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史

汉语史

1.古代有哪些注音方法,叶音法是一种什么方法?

(1)反切法:反切法就是用二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毛,莫袍切”。“莫”的声母m 和“袍”的韵母加声调aó,合起来是maó。只要我们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反切出现在的读音了。但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

(2)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字直接注明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如“蛊”,音“古”。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有的字虽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较生僻,注了等于没有注。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此方法与直音法十分相似。

(3)叶(读xié)音法:这是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读诗词时,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这是一种太过主观而且没有根据的注音法,现已不用了。

叶音法一般用“叶”某音的方式来注音,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比如“贫”中的“叶频眠切,音骈”,就是叶音法。叶音法是用改变字的读音来迁就押韵的注音法。这里为了跟欧诗最后一个字“篇”押韵,就把“贫”的读音改为“骈”。这种注音法是对古代语音缺乏认识造成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同谐

返回本章目录

3.反切注音法产生的原因;反切注音的方法、作用?

(1)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另据考证,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2)用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3)反切第一次将音节二分,使汉字的注音方法走上了拼音化道路。在汉语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反切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注音方法。同时,反切还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反切造字方法的造字原则符合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形音义统一的本质特征,它用已有汉字材料造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中古)守温三十六字母的具体内容,它代表何时的声母系统

(1)唐代后期,有人将当时汉语语音的声母归为三十类,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守温三十字母。守温三十字母大概代表了唐代语言的声母系统,到宋初,这三十字母便被增加为三十六字母,现一般通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

(2)但是关于守温三十字母的创立还有其它说法,按钱大昕等人考证,守温是唐季沙门僧人,后于三十字母的创立。僧守温则采西域婆罗门书之四十二字母,又兼陆(陆法言)、孙(孙愐)之韵书,参稽比较,遂制成三十六字母。也就是说,三十字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创立大概还是源于西域佛经的制音思想与方法,这与韵图的创立是无异的。守温三十字母大致如下:

(3)这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宋代初期汉语声母的类别。它比守温的三十字母增加了六母,这就是轻唇音非、敷、奉、微。唐代初期,清唇音大概尚未从重唇音分化出来,故三十字母中没有清唇音一类。而娘母起先归于泥母之中,床母的不出现,则是因为自古“床”、“禅”不分,到宋初才加以区分。

5. 早梅诗每个字分别代表近代汉语的哪一个声母?

早 梅 诗 兰茂《韵略易通》 东风破早梅, 这是北音系统声纽具有标目的开始。

简:

东d 风f 破p 早z,j 梅m , 向h,x 暖n,r 一(零声母) 枝zh 开k,q 。 冰b 雪s,x 无(零声母) 人(r,零声母) 见g,j , 春ch 从c,q 天t 上sh

来l 。

繁: (见右表)

6. (作业一)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材

料有哪些?(声母、韵母有哪些)

(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

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如王力三十二声母表

2.谐声字(形声字):如从“甫”得声的“捕、浦、埔、 搏、薄”等字,在古代声符应该是相同的。说明古代双唇音与唇齿音不分。再如从“登”得声的有“橙”、“澄”等字,说明舌头舌上音不分。

3.异文:是同一种语言材料而文字写法不同的情况。例如:“匍匐”,《谷风》篇写作“匍匐”,《礼记·檀弓》写作“扶服”,《左

传·昭公十三年》又写作“蒲伏”。由此可以推知“匍”、“扶”、“蒲”的声母相同。

4.读若或读如:读若是反切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因而能够反映出古人的读音。例如:“扮,从手,分声。读若粉。”从而可以推知“扮”与“粉”的声母相同。

5.声训:声训的特点是“同声为训”,即用来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读音相同或者相近。例如:“邦,封也。”(《释名·释州国》)从声母的角度考察,“邦”与“封”的声母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二)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

1.《切韵》系统。

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如《诗·关雎》一章、二章头四句的韵脚“鸠、洲、逑、流、求”都是《广韵》尤韵字,到今天也押韵。但后面的就不押韵了,“服”和“侧”,“采”和“友”、“芼”和“乐”不仅主要元音不同,而且韵尾也不同。3.形声偏旁。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音韵学家把谐声字分析归类,也能反映出上古的语音系统。例如:

“求、州”属“幽部”,则《诗经·周南·关雎》第一章叶“鸠、洲、逑”;

“母、哉、裘”属“之部”,《诗经·秦风·终南》第一章叶“梅、裘、哉”

(三)声调

以“平上去入”为四声,自齐梁之际始。(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

四个调类的调值如何,已经无法推求。

南北朝时是四声,上古声调如何,至今尚无定论。

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四声之说,起于后世”。

顾炎武主张“四声一贯”,认为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但认为四声不太固定,可以互相押韵。(实际上认为上古没有四声的差别。)

段玉裁:上古有平上入三声而无去声。

孔广森:上古有平上去三声而无入声。

黄侃:上古只有平入两声。

王力:上古分平入两调,每调又分长短两类。

王念孙、江有诰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调,而且调类固定,只是每类中所包括的字与中古时期不完全相同。

李方桂(1902~1987):“如果我们拿中古的调类去看《诗经》的押韵,大体上是平上去入同调类的自相押,这类的韵至少要占半数以上,其它混押的不及半数。这很可看出来《诗经》的用韵大体是分调类的”“上古汉语是有声调的,而且大体调类与中古汉语相合。”(《上古音研究》)

7.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的对立关系?

从中古音到普通话语音,声母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变化:

(1)中古全浊声母一律清化,变成同部位的清声母,平声变为送气清声母,仄声变为不送气清声母。

(2)中古禅、邪二母为擦音,禅母为舌尖后擦音,邪母为舌尖前擦音,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禅、邪二母各有一部分变成同部位的塞擦音。

(3)影、喻、疑、微合流,除个别字外,都变成零声母。

(4)见、溪、群三母分为两类,开口呼、合口呼变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g]、[k]、[h],齐齿呼、撮口呼变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j]、[q]、[x]。同样原因,精、清、从、心、邪也分为两类,一类为[z]、[c]、[s],一类为[j]、[q]、[x]。就是说,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j]、[q]、[x]来源于中古的见、溪、群和精、清、从、心、邪两组声母。

(5)知、彻、澄与照、穿、神、审、禅合流,变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zh]、[ch]、[sh]。

(1)同源词:出于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一组词

(2)新事物的出现促成新词的产生

(3)概念增加了名称

(4)概念换了名称

(5)词义演变产生新词

(6)词组成词如:门户,道路、国家等。

(7)通过吸收外来词和方言词而产生的新词

a、外来词的吸收,从西域借词(主要在中古)如:骆驼、琥珀、琉璃、等

1.蒙古语借词施惠《幽闺记》三折:“被他拿住,铁里温都哈剌。”

2.满语借词阿马、阿哥、格格贝勒、额娘、福晋

d 、来自西方的借词

1.从西方语言直接借来的外来词可分几类:

2.汉语从日语中引进了大批的意译词。如:革命、经济、社会、教育、同志等。

e、方言词的吸收

1.一些方言词通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后进入汉语共同语——普通话。如:老公埋汰尴尬搞瓷实大虫当间儿等

2.方言群体在某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决定它对普通话词汇的影响力。(北京方言词汇,盖帽跌份儿、腕儿;

粤方言词汇,的士作秀派对等;北方味的词汇:侃,盖,等;吴味的方言词:瘪三,白相,交关,等;

粤味的方言词:生猛,炒鱿鱼,冲凉,爆棚等。)

9.举例说明汉语史上吸收来词

总:汉语外来词的历史进程在我国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有三次:一是汉唐时期,汉唐时期发生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两件事,一是通西域,二是求佛经.西方的物品文化也传人中国,如葡萄,苜蓿,等。二是晚清到"五四"前后的近百年时间,这一时期,最初转写的外来词音译的居多,如希梯西——假设,如咖啡,可可,巧克力,三明治;三是改革开放至今约30年时间,第三次大规模引入外来词。

分举例(答题要点)

a、从西域借词如:骆驼、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石榴、

b、借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1)有关佛教的音译词比丘、比丘尼、刹那、阿弥陀、袈裟、涅槃、舍利、夜叉

