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教案

§1—1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需要合作和交流,需要意志、毅力和正

确的科学态度。

4、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

5、知道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1、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2、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教具:

三、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2 实验和观察(1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自带)等。

药品:食盐、鸡蛋、白醋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

1、通过对图1-1

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

2、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构成 教案

第1节物质的构成 一、目标导航 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3.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要点扫描 《物质的构成》这一节课比较抽象,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1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分子之间有空隙”,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要用黑芝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二、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 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 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 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 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2细胞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发现的过程; 2.掌握细胞学说的内容; 3.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 4.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5.识别动植物细胞;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但对于细胞如何维持正常的生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些微观的话题,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动植物的细胞的结构和各结构对应的功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教学难点: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开篇】从前有座山,山中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很爱思考科学的问题。那么现在他有几个科学的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一下。他看到身边的石头、树木、还有他这个人,他就在想三者石头、树、人有什么区别? 【学生可能回答】石头是非生物,树和人是生物,树是植物,人是动物··· 【教师升华问题】那么请你说出生物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师总结】我们能够用生物的特征来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教师继续提问】人是动物,树是植物,那么动物和植物形态各异,但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生命活动的特征都大同小异。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呢?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结构上思考来下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共同的联系。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属于生物,生物基本特征中的一点:具有严谨的结构,一般都有构成。 活动2【讲授】2、深入学习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细胞,首先是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教师讲解】人类很早之前就对动物和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了。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试图回答动物和植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但是受到观察条件和工具的限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植物的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查阅下课文,最早用工具发现了细胞。 【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65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最先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塞的切片,发现了蜂窝状的小室,并把它绘制成这张显微图,他把这些小室成为“细胞”,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所谓的细胞其实只是细胞壁。 在胡克发现细胞后的两百年间,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观察和研究了各种生物。

初一科学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 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 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 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试管夹:夹持 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测量时间;托盘天平:测量 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千米(km)=1米(m)=10毫米(mm)=10微米(um)= 10纳米(nm)=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 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②放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放正。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选另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③看对: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 能斜视;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一课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课时中学序曲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 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2.齐读教材序言中的文字——中学时代。 3.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中学序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1.角色扮演——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对话(教材P2—3)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中学生与小学生两种身份的的思考,带领学生发现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体味成长的意味,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现场演绎对话,可以适当增加对话和旁白。(提醒:需要教师澄清学生的真实身份,避免日后给扮演者造成影响)(2)即兴采访: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了没有?为什么?你想长大吗?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你对自己有哪些期待? 提示:上了中学,我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会长高,会出现第二性征,我们的心理也会逐渐成熟,但是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从身体的变化来看我们是长大了,但是从心理变化上看,我们还没有长大。 总结提升:不管我们想不想长大,时间的指针不会倒转。今天,我们已经从小学生长成了中学生,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新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2.中学生生活之初体验、初发现(教材P3—4) (1)创设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多媒体配上画面,比如校园风景、社团活动、师生风采等。 (2)心情分享:按照一定的顺序请每一位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可以重复或说不清,但允许思考时间过长。 提示: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回答这个问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示例实验和观察

教学重点 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演示法 教学准备 烧杯,水,生鸡蛋,盐,玻璃棒,药匙:试管,滴管,五种溶液(白醋、小苏打、石灰水、橙汁、胆矾等物质的溶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提问: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那么,在科学课上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观察和实验呢?观察是不就是平时所说的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观察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易引起错觉的图片),并表述观察结果。 学生:表述观察结果。 教师:评价同学的表述。 提问:观察和平常我们所说的看是否相同?

教师:观察和平常我们所说的看是不相同的,观察需要认真,要有目的性。 请同学们再观察P8图1-16和1-17,回答:图1—16中的直线是直的吗?图1—17中的两个小动物一样大吗?。 让同学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答案的方法,并让同学进行实践。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发表意见,进行验证。根据自身体会,加深认识 讲解: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利用感观观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觉。因此,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2.实验室里的仪器 教师:利用图1-13,介绍仪器的名称、用途,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观察器材,熟悉各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 试管夹: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 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 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图1-18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图1-19 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设问:如何做实验、实验中又该去记录呢? 3.实验的操作、观察和记录 教师:我们先研究一个关于鸡蛋沉浮的实验。 找同学介绍图1-14 中的实验用品和器材,并说明各用具的使用方法(玻璃棒常用于搅拌和引流液体,在搅拌液体时,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玻璃棒,搅拌时玻璃棒不能与容器内壁相碰撞:药匙用于取少量药品,使用时也是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药匙的另一端。)并示范。 学生:让一同学上讲台演示步骤1和步骤2,其它同学进行观察现象和记录结果。同学进行表述。 教师:评价,指出记录要求准确和简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

