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

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

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
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等有关规定,为有效地指导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工程施工,规范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目的,特编制《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施工设计》。

第二节设计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4、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国家部委及重庆市有关矿井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定;

5、《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6、《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建设管理的通知》(渝经煤管…2008?83号);

7、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实测资料。

第三节设计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等国家强制性标准,结合矿井现有生产系统、安全避险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矿井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通过井下安全避险系统施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增强矿井防灾能力。

二、根据国家、市、区有关规定,结合矿井现有安全生产系统,按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兼顾长远的原则进行设计。

三、尽可能地做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目的。

第二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述

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福公司)前身为永川县永福煤矿,始建于1904年,1906年投产,1952年由永川县接管为国营企业,1994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kt/a,核定生产能力90kt/a。2010年10月18日取得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000002009041130020101,有效期2010年10月18至2013年08月31日。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205001180512,有效期自2007年06月29日至2015年12月31日。安全生产许可证号:(渝)MK安许证字[2008]803041,有效期自2008年6月24日至2011 年6月23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500383000013028,企业法人代表凌浩源,矿长:冯启忠,持有效的矿长资格证及矿长安全资格证。矿井证件合法有效,具有采矿申请人的一般资质条件。

永福公司位于永川城的西南,行政区划属永川区永荣镇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50″,北纬29°17′03″。矿井井口坐标:X=3244140, Y=35565505, Z=+377.00。距永川城的直线距离约30km,位于永(川)荣(昌)县际公路边,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臵图1。

图 1 矿区交通位臵

第二节矿井地质特征

一、矿区范围

矿区走向长1430~2570m,倾斜宽4875~5675m,井田面积9.1km2,开采标高:-200m~+600m,矿区开采范围由30个拐点顺序连线圈定构成,矿井开采三叠系须家河组第五段内的大龙煤层。

二、地貌特征及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新店子背斜南段倾伏端南东翼,属构造剥蚀、侵蚀的丘陵地貌。区内地势南东高、南西低,起伏不大。最高点位于矿区南东侧山顶,

标高约+690.14m,最低处在矿区南西侧一带,标高+324.0m,相对高差342.3m。地表以顺向坡为主,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矿区构造体系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东褶皱东南段之新店子背斜南段倾伏端南东翼,地层产状:203°~230°∠7°~11°,矿区地表发育F1、F6、F10大断层。井下偶见落差小于0.5m的小断层。

根据《永荣煤田杨梅沟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及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开采有关资料分析,该区断层大部分为走向略为斜交的逆断层,少数是横向逆断层。主要有F1、F6、F10断层。现叙述如下:

F1逆断层:为新店子背斜主干断裂,几乎贯穿整个背斜,断层北起月琴坝,南经四合厂、凉水井进入井田边缘,全长约20km,井田内长约6.5km,F1断层为井田西北的自然边界,上盘为韦家沟井田,下盘则属本井田。断层走向为N52°~80°E,倾向北西,倾角43°,为逆断层,落差在井田内东大西小,一般约40~70m。

F10逆断层:是F1断层的分支,起于炭水湾,经牛罗桥入石桥坝勘探区,全长约3km。断层走向N50~70°E,倾向北西,倾角36°,断层性质为逆断层,落差35~120m。

F6逆断层:出现在井田中部,为区内影响开采最大的一个断层。全长约4km,断层走向为N69°E,倾向南东,倾角37°,断层性质为逆断层,落差东大西小,约200m左右,水平断距约1000m,断层走向南消失较快。

综上所述,矿井地质构造属复杂类型。

三、矿区水系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属长江水系,冲沟较发育,冲沟纵坡度23.15%,切割深度5~16m。大气降水排泄条件较好。区内地表南西侧发育杨梅沟小溪,平时流量5.582~16.338L/s,平均10.96L/s。南东侧分布一个堰塘,面积5650m2,蓄水量1.98万m3。分布一个泉井,流量0.1L/s。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337.0m,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295.0m。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

区域为一构造剥蚀的浅切割低山丘陵地貌,地表南西侧发育杨梅沟小溪,2006年12月6日测水流25m2/h,平时流量5.582~16.338L/s,平均10.96L/s。南东侧分布一个堰塘,面积5650m2,蓄水量1.98万m3,位于自流井组泥岩地层上。分布一个泉井,流量0.14L/s,位于自流井组地层上,还发育有数条季节性冲沟。矿井处于新店子背斜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迳流区,区内地下水从北东向南西向迳流,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337.0m。矿井补给区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途径为裂隙。砂岩地下水以层间裂隙的形式赋集于砂岩裂隙中,由于含水层出露面积小,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须家河组六段发育泉井2个,总流量0.069L/s,单位涌水量q=0.043L/s.m,须家河组四段发育泉井6个,总流量0.42L/s,单位涌水量q=0.0889L/s.m,须家河组二段发育泉井31个,总流量4.2L/s,单位涌水量q=0.027L/s.m,含水层富水性弱。区域内的断层为压扭性的逆断层,富水性弱不导水。因此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矿区含、隔水层

区内主要含水层为须家河组六段和须家河组四段及二段砂岩,属裂隙含水层,含水性弱。隔水层则为侏罗系巨厚的紫红色泥质岩层及须家河组五段、三段及一段泥岩层。

(1)含水层

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

下距泡炭煤层14.0m,为中~粗粒砂岩,矿区内未出露,含砂岩裂隙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043L/s.m,地表未发现泉井,该含水层富水性弱。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水。

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

上距大龙煤层11.0m,为中~粗粒砂岩组成,矿区内未出露,属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0889L/s.m。地表无泉井出露,属富水性弱的含

水层。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水。

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

为中~粗粒砂岩组成,属裂隙含水层,矿区内未出露,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027L/s.m,地表无泉井出露。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钙、镁水。

(2)隔水层

除上述村个弱含水层外,本区其余岩层均为以泥质岩层夹少量砂岩的岩层,均属隔水层及相对隔水层。

3、断层富水性及导水性

矿区发育三条F1、F6、F10逆断层。据勘探报告,不含水,不导水。井下采区揭穿时有少量淋水,现有滴水。在井下揭露小断层时一般无水或初期有小的淋水,嗣后枯竭。砂岩浅部裂隙较发育。

4、老空(窑)水

矿井始建于1904年,1906年投产,经过近100余年的开采,+150m以上煤层已基本采空,煤层现采空区面积 2.074Km2。由于矿井水随采随排,老空区内尚未积聚老空水。

5、河流及地表水体

区内分布一条杨梅沟小溪,流量5.582~16.338L/s,平均10.96L/s。还发育数条季节性冲沟。在矿区南东侧分布一个堰塘,面积约5650m2,积水量约1.98m3,还发育一个泉井,据2006年12月6日观测,流量0.14L/s,位于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泥岩地层上,对矿井无充水影响。

6、钻孔导水

矿井采区揭穿钻孔情况表明,封孔质量较好,不导水。

7、矿区水文地质主要特征

由前所述矿区属于裂隙充水矿床。充水含水层为须家河组第六段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水层的地下水通过采空塌陷裂隙进入采区补

