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路鹏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路鹏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路鹏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路鹏

 第27卷 第3期地 震Vo l.27,N o.3 2007年7月EA RT H Q U AK E Jul.,2007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路 鹏1,苗良田1,李志雄2,莫纪宏3,陈华静4,王 松4

(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燕郊 065201;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 100720;

4.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36)

摘要:为了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规范科学数据汇交、共享、管理,笔者开展了科学数据

共享现状调查。在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现状、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制

约科学数据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应强化的基础

工作。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共享;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P3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274(2007)03-0125-06

引言

科学数据是人类社会从事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原始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试验数据、实验数据、调查数据、考察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研究数据以及相关的元数据和按照某种需求系统加工的数据,具有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科学数据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创新资源,具潜在价值和开发价值[1]。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享,既可使科

据现状和数据共享情况,受国家科学技术部的委托,笔者一方面对承担国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部分单位和首席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另一方面参阅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相关项目的科学数据资料调查的有关结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数据现状进行初步归纳,并对我国科学数据及共享现状和建立健全科学数据共享机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1 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现状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种需求,在诸多科学技术领域组*收稿日期:2006-12-03;修改回日期:2007-04-20

基金项目:科学技术部社会公益性工作项目(2002BIA00038-3)

作者简介:路鹏(1964-),女,河北宣化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地震地质科研与教学及统计地震学、软科学研究。

126 地 震 27卷 

织开展了规模不等、程度不同的观测、探测、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形成了公益事业型的科学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如地质调查、气象观测、海洋观测、水文观测、环境监测、地震监测、地形测绘、土地利用调查、农林生态观测研究站网、病虫害监测预报站网、流行病传染病疫情监测、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材料腐蚀试验站网等;通过了诸如科技攻关、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重大基础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支持了各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建设了一批大型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观测研究站网等。这些科技活动积累了大批宝贵的科学数据和基于这些科学数据所得出的大量综合性信息,构成了我国海量科学数据的大致轮廓[2~5]。

据不完全统计,仅“九五”期间,国家在资源环境领域直接投入(含科技事业费、国家专项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投入)观测、探测、调查、试验的费用就不低于500亿元;同期,为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的经费投入也接近两千亿元,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经费中,约有30%~50%的比例用于科学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所以说,我国当前的科学资料、数据和相关信息,是国家长期的巨额投入所获取的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支持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国家宏观决策、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估计,近20年来我国先后建设了5000~6000个规模不等、质量各异、应用程度迥异的科学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数据量从几百Kb到几十Tb,覆盖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在科学数据采集和积累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

(1)主要学科领域科学数据的产生和利用初步形成了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气象、海洋、水文、测绘、国土资源、地震、环境、农业、林业、医药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等社会公益事业相继建成各自相对完备的相关领域科学数据的大规模采集、积累系统;在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国家各企事业单位产生积累了更为广泛、丰富多样的科学数据、资料与相关信息,这些数据覆盖了我国主要的学科领域。

(2)先后建成了一批数据管理机构,数据共享机制正在形成。近20年来,国家各有关部门先后建成了一批数据管理机构,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部门所采集的各类数据资料,通过数据库建设和产品加工,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成为所在部门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的服务窗口。此举促进了部门和行业的数据管理机构的整合,极大地增强了相关部门和行业的科学数据管理能力和科学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6]。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国际交流渠道。通过政府间组织、国际数据组织、民间交往,开展国际间的数据合作与交流。如:世界气象组织(WM O)、国际海洋资料交换委员会(IODE)、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 U)第五委员会(文档与天文数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数据中心(WDC)、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 TA)等,我国相应部门通过参加这些组织的工作,初步建立了稳定的科学数据交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数据交换网搜索、访问乃至下载诸多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关的数据节点的数据和相关信息[7]。

(4)科学数据管理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科学数据、资料与相关信息资源,主要是以纸质、薄膜、胶片以及磁带形式,被分为资料、情报、文献、图书、档案等类型保管,用户要凭介绍信到相关资料档案馆查阅、抄录或索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科学数据的管理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积极采用数字化手段采集新的数据;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原有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力度,一

批科学数据库建成,并开始在网上提供信息服务[8],[9]。

2 主要学科领域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调查

2.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主要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部门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原始性和加工后的科学数据的种类、规模、分布、共享以及有关数据管理制度,了解现行科技体制下数据共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开展科学数据共享法规体系和共享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2.2 调研内容

