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实训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实训书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

实训任务书

钱硕编著

2014/6/24

摘要:本文主要对 CC2530射频模块;IEEE802.15.4数据帧格式;CC2530发送模式;接收模式;射频频率和通道的介绍以及对 CC2530点对点通信实施和分析。

前言

21世纪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普及个迅猛发展,PC机、掌上电脑、移动电话、无绳电话等进入了人们日常和工作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大多数这些设备和使用终端间的信息传送都是依靠有线网络进行的。各种总线技术,局域网技术等有线网络的使用的确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线网络速度快,数据流量大,可靠性强,对于基本固定的设备来说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的确在实际应用中也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一种名叫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系统跃然而出,它以其低成本、低功耗、对等通信等三大优势渐渐成为新兴通信技术中的一大热点。现如今,无线传感器网络被认为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改变世界的10大技术之一。伴随着传感器技术本身不断地在发展、深化和交叉,从原先单一的敏感元件发展到混合集成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真正朝着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技术方向迈进,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异军突起,包括在国防安全、工农业领域各种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领域都体现了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于是乎,深化研究无线传感网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寻找一种具备成本低廉,节约功耗而有组网能力较强的无线网络协议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也是当今通信科技发展的主题。

目录

前言 (2)

1. CC2530 射频模块介绍 (4)

1.12802.15.4帧格式 (5)

1.2MAC层 (6)

1.3CC2530射频发送模式 (6)

1.4CC2530射频接收模式 (8)

1.5CC2530射频频率和通道 (12)

2. CC2530 点对点通信实施 (13)

2.1硬件环境 (13)

2.2软件环境 (13)

3. 总结 (19)

1. CC2530 射频模块介绍

CC2530内部的模拟无线电模块是由其RF 内核(RF_core)部分控制,RF内核在CC2530 的8051微处理器和无线电之间提供一个接口,它可以发出命令、读取状态和自动对无线电事件排序。

CC2530 RF内核的有限状态机(简称FSM)子模块控制射频收发器的状态、发送和接收FIFO,以及大部分动态受控的模拟信号,比如模拟模块的上电/掉电。FSM 用于为事件提供正确的顺序(比如在使能接收器之前执行一个FS 校准)。而且,它为来自解调器的输入帧提供分步处理:读帧长度、计算收到的字节数、检查FCS、最后成功接收帧后,可选择性地处理自动传输ACK 帧等。在执行发送射频是时执行类似的操作,包括在传输前执行一个可选的CCA,并在接收一个ACK 帧的传输结束后自动回到 RX。最后,FSM 控制在调制器/解调器和RAM 的TXFIFO/RXFIFO 之间传输数据。图 8-1为CC2530的射频控制模块

图 8-1 CC2530 RF控制模块

(1)调制器(Modulator)把原始数据转换为I/Q 信号发送到发送器DAC。数据遵守IEEE 802.15.4 标准。

(2)、解调器(Demod)负责从收到的信号中检索无线数据,解调器幅度受自动增益控制器(AGC)控制。AGC 调整模拟LAN 的增益,使接收器的信号幅度保持恒定。

(4)、帧过滤和源匹支持RF 内核中FSM的所有操作,同时实现IEEE 802.15.4所定义的帧过滤和源地址匹配;

(5)、频率合成器(FS)为RF 信号产生载波。

(6)、命令选通处理器(CSP)处理CPU 发出的所有命令。该命令选通处理器还包括一个24 字节程序存储器;这样选通处理器不需要微处理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执行CSMA-CA算法。(7)、CC2530的无线电RAM包括发送数据FIFO(TXFIFO)和接收数据FIFO(RXFIFO),每个FIFO都是128 字节。另外,无线电RAM 为帧过滤和源匹配存储参数余留了128 字节。(8)、CC2530包括一个用于无线电事件定时计算的MAC定时器(定时器2),以捕获输入数据包的时间戳。同时,MAC定时器甚至在睡眠模式下也保持定时器计数。

1.1 2 80

2.15.4帧格式

IEEE 802.15.4的帧格式如图8-2所示

图8-2 IEEE 802.15.4帧格式示意图

1、PHY 层

(1)、同步头:同步头(SHR)包括帧引导序列,接下来是帧开始界定符(SFD)。在IEEE 802.15.4 规范中,帧引导序列定义为四个字节的0x00。SFD 是一个字节,设置为0xA7。

