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 血液储存要求(包括7.1.2和10.1.2修改内容)

5 血液储存要求(包括7.1.2和10.1.2修改内容)

5  血液储存要求(包括7.1.2和10.1.2修改内容)
5  血液储存要求(包括7.1.2和10.1.2修改内容)

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4.1.7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存设备 storage device

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3.2 保存期 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人体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3.3 隔离 quara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信息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3.4 密闭系统 closed system

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离、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环境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3.5 开放系统 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3.6 冰冻血浆 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 血液储存设施

4.1 血液存放区

4.1.1 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4.1.2 血液存放区的空间应满足整洁、卫生和隔离的要求,具有防火、防盗、防鼠等安全设施。

4.1.3 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明光源。

4.1.4 血液存放区应分别设置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合格血液存放区和报废血液隔离存放区,标识清晰、明确。

4.1.5 血液和血液成分应储存于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

4.1.6 血液储存设备应有可视温度显示,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

4.1.7 监控血液储存设备的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有24 h连续温度监测电子记录。

4.2 血液储存温度的监控

4.2.1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人工监控时,应至少每4h监测记录温度1次。

4.2.2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时,应至少每日人工记录温度2

次,2次记录间隔8h以上。

4.2.3 血液储存设备的温度监控记录至少应保存到血液发出后1年,以保证可追溯性。

5 全血与去白细胞全血

5.1 全血

5.1.1 储存温度:2℃~6℃。

5.1.2 保存期:含ACD-B、CPD血液保存液的全血保存期为21 d;含CPDA-1(含腺嘌呤)血液保存液的全血保存期35 d。使用其他血液保存液时,按其说明书规定的保存期执行。

5.2 去白细胞全血

5.2.1 储存温度:2℃~6℃。

5.2.2 保存期:同5.1.2。

5.2.3 去白细胞全血应在血液采集后48 h内去除白细胞。

6 红细胞

6.1 浓缩红细胞

6.1.1 储存温度:2℃~6℃。

6.1.2 保存期:同5.1.2。

6.2 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

6.2.1 储存温度:2℃~6℃。

6.2.2 保存期:同5.1.2。

6.3 悬浮红细胞

6.3.1 储存温度:2℃~6℃。

6.3.2 保存期:红细胞保存液为ACD-B、CPD的悬浮红细胞保存期为21 d。红细胞保存液为CPDA-l或MAP的悬浮红细胞保存期为35 d。红细胞保存液为0.9%氯化钠溶液的悬浮红细胞保存期为24 h。使用其他血液保存液时,按其说明书规定的保存期执行。

6.4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6.4.1 储存温度:2℃~6℃。

6.4.2 保存期:同6.3.2。

6.5 洗涤红细胞

6.5.1 储存温度:2℃~6℃。

6.5.2 保存期:添加液为0. 9%氯化钠溶液的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为24 h。在密闭系统中洗涤且最后以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与洗涤前的红细胞悬液相同。

6.6 冰冻红细胞

6.6.1 储存温度:含2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在-120℃以下储存,含4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在-65℃以下储存。

6.6.2 保存期:自采血之日起10年。

6.7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6.7.1 储存温度:2℃~6℃。

6.7.2 保存期:添加液为0. 9%氯化钠溶液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期为24 h。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在保存期内宜尽早使用。

6.8 保存期特殊情况

红细胞成分分离时,若密闭系统变为开放系统,保存期24 h,且宜尽早使用。采集血液的血袋[单(多)联塑料血袋]在采集血液后,其有效期与所储存的血液相同。

7 血小板

7.1 浓缩血小板

7.1.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

7.1.2 保存期:储存于普通血袋时保存期24h。储存于血小板专用血袋时保存期5d,或按照血小板专用血袋说明书执行。

当密闭系统变为开放系统,保存期6h,且不超过原保存期。

当数个浓缩血小板汇集到同一个血袋成混合浓缩血小板,须保持可追溯性,开放系统汇集后保存期6h,且不超过原最短保存期。密闭系统汇集后储存于血小板专用血袋,保存期5d(或按照血小板专用血袋说明书执行),且不超过原最短保存期。