科学上册《科学 测量》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测量》教案 教学课题: 1.4科学测量(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选、放、看、读、记、五正确。 微小物体的测量 教学辅助:

米尺,木块,最小刻度为厘米的甲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乙刻度尺(以上学生、教师每人各一套),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投影片,录像片。 教学设 计思想: 长度的测量这部分基本的技能学生非常熟悉,但如果从科学的要求上来看,学生掌握不科学也不系统。本节课旨在从科学的角度更加精细、标准的来学习长度的测量,将学生生活中的技能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另外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以及单位的换算,特别是单位的换算和科学计数法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学中一定将这部分知识落实。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随堂记录 3分钟 新课引入 学生估计并测量,对比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让学生估计教室的门窗、书本等的长度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能真正体会测量的重要性。 2分钟 测量的定义

学生倾听、思考并理解速记 提出问题:什么叫测量? 学生不知道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20分钟 单位的换算,科学计数法。 学生倾听并进行练习 教师讲授 单位的换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要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还需进一步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比较好。 13分钟 测量工具的使用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进行练习使用刻度尺 老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学生对读数和记数还有一定的困难。 2分钟 课堂小结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基本能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日志与反思 总体感觉

2015年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课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姓名学校年级七年级性别总课时20 第1 课 教学目标能听懂、读懂有关人物介绍的短文。说出自己或者朋友的特征及爱好;能恰当运用相关句型写出关于自己的短文。 重点 难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 课堂教学过程 中西方名字差异 在中国,我们的姓名通常是先说姓氏,再说名字。如:Gao Ming,Gao是姓,Ming是名。而英美人的姓名构成顺序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例如:Jim Smith,Jim是名,而smith是姓。由于名字放在第一位,所以英语中的“名”叫first name,也可以说是given name。而姓氏在后,因此,姓叫“last name”,或者说family name。 一、重要单词 名词:grade年级 student学生 reading阅读 classroom同班同学 classroom教室 Dancing跳舞,舞蹈 swimming游泳 age年龄 hobby爱好 glasses{复}眼睛代词:everyone每人,人人 形容词:cute可爱的,讨人喜欢的 glad高兴的 副词:over穿过 感叹词:oh 哦,啊 二、必会短语 After school放学后 be good at 擅长于 come from来自 12 years old 12岁 have short hair 留着短发 love reading 喜爱阅读 Play football踢足球 in Grade7在七年级 our chinese teacher我们的语文老师 Go home 回家 live with 和……一起居住 at school在学校 Look after 照料,照看 课文 三、要点解析 重点一: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Hobo.我的名字叫霍波。 “What’s your name?”是询问对方名字的一句话。其回答句是“My name is...”,也可以用“I’m...”。如想反问对方时可以说:“And you?”或者“And what’s your name?” 拓展:询问对方名字还可以说: Could you tell me your name?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May I have your name?我哦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 例句:—What’s your name? —-----? A.I’m Li Ming B.I’m fine C.Today is sunny D.I like milk 要点二:Are you my master?你是我的主人吗?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北京人的特质,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本课为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叙述了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史实,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代表北京人的体态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及其发现的历史影响,展现我国历史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的开头。 本课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洞人”。然而其中重点在北京人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上。课堂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情况,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可能难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点。本课重点突出的基础上蕴含着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时空观念的塑造等,另外本课内容还蕴含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民族自豪感等情感,是对历史价值观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本课是他们人生中第一节历史课,该学段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历史素养、历史学科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都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历史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展示学科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第一节课就投入规范主动的历史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 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思考“化石如何形成”、“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五、教学策略 讲述法、讨论法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案5 浙教版

第1章第7节科学探究 教学过程:

第1章第7节《科学探究》前测及分析 杭州铁路中学姚国鹰一、前测

二、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对科学探究都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有意识的用科学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观察能力明显有所提高,已经能有目的的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有:(1)鱼为什么会上浮下沉;(2)收集、分析每个人的指纹特征;(3)身高与体重之间有什么关系;(4)往水里加盐,鸡蛋会浮起来;(5)把鹌鹑蛋放在醋里,蛋会上浮,还会翻跟斗,同时产生很多泡泡,最后还会蜕皮;(6)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7)将三只不同的啤酒瓶放入不同量的水,并用铅笔敲看有什么不同……甚至有的同学写了如:体育中的“极点”;音乐课中发现的为什么人能唱歌等。 从第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很广,仅靠课堂教学是绝对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我们老师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对学生的一种能力培养,比如学生的回答有:(1)鸡下蛋后为什么会叫;(2)龟在空调房里为什么一动不动;(3)一杯满满的水放一块冰块下去为什么水不会满出来呢;(4)水在什么情况下密度最大;(5)为什么隔着一面墙,不能看见电视机的荧幕,却能听见声音;(6)夏天,在皮肤上点一点自来水,用风扇扇会觉得很凉,这是为什么;(7)空调为什么要清尘网;(8)为什么液体的鸡蛋会生出小鸡;(9)为什么石灰遇水温度会突然加高;(10)为什么闹钟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叫;(11)为什么温度计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12)为什么录音机放入磁带后会放出美妙的歌声…… 我无法一一列举学生的回答,但看到学生的回答我确实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觉,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的有些超出我的想象,如何最终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呢,同时保持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想这也是我这堂《科学探究》课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

七年级下科学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科学年级教材版本华师大学案主题授课时段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难点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三章阳光 1、运动会上进行跑步比赛,为使计时准确,计时员应在____________ A、听到发令枪响时即开始计时 B、看到运动员起跑时即开始计时 C、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即开始计时 D、看到发令枪的烟散开始即开始计时 1、受到下列电磁波辐射时人体最能感到热的是____________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3.一位在北京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米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千米,哪位观众先听到演奏声?(电视靠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4.下列电器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____________ A、微波炉 B、消毒柜 C、电视机 D、电冰箱 5.在海边游泳时,对人的皮肤伤害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6.下列关于空中出现彩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彩虹一定是弧形 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D、彩虹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 7、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课本P78)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甲、乙锥形瓶,甲瓶的外壁用烟熏黑。在两个瓶中注入质量和初始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用带有温度计插孔的瓶盖盖紧、,再在两个瓶中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舞蹈家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然后用发光的电灯对这两个锥形瓶照射: (1)在这个实验中,还必须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2)照射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此,你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秒内光在真空中通过的距离是____________米。 10、红外线取暖气,主要是利用红外线的____________来工作的。 11、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是应用激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 12、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13、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漠中的物体最烫手的是____________ A、植物 B、浅色的子 C、动物 D、黑色石头 14、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____________ A、月亮 B、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C、流星 D、放电视时的荧光屏 15、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____ A、月食 B、小孔成像 C、水中出现的倒影 D、人在光照射下有影子 16、下列事例中用到光的志向传播规律的是____________ A、用两只眼睛确定物体的位置 B、住房装修设计时测量房屋的长宽高 C、射击时瞄准 D、岸上确定水中鱼的位置 1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一个光源只能发出一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途径的直线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18、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A、玻璃 B、水 C、真空 D、空气 19、买早点时透过炉子上方看前面的物体在晃动,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可以解释。 20、下列各种光不属于复色光的是____________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七年级科学教

学反思七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担任七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半年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 第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 第二,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要让学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须为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演绎的剧本。因些,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如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第四、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今后还可适当增加。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致同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生物学,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生物学发展前景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图文分析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平时通过杂志、电视等途径所了解的知识,分析总结生命科学及其在人类生活、生产、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逐步养成关注生产、生活、社会中生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生产、生活、社会各领域中的生命科学教学难点: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课时:一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欢迎你跨进生物学知识的宝库。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看见过一些花草树木,鱼虫鸟畜,这些都是生物;另外,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还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生物,比如细菌、病毒等,它们也是生物。 师:下面我们看课本致同学——走进生命科学这一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什么是生物。 生:看书,思考,回答。 师:板书课题“走进生命科学”。 师:学生回答后,板书“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东西”。 师:(提问)一只小狗是生物,但是在它死了以后,它还是生物吗?