(2)、PHY 头:PHY 头只包括帧长度域。帧长度域定义了MAC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 MPDU)中的字节数。注意长度域的值不包括长度域本身。但是它包括帧检查序列(FCS),即使这是由硬件自动插入的。帧长度域是7 位长,最大值是127。长度域的最高位保留,总是设置为0。

(3)、PHY 服务数据单元:PHY 服务数据单元包括MAC 协议数据单元(MPDU)。MAC 层负责产生/解释MPDU,CC2530的无线电有内置的支持可以处理一些 MPDU 子域。

1.2 MAC层

MAC 帧格式主要是指 MAC 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格式,主要包括 MAC 帧头(MHR),MAC负载和MAC帧尾(MFR)。帧头由帧控制,帧序列码和地址域组成,MAC层负载长度可变,具体内容由帧类型决定。MAC帧尾(帧校验)是帧头和负载数据的16位循环冗余校验(CRC)序列。具体见表8-1

表8-1 MAC帧的通用格式

1.3 CC2530射频发送模式

1、发送控制

CC2530的射频模块有许多内置的功能,用于帧处理和报告状态。这些功能很容易地精确控制输出帧的时序。这在IEEE 802.15.4/ZigBee?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类系统有严格的时序要求。

●开始帧传输操作方式:

(1)、STXON命令

执行STXON命令时,将终止正在传输的操作,SAMPLED_CCA不更新;

(2)、STXONCCA 命令:

在CCA 信号为高。STXONCCA命令将中止正在进行的发送/接收,强制一个TX 校准,然后再传输。同时更新SAMPLED_CCA 信号。

●终止帧传输操作方式:

(1)、STXON命令

执行STXON命令时,将终止正在传输操作,进入RX调整

(2)、STXOFF命令

执行STXOFF 命令时,将终止正在进行的接收/发送,使FSM 进入空闲状态(IDLE 状态);

2、发送时序

STXON 命令或STXONCCA 命令执行后192us 开始传输帧的引导序列,返回到接收模式,也需要延迟同样的时间。

当进入空闲或接收模式时,调制器将信号送到DAC 、发送SFD 信号以及射频FSM 转换到IDLE 状态,都有2us 的延迟。

3、发送FIFO 的访问方式

CC2530芯片具有128字节的发送FIFO (TXFIFO ),该缓冲每次只能完整地保存一帧数据。只要缓冲的数据不产生下溢,在执行发送命令(STXON 或STXONCCA )执行前或执行后都可以对数据帧进行缓冲到FIFO 中。图8-3为发送射频数据时需要写入发送缓冲的数据。

图 8-3 需要写入到发送缓冲数据

CC2530有两种方式将数据写入到发送FIFO 缓冲: (1)、写到RFD 寄存

(2)、直接写FIFO 缓冲

发送帧缓冲(FIFO )位于存储器0x6080-0x60FF 共128个存储单元。通过使能FRMCTRL1.IGNORE_TX_UNDERF 位,可以直接写到无线电存储器的RAM 区域。

建议使用写RFD 寄存器将数据写到发送FIFO 中,写入到发送FIFO 中的字节数保存在TXFIFOCNT 寄存器中。如果FIFO 在传输期间被清空就发生TX 下溢错误,可以使用SFLUSHTX 命令手动清空发送FIFO 。

4、重传方式

为了支持简单的帧重传,CC2530无线电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删除发送FIFO 的内容。成功发送一个帧后,FIFO 的内容保持不变。要重传同一个帧,只需重新执行STXON 或STXONCCA 命令启动重传。

只有数据包已经被完全发送才可以重传一个数据包,即数据包不能中止,然后再重传。如果传输一个不同的帧,就写新的帧到发送FIFO 。发送FIFO 在实际写发生之前自动清除。 AUTOCRC=0

AUTOCRC=1

5、帧处理过程

CC2530射频在发送数据帧过程中执行以下帧产生操作:

收到的帧

(1)(2)(3)

(1)产生并自动传输PNY 层同步头,它包括帧引导序列和SFD

(2)传输帧长度域指定的字节数LEN

(3)计算并自动传输FCS(可以禁用)