当无专用血小板保存设备进行持续轻缓振摇时,保存期24h,且不超过原保存期。

7.2 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

7.2.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

7.2.2 保存期:同7.1.2。

7.3 单采血小板

7.3.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井持续轻缓振摇。

7.3.2 保存期:同7.1.2。

7.4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7.4.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

7.4.2 保存期:同7.1.2。

7.5 少血浆血小板

7.5.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

7.5.2 保存期:保存期24 h。

7.6 洗涤血小板

7.6.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

7.6.2 保存期:悬浮于0. 9%氯化钠溶液后保存期24 h。

8 粒细胞

8.1 储存温度:20℃~24℃。

8.2 保存期:保存期24 h,应辐照后使用,且宜尽早使用。

9 血浆

9.1 新鲜冰冻血浆

9.1.2 保存期:自血液采集之日起1年。

9.1.3 解冻后2℃~6℃保存、应24 h内输注。

9.2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9.2.1 储存温度:低于-18℃。

9.2.2 保存期:同9.1.2。

9.2.3 解冻后2℃~6℃保存、应24 h内输注。

9.3 冰冻血浆

9.3.1 储存温度:低于-18℃。

9.3.2 保存期:自血液采集之日起4年。

9.3.3 解冻后2℃~6℃保存、应24 h内输注。

9.4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使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

9.4.1 储存温度:低于-18℃。

9.4.2 保存期:同9.1.2。

9.4.3 解冻后2℃~6℃保存、应24 h内输注。

9.5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使用亚甲蓝一光化学法灭活病毒)

9.5.1 储存温度:低于-18℃。

9.5.2 保存期:同9.3.2。

9.5.3 解冻后2℃~6℃保存、应24h内输注。

9.6 冷沉淀凝血因子

9.6.1 储存温度:低于-18℃。

9.6.2 保存期:自血液采集之日起1年。

9.6.3 解冻后宜尽早输注。解冻后2℃~6℃保存,应24 h内输注。解冻并在开放系统混合后应4h内输注。

10 辐照血

10.1 辐照全血或辐照红细胞成分

10.1.2保存期:全血和红细胞应在采集后14d内辐照,辐照后保存期14d,且不超过原保存期。

10.2 辐照血小板

10.2.1 储存条件:储存温度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

10.2.2 保存期:辐照后保存期同7.1.2,且不超过原保存期。

10.3 辐照粒细胞

10.3.1储存条件:20℃~24℃。

10.3.2 保存期:同8.2,且不超过原保存期。

血液储存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已合格入库血液成分的保存方法、保存条件及质量监控要求,确保血液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成分入库后、发出前的整个保存过程中。 3职责 3.1值班岗位人员执行; 3.2实验室负责人和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 4工作制度 4.1血液运输及入库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血液保存区域除本 科室人员外,非授权人员不得入内。 4.2值班岗位人员负责血液保存区域内安全,需做好防火、防盗、防水淹等工作。 4.3血液贮存设备不应做为它用,待检血液应单独存放,不能与合格血液成分混放。 4.4血液保存设备应运行可靠,温度均衡,有温度记录装置和报警装置。 4.5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检查贮血冰箱及温控系统报警装置是否正常。 4.6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4.7各种血液制品标准保存条件。 4.7.1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分别保存在 2?6 °C有明显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4.7.2新鲜或普通冰冻血浆保存于-25 C以下有明显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4.7.3冷沉淀存放于-30 C以下有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或冰柜内。 4.7.4血小板(机采)保存于22 ± 2 C的血小板专用振荡保存箱内。

