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体内部的稳定温度分布大物DTP

导体内部的稳定温度分布大物DTP

导体内部的稳定温度分布大物DTP
导体内部的稳定温度分布大物DTP

严鹏熙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物理学三班 20082301105)

引言: 热学中一个物体的温度处于温恒态时各部分温度按一定规律分布,而导体内部的温度分布通常不可直接测量,有时我们需要掌握导体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则可引入勒让德函数来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只要测出导体表面的温度,导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便可推知,同时我们可以画出导体内部温度分布变化图形,以此来形象表达该模型。

模型:一个半球形热良导体,在球坐标系(r,θ,ω)下,其表面维持温度为函数 ,底面维持为0,求这个导体内部的稳定温度分布。

解 球体表面温度分布函数 与ω无关,因此球体温度分布函数与ω无关,于是u 满足下列Dirichlet 边值问题

,π,,20r 0 0sin sin 11222≤<<<=??? ?

?????+??? ??????θθθθθl u r r u r r r ,θ2cos ==l r u

20π≤<θ, 0u 2

==π

θ 由半球底面上的边界条件0u 2==π

θ以及方程关于θ的奇偶不变性,可以对

()θ,r u 关于θ=2

π做奇延拓为新未知函数()θ,r u ?,变成球面上的定解问题 ,π,,20r 0 0?sin sin 11222≤<<<=??? ?

?????+??? ??????θθθθθl u r r u r r r

,θ2cos ?==l r u

π≤<θ0. 设()()()θθΘ=r R r u

,?,作代换x=θcos ,并记()θΘ为()x P ,分析可知R ,P 分别满足Euler 方程和Legendre 方程

(),

01'2"2=+-+R n n rR R r ()()01'2"x 12

=++--P n n xP P 它们有物理意义的特解分别为n r R =和P=()x P n 。由叠加原理,可以设方程有物理意义的级数解为

()()x P r a r u n n n n ∑∞

==0θ,

在变换x=θcos 下,边界条件可以改写为()2x ?=θ,l u

。因此 ()x P l a x n n n n ∑∞

==02

又()x P n 是n 次多项式,而等式左边的次数为2,因此,当n 3≥时,0=n a 。由legendre 函数的正交关系可以求出

(),dx x P x l n a n n n ?-+=1

12212 n=0,1,2.

()x P 1是奇函数,所以0a 1=。而

,31211

120==?-dx x a

.32

21325

2211222l dx x x l a =-?=?-

因此

()()θθcos 3231

?222

P l r r u +=,

,θ222

22cos 331

l r l r +-=

从而

(),,θθ222

22

cos 331l r l r r u +-= .20π

<<θ

该半球形良导体内部的稳定温度分布解得图像如下:

结论:半球形导体的温度分布具有由球顶点向四周递增的特点。

参考文献:《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数学物理方程》桂子鹏康盛亮

编程程序:

#include "WizDemo.h"

#include

float step;

Text title;

float P_radius, P_omega,V;

// 构造函数

demoApp::demoApp() : WizGLApp()

{

viewMode = VIEW_PERSPECTIVE2; // 观察视角模式

demoState = DEMO_STOP; // 初始动画状态

wndWidth = 1024; // 初始窗口宽度

wndHeight = 715; // 初始窗口高度

showParamWnd = true; // 初始是否显示参数窗口

showInfoWnd = false; // 初始是否显示信息窗口

showToolbar = true; // 初始是否显示工具栏

// wiz::Assign(bgColor, 0.32f, 0.72f, 0.54f, 0.0f); // 设置背景色}

// 析构函数

demoApp::~demoApp()

{

}

double BesselFun(int n, float x)

{

double Result = 0.0f;

double theta;

int m, count;

count = (abs(n)+1)*360;

for (m=0; m<=count; m++)

{

theta = m*PI/count;

Result += cos(x*sin(theta) - abs(n)*theta);

}

Result /= count;

if (n<0)

Result *= pow(-1, abs(n));

return Result;

}

double LegendreFun(int n, float x)

{

double Result = 0.0f;

double den, acc;

int i,m;

if (n<0) return Result;

den=acc=1.0f;

for (m=0; m<=n/2; m++)

