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习太极常见问题解答

练习太极常见问题解答

练习太极常见问题解答
练习太极常见问题解答

1.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能自专自用?

答:自专自用就是不学习别人的先进,仅凭自己有限的理解水平,固执的去看别人和自己,导致到情不通,理不通。

2,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能专求力和专求重?

答:专求力会导致圆转不活,专求重会导致凝滞不灵。

3,练太极拳是否可用力?

答:要用意不用力.

4,劲和力怎样区别?

答:全身肢的筋皮、肉骨,松开、伸拔,拉长而产生的弹簧劲就是掤劲,它在柔时有弹性,在刚时有韧劲;而力是鼓劲的,努责的,强为的,滞重的,也是人类在自然生活中,举重拿重物而养成的固有的力。

5,力和劲的内在质量怎样分别?

答:劲是有弹性和韧性的,是在练拳中有方向又无方向的。劲可以随着动作的变化而改变方向的,而力,除是努责,鼓劲的拙力僵劲外,它在运动作中是不会改变方向的。

6,力如果使过大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答:因为是努责强为的力,使力过大,超过自身的限度,会伤及自身。

7,掤劲在太级拳中站什么位置?

答:掤劲以内意贯注即是内劲,它是太极拳的总劲,总纲,是练太极拳的核心,是统帅。

8,掤劲在练太级拳中充分展现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答:练拳者的精神充沛不充沛,内在的意气动荡不动荡,都跟掤劲有着极大的关系。

9,有了掤劲,练太级拳能发挥些什么?

答:有了掤劲,两膊才能相系,两腿才能自然相随,太极拳的威力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10,有了掤劲,如果进行推手运动能发挥什么?

答:有了掤劲,如果进行推手较技,就会叫他即来他不得不来,挥之他去他不得不去的主动地位。

11,练拳有句话叫着什么可有,什么不可丢?

答:练拳时僵劲拙力不可有,掤劲时刻不可丢。

12,练拳者在身法上应注意什么?

答:不可挺胸,收腹,突臀,耸肩和哈腰驼背。

13,练拳不注意身法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会导致气滞不通,甚至气血逆上,全身拘谨,意气不能回归丹田,双脚似浮萍草,飘而无定。

14,练拳时全身肢应当做些什么?

答:要全身放松,立身中正,脊柱竖直,松腰,敛臀,圆档,开胯,保持中正不偏,不倚,虚心实腹,上虚下实等。

15,评判和习练太极拳应从那五个大方面十字诀来观查?

答:1,中正,2,圆活,3,沉坠,4松柔,5内劲。

16,评判和习练太极拳应做到那几个不丢?

答:1,习练太极中不丢,2,内练太极意不丢,3,外练太极型不丢,4,沉肩坠肘圆不丢,5沉髋落胯坐不丢,6含胸拔背劲不丢,7旋腰转脊神不丢,8,身肢放长松不丢。

17,练拳须从无极始,为什么?意义何在?

答:练拳须从无极始是要求现代练拳者对意气的重视和培养,对现代学习和研究太极拳有着指导意义。

18,历代拳师是怎样评价无极的?

答:历代拳师评价无极是太极的入门劵,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

19,历代拳师认为太级拳的核心是什么?

答:阴阳开合是太极拳的核心,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

20,阴阳开合用现代语来讲是怎样解释?

答:是矛盾对立的统一。

21,太极拳在矛盾中起什么作用?

答:太极拳是矛盾的调和者,太极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象征。

22,太极拿什么来调和矛盾?

答:太极拳靠“开合”运动做为工具来调合矛盾。

23,太极拳是不是内功拳?

答:是内功拳。

24,为什么说太极拳是内功拳?

答:太极拳是讲究内在的意气运动的。

25,为什么说太极拳是动静相兼的?

答:太极拳要求是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和静中生动。

26,太极拳对内讲究意气运动,对外它有什么要求?

答:太极拳对内是讲究意气运动,对外又是讲究神和形的。所以太极拳是讲究内外俱修的,是一个即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的内功拳术。

27,太极拳是否偏重内或偏重外?用数字来表示。

答:太极拳不可偏重一方,也不可轻视一方,数字概念是五,五分。

28,太极拳如果只追求内在的意气运动,不追求外在的神形运动,是怎样的表现?

答:是练气功的表现。不是太极拳。

29,太极拳只追求外在的神形运动,不追求内在的意气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答:是练“操”的表现,不是练太极拳。

30,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拳法?

答:因为太极拳是既练先天之气,又练后天之气。

31,什么是先天之气和什么是后天之气?

答:先天之气受之于父母,是从母胎中出来就有的身体体质,它的好坏完全是受父母的影响。后天之气是出生以后,通过食物,阳光,锻练等等因术生长的。

32,人类为什么要进行后天锻练?

答:为了能够使先天之气得到培养和壮大,发展康壮,依靠自然的米谷,阳光浦益是不能满足的,所以就要后天的锻炼来增强先天的壮大。

33,练拳为什么要先明理论?

答: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练拳者如果仅仅是埋头苦练,不学习,不研讨,闭门造车,会走弯路,甚至练偏,不会有精湛的拳艺。

34,太极和无极是什么关系?

答:无极是太极之母,太极由无极生。无极是阴阳万物之母。

35,道家学说是怎样对天,地,万物解释的?答:天地万物之初,廓然无象,天地未开,混浊未分,阴阳无形,动静无始,此时就是无极世界。

36,无极道家是怎样形容的?

答:欲说无词,欲写无字,空空洞洞,混混浊浊,无声无嗅,无端无形,它的形象是一个字“静”。

37,道家认为静和无极和太极三者有什么关系?

答:有了静,势必会静极生动,静极必然生动,静是无极的表现,动测是太极生,有了动静就是太极的象征。

38,道家的阴阳观点和唯物论的矛盾论观点是否统一?

答:是统一的。道家说:“阴阳无处不在,阴阳无处不存。”矛盾论说:“矛盾充满世界”。

道家认为“阴阳不断互动,互换,最后达到阴阳统一,阴阳统一就是太极”。矛盾论认为“矛和盾对立统一,不断斗争,转换,最后达到统一”。按道家来说,这就是太极。

按矛盾论来说,就是统一。

39,怎样求无极?

答: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清晰之处,自然站立,周身放松,屏除杂念,收心求静,使己心定神宁,身心虚静,物我两忘,一念无思,一物无有,进如一片空空洞洞无极景象。

40,练无极桩有什么好处?

答:是培气,养气的好办法。不间断的静站,久站,无极渐生太极之气,也在无形中渐感遂通。此时的功力和灵气都会惧增。

41,太极拳的性质是什么?

答: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家拳,以修练内功为本,内外俱练。

42,太极拳的统帅与核心是什么?

答:内劲是统帅,是核心。拳若无劲,其实无用。

43,太极拳的内功靠什么来体现?

答:太极拳的内功靠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来体现。

44,内劲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答:是靠人的精气神为基础。

45,内劲怎样才能浑厚?

答:精满,气足,神聚,再配合全身肢的放长,侧内劲自然浑厚。

46,练内功应首先求什么?

答:练内功首先求内气,内气足,则内劲足。

47,气与内劲是什么关系?

答:气为劲之本,劲为气之用,内劲足就是内功浑厚。

48,那些办法可以求内气?

答:求内气的办法很多,如各种气功,桩功,慢练太极拳也称活桩功,都是求内气的好办法。

49,太极拳特有的内劲怎样才能把它练成?答:通过求内气,培养和强大内气,充实丹田,行通百脉,经烙,使身体犹如充满气的皮囊,加以全身肢的放长,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使内气运行在肌肤骨节之中,敛与骨髓之中,形成太极拳特有的刚柔相济的内劲。

50,站桩和活桩有什么好处?

答:除培气养气外,还可以使人身上虚下实,胸空腹实,下体稳重如山,而上体更加轻灵,身心虚静,内外严谨,上下合一,周身一家。

51,站桩和活桩对行拳走架有什么好处?

答:在行拳走架时,由于轻灵,沉稳,能附和上下相随,节节贯串,一气呵成,一动无有不动的太极拳整体劲的要求。

52怎样求气?答:求意就是求气,求意就是以意带气,意就是心想,是大脑,以意行气。53,能不能以力带气?

答:练意就是练气,不要以力带气,气在意则灵,气在力则滞。

54,太极拳没有内气行不行?

答:太极拳是内功拳,没有内气的拳不是内功拳,也不能称为是太极拳。

55,练太极拳是一个什么过程?

答:就是意气神形合一的过程,是运行阴阳之理地过程。

56,太极拳利用什么来使阴阳二气盈虚消长?

答:通过虚实开合,升降循环,使阴阳二气盈虚消长,互相调剂。

57,什么是阴阳之理?

答:是道家的一种学说,把天比做阳,把地比做阴,阴阳合抱才可生万物。世界上处处有阴阳,阴阳无处不在,阴阳无处不存。有了阴阳才有世界,才有万物。

58,道家阴阳学说讲阴阳合抱生三才,是那三才?

答:天,地,人。三才中人最灵。

59,道家对人体的阴阳之说大概是怎么样解释的?

答:人体的心在上,为阳。肾在下,为阴。心肾相交,阴阳相合,生三才。

60,道家认为人体阴阳相合生那三才?

答:精,气,神。

61,太极拳求两仪,什么是两仪?

答:两仪是阴阳,阴阳是开合。

62,开合和动静是什么关系?

答:动则为开静则为合。

63,练太极拳和开合有什么关系?

答:太极拳被称为就是开合拳,太极拳无时之刻不在运开合。

64,太极拳怎样利用开合?

答:开合是被太极拳用来做调和矛盾的工具。

65,开合有几种开合?

答:有两种,即内开合和外开合。

66,内开合是什么开合?

答:内开合是气机之开合。

67,什么是气机?

答:气机即是百脉,是经烙。

68,内开合是什么表现?

答:一开百脉全开,一合百脉全合。

69,外开合是什么开合?

答:外开合是机体之开合。

70,什么是机体?

答:是全身体。

71,外开合是什么表现?

