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课题1、小提篮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学的纸条编制法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编制富有个性和想象的纸条编制小摆设(小提篮)

2、在编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

教学

重难点

1、由纸条的平面穿编向立体编制发展。

2、不同花纹的立体编制方法。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相信同学们的写字台上一定摆设着几样漂亮的小摆设吧!同学们,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用纸条编制漂亮的小玩具。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一只彩编小提篮。

二、动手实践

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制作彩编小提篮。

学生阅读课文P1-3

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

步骤一:如图1所示,准备若干张10~30cm的纸条。教师应该提示学生,纸条的宽带不要超过0.5—0.7cm。

步骤二:如图2所示,将纸条交叉编织成正方形。经线四条,纬线四条即可。

步骤三:如图3所示,将四周的纸条向中心折叠,形成“经线”(竖线)步骤四:如图4所示,将一条纸条穿过“经线”,形成“纬线”(横线)。步骤五:如图5所示,将“经线”和“纬线”交叉固定。

步骤六:如图6所示,取第二根“纬线”依次编织,直至完成。

步骤七:如图7所示,剪去小提篮顶部多余的纸张。

步骤八:如图8所示,用纸条装饰提篮口,使篮口边缘平整。

步骤九:如图9所示,用固体胶将提手固定在篮身上,这样小提篮就编制完成了。

三、交流创新

根据上述的叶片的编织方法,同学们还能试着编织吗?试试吧!

四、家庭作业:编织篮子

课题2、多姿的叶片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学的简单钩针编织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物件。

2、在编织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几种常见的钩针针法,如锁针、短针、长针等。如果将这些针法进行不同的组合,就能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物件。本书课中,我们将利用上述针法,编织一些自然界中的树叶。

二、动手实践

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钩针和绒线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阅读课文P4。你能看出下面几种“叶片”分别使用了哪些钩针的针法吗?这些针法是怎样组合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和研究“叶片”的钩针的针法。

师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现在,让我们来学习最常见的叶片的编织方法。阅读课文P5

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

3、实践步骤。

步骤一:编织20针锁针(又称为辫子针)

步骤二:在锁针的一侧编织一针短针,然后编织一针长针,使之成为弧形,最后再编织一针短针。

步骤三:在锁针的另一侧重复上述的编织方法。

三、交流创新

根据上述的叶片的编织方法,同学们还能试着编织其他形状的叶片吗?试试吧!

四、家庭作业:编织其他形状的叶片

课题3、美丽的桃花课型新授

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学的编织技法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朵

2、在编织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钩针一支、粉红色的细绒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描写桃花的诗句,同学们一定能说出不少,谁来说说看

生:如“竹外桃花三两枝”、“山寺桃花始盛开”等。

师:大家都说的很不错。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用钩针来编织一朵美丽的桃花。翻开书P6,你见过书上的这些“花朵”吗?你能说出这些花的种类吗?说说它们的花瓣都有哪些特点?

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二、动手实践

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钩针一支、粉红色的细绒线若干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编织一朵美丽的桃花。

学生阅读课文P7-8

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

步骤一:如图1所示,用6针锁针起头,形成圆环。

步骤二:如图2所示,自第一层开始,编3针锁针,然后再起头的锁针内编织1针长针。注意:1针锁针内编织3针长针。

步骤三:如图3所示,自第二层开始,编3针锁针,然后再长针上编长针。注意:长针的长短要有变化,形成弧形。

步骤四:如图4所示,完成第一片花瓣的编织后,沿边缘回到第一层,从圆环的第2针锁针内拉出3个长针,开始编织第二片花瓣。

步骤五:如图5所示,完成第二片花瓣的编织后,沿花瓣的背面回到第二片花瓣的第一层边缘,开始编织第三片花瓣。

步骤六:如图6所示,按上述方法逐一完成5片花瓣的编织,然后选择黄色的绒线点缀花瓣。这样一朵美丽的桃花就编制完成了,如图6所示。

三、交流创新

根据上述的桃花的编织方法,同学们还能试着编织其他形状的花朵吗?试试吧!

