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立校征文

文化立校征文

邛崃市平乐白沫江学校喻虎 159********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健康的、主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着重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

以上两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学生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统一性,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将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担负着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任。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生命奠基的地方,更是影响其一生的精神家园,对他们最具影响力、震撼力、福射力和穿透力的就是校园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根”。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

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涵义

在西方国家中英语“文化”(culture)一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源自于拉丁文的“cultus”和“cultura”两个词语。其本意是指为敬神而耕作所获得的一切东西,主要指人类物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是相对于自然存在的事物而言的。

在东方,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有关文化的观念也源远流长。“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易经》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将“天文”解释为自然的秩序,“人文”解释为人事的条理,二者各有所指。可见我国对“文化”概念的解释与西方是有差异的。我国侧重人文,而西方则偏重天文。在近现代“文化”(culture)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决定了对“文化”的定义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有关文化的广义和狭义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界说。校园文化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有三个主体:管理者、教师、学生。狭义的校园文化一般指精神文化与活动文化,它的主体主要是指学生。在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对校园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提出了种种说法:

第一,文化氛围说:认为校园文化既非课内活动,也非课外活动,而

是通过具有学生特点的精神环境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使置身其间的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

第二,课外活动说:认为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貌,作用是娱乐和调剂学生的学习文化生活,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

第三,第二课堂说: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接受道德及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完善。

第四,意识形态说:认为校园文化是由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是校园意识形态的总和。

第五,文化要素复合说:认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全体成员创造的,具有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以不同形态存在,由最小独立单位所组成的复合整体。

第六,物质、精神总合说: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所逐步营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七,文化指令说:认为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

除此之外,还有精神体系说、规范说、精英说及文化潮流说等等。以上种种校园文化观都是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确实拓宽了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然而,从整体来看,这些校园文化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又有制度的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还有教师、管理人员、工人等;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

活等;主要体现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其二,校园文化即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很大的启迪。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一是单方面强调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及其他亚文化的差异性,忽略了他们的同一性;二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职工的主体地位认识模糊甚至忽略;三是片面强调校园精神文化,轻视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从学科定义上看,校园文化指的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度成熟的文化。这一学科界定,至少有以下内涵:

第一,校园文化的形成,是校园内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集体共同拥有的成果。

第二,校园文化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物质的;既有精神文明的综合效应,又有物质形态显现出来的校园风貌;既有教育内容,又有教学内容;既有现实的存在,又有历史的积淀。在具体内容上,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第三,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第四,校园文化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偏离社会主义

方向和原则,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校园文化除有共性特征外,还须有本校的个性特色,以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W)。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 of classroom)的概念。

在此背景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Cremin.L.A.)于1976年在其所著《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行探讨。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概括的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及方法1。

(二)课程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的显隐程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类。

显性课程是由政府基于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而规定的1关世民:《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相对明晰,并由学校具体落实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2这表明:第一,显性课程是基于社会需要来开发和组织的课程。第二,显性课程是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可能来确定的课程。第三,显性课程是最终必须由学校来具体落实的课程。

显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外显性、正式性、科学性、规范性、多样性。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不言而喻,显性课程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有利于课程实施的运作、能够对隐性课程起到引领统率作用、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起到指导作用等。任何学校不仅贯彻落实由政府确定的显性课程,学校还落实由其自行开发的显性课程,还在此过程中创造、孕育着隐性课程,并力图借助隐性课程来促进显性课程的实施。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Ransom Rogers)40年代曾提出“患者中心疗法”,50年代又提出个性及其变化的“自我理论”。至1969年,他把自己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研究结果推广到学习和教学方面,并写了一本系统阐述他的人本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著作,即《学习的自由》。

罗杰斯的教学观与他的学习观紧密相联,密切相关,除了体现在自我——主动学习上之外,还主要体现在教育和教学的培养目标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上。

罗杰斯学习理论有明显的缺陷也有重大的贡献。除了贡献了最具影响2林德全,徐秀华:《课程概论》,第13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另外一个是“他试图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以便培养出完整的人。他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3。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下,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设置物质环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利用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物质文化氛围,并进一步实施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四)文化环境论

古今中外的学者专家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教育的文化环境的统一概念,但是都以各种形式提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文化环境影响论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文化环境。缩小到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关注于环境与人的思想、行为以及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这一关系,很大程度上同样也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校园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人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的总和,而这种文化环境反过来又作用于学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初中和小学,当学生还未脱幼稚,处于不断向外界模仿、学习的阶段,更不提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了,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异乎寻常的重大与深远。有目的、有计划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利用环境,重视环境

3施良方:《学习论》,第4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的教育价值,尽可能地发挥全校师生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可以说有学校就有校园文化,在人们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作用的时候,校园文化只是自然地反映着学校物质、精神风貌。不同的时期,人们精神面貌不同,校园物质条件不同,学校活动内容的重点不同,构成的校园文化不同。我国的校园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受到注意,但囿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认识层次,并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整体水平并不高。经过20多年的努力,情况发展如何呢?据目前所搜集的材料,校园文化建设有喜有忧。

