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状元榜眼探花表

明代状元榜眼探花表

明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历史朝代:百官 2009-06-20 09:12 阅读131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科考年代 状 元 榜 眼 探 花 会元及弟名次 二甲 三甲 备 注
洪武4年辛亥科 吴伯宗 郭 翀 吴公达 俞友仁 三甲26 17 100
洪武5年壬子科 朱 善 是否为进士科状元
洪武18年乙丑科 丁 显 练子宁 黄子澄 黄子澄 探花 107 362 用会试录人数
洪武21年戊辰科 任亨泰 唐 震 卢原质 施 显 二甲9 15 79 解缙 该科登第
洪武24年辛未科 许 观 张显宗 吴言信 许 观 状元 12 16 许(黄)观连中三元
洪武27年甲戌科 张 信 景 清 戴德彝 彭 德 二甲31 30 67
洪武30年丁丑科春榜 陈 桉 尹昌隆 刘仕鄂 宋 琮 13 35 另补2人,不知甲第
洪武30年丁丑科夏榜 韩克忠 王 恕 焦 胜 任伯安 29 29 任(一作伏)伯安

建文2年庚辰科 胡 靖 王 艮 李 贯 吴 溥 二甲1 37 70 胡靖、胡广、胡赓

永乐2年甲申科 曾 棨 周 述 周孟简 杨 相 二甲1 93 374
永乐4年丙戌科 林 环 陈 全 刘 素 朱 缙 二甲1 65 151
永乐9年辛卯科 萧时中 苗 衷 黄 旸 陈 璲 32 49 本科也称为己丑科
永乐10年壬辰科 马 铎 林 誌 王 钰 林 誌 榜眼 39 64
永乐13年乙未科 陈 循 李 贞 陈景著 洪 英 二甲11 95 253 会试从南京改在北京
永乐16年戊戌科 李 骐 刘 江 邓 珍 董 璘 二甲2 75 172
永乐19年辛丑科 曾鹤龄 刘 矩 裴 纶 陈 中 二甲51 49 149
永乐22年甲辰科 邢 宽 梁 禋 孙曰恭 叶 恩 47 98

宣德2年丁未科 马 愉 杜 宁 谢 琏 赵 鼎 二甲2 35 63
宣德5年庚辰科 林 震 龚 锜 林 文 陈 诏 二甲15 35 62
宣德8年癸丑科 曹 鼐 赵 恢 钟 复 刘 哲 二甲34 35 61 徐有贞 该科登第

正统元年丙辰科 周 旋 陈 文 刘定之 刘定之 探花 35 62
正统4年己未科 施 槃 杨 鼎 倪 谦 杨 鼎 榜眼 35 61
正统7年壬戌科 刘 俨 吕 原 黄 谏 姚 夔 二甲6 35 96
正统10年乙丑科 商 辂 周洪谟 刘 俊 商 辂 状元 50 97 商辂连中三元
正统13年戊辰科 彭 时 陈 鉴 岳 正 岳 正 探花 50 97

景泰2年辛未科 柯 潜 刘 升 王亻与 吴 汇 二甲1 75 123
景泰5年甲戌科 孙 贤 徐 溥 徐 鎋 彭 华 二甲21
129 217 徐鎋(即:辖)

天顺元年丁丑科 黎 淳 徐 琼 陈炳中 夏 积 二甲20 97 194
天顺4年庚辰科 王一夔 李永通 郑 环 陈 选 二甲11 50 103
天顺8年甲申科 彭 教 吴 釴 罗 璟 吴 釴 榜眼 75 169 本科也称癸未科