四、家庭作业:编织其他形状的花朵。

课题4、栽培反季蔬菜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反季节蔬菜的栽培方法

2、初步了解如何动手实践,栽培苋菜。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即时到了寒冷的冬季,人们也能吃上夏季的蔬菜,比如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苋菜等。那么这些菜是怎样种植的呢?

生: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回答。

师。恩,这就是塑料棚栽。塑料棚栽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来季节时蔬的常规。反季节蔬菜使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越来越好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苋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二、动手实践

1、师:苋菜的种子是这样的。请大家观察。请大家思考一下。苋菜的种子这么小。怎样才能均匀地撒播到畦面上?

生讨论。

师:这个谜底一会就可以揭晓。

2、师:在栽种苋菜时,我们先要整畦,播种,压实畦面,覆盖地膜,搭建拱棚。这些步骤应该这样完成呢?请大家先阅读课文P10-11。

学生阅读课文P10-11。

生讲解步骤:

整畦:在耕作后的畦面上,用细耙耙平,使畦面上虚下实,如图1所示。

播种:将苋菜种子掺入适量的细沙,然后均匀地撒播到畦面上,如图2所示。

压实畦面:用双脚踩实畦面,如图3所示。

覆盖地膜:将地膜覆盖在压实的畦面上,用菜刀把两边的地膜插入畦面的边沿处,如图4所示。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老师还有几个疑问。为什么畦面上虚下实呢?为什么苋菜种子要掺入适量的细沙?为什么用菜刀把两边的地膜插入

畦面的边沿处?

生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动手实践(因为学校场地限制,活动再行安排)

四、家庭作业

询问家长,春季可以种植哪些作物。应该如何种植。

课题5、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简易塑料小拱棚的搭建。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铁锤、菜刀、约220cm长的毛竹条,宽幅200cm

的塑料薄膜、约50cm 长的竹签、塑料袋、绳团、一次性木

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蔬菜可以反季节种植,那么如何保证蔬菜生长的环境呢?塑料棚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技术。塑料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植物的设施。它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具有保温、保湿的效果。塑料棚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普遍应用,起到了秋延后、冬保温、春提前的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的反季节栽培。怎样种植的呢?

二、学习新课

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搭建塑料棚,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呢?(生看书P12回答)

生:锤、菜刀、约220cm长的毛竹条,宽幅200cm的塑料薄膜、约50cm 长的竹签、塑料袋、绳团、一次性木筷。

2、师:对,那么这么多的工具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13,并回答。

生阅读课文,回答。

步骤一:如图1所示,在播种了苋菜种子的一边畦面的边沿,先用竹签戳出插孔,一般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60-70cm,然后插入毛竹条。步骤二:如图2所示,在另一边畦面的边沿,用竹签戳出插孔,将毛竹条弯成弓形,插入孔内。注意:弓形的高度一致、前后平行。

步骤三:如图3所示,在拱棚架的顶部绷上塑料薄膜,要求绷紧、绷直,用菜刀把两边的薄膜插在畦面的边沿上。

步骤四:如图4所示,在塑料袋内装入泥土,压在拱棚两头的塑料薄膜上,使小拱棚密封,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步骤五:如图5所示,在两个弓形骨架之间,用绳子绷紧,以压住塑料薄膜,使薄膜牢牢地扣在棚架上面。

3、师:(提问):(1)为什么要保持弓形的高度一致、前后平行呢?(2)搭建塑料小拱棚后,若天气晴朗,气温升高,需适当开启薄膜,以便通气、调温、调湿,否则容易烤伤作物。想一想,怎样开启薄膜较好?生讨论交流看法。

四、家庭作业

向家人了解小拱棚可以种植哪些作物。

课题6、漂亮的宫灯课型新授

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宫灯的构造。

2、学生能初步制作简易的宫灯。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美工刀、方形纸盒一个、圆形纸

盒两个、彩纸、彩色玻璃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对于现代人来说,电灯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电器。在古代的晚上,用什么来照明呢?