(2)有关佛教的意译词慈悲,导师、地狱、烦恼、方便、合掌、苦海、世界、习气(3)旧词新义

c、蒙古语、满语对汉语词汇的渗透

(1)蒙古语借词蘑菇

(2)满语借词阿马、阿哥、格格贝勒、额娘、福晋

d 、来自西方的借词

(1)从西方语言直接借来的外来词可分几类:

第一类是参照本国同类事物,在同类事物的名称前加上“番”、“西”、“洋”。

第二类是纯音译的词。英吉利,法兰西,第三类是半音译的词。冰激淋,高尔夫球

第四类是全意译的词。轮船、火车、

(2)汉语从日语中引进了大批的意译词。如:革命、经济

10.新词素产生的几个渠道

(1)单纯词产生的同时,产生了相应的新词素。

(2)新的合成词产生的同时,产生新的词素。

(3)合成词素的产生

11.旧词消亡的原因

(1)旧事物的消亡引起旧词的消亡

例如“巡抚”、“乡试”、“丫鬟”、“书童”、“姨太太”、“童养媳”、“宪兵”、“租界”、“保长”等。

并非所有的旧事物的消亡一定都会带来旧词的消亡,现代汉语中还有很多词汇是表示已经消亡的旧事物的,如“奴隶”、“恐龙”、“私塾”、“皇帝”等,它们或是增加了新的义项,或是常用于修辞,或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常常出现在后来的言语中。(2)事物名称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如“眼”、“眼睛”代替了“目”(例子自选:“鞋”代替“履”,“观看”、“观赏”代替了“观”,“兴趣”“兴建”代替了“兴”,“害怕”代替了“惧”,“睡觉”代替了“寝”,“医生”代替了“医工”,“工资”代替了“薪水”,“演员”代替了“戏子”等。)这中间有很多词的所谓“消亡”,只是丧失了作为词的性质和功能,但仍作为语素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如“观看”、“目光”、“练习”、“足球”中的“观、目、习、足”等

(3)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例如在畜牧业生产还占有重要地位的上古时期,人们对牲畜种类的区分是非常细致的,以“牛”为例,当时汉语中表示牛的名称多种多样,如“牯”(母牛)、“特”(公牛)、“犉”(rún 黄毛黑唇的牛)、“犙”(sān 三岁的牛)、牭(sì四岁的牛)等。后来随着畜牧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减弱,这些名称逐渐简化和概括,于是各种各样的牛,渐渐地都用“牛”一词指称了,原来的词则逐渐消亡了下去。个别的词如“特”虽然现在还被应用着,但它的意义已完全改变了。

(4)词汇系统的调整和规范引起了旧词的消亡

许多等义词的发展情况就是这样,一对等义词调整规范的结果,多数是一个被保留,另一个被逐渐淘汰下去而消亡了。此外,许多带有外语色彩的词,也往往会在规范和约定俗成中逐渐消亡下去。例如现在通用“电话”、“煤气”,而“德律风”、“瓦斯”等已被淘汰不用了;现在都习惯用“话筒”、“连衣裙”、“青霉素”等,而“麦克风”、“布拉吉”、“盘尼西林”等词现在也已经不用或很少使用了,从发展情况看,这些词也将会逐渐消亡下去。

(5)认识的发展

例如“邮差”、“老妈子”、“长官”、“伙夫”等词,由于表现了不平等观念而被现在的词汇系统弃用。

12.词的发展演变还体现在演变上,词又演变的三种情况,请举例。

词义演变后的三种情况,即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是词义的扩大。汉语的〃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如《尚书o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饮于河、渭,河、

渭不足,北饮大泽〃。《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后来〃江〃、〃河〃才作为河流的通称,以上文句,切忌用今义去解释。

(2)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中〃池〃都指护城河。〃池〃因有水,古时也用来指〃池塘〃,如《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池塘〃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常用意义,〃护城河〃的意义则已经不用,只保存在成语〃金城汤池〃中。

(3)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步〃原来指〃行走〃,干宝《搜神记》:〃寄入视穴,……于是寄乃缓步而归。〃今天的〃徒步〃〃安步当车〃中还保留着这个意义,后来指〃脚步〃〃步伐〃(原来是跨出一脚再跨出一脚的距离叫〃步〃,《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在指只跨出一脚的距离)。今有双音词〃步伐

13.请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情况?

