是重金属元素,会给环境带来污染,D项正确.答案:C

9.(2013·重庆理综)(15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蓝色沉淀蓝色沉淀

3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无现象

4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先变红,后褪色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题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CO与氧化铁反应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能

力。(1)MgCO3的分解类似于CaCO3。(2)Zn粉与CO2反应制备CO时,CO2可能过量,C中氢氧化钠溶液可将过量的CO2除去。尾气中的CO会污染空气,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3)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乙两组实验所得黑色固体分别是Fe3O4、Fe。②Fe3O4可视为FeO·Fe2O3。FeO、Fe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2HCl===Fe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叠加得Fe3O4+8HCl===FeCl2+2FeCl3+4H2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

2+而无Fe3+,滴加新制氯水变红是由++Fe2++4H

2O。③乙组实验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

于Fe2+被氧化为Fe3+,溶液随后褪色,可能是由于Cl2将SCN-氧化,欲验证此结论是否正确,可向溶液中重新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重新出现红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否则不成立。④B装置温度较高,若发生倒吸,则会造成玻璃管炸裂,因此可在装置BC之间增加防倒吸装置。

答案:(1)MgO、CO2(2)除CO2点燃

(3)①Fe ②Fe3O4+8H+===2Fe3++Fe2++4H2O ③Fe2+被氧化为Fe3+,Fe3+遇SCN-显红色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④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防倒吸

10.(2012·全国理综)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灯1;

c.熄灭酒精灯2;

(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 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室常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来制取CO ,HCOOH =====浓硫酸△CO↑+H 2O 。(2)反

应管中是铜(红色)和氧化铜(黑色)的混合物,反应中逐渐变为红色的铜,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 和CO 2因烧瓶中有大量的硫酸,水蒸气不会考虑。(3)还原的铜样应在CO 气体中冷却,故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漏斗开关,最后熄灭酒精灯,可保证加入的甲酸得以充分反应。(4)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为 5.0 g -4.8 g =0.2 g ,即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中氧原子的质量为0.2 g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为1 g ,即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为80%。(5)从所给试剂来看,易于操作,且实验效果较好的是:将浓硫酸稀释后,用过量稀硫酸与样品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答案:(1)HCOOH =====浓H 2SO 4△CO↑+H 2O

(2)样品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CO 、CO 2

(3)cab

(4)80%

(5)①将浓硫酸稀释;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②CuO+H 2SO 4===CuSO 4+H 2O

11.(2010·北京理综)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 的组成.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 3+在pH =5.0时沉淀完全;Mg 2+

在pH =8.8时开始沉淀,在pH =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Ⅰ.向化合物X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 ,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Ⅰ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Ⅰ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 至5~6,产生白色沉淀B ,过滤.

Ⅳ.向沉淀B 中加过量NaOH 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 溶液,调节pH 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Ⅰ中气体A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由Ⅰ、Ⅱ判断X 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_______.

(3)Ⅲ中生成B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Ⅳ中B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淀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抗酸药成分的探究实验.(1)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知该气体为CO2.(2)根据Ⅰ知,X中一定不含Si元素,因为硅酸盐中加入过量盐酸,会产生硅酸沉淀;根据Ⅱ知,X中一定不含Na元素,因为Na的焰色为黄色.(3)根据题给信息知Ⅲ中调节pH至5~6时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l(OH)3.(4)Ⅳ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B完全溶解,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5)V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12,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C为Mg(OH)2.(6)由于n(CO2)∶n[Al(OH)3]∶n[Mg(OH)2]=1∶1∶3,则CO2-3、Al3+、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结合电荷守恒,则CO2-3、Al3+、Mg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7,故X为Mg3Al(OH)7CO3.