(1)科学数据的种类、规模及分布情况;

(2)科学数据汇交以及共享现状;

(3)专家或管理部门对科学数据共享持何种态度;

(4)科学数据共享、尤其是数据汇交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

(5)确保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开展应有何种技术措施予以配合;

(6)科学数据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

2.3 调研对象

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的部门、单位及课题组。

2.4 调查过程

本项调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问卷调查,针对承担地学领域、材料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负责人或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一共涉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卫生部、农业部、公安部等多个部门共计17个单位,20个科技计划项目。上述20个项目负责人认真地填写了问卷,并及时反馈本研究小组。二是参加科学技术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的科学数据调研与座谈会,对医学、材料、机器制造、交通与民航、能源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数据分布和数据汇集等有关情况开展深入调查。3 科学数据共享机制现状分析

3.1 科学数据及共享调查结果

通过对国家科学计划项目问卷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得出以下初步结果:

(1)关于科学数据获取方式:

75%的项目认为“本项目生成数据量大,支出经费多”;15%的项目认为“主要靠收集其他项目生成数据开展研究”;10%的项目认为“两种数据基本相当”。

(2)关于从外系统获取科学数据的难度:

75%的项目认为“比较难”。基本理由是:收费高、数据质量无保障,没有可靠、长期的数据提供保障机制;25%的项目认为“难度不大,尚可”。因为,与数据拥有者之间存在科技合作协议、数据交换协议或通过熟人获取数据。

(3)怎样获取其他项目生成的数据:

20个被调查项目采用主要方式是:①从本单位资料室查找;②与数据拥有者联合申请项目;③通过因特网获取;④借助上级主管部门协调;⑤通过协议;⑥在本系统数据中心获取;⑦通过熟人索取;⑧购买等。

127 3期 路 鹏等: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28 地 震 27卷 

调查表明,95%的项目没有在本单位数据中心获取数据,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本项目所需数据。

(4)关于项目执行过程中,使用其他部门、行业数据的情况:

60%的项目使用了其他单位、部门、行业的数据;40%的项目不需要其他单位、部门、行业的数据。

(5)关于项目结束以后“本项目生成数据”的保存:

40%的项目“单位同意项目负责人保存”;70%的项目“单位要求上交,但没有强制上交措施”;25%的项目“单位对科学数据存储去向无明确规定”。

(6)对当前没有开展数据汇交主要原因的认识:

调查表明,项目负责人不同程度地认为下列原因主要阻碍着数据共享工作的开展:①数据私有,不愿汇交(45%);②权益不显明,没有共享积极性(50%);③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65%);④国家没有明确数据政策(55%);⑤缺乏数据标准(40%);⑥没有长期、稳定专项经费(40%);⑦知识产权保护的“外衣”在某种程度上是制约数据共享工作的一个难点(10%)。

3.2 科学数据共享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到有关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本工作小组对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得出以下初步印象:

(1)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相当部分用于获取原生科学数据,其原因有二:一是项目本身确属开创性研究,需要投入相当的经费开展获取数据的工作,以使科学基础研究获得观测事实的有力支持;二是由于我国没有形成科学数据共享氛围,获取已有研究工作的科学数据困难,许多科学工作者已形成“加工面条,必须自己从事开荒种麦子”的工作理念,习惯将自行开展重复性的数据获取工作纳入研究计划,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科技投资。

(2)跨行业获取科学数据是科学工作者普遍认为是一项有较大难度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工作者从事跨领域的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极大地制约边缘科学研究取得新的科学发现的可能性。因而,目前的科学数据难以共享的现状,势必会严重制约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3)科学数据也是国家投资的产物,是国家财产,但纳税人目前尚难获取加以有效利用,继续造福社会。但由于科学数据个人占有观念的影响,科学数据被相当部分的研究人员当作私有财产予以收藏,有悖纳税人的投资初衷。结果导致:一是其他相关研究无法得知,或获取困难,已有科学数据无法继续发挥作用,造成极大的浪费;二是有些人利用其价值谋取不当私利。