{

for (i=2*(n-m); i>0; i--)

den *= i;

for (i=n-m; i>0; i--)

acc *= i;

for (i=n-(2*m); i>0; i--)

acc *= i;

for (i=m; i>0; i--)

acc *= i;

Result += pow(-1, m) * den * pow(x, n-(2*m)) / (pow(2, n) * acc);

}

return Result;

}

///////////////////////////////////////////////////////////////////////

// 在此创建场景

void demoApp::InitializeScenes()

{

}

// 在此创建控件

void demoApp::InitializeControls(int sceneIndex)

{

}

// 在此初始化控件参数

void demoApp::InitializeParameters(int sceneIndex)

{

P_radius =2;

P_omega =34;

V=2;

}

// 场景切换时可在此作需要的设置

void demoApp::SwitchScene(int curScene, int prevScene)

{

}

///////////////////////////////////////////////////////////////////////

// 与绘图相关的初始化工作

void demoApp::SetupRC()

{

glt::SetDefaultLight();

glt::SetGlobalAmbient(wiz::cBLACK);

title.LoadWords(L"球勒让德函数22", L"楷体_GB2312", 32, wiz::cBLACK, 280, 45);

}

// 绘制场景

void demoApp::RenderScene(int sceneIndex)

{

title.Show(100, 0, 50, false); // 在(0,0,0)处显示汉字内容,不可移动static Point3f p[81][161], p1[81][161],q[3], s[2];

static Color4f color={0.6,1.0,1.0,1},color1={0.2,0.8,0.9,0.8},cs[81][161];

Orient direct = {0.0f, 90.0f};

int i, j;

float theta, phi, R,R1;

s[0].x=0; s[0].y=0; s[0].z=0;

s[1].x=-80; s[1].y=0; s[1].z=0;

q[0].x=0; q[0].y=80; q[0].z=0;

q[1].x=80; q[1].y=0; q[1].z=0;

q[2].x=0; q[2].y=0; q[2].z=70;

for(i=0;i<=80;i++) for(j=0;j<=160;j++)

{

theta = i * PI/160;

phi = j * PI/80;

R =(1/3-i*i/(3*80*80)+i*i*cos(theta)*cos(theta)/6400)*300;

p[i][j].x = R * sin(theta) * cos(phi);

p[i][j].y = R * sin(theta) * sin(phi);

p[i][j].z = R * cos(theta);

R1 =1/3;

p1[i][j].x = R1 * sin(theta) * cos(phi);

p1[i][j].y = R1 * sin(theta) * sin(phi);

p1[i][j].z = R1 * cos(theta);

cs[i][j].alpha=1;

cs[i][j].b=1; cs[i][j].r=1; cs[i][j].g=1;//exp(-0.01*R);

}

glt::EnableLight();

draw::Arrow3D(s[0], q[0], 0.0, 0.5, 10, 2, cWHITE, cRED, false,0,0,0);

draw::Arrow3D(s[1], q[1], 0.0, 0.5, 10, 2, cWHITE, cRED, false,0,0,0);

draw::Arrow3D(s[0], q[2], 0.0, 0.5, 10, 2, cWHITE, cRED, false,0,0,0);

draw::SurfaceWithNormals(161, 81, p[0], cs[0]);

//draw::SurfaceWithNormals(161, 81, p1[0], cs[0]);

}

///////////////////////////////////////////////////////////////////////

// 动画开始

void demoApp::DemoBegin()

{ step=0;

}

// 动画播放

void demoApp::DemoPlay()

{

step+=1;

if(step>1000)step=step-1000;

}

// 动画暂停

void demoApp::DemoPause()

{

}

// 动画停止

void demoApp::DemoStop()

{

}

///////////////////////////////////////////////////////////////////////

// 按钮被点击

void demoApp::ButtonClick(int sceneIndex, UINT butSN)

{

}

// 复选框被点击

void demoApp::CheckClick(int sceneIndex, UINT chkSN, bool checked) {

}

// 单选框被点击

void demoApp::RadioClick(int sceneIndex, UINT rdoSN)

{

}

// 文本框内容被改变

void demoApp::TextboxChange(int sceneIndex, UINT txtSN)

{

}

// 组合框下拉列表项被选择

void demoApp::ComboSelChange(int sceneIndex, UINT cmbSN, int index) {

}

// 组合框文本被改变

void demoApp::ComboTextChange(int sceneIndex, UINT cmbSN)