答案:(1)CO2

(2)钠和硅

(3)Al3++3NH3·H2O===Al(OH)3↓+3NH+4

(4)Al(OH)3+OH-===AlO-2+2H2O

(5)Mg(OH)2

(6)Mg3Al(OH)7CO3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1.(2014·浙江理综)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 ℃时氯气_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H2O HClO+H++Cl-K2=10-3.4

HClO H++ClO-K 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Cl2(g)+H2O 2H++ClO-+Cl-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 =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解析:选C Cl2(g)+H2O 2H++ClO-+Cl-K=K1×K2×K a,由图可得K a=10-7.5,故K

值为10-12.1,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得,c(H+)=c(OH-)+c(ClO-)+c(Cl-),而c(HClO)由于部分电离而不等于c (Cl-),B项错误;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从图中可知,c(HClO)在pH=7.5时比在pH=6.5时低,则杀菌效果较差,C项正确;夏季温度高,氯的溶解能力变差,杀菌效果也变差,D项错误。

2.(2014·江苏单科)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选C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不加热反应不能发生,A项错误;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应用饱和食盐水,且导气管应长进短出,不能使用NaHCO3饱和溶液,否则会引入CO2杂质,B项错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锰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加热过程中氯化锰水解,直接蒸发溶剂,最终得不到所要产物,D项错误。

3.(2014·江苏单科)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选D 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H+、Cl-、ClO-、OH-。氯水的颜色是氯气分子表现出来的,A项正确;滴加硝酸银溶液,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B项正确;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C项正确;向氯化亚铁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D项错误。

4.(2014·江苏单科)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 2SO 3溶液,将废液中的I 2还原为I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将I 2还原为I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X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 -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 约为2,

缓慢通入Cl 2,在40 ℃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

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5SO 2-3+2IO -3+2H +===I 2+5SO 2-4+H 2O

某含碘废水(pH 约为8)中一定存在I 2,可能存在I -、IO -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 -、IO -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 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 3溶液、Na 2SO 3溶液。

解析:(1)该反应为Na 2SO 3、I 2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 2-3+I 2+H 2O===SO 2-4+2I -+2H +。含碘废液中碘以I -、I 2的形式存在,将废液中的I 2还原为I -

的目的是使CCl 4中碘进入水层。(2)操作X 为分液操作。(3)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为了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 2升华或防止I 2进一步被氧化)。锥形瓶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 2,故锥形瓶中盛放的溶液为NaOH 溶液。(4)检验I -,可以利用I -

的还原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盐酸酸化,最后滴加FeCl 3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废水中含有I -,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 -;检验IO -3,可以利用IO -3的氧化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盐酸酸化,最后滴加Na 2SO 3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废水中含有IO -3,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 -3。

答案:(1)SO 2-3+I 2+H 2O===2I -+SO 2-4+2H +

使CCl 4中的碘进入水层 (2)分液

(3)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 2升华或防止I 2进一步被氧化) NaOH 溶液

(4)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 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FeCl 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 -;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 -;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 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Na 2SO 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O -3,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 -3

5.(2014福建理综)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 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 .Cl 2、Br 2、I 2的熔点

b .Cl 2、Br 2、I 2的氧化性

c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

d .HCl 、HBr 、HI 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 3晶体:

NaCl 溶液―――――→80 ℃,通电ⅠNaClO 3溶液―――――→室温,KCl Ⅱ

KClO 3晶体 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 2O=== NaClO 3+ ________。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 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ClO -

x (x =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

①D 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B―→A+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解析:(1)F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通过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单质的氧化性得出,故本题选b 、c 。(3)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NaCl 中Cl 元素由-1价升高为NaClO 3中的+5价,则必有另一元素化合价降低,结合电解规律可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H ,再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得:NaCl +3H 2O===NaClO 3+3H 2↑。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 3+KCl===NaCl +KClO 3↓,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由于室温下氯酸钾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故可得到较纯净的氯酸钾晶体。(4)①由于D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故D 为ClO -4。②A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A 为Cl -;B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B 为ClO -;C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C 为ClO -3。B ―→A+C 反应的方程式为3ClO -===ClO -3+2Cl -。由图像可知:Cl -的相对能量为0 kJ·mol -1,ClO -的相对能量为60 kJ·mol -1,ClO -3

的相对能量为63 kJ·mol-1,则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3×60 kJ·mol-1-63 kJ·mol-1=117 kJ·mol-1,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ClO-(aq)===ClO-3(aq)+2Cl-(aq)

ΔH=-117 kJ·mol-1。

答案:(1)

(2)b、c

(3)①1NaCl+3H2O===1NaClO3+3H2↑

②复分解反应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4)①ClO-4

②3ClO-(aq)===ClO-3(aq)+2Cl-(aq)