4.8血液制品正常保存状态 4.8.1全血和红细胞悬液标识清楚,外观颜色正常,无溶血、凝块、气泡、渗漏 及冰冻等状况。 4.8.2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应呈冻实状态,标识清楚,外观颜色为淡黄色,包装完好。 4.8.3液态保存血小板标识清楚,外观呈淡黄色雾状、无凝集、无纤维蛋白析出和气泡,血袋无破损。 4.9冰箱温度每天记录四次冰箱温度,并随时观察冰箱情况。 4.10血液制品的存放 4.10.1按照不同储存要求将不同血型的全血和成分血分别在单独储血设备内存放,并对每一个储血设备进行明显标识。 4.10.2血液存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血液成分正常周转,保证血液质量并杜绝血液浪费。 4.10.3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应按时间次序竖直摆放在冰箱内的储血筐中,不得紧密堆积;值班人员每天应对储血架整理一次,便于发血时查找。 4.10.4冰冻血浆、冷沉淀应按血型整齐存放在专用低温储血冰箱或冰柜内。 4.10.5单采血小板应单层、整齐摆放在血小板专用振荡保存箱内,不得紧密堆积。 4.11库存血液配发原则 4.11.1值班人员每天应及时作废过期的配血记录,选择可供配血的血液记录时应遵循由旧到新的原则; 4.11.2血液发放时也应遵循由旧到新的原则,以确保库存血液得到合理周转,既为临床提供高质量血液,又避免血液浪费。 5 相关文件 5.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卫医发[2006]167号) 5.2《交叉配血管理程序》

输血科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制度

输血科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制度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振荡保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4次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存库存血液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10min或<200cfu/m3(培养皿90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12.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13.妥善保存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每年上交档案室保存至少十年。

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

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 就是否合格,血袋就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就是否清晰、内容就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 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 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与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0C保存,血浆与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0C振荡 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 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 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与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与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 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就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存库存血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10min或<200cfu/m3(培养皿90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与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12、做好报废血液与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13、妥善保存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每年上交档案室保存至少十年。 血液贮存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一、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根据血液贮存质量检测规范,做好各项记录。 二、输血科负责质控工作专职人员应每日定期检查各项相关检测记录,发现问题 时应及时向输血科主任报告,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有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与唐山市中心血站联系: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 (3)血袋有破损、漏血 (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红色(溶血) (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有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色 四、当血液保存期过期时应该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做好报废血液与医疗废物的处理 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五、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输血科2~6℃保存至少1d,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血液储存要求

WS 399-2012血液储存要求 .、八、- 刖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4.1.7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 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存设备storage device 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3.2 保存期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人体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3.3 隔离quara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域,置以 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信息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 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3.4 密闭系统closed system 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离、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环境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3.5 开放系统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3.6 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血液储存设施 4.1血液存放区 4.1.1 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4.1.2血液存放区的空间应满足整洁、卫生和隔离的要求,具有防火、防盗、防 鼠等安全设施。 4.1.3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明光源。 4.1.4血液存放区应分别设置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合格血液存放区和报废血 液隔离存放区,标识清晰、明确。 4.1.5血液和血液成分应储存于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 4.1.6血液储存设备应有可视温度显示,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 4.1.7监控血液储存设备的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 置,有24 h连续温度监测电子记录。

血液储存要求

W S399-2012血液储存要求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 常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储存设备storage device 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保存期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quara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密闭closed system 一次性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

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冰冻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在全血的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 血液储存设施 血液存放区 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血液存放区的空间应满足整洁、卫生和隔离的要求,具有防火、防盗、防鼠等安全设施。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源。 血液存放区应分别设置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合格血液存放区和报废血液隔离存放区,标识清晰、明确。 血液和血液成分应储存于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 血液储存设备应有可视温度显示,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 监控血液储存设备的自动温度管理系统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有24 h连续温度监测记录。 血液储存温度的监控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人工监控时,应至少每4h监测记录温度1次。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时,应至少每日人工记录温度2次,2次记录间隔8h以上。 血液储存设备的温度监控记录至少应保存到血液发出后1年,以保证可追溯性。 5 全血与去全血 全血 储存温度:2℃~6℃。

血液储存要求58401

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 日期:2013年5月27日 15:5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4.1.7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存设备 storage device 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3.2 保存期 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人体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3.3 隔离 quara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信息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3.4 密闭系统 closed system 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离、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环境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3.5 开放系统 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3.6 冰冻血浆 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 血液储存设施 4.1 血液存放区 4.1.1 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4.1.2 血液存放区的空间应满足整洁、卫生和隔离的要求,具有防火、防盗、防鼠等安全设施。 4.1.3 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明光源。

