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3): 1002-100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ttps://www.doczj.com/doc/ce17598008.html,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ce17598008.html,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张绪良 ,张朝晖 ,谷东起 ,徐宗军 ,叶思源
3.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1 2 2 2 3
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山东 青岛 266071;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在湿地分类及湿地植物群落调查基础上,分析了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湿地的地表积水条件、土壤水分 质量分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的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潮上带淡水深水体湿地、潮上带淡水浅水体 湿地在三角洲泥沙淤积、湿地土壤脱盐、积水脱盐、植物入侵等因素作用下的演化模式。总体上来说,3 类湿地均向沼泽湿 地、草甸湿地演化。在 3 类湿地的演化中,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的演化过程最复杂,由咸水湿地演化为淡水湿地,演化过程 最慢,潮上带淡水深水体湿地演化过程较快,潮上带淡水浅水体湿地演化过程最简单,演化最快。由于开垦,辽河三角洲滨 海湿地最终演化成的一部分沼泽湿地、草甸湿地已转变为农作物群落。 关键词: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体湿地化;陆地湿地化;演化 中图分类号:Q94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3-1002-08
湿地演化是指在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下, 湿地 形成、发展和消亡,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调 整变化, 以及湿地由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 的过程。 由于湿地概念内涵的广泛性, 湿地类型的 多样性, 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条件 下, 不同区域、 不同类型的湿地演化过程有多样化 特征。 湿地演化是湿地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目前 湿地演化研究的重点是湿地形成、 发育与消亡等演 化过程的时间序列规律和空间序列规律, 详细的演 化模式、 演化韵律及演化驱动机制等。 在现代湿地 自然环境中,湿地沉积物包含了气候、地貌、水文 等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对湿地演化过程的影响等信 息。 因此, 湿地演化研究侧重于提取和分析湿地沉 积物中的高分辨率古环境信息指标, 根据湿地沉积 物赋存的各种古环境信息, 探讨湿地发育与演化过 程的规律 [1-6]。深入研究滨海湿地的演化过程、目 前演化趋势, 对于规范并调控人类开发利用滨海湿 地资源的活动, 科学地管理和保护滨海湿地有重要 意义。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辽 河 三 角 洲 ( 121°25′~123°55′E , 40°40′~41°25′N)是由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 小凌河、大清河等一系列河流形成的冲海积平原, 位于辽河平原南部,渤海辽东湾顶部。辽河三角洲 是我国四大河口三角洲之一(黄河、长江、珠江、 辽河) ,也是我国北方滨海湿地和滩涂分布最集中
的区域[7-9]。 辽河三角洲地处中朝准地台华北断坳下辽河 断陷带,东为胶辽台降,北为赤峰—开原超岩石圈 断裂,西至燕山台褶带,南至渤海。下辽河断陷带 是沿郯庐断裂系在辽宁境内形成的中、新生代大陆 裂谷型断陷盆地,第四纪下辽河断陷带继续整体下 降,断陷带的沉降中心双台子河口东侧二界沟—兴 隆台一带第四系堆积物厚度达525.10 m。辽河三角 洲是周边山地地表径流排泄的场所,由于内动力条 件的不断变化,加之海面升降、海岸线的进退改变 了河流的水动力条件致使河道横向迁移,由大浚 河、双台子河、大辽河等较大河流复合作用塑造了 现今面积约5 200 km2,形态大体呈扇状的复合三角 洲。辽河三角洲地貌类型包括盐碱化三角洲平原、 芦苇盐碱沼泽洼地、滨海芦苇盐土湿地、风成砂地 等陆地地貌类型,石质岸堤、防波堤、盐田等人工 地貌和潮滩等三角洲岸滩地貌类型,以及水下三角 洲平原、拦门沙浅滩、海底冲刷槽、古河道等三角 洲外缘水下地貌类型。 辽河三角洲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 风气候,气候的总体特点为冷凉湿润、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8.3~8.4 ℃,无霜期170~200 d , ≥ 10 ℃ 积 温 3 428~3 448 ℃ ,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611.6~640.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7-9月降 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3%,年蒸发量1 392~1 705 mm,为年降水量的2.5倍左右。辽河三角洲共有大、 中、小河流21条,河流总长度622.15 km,河网密度
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5027)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908 专项)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 (908-02-04-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6E01)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RE200803) 作者简介:张绪良(1971 年生) ,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研究。E-mail: Geo_zhang@https://www.doczj.com/doc/ce17598008.html, 收稿日期:2009-03-25
万方数据

张绪良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表1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分类系统 Table 1 湿地类 自然湿地 湿地亚类 海岸及浅海湿地 Classifica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in Liaohe River Delta 湿地型 浅海水域 河口水域 沙洲 潮间带淤泥裸滩 潮间带盐水沼泽 潮沟 河流湿地 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 永久性河流 河漫滩和江心洲 草本为主沼泽、草甸 湿地亚型 低潮时水深6m以内浅海水域 河口区高低潮之间水域 沙洲 淤泥裸滩涂 盐地碱蓬为主滩涂 潮沟 一级永久性河流 河漫滩和江心洲 芦苇沼泽化草甸 碱蓬——芦苇草甸 纯芦苇沼泽 香蒲——芦苇沼泽 芦苇池塘 灌丛为主草甸、沼泽 人工湿地 鱼虾蟹养殖池 稻田 水库 盐田 合计 — — 注:表中湿地面积为1997年数据,引自参考文献[10,16]。 柽柳灌丛湿地 鱼虾蟹养殖池 稻田 水库 盐田 —