推荐写发送长度域方法:在将MAC 头和MAC 负载写入发送FIFO后,接着写发送长度域,然后让CC2530的射频处理其余部分。注意:即使CC2530射频自动处理FCS字节,发送长度域必须包括这两个FCS 字节。

当发送了SFD,调制器开始从发送 FIFO 中读数据。它期望找到帧长度域,然后是MAC 头和MAC 负载。帧长度域用于确定要发送多少个字节。

当帧的SFD 域发送后就产生SFD 中断。当成功发送一个完整的帧,产生TX_FRM_DONE 中断。

1.4 CC2530射频接收模式

1、接收控制

CC2530的射频接收器分别根据SRXON 和SRFOFF 命令进行开启和关闭,或使用RXENABLE 寄存器。接收命令提供一个硬开启/关闭机制,而RXENABLE 操作提供一个软开启/关闭机制。

●开启接收器操作:

(1)SRXON命令

执行SRXON命令后,RXENABLE[7]置1,终止正在进行的接收/发送操作,强制转换到接收模式。

(2)SRXON命令(当FRMCTRL1.SET_RXENMASK_ON_TX 使能)

执行SRXON命令后,RXENABLE[6]置1,发送完成之后使能接收操作。

(3)通过写RXMASKSET寄存器(将与RXENABLE进行或运算)使RXENABLE != 0x00 不终止正在进行的接收/发送操作;

●关闭接收器操作:

(1)、SRXOFF命令

清除RXENABLE[7:0],通过强制转换进入空闲状态(IDLE),终止正在进行的接收/发送操作;

(2)通过写RXMASKCLR寄存器(将与RXENABLE进行与运算)使RXENABLE = 0x00 不终止正在进行的接收/发送操作;一旦接收完毕,射频返回空闲状态(IDLE)

2、接收时序

在使能接收192us后可进入接收操作。从接收一帧再次进入接收模式同样需要192us 的延迟。

3、接收帧处理过程

CC2530射频集成了IEEE 802.15.4-2003 和-2006 中RX 硬件方面要求的关键部分。降低了CPU 干预,简化了处理帧接收的软件,且以最小的延迟给出结果。CC2530在接收一个帧期间,执行以下帧处理步骤

收到的帧

(1)(2)(3)(4)

发送的确认帧

(5)

(1)检测和移除收到的PHY 同步头(包括帧引导序列和SFD),并接收帧长度域规定的字节数。

(2)执行帧过滤。

(3)匹配源地址和包括多达24 个短地址的表,或12 个扩展IEEE 地址。源地址表存储在射频RAM 中。

(4)自动FCS 检查,并把该结果和其他状态值(RSSI、LQI 和源匹配结果)填入接收到的帧中。

(5)具有自动应答传输,根据基于源地址匹配和FCS 校验的的结果正确设置应答帧FCS 位,

帧同步开始于检测一个帧开始界定符(SFD),然后是长度字节,它确定何时接收完成。SFD 信号可以在

GPIO 上输出,可以用于捕获收到帧的开始;帧引导序列和SFD 不写到RX FIFO。

CC2530射频使用一个相关器来检测SFD。MDMCTRL1.CORR_THR 位用于设置SFD检测相关器的阀值,以确定收到的SFD 如何匹配一个理想的SFD。在进行阀值的调整必须注意以下:●如果设置的太高,无线电会错过许多有效的SFD,大大降低接收器的灵敏度。

●如果设置的太低,无线电会检测到许多错误的SFD。虽然这不会降低接收器的灵敏度,

但是影响是类似的,因为错误的帧可能会重叠实际帧的SFD。它还会增加接收具有正确FCS 的错误帧的风险。

4、帧校验序列

在接收模式,如果使能 FRMCTRL0.AUTOCRC 位,FCS 由硬件验证。用户一般只关心FCS 的正确性,而不

关心FCS 序列本身。因此接收期间FCS 序列本身不写入接收FIFO。相反,当设置FRMCTRL0.AUTOCRC,两

个FCS 字节被其他更有用的值替代。取代FCS 序列的值可在寄存器FRMCTRL0 中配置。如图 8-4所示。

图 8-4 不同设置情况下的接收FIFO数据

4、访问接收FIFO

接收可以保存一个或多个收到的帧,只要总字节数是128 或更少。有两种方式确定接收FIFO 中的字节

数:

●读RXFIFOCNT 寄存器

●使用FIFOP 和FIFO 信号,结合FIFOPCTRL.FIFOPTHR 设置

接收FIFO 通过RFD 寄存器被访问。当然接收FIFO 中的数据还可以通过访问射频RAM 直接访问。FIFO 指针可以从RXFIRST_PTR、RXLAST_PTR和RXP1_PTR 中读去。如果想要快速访问帧的某个字节,可使用RAM直接访问的方式。注意当使用这一直接访问,FIFO 指针

不被更新。

ISFLUSHRX 命令将复位接收FIFO,复位所有FIFO 指针并清除所有计数器、状态信号和标记错误条件。

SFLUSHRX 命令复位接收 FIFO,移除所有收到的帧并清除所有计数器、状态信号和标记错误条件。

5、接收强度指示RSSI

CC2530射频具有一个内置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RSSI),RSSI是一个8 位有符号的数,可以从寄存器读出,或自动附加到收到的帧。RSSI 值是CC2530 在8 个符号周期内(128μs)接收到信号的平均功率,与IEEE 802.15.4相符合。

RSSI 值是一个2 的有符号补数,对数尺度是1-dB 的步长。在读RSSI 寄存器之前必须检查RSSISTAT状态寄存器RSSI_V ALID状态位,RSSI_V ALID 表示RSSI寄存器中的RSSI 值是否有效。当RSSI_V ALID位为1时,表示CC2530射频接收器已经收到至少8 个符号周期信息。为了以合理的精确度计算实际RSSI,对实际RSSI计算必须增加一个偏移量。

Real RSSI = RSSI –offset [dBm]

CC2530 RSSI的offset典型偏移值为73dB,因此如果从RSSI 寄存器读RSSI 值-10 时,表示RF 输入功率大约是-83dB。

读者可以通过配置CC2530 FRMCTRL0射频寄存器来设置RSSI 寄存器电更新情况。如果FRMCTRL0. ENERGY_SCAN = 0 (默认),RSSI 寄存器总是表示最新的可用值,但是如果该寄存器位设置为1,RSSI 寄存器包括自能量扫描使能以来最大的值。

6、链接质量指示LQI

如同IEEE 802.15.4 标准[1]中的定义,链路质量指示(LQI)计量的就是所收到的数据包的强度和/或质量。IEEE 802.15.4 标准[1]要求的LQI 值限制在范围0 到255。CC2530射频模块不直接提供一个LQI值,但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计算一个LQI 值。

MAC 软件可以使用RSSI 值来计算LQI 值。这一方法有若干缺点,即通道带宽内的窄带干扰会增加RSSI,因此LQI 值即真正的链路质量实际上降低了。因此,对于每个输入的帧,无线电提供了一个平均相关值,该值基于跟随在SFD 后面的前8 个符号。虽然无线电不做片码判定,但是这个无符号的7 位数值可以看作是片码错误率的测量。

当设置MDMCTRL0.AUTOCRC,前八个符号的平均相关值连同RSSI 和CRC附加到每个收到的帧中。相关值约为110 表示最高质量帧,而相关值为50 一般表示无线电检测到的最低质

量帧。

软件必须将平均相关值转换LQI ,范围为0~255 的数值,即按照下式计算:

LQI = (CORR – a)* b

其中:限制为0-255,式中a 和b 是基于包差错率(PER)测量的经验值。

1.5 CC2530 射频频率和通道

IEEE802.15.4规范的物理层定义了三个载波频段用于收发数据:868~868.6MHz 、902~928MHz 和2400~2483.5MHz 。在这三个频段上发送数据使用的速率、信号处理过程以及调制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其中2400MHz 频段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50kbps ,915MHz 、868MHz 分别为40kbps 和20kbps 。

IEEE802.15.4规范定义了27个物理信道,信道编号从0到26,每个具体的信道对应着一个中心频率,这27个物理信道覆盖了3个不同的频段。不同频段所对应的带宽不同,标准规定868MHz 频段定义了1个信道(0号信道);915MHz 频段定义了10个信道(1~10号信道);2400MHz 频段定义了16个信道(11~26号信道)。这些信道的中心频率定义如下:

868.3 =0c f MHz k =

()[][]906211 MHz 1,10c f k k =+?-∈

()[][]2045511 MHz 11,26c f k k =+?-∈

其中,k 为信道编号,F 为信道对应的中心频率。

CC2530射频频率载波可以通过编程FREQCTRL.FREQ[6:0]位进行载波频率字设置。具体频道它们位于2.4GHz 频段之内,由IEEE802.15.4-2006 指定16 个通道,步长为5 MHz 。编号为11~26。通道k 的RF 频率指定。

()[][]2045511 MHz 11,26c f k k =+?-∈

FREQCTRL (0x618F) –控制RF 频率寄存器

o 接口的命令函数的实现过程。为后续的无线射频通信奠定基础。

2. CC2530 点对点通信实施

采用物联网试验箱,实现CC2530网关节点与温度、光照、超声波测距、气体、温湿度传感器节点的点对多通信(每组至少组网两种传感器节点),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并显示。上位机软件观察无线组网的结果。使用Packet Sniffer软件捕获数据包并进行分析。设置传感器节点的不同发射功率,并在网关节点测试其发射功率。

2.1 硬件环境

物联网实验箱如(图1)

2.2 软件环境

一、软件环境

安装IAR:调试程序;

安装SmartRF Flash Programer:烧写程序。

二、实验步骤

1.新建一个文件夹

新建一个文件夹如zhangsan(以英文姓名命名),将\OURS_CC2530LIB\lib9(ADC)单独拷贝粘贴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夹lib9(ADC)放在zhangsan文件夹中,在zhangsan件夹中,再建一个文件夹,以实验项目命名,如adc。

2.创建一个工作区窗口

使用IAR 开发环境首先应建立一个新的工作区workspace。在一个工作区中可创建一个或多个工程。用户打开IAR Embedded Workbench 时,已经建好了一个工作区,或选择File\New\Workspace。可创建新的工程并把它放入工作区。也可选择打开最近使用的工作区或向当前工作区添加新的工程。

3.建立一个新工程

单击Project 菜单,选择Create New Project,弹出图2选择工程类型对话框,确认Tool chain 栏已经选择8051,单击OK 按钮。

图2选择工程类型

将工程保存在adc文件夹中,更改工程名,如adc,单击Save保存,如图3所示,这样工程就出现在工作区窗口中了,如图 3 所示。

图3工程保存

工程保存后的界面如图4所示

图4工程保存后的界面

系统产生两个创建配置:调试(Debug)和发布(release),我们只使用Debug。项目名称后的星号*表示修改还没有保存。点击该项目,选择菜单File\Save Workspace ,保存工作区文件,并指存放路径,这里把它放到新建的工程目录下如adc文件夹,单击Save 保存工作区,如图5 所示。保存后* 将消失。

图5保存工作区

4.添加文件或新建程序文件

将lib9(ADC)\include\hal.h和LCD.h拷贝在文件夹adc中;将lib9(ADC)\source\ADC.c和LCD.c拷贝在文件夹adc中;这样在adc文件夹中存在这4个文件。如图6所示。

图6添加文件1

选择菜单Project\Add File 或在工作区窗口中,在工程名上点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Add File,弹出文件打开对话框,选择上述4个文件单击“打开”退出。

将这4个文件用Project\Add File 全部添加上。由于这4文件在当前文件夹,将原来在LCD.c文件中的#include "../include/hal.h"、#include "../include/LCD.h"改为#include "hal.h"、#include "LCD.h"并保存;将原来在ADC.c文件中的#include "../include/hal.h"、#include "../include/LCD.h"改为#include "hal.h"、#include "LCD.h"并保存。保存后如图7所示。

图7添加文件2

如果没有建好的程序文件也可单击工具栏上的或选择菜单

File\New\File 新建一个空文本文件,向文件里添加程序清单代码。

5.设置工程选项参数(每设置一步都要OK)

选中左侧Files 选项卡下的工程名,点击Project \ Options,单击Options对话框左侧Category下拉列表中的配置与CC2530相关的选项。

1)General options配置

Target 标签:按图8 设置,单击Device information 栏后边的按钮,选择程序安装位置,如这里是IAR Systems\Embedded Workbench