给矿井成为矿井的充水方式。因含水层裸露,与大气降水有直接水力联系,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q<0.1L/s.m,地表无泉井出露。断层为压扭性的逆断层,富水性弱,不导水,井下揭穿断层时只有少量淋水。据调查相邻煤矿正在开采,存在采空区,不存在老空(窑)水。所以矿井为裂隙充水矿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8、矿井涌水量

矿井现在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75m3/h。

四、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性和地温、地压

1、瓦斯

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渝煤监管[2011]39号文《关于永川区煤矿2010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永福公司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6.4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63m3/min。

矿井近几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测定的矿井瓦斯涌出量见1-2-4:

表1-2-4 矿井历年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2、煤尘爆炸危险性、自燃倾向性

据2011年1月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对该矿煤层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鉴定可知:该矿大龙煤层具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属于Ⅰ类,容易自燃煤层。

3、地温:井田内地温梯度值介于1.3~2.3之间,矿井年平均气温值

18.2?,取平均地温梯度最大值2.3计算,该矿最低开采标高+20m时温度为26.94?,无热害显现,但要加强通风管理。

4、地压:矿井开采最低标高+20m,开采深度介于400m左右,开采时应考虑岩石自重应力作用,矿区内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

五、气象与地震

气象:本区属大陆性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多雨。最高气温达43.8?(2006年7月23日),最低-2.9?(1958年2月27日),年平均气温18.2?。每年降雨多集中在6~9月,最大降雨量1536.4mm(1962年),年平均降雨量1321.2mm。年蒸发量平均为1129mm,最高为1427mm(1961年),最低为873.2mm(1982年)。最大风力可达9级,风速14~18m/s。

地震: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六、矿区地层

本区地层划分属于扬子区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最新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

1、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共分三段

(1)大安寨段(J1-2z3)

为暗紫、绿灰、紫红色钙质泥岩,含钙质团块,并夹薄层泥灰岩,含少量瓣鳃类化石,厚36~50m,一般41m。

(2)马鞍山段(J1-2z2)

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少量钙质细粒砂岩,底部为深灰色泥岩,富含介形虫及鱼鳞化石,厚154~165m,一般160m。

2、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

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杂色泥岩,具灰绿色斑点及鲕状结构。中下部夹灰色细~中粒砂岩,厚83~116m,一般90m,与下伏三叠系须家

河组煤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3、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

本组地层按其岩性组合共分六段,由下往上一、三、五为砂泥岩含煤段,但只有第五段含可采煤层,二、四、六为中、粗粒砂岩段。总厚约560m。本区煤层赋存于第五段,其上、下分别为六段和四段地层。

(1)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

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粗粒岩长石石英砂岩,中下部夹薄层灰色砂质

泥岩。厚45m。

(2)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

为上煤组,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组成,含煤或煤线6~16层。本段地层平均厚65m。

(3)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

灰及浅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具斜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夹少量细~粉砂岩。本段总厚81m。

(4)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

深灰色、黑灰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煤线,厚34m。

(5)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

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厚250m。

(6)须家河组第一段(T3xj1)

深灰、黑灰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含煤1~4层。。地层厚61m。

(7)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缺失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地层,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不详。

子红炉寒坡

邮亭泸州市

29°

00′105°30′29°

20′双河背斜山佛斜

斜治安古背荣昌

广顺永荣

峰高

路孔105°30′

吴家川四29°

40′

30°

00′三驱大足

峡玉龙永嘉白沙

朱杨

羊石盘

朱沱106°00′

29°00′

临江何埂山

背瓜

石门

山背

板桥永川双石

店斜背斜

双桥

三教

大安东29°20′龙门

江津铜罐驿斜背白市驿歌乐山

含谷106°00′西

水口油桥背

山斜大庙土桥五桂新胜

铜梁

安居

温背福禄

壁山河边塘

大路青木关29°40′沥

渭沱合川八塘

盐井

30°

00′

花果

永福公司含煤地层为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为上煤组,在本井田内该段地层含可采、局部可采、不可采煤层及煤线共16层,累计厚度:3.25米。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为大龙、泡炭及三连子煤层,全属于较稳定的临界开采的极薄煤层,累计厚度:1.45米,其余均为不可采。在可采煤层顶板邻近层中不可采煤层及煤线共计12层,累计平均厚度1.8米。各煤层厚度及层间距见表1-2-1:

表1-2―1 煤层厚度及层间距统计表

2、煤质

(1)大龙煤层呈黑色或黑灰色、弱玻璃光泽、硬度系数f=1-1.5、节理不甚发育,参差状断口

(2)主要煤层的化学性质

根据原《四川省永荣煤田杨梅沟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矿井各主要煤层的化学性质详见表1-2-3:

表1-2-3 各煤层煤质成果表

备注:其余不可采煤层及煤线质量指标参照大龙煤层质量指标。

(3)煤类

大龙煤层属低灰、中硫、特高热值1/3焦煤。

八、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储量

根据《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可知:井田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950kt (122b),其中大龙煤层691kt,泡炭煤层2259kt。

截止2010年底,矿井保有工业储量2774.5kt,扣除损失储量416.2kt,可采的储量实际为2358.3kt。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 kt/a。

3、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T= Z k/A〃K

式中: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Z k—矿井可采储量,kt: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kt/a;

K—储量备用系数,取1.5;

T= Z k/A〃K

=2358.3÷(60×1.5)

=26.2(年)

经计算,矿井尚可服务年限为26.2a。

第三节矿井生产系统

一、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主平硐:井口标坐标为X=3244142.073,Y=3556508.945,Z=+377.000m,井筒全长2463m,该平硐作为全矿井的主要进风、运输、排水、行人井筒,其净断面积4.7m2;三井平硐:井口坐标为X=3241830.384,Y=35565578.191,Z=+431.964m,井筒长345m。净断面积3.7m2,现为矿井第二进风井筒。

天顺明斜井:现用作矿井总回风井,倾角28°,井筒长度440米,井口坐标:X=3241771.041,Y=35565262.383,Z=+419.71m,其净断面积3.7m2。

+380m主提升暗斜井:矿井主提升道,用作进风,提升物料。巷道倾角24°,巷道长度685米。巷道净断面积:6.7m2。

+380m人行暗斜井:安装无极绳吊挂人车,用作行人、进风。巷道倾角24°,巷道长度682米。巷道净断面积:6.3m2。

+475m暗斜井:管线铺设、进风,巷道倾角24°,巷道长度475米,净断面积:3.7m2。

2、主要巷道布臵

+380主平硐揭穿三连子煤层后沿煤层布臵+380集中运输大巷并与三井平硐连通,大致在井田中央穿三连子煤层顶板分别布臵集中运输石门、主提升暗斜井、人行暗斜井,主提升暗斜井及人行暗斜井落平点标高为+105m,落平后通过石门揭穿大龙煤层,然后沿煤层向井田两翼布臵三水平(+105m)集中运输平巷,+475m暗斜井落平点标高为+210m,落平后通过石门揭穿大龙煤层,沿大龙煤层施工下山至+105m标高,与+105m东运输大巷联通,形成矿井主要进风系统。在+105水平井田东、西两翼分别沿煤层布臵采区提升下山、回风行人下山及两翼回风平巷,与二水平总回风上山贯通,通过