成化2年丙戌科 罗

 伦 程敏政 陆 简 章 懋 二甲17 98 252
成化5年己丑科 张 升 丁 溥 董 越 费 訚 二甲2 75 169
成化8年壬辰科 吴 宽 刘 震 李仁杰 吴 宽 状元 78 169
成化11年乙未科 谢 迁 刘 戬 王 鏊 王 鏊 探花 95 202
成化14年戊戌科 曾 彦 杨守阯 曾 追 梁 储 二甲1 110 237 杨守阯(即:址)
成化17年辛丑科 王 华 黄 珣 张天瑞 赵 宽 二甲9 95 200
成化20年甲辰科 李 旻 白 钺 王 敕 储 巏 二甲1 94 203
成化23年丁未科 费 宏 刘 春 涂 瑞 程 楷 二甲1 110 238

弘治3年庚戌科 钱 福 刘存业 靳 贵 钱 福 状元 90 205
弘治6年癸丑科 毛 澄 徐 穆 罗钦顺 汪 俊 二甲42 90 205
弘治9年丙辰科 朱希周 王 瓒 陈 澜 陈 澜 探花 95 200
弘治12年己未科 伦文叙 丰 熙 刘 龙 伦文叙 状元 95 202
弘治15年壬戌科 康 海 孙 清 李廷相 鲁 铎 二甲2 95 199
弘治18年乙丑科 顾鼎臣 董 玘 谢 丕 董 玘 榜眼 95 205 严嵩 该科登第

正德3年戊辰科 吕 柟 景 旸 戴大宾 邵 锐 二甲2 115 231 吕柟(即:楠)
正德6年辛未科 杨 慎 余 本 邹守益 邹守益 探花 115 231
正德9年甲戌科 唐 皋 黄 初 蔡 昂 霍 韬 二甲1 135 258
正德12年丁丑科 舒 芬 伦以训 卢文弨 伦以训 榜眼 115 231
正德16年辛巳科 杨维聪 陆 釴 费懋中 张 治 二甲60 110 217 本科也称庚辰科

嘉靖2年癸未科 姚 涞 王 教 徐 阶 李舜臣 二甲1 142 265
嘉靖5年丙戌科 龚用卿 杨维杰 欧阳衢 赵时春 二甲3 90 208
嘉靖8年己丑科 罗洪先 程文德 杨 名 唐顺之 二甲1 95 225
嘉靖11年壬辰科 林大钦 孔天胤 高 节 林 春 二甲7 80 233
嘉靖14年乙未科 韩应龙 孙 陞 吴 山 许 榖 二甲11 95 227
嘉靖17年戊戌科 茅 瓒 罗 珵 袁 炜 袁 炜 探花 95 222
嘉靖20年辛丑科 沈 坤 潘 晟 邢一凤 林树声 二甲4 90 205
嘉靖23年丙辰科 秦鸣雷 瞿景淳 吴 情 瞿景淳 榜眼 93 216
嘉靖26年丁未科 李春芳 张 春 胡正蒙 胡正蒙 探花 90 208 张居正 该科登第
嘉靖29年庚戌科 唐汝楫 吕调阳 姜金和 傅夏器 二甲9 95 222
嘉靖32年癸丑科 陈 谨 曹大章 温应禄 曹大章 榜眼 105 295
嘉靖35年丙辰科 诸大绶 陶大临 金 达 金 达 探花 90 203
嘉靖38年己未科 丁士美 毛惇元 林士章 蔡茂春 二甲4 85 215
嘉靖41年壬戌科 徐时行 王锡爵 余有丁 王锡爵 榜眼 85 211
嘉靖44年乙丑科 范应期 李自华 陈 栋 陈 栋 探花 77 314

