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提纲(整理完结)

复习提纲(整理完结)

复习提纲(整理完结)
复习提纲(整理完结)

紫色部分为感觉没必要写,或者不太确定需要写的部分。

一、名词解释(4题,12分)

1.轴线投测(13)

建筑施工到±0.000后,随着结构升高,需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竖向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对于超高层建筑,结构轴线的投测和竖向偏差控制尤为重要。

2.逆作法(89)

逆作法是将多层地下结构由下至上逐层进行施工的一种施工方法,通常将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兼做为地下结构外墙的一部分或全部。

3.堆载预压法(53)

在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砂垫层或竖向排水系统(竖向排水系统通常为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以减少土体固结排水距离,地基在预压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从而使地基提前产生变形,地基土强度提高。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

4.强夯法(55)

采用重量为10~40t的重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地基土体在冲击力和振动力下密实。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5.复合地基(56)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加固区的人工地基。

6.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56)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是指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要材料,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7.注浆加固(57)

注浆加固是指将水泥浆或其他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强土颗粒间的联结,使土体强度提高、变形减少、渗透性降低的加固方法。

8.混凝土的浇筑温度(178)

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经过运输、泵送、浇筑、振捣等工序后的温度称为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9.温度后浇带(179)

后浇带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留设的临时性的温度和收缩变形缝,该缝根据工程安排保留一定时间,然后用混凝土填筑密实称为整体的无伸缩缝结构。

10.混凝土布料机(196)

混凝土布料机是输送和摊铺混凝土,并将其浇灌入模的一种专用设备,用以完成混凝土在工作面上的水平运输。

11.分件吊装法(214)

分件吊装法,是按结构种类依次吊装,它是装配式框架结构最常用的吊装方法。

12.综合吊装法(215)

综合吊装法是以一个柱网(节间)或若干个柱网(节间)为一个施工段,以房屋的全高为一个施工层来组织各工序的流水。

13.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的“分条(分块)安装法”(240)

分条(分块)安装法,是指将结构在平面上沿跨度或纵横向分割成若干条状或矩形单元,分别用起重机械吊装至高空设计位置连接成整体的安装方法。

14.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的“高空滑移法”(242)

将结构按条状单元分割,先在具备拼装条件的地面位置拼装成型,然后把这

些单元沿建筑物上预先铺设的滑移系统,由一端滑移到设计位置,就位后总拼成整体的方法称为高空滑移法。

15.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的“整体提升法”(245)

整体提升法是将网架结构在地面整体拼装后,在结构柱上通过索具将结构整体提升至设计位置的施工方法。

16.超高层结构施工用“整体提升钢平台体系”(251)

整体提升钢平台体系包括施工平台、脚手架体系及模板系统。它为核心筒提供一个全封闭的施工环境,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结构的施工。

二、简答题(7~8题,48分)

1.一般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方法。(8)

①根据现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

②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

③根据建筑方格网测设主轴线;

④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主轴线: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

2.依据构件的分解和组装程度,结构吊装可分为哪几种方法。(109)

依据构件的分解和组装程度,结构吊装可分为单件吊装、分解吊装(高空拼装)、扩大组装和整体吊装。其中单件吊装又可分为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

3.钢筋混凝土屋架吊装需进行哪几个阶段的验算,并说明各阶段验算的要点。

(112)

解:需要进行屋架扶直阶段和屋架吊装阶段的验算。

屋架扶直阶段验算:验算前必须先确定吊点的数量和位置,扶直验算就是验算上弦在屋架平面外的强度,验算时根据吊索的布置情况求出上弦杆弯矩然后按受弯构件进行验算。

屋架吊装阶段验算:吊点位置确定后,把屋架作为平面铰接桁架,求出屋架各杆件的内力,以此进行强度和裂缝宽度的验算。

4.基坑工程中支撑拆除的原则、换撑的要求和方法。(162)

支撑拆除原则:分区分段设置的支撑,宜分区分段拆除;整体支撑宜从中央向两边分段逐步拆除,这对最上一道支撑尤为重要,它对减小悬臂段位移较为有利;先分离支撑与围檩,再拆除支撑,最后拆除围檩。

换撑要求:主体结构的楼板与底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

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直接设置可靠的换撑传力构造;在主体结构楼盖局部缺少部位,应在该处设置临时支撑系统支撑截面应按换撑传力要求,由计算确定;当主体结构的底板和楼板分块施工或设置后浇带时,应在分块施工部位或后浇带的适当部位设置可靠的传力构件。