石门与天顺总回风下山连通,构成矿井回风系统。

3、水平划分

矿井共为四个水平,分别为+380m水平、+210m水平、+105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105m水平下山盘区。

4、采区划分:

矿井为同一水平下山盘区式开采,在同一盘区内以井田东、西两翼各划分两个采区,采区内按80-100米划分阶段(工作面),每一采区每一阶段内分东西工作面。目前矿井布臵西采区第二阶段东西各一个工作面和东采区第二阶段西工作面,共计3个回采工作面,东西采区各2个掘进工作面及中间回风上山工作面,共计5个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提升运输系统

(1)矿井提升系统:主提升采用2JTB1.6×1.2-20双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为110KW,采用双钩串车混合提升方式,主提升道铺设22Kg/m 钢轨600轨距。采区提升采用JT(B)1.0×0.8A单筒绞车,配套电机功率55KW,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方式。

(2)矿井运输系统:主平硐采用ZK-7-600/250架线式电机车,采区巷道运输选用XK-2.5-600/48-KBT蓄电池电机车运输。集中运输大巷铺设22Kg/m钢轨600轨距,采用5T蓄电池机车运输。

(3)行人:+380平巷采用PRC12-6.3型平巷人车运送人员。暗斜井采用无极绳吊挂人车(猴儿车)运送人员。

2、矿井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

(2)矿井通风设备:主通风机型号:2台BD-Ⅱ-№16对旋轴流式主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2×75KW,铭牌风量60~15m3/s,风压:1000~6000Pa。

(3)矿井反风方式:电机反转反风。

(4)掘进工作面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BDJK№4.5,2×5.5kW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3、矿井排水系统

矿井为平硐暗斜井开拓,采用三级排水系统, +380主平硐以上采空区涌水直接通过+380大平巷水沟自然外排,井下+105 m下山采区排水至+105 m水平, +105m 、+210m水平布臵水泵房和水仓,利用水泵分级抽排直至+380主井平硐,经平硐自然流出地面。

4、矿井供电系统

(1)矿井电源:矿井双回路电源517和523回路均来自韦家沟35/6kV 降压站,该降压站的前方电源,分别从许家沟35kV枢纽站,通过许韦、许四、韦四35kV高压输电线路供电。而许家沟35kV枢纽站又与双河110/35kV 国网区域降压站相联,前方电源可靠。

(2)地面供电:永福配电所分别以224和211输向主平硐配电所和天顺配电所,并分别从主平硐和三井双回路巷井下供电,主平硐配电所和风机房配电所前方电源来自韦家沟35/6kV降压站不同母线,电压等级为6kV。地面供电的电压等级为6kV、0.4kV、220V。

(3)井下供电:井下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由主平硐配电所及天顺风井配电所经三井平硐引入井下三水平(+105m)中央变电所,入井电压等级为6kV。在三水平两翼分别设臵采区变配电所,双电源来自中央配电所,采区内的设备由采区变配电所供电,采区供电的电压等级为660V。

三、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1、采煤工作面:回采共布臵3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西采区第二阶段东西各一个工作面和东采区第二阶段西工作面,即西采区的377

2、3572工作面和东采区的3672采煤工作面。

2、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3、采煤工作面布臵:分别沿煤层走向布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采用沿空护巷无煤柱开采,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80-100m。

4、采煤工艺:采用风镐落煤、人工煤攉、工作面采用SGWD-17型刮板运机运输,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工作面运输巷采用XK-2.5-600/48-KBT蓄电池机车运输。

5、采煤作业制:采用二采一准的“三八”工作制,每昼夜一个正规循环,循环进度为2m,班进度为1m。

四、掘进

掘进布臵5个工作面,东西采区各2个掘进工作面及中间回风上山工作面,其中半煤岩巷4个,岩巷1个,掘进工作面采用放炮掘进,YT-24型气腿式凿岩机打眼,P-30B型耙斗装岩机装岩及人工装岩,锚杆或锚杆+锚喷支护。

第四节矿井主要自然灾害

永福公司属高瓦斯矿井,开采煤层具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属于Ⅰ类,容易自燃煤层。矿井地温梯度值介于1.3~2.3之间,矿井年平均气温值18.2?,取平均地温梯度最大值2.3计算,该矿最低开采标高+20m时温度为27.44?,无热害显现。矿井为裂隙充水矿床,目前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75m3/h,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因此,矿井主要自然灾害为顶板事故、火灾、煤层自然、瓦斯爆炸、以及由此引起的煤尘爆炸等。

第五节矿井安全系统

一、瓦斯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KJ90NA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心站安装在地面调度室,与永川区煤管局进行联网运行。井上下共设大分站2个,中分站5个,配备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O传感器、开停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56个,严格按照AQ1029-2007要求进行设计安装、传感器设臵、使用与维护。

二、井下人员管理系统

矿井安装KJ251A煤矿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中心站安装在地面调度室。分别在一水平主运大巷、人行副井、东西采区安装4个分站,所有采掘工作面和人员进出必经路口安设传输接口(读卡器),共计10个,设定560个识别卡(人员),具有传呼、紧急呼叫及紧急呼救等功能。井下人员管理系统严格按照AQ1048-2007要求进行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

三、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与提供采掘工作面风镐、风锤的集中压风动力系统兼容。由于矿井生产水平及生产采区距离地面超过3.5Km,因此,矿井集中压风设备安装在+210m水平,与现生产水平相隔两个报废水平,即+210m水平和+105m水平(上山盘区)。主压风机为2台20m3螺杆式空气压缩机(MLGF-20/8-132G),另有一台1台10m3(L10-7型空压机)。主压风管路通过人行副井至+105m车场,通过+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到达东西采区,经过采区进风下山进入采掘工作面,并在各采掘工作面规定位臵设臵压风自救装臵。主管路为φ150mm,集中运输大巷和采区下山及岩巷掘进工作面分管路为φ100mm,半煤岩巷及采煤工作面支管路为φ75mm。

四、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与矿井防尘系统兼容。在+210m水平设有定压防尘水仓,在天顺风井工业广场修建300m3水仓,水源均取自报废水平渗水,经过水质化验分析,达到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通过防尘主管、支管接至使用地点,防尘主管直径为DN100,支管直径为DN50,并在采掘工作面

和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安设供水阀门。

五、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安装SW-2000D煤矿通信联络系统,额定可安装80门电话,中心站设在地面调度室,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及主要机电硐室等安装电话,共计15个,具有转接、强插、监听、来电显示功能。

第三章永久式避险硐室概况

第一节井下位臵

永福公司设计建设的井下紧急避险硐室位于生产水平+105m水平中间人行下山落平点附近,距离+105m水平西采区560米,东采区700米,东西采区中间的回风行人下山120米。

紧急避险硐室在+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东巷开口,与+105m水平设备检修硐室贯穿,形成通风系统。+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和设备检修硐室均采用发碹支护,符合不燃性材料支护及阻燃的要求。硐室东西两翼、浅部及深部煤层均未开采,是+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保护煤柱,未受采动影响。附近有+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东巷、+105m水平西翼回风平巷、+105m水平水仓,以及二水平中间进风下山。