答:一开四肢全开,一合四肢全合。

72,内外开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外开合以内开合为主,内开合以外开合为助。

73,做开合是否可以内外开合分开做?

答:不可以。做开合要内外开合一起做。

74,内外开合一起做取什么作用?

答:这样做内气可以充于肌肤,敛入骨髓。

75,内外开合各有所主是指的什么?

答:内开合是以丹田呼吸为主,外开合是以胸腹拆叠为主。

76,内开合的丹田呼吸是指拿什么来呼吸?

答:内开合的丹田呼吸是指用腹式呼吸,也称是先天呼吸。

77,腹式呼吸是否就可以说就是丹田在呼吸?

答:人为的腹式呼吸不能称为就是丹田在呼吸,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丹田才会自己呼吸。78,外开合的胸腹折叠,道家是如何比喻的?

答:外开合的胸腹折叠就是阴阳乾坤之道。

79,一身之开合应首在何处?

答:一身之开合应首在胸腹。

80,胸腹折叠和丹田吸引能达到什么目地?答:胸腹折叠开合,丹田开合吸引,任督二脉得以沟通,十二经脉得以贯通,内气能流转,阴阳二气并行不悖,相成一气,折中和之道而开合,久久练习自归太极原象。

81,太极拳是怎样产生的?

答: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健康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和伤害,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优良拳种。

82,仅埋头苦练,能否练好太极拳?

答:不能。要掌捂正确的练习方法,悉心领悟,学习理论,得太极之精华,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3,我们是怎样认识太极拳规律的?

答:经过几百年来的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使人们逐渐认识了它的规律。

84,学太极拳为什么要提倡科学的学练,而反对唯心和行而上学?

答:任何事情都不是静止不动的,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太极拳的历史也是不断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有许多问题人们在当时是不能认识和理解的。因此,肯定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迷信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所以要求学拳者和练拳者都要学其精华,去之糟粕的科学发展观点来学练太极拳。

85,学太极拳首先要树立什么观点?

答: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破除迷信的观点。

86,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意气运动?

答:因为太极拳在内是头脑领导着意念在运动。

87,太极拳有那些基本特点?

答:太极拳要全身放长和虚实互变,动作表现能刚能柔,且富有弹性,它的动态,要求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速度要快慢相间,立身要中正不偏等等一些特点。88,目前在社会上主要有那几种太极拳在流行?

答:主要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五种太极拳在流行。除此,还有赵堡等。89,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是相同的一种特色吗?

答:有相同的一面拳理,也有不相同的表现形式。

90,陈式,杨式两种太极拳最大的区别在那里?

答: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绕,折叠往返,明显的刚柔相济,和明显的快慢相间四大方面比杨式太极表现的力度大,幅度大,比较明显。

91,陈式,扬式,吴式太极拳最大,最明显的区别是在那里?

答:主要区别在身形上,陈式,杨式要求立身中正,而吴式要求斜身中正。

92,练太极拳是否什么样的太极拳都可以一起练?

答:因精力,文化等原因,提倡以一门为主,辅练其他太极拳。

93,练太极拳要心神虚静贯始终,这个“心”怎样解释?

答:由于古人认为心是思考的机关,而把心放在首位,认为能指挥一切。先代拳师凭借科学知识已经认识到“大脑”才是真正的指挥部,应把心理解为大脑。但为了配合古人的理论,

就一直把大脑说成心来讲解。

94,什么是意,气,力?

答:所谓的意就是想,是大脑的思考,所谓的气就是呼吸之气和神经的比喻。神经又应理解为经烙和眼神,合起来称神经和行使在经烙中之气。所谓力就是肌肉伸缩而产生的劲。95,意气力它们是什么关系?

答:是大脑指挥发布命令,由神经传导到肌肉,肌肉伸缩而产生力。它们的关系是以意领气,以气发力。

96,虚是怎样解释?

答:虚是松,是空,是假,是不实在。

97,虚静怎样理解?

答:虚静在太极领域里是指心静,松静。

98,神是怎样解释?

答:在外形上看是眼神,神气鼓荡,从内来看,是心中之神,神宁才不会急躁,神宁气才会有所归,才能做到一念无思,一物无有。

99,为什么练太极拳要心神虚静?

答:若能心身虚静,则精神内固,气不散乱,意会在人先,感觉会灵敏,能达到心静制动,后发制人,在推手竞技时,虚静才能听劲,才会懂劲。才会舍己从人,引进落空,转进如风。100,学练太极拳应首先学会什么?

答:学习者首先学习模仿拳架,待通顺连惯协调以后,就要平心静的用意练拳。

101,太极拳在意气方面被称为是什么运动?

答:是大脑指配下的意气运动。

102,内在意气是否动荡,在什么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外在的神气动荡是内在意气鼓荡的唯一表现。

103,强调太极拳要以气运身,那么是否在练太极气时就要想着气怎样运?

答:练气时不要想着气怎样怎样运,要想着意怎样行,就是想着意怎样通过窍门,贯注到动作中。

104,练拳时,闭眼,傍头以此来表示在运气,听劲等是否正确?

答:是错误的。是对太极拳意气的误解。不可学,更不可做。

105,内气和外形是否能分离?有什么后果?

答:内意和外形不可分离,否则目光会呆滞,行动迟板。

106,什么是太极功夫?

答:太极功夫有两层意思,一是祛病延年的养身功,二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简单的说,一是健身,二是克敌。二者统一才是太极功夫。

107,只重视养身功的锻练是否是正确的练太极拳?

答:不正确。只重视养身功的断练,不重视技击功的断练是不完整的太极拳。也就是不为拳。是拳必有攻防技术。

108,只重视养身功的锻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锻练?

答:是一种健身式的,气功式的锻练,不属于拳术范围。更不属于武术范围。

109,只重视技击功的锻练,不重视养身功的锻练,是正确的吗?

答:不正确。是一种只有标没有本的锻练。不是内功拳所为。所以也不能算是太极拳。110,只重视技击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断练?

答:是外家拳,是拳击运动,跆拳道等等一些搏击形运动。

111,太极拳只所以有显箸的养身功效,其最终原因是什么?

答:是在于始终的心神虚静。

112,练太极拳应把意识放在什么地方?

答:把意识贯注于动作中。

113,所谓的以意行气应当怎样理解?

答:练气要用心想着练,用意领着练。

114,练太极拳在外的表现应注意什么?

答:时刻不忘外显的神气鼓荡,做到不呆,不痴,不滞。

115,静桩,动桩,活桩都应该注意什么?

答: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

116,练太极拳是否要求心意动全体动?

答:是的。心意动全体动,心意静则全体静。

117,太极拳其实质是什么道?

答:是中庸之道。

118,中庸之道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中正不偏,择中而行。

119,什么是太极的中正?

答: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120,中正在太极拳中的身法是怎样表现?

答:在身法上,陈式杨式为代表的太极拳体现的是立身中正,吴式太极拳体现的是斜身中正。121,身法的中正怎么样来掌握?

答:无所偏倚,自顶而下一线穿成,周身内外,左右平准。

122,练太极拳要求中正以什么为主?

答:以身驱的中正为主,肢体的中正为辅。

123,肢体的中正影响不影响身肢的中正?

答:中正是全身肢的中正,肢体的中正与否,直接影响身体的中正。

124,人有那三节之分?

答:上肢为梢节,下肢为根节,躯体为中节。

125,人体三节又分为几节?

答:每节又分为三节,共九节。就是意气运行的九窍。

126,人体共九节窍在人体的什么地方?

答:上体分为三节,1,根节:肩井穴,2,中节:曲池穴。3,梢节,劳宫穴。下肢分为三节:1,根节,环跳穴,2,中节,阳陵穴,3,涌泉穴。身肢分为三节:1,根节,下丹田,2,中节,中丹田,3,梢节,上丹田。

127,人体有五弓之分,在什么地方?

答:上肢为两张弓,下肢为两张弓,身躯为一张弓

128,人体有弓把和弓梢之分,在五弓的什么地方?

答:人体有五个弓把,弓把是最吃力的地方,它们的位置是:下肢的两膝,上肢的两肘,身躯的命门穴。弓梢有十个:上肢的两腕,两锁骨,下肢的两足根,两胯。身躯的第一颈骨和尾闾骨。

129,五功的作用是什么:

答:做好五功齐备才能:1,有整体劲,2能蓄能发,刚柔相齐。3,才能一动全动上下随。130,全体中正应当做的什么?

答:五功齐备而合一,三节贯串为一节,则全体中正。

131,丹田怎么解释?

答:丹田是练丹的地方。

132,人体有几个丹田?

答:人体有四个丹田。

133,四丹田在人体的什么地方?

答:关于丹田之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此处指出的丹田所在处只代表本派太极拳的观点论说。即:上丹田在两眉之间的祖窍穴,中丹田在脐下的神阙穴内,下丹田在挡下的会阴穴。后丹田在腰后的命门穴。两眉之间的祖窍穴有人称为印堂穴。脐下的神阙穴有人称气海穴。其它亦然。

134,上丹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聚精会神,上丹田主要管神,俗话说,上封天门,轻如羽毛。

135,中丹田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是培气养气的地方。是气的住舍,气的仓库。

136,下丹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管沉坠稳健。俗话说,下封地户,沉重如山。

137,后丹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后丹田是意气出入之门。

138,太极讲三性归一是指什么?

答:精,气,神归为一体。

139,一而运二气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太极拳特有的一种运气法。以腰为界,腰以上气上行,腰以下气下行。

140,太极拳中讲统五行是指什么?

答:是指步法。前,后,左,右,中。或者说,前,后,顾,盼,定。

141,太极拳中讲顾,盼是指什么?

答:左为顾,右为盼。

142,把人体分为三节,对练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答:行三节,三节发力螺旋劲,梢领,中随,根节催。

143,把人体分为九个节窍其目的是什么?

答:贯九窍,是指意气要贯注九窍。依窍而行。以意领气贯九窍,节节贯串中气通。144,太极拳还把人体分为十八球是指那里?

答:指两踝,两膝,两胯,两肩,两肘,两腕,两臀,颈,胸,腹,腰。

145,十八球是干什么用的?