换撑方法:地下室底板部位通常在地下室底板边与支护墙的空隙中用砂回填振实,或用素混凝土填实形成传力带;地下室中楼板或顶板部位的换撑,对于混凝土类的支护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换撑,采用一桩一撑的短撑形式或平板式换撑;地下室墙板外换撑,可采用一桩一撑的短撑或平板式换撑,但应考虑到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及回填土工程的施工。

5.结合简图说明“盆式开挖”和“岛式开挖”的开挖过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89)https://www.doczj.com/doc/c016973986.html,/jpkc/tumu/ch1-6/sec1.htm

盆式开挖:首先放坡开挖基坑的中央部分,依靠四周留置的土坡提供的被动土压力保护支护结构的稳定。随后,施工开挖区域的基础底板及地下室结构,在地下室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依照随挖随撑、先撑后挖的原则开挖留置土方,并在地下室与支护结构之间设置支撑,最后施工周围的地下结构。优点在于支护无支撑的暴露时间短、支撑规模小,但地下结构存在后浇带或施工缝,对整体性及防水性有一定影响。适合于基坑面积大、支撑或拉锚作业困难且无法放坡的基坑。

岛式开挖:先开挖边缘区域的土方,留置中央的土方,用于架设支撑,也能有效防止坑底土的隆起。边缘土方开挖到坑底后,浇筑该区域支撑或地板及地下结构,作为围绕中央区域的环形支撑,然后开挖中央部分的土方。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大,而且地下室底板设计有后浇带或可以留设施工缝的情况下。优缺点??

盆式开挖

岛式开挖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裂缝的形成过程。(169)

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好,温度上升少,内部温度上升高多,结果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面层产生拉应力,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期,混凝土降温以及多余水分蒸发等引起混凝土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导致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可能产生贯穿裂缝。

7.温度后浇带的设计构造及施工要求。(179)

设计构造:后浇带的构造有平接式、T字式、企口式等三种;宽度避免应力

集中,可取700~1000mm;当地上、地下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时,设计中应标明后浇带位置,并应贯穿地上和地下整个结构,但钢筋不应截断。

施工要求: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宜少于40d;在填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清除杂物及垃圾,并隔夜浇水润湿;填筑混凝土可采用浇筑混凝土、膨胀混凝土或无收缩水泥,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强度提高

5~10N/mm2,并保持不少于15d的潮湿养护。

8.地下室外墙抗渗的技术措施。(181)

①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0

②施工缝应根据墙厚采取企后式、踏步式或放置止水带,保证施工缝处止

水效果

③地下室外墙模板的穿墙螺栓应采用封闭式的,防止在孔的位置形成渗水

通道。

④外墙混凝土的建筑宜采用分层交圈的方式,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完

上层混凝土。

⑤墙板混凝土养护采用带模养护及养生膜养护法。

9.地下室墙板裂缝的控制方法。(181)

①运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作为设计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标号,减

少水化热,防止裂缝产生。

②增加墙体水平钢筋的数量或调整水平钢筋的配置,如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的配置方法。

③选择良好的混凝土级配,适量掺入磨细粉煤灰,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

量。

1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垂直运输体系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189)

①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特点:垂直运输的高度高、幅度大、垂直与水平

方向上能同时交叉立体作业。但是它一次性机械投资费用大,且受环境

影响大

②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施工电梯。特点:混凝土输送作业可连续进行,

输送效率高;占用场地小,现场文明;施工作业安全,受大风等环境影

响小。但设备投资更大,机械使用费高。

③塔式起重机+快速提升机+施工电梯。特点:高空水平运输困难,劳动量

大,机械化程度低。

11.塔式起重机按架设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并说明各自的特点。(190)

塔式起重机按架设方法分为:①非自行架设塔式起重机:依靠其他起重设备进行组装架设成整机的塔式起重机。②自行架设塔式起重机: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和机构能实现运输状态与工作状态相互转换的塔式起重机。

12.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锚固形式、竖向布置、锚固装置的组成以及附着距离要

求。(191-193)

锚固形式:塔身悬臂高度超过30~40m时,必须附着于建筑物并加以锚固,在装设第一道锚固后,塔身每增高14~20m应加设一道锚固装置。

竖向布置:从下到上依次是配重,下部塔架,爬升架及液压系统,旋转装置,操纵室、电气室,塔头。

锚固装置由锚固环、附着杆、固定耳板及连接销轴等附件组成。

附着距离即塔身中心线至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多为4.1m~6.5m,有时大至为10~15m。

13.混凝土布料机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196)

①泵车附装布料机。特点是机动灵活,转移工地方便,无需铺设水平和垂

直输送管道。

②移置式布料机。特点是构造简单,采用人力操纵,使用方便,制造容易

和造价便宜。

③自升式布料机。特点是布料杆为垂直向折臂,布料杆下空间较大,可避

免布料机与竖向钢筋、施工机具碰撞,使用更为方便.