1003
面积/hm2 73 479.2 34 112.2 4 081.6 5 236.7 6 378.9 1 352.6 7 997.4 924.6 15 050.0 1 785.2 15 780.5 8 172.0 2 174.4 2 866.2 12 022.3 232 703.1 4 791.8 22 391.8 451 300.5
0.15 km·km-2。 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 000 km2的大型河 流有辽河(双台子河) 、大辽河、绕阳河与大凌河, 其中大凌河和双台子河的河流径流及大气降水是 辽河三角洲潮上带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海水是潮 间带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的成土母质有冲积 —洪积物、冲积物、海积—冲积物和风积物,土壤 共分为水稻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与风沙土5 个土类、10个亚类、24个土属、64个土种,其中水 稻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4个土类占辽河三角 洲土壤总面积的99.7%[10]。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 植被类型包括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群落、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群落、 罗 布 麻 ( Apocynum venetum ) 群 落 、 拂 子 茅 ( Calamagrostis epigeios ) 群 落 、 羊 草 ( Leymus chinensis ) 群 落 、 糙 叶 薹 草 ( Carex scabrifolia)群落、香蒲(Typha spp.)群落、狐尾 藻 + 眼 子 菜 + 金 鱼 藻 ( Myriophyllum spp. , Potamogeton spp.,Ceratophyllum demersum)群落 等类型,形成湿地植被的植物共有126种,建群种 和优势种有芦苇、盐地碱蓬、柽柳、普香蒲(Typha przewalskii) 达 香 蒲(T. davidiana) 香 蒲 ( T. 、 、 orientalis ) 长 苞 香 蒲 ( T. angustata ) 小 叶 章 、 、 (Deyeuxia angustifolia) 三棱草 、 (Cyperus rotundus) [11] 等 。
1.2 研究方法 为研究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作者2008 年8月在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较系统的湿 地植被类型及群落样方调查,调查时对不同的湿地 植被群丛设定2 m×2 m(草本湿地)或4 m×4 m(灌 丛湿地)的样方,每一群丛类型随机调查3~5个样 方,利用GPS确定样方的经纬度位置,观察并描述 样方的地貌及地表积水条件、表层土壤质地和颜 色,采集、测定了部分样方10~20 cm深度土壤样品 的盐分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氮质量分数, 确定了植被群丛的建群种、优势种及常见伴生种, 测定了样方中各种植物的高度、多度和盖度,并对 样方群丛命名。根据各群丛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 辽河三角洲淤积造陆过程、入海河道摆动等提出了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模式。
2 结果与讨论
2.1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类型及植被 2.1.1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类型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有浅海水域、滩涂海岸、 河流、芦苇沼泽以及稻田、鱼虾蟹养殖池、盐田等 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约451 300.5 hm2。根据湿地 分类的原则及国内外湿地分类研究的成果[12-14],对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进行了4级分类,第一级分类 将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个湿地类;第二 级分类将自然湿地类分为海岸及浅海湿地、河流湿 地、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3个湿地亚类,将人工
万方数据

1004
生态环境学报
第 18 卷第 3 期 (2009 年 5 月)
湿地类分为鱼虾蟹养殖池、稻田、水库、盐田4个 湿地亚类;第三级分类将海岸及浅海湿地亚类分为 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沙洲、潮间淤泥裸滩、潮间 盐水沼泽、潮沟6个湿地型,将河流湿地亚类分为 永久性河流、河漫滩和江心洲2个湿地型,将沼泽 及沼泽化草甸湿地亚类分为草本为主沼泽、草甸, 灌丛为主草甸、沼泽2个湿地型。湿地的第四级分 类——湿地亚型主要是根据植被群落的不同对草本 为主沼泽、草甸,灌丛为主草甸、沼泽湿地进一步 细划(表1)[10,15]。 2.1.2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植被类型及分布 受海洋和河流的共同影响,辽河三角洲滨海湿 地发育了以芦苇、盐地碱蓬、柽柳、罗布麻、拂子 茅、獐毛、香蒲、三棱草、小叶章、糙叶薹草等作 为建群种的湿地植物群落。该区的大凌河和大辽河 之间以及接近双台子河河口为亚洲最大的芦苇沼 泽湿地分布区[17]。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主要湿地 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分布分述如下。 (1)柽柳群落。在辽河口地区,柽柳为人工种 植的湿地植物,分布范围较局限。柽柳盖度低者仅 3%,高者也不超过10%,群落盖度在芦苇沼泽化草 甸可达80%,在柽柳—盐地碱蓬群落中仅5%,在该 群落中柽柳是建群种。 (2)罗布麻群落。分布在辽河三角洲的地势稍 高处,土壤为盐化草甸土,群落盖度40%~70%,罗 布麻高50~100 cm。 (3)拂子茅群落。分布在辽河口地区排水较好 的地段, 群落盖度可达90%, 建群种拂子茅高50~100 cm,盖度40%~70%。 (4)羊草群落。分布在辽河口地区排水较好的 高河漫滩和台地上,群落盖度90%,羊草高45~65 cm,盖度50%左右。 (5)獐毛群落。在辽河口地区分布比较局限, 分布在海拔1.9~2.2 m的低平地盐地碱蓬群落外围, 群落盖度90%左右,獐毛盖度20%左右,随海拔升 高、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下降,共建种由盐地碱蓬转 变为芦苇。 (6) 盐地碱蓬群落。 大面积分布在辽河三角洲, 平均海潮线以上海滩是该群落的理想生境。由于经 常受到海潮浸渍,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和盐分质量分 数都很高。群落盖度30%左右,在日潮淹没的地段 是纯群落。盐地碱蓬高30~50 cm,几乎在整个生长 季节都是红色的。 (7)糙叶薹草群落。在辽河三角洲防潮堤外 的平均高潮线以上的滩涂或潮沟旁, 与盐地碱蓬群 落呈镶嵌分布。群落盖度30%~50%,几乎没有别 的伴生种,高度30~50 cm。自1994年以来,群落发