血液储存要求

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4.1.7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存设备 storage device 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3.2 保存期 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人体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3.3 隔离 quara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信息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3.4 密闭系统 closed system 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离、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环境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3.5 开放系统 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3.6 冰冻血浆 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 血液储存设施 4.1 血液存放区 4.1.1 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4.1.2 血液存放区的空间应满足整洁、卫生和隔离的要求,具有防火、防盗、防鼠等安全设施。 4.1.3 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明光源。 4.1.4 血液存放区应分别设置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合格血液存放区和报废血液隔离存放区,标识清晰、明确。 4.1.5 血液和血液成分应储存于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 4.1.6 血液储存设备应有可视温度显示,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 4.1.7 监控血液储存设备的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有24 h连续温度监测电子记录。 4.2 血液储存温度的监控 4.2.1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人工监控时,应至少每4h监测记录温度1次。 4.2.2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时,应至少每日人工记录温度2

18.0血液储存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已合格入库血液成分的保存方法、保存条件及质量监控要求,确保血液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成分入库后、发出前的整个保存过程中。 3 职责 3.1值班岗位人员执行; 3.2实验室负责人和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 4 工作制度 4.1血液运输及入库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血液保存区域除本科室人员外,非授权人员不得入内。 4.2 值班岗位人员负责血液保存区域内安全,需做好防火、防盗、防水淹等工作。 4.3血液贮存设备不应做为它用,待检血液应单独存放,不能与合格血液成分混放。 4.4血液保存设备应运行可靠,温度均衡,有温度记录装置和报警装置。 4.5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检查贮血冰箱及温控系统报警装置是否正常。 4.6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4.7各种血液制品标准保存条件。 4.7.1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分别保存在2~6℃有明显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4.7.2新鲜或普通冰冻血浆保存于-25℃以下有明显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内。 4.7.3冷沉淀存放于-30℃以下有标识的专用储血冰箱或冰柜内。 4.7.4血小板(机采)保存于22±2℃的血小板专用振荡保存箱内。 4.8血液制品正常保存状态 4.8.1全血和红细胞悬液标识清楚,外观颜色正常,无溶血、凝块、气泡、4.8.2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应呈冻实状态,标识清楚,外观颜色为淡黄色,包装完好。 4.8.3液态保存血小板标识清楚,外观呈淡黄色雾状、无凝集、无纤维蛋白析出和气泡,血袋无破损。 4.9 冰箱温度每天记录四次冰箱温度,并随时观察冰箱情况。 4.10血液制品的存放 4.10.1按照不同储存要求将不同血型的全血和成分血分别在单独储血设备内存放,并对每一个储血设备进行明显标识。 4.10.2血液存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血液成分正常周转,保证血液质量并杜绝血液浪费。 4.10.3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应按时间次序竖直摆放在冰箱内的储血筐中,不得紧密堆积;值班人员每天应对储血架整理一次,便于发血时查找。 4.10.4冰冻血浆、冷沉淀应按血型整齐存放在专用低温储血冰箱或冰柜内。 4.10.5单采血小板应单层、整齐摆放在血小板专用振荡保存箱内,不得紧密堆积。 4.11库存血液配发原则 4.11.1值班人员每天应及时作废过期的配血记录,选择可供配血的血液记录时应遵循由旧到新的原则; 4.11.2血液发放时也应遵循由旧到新的原则,以确保库存血液得到合理周转,既为临床提供高质量血液,又避免血液浪费。

血液储存要求58401

WS 399-2012血液储存要求 日期:2013年5月27日15:53 刖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4.1.7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款。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储存设备storage device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3.2 保存期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人体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3.3 隔离quara 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 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信息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3.4 密闭系统closed system 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离、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环境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3.5 开放系统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 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3.6 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血液储存设施 4.1血液存放区 4.1.1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4.1.3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明光源。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实用帖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在脊椎动物中,外周血一直被认为是侵害性较小、富有价值的检测样本。在许多生物样 本库中,由于血液样本的常规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简便、成本低且富含可利用成分和生物分子,因此是进行多种项目分析的理想实验材料。然鹅,科研僧们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发现获 得的血液样本RNA降解了。。。。额,这就很惆怅了。 所以呢,在样本采集、处理及储存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从根本上确保获得高质量的 RNA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进行RNA实验时血液样本如何进行收集与保存。 血液的组成 首先来熟悉一下血液的组成。 人类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 钾盐和钙盐等的混合物。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哺 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是无核的。