(4)科学数据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当前部分科学工作者不敢轻易使用其他来源数据的原因。但实际科学研究工作中,相当多的研究项目对其他行业或部门的科学数据有较大需求,在数据质量与数据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因此,应尽快制定科学数据共享标准,建立健全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5)被调查的项目多数都没有从本单位获取科学数据,表明在某些单位要么数据信息机构不健全,要么已有科学数据获取途径不畅,数据汇集、利用(披露)机制不完备。

(6)多数科研单位存在重视科研成果,而轻视作为成果重要组成部分的科研数据的现

象。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完成后,对科技成果的科学数据的汇集、保管和利用重视不够,管理措施的欠缺是造成科学数据流失的重要原因。

(7)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部门没有形成共享机制,社会没有形成科学数据共享氛围是造成科技工作者不愿汇交和共享科学数据的主要原因。

4 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有关问题的讨论

4.1 制约科学数据共享的主要因素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科学数据积累和共享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能力,但是,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管理滞后,共享问题仍较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进步与创新,乃至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并造成了重复采集、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突出表现为:

(1)海量科学数据资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增值作用。共享现状调查表明,大量的科学数据一方面仍储于资料堆、档案柜乃至流散在个人手中,没有经过有效的整理和建库,甚至濒临丢失;另一方面是各部门已经建成的数据库,还难以有效支撑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些数据库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相当一部分数据库没有标准可循。就数据库的作用来讲,确实能为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产生有效支撑的还不足已有数据库总量的十分之一,而一些领域的基础性公共数据库仍有待建立。

(2)数据的共享程度较低,缺乏国家层面上的宏观管理和调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一些部门(行业)或单位的数据库往往局限于本部门(行业)、本单位使用,甚至个人专用,缺乏部门间的交流和沟通,更没有形成面向社会的科学数据共享。各类科技计划所产生的科学数据,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3)保障科学数据共享的各类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如信息共享立法或管理办法的制定、数据密级的划分、共享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产权单位的补偿和用户的分级等政策性措施都需要尽快研究。

(4)科学数据汇集保管投入不足,数据库是数据共享的基础,而数据库的维护举步维艰。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和单位在科学数据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因而导致了许多科学计划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按要求建库后,由于缺乏持续的项目支持,因而新的科学数据枯竭,很容易变成“死库”而逐渐降低或丧失其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层次缺乏宏观管理与协调;政府对公益性科学数据共享的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和强有力的共享服务技术支撑以及政策、法规体系的保障。

4.2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应强化的基础

在我国开展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有赖于全社会对数据共享工作认识的全面提高,应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数据共享氛围,在政策法律的制约下,各部门和社会切实将数据共享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从本工作小组调研结果和初步分析结果看,在我国大规模开展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必须经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渐进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以下基础的建设力度:

(1)重视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体系的保障作用,加快科学数据共享立法进程;

(2)持续稳定的政府投入和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数据共享工作的持续动力支持;

129 3期 路 鹏等: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30 地 震 27卷 

(4)重视学科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在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龙头作用,加大对科学数据共享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5)重视科学数据共享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程津培.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创建共享新秩序[J].中国基础科学,2003(1):10-12.

[2] 徐冠华.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J].中国基础科学,2003(1):5-9.

[3] 孙鸿烈,刘闯.国际科学数据前沿领域发展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1):13-18.

[4] 孙枢.地球数据是地球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从地球科学谈科学数据共享[J].中国基础科学,

2003(1):19-23.

[5] 孙九林.科学数据资源与共享[J].中国基础科学,2003(1):30-33.

[6] 陈军,王春卿.关于科学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考[J].中国基础科学,2003(1):40-43.

[7] 孙九林,施慧中.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构建[J].中国基础科学,2003(1):76-81.

[8] 傅小锋.基于网络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研究与建设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3(1):69-75.

[9] 李集明.科学数据发布策略探讨与气象数据共享实践[J].中国基础科学,2003(1):56-62.