答:内缠外绕十八球,引导意气开法门,内缠外绕八种劲,劲劲意在他人先。

146,为什么要缠绕十八球?

答:是锻练全身的主要关节,防止老化,推迟老化的好办法。

147,太极拳中所说的八门五步的八门指的是什么?

答:八门也称八卦或八方,是指太极拳的八种劲。

148,太极拳有那八种劲?

答: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149,太极拳中讲的三法合一是指什么?

答:是指功法,拳法,养身法,三法合一。

150,太极拳指的内气是什么?

答:指丹田之气,是指行驶在经烙中之气.

151,太极拳的内气是干什么用?

答:养身,保健都靠内气,制敌克敌也靠内气贯注于着中才会有威力。习拳,练架,内气贯入动着中,神气才会鼓荡。

152,内劲,和内气是什么关系?

答:内气足,内劲才会足,内气的大小,决定内劲的浑厚与否。

153,什么是不偏不倚?

答:不偏向某一方,也不依靠某一方。

154,什么是不即不离?

答:不永远站主,也不永远离开,动静相间。

155,什么是中和之道?

答:就是中庸之道。中间的意思。

156,什么是心虚实腹?

答:上胸部松空,下腹部实。上虚下实。

157,什么叫无过,无不及?

答:不要超过所要的距离,也不要达不到所要的距离。

158,什么是气沉丹田?

答“意气沉入丹田。

159,什么是舌顶上额,取什么作用?

答:舌头轻轻顶主上额,能使任督二脉得以沟通。

160,什么是周天循环?

答:大周天和小周天的循环。

161,什么是会阴内收?

答:会阴处轻轻夹起而不漏气。

162,中正不偏要求其一是什么?

答:要头正,项直,虚领顶劲。

163,为什么要虚领顶劲?

答:虚领顶劲后,精神才能提起,中气才能贯注。

164,什么叫虚领?

答:虚者,轻轻领起,不可过,也不可不及。唯意思而已。

165,什么叫唯意思而已?

答:是有意念的,思想想的,非随随便便的。

166,中正不偏要求其二是什么?

答:在于胸空腹实,上虚下实,心要虚静,胸部松空。

167,为什么要胸空腹实?

答:心虚,胸才能空,胸空,横隔膜下降,双肋下沉,胸肋下沉后,腹部会自然松开,充实,腹部松开后,气才能沉入足底,因此,下盘才能固入磐石,形成上虚下实中部圆活,下体沉稳之式。

168,中正不偏要求其三是什么?

答:在于塌腰敛臀,脊拄竖直。

169,塌腰时要区别什么?

答:塌腰要区别软腰,区别于驼腰,弯腰,瘪腰。

170.什么是软腰?

答。无掤劲的,疲塌绵软的。

172,为什么要塌腰敛臀?

答:塌腰敛臀,腰劲才能下贯,全体之劲才能合于丹田而不漂浮,敛臀则骶骨有力,尾闾中正,配合命门,命门会自然放松,张开,中气贯于脊中,上自百会,下达会阴,一线穿成,此时就是身弓备好。

173,中正不偏其四要求是什么?

答:沉肩坠肘

174,为什么要沉肩坠肘?

答:两肩是否圆活`,全在两肩是否能松开,下垂,两肩不能松开则圆转不灵。

175,两肩怎样才能沉着虚灵?

答:两肩如同挂在两膊之上一样,则两肩才能沉着虚灵。

176,沉肩为什么必须坠肘?

答:肘不坠,肩就不会沉。

177,不沉肩坠肘会导致什么病象?

答:不但四肢圆转不活,气还会上浮,周身之劲也会跟着上浮而不得力,不沉稳,且影响身体的中正。

178,臂功如何做好?

答:沉肩坠肘,肩,肘,手三节,节节贯串,达于手指,且臂弓备好。

179,是否在练拳时从头至尾都要沉肩坠肘?

答:练拳时两臂,两手,无论如何运转,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始终都要保持沉肩坠肘。180,中正不偏要求其五是什么?

答:沉髋,落胯,曲腿,坐胯,垂直相对。

181,垂直相对是指什么?

答:是指两腿弓节在虚步或丁步时要两节相对。即足跟和环跳穴相对,其它身弓节和手弓节也须两节相照。

182,腿部如何才能做到两节相对?

答:必须挺膝,沉髋,曲腿,敛臀,坐胯落胯。

183,为什么要两节相照或称两节相对?

答:两腿之间的枢纽是两胯。腰劲能否下贯,周身是否相合,上下能否相随,一身能否中正,全在胯弓梢和足弓梢是否能两节相照。

184,什么是胯的松开?

答:胯的松开,不是说站在那里把两腿岔开就为松开了,而是指胯的骨缝松开,放长。185,用什么办法来使胯松开?

答:坐胯,落胯就是松胯的特有办法。

186,坐胯,落胯谁是虚,谁是实?

答:坐胯为实,落胯为虚。

187,如果不松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答:不松胯,裆就不会圆,转换不会灵,上下合不住劲,不能使足脚踏实地,且影响身体的中正。

188,曲膝的高度有没有规定?

答:曲膝的高度根据腿力的大小和坐胯落胯的高度来做。但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无过,无不及。且练拳时一定要曲膝,坐胯不可站在那里练拳。

189,什么是曲膝做过了?

答:坐胯时,臀部低于膝部为过,如弓步时,膝部超过脚尖为过。

190,曲膝做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答:曲膝作过会伤膝,且又会憋气不通,气难贯足底,不能完整一气,转换也会不灵,无所是从。

191,什么是腿的三节?三节是不是须六断?

答:是指腿的踝,膝,胯这三节,似断了骨头,皮还联在一起的样子。比喻腿部的松柔。一

只腿有三节,两只腿是六节,六节象断开一样就是六断。

192,中正不偏后有什么好处?

答:中正不偏,神自然不偏,中气才能通于脊梁骨之中,行之四梢骨髓之中。

193,什么是四梢?

答:两手指尖,两脚指尖。

194,中正还要注意那些?

答:立时要中正,斜时也要中正。

195,斜身中正是什么意思?

答:有时因套路的要求,会做一些斜身的动作,但斜身时,身体仍然要象一根绳一样斜着一条线,中间不可弯曲。

196,斜身中正主要体现在什么拳种上?

答:主要体现在吴式太极拳。

197,含胸拔背怎样做?

答:含胸拔背不是哈腰驼背,这是原则和区别,其正确的做法是以胸为放长的支柱,两脊以支柱为定点,两背向支柱放长包裹,但切不可包裹太多,两肩微合即可。

198,什么是柔的性质?

答:其质如水,软而有弹性。

199,什么是刚的性质?

答:其质如铁,但刚中有韧性。

200,刚是怎样来的?

答:欲求刚,先求柔,积柔才能成刚。

201,刚在太极拳中是怎样表现的?

答:在太极拳中,运劲时为柔,方点为刚,运劲到落点是极强的刚。

202,柔韧是怎样解释?

答:软而有弹性。

203,和顺怎样解释?

答:中和之气,顺顺达达。

204,柔顺是怎样解释?

答:就是柔韧与和顺。

205,和是什么和,顺者应该怎样?

答:和者是心内中和之气,顺者流畅无滞。

206,什么是心内中和之气?

答:中丹田之气,中间之气,不偏不依之气。

207,松是怎样解释?

答:全身肢的筋皮肉骨,骨缝,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尤其是骨节的松开。

208,松和软有什么区别?

答:有着本质的区别。松是松柔,松中有弹性。软是疲软,是散。松是有掤劲的,软是疲踏无力的。

209,全身肢的松开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答:会产生弹簧劲,就是掤劲。

210,掤劲有什么用?掤劲和内劲是什么关系?

答:练拳习架,推手较技,都离不开掤劲。掤劲是太极拳的总劲。把意气贯入掤劲之中,就是内劲。

211,怎样练习掤劲?

答:首先催毁身上原有的僵劲,拙力,再通过全身肢的放长以达到产生掤劲。

212,练拳用意不用力的目地是什么?

答:通过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高度境界。213,人类的身体为什么会固有僵劲与拙力?

答:人类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举重拿重物,从而养成了使力的习贯。这种力用在练太极拳上就是僵劲,拙力。

214,拙力,僵劲有什么不好?

答: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筋韧不活,反应到太极拳中,练拳者会感到这儿不顺,那儿不适,周身难以协调。

215,初练太极者,应但首先解决什么问提?

答:催僵,去硬,求柔。

216,习练太极拳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答:三个阶段。即:1柔顺,2,沉着。3,虚灵。

217,习练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即柔顺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学习,模仿拳架的姿势,可以无心练,无意练,不表现劲别。

218,在习练的第一阶段里,应尽量做好什么?

答:把套路练协调,顺达,周身尽可能的放长身驱,松开骨节,伸拔皮肉,拉长筋韧。219松沉入手求柔顺,它的全意是什么?

答:在练拳习架时,松开身上的骨节,筋韧,皮肉,并且有下沉之意,这样才有可能求的练拳者柔韧和顺达。

220,练拳时,除舌顶上,会阴内收,虚领顶劲三处有上提之意,其它部位是否都要下沉?答:是的。

221,全部下沉主要有那些内容?

答: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沉髋,坐胯,落胯,敛臀,双肋下沉,横隔模下降等诸多要领。

222,欲刚先求柔,柔又是用松开的办法求,那么求轻是否就是求柔?

答:柔是全身肢的放长而来的,不是求轻,求轻是永远得不到柔的。

223,求轻会有什么后果?

答:求轻不会去掉身上的僵劲,而且是处处不敢出手,放不开手脚,并且会变的更为拘谨,会使神形意气涣散,神气因气势散漫而偏软。

224,求重会有什么后果?

答:求重就会使拙力,这样拙力和僵劲不但不能去掉反会更加严重,重起重落的练拳会导至血脉不通,周身迟滞。

225,松开是否仅仅是筋皮肉骨的松开?

答:不仅仅是。其身心也要松开放松。其间包刮1,表情放松,2,精神放松,3,体内放松,4身肢放松,5,呼吸放松。心里想着松,内在的心意松开,内外都要松开。

226,人体的节窍是什么?