ΔH=-117 kJ·mol-1

6.(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解析:选项A,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封,可减少溴的挥发,A正确;选项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Cl2,也可能是O3、溴蒸气、NO2等,B错误;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C错误;选项D,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也可能含有SO2-4,D错误。

答案:A

7.(2012·山东理综)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选项A错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选项B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选项C错误;根据电解NaCl溶液时的阴极反应:2H++2e-===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H2,理论上需转移2N A个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B

8.(2011·江苏)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 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 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 Cl2不与铁反应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A项,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小,故不正确;B项,正确;C项,氯气与铁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下易反应,干燥和常温环境下反应速率较慢,不正确;D项,制备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正确.

答案:B

9.(2010·上海理综)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

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解析:本题考查氯气和氨气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烧瓶中发生反应:3Cl2+8NH3===6NH4Cl+N2,A项正确,B项错误;反应中NH3作为还原剂,说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Cl2、HCl等有害气体,D项正确.答案:B

10.(2013·广东理综)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_。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________。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________作阳极。

解析:本题考查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原电池的设计等,意在考查考生对Cl2的制备原理、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力。(1)①收集Cl2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同时要吸收尾气,故选择装置C。②Cl2通入水中,部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HClO,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为Cl2、HClO、ClO-。③可以利用置换反应比较Cl2、Br2的氧化性,需要加入NaBr(或KBr)溶液。

(2)①根据电子的流向知,左烧杯中电极为负极,右烧杯中电极为正极。②负极可以是Zn或Fe, 可以观察到负极逐渐溶解。③甲电池能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减缓铁片的腐蚀时,选择比Fe活泼的Zn作阳极。

答案:(1)①C②Cl2、HClO、ClO-③加入NaBr(或KBr)溶液,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橙色(2)①如图所示(合理即可) ②逐渐溶解(质量减少) ③甲甲使用了盐桥,避免负极金属直接与溶液中的铜离子反应而造成能量损失(3)锌1个

11.(2013·北京理综)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 -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SO2与漂粉精反应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挖掘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由pH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可知,漂粉精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3)向水中通入过量SO2不能形成白雾,说明二氧化硫不能形成白雾;用湿润的碘

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说明白雾中不含氯气;根据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因为白雾中混有SO2时也能满足实验a、b的现象,最终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有氯气生成,即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为确认这种可能性,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5)①向沉淀X 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O2-4,则沉淀X中含有CaSO4。

答案:(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碱性、漂白性(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②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CaSO4②SO2+Cl2+2H2O===SO2-4+2Cl-+4H+

12.(2013·福建理综)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

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2-4等杂质。某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2-4,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 sp(BaSO4)=1.1×10-10、K sp(BaCO3)=

5.1 ×10-9]

②该法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

工艺中可以利用的单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D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D)____+24NaClO3+12H2SO4===□ClO2↑+□CO2↑+18H2O+□________

(3)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________倍。

解析:(1)①由于所加物质都是过量的,前面加入的物质必须经后面的物质除去,所以首先应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来沉淀SO2-4,过量的BaCl2可经后面加入的Na2CO3溶液除去。观察BaSO4和BaCO3的K sp不难发现,二者相差不大,在CO2-3浓度比较大时,BaSO4会转化为BaCO3

而生成SO2-4。②根据工艺图,HCl合成塔中发生的是H2与Cl2的反应,所以该工艺可以利用的单质应是H2和Cl2。Na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ClO-3的还原产物为ClO2,Cl-的氧化产物为Cl2,则有: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2)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在H2SO4环境中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CO2、H2O,根据原子守恒可推出另一产物为Na2S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反应为: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3)由题意知CN-转化为无毒的N2、CO2,ClO2或Cl2转化为Cl-,反应中1 mol ClO2得到5 mol电子,1 mol Cl2得到2 mol 电子,所以处理相同量的CN-时,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2.5倍。

答案:(1)①BaCl2BaSO4和BaCO3的K sq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O2-3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 ②H2、Cl2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2)1 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3)2.5 13.(2012·福建理综)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填

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

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用0.10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 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 sp(CaCO3)=2.8×10-9、K sp(MnCO3)=2.3×10-11]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转移

到________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解析:(1)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CB。