(一)成绩

1、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受到关注与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逐步转轨,各级领导已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门已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列入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将其作为对学校领导考核办学效益评估和评估等级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学校也将校园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地位。

2、校园精神文化正逐步形成本校特色

中小学尊师重教的传统,敬业乐学的风气,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许多中小学都十分重视校风的建设,都有自己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服等,并围绕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整体形象设计,通过多种形

式向全体师生灌输学校的办学理念,力求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3、校园文化建设由封闭渐渐转向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正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传统、封闭、单调的校园文化状况,向现代化、开放、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现今的中小学除保持传统文化外,将科普教育引入,还积极接纳西方文化,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各中小学校还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促进校与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境内与境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校园文化与社会其他文化逐步水乳交融,不断由封闭走向开放。

(二)不足

总的来说,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

1、校园文化的处境仍艰难

应试教育主宰校园致使校园文化地位不高。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没有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相当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升学率的强大压力下,抓智育、抓升学竭尽全力,但对校园文化建设很少考虑,文化活动开展不多。另外,课程陈旧且设置不尽合理,没有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弹性和宽容性,以考试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造成学校只重视有升学考试任务的学科,削弱了对提高人的素质有关的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影响了活动课程的安排和开展。此外,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课外作业也制约着学生开展学习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非主流的浅层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抢滩占地,当前的中小学生喜爱新异、刺激、流行的东西,

同时受当前经济转型期的浮躁的社会心态影响,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去学习和欣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高雅的国外艺术文化。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

目前,大量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对组织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有的学校对某项景观的建设可大笔花钱,对学生的文学社活动却不愿舍小钱资助。虽然硬件是硬起来了,但软件配合不了,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

还有许多学校仍存在着校舍陈旧,布局零乱,校园建设缺乏整体性设计,布局不合理,缺乏艺术气息,不够美观和谐;设施短缺,甚至连基本的设施都不够完善,有的学校操场小,更谈不上美术教室、音乐教室;整体管理水平低,领导、教师存在着学历不达标等方面的问题,知识陈旧,方法简单,观念落后等,这些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很突出,毫无疑问地影响着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3、校园文化建设趋向泛政治化和应景性

许多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一味贯彻“领导意志”,很少听取教育专家的建议,政治口号充斥校园,单调枯燥,失去了校园应有的文化艺术色彩,政府各部门对学校教育活动干预也过多。不少学校许多文化活动多为政治活动而开展,许多与学校与学生无关的政治活动都要组织师生参加。还有,各种与政治相关的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演讲、观看演出及庆祝活动等等也让学生来参与,“人不够,学生凑”己成为一些部门开展专项活动时的一个法宝。

从教育内容上看,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但要考虑不加

重学生负担,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应渗透到品德课、公民课之类的教学之中。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他们认为这些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但真正从学校教育来看,干扰正常教学,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导致有害的形式主义的应景倾向。

4、校园文化活动雷同枯燥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当前学校和社会提供的适合中小学生特点、能满足他们需要的课外活动场所和环境比较缺乏,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也不够。中小学生大多不太满意现有的设施,即使学校开展的课外文化活动,他们也觉得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况且,年年诗歌朗诵会、征文比赛、艺术节等雷同活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也大减。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参与面的不够广泛常常致使校园文化变成了“精英文化”,参与者大都是学生中比较活跃的分子,而大部分同学往往成了看客、旁观者。学生不喜欢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觉得校园里由学校、教师组织安排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枯燥,缺乏时代色彩,引不起兴趣。与之相反的是,绝大数学生喜欢由同学自己组织的活动,对一些自行组织、自娱自乐,不受学校、老师控制,能体现自我价值、显示个人才能特长的活动,如歌唱会、生日晚会、自愿组合郊游等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学生倒表现出浓厚的兴致。

5、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够

许多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人文精神,在适应社会规范与追求发展和超越的关系上比较片面,过分强调适应和服从社会规范,忽视积极发展个体素质,忽视帮助学生超越自我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例如,在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学校非常注重将社会规范和学校的规章传授给学生,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制度文化的重点。这原本并无不妥,但是,一旦这些工作的出发点被确定为“规范”和“预防”,中小学生无权参与制订学校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而且由学校单方面制定的各种规范制度,常常只有禁令条款和“扣分”细则,而没有确立一个美好目标、明确具体的实现步骤、制定可行的激励措施;只规定义务,不明确权利,这就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追求美好目标的积极性和成功的喜悦。另外,在诸如校园建筑的布局与色调搭配,校园的绿化与美化,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和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的设计等校园文化建设上,各学校很少甚至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的主体性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上述中小学文化建设中的种种显然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6、实践先行,校园文化的研究滞后且不平衡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的指导,行动往往会陷于盲目。中小学校园文化虽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论著来看,更多的文章是关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不是很多,研究内容上也多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个体研究,尤其是区域性整体性建设研究得就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中小学的科研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加之前些年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校园文化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研究与实践校园文化理论的教师几乎没有。虽然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才开始得到重视,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学校率先做出了有