答:是经脉的穴窍,经穴是内气流行最活跃的地方,最灵感之处。它位于人体的骨节之处,所以称它为“节窍”,它是内气进出骨髓之门。

227,意气贯注经穴的方法是什么?

答:是用头脑气想各个节穴。

228,意想节穴的结果是什么?

答:以意想穴,循窍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日久则筋韧,皮骨自然分离,骨关节自然开张,达到松开放松的效果。

229,意想节窍对内在的意气流行取什么结果?

答:在意想节窍的同时,内气也同时由节窍进入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髓,充于肌肤,通过经络达四梢。

230,松沉入手求柔顺的目地是什么?

答:是习练太极拳去拙力,去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柔韧内劲的关键所在。

231,太极拳中的放劲,劲是从那里来的?

答:它是由足根盘旋至膝,到腿,到胯,到腰脊,至肩到肘,到手。

232,如果想使劲完整一气地节节贯串起来,达到整体劲的一气呵成,应当怎样做?

答:就要在习拳练架时,要做到以腰脊为主宰,腰脊带头,腰脊为中心环节,并且要由腰脊带头下的上动下随。

233,要做到上动下随,关键是什么?

答:腰脊带头,内外合一,周身一家。而要做到这一点,腰脊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是关键。234,如果不用腰脊带头会有什么后果?

答:会呆扳,不圆活,断劲,使拙力。

235,拙力,僵劲是什么力?

答:努责,鼓劲的力,举重憋气的力。

236,拙力会使全身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全身僵硬,动作滞重。

237,练拳使拙力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血脉不通,筋骨不松,肌健不活,全身拘谨。

238,初练太极拳者在刚柔方面要经过什么阶段?

答:要有一个时期来摧毁自身固有的僵劲,故称这个时期为摧僵求柔期。

239,摧僵求柔阶段是否在练拳时可以表现劲别?

答:不要表现劲别,不要表现刚柔,不要用力。

240,劲别怎样解释?

答:劲有八种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和表现处刚柔点的意思。如,运行时为柔,到落点为刚。

241,摧僵求柔期,是否可以说是练功期?

答:它是练功前的准备阶段,不能称为是练功期。而是初学期。

242,什么时侯可以进入练柔成刚期?

答:身上的僵劲,硬力以经去掉,在进入练柔成刚期。

243,什么是练柔成刚期?

答:练拳时要表现出劲别,该柔的柔,该刚的刚,这就是练柔成刚期。

244,如果不能表现劲别就说明了什么问提?

答:刚柔不足,速度过快,疲软,都会造成劲别不明。

245,劲别表现是否就是柔行气,刚落点?

答:是的。基体的做法是在拳式的落点要表现出极强的刚。而刚后,要表现极柔。柔行气,刚落点。柔吸气,刚呼气。

246,在练拳时是否一定要柔吸气,刚呼气?

答:初练和练慢拳可以自然呼吸,功夫纯熟者可以在拳式的落点时呼气,放劲。

247,刚柔相济的高级阶段应该配合那些东西来做?

答:配合心意和呼吸来做,真正做到意,气,力。的相合,威力会大增。

248,太极拳不能接受什么样的刚柔?

答:不能接受努责鼓劲的刚,也不接受无弹性的疲软的柔。

249,周身一家是怎样的表现?

答:就是一动全动,手动,脚动,胸腹腰脊,心意劲力一齐动。协调连贯无断续。

250,周身一家的基础是什么?

答:1,内外相合。2,节节贯串,3,一气合成。共同,同时完成才是周身一家的基础。251,内外相合的解释是什么?

答:内外相互配合,内在的心意,外在的神形相互配合融为一体。

252,节节贯串怎样解释?

答:无断续,无断劲,无间断。

253,练拳时作出劲由足底一节一节升至手的形态,并认为这就是节节贯串,对不对?

答:这是对传劲的误解,不可以做出这种传劲的姿态。内在的意气活动,不能表现在外的形态上,而是表现在神态上。

254,传劲是怎样把劲由足底,传至膝,传至胯,由腰脊到手的?

答:要靠腰脊这个中心环节的转动,来带动。

255,腰脊带头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头,就是先,是领导的意思。这里是说,腰脊要先动,四肢后动,四肢是在腰脊的带动下动。

256,人体有许多环节,中心环节在那里?答:腰是中心环节,脊是中心环节,腰脊是中心环节。

257节节贯串怎样解释?

答:关节依次贯串为一节。

258,中心环节转动,会带动什么?

答:中心环节转动,会产生离心力,经内外相合,就能一气呵成的完成节节关串。

259,节节贯串一定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完成?

答:一定要在一气呵成的条件下完成,而一气呵成的劲就是由腰脊带头转动之下产生的,因此说,节节贯串是在腰脊带头转动下而完成的。

260,如果节节贯串被理解为要做出传劲的神态会怎样表现?

答:就会象机器人一样,一节一节的传动,破坏了劲的整体性。

261,节节贯串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把劲瞬间传到手上去攻击别人。

262,如果节节贯串做出了传劲的形态其结果还会有什么?

答:达不到瞬间传劲到手上的目的去攻击敌人,还会产生断劲,呆板的病象。

263,上动下随,周身一家,内外合一是否能快速练成?

答:不是一朝一日练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反复的学习,反复的研究,反复的体会,用太极之理来指导训练,最后才可达到。

264,学太极拳是否可以认为是某一个大师的作品,而不敢提出学其精华,去之糟粕的口号而照班原练?

答:学习太极拳,首先是要提倡科学化,不要僵化。任何一个人都逃避不了“人无完人,金无足金”的逻辑,太极拳的发展,壮大,就是靠后人来不断的完善来提高的。

265,为什么不能把某大师的作品照班原练?

答:由于历史的条件,前辈们不可能有用科学的思想来认识世界,必然会产生一些违反科学和自然规律的东西。

266,腰脊是人体的什么轴?

答:腰脊是人体的主动轴,是人体的中心环节,要想做到上体松,下体实,中部一定要活267,两膊相系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肩与肩,肘与肘,手与手之间,在开时象有一根牛筋系着一样,想挣也挣不开。合时中间象有一个弹簧一样,想合也合不拢。

268,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相随的含义是什么?

答:其一是两腿之间要相随。其二,手于脚之间要相随。

269,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其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上下动,中间要应,中间动,上下要和。

270,一动全动的含意是什么?

答:手动,足动,胸腹腰脊,心神意气一起动。

271,上下动,中间应的运作为什么在腰脊?

答:转关全在腰脊,腰脊不转,仅凭两手动,手腕关节和锁骨关节这两个节梢就不会相照,就会形成手动身不动的呆扳,手动身腿不随的不活,照成迟滞的病象。

272,内外合一的涵义是什么?

答:内有脏俯筋骨,外有肌皮肉骨,四肢百骸,意气神形都要合一。

273,内外合一首先要做好什么?

答:首先要做好周身六合。即,外三合和内三合。

274,什么是内三合?

答: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275,什么是外三合?

答: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276,什么是合?

答:相互配合的意思。

277,练太极在内意的指导下,应做什么?

答:内气上下贯通,缠绕运行,入于骨髓,充于肌肤,达于四梢,经丹窍,贯经穴,遍遍全身,使先天和后天混而合一,练就成一位混元气。

278,内外合一,上动下随,是否是太极拳的规距?

答: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又是太级拳的整体运动的一贯规距。

279,腰在太极拳中站什么位置?

答:练太极,拳腰是一身主宰,上下沟通的枢纽,左右转换的中轴

280,腰在太极拳中对意气和身法有什么影响?

答:中气的贯注,意气是否能沉入丹田,内气的出入,虚实的转换,一身的中正和平准,都和腰有着密切的关系。

281,太极拳久动不疲的动力是从那里来的?

答:来自虚实的转换。

282,虚实转换的总枢纽是那里?

答:虚实转换来自于腰,腰是一身的总枢纽。

283,腰的虚实分的清,是否关系到其它虚实分的清?

答:腰的虚实如分的清,全身的虚实就得以分的清。

284,“虚”是怎样解释?虚是松,是空,是假,是不实在。

285,“实”是怎样解释?

答:是踏实,真实,实实在在。

286,练太极拳虚实转换是否重要?

答:虚实转换是练太极拳架,推手较技动力的来源,虚实转换的好,练拳就回耐久不疲,转换的灵,精神就充沛。

287,虚实是怎样产生的?

答:是由于人体的重心移动而产生的。

288,怎样分清,轻,重,沉,浮,和虚实的关系?

答:需知练拳要半不要偏,要沉不要重,要轻不要浮的拳理。

289,什么是要半不要偏?

答:所谓的半是指人体的重心在两腿中间的三分之一以内,这是合理的。偏是超出了重心在两腿中间的三分之一范围,也有可能接近独立的范围。

290,半和偏区别的内涵在那里?

答:半,身体就会有着落,且有利于虚实转换的灵活。偏则身体无着落,虚实转换会呆滞。偏是病。

291,什么是要沉不要重?

答:练拳习架要沉着稳健,气沉丹田乃之足底,双肋下沉,横隔膜下降,曲腿,坐胯,落胯,沉髋,迈步轻,沉,稳,这是沉的表现。重则是上体努责故劲,下体重起重落,全身高低起伏,迈步虚实不分,没有下成之感,这是重的表现。重是病象。

292,什么是轻,什么是浮?

答:习拳不但要沉着稳健,同时还要轻灵圆活,内气充足,不痴不呆,神气鼓荡,充满生机,轻而沉稳。浮则是气力上浮,挺胸,耸肩,拔高,足下无根。

293,虚实要分清,首先是指那里的虚实要分清?

答:首先是腰的虚实要分清,然后是足的虚实,手的虚实,最后是一手一足的虚实。294,腰的虚实想要做好,腰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先做好松腰,塌腰,和虚腰。

295,腰怎样才叫虚?

答:能松,能塌,就能虚。

296,腰虚后有什么好处?

答:腰虚后,练拳才能圆活,转的灵,身法不呆板。

297,什么是松腰?