{

}

// 滑条被移动

void demoApp::ScrollMove(int sceneIndex, UINT sbSN, int value, float rate) {

float param = (float)value * rate;

switch (sbSN)

{

case 1:

P_radius = param;

break;

case 2:

P_omega = param;

break;

case 3:

V= param;

break;

case 4:

break;

case 5:

break;

}

FlushScene();

}

///////////////////////////////////////////////////////////////////////

// 键盘建按下

void demoApp::KeyDown(UINT key)

{

}

// 键盘建松开

void demoApp::KeyUp(UINT key)

{

}

// 鼠标左键按下

void demoApp::LeftButtonDown(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左键松开

void demoApp::LeftButtonUp(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左键双击

void demoApp::LeftButtonDblClick(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右键按下

void demoApp::RightButtonDown(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右键松开

void demoApp::RightButtonUp(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右键双击

void demoApp::RightButtonDblClick(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移动

void demoApp::MouseMove(int x, int y, int keyFlag)

{

}

// 鼠标滚轮被滚动

void demoApp::MouseWheel(int x, int y, int zDelta, int keyFlag) {

}

输气管温度分布规律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输气管温度分布规律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30-17 输气管温度分布规律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输气管段的热力计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同一管段的水力计算服务,二是预测管段中出现凝析液及水合物的情况。由输气管段的流量公式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输气管段的流量取决于整个管段中气体的平均温度,而这一平均温度又取决于整个管段沿轴向的温度分布。另一方面,输气管段的稳态温度分布又取决于该管段的流量。因此,输气管段的稳态水力计算与热力计算实际上是相互耦合的一对问题。为了求出一个输气管段的流量与沿线温度分布,需要联立求解输气管段的流量关系式和温度分布关系式。由于这两个关系式中的气体物性取决于气体温度和压力,故要进行精确的联立求解是相当困难的。为此,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解法,即:先假定输气管段的平均温度,按该温度计算输气管段中气体的物性

(完整版)气温的分布规律

气温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 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 前后。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第3题 3.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 4.右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下图为“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D.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7—9题 7.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1 7时B.18~次日7时 C.17~次日9时D.19~次日6时 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200米C.400米D.500米 9.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A.大气环境质量好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右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00~16∶30 B.17∶00~23∶00 C.16∶30~7∶00 D.23∶00~5∶00 11.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 12.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14—15题

球体内任何点的稳定温度分布

球体内任何点的稳定温度分布 林 的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08物理学3班 20082301065) 引言: 物体的温度分布规律是热学中经常研究的问题之一,而在热学中,当一个球体表面处在温度保持在一定规律时,其各个部分温度按一定规律分布,但是该球体内部的温度分布通常不可直接测量,而我们需要掌握导体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在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中,我们可通过分离变量法用于处理这种球体内稳定温度分布的问题。本文就此通过分离变量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同时做出导球体内部任何点的稳定温度分布变化图形,将该模型完好的表达了出来。 模型:设有半径为1的球体,其整个表面上的温度分布保持为θ2cos 12=u 。求在球内任何点的稳定温度分布u 。 解:上述问题可归纳为下列定解问题: 0=?u ,10<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温度分布验证的个步骤

温度分布验证的8个步骤 定期对环境试验箱内的条件进行分布试验,如对温度和湿度等进行验证是必须的,这对于符合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要求非常关键[1~5]。本应用指南提供了一些方法,有助于验证项目符合《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的要求,本应用指南中所说的探头、传感器、数据记录仪是可互换的,大多数建议的基础是使用数据记录仪作为传感设备。 第1步——编写验证计划 首先,书面定义验证目标,创建一个所用方法的概要,并列出任何预计的障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3项构成了验证方案的主要内容,下面几个注意点最好以书面形式编入验证计划。 必须符合的法规与要求 首先审核设施质量指南中所列内容(如:CFR 210、211等),并查找最近的修改或更新。尽管许多监管机构要求提供受控空间的温度分布试验结果,但并没有规定任何具体方法,因此需要我们编制文件以说明合理的分布试验流程。 要求监测的数据点 数据点的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范围和具体应用。小型试验箱的分布试验所需的典型数量包括: 九(9):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试验箱内采样点数量的最低限度(除了非常小的试验台应用)。具体包括两层,每层4台记录仪放置于每个角,中央1台。 或者,十五(15):三层,4台记录仪放置于每个角,三层中央各1台。