(1)阿:名词词头“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来源于《诗经·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汉乐府《十五从军行》“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名词词头“阿”:阿瞒,阿娇,阿斗(最早用于人名)。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 如: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2)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

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

1. 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2.“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

3.“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

4.“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如,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

5.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14.请举例说明秦汉以前汉语中类似词头成分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有一个类似的词头的“有”:

(1)一般用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前人称之为“助语”即当作虚词看待。如《诗经释词》说“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

(2)加于一般名词前。如有家、有王、有政。用法扩大至用于一般名词之前,有家、有众、有王中的家、众不可能是国名或地名或族名。是虚化的语法成分,加于名词前,无实词意义,不表示诸如介词、连词的语法关系,可看做标示名词词性的前加成分,指用于少数名词前,不普遍。

(3)“有”不专用于名词,还可加在形容词的前面,因此不具有指示词性的语法意义。《诗经·齐风·南山》“鲁道有荡”。“於”和“句”也可用于国名前,适用范围极窄。例如:於越入吴。於字,《左传》杜注曰:“於,发声。”正义曰:夷言由此发声是也。“句”字,《史记》索引曰: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之发声,犹言於越耳。我们可知这两个字是吴越一带方言成分,因为是“发声”,所以是语音成分,只不过用这二字记录罢了,算不上词头。还有“维”、“言”、“其”等等。

15.古代文献当中的“子”是不是词尾,只能够凭意义判断,有哪些情况下“子”不应该被

认为是词尾?

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1)“儿子”的“子”。如:《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2)作尊称用的“子”。如夫子、君子。

(3)指禽兽类的初生者。如《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指鸟卵。如鸡子、凤子。

(5)指某种行业的人。如舟子、渔子。

(6)指圆形的小东西。如《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16.请分析说明汉语中的三个动态“了”、“看”、“过”由实词逐步演化为虚词的过程。

现代汉语“了”、“着”、“过”用在动词后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由实词逐步演化而来的。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时态范畴主要由“了”、“着”、‘过”表示,“了”表示动作的完成,“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过”表示经验、阅历。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有人将“了”、“着”、“过”称为时态助词,有人将它们称为“词尾”.

动作助词“了”

一,实词“了”有四种意义;(1)缭绕。(2)了结。(3)了悟、了解。(4)完全。“缭绕”、“了悟”、“完全”意义的“了”与词尾“了”无关,词尾‘了”是从表示“了结”意义的‘了”发展而来的。

二,表示“了结”意义的“了”是动词,除单独用外,还可用于动词后充当补语,这种用法从魏晋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到唐代。例如:人远则难绥,事总则难了。

三,从唐五代时起“了”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了”除继承过去独用及作补语用法外,已出现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在变文中。

四,南唐李煜词“乌夜啼”中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诗句,“了”也置于动词与宾语之间,表明五代时完全虚化的词尾“了”确已产生。到宋代这种“了”使用逐渐增多。例如:关了门,闭了户。(《朱于语类辑略》)

五,“了”还可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变化的情况,这种用法也是从五代开始产生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动态助词“着”

“着?有“穿着”义,有“附着” 义,词尾“着”是由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发展而来的。

1,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起源很早,《左传》中已可见用例:风行而着于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2,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用例:甘露如饴蜜者,着于树木,不着五谷。(《论衡·是应》)

《世说新语》中“着”用于方位结构之前,这种“着”仍是动词。例如: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世说新语·企羡》)

当“着”后附于动词充当补语时,此“着”已开始虚化,其语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介词“到”。如: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同上《方正》)

3,唐以后继承了这种用法,请看变文中的例句:舜即泣泪而拜,老母便与衣裳,串(穿)着身上,与食一盘吃了。(《舜子变》)以上用例“着”后宾语均表示处所,唐代以后还出现了“着”后宾语指人的用例;如,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诗)

“着”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有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这种“着”的产生始自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已很普遍。例如: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百喻经·宝镜喻》)另一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这种词尾“着”在六朝时也已见到。例如:想着妻子,而自系缚。(《生经》)

形容词带“着”词尾的也已见用例。如: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4,宋元以后,词尾“着”运用更为普遍了。例如:如战阵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朱子语类辑略》)

动态助词“过”