(2)①甲方案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AgCl白色沉淀。反应后的残余液中溶质主要为MnCl2和HCl,故不能用来测定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②由酸碱中和滴定的量关系可得c(HCl)

=22.00 mL×0.100 0 mol·L-1

20.00 mL

=0.110 0 mol·L-1。③由MnCO3、CaCO3的K sp数值可知,加

入CaCO3,CaCO3不仅与残余液中的盐酸反应,还会生成MnCO3沉淀,使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1)ACB(按序写出三项)

(2)①残余清液中,n(Cl-)>n(H+)(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0.110 0

③偏小

④(i)Zn粒残余清液(按序写出两项)

(ii)装置内气体尚未冷至室温

14.(2011·全国理综)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意在考查考生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的性质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为氯气,装置B用来收集比空气重的氯气,装置D吸收尾气,装置C起到了防倒吸的作用.一氧化氮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用装置Ⅰ,A装置中盛放铜片和稀硝酸,B装置中盛放水,C装置接收排出的水.

答案:(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Ⅰ②

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

A 铜屑和稀硝酸产生NO气体

B 水排水收集NO气体

C 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

D

③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

1.(2014·福建理综)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葡萄酒样品100.00 mL ――→

盐酸

蒸馏馏分

???????????→

-1

2

一定条件,淀粉溶液

一定条件,淀粉溶液) (用0.010 00 mol·L

标准I溶液滴定

溶液出现蓝色且30 s内不褪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_______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解析:(1)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2)题目明确指出“……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因此分离方法是过滤。(3)a装置中使用单孔塞,二氧化硫不能顺利进入装置中,此外其导管口离液面太远,不利于尾气的吸收,所以a装置不合理;二氧化硫在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维设计配套课件学案课时跟踪检测(二)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课时跟踪检测(二)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增多 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选D A项,电子云只是一种对核外电子运动的“形象”描述;B项,核外电子并不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具有一定的轨道;C项,p能级在任何能层均只有3个轨道。 2.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为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②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③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④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中释放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核外电子排布由2s22p2转变为2s12p3,碳原子体系能量升高,由基态变为激发态,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 3.观察1s轨道电子云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小黑点表示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 B.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 C.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D.1s轨道电子云的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机会的多少 解析:选D由电子云图可知,处于1s轨道上的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分布呈球形对称,而且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概率最大,离核越远,出现的概率越小。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而表示电子曾经出现过的位置。 4.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解析:选C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只有C选项正确。 5.对于Fe的下列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解析:选A 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据洪特规则可知A正确。 6.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n s2n p7,它违背了() A.泡利原理 B.能量最低原理 C.洪特规则 D.洪特规则特例 解析:选A p能级有三个轨道,根据泡利原理,每个轨道最多排2个电子,故p能级最多排6个电子,不可能排7个,故违背泡利原理。 7.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C B.O C.N D.Cl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各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碳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氧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氮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氯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 8.下列3d能级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2020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一) 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跟踪检测(一)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D.32 g·mol-1 解析:选D 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X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2.如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 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224 L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0.005N A C.产物中的N—H键个数为0.02N A D.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H+4数目为0.005N A 解析:选C A项,没有说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故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不一定是0.224 L,错误;B项,生成物NH4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错误;D项,由于NH+4部分水解,故所得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005N A,错误。 3.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 98 6.02×1023 g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 解析:选C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错误;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98 6.02×1023 g,C正确;一个“CH3COOK”中含有2个C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C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B.将8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C.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糖 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糖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无论是单糖,还是多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D.糖类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所有糖类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O 解析:选C A项,只有二糖和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物质,不可以水解,错误;B项,还原性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错误;C项正确;D项,糖类物质习惯上可以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很多糖不符合C m(H2O)n的通式,葡萄糖、果糖的最简式是CH2O,但是二糖、多糖等最简式不是CH2O,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 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淀粉水解生成的产物是麦芽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3.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C.淀粉→麦芽糖→果糖 D.淀粉→蔗糖→果糖 解析:选B用米酿酒,米中含有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分解为人的味觉敏感的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 4.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被称为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有关糖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元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 B.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糖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性糖