或者,每层搁板上4台或5台记录仪。 每台数据记录仪摆放的位置 建议放置记录仪时以网格状均匀分布,同时监测试验箱内因热损耗和/或空气流动而导致的最差位置也是很重要的。监测试验箱各个角落和任何开口/通道附近将覆盖大部分的最差位置,但是,在试验箱内架设搁板可能要求确认额外的最差位置。将传感器放置在温控装置的控制传感器,或试验箱内任何报警传感器的位置或附近。 试验箱负荷 分布试验是在空箱时进行(为了运行确认-OQ),还是在试验箱装满产品时进行(为了性能确认- PQ)?对于大多数制药或生物技术应用来讲,两项测试都很重要。要考虑到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对过程的影响。并且,有些监管机构[2] 要求在验证过程中使用最大和最小负荷。空箱可以被认为是最小负荷,也通常是箱内温度波动最坏的情况。 跟踪试验箱内空气温度 跟踪试验箱内产品的温度,如溶液瓶中的温度,有时被认为更重要,原因是它使数据不容易受到门定期打开和关闭等轻微干扰的影响。 测量的参数 如果计划存储对湿度敏感的产品,那么试验箱除了温度还要做相对湿度的分布试验。 提取读数的频率 典型的采样频率是每分钟1次,或者5分钟1次。但是,如同验证的大多数其他方面,要准备论证采样频率,并把合理说明包括在计划和/或方案中。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案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案建议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 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潮湿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流域、刚果盆 地、亚洲印尼、马来群岛等地。*南美洲面积最 大。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 湿季之分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 面积最大。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亚洲 东南部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亚洲 面积最大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及大 陆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 利亚西部*非洲北部面积最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 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 南、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 澳大利亚等东部沿海地区。 6、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 带)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欧 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7、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比较凉爽,冬天不冷, 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 最大、最典型。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日本及朝鲜半岛*亚洲面积最大。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日夜温差大, 全年降水少,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的内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亚洲面积最大。 10、寒带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 化 两极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11、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热带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乞 力马扎罗山、中国的天山、亚洲的青藏高原帕 米尔高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 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导学案 【学习要点】 一、自主学习: 1、掌握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能准确读出等温线的温度。 2、通过阅读冬夏气温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南北气温特征的差异。 二、重点探究: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三、生活应用: 了解气温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记住温度带的划分,了解各温 度带的熟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板块一:观察发现】 活动一: 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思考: 1、找出-8℃、0℃、8℃等温线,并在 每根等温线的东端标注相应的温度 值。 2、用醒目的颜色画出0℃等温线,观 察它大致经过的山脉和河流。 3、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 区。算一算温差为多少? 4、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 ,北方 南南方 。 活动二: 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思考: 1、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哪里, 为什么? 2、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多 少摄氏度以上? 3、我国南北的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4、我国夏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 , 全国普遍 。 学以致用: 1、周末爸爸要去吉林出差,顺便还想去爬长白山。为轻装前进,他打算就穿一身运动装去。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 2、南方人都说,北方人比他们更懂得穿衣打扮,因为我们衣橱里的衣服种类总是比他们多。他们想得对吗? 3、读下面A 、B 两城市各月气温曲线图: 1、算一算,一月、七月两地气温分别相差多少℃? 2、两地气温年较差各为多少? 答:A 为 ℃、B 为 ℃。 3、如果这两个城市分别为广州和哈尔滨,则 A 是 、B 是 。 气温(℃) A 气温(℃) B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导学案 共4页 第1页 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导学案 共4页 第2页