1,动态助词“过”也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说文》“过,度也。”

2,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趋向动词,唐宋广泛应用。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3,到了宋代,动态助词“过”的使用更加普遍了。如,“看过了以后,无时无侯,又把起来思量一遍”。《朱子语类》

17.举例说明学习汉语史的重要性

(1)汉语史是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古代文化遗产,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

(2)学习汉语史,对于学好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救”《现代汉语词典》“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可以组词为“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救人”“救火”。但是在《论语》中: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这里的救是阻止的意思。

(3)学习汉语史,对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

例:上海话:孵小鸡,打预防针

闽方言:分bun 房bang 蜂pang 飞pe

古无轻唇音,只有重唇音。( f, b, p, m)

(4)学习汉语史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和民俗史。

例:由于汉唐两代全盛时期都曾经采取向外扩张政策,和西域交通密切,因此在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介词和译词:“葡萄”“安石榴”是汉代大宛(金属乌兹别克)的特产,张謇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大量的和佛经有关的词汇也传入中国,如:和尚、地狱、世界、现在、因果、结果、法宝、圆满、魔鬼。

明清之际,我国开始了和欧洲的交通。西洋的传教士和商人陆续来到中国。他们从中国文化的宝藏中吸取了不少的心东西,同时也把欧洲的文化介绍到我国来。这种文化交流自然影响到语言,因此近代汉语也就出现了一些西洋语言的借词和译词:鸦片(opium),火轮舟,火轮车,铁辙,辙路,公司。

18.举例说明学习汉语史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语言的时代特点:

例1:商代人称代词可以有格的区别。陈梦家指出:“卜辞中‘余’可以是主格、宾格而不能是领格,‘朕’是领格;主格、宾格用‘女’,领格用‘乃’。”(《殷虚卜辞综述》)秦汉以后这种区别就不清楚了。

例2:上古汉语可能存在某些复辅音,中古以后不再有了。

注意:语言发生变异不是偶然的,总有一定的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语言自身存在着引起变化的条件。

例1:中古重唇音变为轻唇音,是因为受三等合口韵母的影响;

例2:词由一个意义引申为另一个意义,是因为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事物存在着相似的特征或一定的联系;

例3:某些实词虚化为虚词,大都因为它们在句中常处于次要的位置。

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化。

例1:“朕”

例2:癌,《中华大字典》(1915)“yan”,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仍然读“yan”。1961年《新华字典》大修,为了使“癌症”(cancer)和“炎症”(inflammation)有所区别,才将“癌”改音“ai”。

(2)区分通例和特例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为社会所制约,具有社会性。个人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违背语言的规则去使用语言。古书里的词语通常都会多次出现,而不会只出现—次,这也是社会性的体现。

例:《论语》里动词“问”的间接宾语前面一定要用介词“于”。如“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述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颜渊》),“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宪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泰伯》)。《左传》里“问”

的用法也是这样。这不是哪几个人的规定,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3)注意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之间的联系。

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是大厦语法----用词造句的规则(建筑的规则)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客(修好的大楼的外观)

例1:古人在训释古文献中发现同声旁的字声音相近词义相通。

“右文说”是宋代的王圣美提出的,他说到:“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青字精明之义,故无障蔽者为晴,水之无浑浊者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

例2:“四声别义”是利用声调的变化来表示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例3: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许多虚词是从实词虚化来的,而实词的虚化又往往引起语音的分化

“了”-----liao、le “着”------zhao、zhe

19.举例说明学习研究汉语史的依据(抓住要点,个别举例即可)

一、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文字是语言的代表,因此,古代一切用汉语写下来的文字记载,对汉语是来说,都有

作为资料的价值。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口语的作品。如《论语》,《诗经》里的《国风》。唐代的变文,宋元的话本,明清的小说,都是汉语史的极端珍贵的材料。隋唐以后佛教的语录,宋以后儒家的语录,也都可以参考。

书面语言:韵文和散文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最重要的材料:

1、先秦古音-----《诗经》、《楚辞》

2、汉魏语音-----汉魏时期的诗歌辞赋

3、唐宋语音-----唐诗宋词,变文俗曲

4、近代语音-----元明戏曲

历代文学、政治、哲学、科学等方面的著作,包括散文和韵文都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材料