第二节地质情况

设计建设的紧急避险硐室在+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东巷开口,位于大龙煤层底板地质层位,岩性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硬度系数f=4-6,岩层稳定,无断层、大型裂隙等不良地质构造。属井田区域隔水层,距离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2)52.8米,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2)为区域含水层,属裂隙含水层,上距大龙煤层11.0m,为中-粗粒砂岩组成,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027L/s.m,地表无泉井出露,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水。

从矿井地质报告及附近巷道揭露地质资料分析,紧急避险硐室所在区域没有断层及大型节理等地质构造,无地应力异常,地温正常,周围是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保护煤柱,不受采动影响。

第三节对应的地面位臵

设计建设的紧急避险硐室对应地面位臵在三官堂一带,地表为浅丘地貌,标高约+390m,与井下垂深280-300米。地面没有高大建筑物及重要设施,一般是一楼一底砖混结构民房。南东有一条常年性小溪——杨梅沟小溪,蜿蜒流转于侏罗系自流井组地层之上,平时流量5.582~16.338L/s,平均10.96L/s。此外,地表无大的水体。

第四节硐室规格

设计建设的紧急避险硐室断面为半圆拱,长度17.0m,宽度3.0m,高度2.8m,面积51.0m2,体积126.3 m3。其中过渡室长度3.50m,宽度3.0m,高度2.8m,面积 10.5.0m2,体积26.3 m3。生存室长度13.50m,宽度3.0m,高度2.8m,面积 40.5.0m2,体积100.0 m3。

硐室采用发碹支护,水泥砂浆勾缝、抹面。密闭墙及门框采用混泥土浇筑,墙体厚度0.50m,强度不小于C30。门墙四周掏槽,深度不小于0.2m (见完整围岩)。紧急避险硐室底板比+10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东巷底板高出0.20m。

永福公司设计建设的井下紧急避险硐室按矿井生产能力15万吨/年,容量按避险人数70人建设,人均占有面积0.6 m2,符合每人不低于0.5 m2的要求。

第五节装修设计

紧急避险硐室密闭门框(墙)安设2根φ50mm金属管排气管、一根φ

50mm缆线管、一根φ50mm信号敲击管,并在底部安设1根φ50mm压风管、1根φ25mm一根进水(饮用)水管、1根φ50mm排水管。缆线管和信号敲击管进行严密封闭,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排气管生存室一端安装空气逆止阀,保证生存室内空气排出,而硐室外面空气不能进入。排水管排气管生存室一端安装逆止阀,保证生存室内水排出,而硐室外面的水不能进入。内侧密闭门框(墙)安装1根φ50mm金属管,并在生存室一端安装控制闸阀,交换过渡室和生存室之间空气,当不需要交换空气时,关闭控制闸阀。生存室另一端安装2根φ150mm金属管,在生存室一端安装控制闸阀。平时控制闸阀打开,保证正常通风;灾变时关闭控制闸阀,防止外部空气进入。

生存室内安装3排座椅,两帮在1.2m高度安装压风自救装臵,进门一侧一边安装供水施救系统饮用水龙头,下面安装排水管。一边安装井下人员管理系统传输接口、分站;通信联络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探头(包括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分站,紧急避险硐室外环境监测分站安装在紧急避险硐室内。

生存室另一侧一边设臵集便器(自带集便器,脚踏式打包),另一边设臵药品柜(包括急救箱、工具箱等)和食品柜,担架可放臵在座椅下。

紧急避险硐室采用矿用防爆日光灯照明,用白色粉刷墙壁及顶部。

第四章功能设置

第一节供氧方式

永福公司井下紧急避险硐室采用压风供氧方式,紧急避险硐室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并入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压风管路φ50mm,设有减压装臵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及防护带等,供风量出口压力控制在0.1-0.3兆帕,供风量不低于0.5m3/分钟.人,保证紧急避险硐室内始终处于不低于100帕

老河口检察院设计任务书

老河口市检察院项目设计任务书 老河口市检察院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目录 前言 项目概况 规划目标 总体要求 工作内容与深度 工程设计范围与成果其他说明后续服务与承诺

机关,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其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检察院的建设应着眼于整个城南新区区域,要从大区域及城市层面来规划,协调检察院与其他功能片区的关系,特别是与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群体的关系。 (2)生态性原则 检察院的建设必须依托城南新区良好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生态要素,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目标,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应与办公用房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依据功能划分相对独立设置;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分开建设;同一城区内距离较近、交通便捷的人民检察院之间,在确保满足各自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可集中建设或联合建设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提倡资源共享。 四、总体要求 1、检察院建筑应充分展现老河口市政务文化形象,并突出检察机关的法律权威形象,庄严大方,功能齐全的原则。 2,根据市政府要求,大楼打造成为城南新区地块上的标志性景观工程,成为湖北省基层检察院代表性的建筑物。建筑控制条件为:容积率≤2.5,建筑密度≤30%,建筑限高≤40米,绿地率≥35%,出入口方位为化工东路。