生:(发表见解)

师:古代有很多种灯,我们在电视电影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其中就有一种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灯彩艺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以前,它只由王公贵族们独享,如今,一到节日,公园里到处都有漂亮的宫灯。本节课中,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的纸盒来制作一盏宫灯。

二、学习新课

1、师: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宫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宫灯的八个教师怎么安装上去的?这样才能将这八个角做得既快又好?能否将宫灯的窗户涉及的更加美观?你有办法使宫灯的灯芯转起来,变成走马灯吗?

生观察讨论。

2、师:请大家拿出工具。你们准备了哪些工具呢?

生:剪刀、胶水、美工刀、方形纸盒一个、圆形纸盒两个、彩纸、彩色玻璃纸。

3、师:很好。下面先请大家阅读课文P16-17。对照课文进行宫灯的制作。

生阅读课文,开始动手实践。

步骤一:如图1所示,用方形纸盒做灯箱,将方形纸盒的四面用美工刀切割出四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窗户”,纸盒底部可以装上光源。步骤二:如图2所示,在灯箱的窗户内部覆盖上彩色玻璃纸,注意平整牢固。

步骤三:如图3所示,将圆形纸盒(可用蛋糕盒代替)打开,盒盖做灯顶,盒身做灯底。然后再圆形纸盒上画“米”字,在盒盖侧面与“米”字各笔画的垂线处用美工刀切割出一个小口子。

步骤四:如图4所示,用从方形纸盒上割下的纸板做灯角,可采用轴对称方法制作,将纸对折后,先画上图案,再剪下来。注意:画灯角时,上、下灯角的形状要有所变化,如图5所示。

步骤五:如图6所示,在盒盖侧面的小口子处,插入灯角,并用胶带纸在盒盖内部粘牢。

步骤六:如图7所示,将上、下灯角插入灯盖和灯底后,分别粘在灯箱的上、下两端。

步骤七:如图8、9所示,用废弃的塑料泡沫等材料制作两个圆柱形装饰物,顶部用绳子固定,底部粘上彩带。

3、小结。宫灯还有很多造型,如P18所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造型。

四、家庭作业

1、设计其他的宫灯设计图。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图,设计其他的宫灯。

课题7、淘气的小瓷龟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

2、学生能初步制作简单的瓷器:小瓷龟

教学

准备

工具与材料:瓶盖或乒乓球一个、彩色颜料、笔、刻刀、电

烤箱(1200℃左右)、台湾造型土或黏土一块,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如何制作小陶童。从中,我们尝到了陶艺的乐趣。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只小瓷龟。也许有同学会问:“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陶和瓷是一对“兄弟”,只是瓷比陶更高档一些。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由陶过渡到瓷的原始青瓷,真正由陶向瓷飞跃的时期是在宋代。瓷器烧制的温度比陶器高,大约为1200℃~1300℃。尤其是上釉的瓷器显得更光亮、匀净。浙江杭州的南宋官窑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都是世界一流的产品。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制作一只小瓷龟。

二、学习新课

1、师: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文P20-21,了解制作瓷器的基本步骤。生阅读,并小组交流意见。

2、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制作一只小瓷龟。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注意安全。

生拿出工具:瓶盖或乒乓球一个、彩色颜料、笔、刻刀、台湾造型土或黏土一块,釉。

3、制作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用乒乓球做模具,将台湾造型土压成锅盖形状,当作乌龟的背。