5.4\8051\config\devices\Texas Instruments 下的文件\CC2530.i51。选择Code model 和Data model,以及其他参数。

图8 Target 标签设置

●Data Pointer 标签:检查是否如图9 设置,选择数据指针1 个,16 位。

图9 Data Pointer 标签设置

●Stack/Heap标签:按图10 设置,改变XDATA栈大小到0x1FF。

图10 Stack/Heap标签设置

2)Linker配置

●Output 标签:选中Override default可以在下面的文本框中更改输出文件名,把cc2530.d51改为cc2530.hex,(lib9(ADC)将adc.d51改为adc.hex)。要生成最终可烧写的.hex文件,点击other,然后点击OK,如图11 所示。

图11 Output 标签设置

只要生成了.Hex文件,以后直接烧写,即可显示测量值。

●Config标签:单击Linker command file栏文本框右边的按钮,选择正确的连接命令,如表5.1所示。设置完成如图12所示。

图12Config标签设置

3)Debugger

●Setup标签:按图13设置。在Device Description file 选择

CC2530.ddf文件,其位置在程序安装文件夹下如C:\Program Files\IAR Systems\Embedded Workbench 5.3\8051\config\devices\Texas Instruments\ CC2530.ddf。

图13Setup标签设置

*若重新配置按Option/Rebuild All。

6.编译、连接、下载

选择Project\Make 或按F7 键编译和连接工程,如图1 4所示。

图14编译和连接工程

最后选择菜单File\Save Workspace ,再次保存工作区文件。

成功编译工程,并且没有错误信息提示后,按照15下图连接硬件系统。

图15连接硬件系统

Project\make编译生成.hex文件adc.hex在Debug\Exe\adc.hex中

7.安装仿真驱动

安装仿真器驱动前确认IAR Embedded Workbench 已经安装,手动安装适用于系统以前没有安装过仿真器驱动的情况。将CC2530 多功能仿真器USB 线(A型转B型)连接到PC 机,在Windows XP 系统下,系统找到新硬件后提示如下对话框,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点击下一步,如图17 所示。

图17系统找到仿真器

按图18设置驱动安装选项,单击右边的“浏览”按钮选择驱动所在路径。驱动文件在IAR程序安装目录下,默认为“C:\Program Files\IAR Systems\Embedded Workbench 5.3\8051\drivers\Texas Instruments”。

图18安装驱动文件

系统安装完驱动后提示完成对话框,单击“完成”退出安装。

8.实验步骤:

1、将一个无线节点模块插入到带LCD 的智能主板的相应位置;

2、将CC2530仿真器的一端通过USB线(A 型转B型)连接到PC 机,另一端通过10Pin 下载线连接到智能主板的CC2530 JTAG 口(J203)。

3、检查智能主板上跳线处的EVM、EVM/的2-3是否短接(后两个引脚)。电源开关拨至开位置,按下仿真器上的按钮,仿真器上的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连接成功。

4、使用IAR7.51 打开“…\OURS_CC2530LIB\lib9(ADC)\ IAR_files”下的adc.eww 文件,点击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图标,添加程序文件和编译后的工程。点击perform action将烧写程序。如图19所示。

图19添加程序文件和编译后的工程

3. 总结

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此门课程。在此期间,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经历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虽然结果很重要是并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中间的过程,因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人说:“平凡的大学生有着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学生会有不平凡的辉煌。”

虽然我这个学期不是很积极,但我相信在这个学期会比上个学期更加清楚自己的去向。人们常说,大学的生活是异常轻松和自由的,我也觉得的确是这样。但时间总是宝贵的,我再也不想成为虚度光阴的人,不想自己在老的时候后悔自己这样浪费时间。为了改正我以上不珍惜时间的缺点,我决定给自己制定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督促自己。

总之,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能再浪费一分一秒,特别是在星期天的时间里,要及时总结归纳一周里学的东西,作好笔记。针对自己的专业,多到图书馆看专业书和案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看问题的深度,同时还要多跟任课老师沟通,不懂就问,戒除害羞的习惯。大学生活是很宝贵的,我不愿意平平淡淡地过这几年,我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努力读书,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丰富美丽的色彩。

3.参考文献

李外云主编·《CC2530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TinyOS应用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