答:是颈椎骨,脊椎骨,胸椎骨,腰椎骨直至尾闾骨,骨节要放松,松开,并从颈椎到尾闾的筋皮肉骨也随机放松,松开,伸拔,拉长。要有意念的放松,松开,伸拔,拉长。298,松腰的反面是什么?

答:是紧腰,紧腰就是收紧颈骨到尾闾骨的骨节和筋皮肉骨,骨节不松开,不伸拔,腰脊象捆上木板一样,使腰脊转动不活。

299,什么是塌腰?

答:是颈椎骨至尾闾骨在松开的前提下,还要有下沉之意,并且要节节相对,直竖对准,不要错位,弯曲,以致造成身法偏移,挺胸,驼背,等都是骨节没有直竖对准而造成的。300,塌腰的反面是什么?

答:骨节不对准,身法偏移,造成瘪腰,挺腹,窝胸,驼背等病象。

301,什么是虚腰?

答:能松好腰,能塌好腰,就是虚腰。

302,虚腰的“虚”字怎样解释?

答:所谓的虚腰就是松腰。

303,虚腰的反面是什么?

答:虚腰的反面是束腰,类似用一根绳索紧勒腰部。

304,收腰,瘪腰,束腰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都是腰部紧张而造成的,会使腰部硬而不灵,约束了腰的活动性。

305,腰为什么一定要松开?

答:腰部放松,松开,前腹才能跟着松开,腹部松开,气才能敛入丹田,沉入足底。306,气敛入丹田,沉入足底有什么好处?

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虚下实,胸空腹实,配合松胯,坐胯,圆挡,则腰劲下贯,两股有力,下盘会固入磐石。

307,练拳要想上虚下实,中部活,腰应当怎样做?

答:要松腰,这样才能上松,下实,中部活。

308,如塌腰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塌腰首先要注意敛臀。

309,塌腰为什么要首先注意敛臀?

答:塌腰首先敛臀,尾闾才会自然中正,骶骨才会有力,命门处才会自然张开。

310,要想做到腰转动时自然,无偏,应注意什么?

答:塌腰,敛臀,配合虚领顶劲,会阴内收,这时整个脊椎都会自然伸直,上下一线,转动时才会自然无偏。

311,腰部圆活转动和肾有什么关系?

答:腰部虚实转换,就是在内的两肾抽换的在外显示,它的在外的表现就是左右两腰的旋转。312,祖国的中医学是怎样解释肾和意气的关系的?

答:祖国中医学认为,肾是藏精之舍,生气的来源,是性命之根,精水足,气自足。313,练拳时,两腰不停的虚实转换,它的实质是什么?

答:一是在虚实转换,二是活腰壮肾,三是精气转化的功效。

314,中定,不是双重,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中定是在虚实之间,犹如天平称一样落在中间,此时两边谁加一羽,谁就会变实。其本身就决定随着动势的需要随时准备转换。且中定是上虚下实,而双重却是两边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上下也没有虚实之分。

315,在虚实的理论中,有没有一个什么硬性规定,如:左腿或右腿实,其左手或右手一定就是虚或是实?

答:在常理中,右腰实,右腿就会实,左腿实,左腰也会实。但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理论,有些动作,如陈式太极拳中的三换掌就突破了这个理论。所以,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要根据需要而决定虚实。

316,练拳是否就以一动全动而为满足?

答:不能。还要在练全趟架子时,能够做到一气呵成,内劲不断。

317,为什么在练拳中会有断劲的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其实质是动作和神发生了分离的现象,没有做好一气呵成的相续不断。

318,陈式太极拳往往有折叠一词,这词怎样解释?

答:折叠也称折迭,在形体上表现就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的做法。

319,检查一个练拳者的意气是否断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答:从练拳者的神气是否鼓荡来判断。鼓荡就是意气动荡,反之,则是不动荡。神气鼓荡是反映意气动荡的唯一表现。

320,为什么说看神气鼓荡就能判断练拳者的意气是否动荡?

答:练拳者的意气贯注动荡,是不允许用形态来表现的,它的表现方式就是靠神气鼓荡来体现。

321,转腰在“转”的问提上要分清什么?

答:“转”与“不转”,“先转”与“后转”这个问提要分清。

322,“先转”与“后转”的腰区别在那里?

答:就是在转动时,看练拳者是先转腰,后迈腿,还是先迈腿后转腰,或者是转腰和迈腿在

同时做。前者是正确的,是转腰,体现了腰脊带头。后两者都为不转腰,没有体现腰脊带头。323,不转腰的后果是什么?

答:不转腰就不能虚实转换,不能上动下随,不会一动全动,不会周身缠丝,不会劲由内换,推手较技时,就不能做到“引进落空”,无法“转进如风”,无法沾粘连随,无法舍己从人,不能做到圆活如珠,身法会迟滞,呆板。

324,以腰脊带头,来做好节节贯串是不是太极拳的规矩?

答:是太极拳重要的一规距。

325,太极拳是否讲究眼神的重要性?

答:太极拳对眼神的要求是十分讲究的。眼神如果不跟主动手走,就谈不上眼神的传递。326,练拳不传神会有什么后果?

答:造成神情呆滞,无精打采,神气不鼓荡。

327,内家拳的意气神形基体是讲什么?

答:头脑的想就是意,行动在于神经,神经是气,实施在眼神,吃力在肌肉,肌肉伸缩,弯曲做出的各种动作为形。

328,练拳时眼神应当怎样走?

答:应当跟主动手走。不可有太大的偏离,更不能逆反。

329,太极拳对神和形是怎样比喻的?

答:神如捕鼠之猫,形如捕兔之鹰。

330,不重视眼神的运用,甚至用别的方式来表示意气动荡为什么不对?

答:不重视眼神的运用,甚至弃而不用,用傍头,闭眼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在运气,在走意,在听劲等,都是对神气,意念,听劲,运气的误解。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神则灵。331,练太极拳怎样才是刚柔相兼备?

答:外形似柔,内如刚条,要柔有柔,要刚有刚,刚柔相济。

332,柔是相对刚而言,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柔如果不对刚而言,就会被理解成软,散,轻,浮,就会被理解为散而无形,软而无劲,浮而无定,柔是松中有弹性劲的一种掤劲。

333,刚是相对柔而言,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如果刚不对柔而言,就会被理界为,强为,努责,硬发强。刚和柔这两个字是太极拳中特有的字,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松软,和刚强。

334,日常生活中对松柔是怎样解释的?

答:软,无力,绵,塌,轻浮都会被认为是松。

335,日常生活中,对刚是怎样理解的?

答:硬,强,直,重,定。宁断不弯,都会被理解为刚。

336,太极拳对刚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

337,如努责做刚会有什么后果?

答:刚易折,气血不和,憋气于身,有损元气,这是太极拳所不能容许的。

338,太极拳偏刚是指什么?

答:偏刚就是指偏硬,努责发劲。

339,太极拳中的一松一紧是做什么用的?

答:一松一紧是济刚柔,培养太极刚柔内劲的入们诀窍。

340,太极拳中的一松一紧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

答:在太极拳中,阴阳无处不在,开合无处不存,松紧无处不显,动静无处不随。

341,练太极拳一动丹田之气贯四梢,一静四梢之气归丹田,基体拿什么来操作呢?

答:诀窍就在于一松一紧。

342,一松一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所谓的一松一紧,不仅仅是筋皮肉骨的松紧,它还是精神,意气的松紧。

343,一松一紧和沉着,柔顺,济刚柔有什么关系?

答:心神意念一松,气敛入骨髓,气沉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这种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做沉着,柔顺,济刚柔的方法。

344,松与紧和开合,动静,蓄放有没有关系?

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45,松与紧和弛张,开合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一松一紧,气有弛张,弛者,敛气入骨,归入丹田,此时为合。张者气出丹田,此时为开。

346,松与紧和蓄发,刚柔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一松一紧,蓄发相变,松时为蓄,此时为柔,紧时为发,此时为刚。

347,一松一紧在练拳习架中是怎样表现示的?

答: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腹部开时为紧,腹部合时位松,发放时而紧,收蓄时为松,上一式与下一示即转关处有松,往返折叠处有松。

348,太极拳的方圆怎样解释?

答:其方圆的定意就是刚柔的定义。

349,方圆在练拳习架中怎样表示?

答:圆为紧凑,方为开展,圆为柔,方为刚,这是太极拳中要求方圆相生的由来。

350,初练太极拳的人是否要表示方圆相生?

答:初学者可以只表示圆,不表示方。当功夫纯熟以后,再表视出方圆。

351,怎样表示方点?

答:表现方点的方法是,在劲的落点表现处刚来。

352,为什么在练拳习架中,在劲的落点要表现出刚点来?

答:只圆不方,就是只柔不刚。练太极拳应表现出劲别来,否则就不是太极拳。

353,没有劲别的拳是什么拳?

答:是软拳,滑拳,归根到底,不是太极拳。

354,只圆不方是什么拳?

答:就是没有劲别的拳,也就是只柔不刚的拳,归根到底是软拳。

355,只方不圆的拳是什么拳?

答:被称为是硬拳,是只刚不柔的拳。

356,拳论上说,呼为开,为发,为呼是什么意思?

答:是要求在发劲,放劲,开展等一些刚点上配合呼气,以助拳威。

357,拳论上说,吸为合,为蓄,是什么意思?

答:是要求在合,收,蓄劲等一些柔上配合吸气,以备在方点的劲力。

358,刚性的加强,靠什么来实现?

答:刚性的加强靠加强内气的贯串,靠内劲的纯厚来加强。

359,变换刚柔,在神气上来说靠什么来实现?

答:靠隐则柔,显则刚来实现。

360,隐则柔,显则刚怎样解实?

答:就是表面上柔,实则内里是极强的刚。

361,变换刚柔在姿式上怎样来实现?

答:是通过开合来完成。

362,通过开合来完成刚柔变化,基体怎样操作?

答:在运行,收蓄,相合时表现出极柔的柔,但掤劲不丢。在运劲到落点时,表现极强的刚。363,练拳中有运行和运劲之说,怎样区别?