步骤二:如图2所示,在圆形瓶盖外围裹上一圈台湾造型土,揿(qìn)平磨光后,取出瓶盖,就形成了小乌龟的背。

步骤三:如图3所示,捏出小乌龟的头、四肢和尾巴,然后用手指蘸水并抚触作品,使其表面更光滑。

步骤四:如图4所示,将作品晾半干时,用小刻刀把里面的泥壁削薄一些,防止泥壁太厚导致烧制时炸裂。待作品晾干后,对其进行美化,

画上满意的龟壳图案,如图5所示。

步骤五:将作品放入电烤箱烧制,取出后上釉,可以上几种不同色彩的釉,也可以上单色釉或者透明釉。将作品放入电烤箱反复烧,使作品更加光彩照人,如图6所示。

4、完成之后,学生交流心得和经验。

5、师: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烧制其他的小动物,比如小瓷猪、小瓷鱼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后继续尝试。

四、家庭作业

1、设计其他的小动物瓷器。

课题8、制作长城模型课型新授

日期教具

教学

1、学生初步了解长城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

2、学生能初步制作的纸盒长城。

教学

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废弃的长方形纸盒若干个、彩色准备

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就是我故乡”。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意志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长城的历史。

生:发言,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关于长城的历史。

师出示资料: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

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其余详见百度词条——万里长城。

二、学习新课

1、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完了长城。

生阅读课文P24-25。

2、制作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用彩色卡纸条剪出城墙垛口,注意可以多层一起剪。但边缘应整齐光滑。

步骤二: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纸盒竖放,把剪下的城墙垛口围粘在长方形纸盒的上方。如图3所示,用小刀切割出门洞。这样烽火台就做成了。

步骤三:如图4所示,将长方形纸盒横放,在它的两端粘上城墙垛口,还可以在纸盒侧面用美工刀挖几个藏兵洞。这样一段城墙就做成了。步骤四:大大小小的长方形纸盒如牙膏盒、糖果盒等都可以加以利用,制成不同长度的城墙,如图5所示。

步骤五:山坡可以用较大的长方形纸盒来做,在纸盒的侧面画一条弧线,沿线剪下后,将纸盒顶部的a纸面往下压,然后沿着弧线粘合,如图6所示。

步骤六:如图7所示,将绿色卡纸剪成圆形的纸片,画上树木图案,当作灌木丛,然后粘在山坡的两旁,既能美化又能起到加固的作用。步骤七:如图8所示,将大大小小的烽火台和长度不等的城墙整齐有序地粘合在“山坡”上,灌木丛正好起到遮盖缺口的作用,如图9所示。

步骤八:如果将全班同学的作品连接在一起,长城一定更加壮观了。连接时请注意长城的高低起伏及大小搭配。

3、师:如果还想在城墙上“搭建”塔楼,该怎么做呢?回家试着做做看吧。

四、家庭作业

1、在城墙上设计塔楼。

2、优秀作品展出。

课题9、蛋炒饭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蛋炒饭的配料和操作方法。

2、学生会自己设计一份炒饭,并能在营养、卫生和烹饪工艺等方面进行说明。

3、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能自己进行蛋炒饭的制作。培养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

4、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中,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炒蛋炒饭的技能。

难点是要米饭炒得松软,防止粘结成团。

教学

准备

炉子、锅子和炊具若干套;米饭、鸡蛋、食油、食盐和味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当你放学回家,发现妈妈留言,让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你会怎么做?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烹饪本领,做蛋炒饭。如果你学会了,不但能自己解决“肚子”问题,还能让父母尝尝你手艺。

二、实践操作指导:

1、示范操作:

怎样才能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蛋炒饭呢?

(请同学们看书,或看课件展示。有条件的可以老师当场示范)让学生看清操作步骤,了解注意事项。

A、下锅炒制前先把配料准备好。

B、米饭最好略干而松散。

C、要注意安全。

2、了解工艺:

①看了刚才的演示,你觉得制作“蛋炒饭”时要注意什么?