11^ 血浆和血清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 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不含游离的 Ca 2+ ,若向血浆中加入 ,血浆会发生再凝固。 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 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 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 游离的Ca 2+ ,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但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不加卿赛 mm BW. 血囲 其他有形咸分 但含有 血浆 有形成分

采血管的选择 采血管,大家都不陌生,去医院抽个血,一定会用到采血管,那么问题来鸟,这么多颜 色的采血管,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帽代 表的含义。 1. 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 2. 黑色头盖管(含有0.109mol/L 柠檬酸钠) 3. 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 ) 4. 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 5. 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 6. 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 7. 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 8.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 f l m ■ M M ■ ■ 机 ■ 忡-M M

输血科和血库基本要求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备案号:T/CSBT 中国输血协会团体标准 T/CSBT1—2018 医疗机构输血科和血库基本要求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and blood bank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本稿完成日期:)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输血协会发布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定义 (1) 4组织与管理 (1) 5功能与任务 (2) 6设置与要求 (2) 7业务管理 (4) 8质量管理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仪器设备 (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从201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华信医院、航天中心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济武、柴庆波、白连军、赵国华、李淑萍、曹绪梅、曹晓明、纪宏文、曹永彤、李志强、秦莉、刘凤华、刘燕明。

《血液储存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上海市血液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状况

《血液储存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上海市血液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状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ov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lood safety supervision at blood collection agencie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by using "Standards for blood storage"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blood storage safety supervision. Methods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s and retrospective study of blood stored Regulations in 9 blood banks and 301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from2008 to2015. Results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carried out 2574 times of bl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made a total of 12 blood safety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from2008 to2015,the punishment rate was 0.47%.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 emphasize on the use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blood safety supervision & Suitable of

血液储存要求

血液储存要求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力行、孟忠华、钱开诚、衣梅、郭永建、王鸿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液的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203 常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WS/T 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储存设备 storage device 用于血液储存的仪器或装置。 保存期 storage period 血液在适宜条件下适合输注的最长储存期限。 quarantine 将不合格、待检、质检、报废等血液与合格血液区分,并储存于特定区域,置以清晰的提示标识(计算机和实物),杜绝实物与实物之间、实物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混淆。 密闭 closed system

一次性血袋系统,其内容物在、分装等处置过程中与系统外部完全阻隔。无菌导管连接仪将数个密闭系统经无菌高频热合成新的系统,并经检查连接无误后,该新的系统仍为密闭系统。 open system 密闭系统在血液分离等处置过程中被开放、暴露于局部100级洁净度的环境后再行密闭的一次性塑料血袋系统。 冰冻 frozen plasma 采用物理的在全血的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 4 血液储存设施 血液存放区 血液存放区连续储存血液≥24 h时,应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备。 血液存放区的空间应满足整洁、卫生和隔离的要求,具有防火、防盗、防鼠等安全设施。 血液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照源。 血液存放区应分别设置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合格血液存放区和报废血液隔离存放区,标识清晰、明确。 血液和血液成分应储存于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 血液储存设备应有可视温度显示,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 监控血液储存设备的自动温度管理系统应有温度超限声、光报警装置,有24 h 连续温度监测记录。 血液储存温度的监控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人工监控时,应至少每4h监测记录温度1次。 血液储存设备使用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时,应至少每日人工记录温度2次,2次记录间隔8h以上。