答:没有攻击意识为运行,有攻防意识为运劲。

364,用什么配合使刚柔能充分表现出来?

答:用神气的隐和显和姿势的开合就得以表现。

365,运劲为刚,但在整个运劲过程中,刚的力度有没有变化和区别?

答:有区别的。也是有变化的。在运劲开始是,一般是微刚,随着离落点越来越劲,刚的力度在不断加强,到达落点时,是极强的刚,同时,也是精神,意气的聚集之处。

366,太极拳中的“柔行气,刚落点”是怎样解实?

答:柔行气就是要求柔时吸气,刚落点就是在落点是要表现出劲别,并以呼气加以配合。吸,呼,都要意气相配合。

367,陈式太极拳和扬式太极拳即其它太极拳最主要的区别在那里?

答:陈式太极拳的1,螺旋缠绕,2,折叠往返,3,刚柔相济,4,快慢相间,比其它太极拳的力度,幅度,都大,明显。

368,除了陈式,其它太极拳有没有陈式太极拳的四个特点?

答:是有的。只是表现的力度,强度,幅度,有区别。应当说,扬式及其它太极拳都有螺旋缠绕,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折叠往返,方圆相生的。

369,螺旋缠绕的目的是什么?

答:缠丝是运中气之法门,螺旋缠绕的方法,也是运行中气的方法。

370,缠丝劲的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是粘,象胶水一样粘住对方。

371,缠丝劲在外的作用是什么?

答:进攻时,通过螺旋增加拳术的威力,防守时,通过缠绕弧形引化对方的劲力,有利于卸掉和化解引化对方的来力。

372,缠丝在上肢是怎样的表现?

答:转腕旋臂。

373,缠丝在下肢是怎样的表现?

答;转踝旋腿。

374,缠丝在人的身驱是怎样的表现?

答:旋腰转脊。

375,缠丝是由几个缠丝劲所组成?

答:由两个基本缠和五个方位缠所组成。

376,两个基本缠是什么内容?

答:顺缠和逆缠是缠丝的基本缠。

377,五个方位缠是什么内容?

答:1,左右缠,2,前后缠,3,上下缠,4,大小缠,5,里外缠。

378,顺缠是怎样的表现方式?

答:顺缠是离心力,表现在上肢是离身躯越来越远,表现在身驱上是胸腹相开,表现在下肢也是离身肢越来越远。

379,逆缠是什么表现方式?

答:逆缠是向心力,表现在四肢是离身躯越来越近,表现在身躯上是胸腹相合。

380,顺缠在手掌上是什么表现?

答:手心由内向外翻转。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黄婉明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非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

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

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能够体味它的精髓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

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浅谈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一个师姐教我们的。当时觉得太极拳很柔,的确很适合女生练,特别是我这种没什么力气的女生。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太极拳课,更细致的学习 了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 太极“打太极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有杂念,这样运动的效果才好。” 拳很讲究 重心的调整,打的时候要注意把重心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太极拳 虽然慢,但要求动作要连绵不断,很讲究内在的东西。太极拳虽然很柔,看起来虽然运动量不大,但认真打完一套太极拳,还是会流很多汗的。 这学期,我跟老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还听了老师的中医养生理论课,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太极,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套很好的防身之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个人练太极的体会,如怎样运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制服小偷。怎样用太极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等, 我觉得蛮有道理的。 我觉得太极与中医养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只有坚持练习,才会有效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法体会到太极的精髓的。在理论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双手放在丹田前面,掌心相对,感觉两手之间的气场。同学都说我的气场比她们的强。而且经过体质测试,我是属于平和质,身体状况还不错。 看来,练太极还是很有效果的。 F面是我将结合个人体会以及学到的知识,分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动作要 点、功效这三个部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简要的分析: 、太极拳运动的精华 太极拳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太极拳理人体为一太极,包括阴、阳两方面,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下面把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 属于打基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端正 打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两肩、两胯自 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耸肩膀、扭胯。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参照前“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部分)。忽视任何一个部位的要领,必然牵其它部位,造成错误定型和错误动作。例如姿势中臀部外突,必然牵连腰部和胸部前挺,腹肌紧张。因此,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以后容易解决。 (二)稳定 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经验证明,很多人下肢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因此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的变换找清楚。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步法(进步、退步、侧步、跟步等)的要领掌握好。此外,根据具体情况,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

2008-07-31 13:20 起势实战用法(口诀: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在凝) 1、杨澄甫: 此为预备动作之姿势,……尤要精神内因。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2、牛春明: 预备动作,灵活运用。 两臂上提是掤劲,即用掤劲接住(粘住)以待势反击,下落是采劲,采敌来力,化力借用,有四两拨千斤之用。 3、李雅轩传授陈龙骧李敏弟: 起势以安静心神,养其虚灵之气,以备对方不测之来手,周身各部都可相机而动,切勿轻视之。 4、崔毅士传授崔仲三: 用法(1):对方双手死握我双腕下压,我顺势向下沉肩,缷对方之力。趁着对方回抽瞬间,我力发于肢,提髋紧腰,双臂向前提起送出,破坏对方重心,使之向后倾倒。 用法(2):再如对方双掌向我迎面扑来,或如对方双掌抓我双肩,我以双肩虎口向上接应对方双肘或双臂下侧,将对方向后掀起,随之用双掌攻击对方胸部。 用法(3):对方正手或反手握我双腕,我松腰沉髋,沉肩垂肘,以挑掌动作结合弧形路线,赂内引进化解;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脚跟拔起,力量落空。 用法(4):结合上势动作,我虽已破坏对方重心,但未解脱,此时,我即刻向下、向两侧分掌,使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在对方想撤手变化之时,我随之放长击远,双掌向对方胸部推按,以脚、脚、腰之力将对方推出。 用法(5):我双手进攻对方胸部,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对方由内外分拨我双掌时,我即时松肩肘,双手拿住对方双腕,迅速下落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趁对方身体前倾时,起腿以膝关节顶撞对方。

发表于2008-08-01 09:18 揽雀尾(掤、捋、挤、按)实战用法(口诀:掤捋挤按雀尾生) (一)左掤右掤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体用全书》上说:“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掤去。”这里的掤法是向前向上转腰横出,用的是横劲。 掤手是杨式拳的总手之一,也是推手中的接手。意念在腕的上缘,打手时一般以腕部与人相接,劲点也在腕的上缘。掤手在杨式太极拳中使用最多,也最有效。 2、杨振铎: 左掤:设对方以右掌或拳向我击来,我即将左臂提起,用掤劲(粘劲)将对方之臂架起,使其不得接近我胸,如果以腰带臂,使臂、手齐向外翻,变掌心向外,即可将对方之臂握住,利用采劲将其力引化至一侧,使其落空,失去重心,必为我制。 右掤(双手掤):设对方以左掌向我击来,我急上右腿,以右臂置对方左臂近肘处,并以左手掌心侧向外,接住对方腕部,握住对方手腕,再以右臂向上掤起,而左手在下面用采的手法向下采,再加以按劲,此时就会使对方两臂之间的肘部处于上提、下压被撅之势,轻则被动双脚离地,重则定被撅断臂。 3、郑曼青传授黄性贤: 实战中,如右手抓住对方右手腕,则上左步,此时有两种击法; 用法(1):如自己左手在对方手臂下,则用左小臂横劲对方胸腋部; 用法(2):如果自己左手在对方手臂上,则用左手臂掤对方臂部及胸口。 4、董英杰传授董虎岭: 对方从右侧面左拳打我胁部,我速向右转身,同时右手抬起将其拨开。对方继续用右手击我胸部,我左手提起将其掤开,同时左脚横迈一步,弓腿,两腿坐实。避过对方攻势后,我右手从下往内绕一小圈,转到对方胸部,右脚上步弓腿,全身整劲向其掤去。 (二)捋式的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肋部……速将我右腕肘间,侧贴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内向胸前、左侧捋来”。捋是拖腕捋肘,施用时,顺对方的来力,向里引进,使对方力量落空,即转腰将对方向一侧捋出。 捋对方的手臂时要管住对方的腕、肘关节。杨式太极拳在推手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管活的,不管死的。意思是管住了对方身上活动的关节,则对方转动不灵,不易走化。就手臂而言,腕和肘是活动的关节,捋对方时,管住了这两个关节,就容易拿住对方。 捋式右手意念在手掌,劲点在掌下缘。左手意念在手背,劲点在手背或虎口处。实施捋法时,注意与对方“贴随”,因为捋时左手是用手背粘人,必须与对方贴住。才能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粘连贴随这里重点突出“贴随”二字。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选的是太极课。我之前就对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充满了好奇。现在有了学习太极的机会,自然很高兴。 随着太极课程的展开,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这一传统文化的知识。在课上,我和同学们跟着老师认真地学习太极拳的打法;课后,我又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了解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如太极拳的起源、文化内涵、练习太极拳要注意的问题等等。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开、合、发。踩着高跷来使用长枪、长柄大刀。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太极拳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缺一不可。①太极拳是拳术,具有攻击性。其套路招式符合拳理,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攻防实效。②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内外兼修。内家修炼注重意气,以养生为基础,从松柔、虚静入手。③太极拳的拳学理论具有哲理性。太极融合老子的《道德经》、《周易》、太极阴阳学说于拳学理论,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柔克刚”,“虚极静笃”以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古典哲学思想知道拳术法则、招式规范、套路组成、技术要求等,构成了独特的拳学理论。④太极拳符合医理,具有健身功效。太极拳根据古代养生术、吐纳导引,

传统医学的经络、气血、形神相因论等医学养生理论,确立了注重意气、形神和修的修炼方法。现代医学对太极拳的研究证明,太极拳运动是符合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的运动项目。 在课上,老师反复强调了练习太极拳的方法及动作要领。我根据老师的传授,加上自己的理解,有如下观点。首先,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多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太极拳以“棚、捋、、挤、按、採、挒、肘、考、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正中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 我再说说自己在学习太极过程中的收获。练习太极拳之后,我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好了。以前早晨醒来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头脑晕沉沉的,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打瞌睡。自从练习太极拳后,早上醒来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轻松舒畅,白天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那么,如何学好太极拳呢?我觉得,学习太极拳贵在恒心,要坚