3、道路交通组织“畅达、安全、舒适”,外部道路注重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解决好内外部交通关系,便于瞬间、集中人流的疏散;内部道路设计合理,应考虑其特殊性质和用途,按照安全保密、因地制宜、卫生环保、有利工作、方便群众的原则。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效益。 5、按140人的人员编制进行设计,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的建设,应按照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建设、逐步改善的原则进行建设,做到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简朴庄重。根据适用单位的级别,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建设等级、面积指标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五、设计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老河口市检察院主体建筑设计和总平面规划设计。 (一)建设规模 规划用地面积约19.62亩(见用地范围图),总建筑面积15700平方米。地块位于城南新区中轴线西侧,与政治文化中心地带仅一路之距,区域优势明显。地形较狭长(环一路侧长约159米,化工东路侧约85米),地块设置2处出入口:1.基地机动车入口设置在化工东路,入口通过广场和通道与信访中心和办案区连接,方便实行信访接待服务以及干警日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李永龙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李永龙 发表时间:2020-04-09T13:20:18.83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作者:李永龙白伟峰 [导读] 公路勘察设计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现的主要依据,新时期发展下山区公路设计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摘要:公路勘察设计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现的主要依据,新时期发展下山区公路设计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应用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能够提高山区公路设计的整体水平。下面文章就对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勘察;勘察设计;山区公路;公路设计 引言 在进行公路设计时,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是一项难且复杂的工程。这主要是由于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要对复杂的山区进行相关的数据勘察。不过这些勘察数据受到外界的影响比较严重,这也给山区公路的设计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在山区公路施工时,带来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开展山区公路设计工作,新的公路勘察设计理念被逐渐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1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的相关概述 1.1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概念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是伴随着设计经验的不断总结、观念的更新以及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出现的,公路勘察指的是在线路勘察设计的过程中,在掌握和应用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前提情况下,将新理念融入设计的过程中,来让设计水平得到提升,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为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公路勘察新理念中例如:“和谐公路”、“美丽公路”等,在山区公路的设计中是具有较积极的引导性作用的。 1.2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第一,安全性原则。公路项目的安全性与很多人息息相关,因此,在公路勘察设计时一定要确保运营后行车的安全。在开展公路勘察设计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并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进行公路勘察设计时,如果发现一些勘察数据或者是勘察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应及时进行书面上报,并对存在问题的位置进行讨论并修正。第二,因地制宜原则。在进行公路勘察设计时,要确保设计方案因地制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对公路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熟悉公路周围的地形地貌,然后再科学合理的制定勘察设计方案。由于不同地域环境、地形、地貌等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勘察设计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若想确保公路建设施工质量,就必须详细的了解其周围的地形、地貌等,根据具体的环境特征开展设计工作。 2山区公路的特点 第一,地域性差异大。山区环境构成复杂,受气候、地质水文条件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易形成地域性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呈现出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地貌。通常气候条件因纬度的不同呈现差异,山区受地势影响会进一步形成小范围的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山体迎风面受冷空气影响,多有积雪、结冰情况。山区降雨量的不同对山体岩体、土体的稳定性也有影响,降雨量大的山区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均对公路的选线造成影响,如盘山公路会根据山体的走势、海拔变化,产生急弯、陡坡、转折的情况。第二,施工难度大。山区公路的施工难度大,除了盘山修路外,还可能需要挖掘穿山隧道、建设跨流桥梁以连接各段公路。岩体强度越大,山体凿挖难度越大。山区河流湍急,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一般采用斜拉桥、高桥等设计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另外,对于部分山区,大型的作业机器很难进入,安全防护措施很难实施,公路施工难度大。 3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3.1确定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公路网规划、项目功能性、与交通量等参数,此外,项目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也是重要的参考内容。如何处理好技术方案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拟定技术标准的重要举措。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一般在指标要求上较高,除了基本的道路功能性需求外还包括行车舒适性。与之相比,山区高速公路的技术指标更加重视道路的功能要求,提倡技术指标的均衡性。 3.2山区公路线形设计 山区公路的线形设计包括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横断面线形设计三大类。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山区公路的路线选择与山体的地形地貌。传统的山区公路路线选择是先定路线,后评估,这就造成选线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修改和调整,增加了设计定线的难度和后期地质处理的难度。为此要将地质评估放在前面,结合卫星技术、航拍技术等对待建地区进行有条件的实地勘察,尽可能地收集多样准确的地质资料,然后进行路线方案设计和比较,并确定备选方案。对备选方案中存在的潜在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和预防,并考虑预防措施的可行性和难度,最终确定公路路线。对有条件的路段,设置避险车道或者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的地理位置选择要遵循几点要求:第一,要选择在视线开阔的往来密集区,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牌。第二,设置在公路的直线结构或者曲线半径较小的结构内,方便司机驾驶和控制。第三,避险车道的宽度不小于8m,可以容纳至少两辆车。第四,要增加避险车道的阻力,采用阻力值较大的碎砾石、砾石进行铺设,防止车辆滑坡。 3.3路基防护及排水设计 为了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营,避免公路边坡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对路基填方边坡,根据填土高度分别选用植草或拱形骨架内植草等防护措施,坡脚设排水沟、急流槽的等排水设施;对挖方边坡,根据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采用植草、护面墙、柔性防护网等防护措施,边坡顶部、中部、底部分别设截水沟、平台截水沟、边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同时避免路面排放的污水直接进入农田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路线经过河流段,首先应注意避让,其次要采取综合排水、绿化等隔离措施,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3.4细部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山区公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在进行勘察设计时,要充分重视其细部设计,最大程度的保护自然环境,并使设计效果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在开展细部设计时,要对传统的山区公路设计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进行充分的考虑,借助新的设计理念,巧妙的避开损坏自然环境,在确保公路设计满足使用需求的条件下,更好地将其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使山区公路既有较高的质量,又有一定的美学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时,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农田的破坏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 3.5地质灾害分析与预防 考虑到省内公路过境山区段普遍呈现出高边坡、陡路堤的基本特点,在路线设计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线阶段,应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尽可能回避地质结构差、岩层节理发育成熟、岩石表面风化剥离严重的路段;恶性地质灾害路段应遵循“以填代挖”的设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 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分类 分类及代号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避难人数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 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硐室结构形式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硐室型号表示 避难硐室型号表示: DM / 1,临时缺省为3 96,单位为小时(h) 设计避难人数 L、临时避难硐室

数字审讯(讯问)系统方案

数字化审讯(讯问)室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规范方案要求 1、方案设计依据 2、方案设计原则 第三章、数字审讯(讯问)室建设内容及要求 1、装修 2、布线 3、灯光 4、空调 5、换气 6、审讯(讯问)桌椅、门 第四章、审讯(讯问)室建设方案 1、审讯(讯问)室布局 2、审讯室设备配备 3、指挥控制室(机房)布局 4、指挥室设备配备 5、审讯室布线说明 第五章、数字审讯(讯问)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数字审讯(讯问)视听终端 2、摄像机 3、拾音器

4、示证液晶电视 5、温湿度时钟显示屏 6、大屏液晶电视 7、紧急报警系统 第六章、审讯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前言

本方案模板的目的,是给数字审讯(讯问)室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个模板,作为一个借鉴,一个引导,分章节论述制定一个数字审讯(讯问)室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及配套设备的选用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 我们方案中对施工方面和辅助设备的描述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具体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第一章 概述 司法机关实行审讯(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司法机关适应新的形势,为提高犯罪侦查工作水平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司法机关审讯(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在犯罪侦查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司法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是提高犯罪侦查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 司法机关实行审讯(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有利于固定关键证据,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和诬告办案干警,也有利于通过再现审讯(讯问)过程,从中研究寻找新的案件突破口,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战案例加强对干警的培训。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有力地推动侦查谋略的研究与应用,有力地推动司法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在犯罪侦查工作中的应用,从而对整个犯罪侦查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浅析避险车道的设置