Investigation on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situation and its analysis

LU Peng1,M IAO Liang-tian1,LI Zhi-xiong2,M O Ji-hong3

WA NG Song4,CH EN H ua-jing4

(1.Colleg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Techniques,Yanjiao,HeBei065201;2.Ins titu te of Earthquake S cience,

CEA,Beijing100036;3.Institute of Law,Chinese Academy of S ocial S ciences,Beijing100720;

4.China Earthquake Netw orks Cen ter,CE A,Beij ing100036,China)

A bstract:In o 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and pave the w ay to the m anagement of data sharing,we carried o ut the investig atio n on scientific data sharing.The preliminarily analy tical result of the real situatio ns of scientific data and data sharing is given and the m ain facto rs,w hich influence the perfo rmance o f da ta sharing,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 estig atio n.Finally,w e pro pose the fundamental w orks adopted in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Key words: Scientific data;Data sharing;Investig ation;A naly sis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课堂提问是课堂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和媒介。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切实际的提问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见到这种情形:教师为了表示自己是在运用“启发式”教学,也为了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一节课竟提问了几十次,也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和提问的效果,教室里数不清的小手在乱晃,真叫人眼花缭乱;教师为了让人感觉是运用问题模式教学,不考虑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指向性,也不考虑问题提出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然而有的学生对答入流,有的目光呆滞;更甚有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一个紧接一个地指名回答,而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则不置可否,不作评价。最后当某个学生答对了,教师便喜形于色,对这位学生大加表扬一番,于是这一提问回答的环节就随之结束。至于答错的学生错在哪里?是不准确?不完整?还是答非所问?答对的 学生对在哪里?学生都一概不知,教师也从未关注。 我们认为,问题的难度控制是问题设计的关键,问题太难会导致课堂陷入“僵局”,问题太易会导致课堂变成“闹市”。因此,问题

的设计一定要难易合理。此外,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课堂提问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提问能否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选准时机,使提问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基于此,我们对三至六年级其中的14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作此调查分析报告。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我们对学校三——六年级其中的14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基本内容有:问题内容本身和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两个方面。 (一)在问题内容本身:针对研究需要我们在问题内容本身中设置了8个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2.09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2.37%,总人数由17.5万人上升到 38.44万人。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1%,比全省34.3%的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比全国39.1%平均水平更低了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比重由21.36%下降到4.84%;第二产业比重与原来的63.78%基本持平,仍达64.1%,由建市初的“二、一、三”进入了“二、三、一”发展阶段。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史表明,产业结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比例失调的产业结构,将使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扩张的基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值的主要构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九十年代初,全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约60%,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1%,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发达国家平均约65%。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以上,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达到43%。虽然城区2015年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58.6%,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市本级的GDP也包含在城区的经济总量中,尚不及全市的20%,且有着市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就全市来讲,第三产业在经济构成中的比重还偏低。 2.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发展迅速,但规模效益不高,新兴经营方式尚待开拓。建市以来,我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社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营业总额和社会商业点迅速增长,2015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3和18.18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86%。二是消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在国家连续多年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2015年我市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7.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9.9%提高到22.1%。与此同时,消费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呈现缩小态势,由上年的消费低于投资16.6个百分点缩小为9个百分点。三是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国营、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等经济点并存发展的局面,极大地搞活了商品流通和销售。2015年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67.50亿元,同比增长35.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8.44%,比2015年占比提高了7.78个百分点。四是经营形式多样化,经营规模、档次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超级市场经营、连锁经营等经营方式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经济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第1章前言 1.1 现代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气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完井均有了较快发展,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除常规井完井技术日益完善外,其他特殊井完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水平井完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深井超深井完井、现代智能完井、膨胀管完井等。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完井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现代完井技术方面的文献,对各种完井技术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1)射孔完井技术; (2)割缝衬管完井技术; (3)砾石充填完井技术; (4)膨胀管完井技术; (5)封隔器完井技术; (6)智能完井技术。 2. 调研国内外最新完井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完井技术现状、最新进展、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国内完井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初步预测和探讨。

第2章常规完井技术 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井而言。虽单井属于同一油藏类型,但是所处构造位置不同,所选定的完井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油藏有气顶、底水,若采用裸眼完成,技术套管则应将气顶封隔住,再钻开油层,而不钻开底水层。若采用射孔完成,则应避射气顶和底水。又如油藏有边水,套管射孔完成时,油田开发要充分利用边水驱动作用,避射开油水过渡带。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常规完井方式[1]。 2.1 裸眼完井技术 裸眼完井方式分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复合型完井方式和后期裸眼完井方式三种。 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1)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附近后,下套管柱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预定设计高度后,再从套管中下入直径较小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身完井。 复合型完井方式(如图2-2)是指适合于裸眼完井的厚油层,但上部有气顶或顶界邻近又有水层时,可以将技术套管下过油气界面,使其封隔油层的上部,然后裸眼完井,必要时再射开其中的含油段。 后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3)是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附近,注水泥固井。固井时,为防止水泥浆损害套管鞋以下的油层,通常在油层段垫砂或者换入低失水、高粘度的钻井液,以防水泥浆下沉。 图2-1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 3—水泥环 4—裸眼井壁 5—油层