△炒饭时要另起油锅,油量适当多放些。油不足,饭要炒焦的

△蛋炒饭不能炒得过长,不然蛋会很老,不好吃。

②学生交流讨论“蛋炒饭”的制作工艺:

●先把鸡蛋打散,然后加盐打匀。

●将油倒入热锅,并稍微摇晃一下,以润锅。

●关火后,倒入蛋液。

●将米饭置于蛋液上,利用锅铲略压。

●重新开火,拌炒至米饭颗粒分散且有香味。

●淋入少许油后拌炒,使米饭光亮。最后放一些葱末、盐、味精,使炒饭色泽更丰富

③你知道“蛋炒饭”还有其他做法吗?

(先炒蛋,装盘;再炒饭;最后加入蛋,混合炒)

3、学生分组实践

有条件的学校,学生现场操作、品尝点评。

三、总结延伸:

“蛋炒饭”是将主食与付食合起来制作的一种食物。可以节约蒸饭时间,又有营养,而且味道也很好。有条件的话放些蔬菜、豆类,那就更好了。同学们回家可以做一份让父母尝尝。用同样方法,我们还可以炒年糕、面条、米线等。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做肉丝炒年糕及肉丝炒面?

课题10、银芽肉丝课型新授

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银芽肉丝”的学习,初步了解炒制菜一般的制作方法。

2.学生通过炒制菜的制作,对使用的炊具,切肉丝方法、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

3.学生通过“银芽肉丝”的学习,了解炒制菜的特点。会自己选择食物进行炒制菜的设计与搭配。并能在色、香、味及营养、经济方面说出理由。

4.学生能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安全地操作,获得劳动的

体验,享受生活的情趣。

教学

1.如何切肉丝是切的技能上的重点。一块精肉如何切制粗细、重难点

长短、均匀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的。

2.在烧制中如何把握火候,掌握炒的时间也是炒制菜的难点。

肉丝用淀粉勾芡后放入油锅后,翻动到肉丝变白即可起锅。

豆芽入油锅翻动,使豆芽茎变软后,迅速将肉丝加入,略拌

炒放入B料就可起锅。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景:

1、在烹饪教室里准备好一个模拟小菜场,里面有肉丝和其他配料,标好了价钱。

2、请同学们说说不同的菜的用途和营养

二、学生体验购物:

1、学生小组讨论:做一个什么菜?(这个菜有什么特点?)需要哪些材料?准备花多少钱?

(此环节渗透食物的合理搭配,与书上不完全一样,菜肴在原材料上有所创新)

2、学生进行买菜体验

(买的时候当然最好是既经济又合理,因为每小组的资金有限,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经济观念。)

三、指导实践操作:

1、老师演示如何正确切肉丝

2、课件展示不同的炒菜方法

(此环节,老师提供操作方法)

3、学生小组讨论:准备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炒制?

(在炒的过程中,到底是红烧、白烧、生炒或是其他的烧法,都由学生自己定,教师不加限制)

4、学生分组实践

四、成果品尝评价:

1、先评:“色、香、形”

(看看菜的搭配是否经济合理,切的形状是否可取,大家各抒己见,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

2、再评“味”

(每组派一名同学尝一尝到底哪组的手艺最高)

3、老师综合评价

(教师评的时候并不去否定哪组,只是针对每组的不同情况,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再去实践。)

课题11、微波炉的使用课型新授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

⒈通过解读使用说明书,并结合实践,探索出使用微波炉科学的方法。

⒉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微波炉”相关知识小课题的研究。

⒊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

难点

操作的步骤为重点,各类食品的加热时间是难点

教学过程:

⒈正确使用微波炉的小窍门:

解冻食品:

做饭解冻冰箱中的食品是件大家都觉得头疼的事,而微波炉却是你最好的解冻帮手。它比由表及里地一般化冻快多了,微波射线可以在食物的内外部同时加热。有经验的主妇提醒道:要注意的是解冻的食品直径不要超过5厘米,块太大微波的射线便不能完全穿过食品,容易产生“外焦里冻”的现象。所以在贮存食品时要小包存放。步骤:从冰箱里拿出食物后,直接在微波炉中解冻。化冻以后的食品最佳状态仍然是冰凉固态,外表到中心大约1-2度的样子,不要将食物完全解冻到柔软,这样切割起来质而不方便,还会损失营养。