隆庆2年戊辰科 罗万化 黄凤翔 赵志皋 田

一儁 二甲3 77 323 田一儁(即:俊)
隆庆5年辛未科 张元忭 刘 瑊 邓以讚 邓以讚 探花 77 316 邓以讚(即:赞

万历2年甲戌科 孙继皋 余孟麟 王应选 孙 鑛 二甲4 70 226 孙鑛(即:矿)
万历5年丁丑科 沈懋学 张嗣修 曾朝节 冯梦祯 二甲3 57 241
万历8年庚辰科 张懋修 萧良有 王庭譔 萧良有 榜眼 57 242 王庭譔(即:撰)
万历11年癸未科 朱国祚 李廷机 刘应秋 李廷机 榜眼 67 271
万历14年丙戌科 唐文献 杨道宾 舒弘志 袁宗道 二甲1 67 281
万历17年己丑科 焦 竑 吴道南 陶望龄 陶望龄 探花 67 277
万历20年壬辰科 翁正春 史继偕 顾天埈 吴 默 二甲3 57 224
万历23年乙未科 朱之蕃 汤宾尹 孙慎行 汤宾尹 榜眼 57 224
万历26年戊戌科 赵秉忠 邵景尧 顾起元 顾起元 探花 61 232
万历29年辛丑科 张以诚 王 衡 曾可前 许 獬 二甲1 57 241
万历32年甲辰科 杨守勤 孙承宗 吴宗达 杨守勤 状元 57 248 徐光启 该科登第
万历35年丁未科 黄世俊 施凤来 张瑞图 施凤来 榜眼 57 238
万历38年庚戌科 韩 敬 马之骐 钱谦益 韩 敬 状元 57 242
万历41年癸丑科 周延儒 庄奇显 赵师尹 周延儒 状元 67 274
万历44年丙辰科 钱士升 贺逢圣 林 釬
67 274 洪承畴 该科登第
万历47年己未科 庄际昌 孔贞运 陈子壮 庄际昌 状元 67 275 袁崇焕 该科登第

天启2年壬戌科 文震孟 傅 冠 陈仁锡 刘必达 二甲11 77 329 黄道周 该科登第
天启5年乙丑科 余 煌 华琪芳 吴孔嘉 华琪芳 榜眼 57 240

崇祯元年戊辰科 刘若宰 何瑞征 管绍宁 曹 勋 二甲2 67 283 史可法 该科登第
崇祯4年辛未科 陈于泰 吴伟业 夏曰瑚 吴伟业 榜眼 67 279
崇祯7年甲戌科 刘理顺 吴国华 杨昌祚 李 青 二甲4 57 242 另补5人,不知甲第
崇祯10年丁丑科 刘同升 陈之遴 赵士春 吴贞启 二甲11 57 241
崇祯13年庚辰科 魏藻德 葛世振 高尔俨 杨琼芳 三甲1 57 236
崇祯15年壬午科特科 史 惇 俞泰交 章晋锡 赐特用出身263名
崇祯16年癸未科 杨廷鉴 宋之绳 陈名夏 陈名夏 探花 78 314 未殿试11人

说明:
(1)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

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2)洪武4年辛亥科(1371):本科举行后,洪武5年明太祖下旨停止科举,历十二年,至洪武十七年重新恢复。洪武5年是否有科举,有待核实后更正。
(3)洪武30年丁丑科(1397):会试时,翰林院学士刘三吾、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会试出榜后,所录50人中进士的皆江南士子,北方学子大哗。朱元璋命张信等人重新阅卷,张信等坚持认为南方学子文采在北方之上,不允更改。朱元璋于是将张信等弃市处死,重发夏榜,自阅试卷,所取中61人学子,完全是北方人,于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状元。因此世称春夏榜,也称南北榜。
(4)永乐9年辛卯科(1411):本科于永乐七年(己丑)会试后,因明成祖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举行廷试。因此本科也称为己丑科。
(5)明初会试原在南京,自永乐13年乙未科(1415)本科始,改在北京举行。
(6)天顺七年癸未科(1463):因试场焚毁,会试改至八月举行,殿试也推迟到次年(甲申)三月。因此天顺8年甲申科(1464)本科也称癸未科。
(7)正德16年辛巳科(1521):本科于正德十五年(庚辰)会试后,因明武宗南巡,殿试未及举行,次年二月武宗殁,至世宗接位后方举行殿试。因此本科也称庚辰科。
(8)万历44年丙辰科(1616):本科会元沈同和,因试卷为第六名赵鸣阳代作,事发被谪,会试录上亦即除名,故本科无会元。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

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潭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 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 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

文学家。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阝。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

相距最短的, 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