199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 A.HOCH2CHOHCH2OH B.CH3OH C.CH3COOCH2CH3D.CH3COOH 2.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A.Na2SiO3B.BaCl2C.FeCl3D.NaAlO2 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5.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现欲配制1摩/升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6.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7.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Y3D.X2Y3 8.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后,NH3减少了0.12摩尔, 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NO:0.001摩/升B.H2O:0.002摩/升 C.NH3:0.002摩/升D.O2:0.00125摩/升 9.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 [ ] [ 2 3 O H NH OH ? - B. ] [ ] [ 2 3 - ? OH O H NH C.[H+]和[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 10.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M+]>[OH-]>[A-]>[H+] B.[M+]>[A-]>[H+]>[OH-] C.[M+]>[A-]>[OH-]>[H+] D.[M+]>[H+] =[OH-]+[A-]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 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水溶液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③30毫升0.40摩/升HCl溶液④40毫升0.30摩/升HAc水溶液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 16.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0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第一章 物质的量

考纲要求教学建议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的含 义。 2.了解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阿 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 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物质的量浓度(c)的含 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5.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 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 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本章是学好化学的起始章节,俗话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故本章安排3个课时, 分别为“化学常用计量”、“以物质的量为 中心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配制”。旨在让考生理清本章较多的概念和 零碎的小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第1课时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提醒]“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而不是宏观物质。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如:1 mol Fe 、1 mol O 2、1 mol Na +。 [提醒]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的关系:n = N N A 。 2.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 -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 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 )、质量(m )与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为n =m M 。 (4)计算方法 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 =ρ×22.4 L·mol -1。如: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429 g·L -1,则该气体的M =32_g·mol -1。 ②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 =ρ1ρ2:M 1M 2 =D 。如:某气体对甲烷的相对密度为4,则该气体的M =64_g·mol -1。 ③根据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量(n ):M =m n 。如:0.5 mol 某气体的质量是22 g ,则该 气体的M =44_g·mol -1。 ④根据一定质量(m )的物质中粒子数目(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N A · m N 。如:45 g 乳酸中含乳酸的分子数为3.01×1023,则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_g·mol -1。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012 kg 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 (2)7.8 g 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 A (×) (3)1 mol NaCl 和1 mol HCl 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4)1 mol OH -的质量是17 g·mol -1(×) (5)22 g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 (6)常温常压下,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 (√) 2.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的离子的个数和氧原子的质量分别是( ) A .1.5N A 2 mol B .1.5N A 32 g C .3.01×1023 4 mol D .N A 64 g

【教育资料】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5:专题质量检测(三) 常见的烃学习专用

专题质量检测(三)常见的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主要途径 解析:选C石油裂化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轻质液体燃料,如汽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小分子气态烃,如乙烯,A错误。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错误。C项正确。煤制煤气是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2.有机物R的分子式为C12H18,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分别是—C2H5和—C4H9),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A.6种B.9种 C.12种D.15种 解析:选C因为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的形式有邻、间、对3种;—C2H5是1种,—C4H9是4种。故该烃的结构有12种。 3.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解析:选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颜色变浅是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苯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的原因。 4.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解析:选B A中的甲基正好在萘环平面上;看B中1号碳在左边苯环平面内,2号碳在右边苯环平面内,而1号碳和2号碳都有四个单键而呈四面体结构,即两平面不可能是同一平面;C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D中碳碳叁键所在的直线结构中两个碳碳单键转动可以使两苯平面共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CF2Cl2、C3H8、C2H4、C2H2均只对应一种化合物 B.1 mol C4H m O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2 6 mol 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或4-氯甲苯

高考化学历年(2018)真题及答案

2018年真题 (全国1卷)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10. 11. 12.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

26.(14分)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 ,关闭K3。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 27.(14分)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 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94与U 238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94与U P 23994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 子数 2.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3.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 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升华 B.萃取 C.纸上层析 D.重结晶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 4 >H 2 SO 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7.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和OH- B.CO和N 2 C. HNO 2 和 NO 2 - D.CH 3 +和NH 4 + 8. 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 相似。由此可推测 BeCl 2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熔点比BeBr 2 高 D.不与NaOH溶液反应9.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 2=CH-CH=CH 2 (g)+2 H 2 (g)→CH 3 CH 3 CH 2 CH 3 (g)+236.6 kJ CH 3-C≡C- CH 3 (g)+2 H 2 (g)→CH 3 CH 2 CH 2 CH 3 (g)+272.7KJ 由此不能判断 A. 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2018年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二轮第二部分