浅析避险车道的设置 浅析避险车道的设置张灿和单位:黑龙江正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避险车道是专 门为减慢失控车辆速度并使车辆安全停车的辅助车道。避险车道一般为上坡车道,表面为铺满沙石或松软砂砾的制动层。设置避险车道的原理是把失控车辆的动能 转化为重力势能和抵抗路面摩擦的能量,从而使车辆停下来。因此,制动层的目 的是增加大型车辆的滚动摩擦阻力,最终帮助车辆停下来,而且这种增加的滚动 摩擦力还能阻止大型车在停车后向后翻转。如果没有沙石或松软的砂砾层,避险 车道必须设计得更长或坡度更大。在特定情况下,避险车道也可以是平坡或下坡 车道。一、避险车道的类型国内避险车道可分为三种类型:重力型、沙堆型、 制动砂床型。重力型避险车道是靠陡峭的坡度使车辆减速的车道。重力型匝道是 平行于主线的上坡匝道,它一般是建立在旧路上的。长陡坡给驾驶人带来的是控 制车辆问题,不仅仅是使车辆停止,而且还不能让车辆进入避险车道后由于重力 返回主线,影响主线上其他车辆正常行驶。沙堆型避险车道是将松散、干燥的沙 子堆积在上坡的匝道上,靠重力及沙堆阻力来使车辆减速的车道。沙堆型避险车 道易受天气的影响(雨、雪影响沙堆的稳定性)。另外,高数值的减速度对驾驶人 及车辆造成的损伤较大。制动砂床型避险车道是由光滑的、粒径均匀的天然砂砾 铺设在路床上。制动砂床主要通过砂砾的滚动阻力使失控车辆减速或停止。它通 常建立在上坡上,因为上坡的重力分力可以增加它的减速效能。结合紧急避险车道的类型和坡度、材料可以组合成:上坡砂坑型、下坡砂坑型、平坡砂坑型和砂 堆型。目前,基本不太采用下坡和平坡类型的避险车道,因为它们的制动距离过长,避险车道线形长,工程造价过高,而且制动效果不好。我国较多采用的是上 坡重力型并结合制动材料减速,效果不错。二、避险车道的组成一条完善的避 险车道应由流出渐变段、引道、制动坡床、服务道路、强制减弱装置、救助设施 等组成。 (1)流出渐变段:设在避险车道与主线衔接的入口处,长度30~60m;流出渐变段的作用是从主线分离失控车辆,同时尽可能降低失控车辆从主线驶出的 车速。设置流出渐变段的路段,路基应相应加宽,当条件受限制时,可占用硬路 肩宽度。流出渐变段的平面线形应尽量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纵面线形应顺延主 线纵坡后变坡,或完全与主线纵坡一致。 (2)引道:指避险车道中,从主线分离出来的那部分道路,即流出渐变段与制动坡床或服务道路之间的道路。引道的形状 是一个楔型多边体,其路面结构与主线相同。引道的作用在于连接主线与制动坡床,使失控车辆在安全的前提下驶入制动坡床。 (3)制动坡床:使失控车辆能在安全的减速下平稳停车的一种路面结构,为松散材料的道路。制动坡床的宽度不小 于4.5m,坡床集料可选用碎砾石、砾石、砂或豆砾石。为了尽量减小坡床长度,一般选用豆砾石。 (4)服务道路:与制动坡床平行的供救援车辆行驶的道路,是连接引道的断头路,专供救援车辆救助失控车辆时使用。服务道路平、纵面线形与 制动坡床一致,宽度不小于4.5m,一般为3.5m—4.5m,路面结构与引道一致,也可以只作简易铺装,但一定要做硬化处理。 (5)强制减弱装置:设在避险车道的末端,制动坡床的顶部,使失控车辆强制减振。它是防撞、消能的设施。强 制减弱装置可用砂袋、废旧轮胎堆放,或在制动坡床的U形槽末端设置防撞砂桶。减弱装置的堆放厚度为0.6m~1.5m。 (6)救助设施:附属在避险车道上,救助失控车辆时必须或可能使用的一些设施,如救助锚栓、照明灯、救助电话等。三、避险车道的设置 1.设置原则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当平均纵坡为4%,纵 坡连续长度为3km;车辆组成中大、中型重车占50%以上,且载重车缺乏辅助制

家庭报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家庭报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2016年6月 目录 一.设计要求 传感器的简介 报警系统发展的背景 设计的目的、意义 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设计应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内容 设计原理 设计的相关技术 实物的简介 三.硬件电路的设计 主机电路设计 用户端传感器设计 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电源电路设计 四.软件设计 程序语言设计 报警装置的程序设计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一.设计要求 传感器的简介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换代,而且还可能建立新型工业,从而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微型化是建立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基础上的,已成功应用在硅器件上做成硅压力传感器。 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目前,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报警系统发展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加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也越来越好,于是大家就对住宅功能的要求有所提高,在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的同时,还想有更多的功能,更安全的环境。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经济发展得快,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贫富差距开始扩大,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盗窃,抢劫的案件也有所增加。这时,人们开始迫切需要一种能自动监控、自动报警的“电子保安”,对家庭安全进行保护。这样人们才既可以专心工作的,也可以避免损失。 早期的防盗报警器主要用于室内,随着报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在人们已研制出多种可用于室外做周界防范的报警器。如主动红外报警器、激光报警器、微波墙报警器、电场感应报警器、驻极体电缆报警器、泄漏电缆报器等等。它们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环境条件下采用,对防范场所的周界起报警探测作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报警器。近年来报警领域里的一项最大成果是数字视频报警器的研制成功,数字视频报警器是随着数字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式报警器,它集电视监视与报警技术于一体,具有监视、报警、复核和图像记录取证多种功能,是当前一种最为先进的报警器。例如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有极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安全警报等安全设备上得到广泛使用。大多数红外报警系统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它的功能也非常先进。包括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报警,也是本文研究的产品。 本设计的目的、意义 报警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家庭防盗,汽车安全防盗,企业内部安全保障,特别是金融行业等。一般传统式的报警器采用机械式的,如压电式报警器,当有入侵者将压力施加与压电传感器时,机械能在压电传感器中转化为电能,通过放大电路,

紧急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技术书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和避险系统的管理要求,决定在西翼轨道第五联络巷及第七联络巷设立两处可容纳10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得低于96h。根据《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说明书》要求,现将技术规格书和设备(货物)规格型号通知如下 第一节 避难硐室的结构 避难硐室结构 矿西翼第五联络巷永久避难硐室及第七联络巷永久避难硐室已完成 井巷施工,详见避难硐室图纸。 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加装手动阀门。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避难硐室的系统主要组成包括第一道防护密闭门、第一道防爆密闭墙、第二道密闭门、空气循环系统、压缩空气幕系统及其附属系统。 1、第一道防护密闭门 防护密闭门的设计遵循灵活、快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等原则。门体要求能够抵御瞬时1200℃高温、0.3MPa的爆炸冲击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门体的结构设计采用绕流和分流技术,防护密闭门上设

观察窗。 2、第一道防爆密闭墙 防爆密闭墙同样要求能够抵抗瞬时1200℃高温和0.3MPa的爆炸冲击波。通过采用C35强度的混凝土并配筋来实现要求。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5m,墙体设计施工成楔形,门前设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3、第二道密闭门 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4、空气幕及喷淋系统 空气幕及喷淋系统安装在两端防护密闭门处,目的是阻隔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和火源的进入。空气幕系统的动力采用高压空气,系统的启动与硐室密闭门相连动,使得在密闭门打开后,在门口形成气幕。 第二节 供氧系统 一、供氧系统的主要功能及要求 由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煤尘爆炸、坍塌等灾害性事故时,都会致使避难所周围环境伴有缺氧、有毒有害气体出现。因此,必须在避难硐室内部设置具有向避险人员提供氧气以保证避险人员能够维持正常呼吸的供氧装置。供氧装置必须满足: 1、避险人员在避难硐室(救生舱)内能够呼吸到纯净的氧气,氧气浓度在18.5%~23.0%之间; 2、氧气供给量及氧气浓度必须满足人体呼吸生理特点; 3、氧气供给时间必须满足额定人数时不少于96小时的生存时间; 4、供氧装置在井下特殊条件下不受环境影响保证能够及时、可靠供氧并不会存在不安全隐患。 二、供氧方案