地球上的气候带是怎么样划分的

你知道地球上的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吗?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由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角度不同,因此,在各个地区吸收到的太阳热量有明显的不同,这就产生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科学家们把一种气温、降水特征和自然景观相似的地带,归结为同一气候类型,而把另一种气温、降水特征和自然景观相似的地带,归结为另一气候类型,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气候带。 根据气候,把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由于温带和寒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这样地球上就分成了五个气候带。 热带气候又可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即赤道气候、热带气候和副热带气候。 赤道气候,即赤道地区的气候,它的特征是: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闷热多雨。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之间,全年气温变化较小;全年多雨,陆上午后多雷雨,海上夜间多雷雨;年降雨量通常在1000—3000毫米之间,各月分配均匀。非洲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东侧海岸、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均属于赤道气候。 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全年可分干季和湿季两个季节,风暴甚多。印度、缅甸、越南和我国的海南岛都属于热带气候。 副热带气候:全年较长时期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和活动的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我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气候: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四季雨量分配均匀,云量多,湿度大,欧洲的英国、荷兰等属于这种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雨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我国新疆、甘肃等地属于、这种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大陆季风气候,寒冷干燥,我国长江流域以北东部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寒带气候,即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有两种类型,种是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C之间,冰雪可短期融化,并有少量雨水,可生长苔原植物,亦称“苔原气候”。另一种是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冰雪终年不化,又称“冻原气候”武“永冻气候”,亚洲和北美大陆极地绝大部分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地理:温度带的划分

按照积温来(气温大于等于10度的持续期)划分温度带: 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温度带: 分为热带温带(南温带,北温带)寒带(北寒带,南寒带) xx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 北回归线至北极圈是北温带 北极圈至北极点是xx 同样的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是xx xx圈至xx点是xx 年积温小于1600度: 寒温带 年积温大于1600度小于3400度: 中温带 年积温大于3400度小于4500度: 暖温带 年积温大于4500度小于8000度: 亚热带 年积温大于8000度: 热带

年积温小于2000度的xx: 高原气候区 1.冬季气温的分布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 冬季风的影响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2.夏季气温的分布从中国夏季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 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等以外,大部地区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 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中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纬度较高,白昼又比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增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天)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归纳表)

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图分布地区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 两侧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 大陆内部和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印度半岛和 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 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 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区大陆东 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 (1月均温在0°以 上,一年四季分明, 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的亚欧大 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1月均温在0°以 下,一年四季分明, 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 候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 和降水的年变化比 较小) 温带大陆性气 候中纬度内陆地区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 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年温差 大,降水少且集中夏 季)

寒带气候南北极圈内的高纬 度地区全年严寒少雨,温差大 高原山地气候海拔较高的高原、山 地由于海拔高,终年寒冷 如何确定气候类型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1月温度低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1月温度高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以“温”定“带” 热带:最低月均温﹥15°C(各月都在15°C以上);终年高温;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 温带:最低月均温0°C——15°C;冬暖夏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低月均温﹤0°;冬寒夏热;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最热月﹤5°C;终年严寒; 寒带气候 第三步: 根据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学会比较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态轴类含空洞锻件内部温度场分布