干燥、脱水:

果菜旺季的时候,可以用微波炉将你喜爱的一些豇豆、茄子、雪莱、萝卜片、菠萝片、苹果片、磨菇等果菜保鲜。方法:将果菜洗净,控水后将大块的根茎切片,放到微波炉中,用小功率(1-3分钟)加热到蔬菜脱去一部分水分有些发蔫,拿出放凉后用保鲜袋密封起来,在冰箱中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或者干脆到阳台上晒几天很快就成了真正的干菜。

保鲜灭菌:

夏天的鲜牛奶、舔酒酿、蛋糕、三明治等食品易坏,如果你把它放到微波炉中加热10-2O秒,可以延长一倍的保鲜时间,还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烹调食品:

使用微波炉烹调食品,由于加热时间短,食物中的水分损失很少,只需常规用量的2/3。但为了使食物的色、香、味更浓,防止水分遗失、调料挥发,最好用盖子、保鲜膜、纸巾等将食物盖住,但要留有一定气隙(用竹签扎破膜、纸),防止加热时食物水汽过多发生爆裂。

穿刺技术:

烹饪前,必须将一些有膜、带壳、密封的一些食物用牙签、针等穿出一些气孔。带壳的生鸡蛋,一定不要用微波炉来加热。因为鸡蛋不止有一层硬壳,内部还有几层软膜,加热时容易发生爆裂。那些用塑料袋密封的食品,如果加热时间较长时(超过30秒),最好剪去一个小角作为出气孔。

重摆方法:

由于食物在微波中加热不均,汤类和某些糊状食品要经过搅拌。块状食品加热过程中需要重摆,如上面的放在下边,边缘的放在中间。不要将食物摞得很高同时加热,这样往往会上凉下热。

盐的地位:

盐对微波有特殊的作用,应尽可能在烹调中少用盐,尤其是肉类,因为盐会使肉质变得较粗糙,如果口味淡,最好在烹调之后再补充。

课题12、制作弹射飞机模型(选学)课型新授

日期教具

教学目标1、知道弹射模型飞机各部件的名称和它们的作用;能初步看懂弹射模型飞机的图纸。

2、学会在木板、木条上放样,学会用木锉加工机翼、用美工刀加工机身和尾翼。

3、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失败的科学态度,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看懂图纸,学会制作弹射模型飞机。

难点:机翼的加工和装配。

教学过程:

1、选材机身材料尽量选平直的一边作为直边,木纹好的一头作

尾部。若不平直,则应在平放的砂纸上砂平直。

2、放样按图纸上的尺寸用笔画好机身的形状。(机身放样图)

3、加工用制作刀割出机身,机身上的凹弧处可用圆笔杆裹上砂纸,砂磨成形。在装机翼处,按图纸上的尺寸,用刀割出安装机翼的斜槽。

4、砂磨用砂纸砂光滑,并把棱角砂磨成圆角(机翼、尾翼粘合面不用砂磨)。机翼和尾翼的粘合面要相互平行。

机翼的制作

1、选材机翼材料尽量选平整的一面作直面,并在砂纸上砂光滑。

2、放样把砂平滑的一面朝下放在工作台上,按图纸尺寸在材料上面画好机翼的平面形状,并画出垂直平分线和凸形最高处的标记线。(机翼放样图)

3、加工用刀切割出机翼的形状;用木锉锉出上面的凸弧形,并用砂纸把整个机翼砂光滑。

为使机翼两边上翻,用钢锯条或刀在凸弧形的一面平分线上,锯(割)一个尖槽,深约为厚度的2/3,切不可锯断。

机翼两边上翻,左右两边形成两个上反角,上反角为170 。在机翼接缝处,先用“502”胶水固定,干燥后再用的乳胶粘合。(见机翼加工图)