展迅速。 (8)芦苇群落。芦苇群落是辽河三角洲滨海湿 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有芦苇沼泽和芦苇草甸。芦苇 草甸分布在芦苇沼泽的外围,地势较高,没有积水 和季节性积水,土壤为盐化草甸土,芦苇高度1~1.5 m,盖度50%~60%,群落总盖度70%~80%。芦苇沼 泽分布在常年积水或季节积水的淡水湿地,辽河口 地区由人工经营灌溉的苇田,积水深20~40 cm,分 布面积达43 000 hm2,芦苇高度可达2.5 m,群落总 盖度90%以上,芦苇占据绝对优势,只在下层分布 少量伴生种。 (9)水生群落。在积水超过50 cm的沼泽、湖 泊或河流静水处,分布着水生植被。主要类型有挺 水的香蒲群落,沉水的狐尾藻+眼子菜+金鱼藻群 落。香蒲群落分布在水深50 cm左右的生境,群落 盖度50%~60%, 往往镶嵌在以芦苇沼泽为基质的景 观中,群落上层由香蒲构成,建群种有普香蒲、达 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狐尾藻+眼子菜+金鱼 藻群落分布在水深50 cm以上的积水区域或湖泊, 盖度可达40%~50%,群落种类构成相对简单,建群 种 和 优 势 种 有 穗 状 狐 尾 藻 ( Myriophyllum spicatum) 、狐尾藻(M. verticillatum) 、异叶眼子菜 ( Potamogeton heterophyllum ) 竹 叶 眼 子 菜 ( P. 、 malaianus) 、菹草(P. crispus)和金鱼藻。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受 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这2个生态 因子的制约(图1)[17]。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土壤 水分质量分数和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形成的二维平 面中,主要植物群落分3个集团分布:①拂子茅群 落、羊草群落、罗布麻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一部分集 中在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和土壤水分质量分数都较 低的区域,它们都是草甸群落,其中前两者是典型 草甸, 土壤是草甸土, 土壤盐分质量分数0.2%左右, 土壤水分质量分数低于20%;后两者是盐化草甸, 土壤为盐化草甸土,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在 0.3%~0.6% 之 间 , 土 壤 水 分 质 量 分 数 为 10%~25%[18]。②糙叶薹草群落、盐地碱蓬群落、柽 柳群落、獐毛群落,较集中地分布在土壤盐分质量 分数和水分质量分数都较高的区域,这些群落是盐 生草甸和盐生灌丛,土壤是滨海盐土或者盐化草甸 土,土壤盐分质量分数0.6%以上,土壤水分质量分 数多在30%以上。③水生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一部分 分布在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低、水分质量分数高的区 域,土壤为沼泽土或盐化沼泽土,土壤盐分质量分 数一般低于0.3%,土壤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分布 在这种土壤水、盐条件下的芦苇群落是芦苇沼泽, 这充分显示了芦苇具有较宽生态幅的特征。
万方数据

张绪良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1005
1.0 柽柳群落 0.8 罗布麻群落 w(土壤盐分)/% 0.6 盐地碱蓬群落 拂子茅群落 獐毛群落 糙叶薹草群落
0.4
水生群落
0.2 羊草群落 0 芦苇群落
10
20 w(土壤水分)/%
30
40
图1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水、盐环境关系示意 Fig. 1 Influences of water content and salinity of soil on plant communities’ distribu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in Liaohe River Delta
2.2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2.2.1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形成 在滨海湿地的演化过程中湿地形成过程分为 水体湿地化过程和陆地湿地化过程2大类5种模式。 水体湿地化过程可分为湖泊湿地化、河流湿地化和 滨海湿地化,陆地湿地化过程分为草地湿地化和森 林湿地化[17]。 水体湿地化是水分在陆地表面积聚,形成地表 过湿或季节性、长期性积水,水生、湿生植物群落 生长,植物群落有规律地顺向演替,土壤发生潜育 化、泥炭化、生草化、潴育化等土壤形成过程,并 向水成、半水成土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既不同于水 体、又不同于陆地的水陆过渡性生态系统。发生水 体湿地化须满足下列必要前提条件: (1)有平坦低 洼的负地貌类型,能积聚水分,使地表过湿或季节 性积水或长期保持浅层积水; (2)水深不超过水生 生物,使其获得生存、生长的最低光照、温度、热 量、水压等限制条件; (3)水温适于湿地水生、湿 生植物和湿生动物生长; (4)水体的盐分质量分数 一般介于0.03%~2.47%,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小 于0.03%; (5)上述环境能维持一定时间或发生短 周期性变化。 滨海湿地化是辽河三角洲水体湿地化过程的 主要类型,其演化过程分布范围集中在滨海滩涂。 浅海的水下三角洲或潮间带被海水长期占据或周 期性地补给,地表沉积物水分过饱和或被浅水层覆 盖,形成水下三角洲湿地。在光照、温度和盐度有
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和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生活的 条件下,在海平面稳定或下降区域和淤积型海岸, 这些植物群落呈带状向海洋方向推进一定的距离, 或者在海面上升或被侵蚀的海岸,这些植物群落向 陆地方向发展。与植物群落水平迁移相伴随的是土 壤发生盐化、潜育化等过程和新生淤地成土过程, 这就是滨海湿地化过程。滨海湿地化过程具有二重 性,在双台子河和大凌河等河口附近泥沙淤积迅速 的地区,发生向海湿地化;在远离河口的一些三角 洲海滨、废弃时间较久的河口等受海洋侵蚀的海 岸,滨海湿地向陆地扩展,即发生向陆湿地化。辽 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自海向陆依次分布水下三角洲 浅海湿地、光滩、盐地碱蓬盐沼、芦苇沼泽,这是 滨海湿地化演化过程的直接证据。 湖泊湿地化。辽河三角洲的湖泊湿地化,包括 湖泊、水库和池塘的湿地化过程,湖泊属于自然湿 地,而水库池塘属于人工湿地,这些湿地的存在引 起周边区域的湿地化过程,特别是在水库淤积、库 岸变浅、池塘边坡变缓等有利条件下容易发生湿地 化过程,一般规律是大型湖泊、水库、池塘湿地化 过程与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小型湖泊、水库、河流 故道发生的湿地化过程较快。辽河口地区湖泊、水 库、池塘发生的湿地化过程有浅水带状向心推进 式、深水中心辐射式、浅水带状向心推进式与深水 点状中心辐射式并行3种。 河流湿地化。河流湿地化多发生在河床平浅、 河曲发育好、水流缓慢的小型河流,在具备上述特
万方数据

1006
生态环境学报
第 18 卷第 3 期 (2009 年 5 月)