小学科学教学调研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调研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科学教学调研报告 这学期我对十所学校的小学科学课改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领导汇报、现场听课、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调研的主要内容有教材使用、教师现状、教法研究和校本教研情况。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关于课程开设: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 2、关于教材: 师生普遍认为教科版科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版式设计活泼美观,贴近学生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追求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这样设计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且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3、关于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科学教学观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目标设定:科学学科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由过去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三维目标。 ⑵内容选择:在内容选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意识,科学教学开始关注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让学生感悟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⑶学习方式:教师们均有意识地改进方法,摆脱灌输式传授教学,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问题与探究意识比较强。 ⑷师生关系:注重创设和谐愉悦的地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使用:

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亲爱的同学: 将新课程理念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当今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和把握我们学校课堂教学实施现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正在围绕有效教学进行研究。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希望你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作答。你的配合将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帮助,你所选的答案不会对你个人或学校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谢谢你的合作! 余干县三塘中心小学所在学校:所在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项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1.你在每节课前,是否清楚地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A.每节课都了解 B.新授课了解 C.偶尔了解 D.不知道 2. 你认为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能够引起你主动学习的愿望吗?() A.适合我的学习需要,多数能引起我的学习愿望 B.偶尔让我感到很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C.不能吸引我继续学习下去 3.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是否给你布置了相关联的学习准备任务(作业)?() A.是 B.否 4.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否能经常引起你的兴趣?() A.经常引人入胜,津津有味 B.引发我对某一学科的爱好 C.偶尔吸引我 D.刻板单一,索然无味 5.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课堂提问?() A.一般都已有明确已知的答案,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B.提问能引起我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C.提问有一定的难度,但确实能引发我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发现 D.提问基本都是在帮助我分析、复习、记忆所学知识点 6.每节课结束时,老师是否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A.是 B.否 7.你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一般通过哪种方式解决?() A.向任课的老师提问,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B.与同学商量、讨论解决 C.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解决 D.放在一边,算了 E.其它(请注明) 8.通过课堂教学你是否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 A.了解、学习到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应用 B.学到了一些学习策略和方法,但能够掌握和应用的不多 C.课堂没有学到多少学习方法,仍沿用自己的方法 D.能够在熟练应用所学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新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能针对你的情况给予个别的指导与帮助?() A.是 B.否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与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

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著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

(完整)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如下文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得到全面推进,为进一步明确本校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了解本校科学学科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本校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找出学校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和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我们对大城县第四小学的科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研时间

2013年5月 三、调研地点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第四小学 四、调查对象 大城县第四小学科学任课教师和三到六年级部分学生 五、调研内容 1.师资情况 2.教材情况 3.学校的重视程度 4.学生情况 六、调研方式

日常生活中观察记录、走访教师、与任 课教师进行座谈、对部分学生进行谈话 调查等 七、调研结果 1.师资情况 三、四年级 五、六年级 2.教材情况:不少任课老师反映,科学教材容量大,难度大,要求高。尽管教材 注意降低难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还是比较难以理解。并且教材安排了大 量的实验、观察活动,其实验设备等都 是农村中小学难以达到的水平,学生受 环境限制难以完成。 3.学校的重视程度:

a. 重视的具体表现:学习的科学课程大多安排合理,每周有两课时的教学时间;教学部分设施齐全,如有专门的实验室。 b. 不重视的具体表现:科学教师一般为代课老师,没有专业的或专门的科学教 师任教;没有固定的时间来开展教研组 活动;学校配套资源缺乏;没有对教师 进行培训,教师没有相关专业的学习机会。 4.学生情况 尽管有小部分不喜欢或放弃科学学习, 但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有浓厚的兴 趣,可是几乎所有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 科学是副科。 兴趣浓厚的原因:觉得科学能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使学生有了自豪感;科 学课有实验、活动等。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最近我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在收获一份自信。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我会永远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下面我就把我所带的班级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一、讲学生。二、自己。 一、学生目前的状况: 应该讲我们的学生是淳朴和天真的。看到他们的样子其实我感觉身上的责任很重,我说的并不是空话,而是我真的有这种感觉。下面我也从两个方面说:(1)、学习兴趣 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活泼开朗,天真烂漫,比起城里的孩子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对音乐的接触却十分匮乏。城里的孩子上各种各样艺术兴趣班,有的学舞蹈、有的学钢琴、有的学小提琴等等!而据我所了解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一个。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的不是很自信,这一点特别是表现在七年级的学生。我也做过一个小的调查,我问过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喜欢音乐课,结果有75%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当然也有说不喜欢的。还有的同学认为所有副科都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正确。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学生不够专心,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去积极的参与,当然这只是从学生的层面讲。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上中学,由于他们的年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都表现的十分活跃,每个同学都很乐于展示自己,这是很好的课堂教学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 (2)、学生基础 普遍学生的音乐基础很差。在七年级中能识简谱的占25%,能视唱简谱的约为4%,能唱准音的几乎没有,能掌握课本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生约占10%,这些数字是我认真算出来的,我想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现状。 二、自己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教学活动,我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通过总结我觉得在以下方面做的还不够: 1、我的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学科特点突出的还不够。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各地区的科学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内容摘要:本报告运用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对全国各地区(包括四大区域板块 和各省市区)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价、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在经济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更为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 开始逐渐发挥效力,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关键词:区域科学,发展,评价 一、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于 2006年开始设计“区域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并根据2005年的数据对各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评价,其具体研究成果参见《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4月)。根据形势和数据的变化,我们对“区域科 学发展指数”体系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并根据2006年的数据测算了最新的“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即为本报告的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 区域科学发展指数,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全面评价全国各地区一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一个定量工具。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具体评价内容包括:(1)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状况(经济增长指数);(2)经济增长的环境友 好和资源节约状况(环境友好指数);(3)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状况(协调发展指数);和(4)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变化状况(潜力增进指数),区域科学发展总指数是对上述四个指数的一个综合。?? 其中经济增长指数具体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速度高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2)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难度不同,同时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水 平纳入考察范围,旨在反映增长的难度(人均GDP水平指数);(3)评价经济增长除了考察量的方面以外,还要考察增长质量的方面,即增长的效益状况。 为此,还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 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GDP比重指数)。?? 环境友好指数具体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经济增长消耗了多少能源、水,占用了多少土地,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物耗指数);(2)经济增长排放了多少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即单位GDP的污染排 放(污染指数)。?? 协调发展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各地居民的收入增长是否与 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居民收入和GDP协调指数);(2)各地的就业增长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就业增长指数);(3)各地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等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公共服务支出指数);(4)各地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社会保障指数);(5)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是否相协调,以及国内外在GDP增长中的收益是否相协调(收入分配指数)。?? 潜力增进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科技创新指数);(2)物质资本积累情况(物质资本指数);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teachin g in primary schoo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调查目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得到全面推进,为进一步明确本校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了解本校科学学科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本校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找出学校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和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我们对xxx小学的科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时间 XX年5月 三、调查地点 河北省廊坊市xxx小学 四、调查对象 xxx小学科学任课教师和三到六年级部分学生

五、调查内容 1.师资情况 2.教材情况 3.学校的重视程度 4.学生情况 六、调查方式 日常生活中观察记录、走访教师、与任课教师进行座谈、对部分学生进行谈话调查等 七、调查结果 1.师资情况 2.教材情况:不少任课老师反映,科学教材容量大,难 度大,要求高。尽管教材注意降低难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并且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观察活动,其实验设备等都是农村中小学难以达到的水平,学生受环境限制难以完成。 3.学校的重视程度:

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开题报告

荣昌县教育科学“十二五”2012年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校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开题报告 荣昌县广顺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阅读时代。 (二)基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三)基于我校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②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二、理论基础及依据 阅读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