益的探索,通过借鉴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理论研究的水平并不很高,通常局限在德育或思想教育理论范围之内,明显的理论突破少,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取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典型还很少。截至目前校园文化发展还很不平衡,表现为有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处于“前启动”阶段;而已经动起来的学校,由于认识水准和工作水准的差异,尤其是缺乏相关政策和理论的引导,也存在建设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构想

毋庸置疑,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在不断发展中,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属于一个正在发展、逐渐壮大的事物。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校园文化建设标准与模板,任何学校可以参考、借鉴优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但要坚决避免照搬。每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是把握住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方向,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渗透社

会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建设新构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教育的呼唤。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和内容 第一、确定核心理念:挖

掘、提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的精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

核心,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和主

题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师生

逐渐形成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第二、课程文化建设

1、愿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课程的民主化

2、内容

(1)课程领导力 (2)隐性课程 (3)校本课程

(4)课程民主化 (5)活动课程 (6)课程评价

第三、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1、愿境:和谐、进取、人文、育人

2、内容

(1)景观标识 (2)团队精神 (3)人际交往 (4)人与自然

(5)制度建设(6)激励机制(7)国际视野(8)学习氛围(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强调各发展主体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发展主体的个性差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之间在经费、设施、师资、生源、资源和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体现校本特色。立足学校实际,正确把握办学的定位,充分考虑实际,来确定适合的、本质的、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2、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合理优化校园文化

目前,虽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仍为主流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但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而学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积极防御社会负面文化对校园的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合理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进而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既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是现实状况的应对之策。

3、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建设

学生的发展应是课程实施的目的,不同的教学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生命的整体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经典的教育理念,融合了现代教育思想的价值观,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价值观不谋而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课程文化建设体现出来的是平等、开放、和谐、自由的氛围,这样的条件下师生的教学思维将会更加开阔,师生的合作会更加默契,学科的探究会更加有序深入,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4、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策略

学校是制度化教育的载体,因而许多教育生态问题都是围绕学校这一生态主体发生的。而学校的分布又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在社会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主体的学校,在一定生态环境中的合理分布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生态变化,同时也会给社会失态系统带来诸多影响。在学校生态系统中的人,尤其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是生态主体,各类生态问题也大都围绕学生及其行为而产生。因而学校内部校园布局、学校建筑等各种物理环境要素以及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座位编排等社会环境要素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小学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学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辨析能力差,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将很容易误入歧路。另外,中小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和激情,但同时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左右,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则避而远之。这表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出一种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正确调适学生情感的校园生态环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无论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物质建设层面以及学校制度建设方面,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建出别具一格且恰到好处的校园文化。

5、校园文化要坚持紧跟时代的主旋律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随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演进的概念,时代在发展,任何一个学校都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才能不断获得发展。学生在教师的人格和学识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熏陶和感召,更由学校健全完善、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个性健康发展的高素质文化人格,最终成为赢得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将为学校的发展注人无穷的动力,并且不断孕育完善,一旦形成为传统,就会历久弥新,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中小学生校园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具有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个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个体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总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他们,伴随着他们成长。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具有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导向作用、约束作用、传承

辐射作用、陶冶作用和亲和作用。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引导师生员工去追求实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成文的、约定俗成的校规校纪、师生关系等,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最能体现传承作用:一方面,它将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校园精神固化下来,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它吸收、融合社会主流文化及承袭以往的优秀校园文化,并加以革新、改造,再流传下去,发扬光大。另外,它还有强烈的辐射作用。由于校园文化吸收、融合了社会主导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先进的文化;同时由于学校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天地,它必然把其优秀文化传播、辐射到校外,对社会主导文化产生影响。

陶冶作用和亲和作用对中小学师生影响最大。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进行文化传递,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在这方面,校园文化比起正规的教育教学更具有独特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以相应的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从而增强全体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使之真正成为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再是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秩序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环境,又对生活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其影响巨大而深远,在时间上也特别长久,甚至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

4李钟陵:《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校园文化的亲和作用,还表现在校园文化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造力、释放潜能的广阔天地。中小学生精力旺盛,爱好文娱,喜欢表现,而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创造力,是学生业余时间消耗能量的重要途径。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能使他们生活在欢乐之中,促进人际交往,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使他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和幸福。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但其本质不是加点音体美的问题,也不是减点负的问题,更不是取消考试和百分制的问题,而是整体运用一切可用的方法手段,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德育方面,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等。首先这有利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其次这有利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再次这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最后这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美育方面,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重点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理念,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鲜明“印记”。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小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这个特殊阶段,中小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

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在实践方面,中小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开展各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竞赛和争优创先活动,对于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竞争能力。另外,现在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而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的和谐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

由于校园是人才的集中地,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中有许多思想活跃、才华出众、智力超群的人才,他们较高层次的知识特征与社会文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势能差,所以校园文化向社会辐射也是一种客观规律。从历史上看,一些新思潮、新文化、新观念常常是由校园走向社会并影响社会的。中小学校园不但是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的地方,而且也是国家未来人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