14.混凝土泵的配管设计和泵送施工中的要点。(197)

配管设计:应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管线应便于装拆、维修、

排除故障和清洗;可根据骨料粒径、输出量和输送距离、混凝土泵型号等选择输送管。(197书上还有些,感觉没必要,不确定。。。。。)

泵送施工:混凝土泵启动后,先泵送适量水进行湿润,再泵送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进行润滑。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快,宜使活塞以最大行程进行泵送。当出现泵送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振动明显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泵送。泵送完毕,应及时清洗混凝土泵和输送管。

15.爬升模板的优点及有爬架爬模的爬升原理。(198)

优点:施工时模板不需拆装,可减少起重机的吊运工作量;模板可分片或整体自行爬升,具有滑模的优点;经济效益较好;大风对其施工影响小,工作安全可靠;施工精度较高;可有效缩短结构施工周期。

爬升原理:爬架和模板相互交替作支承,由爬升设备分别带动它们逐层向上爬升,以完成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浇筑。

16.滑升模板的施工特点及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200)

施工特点:要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底部,沿着构件的四周组装滑升模板,随着往模板内不停地浇筑混凝土,利用液压设施让模板沿埋在混凝土构件中的支撑杆向上滑行。

注意事项:

①混凝土坍落度要综合考虑滑升速度和混凝土垂直运输方式

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2h左右,终凝时间视工程需要而定,一般为

4~6h。当气温高时宜掺入缓凝剂。

③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分层均匀对称交圈浇筑,每一浇筑层的表面应在同一

水平面上,并且应有计划地变换浇筑方向保证模板各处的摩阻力相近,

防止模板产生扭转和结构倾斜。分层浇筑厚度不宜大于200mm。

④混凝土应有合适的出模强度。

17.混合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213)

施工流程:基础顶面抄平、放线→立皮数杆→砌筑第一层墙体(包括安装过梁等预制构件)→吊装或浇筑楼板→砌筑第二层墙体→吊装或浇筑屋面板。

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楼板为预制楼板时,在预制楼板吊装前应先浇筑圈梁,再进行板底找平,然后进行楼板安装;如果楼板为现浇板,通常圈梁与楼板同时整体浇筑。在各层结构施工时,水、电、暖等工种应穿插配合进行,砌墙及混凝土浇筑时均应防止遗漏预留孔洞及预埋管线、埋线等工作,并为管线及设备安装工作提供必要的时间及工作面。

18.单层工业厂房中“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的吊装流程和各自的优缺

点。(233)

分件吊装法:

流程:第一次开行,吊装全部柱子,经校正及最后固定,即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第二次开行,吊装全部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第三次开行,依次按节间吊装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及屋面支撑等。

优点:吊装速度快;结构可以分批供应,现场平面布置比较简单;能给构件校正、接头焊接、灌注混凝土、养护提供充分的时间。

缺点:不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

综合吊装法:

流程:先吊装4-6根柱子,并加以校正和最后固定,随后吊装此节间的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和屋面板等构件。一个节间的全部构件吊装完成后,起重机移至下一节间进行吊装,直至整个厂房结构吊装完毕。

优点:开机路线短,停机点少;各工种可以进行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有利于缩短工期。

缺点:吊装效率低;对起重机性能要求高;构件供应和平面布置复杂;构件的校正、最后固定时间紧迫。

19.钢结构网架有哪几种安装方法。(239)

高空散装法,分条(分块)安装法,高空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整体顶升法,折叠展开安装法。

20.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施工中,核心筒和外框结构的施工顺序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250)

①核心筒和外框结构同时施工。特点:工艺施工简单,但核心筒和外框无

法形成合理的施工流水,存在互等工期的情况,工期会比较长。

②核心筒先于外框结构施工。特点:可以解决多工序交叉作业问题,多道

工序可以同时施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提供多个施工作业面,有

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核心筒先行可以有效减少竖向差异沉降,降低结构

的次生内力。

21.超高层结构的加强层桁架主要包括哪几种,并说明加强层桁架的施工流程及

杆件安装的原则。(270-271)