征河流的部分适宜河段,河底生长眼子菜,水面生 长着适宜流速慢且流量小的根状茎发达的植物群 落,形成浮毯。漂浮生长在河面的植物群落多由眼 子菜和少量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组成。浮毯 厚度不等,伴随着植物生长,浮毯也逐渐由曲流发 育很好的河段静水区(牛轭湖等)向河水的流动区 (河床)扩展。伴随着浮毯的扩展,浮毯下部堆积 低分解的泥炭,使河水水面不断变窄,有被浮毯盖 满的趋势。 陆地湿地化过程包括草甸湿地化和森林湿地 化,辽河三角洲成陆时间短,森林少,且多为灌木 林,森林湿地化很少见。草甸湿地化大多发生在高 河漫滩上, 地下水溢出区, 河流改道后留下的低地, 河间高地,新河道毗邻低地。草甸湿地化的重要条 件是地表略呈低洼或平坦的负地貌,土层经常过湿 或保持季节性积水。最易发生草甸湿地化的地貌部 位是河漫滩中部低洼地带和后缘洼地。发生草甸湿 地化过程的另一种重要地貌类型是扇缘洼地,由于 三角洲河流多次改道,形成了很多镶嵌的洪积扇、 冲积扇,发育很多扇缘洼地。扇缘洼地经常有地下 水溢出,加上地势微微向海倾斜,坡地汇集地表径 流,进一步加剧了地表过湿,促进了湿地化的发展 过程。 2.2.2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发育 (1)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由于辽河、双台子 河、大凌河、小凌河、大清河等河流的冲积作用和 海水沉积作用,在辽河三角洲前缘形成了面积广 大、坡度平缓的水下三角洲平原。水下三角洲分布 很广,呈弧状沿三角洲前缘分布。由于受地表径流 和河流携带的养分补给影响,水下多淡水、咸水藻 类生长。一般越接近河口区,淡水藻类越多,咸水 藻类越少;越远离河口区,淡水藻类越少,而咸水 藻类越多。 (2)低潮滩湿地。随着泥沙的淤积,三角洲向 海洋方向延伸,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向海洋方向延 伸,原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向陆一侧在低潮时逐渐 露出水面,仅在涨潮时才被海水淹没,落潮时出现 一片光滩。低潮滩湿地地表组成物质细腻,主要为 黏土与亚黏土,下层为细沙,地表有明显的水成波 纹微地貌。 由于成陆时间短, 土壤盐分质量分数高, 土壤pH值8.4~8.5,因此不利于植物生长,呈现裸露 光滩。它与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的界线为低潮位 线,该带地下水位很高,且受潮水影响强度大、时 间长,周期性潮水补给的水文特征成为区别于浅海 水下三角洲湿地和潮间带下带湿地的主要特征。 (3)潮间带下带湿地。低潮滩湿地地表进一步 淤积,地势进一步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大,成为
潮间带下带湿地。潮间带下带湿地地表坡度小,周 期性地被海潮淹没,地表组成物质细腻,土壤为盐 土,pH值8.4,土壤盐分质量分数高达15%~18%, 地表呈低洼状, 多穴坑, 洼地和穴坑内有潮水滞留, 地表沉积物主要为黏土状淤泥,下层为细沙,水成 纹理十分明显。 (4)潮间带中带盐地碱蓬湿地。海拔高度进一 步升高,地下水位降低,土壤为滨海盐土,土壤盐 分质量分数较高,一般为1.2%~1.5%,受周期性海 潮水的补给,退潮时地表过湿,偶尔小片洼地内有 薄层退潮时留下的积水。地表沉积物仍为比较紧实 的淤泥质黏土,且沉积层较厚,约20 cm,向下过 渡到含粉砂的淤泥质黏土,沉积层理十分明显。沉 积物各层之间的质地差异十分明显,反映环境沉积 动力与沉积物曾发生多次重大变化。潮间带中带盐 地碱蓬湿地群落组成单一,几乎为纯群落,无伴生 种,盐地碱蓬高度20~30 cm,盖度70%~80%,群落 外貌呈紫红色。潮间带中带盐地碱蓬湿地呈带状分 布,分布带宽度可达70~100 m。潮间带中带盐地碱 蓬湿地发育受土壤盐分质量分数限制,土壤盐分质 量分数一旦降低,盐地碱蓬就会死亡或者被芦苇沼 泽湿地所取代。 (5)潮间带上带芦苇沼泽湿地。当由于河口 淤积使地面海拔高度进一步升高时, 潮间带中带盐 地碱蓬湿地就进入潮间带上带。 这时地面坡度明显 增大,地下水位降低,一般在2 m以下。潮间带上 带芦苇沼泽湿地受海潮水影响的强度与海水浸渍 的时间明显较前述其他湿地类型短, 地表排水能力 也 较 前 述 湿 地 类 型 大 一 些 , 地 表 水 的 pH 值 为 8.2~8.3。地表沉积物质地细腻,土壤类型为滨海 盐土, 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前面几个类型高, 达 到5%~7%左右,地表已有较薄的枯枝落叶层积累。 从地表向下, 沉积物变化明显且频繁, 主要为黏土 细沙交替变化。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1.1%~1.4%。 在土壤剖面中,偶尔可见到盐地碱蓬的茎和根状 物, 这进一步证明芦苇沼泽就是从盐地碱蓬沼泽湿 地发育而来的。 (6)潮上带芦苇沼泽湿地。由于淤积作用,地 面高度进一步升高,大约高出海平面2~3 m。地下 水埋深越来越大,一般在0.5~1.0 m,地下水矿化度 小于1 g·L-1。地表已经基本不受或者很少受海潮水 的影响。与地表环境变化相对应,强耐盐性植物退 出,较不耐盐的植物开始侵入,数量越来越多,发 育了以淡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芦苇沼泽湿地。与潮 间带上带芦苇沼泽湿地相比,潮上带芦苇沼泽湿地 为淡水或微咸水环境,芦苇长势明显好于前者。潮 上带芦苇沼泽湿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很低,一般低
万方数据

张绪良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1007
于1%,土壤pH值7.5~8.3,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 1.4%~3.3%, 全氮质量分数0.092%~0.108%, 全磷质 量分数0.071%~0.149%,全钾质量分数2.4%~2.5%。 土壤已经演化为雏形土或沼泽土。 (7)浅水体湿地。辽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地面 坡度小,河川径流排泄不畅,再加之受海潮顶托, 每逢洪水季节河水泛滥淹没洼地,形成积水20~40 cm深的浅水体湿地。在积水深度较浅的情况下,浅 水体湿地进一步顺向演替,但受区域地貌条件的限 制,沉水植物、浮水植物阶段并不明显,首先侵入 浅水体湿地的是苔草,同时伴随土壤有机质的积 累 , 土 壤 发育 成 沼 泽 土, 土 壤 有 机质 质 量 分 数 3%~4%,盐分质量分数很低,但苔草湿地形成的面 积不大。随着水深进一步变浅或者地表仅在雨季呈 现季节性积水的情况下,小叶章侵入苔草湿地,演 化为苔草、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演化为草 甸沼泽土,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升高到8%~10%。 (8) 深水体湿地。 在辽河三角洲的负地貌区域, 由于地表径流汇聚洼地或受河流泛滥水补给,局部 形成积水泡沼,发育深洼地小型湖泡湿地。 (9)淡水香蒲沼泽湿地。当深洼地小型湖泡湿 地地表积水深度在0.5 m以上时,由于为淡水环境, 喜深水的香蒲科植物首先侵入,形成香蒲沼泽湿 地,湿地进行强度较小的泥炭积累过程,土壤有机 质质量分数很高。 ( 10 ) 淡 水 芦 苇 沼 泽 湿 地 。 水 体 深 度 略 浅 (0.3~0.4 m以下)的区域,在水位波动较大的情况 下,不适于香蒲科植物生长,而有利于芦苇生长, 所以发育了淡水芦苇沼泽湿地。淡水芦苇沼泽湿地 在水分条件变劣时,将有小叶章侵入,形成芦苇、 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这时地表腐殖质积累减 弱,但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仍然很高。 2.2.3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规律 辽河三角洲泥沙来源丰富,是淤涨型三角洲。 由于三角洲外缘的淤积增长,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 的演化中滨海湿地化过程由盐化积水的浅海水下 三角洲湿地、 裸海滩向脱盐化潮间带中、 上部湿地、 潮上带沼泽湿地、潮上带沼泽化草甸湿地演化。具 体演化过程为:随着三角洲外缘的淤积增长、海潮 后退,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演化为低潮滩湿地,低 潮滩湿地演化为潮间带下带湿地,潮间带下带湿地 进一步脱水脱盐演化为潮间带中带盐地碱蓬湿地、 糙叶薹草湿地,潮间带中带盐地碱蓬湿地、糙叶薹 草湿地淤积抬升后演化为潮间带上带芦苇沼泽湿 地、柽柳湿地、潮间带上带獐毛湿地,随后如果湿 地淤积抬高脱盐就演化为潮上带拂子茅草甸湿地、 羊草草甸湿地、罗布麻草甸湿地,潮间带上带各种