5个解答题之——化学实验综合题 1.(2017·全国卷Ⅱ)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 -还原为Mn 2+ ,在暗处静置5 min ,然后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生成的I 2(2S 2O 2-3+I 2===2I -+S 4O 2- 6)。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 2S 2O 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 -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若消耗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为b m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 mg·L - 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1)取水样时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能保证所取水样中溶解氧量与水体中实际溶解氧量基本相同,以减小实验误差。(2)根据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反应生成MnO(OH)2,可写出固氧的反应为O 2+2Mn(OH)2===2MnO(OH)2。(3)由于Na 2S 2O 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无需用容量瓶,只需粗略配制,故配制Na 2S 2O 3溶液时,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所用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这样能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和CO 2,且能杀菌。(4)根据Ⅱ可知MnO(OH)2能将水样中的I - 氧化为I 2,滴定过程中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在滴定终点前I 2遇淀粉变蓝,达到滴定终点时,I 2完全被消耗,溶液蓝色刚好褪去。根据关系式O 2~2MnO(OH)2~2I 2~4Na 2S 2O 3,结合消耗n (Na 2S 2O 3)=a mol·L -1×b ×10-3 L =ab ×10-3 mol ,可求出100.00 mL 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为14 ab ×10-3 mol ×32 g·mol -1=8ab ×10-3 g =8ab mg ,则该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8ab mg÷0.100 00 L =80ab mg·L - 1。(5)滴定完成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读取的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四十一)+分子结构与性质

跟踪检测(四十一) 分子结构与性质 1.(2017·海南校际联考)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的是( ) A .CH 4 B .NH +4 C .NO -3 D .CO 2 解析:选C A 项,CH 4中C 原子为sp 3杂化,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B 项,NH +4中N 原子为sp 3杂化,离子为正四面体结构;C 项,NO -3中,N 原子上价层电子对数12 (5+1)=3,孤电子对数3-3=0,为平面三角形;D 项,CO 2中C 原子为sp 杂化,分子呈直线形。 2.(2017·西安模拟)下列模型分别表示C 2H 2、S 8、SF 6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2 g S 8分子中含有0.125 mol σ键 B .SF 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 .1 mol C 2H 2分子中有3 mol σ键和2 mol π键 D .1 mol S 8中含有8 mol S —S 键 解析:选A A 项,1 mol S 8 中有8 mol σ键,32 g S 8中含有σ键3232×8 ×8=1 mol ,错误;B 项,由SF 6的球棍模型知,其是由S -F 极性键构成,结构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正确;C 项,单键为σ键,三键中有2个π键,因此1 mol 乙炔中含有3 mol σ键和2 mol π键,正确;D 项,根据选项A 分析,正确。 3.(2017·洛阳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σ键是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 B .共价化合物分子的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C .2个原子形成多个共价键中,只有一个σ键,而π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D .形成共价键时键与键重叠程度越大,体系能量越低,键越稳定 解析:选B σ键是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A 正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分子越稳定,B 错误;如2个N 形成的N 2分子中,只有一个σ键,有2个π键,C 正确;形成共价键时键与键重叠程度越大,键越稳定,体系能量越低,D 正确。 4.(2017·贵阳模拟)PH 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 3相似,但P —H 键键能比N —H 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PH 3分子呈三角锥形 B .PH 3分子是极性分子 C .PH 3沸点低于NH 3沸点,因为P —H 键键能低

历年化学高考试题.doc

201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新课标卷)化学部分 1.(2018全国大纲卷)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2018全国大纲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3.(2018全国大纲卷)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 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4.(2018全国大纲卷)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5.(2018全国大纲卷)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6.(2018全国大纲卷)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7.(2018全国大纲卷)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 >V4 >V1 B.V3>V4 >V2 >V1 C.V3>V2 >V1 >V4D.V2>V3 >V1 >V4 8.(2018全国大纲卷)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 4L氧气(标准状况) D.1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40g溴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高2020届高2017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三维设计全国版学案题型检测(十) 工艺流程题