包括伸臂桁架和带状桁架,其中伸臂桁架还包括筒内劲性伸臂桁架、筒外外挑伸臂桁架。

施工流程:核心筒内劲性伸臂桁架安装→外围组合框架柱安装→筒外外挑伸臂桁架安装→带状桁架安装。

杆件安装原则:先安装刚度大的杆件,后安装刚度小的杆件。

22.超高层结构为减小核心筒与外框架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引起的附加应力,核

心筒筒外挑伸臂桁架可采用何种节点构造和安装措施。(272)

节点构造采用扩大孔和销轴的组合节点形式,使之成为可变机构,能产生微小转动从而减小附加应力。

安装措施方面采取二次终固工艺,即待第二层外挑伸臂桁架初步固定后,首层外挑伸臂桁架再进行终固。待第三层外挑伸臂桁架初步固定后,第二层外挑伸臂桁架再进行终固,以此类推,顶部的外挑伸臂桁架在沉降变形稳定后再进行终固。

23.巨型天线桅杆的“套筒法”施工工艺。(274)

先将塔吊附着于结构核心筒中,利用塔吊安装首节天线桅杆结构,在首节天线桅杆结构中安装液压千斤顶,利用千斤顶提升其余段天线桅杆结构。

24.超高层结构施工用耐超高压泵管的特点。(280)

①泵送管道壁厚较大,壁厚为9.5mm以上,保障了管道的抗爆能力。

②管道间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及螺杆才能承受过大的纵向拉力,保证了接

头处的连接可靠。

③选用了带骨架的混凝土密封圈,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在22MPa的高压下从

管夹间隙中挤出,确保密封长久可靠。

④适当的输送管径,输送管径越小则输送阻力越大,但管径过大的输送管

抗爆能力差,且混凝土在管道内流速慢、停留时间长,影响了混凝土性

能。

25.超高层结构混凝土泵送时垂直管和水平管的布置原则。(280-281)

垂直管的布置原则:

①设置A、B两路泵管,出现堵管、漏浆时可采取备用管道泵送。

②泵管采用U型卡箍固定在剪力墙上。

③垂直泵管的平面位置应避开所有井道、管道井,并选择楼板结构较简单

且紧靠剪力墙的部位。

④为减少楼梯梯段板上的开洞面积,泵管竖向布置时,将泵管接头和U型

卡箍的位置与梯段板的标高错开。

⑤布置垂直泵管时,每隔6层左右设置一对500mm长的快拆管。

⑥为减少首层垂直泵管底部管通的压力,需在楼层内设置缓冲段。

水平管的布置原则:

①为减少垂直泵管内混凝土对泵的反压力,通常采取增设一定数量弯管的

方式。

②水平泵管从泵车停靠处通过裙房地下室顶板接至主楼核心筒内,水平管

的中心标高与泵的出料口中心标高持平。

③水平泵管采用U型卡箍固定在地下室顶板上。

④在泵车出口部位设置液压截止阀,用于在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中对泵车

进行维修及组织泵管内混凝土回流。

26.混凝土高程泵送中发生堵管、混凝土供应中断、机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282-283)

堵管:首先采用正反泵点动及人工敲打堵管部位,若无法解决,即需要拆卸泵管进行清理,拆卸泵管前,先关闭液压截止阀,泄压后将堵管的泵管拆下,清除堵管中的混凝土,接好管道,开启液压截止阀再进行泵送。

供应中断:为防止泵管内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应每隔5min开一次泵。

供应中断超过一小时后,需用高压水将泵管中的混凝土泵出,待混凝土恢复供应后重新泵送。

机械故障处理:采用两套泵送系统,当一组出现故障时可切断该组,另一组仍维持50%的排量继续工作。若泵车出现无法工作的机械故障时,先关闭液压截止阀,防止混凝土倒流。然后对机械进行维修。若预计维修时间超过一小时,则必须对泵管进行清理,将管内混凝土清出,防止整套管路系统报废。

三、案例题(40分)

根据案例的已知条件,进行:

(1)计算起重量Q和起重高度H,并从表中选择适当的起重机把杆长度及相

应的起重半径R和把杆角度。(116-117)

(2)计算吊装屋面板时的最小杆长。(116-117)

(3)计算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59),并验算下卧层的地基强

度。(62)基础设计中涉及详细。

(4)咬合桩的初凝时间和咬合厚度计算。(145)

(5)高程控制的吊钢尺法(18)和全站仪配合弯管目镜法的高程计算(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