湿地类型如果积水脱盐就演化为潮上带淡水芦苇 沼泽湿地,进一步演化为芦苇、小叶章沼泽化草甸 湿地(图2) 。 受淡水积水控制的深水体湿地(湖泊、水库、 坑塘) ,随着淤积变浅逐渐演化为以狐尾藻+眼子菜 +金鱼藻群落为主的深水体湿地,进一步演化为水 深较大的淡水香蒲沼泽湿地,淡水香蒲沼泽湿地再 演化为水深较浅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淡水芦苇沼 泽湿地在水分条件变劣时,将演化为芦苇、小叶章 沼泽化草甸湿地,进一步演化为潮上带拂子茅草甸 湿地、羊草草甸湿地、罗布麻草甸湿地(图2) 。 受淡水积水控制的浅水体湿地随着淤积变浅 将演化为苔草草甸湿地,小叶章入侵后进一步演化 为苔草、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但这种浅水体湿 地的演化过程发生的较少。 3类湿地的演化中,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的演 化过程最复杂,由咸水湿地演化为淡水湿地,演化 过程最慢,潮上带淡水深水体湿地演化过程较快, 潮上带淡水浅水体湿地演化过程最简单,演化最 快。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3种湿地化过程最终演 化形成的各种湿地类型一部分已经被开垦,转变为 水稻等农作物群落。
3 结论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北方滨海湿地分布最集中 的区域,有海岸及浅海湿地、河流湿地、沼泽及沼 泽化草甸湿地、鱼虾蟹养殖池、稻田、水库、盐田 辽河三角 等湿地类型, 湿地总面积约45.1×104 hm2。 洲滨海湿地的自然湿地植被有柽柳群落、罗布麻群 落、拂子茅群落、羊草群落、獐毛群落、盐地碱蓬 群落、糙叶薹草群落、芦苇群落、香蒲群落、狐尾 藻+眼子菜+金鱼藻群落等类型,这些自然湿地植被 类型的分布主要受湿地地表积水情况,湿地土壤水 分质量分数、盐分质量分数等生态因子制约,自然 湿地植被的更替是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化过程 的主要标志。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形成、演化过程主要有 滨海湿地化、湖泊湿地化、河流湿地化等水体湿地 化过程和草甸湿地化等陆地湿地化过程,其形成、 演化过程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滨海湿地化过程中, 随着三角洲外缘的淤积增长、海潮后退,浅海水下 三角洲湿地先演化为低潮滩湿地,低潮滩湿地演化 为潮间带湿地,潮间带湿地再演化为潮上带湿地, 潮上带盐沼湿地脱水、脱盐演化为草甸湿地,由于 开垦一部分草甸湿地转变为农作物群落。湖泊、水 库、坑塘等淡水深水体湿地由于泥沙淤积变浅,先 演化为狐尾藻+眼子菜+金鱼藻群落为主的淡水深 水体湿地,再演化为淡水香蒲沼泽湿地、淡水芦苇
万方数据

1008
生态环境学报
第 18 卷第 3 期 (2009 年 5 月)
农作物群落 开垦 积水消退 潮上带拂子茅草甸湿地、羊草 草甸湿地、罗布麻草甸湿地 淤积抬升 脱盐 积水脱盐 潮上带淡水芦苇沼泽湿地, 芦苇、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 积水 开垦 开垦
潮间带上带芦苇沼泽湿地 、柽柳湿地、獐毛湿地 淤积抬升
潮间带中带盐地碱蓬湿地、糙叶薹草湿地 淤积抬升 植物定居
淤积
季节性积水 潮上带苔草、小叶 章沼泽化草甸湿地
潮 上带淡水 香蒲沼泽
潮间带下带湿地 淤积抬升 低潮滩湿地 淤积抬升 浅海水下三角洲湿地
淤积 小叶章入侵 潮上带深水体湿地(狐尾藻+眼子菜+金鱼藻) 潮上带苔草湿地 淤积 淤积
淤积 潮上带淡水浅水体湿地
潮上带淡水深水体湿地 图2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模式 Fig. 2 Evolvement mode of coastal wetlands in Liaohe River Delta
沼泽湿地、芦苇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最终演 化为潮上带草甸湿地,由于开垦,淡水深水体湿地 演化成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潮 上带草甸湿地一部分被农作物群落取代。淡水浅水 体湿地随着淤积变浅先演化为潮上带苔草草甸湿 地, 再进一步演化为苔草、 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 其中一部分由于开垦也转变为农作物群落。 参考文献:
[1] 王永吉, 李善为. 青岛胶州湾地区 20 000 年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J]. 植物学报, 1988, 25(4): 385-393. WANG Yongji, LI Shanwei. Paleo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in the past 20 000 years in Jiaozhou Bay, Qingdao district[J]. Acta Botannica Sinica, 1988, 25(4): 385-393. [2] 孙廷智, 李波. 渤海西部近海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古植被的 演变[J]. 海洋通报, 1992, 11(1): 32-40. SUN Tingzhi, LI Bo.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s and evolution of lapeoclimate and paleovegetation in Holocene in inshore area of western Bohai Sea[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1992, 11(1): 32-40. [3] 黎广钊, 陈荣华, 梁文, 等. 北海外沙泻湖全新世微体古生物群特 征及其古地理意义[J]. 东海海洋, 1999, 17(4): 29-38. LI Guangzhao, CHEN Ronghua, LIANG Wen, et al. Holocene miropaleo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paleo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Waisha Lagoon, Beihai [J]. Donghai Marine Science, 1999, 17(4): 29-38. [4] 吕厚远, 王永吉.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青岛三千多年来古环境解释中 的应用[J]. 科学通报, 1989, 19: 1485-1488. Lü Houyuan, WANG Yongji. Research on plant opa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xplaining the latest 3000 years paleoenvironment of Qingdao district[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89, 19: 1485-1488. [5] 贾玉连, 柯贤坤, 王艳, 等. 渤海曹妃甸沙坝-潟湖海岸现代沉积 的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J]. 