1、殷商语言——甲骨卜辞

2、春秋战国的语言——儒家经典和诸子散文

3、秦汉语言——《吕氏春秋》等

4、魏晋以后的语言——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里带的字书、字典对于汉语史也有很大的贡献,因为他们能把古代的词义记载下来。古人所做的经史子集的注解,对于汉语史也都是有用的材料。如,中国最古的字典是尔雅,尔雅的字是按照义符分类;说文解字最主要的对象是字形,唐宋以来,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主要参考书。

三、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1、外语借词(外语借汉语和汉语借外语)

外语借汉语:例如“余”和“于”,“英”和“英”在广韵里是有分别的,现代汉语差不多所有的方言都混了(或者仅有声调的分别),而越南的汉字读音至今还能够严格的把它们区别开来。汉语借外语:“印度”是唐人的译名,唐以前译作“身毒”或“天竺”,原音是indu或hindu。大约“印度”译的是indu,:“身毒”或“天竺”译的是hindu。由此可见,“竺”音和“毒”“度”都相近。

2、亲属语言:语言学家根据各种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远近或共同成分的多少推测出世界上存在着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汉语系等几大语系。古汉藏语是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源头,由它分化出来的语言据查大大小小不下300种,比如像汉语、藏语,泰语,苗语,缅甸语,壮语等。这些语言来自同一个母亲,因此有着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旁证汉语史上某些语言现象。

四、现代汉语方言

简:

现代汉语的方言是复杂的,更有足够的语言事实来证明汉语发展的过程。例如粤方言保存着古代的-m,-p,-t,-k等韵尾,吴方言保存着浊音系统,都可以拿来和古代的韵书、韵图相印证。

繁:

1、现代汉语方言是移植在地图上的汉语史,现代汉语方言的差别,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广东话“急”念[k?p5],“汁”念[ts?p5],“日”念[j?t1],“月”念[jyt1],“握”念[ak5],“白”念[pa k1],正是古汉语入声有辅音韵尾[-p]、[-t]、[-k]的证明。

2、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现代汉语方言也有重要的意义。

例:用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古代叫做“墼(jī),《说文·土部》:“墼,未烧也。”现代普通话只叫“土坯”,河北张家口一带方言仍然叫“墼”。

3、古代地名和人名也往往保存了一些古音古义。

例1:地名“费县”的“费”旧读bì,“吐蕃”(古代藏族地方政权),今西藏音转为“土伯特”,人名“孟贲”的“贲”

读bēn,都保存重唇音。

20.什么叫结构助词?汉语(现代语、古代汉语)主要有哪些结构助词,它们有怎样的关系?简:

一.结构助词:语言中用来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词。

二.汉语主要有“之”,“者”,“的”,“底”,“地”,“得”

“的”与“地”、“底”同出一源,因为它们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把“的”这个字用作结构助词要比“地”和“底”略晚些。“的”的使用大约是在宋元时代。“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语后、名词前的,有时也可用在状语后、动词前。“的”专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也是元代以后的事了。

繁:

结构助词:语言中用来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词。

【地】”是最早被借用做结构助词的.

后来在唐人作品里就常常出现了,宋以后更普遍通行起来。“地”出现后多用于状语后,动词前:出得门来慢慢地行。《西厢记》

偶尔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不像现代汉语那样规范,专用于状语之后。凛凛地身材七尺五。

【“底”】是唐代开始用的,一般用在定语的后面,与后来的“的”相同,如:是丑陋底人。但“底”有时也用于状语后:疾忙底驾骊驹,隐遁在凤山余。解放前(30年代)曾用“底”表示领属关系,如说“你底书”,“她自己底像”。这大概是受西方语言所属格形式的影响所致。

【的】:“的”与“地”、“底”同出一源,因为它们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把“的”这个字用作结构助词要比“地”和“底”略晚些。“的”的使用大约是在宋元时代。“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语后、名词前的,有时也可用在状语后、动词前,如:马儿迍迍的行;“的”专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也是元代以后的事了。