审讯室设计要求

公检法场所|审讯室、讯问室|装修施工及设计要求 公检法场所|审讯室、讯问室|装修施工及设计要求 一、装修注意要求 1、) 总述 检察院讯问监控系统除讯问技巧、讯问安全和讯问环境外,在技术上一般要解决四个问题:视频、音频、笔录和讯问的严肃性。即:视频图像要清晰,音频效果要保真,笔录文件要真实,环境设置要威严。然而,除笔录功能外,视频、音频及讯问的严肃性和讯问室的舒适度都要借助室内装修来达到。对于每一个讯问系统来说,图像、声音、装修(包括办案桌椅的摆设和其它物品的陈列)是三位一体的工程,密切衔接,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出现声像、环境与整个装修不匹配,造成光学、声学、影视上的盲点,使得昂贵的设备发挥不出好得效果。 谈话桌椅、话椅应采用木质材料制作,而且不得有明显的锐角,被谈话人的椅要固定. i. 沿墙和踢脚线不得安装电源插座等危险源,要采用无门把手门锁。电源控制开关要安装在室外,室内不得有明线。 2、) 室内环境: 讯问室内的温度、湿度应适宜,并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速和新风量,使讯问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便达到较高的讯问效果。通常夏季温度保持在22~28摄氏度,冬季保持在16~24摄氏度;湿度夏季保持在40%~80%,冬季保持在30%~60%;空气流速夏季保持在

0.3m/s,冬季保持在0.2m/s;新风量平均每人每小时30m3;环境噪声级要求不大于35dB。 3、) 室内布局: 考虑到讯问的严肃性和成像效果,讯问室内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必须烘托主题,必须为视频服务。墙壁四周软包装可采用米黄色,墙裙和桌椅采用咖啡色为主,顶棚可采用乳白色或银灰色。从讯问室的威严性和摄像机拍取视频图像的角度说,讯问室整体装修色调不要太花哨,不易进行过多的摆设,以防止由于色彩过杂喧宾夺主,影响整体效果。 4、) 室内照度: 从窗户射入到室内的光(色温约5800K)比日光灯(3500K)或三基色灯(3200K)偏高,室内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光源(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会影响成像效果,造成明暗比差;另一方面,讯问时间是随机的,上午、中午、下午、阴天、晴天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落差较大。因此室内要避免采用自然光源,应采用人工光源。所以,室内窗户都应采用深色窗帘遮挡或进行装修封闭。为达到成像效果与讯问照明需要,应选择“三基色”荧光灯,将照度控制在750Lx 左右,而且灯具选择、安装位置要合理,避免出现炫光和落差大的阴影区。 5、) 声音处理: 整个讯问过程以语言对白为主,音频在200~4000Hz之间,正常声压级在60~72dB,声功率在30~50uW,声源直达声集中在审案台正面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讲解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目的 公路安全性评价(Highway Safety Audit,简称USA)是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规划、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因素进行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多采用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改线等措施降低运营期间的公路交通事故率,效果虽然很好,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造成很多人员和财产损失之后才来逐步解决。如果能在交通事故发生前或在公路设施规划、研究、设计阶段就能发现公路设施存在着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因素并加以纠正,就能大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公路安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0 1985年前后,英国首先开始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公路安全评价技术,并规定从1991年起对所有新建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进行公路安全评价。1992年以后,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丹麦、荷兰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公路安全评价的研究和应用。美国公路安全研究起步很早,1967年AASHTO就发表了“考虑公路安全的公路设计与操作实践”,1974年修改、扩充再版;1985年建立了公路安全信系统,积累交通事故数据,从1990年开始进行公路安全评价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91年形成AASHTO标准《道路安全设计与操作指南》,1997年AASHTO又公布了《道路安全设计与操作指南》的最新版;2003年推出了路侧安全分析程序Roadside Safety Analysis Program(RSAP)和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程序Interactive Highway Safety Design Model(IHSDM),使公路安全性评价从定性评价方式过渡到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0.2适用范围 由于我国公路安全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工作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因此本指南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为提高行车安全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改扩建之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指导改扩建工程设计。 1.0.3代表车型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代表车型一般情况下应为小客车,但对于车型以大货车为主的公路,对大货车控制的技术指标(如视距等)评价时,宜采用大货车车型进行评价。 1.0.4评价阶段 在目前已开展公路安全性评价的国家,评价工作大都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试通车及运营等五个阶段。由于我国公路基本建设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内容深度与其

避险车道设计说明

G210线K2719+700避险车道设计说明 国道G210线K2716+600~K2721+300段地处河池市河池镇大山塘,地势险峻,山高路陡,连续下坡长达4.7公里,大型货车因刹车失控,频繁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与水南路G050线K3001+000~K3006+000段(坡长5公里)并列为自治区重点整治危险路段。2005年12月河池公路管理局在水南路G050线K3004+264处增设一条避险车道,至今已成功施救30多辆大货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年14人减至年4人。根据这次成功经验,河池公路管理局对大山塘路段多次勘察,提出在K2719+700处增设避险车道的设想。 一、设置避险车道的原因 据河池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金城江大队“道路交通事故月报表”统计,国道G210线大山塘路段(K2716+600~K2721+300)自2001年11月开通至2007年1月,共发生交通事故215起,其中特大事故10起,重大事故26起,共造成61人死亡,38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29461元。近两年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K2719+900处。经交警部门事故现场鉴定,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机动车超速、超载引起的。 拟建中的避险车道起点桩号在G210线K2719+700处,距坡顶3.1公里,坡底1.6公里,该处前方200米弯道交通事故频率最高。该路段连续下坡4.7公里,平均坡率为4.20%。最大纵坡为7%,最小纵坡为2.0%,纵坡大于6.0%坡段有5处,共长2085米,占整段纵坡44.36%。由于连续

下坡,超重货车长时间刹车,引起刹车片发热,续而发软,引发刹车失灵,造成交通事故。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避免车毁人亡,故拟建避险车道。 二、避险车道位置选定 G210线寨任二级公路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大山塘段地势险恶,山高谷深,坡陡路弯,高差起伏大,K2716+600~K2721+300段变坡点达15处,弯道有9处,弯道最小半径为200米。根据交警部门和金城江公路局这几年来从汽车交通事故中调查得知,机动车连续下坡2公里后,刹车片已发热发软,制动开始失灵,大部分车到大山塘大桥K2719+230处,刹车已全部失灵,K2719+180~K2720+100段有两处弯道,为S型,弯道半径R1=200米,R2=256.36米,纵坡为-7%。路又弯又陡,机动车高速下行,拐过第一个弯道后,很难拐过第二个弯道,在离心力作用下,机动车冲出行车道,轻则翻车,重则撞山,车毁人亡。经过多次勘查,确定把避险车道建在第二个弯道(K2719+700~K2720+100)上,能最大限度发挥险车道作用。具体位置有两处:①避险车道起点在弯道的曲中点K2719+900处,沿弯道圆曲线切线方向布置,机动车拐不过弯道时可冲进避险车道内避险。②避险车道起点在弯道直缓点K2719+700处,机动车拐过第一个弯道后,可直接冲进避险车道内避险。经过多次比较,位置②优于位置①。位置①需挖开山体,工程量很大,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且位置在弯中,施救时比较危险。位置②填方大,挖方少,工程量少,在弯道与避险车道夹角处可建施救平台,视线良好,施救方便。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论文) 设计课题: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设计 专业班级: B1023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2年6月25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 专业: 通信工程班级: B10231 指导教师: 职称: 课程设计题目: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 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 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 要求: , 1、灵敏、可靠、一经触发,即刻报警 , 2、对产品材料精益求精,延长使用寿命 , 3、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自己选择传感器,确定红外检测范围。所需仪器设备: 直流供电电源,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数字电压表,计算机等 成果验收形式: 面包板插接+实物演示+答辩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康华光) 《电子工艺与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毕亚军、崔瑞雪) 第17周: 周1---周2 :立题、论证方案设计~选择元器件安装调试 周4---周5 :插面包板调试电路时间 第18周: 安排 周1---周3 :焊接制成电路~完成设计 周4---周5 :验收答辩 指导教师: 张洁教研室主任: 崔瑞雪 2012年6 月 14 日 内容摘要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目前市场上已有成型产品,且市场较为成熟。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因此用它进行红外探测监控,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黑夜均能使用,而且其抗干扰能力强。红外线传感器分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种,主动式设计方案简单,但成本较高,从成本考虑,本课题通过介绍热释红外传感器RE200BP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被动型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这种电路把红外线传感器应用于报警系统中,从而能够实现防盗报警能。 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和报警指示电路等组成。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信号,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关键词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热释电传感器;菲涅尔透镜;防盗报警器 目录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本文来自 3基本要求 3.1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3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4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扬州市特警训练大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扬州市特警训练大楼设计 总目录 第一部分毕业设计任务书 (2) 第二部分开题报告 (8) 第三部分计算书 (10)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11) 目录 (12) 计算书正文 (13) 参考文献 (104) 附表................................................................................... (105) 第四部分英文翻译 (106) 第五部分小结 (111)