练习太极拳17个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17个注意事项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习太极拳17个注意事项。 欢迎阅读!简述练习太极拳17个注意事项1、太极拳和其它武术锻炼一样,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律,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和病患弱者,每次修练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 练习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循序渐进。 开始练时可先分段练,渐渐打完整套拳路,当身体不适时,应酌情暂停。 2、避免在空调密闭的环境中练功,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练太极拳应选择公园、广场、树林、花园等环境安静而幽美、空气清新而旷达的场所。 应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有雾时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 3、饱食及醉酒之后,也不可立即练习。 4、口渴时不要图痛快大量饮水,最好是温开水适当补充食盐。 5、胡萝卜、柠檬、苋菜是首选的蔬果,多食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6、避免正中午气温高阳光下去练功,上午应在太阳出来后,吃过早餐后在阴凉通风处树荫下适当去练,下午三四点钟以后或是在傍晚。 7、如果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

8、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9、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下蹲等,否则容易引起扭伤、碰伤、骨折等。 10、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更不宜练拳,练习时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锻炼,不要紧张,可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如疼痛无缓解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缓解疼痛,及时去医院检查。 11、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12、服装没有具体要求,宽松、便于活动即可,不要穿带跟的鞋,平底舒适为好,如布鞋或运动鞋等。 13、初练太极拳者自身带有僵力(劲),不要刻意下沉祛除僵力(劲),保持架势中正,僵力出于自身动作不协调,过于拿捏动作所致(要做到自然放松、虚灵顶劲、松肩坠肘、含胸塌腰、虚实分明、五趾微微抓地),等到招式娴熟后经老师指导可去僵力。 14、初练太极拳者可配合练习太极桩功的浑圆桩,站桩时做到立身中正、自然呼吸、松肩、坠肘、含胸、塌腰、松垮、双臂平抬至胸部,双臂打开与肩同宽,两掌心相对,五指相对,呈抱球式。 两腿平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两脚趾微微抓地。 站此桩可协调自身呼吸去除僵劲,锻炼毅力,静心神养元气。

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

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严昭法2012年 欲掌握太极拳实战技法要领,须有一年以上拳龄,会练整套拳架,在动作标准、熟练、规范的基础上,懂得多用意念,少用硬力,手脚能分虚实。此外,还需要多琢磨动作分解,体会招法的综合运用。技击动作运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招多用,一个动作有多种用法,要根据双方当时所处态势,目视或凭手上感觉(听劲),掌握对方袭我的意图,灵活变招。本文列举太极拳各式手法、技法、劲法运用的若干例子,供初学者参考,逐个体会,合理发挥。先慢练,接手要轻,定步是练腰胯,先练大圈,把腰胯拉松拉长,熟练后,圈子才会越练越小,速度反应就圆活连贯,才能轻灵得体,得心应手,做到意到劲到,使对方来不及考虑,已被封住或击出。 一、太极起势

对方两手向我胸前推来,我即双手向上前掤,两臂舒展,中指领劲,以脚底的沉劲经腰胯贯串至腕关节向上向前抖弹,用崩劲、抖弹劲,使对方仰面弹出。 二、下按式 对方两手向我腹部推来,我即垂肘沉胯,双臂下按,掌心斜向前,将对方双臂封住朝前下按,使对方即刻倒地。亦可腰椎后收,带动两胯及小腹里收的同时,两臂向下,掌指卡住对方指背下采,使对方在我脚前倒地。 三、揽雀尾左掤式 左棚式有正面掤,也有侧掤,同样使用。但正掤以挡和击胸、托颈为主,侧掤以扣脚斜掤为主,如对方用右拳向我胸腹袭击,我即用右手采住对方手腕下带,出左脚扣其脚跟,或踩其脚背,同时出左臂掤击对方胸部,或扣左脚,左手斜掤对方颈部和腋下,使对方无法动弹,斜向倒地。 四、右掤式 对方向我右侧用左手击我胸部,我即右转,用右手臂由下往上掤挡,掌心斜向上,左手紧跟其后,掌心斜向下,两手前后相距一掌,这是外形,实际我用右手封托住对方手肘,左手抓住对方手腕,有杠杆上抬之势,略带擒拿封住对方,使其无法动弹。 五、捋式 对方必用力争脱,我以腰带臂向左下划弧,将其肘关节反扭,并以右掌根连同小臂往左下捋挫之,使对方侧向倒地。 六、挤式 对方欲松化回抽左臂,我即右手转腕,变手背转向对方,并用左手上前搭附其右手腕处,以双臂之劲向前挤推,视当时情况,可正挤、横挤、往上挤、向下挤,把对方挤倒在地。 七、按式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拳是一门悠久的体育项目,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份绚丽的瑰宝,从小看电视,我就对太极拳非常的感兴趣,但无奈一直找不到学习的门路,上了大学后,我才开始正式接触太极拳。 在大学里,我们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并了解了它的基本构成;24式太极拳有二十四式分别为一、起势二、左右野马分鬃三、白鹤亮翅四、左右搂膝拗步五、手挥琵琶六、左右倒卷肱七、左揽雀尾八、右揽雀尾九、单鞭十、云手十一、单鞭十二、高探马十三、右蹬脚十四、双峰贯耳十五、转身左蹬脚十六、左下势独立十七、右下势独立十八、左右穿梭十九、海底针二十、闪通臂二十一、转身扳拦捶二十二、如封似闭二十三、十字手二十四、收势 太极拳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我们在学校早晨早起打太极,锻炼身体,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多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 学习太极拳我的心得就是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韵”的,他不仅要打出力道,刚劲,还要打出他的那种“神韵”使之刚柔相济,方能进入具有高度艺术的境界。 太极拳要练出劲来,仅凭一般勇气蛮练,不去体味它的涵义,钻研它的架势,这是办不到的。必须要练得处处符合原则和要求。就要在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到下面四个要点。

一、眼神平视,要贯注而活泼,当每式的变化,视线要随身法而转移,切忌目光呆板或野顾。 二、腰是一身的主宰,练拳时要顶腰三、四肢要圆润、灵活、稳实、切忌强直 四、意境 1、心要静而精神要振作,忌低眉垂目,委靡不振,缺少生气。但也要忌怒目攒睛,挺胸露齿。周身要节节贯通,勿使有丝毫间断。 2、重视前辈积累的经验,遵照典型的架势来认真锻炼。但要练得自然松静,使举动周身轻灵。必须“依规矩熟规矩,化规矩,不离规矩”。本此坚毅精神,才能练得得机得势。 我们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了好几个要点,首先打太极时一定要双腿微曲,并且从起式开始一直到结尾视平线就应当是这一个高度,腿就不应该直了;其次打太极时注重圆润,抱球或者出击时都应当打出一个园来,是的动作看起来更加优美而不僵硬;再次动作打出来要有力道,不能只有柔,看起来就有些花拳绣腿的感觉了,那就不是太极拳的本质所在啦,只有达到刚柔相济,菜式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我们同学在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清、重心稳地,气沉

学习陈氏太极拳心得_心得体会

学习陈氏太极拳心得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学习陈氏太极拳心得,感谢您的阅读! 学习陈氏太极拳心得 王美岭 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模仿老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浮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现代人练太极拳很大原因是为了养生,调畅身心,如果不能静心,后面的所学也是徒劳的。 在刚开始学习时主要先练形,就是紧随老师的授课进度,不论是跟着老师反复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视频也罢,得先让自己的动作大体上向标准靠拢,做到学一式练一式,分步记忆,切忌心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老师的教诲,比如某个动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虚步还是实步,是扣脚还是开脚,是一上一下还是一前一后。这些要牢记在心并且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老师纠正你某个动作,要先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吗?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尽快改正,如果在初学阶段没有改正错误,日后久了成了习惯,后面就很难再改过来了。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练习太极拳之心得

练习太极拳之心得 练习太极拳之心得太极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我学拳的过程中,感觉有几个问题非常重要,是容易出错上岔道的地方。写出来供同好们研究斧正。 一、练为用与练为看 为什么练,这是出发点。 很多人是看中了太极拳的表演功能。穿一身漂亮衣服上台表演,令人难以抵抗这种诱惑。参加比赛,弄几块金牌银牌,又是可以炫耀的资本。这些就是练为看。使自己的动作好看,是练习的最终目的。 也有人练的目的是使用,不为了好看,也不打算给谁看,让谁说好。不排队、不配乐、不表演、不比赛,就是为了自己学会真的太极拳,实现练拳为健身的目的。日志伤感区分为啥练拳,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一些所谓的老师,教的就是给人看的拳,领的就是表演参赛的路,这样的路是学不到真的太极拳的。目的的不同还导致选择的不同,尤其对练法的选择,导致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 二、双重的分水岭

太极拳与外家拳的区分在哪?我以为就是这个“双重”问题,外家讲“一力降十会”,“技击无非力量速度”,就是要靠力量来战胜对方。而太极拳的双重道理,就是说,不与它以力相争,你来力气,我不抗力,我用你的力气。由此,产生了太极拳诸多的道理。我们学太极拳如果还不能脱离用力气对抗力气的路子,就不能走上太极拳的道路。霸气公会名字 三、重要是换劲 太极拳不以力相争,是有自己独特道理的,我的劲力,你外力对抗不了,我能控制你的力量,我能用你的力量而你找不到我的劲,这就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双重理论能够实现的因素,就是太极内劲。太极拳就是靠内劲打天下的。所以,练太极拳必须学练太极劲,尤其是太极内劲。尽早实现劲的转换。就是由一般的外力,转换为应用太极内劲。只有得知太极内劲的道理和练法,开始按照这样的路子练习,我们才是真正进入了太极拳的领域。没有实现这个转换,练多少时间,也没有脱离力量技巧的路子,与外家所练无异,算不得太极门人。 四、内里才是需要深入探求的 有人练太极拳,眼睛盯在能不能赢人,这是一个错误选项。说赢,不一定非要太极拳,往往越简单的东西见效越快。