血液的保存与运输

血液的保存及运输 血液的保存及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血液储存要求6月1日起实施 血液运输要求6月1日起实施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7月1日起实施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4℃只能保存红细胞,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 血液的保存 ●血液保存温度一般在2-8°C ●血液保存温度在8°C 以上时,有可能在采血过程中由于疏忽进入血液的细菌会繁 殖到一定程度,从而导致输血出现致命的危险。2-8°C可以将血液中细菌的生长抑制在最小程度。 ●2°C下限同样重要:红细胞对冰冻非常敏感,如果被冰冻,红细胞会破坏,发生溶 血,从而导致致命的危险。 血液的保存(血站、储血点) 按A、B、O、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品种保存温度保存期 ● 1.浓缩红细胞(CR 4±2C ACD: 21天 天CPD:28天 CPDA:35天 ● 2.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4±2°C 35天 ● 3.红细胞悬液(CRC3)4±2°C (同浓缩红细胞) ● 4 洗涤红细胞(WBC)4±2°C 24 小时内输注 ● 5.冰冻红细胞(FTRC)-80°C 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 6.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22±2°C 24 小时(普通袋) 或5天(专用袋制备) 7.机采血小板22±2°C 24 小时内输注 ●8.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22±2°C 24 小时内输注 ●9.新鲜液体血浆4±2°C 24小时内输注 ●10.新鲜冰冻血浆-20°C 一年 ●11.普通冰冻血浆-20°C 四年 ●12.冷沉淀-20°C 一年 ●13.全血4±2°C (同浓缩红细胞) ●14.准备推出冰冻血小板、冰冻红细胞 ●15.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0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和运输管理规定10

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过程中的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一、血液入库 1、、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具有上岗证,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仔细,头脑清晰。 2、血库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血液的库存状况,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库存血液的种类、数量和型别,以便合理安排和调整取血计划。 3、市中心血站送来或从市中心血站取回的血液及其制品,有专人负责接收入库。入库时双方应对照送(取)血单和入库单据,当面清点血液及其制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别是否相符。检查血液的血型、献血条码、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标签等内容是否完整、清楚、正确,并验证血袋有无破损渗漏,热合是否严密,经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入库。 4、将血液及其制品按品种、规格、血型及温度保存要求,放入专用储血冰箱、冰柜或特殊保存仪内储存,作好血液入库登记记录。 5、按采血时间、血型、血袋编号、血液种类及血量逐项输入微机系统中保存,以便进行质量追踪。 二、血液储存 1、所有血液及其制品必须在30分钟内登记入库完毕,入库前再核对一次送(取)血单、献血条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采血日期、血液的外观、内外包装等。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贮存。 2、分类储存:合格成分血液分品种或规格存放于2-6℃冰箱中,按血型、日期存放于冰箱的不同层次,合格血浆应分品种、血型、日期存放于-20℃低温冰箱内。 2.1、全血及成分血液贮存于2-6℃的专用储血冰箱中; 2.2、血小板贮存在专用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 2.3、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血浆贮存在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内; 2.4、冷沉淀凝血因子贮存温度为-20℃以下 以上贮血设备均应设有完好的高低温报警装置,温度记录或温度指示正常。

血液成分及保存

〃血液由哪些成份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 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的。 血浆中含有约91%一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 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它会自然凝固,此时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黄色液体就是血清。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一个成人大约有相当于体重8%的血液在全身各个部位循环,也就是说如果体重为60公斤的人约有4.8公斤的血液。血液的比重约为1.060,因此4.8公斤重的血液约为4.5公升。因此60公斤体重的人有约4.5公升,重约4.8公斤的血液。 做化验检查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血液标本,血清标本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标本多用于凝血、生化等方面的测定;全血则多用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选用什么样的血液标本不是患者需要记住的,应该由医生、护士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若要得到血浆可以这样做:无菌条件下,静脉采血,接收管中加适量抗凝剂如肝素钠等,离心(3000r.min-1,20min,4摄氏度),取上清液经0.22um微孔滤膜过滤,-20摄氏度保存备用。若要制备血清,则可以这样做:无菌条件下,静脉采血,37摄氏度恒温水浴促凝(时间足够长,2-4小时),离心 (3000r.min-1,20min,4摄氏度),取上清液经0.22u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透明、清亮、淡黄色、无沉淀、未溶血),-20摄氏度保存备用。然后取制备液上样跑液相。 〃造成溶血的原因:预防处理揩施: 血液受到剧烈震荡: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送血时不要巨烈震动;血液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严格观察储血冰箱温度,并详细记录; 血液被细菌污染:注意无菌操作,杜绝细菌污染。 过期血 一旦有溶血发生,立即取出单独存放并申请报废。