【得】起初是实义他动词,常带宾语。如:得良友而友之。

由“获得”引申为“可能”义,不仅放在名词前,而且可以放在动词前,这是“得”走向虚化的第一步。

既能得入,而耀之以大利。这个“得”是助动词,助动词“得”在战国时期就可移用于动词后,限于否定式

以后接着又产生了肯定形式::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继助动词”得”移位于动词后充当补语之后,汉代时动词”得”也后置于动词充当补语:太公钓得巨鱼,刳鱼得书。《论衡纪妖》不论是助动词“得”充当补语,还是动词“得”充当补语,“得”本身均尚未完全虚化。“得”虚化是从表示可能性的补语“得”即助动词充任补语的“得”开始的。晚唐五代时,这种“得”进一步虚化,成为助词,其标志是出现了“动词+得+补语”的可能式。例如:见伊鹦鹉语分明,不惜功夫养得成。

宋代以后,这种句式逐渐用开,直到现在。

21.请谈一谈汉语各量词的发展演变的情况?

繁:

汉语名量词起源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辞中有这样的句子:马卅丙、易(锡)贝二朋。名量词用法的变化中,上古名量词位于名词后,如“车卅辆”。汉代开始,数词和名量词一起用在名词前的现象多起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汉语的名量词在甲骨文、金文时期还很不发达,当时它们的数量极其有限。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多了起来,为了在经济活动中便于进行各种单位的计量和计算,于是汉语中便增加了许多有关度量衡方面的名量词,如“斗”、“石”、“寸”之类就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出来的。可是非度量衡或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依然很少,那时的人说话除了涉及度量衡外,绝大多数情况都不用名量词,若要表示数量,就将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比如:齐为晋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

如【个】:先秦时,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只有很少的几个,而且使用范围狭窄。现代使用最广泛的名量词“个”先秦时已经产生,但最初只是用作竹子的单位。稍后,“个”又被用于指用竹制造的箭,如《荀子》“负矢五十个。”“个”在先秦还不能用来指人,指其他事物。唐代,水果可称“个”。岑参诗“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鸟类也称“个”,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同时人也可称“个”。

先秦时常用的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还有“匹”、“辆”、“张”、“乘”。汉代以后,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如名量词“【枚】”本义“树干”。《释名》“竹曰个、木曰枚”。

六朝至隋唐,“枚”的使用范围广。因下玉镜台一枚。宋元以后,“枚”的应用范围大大缩小。

名量词“【条】”《说文》“条,小枝也。”引申为“分条”。南北朝时期,衣服和植物也以“条”计算了。《洛阳伽蓝记》卷五:“有佛袈裟十三条。”近代汉语对细长动物多称为“条”。《景德传灯录》七:“有座主来参,值师锄草,忽然见一条蛇。”

名量词“【头”】“头”作为量词,起源于先秦。到了汉代,“头”作量词就很稳定了。《史记货殖列传》“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南北朝时,量词“头”更为盛行。

22.请举例说明古汉语语序变化的几种情况?

在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加强语气,句子的词序往往和上述规则不同,这叫做倒装句或叫倒序句。古汉语的倒装句,一般有:

1.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过了不久,东郭

牙来到。管子说:“主张攻打莒的,是你吗?”莒:古代国名,在今山东莒县。顺说应是:言伐莒者,子邪?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例:展矣君子。——君子真诚实啊!展:诚实。顺说应是:君子展矣。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例:甚矣,汝之不惠。——你实在是太聪明啦。顺说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例:勉哉!夫子。——勉励啊夫子!夫子:指司徒、司马以及蜀羌等族的将士。顺说

应是:夫子勉哉!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桃树长得多么美丽茂盛(夭夭yaoyao),开了一树鲜艳的花。

这个女子要出嫁,一定会和顺他的丈夫及一家。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zhuo zhuo):鲜艳的样子。顺说应是:其花灼灼。之:这。归:出嫁。宜:和顺。

主谓倒序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2、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们。

2谓宾倒序(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三条规律: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③宾语前置,用复指代词“之、是”等作标志的。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定要前置。、例如1.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2.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3.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如①子归,何以报我?②吾谁与为亲?③水奚自至?④许子奚为不自织?⑸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例如: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还有一种宾语前置,它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标志词“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3、定中倒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倒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②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状中倒序(状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倒序)。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的地方:

1、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都要用动量词,但古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魏晋以后才开始产生的。