海洋通报, 2000, 19(1): 41-50. JIA Yulian, KE Xiankun, WANG Yan, et al.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aofeidian sand bar-lagoon system[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00, 19(1): 41-50. [6] 胡守云, 王苏民, APPEL E, 等. 呼伦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变化的 环境磁学机制[J].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34-339. HU Shouyun, WANG Sumin, APPEL E, et a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hange of lake sedimentary in Hulun lake and its environmental magnetic mechanism[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1998, 28(4): 334-339. [7] 王宪礼, 肖笃宁, 布仁仓, 等.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分析[J]. 生 态学报, 1997, 17(3): 317-323. WANG Xianli, XIAO Duning, BU Rencang, et al. Analysis on landscape patterns of Liaohe Delta wetland[J]. Acta Ecologica Sinica, 1997, 17(3): 317-323. [8] 中国海湾志编纂委员会. 中国海湾志·第十四分册(重要河口)[M].
万方数据

张绪良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8: 432-455. Compiling Committee Of China Bay Annals Compiling Committee. China Bay Annals (volume 14)[M]. Beijing: Ocean Press, 1998: 432-455. [9] 肖笃宁, 裴铁凡, 赵羿.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水文调节与防洪功 能[J]. 湿地科学, 2003, 1(1): 21-25. XIAO Duning, PEI Tiean, ZHAO Yi. Hydrological adjustment and flooding control of wetlands in Liaohe Delta[J]. Wetland Science, 2003, 1(1): 21-25. [10] 黄桂林, 张建军, 李玉祥. 辽河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辽河 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J]. 林 业资源管理, 2000(4): 51-56. HUANG Guilin, ZHANG Jianjun, LI Yuxiang. Analysis of 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 situation of wetlands in Liaohe River Delta[J].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2000(4): 51-56. [11] 李建国. 辽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D]. 吉林大学, 2005. LI Jiangu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in Liaohe Delta and its impact analysis[D]. Jilin University, 2005. [12] 陆健健. 中国湿地[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5-36. LU Jianjian. China Wetland[M].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990: 25-36. [13] 赵焕庭, 王丽荣. 中国海岸湿地的类型[J]. 海洋通报, 2000, 19(6): 72-82.
1009
ZHAO Huanting, WANG Liro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astal wetland in China[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00, 19(6): 72-82. [14] MITSCH W J, GOSSLINK J G. Wetlands[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00: 89-125. [15] 唐小平, 黄桂林. 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 531-539. TANG Xiaoping, HUANG Guilin.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wetland types in China[J]. Forest Research, 2003, 16(5): 531-539. [16] 黄桂林, 张建军, 李玉祥, 等. 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 应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 二[J]. 林业资源管理, 2000(5): 51-56. HUANG Guilin, ZHANG Jianjun, LI Yux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wetland monitoring of Liaohe Delta[J].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2000(5): 51-56. [17] 肖笃宁, 胡远满, 李秀珍, 等.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 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77-106. XIAO Duning, HU Yuanman, LI Xiuzhen, et al. Research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Wetland in Deltas Along Bohai se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 77-106. [18] 董厚德, 全奎国, 邵成, 等. 辽河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生 态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6(2): 190-195. DONG Houde, QUAN Kuiguo, SHAO Cheng, et al. Ecology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Liaohe estuary wetland conservation area[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5, 6(2): 190-195.