绿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1、前言 世界著名生态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文化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创建,公民生态意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现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的支撑。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赖于社会生产方式与民众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植根于人民日常生活实践当中。 随着对生产方式,产品与消费的关注,人们提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理念,一种以“绿色”为核心的消费浪潮在全球迅速掀起。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21世纪的消费模式与潮流,人类消费模式的转变必定会引起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 2.2消费行为与绿色消费 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统称消费者行为。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市场角度考察消费者选购某种消费对象的动机及其决策过程。消费者自身的欲望是驱策消费者去购买的主因。它既产生于消费者的内在需要,又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另外,还要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习惯、个性和家庭的收入总水平与财产额的高低,以及家庭规模与结构的特点,等等。 基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的不断枯竭的压力,以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最新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 析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对于城市而言,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体经济发展,而城市主导产业是产业的领头军,是辅助周边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连市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的重工业产业和电子软件等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确定以及现状分析,有利于大连市诊断产业发展利弊,明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集聚效应主导产业又称“带头产业”或“领衔产业”,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了区域经济的“龙头”,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效应,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主导产业可以在区域内发挥集聚效应,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和周边区域的发展。主导产业经济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是城市经济政策的重点扶持目标。

1 大连市主导产业的确定 产业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按照传统物质生产,可以将产业划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产业划分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序列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本文按照产业职能划分方式,将产业划分为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1)基础产业是生产输出产品的部门,也称为输出产业或输出部门,是为满足本市以外的市场需求的生产部门;(2)城市非基础产业是生产地方产品的部门,也称非输出产业部门,为满足由输出产业的生产活动派生出来生产性需要和由此决定城市全体居民的日常生活资料、服务需求的地方性产业。在基础部门中,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及政府扶持侧重点,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不同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增加值高于城市平均水平,效益将越来越好。支柱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产值大,但在大连及整个东北,支柱产业往往是传统的重工业产业,发展历史久远,普遍受机构老化、进步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 本文使用区位商来区分城市的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假设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差不大,可以以就业人员数来衡量行业的发展。区位商定义为城市为满足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总量而需要在该行业就业的人数比重与全国该行业就业人数比重的比值。如果区位商大于1,表明产业的集中度较大,属于输出产业或基础部门。

2020小学科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2020小学科学教学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县小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了解本县各学科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依据教育局有关精神,按照教研室教学工作的安排,教研室于本学期对全县的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地调研。从11月份开始,我对六所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现状、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科学实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领导汇报、现场听课、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调查问卷、查看教学资料等,并检查了解了各校的仪器室和实验室。这次调研听取了来自不同学校的领导、科学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声音,充分反映了科学学科的教学状况。通过本次调研,我闻到了科学课改的气息,获得了诸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既有令人欣喜,让人激动的成果,同时我也看到了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改推进的各种因素,多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可喜成果: 几年来,各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引领广大一线科学教师和乡镇科学教研员围绕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实验情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能够贯彻国家课程计划。 在所调研的六所学校中,无论是县城学校还是乡镇中心

学校,都在三、四、五、六等四个年级中开设科学课,都能按照每周两课时开设科学课;从总体上讲,各校均能够执行国家的科学课课程计划,基本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 2、课堂教学有了新气象。 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科学教学观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变,体现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产生。课堂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变化: (1)目标设定:科学学科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由过去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三维目标。 (2)内容选择:在内容选择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意识:科学教学开始关注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让学生感悟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们均有意识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变的多样化。科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的教学已悄然离去,呈现的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观察、探究、研讨、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调研中上课的老师们都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的问题与探究意识明显加强。 (4)师生关系:注重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权威式的教师正逐渐远离而去,看到的是能够蹲下来参与孩子们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020年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

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课题组设计了“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我校的教师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并把握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课题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二、问卷制作、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及调查情况 “教师调查问卷”由我们课题组王XX组长和张永科老师制作。本次调查对我 校高二年级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0份,共收回有效问 卷50份。本次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4年5月20日.本次调查已是课题实施半年之 后,采取的是不记名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与教师课堂教学相关的因素 展开,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分别体现在选择题50道,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回收的50份调查问卷,我们进行了整理、综合、统计与

分析.主要分析如下 1. 从选项上看经常都能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的占70%;偶尔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的占26%;从未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的占8%。大多数教师还是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定位适当、陈述清晰地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确实需要利用教学目标的精确度上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从选项上看,绝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合作、自主、探究是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给孩子留足思考与自主学习的空间,一定要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等能力培养。但还有不少教师不敢放手。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转变自己,更要在实践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不感兴趣时,96%的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2%的教师选择停下来进行思想教育,2%的教师开始烦躁,为学生不认真学习着急,仍有2%的教师仍选择继续讲课,完成课时任务。从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并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但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的方式和效果的教师课堂教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就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与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就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就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就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与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就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