4、干燥后,用砂纸砂磨粘合部份使其光滑。

尾翼的制作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

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教学时间安排: 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 认识古琴的形状、演奏方法以及历史影响。出示乐器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形状与构成。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历史上孔子、李白、杜甫等名人都是又名的琴家。 聆听古琴的音色,播放古琴《流水》的音乐片段,请学生边聆听古琴的音色,边随音乐模拟古琴的演奏。 3.初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琴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5.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已经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周次计划进度课时备注 1 我在成长 1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2 3 踏上健康之路生物的遗传现象 2 3;8妇女节 4 生物的变异现象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 密 2 5 单元总结课消失了的恐龙 2 6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达尔文与他的“进 化论” 2 7 单元总结课寻找生物的家园 2 4;4清明节 8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有趣的食物链 2 9 有趣的食物链生态平衡 2 10 生态平衡 1 11 各种各样的能量 1 5;1劳动节 12 能量的转换能源 2 期中检测 13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单元总结课 2 14 拓展 1 15 应用 1 5;30端午节;6;1 儿童节 16 期末复习 2 17 期末复习 2 18 期末复习 2 19 期末复习 2 20 期末复习 2 21 期末检测

课题1;1 我在成长内容P2~4页课型事实 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知道人在成长中身高和体重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能够使用简单方法较准确的测量自己的身高; 3.能根据体检卡是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4.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5.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重点交流成长的证据;绘 制身高曲线图;分析 其变化的规律。 难点 学生能正确的发现身 高变化规律。 关键 要求学生认真仔 细的制作身高曲 线图。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 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测量自己的身高。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案 4'游戏导 入:猜猜 我是谁 1.谈话: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2.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10'讨论与交 流:成长 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 它们排排序吗?为什么这样排? 4.学生分组交流;进行排序。 5.汇报:《说出顺序;说理由。》 6.讨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都有哪些方面变化比较明显? 7.小结:我们身体在身高;体重上有显著的变化;人的心理变化也较明显。 10'绘制身高 曲线图 1.谈话:人成长的证据有很多;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证据;《出示体检档案 盒》;你猜猜这里是什么证据? 2.学生猜测;之后教师将体检卡发给学生; 学生仔细的看看各项数据。 3.学生将体检卡是的身高;体重两项数据按照年龄时间整理在记录本上。 4.提问: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 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了解负数的作用 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 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 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 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 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

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 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 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 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 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 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 是零上4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 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 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 它们一样吗?(不一样 一个在0℃以上 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青春放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1 、《拉起手》。 (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 (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难点:变化音记号。 四、课时: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拉起手》 (二)、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音节奏。 3、力度记号。 4、复习音名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过程: (一)、听辩节拍 (二)、欣赏《行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一说那一首是三拍子、那一首是二拍子? (三)、学唱一首青春的歌曲《拉起手》。 1、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 2、听老师弹奏,感受并听辩:(1)弱起小节。 (2)三连音。 3、导入新课: (1)、节奏听辩:①、X X | X . X X X | X X X X| X . X‖ ②、0 X | X . X X X | X X 0 X | X . X X ‖ (2)、读、拍、唱、上述节奏。 (3)、复习三连音:X X X ①、唱一唱《国歌》,感受三连音的唱法。 ②、复习并拍打三连音。 (4)听琴弹奏感受歌曲的弱起小节。 (5)、听琴学唱谱,注意三连音的唱法。 (6)、听录音范唱,提醒学生歌曲难点。 (7)、学习歌词,体会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8)、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9)、介绍李存的生平及作品。 (10)、复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 (四)、堂上练习: 1、复习切分音的种类。 2、按强弱规律排列力度记号。 3、音名知识,结合电子琴课进行。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005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城关小学邓永亮 第一课时 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 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六年级音乐下册人音版理论知识梳理