Research on evolu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in Liaohe River Delta
ZHANG Xuliang1, ZHANG Zhaohui2, GU Dongqi2, XU Zongjun2, YE Siyuan3
1.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2.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Hydrocarb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lassifying the wetlands and investigation of plant communtie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l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distribu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with surface water condition, water content and salinity of soil in Liaohe River Delta, and put forward the evolution modes of underwater delta wetlands in shallow sea, deep fresh water wetlands and shallow fresh water wetlands in supratidal zone influenced by sand sedimentation, soil desalinization, seeper soil desalinization, plant invasion and etc. In general, all the three sorts of wetland evolve to marsh wetlands and meadow wetlands, in which the evolution of underwater delta wetlands in shallow sea to fresh water wetlands is most complex and the slowest, the evolution of deep fresh water wetlands quicker and the evolution of shallow fresh water wetlands the quickest and simplest. Due to wetland inning, part of fresh water marsh and meadow wetland evolved from the three sorts of wetland above has turned into crop communities. Key words: Liaohe River Delta; coastal wetland; wetland formation of water; wetland fomation of land; evolution
万方数据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
作者: 作者单位: 张绪良, 张朝晖, 谷东起, 徐宗军, 叶思源, ZHANG Xuliang, ZHANG Zhaohui, GU Dongqi, XU Zongjun, YE Siyuan 张绪良,ZHANG Xuliang(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山东,青岛,266071), 张朝晖,谷东起,徐宗军,ZHANG Zhaohui,GU Dongqi,XU Zongjun(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叶思源,YE Siyuan(国土 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9,18(3) 0次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8条) 1.王永吉.李善为 青岛胶州湾地区20 000年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1988(4) 2.孙廷智.李波 渤海西部近海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古植被的演变 1992(1) 3.黎广钊.陈荣华.梁文 北海外沙泻湖全新世微体古生物群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 1999(4) 4.吕厚远.王永吉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青岛三千多年来古环境解释中的应用 1989(19) 5.贾玉连.柯贤坤.王艳.李世杰 渤海曹妃甸沙坝-泻湖海岸现代沉积的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期刊论文]-海洋通报 2000(1) 6.胡守云.王苏民.APPEL E 呼伦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变化的环境磁学机制 1998(4) 7.王宪礼.肖笃宁.布仁仓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分析 1997(3) 8.中国海湾志编纂委员会 中国海湾志@第十四分册(重要河口) 1998 9.肖笃宁.裴铁凡.赵羿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水文调节与防洪功能[期刊论文]-湿地科学 2003(1) 10.黄桂林.张建军.李玉祥 辽河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 2000(4) 11.李建国 辽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 2005 12.陆健健 中国湿地 1990 13.赵焕庭.王丽荣 中国海岸湿地的类型[期刊论文]-海洋通报 2000(6) 14.MITSCH W J.GOSSLINK J G Wetlands 2000 15.唐小平.黄桂林 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 2003(5) 16.黄桂林.张建军.韩爱慧.张明祥.张阳武.董柯 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应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 测系列论文之二[期刊论文]-林业资源管理 2000(5) 17.肖笃宁.胡远满.李秀珍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2001 18.董厚德.全奎国.邵成 辽河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生态的研究 1995(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晓文.肖笃宁.胡远满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各预案对指示物种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生态学报2001,21(5)
在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进行景观规划"预案”设计以及相应的生境分析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LEDESS-model)对指示物种丹顶鹤和黑嘴鸥繁殖生境的生态承 载力进行了空间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农业开发的背景下,预案A通过湿地调整及生境补偿措施,不仅可以维持湿地生境面积"无净损失”(No-net-loss),而且可以相当程 度地提高指示物种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预案B通过一系列减轻生境破碎化影响的生境管理措施,也显著地提高了丹顶鹤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但对黑嘴鸥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的 改善不如前者显著;预案C的模拟结果说明采取"滚动”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减轻区域农业开发对物种生境的负面影响,在本研究限定的开发规模下(8000hm2),对指示物种丹顶鹤、黑嘴 鸥繁殖生境的生态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
2.学位论文 李晓文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规划的预案研究 2000
该文首次将国外土、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流行的"预案"研究方法、"湿地调整"的概念、原则及作为规划工具的LEDESS模型介绍到国内,并运用与辽东湾滨海湿地的区域景观规划与 评价的实践.该项研究采用的"预案"研究方法、"湿地调整"策略及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LEDESS),可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提供启发性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3.期刊论文 李晓文.肖笃宁.胡远满.LI Xiao-Wen.XIAO Du-Ning.Hu Yuan-man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预案设计及其实施措施的确 定 -生态学报2001,21(3)
系统介绍了景观规划“预案”研究的有关概念及预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实例,对其协调区域开发与湿地保护的景观规划进行了多预案设计,运用景观 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LEDESS)确定实现各预案所需措施并对其涉及的空间范围进行了模拟和定位。模拟结果以空间直观的形式显示实现各预案景观规划目标所需采取的措施和涉 及的空间范围,可为区域开发的方法和模式选择、湿地保护的生态工程设计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
4.期刊论文 李晓文.肖笃宁.胡远满.LI Xiao-Wen.XIAO Du-Ning.Hu Yuan-man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各预案对指示物种生境适宜 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2001,21(4)
运用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LEDESS)对辽河三角洲的3个景观规划预案,即湿地调整、生境管理和农业开发可能导致的地表覆盖物、自然生态单元等立地环境以及保护物 种生境适宜性等区域生态后果进行了评估,并与现状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预案A通过湿地调整措施不仅补偿了芦苇湿地的损失,还将部分不适宜生境和边境生境转变核心生 境,相当程度上优化了保护物种丹顶鹤和黑嘴鸥的生境质量。预案B通过一系列生境管理措施,减轻了生境破碎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也显著改善了丹顶鹤生境质量,对黑嘴鸥生境质 量也有一定改善。预案C大规模农业开发如能控制一定规模(8000hm2)并采取一定合理模式(滚动开发),能相当程度上减轻农业开发对物种生境的影响,即使不采取生境补偿措施,对 丹顶鹤、黑嘴鸥核心生境也不会有破坏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还表明,区域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是对丹顶鹤生境质量重要的干扰因子,而滩涂农业开发和水产养殖强烈地干扰了 滩涂植被正常的演替过程,从而影响着黑嘴鸥等滩涂鸟类的生境适宜性。