输血科血液保存、发放和报废制度

三、血液保存、发放和报废制度 (一)血液入库管理 1.全血、成分血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码或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血液逐袋验收合格并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取回后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保留取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二)血液保存管理 1.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贮存与贮血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竖立放置于蓝中或金属架上,并有明显的标识。血液的摆放要为冷空气的流通留有空间(不宜放置过于紧密)。家用冰箱不宜用于贮血。 2.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全血4±2℃(同浓缩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 悬浮红细胞4±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4±2℃保存期同浓缩红

细胞。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4±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4±2℃24小时内输注。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4±2℃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浓缩血小板(手工)22±2℃24小时(普通袋)或5天(轻振荡、专用袋制备)。 单采血小板同浓缩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20℃以下一年。 普通冰冻血浆-20℃以下四年或五年。 冷沉淀凝血因子-20℃以下一年。 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 3.贮血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 4.贮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每天按时记录。当温度自动控制记录或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5.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及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 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三)血液发放管理

血液入出库、储存、核对制度

沙坪坝区某医院血液入出库、核对、贮存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临床输血前血液的入库验收、出库、核对、储存保管相关内容;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质量,保证血液质量及血液成分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全院临床、医技科室。 3制度内容 3.1血库应根据本院血液制品实际使用情况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在重庆市中心血站血液制品供应正常的情况下,至少应储备各型悬浮红细胞各400ml, 当血库无储备血液制品时派专人持《检验科取血申请表》至市血站领取相关血液制品。 3.2血液制品由临床科室派专人(一般为护理人员)携带病历、《科室输血登记记录表》到检验科血库取血,取血人员和血库当班人员共同核对验收并在《血制品入出库记录本》(检验科保存)、《输血记录单》(病历保存)、《输血登记记录表》(科室保存)签字确认,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 血液的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 3.3未及时输注的血液制品,检验科应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3.4配血成功后,由用血科室派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3.5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供血者血袋条码与受血者《输血记录单》上粘贴的供血者条码是否一致、血制品有效期及外观是否合格,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准确无误时,在《输血记录单》和《血制品入出库记录本》上写上发血时间,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发出。 3.6检查血制品外观,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7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并将供血者编号和受血者信息记录在《血制品入出库记录本》上。 3.8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原则上出血库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 3.9冰冻血浆由血库负责解冻,解冻前由临床用血科室在血库《血制品出库记录本》签字确认后,血库才实施解冻;解冻完毕后,立即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取用。

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和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管理制度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过程中的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一、血液入库 1、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具有上岗证,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仔细,头脑清晰。 2、血液管理人员应严格掌握血液的库存状况,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库存血液的种类、数量和型别,以便合理安排和调整取血计划。 3、市中心血站送来或从市中心血站取回的血液及其制品,有专人负责接收入库。入库时双方应对照送(取)血单和入库单据,当面清点血液及其制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别是否相符。检查血液的血型、献血条码、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标签等内容是否完整、清楚、正确,并验证血袋有无破损渗漏,热合是否严密,经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入库。 4、将血液及其制品按品种、规格、血型及温度保存要求,放入专用储血冰箱、冰柜或特殊保存仪内储存,作好

血液入库登记记录。 5、按采血时间、血型、血袋编号、血液种类及血量逐项输入微机系统中保存,以便进行质量追踪。 二、血液储存 1、所有血液及其制品必须在30分钟内登记入库完毕,入库前再核对一次送(取)血单、献血条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采血日期、血液的外观、内外包装等。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贮存。 2、分类储存:合格成分血液分品种或规格存放于2-6℃冰箱中,按血型、日期存放于冰箱的不同层次,合格血浆应分品种、血型、日期存放于-20℃低温冰箱内。 2.1、全血及成分血液贮存于2-6℃的专用储血冰箱中; 2.2、血小板贮存在专用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 2.3、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血浆贮存在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内; 2.4、冷沉淀凝血因子贮存温度为-20℃以下 以上贮血设备均应设有完好的高低温报警装置,温度记录或温度指示正常。 3、正确存放:按采血日期将血液及其成分制品依次放于冰箱框架内,不得挤压,标签向外,不得靠冰箱壁和门存放,血液存放后防止不必要的开启冰箱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