六年级音乐下册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1、《关山月》这首乐曲主要用的是哪个乐器?(古琴) 2、古琴又称(七弦琴) 3、请默写歌曲《游子吟》的前四句歌词?这首歌曲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 4、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一首(感伤诗),也是 一首(朦胧诗)! 5、歌曲《转圆圈》是一首(彝族)民歌,歌曲主要由(do mi sol)三个音组成! 6、乐曲《火把节》选自(云南音诗)第四乐章,是(彝 族)的重要节日。 7、请写出三种拉弦乐器(高胡,二胡,中胡,板胡) 8、请写出三种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古筝,扬琴, 阮) 六年级音乐下册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9、歌曲《滑雪歌》选自动画片(雪孩子)。 10、歌曲《DO RE MI》是一首经典的(英文)歌曲,选自 美国影片(音乐之声)。 11、歌曲《两颗小星星》选自德国影片(英俊少年)

12、在发声练习时,( 重音)要唱的(饱满),( 跳音) 要唱的(灵巧) 13、《龙腾虎跃》是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主要由(唢 呐,鼓,镲,二胡等)乐器合奏,至少写出两种!14、请你为《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设计两种演唱形式(男 女生分组唱,领唱加齐唱,合唱加轮唱,二声部演唱) 15、请写出三种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管子,笙) 16、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民族打击乐器(木鱼,梆子,板鼓, 大鼓,排鼓,小锣,云锣) 六年级音乐下册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17、变声期如何保护嗓子(1,不要大声喊叫平时多喝水,2、 要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18、歌曲,《榕树爷爷》中多次出现“啦”、“呣”等衬词, 你认为怎样唱才能表达歌曲的感情?(唱“啦”时应用 活泼跳跃的声音来演唱,唱“呣”时应用连贯圆润的声 音来演唱) 19、歌曲《光辉的太阳》是一首(埃及)民歌,具有鲜明的 (非洲)韵味。 20、歌曲《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完整版)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一课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

集结果。 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二、探索和调查 1.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2.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注: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现在的标准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和自己的数据比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出生后第一年生长迅速,又发现从10岁左右开始长得较快。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体重是否超标,等等。(注: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提前一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的情况,向学生讲明这些都是正常的) 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负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和意义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天气预报”“存折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在活动情境中完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材第2~4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说出游戏规则:我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春天到了,又是外出游玩的季节。外出时除了要准备日常用品外,还要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天气预报截图。 师:图中的-27℃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数——负数。 一、正、负数的认识。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出示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5小格呢?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XX区XX小学姓名:XXX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己理解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各种节奏,在音乐知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变声期开始,一些学生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些乐曲的兴趣不够,对通俗乐曲的兴趣增强。 二、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突出单元主题,图文并茂,较多地运用了图谱,注重音乐教学活动。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有个性化的见解。 2.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古风新韵”2、“月下踏歌”3、“银屏之声”4、“美好祝愿”5、“快乐的阳光” 6、“神奇的印象” 7、“放飞梦想”。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注:所有的教案集都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老师(科学课教师)召集各地老师编写并整理出来的,让我们在参考这些教案时心存感激!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宁波奉化市居敬小学张素珊 第二单元:江苏徐州铜山茅村实验小学王芳 第三单元: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兴学校董茂娉 第四单元: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曾小红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学校方靓

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1、放大镜 (1)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 4、怎样放得更大 (5)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7)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8)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9)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 (11)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2) 1、我们身边的物质 (12)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3)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5)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6) 5、铁生锈了 (17)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8)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9)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0) 第三单元宇宙 (21) 1、地球的卫星——月球 (21) 2、月相变化 (23)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5) 4、日食和月食 (26) 5、太阳系 (29) 6、在星空中(一) (31) 7、在星空中(二) (32) 8、探索宇宙 (34)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36) 1、一天的垃圾 (36) 2、垃圾的处理 (37)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38) 4、分类和回收利用 (40) 5、一天的生活用水 (42)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46)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48)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4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