5.期刊论文 徐玲玲.张玉书.陈鹏狮.毛留喜.XU Ling-ling.ZHANG Yu-shu.CHEN Peng-shi.MAO Liu-xi 近20年盘锦湿地变化特征及影响

因素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和亚洲最大的暖温带滨海湿地,盘锦湿地即位于辽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带.通过对不同时期卫星遥感资料的对比解译和分类提取,定量分析了近20年盘锦湿地的变 化特征;同时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角度分析了盘锦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过去20年来盘锦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湿地正逐渐被农田等人工用地取 代,呈现自然湿地面积锐减、人工湿地面积逐渐增多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大的依次为水体(65.2%)>滩涂(21.1%)>水田(20.1%).湿地水域面积与年降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气候暖干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是盘锦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6.期刊论文 李晓文.肖笃宁.胡远满 辽东湾滨海湿地景观规划预案分析与评价 -生态学报2002,22(2)
在通过LEDESS模型对辽河三角洲景观规划预案所导致的生态后果进行模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反映区域生态经济效应的斑块生态经济指数,以GIS为工具,对各预案可能导致的 区域生态经济效应进行了空间分析,并与现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案A(生境调整)和预案B(生境管理)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水禽生境,带来较高的生态效益,而且使区域综合的区域生 态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改善.预案C(农业开发)尽管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导致的生境损失,其综合的生态经济效益与现状相比还有所下降.另外,模拟结果还表明,无破碎化的芦 苇沼泽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高的一类生境类型,是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经济最好的契合点.最后,在区域生态经济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景观规划预案进行了总体评价.
7.期刊论文 徐东霞.章光新.XU Dong-Xia.ZHANG Guang-Xin 人类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 -湿地科学2007,5(3)
人类为了获取大量生产和生活资料对滨海湿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石油开发造成了石油污染、植被退化和动物栖息 地减少等,大大降低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与经济效益.以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红树林湿地等滨海湿地为例,从石油开发、湿地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湿地开发 、城市和港口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湿地水文过程和热带海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滨海湿地的对策和建议.
8.学位论文 杨帆 基于RS和GIS的辽东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2007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通常位于陆地与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兼有陆地与水生两种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 交叉学科,它重点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体特征对生物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景观尺度上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丌发服务。湿地是近代史上遭受人类活动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 ,其生物多样性同渐减少,功能也不断退化,因此开展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对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区域选址于辽东湾滨海湿地。辽东湾滨 海湿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辽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双台子河入海口处,主要范围在目前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中综合应用RS和GIS的方法对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 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1987~2005年近二十年中五个年份的Landsat TM/ETM和CBERS-02 CCD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景观基础信息提取,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了各年份 的湿地基础数据,通过计算获取了五个年份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GIS应用转移矩阵模型研究了不同时段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最后运用马尔科夫转移概率 模型对未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类型的转化情况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变化比较显著,大量天然湿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演变为人工湿 地。研究区内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有一定的上升,分别从1987年的1.6946和0.8149上升到2005年的1.7089和0.8218,表明该地区湿地景观异质性有所提高,人工湿地景 观类型的优势度均有所上升,景观类型分布更呈均衡化。景观格局变化预测表明,研究区内湿地景观的面积在未来呈减少的趋势,发展至稳定时期湿地景观面积比例将从2000年的 83.94﹪下降至77.86﹪,湿地景观类型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区域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功能受损。通过研究也表明,中巴资源卫星在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应 用能力。
9.期刊论文 刘红玉.吕宪国.刘振乾.LIU Hong yu.LU Xian guo.LIU Zhen qian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资源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是我国滨海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理区域。该区三角洲以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为主,湿地总面积为648284hm2。其中黄河三角洲(东 营市)总湿地面积为333427hm2,占黄河三角洲总面积的42.7%;辽河三角洲(盘锦市)湿地总面积为314857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5%。两三角洲均以天然湿地占优势,具有独特 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条件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不 同,其湿地在空间分布结构、资源类型、生态功能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论文在系统研究湿地分类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两三角洲湿地类型、资源现状进行研 究,并结合前人科研成果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功能特征等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与湿地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10.期刊论文 肖笃宁.韩慕康.李晓文.刘岳峰 环渤海海平面上升与三角洲湿地保护 -第四纪研究2003,23(3)
环渤海地区三角洲是我国滨海重要的湿地发育区,在淤泥质滩地型湿地上发育着众多的动、植物群落,成为若干珍稀水禽的栖息地.从地面垂直形变与潮位资料等分析,黄河三角洲 和辽河三角洲的地面下降速率为3~4 mm/a和3.5~4.5mm/a,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为4.5~5.5 mm/a和5~6 mm/a,预计至2050年总体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量可达40~55cm.海平面上升对 三角洲湿地的影响首先是直接淹没大片农田、油井和市区,其次是加剧海岸线的侵蚀与后退,还有风暴潮与洪涝灾害的加剧.针对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生态风险与人为活动干 扰,有必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本文介绍了生境更新与湿地调整的管理策略,以及淤长型滨海湿地的滚动开发模式.交替采用"渐进"与"跃进"的滚动开发,可保持湿地 总量的动态平衡,有利于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e17598008.html,/Periodical_tryhj20090303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1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