题型检测(十) 工艺流程题 1.(2019·西安五校联考)金属钛(Ti )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而被广泛用作高新科技材料。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酸亚铁(用R 表示)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 +C=====高温 2Fe +2TiO 2+CO 2↑,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钛酸亚铁和浓H 2SO 4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 4,反应中无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Ⅰ中含有Fe 2+、TiO 2+和少量Mg 2+等阳离子,常温下,其对应氢氧化物的K sp 如表所示。 氢氧化物 Fe(OH)2 TiO(OH)2 Mg(OH)2 K sp 8.0×10 -16 1.0×10-29 1.8×10-11 ①常温下,若所得溶液中Mg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 8 mol ·L - 1,当溶液的pH 等 于______时,Mg(OH)2开始沉淀。 ②若将含有Fe 2+、TiO 2+和Mg 2+的溶液加水稀释,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间产品乙与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取TiCl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还原TiCl 4过程必须在1 070 K 的温度下进行,你认为还应该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除去所得金属钛中少量的金属镁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 解析:(1)由2R +C=====高温2Fe +2TiO 2+CO 2↑,根据原子守恒,可推知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TiO 3。钛酸亚铁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TiOSO 4,无气体生成,元素Ti 的化合价不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大全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 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放电 充电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八)+钠及其化合物

跟踪检测(八)钠及其化合物 1.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 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解析:选D D项,Na燃烧生成的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掩埋法灭火。 2.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氧的价态不同解析:选B A项,正确;B项,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不正确;C项,金属钠切开后臵于空气中,发生反应:4Na+O2===2Na2O、Na2O+ 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 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正确;D项, Na2O2中O为-1价,Na2O中O为-2价,正确。 3.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 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B.氧化钠 C.钠D.钾 解析:选B Na2O2、Na、K与水反应均有气体生成,均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A、C、D不符合题意;Na2O与水反应放热但没有气体生成,则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待恢复到原温度后又使U形管内两液面相平。 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0.4 mol电子 C.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失去电子被氧化,作氧化剂,故Na+具有强氧化性 D.钠、钾是低熔点的轻金属,所以钠钾合金在常温时柔软似蜡 解析:选B Na2O2中的离子分别是O2-2和Na+,其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项错误;9.2 g钠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其与足量重水反应生成重氢失去0.4 mol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六)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课时跟踪检测(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机物正确的命名是() A.3,4,4-二甲基己烷B.3,3,4-三甲基己烷 C.3,3-二甲基-4-乙基戊烷D.2,3,3-三甲基己烷 解析:选B在编号时,要注意位置之和要最小,3+3+4<3+4+4,故选B项。 2.有一种烃的结构简式如下: 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A.5 B.4 C.7 D.6 解析:选A烯烃命名时,选择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其他与烷烃的命名相同。 3.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2CH3)2OH的名称是() A.1,1-二乙基-1-丁醇B.4-乙基-4-己醇 C.3-乙基-3-己醇D.3-丙基-3-戊醇 解析:选C靠近羟基一端编号,在3号位存在一个乙基。 4.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四甲基丁烷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D.2,5-二甲基己烷 解析:选D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说明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氢原子,A.2,2,3,3-四甲基丁烷分子中只存在1种氢原子;B.2,3,4-三甲基戊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C.3,4-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D.2,5-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3种氢原子。 5.下列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式子中,其名称为3-乙基-1-戊烯的是()

解析:选C A项,正确名称应为3-甲基-1-己烯;B项,正确名称应为3-乙基-1-己烯;D项,正确名称应为3,3-二乙基-1-戊烯。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解析:选AB C项,正确名称应为2-丁醇;D项,正确名称应为3-甲基-1-丁炔。 7.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丁烯D.2-甲基-1,3-丁二烯 解析:选C(CH3)2CHCH2CH3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2,3-二甲基-1-丁烯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2,3-二甲基丁烷,C不可能。 8.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4-乙基戊烷B.2,3,-二甲基丁烷 C.3,4,4-三甲基己烷D.3,5-二甲基己烷 解析:选B按题给名称写出结构简式,再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则发现A命名与“最长”原则矛盾,C命名与“最小”原则矛盾,D命名与“最近”原则矛盾。 三、非选择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