热态轴类含空洞锻件内部温度场分布 张玉存1 张雷强1 付献斌2 1.燕山大学,秦皇岛,066004 2.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秦皇岛,066102 摘要:热态轴类锻件内部温度场分布特征对锻件内部空洞检测起着重大作用.针对该问题,在传热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态轴类含空洞锻件的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首先利用集总参数法获得该模型的内部边界条件.然后通过红外热像仪采集得到该模型的初始温度条件,结合分离变量法求解该模型,从而获得含空洞锻件的内部温度场分布.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空洞尺寸条件下锻件内部温度场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空洞检测;二维非稳态传热;内部温度场;热态轴类锻件 中图分类号:TG157 DOI :10.3969/j . issn.1004-132X.2015.19.020Anal y ses of Interior Tem p 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for Hot Axial For g in g s with Void Zhan g Yucun 1 Zhan g Lei q ian g 1 Fu Xianbin 21.Yanshan Universit y ,Qinhuan g dao ,Hebei ,066004 2.Environmental Mana g ement Colle g e of China ,Qinhuan g dao ,Hebei ,066102Abstract :For hot axial void for g in g s ,interior tem p 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p la y s a ke y role in the detection of inner void defect.Aimin g at the issue ,a two -dimensional unstead y heat transfer mod -el of the for g in g s with voi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theor y .Firstl y ,interior bounda -r y conditions of the model were obtained b y usin g lum p ed p arameter method.Secondl y ,the initial tem p erature conditions of the model were collected b y the thermal infrared ima g er.The interior tem -p 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for g in g s with void was ac q uired b y se p aration variable method. Finall y ,interior tem p 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r g in g s under different void size conditions were anal y zed accordin g to the ex p erimental results. Ke y words :void detection ;two -dimensional unstead y heat transfer ;interior tem p erature field ;hot axial for g in g s 收稿日期:2015 01 06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4203070) 0 引言 热态轴类锻件是电力二石油行业和大型机器 装备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体现.空洞缺陷的存在往往会引起空 洞边界处锻件材料的破坏[ 1-2] .通过研究含空洞锻件内部温度场分布特征,发现锻件内部空洞缺陷,对提高锻件成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含有内部缺陷物体的温度场分布特征研究 方面,文献[3]利用红外扫描技术对物体内部缺陷温度场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献[4-5]通过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尺寸对其表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 文献[6]通过有限体积法对具有矩形内部缺陷试件的温度场进行了求解,分析了试件检测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文献[7] 在单面法加热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二维钢板模型随其内部缺陷长度二深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钢板表面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文献[8]以铝铸件内部空洞检测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得到了 空洞大小二位置变化时的铸件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以上研究都是通过分析物体表面温度场来实现对内部缺陷检测的,但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大,单纯依靠分析表面温度场的分布特征难以实现对缺陷的精确检测,因而,如何获取及分析靠近物体缺陷区域的内部温度场分布,进而获取精确的内部缺陷尺寸信息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在二维非稳态传热的基础上建立轴类含空洞锻件传热模型,利用集总参数法和分离变量法获得不同内部空洞尺寸下的锻件内部温度场分布,通过全面分析锻件内部传热变化特征,发现了空洞缺陷存在时锻件内部特有的温度场分布规律. 1 轴类含空洞锻件内部温度场分布模型 轴类含空洞锻件模型如图1所示.图1中, 圆柱形空洞位于该锻件的中心位置附近.本文将锻件中的空洞与锻件材料视为两种不同的传热介质. 首先对含空洞锻件进行研究,由于锻件内部空洞部分相对于整个锻件较小,空洞内部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并且空洞与无空洞部分的比奥数均 2762 中国机械工程第26卷第19期2015年10月上半月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 在世界气候分布中,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理教案,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通过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了解家乡的天气及气候特点,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投影: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两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

管式炉的辐射热传计算的温度分布计算(1)

管式炉的辐射热传计算·温度分布计算(1) 1)能量平衡方程的建立 计算辐射传热是计算温度分布所必需的,但要准确计算温度场还必须已知燃料燃烧模型、烟气流动模型、管内过程模型。一般说,这些都是当今的研究课题,还有待人们去认识和开发,在资料不足时可作出假定。 Roesler提出的燃烧模型,常为人们采用。 流场是难点,冷模、示踪都可作为了解烟气流动的手段,但在文献中常见将其作为活塞流处理,或凭经验加以校正。 管内过程视系统而定,如果是单纯加热则比较简单,如果管内进行化学反应过程,还应当有可靠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上述模型都已知的条件下,可建立计算温度分布的能量平衡方程组。 对并联管束,例如烃类水蒸气转化制氢炉,管表面区的能量平衡式为: 系统中表面区的数目与所能建立的能量平衡方程数目相同。烟气区的能量平衡式为:

同样,方程式的数目与系统中烟气区的数目相同,联立解所有方程式,就可求出温度分布。 上述两式中,Q n 表示烟气区g i 或与表面区S i 毗连的烟气区以对流方式传 到表面区的热量,kJ/h;Q n 表示传至管表面区的热量。或者表示通过耐火墙 传至环境的热损失,kJ/h;Q f 表示在该烟气区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kJ/h; △Hg i 气表示烟气进出g i 区的焓差,kJ/h。 对于并联U形致壁管加热炉,其能量平衡方程式与并联管有所区别。如图4-35所示,四路U形徽壁管并联,每路11根,上进下出。鉴于并联管路有对称性,取其中一路作为计算对象即可,兼顾计算精度与机器内存,将敷壁管柱面分为四区,11根炉管分成44段。倘取每段中点温度为该段的代表温度,有44个温度待求,见图4-36。将烟气分为8区,其中4区为圆柱体,4区为环柱体。炉顶、炉底被分为4区,见图4-37。总共16区,56个温度待求。 敷壁管表面S i 管段区的能量平衡式: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温带温带季 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冬季寒冷 干燥,夏 季高温多 雨 南北纬 35°~50° 之间的大 陆东岸 我国华 北、东 北,日本 和朝鲜 半岛 温带大 陆 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 气团控制 冬寒夏 热,干旱 少雨 南北纬 40°~60° 之间的大 陆内部 亚欧大 陆和北 美大陆 的内陆 地区 温带海 洋 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 带控制 全年温和 多雨 南北纬 40°~60° 之间的大 陆西岸 西欧 寒带苔原 气候 纬度高,太阳 辐射弱,受极 地气团或冰 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 寒,降水 少 北半球极 地附近的 沿海 亚欧大 陆和北 美大陆 的北冰 洋沿岸 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 阳辐射弱,受 冰洋气团控 制 全年酷 寒,降水 少 南北半球 极地附近 内陆 南极大 陆、格陵 兰岛 高原和高山气 候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全年低 温,降水 少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 原、南美 安第斯 山脉 5、6、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总结

世界气候纷繁复杂、类型多样,不少同学一看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热量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各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并不多,均不超过4种(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寒带2种),实在并不可怕。 2、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大洲 可以从气候分布最为简单、最有规律、最有特点的非洲入手,迅速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然后从我们所在的亚洲,得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再从欧洲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等。 二、归纳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寒带略)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1、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些不同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1)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 信风——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 西风——性质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温度场计算说明书

温度场计算说明书 1.建立有限元模型 熟悉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建立由点线面构成的实体模型,然后在实体模型基础上进行网格划分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与ansys基本操作见附件1.0《有限元分析基础教程》 以22#坝段为例,划分后的单元如图1所示 图1 22#坝段网格示意图 2单元的转换与材料分区 将划分好的8节点结构solid45单元转化为热学计算的solid70单元(如图2)

图2 单元的转换 压缩和合并单元节点号(图3所示) 图3 压缩合并单元节点号根据混凝土材料性质划分不同材料(如图4)

图4 改变材料的单元号改变之后的材料之后模型如图5所示

根据不同的材料赋予不同的材料热学参数,密度,比热容和热传导系数(如图6)

图6 输入材料参数 3组元的挑选和命名 组元是一组元素的集合,单元集合以e开头,节点集合以n开头 将坝体和基岩单元集合命名为不同的组元edam和ebase 下图为命名组元的对话框(图7所示) 图7 创建组元 根据不同的浇注块,挑选不同的组元,比如d22e4表示第22坝段第4层浇注块挑选方法:1,准备文件如附件-1.1文件里所示 2,将不同坝段的单元和节点用ewrite和nwrite命令写出来(图8) 3,运行程序,将生成的FNAME1.DAT文件读进ansys(图9) 图8 将单元信息写到文件中

图9 read input from 读取命令流 按照附件-1.2文件夹中文件格式所示, 根据各个浇注块的出生时间,温度,水管信息等等 准备DATA.xls文件,并建立组元名2 图10 data.xls文件 按照附件-1.3文件中程序提示的所示, 生成命令流文件,读入后形成na和nd的组元,具体内容如图11所示它们分别代表各个浇筑过程中增加的对流边界和删除的对流边界 图11 na组元名文件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 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西侧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2.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4.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5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6.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7.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五.各大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气候的判读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因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因此,分析判别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气温、降水的变化数值特征这个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具体判别方法分三步: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

1.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挂图

2.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挂图 3.我国温度带分布挂图 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绘制以下表格 (1)我国各温度带> 1<0的积温表 (2)我国温度带分布地区的填充表 (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品种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复习已学知识,弓I入新课。具体步骤如下: [提问]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复习]教师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承转]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教师讲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气候。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 [板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气温的分布 [展示图片]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 课本封页彩照16和17)。 [提问]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 [讲述]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而南国的广州,素有花城”的美称。但花色最多、品种最齐、赏花人最多的要算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了。迎春花市从春节前三天开始,一直到除夕之夜。虽然这时正是我国最冷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百花盛开,春意浓浓。可见,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十分悬殊。 [板书]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展示挂图]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图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