生:讨论交流。 师:请学生回答,并总结。它不再是生物。因为没有新陈代谢. 师:(提问)我们学习的这门课,是研究什么的呢?看书后回答。 生:看书,讨论,回答。 师:(板书)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师: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上提供了8幅图片,我们能否把他们联系起来,看看哪两个是有关系的? 生:学生认真看书后,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师:蝉的保护色与迷彩服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车站与信天翁的外形相似;直升机的原理与蜻蜓是一样的;潜水艇的外壳的材料是和海豚的皮肤类似,对水的阻力都很小。 师:这些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看到,大家知道这是生物学中的什么知识吗?生:讨论。 师:这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仿生学(板书),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制作全新的或改善已有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方面的科学。我们还知道什么也是利用仿生学的知识制造的吗? 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师:我们下面再介绍一些比较高水平,高科技的例子。看课本致同学的第5页,上面介绍了好多,现代生物技术。(逐个讲解,举例) 师:细胞核移植技术,也称克隆动物技术,是指将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或成体动物的细胞核,经显微手术和细胞融合方法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重组的细胞形成胚胎并使之发育成熟的过程。该技术设想最早于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案 第一课

七年级上册xx历史教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xx居民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 3、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三、学法指导 : 1.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本课中的“活动与探究”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对于比较能力很有助益,抓准对应的比点。 可列表如下: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四、教学过程 1.电子白板展示,远古人类示意图, 具体过程略 2.电子白板展示:金沙遗址上的远古人类的“复原图”,工具,墓葬 略 3,学生自学,(过程略)填表结论: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4,练习巩固: 选择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案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主题一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发现并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学会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和预期。 (2)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确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3)学会处理数据、解释数据。 (4)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 2、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1、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如何制定探究计划。 教学时间及班级:———————————————————————————————————————– 教学过程: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并表述这些问题。 2、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合理的设想和预期。 3、制定计划(设计探究的方案): 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 (1)列出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 (2)选出控制变量:在一个探究实验中,变量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在坚持变量唯一的前提下,才能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师生共同复习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一:浙教版_七年级上册科学_新版教案(第四章)】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科学方法。【重点难点】 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对分子涵义 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通 过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来诱发学生的想象, 建立分子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方糖,糖粉,水,酒精,空气清新剂,烧杯三个,量筒二个,胶头滴管一个,玻璃棒一根,放大镜一个,一次性针筒二个。(以上器材每个实验组一套)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请你以植物为例,说明细胞是不是可以再进行分解?(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等。) 如果我们对甘蔗进行压榨,可以从中榨出甘蔗汁。然后又可以将甘 蔗汁分离成蔗糖和水。甘蔗汁来自哪?这个事实能为我们认识细胞 提供什么信息?(甘蔗汁是含有蔗糖和水等物质,说明细胞含有多 种的物质。) (该问题需要老师引导) 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课堂小实验]课本中观察蔗糖实验 用放大镜观察方糖或糖粉,你看到了什么?(蔗糖小颗粒) 这些蔗糖小颗粒是否可以再分?(有的说可以,有的可能会说不可以) 可以从糖是甜的,糖水也是甜的引入到蔗糖在水中是以一种称为分 子的微粒存在。分子这种微粒是很小的。 [新课]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说出声源的概念;2.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快慢不同,并能进行判断与比较;5.知道回音的产生原理,能够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距离计算;l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小物体发声活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声音的产生原理;2.通过实验现象,推测总结出声音传播的条件;3.通过类比水波的方法,建立声波模型,生动形象地认识声音是以疏密相间的波传播;4.通过自学的方式,读图了解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 5.通过习题的练习,独立思考,提炼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距离计算的方法;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树立辩证的观念和批判的精神;2.通过学习,培养图片分析能力,树立良好的科学习惯;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l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利用声音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重点: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难点:能够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距离计算;教学准备:PPT、水缸、2个铁块、电铃装置、土电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聆听]各种声音[引入]各种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2.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原因[活动]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使它们发出声音吗?T:你发现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吗?按住后出现什么现象?S: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按住后声音就没了。T:这说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体验]声带的振动发声[观察]《音叉振动》,我们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