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

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 1(速度要均匀 初学太极拳时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3,5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6,7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为8,10分钟~“传统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为4,5分钟。“传统杨氏太极拳"需要15分钟左右. 2(架势不可忽高忽低 初学时架势可以高一点~但在“起势”时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雀地龙”或“下势”以外)。体弱者最好采用高一点的架势练习~以免损伤膝盖。 3(要适当掌握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在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因为打这种拳~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微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 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一般健康无病的人~运动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单练一组动作或几组动作,’也可以专练一两个招式,也可以架势稍高一些~这时~膝关节弯曲度可略小一些。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

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4(要持之以恒 练太极拳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不仅开始时要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继续练下去。根据自己生活、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情况~最好每天在业余时间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或是认为已经练会了~或者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就不再继续坚持练习。那样~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清晨或晚间~就近到公园、树林、广场、河边、草地等空气清新和环境安静的地方练习。如果这些地方设有太极拳培训班~参加集体学习~收效会更好一些。

太极拳的两种步法练习

太极拳的两种步法练习 太极拳的两种步法练习 太极拳步法是太极拳基本功,也是每位习武之人必练的功法,想要达到周身轻灵,首先要学会迈步轻灵。 我年轻的时候常随先师表演太极推手、大捋及抹角行步、散手以及武当太极对剑、三才对剑。当时我二十多岁,由于也算刻苦,身手还算矫健,步伐也还轻快。先师当时已是七十多岁,但对起剑来,推起手来,仍然身手矫健异常,有神威不可逼视之感。尤其脚下之轻灵,可谓龙行虎步,衣袂飘飘,翩若惊鸿,脚下快而无声。而我等虽勉强跟随,两腿虽也快速跟进,但不免触地咚咚作响,处处受制,与先师之步法轻妙绝伦,完全是两回事。 先师传拳时除强调大松大软外,首重脚下太极步法的练习。一般人练太极拳也讲迈步如猫行,但由于传授者腰胯以下未真正彻底松开,行步时未顶起头来,塌下胯去,所以走起步来,迈不出大步,而且脚跟后滑,并美其名曰“弓步时后脚跟可以向后调整”,为他的这种出步找借口,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全不知太极拳之步其根在脚,脚跟一动,劲力全消的道理。 太极步法如同猫步,轻灵、善变,练好腿脚力量,有助于提高身体稳定性,上身施展也很放松。 如若勉强跨大步,势必猫腰撅屁股,出脚沉重如秤砣触地,咚然有声。故练出之拳架,姿势不优美,更说不上雄伟之气势。

先师所传之拳架,要求步幅宽大而迈步又轻灵沉稳,确需下一番苦功夫。 太极拳的步法练习第一种为慢步练法 要求迈步时要有虚无之气势,要顶起头,拔起背。他说:“太极拳步法之情形,如出右脚时,必先收全身之重量徐徐移于左脚,然后徐徐提起右脚。在提右脚时,如脚腿从水里泥里抽出来的情形。右脚这样子提起来,而后虚虚落地,慢慢踏实,其落地踏实用劲的情形,如将脚腿徐徐插在地下去;提左脚的情况与提右脚时的情况同。 按照这样子的练法,日子久了,脚步才来得柔弹而稳固有力,身体才能经得起冲撞,不至被人推出或打倒。在身势与步法动作的形式上,是要有龙行虎步,身形相配的神气。这就是说,身心内外要全部完整,全身力通气通。否则,就不是练太极拳的意思了。”这是第一种慢步练习的要领。 初学太极拳要慢练,当练习到一定境界后,要快慢结合,练习太极步法也是如此,掌握快慢转换规律。 太极拳的步法练习第二种练法为行步快步练习 这是在第一种练法有基础后的必不可少的练习法。两腿要异常轻灵,要如像绳儿吊着一样的松沉,落步轻,发步快,所谓步随身换,忽隐忽现,进退神速,灵妙异常。太极行步运动起来,可谓来去如穿棱,忽隐忽现,矫若游龙。脚下只见步伐移动,而来去无声。这种步法练好以后,运用于推手散手,可谓拳来不知,脚去不晓,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发挥很大的威力。 先师散手时,多以手挥琵琶为开手势,右腿微屈,左脚尖虚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黄婉明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非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

少年儿童学习太极拳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少年儿童学习太极拳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少儿太极拳专门为少年儿童创造的太极拳拳法,使得太极拳更适合少儿的需要。练习太极拳可以给少儿带来众多的好处,能够帮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增强体质,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力 练习太极拳不仅能锻炼少儿的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还能提高少儿的反应灵敏度,使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身体更加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提高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少儿的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而练习太极拳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能够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帮助孩子的感知能力、抽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如果能长期的坚持下去,还可以帮助孩子的感知能力、抽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融合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陶冶情操,稳定性情 太极拳有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而且练习太极拳讲究静心、沉着、内省,少年儿童本身就对外在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使孩子性情稳定,对改善孩子任性、急躁等不良习惯很有好处。 四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兴趣。 少儿学习太极拳,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养成孩子的自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五培养传统文化底蕴,亲身学习实践 太极拳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完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术,因而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可以明确的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太极拳的学习是从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效果会更好。 少儿学太极的注意事项 一是善需要保持自然正直,不要偏斜,要有轻松灵活之意,如此则精神振作。眼不要怒睁,眉不要绉缩,目光要平视。口宜闭不宜张,不要用力咬牙,用鼻自然呼吸。 二是手切忌僵硬紧促 太极拳是一门相对柔和的运动,这也决定了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绝对不能用力太猛,用力太大。在握拳时,手指自然地舒展,表现松柔之意。具体来说,只要达到了从小指无名指食指依次卷曲使指尖与手心相接触时,以拇指梢节压在食指及中指的中节上就行了。 三要含胸拔背正确的拔背姿势是有意识解除肩背肌肉的紧张,在思想上想着大椎(脊柱最上的第一个骨节)的周围。 四是太极拳对腿部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虚实分清,其次要动作轻灵且有柔韧性;第三要做到玩意儿稳定,开始练习做到不是别扭就行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如行动流水一般。 五是呼吸要求呼吸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关于太极拳时的呼吸,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是自然呼吸,二是拳式呼吸。自然呼吸就是不要过分注意呼吸。以自然舒服为宜。 少儿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预备势第一式起势第二式排山倒海第三式气壮山河第四式仙人推山第五式左揽雀尾第六式单鞭下式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八式弹腿冲拳推掌第九式左闪通臂第十式震脚冲拳第十一式左穿心肘第十二式右裹鞭炮第十三式右穿心肘第十四式左裹鞭炮第十五式左右斜飞式第十六式排山倒海第十七式气壮山河第十八式仙人推山第十九式金刚捣碓 第二十式天人合一第二十一式懒扎衣第二十二式右揽雀尾 第二十三式天人合一第二十四式收势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 一、起势实战用法(口诀: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在凝) 1、杨澄甫: 此为预备动作之姿势,……尤要精神内因。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2、牛春明: 预备动作,灵活运用。两臂上提是掤劲,即用掤劲接住(粘住)以待势反击,下落是采劲,采敌来力,化力借用,有四两拨千斤之用。 3、李雅轩传授陈龙骧 李敏弟: 起势以安静心神,养其虚灵之气,以备对方不测之来手,周身各部都可相机而动,切勿轻视之。 4、崔毅士传授崔仲三: 用法(1):对方双手死握我双腕下压,我顺势向下沉肩,缷对方之力。趁着对方回抽瞬间,我力发于肢,提髋紧腰,双臂向前提起送出,破坏对方重心,使之向后倾倒。 用法(2):再如对方双掌向我迎面扑来,或如对方双掌抓我双肩,我以双肩虎口向上接应对方双肘或双臂下侧,将对方向后掀起,随之用双掌攻击对方胸部。

用法(3):对方正手或反手握我双腕,我松腰沉髋,沉肩垂肘,以挑掌动作结合弧形路线,赂内引进化解;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脚跟拔起,力量落空。 用法(4):结合上势动作,我虽已破坏对方重心,但未解脱, 此时,我即刻向下、向两侧分掌,使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在对方想撤手变化之时,我随之放长击远,双掌向对方胸部推按,以脚、脚、腰之力将对方推出。 用法(5):我双手进攻对方胸部,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对方由 内外分拨我双掌时,我即时松肩肘,双手拿住对方双腕,迅速下落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趁对方身体前倾时,起腿以膝关节顶撞对方。 二、揽雀尾(掤、捋、挤、按)实战用法(口诀:掤捋挤按雀尾生) (一)左掤右掤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体用全书》上说:“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掤去。”这里的掤法是向前向上转腰横出,用的是横劲。 掤手是杨式拳的总手之一,也是推手中的接手。意念在腕的上缘,打手时一般以腕部与人相接,劲点也在腕的上缘。掤手在杨式太极拳中使用最多,也最有效。2、杨振铎:

打太极拳后心得体会

打太极拳后心得体会 篇一:体育课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体育课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因为高中学过一点太极拳所以以为有基础会很好学,但是开始学的时候发现很难做到动作标准可能是因为很久没打太极的原因了吧,也可能是现在学的和原来学的不同。但是自己仍占一定的优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更让我体会到太极拳的好处,后来终于找到感觉,打得有点模样了。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运动方法上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

实分明。太极拳除拳之外,尚有散打形式的太极推手,以及器械练习的刀、剑、等。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当时在我们面前虽然只是比划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但当时就感觉到,原来太极拳不只是武术或者说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美学,一种艺术.它如此自然和舒展,非常漂亮和 洒脱.接下来我们投入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学习,从起势,左右野马分鬃,一直到单鞭云手单鞭,由易到难,可渐渐的,高探马,又蹬脚,一直到最后的收势似乎没那么困难,后面的学习越顺畅。一直到最后能自己独立的打出一整套二十四式,心里也很有成就感。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和随息放松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才渐渐的体会出其要领,慢慢的不再是死记动作,而是思考着体会着前进。在课余时间,我也曾和舍友在楼道里打太极拳,虽然当时还没学完整套动作,自己做的也不算标准,但真的好好把动作做一遍就会有一些微妙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练完之后手心和身上会出汗,还有就是练习时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就好像只有自己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