第一部分毕业设计任务书

扬州市特警训练大楼设计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目的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深层训练阶段;是深化、拓宽,深层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要求 1.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和专题研究项目,有足够的工作量。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绘制出必要的施工图。 2. 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能综合运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3. 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 4.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设计题目: 扬州市特警训练大楼设计 三、课题简介: 本工程为扬州市特警训练大楼。本工程主体为五层,局部六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基本功能要求: 1.平面 本工程主体主体为五层,其中一层为车库和审讯室,二~五层为备勤用房和训练用

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

家庭防火放盗报警器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的总体设计 (5) 1.1问题的引出 (5) 1.2适用范围 (5) 1.3方案的论证与比较 (5) 1.3.1防盗功能的部分 (5) 1.3.2防火功能部分 (6) 第二章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单元模块设计 (6) 2.1人体感应信号输入及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 (6) 2.2单稳延时电路的设计 (7) 2.3多谐振荡器及输出电路的设计 (8) 2.4烟雾检测器设计 (9) 第三章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的仿真分析 (9) 3.1单稳态触发器的仿真分析 (9) 3.2单稳态延时电路的仿真分析 (11) 3.3多谐振荡器的仿真分析 (13) 3.4烟雾检测器的仿真分析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附录一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的总体电路图 (18) 附录二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电路元件明细表 (19)

摘要 家庭防火防盗报警器主要由金属片、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延时电路、气敏传感器和多谐振荡器五部分构成。它主要利用555电路可组成单稳态触发器、单稳延时电路、多谐振荡器,达到对人体的感应信号的使IC1触发置位,IC2的延时和触发IC3多谐振荡器,发出报警音响。同时还设计了一个QM-N5气敏传感器 与W1等组成烟雾检测器,控制可燃气体或烟雾超过一定的浓度使IC3起振,发出音响报警信号。运用protel se99软件绘制了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图;借助Multisim2001和Proteus 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虚拟实验。 关键词防火防盗报警器

Abstract The family fire protection burglar alarm mainly by the tinsel, the monostable trigger, the monostable delay circuit, the gas sensor and the multivibrator five parts constitutes.It mainly uses 555 electric circuits to be possible to compose the monostable trigger, the list steady delay circuit, the multivibrator, achieved causes IC1 to the human body induction signal to trigger sets at the position, the IC2 time delay and triggers the IC3 multivibrator, sends out reports to the police the sound.Simultaneously has also designed QM-N5 composition smog detectors and so on gas sensor and W1, the control flammable gas or the smog surpasses certain density to cause the IC3 starting of oscillation, sends out the audible alarm signal.Software has drawn up the unit electric circuit and the overall circuit diagram using protel the se99; H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ion hypothesized experiment with the aid of Multisim2001 and the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to the electric circuit. Key word fire protection burglar alarm

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

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 1 永久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 共(33 页 版本:V-GZSF-96/60 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 2013/2/20 目录 一、概述 (7 1.1 避难硐室执行标准 (7 1.2 技术特点 (7 1.3用途及使用流程 (7 二、硐室功能系统技术特性 (9 三、硐室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3.1压风、气幕喷淋与正压系统 (10

3.2供氧系统 (12 3.3空气净化与制冷系统 (13 3.4环境监测系统 (13 3.5生存保障系统 (14 3.6通讯系统 (14 3.7照明系统 (14 3.8 供排水系统 (14 3.9辅助系统 (14 四、使用与操作 (16 4.1 压风系统 (16 4.2 供氧系统 (17 4.3 无电空调 (19 4.4 气幕与喷淋 (22 4.5 环境监控 (22 4.6 通讯 (23 4.7 照明 (24 4.8 生存保障 (24 4.9 辅助系统 (26 4.10 动力电源 (26

五、故障分析与排除 (27 5.1 压风系统 (27 5.2 供氧系统 (27 5.3 防爆空调与无电空调 (28 5.4 气幕与喷淋装置 (29 5.5 环境监测监控 (30 5.6 通讯与照明 (30 5.7 动力电源 (30 六、维护说明 (32 6.1 管路、钢瓶检查 (32 6.2 系统压力 (32 6.3 动力系统 (32 6.4 给排水 (33 6.5 各气阀检查 (33 6.6 门气密性检查 (33 6.7 食品、药品、饮水质量检查 (33 6.8 吸附剂及吸湿剂状态检查 (33 序言

尊敬的用户,首先,我们衷心感谢您选用我公司设计、选型、生产的永久避难硐室,我们将为你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星级的售后服务。 本公司所建设的永久避难硐室为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救援设施,集供氧、防爆、隔毒、抗压、降温除湿等功能于一体。适合所有井下车场、运输大巷等人员集中区域,具有救援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模块化布置、控制方式多样等特点。 本使用说明书向您详细介绍了本公司所配套建设的永久性避难硐室的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安全操作、保养维修等各方面内容,如果所需资料在本说明中未曾提及,请联系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以获得详细资料。 为了使永久避险硐室长期保持性能、防止故障及事故的发生,请务必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维护检测、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请您在操作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这将会: ----帮助您了解本硐室; ----避免由于不当操作引起设备故障; ----增加硐室的可靠性; ----延长室内系统的使用寿命; ----减少修理费用和停机时间。 建议本说明书象工具箱里的工具一样伸手可得,以便能够随时阅读。只有完全了解说明书的内容,您才能熟练而安全地操作设备。 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 ★安全警示 ?在确认能够安全逃生的情况下,禁止进入本硐室避险! ?未经正确培训演练不得操作硐室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