2、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作为数量补语;古代汉语一般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1)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③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④百战百胜;千变万化。

(2)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还有一种方式:数词作谓语,用“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成分成为全句的主语。①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5、介宾倒序(介词与宾语倒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定要前置。

(2)、有复指代词“之”“是”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①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②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3)、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①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②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4)、介词“以”的宾语强调提前。①蛹以为母,蛾以为父。②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③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23.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一个动词在某个语言环境表示施动,但在另一个语言环境可能表示受动。上古汉语中有施受同词的用例,如《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古代汉语的动词就有通过元音的变化来表示被动语态的形态变化。商代以前只有“意念被动句”。汉语中的被动意义也可以在形式上加以表示,但不是通过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而是通过虚词即标志被动句。汉语标志被动句式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中。

1、“于(於)”字被动式:起源甚早,如:百辟卿士,媚于天子。(《诗经·大雅·假乐》)西周时的被动句限于“于”字句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后代承用了下来。上古汉语中“乎”相当于“于(於)”,故“乎”也可用于被动句。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荀子·礼论》)

2、“为”字被动式:始见于春秋时期,普遍运用于战国时期。“为”和“于”都是介词,在被动句中它们的宾语都是施事词,所不同者,“于……”用于动词后,而“为……”用于动词前。如: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为”字句有两种情形,一是“为”后带施事宾语,如“不为酒困”中“酒”为施事宾语;二是“为”后直接跟动词,施事宾语不出现,如“妻子为戮”。

3、“见”字被动式:始见于春秋时的文献,普遍用于战国时代。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这也说明“为”、“见”被动意义的功能相同。“见”与“为”的不同是“见”后不带施事宾语而“为”后面常出现施事宾语。“见”字句中“见”后不带施事宾语是恒常形式,偶或也有,这只能看作一种罕见的变式。如:江淮之域,有败屩自聚于道,多者至四五十量。人或散去之,投林草中。明日视之,悉复如故。或云见狸衔而聚之。(《搜神记》卷7) 汉代以后表示被动的“于”字句渐渐不再被使用,“见”字句汉代以后也逐渐不用,“为”字句却保存了下来。汉代时发展成了“为-所-”式,如: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

4.“被”字句:“被”字本是实词,也可作动词用,表示“覆盖”、“蒙受”等义。这种用法延续至汉魏时期,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表示“蒙受”、“遭受”义的“被”不仅用于名词前,也逐渐用于动词前,如“被侵”、“被辱”、“被戮”、“被遣”等,这时“被”带有助动词性质。这种用法始于战国后期。例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汉代普遍使用。“被”的这种用法应该说还带有动词性,并末完全虚化,“被”字虚化的标志是由“被”介出施事词,从而形成“被A v”的格式,此时的“被”才完全虚化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这种变化是从汉末开始的。例如: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由此可见,由“被”介出施事词,动词后还可再带宾语或补语。“被”字句在运用中也演化出“被A所v”式,始见于南北朝时,通用于唐五代以后。例如: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被”字句获得较大发展,并成为汉语被动式中最占优势的句式是在唐五代以后。

24.汉语中的处置或产生与发展的情况?(主、被动句)

(1)产生:

上古没有处置式,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来表达。《史记项羽本纪》:“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处置句是一种容量较大的句法构造,在现代汉语中,处置句一般用“把”,而“把”字已越出表示“处置”语法意义的界限。例如:第一组(1)把笔尖扔掉了。(2)把笔尖写秃了。

第二组(1)把全城都搜遍了。(2)把全城都跑遍了。第三组(1)他们妄想把天遮住。(2)他们把天当被,把地当床。

(2)发展情况:

古没有处置式,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来表达。《史记项羽本纪》:“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宋元以后,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动词前后有了表示处置的罗嗦成分。

1、你把我老子都药死了。

2、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

可是古时候处置式的否定式的否定词的位置却不那么固定。

1、莫把娇姿染污我,休将天女恼人来。

2、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

现代汉语的处置式的前后常有表示处置的结果的成分。

1、把水倒了。

2、将革命进行到底。

3、把这封信交给他。

4、把汤都洒在地上了。

现代汉语处置式的否定形式:他还没把钱还给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